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听课总结

网络听课总结

时间:2022-05-13 06:11:11

网络听课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网络自主学习 英语听力教学 课程质量 教学评估

1.发展网络自主英语听力课堂的目的

随着近些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普及,网络化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之一。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和培养学生对自身学习负责态度的教学理念,我校英语本科专业的《英语视听》课程在巩固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特别创建了网络自主英语听力课堂。该课堂以网络多媒体应用为基础,旨在形成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色的新型听力教学平台,进而探寻一些解决当前英语听力教学所面对的难点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作为听力教学研究发展中的一项新的尝试和探索,如何体现网络课堂的特色,进而充分发挥其效用是该课堂创建以后任课教师所面对的关键问题。笔者在考察网络自主听力课堂一系列特征的基础上,对进行网络听力课堂教学评估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现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对网络自主听力课堂的特征考察

2.1发展阶段

网络自主听力课堂可以视为听力教学的“第二课堂”,具有一般意义上课程的基本属性,从课程设置(Curriculum design)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三个阶段的划分来描述自主听力课堂的发展过程。

(1)发展网络自主听力课堂是在权衡传统课堂听力教学得与失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网络通讯与信息共享的条件,把学生在传统课堂之外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调动起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期望在深度和广度上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此阶段可称之为网络自主听力课堂抽象的预期(Intended)阶段。

(2)在预期目标明确的基础上,继而是具体的实现(Implemented)阶段:教师把限于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及其他客观条件而无法充分展开的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及相关辅助文字资料的形式到网络课堂上,进而布置相关的课外听力练习内容、背景资料阅读等。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时间、场所及进度等,并通过在线反馈的机制使教师得以把握学习的进度和效果。

(3)经过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后,网络课堂进入了最后的成果(Attained)阶段:作为课程的设计者,教师所关心的是学生在听力技能上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进步与提高,尚且存在着哪些困难与不足,进而了解他们对于网络课堂的评价如何,是否有兴趣进一步开展自主学习,等等,这些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优化以后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2.2质量标准

一般说来,通过外语听力获取信息的过程受到记忆力、心理、语言和文化背景、上下文联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某项调查统计显示,当前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词汇量不足、语速跟不上、听力训练策略的欠缺、缺乏足够的听力资料等方面。无论是对于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些问题都是当前传统课堂听力教学中所遇到的瓶颈所在,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听力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整体教学与学生水平差别难以兼顾的情况下。

网络自主听力课堂的创建,被寄希望于寻找到一些克服上述难点问题的途径,其最终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如何,可以从课程设置的角度,通过有用性(Validity)、实际性(Practicalit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有用性可以视为与传统课堂的互为强化的效果,联系传统课堂而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实际性来自于网络课堂的内容,如网络课件的组织与安排能从最大程度上达到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有效性则体现在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方式的接受和认可,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对网络自主听力课堂进行了阶段划分并明确了质量衡量标准的基础上,“如何保证网络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3.进行网络自主听力课堂教学评估的效用

3.1课程评估的概念

课程评估(Curriculum evaluation)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控制的基本手段,其基本概念是指对于课程的内在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化调查与研究。“系统化”意味着评估过程须考虑到课程内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调查与研究”则是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收集与课程相关而又有效的事实依据并加以分析。

评估实际上是一个对被控对象最终输出或中间状态的信息进行采集,经过分析处理,进而反馈至控制者的过程或环节。在教学评估中,控制者的角色往往由教师充当。传统形式上的课堂教学一般遵循着“集体授课学生练习评估反馈”这样的基本教学流程,教学双方可以面对面地直接进行交流,评估的应用使得师生双方能够传达各自对于课程传授过程中的看法,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3.2网络自主听力课堂教学评估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平台,网络自主听力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存在物理空间上的教室进行集中授课,因此教与学在空间上是分离的;此外,网络课堂内容的传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同时发生,学生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先后之分,所以教与学在时间上也是分离的。这种时空上的分离机制在给予师生双方较大的安排灵活度的同时,也对如何确保网络听力课堂教学质量的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联系课程评估的基本效用,有必要将教学评估的概念引入到自主听力课堂的教学体系中来。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对网络自主听力课堂进行教学评估的必要性实际上源于上文中对该课堂预期阶段及其质量标准的认识,即建立起一个联系于传统课堂又相对独立的教学平台。在缺少了教学评估环节的网络自主听力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成效或反馈意见无从体现,以致于网络课堂可能演变成为教师布置练习的一个单向渠道而已;或者这些信息只有待到传统课堂上反馈至任课教师,彼时时效性已经被大大打了折扣,这些情形都有悖于网络自主听力课堂设置的初衷。

由此看来,教学评估的环节对于营造一个具有实效的网络自主听力学习的平台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看似较抽象,然而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已使得该机制的实现是切实可行的。

4.面向网络自主听力课堂的教学评估方法及途径

4.1评估方法

当前,面向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估方法可主要划分为终结性(Summative)与形成性(Formative)两种。终结性评估通常执行于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结束以后,以提供对于教学成果的最终评价,譬如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尚存哪些不足等,这些总结性结论的获得使得对课程质量的把握成为可能。由于不同的教学活动时间跨度存在差别,在某些情况下等待最终结果的出现再进行评估可能为时已晚甚至会比较困难,于是产生了形成性评估的概念。形成性评估贯穿于教学的发展过程之中,它能够提供关于教学进展的状态信息,譬如教学计划是否安排得当,学生是否跟得上进度,能否及时巩固消化学习内容等,这些同步的信息可以作为及时调整教学的依据和参考,最大可能地保证教学在预期的轨道上进行并达到满意的教学质量。作一个简单的比喻,在饭店里,顾客的品尝行为是终结性评估,而厨师的品尝则是形成性的。

对于网络自主听力课堂而言,采用何种评估方法取决于评估的目的,以及教学所处的阶段。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以后,如果意图了解学生在听力方法和技能方面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和提高,是否愿意继续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发起终结性的评估,听取学生们的最终评价。正面的评价将成为继续巩固发展网络听力课堂的实践依据;对于不足或欠缺之处,则成为未来改善的参照点。

如果对网络听力课堂的评估着眼于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以及时解决,则适合采用形成性评估,即表现在评估与网络课堂发展的紧密结合。比如在创建网络自主听力课堂的初始阶段,学生对于在线听力练习的内容或安排方式提出了意见,经过分析讨论,教师可以及时作出调整,由此,学生通过参与形成性的评估活动作出了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判断和选择。从这个角度上看,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传统模式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培养和发挥,这也契合了发展网络自主听力课堂的主旨。

4.2评估手段

虽然在网络自主听力课堂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但是在具体评估手段的选择上却往往类似甚至相通,其中主要包括:问卷调查(Survey)、数据收集(Data collection)、试验(Experiment)及访谈(Interview)等。

网络平台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评估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由传统课堂中的面对面转变成了网络课堂中的人机交互,评估的时效性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自主选择听力学习资源和进度的同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留言板系统(BBS)提问与回答、在线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基于网络的途径评估反馈各自学习的成效,参与课堂的建设和改进,进而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愈发宽松和高效的学习氛围。

5.总结与展望

网络平台的互动性、情景性、系统性、自由性及趣味性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模式成为可能,人机互动和教学互动的存在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而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估机制的引入不仅能够保证自主听力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更能起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效果。

作为我校众多网络课堂之一的自主英语听力教学自实践以来,陆续了丰富的听力学习资源,不仅得到了学生的主动广泛参与,而且收到了许多关于课程内容组织和安排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反馈成为了对网络自主听力课堂教学评估理论及实践探索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后续的研究工作将围绕基于网络的具体评估实现手段及途径展开,也希望此项研究工作能为其他外语类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Bloom,B.S.,Hastings,J.T.,& Madaus,G.F.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New York:McGraw-Hill,1971.

[2]Goodlad,J.I.,Klein,M.F.,&Tye,K.A.The domains of curriculum and their study.In J.I.Goodlad and Associates (Eds.),Curriculum Inquiry: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pp.43-76).New York:McGraw-Hill,1979.

[3]Guskey,T.R.New Perspectives on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ashington,D.C.:ERIC,1999.

[4]Nieeven,puter Support for Curriculum Developers: A Study on the Potential of Computer Support in the Domain of Formative Curriculum Evalu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Enschede: University of Twente,1997.

[5]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Harper Collins,1990.

[6]Zhao,Qian.Formative Evaluation of the English Writing Course a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China.Master Thesis.Enschede:University of Twente.

[7]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

第2篇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网络环境;听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教育部前高教司司长张尧学说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听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不解决听力问题,我们的学生将很难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所以英语听力是‘纲’其他都是‘目’,只有抓住了听力,才能纲举目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在纸质题型中占30%,在试行的网考中占70%,其他的写和说都在对所提供的视听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有学者作过调查,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中,听力是大学生感到最弱,也最难于提高的一项技能。笔者曾在自己所带的学生中做过跟踪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基于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及大学生英语听力难于提高的现状,现阶段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听力教学。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听力材料的选取,听力策略的应用(唐建敏,2010),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段方方,2010),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听力教学中(刘晓艳,2010)等。本研究将探讨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及网络环境下的听力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交织成的稳定的听力教学模式,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二、成功素质教育概述

成功素质教育是武昌理工学院率先提出并认真实践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它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要求在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不光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成功素质,一走入社会就能适应社会,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具体说来,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目标为:通过听力教学,显著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使学生在自然交际状态下,能听懂说话者的语言,以顺利参与交际;同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拼搏精神;使之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心态;使之了解并应用听力策略以及自主练习的方法;具有超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与同学的合作沟通能力等非专业素质。在培养听力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培养非专业素质。

三、网络环境下的听力教学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听力教学环境――无论是听力应达到的要求,练习时使用的工具,练习方式,还是用于练习的语料以及评价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前所述,时代对于大学生英语听力有了全新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需革新教学理念,进而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建立全新的适应当代先进理念和环境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就是探索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基于国际互联网环境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的建立

(一)新模式的宗旨

此模式的首要任务是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通过实践此模式,学生能听懂一般语速的英语新闻,能理解正常语速的访谈,能听懂正常交际状态下的对话和独白,能欣赏不带母语字幕的影视作品,能听懂影视的对白和独白的60%。能完全听懂四六级英语听力测试的试题。

在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非专业素质,即让学生在接受听力训练任务后能做好规划,妥当计划分配训练时间,长期坚持每天训练,自觉运用教师所教授的听力策略;在训练过程中能经常总结和反思,调整不合理的计划、策略;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同伴和老师的帮助。通过评价手段促使学生长期坚持,使之具有敬业精神和拼搏精神;培养其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在解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简言之,就是前文提到的既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笔者在此关注的是宏观教学模式,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课堂内外的听力教学和训练。不涉及微观课堂的具体教学措施。

1.教学的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

第一学期的听力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让学生接触一些轻松有趣的听力材料和能提供此种材料的网站,在轻松中训练,提高能力;另一方面用强制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长期坚持课外听力训练,直至养成习惯。教给学生必要的听力策略,并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运用听力策略在课堂内外的听力训练中进行实践。通过评价手段让学生学会自己规划课外听力训练,鼓励学生主动与同伴以及老师交流解决困惑。

第二学期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学生应具有主动规划自己的课外听力训练的能力,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长期坚持训练的习惯,教师引导学生用广泛的听力材料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这些听力材料有教师在开学初一次性发给学生将在期末检测的用于课外听力的材料,有每周通过网络传给学生的时事听力材料,有推荐给学生用于泛听的影视作品和故事。也有为了应试的听力训练题。引导学生在开学之初对本学期的听力的长期任务做好规划,每过一段时间进行小结和反思,教师评价学生的规划、小结和反思。

第三学期在听力材料中加大四六级备考的题型,提高训练难度。前2个学期让学生欣赏的成分多一些,本学期大学生将面临cet4的考试,为了应考,将加进大量的四六级应考的题型训练。在训练方法上将提高学生的听写分量。本学期将让学生听写篇章,包括一些科普文章。通过篇章听写,学生可听得精准,对材料的理解更加深刻。应试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在精听的基础上也通过大量的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新闻方面的音频让学生泛听,一方面训练听力一方面了解信息。

第四学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学期过后听力的课堂教学将结束,学生的听力训练就只能依靠学生本人的自觉训练,所以本学期将始终强调听力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课外听力。教师利用阶段性的评价督促学生主动训练并反思训练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获取互联网的听力资源。培养他们的英语听力兴趣。

2.以课内教学和评价引导学生课外听力训练

用于听力训练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听力的提高几乎完全依赖于课外的训练。听力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外听力起着引导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通过评价等手段促进学生长期坚持课外听力训练。在课堂上布置任务,通过评阅学生完成的任务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评价,包括评价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听力训练方法和完成任务的态度。教师的评价依据学生的作品和面对面、问卷以及网络调查,尽量客观公正。

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阶段性检测,对于其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进步和努力的方向,对于完成任务不好的学生也抓住上课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阶段性地在课堂上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传授,并进行例证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利用听力策略于自己的训练活动中。

3.利用网络引导,答疑和指导

本文讨论的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来完成对学生课外听力训练的引导,答疑和指导。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利用的网络手段很多,比较简单实用的有QQ群,论坛,网络硬盘,班级博客等等。不管是哪种手段让学生作为群体加入其中,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笔者用得最多的是建立英语学习班级QQ群,让班上每个学生实名加入其中,常规情况下每周将要学生课外完成的听力材料以共享或者群邮件的形式上传,规定任务完成的期限。学生自行下载,学生产品以纸质或者电子的形式上传或者上交,教师在批阅之后,利用网络或者课堂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有疑问随时在网上提问或者留言,教师以群聊或者私聊的方式答疑。对于有个性的学生随时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满足学生独特的要求。每周固定一个常规时间进行集体答疑和辅导。节假日里常常在群里调侃式地出一些好玩的检测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竞赛式地答题,既调节了师生间的交际气氛,也提醒了学生勿忘每天坚持语言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对于不适应自主学习的学生可利用网络长期跟踪、提醒、交流和指导。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利用网络弥补了现实的局限,对课堂教学是一个补充,对于学生的课外学习起到了及时指导和监控的作用。

4.用网络进行假期的教学和监控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需要长期坚持。所谓“一天不学习自己就感觉出区别,三天不学习别人就能感觉出区别”。学生假期的英语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控。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适时的指导和提醒即使有任务,学生也是可以置之不理的。网络环境下,教师也可在假期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监控。笔者尝试着在寒暑假之前将假期要完成的听力任务在假前的最后一次课堂上作一番交代,假期里每周在网络上更新任务,让学生将任务产品以电子形式传给笔者,笔者在网络上进行集体点评。基本原则是每天听15-30分钟。从笔者目前的教学实践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是赞成这一做法的。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在练习听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规划、学会了克制惰性。其成效笔者将在后文中提到。

5.训练听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成功素质

成功素质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成功素质。具体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就是既要显著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要发展学生的“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方法体系”(赵作斌,2009)。

从开始听力教学就引导学生定好自己在大学阶段听力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通过课堂、课后的面对面和网络交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听力训练作长期的规划。如前所述,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课堂和网络手段监督、引导学生长期坚持。即使在寒暑假也通过网络给学生上传任务规定完成期限,随时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长期坚持做好一件事情,以磨练其意志,锻炼其毅力。同时通过阶段性的检测和引导学生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随时调整训练策略。小组轮流在网上搜索适当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合作设计和编辑成听力训练题,引导学生在听力中遇到困惑积极和同伴以及老师沟通,以此培养他们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克服惰性等消极因子。

五、现实的效果

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训练,到第二学期时,学生基本养成了每周接受听力任务训练听力的习惯,某个周笔者由于某种原因没能上传课外训练资料,群里就炸开了,纷纷询问为什么本周没有听力资料上传,笔者乘势安排学生小组在网络上搜索、下载、编辑听力资源。然后上传。这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轮流在网上搜索音频和视频材料并设计成训练题,传给老师审阅,合格后再上传给同学们。以此也训练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筛选和编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规划自己的时间,自律,长期坚持做某件事情,磨练了自己的毅力。

从第二学期开始,笔者有意识渐渐在课堂上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英文听力训练和检验学生的英文听力能力,在高级班学生反馈良好,能听懂老师的讲解。

第三学期在进行CET4听力训练时,实践此模式的同学听力这一块成绩明显比其他同学要好。在四级真题实战中,高级班的学生有30%的同学的听力总分达到30分以上(听力总分为35分)。而同级别的其他班级鲜有过30分的。(现在实行此模式的同学还没有正式进行CET4的考试,所以还不能用最终的成绩对比笔者注)

第二学期末,笔者设计了问卷调查,对于问题“借助网络来练习听力对你的听力的帮助”的回答“大”或者“很大”的同学占收回问卷的93%,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在感性上觉得此模式有利于他们的听力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还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此模式使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老师和同学在网络上不断提醒也给他们施加了压力和指导,使他们能长期坚持听力训练,养成了每天听英语的习惯,听力有很大的提高。对于以前最害怕的篇章听力现在能坦然面对,绝大部分也能听懂大意,在选项的帮助下能抓住重要细节。

让笔者感觉效果明显的是复合式听写专题,对照组的学生遇到最后的3个长句子,往往不敢动笔,而此模式训练出的学生30%左右能完全写对,85%左右的学生能写出大意。

综上所述,通过此模式,学生的听力有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此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也使他们能坚持长期做好一件事情等等,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将有利于他们未来的事业和生活。

六、本模式的启示

听力教学不是老师教会的,主要依靠学生的长期坚持课堂内外训练。老师在教学中要侧重运用评价手段促使学生在课外进行听力训练。其中落实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老师落实到位,听力水平就有显著提高。笔者曾试行了这样的做法,将2种题型较简单的多项选择题和高难度的篇章听写同时上传,让学生下载训练,其中高难度的复合式听写强迫性地让学生以纸质形式上交,然后笔者每周公布批阅结果。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复合式听写虽然难度大,学生在测试中有显著进步,而相对容易的多项选择反而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是老师的认真落实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脚踏实地进行训练复合式听写。因而在学生没有养成习惯前,需要教师辛苦工作、认真落实。

网络和课堂教学是互补的。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下载资源、训练等等进行引导,让他们能正确地规划课外听力训练,同时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检测和评价。利用网络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不能单独与学生沟通、不能个性化指导等缺陷,指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教师如果从开始进行听力教学时,就对几个学期的教学进行整体、长远规划,并且通过课堂和网络,一直跟踪,监督和引导,让学生不间断地训练,特别是在假期也能克服惰性和各种干扰,坚持训练,并能引导学生时时总结和反思、调整,那么学生的听力水平就一定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学生还将形成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进取心 ,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岑建君.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1).

[2] 段方方. 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3).

[3] 刘晓艳.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 2010(6).

[4] 唐建敏等.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培训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9).

第3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网络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可能。近几年,国内外基于多媒体及网络的教学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对校园网支撑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做了比较完整的设计与实践,以适应国家2004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展开了网络教学对听说能力影响的研究,探索适合高等院校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1.网络教学方案

1.1研究对象。本课题以部分2005年入学新生(1200人)为研究对象。我们随机从2005级新生中选取约600人作为进行网络教学。600人编为10个网络教学班,网络教学班采取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余600新生作为对照组,编为10个传统教学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1.2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使用相同教材,即北京外研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传统教学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每周2学时课堂听讲。网络教学班采用网络英语教学,每周2学时。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每周1学时上机课。学生在机房在线学习视听说教程,在网上开展听力课和提交作业。教师在网上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提供音频或视频以及文本等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批改学生作业,查看学生上网学习时间,回答学生的疑问等。

每周1学时学生英语表达互动。包括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常以问答、复述等形式,包括老师与学生整体的交流,与学生小团体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和学生个体的交流。生生交流其方法有分组主题讨论、演讲、角色扮演、互问互答。

2.终结性评价体系

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我们采用同一张测试试卷,在测试中为了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英语知识点掌握程度,我们细化目标,扩大题目量,并制作了统计表。以全校、各系、各专业或各教学班为单位的详细、全面的测试成绩统计分析表。主要信息包括:在听方面又细分综合分析能力题(0~20分),细节分析能力题(0~20分),数字与计算能力题(0~20分),地点、职业身份、人物关系分辨能力题(0~20分),语音语调识别能力题(0~20分);口语表达方面细分如:准确性--正确使用听力录音中所提供的单词组和表达语(0-20分),流利程度--语速恰当、语言流畅 (0-20分),语音、语调--正确使用各种语音、语调,正确区分各种语音、语调(0-20分),表达能力--能否自由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恰当地使用非言语交际技能,回答问题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0-20分),总体可理解性――所表达思想的可理解程度(0-20分)等。

3.体会

英语教学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交流环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创设情景,模拟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网络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内部交流和组际交流更充分。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在小组内部进行小规模讨论,然后再在小组之间展开大规模讨论。每个学生准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课堂交流,大家取长补短,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信息收集、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运用语言能力。

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语言输入。而听觉输入是该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埃利斯 (Ellis)甚至指出“在通过‘听’形成足够的能力之后。‘说’的能力自然地出现了”;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第二语言习得是通过接受大量的“有效性语言输入”而产生的。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我们在《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中,选择符合“有效性语言输入”特点,达到了“可理解性,趣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输入量”要求的听力材料进行语言输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调查统计我们可以分析,听力方面:网络教学组的综合分析能力、数字与计算能力、数字与计算能力、语音语调识别能力的平均得分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的细节分析能力无明显差别。我们可以推断:经过训练, 网络教学组学生听力有较大提高,几乎每个检测点较传统教学组有明显优势。同时也说明了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语音材料,弥补了传统听于说课堂不能满足学生对听说学习的需求的缺陷。原因可能与在网络教室里进行的听说训练是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对某一语言技能的训练频数,因而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有关。

Anton认为在语言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交际活动,为他们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使他们通过交际和意义协商促进语言习得。此时言语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相连,即表现为创造性地再现语言材料,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交换信息,互相反馈,扩大了输入及输出的多种渠道,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言语技能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而获得,技能经多次重复达到自动化程度,这为今后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口语方面,网络教学组学生的口语准确性、语音、语调、表达能力、总体可理解性平均得分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结合调查问卷表我们可以推断:在语音语调、语法准确性和流利程度方面, 网络教学组学生的进步明显大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这跟生生交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力,并且能给予学生语言交流的实践机会有关。

总之,网络英语教学是互动的、积极的、给人启迪的、令人愉悦的。网络英语教学的应用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共同受益。与语言有关的各方面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外语教学更富有创造性。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使学习朝着个性化、自主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语练习机会,更有可能克服长期以来的“哑巴英语”现象。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Krashen S,TerrelT.D.The Natural Approach[M].Pergamon Press.1983.19~32.

[3]、Paulston.C.B.et a1.1976.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Cambridge,Mass.:Winthrop Publishers,Inc.

[4]、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4篇

[关键词] 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优点 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不足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受到深刻的冲击。如今,这两种技术也与教学密切相连,网络教学成为新的教学模式。所谓网络教学就是学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教学,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了新的英语教学要求,即网络化自主教学模式,即“各大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改进原来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的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方向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普及,众多高校在大学英语中使用基于局域网或校园网的英语教学系统。实践证明,全新的网络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缩短了课堂统一授课时间,方便教师监控学生学习,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交流,给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网络教学优势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有明显的优势:

(一)网络教学信息量大,有利于学生选择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课本内容为主,信息输出量小,学生学习被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地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的。显然,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而网络教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学生可以借助电脑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能从学习中获得极大地收获。

近年来,多所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网络教学,如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均采取3课时课堂面授加1课时学生独立上机自学的模式,北京大学采取1课时面授加3课时学生独立上机的模式等。实践证明,“虽然教师面授的时间短了,但是学生在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学校的课程考试中,运用人机结合的多媒体、网络模式的学生成绩都不低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甚至还略高点。”(李建华,2006)

(二)网络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网络集音频、视频、图形、文本于一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出材料、地道真实的动感信息。特别是对于英语学科,使用多媒体技术优越性更强。语言学家Ellis 认为,“大量的语言输出以及给学习者话语练习的机会能促进语言的快速发展”( Ellis, 1994)。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信息输出量少,师生缺乏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而多媒体中虚拟的交际环境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网络教学有助于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师生感情

传统教学中,很多学生害怕开口,羞于与教师交流,致使学习问题的不到有效解决。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利用平台向教师留言、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等。这使很多学生克服了羞涩心里,增强了师生互动,加强了师生感情。

(四)网络教学有助于教学管理,增强学校对教学的监督与调控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只能通过听课、教师反馈等方式获知教师教学情况。网络教学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教学平台上的任何教师随时可以搜索、查看其他的教师的教学情况,分享教学材料、提出教学意见等。这种公开、透明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各自为寨的局面,有利于教师的交流,更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教学进程,制定实施教学指导。

二、网络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网络教学实践,结合所教学生特点,尝试探讨网络教学在本校的应用模式,现将观点阐述如下。

新学期开学学生先参加网上英语测试,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网络将其分入教学系统相应级别课程。根据测试成绩,现教学生(共218人)中, 有52人成绩优秀;129人成绩一般;37人成绩较差。每个班级每学年72个学时,每周平均4个学时。

(一)课堂教学

对于英语成绩优秀同学,可采用以下方法:

此部分同学英语基础知识扎实,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笔者采用

模式一:1课时网络教学+2课时学生独立上机+1课时小组互动的模式。具体分配如下:

1、网络教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入与单元有关的背景材料和提问为主,拓展学生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部分进行有关的语言技能训练,如生词、新句分析讲解。

2、2课时的学生独立上机练习包括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和《视听说教程》。

3、1课时的小组互动。学生可以就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组员提问,也可以就与发表与单元有关的话题,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等。

对于英语测试成绩一般的同学,可采用以下模式:

模式二:2课时网络教学+1课时听说教程+1课时小组互动

1、网络教学用大学教学方式,采取网络课程中《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部分,教师在对网络课程进行熟悉掌握的情况下,挑选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以导学为先、助学为主,指出学习重点、难点,不知学习任务,引导学习方法。(杜秀莲,2011:60)

2、由于本部分学生人数较多,所以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视听教学。40人为一组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英语听说训练。教材可采用《视听说教程》。借助网络平台可使学生学习来自国外的纯正英语,丰富的视听资料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一课时小组互动环节同上。但是要加强教师的面授辅导作用,帮助学生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的困难。

对于英语测试成绩较差的同学,可采用

模式三:1课时网络教学+1课时视听教学+2课时教师面授

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可以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方式,即运用视听媒体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时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具体分配如下:

1、1课时网络教学可采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综合教程》。教师可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也可以自己制作课件,保证学生的积极性。

2、 1课时视听教学使用《视听说教程》,教师适当选取内容,如对于Video Course 中的听力部分,教师首先可以略去dictation 部分,等同学慢慢提高听力能力以后,再加上此部分。

3、2课时教师面授是模式3的重点部分。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关键在于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对症下药,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此部分,教师主要解决学生在以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并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自主学习+课外活动

网络教学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是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为了取得更好地学习结果,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课外,课外学习的质量在整个语言的学习中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黄源深,2007)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向学生布置作业,上传教学资料,解答学生问题,检查学生作业;还可以与学生约定上网时间,进行在线交流或是测试等。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的布置作业一栏布置作文,或者也可以以附件形式供学生下载,学生可以跟帖或者上传附件的形式提交作业。教师可以从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作文进行批阅,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最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优秀作文供学生参阅。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系统随时掌握所教学生进度与学习效果,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杜秀莲,2011:61)

另外,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学习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可通过英语综合技能大赛营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组织辅导选手参与各层次大学英语比赛,规范和装大英语角,举办英语戏剧节等,以活动和比赛的形式,活跃校园英语学习氛围。(云红,2011)

三、结语

虽然网络教学有众多的优点,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的困难和问题。如在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语言技能强化训练中, 以“高分数”为指导的学习动机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有,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占据教学中心地位,导致学生学习被动,不知如何学习,对自主学习不适应。“不会围绕网络教学内容安排自己的课外学习,不知道应该合适学、学什么、如何学等,结果导致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朱晔,2005);

另外,网络教学的盛行使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网络课堂将取代传统的课堂。这种对网络的盲目崇拜使得一些高校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然而,实践证明,人们发现网络课堂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是因为,缺乏教师的深度参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充分体现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人格力量、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的优势,就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余胜泉,陈声健,2005)

总的来说,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存在不足,但是网络教学的推广与普及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4.

[2]杜秀莲.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建华等.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改革探索[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1期.

[4]黄源深. 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课外[J]外语界,2001.

第5篇

传统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采用放录音等方法来锻炼学生的听力,这一方法存在以下弊端:其一,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学生始终是扮演听众的角色,被动地进行学习,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整个教学环节无变化,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与厌烦感。其二,老师的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局限性。老师对听力方面的教学只能始终围绕与录音相关的内容,不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其三,学习的时间、地点具有局限性。由于课时要求,可能只有每周固定的几节课才能进行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然而,听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锻炼,学生却只能够在部分英语课上根据录音来锻炼个人的听力能力,不利于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二、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听力教学模式及其优点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是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加以学生为中心,存在较多优点。

(1)听力教学模式灵活。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听力教学模式更加便于教师因材施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听力水平灵活地选择听力资源。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听力学习具有自主性。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听力练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听力内容。此外,学生能够自主决定什么时候听、听多久,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听力教学资源丰富。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从相关网站上自行下载课程相关听力材料,获取渠道非常丰富。此外,相较于传统录音机播放听力的模式,网络资源还可附带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提高学生对听力训练的兴趣。

(4)听力互动性较强。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听力教学模式包括课程讲解以及自主学习两种模式,教师可按照学生听力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一组布置不同的听力训练任务。这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听力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三、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听力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硬件要求。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听力教学模式离不开相应的网络硬件以及网络资源,这要求学校配置良好的网络设备以及教学资源。尤其是听力材料,最好能有原版英文听力材料,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能结合当下热点时政、最新消息,提高学生对这些听力材料的兴趣,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文化素养。

(2)软件要求。

学校需要开发相关的教学评估软件,不仅能够让学生自学,而且通过固定的教学软件能够评估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情况、掌握情况,统计学生通过网络练习听力的时间以及听力的材料,评估学生不同时间段的听力水平,及时给教师教学反馈,让教师了解学生听力的进步情况以及所碰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3)对教师的要求。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听力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由原来的单纯听力训练变为课堂指导自学方法、答疑解惑、组织课堂讨论等,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4)对学生的要求。

网络自主听力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与操作较为了解,能够独立完成浏览、下载等步骤。此外,学生也需要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并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听力相关训练作出明确的安排,定时对自己听力水平进行评估与反馈,通过不断总结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

第6篇

从2月10日开始,特殊时期的网络直播课已经进行了两周,第三周已经开始了。我们由刚开始手忙脚乱,抱怨不断,到现在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了。学生们也已经适应了这种新的上课模式。下面我对我们班上周网络直播课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上课基本情况:

网络直播课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又没有教材和备课资料,只能克服困难,通过网络搜集,查找,整理一些资料,我们还要围绕相关知识搜集一些音视频资料,提前发学生手里。如在让学生预习《孙权劝学》和《黄河颂》时,我在喜马拉雅上找好朗诵视频提前发到QQ群里,让学生先多听几遍,保障能读准字音和节奏,其次根据电子课本上的课后题预设几个简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预习。

每节直播课前15分钟,在钉钉群和QQ群里发课堂链接提醒同学们上课让小组长也督促;并要求学生上课前打卡,报数接龙,便于教师进行统计,对于没有按时进入直播间上课的同学,我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取得联系,督促其按时上课。对于个别特殊情况未能听直播课的同学要看回放,抽查他的课堂笔记。这样下来每节课95%学生能参与到直播课来。

课堂中要求学生认真记笔记,下课及时整理好笔记后截图发给老师,以便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听课。90%学生能做笔记,但知识全面、双色特色笔记,字迹工整的学生却并不太多。

网络课程结束后,我会根据当天的授课内容利用钉钉直播或开视频会议进行补充完善,并布置相应的作业,并要求同学们完成后按时上交到家校本。老师会及时抽查批改并发现问题作出评价。我们很努力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跟上上课的节奏不掉队,但总有个别4-5个学生,而且每课都是这几个同学不管怎么督促上课总是迟到,作业总是不能按时交上来,多次给家长打电话沟通,家长也对其束手无策。

二、采取措施

线上教学的优劣参半,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扬长避短:1,重视学生思想上的教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节直播课前用几分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学习需要高度自觉自律。

1、知识的落实巩固方面:下课后要求上传笔记或作业图片,从中选出优秀的作业,笔记激励学生做得更好。对于没有上交的同学,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长督促作用,齐抓共管。3,利用钉钉平台的打卡名著阅读和古诗背诵,督促同学们天天阅读名著,一天背一首古诗。

第7篇

Abstract: Taking listening of CET-4 as the research tool, the effectiveness of listening strategies of two hundred and twenty-five non-English majors' undergraduates who are divided into network class and regular clas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finding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before hearing testing, we provide network course of two semesters for students who are in network class, effect of listening strategy is not obvious, however, adopt traditional basic teaching mode to students who are in regular class, the effect of listening strategy is more obvious.

关键词: 独立学院;听力策略;有效性;个案研究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listening strategy;effectiveness;case stud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26-01

0 引言

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听力教学改革一直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如何改善广大普通学生的听力学习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很多独立学院关注的话题。笔者所在学校既是一所理工类独立学院,学院分别在在2007、2008级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对2009、2010级学生实行网络教学改革,本研究也是基于这两项改革同时进行的。

1 研究方法

①研究目的。探索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听力策略的有效性,指导一线教师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质量,缓解教学压力,增强广大英语学习者自信心和积极性。②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四名教师、225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以及四名教师所担任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和视听说网络教程。③研究思路。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班(网络班)、对照班(普通班)和2009级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听力部分得分两种形式。笔者于2009年10月初从网络班和普通班任意选出20名学生(其中各10名)进行课堂听力前测实验,持续一个月,随后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前测和访谈的结果帮助我们对听力课堂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重新修改和整理。2009年11月开始在周一、周三或周五的听说课堂和是听说课堂实施两种听力策略[话题协助(Topic Preparation Support)题型操练和材料输入的的重复练习帮助(Repetition of Input Support)题型],持续到2010年6月中旬。网络班学生参加2010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普通班学生参加2010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最后笔者对网络班和普通班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听力部分得分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结论。④数据分析及讨论。笔者利用WINDOWS下工作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1.5)对网络班和普通班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听力部分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

2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在试验开始之前,为了保证普通班和网络班学生属于两种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笔者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听力测试(需要指出的是,听力测试是自然放在整个英语测试卷当中进行的,而且测试题型执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的信度效度),并对测试结果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从均值和标准差来看,网络班成绩明显好于普通班。这个结果为我们实施两种不同听力策略奠定了基础和保障。

在试验结束之后,网络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均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我们对四级成绩单听力部分成绩进行了汇总整理,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具体见表3和表4。

从表3中我们不难看出,普通班的听力成绩提高较为显著(P=0.063),证明材料输入的重复性练习对普通学生的听力成绩比较有帮助意义。而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班学生的的听力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P=0.282),证明话题题型操练练习并没有有效改善网络班学生的听力成绩。因此两种那个听力策略中前者较为有效,而后者效果不明显。鉴于此,对于听力教学策略,笔者建议继续对普通班学生采用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单方面增加词汇量的教学模式。而对于网络班应该增设口语课程及文化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以及通过文化对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结语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理论系统,对二语习得的研究也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学习风格、情感和个性等。尤其对于听力水平的提高,更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学习者之间的差异,语言环境的差异等。两种听力策略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学习者听力现状是源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并非一种或两种听力策略可以改变。本研究只是一个个案研究,并不能反映所有问题,所以关于听力策略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网络 听力学习策略 培训

1.引言。教育部于2007年9月26日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学习策略也叫学习者策略,是“学习者个人用于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记忆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也是学习者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并可产生一系列行为如储存、记忆及应用语言信息以加强外语学习和使用的过程。我们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技巧或步骤。根据O’Malley & Chamot,学习策略可分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研究将证明,以上学习策略相结合的培训,对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和认知水平,选择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习成绩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从听力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培训学生的学习策略来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研究的结果对英语教学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网络环境下开展听力学习策略的理论依据。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该理论,学生应通过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关于各种感官接受信息的差异,经Terencher试验后提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看到的30%,自己看到并听到的50%。就听力学习而言,网络媒体创设情境,使学习者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集成信息。较之于传统听力课堂,可改善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意义建构;而且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突破时间限制,使师生、生生多向同时异地和异时异地交流协作成为可能,能弥补传统教学课堂听说训练的不足。

3.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课程要求》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设计为“学习任务,创设任务情景――课前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创设环境,课堂互动教学――学习评价”的形式。

这里创设情景理解为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即是为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材料的学习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最后对学习进行评估。

新模式的学习过程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学习任务。学生在网络教学实验室里自主学习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的教学光盘以及教学软件材料。参照教师的指导意见把握学习内容,进度,主动参与测试练习,测试通过后进入高一级的学习任务。

3.2 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学生在了解了学习任务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实验班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在线交流,讨论遇到的难题,交流学习的经验等;教师则能利用网络平台即时与学生交流,解决疑难,又可以将共性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面授时讲解。

3.3 课堂实施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围绕网络课堂的听力学习内容,分组进行师生、生生口语交流,巩固自主学习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测试中反映出的薄弱环节和在网络平台上讨论的难题进行一一解答。教师还要提出如学习进度、学习方法等建议。有必要的时候,教师还需进行个别指导。

3.4 学习评价。教师可及时评价总结每次活动的基本情况,指出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建议和希望,激发学生潜能,总结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利于下一步努力解决和提高。学生可评价自己或互评协作成员在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学习参与程度,总结每次活动后的收获和疑问,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也可选择在英语学习中代表他们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作品、讨论结果、测试成绩和教师评语收集并保存到学习档案中,通过追踪和记录协作学习过程的信息和资料来完成评价,呈现协作成员的进步。

4.研究过程和结果分析。本研究将听力学习策略进行分解,通过调查问卷,测试成绩,分析传统教学和基于网络教学中听力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用策略的差异和发现注意的问题。

4.1 研究方法。在为期一学期的试验中,实验班和对照班都遵循同样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材进行授课。唯一不同的是试验班都进行明确的听力学习策略指导,该方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了解如何对目的语的理解和使用以及如何在课后独立地学习并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对对照班教师不进行有意识的学习策略指导。

4.2 问卷调查和内容。O’Malley认为,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以听力教学为切入点,Laurens Vandergrigt(1997)细化了听力策略: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记笔记、预测、翻译、听大意、有选择地听、精心准备、推断、迁移、合作、加强。其中1-3归于元认知策略范畴,第4-11项归于认知策略范畴,第12-13项属于社会/情感策略。本研究结合上述模式,将听力学习策略进一步的分解描述(共有42个描述句),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接受,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实名制形式,设计问题采用五级分制。五级分制中1-5分的附值分别代表几乎不适合我、通常不适合我、有时适合我、通常适合我、几乎适合我。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基于网络的听力学习策略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中,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情况不尽相同。

无显著性的有:认知策略方面包括有选择性地听、听大意、迁移以及精心准备;社会情感策略方面包括有加强策略。

有显著性的有:元认知策略中的三个项目――自我规划、监控、评价;认知策略方面有记笔记、预测、翻译以及推断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中有合作策略。

4.3 学习结果。为期一学年的实验结束后,我们对两个班进行了听力测试对比。结果如表2:

听力测试结果显示:试验班的平均值高出对照班,两个班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试验班在网络环境下听力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下达到或超过对照班的传统教学的效果。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紧接着我们对试验班的听力测试成绩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相关性较强,表明试验班在网络环境下听力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下听力成绩提高和学习策略使用密切相关。

4.4 结果分析。学习策略与教学相结合的培训对提高学习者的策略意识和成绩都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一学期的听力策略培训表明试验班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班。正如O’Malley(1990)曾指出:“缺乏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根本没有方向或机会计划他们的学习,监控他们的进展情况,或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确定未来学习的方向”。因此,教师在策略培训中应把元认知策略的3个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在认知策略方面,试验班学生使用部分认知策略的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班。但从课堂面授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两种教学模式各自有利于学习策略的方面。试验班的面授课上,我们发现学习者将听到的对话及表达记在配套练习册上;对照班的听力课上,学习者将重要内容记录在书或笔记上。两个班都习惯于通过听写的方式增强听的能力。听力前,都会快速浏览所提供的显现信息、预测内容和问题,以便达到理解。

在社会情感策略方面,试验班的学生合作学习、协作探究策略意识高于对照班的。这一点要归功于网络平台教学模式下创设的优势。由于实验班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在线交流,所以他们能即时讨论遇到的难题,交流学习的经验等,所以学习者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合作学习策略,颇为受益。

5.结论。在上一节中,我们阐述了本试验的结果与分析,进而证实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听力学习策略培训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和认知水平,选择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听力学习成绩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通过策略培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策略意识,帮助他们探讨如何更有效的学习,鼓励他们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以便最终实现学习自主,从而更好地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O’Malley, J. and Chamot, A.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LA[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Vandergrift, L. 1997. The 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isteners, a Descriptive Study.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0: 44~67

3 苏运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J].现代外语.2003(1)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着市县教育局关于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计划与实施方案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数学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研究常态教学,加大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力度;依托网络,转变教研工作方式、策略,拓宽教研工作空间;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为农村课程改革提供专业支持;围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2009年,新课程改革仍是教研工作的重头戏,引领课程改革,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搞好教研,加快实现数学教研工作职能的转变。不断增强为基层、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意识,使自己与教师在互动中共同成长。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活动:

1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齐齐哈尔市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和《甘南县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方案》,领会其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2.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和现用课标新教材。

3.继续学习有关新课程理论专著。主要书目: 《小学数学课程理念 与实施》、 《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 、 《 教育新观念 》 、 《 小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小学数学教育》 等。

(三)深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抓实教学常规的进一步落实。一是深入基层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进行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调研,掌握学科教学的真实情况,发现、研究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帮助基层学校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教师们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二是强化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管理。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导课,加强对学科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检查工作,检查教师的备课、批改、计划,认真做好记录与教师和领导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四)继续开展“七个一”工程。

(五)推进网络教研,提升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快捷的网络,丰厚的资源,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XX年,数学学科省里已经建立了网站,以此为平台,2009年将定期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1.按照省小学数学室从XX年开始每周五晚7:00开展固定的网络教研活动的安排,(活动地点:新浪网uc语聊室“小数之家”路径:聊天大厅——查找“小学教研在线”——进入第一个房间——密码:123456),积极组织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推进网络教研的深化。

2.积极参与我市小数网研活动(活动网页:齐齐教研院---论坛——小学数学)。

3.要求每个学校小数教师本学年至少参加一次网络教研活动。各校在参加的网络教研活动中安排组织教师提前准备,记录好活动中的情况。

4.为了方便信息沟通,小学数学学科开通了一个信箱,要求基层学校每周至少登陆一次,以便及时接收通知和信息。

三、具体工作:

3月份

1.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齐齐哈尔市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和《甘南县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方案》,领会其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学习课标及相关理论,进一步理解新理念,不断增强为基层、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意识。2.拟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3.修订学科计划及制定教学进度。4.质量分析。5.筹备学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6.网络活动调查。

4月份

1.深入基层关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素养的发展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听课、评课、导课。2.召开全县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展示研讨会。3.针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专题讲座。4.实验点校(实验小学)3年级课例研讨。5.各校学校上报参与网上教研的教师名单。

5月份

1.深入局直6所小学进行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的常规教学工作。2.深入第六小学进行集体备课和专题讲座。3.组织局直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活动。4.深入点校听课参加年组教研活动5.7个1工程的实施。

6月份

1.反思前段的教研工作2.校际间的同课异构。3.乡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4.期末命题工作。

7.月份

1.期末测评。2.学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经验收集与考核。3.网络活动的总结。4.单科教学的前期调研。5.前段工作的小结。

8月份

9月份

1.学科县级骨干教师说课竞赛。(参与人数另行通知)2.课例研讨。地点:第6小学。人员:局直6所学校的四年级数学教师及业务领导。3.参与网络教研。4.深入实验点校,听课参加青年教师的备课教研活动。

10月份

1.网上论坛《如何使用好教材》。2.深入2个乡进行常规调研。3.深入分科教学实验学校的调研,了解实验中的实际情况探讨教学中的问题。4.参与第5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11月份

12月份

第10篇

[关键词] 网络交互式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听力教改

一、研究背景

自主学习,是一种起源于人本主义,而随着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教学理念。从本质上说,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即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往往只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大量的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在下面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学生仅仅被看作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处理信息、理解内容、提高效率等方面所能够采取的积极策略经常被忽略。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师大外文学院从08级开始,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采用了网络交互式的模式,基本脱离了教师面对面授课的方式,通过听力教学网,使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地完成听力课程与任务。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练习和测试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对其学习和成绩进行评价和交流。旨在通过这样的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自觉性、趣味性,并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学习进度。这种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手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量化的数据反映其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方式探讨网络交互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具体通过对英语专业2008年级发放两次问卷,全方位了解此新型教学模式的利弊和持续性状况,对听力教学网,特别是听力教学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并提高教学水平。

二、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旨在根据自主学习定义中的五个维度,即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研究网络交互式教学所导致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差异,并考察学生对网络交互式教学的适应程度及意见,促进其改进,推广网络交互式教学。

我们采用了问卷的形式对我校英语专业08级全体同学分别于2009年4月和2010年4月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33份,回收了225份问卷,回收率为96.6%,剔除1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212份,有效率为94.2%。其中,第一次有效问卷为117份,第二次有效问卷为95份。对于问卷中的一些特定问题,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形式,随机抽取08级4名学生进行调查。

三、研究结论

首先,在使用了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以后,我校英语专业08级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总体上以及衡量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维度上均处于较高水平。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

其次,在测量自主学习的五个维度上,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较高,且在两次测量中保持了稳定性。其中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个维度上,第二次的调查结果还要更优于第一次。这也显示了网络交互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影响的持续性。

再次,在使用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后,学生自己反映,管理和调节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提高。这也与我们自主学习量表的测量结果相符。而在网络交互式模式最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中,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以及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特点。

另外,在课后练习的资源选择方面,看电影等轻松愉快的英语视频资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后听力练习方式。而我校外文学院资源网和其他资源丰富的外国网站是同学们在课后最常使用的听力练习资源。

最后,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在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老师的指引的重要作用,他们希望建立交流制度,在今后的学习中与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四、结论分析

我们从结论出发,对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以及可以获取的经验教学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听力教学网的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网络交互式教学,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地完成听力课程与任务,并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学习的自觉性、调节学习的能力、反馈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然而,听力教学网的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可以更加完善的地方。我们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和学生的访问发现听力教学网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

1.趣味性和多样性还可以加强

目前,听力教学网的听力资源、课程设计都略显单薄,缺乏趣味性,可能很难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对教学网的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对听力的兴趣。

2.听力网的开放性、自由性还可以更加拓展

虽然听力教学网由学生自己操作,但是目前学生并没有更多地自主选择权,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难长时间的维持。此外,在听力教学网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稍显欠缺。学生在学习中犯的错误和遇到的疑难,教师不能及时地得知并解决,这就使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缺失监督和互动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学习自主能力停滞甚至下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2007.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黄超英.高职学生多媒体辅助英语自主性学习研究[J].教材与教法研究2009,(7):99-100.

[5]侯婕妤.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研究[J].教材与教法研究,2009,(7):39-41.

[6]庞国维.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敬畏之心,关系情境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网络视频公开课”,是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项重大举措。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推出,体现了我国高校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根本旨趣,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我国高校在新时代的功能转换。

作为首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一名参与者与实践者,我主讲了“王阳明心学”。在这里我想主要从讲授者的角度谈几点体会,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须存敬畏之心

讲授者以什么样的心态走上讲台,以什么样的态度展开演讲,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就一般意义而言,我们期望任何一名教师都会对他所讲授的知识本身心存敬畏,而对于一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来说,这一点的重要性则会显得尤其突出。因为教师一旦走进教室,同时即进入了某种独特的文化场域,他至少应当面临这样几种不同的关系情境:(1)讲授者与经典文本之间的关系;(2)讲授者与文本解释历史或传统之间的关系;(3)讲授者与当前听众也即学生之间的关系。讲授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当前的显性关系。而他与经典文本以及文本的解释历史之间的关系,则虽然是隐性的,却是至关重要的。讲授者的授课目的,实质上就是要在现场实现某种关系情境的转换,即将讲授者与经典文本的关系以及与文本解释历史的关系,在最大限度上呈现出来,并将其转换为听众(学生)与经典文本的关系及其与文本解释历史的关系。这一关系情境的转换,即意味着听众直接进入于经典文本的世界以及文本解释的历史世界。在这一意义上说,讲授者的真实角色即是一个“呈现者”,要把他所领会到的文本内涵以及关于文本诠释的历史呈现给听众。惟其如此,听众才可能真正切入于某种独特的关系情境并自觉地进入其中。如果这种关系情境的观点对于所有课堂讲授都是相同的,那么网络视频公开课则要求讲授者还必须面对第4种关系,即讲授者与非现场听众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一层关系是可以为上述第3种关系所涵盖的,是第3种关系的扩展,而实际上这也正是视频公开课本身的特殊性。

从这种关系情境的角度来考虑,讲授者首先就需要切入一种面对文本、面对历史、面对听众的自觉意识,自觉地亲身进入“现场”这一独特的文化场域,这一历史与现实相互交汇的场所、古人思想与今人阐释相互交汇的场所,从而怀抱一种敬畏的心态。这种敬畏的心态,不仅源于讲授者对于古代文本及其所展示的思想世界的感受与了解,而且还直接源于进入这一“现场”的亲身感。因此,讲授者的敬畏之心,实质上就包括对于古典文本的敬畏、对于历史传统的敬畏、对于“现场”听众的敬畏。存有这种敬畏之心,就一般情况而言,讲授者就不会去嘲弄历史,不会去歪曲历史,不会去戏谑历史,从而引领“现场”听众真切而有效地进入讲授者所呈现的历史世界与思想世界,真切而有效地实现听众与文本、历史之关系情境的转换。存有敬畏之心的讲授者,在某种更为本质的意义上来说,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一个历史世界、思想世界的现场“呈现者”。其呈现的内容实际上并不完全是通过听众的“接收”来实现“传播”的,更是通过现场的听众因情境转换的实现而“感受”而自觉“切入”的。正因为如此,讲授者的敬畏之心,便是沟通与融会“现场”各种关系情境的纽带,是讲授者所讲内容得以呈现并收获其“现场”成效的基础。惟敬畏之心让我们富有历史感,而也只有富有历史感的人才会真正进入于历史。

讲“王阳明心学”的时候,我自以为是以这样一种敬畏之心进入“现场”的。我没有过多地涉及王阳明的生活事迹(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在央视“百家讲坛”已经讲述过相关内容),而是主要就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展开阐释。对每一个论题,我并没有一开始就取某种“批判”的态度,而是尽可能把王阳明本人的观点讲清楚,尽可能把思想本身的内涵显现出来,尽可能让听众自己去面对王阳明的思想世界。我本人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则贯穿于王阳明一些具体思想的阐释与呈现过程之中。怀有敬畏之心,我们就不会以一己之意去衡评古人,以今天的观点去古人的思想,而尽可能实现今人与古人在精神世界的对接与融洽。

二、须熟知所讲课程的内容

任何知识都应当有其自身的边界。所谓讲授者须熟知其所讲内容,首先便要求讲授者对其所讲内容的知识边界有足够清晰的了解,同时还须对所讲内容所涉及到的纵横交错的各种问题有足够清晰的了解。讲授者对其所讲内容及其所可能涉及的诸多问题愈是熟悉与清晰,其知识储备愈是充足,则其现场的表现就愈是从容不迫,其所呈现的内容就愈容易被现场听众所感受。就此而言,我本人提倡网络公开课的讲授者,对其所讲的内容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前期研究。只有深入并且广泛的学术研究,才可能对所讲内容的深层内涵有足够真切而又清晰的体会。只有对所讲内容能够熟知并融会贯通,才可能在现场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去呈现所讲内容的深刻。

就我所讲的“王阳明心学”来说,众所周知,王阳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宋明理学中的“心学”典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是至巨的。但就我国的现代教育传统来说,王阳明同时也是一位被批评的人物,他的思想则被说为“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毫无疑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本身是复杂的,要讲清他的学术思想,并且恰当地评价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讲授者必须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本身有深入研究,对他的思想的各主要方面有深入领会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对宋明理学的整体过程及各家学说所持的不同观点能够了解清晰,才有可能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进行体系化的梳理,从而做到脉络清楚,讲解从容。在很大程度上,我自己过去对王阳明的研究,对宋明理学之整体的研究,以及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全部知识,就成为我讲授“王阳明心学”的前期“预演”,成为讲好这门公开课所必要的前期知识预备。

熟知所讲课程的内容,实际上涉及到“讲什么”的问题。知识的门类极其多样,课程的时间总是有限,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选题”,并且还必须考虑选题在有限时间中得以完整呈现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选题所呈现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提升以及民众知识素质与文化素质的提升,则应当是更加需要考虑的。一些看似“有趣”的选题,却可能并不利于民众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甚或迎合了某种不健康的趣味。一些看似“新颖”的选题,却可能是“素隐行怪”,反而妨碍了真实文化价值的有效呈现,甚至对民众产生不良引导。“讲什么”体现了讲授者的自身素质。我个人认为,凡有意尝试网络公开课的教师,首先要考虑从自己所熟知的学术领域当中去进行选题,避免临时“拼凑”选题。临时“拼凑”的选题,虽可能题目相当吸引人,但同时也有可能会因讲授者缺乏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而导致讲述的浅表化,甚至出现某些知识点上的错误或偏差,从而无法真正实现网络公开课所预期的知识目的。要考虑选题的价值,总以有利于民众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旨归,否则即便是有趣新颖,也仍有可能无法实现网络公开课所预期的价值目的。

三、须对听众的知识结构有良好预期

网络公开课的特殊性,实际上在于“现场”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如果通常的课堂只面对一种“现场”,并且只一次性地存在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那么网络公开课的“现场”却是多样的与可变的,是可以重复性地转换而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之中的。这种“现场”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同时也就造成了听众的多样性与可变性。不言而喻,课程本身信息传达与呈现的有效性,本质上并不完全取决于课程的当时“现场”,而更为明显地体现于不同时空环境中听众的“感受”。正因为如此,讲授者必须对听众的多样性及其知识结构的复杂性有足够的预期,这样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保证课程的知识目的与价值目的的恰当实现。

这里显然涉及到“如何讲”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讲授者切须戒除“权威”心态,必须心中要有听众,对听众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切不能低估听众的知识水平及其对某些问题哪怕是艰深问题的理解能力。课程的讲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同时也是讲授者自身知识素养与人格素养的呈现。要恰当地呈现自身,我觉得有两点是重要的。第一点,讲授者基于所讲内容的熟知,要尽可能完整而又有深度地把知识的核心点及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呈现出来,切忌流于浮泛。讲授者必须杜绝对听众“忽悠”的心态。如以此种心态开讲课程,哪怕是讲授者能言善道,甚至语词华丽,即使能收效于一时,也未必能持久,甚至终于师德有缺。第二点,讲课的语言应尽量平实而通俗。讲授者戒除“忽悠”心态,同时就要求尽可能把所讲知识内容的应有深度如实而有效地呈现出来。由于网络公开课的听众是多样的,听众的知识结构自然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讲述的语言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内容有深度与语言通俗,这两者并不矛盾。“通俗”的本来意思,就是“通达于普通大众”,原本只有所谓“高深”的东西才存在“通俗”的问题,所以“通俗”绝非“庸俗”,而是一种不易达到的工夫。大凡教书,总有四种境界: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深出、深入浅出,惟深入浅出为最难。它不仅要求讲授者对所讲内容要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还要求对内容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能够融贯通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知识内容进行陶冶熔铸,出以己意,而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这种深入浅出的“通俗”,不是没有多少内涵的“肤浅”,而是经过讲授者自身消化而又融入己意的重新阐释,是“高深”内容在一种更加普遍维度上的转换。内容的熟悉与融贯,是讲授者在讲课时自信而从容态度的来源,通俗的转换,则是课程内容实现其更加普遍的知识效用的基本途径。我想这或许正是网络公开课所预期的基本目的。

就“王阳明心学”来说,“心学”的内容尤其在今天是并不“通俗”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等等,几乎每一个都包含着相当复杂而又深刻的理论内涵。我在讲述时,首先存了对阳明心学本身以及对听众的敬畏感,我既没有回避心学问题本身的抽象性与复杂性,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尽可能把并不“通俗”的问题转换为“通俗”的话语。因为我完全相信,认真的听众是完全可以理解并领会那些深刻思想的。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不能把深刻的思想内容用“通俗”的方式来呈现,则公开课即失去其有效覆盖面的广度。如果回避思想的深刻而只讲所谓“通俗”的内容,则公开课便失去其知识有效呈现的深度。两者都会导致无法充分实现公开课本身的知识目的。

四、关于“演课”的想法

现在似乎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网络公开课并不是课堂讲授实况的呈现,而只是为了网络传播的目的而“排演”的,所以它与通常的课堂讲授不同。我本人并不十分赞同这一观点,甚至认为这一观点对网络公开课的讲授者可能会产生误导。所谓“演课”,那就是把讲授者的演讲、课堂以及课堂的听众都当作是“演员”,只不过他们所“演”的不是戏剧,而是“课程”而已。但实际上,在这一观点之中,“课程”本身便成了戏剧。我个人觉得,“演课”之说不是把网络课程导向健康发展

之途的良好观点,甚至会对网络课程本身产生相当严重的伤害。在“演课”的观点之下,恐怕很难避免讲授者把讲台当做舞台的心态,眉飞色舞的做作、口若悬河的夸夸其谈、把戏谑当做幽默,甚至故弄玄虚、愚弄听众的“抖包袱”,恐怕就很难避免了。而毫无疑问的是,所有这些不仅不会带来课程内容的深化,更不会真实提高课程讲授的质量,充其量只能带来课程貌似的“吸引力”而已。如我们上一点所说,网络公开课的受众面是相当广泛的,听众的知识结构也是相当多样与复杂的,讲授者切不可低估听众的理解能力,“演课”即便可以收效于一时,恐怕终究难以持久。在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仍然回到最初的观点:网络公开课的讲授者应当对所讲的知识本身、对听众都怀有敬畏之心。这就要求讲授者必须要戒除“演课”的心态,而回归到课程以呈现知识与思想为本的恰当定位。

第12篇

如今,当老师们在不停地从书本、实践中汲取知识营养时,也出现了学习的高原反映,教师发展也到了瓶颈期。为了克服老师们这种高原反应和瓶颈式发展,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在经过对学校教师长期的调查、观察和研究,在不断的尝试、总结、反思、摸索、研究中,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找到了一条高效的培训之路——网络研修。

网络研修的定义网上有很多,而我比较倾向的是: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络,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促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对于学校从教师发展来说,我们把网络研修和网络教研有所区别,是因为我们不仅用网络来开展教研活动,更希望通过网络让老师们主动研修,提升自己的修为。在经过了两年多的网络研修活动,老师们也有了一定的专业提升,在实践中我们也探索出了一些网研的路子,在此与大家共勉。

一、 建立QQ群,开展集体备课,在聊天研讨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我们学校在远程网、城域网的影响下,老师们接触网络的时间较早,QQ已成为老师们必不可少的聊天工具。抓住老师们喜欢聊QQ这一心理特点,把平常的集体备课移位到QQ群,老师们在不受统一地点的束缚下首先在心里乐于接受了这样的集体备课。大家围在一起讨论,当意见有分歧时,总是顾及面子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而在QQ群,老师们因为少了面对面的碰撞,想说啥就都能说啥,在无所顾忌中让集体研讨的氛围更浓。具体操作如下:

1.建立QQ群,构建QQ群教研文化。

这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我们让网络技术稍高的老师来完成,要做好建群、申请群号、公布群号、加全校教师入群等工作。

在技术的支撑下,研讨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我们还需要群策群议,浓厚QQ群教研文化。如:取群名、选群管理、制定群宗旨。

群名:因为是集体备课的教研群,我们起名为“实验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群”,当然还可以取一些诗意的名字,如:“竹乡儿女的梦”“知行在路上”等等。

群管理:根据实际情况,群管理能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在我们的集体备课群中,我们设置5个管理:教导主任、语数英艺教研组长。

群宗旨:顾名思义是建群的主要思想和意图。一般是用一些鼓动性和感召性极强的语言以激励大家为了共同的教育梦想参与探讨。如:牵着你的梦、拉着我的梦,相约一起走过这片教育芳草地,留下踏实的教研痕迹……

2.确立研讨主题,组织有效研讨。

(1)在每周一由教研组长把集体备课的时间、内容、主题公布在群里。安排主持人组织活动,并通知参与老师们有所准备。

(2)主持人将研讨主题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教参等)发在群共享里,供老师们阅读下载,提示老师们做好集体研讨准备。

(3)集体备课时间时,由主持人发出话题,进行研讨。主持人此时要特别控制老师们的话题,特别注意跑题、偏题、有一些消极思想的老师思想消极的言论。

(4)研讨结束时,主持人总结研讨结果,并宣布达成的共识以及引起的分歧。

(5)记录员整理聊天记录,发在群共享,龚供老师们进一步深入研讨。

长期的QQ群集体备课,让老师们在聊天中有效开展集体备课。这样的备课,老师以轻松的心态、放松的心境在和谐的氛围中开展教研,既让集体备课省时、高效,更增加了集体备课的深度,从而在慢慢的积累和沉淀中让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达到有效提升。

二、依托新课程网络教研室,让研修成为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助推器

走进新课程网络教研室,缘于遵义地区小语骨干教师培训,在赤水小语网络研修团队的帮助下,走进了这块实现教育梦想的新境地,在这里跟名师学习、与专家交流。学校在带领教师走进新课程网络教研室,也慢慢摸索出了一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快速之路。

(1)出台制度,使研修制度化。接受一个新生事物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在实行之初,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尴尬。为此,在大胆谋划让老师们走进新课程网络教研室学习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网研制度,如:网研考勤制度、网研考核制度、网研听(评)课制度、奖惩制度等等。制度的严格执行,也在网研伊始保证了研修的有效实施。

(2)网络课堂研究。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新课程网络教研室中,就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名家风范、感受名家风采的平台。一学期的时间,学校老师听窦桂梅、吉春亚、王崧舟、于永正、孙双金、黄爱华、华应龙等名师课例上百节;听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课例和第八届青年教师赛课课例20多节。在这些课堂观摩中,常常能听到老师们动情而又动心的感叹,在学校和县上举行的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中,也能看到老师们学以致用、学中反思、学中提升的痕迹。

接触中能感受其独特、品味中能感受其魅力。如今的老师们已从任务驱动到乐于参与、从接受到享受,从最初的制度管理到如今的放飞自由,在自己的教育空间里驰骋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三、网络寻访名师、让自己走向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