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听课总结

网络听课总结

时间:2022-05-13 06:1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听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听课总结

第1篇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学历培训,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学习形式。我们作为湖北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自2000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有280多名本、专科学员通过认真的学习和严格的考试、考核,学成毕业。2004年暑假,我们在原有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增开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本科专业,七个专业共有在籍学员176人、跟读生12人,实际在读学员188人。工作中,我们按照湖北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们接受校外学习中心的任务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尤其是今年5月,省政府批准在潜江艺术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后,我们更加专注于远程教育。根据上级指示和学院实际,原承担远程教育管理任务的潜江艺师培训部过渡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成教处,并从过去从事教师继续教育、教育干部培训、学历教育和协助管理教师队伍等多重工作,转变为从事职业技术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两项工作,利用远程教育形式配合湖北教育学院办好本科学历教育成为成教处的主要工作任务。

为此,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李飞同志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小组”,并明确规定了职责和要求。学院投资60万元健全了网络管理中心,与市电信公司建立了长期、高速、大容量的网络连接。学院新购置了100台计算机成套设备,组建了2个高规格的计算机教室。学院规定,学院现有的4个计算机教室和1个多媒体教室在双休日、节假日由成教处独立使用。由于专业增多,成教处还在原有的2间普通教室里安装了大屏幕放映设备,并接通校园网络。这样,即使是全部专业同时集中听课,也能学科相对独立,学员互不干扰。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改善了成教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每人配置了联网的计算机,添置了音像刻录机、激光打印机,为组织、管理、备课、辅导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员按照各学科教学计划听课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一)在统一的时间进行面授。一方面,根据湖北教育学院远程教育的上网课程情况,我们选择了部分重点学科课程进行集中听课面授;另一方面,我们安排那些在家里无法利用计算机听课的学员来学院集中听课。为了防止网络冲突、意外中断等故障,我们将各专业课程全部下载,并刻录成光盘,将课后练习题、复习题下载打印,建立了教学资料库。时间、人员、课件、练习四集中,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二)按统一的计划自主学习。在网络技术普及迅速、比较发达的今天,我们鼓励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的学员遵照教学计划,直接上网学习。为保证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我们举办了上网学习操作技术培训,派人上门为学员安装设备、软件,开设24小时咨询电话。这样,学员既节省了学习费用,又不影响工作,还能自由地反复学习和探讨。

(三)分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对没有计算机联网条件而学员又较为集中的地区,我们将刻录的光盘免费供给学员,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听课。我们要求组长详细做好考勤记录,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我们还与学员所在学校取得联系,请他们在计算机设备、学习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派人下乡巡视和指导。

(四)随时接待学员来院学习。对于因特殊情况缺课、落课,或者有学习困惑的学员,我们热忱欢迎他们来学院补课和交流。对个别学员,就安排在教师办公室听课学习;人数较多时,则开放网络计算机教室。这种形式,很适宜解决学习进度不一致、学习科目繁多、学员个体差异等问题,也是我们各班班主任平时独立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确保远程教学质量。

这一届的学员,虽然都经过了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整体水平较前一届有较大提高,但对于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来说,如果管理跟不上,则可能使学习流于形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我们把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管理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人落实,环环落实。

(一)健全制度。为了规范管理,我们针对新的学习方式的特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辅导教师工作职责》、《班主任跟班指导制度》、《学员自学与面授管理制度》、《学员结业考试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并在开学典礼上由学院领导宣讲,将这些规章印发到每一位教师和学员手中。每次集中听课,班主任都要再次强调。我们还建立了学员学习“三册”:面授考勤册、作业评定册、学科成绩册,实行平时学习情况与学分、考试(考核)成绩挂钩。

(二)狠抓落实。

严格学习考勤记载。每次面授,都安排有领导值班检查,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员的出勤情况严格清点登记。分组集中听课,则由学习小组长详细登记,报班主任载入总册。

严格作业检查评定。辅导教师在认真随堂听课的基础上,提出作业要求,将作业题打印下发到学员手中。各科考前集中辅导时上交作业,辅导教师及时评定,写好评语,做好记载。对于个别学科不便进行作业评定的,则通过抽查听课笔记来作评定。

认真进行学习辅导。根据各专业课程情况,我们聘请学院优秀教师担任学科辅导教师,并发扬跟班听课、辅导的优良传统。听课过程中随时与学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结业考试前,再有针对性地集中进行重点、难点辅导讲座。辅导资料印发到学员手中,人手一份。对于学习小组平时遇到的问题,则采取预约方式,由成教处派辅导教师下乡巡回解答。

第2篇

【关键词】 课程知识体系;化学课本;空白栏;妙用

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学习工具,科学探究是《标准》的主线,贯穿于《标准》始终。为了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逐步感悟知识,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技能,教材在相关内容的后面留有空白栏,如何巧妙的利用空白栏,挖掘教材背后中的隐含的知识,通过理解和整合,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课程知识体系。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下四点。

1 空白栏记录预习时的疑难问题

化学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客观上决定了其内容的零散性和抽象性。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化学的前提,由于化学内容的零散性和抽象性,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总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是学习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善于提出这些问题,并记录于课本相应内容的空白栏处,以便在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下课后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讨论、查阅资料等。因此,在空白处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对于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学习的自觉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用空白栏记录教师讲授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归纳

听课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学习时要认真听课,特别是要带着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侧重的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的空白栏做好记录,记录的要点主要有:(1)教师讲授的重点和难点知识;(2)教师在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例如:九年级课本上册P35[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归纳总结;例如: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问题记录下这些内容将为课后的复习与研究、归纳和总结提供便利条件。

3 利用空白栏做好学结

做好总结是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的运用与记忆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好空白栏做好总结工作。在进行课后复习时,要学会用简明的语言对本章节所学的内容作简要总结,并把总结语言记录于空白处,便于记忆。在单元或某些章节复习时,要对前后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异同、提炼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记录于单元或章节空白栏处,便于知识的提取与运用。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习方法也要不断加以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注意事项和今后努力方向等,把这些内容记录于某显要位置,便于今后学习参照。

4 利用空白栏补充课外资料

学习过程还要阅读适量的参考资料,以帮助消化所学的内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本好的参考资料总会在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做深入细致的解析:(1)教材的重点和难点;(2)知识点间的联系网络;(3)学习方法;(4)典型例题解析;(5)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等。这些内容中总有一些是教材所无法包含或没有直接给出的,在阅读这些内容时,应及时把有价值的东西补充在教材相应的空白处,以便复习时总结与提高。

例如:九年级课本上册P32仅介绍“绿色化学”的概念,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间的关系怎样?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和“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 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解析]: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至少是两种;化合反应的生成物有且只有一种。

[答案]:D

第3篇

下面主要讲述学好高中化学的十种方法,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自主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每节课前都养成预习的习惯、知道老师上课要讲什么,自己有什么不懂、模糊不清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心中有数,课堂听课有的放矢,避免盲目的听,盲目的记,只有认真预习才能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二、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如老师讲化学反应方程式,听老师分析反应过程,不能只记结果。老师做演示实验,细心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老师讲计算,要听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学会规范解题步骤,一时未听懂的暂时放下接着听,等下课后,再找老师解决遗留问题。化学知识点多而零散,课堂记笔记很重要。书上有的简单记,书上没有的详细记。重点、难点、详细记。兼顾记笔记和听课,不能只听不记笔记,也不能只记笔记而忽略听讲,顾此失彼。

三、及时复习

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比如学习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四、规范解题,保证作业质量

在写作业时,首先要先看书,整理好笔记,然后再写作业。作业要认真规范,按要求格式去做,不要马虎大意。做完后还要仔细检查有无错误,自觉严格要求,最后总结一下所答题目类型,在解题中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5.备好“错题本”

做题的目的是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6.坚持归纳总结,形成习惯

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定期自我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通过总结,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总结的形式有章节知识总结、专题总结等。总结内容有知识点总结,解题方法总结,易错点总结等。总结的方法是知识点网络化、解题方法技巧化、易错点明了化。化学计算总结可以以解题方法为线索归纳解题技巧,常用方法有关系式法、守恒法、差量法、估算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等。这样坚持总结,形成习惯,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

7.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多种能力

化学实验分为四类: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课、实验习题。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的操作,后三类是学生动手进行的。教师的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具体地认识物质的外表特征,物质变化条件,现象和规律,帮助学生顺利地形成概念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并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还可以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学生动手实验是学生独立的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能更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对所得物质及其变化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掌握的知识也更牢固。无论哪一种实验,都要重视,在实验中多看、多动手、多思、多想、多问为什么,做到知其然,也知所以然,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8.建立题库,进行学习反思

把老师发的练习题,考试题都放在自备的习题袋中,以便查找方便,同时对做错的习题用红笔改正过来,对每一个错,要认真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记住,还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不会应用,还是马虎,不能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对错误原因也用红笔写在错题旁边以示警告。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如果知识点不准,则要强化记忆,如是马虎,以后要细心,如果不会应用,应多做些题,对做错的题,隔一段时间拿出来重做,经过这样一改一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致在今后的学习中少出甚至不出此类错误。

第4篇

一、课堂一定要认真去听。

学生一天中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课堂都无法做到认真听讲,这就相当于盖房子连砖都没有一样,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聚精会神听课,全神贯注,不要开小差。课堂中学习的内容都是物理学习的重点,所以,一定要认真听课。

二、基础差课前要预习。

我们都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由于我们基础差,物理学习一定要走在别人前头,建议基础差的同学课前一定要预习,这样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可以复习一下,新知识如果不懂可以标记出来课堂重点去听,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由于已经自学过一遍,听课的时候更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不会出现听不懂而失去信心不愿意听的现象。

三、课本先吃透。

基础差的同学普遍存在课本都没掌握,甚至最基础的公式、定理都没记住,谈何灵活应用,如果基础很差,先别忙着到处刷题,想办法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的滚瓜烂熟。

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不建议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记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四、重视物理错题。

物理基础差就没有必要大量刷题,对于每天出现的错题,优秀学霸总结的错题,课上老师重点讲解的错题,要及时的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归类、总结。做到同样的错误不一错再错,物理成绩就能快速进步。

第5篇

一、动员部署到位。

为保证本次教研月活动顺利实施,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教研月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任副组长,###、###、###、###等同志为成员,于3月27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教研月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二、开展的活动

1、我校教导处组织了一次全面的教学“五认真”大检查活动,检查时对照《教学常规要求》和《电子备课实施细则》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落实教学“五认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规范教学常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开展校本教研专题研究。这次活动我们结合本校实际重点探讨了语文阅读与作文初步入门教学和数学计算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课题。

3、本次教学质量月活动,督促各教师平时上好“常规课”,争创“优质课”,学校领导随时随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另外结合本校学科特点上好“研讨课”。研讨课主要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各教研组教师结合研讨课题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本次活动学校一共组织了四节研讨课,我们研讨课展示的目的,一方面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挖掘课堂的得与失,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效益;利用学校论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三、取得的成绩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教师围绕各科教研课题在论坛积极畅言,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互相交流,形势喜人。学校共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四次,对四个教研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四位教师提供了研讨课,在学校论坛上教师共发帖86个,对相关教研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校长刘礼从全程参与了教学质量月活动,推门听课12节,组织教师专业成长讲座2次,并亲自承担了文塘小学论坛的建设工作,为学校的教研活动创造了一个网络平台。语文教师李端信作为一名老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上学校网站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认真做好摘抄,并经常上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我校###老师执教的作文研讨课《我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画面便于学生观察,特别是几种小动物外形的细致观察以及教师结合范文对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本校的作文启蒙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数学组教研组长汪幼云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带领教师结合本校数学课题共同探讨、共同攻关、共同提高,在此次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刘卫红老师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注重加强网络交流,在教学中把获得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以上四位教师被评为教学质量月先进教师。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反思方面:很注重于案例和随笔的书写,而对日常课后小结类的反思明显不足。建议应在教案上留有一席之地。

2、同伴互助方面:仅限于集备和互相听课,缺乏有明显效果的做法。

3、目前我校教师还是停留在使用别人制作的现存课件上,对课件的再加工改造和制作能力急需提高。

第6篇

关键词:学生评教网上评教对策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和核心,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监控和评价。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评教是评教的一种方式,它对深化高校的教学改革、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的学风建设、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网络评教的意义

(一)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网络评教已成为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检测与监督手段。依据学生的评教结果,学校可以在教师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思考,并有效地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研究。

(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学生网络评教,建立起配套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吸收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和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推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学生网络评教是教学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学生网络评教可以让教务管理部门更准确地掌握学校的教学工作状况,从而为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水平奠定更好的基础,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二、网络评教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开展教育教学评价的时间并不很长,许多相应的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学生网络评教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标准不一致。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有的学生对严格要求的教师打低分,甚至有个别学生出现报复心理,给教师恶意打低分。不少学生网络评教时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用严格,自己相对自由,该门课程还容易及格。

(二)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不合理。由于年龄差异、专业知识水平不同和学科背景不一,大学生这个群体在评教上有些方面不能做到理性认识和公正评价,只看教师的表面,而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等很难做出判断,很容易出现偏差。

(三)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过程评价。目前我国高校采取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总结性评价,在整个学期教学中,缺少过程性评价,不能为教师随时提供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滞后的信息对改进教学是非常有限的。

三、影响网络评教质量的因素

影响学生网络评教质量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年级高低、专业、性别、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以及课堂学习时间等几个方面;另外,有的学生认为学生网络评教只是走形式;有的学生认为由于网上评教系统设置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或者是因为不参加评教就会影响成绩等原因,于是在评价时随意性很强;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某教师幽默、学历高,或者师生关系好而而给出的评价过高。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的教龄、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对学生要求是否严格;教师是否为人师表、是否尊重学生等等因素,都是网络评教中的影响因素。

(三)评教的组织管理因素。评教的组织管理因素主要有组织方式、评价工作人员素质态度以及组织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对评教质量有所影响。

四、提高网络评教质量的对策

(一)科学设计网络评教内容和评教量表

1、确定科学的评教内容。一般来讲,教学质量评教内容应该包含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两个方面。既要有对教师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又要有考察教师专业技能,教师素质以及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有对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的要求。笔者建议可以将学生的评价结果只占80%的权重,院部的评价结果占20%的权重,而教学督导的评价主要用于跟踪听课后及时地加以指导,给出定性的评价,最后由教学督导小组给出最后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

2、设计科学的评教量表。学生评教量表应将评价课程的指标与评教教师教学的指标分开,使学生网络评价的结果是反映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而不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真实性缺失;评教量表应随学科或课程类型而异,主要体现教师的教学表现;网络评价表的指标和项目内容应是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的,应由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共同设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是参与评价的所有人相互作用、共同构建统一观念的过程。

(二)加强网络评教的组织管理工作

1、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使其理解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加强评教前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使学生做好评教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端正评价态度,避免参评行为形式化。通过宣传和动员,让每位学生都明白评教的目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权利,认识到合理的评价既是对教师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最终受益的是教师和学生本人。

2、加强对教师的宣传,避免抵触情绪。教师应把学生网络评教视为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和教学研究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要引导教师牢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教书,教师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做人。要引导教师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思想水平、专业水平、教师的基本素质,对学生、对教学工作的爱心等方面下功夫,以切实改善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的评价。

3、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提高评教质量。高校的教学评价可以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价的方式主要以网上评教为主。定性评价主要有学生座谈会、同行听课评课、督导员跟踪听课评价等方式。

(1)定量评价。在定量评价中,应保证给学生充足的评价时间填写评教量表,不要太仓促,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好对每位教师在每个指标上的表现做出判断,避免学生评价时没有认真思考就给分。

(2)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统计出的都是干巴巴的数字,尽管通过数字我们也以分析出教师哪个方面存在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程序,但具体是什么问题仍是模糊的。要了解鲜活的事实,还必须有一定形式的定性评价。定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是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实行同行相互听课评课制度、督导跟踪听课制度等等。这些都可以及时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找出不足,及时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婉萍:《学生评教作用及其局限性研究》,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

[2]雷敏:《论提高高校学生评教质量的方法和策略》,载于《高教探索》,2005年第1期;

第7篇

关键词:依案施教;备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4-0055-02

“依案施教”是指教师依据课前设计、编写好的教案去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可以理解为“备课”和“上课”,这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此,尤其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作为指导教师,我根据日常教学工作对青年教师的基本要求,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针对他们发展和成长的不同阶段和情况,以“依案施教”为主线,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和发展。根据侧重点不同“依案施教”会有以下三种要求。

一、“依案施教”要求之――会用别人的教案依案施教

这一要求主要侧重于培养青年教师对于多种教学资源的接受、理解、整合和运用的能力。这里提到的“别人的教案”根据其完整程度和来源不同有两类。具体做法如下:

1.听课后能“依案施教”上“模仿课”

“听课”是学校规定年轻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无论是“年度考评”还是“青蓝工程”等各种考核都把听课作为重要内容和指标来评价。可见“听课”是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听课的对象不仅可以是自己的指导教师或其他有经验的教师,也可以是其他青年教师;听课的形式可以是随堂听课,也可以听各种级别的公开课、评优课以及教研活动中的研讨课等。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听课,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听为己用”,青年教师要将听课所得转化为自身的教学储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听过的课,青年教师会模仿着在自己的课堂上完成相似的教学,即会上“模仿课”。这也是“依案施教”对指导的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最低要求之一。虽然是最低要求,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虽然“模仿课”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是别人的、现成的,可以拿来就用,教学过程也已完整地呈现给他们了,但很多因素及生成性的问题会让青年教师在上模仿课时感到困难或疑惑。比如:教学中的技能示范会反映青年教师是否具有扎实、全面的体育技能能力;教学过程中场地器材的选择与布置、队列队形的组织与调动可以看出青年教师能否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提前做好预设与安排;各项练习次数的要求和教学时间的把控则需要青年教师关注课中学生实际的练习状况,并能及时进行调整等。诸多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会使很多青年教师感觉到“上‘模仿课’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让青年教师在听课后“依案施教”模仿上课会对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有很大帮助。

其实,要求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把听课的内容“依葫芦画瓢”地移植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也是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教学工作的好方法。对于初为人师的他们来说,如何上课是他们最应了解和熟悉的内容。通过上“模仿课”,青年教师很快会知道一节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以免初登讲台的他们会因为紧张或时间不够而忘记热身或放松环节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出现。给他们一个较为成熟的教学设计和教案,让他们在看完其他教师的现场教学后,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消化,模仿着进行教学,可以让他们快速适应课堂教学,并对他们形成正确的教学态度、观念、行为、习惯起到良好的帮助和引导作用。

2.会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整合成教案“依案施教”

当今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已离不开网络,很多地区、学校也为教师配备了计算机和互联网,让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教案、微课、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青年教师在使用网络方面是有其优势的,如何将这一优势变成他们成长的助推器,是值得指导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会要求青年教师按照指定的课题上网搜索相关教学视频和好的教学设计、教案等资源,并且“依案施教”。

他们的第一步是上网搜索。很多青年教师会觉得这样很轻松、很省事,但当他们亲身去做了以后便会知道其实这并不容易。原因是网络上的很多教学设计、教案、视频等资源都有其特殊性,有的过于简单和粗制滥造,无法真正付诸于实际教学;有的个性化明显,对于场地、器材、设备的要求很高,教学设计不易“复制和拷贝”;有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描述过于简单,青年教师不易理解,更别谈模仿了,所以真正能够拿来就用的资源其实并不是很多。“什么有用,什么可用,什么无用”是需要他们依据自己有限的教学经历和感受去辨别和筛选的。其实这也就是对他们起到锻炼的价值所在,因为在搜索资源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带着明确的目的看了很多、想了很多。接下来就开始考查他们的个人能力了。

第二步,青年教师需要对自己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教学设计、教案、视频等相P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和个性化处理,找出其中有关联或可关联的内容、片断、方法(如各种各样的热身活动、放松活动方法,发展不同身体素质的游戏,各种教学组织的队形及调动方法等)。他们要根据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进行修改、组合、串联(例如根据教材涉及到的器材选择游戏,针对教材特点设计素质练习等),然后设计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设计或教案(我戏称之为“网络教案”和“网络设计”)。如果这么做下来,这些青年教师一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无论是时间还是阅读的信息量,都要远远大于一节正常备课的量,无形中他们对于课的思考也增加了很多。

第三步,是要求他们根据设计好的“网络教案”或“网络设计”去“依案施教”。这是让青年教师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方法。由于受到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想象他们在将自己通过网络搜索得来的设计、教案付诸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困难,当然也会有许多灵感、火花。譬如,设计的游戏由于组织方法欠妥、规则制定不详或方法介绍不清等原因导致准备时间过长甚至无法实施和结束;再如,辛苦编好的一套徒手操或器械操由于动作复杂、不易模仿或示范面、示范位置选择不当导致学生不能集体模仿或跟做等。而所有这些体验是他们在听课或上“模仿课”时所无法获得和感受到的。此时,作为指导教师就应该“趁热打铁”,及时与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告诉他们该如何改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他们学会调整心态和情绪,帮助和引领他们成长。

二、“依案施教”要求之――独立设计创编教案依案施教”

在这里“依案施教”侧重于对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教学计划有学年、学期和单元计划之分。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历有限,教学经验不足,如果要求他们准确把握、合理安排每学年、每学期、每单元的教学计划,可能要求稍高了些。所以要求他们能“依案施教”可能更为合理一些,即“能够独立进行备课,并能根据自己设计的教案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分解为“依案+施教”,也就是“独立备课+依案上课”。虽然这是对中小学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却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在每一学期的体育课教学中,涉及到的教材内容可能有4~5项甚至更多。而且每一个教材的教案也会因年级、学期和教学进度的不同在教学目标、重难点等方面有所侧重。所以独立设计和编写教案是需要青年教师静下心来去慢慢学习、摸索和积累的。当然,如果青年教师能够坚持多听课、多上模仿课,再结合指导教师的指点多看教案,独立设计出优秀的教案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青年教师能够独立完成教案的设计和编写,说明他对教学过程已经成竹于胸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付诸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验证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选择的游戏能否操作,安排的练习是否合适,预设的练习次数、强度是否合理等,力求让自己的教案可行、可依。有了“可依”的教案,另外通过不断地上模仿课和教各种教材,让自己真正做到能够“依案施教”。并以此为起点,在“依案施教”的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最终实现由年青教师向成熟教师的蜕变。

三、“依案施教”要求之――能帮助他人依案施教

这一要求应该在青年教师能够达到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主要侧重于“正确判断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追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处理生成性问题的科学性”等较高教学能力的培养。

当青年教师已经能够正确处理教材,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并熟练运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例如他们会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做出自己的评价,发现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会有自己的判断,并能正确地表达出来,给其他教师提供改进建议。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学工作要点依据,以教师进修校校本教研工作为依托,结合我校实际,在现有学校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教研目标: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用心营造教研氛围。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这是本学期的重点。

3、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或实践优质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反思,力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步骤和方法:

2、深化制度。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作保障。

3、深化课例研讨校本教研模式。

深化上学期的教研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1)每个教师围绕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要求:课后说课后反思)

(2)教师(学校领导)听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希望。)

(3)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修改。

5、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1)加强常态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好各项检查记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将狠抓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调研,学校领导将加强听课力度,采取推门进听课、跟踪听课、检查性听课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立足课改,不断深入实施新课程。扎实开展人人争达标活动。以教校为单位,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

(3)立足岗位培训,逐步提高。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技能比赛,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等活动。

6、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研讨内容。

第9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为使我校教育教学保持区内一流,全国领先。继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群体的培养两个重点,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坚持文化素养与身心健康并重,使学生基础知识、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齐头并进。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二、全期工作重点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本学期将继续开展校内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取长补短,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尽快形成学生欢迎、家长放心、教学过硬,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将对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和内容进行考勤、登记和访谈并及时通报。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总结推广优秀教研组的先进经验。

    3、抓好师徒结对计划制订和落实,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尽快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

(二)坚持教学常规管理

    1、坚持校长、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三级教学管理体制,由教务主任直接负责学校教学管理、教学监督、教学指导、教学反馈、教学检查,组织教研组长按时完成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活动。教研组长负责落实学校、教务处制定的各项教学计划。 

2、坚持三年以内教龄的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次汇报课。建立有学校领导参加的“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制度。

3、坚持每学期定期调阅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登记本,加强教学指导力度,加强教学监督检查力度。

(三)教学常规和要求

1、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反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修正教学方法,按新的课程标准和要求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上课要有详细教案。已满3年教龄的教师也要写简案,杜绝无教案进教室上课。

2、教师布置作业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杜绝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对于给学生布置的模拟、测验、练习等套题,教师要做到不滥发,不超纲、不超前。一定要在下发前认真分析、研究题目的难易程度、有无错漏以及可行性。

   3、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需要,改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尝试进行常态编班下的分层教学,多与学生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进步。

4、 充分发挥电教和网络优势,从多角度、多层面构建校园网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坚决抵制网络游戏。

   5、利用好外教资源,邀请外教参与外语组的主题教研和学生竞赛,提高我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三、各月主要工作

八月:

1、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编排课程表,发放课本,印发教研组计划、教学进度表、校历表等。组织完成高三年级暑假补课考试。

2、 检查实验室、体育保管室、电教室、艺术、音乐教室的准备工作。

3、抽查教案。

九月:

1、协助各年级组完成补课、培优、晚自习的安排。

2、督促各教研组组织讨论教研组计划、教师教学进度表和“四个一”,并上交检查。

3、完成“师徒结对”登记表,通报表扬上学期师徒帮工作情况。

4、 有计划的对新教师和部分中、老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及时将听课情况反馈给本人和教研组。

5、各教研组更新主页,9月30日检查公布。

十月:

1、加强体育、美术、音乐、信息课的课堂组织、纪律检查,抽查教案。

2、组织开展指导教师示范课(或专题讲座)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3、检查各年级培优、辅导计划,了解上课内容,组织学生座谈。

4、段考命题。11月1日将试卷交组长、备课组长检查后送教务组。

十一月:

1、第11周(11月8-11日)段考。考后3天上报成绩,同时交质量分析表。

2、第12周,完成段考成绩统计,协助各年级召开家长会。

3、分年级进行学情调查,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和各教研组、处、室。

4、各教研组准备材料参加桂林市“先进教研组”、“优秀教师”的评选。

十二月:

1、 检查教学进度,要求各科学年级备课组“三统一”(进度、资料、测验)。

2、 做好复习、备考工作。高一、二年级各科参加全市统考。高三年级准备迎接全区语、数、英会考。组织高三文/理综合科目联考。

3、 统计XX年度“师徒结对”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情况,上报科研处备案。

元月:

1、 检查各年级“培优”实施情况,完善教学管理。

2、 加强晚自习的纪律,检查值日教师到位、辅导情况。

3、 统计、上报期考、期评成绩。

第10篇

一、建立教研QQ群组,提供交流平台

QQ群聊网络教研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借助这个平台进行互动研讨,教师们可以畅所欲言,又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尤其是对一些问题或困惑一时想不出好的或满意的解决方法和思路而过了一天或一段时间才有奇思妙想,同样可以发在QQ群聊里,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讨论、争议,产生共鸣,为传统教研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能在QQ群聊组发出较好的妙计、较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就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报刊、网络、咨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师们无意中阅读、接触、学习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而经典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又得到不断的巩固和诠释,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二、网络互动评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摸索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让教师看到自己的教学技能的长处和不足,又看到其他教师的优势和短处,我们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开展了同年级的同课异构公开课,使教师们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中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经验,也从中吸取别人和自己的失败教训。我们的做法是通过网络教研QQ群的论坛板块发帖子互动评课:

先是每个上课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发到评课板块。

然后是每个听了课的领导、教师都要跟帖畅谈感受、意见、困惑、建议,让上课教师在清晰的比较、思考中感悟和反思新的教学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新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吸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在评课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接着由执教教师根据每个听课教师写的“听课一得”(包括优点、不足或建议或问题均可),在备课组组长的主持下面对面地交流和讨论,有的放矢地分析其他教师的评课记录、有的放矢地分析得与失,对要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完成“成长与反思”记录表。

最后把“成长与反思”记录表发到论坛对应的板块。

如今,我们论坛版块已覆盖已开设的所有科目,注册人数有100多人,最高日发帖量有50多篇,对于一个欠发达的偏僻少数民族山区学校来说已经是新的起点和质的飞跃。

三、整合网络教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在我校QQ群组网络教研平台中设有“评课论坛”、“资源中心”、“成果分享”、“消息”、“学习参观交流”、“班级管理”几个栏目,各个栏目由主管领导和学科组长任版主。资源中心栏目收藏有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件、好文章推荐、制作编辑软件工具包。版主、学科组长、教研员必须起带领、示范作用,先完成一定数量的资源上传任务,让其他教师尝试使用这些资源,使他们使用后觉得实用、效果好、方便简单快捷,品尝到资源整合的成果。再鼓励全校教师参与到资源建设中,使资源库在源源不断的充实和扩大之中,点击率节节连升,教师们体验到参与网络教研的乐趣,逐渐演变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实现了资源共享,也使教师在专业话题的学习中快乐成长。同时我们向教师推荐了一些有非常丰富素材和学习资料的搜索网站,如英语的新知堂、新浪英语频道、英语园、韩国趣味英语等等。

四、设立评价激励机制,品尝教研乐趣

第11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l-103-03

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袁贵仁提出:“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要制定相应标准,将教育技术能力和运用水平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有鉴于此,全面认识常见的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对于教育信息化,学界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一般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教育信息化具有信息技术与教育双重特征,技术特征主要涉及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层面的特性;教育特征主要涉及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教育层面的特性。《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提出:“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教育信息化就是优化教育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促进教育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一般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专业培训使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断提升,逐渐符合专业标准的过程。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赋予教师专业发展新内涵的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信息化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技能,转变知识呈现方式、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更加重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培养。因此,信息化应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现代化,培养信息化背景下急需的创新人才。

二、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1 观察/评估。观察/评估是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一般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教研员参与课堂听课、进行评估并提供系统的反馈意见。这一经常应用于研讨会或新教师专业培训的模式,能够实现听课与被听课教师的双向进步,即参与听课的教师汲取了大量新知识,而被听课者在教学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在听取听课教师的意见反馈之后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和纠正,从而使其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观察/评估的缺点是,听课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而被听课教师由于对自己的问题不清楚而不得不依赖于专家意见。该模式还提高了人工、培训、电脑等方面的费用。观察/评估能改善被听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评估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或革新教学方法。在观察与评估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技术、数据记录以及对教师行为录像等,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公开课。公开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见模式,一般采用教师上课由同事听课,然后进行课后评议并提出反馈意见,教师再将反馈意见应用到课堂。与课例研究相比,公开课更注重教师行为。由于教学活动的公开性,模式通常以现场评价为主,教师通过同事间的相互听课、评议、反馈等实践活动改进教学行为。该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评估与指导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公开课模式离不开信息技术如视频教学片断以及广播等的支持与辅助。由于公开课模式主要由学校内的优秀教师和领导参与指导,成本较低,因此,该模式成为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然而,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公开课模式需要有较高技能的优秀教师做示范,否则将沦为平庸;另一方面,该模式作用的发挥依赖教师对批评建议的接受,主观性较强。

3 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师联合起来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真实课堂教学的研训过程。这一更加注重学生行为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一般由某一位教师负责教学,而其他教师则通过现场检验、听课、收集数据等来探析这节课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而后,负责教学的教师根据反馈意见,重新改进课堂教学。课例研究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实验性测试、观摩课等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设计过程,由此,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学习,进而形成学习和实践共同体。该模式成本较低,基本不需要外部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但该模式周期长,需要学校内部有一定水平的课程、教学、评估方面专家鉴定,且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达到高水准。总之,课例研究模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将注意的焦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有利于促进合作与学习。将课例研究录像上传至网络共享,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4 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模式又被称为探究式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指在研究小组内教师相互合作,对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进而寻求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一般需要研究课堂材料(如学生作业)以及问题解决的经验等。该模式以教师实际教学为主,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从而加深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学习与合作。但是,教师专业发展采取研究小组模式需要大量的时间与技术支持,无论哪个研究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工作停止,同时需要有水平和经验的人给予指导与帮助。

5 调查/行动研究。调查/行动研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需要出发寻找课题,一般由教师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专业发展模式。调查/行动研究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解决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和科研两条腿走路。解决问题的步骤通常是:采用行动、观察、记录结果,对结果进行反思,建立改进计划。调查/行动研究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及认识走向深入,有利于提高其采取行动、调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该模式帮助教师创建、收集、使用数据,形成系统、高效的教学决策。当然,调查/行动研究只能解决教师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因此,该模式在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难以实施。它不仅需要校外人员的协助、跟踪听课,同时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总之,调查/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发现和解决教学相关问题,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实践共同体,增强教师相互帮助、支持、指导的能力。在调查/行动研究实施层面,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显示工具、交流工具等,发现、共享、交流信息,从而形成报告、行动计划、量表等数据系统,当然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外地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6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指以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揭示其内在规律。案例研究有别于公开课,它强调对课堂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其中,视频案例研究应用相对普遍,具体表现为教师分析他人的课堂视频,通过观测、讨论、反思,将学习结果吸收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课堂视频案例可以下载并刻录在DVD和VCD中,或使用数码相机和手机拍摄视频,获取渠道较为方便。这一切都必须有配套的网络系统与之相协调,通常要求较高的宽带连接,这是许多学校都难以实现的;另外,案例研究对操作者技能与经验要求比较严格,而且成本也较高,其中包括计算机、因特网、宽带、数码产品等。总体而言,案例研究值得力推,它有助于教师确定成功教学的本质因素,在教师之间建立一个共享的教学视频库,帮助教师理解如何实施、组织、完成课堂改革。教师不但可以将课堂视频用于案例研究,而且可以从网络上收集课程和教学资源,了解并掌握案例中的教学艺术。

7 师徒制。师徒制是指由年长的、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模式。该模式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由几个导师和几个没有经验的教师组成一个团体,以多对多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辅导或者远程辅导。师徒制力求与本校和其他学校同事间建立密切联系,从而稳定教学工作和教师队伍。不容忽视的是,导师提供的经验与技能很可能与被辅导者的需求并不一致。如果导师和辅导者很少会面,这种师徒关系将难以维持与延续。远程辅导有赖于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如果这一技术条件不能满足,那么,交流与共享将无法进行。师徒制可以为培训、公开课或其他模式提供支持,给新教师以及那些在偏远地方工作或规模小的学校的教师提供持续的反馈、指导。教师利用邮件、在线聊天、手机,或利用教育网或端口提供的在线资源、教师学习空间、电子公告栏、博客、教师维基、电子邮件,与其他教师交流。

8 专业发展学校。近年来,师范大学与附近中学加强了合作。这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于一体的特殊模式被定义为专业发展学校,它为新教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氛围,也为在职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机会。专业发展学校兼顾大学研究者、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中学与附近的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将中学教学和专业化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为新教师提供师范大学的专业化学习,为中学教师的实践指导等提供帮助,将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与专业素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种专业发展学校只适用于大学与中学距离较近且优秀教师集中的环境中,同时需要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结构加以管理,从而保证其连续性。毋庸置疑,专业发展学校中教师通过邮件、在线聊天、手机、电话等方式相互交流,加强了师范大学和中学的联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师范大学和中学之间建立实践共同体。

9 双听众一直接教学模式。双听众一直接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较为新颖的模式,是指用交互音频、交互视频、虚拟学校直接向课堂发送指令,学生按照指令学习,同时指导教师按照步骤上课,课堂上教师和音频、视频教师共同教授学生。顾名思义,双听众一直接教学模式使双方受益,学生可接受高质量的教学,教师践行可丰富课堂经验。该模式技术易掌握,适用范围广,有助于教师探索新方法、组织讨论、熟悉教学技能。因此,它对于那些教学内容偏少以及教学技能薄弱的教师益处颇多。有助于提高乡村或其他封闭环境中的教学质量。但是,双听众一直接教学模式模型结构严密,很难得到升华与改进。同时,该模式的践行离不开畅通的网络环境(音频、电视、因特网等),并且虚拟课堂需要教师掌握文字处理或其他技术,技术依赖性强。

三、结论与启示

在纷繁多样的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进行选择,要考虑实际需要与情境,包括学校信息配套设施、教师水平、学校已经实施发展模式等。对于新教师培训,我们可选择观察/评估、师徒制。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由于各种硬件设施相对完善,可以进行开展课例研究、研究小组等方式。而离师范大学比较近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师范大学的资源,与其结成专业发展学校,共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对于经济欠发达或者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地区,我们倡导选择双听众一直接教学模式、公开课。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教师自身水平的差异往往也会影响运用各种模式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师资力量较好的学校,可以开展教学的深入研究,如案例研究、调查/行动研究等,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第12篇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开展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开展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和现实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校本教研以其明确的目标指向、与学校和教师的天然联系以及能动、鲜活和不断创新等特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现实的有效途径。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它有利于创设教师间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互相关心爱护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笔者所在学校对校本教研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从群体学习式校本教研、先导小组式校本教研、引领式校本教研、合作式校本教研、联片式校本教研、网络式校本教研六个方面阐述了校本教研的做法,及其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一、群体学习式校本教研

群体学习式教研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人才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搭建交流平台,让教师在互帮互助中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适时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志愿者组合等形式,加强群体学习,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我校在校本教研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成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机构,以教研组为单位、课堂为主阵地,在每学期初就定好开课时间、执教者和课题报送学校,学校研究指定每节课的主持人由学校领导承担和中心发言人由教研组长承担,形成计划。在活动中,执教者通过由独自备课形成预案、集体备课形成方案、正式上公开课、课后说课、集体研讨评价、反思总结等环节的锻炼,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听课参研者则从参与备课、听课、评课中发现、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总之,群体学习式教研模式要求教师以新的课程理论为指南,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把学习研究、设计行动、反思总结贯穿教学生涯始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二、先导小组式校本教研

先导小组是教师先行研究的群体,他们由愿意敞开自我、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引领、乐于分享的、具有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成熟教师和有悟性、有活力的青年教师组成,不同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实践智慧的、优势互补的教研群体。这种校本教研的作用是榜样、示范、专业引领。它应起到两个层面的跟进作用。第一个是先学先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形成教研组内的连环跟进;第二个是以典型课例的研究,引发不同层次的教师深入思考,造成全校的研究态势,进行一次、再次的、不断反复的滚动式实践,以此扩展到面上,形成连环跟进。我校通过建立一个由市、县级教坛中坚、学科带头人等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先导小组引领下的校本教研,其推进的重点在集体跟进。先导小组每个成员在各自班级的尝试和围绕课例的集体反思,其实是率先“尝一尝梨子的滋味”,尝试后进行的活动方案交流,可能会在不同背景下得出不同的方案,如果真是这样,则不必强求统一,可以各自汲取设计的优点,通过相互引领,实现优势互补。先导小组成员回教研组后,可在教研组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高连环跟进式教研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把各个教研组中未能解决的教学问题带回先导小组研究,形成先导小组与教研组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总之,我们初步认识到,先导小组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是为了发挥群体实践智慧以不断解读与提升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具有教育创新价值的教育行为;形成举一反三,促进有效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需要防止片面追求没有研究的专题,没有根据既定专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跟进”,以免使“跟进”走向形式化。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经验背景和教师的不同认知风格和教学方式并充分给予尊重,以使教学活动的“跟进”取得实效。

三、引领式校本教研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建立了永嘉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招聘县内一批数学骨干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也为我县的教育事业注人新鲜血液。教师的成长迫切需要校内、县内成熟的有经验的县级或市级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带教。因此,提倡由县名师工作室真正启动“师徒结队”活动。由一位“三坛”以上的教师带几个徒弟,也可以一个徒弟拜几个骨干教师。在“师带徒”的过程中,采取“四课联动”引领的方式进行帮带,促进新教师的迅速成长,甚至成为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所谓的“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炼、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而青年教师就是这样通过参与“诊断课一示范课一跟踪课一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速了成长步伐。

四、合作式校本教研

合作式校本教研是指教师为完成共同的教研任务,达到共同的教研目标而分工协作展开专业性的教研活动。共同的目标是合作式教研的核心,分工协作是关键。一所学校所具有的合作文化应该表现在学校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为共同的学校教育目标,教师珍惜与同事之间的意见交流。学校具有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自觉,视学校为一个共同学习进步的共同体。学校的教师协同工作,同事之间建立并维持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合作性活动。学校为群体反思、集体探究和个人实践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教师和他人努力合作,共同创设合作发展的学校环境。学校有植根于教师群众的领导,信任教师参与决策的职业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作的效能,形成学校价值与目标共享。我校认真开展学校、校际间教师的交流。在我校教育教学第一线,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易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创新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伴互助,有助于探索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的做法是:

1.集体研讨。我校重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我校坚持每周的教研活动,确定每周二下午为“校本教研日”。教研活动有计划,形式多样,联系实际,讲求实效。活动内容一般与主题研讨挂钩,以课例为载体。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活动时,留出充足的讨论发言的时间并做好教研活动的详细记录,拟出的改进措施并注意落实。同时宣布下次活动主题。有时也可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的教学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并集体制定下周计划。校长、教导主任,定期检查、总结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2.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为一个备课组。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要求教师们人人说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共同设汁每一堂课。把主要精力放到对教材的把握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上。最后形成教案,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思路和环节:集体备课时要求教师做到:(1)备课前必须自读自悟教材,对教材有个整体把握,对本班学生有大体了解;再读单元教材,明确单元主题和结构;然后逐课进行品读、分析。(2)重视集体备课时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集体备课时,对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都要讲清楚。同组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定教案,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上研究课。每学期每个教师在校内上一次以上的研究公开课。学校教导处编排好教师研究课时间安排表。研究课一般由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出一节的教学设计来,然后由相应的执教教师上公开课。课后组织好评课工作,先由执教者作教学反思发言,然后听课者评课。教案及评课记录存人教师个人档案。课中还包括说课、评课。课前,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思路及策略进行了简要说明,使在座的听课教师对本节课的梗概有了大体了解,做到带着目标听课。课后,又组织了领导和听课教师互动评课,其中,老师们对课堂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诚恳地建议。在“说一讲一评”一系列活动中,老师们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有了具体的认识,并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4.进行师徒结对。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源,缔结优秀教相长,共同提高。每学年根据师徒教师的表现情况评选“优秀师徒”,提高这项活动的实效。

五、联片式校本教研

联片校本教研就是建立教研强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校际教研共同体,使原有“以县为主”的教研范围更扩大,教研网络更完善,形成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从而使分散的教研力量形成合力,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达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继而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全县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所以,联片教研对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联片教研的优势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它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宽广的交流、互动、展示的平台,增加了锻炼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校作为温州市示范学校单在联片教研方面,就有50%以上的农村教师在片区教研会上做过课。二是联片教研实实在在地为解决农村学校在课程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了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联片教研发挥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研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农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四是联片教研加强了校际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片区各校整体性、集合式优势成果的形成。

总之,实行联片教研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对农村学校的辐射作用;有利于强校与农村学校的交流和经验推广;有利于推动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研水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最终确保农村学校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联片教研还可以改变教育科研活动单靠教研室组织的传统观念,实行“片区设计、县级指导、学区组织、教师观摩、大家评议”的办法,形成“小教研、大格局、创特色、竞发展”的新型教科研局面,扩大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科研活动的参与面,提高了教科研工作和课改实验工作的有效性。

六、网络式校本教研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提高优秀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我校利用校园网和教师博客,组织老师们读书交流、专题讲座、学术沙龙、教学研讨、校际对话等活动,为会员布置读书、写作、发言等任务,进行评选、考核、交流、展示,帮助教师自加压力、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1.开展网上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先有主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其他教师学习教材以后在网上阅读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备教师跟博客好友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更改教学设计。特别是要对博客好友提出的意见及时给予回复,在不断交流中,使教学设计日趋完善。主备教师用大家集思广益的教学设计上课,其他教师听课。听完课后,讲课教师将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听课教师根据讲课教师的反思以及课堂教学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博客中评课。因为在网上参与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更因为大家在评课时不是面对面,更多的真话、实话、促进教师成长的话才能说出来,避免了以前面对面评课时爱说空话、大话、套话、不疼不痒的话。学校要求有评必要回复,大家之间交流更加频繁,交流更加真诚。在交流中,思想得到了提高,理念得到了更新,经验更加丰富。

2.开展网上观课、网上议课活动。利用网络走进名师课堂,学习于永正、华应龙、贲友林、窦桂梅、刘德武的教学风格;学名师导入迅速、自然;学名师提问题有技巧;学名师点拨适时;学名师童心永驻;学名师朴实无华的课堂语言;学名师巧用画龙点睛之笔等,使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提高。我们根据教师讲课的实际,组织网上听课,为教学思想的形成输入新鲜血液。每月,我们至少进行一次网上观课,解决教师的实际困惑。如语文教研组中一些教师讲课缺乏激情,我们在网上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一些教师觉得作文指导难以下手,我们组织在网上观看了李海燕老师的“夸夸同学的优点”习作指导课;一些教师对古诗教学存在误区,我们组织教师在网上观看了孙双金老师的“春望”。

3.问题疑惑博客求助。教师在反思中、在实际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有时同伴解决不了,我们要求教师及时在博客中求助,看着天南地北的专家、同事、朋友的出的好点子,教师从心里感到佩服、满意,对博客教研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一位教师爱急躁,动不动对学生乱发脾气,自己觉得更烦恼,但碍于面子,不好对其他教师讲,这种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一天,他将自己的烦恼写在了自己的博客中,网友们纷纷跟帖,说自己的经历,也写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看着网友的帖子,这位教师豁然开朗,改掉了犯急躁病的毛病,在教学中能够心平气和,自己觉得学生可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