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4 17:32: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设施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具体危险状态”的构成要件
故意犯罪阶段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只有造成法律所要求必须具备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因而不存在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等形态。④从该结论出发,不少观点指出,间接故意犯罪案件中,必须发生实害结果,否则不构成犯罪。在该观点看来,在间接故意犯罪中,只有实害结果才能作为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一)破坏电力设备罪是具体危险犯还是抽象危险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绝大多数是危险犯,对破坏电力设备罪是危险犯这一结论,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不存在任何争议。危险犯分为抽象危险犯和具体危险犯,所谓具体危险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足以造成某种后果的危险,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加以判断的犯罪,⑤如通过对行为手段、场所、工具、强度以及其他附随情状的考察推断行为可能引发的危害结果;⑥所谓抽象危险犯,是指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种行为,不需要结合具体案件就可以判断具有产生某种后果的危险。破坏电力设备罪究竟属于抽象危险犯,还是具体危险犯?从《刑法》邻近的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分析,破坏电力设备罪属于具体危险犯。
1.从《刑法》的邻近条文分析。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社会危害性相当且邻近的几个罪名分别是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这两个罪名,刑法关于罪状的规定使用了“足以使……发生颠覆、毁坏危险”的表述方式。而是否足以使……发生危险,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予以判断,因此破坏交通罪、破坏交通设施罪是具体危险犯。由此基本可以推知,破坏电力设备罪应属于具体危险犯。2.从相关司法解释分析。2007年《解释》第3条第2款规定:盗窃电力设备,没有危及公共安全,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按照盗窃罪等犯罪处理。由该规定可知,仅有破坏电力设备行为,未必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是否构成此罪要根据具体案情判断是否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可以肯定破坏电力设备罪属于具体危险犯。
(二)“具体危险状态”应否作为间接故意实施本罪的客观要件要素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预备、未遂、中止形态,仅存在既遂形态,这一论断并不意味着间接故意犯罪必须要求具备实害结果。因为间接故意犯罪要求的是具备既遂结果,而既遂结果未必仅是实害结果,在危险犯中,危险状态也是一种既遂结果,据此,危险状态应当作为间接故意犯罪的客观要件要素。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破坏电力设备罪是一种具体危险犯,以发生具体的危险状态为既遂结果,⑦所以危险状态中只有具体危险状态才可以作为间接破坏电力设备案件中定罪的客观要件要素。
二、破坏电力设备案件中“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问题
(一)被盗、毁的财物应否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盗窃、毁坏使用中的电力设备等于破坏电力设备罪”几乎成了一种思维定式,⑧司法机关在办理盗、毁电力设备案件时,常常将盗窃、毁坏的对象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并据此认定盗、毁行为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这种做法忽视了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私财产的不特定性。
盗、毁电力设备的对象一般是特定的,如果盗、毁行为没有危害生命、健康,未致使社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安全遭受影响,也未造成盗、毁对象以外的财产损失,那么盗、毁的损失后果应认定是特定的。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损失后果不具有不特定性,所以被盗、毁的设备本身不应计入破坏电力设备罪中的直接经济损失。但是如果盗、毁行为发生了上述损失后果,那么损失后果从整体上就获取了不特定性,从而被盗、毁的设备本身理所当然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二)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应否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对于直接故意破坏电力设备行为,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只要符合必要性,就理应计入直接经济损失。然而对于以盗、毁为目的而间接故意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购置、更换、修复费用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必要的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如果是非必要的,那么难以体现直接经济损失中“直接”的涵义;10其二,必须还引发了盗、毁对象之外的购置、更换、修复费用。直接经济损失本质上必须具备不特定性才能最终认定为公共安全性质的重大公私财产。如果间接故意犯罪案件中购置、更换、修复费用仅是针对犯罪对象的,那么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则不具备不特定性,从而不应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当然,如果行为造成了电力设备之外的其他危害后果,那么无论是否仅是针对犯罪对象,购置、更换、修复费用都应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三、“危及公共安全”的量化标准
(一)对2007年《解释》之述评
2007年《解释》)对“造成严重后果”标准予以了量化,并明文规定盗窃电力设备,没有危及公共安全,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按照盗窃罪等犯罪处理。2007年《解释》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可以说起到了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大大减少了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性分歧。但是2007年《解释》依然存在如下商榷之处。11
1.“危及公共安全”量化标准缺失。2007年《解释》虽然强调破坏电力设备罪客观上必须“危及公共安全”,但却没有为“危及公共安全”提供一个量化标准。而是否危及公共安全问题是破坏电力设备罪中最容易引发争议也是最让司法人员感到棘手的问题,缺少“危及公共安全”的量化标准,就难以彻底解决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司法适用问题。
2.直接经济损失计算范围有失偏颇。2007年《解释》虽然规定了直接论文经济损失的计算范围,但遗憾的是没有区分非法占有、毁坏财产和危害公共安全情形,一律将非法占有、毁坏的财产计入直接经济损失范围,忽视了公共安全所要求的不特定性。举例而言,某甲以故意毁坏其房屋周边的电线为目的,但其毁坏行为仅造成大概折价20,000元的电线,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从该案来分析,甲欲毁坏的20,000元电线是实施行为时就确定的,而毁坏必定造成20,000元电线的损失,即20,000元的电线损失后果也是确定的,所以不能认定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据此,部分非法占有、毁坏的直接对象不宜计入破坏电力设备罪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范围。
3.对用户规定过于单一。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对用电需求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非居民用户中,有的是大型工厂、作坊、单位或公司,同样是停电一小时,造成的社会影响可能是同等数额居民用户的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因此,对非居民用户不能仅以户数鉴别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另外,居民用户直接以“户数加六小时”量化即可,附以“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条件反而给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鉴别添乱。因为一万户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足以表明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如果附加“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条件,反而容易造成即便“十万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也未“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误解,从而最终难以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二)“危及公共安全”之量化标准暨《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建议稿)》
为维护公共安全,依法惩治破坏电力设备等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118条规定的“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轻伤的;
(二)造成一百以上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的,
(三)造成不特定的非居民用户(含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混合用电)电力供应中断量达到一百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的瓦数,一百户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的瓦数按照当地居民用户每户每小时电力供应量×100×6核算;
(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五)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使上述危害后果、社会生产、生活或者其他公共安全后果发生危险的。
第二条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119条第1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十人以上轻伤的;
(二)造成一万以上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的;
(三)造成不特定的非居民用户(含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混合用电)电力供应中断量达到一万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瓦数的;
(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五)造成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事故,致使社会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或者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
第三条盗窃、毁坏电力设备,具有或者足以发生本解释第1条、第2条规定情形的,按照破坏电力设备罪定罪处罚;构成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并同时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
盗窃、毁坏电力设备,不足以发生本解释第1条、第2条规定情形的,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按照盗窃罪、故意损坏财物罪定罪处罚。以盗窃罪定罪的,购置、更换、修复电力设备材料的必要费用不计入盗窃数额,但这些费用可以作为量刑时从重处罚的根据;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的,购置、更换、修复电力设备材料的必要费用可以计入毁坏数额。12
在研究中注意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法学学术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只有秉持问题意识,才能对社会发展有益,否则只是无病,无法让自己的论文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秉持问题意识,去思考,去选题,才能选到好题目。
通过整理发现,法学学术论文问题意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理论上的问题和实务上的问题。
(1)理论上的问题
民法理论上的“问题”,是指民法理论研究中的宏观问题、中观问题和微观问题。
问题不论大小,只要是问题就行。例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民法理论中,还没有债的保全制度,理论上也很少有讨论。这就是理论研究上的问题,是我国民法理论的残缺问题。
(2)实务上的问题
法律实务是指需要法律知识处理的或者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在实务中发现问题也非常重要。
举例来说,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虽然是有关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但它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发挥了重要作用,把人身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都写进去了。后来,“触电损害赔偿责任司法解释”由于与《侵权责任法》以及“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部分内容相冲突,被最高人民法院废止了。事实上,“触电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有的内容确实与《侵权责任法》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内容有冲突,但是,也有不冲突并且特别有实用价值的部分。由于最高人民法院把这个司法解释全部废止了,就将其别重要的、目前仍然有实用价值的规定也一起废止了。比如关于高压电的标准,司法解释规定为一万伏;关于触电损害赔偿责任人,规定以电力设施产权人为确定标准;该解释还规定了对电力部门的特殊免责事由。这些都是触电损害赔偿责任必须适用的规则。这些规定被废止之后,司法实践中就没有规则指导法律适用了。而《侵权责任法》第73条只是把高压电触电损害赔偿责任规定在“高压”之中一点而过,并没有规定具体规则。例如,盗窃供电设施,造成自己损害,司法解释规定“受害人盗窃电能,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或者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引起触电事故”,免除电力部门的赔偿责任。但是,《侵权责任法》第73条规定,只有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才为免责事由,因而即使盗电致害自己,法院也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判决电力部门承担责任,只是减轻责任而已。这样适用法律是不公平的。
这是一个实践中的问题,即在废止触电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时,一并把其中仍然应当适用的、在实践中效果良好的、仍然有实用价值的部分,也不加区分地一起废止了。发现这个实务性问题之后,有人写作了《触电司法解释废止后若十法律适用对策》的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受到法院法官以及电力部门的欢迎。这个题目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选题具有实务中的问题意识。
关于法学毕业论文写作技巧想介绍的这里,如有更多需要 欢迎登录咨询、查看。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但如果只增加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不进行节能。将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近10年来。负荷的增长速度大于电量的增长。使得电网的负荷率下降。峰谷差加大,为电网调峰及经济运行带来困难。并且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从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系统资源利用最优出发,必须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究和开发。加大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运用和发展。
1 引言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重点,运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随着以厂网分开、建立区域电力市场为特征的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电力供应紧张形势趋缓、负荷率将越来越低、峰谷差越来越大,以同时提高用户用电效益和电网经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dsm已成为国际上先进的能源管理活动和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法国、德国、韩国、美国、加拿大等30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成功实施,并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能源署(iea)2004年报告显示,发达国家自石油危机以来,通过实施dsm等多种措施,使单位gdp能耗降低了约50%。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实施dsm项目。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 国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内供电公司坚持改革和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作深入探讨。目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国内电力公司中的主要应用方面有:
(1) 移峰填谷。通过对工商业用户实行分时计量电量,实行尖峰、峰谷平分时电价措施引导工商业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转移高峰时刻的用电负荷,降低高峰用电需求,提高电网供电设备的负荷率和利用率,缓和高峰时刻的供用电矛盾。
(2) 无功补偿。对配变变压器就地无功补偿和变电站集中无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电网无功损耗。
(3)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5000kw以上的大用电用户进行24小时的动态监控,在供电紧张时,根据电网负荷的情况,有序的控制用户的用电负荷。
(4) 节能。对终端用电户,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改造配电系统。
(5) 落实有序用电方案动态管理。在电力紧缺的情况下,需要对供电用户实行拉闸限电时,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制定落实有序用电方案,结合负荷的动态变化,实行方案动态管理。
3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
供电企业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各发、供电企业建立可靠的电力事故应急机制,落实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各项组织措施。严防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同时,深入开展依法治电,依法护电,严厉打击盗窃电能和破坏电力设施犯罪,遏制违章建筑,违章作业等各类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加快电网建设,解决电网供应瓶颈现象,对今年在建的电网建设工程加强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协调所在地区范围内的企业自备电厂、地方电厂多发、满发’充分发挥这些电厂的积极作用,千方百计增加地方电力供应。
3.2 电价手段
电价制度的确定,要考虑电价水平和电价结构两个方面。在电价结构方面,主要是制定一个面向电力用户多种可供选择的激励性电价,如容量电价、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其目的主要是激发电力用户在削峰、填谷和移峰填谷方面的主动性。
建立多种结构有选择性的电价制度,为供电企业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商品化创造了条件。它增强了电力用户在削减电网负荷尖峰、增加填谷电量、进行移峰填谷和减少用电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调节需求侧管理效益在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合理分配时的一种手段。
3.3 针对大用户采用可中断负荷管理
根据国外的经验,对可中断负荷容量超过一定数量的大工业用户,实施可中断负荷管理是最具成效的。因此,在当前很多城市缺电严重,峰谷电价影响存在滞后现象的情况下,对大用户实施可中断负荷就成为了必要手段。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指电力公司与用户签订可中断负荷协议,在电力公司需要时,中断和削弱用户的电力供应的一种负荷管理的技术手段。对可中断负荷管理中,电价的折扣率和相关优惠措施是该办法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3.4 加强宣传推广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当前的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号召人民群众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节约用电,随时关闭不必要的用电设备,适当提高空调的制冷温度,最终使广大市民深刻意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的供电形势给予理解和支持。
印制大量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彩页分发到社区、企业和街头,以加强需求侧管理和推广蓄能、节能技术为核心的展板放置于各营业所的显著位置,大力推广使用绿色节能照明和蓄冰制冷等新技术节电措施,提高用电负荷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大力推行峰谷分时电价,鼓励用户在电网低谷时段多用电。
3.5 节电设备使用优惠
(1)免费安装激励。免费安装激励被视为需求侧管理相当成功的一个激励工具。由于电力用户不必或仅支付少许费用。减轻了电力用户节电的投资风险和资金筹措的困难,因此很受电力用户的欢迎。
(2)借贷优惠激励。供电企业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使节电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提供贷款而减少的利息收入。
4 结论
需求侧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整个社会、每个领域,涉及国家电价政策和各种管理体制。以往各供电公司进行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充分说明了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它可以把缺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减到最小,从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用电,促进社会有序用电。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苏宁.电力价格政策的实施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影响.华北电力技术,2005(10):33—35.
[论文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我国电网发生的一般电网事故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这些一般电网事故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同时对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电网事故具有停电范围大、影响面广,甚至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灾难性影响的显著特征。因此,长期以来电网经营企业一直把防范电网事故,特别是防止大面积停电和电网瓦解事故,作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各地电网的一般电网事故发生率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降低和减少,极大地影响了电网的运行和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探求事故的规律和特点,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地遏制和减少一般电网事故,避免发生重大及以上电网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在此笔者对近年来发生的一般电网事故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自己关于减少一般事故发生的一点意见和对策。
1、近年来一般电网事故类型分析
1.1、按原因分类:从发生电网事故的原因来看,引发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有:继电保护、恶劣天气、外力破坏、误操作、质量不良、人员责任及其他原因。
1.2、按责任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责任分类可分为:自然灾害、制造质量、外力破坏、运行人员、施工设计、人员责任和其他。据统计,自然灾害(雷击、雾闪、覆冰舞动等)、人员责任(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
1.3、按技术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技术分类则可分为:继电保护、雷击、接地短路、恶性误操作、误碰误动、设备故障和其他。其中,接地短路(外力破坏、对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
1.4、按设备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设备分类一般可分为: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其他电器、开关、刀闸、组合电器等。实践表明,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依次是造成电网事故的主要设备原因。
2、电网一般事故的特点
通过多年来对一般电网事故的成因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结合笔者所在的从南方电网的实际,认为一般电网事故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2.1、人员责任居高不下:例如,2001年至2003年间,整个华中电网149次一般电网事故中,由于人员责任造成的一般电网事故共53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35.57%。统计分析表明,在人员责任中,以运行人员、继保人员、检修人员的责任最为突出,是人员责任的主体。其中,属运行人员责任的一般电网事故共27次,包括误操作9次恶性误操作,3次一般误操作,占全部人员责任的50%。
2.2、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外部运行环境日趋恶化:据统计,在2001年至2003南方电网的149次一般电网事故中,因输电线路故障造成的一般电网事故共70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46.98%,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首要因素。对70次线路故障按技术分类,由于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雷击、污闪、雾闪等)引发的线路故障共30次,占线路故障的42.86%;由于外力破坏造成的输电线路外力短路共21次,占线路故障的30%;由于维护处理不当(维护不当、处理不当、树障、巡视不到位等)造成的故障共11次,占线路故障的16%。线路故障按电压等级分布,220kV线路15次,占21.4%;110kV线路52次,占74.28%;35kV及以下线路3次,占4.28%。
2.3、电网结构薄弱,事故影响面大:长期以来,由于受“重发轻供”的影响,一些电网的电网建设一直相对滞后,电网结构薄弱,不能满足相关安全准则的要求;220kV及以下系统,特别是110kV系统中单电源供电或单回联络线供电方式较多,致使在1条线路或1个变电站故障时造成多个变电站失压。
2.4、继电保护问题突出:据统计,在2001—2003年南方电网一般电网事故中,按技术分类属继电保护因素的共39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26.17%,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继电保护技术分类可以看出,保护误动、误碰误动、保护拒动和二次回路故障是造成或扩大成电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39次继电保护技术分类中,保护误动共19次,占48%,居各类技术原因之首;其次是误碰误动共8次,占21%。对39次继电保护问题进行责任分析,由于制造质量不佳共15次,占38%;继保人员6次,占15.3%;其他人员责任(运行、试验、检修、调试、管理等)共11次,占28.2%。继保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两者合计共17次,占43.59%。可见,保护误(拒)动和人员责任是继电保护造成或扩大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
3、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一般电网事故,应该说我们各电力部门、单位都一直在努力改善。笔者认为,构成一般电网事故原因往往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因此,要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我认为必须是多管齐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要求。在学习贯彻落实中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一般电网事故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克服疏于管理、安全隐患未及时消除、反事故措施执行不力和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2、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针对一般电网事故的特点和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加强运行维护,积极开展专项治理。(1)重点做好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防雷、防污闪工作,加强输电线路巡视检查、定期清扫、零值检测、接地电阻摇测和地网检查等工作。对雷害事故较多的线路易击段和污秽严重的重污区应开展专项综合治理,提高输电线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线路跳闸率。(2)根据季节特点,严密关注线路走廊的变化,加强线路“特巡”工作,防止树竹放电和大面积山火造成输电线路跳闸。(3)加强变电设备管理,重点做好变压器类设备的技术监督工作。对变电站、升压站的电气设备在加强电气性能检测的同时,还应做好其机械性能的检查。特别是对运行年久的刀闸及其引线接头要运用红外测温或无损探伤技术检查接触状况和机械强度;对管母开展变形观测;对支柱瓷瓶运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机械强度;对接地网根据运行时间和土壤情况,开挖检查地网腐蚀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4)针对近年来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打击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的工作。充分发挥业余护线员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护的联防机制。及时掌握临近电力设施或线下施工作业情况,向施工作业单位通报有关安全要求,增设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作业监护,防止施工碰线、车辆撞杆等外力破坏。
3.3、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电网建设和电网结构调整受资金、通道与站所资源、建设周期以及投入产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短期内不可能见成效。因此,当前应加快单电源供电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改造,且认真做好其供电线路的运行维护,重点做好线路的防雷、防污闪工作,降低线路的跳闸率;同时,应做好变电站的下一电压等级侧运行方式的管理,安排备用电源,并安装自投装置,以防止供电线路故障时变电站全站失压。
3.4、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1)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2)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3)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
3.5、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强化操作中的唱票复诵、核对、监护等过程管理。制定防范违章解锁、带地线合闸、误碰压板、误接线、误整定等电气误操作和误调度事故的措施,并严格执行与考核,杜绝误操作事故。
3.6、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职工教育应面向生产实际,注重职工的岗位技能、异常情况分析判断和缺陷发展的预见评估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要通过实施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行为,控制和减少生产作业的随意性、盲目性,杜绝人员责任事故。
结语
电网一般事故的预防和有效遏制对于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确保网内各地区生产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电网经营企业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一般电网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肖红,绵竹地区电网事故分析及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J],四川电力技术,2005/06
[论文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我国电网发生的一般电网事故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这些一般电网事故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同时对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电网事故具有停电范围大、影响面广,甚至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灾难性影响的显著特征。因此,长期以来电网经营企业一直把防范电网事故,特别是防止大面积停电和电网瓦解事故,作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各地电网的一般电网事故发生率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降低和减少,极大地影响了电网的运行和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探求事故的规律和特点,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地遏制和减少一般电网事故,避免发生重大及以上电网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在此笔者对近年来发生的一般电网事故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自己关于减少一般事故发生的一点意见和对策。
1、近年来一般电网事故类型分析
1.1、按原因分类:从发生电网事故的原因来看,引发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有:继电保护、恶劣天气、外力破坏、误操作、质量不良、人员责任及其他原因。
1.2、按责任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责任分类可分为:自然灾害、制造质量、外力破坏、运行人员、施工设计、人员责任和其他。据统计,自然灾害(雷击、雾闪、覆冰舞动等)、人员责任(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
1.3、按技术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技术分类则可分为:继电保护、雷击、接地短路、恶性误操作、误碰误动、设备故障和其他。其中,接地短路(外力破坏、对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
1.4、按设备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设备分类一般可分为: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其他电器、开关、刀闸、组合电器等。实践表明,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依次是造成电网事故的主要设备原因。
2、电网一般事故的特点
通过多年来对一般电网事故的成因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结合笔者所在的从南方电网的实际,认为一般电网事故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2.1、人员责任居高不下:例如,2001年至2003年间,整个华中电网149次一般电网事故中,由于人员责任造成的一般电网事故共53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35.57%。统计分析表明,在人员责任中,以运行人员、继保人员、检修人员的责任最为突出,是人员责任的主体。其中,属运行人员责任的一般电网事故共27次,包括误操作9次恶性误操作,3次一般误操作,占全部人员责任的50%。
2.2、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外部运行环境日趋恶化:据统计,在2001年至2003南方电网的149次一般电网事故中,因输电线路故障造成的一般电网事故共70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46.98%,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首要因素。对70次线路故障按技术分类,由于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雷击、污闪、雾闪等)引发的线路故障共30次,占线路故障的42.86%;由于外力破坏造成的输电线路外力短路共21次,占线路故障的30%;由于维护处理不当(维护不当、处理不当、树障、巡视不到位等)造成的故障共11次,占线路故障的16%。线路故障按电压等级分布,220kV线路15次,占21.4%;110kV线路52次,占74.28%;35kV及以下线路3次,占4.28%。
2.3、电网结构薄弱,事故影响面大:长期以来,由于受“重发轻供”的影响,一些电网的电网建设一直相对滞后,电网结构薄弱,不能满足相关安全准则的要求;220kV及以下系统,特别是110kV系统中单电源供电或单回联络线供电方式较多,致使在1条线路或1个变电站故障时造成多个变电站失压。
2.4、继电保护问题突出:据统计,在2001—2003年南方电网一般电网事故中,按技术分类属继电保护因素的共39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26.17%,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继电保护技术分类可以看出,保护误动、误碰误动、保护拒动和二次回路故障是造成或扩大成电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39次继电保护技术分类中,保护误动共19次,占48%,居各类技术原因之首;其次是误碰误动共8次,占21%。对39次继电保护问题进行责任分析,由于制造质量不佳共15次,占38%;继保人员6次,占15.3%;其他人员责任(运行、试验、检修、调试、管理等)共11次,占28.2%。继保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两者合计共17次,占43.59%。可见,保护误(拒)动和人员责任是继电保护造成或扩大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
3、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一般电网事故,应该说我们各电力部门、单位都一直在努力改善。笔者认为,构成一般电网事故原因往往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因此,要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我认为必须是多管齐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要求。在学习贯彻落实中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一般电网事故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克服疏于管理、安全隐患未及时消除、反事故措施执行不力和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2、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针对一般电网事故的特点和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加强运行维护,积极开展专项治理。(1)重点做好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防雷、防污闪工作,加强输电线路巡视检查、定期清扫、零值检测、接地电阻摇测和地网检查等工作。对雷害事故较多的线路易击段和污秽严重的重污区应开展专项综合治理,提高输电线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线路跳闸率。(2)根据季节特点,严密关注线路走廊的变化,加强线路“特巡”工作,防止树竹放电和大面积山火造成输电线路跳闸。(3)加强变电设备管理,重点做好变压器类设备的技术监督工作。对变电站、升压站的电气设备在加强电气性能检测的同时,还应做好其机械性能的检查。特别是对运行年久的刀闸及其引线接头要运用红外测温或无损探伤技术检查接触状况和机械强度;对管母开展变形观测;对支柱瓷瓶运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机械强度;对接地网根据运行时间和土壤情况,开挖检查地网腐蚀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4)针对近年来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打击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的工作。充分发挥业余护线员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护的联防机制。及时掌握临近电力设施或线下施工作业情况,向施工作业单位通报有关安全要求,增设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作业监护,防止施工碰线、车辆撞杆等外力破坏。
3.3、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电网建设和电网结构调整受资金、通道与站所资源、建设周期以及投入产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短期内不可能见成效。因此,当前应加快单电源供电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改造,且认真做好其供电线路的运行维护,重点做好线路的防雷、防污闪工作,降低线路的跳闸率;同时,应做好变电站的下一电压等级侧运行方式的管理,安排备用电源,并安装自投装置,以防止供电线路故障时变电站全站失压。
3.4、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1)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2)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3)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
3.5、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强化操作中的唱票复诵、核对、监护等过程管理。制定防范违章解锁、带地线合闸、误碰压板、误接线、误整定等电气误操作和误调度事故的措施,并严格执行与考核,杜绝误操作事故。
3.6、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职工教育应面向生产实际,注重职工的岗位技能、异常情况分析判断和缺陷发展的预见评估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要通过实施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行为,控制和减少生产作业的随意性、盲目性,杜绝人员责任事故。
结语
电网一般事故的预防和有效遏制对于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确保网内各地区生产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电网经营企业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一般电网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肖红,绵竹地区电网事故分析及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J],四川电力技术,2005/06
[2]、杨志红,加强事故处理的应对能力[J],电力安全技术,2005/11
[3]、鲁宗相,电网复杂性及大停电事故的可靠性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2a摘要:电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电价受到电网购售差价影响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在总结我国电力行业的改组格局和电价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电网购售差价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用自然垄断理论对电力行业的垄断经营进行解释。
关键词:上网电价;自然垄断;政府规制
一、我国电力行业的“五加二”格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改组,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改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五个独立的发电企业、两家电网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五个发电企业分别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两家电网公司分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管理除南方电网公司以外的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所有电网资产。这就是所谓的“五加二”格局。五家发电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的生产和销售。两家电网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从事电力销售的业务,负责所管辖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等。之所以形成“五加二”的格局,其目的就是在五家发电公司之间和两家电网公司之间的业务形成竞争。
二、我国电价定价机制的形成和演变
1995年以来,受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双重的影响,一些地区在部分时间段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此时,以个别成本为基础定价的还本付息电价政策显示出了弊端。随着电力项目造价的不断提高,“八五”期间的发电机组平均造价比“七五”提高了约一倍。小火电盲目发展,劣化了资源配置。电价节节攀升,90年代中后期新投产机组的平均上网电价己超过每千瓦时0.4元。为改变成本无约束、价格无控制的状况,国家适时调整电价政策。
1996年国家计委规定对地方指导性电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并于1996年调整了各地的指令性目录电价和地方指导性电价,同时在推行统一销售电价制度和峰谷分时电价制度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1997年的电价调整方案中,燃运加价由按总量改为按单耗计算,并要求电力企业消化30%。新建电力项目的发电成本,由按个别成本改为按平均成本核定。继续推行统一销售电价制度,全国2/3的地区指令性与指导性电价并轨,执行统一的目录电价。取消了一切价外乱加价和乱收费,到目前为止只保留了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少数经过国务院批准的收费项目。1998年,以经营期电价政策取代还本付息电价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将按电力项目还贷期还本付息需要定价,改为按社会平均先进成本定价,同时统一规范了电力企业的资本金收益率水平。这一政策实行后,原来的一厂一价、一机一价的定价方式逐步向按社会平均成本的定价方式过渡,新项目的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了5分钱左右。此举使电力项目还贷高峰期保持了电价水平的基本稳定,为保持我国经济竞争力创造了条件,同时,对促进电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中央层面上实现了厂网分开,建设竞争性电力市场的改革试点也正在稳步推进。原有的政府定价方式受到空前挑战,管理环节扩展为发、输、配、售四大环节,利益主体也由电力企业、用户扩展为电厂、电网和消费者等,电力市场竞价模式的研究也与原有的单一政府定价发生矛盾。进入2003年,电力供求形势也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地区电力供应紧张,18个省区市采取拉闸限电措施。新形势要求尽快建立新的电价形成机制,既刺激供给,吸引电力长期投资,提高效率,又通过价格杠杆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以达到电力供求的动态平衡。在2003年7月,国务院了《电价改革方案》,相继开展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改革试点。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是对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电价改革方案》进行了细化,这是近年来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新的电价管理办法确定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市场竞争机制,明确了输配电价格的成本决定机制,标志着作为电力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电价改革己经从政策层面上开始破题。
目前,我国的现行电价是一种以企业个别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推进型价格形成机制,由于投产时间、筹资条件、造价成本不同,出现了一厂一价、一机一价,在同一电网内,定价水平会相差一倍以上,甚至几倍,造成小火电建设失控和电站建设造价失控,各类电厂上网电价水平悬殊不公平的复杂状况。据国电公司1999年的统计,国有电厂、集体电厂、联营电厂、股份制电厂、中外合资电厂、中外合作电厂、外资电厂的平均上网电价之比为1:l.27:l.56:l.46:1.94:l.54:4.17。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发电环节的效率下降和上网电价水平的急剧上升,对于国家提出的“同网同质同价”目标的实现从一开始就增大了难度。
由于物价管理部门制定或调整电力价格,基本上是以企业上报的成本为主要依据,但是这种成本是在一定范围内垄断的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的个别成本,而不是社会平均成本。按企业的个别成本定价,会导致成本越高,价格也就越高,企业因此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和压力。虽然物价部门会对企业上报的成本资料进行审核,但由于没有向企业那样了解真实成本,就主要审核其合法性,而其合理性却难以审核。通常凭主观判断对企业的调价幅度“砍一刀”,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而且这也会刺激企业虚报成本缺乏努力降低成本的动力。转三、电网差价形成的原因
电网公司的职能主要是从事电力销售的业务,负责所管辖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因此对电网差价的理解应该从上网差价和销售差价两个方面来分析。
1.上网差价形成的原因
上网电价是指独立核算的发电企业向电网经营企业提供上网电量时与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结算价格。我国现行的上网电价是执行政府定价,即政府根据各发电企业的实际发电成本、合理的发电利润、税金等确定发电企业的电价水平,实行一厂一价,甚至一机一价。造成上网差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发电企业由于发电类型、建设时期、资金来源渠道、社会环境、设备的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各发电企业的,每千瓦造价、还本付息的负担、人员的配备、燃料的运输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形成了现行的上网电价在发电企业之间形成的较大差别。
2.销售差价形成的原因
我国现行销售电价制度由单一制电价和两部制电价两种构成,同时我国实行的是分类电价和分时电价,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以及不同的用电方式和不同的用电时段,电价及计费方式不同,这就使得电费核算非常复杂。单一制电价不管用户用电设备容量的大小,只按供电企业安装在客户处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客户用电量为计费依据。两部制电价把电价分成两部分: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基本电价代表的是电力企业的容量成本,即固定费用部分,在计算基本电费时,是按客户用电设备的容量或最大需量乘上基本电价收费;电度电价代表的是电力企业的电能成本,即变动费用部分,是按客户的实际用电量乘上客户相应的分类电价收费。销售电价除大工业两部电价制外,其余用户实行单一电量电价制,未能反映对不同用户供电的成本差异,这样就造成了用户之间的不平等负担。由于不同的用户负荷率和供电电压对系统结构和运行所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按照现有的电力管制价格形成机制,用户的负荷率和用电电压造成的成本差别在电价中不能得到反映。这是导致电网差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四、自然垄断理论对电力行业垄断经营的解释
自然垄断理论长期以来一直被垄断势力当做为垄断行为进行辩护的工具,同时它也是政府制定相应管制政策的理论依据。早期的经济学家对认为,由于生产技术决定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从而最小的有效规模要求只有一家企业生产,由一个企业达规模生产比由几家较小规模的企业生产更能有效地利用经济资源。但后来的经济学家发现,对某些产业来讲,即使在平均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由一家企业生产或服务仍有可能是最经济的。对于电力这样的自然垄断行业,它的投资成本很大,并且投资专用性很强,沉没成本很大,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该行业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性。这样的产业由一家或者极少数几家企业垄断能使成本效率最大化。另外,像电力这样的行业需要通过电网设施来为用户提供电能,对于电网设施就不宜重复投资。所以说对于自然垄断的企业,在经营上一般不会采用独占垄断形式,而是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政府之所以采用规制措施,一方是避免其他企业的进入,造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垄断企业利用其垄断地位,制定高价或通过其他手段获取高额利润,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安华:电力价格垄断问题探析,[J],企业经济,2003年第8期.
关键词:新农村;电网安全;管理;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81-01
1 引言
在我国的农村中经常出现由于电力设施遭到破坏而引发的事故,这样的事故给工农业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让人民的生活财产都承受着一定的影响,甚至已经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当然,相关部门为了保证农村的电网安排,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因此,想要保住新农村的电网安排,需要建立电力设备管理机构,促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
2 新农村电网安全管理中的难点
2.1 农村的高低压线路清障难度较大,树线的矛盾突出
在农村当中,经常出现在暴雨之后,树碰到电线的情况,进而引起短路的情况,农村地区由于经常号召人们群众进行植树造林,村民就会在电线低下进行种树,并出现违章进行建房的情况,甚至出现村民边种树边砍树的情况,这样的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为高低压线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导致电网安全的风险迅速增加,并对供电部门的效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2 农电职工中存在着部分职工素质低和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
由于农电安全管理刚刚纳入到市县公司进行全面的统一管理,在一些供电所的管理中,呈现出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具有的电网安全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的情况,而农电的职工出现了思想比较麻痹和没有充足的安全意识的情况。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在电网停送电程序中,呈现出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而导致形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同时,给电网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3 招商引资促使变压器与线路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出现了看管变压器难题
由于地方政府在不断的实现招商引资的政策,使很多农村建设工业示范区,并进行铺路架桥的工程,使很多地方的变压器与电线在不断增多,同时,覆盖的很多电压设备都是属于用户投资的,这些电压设备的产权都是归用户所有,这种情况也为供电所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但是,如果电压设备发生问题,用户就会找到供电所,有些农灌专用的变压器,在农村中非常多,而且一般都设置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如果供电所专门派人去看管变压器,就会给地方上的资金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不派专人对变压器进行看管,会给犯罪分子产生盗窃的机会,如果发生盗窃的行为,居民就会责怪供电所,进而使供电所陷入两难的地步。
3 新农村电网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解决高压线路清障难的难题
想要解决高压线清障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村民的管理力度,防止村民发生乱砍乱伐的现象,在进行植树造林时,要有规划的进行,不要盲目的进行植树造林,让村民们意识到违章建房与随意砍伐树木带来的危险,让村民们具备危险意识,并懂得电网安全的重要性,促进村民们树立正确的电网安全意识,进而解决高压线路清障难的难题。
3.2 强化农电职工的岗位培训,促进职工具备安全意识
最近几年,我国供电公司对于职工的在岗培训已经进行了重视,把重点放在了对于职工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中,进而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在进行培训时,需要农电职工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可以通过进行模拟演练与实际操作等措施提高进行培训的效果。
3.3 解决变压器过多,产生的困扰
在进行农网改造之前,我国农村呈现出动力设备比较少的情况,并且都是由变电所进行负责,而如今,我国农村呈现出一些乡镇都具有几百台的变压器,高压线的线路也覆盖的很广,因此,安全措施必须做到位,另外,由于变压器过多,供电所又没有能力对变压器进行看管,可以帮助村民产生自主对自家变压器进行看管的想法,让村民主动对变压器进行负责,不要一味的依赖供电所提供的帮助,让村民了解变压器是属于自己的财产,供电所没有义务对变压器进行看管,这样既能解决无人看管变压器,产生盗窃的情况,同时,也避免村民由丢失变压器找供电所麻烦的情况,当然,在对电网进行安全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普及村民对电网安全的知识,进而促进电网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明文.山区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电工,2010,(03).
【关键词】智能电网 新能源 原动力 智能电网技术
1 背景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全世界逐步达成共识,要大力开发新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各种能源最终以电能的形式被人们使用,电力行业对于节能减排至关重要。同时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大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并使电网具有坚强和自愈的特性。智能电网是21世纪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相比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可以提高电网效率,提高能源安全,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完善电力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现代通信、信息、计算机、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引入电网应用,为电网自动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2 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
2.1 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不是一个单独的设备、应用、系统或网络,甚至不是一个单独的理念。对于什么是智能电网这个问题,学术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能源部和电力公司普遍遵循一个主题:智能电网利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来优化从供应者到消费者的电力传输和配电。图1所示为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天津大学余贻鑫认为:智能电网是自动的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网络,它具有电力和信息双向流动的特点,同时它能够监测从发电厂到用户电器之间的所有元件,它将分布式计算和提供实时信息的通信的优越性用于电网,并使之能够维持设备层面上即时的供需平衡。
2.2 智能电网的特点
目前国际上对智能电网的特点基本达成共识,即自愈、安全、兼容、交互、协调、高效、优质集成等。
2.2.1 坚强和智能是现代智能电网发展的本质
坚强意味着电网具有很强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极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智能意味着高度自动化和自愈能力。
2.2.2 自愈
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的在线自我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的控制手段,消除故障隐患;故障发生时,在没有或少量人工干预下,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
2.2.3 互动
使电力供应商与消费者建立实时信息联系,及时向用户通知电价、停电消息以及其他一些服务信息,而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用电计划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平衡供需关系,有力于电网稳定性。同时通过市场交易激励电力市场主体参与电网安全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2.2.4 优质电能供应
用户对电能质量越来越重视。智能电网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力价格提供不同等级的电能。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测控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能质量问题的快速诊断和解决方案,对于线路故障等故障引起的质量波动,它的高级组件可以使用最新的超导、储能、电力电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电能质量。
2.2.5 兼容各种发电和储能系统
智能电网不仅可以兼容大规模集中式的电厂,还将兼容不断增多的分布式能源(DER)。分布式能源包括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表1显示了分布式发电与传统发电单元的关键差异。
2.2.6 活跃市场
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有推进作用。智能电网实现了用户与供电商“双向通信”和“双向电力传输”,使普通用户参与进电力市场,甚至有部分用户可实现自给自足。智能电网为实时电力市场提供完善的技术,发电侧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电网的运行效率更高。可以吸引更多的电力市场参与者,分散市场风险,使电力生产、输送、销售等环节更高效,更公平。同时消费者通过与生产商的“双向通信”可以获得实时电价,制定用电计划并反馈给供电商,使电力市场价格更合理。
3 智能电网的驱动因素
建设智能电网的价值和效益是综合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改善系统可靠性。
(2)改善电网可信赖性。
(3)改善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4)改善电网运营效率。
3.1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全世界正面对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不可再生能源不断递减的严峻挑战。目前的传统能源只够维持几十年到200年之间,图3所示为不断减少的能源。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从国家层面上讲,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能源更安全,环境更友好的道路。新世纪以来电能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源,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我们必须处理好可靠的能源供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之间的矛盾。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目标。
3.2 电网复杂度越来越高
随着电力系统的范围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各个电力系统之间的互连也更加迫切。为了降低大规模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对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用更加智能化的电力系统来满足不断发展的电力需求。2003年美国东北地区大停电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场停电给该区域造成了约60亿美元的损失。这场停电充分反映了大规模电网的脆弱性。智能电网通过实时采集数据,经过数据优化分析完成自我诊断,采取预防性控制,极大的保证电力的可靠运行。
3.3 电力用户的需要
电力用户对电网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智能电网后,电网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智能电网的高可靠性不仅可以减小未来停电事故发生的频率,还能使电网从事故中更快的恢复。
3.4 分布式能源(DER)的接入
智能电网将允许不同类型的发电及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分布式发电(DER)有利于高效的连接发电侧和用户侧,使双方同时参与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同时可以摆脱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提高电网可靠性。风能和太阳能是目前大力发展的清洁能源,它们具有间歇性,无法预测。大规模风电和太阳发电的接入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挑战,也极大的制约了它们的并网。智能电网技术可提高电网管理大规模间接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对间歇性能源发电的峰和谷作出即刻的反应,从而吸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4 构建智能电网的技术体系
智能电网主要由4部分构成:高级量测体系(AMI);高级配电体系(ADO);高级输电体系(ATO);高级资产管理(AAM)。智能电网4个部分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 AMI同用户建立通信联系提供带时标的系统信息。
(2)ADO使用AMI的通信收集配电信息改善配电运行。
(3) ATO使用ADO信息改善输电系统运行和管理输电阻塞,使用AMI让用户能够访问市场。
(4) AAM使用AMI,ADO和ATO的信息与控制改善运行效率和资产使用。综合文献,图4表示了智能电网技术组成。
4.1 高级量测体系(AMI)
智能电网按一定顺序建设可以降低成本,减小难度。一般把AMI视为实现智能电网的第一步。AMI不是一个独立的技术体系,它包括家庭网络系统,智能表计,本地通信网络,连接电力公司数据中心的通信网络,表计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集成平台。智能表计可将耗能情况和电网实时信息传给本地用户,电力公司利用AMI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来帮助优化电网运行。AMI通过网络将电网、用户、电商联成一个整体,是用户直接参与到电力市场的同时,也将大力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行机制。
4.2 高级配电体系(ADO)
通常110kV及以下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配电网络直接面向用电用户,是保证电网运行稳定,电能质量和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环节。我国要实现智能电网的要求,智能配电要重点研究。ADO的技术组成主要包括:高级配电自动化、智能通用变压器、DER运行、微网运行和需求响应。ATO具有自愈和不间断供电功能;将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为运行人员调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实施状态检修与在线监测,延长设备寿命。
4.3 高级输电体系(ATO)
ATO强调阻塞管理和降低大规模停运的风险,通过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和超导研发装置研发实现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或网络参数,提高交流电力系统线路的输电能力。其技术组成主要有:(1)变电站自动化;(2)输电的地理信息系统;(3)广域量测系统;(4)高速信息处理;(5)高级保护与控制;(6)模拟、仿真和可视化工具;(7)高级的输电网络元件,如电力电子(灵活交流输电,固态开关等)、先进的导体和超导装置;(8)先进的区域电网运行。
4.4 高级资产管理(AAM)
AAM是智能电网主要技术之一,功能包括优化资产使用运行、输配电网规、基于条件的维修、工程设计与建造、顾客服务、工作与资产管理及模拟仿真。实现AAM需要在系统中装设大量可以提供系统参数和设备“健康”状况的高级传感器。AAM的应用使电力资产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对电力资产的优化和科学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5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实现智能电网,需要研发和应用一系列技术。综合文献,这些技术可以被归纳为以下5个关键技术领域:
(1)集成通信。
(2)传感与测量
(3)高级电力设施
(4)高级控制方法
(5)决策支持。
5.1 集成通信
集成通信技术是5个关键技术中的基础,也是整个智能电网所必须的。集成通信技术包括:(1)电力宽频通信。(2)无线通信技术。(3)其它通信技术。
5.2 传感与测量
5.2.1 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既可以收集,检测信息,又可以作为连接供电侧和用电侧的桥梁。在智能电网架构下,要求智能电表具有实时计量的功能,以提供带时标的电量信息,为电网高效节能管理提供了有用的实时信息,同时也要求它具有双向通信的功能
5.2.2 广域测量系统(WAMS)
广域测量系统是由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 群及其通信系统组成。它可以动态地测量和计算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相量和发电机功角。
5.2.3 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测
该技术包括电气量以及非电气量的监测。采用先进的传感器通过对以上各状态量的监视,可完成电网设备的在线诊断,为实施电网设备的状态检修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5.3 高级电力设施
高级电力设施在电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更高输电容量、更优系统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增强电力效率和实时的系统诊断。高级电力设施主要包括:(1)电力电子装置;(2)超导装置;(3)分布式发电及储能装置;(4)电网友好型装置等。
5.4 高级控制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优化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控制领域的综合应用形成了先进的控制技术。高级控制方法是用来分析、诊断和预测智能电网状况的装置和算法,并决策和采取合适正确的动作去排除、缓解或者避免电力短缺和电能质量问题。
5.5 决策支持
很多情况下,给予管理人员思考的时间是很少的。管理人员需要实时的电力设备信息和工具来快速做出决定。决策支持系统可识别和确定电网中的实时问题及发展趋势,然后运用知识库和科学推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提出解决问题和决策支持的方案,并将相应的系统情况、多种选择以及每种选择的可行性等展示给运行人员。
6 结语
智能电网在世界范围内尚属于新生事物,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现实情况和关注焦点,因而发展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智能电网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电网发展的总趋势,同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更宽广的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可以利用的信息更多更准确。它可以保证电力系统高安全、高可靠、高质量、高效率和电力价格合理,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
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应立足于国情需要,制定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目标,以便少走弯路,尽快实现智能电网的目标。欧美国家将重点放在发展智能配电网上,而我国在重视ATO的同时,也应对AMI、ADO和AAM予以足够的重视。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及其发展远景, 我国也应该把新能源的利用作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重心。
参 考 文 献
[1]肖立业,林良真. 构建全国统一的新能源电网,推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J].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9,04:54-59.
[2]康重庆,陈启鑫,夏清. 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展望[J]. 电网技术,2009,02:1-7.
[3]Tony Flick, Justin Morehouse,徐霞,于爱民,刘韧译[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11-13.
[4]余贻鑫,栾文鹏.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J].天津大学学报,2011,05:377-384.
[5]刘振亚.建设坚强智能现代电网[J].国企,2011,11:26-27.
[6]曲毅,魏震波,向月,刘俊勇,刘洋,李成鑫.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南方电网技术,2013,05:56-60.
[7]张粒子,黄仁辉.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模式的影响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8:5-8+71.
[8]刘振亚.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推动能源安全高效清洁发展――在2013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上的主旨发言.国家电网,2013,10:22-27.
[9],刘成斌,姜涛,孔祥玉.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02:33-37+42.
[10]刘连永,陈锋,季振东.基于智能电网的AMI系统[J].江苏电机工程,2010,02:21-24.
[11]徐晓慧.智能电网导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79-142.
[12]吴涛,吴伯华,王法靖.浅谈智能电网中高级量测架构(AMI)的认识和启示[J]. 华中电力,2010,06:4-7.
[13]黎鹏,徐剑,王学仑.智能型配电自动化建设实施方案研究[A].京津冀晋蒙鲁电机工程(电力)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
[14]余贻鑫,栾文鹏. 智能电网述评[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34:1-8.
[15]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J].南方电网技术,2009,02:1-5.
[16]翟子楠.构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体系[J]. 电工电气,2011,03:1-3+8.
[17]李乃湖,倪以信,孙舒捷,姚美齐.智能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综述[J].南方电网技术,2010,03:1-7
[18]刘文,杨慧霞,祝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10:120-126.
[19]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沈杰.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08:1-7.
[20]郑群,李耀峰.浅谈智能电网的发展及关键技术[J].华章,2012,30:344.
[21]王思彤,周晖,袁瑞铭,易忠林.智能电表的概念及应用[J].电网技术,2010,04:17-23.
作者简介
李昂(1994-),男,山东省菏泽市人。现就读于四川大学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赵彦一(1993-),男,辽宁省鞍山市人。现就读于四川大学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刘博文(1992-),男,北京市人。现就读于四川大学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摘要】我国古代藏书楼丰富的防火经验,对于现代图书馆的防火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文章分析了现代图书馆存在的火灾隐患,并以广西大学图书馆为例,对现代图书馆的防火工作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无论是古代藏书楼还是现代图书馆,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收藏着大量的文献资料,而这些文献资料的载体多数是纸质的,属于可燃物品,一旦图书馆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因此,防火工作是占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借鉴古代一些著名藏书楼的防火经验,谈谈现代图书馆的防火工作和防火措施。
1古代藏书楼的火灾防范意识
1.1南宋国家图书馆一皇家藏书楼防火建筑的代表
南宋时期的国家图书馆已经有了~套比较完善的防火措施。南宋主管国家图书藏书的最高机构是秘书省,当时在清河坊(今杭州河坊街)建有一个规模巨大、设施完善的国家图书馆,馆内收藏古籍图书68734卷,21359册,明贤书画2010轴,古器文物502件。对如此珍贵的图书器物,防火成为南宋家图{_;馆最重要的工作。为了防火,南宋统治者在图书馆的建筑规划布局上作『_周密的考虑。图书馆大院内开凿了四通八达的水渠,书库的四周没有冬青等绿化带,四周建有高土石围墙。这样的布局既形成丁防火隔离带,又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国家还设有专门的防火机构——潜火司,这个防火机构准备有水桶等取水工具,并设专人值夜班,防火防盗相结合。南宋时期还制定严酷的刑法,惩处纵火者。
1_2皇史——明代皇家藏书楼防火的标志建筑
皇史是明代的皇家档案库,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其防火措施具有代表性。它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皇史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它完全足一座石头宫殿,所有的建筑没有使用一根木头,主要目的就是防火。皇史全为砖石结构,主要建筑有皇史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四周围以朱墙。正殿建在高2m的石台基上,绕以汉白玉护栏,面阔9问,黄琉璃筒瓦庑殿顶,拱券式无梁建筑。额枋、斗拱、门、窗均用汉白玉雕成。殿门5洞,均为两重。室内有高2m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置雕云龙纹镀金铜皮樟木柜152个。山墙上有对开的窗,以使空气对流。其结构具有防火、防潮的特点,而且坚固耐用,可以抵挡岁月的侵蚀。
1.3天一阁——私家藏书楼防火意识的典范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我国传世最久的私家藏书搂。它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范钦于1561年建成,藏书70000多册。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天一阁在建筑和管理上有一些独具匠心的设计,这些设计得到了后来藏书家的赞赏和仿效,这也是它至今未发生过一例火灾事故的原因。古代藏书楼防火措施做得最好的就是天一阁,它的命名、建筑布局及配套设施都体现了防火意识。范氏取义古代“天一生水”的说法,把藏书楼命名“天一阁”,以水制火的意思。他按“地六生水”的含义,进行藏书楼的布局,楼高2层,各有6间,楼的高、长、宽度及书橱的数目都是6的倍数,楼下中厅上面的阁栅里,绘了许多水波纹作为装饰,这都体现了防止火患的强烈意识。
天一阁严格执行禁止烟火的制度,不携星火登楼是它杜绝火患、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一直到今天,天一阁楼梯边还挂着一块“烟酒切忌登楼”的大字招牌。天一阁的设计也体现了现代建筑防火的理念,生活区和藏书楼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设有防火墙,而且建有足够的安全出口用以人员安全疏散。楼前还建有一个水池,体现了古人以水防火的强烈愿望。
2现代图书馆存在的火灾隐患
现代图书馆无论在功能还是规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具有重要的保存文献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承担向广大读者传播文化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以及阅览、自修、研究等功能,因此,它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读者。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一般的图书馆都存有大量的电子资源。因此,现代图书馆的防火工作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
现代图书馆与古代藏书楼相比,虽然在防火技术上有所进步,但是古代藏书楼存在的火灾隐患,现代图书馆也同样存在,而且现代图书馆的火灾隐患还增加了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纸制图书文献资料及馆藏照片底片等易燃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大量的图书、报纸、书画、照片底片、档案文献等易燃物品,遇到高温或明火就有可能燃烧。另外,如果图书馆的采光不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过多地依赖照明灯光,那么在炎热的夏季,有长时间的高热灯光照射,以及通风不畅的情况下,书籍文献和其他材料会逐渐升温,达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诱发火灾;在开馆时间过长的图书馆,如果中间没有休息时间作间隔,用来照明的日光灯长时间地连续工作,其灯管、镇流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工作时间长,老化过程加快,极易导致电线起火。
(2)大量的电子和电气设备的使用使现代图书馆的火灾风险大大增加。为了改善图书馆工作环境和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方便的读书环境,现代图书馆一般都安装有大量的空调机、饮水机、闭路电视等生活设施,以及方便读者查询信息和复制材料的计算机、复印机等电器;而且为了满足现代图书馆信息化的需要,图书馆一般都配备了大量的信息网络设备(例如网络服务器、大容量信息存储器、信息交换机等网络机器设备);此外,现代图书馆设有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报告厅等设施,这些电子设备往往耗电量较大,线路设计也比较复杂,而且这些设备中有的需要常年24小时运行,不能停止(例如网络服务器等设备)。这些设备如果在设计安装的过程中,某些电子电气配套保护设施不够完善,线路老化或者超负荷运转,或者电子产品质量不过关,就特别容易产生高压电弧,导致高温发热等现象,从而有可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3)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或者读者的疏忽大意等人为的原因引起火灾的风险也相对增加。现代图书馆不同于古代的藏书楼,古代藏书楼仅具有藏书功能,拥有的读者群不大,而现代的图书馆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读者进出图书馆,读者之中即使只有极少数人违反图书馆的防火规定(比如在图书馆偷偷抽烟等违规行为),都会使火灾的风险大大增加。
3现代图书馆对古代藏书楼预防火灾措施的借鉴
古代图书馆的建设设计表现出古人很高的智慧,他们积极的防火意识,匠心独具的藏书楼建设,以及为了防火采取的各种各样的应对措施(如便利的水源、独立的空间、明确的惩罚措施等),毫无疑问,对现代图书馆的防火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广西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达32338m。,阅览座位3634个,是目前广西区内建筑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网络条件最好的图书馆。该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总量495万册,其中印刷型纸质图书302万册,电子图书192万册,全文电子期刊1.7万种,藏、借、阅、检、管一体化;每天从7:50连续开馆至22:30,每周开放时间达101小时。这极大地便利了师生员工,高峰期每天入馆人次超过1万。如此规模巨大,多文献资料,多计算机,多网络,多电力设施应用,多人员集中,还有长时间的电力照明,使得图书馆的防火工作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以广西大学图书馆应对火灾的程序为例,介绍现代图书馆的防火措施和防火工作。
广西大学图书馆在建筑理念上很好地借鉴了古代藏书楼的建筑防火经验,比如,图书馆远离生活区和教学楼,以避免人为的火患;周边设有绿化带,既美化了环境又形成了自然的隔离带;图书馆的南面有个湖,一旦发生火灾有便利的水源;四周有消防通道和逃生安全通道,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读者;各个大厅都建有防火墙,一旦发生火灾可以进行及时阻断,防止火情蔓延;各楼道都设有消防栓,各楼层都配有灭火器,籍此可以及时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馆内有醒目的严禁烟火的标志,时刻提醒读者要有防火意识。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iability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sele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access system and post evalu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unit industry,the selection of process and equipment,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tatu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 in our country,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finally,the application of reliability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is discussed.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可靠性管理及应用
【Keywords】 thermal power pla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reliability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M6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30-02
1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的管理现状
从世纪末起,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越来越详细,环境保护工作也从最开始的以末端治理为主逐渐转变为重视生产及消费的所有环节的管理,管理力度也越来越严格,通过强制性的规范要求和市场引导方式相结合的治理手段,改变了传统治理中只依靠强制性的管理这一种管理方式,这种做法有效地改善了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效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1]。就拿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来说,相比年的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年的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整体减少了,其中,电力方面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同比减少了。绝大多数的火力发电企业按照国家实施的相关标准执行脱硫工作,个别没有遵循《“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消减目标责任书》标准的火力发电企业按计划在年年末建立脱硫运行的相关设备。调查中,有家火力发电企业脱硫设备运行有问题,按照相关的处罚条例,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和通报批评处理。因此,火力发电企业若要长期、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做好污染物管理工作,控制好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情况,积极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从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完善环保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照科学的发展观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促进火力发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环保设备设施选用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中的环保设备设施选用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来说,以烟气脱硫环节的情况为例,我国的环境保护总局在年实施了号公告,该公告批准《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等项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用。不过,对于其他烟气脱硫的具体做法并没有任何的规范标准。目前,环保设备的工艺技术多种多樱火力发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选择符合自身设备进行脱硫的处理。可以选择氨水洗涤法脱硫、喷雾干燥法脱硫、海水脱硫、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等方法,并上报给国家环保部门审批通过后开始实施。在脱硫过程中,部分工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火力发电企业需要长期的应用研究才能逐步完善。值得一提的是,火力发电企业一旦选择了某种脱硫工艺后,就不能够再进行脱硫工艺的更改。这是由于,该种脱硫工艺的设计、安装以及生产过程是不能够进行更改的,该过程的设计规范和后期设备的养护、维修工程都是难以控制的。对于极少数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或者不能够达到涉及排放标准的企业,只能在生产的后期加大对环保设备的改造,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加大企业的负担。
2.2 设计与施工单位行业准入制度与后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保总局最早在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约束,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中,为火力发电厂企业环保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部分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标准,对其进行约束。但是,对于有关的设计、施工单位是否具有资历和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并没有相关的规范进行约束。我国的电力监管部门在年月日起,实施了《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业务,应按照本办法取得许可证[2]。任何没有取得相关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不得从事相关业务。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没有取得许可证的单位进行相关业务的环保设备工程的承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保工程后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工程评价体系也没有明确的建立,相关的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系统没有制度的支持。
2.3 工艺及设备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环保相关的产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最近几年,环保服务相关的企业在我国逐渐增加起来,但是,相关的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并没有建立,使个别企业在运营中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同样的脱硫技术标准,引进的不同、设计方案的不同、制造单位的不同,都会使具体的工艺和设备存在差异化。其中,尤其是辅助设备的选择方面,设计、制造单位的选择范围比较广,相互之间的落差也比较大。近些年,脱硫产业的发展比较快,短短年的时间,与脱硫技术有关的企业就超出了多家,且其中的很多脱硫企业的技术引进都受到公司自身能力的限制,对引进的技术无法消化,不能很好的吸收,实际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有些企业中也存在重复引进的情况,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同时,受到工程竞价方面的影响,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中标的优势,往往将项目成本控制的非常低,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使选择的设备可靠性不高,整体运行的能力水平较弱,为今后企业的维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 环保设备应用可靠性理论的作用以及对策
目前,国家对环保方面的工作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的理念也越来越被应用于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节能环保的标准正在逐步的贯彻和落实。在火力发电厂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环保设备可靠性管理能够给企业的生产过程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规范出企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的一些规范标准,杜绝企业只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的其他损害,使火电厂企业的运行更加的安全、健康[3]。对于火电厂企业环保设备可靠性管理对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可以借鉴国外科学的环保设备可靠性管理方法,填补我国火电厂企业中经验不足的情况,从我国环保设备服务企业质量评价制度不完善的方面入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立完善的高质量的评价体系。从应用规范方面开始做起,对环保设备的设计生产环节、生产机构的资质方面、设备的检验方面等多个方面进行统一的规范约束,进一步保证企业生产出的环保设备的高质量和功能性,为火力发电厂的环保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对于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培训,只有保证了环保设备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才能够保证环保设备管理的可靠性,强化环保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同时,对于环保设备后期的维修和保养也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进一步降低环保设备应用所需的成本。
4 结论
虽然我国火力发电企业正处于快速l展阶段,但企业生产中环保设备的设计、制造还处于研发阶段,相应的技术、服务以及管理还不够成熟。环保设备的样式多种多样,关于脱硫技术的应用方式,根据引进的设备不同、设计流程不同,制造单位使用的工艺也不尽相同。同时,关于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及应用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行业规范标准也比较欠缺。因此,在发电企业实际运营中,很多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设备的使用效果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对此,火力发电企业应吸取实际经验,加大投入的力度,找出阻碍发展的因素,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相关的管理和运营。
【参考文献】
【1】金熙,徐明德.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的管理及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5):26.
回首十几年来的工作经历,感受颇多,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总结:
一、善于学习
大学给了我们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是与实践却又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我本不是学习电力专业的,因此从事电力行业后,一切对于我来说就都是新的了。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我不得不一切从头学起。虽然大多数时候,我是学非所用,但是我有一个良好的自学习惯。从刚开始的多经会计账务的清理和日常账务处理,以及后来的供电所报账会计,我都虚心向当时的主办会计和其他人学习,自己尽快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工作中也很勤奋、细心,几年的工作中没有出现差错。从事秘书工作后,在工作中积极学习文秘相关知识,努力学习公司各部门的业务知识等。经过学习,进一步丰富了知识层面,政治理论修养和岗位知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认真学习了各种有关群众工作的文件及会议精神,熟悉了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工作方针;认真学习了工会法、劳动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为日常处理群众事务,做好、调解、法律事务及合同管理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外还积极学习电力系统知识、营业管理、计算机知识、公文写作等知识,极大丰富了自己的头脑。学习是人一生的大事,也是一种乐趣。通过学习,我感受和获取了很多新的知识,从此也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的知识世界的大门;也因为有着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如此之多的知识积累,使得我在工作中更善于触类旁通,工作能力不断增强,个人也日趋自信。
二、敏于思考
思考是一种力,体现的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和知识丰富程度。在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我也积极思考工作中、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善于深入基层实地,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会计业务、多产业变革、电费回收、线损管理、优质服务等各方面的问题,敏于思考,增强和同事的沟通,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认真撰写了《内部人控制与企业改革》、《优质服务应该有个“度”》、《重构企业用工制度之设想》、《台区精细化考核的五个问题》、《浅议预付费ic卡电能计量装置推广中的问题和对策》、《农电公司发展趋势预想》、《浅谈农村电费邮政批扣业务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类各级杂志刊物上,并被多家在国内、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媒体网站所转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也正是勤学敏思,我结交了不少网上和现实中爱好相同、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者、编辑和,并相互切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我人生中的良师益友。思考的结果付诸行动才有意义。我深入调查了农电工工资考核的现状,针对无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现行考核办法,我结合公司实际,结合文件上的指导性意见,成功设计了一套农电工工资考核模版,并实用至今。三、勤于工作学思的结果体现于工作业绩。自调入办公室工作以来,我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不断提升。
一是不断增强文字功底,努力提高办文、办会水平,材料的写作要求尽可能的详尽、准确,积极向领导和其他部门学习,仔细分析上级机关的材料,多进行换位思考,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坚持读书看报,收看新闻。坚持做到勤思、常练、多改,努力提高文章质量。虚心与同事交流写作体会,汲取有益经验。几年来,在办公室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承办了各种文字材料,主要有:起草了公司每年工作报告;撰写了办公室年度及半年工作总结,公司领导的讲话、总结、汇报材料等;做好了每月信息的撰写、上报工作,每月及时撰写上报信息。参加总经理办公会议及其他专题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并起草了相关会议纪要。负责组织了公司二级单位的信息员培训,提高了基层信息报送质量。此外还勤于动笔,就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现状敏于思考,撰写了近六十篇文章,并见之于各级网络媒体、杂志、报刊。
二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我随时提醒自己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为领导服务的质量,努力做好领导的助手。我在工作中坚决服从公司领导和办公室主任的安排部署;办文细、办事稳;领会领导意图快、贯彻落实快、具体操作快;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在起草领导讲话、草拟工作汇报、下达通知时,仔细校对、认真核实。对于要印发的文件,尤其是上行文,我每次都进行认真的核稿和校对,最后送给办公室主任把关,减少了出错的几率,保证了文件准确、及时发放。严守机密,工作中坚持做到办事扎实,努力把公司领导和办公室主任交办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几年来,积极协助办公室主任抓好文字把关和综合业务工作,协助主任做好了每年的年初职代会、工作会等大型会务安排,协助主任抓好了公司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完善了办公室各项制度和资料,为办公室的规范化管理、劳动竞赛和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对领导和组织上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都能够认真负责的做好,并力求做到紧急事马上办,优先事尽快办、普通事抓紧办。几年来因工作突出,已经成为办公室的业务骨干,07、08、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是不断强化内外协调,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及社会稳定。
作为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公益性企业,供电公司的法律事务也呈现出行业独有的特点,即不可预见性、突发性。针对这种特点,我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法律水平和法律事务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和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的沟通和联系。对于恶意刁难或不规范用电用户,及时联系了法律顾问和电力警务室,积极增进了和政府电力设施保护部门的联系,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强化了公司合同管理,严格按合同签订程序履行合同签订手续,起草、初审、修改、再审、签订等环节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合同内容上严把文字关,力求文字表述精准、逻辑严密,并由公司常年法律顾问最后审定。强化了企业公章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公章使用办法,严格了公章使用的审批权限,加强了公章使用的登记制度的执行。
稳定压倒一切,企业的经营必须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为了维护企业的稳定和群众的权益,面对繁重的维护稳定任务,我进一步深化了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紧抓好。每月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始终把遏制集体上访与重复上访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解决和向领导反映群众反映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几年下来基层单位员工思想动态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出现上访和越级上访;及时办理和回复人大政协的提案,做到了件件有回音,样样都回复,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每季度定期向市公司上报法律事务及稳定报表、合同管理报表。几年来公司内外和谐稳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甘于平淡多年来我从事的工作都是在后台,很少直接面对客户;即使是直接面对客户的营抄工作,也是奔波于城乡之间,更多的是和电表打交道。多年的会计、调度和运行值班、农电管理、秘书工作,注定了工作的枯燥和平淡。特别是值班和秘书工作,往往是在万家灯火时独自忙于灯前,空守一份寂寞。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者必须能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虽然更多的是寂寞,但是我也有高兴的时候。当寂寞时眺望窗外的万家灯火,我很开心;当自己的初稿被领导认可时,我很放松;当一挥而就的稿件见之于报刊时,我很惬意。虽然工作岗位一换再换,但是我始终保持了这份好心境,任他世事纷扰,我独留一份平淡于方寸之内。回首十三年的工作生涯,有苦也有乐,但一切已成过去。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的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新任务、新挑战,但我有信心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接受挑战,我将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进行不懈的努力,全方面地提高自己,力争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善于学习
但是与实践却又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本不是学习电力专业的因此从事电力行业后,大学给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一切对于我来说就都是新的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不得不一切从头学起。虽然大多数时候,学非所用,但是有一个良好的自学习惯。从刚开始的多经会计账务的清理和日常账务处理,以及后来的供电所报账会计,都虚心向当时的主办会计和其他人学习,自己尽快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工作中也很勤奋、细心,几年的工作中没有出现差错。从事秘书工作后,工作中积极学习文秘相关知识,努力学习公司各部门的业务知识等。经过学习,进一步丰富了知识层面,政治理论修养和岗位知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认真学习了各种有关群众工作的文件及会议精神,熟悉了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工作方针;认真学习了工会法、劳动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为日常处理群众事务,做好、调解、法律事务及合同管理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外还积极学习电力系统知识、营业管理、计算机知识、公文写作等知识,极大丰富了自己的头脑。学习是人一生的大事,也是一种乐趣。通过学习,感受和获取了很多新的知识,从此也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的知识世界的大门;也因为有着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如此之多的知识积累,使得我工作中更善于触类旁通,工作能力不断增强,个人也日趋自信。
二、敏于思考
思考是一种力,体现的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和知识丰富程度。在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我也积极思考工作中、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善于深入基层实地,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会计业务、多产业变革、电费回收、线损管理、优质服务等各方面的问题,敏于思考,增强和同事的沟通,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认真撰写了《内部人控制与企业改革》、《优质服务应该有个“度”》、《重构企业用工制度之设想》、《台区精细化考核的五个问题》、《浅议预付费ic卡电能计量装置推广中的问题和对策》、《农电公司发展趋势预想》、《浅谈农村电费邮政批扣业务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类各级杂志刊物上,并被多家在国内、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媒体网站所转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也正是勤学敏思,我结交了不少网上和现实中爱好相同、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者、编辑和,并相互切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我人生中的良师益友。思考的结果付诸行动才有意义。我深入调查了农电工工资考核的现状,针对无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现行考核办法,我结合公司实际,结合文件上的指导性意见,成功设计了一套农电工工资考核模版,并实用至今。三、勤于工作学思的结果体现于工作业绩。自调入办公室工作以来,我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不断提升。
一是不断增强文字功底,努力提高办文、办会水平,材料的写作要求尽可能的详尽、准确,积极向领导和其他部门学习,仔细分析上级机关的材料,多进行换位思考,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坚持读书看报,收看新闻。坚持做到勤思、常练、多改,努力提高文章质量。虚心与同事交流写作体会,汲取有益经验。几年来,在办公室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承办了各种文字材料,主要有:起草了公司每年工作报告;撰写了办公室年度及半年工作总结,公司领导的讲话、总结、汇报材料等;做好了每月信息的撰写、上报工作,每月及时撰写上报信息。参加总经理办公会议及其他专题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并起草了相关会议纪要。负责组织了公司二级单位的信息员培训,提高了基层信息报送质量。此外还勤于动笔,就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现状敏于思考,撰写了近六十篇文章,并见之于各级网络媒体、杂志、报刊。
二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我随时提醒自己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为领导服务的质量,努力做好领导的助手。我在工作中坚决服从公司领导和办公室主任的安排部署;办文细、办事稳;领会领导意图快、贯彻落实快、具体操作快;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在起草领导讲话、草拟工作汇报、下达通知时,仔细校对、认真核实。对于要印发的文件,尤其是上行文,我每次都进行认真的核稿和校对,最后送给办公室主任把关,减少了出错的几率,保证了文件准确、及时发放。严守机密,工作中坚持做到办事扎实,努力把公司领导和办公室主任交办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几年来,积极协助办公室主任抓好文字把关和综合业务工作,协助主任做好了每年的年初职代会、工作会等大型会务安排,协助主任抓好了公司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完善了办公室各项制度和资料,为办公室的规范化管理、劳动竞赛和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对领导和组织上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都能够认真负责的做好,并力求做到紧急事马上办,优先事尽快办、普通事抓紧办。几年来因工作突出,已经成为办公室的业务骨干,07、08、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是不断强化内外协调,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及社会稳定。
作为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公益性企业,供电公司的法律事务也呈现出行业独有的特点,即不可预见性、突发性。针对这种特点,我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法律水平和法律事务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和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的沟通和联系。对于恶意刁难或不规范用电用户,及时联系了法律顾问和电力警务室,积极增进了和政府电力设施保护部门的联系,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强化了公司合同管理,严格按合同签订程序履行合同签订手续,起草、初审、修改、再审、签订等环节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合同内容上严把文字关,力求文字表述精准、逻辑严密,并由公司常年法律顾问最后审定。强化了企业公章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公章使用办法,严格了公章使用的审批权限,加强了公章使用的登记制度的执行。
稳定压倒一切,企业的经营必须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为了维护企业的稳定和群众的权益,面对繁重的维护稳定任务,我进一步深化了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紧抓好。每月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始终把遏制集体上访与重复上访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解决和向领导反映群众反映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几年下来基层单位员工思想动态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出现上访和越级上访;及时办理和回复人大政协的提案,做到了件件有回音,样样都回复,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每季度定期向市公司上报法律事务及稳定报表、合同管理报表。几年来公司内外和谐稳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甘于平淡多年来我从事的工作都是在后台,很少直接面对客户;即使是直接面对客户的营抄工作,也是奔波于城乡之间,更多的是和电表打交道。多年的会计、调度和运行值班、农电管理、秘书工作,注定了工作的枯燥和平淡。特别是值班和秘书工作,往往是在万家灯火时独自忙于灯前,空守一份寂寞。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者必须能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虽然更多的是寂寞,但是我也有高兴的时候。当寂寞时眺望窗外的万家灯火,我很开心;当自己的初稿被领导认可时,我很放松;当一挥而就的稿件见之于报刊时,我很惬意。虽然工作岗位一换再换,但是我始终保持了这份好心境,任他世事纷扰,我独留一份平淡于方寸之内。回首十三年的工作生涯,有苦也有乐,但一切已成过去。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的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新任务、新挑战,但我有信心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接受挑战,我将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进行不懈的努力,全方面地提高自己,力争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机电工程;电力安装;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领域对电力有了更广泛的需求。如今,由于国家电网规模不断的扩大,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机电设备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电力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电力安装施工质量是保证电力快速发展的必然条件。机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采用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机电工程
机电工程是指机电设备的组装,是以电系统制造、安装为主的工程项目。机电工程涉及的专业比较广、学科跨度大。例如: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电子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通讯系统工程;电器工程;车库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工程;消防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电梯工程;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火灾报警系统工程;环保工程;机械设备过程等,其施工过程包括安装、调试、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
(一)机电工程概述
机电工程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PLC技术、C语言技术、机械制图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的综合技术。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机电工程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电力安装应急方案,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机电工程项目的特点
机电工程项目是通过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确立设备、管路的安装位置,以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完成机电工程项目。机电工程项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涉及到新型技术、新型材料、新型设备等问题。
(2)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装规模也越来越大。
(3)安装对象包括不同种类的装置,以及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
(4)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工程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5)在电力安装过程中,大型设备现场组装量比较大,对装配技术和检测技术要求比较高。
(三)机电工程项目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的要点
目前,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电量需求也在逐步的增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其技术水平、监管制度就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电力安装前,在各个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清楚电力安装的设计内容,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在电力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如:防震、防爆、易燃材料的检查。尤其是电力设施的安全进行重点检查。采取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电力安装设备的布置要符合安全规程,制定好各项安全措施。
二、电力安装过程中机电工程的重要性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国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然而,随着现代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越发复杂,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具有了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电力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着许多安全风险,其施工环节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因此,在电力安装的过程中,机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督,对各个阶段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探讨、研究,进而策划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以此降低安全风险,达到控制安全事故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机电工程在电力安装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电力安装工程是机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电力安装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建设工期较短、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施工过程比较复杂等多个特点。电力安装工程是机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活动包含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最终达到电厂的使用功能。
(二)机电工程的设计和规划直接影响电力安装质量
机电工程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的使用功能,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前提下,在施工活动中还要注意安全、环保和公众利益。机电工程要运行质量评估,以保证其工程质量。机电工程验收过程中有较多的能源投入,要合理运用其能源,以判断其施工质量是否合格,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或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实行主承包的机电项目中,在交工验收过程中,要对电力施工维护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提高电力施工维护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工程能正常有效运行。同时,还要对整个机电工程在保修期内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三)机电工程的合理规划和监管是电力安装安全性的切实保障
在电力安装的过程中,监管主要包括质量监管、投资监管、合同将监管、安全生产监管、施工成本预测计划编制与成本监管。机电工程总承包对其承包范围内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详图,对机电设备的布置进行综合设计,满足专业技术要求,明确所承担的的范围。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机电安装工程监管工作运作在整个工程实施中,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责就是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只有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才能使工程顺利的进行。因此,机电工程的合理规划和监管是电力安装安全性的切实保障。
总结
随着电力安装工程市场的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电力安装公司之间的竞争力。电力的发展代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由于,电力涉及到各个学科知识,其发展与各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相关联。在电力安装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违规操作都可能影响电力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机电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力的不断扩大,充分体现出了机电工程在电力安装过程中的重要性。机电工程是一项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操作项目,在电力安装过程中,机电工程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发展进度,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
参考文献:
[1]付元初.我国水电机电安装50年发展与技术进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
[2]连忠文,王庆忠.浅谈机电安装项目部施工成本的控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