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17:0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读书活动评价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健全阅读制度,让学生持续读
行为文化中固化、物质化的东西首先表现为制度文化,它是群体约定俗成, 共同遵守,促使行为长久坚持的显性保证。书香文化制度不是强制学生怎样做,而是让制度本身产生导向、激励作用。1. 时间制度。把课外阅读课纳入课程计划,每周一节,做到时间上保证、目标上明确,课课有内容,堂堂有书声。每天午间半小时静读时间,学生不走动、不言语、不作业,班级沐浴书香。2. 统计制度。统计的内容包括阅读的书名、篇名、页数、字数,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的篇数等。统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3. 交流制度。班级每周举行读书交流会,每学期举行演讲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4. 展示制度。每月一次的班级“读书悦读星”、“优秀漂流图书”和每学期一次的“书香家庭”、“书香小组”表彰。阅读成果的外在物化展示,旨在典型引路,辐射全体。
二、 开展图书漂流,让学生有书读
为解决农村家庭子女书源匮乏现状,每学期初,根据课标中年段阅读目标,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目,然后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取得家长支持。学生购买书籍后在图书管理员处登记、造册、 上墙公示,真正实现“赠一本,读百本”的资源共享。图书漂流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投漂自己的图书,乐意与漂友分享自己的图书,中途不将图书转漂他人,按规定时间归还。借阅时认真填写漂流卡,阅读后在漂流感言簿上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根据图书漂流记载,让传漂过同一本书的学生聚在一起,组成“读书迷你吧”,手捧“漂流记录卡”或读书笔记,饶有情趣地分享阅读体会。
三、 活动激趣,让学生读得有兴致
1. 亲子共读。通过《亲子共读――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在校与在家的阅读活动,吸纳家长热情参与阅读;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亲子共读沙龙,交流亲子共读心得;开展亲子阅读征文、亲子手抄报、亲子日记评比,亲子朗诵会、亲子课本剧表演,“书香家庭”评比……以评比促阅读,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 师生共读。教师根据个人实际,制订读书活动方案,明确阅读内容、目标、措施;倡导树立“读书――成长”意识,充分利用假期、双休日以及课余时间,自主内修,走近经典,品味名著,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撰写读书笔记,和学生一道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每学期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每学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2篇以上,课后必须撰写教后反思。
3. 班级读书节。班级读书节是学生一年一度的精神大餐,读书盛会。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检验阅读成果。以读为主的系列比赛:读书汇报会、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现代诗歌散文朗诵比赛、读书演讲比赛;以写为主的系列比赛:优秀阅读成长手册展评、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活动,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演为主的系列比赛:课本剧表演、美诗文吟唱等。
4. 古诗文诵读。以五个“一”为抓手扎实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班级黑板报开辟“每周一诗”栏目,学生备一本“古诗诵读积累本”,每周至少背诵一首古诗,每周的周五晨会为古诗诵读时间,每月底班队课开展“古诗文诵读考级”活动。
四、 阅读指导,让学生读得有质量
1. 读前推荐课。推荐时或讲述作品创作时的艰辛、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亲切感,产生阅读动机;或通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简介读物主要内容,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或借用名人(或媒体)对优秀读物的评价增强对读物的吸引力;或朗读精彩片段,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或针对情节曲折的读物,叙述内容至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2. 读中指导课。阅读方法指导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读书实践,谈做法、谈体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总结出方法;可以学生先阅读尝试,然后自己总结方法;也可以由教师运用实例进行专题讲座。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使学生真正认识某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高读书的品位和质量。
3. 读后交流课。阅读交流一般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汇报交流时形式力求活泼多样,可以采用背一背、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实现阅读成果资源共享。
五、 科学评价,让学生读得有效果
没有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科学评价,就会使阅读活动失去其意义和推动力。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评价时,要遵循个性化评价原则、导向与激励性原则、模糊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不仅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数量,更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课外阅读的积累与运用。评价手段力求多样,可以采用活动评价、问卷调查评价、课堂练习评价、考级评价、档案记录评价、多元自主评价等多种方式,改革过去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把“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分别引入课外阅读能力的形成性评价之中。阅读活动开展一个阶段后,引导学生认真评价自己所制订的目标、计划实施情况,以及自己的阅读收获,进一步优化阅读心理,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调控能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书活动;发展;创新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重视阅读的人群日趋下降,图书馆作为信息基地的传统地位也已经受到前
所未有的挑战。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设阅读社会”的目标,全世界都在开展读书运动。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被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基地,各大高校图书馆不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
一、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有记者对全国部分高校调查发现,有17%的学生一年中未购
买过一本课外书,8%的学生几乎未进过图书馆。大学生的业余精神生活极度空虚无聊,人文素质滑坡。另有报道,学生阅读量的减少和理解能力的降低呈伴生关系。大学生阅读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阅读偏食,结构不合理。广西大学调查发现,大学生阅读结构中快餐文化成为了首选,专业书籍和应试书籍居多。(2)对图书馆的需求大于利用,信息过剩和信息饥渴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能力受限造成等。
二、各大院校读书活动概况
在世界读书热潮中,国内外各大高校图书馆都在不断地开展
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活动内容与形
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阅读指导类。例如通过推荐数码、发展书评,开办入馆培训,组织读者交流会等。(2)读书论坛类。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以引导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讨
兴趣。(3)与阅读有关的竞赛类活动。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话剧比赛、知识抢答赛、有奖征文等,目的是通过活泼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关注读书,参与读书。(4)文学名著、电影欣赏等。创造一定的环境和空间,让读者亲近图书馆。(5)最佳读者阅读评选活动等。给予一定的奖励扩大图书馆的使用率和影响。
三、国内外颇具新意的读书活动
尽管各大院校的读书活动丰富多彩,但是时间久了,难免缺乏新意,开展几次后,学生的热情消退。以下是国内外几种颇具新意的读书活动,希望能给图书馆带来一些启示。
1.韩国大学生毕业资格读书认证制度
江原大学是韩国的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为推动大学生阅读
意识,培养阅读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该校设立了颇具创意的阅读教育运营机制。该校把读书认证纳入毕业资格认证之一,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毕业资格之读书认证运营委员会,并出台了实施管理办法和相关条例。读书认证运营委员会负责设立读书评价方法标准、确立读书评价试题、管理读书评价事物。2001年度到2006年度入学者读书认证通过人数统计,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毕业资格认证之
读书认证已得到大学生的认可。读书认证起到了积极“干预”和“影响”大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的作用。
2.日本创价大学读书运动SBW
在日本大学开展的读书马拉松运动中,创价大学于2005年起开展全校范围iede读书运动“SOKA BOOK WAVE”(简称SBW)已在走在日本大学读书运动的前列。该校SBW活动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校读书运动,成员由学生志愿者、学生代表与图书馆员代表共同组成。具有特色的是,SBW新设了“推荐图书角”,并按“读书新手”“师兄师姐推荐书”“给女性读者的图书”“书评对象图书”的独特分类排架。这种方式帮助读书目的不明确的学生更轻松地加入到读书运动中来。该活动的开展使得图书利用率非常高。另一特色是网络读后感和书评,它直接与图书记录连接,并通过实施奖励措施催进阅读质量,此外通过考评读后感和书评,进行读书能力评定,并颁发读书能力等级证书。SBW收效颇丰,学生读书习惯回归率高,写作能力也大大提升,更密切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
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阅读治疗服务”
美国精神病专家高尔特曾指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精神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图书馆服务形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阅读治疗服务”。调查显示,72%的大学生曾用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这一数字一方面显示出大学生借助图书寻求心理帮助的需求,另一方面说明了“阅读疗法”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阅读疗法”这种服务模式赋予了图书馆服务以新的内涵,创新了服务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深层次服务,达到了图书馆“服务育人”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创新读书活动主题
读书活动的主题选择是很重要的,它是贯穿整个读书活动的
灵魂,是体现读书活动价值的关键。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自1992年以来已经连续19年坚持开展各种主题的读书活动,并多次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该校实践的读书活动选择主题结合学校馆藏特点,分析学生阅读心理和状况,注重思想性、可操作性和号召力。每次选题前进行调研,注重与时俱进,将重大时政活动作为主题,或将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主题,或参考学生兴趣和思想道德建设设定主题。
四、目前读书活动的几点建议
1.建立读书活动的创效机制
阅读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读书活动应
该持续开展。
2.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读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能不能吸引学生,直接关系到读书活
动开展的效果。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
3.确定合适的读书主题
主题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读书系列活动的目的和方向。不断挖掘新的贴合大学生的主题,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眼球,达到事半功倍。
4.举办特色读书活动
各大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将专业与读书有机结合,促使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并进。
参考文献:
[1]李文蕾.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图书馆杂志,2007(08).
[2]力恺.管窥日本大学读书运动:以创价大学读书运动SBW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
[3]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多数大学生阅读量令人担忧[EB/OL].(2009-04-23)[2010-11-12].HTTP:///china-news/content-16333316.htm.
[4]黄少玲.高等院校图书馆阅读指导之读书活动研究.图
书馆,2009(04).
[5]陈茂国.高职高专图书馆读书活动探析:以“首届泰州高校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为例.图书馆论坛,2010(01).
[6]郭玉卿.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读书活动的引导: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6).
[7]王慧秋,陈明华,孙志梅.大学生毕业资格读书认证制度及其运营.图书馆杂志,2008(11).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的阅读能力被视为重要的、高价值的能力,人们普遍认为阅读能力是学习成就的主要表现,也是一个人未来成功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成功的基石,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
中小学加强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书香校园建设包括师生读书所需的配套硬件设施设备、书刊资料建设、学校读书环境建设、读书活动的组织与评价等。其中,配套硬件设施设备、书刊资料建设、学校读书环境建设是书香校园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笔者就中小学书香校园环境建设与装备提出建议。
一、建设理念
(1)改变学校图书馆现有建设模式,变常规的藏、借、阅分离为藏、借、阅一体化建设与管理模式,方便师生学习与管理。
(2)创新学校图书资源建设方式,变注重总量达标评价为注重更新的评价模式,激励师生共建共享。
(3)变学校师生阅读定区域、定时间的单一模式为校园内随时随地阅读的开方式、多样化阅读模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及个性化阅读。
(4)创设多样化校园阅读物质载体和多元化阅读文化氛围,为学生阅读提供优良环境,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建设内容
1.重构图书馆阅览室
革新和改造现行标准下的图书馆阅览室建设标准与方法,重新构建以学生为本和符合中小学生阅读方式的图书馆阅览室。其基本框架如下:
(1)将藏书室与阅览室有机融合,形成藏书与阅览功能区域相互融合,书架与阅览座位相互协调,师生取还方便、闲适阅读,具备举办小型会议、进行一般接待等功能的开放式、多功能的图书阅览室。
(2)将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条件与现代网络多媒体数字阅读条件有机整合,形成具备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两种方式相融合的物质环境和基础条件,即建成优质的纸质图书阅览室与数字图书阅览室。
2.构建学校阅览室
创设全方位、多元化的图书阅读环境,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室、公共走廊等区域,打造阅读环境,使校园处处可读书,时时能读书,形成学校阅览室。阅览室不再是狭义的图书馆专用室,而是一个广义的读书空间,实现学校即阅览室。其基本框架如下:
(1)建立班级图书柜。以班级图书角建设为核心,配置与班级文化相协调、有特色的图书柜和计算机终端,将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存放到班级,开通网络端口,通过班级进行管理,实现开放式阅读环境建设。
(2)建设学校公共阅览室。在校园内具备建设阅览条件的公共空间、走廊等地,配置公共图书架柜、计算机网络终端和有特色的、舒适的阅览桌椅等,放置一定量的图书、期刊,开通网络端口,建设可随时随地阅读的环境。
3.打造阅读文化氛围
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书香氛围,将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每一个角落布置成传承经典的文化场所。
可在校园中张贴读书标语,设置阅览橱窗。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及教室、走廊等布置读书名言,展示学生作品,从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4.创新图书管理模式
让学生参与管理或自主管理图书,实现借阅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创新管理模式,以让图书被学生充分阅读为目标,注重图书管理的效益与效果,修订图书馆工作的管理办法和评价办法,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图书管理工作不断趋向实用和方便学生。其基本框架如下:
(1)废除现行的一些不实用的管理与考核方法,形成基于学校阅览室的图书阅读管理办法与考核办法。
(2)建立以图书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团队,让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成为班级图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管理者与领导者,形成图书馆管理、班级图书管理、公共区域图书管理人员网络。
三、学校阅览室功能定位
书香校园环境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校园阅读立体模型,主要由4个部分(区域)构成,让书香文化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1.图书馆
图书馆是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图书、报刊、音像、数字化资源等文献的检索、查询、阅览、借阅等服务的主要区域,是书香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构成,其应该满足以下功能:
(1)能够为读者提供书、刊、报、数字化资源的综合;
(2)能够满足班集体开展阅读活动和开设阅读课的需要;
(3)能够满足小型会议、教研活动、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教学、教科研活动的需求;
(4)能够满足传播图书馆文化、介绍图书馆资源、培养信息利用技能的需要。
2.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是以班级为基础,利用班级空间合理设置图书柜、配置图书,为本班学生提供就地、便捷的图书、报刊阅览环境,并利用班级电子终端和宣传专栏给学生提供查询资料、展示自我的读书平台,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
(1)有一定量的图书、期刊等供学生随时随地取阅,有网络终端,能满足学生便捷地进行网络阅读、自主学习、检索与查询的需要。
(2)有读书专栏,为学生开展专题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交流、互动平台;能展示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
3.校园书吧
校园书吧是合理利用校园公共区域所设置的开放式读书阅览区域,面向全校师生,随时随处提供图书、报刊、网络资源等资料的查询与阅览的服务区域。
校园书吧能为全校师生、家长创造开放、宽松并兼有休闲功能的课余、课外读书环境与条件,让全校师生、家长能享受读书,能与学校进行信息交流。
4.读书文化、读书交流平台
读书文化、读书交流平台是利用校园公共区域所设置的读书宣传橱窗、展板、标识等,或利用学校公共服务平台,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引导师生读书,开展读书活动,展示师生的读书成果,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1)传播中国、世界文化,让师生随时随处感受文化的浸润,提高人文修养,学习文化知识。
(2)展示、宣传、交流读书成果,激励学生读书、学习、求知、奋进。
(3)营造深厚的书香文化气息,展现学校办学思想,彰显学校文化与办学特色。
四、书香校园环境建设建议
1.学校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参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图书馆建设标准,核心是把藏书室与阅览区域融为一体,把传统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与数字图书的在线网络阅读功能有机整合。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应以年增长图书的情况作为评价图书数量的主要指标,而非学校的馆藏总量。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不应以存放在藏书室、排列整齐为重要工作评价指标,藏书室的图书在强化管理的前提下,应尽量推到学生手中、班级图书角、公共区域。
2.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要根据教室场地大小进行科学设计。要符合班级整体环境布局,合理设置,方便管理,有利于班级学习。班级图书角应建在通风、干燥、避光处。图书柜要有特色,尽量与计算机网络终端融为一体,与读书专栏墙整合协调。
基本内容包括:书橱(柜)、报刊架、计算机终端、读书宣传栏、图书、工具书、报刊。其中,书橱、报刊架可以合二为一,整体设计,书橱(柜)应具备储藏班级图书角所有图书和报刊的功能。计算机终端根据需要选配。图书可来自学校图书馆的集体借阅,也可由学生推荐自带,用于交流。
3.校园书吧
校园书吧,其本质是一个有特色的、有文化气息的小小阅览室,建设应符合学校整体环境布局,应具备良好的阅读空间和舒适的阅读环境,通常设置在校园内通风、安静、避光处。
基本内容包括:书橱(柜)、报刊架、阅览座位、计算机终端、触摸式学习终端、读书宣传栏、图书、报刊。其中,计算机终端、触摸式学习终端为选配。
4.读书文化、读书交流平台
多形式、多手段地利用学校的走廊、墙壁以及景观区域和活动场所,利用各种载体形式(如展板、壁画、橱窗、雕塑等)打造校园读书文化。
可因校制宜设计打造学校的文学长廊、艺术长廊、科技长廊等。文学长廊可介绍从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到现代文学中与课本有关的名著名作及文学家故事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长廊可布置名家书画、学生优秀书画习作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科技长廊可介绍学科知识,拓宽阅读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可设置学校图书阅读橱窗和学校读书专题网站,配置好学校广播、电视、网络等相关设备,为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支持。
五、书香校园环境管理
(1)学校对书香校园建设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要有学校领导分管,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应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图书馆馆长、班主任负责制。
(2)学校应根据书香校园的管理需要合理设置岗位。班级图书角应实行班主任监管下的学生自主管理,要明确一定数量的班级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校园书吧应配备管理员1~2名,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班级图书角和校园书吧的计算机终端,应定期升级和维护。
(3)建立健全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校园书吧等区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及效益评价机制。所有制度按规定上墙,并严格执行。
(4)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等应有每学期阅读计划、活动总结和开展阅读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以及业务工作的资料档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阅读情况,制定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外阅读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关键词:读书工程;有效;健康发展
下面谈谈我校在推进“读书工程”活动中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读书氛围,让师生感受到读书的震撼力量
1.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为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读书工程”方案制订完以后,我校便成立了“读书工程”活动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具体主抓,层层落实,形成一个上至校长,下至教导处、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为主体的网络式的读书活动管理体系,形成了读书活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2.抓住时机,营造读书氛围,让师生感受读书的力量
充分利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时机,启动“读书伴我成长”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启动仪式上校长做了重要的动员讲话,倡议师生共同阅读,积极投入到主题实践活动中。高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是书香能致远”“生命因读书而精彩”等读书口号。然后师生共同宣誓我校的读书宣言,启动仪式中全校师生无形中被一种浓浓的读书的力量震憾着。“愿好书与我们同行,读书伴我们成长”,已悄然在师生心目中形成。
二、强化“读书工程”措施,让学生热爱读书
1.严格按“读书工程”活动方案的精神制订出学校、班级、个人学期读书计划。明确读书内容、形式与要求。开始的时候读书量要适当,少而精,让学生感受到读书是件快乐的事。
2.开展形式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自主读书
(1)积极开展“好书漂流”活动使学生有书可读
根据农村学校的课外书不足的实际情况,鼓励师生捐书,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年组活动读书架”,每月更新一次,实现了书源共享,为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提供了方便。
(2)开展“读书进课堂”活动,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时间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利用自习课,与校本课的时间安排了每周两次的校本阅读课。在校本阅读课中,学生自主摘抄精美语句,交流读书心得,提高了读书效果。
(3)开展“读书进家庭”活动,营造良好的家校读书氛围
利用每学期两次的全校家长会,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的宣传与总结。让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图书馆,拓宽孩子的读书范围,通过“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让孩子在读书活动中健康成长。
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与指导,让学生会读书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规律,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
低年级以童话、神话故事寓言为主。中年级以中国的古典名著为主,高年级以外国的名著为主。
2.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读书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读书方法的渗透与培养,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到课外阅读的实践中,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读书。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分享读书的成就与快乐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还要定期开展学校读书汇报,检验读书成果。读书汇报间隔周期不要太长,两个月为一个周期,汇报内容,要少而精,每次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如,学生在寒假期间,明确读书内容。如,低年级读格林童话,中年级读《西游记》,高年级读《三国演义》开学后进行读书汇报活动。汇报形式采取笔试与口试两种形式,笔试主要是针对书中情节进行一些填空、连线、选择等题型,全面检测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然后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书中的一些基本章节。通过汇报活动让学生分享到阅读的成就与快乐。
五、完善“读书工程”评价制度,促进读书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 有效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要求。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至理名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 ,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依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为孩子推荐优秀课外阅读内容
一本好书,往往会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首先要给孩子们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例如,我们学校就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特点,为孩子们推荐中外优秀的课外阅读。
二、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1、精读和略读。要想查找资料,快速获取信息,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略读,这是课外阅读最常用的,但不作为唯一的方法,有时,遇到需要揣摩,玩味的精妙之处,也需要精读。
2、读、写、批、划、注。课外阅读极具个性化,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既因人习惯而定,也因阅读内容
3、读与背。在课外阅读中获得语言材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尤其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有需要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将他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
(二)学会阅读评价
阅读评价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身阅读效果的评估与检查,并通过这种评价结果的反馈,促使阅读者及时调整阅读过程,有助于阅读过程的最优化,通过对所读书籍内容的回顾,检查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来确定自己对作品的主要内容能否把握,对作者所采用的创作思路能否理解,ψ髡咚采用的创作方法能否领会,它是考查学生阅读后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一项综合性活动。
1、评价主体多层。课外阅读突出的个性化倾向,决定了对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即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2、评价内容多层。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一般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四个层面进行,可以定期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课外阅读反馈卡对所读数目、作者、每天阅读时间、是否主动阅读及读的效果作出评价。同时,结合现场读书汇报、读书摘要卡,读书笔记检测等,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性评价
3、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获取的信息量日益加大,对新知识的摄取量也日益增多,因此,墨守成规的阅读方法极不适应社会发展,要学会快速阅读。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默读。在美国有关的中小学校里,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其大致做法是:每天抽是十分钟的时间,在教室内有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老师不提问,也不做任何分数记录,其教学效果成绩斐然。
三、设计多样活动,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
为了使课外阅读深入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尽量给学生创造读书环境,为他们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开展以读书汇报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一方面结合教学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是学生的阅读兴趣持久。
1、办班级图书角。结合本班实际办图书角,规模不大的图书角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园地,创设课外阅读环境,成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制定严格的节约制度。
2、建立读书兴趣小组。组织在课外阅读中取得效果较好的学生,建立读书兴趣小组,以此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这部分学生带动其他同学,使班级的整体阅读水平有所提高。
3、结合读课外书活动,进行各种交流活动。课外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使专题性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安徒生童话故事汇。在我班,我结合课外阅读活动,坚持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每个学期确定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推荐好书、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主题演讲。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并及时总结,给予恰当评价,评出班级“小小故事大王”“我是小小演讲家”“好书推荐大使”。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兴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大大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有效阅读的指导,让孩子们有一个书香浸润的童年。
参考文献:
一、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乐趣;阅读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了挥洒自由与快乐的场合与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大致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
(一)以教材为本,进行课外拓展阅读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人教版教材突出的特点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单元前面有一段导语,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引领的作用。比如,小学三年上册的“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献出我们的爱”,分别由《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爱,还可以怎么表达?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班的课外阅读也确定了主题――爱。一周以后的汇报会,学生们纷纷介绍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其中一位学生介绍《我的老师》这本书,她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诵:“我有了学习语言的钥匙,我热切希望运用学到的东西……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而有价值。”这个学生读完后,向大家介绍了海伦凯勒和沙利文老师的一些情况,然后说:“沙利文老师太伟大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她的爱,但是我知道,其实我们班老师对我们的爱也是伟大的、无私的,我感谢我的李老师。”这次课外阅读活动非常成功,让每个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受到了感动、情感在阅读中得到了宣泄。
(二)营造读书氛围,开展活动激趣
《孔子家语》里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一个充满书香的教室里,不爱读书的学生也变得爱读起书来。我班教室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架,原来有不少书,我和学生们又从家里带来了好多书,负责管理图书的学生将书进行分类摆放。不同风格、种类的书籍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也丰富了孩子的阅读范围,有的学生在家不爱看,到了学校,看到别人的书反倒看了起来。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也是营造读书氛围的好方法。我班每周五下午开展一节读书交流活动。人人带上所读的书,一一向大家介绍自己本周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通过介绍,不仅让大家知道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字及简要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交流读书经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胆量。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借书阅读,也可以在班级书架上借阅,下周活动时间再归还,这不仅能激发每一个人读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花较少的钱读较多的书,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爱护书籍、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指导阅读方法
(一)多种方法进行阅读
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就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一般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和浏览。精读――对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文章和书刊,要仔细地研究,及时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略读――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摘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浏览――有些文章,不需深钻细研,只需要知道个大概内容即可;或者只需从中选择一些有用的资料而已。另外,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二)运用迁移规律,沟通课内外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三)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内容包括摘抄和感悟两个部分。摘抄的内容指的是文中精美的词语、感受最深的地方……也可让学生在感触最深处进行圈点勾划,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慢慢地就会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写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的感悟部分。写读书笔记是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个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及时评价反思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关注阅读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反馈、改进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终结性评价关注阅读结果,有利于对阅读成果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2.阅读的质和量相结合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有些学生单纯为了追求自己阅读的量多,在阅读过程中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引导好学生保量更要保质。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务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行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学校,阅读型家庭的建设。
二、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丰富内涵,为了创设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扩大知识源,亲近母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校力争通过书香校园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扎扎实实地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从而也有效推动校风校纪的建设
三、活动主题
全员阅读,领悟方法,同享快乐;润泽经典,濡养心灵,积淀生命。
四、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
建立以校长为主的阅读组织机构;班级要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语文老师要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
(1)、创建书香校园领导小组
组长:李忠选
副组长:姚玉奎、姚玉宝、潘桂萍
(2)、创建书香校园实施小组
组长:李忠选
副组长:姚玉奎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
2.营造氛围。
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要加强“书画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图书角等符合班级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落实活动。
(1)建设班级图书角。
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以语文教师为主)相互配合,协作建设好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很多漫画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禁各类漫画书进入校园,作文选之类的书也要有选择的入柜)。
(2)保证阅读时间。
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托管、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3)明确阅读要求。
要求学生: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有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4)开展阅读活动。
设立“校园读书月”。每学期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本学期设9月份为“校园读书月”,其主题为“书香伴我行”。
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周或间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开展其他各类读书活动。根据每学期定的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充分发挥宣传效益平台。有效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网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4.落实评价。
(1)建立学生的“读书成长册”。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每学期一本。班主任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整理,每学期一装订。
(2)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读书明显”、“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学校将把各班“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评估项目。同时,不定期开展阶段性的系列交流和评比活动。
5.档案整理。
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协助教导处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五、时间安排:
“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9月—10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教导处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6月,为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教导处将不定期地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和参加市镇级组织的活动。
第三阶段:2009年7月,为总结评估阶段。
主要任务是:总结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含各班总结),好的经验在全校交流推广,参加镇组织的相关展示、评比、总结和评估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
各班要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小组充分调动班干部和学生的积极作用为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2.规范管理。
学校把此项活动纳入常规工作进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各班要有创建计划、相关制度、活动记载、成果汇报等,协助各科组和教导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优化策略为研究主旨,以创建图书角、成立读书小组――开设活动周――完善评价机制为研究主线,就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探究的主动性,促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开放性、灵活性与时代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为学生创设书香萦绕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语言文化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一、创建图书角,成立小组共成长
在班级授课制度下的教学模式中,班级不仅是实现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基础阵地,更是学生课后休息、交流讨论以及开展相关课余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笔者经过思考,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平台与必要条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班级角落创建图书广角,组织学生通过向校图书馆集体借阅书籍、学生自愿交换书籍的形式,定期更换图书广角的书籍,丰富读物的种类,让图书广角变成学生课余生活的精神园地。
另外,笔者以为,在建立班级图书广角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的目的性与有效性,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合作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与学生阅读兴趣的指向性,进行合理化的分组,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并选出一名小组长。通过读书小组的形式,能够激发小组成员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的组织性与有效性,使学生在一起阅读、共同探讨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收获知识的精髓,并相互影响养成自主阅读、共同进步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开设活动周,注重指导促创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对此要求,在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立足于课外活动的开放性特征,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发展需求的读书实践活动,充分激活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实践性强”的心理特征,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授学生科学阅读、有效探究的方法,如速读、精读、选读、小组合作探究等,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不仅能够收获知识,还能够有创造性的独特见解与体会。
例如在教授完四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走,我们去植树》这课后,笔者考虑到,本节课以现代诗为载体,形式新颖,内容通俗易懂却又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为了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现代诗,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诗,笔者引导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我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可以根据小组实践的成果以手抄报、诗歌配乐朗诵、阅读知识竞赛、讨论会或者故事会的形式展开。在活动周开展前,笔者引导学生做好实践准备,撰写本小组的实践活动计划与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分工,明确自身的阅读任务。通过这种活动周的阅读实践活动,能够给予学生更加自由、宽广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彰显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现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潜能与才华,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各自的爱好。
三、评价发展性,丰富内容扬个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同于课内活动,它具有显著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创造性与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创新,一方面要实现评价的模糊性与过程性,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从大致方向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另一方面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在评价过程中体现激励,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并引导学生把这份热情投入到阅读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笔者在课外阅读评价过程中,开展了每周“班级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组织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对自己的阅读情况、阅读心得以及阅读所得(好词、好句或者好段)等及时进行记录与整理,通过对学生读书笔记的反馈情况,评选出每周的“阅读之星”,并奖励一颗手工制作的小星星。同时,笔者还开展了两周一次的“最佳阅读小组”评选活动,通过对小组阅读量、阅读活动的完成情况,评选出“最佳阅读小组”,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阅读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荣誉感,鼓励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创造。
总之,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举足轻重其教学分量能开启学生思维与智慧的大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是传递信息的桥梁,是成就梦想的翅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根据社会文化主流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深入探究,不断丰富语文课外阅读的形式与内容,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让阅读实践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让学生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奔跑在探索的大路上,让课外阅读变成孩子们成长与进步的乐园。(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骑岸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按“课标”要求完成其教学任务,用“读、导、评”的三步教学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好方法。
一、读
文言文教学中读必到位, 读是关键。阅读是学生最好体验文本内容、情感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对文本渐进地理解文本内涵。从读书的形式上看,可以有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地读、高声朗读、轻声朗读、默读、有感情的诵读。从阅读的步骤上看,可以从文本读顺上,再到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最后到评价性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读书的过程关键是教师的导引,导引得法,便会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兴味盎然,学习效率高。教师可以从表扬激励学生读顺,学生朗读和听范读比较上获得进步,分组朗读竞赛中找到兴趣点。学生读顺文本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为下一环节理解性阅读做好准备。如在教学《黔之驴》一文时,在学生阅读时,让学生读书中发现问题,如生字、难于理解的字词等。学生在对生字“”、“遁”、“狎”、“踉”等的认知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意义,从而进入理解性阅读环节,教师通过虎为什么小心翼翼?为什么远遁?这一类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发现更多的疑点发问,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学生与文本互动等形式,便能在寻找答案中理解内容。欣赏性阅读是学生在对文本理解的前提下有自已的阅读体验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对活注重阅读时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把握,适当的语速等来实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说自己的读书体验,这既能让学生加深文本的理解,又能有自己的情感收获。同时也是为学生评价性阅读铺垫。评价性阅读是学生对文本反应的思想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是学生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的环节,学生在与老师、同学、文本的互动中,消化知识,内化情感,提升能力。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把第一段中的写景句“环滁皆山也。”“林壑尤美,水声潺潺,泻与两峰之间者””峰回路转”等句子的评价性阅读中,学生通过谈阅读体会或者阅读方法,使其体会景物之美。总之,读是为了释疑,边读边思考;读是为了悟情明理,在读中欣赏、评价,才能让文言文的文化魅力成为学生的精神养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指导学生阅读上可以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文本的内涵意蕴、人物精神品质、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等。可以通过范读,从语调的轻重缓急,情感等方面去示范。指导引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模仿、体会,如《出师表》中“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教师应设计并读出像诸葛亮“临表涕零”时的情态,以感动学生,引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培养阅读自觉性。精读。精读关键是培养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精读重点是教师对课文中需要精读的内容的精心设计,同时,教师在指导精读中认真实施,也可以开放式地让学生自己设计精读的内容,扩大精读量。精读时要实现理解的基本目标。指导文言精读要使学生获得整体的认识和个体的认识。即从文字的认识、词句的了解和段落的理解上下功夫。
二、导
分为课前导、课中导和课后导。文言文教学须有课前导。课前导应在读之前。教师可展示重要的学习信息给全体学生。如很多教师设计的课前学案,让学生课前了解背景资料,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等方式扩大信息量,为课堂教学做好“生成”准备。课前导的实施能促使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掌握突破难点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增加了阅读课文的次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并且培养了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课前导设计精当、实施得到位,对教学互动意义深刻。
课中导,如果说课前导是教学文言的序幕前奏,那么课中导就是发展、深入和具体而有效用的展开,课中导是关键。课中导应有课堂教学的主要线索,如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通过抓文眼“闲人”让学生在读书中,明白作者实“不闲”,本该睡觉却不能入睡--不闲;“无与为乐”之不闲,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心中的愤懑和无奈之情。教师又通过月下美景本常有,为什么却只有作者才发现,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的“闲情”--高雅之闲。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质问文本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体味作者的自豪,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看出这如水的月色。通过文本内的线索让学生理解文本,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增添文化内涵。
课后导是指对已教学过的课文内容的梳理过程,总结归纳过程。分学生自己分析梳理总结和教师梳理总结。尽管教师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 了课中导,但不一定就能达到设计要求。课后导则是强化课中导的有效举措。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拓展知识,延伸学生的知识触角。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更多问题值得探究、抒写读书感受、参加调查活动等形式进行。
三、评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在立德树人,营造书香文化氛围,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师生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使广大中小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鼓励各校扎实推进图书馆建设,开展富于实效、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努力营造具有特色的书香校园。
二、工作目标
(一)、强力推进学校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大力加快图书馆文化建设步伐,实现区域内中小学图书馆的均衡协调发展,打造出更多高品位的学校图书馆。
(二)、发挥图书馆在创建书香校园工作中的基地作用,为师生提供独特的文化和育人服务,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奠定基础,创新实施策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读书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丰富师生的阅读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氛围,让师生读书活动引领区域教育质量走向内涵发展之路。
三、具体措施
学校、教师、学生是学校图书馆工作、读书活动的主体,学校要调动广大师生购书读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教局通过设置购书专用资金,大力加快图书馆文化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图书馆的档次和品味。
(一)、扎实推进,创新策略,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对书香校园创建工作有一个长期规划,把图书馆打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学校要把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充分落实文件精神,发挥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工作中的基地作用,明确学校图书馆工作要求,有机构、有制度、有组织、有落实。积极开展图书借阅活动,动员全体教师参与阅读指导课工作,定期开展读书节、读书交流会报告会,丰富师生的阅读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氛围。文教局将把各校的图书馆工作纳入对学校综合评估的考核内容,加大学校图书馆督导评估的力度,定期组织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把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
(二)、规范管理,高效使用,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
各校要以省等级图书馆达标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管理和使用工作。学校不断加大图书馆用书的装备力度,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管理员队伍保持相对稳定稳定,有长远的工作安排并保证相关人员参加各级培训。加强图书馆常规管理,实行全开架借阅,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保障图书馆的开馆时间符合省定标准。定期更新图书馆的环境和氛围,展示出学校读书活动资料、读书笔记、手抄报、橱窗、板报、网页等工作,体现学校图书馆的管理特色。
(三)、全员参与,整合教学,拓宽阅读指导课的开设空间。
现阶段阅读指导课要以图书管理员和语文教师为主体,着重开展图书情报、图书分类、图书检索、阅读方法、作文指导等阅读指导课,让学生了解阅读指导课的重要性。同时学校要将阅读指导课由单一的语文学科向各学科拓展,拓宽阅读指导课的范围,加强与各学科整合,充分扩大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学校按照不同学段根据各学科需求做出明确要求,使各个学段阅读有所侧重。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符合课标学段要求。各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组织开展阅读活动。注重多种阅读指导课相结合,比如: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指导、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欣赏课、读书笔记指导课等。
各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组织开展阅读活动。学科教师在本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工作。在学科阅读课中,教师应根据本校图书馆藏书情况、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升有目的性的使用图书馆进行拓展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的理念。
(四)、终身学习,以书为伴,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图书馆要服务于教师人文修养和教育视野提升,服务于教师的业务学习与理论提高,要把图书馆打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和摆脱职业倦怠的避风港,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教师读书活动,助力学习型团队建设。在读书活动中,学校引导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交流报告会、教师读书心得演讲会、教师读书活动座谈会、专题读书节、教师读书博客建设等,不断积累教师读书活动成果,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带领教师沿着终身学习之路走向专业、成功、快乐的职业生活。
(五)、营造氛围,养成习惯,开启学生阅读人生。
学校在图书馆工作中,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开展学生各种读书活动。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在常态开展读书借阅与阅览之余,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日常和节假日相结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读书日以及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阅读活动,如:开设讲座、开展书评、进行征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知识竞赛、读书笔记、手抄小报、学生橱窗、学生自办板报、组织读书兴趣小组、开展社团活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图书馆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在读书活动中,不断培养中小学生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培养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阅读水平。让阅读成为每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六)、创新机制,面向需求,动态更新图书馆藏。
为了提高馆藏图书的质量,创新购书机制,面向师生需求,根据省图书馆每年投入验收评估标准,中学每年每生图书投入不少于7元,小学每年每生图书投入不少于5元,按照这一标准,文教局根据当年学生人数核算出资金量,作为年度图书购置经费,满足学校馆藏更新需求。
学校要面向全体师生的阅读需求,不断更新图书馆藏书。
在确保馆藏图书种类丰富、均衡的基础上,组织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图书、期刊等资料,将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阅读取向引入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购置计划,使学校的图书馆藏与师生的阅读需求更加紧密的衔接。所购图书、期刊本人具有优先阅读权,图书和期刊回归学校图书馆管理,进入流通。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热门图书流通专柜、允许加盖个人藏书章、扉页个人寄语及签名、推介图书借阅热度统计等方式引导师生体味阅读乐趣、分享读书心得,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到学校图书馆藏的动态更新与创新应用中来。
四、评价机制及年度图书购置经费分配办法
(一)书香校园创建工作的评价
每年由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对学校图书馆、读书活动等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侧重考察学校实施机制的建立、图书设备的更新、常规管理、阅读指导课的开设以及师生读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工作。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常态考察和年底综合考察相结合。评价等级分优秀、合格、不合格。根据评价条件进行量化考核,分值前2-3名为优秀,60分以上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文教局每年将举办区域范围内的特色读书竞赛活动,对优秀的老师及学生进行表彰。
(二)年度图书购置经费的额度核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我区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水平整体提升。经文教局研究决定,按照各校图书馆工作评价等级结果,确定学校获得年度图书购置经费额度。每年获得优秀等级的学校为2-3所,其它学校为合格或者不合格,凡是获得优秀的学校,在图书购置经费基本额度的基础上,增加基本额度的20%-30%作为奖励,合格学校获得师生图书购置资金基本额度,不合格学校在师生图书购置经费基本额度的基础上,下调基本额度的20%-30%。
图书教师: 执行时间:2004.2 —— 2004.7
项 目
目 标
自评
部门评价
备注
一.借
用
管
理
1.登记工作
认真详实做好借阅图书的登记工作。
2.借还工作
借还图书时仔细核实,如有损坏要按规定赔偿。
3.小结工作
每学期应将师生借阅情况作好总结,上报教导处,同时反馈给各班主任。
4.提供参考
经常为教师推荐、提供有关教育教学资料。
二.图
书
管
理
5.执行计划
每学期能制定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工作。
6.订阅工作
根据学校要求及时、合理地添购、订阅各种书刊杂志。
7.及时上架
新书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一周内上架出借流通。报纸、杂志当天上架展出。
8.图书分类
按《中图法》将图书科学分类,有书名目录、分类目录。
9.装订工作
编好书目及时收集,月末装订好报刊,年末收集、装订好杂志。
10.保管工作
妥善保管图书资料,进行防蛀、防霉、修补等工作。
11.清点工作
每学期一次分类清点,图书与账目相符合,并将结果上报分管领导。
12.现代管理
所有图书.杂志输入电脑,并按规定操作。
13.卫生管理
负责图书室、阅览室的打扫、整理等工作。书籍报刊摆放整齐。
三.服务质量
14.导读宣传
指导全校师生的导读工作。布置好阅览室宣传栏、黑板报等,做好宣传工作。
15.读书工作
负责每年一次的读书节,读书节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
16.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确保成绩。
17.培养助手
做好各班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18.教师评价
教师满意率达80%以上。
19.阅览开放
阅览室定时开放。阅览室借用时在教室阅览。
20.图书流动
设置班级流动书箱,方便班级借书阅览。
关键词:激发阅读兴趣;奠定阅读基础;营造阅读空间
1、激发阅读兴趣
1.1、读书内容的引导
要让学生愿意读书,在语文教学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书中的宝库,感受书中的乐趣。每当我建议学生或家长多读书时,就会有的家长问我读什么书好。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家长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时代,因为他们关注的还是读什么书会对学生的在校学习有帮助,换个意思就是读什么书对于考试有用。所以我会对他们说,读什么书对他们的考试都没用,但只要是健康的书,就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大帮助。这也是我对于读书的观点,我认为不应该规定学生必须看哪一类的书,只要他愿意看的,只要是健康的书都要看。因为看了就会增长知识,开拓眼界。今天用不上,明天也能用上;学习用不上,生活也会用得上。总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2、读书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不只引导学生爱读书,还要教他们会读书。通过我对我所教过的学生的观察,学生愿意读书的多,但会读书的少,有些学生是为上课查资料而读书,有些学生是为找乐读书,有些学生是为写作文而读书,有些学生是为打发时间而读书,还有一部分学生为写读书笔记而读书,无论哪种目的的读书,收益都不大。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终身受用,所以读书要得法,对于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我做了以下几点:
方法一、教给学生反复阅读
我让学生保存好所拥有的每一本书,每一本书都不要只读一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得越多懂得越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方法二、边读书边思考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在读书的时候要边读书边想象边思考,这样才能不失读书的意义,才能达到品读的目的。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在语文教学中,我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与习惯,让学生懂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2、感悟,为阅读提供支撑
阅读中的感悟,不能用一个模子、一把尺度去评判。尤其作为孩子,他们的视角独特,跟成人的角度不一样,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灵性,尊重孩子的独特感知,低下身来和他们一起看世界,学语文。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进行有目的感受阅读,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趣味性。
3、积累,为阅读奠定基础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成才,都离不开积累。大文学家鲁迅曾经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生的创新活动必须由一定量的知识为基础,知识靠积累,由量变到质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董、通、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建构去获得新知识。离开积累,创造就失去了根基,创新思维的浪花也会随之失去。
4、运用,为创造性阅读营造空间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观,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最终教育目标。融知识性、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语文教学承载着不可估量的重要的改革使命。要求教师要树立崭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营造乐学的课堂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时间告诉我们,素质教育要让学生们得到充分的锻炼,解放思想,开放思维。不但锻炼我们动手能力、动嘴能力,还要提高我们的手、脚、眼与脑的配合协调能力,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共同体,是传递信息交流发展的动态全过程,也是一种语言群体交流的过程。启发引导学生的说与做,用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成果,广泛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言论自由”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更多交流空间。
“标准”中指出:“重视对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做到正确的评价,首先教师要转变原有的古板、陈旧的思维模式,以科学的教育观、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原则上以奖励机制法,鼓励肯定有点、成绩,提出不足和改进的方法。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学生之间互评,最后教师总体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的活动中来,并在不同的方面得到充分的历练,总结经验,增加阅历,积累知识和技能,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关键的是在于要能把握和发现课堂上细小的创造性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激发学生创造潜力,也让创造性阅读更有理。
总之,创新型教育是是一多元化的素质教育。只有教师内心充满爱,才能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用爱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动力源泉,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整合力量。创造性阅读正是激发儿童创造的潜能,让学生畅想、畅谈,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温暖、兴奋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尽情的想象,尽情的感悟,尽情地表达,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尽情翱翔。
参考文献
[1]余丹.让孩子们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