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7 19:3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训车工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改革;实训准备;项目实训;师资队伍
据教职成[2008]8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要大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着力培养服务于机械制造业的中级技能人才,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数控车工》实训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内容,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数控车工》实训质量,对本专业学生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学校在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建设过程中对各专业进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提高改革成效,本人对《数控车工》实训教学进行了探索,对本专业的实训教学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一、精选项目内容,做好实训准备
1.认真构思做好项目选择
实训项目的选择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组建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一定要有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教育研究专家,全程指导数控车工技能训练项目的选择。依据行业调研报告和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报告,结合数控车工课程标准,设计好中职学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数控车工课程要达到的能力标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认真构思实训项目,并经指导委员会专家签定认可。
2.精心策划做好实训准备
实训前的准备关系到实训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实训前准备应做好三方面:首先,管理人员、班主任及技能指导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与学生签定安全协议书,降低安全风险。其次,技能指导教师应先准备好技能训练时所用的任务书,准备好老师及学生实训用相关表册,填写好实训准备通知单并交实训车间负责人。另外,车间负责人应根据实训准备通知单认真准备实训所用刀具、量具及耗材,认真检查车间有无安全隐患,认真检查实训用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转。
二、开展项目实训,呈现工作过程
树立实训即工作的思想,开展项目实训,参考机械制造企业机构设置,呈现企业员工工作过程,为了更好完成实训任务,在开展数控车工实训时可遵行以下五个步骤。
1.组建工作团队明确各自职责
数控车工实训指导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机械制造企业机构设置与学生一同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人数的多少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机构设置而定,指定团队负责人,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让小组成员均能清楚自己的角色及任务并能准确的表达出来。
2.分析项目任务制定实施方案
各小组认真分析项目任务书内容,制定项目任务书实施方案。由小组负责人负责统一协调,根据以上分工,分解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制定奖惩措施。
3.实施项目目标加强巡回指导
各小组根据实施方案经实训指导教师审核后方可实施,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训中的问题,并对各小组及成员的工作情况作必要的记录,以备在评估时进行点评。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时间一到立即停止,以便对各小组进行公平评价。
4.任务分析总结评估完成情况
对各小组实训情况进行总结评估,评估采取自评+互评+点评的方式进行,先由各小组组长组织进行小组内的自评及互评,再由指导教师组织各小组间的自评与互评,最后,指导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工作情况及总结发言情况对各小组进行点评,并兑现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工作热情。
5.交替角色扮演提高协作能力
学生根据以上分组确定的岗位,采取轮岗的办法,让学生每次工作任务完成后均要进行评估,评估后下次实训可保持小组成员不变,在小组内轮岗,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体会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直至轮岗完成进入下一实训任务,以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三、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是学校的灵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发展,为学生的成才护航,数控车工实训指导教师何不如此,为了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学习教师模范,提高教师修养
数控车工实训指导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教师及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要有奉献精神。数控车工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优秀教师模范事迹,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不断优化自身素质。
2.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学无止境,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尤其是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怎能不学习。我们要加强学历进修,不断提高自身学历;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加强教学方法学习,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能动性,让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来改变生硬的教学课堂。
3.参与企业实践,把控行业动态
摘要:中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核心内容就是数控车工实训教学,若该课程的实训水平能够提高,将有利于学生较快掌握生产操作技能。本文结合中职数控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现状的分析,从数控车工、机械生产的特点等方面入手,联系机械生产实际,对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搞好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实训教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当前数控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已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但由于教学手法单一、相对死板、上机操作时间少、实训课堂教学效率低等原因,数控专业学生还不能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了顺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能适应现代数控加工的技术人才,数控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数控车工实训教学面临的现状
1.实训设备不齐全,学生缺乏实际锻炼
随着社会和企业对数控车工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学校对数控车工专业也随之进行了扩招。数控机床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新型设备,受价格因素的制约,学校购置的车床数量无法应对相对的学生数量,学生的人均操作时间大量减少,缺乏实际锻炼,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进入企业之后还需要第二次培训。
2.教学模式单一,内容缺乏科学性
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导致实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主要是面向初中生,对数控车床的机械结构及数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够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对数控车床的理论认知不够充分。加之大量需要讲授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合理安排,这使学生对数控技术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不能够全面理解。
3.理论与实践缺乏链接
目前数控车工实训教学大多还是采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脱节的传统的学科式教学,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够很好结合。许多学生对于数控车床的认知只是书面认知,并没有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及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普遍较差,难以适应企业的要求。
4.缺乏项目实训
现阶段大多数控车工实训教学都是校内实训,在校期间学生与企业之间几乎是“零接触”,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不甚了解,以至于参加企业实训后不能够快速适应,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为何要进行实训教学
好的实训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了适应企业的需求,学生不仅需要有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中职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重视和加强实训教学,因此在数控车工一体化教学环节中实训教学尤为重要,数控车工老师应当认真思考怎样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为了适应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及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找到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育人质量的方法,实训教学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数控车工实训的质量若能提高将会对本专业学生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近年来一些学校对数控车工实训进行了改革探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三、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方案
1.改革实训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现代数控车工技术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学生可以在“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可以在“做中教”,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均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真正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当中。
2.应用数控仿真系统,解决设备不足带来的问题
由于数控机床设备不足,学生实际操作时间少,再加上抽象和枯燥的编程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在学期初,学生若直接进行实际操作的话,不仅会损害机械、浪费材料,更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若能利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教学,可以将学生所编程序利用仿真系统进行模拟加工演示,这样能直接看出学生所编程序的错误。而且学生能直接看到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和零件加工成成品的过程,学生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操作方法。再者,利用数控仿真系统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实习效率。而且因为数控仿真系统可以让学生进行程序校验,这样就可以减少因操作失误而引起的安全问题,从而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此外,应用数控仿真系统,能使有限的资金得以合理地利用,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3.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任何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说老师是学校的灵魂都不为过,所以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水平是重中之重。数控车工实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
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生硬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专业课教学就是职业学校的生命力和学生就业的保障。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把握住数控这个行业的最新动态,走在这个行业的最前沿。要想提高本专业的技能训练水平,必须让教师走在行业前列,让实训指导老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对本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不断开发新技术。
现在,机械制造业在不断发展,我国也正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所以数控技术的各类人才拥有大量的企业市场,按照这个走势,数控实训教学改革是必然的。当然要探索及应用一种新的实训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和本专业教师的不断努力。
4.落实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理念
(1)学校必须重视实训教学。作为中职学校的核心主课的实习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学生必须知道实习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不遗余力地努力学习。这门课程一旦落下不仅会影响后续的学习,更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学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样就能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的时候就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实习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3)学生要有随时记录的习惯。不管什么专业理论知识很重要,数控车工也不例外。但是作为数控车工这个专业来说,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技能作为支撑,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巩固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方法等目的。此外,学生在数控车工实训操作中要学会随时记录,以便实训后能够对其做出总结。
四、小结
总而言之,实训教学虽是一门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老师必须结合实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学生在实习中总结经验,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能够提高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现在我们对实训教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需要,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郑颂波.中职数控车工操作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
[2]郑韵虹,陈进武.浅谈中职学校数控车工的实训教学[J].科技息,2011(27).
一、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和时代的发展,中职教育发展走上快车道,目前的中职学生也由原来普遍的学习能力“困难生”走向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差异、职业定位、技能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专业培养需要满足不同的培养需求。比如,在一个班级中就会同时存在不同需求的学生:有的学生适合学习基础技能,取得职业资格以满足就业需要;有的学生愿意通过学习工种技能,参加技能高考;有的学生愿意通过参加中职技能大赛来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未来走向社会在专业上能独当一面。那么这三类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下,如何能都各取所需,各取所得呢?这正是差异化教学想要达到的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技能要求去培养学生,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最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二、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培养目标的差异化
为适应不同学生的技能发展需要,在车工专业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将实训班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需求、就业愿景等分为三组:等级组,技能组和大赛组。等级组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学生取得初、中级车工职业技能资格;技能组以参加技能高考为目的,培养学生通过车工工种的技能高考继续升学;大赛组以参加大赛为目的,培养技能大赛的选手。
2.教学目标的差异化
在车工实训开始时,指导教师会给学生全面讲解车工专业的职业特点、职业范围、职业发展等,由学生自愿报名,初选学生,分为三组(以班级40人):等级组占50%(20人),目标是掌握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车刀知识等;技能组占40%(16人),目标是掌握基本车削理论和熟练车削技术;大赛组占10%(4人),目标是熟练的车床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车工技能水平,取得高级车工资格。
3.教学过程的差异化
指导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兼顾教学管理统一、教学组织一致的情况下,在具体的指导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及教学模式。
对等级组的指导以手把手、反复指导,重视基础、淡化原理,强调项目任务的完成;对技能组的指导以强化技能、巩固理论、理实一体,强调技能高考操作件的完成;对大赛组的指导以点拨重点,强化质量与速度的结合,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巧应用能力。
4.训练内容的差异化
等级组的项目训练内容以车工中级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掌握车刀刃磨、车轴、套、配合件、三角螺纹等;技能组训练内容以技能高考大纲为训练基本要求,增加切削用量、质量分析等理论知识量;大赛组训练内容是以车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高质量、高数量的针对性车削训练以应对参赛要求。
5.考试考核的差异化
考试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采用以过程评价为辅、结果评价为主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在过程评价中,等级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技能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大赛组评价学生的戒骄戒躁、虚心学习、克服困难的竞争意识。
在结果评价中,等级组以实训期末车削工件质量来评分成绩,技能组以技能高考模拟题目成绩为评分成绩,大赛组以模拟技能大赛题目按评分标准来评分成绩。
三、差异化教学优势及效果
车工实训差异化教学是在以往车工实习一体化教学基础上探索、实践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种方法改变了原来那种车工实习“一刀切”的教学,避免了“困生不想吃、好生吃不香、优生不够吃”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也使各层次学生都能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关键词】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 教学方法 “五勤”巡回指导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车工技能的最大特点就是眼、脑、手的协调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不是理论与实践的简单结合,而是眼脑手的协同配合技巧,手脑眼并用的反复练习。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车工实训的具体教学实践。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多数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课堂约束力差等现象容易滋生学习畏难情绪。如何让课堂变得多样性、趣味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培养他们的成就感等以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让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变成有趣的科技课堂是实训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例如车削加工时先去加工现场参观后,引导学生举例说明那些零部件(产品)能在车床上加工,在举例时尽量要求学生在不考虑材质的情况下列举身边常用的东西(如盘子、筷子、陀螺、擀面杖、高脚杯、哑铃、跳绳手柄等),通过常见物品的观察分析总结加工范围。这个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车工加工范围,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车工的积极性。学生求知的欲望一旦被激发,学习热情会随着实训过程的进行有增无减,他们会不断的去追求零件的完美程度(外观美、精确度等),待所有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后,就会产生自己设计产品、自己加工制造产品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训的教学效果。
2 分层教学、因才施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俗话说:手指伸出有长有短。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常规教学方法,不可避免的发生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学习的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等特点,因势利导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措施。
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严格按照课时进度、分解实训任务,从车端面、外圆、锥度等车单一项目练习到综合练习,从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实训过程。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在基础实训阶段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到综合训练阶段允许他们加工高精度、难度的零件。
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个别指导,因材施教,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同时要注重男女生的在生理、认知程度、思维方式、社会分工、兴趣和胆量等方面的差异。
3 “讲解示范――操作练习――项目训练――创新设计制造(毕业制作)――技能鉴定”的教学方法促进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车工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接触感知、操作模仿、协调完善和熟练掌握四个阶段[2]。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使学生对要掌握的操作技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直观印象的过程称为接触感知;在教师的示范下,按照正确的车工操作规程与动作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的一种实践活动(如如何安装车刀、车端面、车外圆等实际操作)称为操作模仿;协调完善阶段让学生把已经掌握了的各种规范动作连贯起来熟练加工操作的过程,在此阶段指导教师要注意指导操作技能的完整性。熟练掌握是指经过反复训练,学生技能已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或模拟环境中去。以上四个层次说明,操作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操作技能形成的始终。为此,我们开展“讲解示范――操作练习――项目训练――创新设计制造(毕业制作)――技能鉴定”的具体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有组织的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准。
4 教师“五勤”巡回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腿勤(不间断的在实训巡查)、眼勤(多观察学生的言行)、脑勤(及时发现问题并合理解决)、嘴勤(要反复纠正、耐心细致的讲解有关操作要领)、手勤(反复示范规范的操作要领)的“五勤”巡回指导,在巡视中检查学生的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规范、在检查中发现、解决问题、对实训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总结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实习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总之,“五勤”巡回指导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实习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熟练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车工实训在指导教师的“五勤”巡回指导下,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与因才施教、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师与学生的主体角色体现在实训教学中,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车工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技能竞赛不仅检验了师资力量,检验了学生的技能,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 技能竞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笔者学校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模式的切入点,根据职业能力特点,将机加工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融合到教学中,尝试工学交替,把技能比赛、课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二、结合技能竞赛,调整课程设置
结合技能竞赛,调整课程设置,在内容、方法上进行创新。将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技能实训模块和岗位训练模块等,分别占总学时的14%、20%、33%、33%,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学生学完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模块后,再学习技能实训和岗位训练模块。通过实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中级工的操作水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
三、结合技能竞赛,开展实训教学
根据大赛考核内容,将车工实训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基础模块,包括圆柱面、圆锥面、螺纹、成形面、偏心件及沟槽等车削项目;提高模块,包括深孔、蜗杆、曲轴、细长轴及薄壁件等车削项目;高阶模块,包括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装夹车工件、在花盘和角铁上装夹车工件、复杂零件的加工以及如何保证配合精度和形位公差等项目。在车工实训中要求学生进行分模块练习,熟练掌握每一个模块的技能,最终将各模块的技能综合运用,能够加工不同类型的中等复杂的零件。
四、结合技能竞赛,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
一体化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实训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体验、练习,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快、更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步骤如下。
1.安全教育
机加工实训场地在显著地方悬挂“车工安全操作规程”“学生实训守责”等规章制度。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意识,防止出现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理论知识讲解
机加工实训的任课老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上播放加工视频、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和实习指导教师车削加工的视频,对图样、技术要求、工件装夹、车刀安装、车削加工步骤和工件检测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指出操作设备、加工零件时,容易产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实训课上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讲解过程,讲解要生动形象。例如,讲解在车床上如何正确使用锉刀进行修光时,为保证安全,最好用左手握锉柄,右手扶住锉刀前端进行锉削,实习教师用“右手前,左手后”六个字做总结。
3.分析图样,确定加工步骤
零件图样是学生加工工件的指导性文件。以机加工实训一体化教学为例,车削加工前,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图样,了解技术要求,了解零件各部位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内容,从而确定工件的装夹方法、加工顺序、切削用量、使用的刀具和量具,最后共同探讨制定出合理的车削加工步骤。
4.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时动作要慢,要做到动作准确、规范,可以将动作分解,让学生看清每一个动作,利于学生模仿和学习。教师在进行演示时,要讲清动作的特点和关键,以及如何防止出现错误。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时,教师应耐心地进行指导。教师要勤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看到操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及时纠正。必要时指导教师还需再次进行示范操作。实习教师责任重大,要仔细检查、反复强调,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就危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五、小结
关键词: 课程改革 高效教学 车工实训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对车工实训这门课程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结合我校《车工实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原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有了理论基础。
一、初步操作
原先新班级新同学刚进行车工实训时,一般我们按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化教学课程,前面总是理论说得较多,再进车间动手操作。例如:在安全教育后,1.我们往往进行车床认识,介绍车床的各部分各项认识实习知识,指导学生进车间上机床认识车床,各部分知识,怎样操作机床。2.讲完后就让学生上机床实践所教的内容,碰到问题则现场讲解。3.遇到问题个别解决,普遍性的问题回到教室重点强调,完全按照理实一体化的过程进行,在这个项目课题中有没有改进余地呢?感觉还是可以提高的,在前年新班级的教学中,我们把这个项目课题中的1和2换一个位置,新班级一来先安全培训完,然后让学生到车间里观看机床设备的运行,观看高年级同学如何操作机床,并准备一些微课,播放视频看,让学生先有了初步认识,然后回到教室教授新课内容,上课时明显感受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容易接受,从理论到实践的生疏感明显减轻了,很多学生能主动提问了,这样再到现场实践所教的内容明显接受速度快了,原先在理论上课时的茫然的感觉基本没有了,原来需要十二节课完成的项目现在只需要十节课以内就能完成,而且效果比原先的十二节课的还要好。
二、进一步探究
特别是在刀具一节中,原来讲到刀具同学首先想到的是菜刀、大刀,因为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他们想象不出机械加工的刀具是什么样子的,直到把刀发下去准备刃磨时才清楚原来机械加工中所使用的刀是立体的(长方体的圆柱体的等),我们原来的学习顺序是先在课堂上讲角度,画图,再让学生接触实物刀具,然后刀具刃磨,使用刀具切削。实践中造成先前在课堂上讲的理论东西刀具的角度、形状,学生很难接受,明显能感到学生茫然的神色,以为刀就是平时用的片状刀具(菜刀,大刀等)。等到学生接触实物刀具后,刀具刃磨时,情况来了,普遍都磨成了片状刀具小刀的样子,刀磨废了,前面讲的理论刀的角度形状白讲了接不上,可以说效果不佳,还要再把理论刀的角度、形状重来一遍,浪费了大量课时。等到再次教学时,我们感觉到这一块还可以再改进提高效率。通过大量摸索实践,我改变为先进行认识,再讲理论,动手磨刀。也就是通过参观高年级的车工实训、钳工实训、加工中心实训(或进行录像教学),讲理论前先进行认识,让学生先有概念,刀是什么样的,机床是啥样的,刀具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切削是怎样进行的。再讲理论刀的角度形状时,学生明显接受起来快多了,在磨刀时磨成片状刀具小刀样子的现象就少多了,刀磨废的情况也大大减轻了,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过刀具实际的运行,本身有了感性认识,再从理―实―理、逐步循环,效果就好多了,相同的课时学得更多。或者说相同的课时学得更好,要求更高。
我们在车工实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在教学前,根据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按照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教学要求。改进了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后进生采取低起点,多练习,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想办法让他们感兴趣,把实训教材的学习项目分解成有梯度的、连续的几个分目标:由车加工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由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单一和综合练习。允许后进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达到大纲要求,多表扬。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同学提高加工精度、难度。拟定各层次教学要求难易恰当,既不能过高,使学生消化不良,又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减少练习量,放慢教学进度,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老师要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接受和操作能力,精确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只有对各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目标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能较有效地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特别需要统筹安排实训课题,全面提高实训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初步构建了“基础培训练习+强化练习+优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成绩和操作技能,同时降低了实训消耗。
三、提高实际操作效率
实训教学的统筹是指在实训各项目课题如何高效率地衔接。例如:在熟悉机床项目课题的同时进行三爪拆装课题的练习。在刃磨90度刀和台阶轴车削课题交接时穿行量具的认识与使用。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延长了实训时间,降低了实训消耗。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实训学生如何分层呢?在实施项目教学中,我们提倡在不改变教学班的前提下,混合编组进行自学、辅导合作达标。良好的合作达标小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优等学生有义务指导后进同学的实训学习。每一个混合编组的小组作为一个团队(5-10人)进行编组。团队内采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凡是在团队里“一帮一”贡献力量多的同学,加分或打星进行鼓励。授予实训能手称号(每一项目有效),而且是每一项目一评。在这样的环境里好同学以帮助别人为荣,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转变,催发优秀学生成批成长的共同效应。特别强调了团队的作用。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过关考查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这也是关键的一环。
四、结语
本来教学中进行课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改了,而且实践中改了也有效果,但有时只是知道有效果,不知道为什么会达到效果,也就是说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这次的学习达到了目的,使我们得到了提高。当然平时教学中的积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要注意几点,第一,多听课,同行之间有好的方法要多实践,多借鉴。第二,勤记录,有好的想法,哪怕只有很小一点都应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时间长了就会有很多感觉。第三,多总结,多与学生交流,有时候课后的随意聊天就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参考文献:
[1]李桂云.数控机床操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车工专业课教学强调技能训练,采用一体化教学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法高效低耗,不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且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以技能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应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进行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了在课堂上无法讲解生产一线技术的问题,同时采取分散与集中的学习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分散教学方式,这样便于教学的组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实训则采用集中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采取反映技能优先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淡化理论考试,增加职业素养考核,强化实践技能考核,考核标准按生产一线技术要求制定。按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基本能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技术的“零距离”培养。
对于车工专业,现在很多学校采用的书本是《车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这本书是《车工工艺学》和《车工生产实习》两门功课的有机组合。以前的教学方法是是专业课只讲理论,实训课只讲实训,而且通常专业课理论知识点讲完后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训到。这样,很多理论课内容学生都有遗忘现象,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训,实训不能印证理论课的知识点,不能形成理论一实训―理论的反馈知识链体系。不仅如此,学生对知识没有感性认识,理论课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费力。而现在的教学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课堂化。车工专业课只有选择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满足中职学校具有阶段性的终端教育的特点。
首先,一体化的教学并不是重实训轻理论,而是实训前必须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师将理论和技能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讲授后,先示范操作,之后让学生先掌握老师教的方法,再鼓励学生想新法,老师在一旁观察指导,让学生在实操中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作为教师不是只教会学生怎么做就行了。比如在讲“刃磨车刀”这一课题时,先给同学们讲解车刀的基本知识,包括车刀各方面的理论知识:车刀的材料、组成部分、车刀的几何角度及车刀刃磨后车刀须达到的要求(刀面平整光洁、刀刃平直、各个角度值)。然后在做一遍操作示范,让学生注意观察、模仿,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以报废车刀去试着刃磨。操作完后,要求他们写出操作中自己的感受,写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出加工步骤,并写在作业上。老师收集所有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讲解,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做”中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并试着去独立解决问题,老师给予指导、启发、引导。解答问题后,再让学生回到实践,找出新问题,并写出加工的心得体会,把经验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在实际生产中锻炼、提高技能,加深对操作的理解、掌握。这样,就形成理论―实践―理论这样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
其次,学生有学习兴趣是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作为教师要考虑两方面:一是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如今,中职及技校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室上理论课时,都不喜欢上,不专心。因此,在实训车间进行教学就有了学习的多样性、趣味性,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唤起学习的兴趣。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稳定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会因为困难而消失兴趣,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以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正确引导学生会用理论去指导实际操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一到实训车间上课时,学生上课的情况是180度的转变。有个别学生还会对自己记不住的知识要点记录下来,到实践操作时若忘记再拿出来指导实践操作。还有一个学生在实习手册中的心得体会中写到:这一周又有个新收获,“切断刀”这种刀具,我以前以为它只是切断和车槽的,不知道它还有倒角和去毛刺的用处。只要把刀架转过45度,锁紧后就可以进行倒角和去毛刺,这样在45度刀倒角和去毛刺不便的场合中,就非常方便好用。这位学生不仅学会了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实践,知道了车工实践中,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实践中学会了技能,同时也提高了认识,上升到理论。
再者,通过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学生再进行动手操作,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这过程就是“做”。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三大主张之一“教学做合一”,主张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即在劳力上劳心。这就是要把实际生活中的事拿来研究,一面动手,一面思考,手脑结合,“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教与学以“做”为中心,就是说教与学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
“车工”最大特点是眼、脑、手的配合协调,这种协调不是理论与实践的简单结合,它是一项技巧,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具体到“车工一体化”教学中,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车工不仅要会干,而且要干快,动作要敏捷。让学生做到从练中学,从学中练。应注重教育学生在练中发现问题,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达到熟练应用,从应用中提高。例如: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无法断屑,而使铁屑缠绕在工件上影响加工。这时,老师就现场借题发挥,这就要让学生多想几个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不能进行简单的纠错。通过分析实习中发生的问题,达到学习的目的。一位学生在总结中这样写到:在“车工”学习中给我启发最大,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磨刀”,在磨刀中,我想过逃避,也想到放弃,因为我总是一次又一次把刀磨坏,通过磨刀,使我真正认识到“磨刀”就像人生,在人生的路上不会是万事如意,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道路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磨出来。
“教学一体化”,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知识,又传授专业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情况,便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突出了技能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一体化”教学法,并不排除其他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需要可以灵活选择讲授法、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性的变化。教师必须注意随时地进行调整,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
当今的中国,紧缺的是高级技师、技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名专业技术教师,我们有责任创造出学生能学、能做、能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破解 实训 难题
一 实训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车工技能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做准备。通过实训,使学生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熟练操作车床;具有产品检测及分析零件加工质量的能力;具有对一般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本人认为传统的实训模式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1.普车实训师资短缺
普车实训课一般都由一个老师带领几十个学生在一个车间里,学生流动大,很难有效进行组织、管理,顾了东顾不了西,整个车间成了“放牛场”,导致教师身心疲惫。
2.车间存在安全隐患
一般车间里的车床有几台到几十台不等,实训时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全靠老师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老师忙于应付,时常导致事故的发生。
3.错误难以及时纠正
普车实训要让学生亲自操作车床,操作时出现的错误动作,特别是错误动作的瞬时性,老师很难及时把握和纠正。这样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个别学生缺乏主动性
有个别学生在车间里感觉枯燥乏味,好像只是来看看热闹,实训过程中从不动手,对车间实训望而生畏。
5.纪律很难维持
虽然课堂搬进了车间,不再是“纸上谈兵”,老师在做示范动作时,所有同学一拥而上围拢过来,往往也只是有三四个同学看的清楚,其他同学很茫然,很难顾及全班同学,无法维持纪律。
6.教学效果缺乏过程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都是在实习结束后,根据所做的工件质量,给出成绩,几乎没有过程评价。
7.耗材管理混乱
实训所需耗材,学生缺什么随意拿什么,拿多少教师全然不知,往往一轰而上,一抢而空。
二 解决实训课面临难题的策略
针对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对多年普车实训进行经验总结。采用教学工厂模式进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实训效果。教学工厂就是将工厂的工作环境、先进技术尽可能多地模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就能体验到未来的工作氛围,学到先进、实用的技能。采用“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学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有较大提高。实现了以实践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的新型教学理念。
课堂即工厂,学校即社会,教师是项目负责人,学生是技术工人。
在学生中建立健全企业组织,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技术指导、工件检测等各项工作,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解决了师资少,设备、耗材不好管理,安全、纪律难以控制和实习效果不好等诸多难题。
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机械加工车间,是最需要强调安全的地方,不可麻痹大意。如何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呢?(1)安全教育。每次技能课,必须强调规范操作,工具如何摆放,车床操作程序;设备检查,故障排除等都要养成习惯,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监督。(2)视频警示。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放安全教育的视频,告诉学生事故是如何发生的,让警钟长鸣。(3)危险的地方张贴警示牌,车间要求穿工作服,机械加工、焊接时注意“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电源处要张贴高压危险等字样。(4)易燃易爆物品注意安全存放。液化气、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要提醒学生远离火种,保持安全距离。通过反复教育,规范操作,消除安全隐患。
2.实训班级采取实习周制度车工技能实训面临难题的破解
实习周就是让学生连续实习一周,停止其他的理论课。这是模仿企业的三班工作制,即大夜班、小夜班和白天班,我们要求学生上的是白天班,让学生感受就业,使技能训练具有连续性,为今后适应企业的三班工作制做准备。
3.指导教师是企业负责人
指导教师是生产部、人事部的经理,安全科的科长;学生是技术工人。实训前对参加实训班级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分析,然后分组,建立企业组织,首先是安全科的组建,抽调3~4名敢于纠正别人错误的学生作为安全科的成员,佩戴“安全员”字样的红袖章,明确责任,赋予一定的权利,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每时每刻要有1~2名安全员在车间巡查值日,负责督查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和各种安全隐患,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纠正、及时记录和及时汇报,不讲人情,不留面子;其次是生产部的组建,这里的“生产”主要是练习,生产部的成员主要负责刀具、量具、耗材的发放、记录和维护,技术测量、评分、反馈和回收等管理工作,还负责技术指导,负责技术指导的同学一定是兴趣小组的成员,在课前要给予其多练习、多指导,让其成为同学们信得过的技术能手,能胜任技术指导的工作;最后是人事部的组建,一般由班长和纪律委员担任其工作,主要负责考勤和实习纪律,让学生真正成为实习实训的主体,参与全程自治和管理。
4.构建三级技能指导模式
上技能课时,一个教师要指导几十个学生,如果有几个学生同时提出不同问题,教师该怎么办?有的学生在等待,甚至会出现学生讲话或走动情况。一个教师确实忙不过来,不可能每节课都安排两个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教师首先备好要上的技能内容,先讲给兴趣小组的同学听,让他们反复操练、熟练掌握,然后根据要上班级的实际情况,精选3~5个学生组成辅导团,要上班级的技能要领讲完后,把辅导团的成员分配到相应的同学中去,让他们分别指导一部分学生,解决大家提出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针对共性的问题再作强调。这样,通过教师——学生技能辅导团——全班的学生三级技能指导模式,使实训教师分身有术,从无序中解脱出来,更好地驾驭全局。
5.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一体化”并不是把课堂搬到车间那么简单,而是要把黑板搬到机床旁,边讲边演示,机床前要做好课桌凳的安排,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听到。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好纪律,才能有教学效果,切实解决“放牛场”的问题。
6.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个专业,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位学生,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位教师,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所学校。”技能竞赛既能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每学期将举办技能比赛、操作表演、作品展示为一体的技能节,确定技能竞赛周或竞赛月,形成浓厚的技能教学氛围,切实推动班级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在车工实训中,能够借鉴以上的做法,转换角色,通过模块化、项目化、理实一体化,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兴趣,愉快教学,定能让学生乐意、老师容易、学校满意,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训教学;有限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分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8日
一、引言
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今天,在整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训教学应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直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而练就熟练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应对当前制造业经济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度发展,高素质普通劳动者的市场需求;很多院校开设了机械类的各种专业,此类专业为贴近企业的实际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普遍开了很多实训类课程。一般学校都延续了传统的实训教学方式,添置一批设备,招聘几位指导教师,我讲你练,蜻蜓点水般的流程形式,又面临课程合并,课时紧张,学生自身不利因素等等,近几年学生动手能力下降,现阶段实训教学的组织运作或多或少也存在些问题。要怎样才能保持教学质量不下降,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对于我们从事实训教学的人们来说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要讲究教学方式方法和效率的问题,这些很值得我们好好考虑。
二、车工实训课实例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车削梯形螺纹课题在车工实训中是处于较高层次的课题内容,相信学生们已经在前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了,像外圆、内孔等课题已经练习比较多,应该是比较熟练掌握了车工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了。但是为什么,进行到车削梯形螺纹课题,很多学生还是会发怵,不得要领,甚至会发生扎刀、撞刀呢?想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让学生掌握,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得改进教学方法。大家知道,实践实训教学是基于直观性演示和学生反复模仿练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由于车削梯形螺纹课题内容和操作相对较多和较复杂,学生在观看和听讲时,由于信息量过大,一时难于领会和理解,效果就打了折扣。那么,能不能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呢?
(二)教学指导方法改进。下面以车削梯形螺纹的教学指导过程来说明,要在有限的课时里,把复杂困难的课题内容讲清讲透,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经过多次试验,把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并按定性定量进行操作,通过详细示范,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1、课题内容及螺纹牙型的尺寸。课题内容如图1。按图纸尺寸要求,螺纹牙型的尺寸计算如表1。(表1、图1)
2、指导流程
(1)相关知识讲解与工艺安排。因为是新课题,所以首先把梯形螺纹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交代清楚,比如螺纹的定义、螺纹的分类、螺纹的标注及尺寸计算、螺纹车刀、螺纹车削的方法、测量检验、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预防方法等等。使学生有一个大概了解和认识,要做到言简意赅。在此期间同时把车螺纹用到的材料、工量夹具等准备好的实物也向学生进行一一讲解介绍。这里可以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第二,讲解工艺流程安排,具体讲述怎样车削的方法。这里安排在实训现场,学生可以分组安排教学,便于讲解演示、学生仔细观察与个别指导,以求学习效果最大化。工艺步骤如表2。(表2)
(2)具体指导思路。前面已经向学生交代了螺纹车削的方法,有直进法、左右切削法、斜进法等等,很笼统,学生是了解了,但具体怎么运用就不会了,所以在此得向学生详细演示讲解。
在知道牙型尺寸后,引导告诉学生,我们就是要在?36的外圆轴上挖一条上宽6-2.196=3.804,槽底宽1.928,深3.5截面是梯形的螺旋槽。经前面的计算得知这条槽的切削量还是比较大的,为了能顺利加工,应分解为粗、精二个加工阶段,并要在粗加工阶段采取分层左右切削法。粗加工怎样操作呢?考虑到刀具的承受能力及深度的加深,一要合理分层,确定分层次数,采用切削量递减的分层方式相应降低切削力;二要考虑合适的左右借刀量,以防车偏,要保留合适的精加工余量。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车削梯形螺纹,看到这么复杂,心理压力陡然增大,加之以往都是老师做一遍,学生看一遍,之后再做一遍,这样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完成。为了使学生第一次车削能够很好完成,要使车削过程简单并容易掌握,经分析计算分层量和偏移量采用定性定量操作方式加工。共分7层每层左中右3刀,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刀数。偏移量要按牙型角度和切入深度进行计算。分层量和偏移量如表3。(表3)
(3)车削步骤。按要求装夹好工件、安装好刀具,外圆粗车成型,准备粗车梯形螺纹。螺纹刀与外圆表面中拖板对刀记下刻度数值,小拖板调整到0刻度线方便后面操作;按照表格数值,每层首先切中间,再转动小拖板往左,再往右,对称加工,小拖板回0刻度线,这样一层结束再下一层;每层操作步骤都一样,关键要注意小拖板刻度正确调整,中拖板刻度累计即可。粗加工结束,换精加工刀具,与初步成型的螺旋槽对准,修光螺旋槽的三面,并保证中径尺寸。
(三)指导思路总结。此种指导方法,是把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并按定性定量进行操作,在实际教学当中,讲解容易,便于指导,辅以规范到位的动作示范,学生听得明白,看得清楚,容易领会理解;并可以在成功完成后,举一反三加工其他尺寸的螺纹,并在积累经验后,不需要再死板操作可灵活应对。
三、结语
为了让实训实践教学在有限的课时里,能充分利用,让学生能更快更好的学习,我们从事实训实践教学的要花大力气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把一些深奥、复杂的内容想些办法和手段能否以简单浅显具体的方式表达描述出来,以便让学生更好领会和理解,这样才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车工工艺;一体化教学;学习兴趣;一体化必要性
1 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以前经常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们上车工工艺课听不懂,上实操课时全明白了,上一学期理论课,不如上一天实操课懂得多,当时我很纠结。也有的学生说一听就懂,我问他是真的懂了吗,他说这有什么听不懂的,我以前打工时接触过。这时我才明白原由,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是分不开的。如果分开就会造成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
2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以技能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便于教学的组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实训则采用集中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采取反映技能优先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淡化理论考试,按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基本能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技术的“零距离”培养。
3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训练的课题如台阶轴、套、螺纹轴等,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失去了兴趣,开始消极怠工,玩手机、打游戏、听音乐等现象出现,怎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设计实训课题是关键,课题既要达到实训目的,又要有观赏性、实用性、工艺性,既能体现学生的技术水平,又能是学生有成就感、满足感。例如:酒杯、子弹头挂件、擀面棍等。通过这些工件的加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以到达教学目的。
4 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进行,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首先教授先示范操作,之后让学生先掌握老师教的方法,再鼓励学生想新法,老师在一旁观察指导,让学生在实操中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作为教师不是只教会学生怎么做就行了。比如在讲“刃磨车刀”这一课题时,先给同学们讲解车刀的基本知识,包括车刀各方面的理论知识:车刀的材料、组成部分、车刀的几何角度及车刀刃磨后车刀须达到的要求(刀面平整光洁、刀刃平直、各个角度值)。然后在做一遍操作示范,让学生注意观察、模仿,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试着刃磨,车刀磨好后,老师先不做评价,先让学生拿自己刃磨好的车刀去车工件,自己去发现问题,收集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讲解,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做”中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并试着去独立解决问题,老师给予指导、启发、引导。在实际生产中锻炼、提高技能,加深对操作的理解、掌握。这样,就形成理论―实践―理论这样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
“车工”最大特点是眼、脑、手的配合协调,这种协调不是理论与实践的简单结合,它是一项熟练技巧,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具体到“车工一体化”教学中,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车工不仅要会干,而且要干快,动作要敏捷。让学生做到从练中学,从学中练。应注重教育学生在练中发现问题,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达到熟练应用,从应用中提高。例如: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无法断屑,而使铁屑缠绕在工件上影响加工。这时,老师就现场借题发挥,这就要让学生多想几个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不能进行简单的纠错。通过分析实习中发生的问题,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学一体化”,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 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知识,又传授专业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情况,便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突出了技能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然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固定的,它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可以灵活选择讲授法、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性的变化。一体化教师必须注意随时地进行调整,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 车工工艺
【关键词】汽车工业 维修 人才培养 实训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0-01
汽车社会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报价导购、保养维修、配件供应、交通安全、自驾休闲等方面的汽车售后服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引来国外众多汽车集团的加入,使我国汽车车型、品种等迅速更新换代,轿车市场改变了“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夏利)”时代,换来的是车型众杂、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汽车新时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要求汽车售后服务人员素质必须迅速提高,维修技能不断更新才能满足汽车业发展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汽修人员的缺口有100万之多。中国社会劳动保障部已把汽修人才确定为紧缺技能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众多的中职、高职学校都相继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我校已在1998年将农机化专业改造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已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训工作,结合现行汽修企业生产、人员状况、发展趋势等,对现行汽修人才培养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理论授课内容应与现代车型接轨:现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内容从车型、维修技术等都落后于现行汽修企业,计划经济时代汽配物资较为紧缺,汽车维修作业大都以修复为主,耗时间、效益差。而现在汽配丰富、采购方便,汽车作业以养护、更换部件、调整为主。原来的汽车电子元件运用少,汽车电路相对简单,但维护修理量大。现在汽车大量使用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电脑主板等部件,结构复杂,但护修理量减少,故障诊断量增多。传统的基础维修技能逐步淡化,原始的听诊及经验判断已被仪器诊断所替代。综合这些因素,作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人员应该在中职教材的基础上作一定的调整,在理论教学中适当渗入新车型相关内容;在实训设备上配备新型的汽车解码器等诊断设备,突出强调现行汽修业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状况,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才不会与现行汽修知识脱节。
二、理论授课坚持“够用”原则: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都很全面,而且很细。而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由于汽车上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其原理相对较复杂,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现在的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基础薄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学生学起来困难、吃力、厌学,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差。而教师由于耗去大量时间,势必占用一定量的技能实训时间,对完成中职汽修整体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所以理论课坚持“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并且尽可能的要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在实验室里边拆解边讲解,使学生学起来不抽象,很多部件结构很复杂,对照实物就迎刃而解了。对于初学者也是很难懂的所以必须依靠实物展示、拆解、组装等手段辅助学生来理解课堂内容。现在中职汽修教材过于全面、细致,作为专业教师要把教材内容概括、精简、通俗化,要把书读薄突出重点内容,必要的理论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读明白,这样才能把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像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三、实训课坚持“技能为主”:现在汽车修理作业中,很多时候都是不问过程只问结果,对技能的熟练、经验的丰富要求很高。作为中职汽修教育对汽修经验的教学是很难做到的,经验需要长时间的总结、积累,而中职学生在学时间短,实训课程本来就有限,而有的学校由于实训条件有限,实训课开展就更少了,因而出现了“在黑板上修汽车”的现象。由于社会车辆急增,汽修业务量也多起来,汽修企业希望中职学校毕业生立马能顶岗操作。基于这种情形,要求我们中职汽修应加强基础汽修技能训练要做到三点。一是实训车辆要尽可能的选择接近现代车型;二是实训设备要用现代的汽修设备;三是要按现代汽车修理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四、汽修职业心理课不能少:现在汽修业门坎相对较低,从业人员的进出较容易而且频繁。而现今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技术含量在急烈的角逐中也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操作及理论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从业人员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学习能力差,在汽修企业从业数年仍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而纷纷放弃改行从事他业。整个汽修业从设备、人员等竞争惨烈、优胜劣汰,人员结构“金字塔现象”严重,要想从汽修市场中、汽修职场中胜出必须在心理上承受各方面的压力。
首先全面认识汽修业的现状:作为来自一线汽修企业的人员,我们必须如实介绍汽修最新状况,从企业构建、设备、技术、人员配置等都要详细讲解,让学生在校期间对汽修企业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有良好的汽修职业健康心理:由于传统的汽修企业存在“脏、乱、累”等现象,造成现今的学生不愿意进入汽修企业就业。现今汽修企业已经变得更加整洁、设备技术更加先进、作业基本上实现机械化、气动化、液动化,与传统汽修企业相比已有很大的改进,而且现今汽修企业迫切希望高素质、强技能的本科人才的加入,整体薪金水平也较高,职业前景较好。
第三建立一个行业内职业规划及吃苦精神:作为中职汽修学生要结合自身情况作一个较详细的行业五年职业规划:前三年(含在校及顶岗实习)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汽修行业合格的专项专业人才;后两年要对本专业进行理论深入、经验总结积累,争取成为一个名汽修企业内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技术人员。在整个五年规划中首要条件是:肯干、肯钻、肯吃苦。
五、汽修实训基地建设应与现行汽修企业接轨:作为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必须配备汽修实训基地,由于汽实训基地投资大、运作费用高,所以在基地建设中要了解汽修各专项专业之间的互通性、组合性等,尽可能的精简费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必要的方面去。应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产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数控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电气传动、精密测量、机械制造和管理信息等技术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的产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微观角度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质量?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训教学,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安全教育,规范教学
实训教学前,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以预防为主,主要做到:(1)要求学生了解数控车床有其自身的特点,向他们指出安全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如因运行速度较快,操作不当会造成人身事故或机床损坏,所以必须遵守操作程序。(2)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做到秩序井然,有条不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3)教师应教会学生每个实训操作动作规范、标准,教育学生树立严谨的学风,做到操作一丝不苟。加强这些方面的教育,既可以减少事故,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分组,以优辅差
数控车床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如何操作一个系统的数控车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数控车床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各种不同系统车床的操作。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个体素质差异大、教学难度高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组织教学,必然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局面,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解决这种局面,我认为,可以采取“科学分组,以优辅差”方法。
实训教学分组中,很多教师都由学生自行搭配或随便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这种分法是不可取的。科学的分组原则是能使其达到最优配置。那么,应该如何实现最优配置?实训教学前,可以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学习、性格、悟性等情况,以“优劣搭配”的原则来分配每组学生,安排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带领群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这种做法的优点主要是:(1)优等生能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辅导,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管理整个课堂,有利于整个课堂秩序的维护,保证实操课能安全、规范地进行。(2)每组的差生都有优等生进行辅导,能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而且学生之间的沟通比师生之间更容易。(3)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解答那些优秀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优秀学生的进步也就比较快,解决“吃不饱”问题。(4)差生能够得到更多的辅导与帮助,他们的学习也就会逐渐好起来,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由于优秀生辅导差生时,也会遇到许多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使他们多了很多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会,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进而解决“吃不了”现象。(5)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使他们能更加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三、自由训练,提高能力
综合训练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工件的复杂程度。一般实操应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比如,首先可以练习光轴的加工,然后是阶梯轴,再次可以进行圆球面、螺纹等的加工练习。这一阶段必须要规定好练习内容、训练要求、时间、零件检测标准等。
综合训练时,教师可以采取“自由训练”,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当然,“自由训练”并非完全放任自流,这是前阶段训练基础上的升级。在这一阶段,教师规定了学生的训练步骤和达标方案。比如,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零件图形和尺寸以及技术参数,并以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备教师检查。这一步不仅要求学生懂得车工工艺的有关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公差与配合、制图等相关专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较大的,但它也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挥,培养他们综合的专业能力。其次,学生必须根据零件的需要选择刀具,有时甚至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并磨出所需刀具。因为学生自己设计的工件通常形状怪异,难度很大,在练习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这自然就会加大学生的练习难度,也拓宽了学生练习的知识范围。再次,因为工件是由学生自己设计的,所以他们的兴趣会很高,遇到难题时,他们会互相探讨,动脑思考,直到将问题解决。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和教师难以传授的知识。
当然,这样的“自由训练”也不是意味着一味鼓励学生往难处钻,而是要循序渐进、分层次分步骤进行。有的学生想“一步登天”,想一下子就能自己设计并加工出非常复杂的工件来,这是不现实的;还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可以弄虚作假,胡乱抄袭,这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检查学生的设计图纸时,应该严格把好关,严格控制这些好高骛远或想瞒天过海的学生。其次,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引导学生设计各种自己力所能及的零件,鼓励学生练习时做到由易到难,步步为营。
四、引产入教 ,促进发展
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管理和技术。通过对外承接产品加工业务,在教学中以产品为项目载体,实施项目教学。通过这种引产入教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把专业教育的课堂营造成虚拟工厂,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对各种零件的加工,接触各种材料,了解、掌握其加工性能,通过对零件的加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产品质量意识、效率意识,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承接加工生产,学校又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既解决了该专业教学成本高的难题,又可提高该专业的社会影响,从而实现多赢,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总之,如何提高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质量是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作为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现新的亮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紧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数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兆华数控车工中级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6
[2]沈建峰虞俊数控车工高级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