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时间:2022-10-14 21:0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学与生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第1篇

当前,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实现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将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本篇论文简单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现的背景,又主要从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关键词】

心理学;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影响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时代的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健康心理学随之而出现。健康的心理表现的是一种持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在这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但是长期发展以来,人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不过,近年来,健康心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同时,对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1 心理健康出现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知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逐渐得到提高。人们对自身认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都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并且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样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发病率严重,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调,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以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我们主要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2.1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因为压力无法正常学习和完成学业,而工作者则无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严重者甚至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如果不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就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亚健康”在全球范围及其严峻的形式下,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证的就是健康心理学知识。

2.2 对人的潜能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满足生活所需。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务,那么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经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性,也决定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心理潜在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乐观等优秀品质,能够在困境与挫败中成长,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

2.3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中,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心理关系,其属于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一个真实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体中深受欢迎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一致。相反在集体中受到排斥的个性品质,也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悖。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与他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人际关系就好。同时,他本身的个性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也不断完善和变得越来越成熟。总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正常的智力状况、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具有良好的克制力,再就是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适度的反应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还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的相符。

2.4 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成就,一个智力高学习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作出一番成绩。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响,而其他80%则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心里因素中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信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个人因素都影响到了这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一个人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人际关系存在缺陷的影响要比技术能力的影响严重。因而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与其掌握和运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健康的心理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发展。

总之,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的健康状态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保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提高。

3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学知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对事物一分为二,对好的方面强调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不好的一面,一个人在有积极心态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因素,那么在恶劣的情境局势中也能够寻求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彻底将与过去失败有牵连的经验,消除那些影响决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去实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于面对挫败和困难;要多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 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具体论述健康的心理对于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影响,指出了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要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工作,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保证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知识极其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孙兴玲.《浅谈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1年第15期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4]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黄志雄.《心理学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浅析》.民营科技.2012年第2期

第2篇

生物教师工作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XX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禅城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禅城区XX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编辑推荐:

查看更多>>

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70-02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定义为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且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和美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说道,“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二、高校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在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日趋低龄化的发展态势,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研究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其热点、难点、重点仍然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研究生这一高层次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还需加强和改进。

某高校调查显示,研究生群体中轻度心理问题者占32.18%;中度心理问题者占11.04%;重度心理问题者占0.95%。从单项因子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及抑郁三项因子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结果表明,高校研究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比例较大,不少学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需要面临更多的来自学业和就业上的问题和困惑,还要承受经济方面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强迫、自信心下降等问题,与此同时,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研究生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凶杀和其他犯罪案例日趋增多。而形成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内外因两个方面。

第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过大。包括来自学术科研压力,为了完成规定的科研论文、课程论文、课程考试及英语水平考试,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和科研中,毕业前论文的写作、发表、论文答辩也会造成学生的恐慌和焦虑。这种紧张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就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及来自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也促使部分研究生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加之沉重的经济压力,由于高校研究生学费制度的改革,自费研究生在研究生群体中还占有相当比例,他们要支付数目不小的学费、住宿费及日常生活费。还有一部分已婚研究生,负担家庭开支,以及经济困难的研究生会感受到沉重的经济压力;最后研究生还面临着来自人际交往的压力,研究生课程紧张,学习形式、生活环境相对独立,交际圈相对本科生要小得多,学生忙于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忽略交往交流,缺乏相互信任。在同导师的交往上也欠缺情感上的积极有效沟通,经常会导致研究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

另外,社会支持不够也是影响研究生心理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当代研究生群体如何调节压力,如何应对心理问题困扰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而现实情况是社会及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还不够,有的高校甚至未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计划,更谈不上针对研究生的心理辅导与帮助了。

第二,成长过程中的缺陷。在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常偏重智力教育,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较少,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研究生群体往往被称为高学历高素质人群,有着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在学业生涯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长期处于顺境之中,没有经历过艰苦磨砺,因自此他们面对失败、挫折时的承受能力较差。加之独生子女群体的扩大,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较强,且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良好的集体协作精神也极大地影响着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给人蒙上一层消极、阴暗的色彩。一些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缺陷也是导致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因。例如回避性人格缺陷,包括由于害怕批评、不满意或被拒绝而回避他人;不会与别人保持很密切的关系,除非确定对方很喜欢自己;很害怕在亲密关系中,被羞辱和嘲笑;对批评和拒绝极其恐惧;由于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很沉默;认为自己不行、社交无能;由于害怕尴尬,而拒绝各种活动等等。边缘性人格缺陷,拼命努力以求不被抛弃;人际关系既热切又不稳定,常常不是把别人理想化,就是诋毁别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象长期不稳定;行为冲突,具有毁灭特性,如乱花钱、吸毒、性乱等;频繁表现出自杀的倾向,或威胁,或自伤;情绪极度不稳定,如短期内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怒等;持续地感到空虚;容易生气或发怒;在压力作用下会变得偏执、抑郁或有分裂症状等等。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心理健康工作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集中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成长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于被动和片面。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以是否有心理问题去看待学生,这种关注学生缺陷和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反向的心理暗示,会导致部分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消极面,形成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定势思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关注的主要人群是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对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则缺少必要的关注与引导。但正是这些学生才更需要心理帮助,以帮助其挖掘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1.树立积极评价取向的教育理念

针对研究生当前的心理状况,面对普遍存在的亚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工作应该转变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念,采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也意味着拥有积极而丰富的心理体验,并发展起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在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帮助和治疗,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乐观的人格、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意志品质等,包括自信心、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培养,真诚、正直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引导研究生构建积极的压力认识,锻炼积极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以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和巨大的潜能。

2.注重研究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自身的积极方面,相信通过积极品质的培养人有依靠自身潜能走出困境的能力。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既是一个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积极的心理学注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对于研究生来说,研究生相对大学生更加成熟,有良好的自主性、自制力和较高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且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较稳定的价值观,因此应该积极引导研究生群体采用自助式的教育方式来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例如采取多种主题式自助式心理辅导活动,包括意志品质的培养,情绪调控的方法,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等等。

3.朋辈心理互助辅导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以自助研究学习为主,组织形式也转变为以研究课题小组为单位,同本科阶段的班级集体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加之研究生不再严格要求集中住宿,导致研究生同学之间交往减少,集体活动也相对变少,人际接触面缩小带来同学间归属感相对缺失。加之生活习惯、年龄层次、生活阅历等不同,也会导致同学之间人际交流和沟通出现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充分认识到朋辈互助、朋辈辅导的意义,通过同辈、朋友的互助行为来增进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得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进而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淡漠的情况。学校可以在每个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在每个学生宿舍设立一名“心理信息员”。以班级心理委员和各宿舍的“心理信息员”为骨干组成团支部心理互助小组。团支部互助小组通过举办各类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素质拓展活动等心理健康服务,使研究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心理健康知识,在活动中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紧张的学习工作中。

4.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应当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学校可以建立起点面结合的校、院、团支部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各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渗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2).

第4篇

绳鹏是八十年代的公派留学生,当时,他是以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的身份到英国威尔士大学卡蒂夫商学院读MBA的。MBA对于那个时候的国人来说尚属新鲜事物,绳鹏同样是带着“MBA是个什么东西”的疑问踏上英伦这块土地的。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完全浸泡于国际销售届的绳鹏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成功地说明了“这个叫销售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他的演说引起了我国销售学界乃至世界销售学界的普遍关注,也激起了更多人渴望撩开神秘面纱窥视绳鹏的好奇心。

不得不提的“认知”与“行为”

“认知”是认知心理学,“行为”是行为科学。都属于较为抽象的学科,可在与绳鹏谈话的整个过程中,他始终也没有脱离“认知”与“行为”的“理论眼镜”,用他的话说,它们对他影响太深了,已经到骨子里了,想摆脱都摆脱不掉。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分析的诸多案例中,很多企业都同样面临一个无能为力的环节――人行为的多样化,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公司中的职员形成某种共同的行为模式,这样对公司的发展必然是有利的,但事实上每个人每天早晨上班时,拖来的脑袋都是一个小社会。碰巧绳鹏当时MBA研究论文是《战略执行过程中行为问题》。结合这个研究,绳鹏研究的范围就涉及到了认知心理学、行为科学、群体心理学等学科,并同时完成了《作为概念过程的决策过程》这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以后销售和销售管理研究的思想基础,无形中对他以后的工作生活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谈起留学生活,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学会了“宽容”――很难得的礼物。他用“认知”与“行为”来解释自己的宽容与包容。如果说在留学之前,他更愿意将凡事界定个对与错,如今他则更希望看到多姿多彩与个性张扬。放在以前,一件事情的对错黑白会搅得他彻夜难眠,现在,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充斥他的大脑,他也会非常坦然地做着这一切。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理是不同的,导致他们的行为必然是迥异的,这样的世界才可以在撞击中快速发展。

聊起现在高温不减的留学热潮,绳鹏持肯定态度。他说,并不是说留学就能够使人成功,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确实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与一个人的思想及行为产生摩擦,从而使人的思想在相互影响中发生着改变。

绳鹏MBA毕业之后,就在英国加入了壳牌这所大型跨国公司。最开始作油品业务,后来担任大中华航空业务发展经理,这其中,他最关注的就是销售和销售管理,这也为后来他写作《这个叫销售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一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我谈到“壳牌公司给与你了很多有形无形的东西” 时,绳鹏没有直接回答,他却认真地说他给与了壳牌各种回报,这也就应了他的理论“人与环境的互动摩擦”。

生活中需要精神力量

绳鹏在老家安徽曾经拥有非常幸福的童年时光,虽然物质贫乏,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与儿子相比,他倒真有点同情物质世界富足的他们。小时候,父母就夸他精神劲十足,他却不承认。因为只有他感兴趣的事情,他才会这样,不对胃口的东西,他常常会像泄了气的气球。所以,他一直会选择自己喜欢作的事情,上帝也真的成全了他,没有半点勉强。

刚去英国读MBA的时候,思想还没转过劲来。听别人说MBA是管理类学科,在国内被列为文科。一直学习理工学科的绳鹏很难适应社会科学的理论,在他的意识里,人文科学哪里可以称得上是“学问”,逻辑没逻辑,系统没系统,根本没什么好学的。但是,由于他以前读过一些乱七八糟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些对于他学习MBA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接触MBA的过程当中,他逐步发现了自己原来学术观点的狭隘性,改变了对社会学科的偏见,“原来1+1可以不等于2”。发觉了其中的趣味,绳鹏鼓足了气力,一定要认认真真学好它。

初到陌生的国度,别人都会经历一段磨合期,才会全力以赴地进入学习状态。绳鹏的精神力量却大得惊人,他认准了要学好MBA,就一分钟都没懈怠。很多学生到了英国学着英国人开始信奉上帝,说是国内人有信仰危机。绳鹏却只信自己,他不需要依靠某样东西或者某个人才可以生存得更好。他说,这固然和他与生俱来的秉性有关,但也受到了一部分有思想的杰出人士的影响。比如,原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国家一级研究员汪德昭先生和原中科院声学所副所长陈敖达先生。出国前,他作过好几年汪德昭先生和陈敖达先生的助手,这两位精神力量惊人强大的老科学家和学问人对他产生了足够的影响。

这个叫销售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离开壳牌公司之后,绳鹏来到了当时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重要部门德尔福公司,先后担任北方区客户经理,销售与市场部经理,德尔福公司中国区负责三大业务的客户总监。其间,他继续关注与实践着销售与销售管理理论。近五年在英国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加上十余年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完善着他的销售学,以至于去年的绳鹏,仅仅用了一个月零20天时间就写就了28万字的著作《这个叫销售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这是一部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决策学、认知心理学、哥斯塔特心理学、个体和群体心理学、行为科学及心理语言学等)来系统地总结销售和采购行为及其过程的奠基性作品,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概念体系,既是一部学术性、实用性俱佳的学术著作,又是一本难得的教科书和工具书。此书的出版引起了我国销售学界乃至世界销售学界的普遍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评语。

第5篇

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自己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考试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市区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最后,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的不够,使他们学得不轻松,进步也较慢,兴趣和求知欲有待于增加。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经营理念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主义阶段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二)资源保护主义阶段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 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随着引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二、现代旅游具有重视“体验”的特点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在对过程的“体验”上。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二)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难以获得快乐体验。

(三)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三、“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契合

(一)快乐体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果没有关注游客的体验,游客到一个景区如果没有获得快乐,就没有游客。许多主题公园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给游客带来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无法满足游客的求补偿、求解脱的心理。没有了游客,何谈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经营理念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主义阶段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二)资源保护主义阶段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 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随着引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二、现代旅游具有重视“体验”的特点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在对过程的“体验”上。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二)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难以获得快乐体验。

(三)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三、“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契合

第7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干预;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4-04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塞里格曼(Seligman)指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主要在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希望发展和增强人性中的优点,培养积极的人格力量,改善生活品质,并预防低潮时心理疾病的发生。使他们不仅能够克服困难,同时能达到“繁荣向上”的目的。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以解决冲突为核心。这种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扩展了人们对心理治疗性质的认识[1]。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治疗中积极的概念,是指治疗并非以消除来访者的症状为首要目标,而是注重发动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思想:首先,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类最好的正向力量;其次,以正向的力量培育与强化来取代个案的缺陷修补;最后,发挥人类正向或积极的潜能:幸福感、自主、乐观、智慧、创造力、心流经验、快乐、生命意义等,在积极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关注来访者的积极品质,注重培养来访者的积极反应。积极心理治疗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之一,强调发展和培养人本身所固有的潜能,来促成人类固有机能的最佳化。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特征

1.积极的价值观取向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治疗并非首先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准(目的),而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事实和给定的东西不一定必然是障碍和紊乱,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种种能力” [2]。基于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取向,积极心理治疗把整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强调从正面界定和研究心理健康,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认为人的积极心理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应对和消解心理疾患的过程,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

2.激发人积极的基本能力

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就在于激发来访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第一是激发来访者的认识能力。因此,积极心理治疗首先致力于帮助来访者抛弃对自己古怪行为的传统认识,取而代之建立起一种积极认识,并使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种积极的解释始终抱有坚定性,从而使来访者觉得自己的古怪行为是合理的、正常的。第二是激发来访者的爱的能力,也就是激发对象的积极情感能力。积极心理治疗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研究积极情感的作用上。在实际临床的操作上,积极心理治疗常常用积极情感来消解来访者的消极情感,或者在来访者的消极情感中寻找积极的成分。

(二)积极心理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治疗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来访者自身潜在的能力而不是疾病本身。心理治疗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来访者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祛除疾病。这一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疗法正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3]。

1.传统的心理治疗工作重点是疾病的评估或治疗,心理治疗师把来访者的心理疾病纳入到精神病理学的框架,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心理疾病。积极心理治疗则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它以反传统医学式心理治疗的面貌出现,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传统心理治疗的研究对象是疾病,从心理病理学角度来观察人,治疗目的只是祛除疾病。积极心理治疗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人,强调既要看到疾病,更要看到人的潜能。通过积极心理治疗给来访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动其潜能。

3.积极心理治疗同样致力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积极心理治疗法倾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沟通、表达、自助、增进交往能力并保持健康。

积极心理治疗的特殊之处在于:治疗过程中运用直觉与想象;运用故事作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媒介,强调激发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来访者最终成为环境的积极治疗者;治疗快捷,一般需要5~6个疗程,远远少于其他疗法。

(三)积极心理治疗的价值

第一,通过积极心理测量,来访者可以体会到治疗师正试图全面了解其品质,而不是只着眼于其“问题”。第二,治疗师向来访者表明他(她)与“问题”不是等同的,并鼓励其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这样可以使来访者改造个人价值观,从而减轻其内心不必要的冲突。第三,关注来访者的积极品质可以促进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充分信赖,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积极心理治疗可以让来访者在关注中愉快而充满信心地积极解决其问题。第四,在治疗过程中运用直觉与想象,运用故事作为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媒介,强调激发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来访者最终成为积极治疗者。第五,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来访者通过其自身的积极品质达到心理健康,这是自身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第六,积极心理治疗给来访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动起其潜能,最终“问题”被解决了,人也会变得更有力量。第七,积极心理治疗是通过考虑个人和环境优点而进行的积极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积极地沟通、表达、自助、增进交往能力并保持健康是也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核心[4]。

二、积极心理治疗的三个层面

积极干预可以从认知方式、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三个方面考虑,积极干预主要是对个体内在潜能的发展和提升,其目的不仅在于将消极心理状态转变为“零性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将其提升为积极的心理状态。积极干预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认知模式干预

Albert Ellis在论述不合理观念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论。Ellis认为,个体的情绪并不是由诱发事件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导致的,他的基本观点是:“人不是为事情而困扰,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所困扰着。”认知干预的着眼点在于认知评价与情绪体验之间的交互关系,主要是要消除不合理观念,同时引导人们积极地思维。事实上,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是从认知角度发展起来的。人不是被动地体验事件和环境,相反,所有生活事件都是人的“认知过程”,是个体分析与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的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可以看出,主观幸福感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认知心理过程。一个人如果拥有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即使他面对挫折时也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Folkman(1997)等人描述了人们应对问题的认知与动机过程发现,积极与有意识的良好方式对人的心理健康极有价值[5]。如:(1)积极想法;(2)从消极事件中汲取积极意义;(3)应用幽默、信念、意志应对困难;(4)不钻牛角尖;(5)用适合的方式进行社会比较。所有这些均能够减少应激并促进心理健康。不同思维方式导致不同情绪体验,这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的幸福感。积极的认知干预所提倡的是积极思维方式的培养,这种干预一方面要纠正人们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发展人们积极的、乐观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够使人们即使在面临逆境时也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二)积极情绪状态干预

由于积极情绪与身体及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积极情绪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相应地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而消极情绪则相反。Fredrickson把积极情绪的早期研究整合起来,提出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感、自豪感和爱等,表面上看来不同,但都有拓宽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如体力、智力、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协调性等)、提升主观幸福感等功能。积极情绪是人们幸福感的表现,也是人们是否“繁荣向上”的信号,因此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将有助于缓解人们在生活中的痛苦,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体验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绪体验大多是依靠一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生活事件以及积极的人际关系获得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努力促成这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生活事件。

(三)积极人格特质干预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利用存在每个人身上的人格力量和美德来克服苦难、达到“繁荣向上”的目的,而应用积极心理学也是要促成人体的最佳机能。这种机能不仅包括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还要激发潜藏在人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因此,促成机能最佳化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发展人们积极的人格特质来达到“繁荣向上”的目的。积极的人格特质不仅能起到疾病缓冲器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促成人们的“繁荣向上”。究竟哪些人格特质是积极的呢?Seligman 等人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24种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体身上。虽然这些人格特质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会有所侧重,并且他们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也有疏密,但这些人格特质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人格特质和美德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培养和发展这些积极人格特质,一方面能够缓解人的痛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使得个人和团体都能够“繁荣向上”。事实上,认知方面的积极干预,积极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个人和组织“繁荣向上”的一个重要策略。

三、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

积极心理治疗分为五个阶段,不仅看到来访者心理紊乱的一面,也看到其身上所存在的自助潜能[6]。

(一)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

来访者尽可能以书面形式汇报自己什么时候对什么事、什么人感到烦恼,对什么事感到愉快。这样就开始了让来访者学习区分的过程。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规定冲突的范围,并对它们进行具体描述。在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来访者进行重新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其他的可选态度和行为方式。实际反应和可选反应比较法就是一种在治疗师指导下的来访者自我控制法。

(二)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以来访者为中心。来访者根据鉴别分析调查表,确定自己及冲突伙伴在哪些行为领域具有积极品性,在哪些行为领域具有消极品性,得到自己和伙伴在品性、行为方式和能力方面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图像。

(三)场合鼓励阶段

鼓励阶段的重点不在于消除有问题的行为,而在于改变习以为常的交往模式、促进伙伴之间的信任及改变来访者的态度。具体做法是放弃对冲突伙伴的消极行为的批评,只对对方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进行鼓励。这种与习惯相反的新做法有助于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为了让来访者同自己的伙伴建立起信任关系,来访者需要学着强化自己伙伴身上的积极品性,注意自己身上与之相关并容易引起冲突的消极品性。

(四)语言表达阶段

人际关系障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际沟通出现了问题,即作为沟通工具的语言造成了误解。语言表达阶段的特点,就是让冲突伙伴们努力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误解。礼貌与诚实的关系是语言表达阶段的关键冲突。治疗师在这个阶段要帮助来访者确立一个以“礼貌― 诚实”这个关键冲突为核心,并有具体内容的鉴别和练习规划。为了让来访者摆脱把冲突闷在心里不说或者曲解冲突的状况,指导来访者按照确定的规则,逐步练习同自己的伙伴进行沟通。他们既谈论自己的积极的品性和经历也谈论消极的方面。

(五)扩大目标阶段

限制自己的目标是心理障碍者最容易出现的做法,因此要有目的地消除来访者视野的狭隘性。要指导来访者学着不把冲突转移到其他行为领域,而是努力追求新的、过去从未体验过的目标。

上述五个阶段的治疗在程序上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因人、因时、因事,根据来访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但是却始终贯穿着一个不变的宗旨,那就是鼓励来访者的积极品质,同时发挥其本身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

四、积极心理治疗的目标:增进幸福

幸福个体在许多方面比不幸福个体更成功,例如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身体和心理健康等。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治疗师可以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障碍和消极情绪,但却极少有人论证治疗师可以使来访者幸福。积极心理学坚信这一状况能够发生变化:治疗师可以给来访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投入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减轻抑郁、焦虑和愤怒;即使减轻消极因素的治疗开展得十分成功,“幸福”并不能自动产生;使来访者实现快乐、投入和意义的技能是与抑郁、焦虑和愤怒进行斗争的技能的重要补充;未来治疗师的工作将不仅仅是减轻消极因素,而是要帮助来访者建构快乐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建构这三种生活的技术被称为“积极干预”,积极心理干预为现代人们的积极心理治疗以及获得长久的快乐提供了契机[7]。

(一)感恩练习

感恩的心情与生活满足有很大关系。心理学研究显示,把自己感激的事物说出来和写出来能够增加一个人的快乐[8]。心理学家Lyubomirsky研究发现,让被试在他们每天的日记中记下自己所感激的事情,如感激自己健康地活着,感激自己是自由的,感激自己还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感激过去他人赠予自己的一切,并每周作一次总结,在六周之后,被试的快乐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没有参加感恩练习的控制组则没有这样的收获。心理学家Emmons的研究还发现,感恩练习不仅能提升人的心情,还能增进身体健康,使人精力充沛,而且对于神经肌肉痛的患者,能减轻其痛苦和疲劳[9]。

(二)生活喜事

Seligman研究认为,耗费少且效果更持久的快乐方法就是被他称为三大喜事的练习,即每天写下三件喜事,以及它们的起因和过程。结果发现,人们在三个月甚至六个月后,都会更加快乐而更少压抑。他认为,其实快乐是因为你做了快乐的事情,当你把某一件事情做好了,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你就会快乐。许多人重视快乐的感受,却不重视去做快乐的事情,不去行动,只是思考和感受是不会快乐的。好的感觉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只存在于头脑中,它一定会表现在行为上。他建议人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快乐,珍惜生活中所有能带来快乐的事物,如与孩子度过愉快的时光,啜饮一杯你最喜爱的咖啡,与同事开开玩笑,告诉你所喜爱的人,你每一天都是多么爱他们等。

(三)利他行为

Lyubomirsky还提出利他或善意的行为,如探访福利院、帮助朋友的孩子复习功课、帮助邻居修剪草坪、给祖父母写封信等,也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快乐感。每周做五件善事,尤其是在一天之内做五件,其效果会更为显著。这些善意的行为既有随意性(如在收银台排队时让老年妇女上前)又有连续性(每个星期天带食物与年长的邻居一起共进晚餐)。心理学家认为对他人友善,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使人感到大方和能干,从而带来强烈的归属感,赢得微笑、赞赏和善意的回报,产生快乐和胜任的内心体验。

(四)人际交往

心理学家认为重视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对获得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邻居的脚步。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宽恕的心。正如《真正的快乐》的作者Seligman所说,快乐的人很少感到孤单。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从来不管别人做什么或拥有什么。

(五)积极品质

拥有积极品质的人其积极乐观的情绪会激发他的适应力、热情和坚毅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人们每日获得快乐所需要的品质。研究发现,积极乐观的人实际上比其他人更为实际,更能自然地自我感觉良好,对待事情总是持以乐观的态度,总能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积极心理学家发现所有的文化都推崇六种美德:智慧、勇气、爱、公正、自我节制和崇尚真善美的情操。对每一种美德,研究者又界定了它的不同表现形式,共24种品行。如智慧就可表现在好奇心、好学心、判断力、原创力、人际智力和洞察力六个方面。当人们了解了自己在品德和能力上的长处以后,在生活和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它们,这样就能经常地经历到“心流体验”,经常地向心理资本的账号上投入,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和人生的快乐体验就变得可能[10]。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要挑战的问题是关于心理疗法的运用以及其本身的意义。医疗模式的工作性质和单纯寻找修复缺陷的偏见使我们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迷失了方向。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家对病例的热衷导致心理学失去了自己天赋的权利,心理治疗在修复弱点的同时,更要培养和建立人们自身的优点和力量。积极心理治疗是一种整合的治疗模式,注重与其他心理治疗流派进行建设性的合作,它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治疗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手段,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纳入到自己的治疗体系之中,在治疗手段、方法上充分体现了心理治疗的道德性原则和人性化特点,这使它在非心理治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着眼于心理冲突和疾病的积极方面,从文化和历史的观点来评估心理问题,强调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以及社会因素的重要性。积极心理治疗理念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的批判、反思、继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心理治疗途径,丰富了心理治疗理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郝琦,乐国安.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述评 [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2:45~60.

[2] 秦 .积极心理治疗模式的特色及启示 [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2:65~68.

[3] 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27(3):746~749.

[4] 江雪华,申荷永.美国积极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J ]. 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14 (4) :463.

[5]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34.

[6] N.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一种新方法的理论和实践[M].白锡方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342~454.

[7] Duckworth AL , Steen TA, Seligm an M EP.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1): 629~651.

[8] Claudia Wallis.The New Science of Happiness. Time,January17,2005,144~148.

[9] 王彦,王岩.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8 ,31 (6) :1441 ~1442.

[10] 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11:1~5.

第8篇

改善心态是重获健康的关键

心平健康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综合性与多元性的特点,它的生发点是“百病皆由心生,百病更须由心解”。基于人的心理与身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心平健康学认为:

心理调节对治疗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摸索到了“心结不解”,光靠吃药、打针等外在的治疗方法不能彻底根除疾病的规律,找到了许多疾病不能彻底治愈的内在原因。

心平健康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病理之间的互相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祛除疾病,增进健康。但由于人们的心理生理不单纯是生物性的,也是社会性的,所以祛病保健的过程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包含家庭关系)的过程。总之,心平健康学就是从认识人的心理现象、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入手,达到人体全面健康(包括人际关系健康)之目的的学问,所以叫做心平健康学。

心平健康学是一门多元化的、综合的、信息交叉的、以心理为主的身心健康学说。它汲取了中医理论、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现代医学、现代心理学、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的理论要素,正在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心平健康学研究心理与生理(身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运用规律通过心理定向治疗疾病,它的入手是心理,但归结为生理(身体),最终目的是身心都健康。

人首先面对的是生存问题,而生存就离不开健康。有了健康才能体会到生之快乐,否则,其反面就是病,就是苦。获得健康、延年益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中老年人魂牵梦绕的话题。人们为了求得健康和快乐,从来都是不惜任何代价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人类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现代医学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征服癌症的路还长,艾滋病还在困扰人类,谁能想到非典又在去冬今春把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总之,疾病(健康的敌人)至今还在威胁着我们。 心平健康学在预防与治疗的同时,着重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人培养坦然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一种自然平衡的人生观念,从而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健康的灵魂,既利于身心又利于事业。我们今天的世界已习惯于用现代医学维护人类的健康,西医理论已在我们头脑里安营扎寨,这对于理解以传统的综合性思维方法为基础的心平健康学有所干扰,但是由于心平健康学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西方分析思维法的长处,并且存在着众多的鲜活的事例,所以理解并掌握心平健康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平心理是苦难的源泉

心,对健康来说是极端重要的。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是“百病皆由心生。”中医理论讲七情致病,“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最简单的例子,您着急或害羞、激动,脸就红;害怕、生气脸就白。当然,致病因素往往是多种的,如:感染、风寒、暑热、劳累、悲伤……但心平健康学找的是内因,是根本,方法是调心。

医家说救人先救心,治病不治命。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性格就是命运,性格和心理又分不开,性格心理改变了,就可以改变命运。关键是第一句:救人先救心,或者说给人治病先要治疗他的心理症、精神症。

日本著名医学教授春山茂雄根据脑科学的成果,指出良好心态与不良心态可使大脑分泌不同物质,不良心态使大脑产生“去甲肾上腺素”。他在《脑内革命》一书里说:“如果经常怒气攻心,心情感觉异常紧张,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的毒性,会引起疾病,加速老化,导致早逝。相反,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心情舒畅,面带微笑,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思考,脑内就分泌出具有活跃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可保持精力旺盛,抑制癌细胞,无病无灾,健康长寿。”

美国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这样的试验:把一支玻璃试管插入冰水中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心态下的“气水”。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体变成水后,澄清透明,无色;生气时,水中有紫色沉淀。把受试者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一只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掉了。而生气对人身体的影响也是我们可以体验到的,有人不是常说“气昏了”、“气死了”、“气得难受”吗?这说明人的心情的变化直接会导致人的身体发生变化。王老师通过这十几年的研究实践,找到了多种疾病的心理成因,运用心平健康学进行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心平健康学认为心理与生理的划分是相对的,并不是形而上学的,所以心理与身体可以分析,而不能生硬地分割,这就是辩证法,生理与心理在本体上是统一的,其划分(分为心理与生理)是为了理解的方便,科学的划分是合理的,但不是万能的。所以心平健康学认为:心理对身体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种不良情绪,一种违反自然的观念,过分执拗的想法,都会导致人体内气血的不良运作,不仅会给身心带来极大痛苦,而且会导致器质性病变,就是说人体内气血运行正常与否,是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有时一个看来对己有利对人不利、暂时满足自己、有害于他人的念头或行为,就是致病的根源。马克思对此也有深刻的体会,他说:“一种美好的心境,比千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王中平老师的心平健康学正是抓住了人的“心”这一精神和物质的总的枢纽,开始了他的事业的。他发现,人违反自然规律所产生的种种怨、恨、急、气、怕等心情,就是致病的根源,这时如果用平静的心情去重新思考、去平复那种心情,就能使病情减轻。王老师对此深有体会:他曾因见义勇为而遭到歹徒的毒打,当时伤势严重,心里十分怨恨,导致全身瘫痪,险些不治。后来自己想到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不能带着人生的怨恨走,于是躺在床上,回想他自己从小到大的一切经历。恰巧一位亲戚来看望他,随意的一句宽慰的话使王老师转变了观念,使他原谅了对方,放弃了怨恨,平复的心情使王老师的身体有了巨大的变化,疼痛慢慢减轻了,不久就恢复了健康。他清楚地感悟到自己的病痛来源之一就是怨恨,而放弃了怨恨疼痛就减轻了,原谅了对方身体居然康复了。病痛由重到轻的痊愈过程,就是从怨恨到放弃怨恨,从不平到平衡的过程。他进一步体悟到:人的任何固执、偏见、过激、不平的心理状态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病好后,他获得了大梦初醒般的心灵解脱和轻松自在感,这时,心平健康学就开始萌芽了。从1986年到现在,对于王老师来说是一个艰难而有成就的创业过程,如今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了,但心平健康学的最初胚胎却是那次由灾祸引发的以心治病。

心平则百病不侵

心平健康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汲取了各个学科,尤其是现代心理学等学科的内容,譬如:多元与宽容(自然力、平衡论)就和西方后现代哲学有相通之处;心平健康学也采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潜意识、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医生,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心理学说,至今影响极大)。在健身方法上,心平健康学所用的移情法、适应法、平静法、安慰法等,都能在身心治疗实践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其效果是西方传统的“催眠控制疗法”所达不到的,心平健康学能使人理智地、清醒地自我调整,既安全又有效,不必像催眠法那样使人处于一种类似痴迷的状态中。

心平健康学,不仅能帮助您了解致病的心理根源,而且还告诉您如何抵御病邪的侵害。心平健康学认为:心情平静,就能抵御病邪侵害,或者说,使心情保持自然、平衡,就能抵抗疾病。

心情平静,就能抵御病邪的侵害。可以总结为以下两条:

1.病由心生,心情平静则百病不侵。

2.不平的心情能导致疾病,改变心情的不平,可以起到调治疾病的效果。

中医学说对疾病的调治,通常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和它们不一样,心平健康学是对“病由心生”这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调治疾病增加了新的途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心平健康学已在近万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证明了它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王老师把自然力与平衡论作为心平健康学的奠基石,从根本上揭示了疾病的来源。他认为,细心观察世界,会发现万事万物都在永恒地进行着各种复杂又微妙的平衡,他把这种制约万事万物平衡的力,制约人体心理、生理与病理之间的变化与平衡的力称为自然力。自然力可以理解为缔造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那种力量,这种力量无所不及,当你违背了这些规律时,就会受到制约并得到某种结果。这种力在我们古代先贤的著作中,称之为道、太极、阴阳等。它的平衡作用,古人称之为天理、天道、天意、天网恢恢等。自然力是无形的,不一定能在理论上给它一个定义,但不难感受到它的存在。快下雨了,有些患者特别是有风湿症的人,就会先有感觉;害羞脸红,惊吓脸白,悲伤流泪,想吃流口水……有什么心情就有相应的表现,这便是自然力的作用,一种具有巨大、微妙、平衡作用的力。

既然病由心生,用平衡的心情反作用于人体的不良信息,也可将这种信息(病因)祛除。如用想准、想对、想开、反思等方法调心就可治病。治疗理论看似简单,但具体方法则多种多样,而且每一步操作都必须认真去做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心平理论将使更多的人受益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心平健康学理论已基本成熟,运用心理调节进行疾病的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应社会各界之邀,王老师曾先后在新加坡、北京、沈阳、鞍山、丹东、锦州、抚顺、山东、河北、深圳、上海、天津、河南等地巡回讲学近万课时,辅导学员数万名,治愈病人近万例。

为了心平健康学的发扬与发展和更好地服务大众,王老师编写了教材、书籍,录制了一些音像制品,在《健身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经过修订的《心平健康学讲座》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他的学术论文也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肯定和重视,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均在国内外心理学学术会上获奖,并被《国际心身研究文集》、《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心理医生》、《现代医学与临床》等期刊选入发表。

王老师将心理调节应用于人体耐寒,成功地举办了群众性自行车耐寒健身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2001年元月在北京大观园庙会上,他和40多名学员进行了“冰台抗冷”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2003年在首届耐寒极限挑战赛上,穿泳衣在-20℃的温度下,以4小时30分获冠军。获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并荣获1995―2000年北京市体育局颁发的“健身明星”荣誉称号。

第9篇

【论文摘要】:罗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机会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更没有因此而影响他对音乐的贡献。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舒曼则主张"感情论"具有特定的美学内容,带有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烙印。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著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属性:“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按其来源,将音乐美学分为主要两派:哲学家的音乐米学,他们从中的思索出发,也探求音乐;音乐家的音乐美学,他们从他们的音乐出发,力图达到一个总的思索—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场区别所形成的结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彦在《标准音乐词典》里又曾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的属性:“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从十九世纪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美学领域被哲学家独占的时代结束了,音乐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德国的音乐家舒曼是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欧洲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流派,成为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潮。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决定了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取向表达的非常鲜明,他说:“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在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中称舒曼是个“感情论”者。因为在舒曼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里都贯穿着“音乐是感情的表现”这样的一个观念。舒曼身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艺术的幻想中寻找现实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强调的感情表现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别注重个人内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发掘,而且更体现在题材本身常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直接的关系。爱情往往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是他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的。舒曼将音乐与这些诗歌结合的天衣无缝。正如很多人描述的:“这些歌曲的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水融的程度。他对诗词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变化、表情亲切,旋律热情而富表现力。”“也许由于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他在歌词选择方面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妇女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注重音乐情感内容并将音乐情感作为音乐审美的美学观。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舒曼的‘感情论’美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这个思潮有血缘关系。然而,可贵的是舒曼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浪漫主义所束缚和被它所俘虏。舒曼不但在许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且还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艺潮流相接近。”

三、舒曼认为的音乐

“在舒曼看来,一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必须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内容同独创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那到底音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呢?舒曼坚持认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更高尚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话来说就是能”照明人类心灵的深处”的东西,能提高德国人的思想”,能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以“伟大的思想启导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正是舒曼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要求。无非是要求音乐应该具有真正能触动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内容。对于艺术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遍知识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

舒曼之所以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创作里有很多让人难懂的东西,甚至他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评论都那么生动泼辣、尖锐犀利。问题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样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他的所有音乐创作都是来自与灵魂的创作,他的音乐美学包含着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改变,然而,舒曼对于音乐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以后研究音乐美学还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音乐出版社.196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第10篇

促进企业的拐杖—社会心理学

论文关键词:企业,拐杖,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互不往来,互不关心,相互之间没有太多交流。经济学理论和模型经常忽视经济和商务活动中社会因素和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心理学家似乎也对经济学敬而远之。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一些优秀学者开始对人类的心理因素在经济和商务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感兴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商机,商机从社会中来。社会中来就要研究社会,社会是由各色的人和各色的群体组成的。心理学研究是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及影响。经济学是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心理学是关于行为的科学,而经济行为是人类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心理学变量中很多应是经济学变量。他人(社会)和需求(心理)的结合(社会心理学)使得经济学的存在成为必然,换句话说,心理学是前提,经济学是结果。因此,经济学本质上是关于人的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是由人的行为决定的科学。而人的行为正是心理学应该关注的问题。经济学家之所以要学点社会心理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心理现象。经济学家在解释自己的理论时提出了很多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在经济学的理论建构中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谈判是一个经济行为,但它也是一个心理学的变量。在市场经济之前没有谈判这个概念,但是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人需要谈判的事情会经常遇到,它的形式、方式和效果实际已经变成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方面。所以,购物中的讨价还价,学习中的付出(时间、精力)与回报(知识),这些都是一种利弊的权衡。有研究发现,经济学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掌握了经济理论的人,其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正因为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友太多的交集才致使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心理学。

人们的行为是靠大脑支配的,大脑在支配之前都会有一定的思考(排除本能反应),而思考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心里的活动。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屹立不倒的企业法人必有他的过人之处。他肯定可以把握市场经济的走向,能在市场经济的博弈中取得胜利!然而是什么使他能一直牛市?

市场经济的根本是“供”与“需”。一个商品当供大于求时,这个商品就会贬值,反过来就会升值。供与需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人们的需求决定着市场的需求。因此研究人们的心理,了解大众的需求就可以把握市场的趋势。举个例子来说吧。在原始部落里有个路人甲。他去城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准备回部落去。他只带了一辆自行车。当他骑着自行车在部落里穿梭时,路人都睁大了惊讶的眼睛看着他。人们都认为路人甲学会了某些魔法,所以他可以让两个轮子载着他到处跑。接下来的几天里路人甲会魔法的消息传遍了所有的部落。后来路人甲所在的甲部落里就有人来向他求教。路人甲就教会了他们如何骑车。路人甲就办了一个教学班,没人收取一定学费,路人甲就教他们如何骑车。随着教学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骑车,而每一个学会骑车的人都想路人甲来借车,借此炫耀一下。一个星期之后,人们发现路人甲不见了。又过了两个,路人甲回来了,并在他所在的部落甲里开了一家自行车店。所有学会骑车的人都从路人甲的店里买到了自行车。这给路人甲带来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如此可观的利润在如雨后春笋的店铺涌起之后就化为泡影。有车的人们就开始炫耀自己的车技,他们也会请路人甲来做裁判,来决定谁的车技最好。之后路人甲就建了一个比赛场供那些相比车技的人们。路人甲就借此收取门票。又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后来路人甲发现,他骑得自行车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里没有会修理的。第二天路人甲又消失了。当路人甲回来时他带了一些简单的工具并且学会了修车。他又开了个修车店。至此路人甲已经是一个非常富裕的人了。路人甲正是了解了人们的心理,把握了人们需求的动向,使他积累了一生的财富。瑞士的雀巢公司、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那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每年也花很多财力做广告,可是它们把广告费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研究当前消费者的心理,研究怎样用亲切的、动人的语言、画面来使消费者接受自己产品。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分支学科,叫做广告心理学,就是专门研究怎样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广告宣传的问题。所以研究人们的心理动向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心理学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因此,我们要了解市场,适应市场经济,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了解市场,理解市场的变化,就是要了解人的社会心理,懂得人的行为规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心理学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不懂得社会心理学,不积极运用社会心理学,就好象机器缺少油,运转起来就费劲费力。如果能够自觉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就好象给机器加上了剂,就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高速运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心理学是在市场经济中得到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要社会心理学。所以,社会心理学的产生虽然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可是它却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社会科学学科之一。可以说,社会心理学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它可以说,社会心理学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企业发展中。

[1]彭凯平.心理博弈_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3期

[2]王向石.社会心理学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前沿[j],[英文刊名],编辑部邮箱 1997年 10期

 

第11篇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以传授心理知识为主,明显存在教育内容消极倾向化,教育内容简单化以及教学模式单一化等诸多问题,时至今日已与新形势下的健康教育相背离。生命教育如今成为一种新的教育革命。生命教育主张教育不仅仅让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技能,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这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制订教学目标、选择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观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各大高校纷纷设置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负责校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许多问题,如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消极倾向化、教学模式单一化等诸多问题。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生命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杰·唐纳·化特于1968年在《生命教育》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即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日本在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杀人、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系统地开设适合本土化特点的生命教育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也在逐步推广。1989年制定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近年来,上海市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辽宁和江苏两省教育系统也将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的意识。辽宁省还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中小学阶段,然而,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人生每一个阶段,不只是中小学这一阶段。现如今,大学生自杀率和大学生心理问题比率居高不下,这迫切要求心理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来完善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本文在分析生命教育的思想以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生命教育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教育思想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y)于 1765年发表了《论一种旨在文明而积极生活的自由教育课程》。此书的发表标志着生命教育思想的萌芽。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化特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这时候生命教育才开始真正确立起来。生命教育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一种科学的生命观

杰·唐纳·化特认为教育并不只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技能,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育并不只是要让学生能够在知识上有所获得,而是引导学生充分领悟人生的意义。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起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应该以认识生命为起点,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

2.生命教育倡导和谐教育

生命教育强调不仅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而且人与环境、社会也应该和谐共处。香港圣公会宗教教育中心提倡,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锻炼学生在理性、感性、意识、信念及至身心平衡、个人成长方面有着深刻的认识,以此教导学生能尊重自己、他人和环境,能与人合作、寻求相互沟通交流,能对事情负自己应负的责任,最终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即成熟又快乐的人生目标。因为有生命的个体并不单独存在这个环境当中,而是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那么必然经历同化和顺应这两种过程。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结构内的过程,然而顺应是个体的原有的结构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健康的人必须处于人与人、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状态。

3.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认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矛盾,因此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生命教育应该贯穿整个生命的过程。孙效智提出生命教育属于人毕生的成长或者学习经过,覆盖着人生中极广泛的一生不同的阶段,包括学习、就业,家庭生活或者社会生活等不同阶段。

二、生命教育的基本特点

与以往知识教育相比,生命教育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从教学目标来看,生命教育强调生命与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增长,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生命意识。在教学内容方面,生命教育侧重于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因此,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方法上,生命教育以师生体验教学式和阅读指导法为主要形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需要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全身心地参与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一参与和创造课程的过程,不断增加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丰富的成功体验,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命教育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再造过程,也是教师作为教育生命的创造过程。

自从进入21世纪,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生命教育强调师生和生生之间要充分有效地交往,充分把握自己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体验各自的生命意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个体生命的升华,也才能使课程实施凸显生命的意义。在学科定位方面,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把生命教育定位一门综合科。综合课的功能在于一方面学生能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体会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生命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不难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在理念、思想上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处于不断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生命教育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它可以带给人们多方面的启示。针对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生命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点启示:

1.以培养科学生命观为导向,完善课程目标

任何思想的出现是对前人思想的批评和总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所属时代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在二战之前,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病理的心理状态,而忽视了挖掘人的生命潜能。随着二战的结束,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反思人的价值在一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在物质需要方面得到空前的增加,但是人的精神需要却显得非常匮乏。犯罪、走私、、自杀、他杀等社会问题开始涌现。心理学家开始寻找社会问题背后的病理学基础,例如,研究成瘾现象、恐怖份子攻击纽约的不寻常心理状态、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等等,从而使心理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越来越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病理心理。似乎只要找到病理才能真正解决目前日益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以医学化模式为主轴,也就很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全面提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而生命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失。生命教育的思想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科学生命观。生命教育的思想正是来自于对这样一种社会、人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和反思的结果。为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帮助人们摆脱精神的失控,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为基本命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力图回归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这个教育终极目标。

2.以生命为主线,选择教育内容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在心理健康课内容的选择上。如何选择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又能解决学生问题的教育内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会选择学生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这些学生生活的问题,但是忽视与学生生命意义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以生命为主线,选择贴近学生的需要、又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联系的教育内容,从而形成了与传统的“硬课程”模式相对应的一种“软课程”模式。例如,教给学生生命的知识、向学生展现生命的美好,使其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以此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实践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当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存在联系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对生命尊重的价值取向,从而引发有意义和积极的思考。

当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上主张回归生活、联系生命,并不是把教育内容简单孤立起来,是为纠正传统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片面强调心理知识的偏向错误,使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直接的关联,为科学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使科学知识既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

3.以互动体验为主,改革教学方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课堂互动,开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忽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受到良好的启迪。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也知道如何去改变目前这种状态,但是就是没有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最后的体验过程,而生命教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每一次的生命教育实践中都是学生价值得到实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过程,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借鉴生命教育的这种教学方式,在课程开展互动教学,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比如,老师要求学生分享学生中困境,分享过程和倾听的过程就是一次体验过程,学生逐渐接纳自己和接纳同学。一次分享就是一次心灵的探索活动。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

第12篇

论文摘要: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本文在此框架下定义批判精神,认为批判精神是一种表现为行为倾向的人格特征,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青年的社会化有着不同其他阶段的特点,总的来讲是青年主动接受外在影响源的影响,最终形成角色意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受着多种因素制约。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批判精神形成的契机,本文只提出了四种,至于是否存在其他契机有待调查验证,如何利用它们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批判精神与青年之间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中国历史上是逐渐显现出来的。尽管中国早在春秋就有荀子、墨子的形式逻辑,尽管孔子就说过疑乃“思之始,学之端”,但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批判传统的民族似乎已成为共识。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受家庭伦理和家庭制度制约的“孩子”,不存在现代意义“青年”。① 无论这两种观点正确与否,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以来,批判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不时闪现,并极大推动了或者说改变着中国的历史。安东尼·吉登斯说,“如果我们把迄今为止人类存在的全部时间跨度想象为1天,那么农业诞生于午夜的11点56分,文明11点57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则始自11点59分30秒。然而人类在这一天的最后30秒内发生的变化可能与此前所有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一样多。”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历史在缓慢地走了几千年之后,突然间以快得让经历其间的人都无暇应接的速度变化发展着,这种急速的变化,与青年人走入社会主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批判精神正是推动中国青年走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

面临全球化、信息化、大众文化等等复杂的社会环境,批判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中国的青年人是否具有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批判精神是否可教,这仍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关于人格形成的种种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影响批判精神产生的一些因素以及影响机制,为培养青年得批判性思维提供借鉴。

一、批判精神释义

1.人们对“批判精神”的三种态度

其一,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人们对“批判”有了一种感性直观,在许多人的意识里,批判与斗争、革命甚至暴力联系在了一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误渎和曲解已经渐渐淡化,但在学术、生活领域慎用“批判”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二,在很多领域,批判或批判精神一词都在被频繁地作为一个不说自明、约定俗成的概念使用着。其三、也有人开始科学地阐释“批判精神”这一概念,如“大学批判精神”、“哲学批判精神”。在后两种态度中,人们都对它持一种正面的价值评价。

2.在批判性思维理论背景下提出的批判精神概念

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近年来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受到重视。杜威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反省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的概念,这被视为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最早提出。70年代以后,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进一步增加。有学者提出,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决定美国的生活质量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美国政府要求美国大学优先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并提出到2000年,要使“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的比例有显著性增加。”③

尽管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存在分歧,④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总体结构还是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即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或智力技能)。本文在这一框架内定义批判精神。

2)批判精神。对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研究者基本都涉及到了批判性精神,并达成以下几点共识:一批判性精神是一种人格特征;二与心理的情感与态度有关;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内在动力。⑤

在有关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批判精神是指一种人格特征。具体地讲,它是个人在认识外部世界和自我时所持的质疑、分析、理性思考的行为倾向。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社会化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批判精神也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青年的批判精神。相对于童年和成年阶段,青年的社会化有独特的意义和特征。首先,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青年(青年阶段结束意味着成人和走入社会)的要求决定了青年阶段的社会化以基本完成人格塑造、形成自我意识,认同社会角色为目标。其次,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性以及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⑥这影响了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的偏好。第三,青年人的特点决定了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矛盾、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往往比其他阶段更加明显、激烈。其中代际冲突、与主流文化的冲突是最为普遍的冲突。⑦

青年社会化的特征决定了青年更容易产生批判意识。换一个角度讲,面对各种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青年产生批判意识才是正常的和有利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青年阶段本应是最渴求知识、最愿意思考、最习惯去怀疑的年龄。深入思考社会现存的种种观念和事物,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科学的态度,才可能真正融于社会,而不是屈从于社会或者被社会所孤立。

二、青年社会化过程新解

对于“社会化”这个重要概念,不同领域关注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安东尼·吉登斯对社会化的定义是“指儿童或其他社会新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他认为,个人通过认同的过程获得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⑧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待社会化,则偏重于认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建立与完善,“认同”是包含于其中的。⑨

总的来讲,对于“社会化是将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塑造个人的行为模式”“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这些观点,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一致。

综合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化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青年社会化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经过一定心理过程,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建立自我意识,最终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的过程。以“影响”为线索对青年社会化可作如下理解:

1.影响源

很多研究涉及到了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在此,我们把这些因素定义为社会化的影响源。

1)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以及生产力水平。它是社会整体的产物,一经产生便渗透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并以价值观念形态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⑩

2)教育的影响。包括学校的教育、国家宣传机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3)家庭的影响。除去通常所说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外,本文认为,代际关系也是家庭影响的重要内容。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媒。在当代,大众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大大超过了过去,其影响力比较其他因素来说更是不容忽视。

2.影响过程

青年面对众多影响源,会主动地选择接受环境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接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

1)个人的需要。社会文化学关于文化客体和阅听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在此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有研究者提出“用途与满足”模式,认为阅听人在选择文化客体及其内容时,会选择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或者支持他们已有观念的客体。例如可以用畅销书来研究出版物的主流倾向。(11)按照这一思路,青年在选择影响源所传达信息时,应该是以自己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和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12)

2)人格(personamy),也可以称做个性。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3)一方面,人格包括与生俱来的性格与生理特征、气质,它们从人一出生就制约着个人后天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格中能力与性格的部分在青年时期正是急剧变化和不断成型的阶段,每一次新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在以前个人能力与性格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人格既是青年阶段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制约社会化的因素之一。

3)物质条件。物质条件主要指青年生活的经济条件,在我国,青年阶段的早期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家庭的支持,这一因素制约了青年与各种影响源接触的可能与程度,同时也对了青年心理有所影响。

4)其他心理因素。例如从众心理、顺从心理等。对于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待于继续探索,但总的来说,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青年通过与各种影响源的互动,人格逐渐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也逐渐建立。这一复杂的过程成为社会化最核心的部分。

3.影响结果

由于青年阶段的结束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身份、承担社会责任、构成社会关系为标志,角色意识对青年社会化的意义则更加强烈。角色意识的形成,是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识建立的最终结果,或者说,角色意识有赖于这两者的确立。

三、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影响批判精神形成的契机

1.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某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理性批判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这种传统影响了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的发展。(14)

2.代际关系。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是个人在前青年阶段和青年前期主要的影响源之一。代际关系如何,决定了青年对上一辈人所代表的价值观念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而其中就蕴含着批判精神产生的可能。

3.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之间关系。这里援引陈映芳教授的研究为例,她以“角色”概念为核心对20世纪以来青年文化进行了整理,根据青年对占社会主流的“青年”角色的认同情况区分出了“角色型”和“非角色型”青年文化,从她的研究可以看出,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是否契合,会对青年是否具有批判精神产生明显的影响。(15)而在当前,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文化成为青年接触最多、受影响最深的文化样态,已经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这方面的因素就更值得关注。现在大量有关大众文化对青年影响的研究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4.社会变革。从中国20世纪以来历史发展中就不难看出社会变革对青年批判精神的影响。社会变革往往造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真空,使社会化出现中断,这如同幼小的植物得不到阳光和水分。但人不同于植物,总会主动的去寻找,面对各种文化信息,失去引导的年轻人很容易产生以质疑为特征的批判精神。

以上四点只是笔者初步的思考,对于这四个方面的影响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比如通过实证材料来验证,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培养当代青年的批判精神,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有待进一步研究。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同目标,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批判精神又是批判性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如果批判精神不能教授,至少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一些环节去培养、塑造我们的大学生,毕竟他们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①参见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9页。

②⑧[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36-37页。

③参见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文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第3期,第47-49页。

④参见符丽燕、朱念琼、康丹《批判性思维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载《中华实用医药》2005年第14期;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第81-86页。

⑤(14)参见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陈骏宁《批判性思维及其能力培养》(硕士论文,2004),见中国优秀博硕士数据库。

⑥⑦(12)刘慧曼主编《当代青年社会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⑨⑩参见刘薇林编著《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