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19:1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复读政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分复读;效应;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89-02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复读现象就一直相伴随,主要是落榜考生为了提高成绩,进人大学而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从1999年开始高校逐步实行扩招政策,到2001年全国掀起高考复读热潮,不仅复读人数逐年递增,而且复读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落榜”发展为因不满意所考取的高校、院系或专业而放弃录取机会的“主动落榜”。随着高考录取率的大幅度提高,出现了大量的高分生落榜和“录而不读”的情况,这些高分复读和“录而不读”的复读生组成了最为奇特的复读群体,把高考变成了一座新独木桥一“考高”,该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对高分复读的现状透视
“主动落榜”和“高分复读”反映出高考录取率大幅度提高后的一大问题:高考复读现象热致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处于尴尬境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界定,高等教育大众化权衡指标为高校能容纳15%到50%的适龄青年。在我国,推行高考扩招政策已多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也取得了喜人成绩。以高校招生率为参考指标权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雏形已具。从高校招生录取比例来看,难以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局面已成为历史,“落榜生”的概念已被模糊和改写。然而,“非本科不读”、“非重点大学不取”,甚至于“非北大、清华不入”等等,在“高三后”中学学生群体中,诸如此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高考复读群体的性质变化和数量激增,大量的“录而不读”考生的存在和高分复读现象均折射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一种尴尬。
二、高分复读的效应分析
高分复读,意味着什么?对其态度有二:(1)高分考生录而不读,破坏了高校的招生计划,且浪费了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这些高分考生积压至下一年,会增加下一届考生的升学压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一个高分复读的怪圈;(2)“复读”是考生的权利,也是社会发展多元化进程中的一种选择。社会应该给予更多宽容,不应该干涉考生的选择。
高分考生选择复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积极作用表现为复读是一个补救或者重新选择的办法。对学生而言,选择复读,对于没考上理想学校的考生来说不失为重新选择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因为身体等原因临场发挥失常或志愿没填好的学生,他们有实力有潜力,继续冲刺来年高考。“高分复读”体现了考生更高的人生追求,对学校来说,学生基础好利于提升来年升学率。
然而高分复读具有的风险可谓不小。复读一年所需费用不低,综合成本也很大,复读之后的诸多变数更是难以预料:复读生承受的心理压力要比一般学生大得多,使得复读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会出现高考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有关专家做过研究:通过复读,如果分数低、起点低的学生能提高50分的话,“高分复读”却连提高20分的可能性都不大。而据一项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高分复读生中的80%成绩都不能提高,有些反而“跌”得很惨。此外,目前良莠不齐的高考复读班市场也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一旦选择失误,浪费的不仅是钱财、资源,更有千金难买的宝贵时间。
“高分复读”是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但很多现实问题让人忧虑。高分考生复读其实就是没有履行自己对志愿的责任,影响了高校招生计划的严肃性。从育人和选才这个角度讲,“高分复读”现象会干扰国家现行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体系,是不应提倡的。从另一角度讲,国家、社会、家庭,费尽心机培养人才,都是希望尽早人尽其才,从而得到更有价值的物质、精神回报。在欧美,没有任何国家大规模地举办和宣传“高分复读”,因为早一天毕业,早一天就业,这意味着离个人的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更近一步,也就意味着可以早一天完成人的社会化进程,早一天走上工作岗位。
三、高分复读的成因分析
从高分复读带来的效应来剖析该现象的背后,新“精英情结”和“名校情结”促成“考高”独木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考中的一座新型“考高”独木桥正在形成。
成因之一,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分复读,是为名校的招牌或热门专业的光明前景而去的,这种做法只注重结果,显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在一些考生和其家长看来,不是高等教育本身创造了前途,而是高校以及专业的名气在发挥作用,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的误解。
社会不合理的人才消费观成为复读现象热背后的最大阴影,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人才市场经济与高校招生严格的计划经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产物。高校连续多年扩招,致使目前整个国家大学生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观念由此出现。很多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产生了“学历主义”的误区,就业的天平严重向知名高校的“贵族文凭”倾斜,而一般高校的“平民文凭”受到歧视。当前的高分复读现象的火爆,正是这种“文凭势利眼”和人才“高消费”的产物。
成因之二,社会、家庭和学校“一敛”的价值取向。“名校情结”和精英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为高分复读推波助澜。社会不合理的人才消费观,对高校的片而评价,间接迫使考生走上了“考高复读”之路,加深了考生和家长的“精英情结”。家长的过高期望,使“高分复读”变成了诱人的“光明大道”。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境也越来越好,因此不少家长情愿支付一定费用,让孩了考上名牌大学,拿到含金最较高的毕业证,以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一、正确认识复读的代价、风险与人生目标
作为一个复读生一定要十分清楚复读的最大代价是一年的青春时光,一定要十分清楚复读是有风险的,所谓“零风险”是在骗人。但是复读生更要清楚,承担风险、付出一年青春时光目的是实现自己更高、更理想的人生目标。复读结果的外在表现是提高高考成绩,进入理想大学,而复读结果的内在表现是改变了整个人生。从改变人生这个高度看,一年的青春时光是值得的,承担复读的风险也是值得的。复读生一定要有代价意识,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但同时一定要具备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坚持、坚定的追求。有了人生坚定目标,一年的青春时光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形的动力,就会主动承担风险并最终化险为夷。
化险为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自己要有信心。09年高考失利了,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复读生有复读生的优势,大家参加过一次高考,对高考过程有过亲身的体验,在吸取了教训的同时也取得了宝贵的高考经验;第二,大家在高三时已经完整地进行过一轮总复习,也就是说在知识上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积累,在能力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复读过程就是再积累、再提升的过程,是再巩固、再落实的过程,是查缺补漏的过程,特别是文科的同学,有了这个再积累、再提升的过程就会使自己变得更完美、更聪明。第三,选择复读也表现了复读生对自己目标的锲而不舍,显示出复读生的一种人格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优势不但是宝贵的资源,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复读生的信心。
二、听老师话、跟着老师走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听老师话的学生是好学生!怎么样才能做到提高复读效果,提高来年高考成绩?我们认为,就是要听老师话,跟着老师走。
小聪明不如大聪明,小算盘打得再精也要吃亏,另起炉灶、另立门户、自以为是,是复读的大忌。复读班的老师是精心选择后聘任的,以咱们学校为例,老师队伍全部由各校优秀教师组成,其中光连续多年送毕业班的教师就有几十位,他们既是各学科教研组的组长,又全部在一线上课,不是什么“挂名顾问”,他们肩负着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咱们学校选调的教师,必须教过高三,教学业绩要突出,全部都是专职而不是兼职!主管教学的领导的听课,学生的评教评学已经形成制度。说这些是想告诉复读学生,老师们是有一定水平的,有丰富的经验的,对高考研究是充分的,要相信老师。老师们是引导复读生实现梦想的导师,一定要听导师的话,跟着导师走。
还有一点要提醒复读生,每一个复读班的学生是由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的,每一个学生后面都有六个或更多的教过你们的老师,这些老师就成了你们比较复读老师的参照,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在复读班教学过程中谁向谁靠拢?复读班的老师无法向你们靠拢,只有一条路:你们向复读班的老师靠拢,这样复读班的教学才能正常进行下去,而且这种靠拢越快越好,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听老师话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三、要有吃苦精神、要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没有诀窍、没有捷径,考试更不能猜题押题,学习需要的是老老实实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特别是复读,就意味着再吃一遍苦。我在招生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知识有漏洞,还有些同学150分的卷面连90分都没得到,也就是不及格,高分考生150分卷面也没达到120分,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其中二条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方法不对头,二是刻苦精神不到位。一定意义上说选择了复读就是选择了吃苦,谁能吃苦谁就会取得好成绩。
合作学习很重要,这是一种学习氛围,有问题大家讨论,有问题共同研究,合作学习不是反对问老师,有问题当然要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复读生的班级一旦形成合作学习氛围,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向上的氛围。
这里还想提及一点就是厚道的学生是好学生,厚道的学生包容性强,具有很强的宽容性,不是自私自利,不是斤斤计较,不是以邻为壑,不以同学为竞争对象,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精华办复读班这么多年似乎形成这样一条规律,厚道的学生出成绩。再往深处说复读过程也是人格提升的过程,分数当然要提升,人格更要提升,人格的提升对分数的提升有着重大影响。
四、抓基础、抓中低档试题
研究高考多年、抓高考质量多年,有两条经验是年年不变,概括起来就是这样两句话:
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基础知识!
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中低档试题!
150分卷面,得分在120分以内,有些考生甚至不足90分,一般说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基础知识有漏洞,二是中低档题跑了分。有些优秀考生语、数、外得到120分或110多分,分析结果是难题(占30分)得到一些分,而中低档题跑了不少分。综合试卷中有240分中低档题,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抓住。高考750分,中低档题占八成——600分,抓住这600分的题就抓住了根本。
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高考考查任何一项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因此高考复习,高考复读抓住了基础知识就是抓住了根本。
五、学会答题
在今年招生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高考之后的估分高于高考实际成绩,咎其原因有一点是共同的:考生觉得自己答对了,可是阅卷老师没给分,这是为什么?我前边的文章中写过如何正确答题的策略,其实差距就在答题的准确性上。我多次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道政治试题,牵扯到了历史知识,试题是这样的:满清末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舰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和现在我们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许多同学答题写的是:主动与被动,自愿与不自愿等等。其实考生在审题时没有搞清这道题的题眼是“本质”,总是在“不同”上做文章,当然得不到分,得不到高分,本质是什么?是“主权”是“国家主权”,有了“主权”这两个字,再加上几句修饰,满分就没问题了。
北京大学“依据规定”放弃录取何川洋,不少舆论赞扬北大终于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还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是网络监督的胜利。而对于香港大学没有录取何川洋,网友的看法是――你看,香港大学也不录取他,证明他的“状元”不那么货真价实。
用香港大学的不录取来“反证”内地大学不录取的合理性,显然是不知两地大学的录取规则之别。香港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录取看的不是高考分数高低,内地“状元”申请香港大学不被录取十分正常,往年就有多起这样的新闻。香港大学不录取何川洋,只能表明该校觉得他不符合自己的招生标准,并不能说明其他什么。
而北京大学决定放弃录取何川洋,则恰恰体现了学校没有自主招生权。从北京大学招办的解释看,他们放弃录取,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也就是说,学校的招生是听命行政的。而且,北京大学的这种解释意味着,内地任何大学也不得录取何川洋,否则将违背教育部有关规定。何川洋剩下的出路,就是继续寻找境外高校以及选择复读。而这复读的一年,对他来说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吗?他不过是努力维持自己的考试水平而已。有很多网友说,真金不怕火炼,有本事就复读一年。不得不指出的是,在父母受处罚,自己被取消录取资格的压力下,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能挺过来吗?而且,复读本就是我国教育的问题之一――我国的高考成绩只是一次性用品,两个月内有效,完成当年集中录取,就不能在其他录取中派上用场,所以有高四、高五、高六,一次次考试,谋求在某次录取中走运。
分析近来要求严惩何川洋父母,同时要求取消何川洋高考成绩和录取资格的言论,其核心点都是要依法治国、依法治教,因为早有法规,明确要求对违规变更民族成分的考生取消考试资格、录取资格和学籍,如果不取消何川洋考试成绩和录取资格,规则的严肃性何在?法律岂不就成了儿戏?这些言论持有者还拿此前的“罗彩霞事件”中的王佳俊做对比,认为如果可以宽恕何川洋,那也可以宽恕王佳俊,因为他们都是父母所造之孽的受害者。
笔者从来不反对依法治教、严肃执法,但前提是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政策首先必须合法。在笔者看来,赞成维护规则严肃性的论者,他们是被加分政策中的不公所激怒而蒙蔽了双眼,其逻辑是政府部门的行政规定是不容讨论的,那么,试问同样是政府部门出台的高考加分政策,为何舆论要质问其是否合法、是否公平公正,为何要求取消这种加分政策?为什么在谈论加分政策的时候,大家就没想到要维护这种规则的严肃性?另外,几年前要求大学生不得在校外租房的规定,为什么舆论普遍反对并嘲弄这一规定,而在舆论的质疑中,这一规定不久之后也取消了?
就《 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分有关规定的通知》而言,笔者认为其中关于剥夺考生考试资格、录取资格的处罚规定,涉嫌违法。就如当年的禁租令涉嫌侵犯公民的自由居住权一样,剥夺考试资格和录取资格的处罚,涉嫌侵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基本受教育权利。众所周知,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我国已经允许服刑犯人参加成人高考,接受高等教育,也就是说,大家已经逐渐认识到,接受教育是每个人平等的权利,不能随意剥夺。行政部门无权制订行政规定去剥夺考生的考试资格、录取资格,任何公民都有参加考试的权利、被学校录取的权利,至于能不能录取,应由学校根据办学条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自主决定。这就是香港地区高校为何可以自主录取被内地取消录取资格的“高考移民”的原因所在。
拿何川洋和王佳俊对比,除了混淆视听之外,并不利于道理的澄清。何川洋的父母为其民族成分造假,但他根本没有获得民族成分加分,高考成绩是“裸分”状元;王佳俊的高考成绩,在当年根本就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就是原谅王佳俊,基于事实也得取消学籍。
就变更民族成分这一违规行为来说,以剥夺并非主事者的考生的考试资格、录取资格为惩罚,是不理性的――本起事件中,何川洋父母为其更改民族成分发生在《通知》发出前四年,在他十四岁之际,他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当然,由于我国现在是按照考试分数高低进行集中录取,也就是说,如果不剥夺考试资格、不取消高考成绩和录取资格,意味着考生在依照“分数+志愿”的录取体系中,一定要被某所高校录取,这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笔者看来,包括变更民族成分谋求加分,以及对违规学生的不合理惩罚,都迫切要求改革高考录取制度。从加分政策看,如果不是把“特长加分”、“身份加分”等直接加到高考分数上,排序参与录取,而是有多元评价录取体系,将学生的特长、家庭因素、民族因素作为录取的一个指标加以评价,综合考察,违规加分的原始冲动将减少;从高校的自主录取权看,如果高校能够基于考生的统一考试成绩,结合考生的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表现,自主进行录取,那么,何苦需要行政部门做出规定剥夺考生的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呢?
可以。强基计划在报名后、录取前有1-2次主动放弃的机会。一次机会在校测,一次机会在志愿填报。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选择是否进行校测、是否填报志愿。如果强基计划志愿填报顺序在校测之前,那么选择填报志愿即默认选择校测。
强基计划报名资格1、报考2020年高校强基计划的考生必须是2020届高考考生,包括应届生和复读生。高一、高二的考生可以提前关注相关政策,待高三再进行报考。
2、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综合成绩突出,一种是符合破格条件,满足相关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具体以简章政策为准。
试点高校大都把可以申请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分为两类:一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二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来源:文章屋网 )
莘莘学子们,新一年的高考即将到来,参加今年高考的同学,一定要了解高考的相关政策,知道怎么参加异地高考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怎么参加异地高考_异地高考需要什么手续,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怎么参加异地高考1、提交材料
在高三的上学期即11月左右,符合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要在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基本材料。不用担心,老师回主动来找你询问,期间最好和某个有经验的老师保持联系,随时提交材料。
2、采集身份信息
以广州市为例,随迁子女要在12月1日前登陆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资格审核系统。进行身份信息的识别。如果随迁子女及父母的身份信息与学籍系统登记的信息一致,则激活,学校回将初始密码(一张小条子)发放给随迁子女;如果不符合则要重新在系统上传,等待审核。
3、网上申报
以广州市为例,随迁子女在11月底凭身份证号和初始密码登陆审核系统。
1.认真核对基本信息
(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学籍,监护人等)发现有误的及时联系报名点(通常是学校的教务处)更正。
2.填写审核信息
记得和父母参与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3.确认审核信息
以广州市为例,随迁子女须在12月4日17:00前确认。注意一定要确认,逾时未确认的信息无效。如果确认后要修改,可以向学校申请,可再次确认。(重新确认流程麻烦可能还要排队,最好一次过)。
部分省市异地高考报名政策北京: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疫情期间缓缴的保险,按北京市缓缴政策执行)。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河北:
在我省就业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报名,在具备上述相应报名条件的基础上,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经常居住地(居住证所在市)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和学籍;
2.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居住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随迁子女考生须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所在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如考生在户籍省和我省均参加了高考报名,一经查实,取消在我省的报名资格。
四川:
凡父母在四川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阶段学籍和3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地县(市、区)招考机构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申请参加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在2020年10月16日前,向就读中学所在的县级招考机构申请,提供房产证或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父母暂(居)住证明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父母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在当地就读年限和取得学籍的证明。经审核,符合条件者准予报名。
不符合在外省参加高考及录取条件的四川籍人员,应回户籍所在地县级招考机构报名考试。对错过我省规定报名时间的回川参考人员,我省将适时组织补报名,其中,艺术类不再补报。
异地高考政策落实关于异地高考政策落实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网友力挺异地高考政策,但是对其落地前景却持悲观态度。_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很快落实的网友寥寥无几,另有23%的网友认为异地高考实现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绝非教育部门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所以不会有大的突破。
随迁子女须满足三条件被指条件苛刻。随迁子女高考须满足3条件
家长: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
学生: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
在教育局领导和上级招办、考办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高考,教育局从实践“三个代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维护政府形象的角度,高度重视高考工作,强化高考的政府行为,严格执行政策、严格程序、强化协调、优化服务,以教育大局为重,出色的完成了高考的学生报名、采集信息、体检、组织考试等工作,耐心指导考生填报志愿,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在年终评比中,根据考试组织实施量化考评细则的评分,我区再次被评为济南市高考组织和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另外,由于我们为考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自学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增多;自学考试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在考务统计中,多次实现“零失误”,受到市考办领导的好评。
成绩的取得是教育局党委正确领导和市招办、考办领导大力的支持的结果,是教育局同仁、各考点的主考和监考教师、考务人员及高中学校校长、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招生办的同志们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二、主要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招生办的工作,责任大、政策性强、程序多、手续复杂、精准要求高,再加上各项工作都深受社会和家长关注,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失误,都是无法弥补的,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都会影响教育乃至政府的形象,我们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认真学习有关招生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热心为考生服务,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要做好本职工作,仅有一颗热心、有负责的态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多年来,招生办在教育局领导和市招办、考办的领导下,不断建立和完善三个工作机制:一是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即每一项工作,都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都有专人负责,做到三个到位:即“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二是及时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组织每一项工作,都全面分析工作的实际和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制定预防和一旦发生的处置措施;三是实施责任追究制,各项工作都能做到和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对因失误造成的工作损失,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由于以上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才使我们的工作逐步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在高考的成绩比较中,我们一直是以上线率来衡量学校的升学成绩,市教育局是以录取率来衡量学校,由于我区很多学生宁上好专科,不上三批本科,干脆不报三批本科;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安心复读,准备来年高考,劝学生放弃报考三批本科,导致我们的上线率和录取率的差距比较大。这说明我们在组织填报志愿时,对高中学校的要求没有落实,对考生的教育和指导不力。
三、新的一年努力目标
招生办的工作离不开两个词:管理和服务。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管理是执行招生考试的有关政策,落实教育局和市招办、考办各项工作的要求;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争取做到:大事和小事一样重视、领导和群众一样尊重、生人和熟人一样热情、忙时和闲时一样耐心。也就是做到既严格程序、严格政策、又热情服务,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XX年年是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年高考,高考的科目设置和内容都有很大变化,我们一定发挥招生办的优势,积极开展新高考的研究,开阔视野、开辟渠道,积极搜集更多、更新的信息,为高中学校的教学和考生服务。
相关分页:(1)
“细节决定成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在不断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应急处置预案和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从日常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培养严格、认真的习惯,促进工作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学习型科室。学习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学习招生考试的政策法规、研究高考规律、学习微机操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 生源危机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内涵式发展 诚信办学
[作者简介]范莹莹(1982- ),女,安徽砀山人,安徽三联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王中华(1978- ),男,安徽岳西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安徽 合肥 2306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办高校生源危机及其应对措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2B178)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17-04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民办高校数量和招生数量明显增加,但是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民办高校也面临深层次的生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生存危机,值得各方的关注和深思。
一、民办高校生源危机的表现形式
从招生政策制定、录取指标投放、高考考生报名、高校招生宣传、录取批次安排、大学新生报到、高校学生管理、高校学生就业等诸多环节来看,近年来高考考生放弃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入学以及超低分录取、中途退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生源危机越来越突出。
1.高考报考人数持续减少,民办高校生源呈萎缩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分别为1050万人、1020万人、957万人、933万人、915万人,①与2008年最高峰时的报考人数相比,2012年已经减少约140万人,但录取人数仍然连续增长,从2008年的近600万增长到2012年的近685万。高考录取比例也大幅度上升,从2008年的57%跃升至2012年的75%以上。2011年,全国实际录取比例超过85%的地区已经达到10个,两个省超过92%,分别是海南和吉林。除北京、上海外,历史上考大学比较难的山东等省市的实际录取比例也超过了85%。②由此可见,随着高考录取率的不断提升,高校对生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近五年我国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却呈现“不升反降”的态势,已经无法满足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需求。当前高校生源市场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随着不少地方的录取率逼近100%,生源市场几乎被开发殆尽,现有的生源数量已经无法满足民办高校的招生需求。随着今后高考考生人数进一步减少,高招录取计划人数进一步上升,可能会出现“招生计划人数大于高考报考人数”的奇特倒挂现象。
2.高招录取新生更加困难,民办高校难以完成招生计划。在高考报考人数持续减少而民办高校招生计划增加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招收新生更加困难。虽然民办高校竭尽全力展开招生宣传,但是对考生特别是高分考生没有太大吸引力,考生报考特别是第一志愿报考的积极性不高,一次投档完成招生计划非常困难,征集志愿计划人数明显增多,虽采取降分录取,但还是无法顺利完成招生计划,甚至遭遇“零投档”的尴尬。以2012年安徽省高招录取情况为例,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计:在三本批次,院校之间的生源差距进一步拉大,降分录取的院校数量占该批次院校总数的比例,文史类和理工类分别为18.1%和30.4%;而到了高职(专科)批次,考生的选择性进一步增强,考生填报志愿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一些考生放弃填报志愿,这使得院校之间的生源差距十分明显。高职(专科)征集志愿时,无考生填报和降分录取的院校占该批次院校总数的比例,在文史类和理工类分别达到27.5%和55.8%。高职(专科)实际录取人数占计划数的比例为87.3%,尚有12.7%的高职(专科)计划没有完成。③由此可见,安徽省三本批次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降分录取比例较高,一次投档完成招生计划并不理想;高职专科批次无考生填报和降分录取的院校以及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的比例更高,其中,民办高职专科院校较多无法完成招生计划,公办高职专科招生录取情况明显好于民办高职专科。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也认为,从目前来看,陷入生源危机的学校,主要是在民办高职高专。④
3.新生报到率呈下降态势,民办高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很多民办高校好不容易完成或部分完成了招生计划,向新生发放了录取通知书,但很多新生没有如期来校报到,弃学现象明显增多。据云南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的初步摸底发现,2012年云南省内民办专科院校平均的初次报到率仅在3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录取了10个人,大概只有三四个人到校报到。而省内公办专科院校的初次报到率相对较高,大概是民办专科院校报到率的一倍以上,平均在70%左右,其中,在昆明的公办专科院校的报到率相对要更高一些。而第三批民办本科院校的报到率则整体在80%~90%。⑤据湖北省教育厅统计,2010年湖北高招录取36.6万人,有3.5万人放弃报到,当年报到率低于90%。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 年该省本科报到率约为90%,专科报到率仅80% 左右,⑥其中民办高校新生报到率明显低于公办高校。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不少省区市的专科院校最低控制线很低,甚至降到150左右(高考总分750分),上大学几乎没有分数门槛,已经到了只要考生愿意上都能上的地步。如果说民办高校招生计划不能完成是遇到了生源数量危机,那么不计分数、滥竽充数式地拉拢考生入学,则是遇到了真正的生源质量危机。
二、民办高校生源危机的形成原因
民办高校生源危机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历史原因、自然原因、国内原因,又有主观原因、现实原因、社会原因、国外原因,主要与人口政策、教育制度、招生政策、就业形势、留学政策、资源配置、培养成本、区位优势、城市规模、历史积淀、观念认识等诸多问题相关。
1.人口出生率的整体下降,民办高等教育的过度扩张。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源数量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适龄入学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78~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在1987年达到峰值23.33%,以后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直至2012年下降为12.10%。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肯定相应地减少,“从小学到高中,最近10年,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生源的整体下降。中小学校总数从20世纪末的70万左右下降到了目前的40万左右,在校中小学生总数从2.7亿下降到2亿左右”⑦。与此相对应,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峰值1050万以后,也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类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数量增加显著。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等学校424所(其中民办本科99所,民办专科325所),具有民办高等教育性质的独立学院303所;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共计298所,其中民办成人高等学校1所。⑧由此可见,各地各级各类纳入统招计划的民办高校数量已经达到727所。近年来,不少地方高校忙于增设、升格、合并、改名,高校包括民办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扩大了招生规模。虽然日益增多的民办高校为考生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但也存在规模控制相对失调的问题,民办高校自身的过度扩张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生源危机。
2.高校招生录取政策的限制,民办高校低位录取批次的特殊安排。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和高校招生录取政策的限制,无论是招生指标的争取还是招生批次顺序的设定,民办高校在与公办高校争夺生源时存在地位严重不平等和制度严重束缚的状况。在招生指标上,由于传统思维惯性和政策歧视,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更难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同意而增加招生计划,这也导致民办高校很难扩大生源。特别是在招生批次顺序的设定上,民办高校处在招生的批次末端,在争夺生源上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按照我国现有的高校招生方案,招生批次一般按提前批次、第一批重点本科批次、第二批一般本科批次、第三批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三本批次、第四批高职和专科批次顺序录取,民办高校一般只能在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抢到生源,然而高分优质生源早就在前面三个批次被公办高校抢夺得所剩无几,经过三轮筛选下来的生源质量不高、生源数量较少,而且剩余考生填报民办高校的愿望严重弱化,入学积极性不高,这必然导致民办高校的生源危机。以2012年安徽省高招为例,普通文理科一、二、三本批次录取人数分别为45768人、84977人和37160人,普通文史科一本、二本、三本、高职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分别为577分、541分、512分、200分,普通理科一本、二本、三本、高职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分别为544分、478分、431分、200分,可见民办三本高校和高职专科无论在招生人数和招生分数上都与公办一本、二本高校存在较大差距,抢夺生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先天不利的地位。
3.高等教育质量需求层次的提升,民办高校先天不足的消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逐渐迈入大众教育阶段,参加高考已经从过去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条条大路通罗马”,考生和家长对上大学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能上学”转变成“上好学”,高校招生也已经从过去的生源“任我挑”状态逐步转变成“我被挑”状态。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日益丰富、考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层次明显提升,学生可供选择的上学机会明显增加,对高校的档次要求也明显提高,部分家长更愿意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以便能够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据统计,从2008年起,出国留学人数连续4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达到34万的历史记录。这34万人中,近一半是出国读本科。⑨出国留学人数增多,分流了一大批国内(包括民办)高校的生源,而在国内(包括民办)高校遭受由生源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的同时,“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仅每年支出的学费、生活费为所在国做出的‘贡献’美国290亿元、澳大利亚900亿元、英国200亿元”⑩。另外,一部分高考考生放弃填报志愿和入读民办高校,原因在于他们希望能够就读更好的公立高校,因而他们宁愿选择复读再考。以湖南省复读生为例,据统计,“高考复读率近年来持续上升。2012年,全省考生36.3万人,其中往届生(复读生)6.4万人,占17.6%,为近三年来最高,几乎参加高考的5个学生中就有1个是复读生”11。由此可见,日益增多的留学人数和较多的复读生是导致民办高校生源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社会竞争加剧,民办高校不仅学费偏高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民办高校大学生不仅就业困难而且就业质量不高,这也是导致部分高考考生弃考弃学,宁愿选择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考生不愿意报考和入读民办高校,不能完全归咎于考生和家长的挑剔以及社会的歧视,关键还在于民办高校存在先天教育资源的不足。云南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处长曾传虎认为:“一些民办高校面临招生难,主要是因为办学没有特色、质量不高等原因。”12
三、民办高校生源危机的多重影响
从教育、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角度来看,面对生源危机,利益受损的不仅仅是民办高校,其放大的负面影响还会波及高考考生和在校学生及其家长、公办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公众等更多主体。
1.高校之间生源抢夺更加激烈,民办高校恶性竞争事件频发。为应对生源危机,部分民办高校不择手段地拉拢生源,导致民办高校恶性竞争事件频发,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当前民办高校的招生乱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扩大宣传和虚假宣传。有的民办高校故意夸大办学实力,虚报学校师资力量、教学硬件、办公条件、实验设备、食宿环境、奖助学金、就业率、考研率、出国留学率等;有的民办高校故意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等不同教育层次的界限;有的民办高校甚至以所谓“内部指标”“机动名额”“内部指标”“点招指标”“计划外指标”“自主招生”“更改分数”“内部有人”“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包就业”“假毕业证书”等多种借口进行招生诈骗。二是中伤同行。由于民办高校之间存在直接的生源竞争关系,因此,为了吸引考生报考各自学校,有些民办高校不惜造谣中伤同行,故意贬低同行的办学声誉和办学实力以便达到有意抬高自己的目的,招生人员甚至为了拉生源而大打出手。三是拿回扣买生源。与教学科研环节相比,民办高校更重视招生环节,每到招生季节,大打招生宣传战,招生任务分解到招生办及其他行政人员乃至每个专职教师,动员在校学生停课参与招生,采取严格的超额有奖和未完成惩罚的目标考核体制,采取类似传销的方式招生,不惜实行招生拿提成和拿回扣买生源的做法,甚至出现恶意篡改考生志愿的现象。据有关媒体报道:“济南一民办高校掀起招生总动员,不少学生成为该校招生,每人要完成1~2人的招生指标,招生‘业绩’与奖助学金等评优活动挂钩,甚至可以申请学校的免考,而且受过处分的学生,招生3人以上,还可申请撤销处分”,民办高校对此还美其名曰为“学生社会实践一部分”。13
2.多种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损,民办高校监督管理更加困难。民办高校在招生环节上的虚假宣传和恶性竞争行为损害了自身的办学声誉,即使能够拉拢超低分的学生入学勉强凑数,但民办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将会导致学校教学组织困难,教师教学热情受挫,人才培养水平下降,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因此,民办高校招生、教学、就业每个环节的恶性循环将会使民办高校的公众认可度进一步降低,使考生及其家长的报考欲望进一步弱化,从而恶化了民办高校整体生存发展的环境。山东社科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了《2010年山东民办高校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考生和家长对民办高校的现状及前景却并不乐观。3875份有效问卷中,有40.25%受访者认为目前民办高校鱼龙混杂、良莠不齐,37.5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仅有8.72%受访者人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持乐观态度”14。另外,部分民办高校的非法招生行为和低劣的培养质量将会导致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公办高校、社会公众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同时受损。首当其冲的是考生及其家长,他们由于民办高校的欺骗性宣传不仅被迫接受劣质的高等教育,付出高额的学习费用,而且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一方面,对民办高校的监管将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来自社会公众和考生及其家长的更大社会舆论压力,否则将会导致教育主管部门权威的侵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错乱、高等教育大众化方向的迷失,甚至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特别是倒闭后的民办高校的生源分流和安置问题是一个棘手问题,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处理不好,很可能诱发大规模的,将会直接增大地方政府维稳的压力。
3.高等教育资源将会闲置和浪费,民办高校将濒临破产和重组。公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公共财政经费投入为保证,而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所缴纳的学费。生源危机对民办高校来说就是经济危机和生存危机,它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死存亡。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少民办高校由于无人报考、报考不足或入学报到率不足,不仅导致大量的招生计划和指标浪费,而且导致民办高校前期的投入无法及时收回。很多民办高校在以前生源较好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校舍建设和师资引进等前期投资,而这些投资资金不少来自银行贷款,一旦因为生源危机引发资金链断裂,民办高校不仅面临校舍的闲置、师资的过剩、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及家长的愤恨、社会舆论的指责、整体声誉的损害,而且将面临直接倒闭的风险。如民办高校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占地约1500亩,投资上亿元,教职工最多时达到800多人,在校生规模曾经达到1.6万人,曾经是青岛乃至整个山东招生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校,可是2012年该校计划统招3000多人,只有46人投档,最后实际只能招到300人。该校开设有37个市场紧缺、热门统招专业,平均每个专业不足10个学生,15教师也已经被裁撤到只剩250人,濒临破产的边缘。由此可见,生源危机对民办高校自身的利益冲击最大、最直接和最明显。生源危机对民办高校自身来说几乎是负面影响,但是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来说也有正面影响,那就是民办高校生源的外在压力将会促使教育主管部门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高考招生录取体制的改革,导致民办高校的洗牌重组与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民办高校生源危机的应对措施
1.政府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民办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控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高校,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差距较大。民办高校虽然先天不足,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但在弥补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从长远的角度看,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将会从中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逐渐向高中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过渡,政府应该大力提高公共教育均等化服务水平,普及高中十二年制义务教育,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为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的生源。一方面,政府应该重视民办高校在公共教育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在贷款、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另一方面,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合理规划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适度控制民办高等教育规模,有效抑制民办高校过度扩张的冲动,对具有合法招生资质的各级各类700多所民办高校,加强资质审查、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在其官方主页上公布“暂停招生(红牌)和限制招生(黄牌)高等学校名单”,其中不少是民办高校,这也是教育部对民办高校加强监管、督促整改和控制招生规模的一种有效措施。2013年4月15日,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安徽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着力加强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管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意见提出,从现在起到“十二五”末期,安徽省原则上不再新增设高等职业学校,16这也是从源头上控制包括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在内的所有高职院校数量的一种权宜措施。另外,立法机关需要修订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民办高校破产和重组程序,从实体和程序上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的规制措施。
2.教育主管部门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民办高校获得充分办学自。民办高校的整体生存和发展环境不佳,部分原因是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特别是招生体制束缚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即使现阶段教育主管部门无法为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也应该在体制上给予松绑,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高招录取制度改革,赋予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充分的办学自,打破高校层次和等级限制,加大招生市场秩序监管,建立“多次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新格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稳定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教育部在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向民办高校适当倾斜,在招生体制上进行改革,给予民办高校更多的招生自和招生名额。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为民办高校提供了一定的招生自,但是自主招生名额占整个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民办高校办学的需要。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考录取政策的改革方向之一就是分级考试录取,即本科层次与专科层次分开考试录取,甚至注册入学。2011年,江苏26所高职开始试行注册入学,山东省教育厅也宣布2012年本科与高职入学考试分离。许多地区也对高职和民办院校注册入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17这也是对改变沿袭已久的“一考定终身”制度的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既减轻了考生参加高考的心理压力,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选择空间,也从招生体制上为民办高校缓解生源危机提供了契机。
3.社会公众理性对待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坚持走内涵式办学之路。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高考考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利益,还关系到整个社会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应对生源危机并非民办高校一方之责,根本出路在于利益相关方形成多重有效合力和共同参与治理的机制。高考考生及家长应克服认识偏差和急功近利的情绪,正确对待高招录取工作并理性选择民办高校及其专业;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制度和招生体制改革探讨,纠正对民办高校及其学生的认识偏见,为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生源危机的解决提供建设性意见,为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民办高校自身需要在招生、教学、就业等诸多环节练好“内功”,坚持走内涵式办学之路。民办高校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扬长避短,发挥其他公办高校所不具备的办学自,主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产业急需的短线专业和新兴专业,避免设置其他公办高校专业已经布点较多、在校学生较多、就业比较困难的长线专业和传统专业;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强化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学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考生关注和报考。总之,提升实力和诚信办学才是民办高校应对生源危机的根本之策。
[注释]
①参见青年人高考网2012年6月7日的“全国历年高考报名人数及录取率统计”一文。
②参见中国教育在线2012年5月30日的“4年下降140万,高校生存危机迫在眉睫”一文。
③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高招录取工作圆满结束,录取率首次超过80%[EB/OL].,2013-06-27.
⑨参见中国教育在线2012年5月30日的“教育国际化是化解生源危机的机会”一文。
⑩贺涵甫.高考“三放弃”现象日益突出[N].广州日报,2012-06-15.
11参见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站2012年11月9日的“2013湖南高考报名人数,湖南复读生报名人数增加”一文。
12刘超.新生报到率仅3成,生源危机逼近云南民办二专[N].春城晚报,2012-10-24.
13胡立丰,彭梅桂.生源紧张还会持续,招生乱象如何遏制[N].潇湘晨报,2012-07-11.
14臧旭平,于小阳.民办高校调查:教师身兼9门课程,临时抱佛脚[N].青岛早报,2011-07-27.
15种昂.民办高校生死劫[N].经济观察报,2012-09-14.
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中央综治委委员、卫生部副部长尹力日前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表示,今明两年全国将改扩建550家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提高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救治能力,改善就医环境,全面加强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
采用改扩建550家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提高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救治能力的方式来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思路可以说是符合逻辑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尽管近期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时有出现,但正常人被精神病院强制收治的报道,最近也经常见诸报端,如近期被报道的河南漯河村民状告乡政府被关精神病院六年半等事件。
必须承认,精神病的确定,并不像其他疾病一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很多精神病人无法找出其器质性的病变。比如对于偏执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甚至就是自我观念与大众观念偏差太大;再比如同性恋在国内曾长期被划为病态,只是到2001年才不再归为精神病。尤其可怕是:我们每一个正常人,都面临着随时被别有用心者送进精神病院的可能。而且,你可能会救助无门――根据2001年11月卫生部发出《加强对精神病院管理的通知》,“拒绝接受治疗或门诊治疗困难者”是列为精神病人入院收治指征的,也就是说,你越说自己没有精神病,你就越可能被认为有精神病。如此一来,被强制收治的人维护自己权利的最后机会在某种程度上等于被剥夺了。
我国法律也并没有关于精神病人强制收治程序的明确规定,民政、卫生、公安、残联等等多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精神病院,收治病人几乎全由精神病医生个人来把握,如果精神病医生把握不准,或者不负责地将人强制收治,那我们每个个体都面临被强制收治的威胁。而精神病院的扩建,显然就意味着更多的精神病患者被治疗,这在客观上无疑等于增大了我们“被精神病”的可能。
要和谐,要维稳,就要免于恐怖,就要免于“被精神病”的恐怖。精神病鉴定固然是一个医学问题,但由于对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是否强制收治,关系到公民人权,因此,它更是一个法律问题。虽然我们于1985年着手起草的《精神卫生法》至今未出台,但由于强制收治意味着对精神病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根据《立法法》所确立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规定”的原则,那么,将“看管”精神病的决定权交给法律,像很多欧美国家那样,由法官来确定精神病患者是否需要强制住院,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由此,或可免除我们“被精神病”的恐惧。(李坚)
(摘自6月22日《东方早报》)
个税起征点不是“提高不提高”的问题
自称“提议取消‘五一’长假的始作俑者”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教授,近日在演讲中炮轰当前分配不公,并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4000~5000元。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越来越成为一个人人可以言说的话题,而隐藏其后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此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时曾说,“我没有研究过个税起征点具体应调到多少,不过我认为即使是调到8000元也还嫌低。”可以说,要求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意见几乎成了主流。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4000~5000元”?据统计,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有关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600多亿元的个税中,工资、薪金项目占了40%以上,工薪阶层成了实际的纳税主体。由此看来个税制度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已经失效,开始偏离公平。
事实上,无论起征点是多少,都是针对个人的,没有计算家庭人口,没有考虑赡养系数,这样一来,人均的税收负担差异就很大,就违背了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原则――公平。
另外,个税起征点的社会政策原则也不能不考虑。税收的社会政策原则就是通过税收手段对市场分配状态进行适当干预,以实现个人、地区之间收入的相对均衡。具体体现在个人所得税法上,即实行最低起征点制度和超额累进税率(收入越高缴得越多)。当下的起征点其实导致了我国很多省市的大多数工薪阶层都承担个人所得税的负担,这显然无法将个人所得税作为工具来调节收入不均。
就笔者的观点,社会应直面三个问题,一是一刀切的方式是否合适。个税起征点是个动态概念,消费指数在变,CPI在变,起征点不可能一成不变。要靠立法手段把起征点强制固定下来,显然是不现实的;二是起征点如果频繁上调,则相关法律的“修正”必然影响到其权威性;三是忽视了家庭的社会保障功能。当前,我国家庭事实上部分分担了本应由国家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而我们的个税制度却全然不顾家庭,只从方便管理的角度建规立制,这势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消极影响。
税制是一个大问题,它首先是政治和法律问题,然后才是经济问题。这要求从更广的视角来审视个税改革。个税改革的优化调整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只有将各方面充分予以考虑,才能真正体现社会公平。从财政收入与个税征管成本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将便利和利益都留给自己,把成本和负担乃至损失都甩给社会,显然违背了公平。
个税改革的优化不能仅从个税起征点上下工夫。应从更广泛的超越“缴多少钱”的视角来审视。(朱四倍)
(摘自6月22日《扬子晚报》)
公开“三公”支出到底难在哪里
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当前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来看,公开“三公”支出还存在一定困难。因为我国财政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全国各级政府的“三公”支出不能都由财政部编制出来,即使编制出来也不一定准确。只能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级政府自行编制、自行公开,对人民负责。
在预算公开这点上,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少积极性。今年中央政府各部门基本上公布了预算的大项,但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根本就没有任何动静。而中国浪费惊人的“三公”支出,绝大多数分布在省、市、县、乡这些地方政府。这说明,各级政府根本不愿向人民交代“三公”支出这样的人民有权利知道的情况。
除了政府不愿公布外,中国预算制度存在缺陷,无法通过预算体现“三公”支出的实际,这也不能回避。
本来,按照规范的预算制度,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应纳入预算,受预算的统一管理和约束。但在中国,纳入预算、接受预算监督的资金只是一部分。各级政府拥有大量的不受预算监管的“体外循环”的预算外资金,以及根本就是违法所得的制度外资金。这些资金被叫做小金库,而不少“三公”支出使用的钱正来自小金库。有些“三公”支出更是手段离奇,典型的是向下属单位或相关企业摊派,或借用其车辆,办公用房等。
这就是说,如果不把政府收支完全纳入预算,增加预算的完整性,如果不严格规范公权力的界限,那“三公”支出就可以通过种种手段逃避预算监管。所以,完善预算制度,将政府一切收支纳入预算,“三公”支出的准确数字才可能逐渐明朗。
即使是列入预算的资金,由于预算监督形同虚设,有关部门也仍可以改变其预算用途,将本来用于其他正当事项的资金用于“三公”支出。不少地方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用于“三公”支出,教育部门也将教育经费用于教育官员的“三公”支出。这些是公众熟知的。表面上看,预算中各项经费分类明确,用途合理,但预算执行一旦遭遇权力之手,就会被调剂、挪用、挤占、克扣,最终用于上不了台面的公款吃喝、旅游、盖房、买车。这只能说明我们的预算缺少刚性的约束。
预算一旦通过,本来就具有法律属性,执行者不能随意更改;确需调整,则需人大同意。但现行《预算法》对于随意改变预算的做法没有规定严厉的法律责任,致使有关部门和领导任意调整预算的现象非常普遍。数额巨大的“三公”支出,常隐身于一些用途非常合理的预算背后,从表面上看不出破绽。
所以,我们既需要政府公开“三公”支出,也需要完善和强化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法制性,使公开的预算能准确地反映“三公”支出的实际情形,公众由此才可去监督执行和问责政府。(梁发芾)
(摘自6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土地沦陷”暴露同体监督的大缺陷
江西国土“腐败群案”只是冰山一角。扫视一下互联网,“土地沦陷”般的国土腐败案例比比皆是。这其中,既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也有一大批分管国土城建的政府主官。
无土不腐,无土地官不贪?难道真的成了一个魔咒?
国土资源部门集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大额资金管理和支配权于一身,权利的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权力的监管却时常失灵,时常缺位。这就为土地爷们权力寻租提供了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便利。只要你经不起诱惑,心存一丝侥幸,就可能伸出贪婪的手。人的贪婪本性在公共领域发作的概率与权力的“含金量”有很大的关系。
在今天,期望用道德和纪律的约束而使得国土官员拒绝经济利益诱惑,大概越来越不靠谱。滥用公权谋取不正当的私利,如果是个别现象,也许属于道德问题;如果呈普遍性,就构成腐败,与道德无关了,必须通过制度来解决。
驻部纪检组通过开展廉政状况问卷调查和腐败案件梳理分析,直击问题的实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权力相对集中,权力制约机制尚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是国土腐败案易发高发的主要原因;相关反腐专家也持有相同的结论。
权力过大,同时权力又得不到有效制衡,是腐败的温床。这里面,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权力制约机制的重大缺陷问题。这个问题不摆在重要位置,遏制国土腐败还是纸上谈兵。
我们知道,权力制约有三种主要方式:权力监督权力,法律监督权力,权利监督权力。还有一种是利用专业技术制约权力的,比如审计。在我国这一条可归入权力制约。这是对权力腐败的体制控制,是一种同体监督。利用法律应该是一种规则控制,而使用民利是对权力腐败的社会控制。我们知道,现在对国土系统的权力监督、制约基本上是在体制内的自我监控,而且是由上对下的一种单向监督。这种同体监督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发生权力与权力之间的交易,减弱制约的效力,所谓官官相护,你给好处我给方便。因为土地资源在地方上的财政支撑作用,掌握土地管理权限的部门和官员,是体制的宠儿,而且常常跟体制利益融为一体。由体制进行腐败查处,效果可想而知;期望司法产生制约效力,也不容乐观。过多地依赖政策性文件、长官意志对公权腐败的界定习惯、法律不能对受贿者说了算的规则窘境、制约短板,让本来不属于体制控制的法律监督权力,也变成另一种“同体监督”了。至于权利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虽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反腐败的严峻形势相比,还远远形不成威力。要么权利实现的途径缺乏制度保障,要么权利的主体与体制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眼下,权利制约权力还需要“权力”本身的支持。
我们对国土腐败的遏制,取决于对土地资源公权力的制约水平。土地资源公权力越大,我们制约的水平要越高。否则,“土地沦陷”会越加严重。
在这方面,单单依靠同体的内部监督是肯定不行的。相反,体制外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应该成为监督的主角。(西风)
(摘自6月22日《现代快报》)
到底如何打破“一考定终身”
有学者近日撰文称,“‘一考定终身’是一个不准确、也与实际不符的提法,是有关高考诸多误解中最明显的一个”。他认为,一次考试失利而终身一蹶不振并非高考制度的错误,而主要取决于考生自己的态度和选择。以一年一次的考试为主来录取高校新生,在现阶段仍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只需要根据条件逐步减少高考成绩在录取中的权重,而不能轻言废止高考。
这位学者主要从高考的制度安排,论证“高考并非一考定终身”,比如现行制度已取消报考年龄限制,允许多次复读、多次高考,而考上高职高专的学生可有机会读本科继续深造。类似的说法,我还在多个场合听到过:学生今年没考上或没被理想的学校录取,可以复读,这怎么是“一考定终身”?有人退休后60多岁也参加高考呢!学生进了一所不理想的学校,3年之后可以“专升本”、4年之后可以考研,这也不是“一考定终身”嘛!退一步说,不“专升本”、不考研,还可以退学回家重新高考呢!
我们当然得承认,现行高考制度已经不是那么“绝对”地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留出了一些“修正机会”。但是,这“修正机会”本身存在问题。
复读是学生无可奈何之下做出的选择,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选择复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被录取在不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集中录取的高考制度,只让每个学生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考生和学校之间无法充分地“双向选择”。如果高考录取时,每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录取学校的办学质量、教育服务水平(比如奖学金)等做出选择,复读比例是不是可以大幅下降?社会资源是不是可以大为节约?
高考录取制度“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目共睹,这在国家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已经取得共识。现在,我们不应该再讨论“一考定终身”是不是要打破,而应该讨论如何打破,如何扩大考生选择权和高校选择权,建立新高考体系。
我认为,应该改变的是统一高考的功能,变目前的“选拔”功能为“评价”功能,而且不再采取单一“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也就是说,统一高考(今后可能是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统一的高水平大学联考)可长时间存在,而按计划集中录取的制度却要打破,改成高校依据学生参加统一测试的成绩(这可保证录取的基本公平)、中学学业成绩(这把对学生的评价变为多元的与持续的)、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考察成绩(这体现高校选择生源的个性化要求),自主录取;并且,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得到多张录取通知书。
假使我们能顺利建立以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为主体的自由申请入学制度,以及各类教育可以“流通”的学分互认、自由转学制度,那么,教育的活力将得以释放,学生也可不再受选择权有限之苦,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考试焦虑有望减弱;特别是,教育有望从围绕考试转,变为以人为本。而高考,也可以不再像现在这样被“拔高”为每个学生、每个家庭的“人生大考”。(熊丙奇)
(摘自6月12日《文汇报》)
请对曹操墓考古发掘多些专业精神
曾经引起激烈的真伪之辩且至今仍未平息的安阳曹操墓,近来又因考古直播和报道中的一系列争议,引发各界议论纷纷。
对此,一手促成并承担了这次挖掘,并将这个被盗墓贼几乎洗劫一空的墓地送上“年度考古十大发现”榜单的河南考古队显然不太满意,并且有话要说。该队发言人日前对“翡翠珠价值千万”和“曹操头骨被劈成两半”加以澄清,称“没说过这颗珠子的质地和估价”、“曹操头骨只是缺了一块”,该队队长潘伟斌更表示“要让证据说话”,并逐一反驳各界对“新证据”的质疑,言下之意,甚至有责怪媒体不专业、不负责和多事的意思。
坦率地说,这种态度和口吻让人觉得十分滑稽:考古是一项专业性、保密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这项很冷门、很寂寞的工作之所以被弄成热点新闻,难道都是媒体在折腾?从“认定高陵”到“直播发掘”,从被公众“疑似作秀”的一号墓穴挖掘直播到铺天盖地“这里就是高陵”、“证据确凿”的新闻造势,媒体固然充当了传播平台,但这一切的根源,不正是包括河南考古队在内、极力推动曹操墓挖掘,极力将这场即使挖掘也应先局限于专业圈内的考古作业,变成一场即时直播的公众现场秀吗?
这位潘队长早在年初,就曾经高调指责,质疑曹操墓真伪的人士“不够档次”、“没有水平”,并称“让证据说话”,如今半年过去,曹操墓的争议一度让“十大发现”之类“背书”暂时压到台后,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考古挖掘媒体秀,最终拿出来的仍然是“所常用”石牌之类、在潘队长看来是“铁证”,在质疑者看来是疑点甚至反证的东西,以及陶制猪圈之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新发现。那颗“翡翠珠”值多少钱、是不是翡翠的,是不是曹操的,考古队现在表示“没有说过”,这是符合专业素养和常识的表态,问题是,类似这样符合专业素养和常识的表态,在整个安阳挖掘、考古过程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曹操墓的真伪也好,“曹操头骨”的判定也好,究竟有没有“证据证据,先证后据,为证而据”的人为痕迹,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笔者无意、也不可能说这座墓是真或伪,希望挖掘方拿出当年前辈们考察中山靖王墓、银雀山和马王堆汉墓的科学态度、负责精神,先弄清楚,再下结论;如今考古方坚持己见,抢先下了结论,引入了新闻报道,却对新闻“失控”表示不满,笔者还是要多一句嘴:先弄清楚再直播不行吗?
2022年高考的报名即将开始,河北省的考生都知道去哪里报名吗?那我们知道河北高考报名系统入口在哪里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河北高考报名系统入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河北高考报名系统入口hebeea.edu.cn/
2022河北高考报名条件(一)报考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统考”)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河北省户籍的中国公民,或教育部规定的港、澳、台地区等非我省户籍人员;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4.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二)报考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以下简称“对口”)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河北省户籍的中国公民,或教育部规定的港、澳、台地区等非我省户籍人员;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师范、职业高中及其他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
4.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三)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我省就业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报名,在具备上述相应报名条件的基础上,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经常居住地(居住证所在市)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和学籍;
2.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居住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创业证》电子凭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随迁子女考生须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所在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如考生在户籍省和我省均参加了高考报名,一经查实,取消在我省的报名资格。
2022河北高考报名准备1.注意报名起止日期和地点。
2.要充分了解2022年报名相关政策,填写《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草表)》《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有关资格申请表(草表)》。
3.准备好有关证件及相关材料:
(1)基本材料。包括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证、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或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含同等学力证件等有效证件、证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作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无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的社会考生原则上由所属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鉴定。
(2)其他材料
随迁子女考生须提供高中段学籍证明、毕业学校出具的连续学习记录证明、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创业证》电子凭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居住证。
在职职工还应有单位介绍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有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介绍信。
残疾考生(含参加残障单招、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入学的考生)须提供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享受2022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还须提交《残疾人报考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合理便利申请表》。
在外省就读的我省户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回我省参加高考报名,应提供学籍所在地相关省级部门出具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综合评价信息材料。
在我省长期居住并具备报名资格的港澳台地区考生,及在华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所需材料详见第七条。
申请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计划(以下简称免费医学定向计划)、优惠加分和优先录取等资格的考生,还需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4.确定自己应试的报考类别和外语语种。
十年寒窗苦,能否金榜题名,由于一卷定结果的高考制度,使得高考成为社会、家长、学生关注的焦点,也使得高考成为一把标尺,它衡量着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学校的知名度,所以很多学校、政府对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科老师及学生重奖,以此激励大家奋发向上,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以重金奖励势必会导致人们虚荣心的滋长,引发社会追名逐利之风的盛行。而高考究竟值不值得重奖呢?
2010年,继推出户籍人口从幼儿园到大学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后,“最牛教育强镇”广东东莞石排镇再出新举措:设立500万元的奖教奖学基金。石排镇奖励了中考及高考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其中东莞“文科状元”石排籍学生邓永辉获得了该镇奖励的7万元奖金。另外,邓永辉还分别获得就读中学的10万元奖励和所在村及村民小组的4.5万元奖励。
邓永辉是《石排镇奖教奖学方案》的首批获奖者中的最高额奖金获得者。因为按照这个方案规定,凡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石排户籍考生,每生奖励5万元;高考单科成绩或总成绩排在东莞市前三名,每人分别奖励2万、1.5万、1万。另对考入全国前十位高校及重点本科院校的考生也分别给予5000元和1000元的奖励。根据这个方案,邓永辉同学作为东莞市高考文科状元并考入北京大学,获得了该镇发放的7万元奖金。
加上邓永辉就读中学和所在村及村民小组的奖励,不计镇政府给予的每年6000元的免费大学教育补贴,仅奖金一项,邓永辉就获得了21.5万元。
这意味着,邓永辉因为高考成绩优异一夜“暴富”,成为考生中的“富翁”。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该不该让学生因一次考试而“暴富”?
正方观点
带来荣誉和满足感
重奖高考“状元”和优秀生,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家长、老师、学校,都是一种荣誉和满足感,是对他们付出努力的回报。同时,奖金也给尖子生带来了经济基础,他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奖金继续深造,或者用于以后发展的投资本钱。
重金奖赏可以树立知识就是能力,知识就是荣誉的观念。知识对每个人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出生在富裕或贫穷家庭而不同,只要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提高自己的素质,就能成为有用的人才。“高考状元”可以说是学生们形成社会价值观,体现自身价值的偶像。
让优秀者得其所
考生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必定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让优秀者得其所是对知识的尊重,是对人才的尊重,是对“读书无用论”最好的反击,可以鼓励更多的人用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有些人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复读了几年高三,不仅付出了无数的精力和脑力,也付出了大把的青春岁月,重金奖赏不仅可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缺憾,而且能够使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
为穷苦的孩子种下希望
小苗家是农村的,爸妈起早贪黑在外面挣钱供她和弟弟上学很辛苦,也很吃力。她不忍心父母为他们受那么大的罪,几次想辍学去打工,但被班主任劝回去了。小苗学习刻苦,成绩非常好,班主任舍不得这样的学生半路打退堂鼓,就告诉她有关学校的奖励计划以及政府对市高考“状元”的丰厚奖励让她重新燃起发奋的希望。
学校及政府的各项奖励及补助金足够支撑她几年的大学学费,她说,“正是有这样的政策才使我有了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奖励制度为我们这些穷苦孩子带来了希望。”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好动爱玩,但是他们潜力无限,如果设下重金奖励可以激发出他们的潜力,收收爱玩的心,专心投入学习不失为一种办法。”河南的张女士说。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读高二,初中时成绩并不好,经常跟死党翘课到处乱逛。但他头脑特别灵活,稍微一用心功课就赶上来了,自从他妈妈跟他说了高考的奖励政策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讲,做好预习新课程的准备,课下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及复习计划,上学期学校排名考试就杀入前一百名,让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
反方观点
不良氛围扭曲学生价值观
作为政府和社会,让学生因为一次考试而“暴富”,其合理性和公平性值得商榷。首先,重奖中考、高考中的拔尖者,让个别人一夜“暴富”,把他们打造成“学生富翁”,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工作,难免会形成“赢者通吃”的不良社会氛围,给整体社会价值观以不当引导,让更多的人忽视和淡漠大多数的身边普通人。
同时,政府奖励动用的是纳税人的钱,这些财富本应用于改善全社会的福利和服务,而政府却把它过多地用于个别尖子学生身上,一方面是其公平公正性值得怀疑,另一方面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值得追问。一次性考试中的状元就一定是优秀人才吗?即使是优秀人才,大学毕业后会回本地服务吗?
在教育问题上无论多么重视都不为过,但我们更希望把公共财富用到刀刃上,用得更加合理公平,无论如何不应该让学生因一次考试而“暴富”,这样可能会拔苗助长,甚至扼杀其上进心,扭曲其价值观。
与素质教育不相符
一张考卷定终生,本是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病,却被一些人津津乐道,过分地吹捧、炒作,甚至以重金奖励,会导致人们虚荣心的滋长,引发社会追名逐利之风的盛行。对高考状元奖励是可以的,也算是对状元“十年寒窗苦”的回报,但也应有度,适可而止的奖励才是对人才的最大尊重。
学生读书是分内的事,高考考出好成绩也属于个人行为,重奖“状元”实质上是在奖励“高分”,奖励应试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应试教育意识,有变相激励应试教育之嫌,与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改革背道而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学生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日之功,也是家庭、老师、个人多种因素的综合。适当奖励优胜者,可以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但学生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去平和地对待学习,过分地炒作,只会把学生逼成一个个名利之徒。
总结陈词:树立精神榜样为重
分数和能力两者不能划等号,考取了北大、清华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在社会中真正有所作为。甚至有不少考入名校的高分学生由于综合素质的缺陷,最终不能完成学业中途退学,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关键词:教育资源 升学压力 改革
2012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名,比去年减少2%。与此同时,录取人数持续增长,从2008年的近600万,增长到2012年的近700万,高考录取比例也呈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2011年为72.3%,2012年可达75%以上。一方面,考生减少,许多高校面临生源危机,另一方面,高考持续升温,考生千军万马挤名校这个“独木桥”。2012年高考期间依旧出现了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英语高考听力考试家长拦路护考,甚至和路人发生冲突;考生迟到被拒,母亲下跪请求老师放行;高考复读女生考试失利跳楼身亡等等。
本来,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理论上应该缓解升学压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高考的的竞争压力丝毫没有减小的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升学压力不降反升?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了教育的等级化,加重了社会的教育焦虑
首先,高等院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高校等级化现象日益明显。随着“211”、“985”工程的实施,高等教育被划分出三六九等,基础教育的目标从上大学变为上名牌。这种等级化使原本就不公平的高校间的竞争变得更加不公平。重点院校、一本院校由于获得国家更多的教育投入,有相对雄厚的师资。高职高专院校单从财政支持方面就处于劣势。高考的去向将关系到未来的就业、深造以及各种机会的获得,也就不难理解考生会拼命想进名校了。其次,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享程度低,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效益较低,高校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各个学校办学相对封闭。一方面各高校资源共享的意识淡薄,参与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创收意识增强,担心实现资源共享会削弱自己的效益;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共享的制度不全,政策配套不够,缺乏科学有效的统一管理。教育资源相对充足的院校共享积极性不高,而资源匮乏的院校则共享希望强烈。我国目前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机制去协调统一这些利益需求,仅依托高校自发地去沟通和交流明显是不够的。教育资源本身就不充足,而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政校不分,对教育和学校发展实行行政管理,教育品质提高之路举步维艰
重点院校、一本院校由于获得国家更多的教育投入,有相对雄厚的师资,因此,教育质量普遍要比高职高专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高专想要生存就只能走特色化教学之路,高职高专院校就需要有办学自,根据社会的需求,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课程。可是,高职高专并没有这方面的权利,所以,明知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下去。这不是这些院校不愿意提高办学质量的托词,而是实情。按照我国的集中录取制度,高校的招生是分为若干批次的,目前,在大多数地区,民办本科、独立学院放在本科第三批,高职高专放在最后一批进行录取,依照批次录取的规则,放在最后批次录取的院校,录取的是前一批次“录剩”的学生,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很难招到优秀的生源。我国教育部曾要求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都办出特色,但特色不是说办就能办出来的,只有给予学校办学自,让学校到市场中去竞争,才能逐渐形成特色,也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首先,在资源分配方面,一方面高校要转变狭隘落后的教育资源观念,认识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建立高校间资源交流共享的长效机制。
申请澳大利亚中学课程
办理澳大利亚签证的中学生主课课程时间不得少于16个月,也就是说至少申请11年级(部分)和12年级课程才符合使馆规定,而很多高中学生办理时间稍晚,甚至高二课程即将结束才想到办理留学,如果此时办理中学签证,也就是意味着需要重读一年高二课程,也就是澳大利亚的11年级,学生既要重读课程,同时签证审理时也会因为年龄、倒读课程情况受到限制,所以办理中学课程赶早不赶晚,一般情况初三、高一办理澳大利亚中学生签证时机最好。
澳大利亚的高考制度有别于中国的一分定终身方式,澳洲高考占的分数比例大致在50%-60%,还有一部分的分数来自于高中11年级和12年级平时成绩,如果学生英文程度不佳,又想在中学阶段打好基础,读以素质教育见长的澳大利亚高中课程也是很多家庭的首选。高中课程有严格的入学时间限制,每年只有四次入学点,分别是每年的1月、4月、7月、11月,学生还需要提前学习至少20周英语,再按照入学点进入,所以合理安排办理时间非常关键。
一般情况,初三学生可以申请澳大利亚10年级,高一学生可以申请11年级,如果高二学生,为了满足澳洲签证政策,中学生课程不得少于16个月的规定,也只能申请11年级,相比之下,中国初三、高一、或者刚上高二学生选择澳大利亚的中学课程比较适合。
学生可以选择公立中学、私立中学、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有的学校对学生成绩、年龄、插读课程有规定,学生选择课程时需要注意。
申请境外大学预备课程
具备中国高中二年级学历学生,能够出示高中四学期成绩就可以申请境外大学预科,由于大学预科是大学的基础课程,学生申请时需要确定选择课程专业方向,一般分成文科、商科、工科、科学等专业,由于学生在国内申请澳大利亚的大学预科时可以获得“大学预科和本科”两份录取通知书,很多大学预科为了保障学生生源质量,对学生中国境内的学习成绩有严格的要求,现在申请竞争比较激烈的是排名靠前的大学预科,例如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预科课程。
由于此种方式办理签证需要提供至少5分的雅思成绩,对于大部份高中在校学生难度比较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克服英语障碍,同时著名大学预科的专业课知识难度,对于中国学习成绩中等学生也是很严格的淘汰赛,或者叫“强制复读”。学生还需要尽快适应环境、中西方教育教学差异。学生必须通过大学预科阶段的努力学习,获得优异成绩进入名牌大学,或者成绩平平进入普通大学,如果学生成绩不合格,即使国内已经获得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形同废纸一张,没有任何意义。
高中学生选择境外学习之前,需要全方位评估自己,如果境内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自觉性都不是一流,选择境外一流的大学预科,无疑是给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