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消防毕业论文

消防毕业论文

时间:2022-08-11 09:12: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防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消防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质量通病;制约措施

一、常见配管和配管常见的质量通病

1、管材和导线材质存在质量不足。这是关系到能否保证配管安装质量的先决条件,采购不合格的材质,一旦用在工程上就留下了质量隐患。2、预敷焊接钢管加工煨弯制作不符要求。有些工程钢管弯曲半径,弯曲数量不正确,以致损伤导线绝缘层或穿线困难;钢管切口不与管轴垂直,有毛刺;焊接管套丝过短或乱扣;薄壁钢管采用熔焊连接等,都容易损伤导线绝缘层。3、配管施工安装不认真。①有不少工程焊接钢管敷设在地面垫层内或墙内时,没有用水泥砂浆保护;敷设钢管连接处,管与盒连接处作跨接线的焊接达不到接地接零要求;配管的保护层达不到要求或位置不正确②保护钢管断口的毛刺未清理干净,未用护口,穿线时容易破坏导线绝缘层。4、穿线的数量和配管不匹配,导线的分色不正确。导线的连接不规范,穿线后未能及时组织验收,绝缘值不达标。5、镀锌管给水管网套丝加工时送管不平衡,用力不均衡导致套丝错牙、过短,使管道连接后引发漏水事故。6、选材不当也容易造成质量故障。火灾报警系统的总线均采用红、蓝色双绞线,可抗线间平行电容,如选用BV线或BVR线就达不到阻燃RVS线抗干扰的效果。考虑到报警线路跨度比较大,有的达1.5KM,如选用线径不足,电压降与跨度成正比,我们测试2个工地,前端从消控中心输出24V联动信号,到未端1000米外电动闭门器电压降到仅10V和8V,其被降低的电压根本无法启动关闭电动闭门器。究其理由人力资源毕业论文系传输线径仅2.5mm偏小,其加大线径达4mm即可启动电动闭门器。7、我们还发现预埋管穿线时,管内积水,灰泥未清除,导致双绞线绝缘性能下降。在正常的环境下,双绞线的绝缘性能在1014-1016Ω/mm之间,而在潮湿环境下为1013-1014Ω/mm是正常性能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8、在报警总线的接头未采用锡焊,且接头处仅用黑色胶布绝缘而未用防水胶布绝缘。

二、加强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实行安装样板制

1、消防管道安装施工中对关键部位进行样板施工,如公共建筑的走道消防管道多、要先按设计图做出样板,然后对照样板向工人班组交底,重点交底操作要领、质量标准和检查策略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同时通过样板交底暴露矛盾,尽量避开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因设计考虑不周全而造成消防给水管道与给排水、通风、煤气等管道相碰的不足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协调统一后,用样板指导大面积的施工。2、要重视图纸自审、会审。工程开工前,施工图自审和会审时,重点抓管道多的部位或交叉作业的部位,如公共建筑的走道吊顶内及有关关键部位,对各专业的安装尺寸进行核对,发现不足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及时向设计人员反映,予以更改。3、在每一项施工项目开始前都要重视认真抓好技术交底工作,利用施工前的一定时间将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召集在一起,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把工程设计意图、要求、特点和应注意的技术不足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三、质量制约措施

1、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和坚持交接班检查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并做好各种施工试验和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2、把好隐蔽工程项目检查关。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处往往容易出现质量不足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在这些部位一定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金属套管。安装在不同部位的套管,其露出装饰面高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过楼板的套管和3、加强材料质量制约。①建立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材料采购的质量责任,以及审批者,材料领用者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材料入、出库的复验制度。②材料进场应检验内外包装标识,产品合格证,有关技术资料,说明书等,其材料实物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质量标准要求。③目前建材市场上有些种类、品种的管材壁厚偏薄,达不到管材表面所标示的材质标准。所以我们除了检查材料和设备的出场合格证以外,还仔细检查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要求管材包装完整,外观应光滑,无气泡、无裂纹、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材的颜色应柔和一致,无明显色差,切口应平整,且无色泽不均现象。管材尺寸及偏差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给水管材标准,管材壁厚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且均匀一致。基本杜绝了把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管材用于工程的现象。

管道间的缝隙应该用不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

4、在管道安装中要注意管道的坡度、变径等做法,要防止出现倒坡,防止出现气阻或水阻;考虑到喷淋系统由于层数较多,地下室面积大,横支管较长,较容易因管道集气形成弹垫效应,引起邻层水流指示器乱报警及湿式报警阀反应迟钝,喷淋水泵按规定时间开启。

5、消防水系统在施工过程极其重要同时也是易被施工企业忽视的步骤是必须对消防供水管网进行冲洗。实施这一步骤的目的能有效的防止系统投入使用后发生堵塞。

6、每一项工程的管道安装完毕后,都按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水压试验。为了保证给排水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的完整性,消除质量隐患。

7、严格把住弱电工程管道施工工艺关。① 严格按图纸实行环形闭路敷设管线,万一出现开路,仍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② 在传输管道预埋前或连接前,先将管道两端端口用圆锉清除管口毛刺;③穿线时要在传输管入口和出口安装护口;④是预埋管内的积水、灰尘等必须清除干净后方可穿线。⑤穿线的总截面面积不应论文格式范文大于配管截面面积的40%,且导线不得超过8根,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论文格式范文穿在同一线管内;除直流线路和接地线外,不得在钢管内穿单根导线,以免形成涡流。导线的分色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要做好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⑥穿线时应用力均匀,不得生拉硬拽,防止破坏电线绝缘层。⑦选择双绞线作为传输线路,可抗线间电容干扰,确保系统稳定。⑧选用导线电缆线绝缘性能良好的导线,铜导线采用镀铬处理过的,这样有利于防止接头氧化增大接触电阻;⑨电线接头处应用防水胶布和黑胶布两层绝缘;在潮湿环境下应采用三层绝缘,策略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是防水胶布-黑胶布-防水胶布。⑩穿线前要对传输线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对由可能接地的支线(如直线超过30米的支线和超过2个弯曲的支线),穿线后应立刻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不符合要求的立刻更换。

8、把好竣工验收自检自查关。在单位工程交付正式竣工验收前,项目经理要组织专业技术负责人、工长、班组长对室内给排水工程进行自检自查,除了核查各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隐患工程项目的检查记录以及各种试验记录等资料外,还应对工程全面进行外观检查。

四、结束语

通过采取以上加强质量制约的一系列措施,并加强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工作,可确保消防工程合格率达100%。为创造消防安全环境,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2002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2002

[3]《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29-98

第2篇

论文摘要:列举微生物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事故原因,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实验室是学生的这些能力锻炼和提高不可缺少的平台。资金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实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为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安全问题成为实验室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提高仪器使用率,实现实验资源共享,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微生物实验室,除承担水产养殖、海洋科学和生物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以及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专业的细菌分类学实验教学外,每学年还有部分本科学生在此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所以实验室使用频繁,进出人员较多,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总结7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做到零事故的发生。

1 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原因分析

1.1 消防安全

1)供电线路老化,以致漏电着火。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由用电引起的事故占实验室安全事故比例较高,可见实验室用电安全不容忽视,特别是线路老化而又未及时改造的。

2)设备原因导致失火。①任何仪器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对超过正常使用寿命的仪器,要及时报废。有的工作人员只要仪器还没出问题就照常使用,以致设备“超期服役”,留下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失火。②设备出现故障未及时发现和维修。如恒温培养箱和恒温干燥鼓风箱等仪器有时需要工作过夜,如果未及时发现故障,在夜晚无人值守时出现温度失控,就容易导致失火。

3)未关电源引起失火。下班离开实验室时忘记关闭电源,致使设备通电时间过长,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火。

4)仪器操作不当,温度设置过高引起失火。如使用控温范围为0~300 ℃的恒温干燥鼓风箱,若将温度设置超过300 ℃,就有可能失火。

5)操作不慎,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例如在进行微生物无菌化实验时, 一般需要在酒精灯旁操作,同时还需用酒精消毒手。如果未等手上酒精挥发就进行操作,就可能将火引到身上。

6)爆炸事故。高压蒸汽灭菌器是微生物实验室的常用设备,如果压力表失灵,安全阀堵塞,或者操作不当,极易引发恶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药品危害普通微生物实验室内较少使用剧毒药品,但是也有许多常用药品是有毒的。如用来擦拭显微镜镜头的二甲苯容易挥发,人体吸入过多,会直接影响健康;作为芽孢染色用的孔雀石绿,为致癌物质,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就会给师生的健康留下隐患;常用于显微镜油镜镜头的香柏油也为剧毒药品;另外,若操作不慎,浓硫酸、苯酚等试剂飞溅出来会严重腐蚀实验仪器,甚至伤害实验者的皮肤、眼睛,等等。往往因为是常用药品,操作者容易掉以轻心,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酿成不良后果。

1.3 细菌感染和污染许多师生认为普通微生物实验室内菌种致病性不强或无致病性,所以容易麻痹大意,消毒意识淡薄。但是细菌是可能产生变异的,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由非致病菌转变为致病菌,如果人体感染就非常危险,特别是身体上有伤口危险性就更大。另外,由于实验的需要,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时,经常要从水体、土壤或动物身体上分离细菌或真菌菌株。因为数量大,常常没有对分离到的每株菌都进行鉴定;但在分离过程中有可能会得到少数致病菌,因未被鉴定而不易被发现。如果没有被严格消毒处理,那么这些致病菌就可能会危害师生健康,甚至污染环境,危害周围更多的人与生物的健康。

1.4 辐射损伤微生物的实验操作经常要在无菌的工作台上进行,在操作之前常用紫外灯照射消毒。由于强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是一个基本常识,所以实验指导教师有可能不会预先强调。正因为这点忽视,有的学生可能不会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甚至直接在紫外灯下操作部分实验,而导致身体受损或受伤。

2 防范措施

2.1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面对安全问题,应防范于未然,千万不要等到问题出现后才重视。安全意识的淡薄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警惕性高、防范意识强,许多安全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所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在新生进实验室之前,必须由实验室负责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且每次实验课之前由任课教师提前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毕业班学生在实验室内做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较长,而且晚上和节假日都有可能要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应当专门进行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和各种应急措施。

2.2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规程,应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正规操作。最好将每一台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打印出来贴在仪器上面,让学生一目了然。每个学生和工作人员都要在了解实验流程、熟悉仪器操作后才能正式开始实验,降低因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2.3 完善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

1)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由于高校实验室的使用人数较多,使用次数频繁,管理也较为复杂,所以完全有必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早在多年以前就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生物安全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如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专门设立了一个环境健康与安全部,主要致力于保护学生、教员、职员和来访者以及大学财产的健康和安全[2]。广东海洋大学也制定了《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张贴在实验室最显眼的位置,时时提醒学生避免不规范行为。

2)规范管理。实验室难管理往往不是因为制度太少,而是因为监督管理不到位。有些规章制度如同虚设,所以要落实各项制度,必须规范管理。有毒和易燃试剂要专柜保存、专人管理;精密仪器集中在一个房间,定期抽湿防潮;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包括药品、仪器的使用,记录每次使用的日期、时间、使用者姓名和使用前后的状态等情况,实验员经常对记录进行核对和检查。

3)安全检查。做好实验检查监督工作,有备无患。每次进入实验室都要打开门窗通风,离开时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经常检查消防器材是否过期,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定期检查各仪器的使用状态,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确保每一件仪器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冰箱经常清理,对不明菌种进行灭菌处理。

第3篇

关键词:消防指挥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48-02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和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理论应用水平和创造型思维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们完备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学生们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于昆明指挥学校消防指挥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教学则是他们在学校求知过程中获取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增强指挥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全面加强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消防指挥实践教学的质量,是顺应时代要求、培养优秀消防指挥员的必经之路和重要举措。

一、消防指挥专业培养目标

昆明指挥学校是一所专门为全国消防部队培训基层指挥员的军事院校。它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灭火作战指挥能力为主要培训目标,从而提高学员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即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过硬、实践能力突出且具备良好适应能力的基层消防员。总的说来,作为一所应用性军事院校,昆明指挥学校应务必做到两个“确保”,即务必确保基层消防部队“能用、快用、好用”;务必确保学员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突出“应用”在应用性教育方面的核心地位,也正是学校科学定位教学方向和办学宗旨的生动体现。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各种火灾和灾害性事故也越来越多,消防部队所面对的任务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未来的消防员用更牢固、更广博和更健全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我,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协调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我们的应用性军事院校广纳贤言、根据教学成绩来对自身的教学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队伍等软实力作出定期评估和及时调整。

我们的应用型教育应以适应21世纪公安消防工作为导向,培养能够胜任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第一任职的应用型人才。要实现以上目标,就要在加强实践教学上多下工夫。

二、构建消防指挥专业“两体系、三层次、模块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制

构建“两体系、三层次、模块化”,课堂内外互相结合、逐步推进、三年不间断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一)两体系

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分设,形成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又相互配套的两大课程体系,即课内实验和与课程对应的独立实验课。

课内实验是巩固学员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具体的实验步骤安排也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一般和理论课上知识的讲解密切相关,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效果。作为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通常是针对相关理论知识点而设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践行典范。它在整个教学步骤中起桥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从而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组建校级公共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心,包括物理基础实验、化学基础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开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程,包括消防制图、固定消防设施、消防技术装备、火场供水、灭火技术训练、抢险救援。将实验实践教学分为训练学员基础实验能力和强化操作技能两个层次。

独立实验是与理论教学知识点紧密结合的实验。独立实验的实验设计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勇于创新,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构建崭新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原来课程设置实验所存在的内容重复问题,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新的实验内容,有力于强化学员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三层次

实践教学分三个层次,涵盖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包括实验、实习、技能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

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针对课程而设计的特定实践环节,更强调其设计性,它的复杂度要高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是引导学员们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综合性课程设计则是兼具设计性和综合性特点的环节,涵括多门课程的相关实验内容,是引导学生们学以致用的桥梁环节,在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增进学员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阶段化、层次化的教学内容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使具体教学过程由简入难、前后衔接、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2.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希望通过实习让学员认识基层、了解指挥。

通常实习在于通过让学员直接接触专业的实践活动,真正能够了解、感受未来的实际工作。

实习适合安排在结束课程学习后的毕业设计之前。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安排在课程学习之后有利于学员们将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有限的毕业设计争取时间。有效性是专业实习不容忽视的要点。学校应该响应基层消防指挥员的培养需求,依托全国各消防总队建立起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实习基地的建设关乎学员的实战能力质量,应该积极纳入专业和学科的相关建设规划。

学校应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实习题目的质量、管理学员实践过程的情况和学员的实践效果等方面。

3.毕业设计

在毕业设计中,要求学生以适当的课题为研究背景来进行科学研究。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实现9方面的综合训练,包括:选题、调研、熟悉问题、查阅资料、需求分析、制定研究计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论文撰写。根据此环节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必须完成一项设计并实现任务,这一任务的工作量和难度应当适中。同时要求毕业设计题目的不可重叠性。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要加强监管。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验收和论文答辩环节都要投入足够重视。尤其要注意严加控制毕业设计过程。教员和学员要每周进行交流,交流内容包括指导、有关工作报告和问题的讨论等。毕业设计可以与学员的毕业实习结合在一起来安排。

(三)模块化

按照培养目标设置实验实践模块,该校消防指挥专业将所有实验实践教学分为12个模块,每个模块中设置若干个实验实践项目。

三、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设立“实验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实践教学

要创新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稳定和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骨干师资队伍。构造这支队伍的成员除了应具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外,还应特别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和科研经验。要培养这样一批具有较高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师资队伍,可以外派教员到基层挂职,从而及时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应采取多种途径,使这支队伍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了解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做到既“专职”又“多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实验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参与讨论、审议有关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发展等重大决策;审议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保证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制度。负责制定实验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组织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实施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估;组织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研究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

实践教学环节无疑是完成教学培养目标,使学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之提高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员在学校受到了实际应用的训练,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基础实际操作,学员学到了一技之长,在工作中能够“快上手”,同时使学员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拓宽视野,以激励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搞好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工作态度和作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

1构建综合型与开放性实验

在专业设置上,结合专业特点,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优化、调整、组合等,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

1.1合理设置综合实验项目

结合专业建设,教学实验采取了实验室与专业教师共同协作的工作管理机制。此外,根据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积极申报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为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和实验项目的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目前先进的B2B$flB2C管理模式为理念,以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在传统实验技能培训的同时,在原教学培养方案基础上增设综合实验一和综合实验二。实验以验证型实验为基础,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改革的重点将原水质工程学实验一和水的物化处理模拟实验设置为综合实验一(16学时),其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实验、自由沉淀实验、过滤实验、离子交换实验和水的物化处理模拟实验;将原来的水质工程学实验二和管道及消防演示实验设置为综合实验二(32学时),主要包括:成层沉淀、活性炭吸附实验、曝气设备充氧实验、污水耗氧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水的生化处理模拟实验、管道及消防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设计组合实验装置,从培养活性污泥开始,测定SVI,MLSS和D0等运行参数,分析进出水水质,确定各污染物(COD,BOD,TN~HTP等)的去除效率,通过综合实验,可以让学生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有实质性的了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进行开放性实验

实施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能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环境。学生实验由上课教师和专职实验人员指导,在课堂教学时,上课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同时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学生可在网上查阅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根据实验大纲的要求,自己动手编写实验方案,并对实验进行论证,然后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组装。特别是综合型实验,学生要完成实验项目计划书,对给排水管道布置方式以及废水处理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布置的课程设计进行设计计算(我院课程设计在平时完成计算),实验时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调整设计参数,分析运行结果,将实验参数用于课程设计。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小组严格控制在4人/组,实验室在时间、内容和条件方面全部面向师生开放。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前完成实验计划书、实验时记录实验台账、课程实验结束,提交实验总结表,以加强实验规范化管理。作为开放性实验,学生还可根据个人或小组的兴趣与爱好,根据课堂内容,在课后自选课题、自定实验方案、自选实验仪器设备、自主完成实验项目。

2积极引导学生申报科研课题

应用型大学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我校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在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建立创新精神培养机制。对毕业班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我院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校级和省级立项科研,并由副教授以上教师指导。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还为学生准备了专门的实验场所,同时利用环境工程省重点实验室进行实验。

为保证学生的科研质量和提高科研水平,目前参加科研人数控制在总人数的20%以内。近几年学生部分科研立项情况见表1。

3利用地方优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3.1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近年来,我院加强与苏州市各部门的合作,已建立实习基地18个,包括水厂、污水厂、高级宾馆建筑给排水、企业及科研院所等,保证了学生充足的实习场所。我院根据校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要求,所有的实习基地规范化建设,包括签订协议书、挂牌、聘请实习指导教师、建立实习记录档案、设立图书图纸阅览室和实习教室,合格1个验收1个,每年有计划的进行建设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苏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采用现代化的模式管理。学院和厂联合编写了实习中英文讲义,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有实习安排计划书,学生实习内容包括:听报告、现场蹲点、跟班操作、阅读图纸、讨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从实践中体会所学的理论知识。实习外聘指导教师由厂总工程师负责,新区污水厂严格管理,历年实习情况都有记录,外聘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情况写出评语,作为实习成绩的评定依据之。

3.2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需求

通过长期致力于实践教学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得到有效地锻炼和提高。2006年以来,我院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组织并获得了明显成效。表2所列为近几年学生社会实践获奖情况。2004年以来,学院还先后与苏州排水管理处、苏州高新区环保产业协会及苏州市园林局、苏州市环保局等单位协作,在苏州市污水截留工程技术研究、苏州市园林水质改善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通过产学研结合,不仅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锻炼了教师队伍,而且培养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科建设,服务了地方经济。

4加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

4.1合理设置课程设计,贯串教学全过程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最本质、最综合的直接体现。本专业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中,设置了6个专业课程设计及1个水工程经济课程大作业。每个课程设计和大作业均编写了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指导书,每个班配备2名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教师将课程设计的任务书和指导于期中发给学生,任务书和资料每位学生均有所区别。比如对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课程设计方面,以教研室为单位,设立了专业图库,收集不同地区的地形图,可以满足学生课程设计对图纸的要求,同时每个学生的进出水水质、水量均不相同,完全做到1人1题,从而避免学生的抄袭现象。同时,给水管网的设计在前段,设计的数据和结果用于后段排水管网的设计。课程设计集中指导。方案确定和计算结合平时作业进行。学生进行实验(特别是综合实验)时需对设计参数进行验证。设计周主要进行图纸设计和编写设计说明书。学生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批改,并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给出成绩,并填写评分表。所有学生的成果集中保存,形成一个整体的综合性管网设计。

4.2加强毕业设计环节,强化综合训练

毕业设计是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及建筑给排水工程3个方向,并配备了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全面系统、能覆盖专业知识面、并能将学生所学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以达到综合训练之目的,并遵循1人l题的原则,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由具有较丰富教学、科研和工程实际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担任,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原则上毕业设计不超过4人,毕业论文不超过4人(一般为2人)。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进行2次集中指导,并及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集中指导活动记录表”及“毕业设计(论文)期中中期检查表”。我院注重毕业设计过程控制,一般以设计组进行集中指导,指导教师指导时间于设计前报教研组,并由系主任协调,保证每天教室里有2位指导教师指导,并且每位教师每周固定指导2次以上。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系组织教师进行4次集中检查,根据学生的设计成果和进度,确定是否可参加毕业答辩。根据学校教育质量工程的要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还积极组织申报团队毕业设计,培养学生设计组织和团体协作的能力,如以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为基础,学生进行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相互讨论并相互提供设计参数,形成给水排水工程总设计。

第5篇

现今,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丰富,如何引导他们从那些繁乱的选择中跳脱出来,使他们专注于学业提高是本文着眼所在。而大学生在各个成长阶段表现的特点不同,班主任应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从学风建设、志向树立、规划事业、设计阶段目标等方面入手,以“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成为自己成长路程上的主导者。

首先,班主任要做好“咨询导师”的角色,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各种资讯和帮助。在学校教育和生活中,班主任仅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导者,他们需要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不断得到成长和历练。对于这种成长和历练,班主任前期能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资讯,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一些历练。而在他们历练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专业上给予他们帮助,精神上给予他们鼓舞,方向上给予他们指导,而最后的规划和成果则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来定夺和把握。

其次,有所侧重,做好不同阶段的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第一阶段(第一学年)是学生建设、志向建设。经过第一阶段的积累,第二阶段(第二学年)的重点应放在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上。班主任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观摩专业团体演出等艺术类活动,以开阔其专业视野。同时,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本阶段就可以找机会参加高级别的赛事和展演了。第三阶段(第三学年)是第二阶段的延续,班主任要专注于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准备考研的学生要启动考研科目的学习。第四阶段(第四学年),几个任务:考研、毕业晚会、毕业论文、找工作。因篇幅有限,现笔者就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做一详细论述。

针对刚入校的新生,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两方面:第一,抓学风;第二,树理想。我们要用纪律去帮助学生提高自律性,让目标去引导学生提高自觉性。

大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样的背景情况决定了他们对大学生活、对广州这座城市、对专业见识等方面都有着不同层面和角度的认识,而要让他们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则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慢慢引导。而在他们的过去经验与现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缝隙最小的就是专业学习,因此短期内将他们最有效凝聚起来的办法就是抓学习。所以班主任要把这个阶段一切工作的重心和关键点都放在抓他们的专业学习上。

在第一学期初,我重点督促他们(舞蹈专业学生)练早功和晚功。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是普通高中的艺术生,他们并没有练早功和晚功的习惯,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跟不上大学专业学习的训练量。所以,通过练习早功和晚功,迅速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在为学生讲明白练习早功和晚功的重要性之后,我没有硬性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练功,而是鼓励几位原来是舞蹈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带头练功,并给予了他们一些鼓励和指导,他们提高得非常快。看到这种情况,没有练功的学生开始着急了,也加入了练早功的行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习惯养成和毅力的锻炼方法。我在学期末大力表扬了学生这种行为,并且鼓励学生坚持刻苦训练的精神,在假期自学一个舞蹈剧目。之后,第二学期初,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假期作业的展示。通过这次集中展示,学生对彼此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平时上课默默无闻的同学,竟然一个假期就可以把一个舞蹈剧目演绎得如此精彩,真是让大家刮目相看。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了!

通过两个学期的专业考试,教师对他们的成长赞许有加,而且他们也基本没有出现思想问题。由此可见,学风建设好了,这个班的基础算是打好了,相信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切都会顺畅、平稳。

搞学风建设的同时,班主任也要注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建设,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正所谓“志不立,无以成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这是学生是否能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的关键。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经常给他们讲道理,讲故事,用业内的名人故事、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如毕业班的毕业晚会演出、舞蹈比赛活动等)来引导他们展望未来,树立人生志向。然后,根据每位学生的志向和蓝图,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合理的规划。而规划分大规划和小计划:大规划是着眼未来,小计划是着眼当下;大规划是规划事业,小计划是计划事情。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步步为营,积小步成就千里。

当然除了学风建设、志向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班主任去做,如组织班会活动,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专门教育等。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与反思,不断研究与探索,优化工作方法,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导师式班主任。

第6篇

一、认证标准及注册工程师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析

1.专业认证标准对人才的要求安全专业认证目标之一是提高安全工程教育质量,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和社会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安全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安全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在补充标准中结合安全专业特点提出了特有的具体要求,其中包括培养目标与要求、课程设置、专业实验、专业实习和实践、毕业论文等。

2.注册工程师执业能力的要求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职业资格包含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两种,分属执业资格和从业资格。前者注册安全工程师,主要为企业服务,必须具备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和事故分析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按照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是管理型人才。而后者安全评价师,主要为评价机构服务,要求具备危险分析、安全评价及系统安全工程等知识和技能,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进行安全评价,属于安全技术型人才。两者分工重点明确,侧重点不同。两种职业资格要求人才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也不同(见表2)。以上的认证标准和注册执业能力要求是对我国高等安全人才的基本要求,既符合业界对安全人才的需求,也符合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安全专业人才培养除基础通识教育外,还需要比较系统的安全科学、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管理能力、安全实践技能四个层次的知识,具备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基本专业素质,还应当掌握组织协调、沟通协作、主动创新、职业道德、科学态度等多方面的技能。为此,从安全人才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加快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以专业认证和注册制度来提升安全教育的质量,使学生的能力满足行业市场执业的需要。

二、面向土木工程的安全专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进行面向土木行业的安全工程教学体系改革,首先必须以安全专业认证标准和“安全工程职业注册资格”的要求为总的指导框架,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融合土木安全的办学特色,建立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实践创新,争取毕业后经工程实践达到注册工程师标准。

1.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认证标准框架的基本要求,广泛征求土木施工业界对安全人才的意见调整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模块,集中实践环节、课外教育环节[2]。课程设置做如下考虑:强化基础和通识课程,如数学、力学、物理、热力学、化学以及电工学等,这些对学生安全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学习具有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英语、计算机等的学习为适应安全工程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保证;人文、社会学、心理学、安全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等的学习为安全人才适应未来从业岗位要求消除障碍,在职业道路上快速成长。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设置强调行业特点和安全科学的共性。学位课和必修课学分构成上,按一般工科要求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按照专业认证标准设置,同时考虑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设置土木和安全两个学科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课是土木安全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满足安全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同时,考虑注册工程师执业考试的需要设置。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知识的课程为指定限选,其余为任选课程。

2.优化调整教学内容认证标准强调了课程体系内课程结构、内容与相互间的联系问题。因此,设置的课程必须尽可能考虑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使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作为面向土木建筑的安全专业,在认证和注册制度导向下,提出“学生能力培养配套体系”,即按照标准、执业技能要求将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内整合,使它们互相支撑、互相配合,适应国家、社会、企业对安全人才知识的要求,最终与学生能力培养建立直接对应关系。首先,专业课程内容突出行业发展时代特征非常重要。近年来安全学科发展迅速,安全工程课程内容不断丰富,专业课程需要吸收安全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新理论、新方法。其次,在课程开设上施行订单培养,按企业紧缺人才调整培养方案,补充课程内容,为企业培养出更适应当前岗位需求的人才。同时,在课程开设学期、先后顺序上也根据知识的连贯性进行了科学设置,使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另外,在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中,要注重与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考试等有关知识点的设置。未来的安全工程师将会向职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能符合社会对职业化人才的技术岗位需求,使其毕业后迅速成长为具备职业资格、服务于企业、安全中介机构和政府的骨干与精英。

3.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安全专业人才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人员不可替代的,这种作用发挥的一个关键是实践和创新。从专业认证角度,表现在对基本能力和工程素质的要求;从注册资格角度,体现在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技术、危险识别控制、事故综合分析、协调组织等的系统能力要求。实践创新能力主要从课内教育、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践、大学生课外创新竞赛几个方面培养。课内教学融合生产实践,把案例、录像、施工生产企业参观考察、科研项目等与理论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课内实验贯彻动手操作的探究式教学思想,激发和带动学生对知识学习、应用的渴望,吸引学生的求知欲。专业实践与学科基础实践保证开设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实习需要与大型施工企业、矿山、危爆、消防、安全评价中介机构等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密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而毕业设计也是巩固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环节,源于土木施工安全生产实际,是走向工作岗位前进行安全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促使能力的全面凝练提升。锻炼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竞赛。在大学生创新竞赛中,教师指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培养锻炼学生知识应用、模型开发、分析设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交流表达、组织协调、科技写作的水平。国家安全专业认证标准明确了安全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土木安全课程教学体系中加强了上述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强化与工业企业的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注册工程师培养的必然选择。

作者:王宁王景春田运生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系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密码学,信息系统

 

1 前言公安信息化工作的快速推进,金盾工程的全面建设,使得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干警在执行警务工作中将广泛应用公安警务信息来侦破案件、抓捕逃犯、核查车辆、打击和预防犯罪等。在街面和移动中,充分利用警务信息已成为公安工作的紧迫需求,公安信息移动应用系统建设也是金盾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之一。警务通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公安信息综合业务查询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充分发挥了移动通信技术所特有的随时、随地、随心的特点,满足了外勤警务人员在治安、交通、刑侦、监管、户政、经侦、边防、消防、出入境等方面需要适时进行信息交互的工作需要,是用信息化实现“科技强警”的成功典范。

正是警务信息处理的特殊性要求系统开发人员在设计系统应将其安全性和健壮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涉秘信息的安全处理。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数据访问安全和数据存储安全三方面讨论移动警务系统的安全策略。

2 网络安全由于保密性需要,网络设计阶段的所有需求都应该以安全为中心。接下来将从宏观到微观,从“大网”设计到设备选型,来分析网络安全的策略需求。

2.1 移动网络的安全所有的移动数据专线,都采用APN或者VPN方式,由交换网直接连接运营商的专网,不连接公共互联网,同时避免中间存在其他的连接点。在此基础上,相关通道可提供加密的传输保证。

2.2 网络安全设备的综合使用采用防火墙和网闸设备,提供网络访问的安全。防火墙设备,用于在交换网内隔离接入服务区与信息服务区。隔离网闸设备,按照在公安部的网络安全标准使用,并提高了一个级别,除了交换网与公安内网的隔离网闸外,在交换网与运营商数据专线的接口处也设置了隔离网闸,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2.3 网络攻击的抵抗能力通过VPN网关、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使用,共同抵抗来自公网网络攻击(如DDOS等)。基于IPSec的VPN和防火墙可防止IP层以上的攻击行为。使用SSL VPN和防火墙:可防止应用层的攻击。

2.5 采用加密的VPN网关在接入认证中,使用公安部认可的VPN加密数据网关,建立起移动警务终端到交换网的VPN加密隧道(基于RSA1024)。避免了数据在专线传输过程中被窥探。

2.6 应用层的加密通道所有的移动应用系统,主要是基于Web的B/S应用体系。在此之上,应用层通信,均采用基于SSL的HTTPS的加密处理通道(支持RSA 1024)。

3 数据访问安全数据访问是真实世界中业务处理流程到软件设计的微观化,数据访问安全的策略应该从设计正确的数据流图到保证数据流图各个环节安全进行分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共同负责。

3.1 专门的安全业务交换平台采用公安部认可的安全业务交换平台,提供业务与数据的安全访问。该交换平台位于交换网和内网之间,通过专用服务设备和网闸连接,建立一个单向的通道,并通过内网端主动提取和控制的机制,实现相关交换的安全处理。支持业务系统和数据系统的安全交换,具有统一的管理界面,便于管理。

3.2 多层次的综合身份认证功能对于每个移动警务的实际用户,提供了以下几个层次的认证处理。

移动终端对用户的认证。确定使用终端的用户的合法性。主要采用开机密码、指纹识别(需硬件支持)、操作系统登录密码等多种方式。

网络运营商对拨号终端身份的认证。所有的移动警务终端的手机卡,需事先在运营商的专线接入点登记。无线拨号中,只有已经登记的SIM卡,才能拨叫网络运营商的接入点,否则将无法拨叫。

公安移动接入区对拨号终端身份的认证。公安移动接入区的移动终端拨入验证系统,对网络运营商的接入点传来的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如SIM卡号 分组名等)进行身份核实,对于非法的拨入号码拒绝连接。这样,即使由网络运营商的接入点传来的非法终端号码,也无法进入接入平台

移动终端接入公安移动区中时,接入网关对移动终端的单向认证。认证过程基于终端的设备数字证书和签名密钥,由终端设备和接入VPN网关自动完成。。

接入平台对用户可访问应用的认证。移动接入区的平台统一管理系统,对每个接入用户可以访问的子应用系统进行了限制。这样,每个用户只能访问受限制的移动警务应用,而不能访问全部。

应用程序的用户认证。当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系统登录交换网的移动警务应用时,需要使用移动用户的个人数字证书,与应用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基于数字签名,可考虑连接内网PKI系统),只有通过验证,才能进入到系统内部,进行相关的操作。

3.3 数据的加密传输所有的数据,均通过两个级别的加密机制来完成。主要如下:

(1)传输通道加密。

从移动终端到移动警务应用系统的整个通道,采用加密的方式,进行保护。包括两个层面:

网络层的加密:通过终端加密卡和加密VPN网关的认证,建立其基于网络层的加密隧道(基于RSA 1024)

应用层的加密:基于HTTPS和SSL协议的使用,通过用户数字证书和移动警务应用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建立起应用层的加密隧道(基于RSA 1024)

(2)传输数据加密

会话中所传输的所有数据均采用加密的方式进行。进一步避免了数据通道被破解后,数据被窥探的可能。具体的加密算法,对称算法采用SCB2,杂凑算法采用SHA-256(高于公安部标准)

3.4 密码体系在数据安全体系中很多方面都与密码体系紧密相关。因此对于该方面特别加以说明。。在移动警务平台的实施中,密码体系按照公安部建设指导书的方针完成。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密码算法

对称算法:采用不低于AES256的加密。主要用于传输中的数据加密、移动终端安全卡认证等。

公钥算法:采用RSA(1024位),主要用于移动用户的证书认证,SSL通道的加密协商、证书的签发等。

散列算法:采用SHA-1(160)或者更高级别的(256或者384),产生消息摘要。

(2)专用密码设备

在移动警务平台的使用中,需要使用相关的密码设备,以保证相应的加密处理。相关的设备主要有如下两类:

移动接入专用密码卡:用于配合服务端系统,完成数据加解密、签名、消息验证等功能。对于每个相关的服务器需要安装相应产品。相关产品采用公安部认证的产品。

移动接入终端专用安全卡:用于验证接入终端的安全性,对于每个移动终端,需要安装。根据不同的终端类型,当前适合的有三种:

SDIO安全卡:处理能力强,适合具备SDIO接口的移动终端设备(实际比较少)。。

PCMCIA卡:适合具有PCMCIA接口的笔记本电脑。

安全SIM卡:功能较弱,适合常见手机和PDA,对终端要求低。

以上三种产品,将根据实际的终端特点,分别采购。所有的产品需经过公安部相关认证。

3.5 入侵检测对非法侵入交换网的攻击事件的发现和自动阻断,由综合安全防护系统完成,如果网闸可以有相应功能则由网闸实行。具体是否使用根据情况而定,这里不再多介绍。

3.6 病毒的防范移动警务应用系统涉及的所有的服务器,将尽量采用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避免病毒的干扰。对于必须采用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系统,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查杀毒软件,定时查杀和升级。制定完善的防病毒制度,关闭服务器系统上的一些外部接口(如USB口等),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对于移动应用服务器要重点防护。

4 数据存储安全主要防范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数据丢失。主要手段包括:

硬件设备冗余:所有数据服务器,均要求采用基于RAID5的SCSI磁盘冗余阵列。

数据备份:所有的数据库,均要求定期进行备份。备份策略根据具体服务器而定。

专用存储服务器,提供专业存储管理。建议采用存储服务器,可有效管理维护数据库资源

参考文献:

[1]《PGP在移动警务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朱永胜,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毕业论文,2007 年

[2]《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助力公安移动警务》,王羽,《信息网络安全》,2005年3期

[3] 《警务通:加速移动警务信息化》,《中国新通信》,2007年4期

[4] 《数字水印取证技术在移动警务通中的应用》,应影,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

第8篇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这一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针对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学工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2]。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学工交替等方式进行联合教学,共同培养适合市场和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人才,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3]。同时,订单协议使学校和企业成为一个彼此依存、相互依赖的强大的“人才培养基地”。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优势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了酒店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我国酒店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国际酒店集团先进管理理念的推广,酒店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尤其在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已经远超越了专业能力的范畴,延伸至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按企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能够更好的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准确的定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二)符合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了校企双方人才共育,适应了高等职业教育学工结合的发展方向。在该模式下,学生按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接受职业教育,在提高理论修养的同时,操作技能也不断得到强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最大限度的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强调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更关注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4]。

(三)符合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要求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高职院校吸纳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引入专业教学和管理,帮助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拓展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可以节约办学成本;通过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可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一直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该专业重点与新疆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五星级酒店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订单式循环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遵循理论联系实践、循序渐进等基本学习规律,酒店管理专业根据新疆酒店业淡旺季特征明显和酒店岗位工作标准及职业发展要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学生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下实现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的逐级提升。人才培养在课堂教学与岗位实习交替进行、循环递进中完成,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与订单协议企业合作,由双方共同组建专业教学管理小组,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方案,形成“行业认知--校内课程学习--酒店生产实训--校内--课程学习--顶岗实习--校内课程学习--顶岗工作”的校企之间学训交替大循环;并将专业课程开设进企业,在“酒店生产性实训”的周期内形成“酒店课程学习--岗位技能实训”的酒店内学训交替小循环。这种学工交替、分段进行、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过程,充分利用了新疆酒店业淡旺季明显的特征,打破了传统的学年和学期时间界限,形成三学年八学期制的教学流程(如图2)。

(二)“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与合作酒店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后,以订单班的形式对外进行宣传和招生,组建“XX班”(以订单酒店命名)。根据订单协议,由学校和酒店双方共同组建订单培养教学管理机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酒店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设置课程,构建的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即基础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提升课),并经过四个阶段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落实“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校内课程教学与行业认知。根据教学计划运行表,第一、二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完成基础素质课和部门分职业基础课的学习,同时,安排学生到订单培养酒店进行参观,与酒店管理层见面交流,使学生对酒店文化和未来的工作环境有初步认知。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和职业能力培养。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在酒店上课,对学生集中进行岗位技能的培养。将“餐饮服务”、“前厅服务”、“房务服务”等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安排到酒店,实行酒店现场教学,在专业课程责任教师的带领下,由酒店相关部门的经理级管理人员分别授课。在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在酒店进行相应的岗位生产性实训,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核心技能。第四、五学期,以酒店生产性实训内容为基础,开设相应的酒店业务管理类课程和其他对应能力培养的职业课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与职业能力提升。第六学期,校企双方在尊重学生的选择的基础上,结合酒店的岗位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给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岗位,并尽可能地实现学生轮岗培训。顶岗实习阶段,酒店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企业管理层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了解实习学生的工作进展和思想动态,协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订单班”教学管理机构依据专门拟定的顶岗实习手册,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共同督导、监控。第七学期,以学生顶岗为基础,开设相应的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阶段:顶岗工作与毕业设计。第八学期,在学生完成所有校内外课程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共同指导下进行顶岗工作,并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以检验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效果。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教学组织,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循环交替和职业能力的逐步提升。另外,在此过程中,由专业教师和酒店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组织一些专题讲座,作为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益补充。

(三)“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企业全程参与、全员参与。从行业岗位能力调研、“订单班”的组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计划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到学生顶岗工作和就业指导,企业全过程、全员参与其中。企业参与订单培养模式制定和实施的不仅是酒店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人员,还包括总经理、其他各部门经理、部门主管、领班和部分员工。学校聘请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课程负责人或兼职教师,参与职业课程开发并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阶段,企业为每个学生分配一名“师傅”,通过师傅的“传帮带查”,帮助学生较快完成角色转变。另外,聘请酒店人力资源部的一名管理人员作为“订单班”的兼职职业辅导员,激励和教育同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协助校内班主任对“订单班”进行管理。

2.理论、实践循环交替,能力培养循序渐进。利用酒店经营淡旺季明显的特征来制定教学计划,根据酒店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要求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是推行“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在实施该模式的每个段式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主要表现为: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课程+行业认识,第二阶段为职业技能课程+生产性实训+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第三阶段为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提升课程,第四阶段为顶岗工作+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在这四个阶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大循环。同时,在生产性实训阶段,安排三门职业技能课程在酒店进行课堂教学,开展相应的岗位生产性实训,不仅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也实现了职业课程“理论——实践”的小循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中,恪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课程实现了从“基础素质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能力课程”的递进,企业实践实现了从“行业认知——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定岗工作”的递进,从而使学工循环交替、能力逐层提升贯穿了订单培养的全过程。

3.学生实现“双栖”,职业意识增强。从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到顶岗工作阶段,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在酒店,其中在前两个阶段学生享受酒店实习生待遇,在顶岗工作阶段,学生已完全享受正式员工待遇。在整个订单培养期间,学生的“双栖”身份使学生可以同时参加学校和酒店的各类文化、娱乐、竞赛活动,学习自觉性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在学习方面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工作方面从“学着做”变成“独立做”。订单培养期间,学校和企业都十分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教学计划中专门开设了《酒店职业道德》、《酒店消防与安全》、《酒店服务等级考核培训》、《紧急救护》、《化妆》等讲座,并系统地安排了企业文化感知主题班会。酒店为学生定制职业装作为第二套学生校服,设置酒店专项奖学金,组织学生参与酒店的集体生日、郊游等活动。在一系列的酒店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受到酒店从业人员在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潜移默化,切实体会到了酒店职业人的素养,酒店职业意识逐步增强。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仅仅是签订“实习生”订单或者“毕业生”订单,而应该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学工交替、产学结合的一整套培养方案[5]。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循环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一构想下的实践,在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与合作酒店的关系

高校育人是百年大计,考虑问题相对长远;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容易出现某些短视行为。因此,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具有战略眼光,应选择那些在酒店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行业发展责任感,重视员工培养的企业。在实施订单培养时,校企双方既要立足于单体酒店的现实需求,更要考虑酒店行业、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需要。校企双方应在“共赢”的基础上找到共同利益,建立长期稳固的人才共育关系。

(二)合作酒店之间的关系

在生源数量有保障的前提下,选择不少于两家代表性的酒店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和各合作酒店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方案和具体措施,实现信息共享,合作酒店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教学实践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同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合作酒店真正从长远利益出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9篇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Shenzhen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oft pow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软实力;内涵;表现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oft power;connotation;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79-02

0 引言

2011年,我国有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在校生744万人[1]。高职院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资源投入的有限性,迫使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由注重硬实力提升向注重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的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转变。高职院校的领导们由过去单一强调学科建设成果、科技成果、人才培养成果等反映高校硬实力的显性指标,转而也关注产生这些成果的背后的隐性因素,希望通过提升软实力,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1 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软实力,它不是指学校的占地有多大,有多少座高楼大厦;不是指学校有多少间办公室和电脑;不是指学校的机房、实验室、实训场等硬件投入,它应该是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是其高质量的办学能力,是其毕业生的良好社会需求及良好口碑。高职院校软实力是衡量高职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为主要任务。高职院校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高职精神、治学理念、办学特色、规章制度、校风学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等,是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基本建设要素。高职院校软实力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评价,进而影响着该地区的高职教育水平。因此,研究高职院校软实力对于高职院校重视核心竞争力建设,对于其正确定位,对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 高职软实力的表现

我们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软实力的表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著名的高职院校,是国家首批示范高职院校,有着很强的竞争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口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着明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教定位,以“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先进职教理念,并以此设置各专业,建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业内形成了标杆式的形象。

从院领导层上,注重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建立明确的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教意识。把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作为专业设置的前提,其口号是“深圳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就把专业办到哪里”。如深圳的物业管理走在全国前面,学校即设立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物业管理、制冷空调工程、建筑电气与消防、城市环境工程、城市园林等物业管理专业群。为适应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需要,深职院开设了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微电子、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专业。根据深圳建设现代物流城市的需要,深职院又开设了港口与航运管理、物流管理、商场管理等物流管理专业群。根据深圳发展规划,电子制造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体,为此,深职院确定了将物流、电子等相关专业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长线专业。还积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为社会培养一些特殊行业的急需人才,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第一,专业口径宽窄并举,既有像电子工程那样适应性较强的宽口径专业,也有像建筑水电那样针对性较强的窄口径专业;第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较快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转换;第三,重点突出,能够充分适应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其次,锐意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他们提出口号:“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我们的专业就教授什么”,在教学上,突出能力本位,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培养模式。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解出从事具体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及能力要素,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规划。从而实现专业教学与具体职业岗位完全对应,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6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

注重灵活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如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以汇报晚会的形式取代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晚会的全部环节,均由学生自己承担。该校的社工专业培养方式也很特别,他们与当地社会工作服务社合作,创新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社工机构督导走进校园参与专业教学,通过社工讲堂、社工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渠道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通过一线社工的“传帮带”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注重以“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理念配置师资。其1590教职工中,82%是双师型教师[3],除了专任教师,还有大量外聘兼职。同时,注重师资培养培训,实施名师工程、国际工程和双师工程,实施以老带新制度,每周开展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学院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校园文化建设上注重务实、创新和协作。努力培养“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校训。开设有创新制作课,成立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学校全天候开放创新制作室,为学生提供便利。此外,还每年为学生提供100万元的科技开发基金,支持学生的科技开发活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对引领和培养学生务实、创新、协作的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深职院还通过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人文讲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参与制定专业发展建设和评估标准。作为国家示范高职,深职院还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开发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推出一套适合高职专业发展的建设和评估标准,为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他们还将100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优质课程,并通过共享教学资源库使各专业建设成果向全国开放,推动和促进其他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也大大提升了深职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

从以上的观察可看出,深职院的软实力突出表现在其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由此,我们知道高职院校软实力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学院领导顶层对办学理念和学院发展进行设计和定位。第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关系高职学校的教育水平,是高职院校软实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这关系到职教理念和人才培养水平。第三,师资队伍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是高质量教学的保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师资的培养培训,定期送教师参加国内外的校际交流和学习,有效保持教师对工作的勤勉度。第四,教学管理及学院运行机制。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行政工作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展开,为学生和教师发展服务。第五,课程建设及改革。人才的培养就是通过每一门课程来进行的,有效的课程与学生的成才和毕业生的美誉度直接相关。第六,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多年发展逐渐形成的包括各类制度、运行机制、活动、教风、学风、师生价值观等在内的总和。第七,影响力。高职院校软实力还体现在学校对外的影响力。它包括学校的声誉、社会对学校的美誉度、毕业生的美誉度、在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在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和声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等等。

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要在高职教育领域建设软实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需要靠从学院领导到中层干部到普通教职工及广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我国中高职在校生近3000万.资料来源:新华网-文汇报http:///zhi_jiao_news_295/20120515/t20120515_776886.shtml.

第10篇

关 键 词 :设计教学 项目设计 教学模式

一、实施“项目设计课程”的必要性

“整体空间项目设计” 课程教学模式就是将高年级的教学内容按项目类型分化,以课题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工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项目操作程序进行一体化教学。每个课题模块的专业理论内容和操作程序的讲授与指导均由同一教师承担。项目引进课程的设计教学结束后,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为整体空间项目设计和整体景观项目设计两门核心课程,强调本科设计专业教育与职业类大专设计教育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综合设计素质的培养方向向“项目引进课程”的设计教学转变的思考。

二、项目引进课程的设计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1.项目进入课程的设计教学实施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可选最熟悉该课题的教师去任教,而且结合社会实际项目将知识融会贯通地教授给学生。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缩小学生与社会的差距,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2.项目进入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分成若干项目设计小组同步开展设计工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课题中的某一环节进行重点学习,如投标文件编制、文案编写等,充分发挥其爱好和特长。

3.课题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师经常会根据新课题的教学需要,备新课,而熟悉新工艺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用项目引进课程的设计教学后,使有社会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专业老师相对固定在一两个课题教学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细化、精化。不同的整体项目课程由不同教师执教,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项目课题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4.项目进入课程的设计教学实施有利于接受市场的考验。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市场要求,在教师带领下完成项目设计课题。对学生采取教学主体、业主、行业管理方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实际评价,解决了许多在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学到一些在课堂里学不到的实践知识。

5.项目引进课程的设计教学实施有利于层次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合成不同的项目课题模块,如招投标文件及材料收集整理、现场环境与场地实际准确勘测报告、设计文件编制等,解决学生侧重技能和侧重组织管理等不同层次方向的学习需要。

三、项目进入课程的设计教学实施

1.项目实地勘察模块设置

为了使学生能学到多种技能,拓宽知识面,为今后就业打下较好的基础,课程第一阶段的设计是项目实地勘察。目的是根据标书要求,真正了解项目的实际状况、地理及气候因素,地形与建筑构造物的关系,空间尺度的比例关系,人文历史的状况等。时间为一周左右,是项目设计课程的开始模块。

2.设计专业技能模块设置

学生经项目实地勘察第一阶段课题学习后,教师根据标书要求进行专业知识讲授,结合相关工程项目案例分析,引导出该项目设计的可行性数个方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和兴趣及要求诸因素,对学生进行第一次设计分组辅导教学,进行三到五人的自由项目设计组合,每个项目设计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完成项目方案设计。

“专业技能”中相关环节,可由具备较深专业功底的专家讲授有关该课题所涉及的投标知识、专业理论、项目操作与设计技能。如有可能,可以在专业技能课模块中再加上行业法规的学习,这些知识往往是学校的薄弱环节。时间为二到三周为宜,是整体项目设计课程的核心模块。

3.综合技能模块设置

学生在“专业技能”课题模块合格后,进入综合技能模块学习,按标书要求一项一项编制成正式设计文件。主课教师对设计文件的合理性与完整性进行指导,要求每个项目设计小组能顺利完成设计文件整合编制,而后接受“综合评述”。

综合评述也就是按项目要求向甲方进行设计陈述。由任课教师主持,业主参与,向业主讲解方案设计,包括设计依据、概念定位、设计风格与形式等。每个项目工作小组中一人进行设计陈述,业主会以自己的角度对方案进行评价。选用合适的方案,并提出进一步可实施性要求,任课教师辅导项目工作小组将设计方案深入细化。

该课题模块教学的综合技能将随市场需求而变化,担任该课题模块的教师知识面宽,实践科研能力强,而且贴近市场,经常主持项目设计,对新工艺、新技术熟悉,达到与市场同步的专业水平。

“项目进入课程的设计教学”的模式,在培养学生实际项目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要进行就业的思想教育和方法讲授。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否独立操作,能否受企业欢迎就看这一环节进行的如何。过去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认为合格完成全部课程就是学习的结束,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学完了大纲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后,与企业实际的操作技能脱节。造成在学校是“高分”,到设计单位是“低能”的结果。所以要强调项目设计课程,要让学生在教师或专家的指导下,将学校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企业设计岗位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样上岗就能独立操作或很好地融入设计团队。能“干”的学生才会受市场欢迎。

转贴于 4.项目进入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是讲究方法的,探讨教学方法,首先要考虑教育的受众——学生。要把人教育好,首先自己要把种种关系想清楚、想明白。笔者认为,项目引进课程的设计教学与毕业设计不同,整体项目设计课程强调的是设计的实际可操作性,直接接受市场的考验,培育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的解决能力。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更强调设计本身,即突出自己的设计观点、设计语言,以理想的设计效果来表达,充分展示设计思想理念。

整体项目设计课程从设计到实践,教学内容由三个层面构成。

第一层面是教学主体,授课式教学方法。解决与项目设计规律、设计程序、理论观念、项目实践直接相联系的问题。例如,理论讲授、项目实地勘测、专项资料收集等。

第二层面是业主参与,综合技术性教学方法。联系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可以与市场为主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

第三层面是行业管理方参与,操作性教学方法。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景观规划设计的国家相关规范法、旅游项目开发管理法规等;空间项目设计的国家建筑制图规范、安全消防规范等。课程教学可采用三位制模式实施,三位制教学模式是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应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推出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模式。至于三个“层面”学习时间各占多少比例可根据教学效果和社会发展需要而随时调整。

5.项目引进课程的设计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本科学生在校学习四年,分八个学期。第一至第六学期以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为主。第七学期施行整体项目设计课程为主教学,课程时间安排五到六周为宜,本学期还包括施工图编制、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形成一个项目课程体系,完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学习和考核。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

四、项目课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广西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施行项目制教学模式三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项目课程中先后引入桂林象鼻山景观设计、北海银滩海泰园景观设计等项目,教学成果得到学校及社会好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1.课题模块间知识的衔接,时间安排及老师的分配有一定难度,要在教学中反复进行微调才会逐步趋于合理。

2.课题模块教学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既懂市场,又会专业理论,还要熟练掌握本课题模块的操作技能,并要熟悉相邻课题模块的技能并把握好知识技能的结合。

3.由于每个课题模块均要考评,对组织考核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要逐步建立并完善考评办法。

4.课题制教学要求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添置新的教学设施,并经常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国际相关学术交流会,并提供一定的专项考察机会,逐步建立一些校企挂钩的校外实训基地。

5.因为有实践的学习机会,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第11篇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of building materials is a necessary experimental base for civil engineering in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experienc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basic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daily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ff,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laboratory in similar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words laboratory of building materials; basic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土木工程材料是高校土木工程学科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且这门课程的实验操作课时占了全部课程的1/3,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方法的掌握、实验方法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1]有很强实践性和工程应用针对性。许多高校建筑材料实验室除承担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验教学外,还承担相关毕业设计、大学生科研及教师的课题研究等工作,因此其建设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以及科研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建筑材料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日常管理、安全管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其管理经验和对策。

1 建筑材料实验室的基础建设

1.1 实验室功能分区和布局

通过对建筑材料实验室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可以使试验过程合理化,规范化,同时也有利于日常管理和实验室安全。

建筑材料实验室可根据材料的类别进行分区布置,高校一般开设的实验大类有混凝土配比及性能测定、水泥及砂浆性能试验、砖砌体材料、沥青及其混合料试验、钢筋物理性能等。由于部分原材料在实验教学中使用量较大,因此料仓及实验废渣池在规划中也需要考虑。如砂、石不仅用量大且自身重量较大可一次购买多次使用,建立储料池集中存放,而水泥等颗粒细小的材料容易受潮结块失效,一次购置数量不宜过多,若使用?g隔较长还需密封存储。

此外建筑材料的配制过程和测试手段也是各不相同,如混凝土搅拌、筛分实验等产生较大噪音,需在隔振隔音良好的区域内进行。沥青加热会产生有毒物质,需将相关实验安排在独立封闭的实验室,设置通风设备。部分实验如水泥胶砂成型、水泥试验等需要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因此房间还需配备恒温恒湿设备。

1.2 实验设备购置

为保证实验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建筑材料实验室需配备基础实验设备,如材料成型使用的搅拌机及振实台(混凝土、水泥胶砂、净浆等)、混凝土恒温恒湿养护箱、干燥箱、振筛机、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抗压抗折一体机、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沥青延度仪等。基础实验设备购置申报,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并对拟购置设备的市场情况进行充分调研。设备的选型应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部分大型设备可兼顾科研需要,既不能盲目追求高端进口设备,扩大功能,又要保持一定时期的先进性,同时还要满足实验室设备配套的整体性。实验教学一般按照一个行政班30人左右进行实验,学生按照3~4人一组进行试验,因此仪器设备要确保一定的台套数。建筑材料实验室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还可考虑增补适量科研设备,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大学生科研、学科竞赛、开放实验等创造先进的实验教学条件。[2]

所有的设备在购置之前,需对其安装条件进行了解以便落实满足设备安装的建设地点,如设备对安装地点的承重及面积要求,对水,电,气、环境温湿度、消防安全等要求,[3]未落实好安装场地的设备的一律不允许购置,以免不能正常安装使用造成浪费。

2 建筑材料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2.1 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建筑材料实验室承担土建类各个专业的实验教学课,设备利用率较高,设备故障在所难免,教师授课时需告知学生使用仪器设备时的注意事项,规范仪器的使用方法,防止不必要的损坏。实验教师在实验结束后如实记录仪器使用状况,不能正常运行的设备实验员需进一步了解仪器故障的原因,及时排查尽早进行维修。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良好和避免故障发生,实验员除按照设备保养手册,定期对仪器设备做好除尘,上机油,通电,拧紧螺丝,加水等保养工作外,还需要对仪器的工作状态,运行原理有所掌握,以便于对常见故障进行处理,高效服务师生。

2.2 耗材的管理

由于实验耗材是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笔必不可少的经费支出,并在本科教学业务费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如何合理使用耗材经费以及降低耗材的损耗是实验室日常管理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合理使用耗材经费,除在申报耗材时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结合库存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还要对耗材预算进行总体控制。以我校为例,学期初各学院负责人将所在学院承担的实验教学所需的耗材进行汇总审核报送资产处,资产处二次审核后,根据相关规定采用竞价或校内招标等方式来实现对耗材经费总体的有效控制。

建筑材料实验室耗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耐用型耗材,如量筒、模具等,这类耗材可周转使用,维护得当的话可使用很长时间;还有一类就是损耗型耗材,如水泥、标准砂,一次性手套等。根据耗材的特点进行科学化管理,可降低耗材的损耗和浪费。如消耗较多的主要有砂石等,其特点是重量和使用量较大,如果购买量较少的话,其运输费用可能超过了其本身的费用,因此砂石可根据储料池的大小一次购置几个学期的量。水泥使用量也较多,但由于保质期较短易受潮,因此需每学期购置,为避免浪费可将相关实验集中安排在2~3月内。模具类耗材可要求学生脱模后将试模清理干净,并对其涂油阻锈,减少试模的锈蚀磨损,增加其周转次数。每次实验课程结束后,实验员都要对消耗损坏的材料和用品进行记录,填写在工作日志内,定期进行汇总入台账,并对耗材库存量进行盘点。

由于耗材种类多,范围广,因此耗材的管理是一项细致而琐碎的工作,除了学校以及院系层面对耗材费用进行总体控制外,更需要任课老师和实验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经验,摸索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耗材的损耗和浪费。[4]

3 建筑材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不仅与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是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5]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验室工作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相关人员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有丝毫懈怠。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一般高校都是三级责任体系,从学校、院系最后到实验室,逐级分解权限,明确权责,将实验室的管理和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应建立起具有实验室特色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筑材料实验室和化学、生物类实验室特点不同,化学试剂数量使用相对较少,实验员可以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妥善保存,安全隐患更多的是水电火事故、机电伤害等。如建筑材料实验室经常进行水泥、砂浆及混凝土的制备成型等试验,水泥凝结硬化后难以清理,因此水池除进行沉淀设计外,在清洗相关仪器用具前应刮净多余尚未成型的水泥类拌合物,禁止学生在水池内直接冲洗,以免造成水管堵塞,用水不畅。部分设备使用还要谨防其机电伤害,例如混凝土搅拌机在工作时,叶片的搅拌动力很大,严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掏料,避免程控失灵或误操作造成伤害。第三重视实验室的安全保障设施及文化氛围建设。建筑材料实验室除消防、通风等安全设施外,还应针对特殊的设备及环境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4 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验师资队伍一般指承担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环节,其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实验室教学和管理的效果。

4.1 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很多高校把实验技术人员定位为教学辅助人员,待遇低,职称评定难,培训机会少等种种因素严重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对此高校管理者应进一步重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将其整体归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当中,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6]其次实验室技术人员本身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岗位的重要性,加强业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增添了许多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因此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设备,努力提高维修、保养仪器的技能。第三学校应积极提供各种提升平台,如跨院校的交流学习、实验设备展销会、相关实验室管理培训会、实验技能培训班等,多途径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4.2 加强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

近些年来高校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对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具有较强的掌握和预测能力,可结合学科建设特点和最新科研进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7]如浙江大学就将混凝土“第五组分”、“第六组分”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微观测试手段引入到本科生实验教学中;[1]大连理工大学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设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实验和气凝胶研究及应用演示两个选作实验。[8]高校应加大对实验教学的研究课题资助,鼓励教师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淘汰过时的实验,开设出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设计型、创新型实验。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环保与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15-02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管理与环保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目前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大都学习德国、新加坡等地职业教育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即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成为教师从事理论、实验、生产性实训教学的主要场所。自2011年我院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运行后,理实一体化实训项目增加、实训室开放力度的加大,各种实训教学安全隐患日渐突出。而针对这类实训室资源的特殊性,做好实训室生物安全管理既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实验人员安全、健康,规范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途径,更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2,3]。本文根据三年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工作实践,结合我院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目前安全与环保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探析,旨在为改进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管理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现状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教学场所的多功能性、复杂性和流动性大等特点,是正常意外伤害的最大隐患。故实训室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制定安全管理条例才能从源头上对高职院校生物实训室的安全管理起到作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是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场所,实训内容多且很少重复,所用微生物菌种、生物材料以及化学试剂种类不同,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多,成分复杂。目前所排放的污染物来源可分为:

1.学生作品。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技能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实训作品一般没有实用价值,主要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技能或为了验证某项理论而设置的,故大多是废弃物。

2.陈置试剂和回收溶剂。凡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学生实验,操作规程中一般都有回收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是“回收”了。问题是这些简单回收的溶剂纯度不高,一般不可直接再利用。其中一部分用来清洗玻璃仪器,洗后随水流入下水道,最终还是成为废弃物,仅有少部分被回收利用。积压、陈置试剂是由于各种意外的变动或未使用完全而造成的,久置造成氧化、分解、聚合等化学变化而不可再使用。

3.实训本身产生的三废。实训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操作不当,如仪器装置不严密使低沸点试剂或溶剂的蒸汽挥发出来,逸散于室内,污染环境。生化分离和纯化有关生化产品或产物之后,剩余的残渣、废液等,总量不多,成分复杂,回收再用的价值空间小,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规范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安全与环保设施包括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选址、建筑结构、给排水和供气、电气与自控、通风与净化、装修、空调、消防、实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3,4]。自2005年以来,我院非常重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与环保建设,在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改造中投资力度大,把安全与环保建设标准纳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经过建设,生产车间和各专项实训室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善,使实训基地的安全与环保防范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完善各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生物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等若干安全环保管理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系统、周密、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环保管理运行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制度。制度科学合理、完善健全、切实可行,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5]。主要包括实训车间及实训工程规章制度、守则、6S管理要求、文明公约、奖惩条例等。根据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特点,制订完善了《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生物、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细则》、《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细则》、《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及《各室人员的岗位职责》等27个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做到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管理有章可循。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安全意识薄弱,监管难以到位[6]。学校制定了各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师生并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存在实验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等情况。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级建立安全责任制。

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创建实训基地安全文化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实训室管理的关键,也是培养教育主体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目前实训基地已将安全文化渗入到每一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

在实训基地安全文化建设中,重点以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为主,从教学情境设计、实训过程指导、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思维、意识、心理和行为,使每位进入实训场地的师生在安全观念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安全控制上由处理事故向预防事故转变,在安全行为上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在安全管理上由领导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安全观念的植入,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教育包括:提示教育、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提示教育是在实训场地以宣传展板、图片、标识的形式布置常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温馨提示或安全格言警句等,既短小精悍又富有哲理、意寓深刻,使学生既容易记忆,又乐于接受。

2.规范操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的实训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学生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安全防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训、开放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规范操作管理难以到位,不规范操作损坏仪器、违反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和实训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针对此问题,要求所有学生在实训前熟悉所用器材、试剂的性能、危害性、安全性及安全使用方法,对使用大型精密仪器、高压容器和进行有可能产生人身危害及造成事故的实训项目的人员,必须进行专项指导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进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必须穿着防护服,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各项实训中,教师都要将规范操作教育贯穿始终,避免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犯常识性错误,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修

实训基地各实训室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检查和检修,重点检查仪器连接导线的导通性及破损情况,以及是否有仪器外壳带电等潜在不安全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修。

六、加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日常管理

实验室日常管理涉及防火、防毒、防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是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更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日常管理包括每周末检查、学院定期检查、系部每月末组织检查并进行小结,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经常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确保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消除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隐患。

高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在创造安全和谐的实训环境和保障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环保工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宗旨,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和校园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建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164-165.

[2]张建功.新形式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6(10):112-115.

[3]齐龙.浅谈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76-178.

[4]彭兰.加强高职高专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55-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