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交易成本论文

交易成本论文

时间:2022-07-13 08:22: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交易成本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交易成本论文

第1篇

摘要:按照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属于事前交易成本。编制过程中由于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的差异及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产生。因此,应加强基础性制度构建,使财政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工作规则制度化,建立预算资金使用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交易成本;部门预算;制度构建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为主体的财政支出改革是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完善财政管理制度的重要改革,而部门预算改革在这三项改革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与公共财政对部门预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没有完善的制度规制预算编制参与主体的情况下,由于编制参与主体行为目标差异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编制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很大。

一、理论回顾

在交易成本的理论界定方面,威廉姆森论证了“契约人”人性假设与“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内在联系——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在交易成本存在原因方面,他特别强调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人性以及资产的专用性,同时将交易成本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成本,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包括当交易偏离了所要求的准则而引起的不适应成本,纠偏引起的争论不休的成本,建立和运作管理机构的成本,安全保证生效的抵押成本[1]。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一门分析经济组织的制度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运用来解释公共预算制度的设计(Bartle&Ma,2001;Patashnik,1996)。在这种分析框架中,预算被看成一种合同。实际上,四十多年前,公共预算专家瓦尔达沃斯基就已经表述了这样的观点(Wildavsky,1964,p.2)。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预算过程就是制定和实施预算合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交易成本:形成预算合同时必须支付事前交易成本,如讨价还价费用、信息费用、决策时间和协调费用等;确保预算合同能够实施的事后交易成本[2]。本文分析的形成部门预算合同的交易成本,从其内涵来看,为威廉姆森定义中的事先的交易成本,即签订预算契约的交易成本。

在对官员行为的研究中,尼斯坎南认为,官员与其它所有人一样,都是效用最大化者[3]。而官员的效用最大化即预算最大化。根据缪勒的模型(1999,中译本),设预算部门通过预算获得的收益函数为:

B=B(Q),B′>0,B″<0

由预算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生产函数为:

C=C(Q),C′>0,C″<0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预算单位官员,其追求预算最大化的约束条件是获得的预算数要能弥补其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成本,其目标函数为:

Ob=B(Q)+λ[B(Q)-C(Q)]

其一阶条件产生

B′(Q)=[λ/(1+λ)]C′(Q)

B(Q)=C(Q)

其中λ为拉格朗日乘数。预算资金最有效率使用的条件应为预算支出给官员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给其带来的边际成本,即:B′(Q)=C′(Q),而拉格朗日乘数λ却表明了预算支出的扩大趋势,即B′(Q)<C′(Q)。由此可知,预算单位官员不是在预算资金效率最大化的生产条件下提供公共服务,而是追求预算最大化。

二、各参与主体之间交易成本分析

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分配预算资金。由于预算资金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因此,作为预算委托—关系中的重要一层委托人[4],财政部门需要对预算编制的效率及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负责。因此,在本文中,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这一层委托—关系中的行为目标被设定为预算编制效率最大化和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官员(即预算用款单位)“追求预算最大化”,即意味着预算单位以追求本部门预算最大化为目标。而具有预算资金分配权的部门(发改委、科技部门等)的行为目标则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预算资金分配管理主体之一,它们在对其掌握的资金的分配的委托—关系中,作为一个委托方,它们存在着预算编制效率及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们也存在着本部门预算最大化的动机。

(一)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交易成本分析

我国对部门预算编制程序的要求是“二上二下”的程序,而且和以往的部门代下属单位编制预算不同,现行部门预算要求基层单位根据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及事业经费编制预算上报部门,由部门汇总后再上报财政部门。将预算数核定工作下放到部门后,财政部门也可以将工作重心转到对预算管理的宏观层面上来。但是在目前定员定额标准不完善、项目管理不健全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中。

对于预算单位来说,它们控制的专业知识和信息都可以用来追求本部门利益最大化(Halpern,1992)。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单位常见的行为有:

1、隐瞒收入。部门预算基于其完整性的特点,要求将所有的收入项目都编入预算。在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没有普遍推行的情况下,这一要求无疑是大打了折扣的。预算单位为了本部门的利益,往往截留预算资金,私设小金库,隐瞒应纳入预算的收入,虽经多方查处,仍屡禁不止。据估计,目前我国的预算外收入已经达到了与预算内收入相当的规模,而部门隐瞒的收入又占了多少比重,则是很说得清楚的。

2、虚增开支。在开支数目的核定中,预算单位往往利用信息优势,不是从预算资金的最优使用效率出发,而是尽量地将开支标准提高,从而导致资金使用的浪费,相当一部分资金被用于官员的在职享受,腐败现象也难以杜绝。

3、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管理混乱。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的管理办法是有着很大差别的。但现行的对这两类支出界线的规定很模糊,缺乏具体的标准,这就造成预算单位在编报预算数字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的将这两类支出随意调节,而有的甚至是将相同的支出两边都列,虚增预算支出。

财政部门要掌握预算单位的真实收支信息,无疑需要付出很大的搜寻成本。同时,在确定预算数额的过程中,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要就预算数进行反复的协商、讨价还价,这无疑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与人员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财政部门往往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各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削减,“基数加增长法”往往成为财政部门应付各预算单位的主要方法。同时,如果所有的部门都预期,即使他们不从财政资金中攫取更多的、甚至是多余的资金,其它部门也会选择这样的策略,那么他们便会发现,对财政资金采取掠夺策略是最佳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种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结果就只能是一种“囚徒困境”,掠夺性策略在预算领域就会盛行[2]。而如果财政部门预计到预算单位采取的是上述的掠夺性策略,那么它的策略就会是对所有上报的部门的预算数都进行经验性地削减,这样便会出现即使没有虚报的部门的预算也会被削减,由此就导致了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性也就难以保证了。

(二)财政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分析

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不仅发生在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在财政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同样存在交易成本。部门预算改革中财政部门内部机构改革措施是要对财政部门内设机构及其管理职能进行重新设计,由预算机构作为统一管理预算的部门,改变原来按经费性质设置机构的做法,做到一个部门归口财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财政部门一个口子对外。这项改革的思路,是要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统一性,有利于财政部门内部各部门发挥其业务特长,对各部门的预算工作加强领导与监督。

但是,各业务部门由于其本身工作特殊性及专业性,掌握了分管部门预算资金信息的部分“专用资产”,因此,预算部门与各业务部门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现实的情况便是,各分管业务部门往往不是站在财政全局的角度对预算用款单位上报的预算数进行严格的审查,而是分别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为分管的部门争资金、争项目,甚至一些人将部门的领导能否为其所分管的部门争到更多资金、项目视为其能力、权力的象征。这样,在财政部门内部就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5]。而各预算单位也就沿袭了传统的“跑部钱进”的做法。最终,各业务部门初步汇总编制的财政预算往往会超出预算可用财力界限。由此,财政部门内部的协商、讨价还价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三)具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与其它各参与主体交易成本分析

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以前的切块分配预算资金给部门自行分配使用资金的拨款模式,由财政部门统一行使财政管理职能。而目前的情况是,除了财政部门之外,科技部门、发改委(原计委)等部门还具备预算资金分配的职能。2003年成立国资委、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之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建立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又存在一个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如何处理好财政部门与国资委的关系的问题。毫无疑问,这些部门掌握了其分管项目资金分配的更多的信息,财政部门与其存在信息不对称。而这些单位与预算单位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类似于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预算资金分配过程中同样存在交易成本。同时,这些部门除和其它部门一样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支出外,预算资金分配权也被这些部门用来追求本部门利益最大化,例如审计署披露的2003年的部门预算中,有预算资金分配权力的部门年初大量预留资金,造成资金分配随意性很大,降低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财政部门在信息搜寻以及和这些部门的协调、沟通方面的难度无疑更大,预算资金多头管理增大了预算编制工作中的交易成本。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各参与主体之间由于行为目标的差异及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信息搜寻、讨价还价、协调等交易成本和预算资金的不科学、合理地分配一样,都会造成无效率的社会支出。

三、降低编制过程中交易成本制度构建的建议

从降低交易成本入手,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制度的构建来达到提高预算效率与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一)加强基础性制度构建

科学而严格的基础性制度约束,可以使各参与主体形成正确、合理的预期,使其行为目标趋于一致,降低编制过程中的信息成本与协调成本,从而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与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抓紧以下基础性制度的构建:1、修改《预算法》。对《预算法》的修改中,应增加对编制部门预算的具体规定,完善预算编制范围,明确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保证预算的完整性。2、完善定员定额标准和收支分类体系,加强项目管理,制定操作性强的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划分办法。在此基础上,按照零基预算制度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编列各项支出。3、和财政支出三大改革的另外两项改革政府采购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整合、联动进行,保障财政支出制度运行的整体有效契合。

(二)财政部门和其它部门的工作规则制度化

1、加强预算编制的信息收集工作

财政部门要改变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信息收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笔者认为,科学的定员定额标准及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基础。同时,财政部门还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预算体系,建立部门预算单位的基础信息资料库。主要收集内部机构设置、机构职能、人员编制、实有人员、各类资产使用和占用情况,并且应对以上信息及时更新,以便于财政部门进行日常的预算监管。财政部门在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情况下,便可以增大其在部门预算编制中的话语权,摆脱在和各部门的“讨价还价”过程中的被动地位的劣势,从而强化部门预算编制的监管工作,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

2、协调好和其它有预算资金分配权的部门的关系

从长远来看,发改委、科技部门等单位的预算资金分配权应该集中到财政部门,以改变预算资金多头管理的现状,保证部门预算的规范性与完整性,这也是我国经济管理与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部门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职能,这些职能的发挥对处于经济转轨期间的我国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管理方式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简单地将这些部门资金分配权力上收也许并不现实,现实的选择是规范好这些部门的工作程序,协调好财政部门与这些部门的关系。作为一个过渡的选择,应由财政部门牵头,建立财政部门和这些部门定期的、制度化的协调与沟通机制,从预算编制的审核,到预算资金的拨付,再到对这些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效益的考核,财政部门和这些部门都要及时沟通和协调。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这些单位预算资金分配权力的监督,而且也可以监督由这些单位分配的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2篇

网络技术的出现,破坏了传统经济体系的运作,创造出了新的交易方式,使得虚拟世界也能进行交易。新的交易环境与交易方式,导致市场上有人认为经济学已不敷使用,不能处理电子商务的经济问题,本文认为并非如此。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是否网络交易方式优于其它交易方式。问题的经济意义在于交易方式的改变与选择。忽略了交易成本,就无法回答交易方式选择的问题。

交易成本的改变影响交易方式的改变

(一)网络交易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

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提高个人的效用,使得交易出现互利的结果,不过,以价格为依据在市场中达成交易,交易双方多存在使用价格机能的成本,换句话说,进行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市场的交易成本指的是“为了进行一项市场交易,人们必须寻找他愿意与之进行交易的对象;告知交易对象与之进行交易的意愿以及交易的条件;与之议价并敲定价格;签订契约;进行必要的检验以确定对方是否遵守契约上的规定等”。市场上的交易方式有邮购、实体商店或电话下单等。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可选择上网交易,也就是说,网络的出现可能改变大众的交易方式。网络交易,交易双方不用面对面,交易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

(二)交易方式的改变与交易成本的改变

虚拟世界中的交易行为,以虚拟商店、虚拟对象与虚拟商品代替真实商店、真实对象和真实商品,交易双方通过网络达成交易条件的认定,以信用卡付款,商品的买卖非同时进行,交易主体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因而,虚拟世界的交易不同于真实世界。例如:契约前:交易对象与商品的信息?交易对象的真实身份?虚拟商店是否诚实交易?虚拟商品是否真实?信用卡交易安全?网络信息传输安全?订契约:契约如何拟订?网络契约是对方发出?网络契约未遭窃取或修改?契约后:交货的方式?交易双方是否遵守契约规定?发生交易纠纷是否有法律保障?所以说,上网交易考虑的交易因素不同于其它交易方式,这就导致网络交易成本的变化,并影响消费者是否上网交易。简单地说,交易成本的改变影响交易方式的改变。

(三)交易方式的改变与技术进步

通讯技术未出现前,人与人的交易是面对面交易。电话普及后,人际之间,可通过电话互相传达信息,对于经常往来的商业伙伴,可经由电话下订单,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只能传输声音,不能应用于各种交易活动;同样地,传真机只能传递文书,不能应用于所有交易活动。个人计算机面世后,它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大量信息,不过,因特网技术未问世前,计算机之间犹如海洋中的各个孤岛,彼此不能互通往来。网际网络技术出现后,将各个计算机串连,使得大众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这才兴起了至今仍在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的发展,带动了上网机器设备(计算机、手机、信息家电)、网络频宽(电话、光纤网络、ADSL、cablemodem、卫星通讯)、网络应用软件(ERP、CRM、SCM)、与网络上信息搜寻技术(信息人、智能型人)的进步。可知,交易方式的改变伴随着技术变动,二者相互影响。

三种交易方式交易成本的比较

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不只一种,常见的有邮购、实体商店或电话下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市场上又多出了网络交易方式。不同的交易方式,订契约前、订契约及订契约后的成本各不相同,交易双方必将选择契约成本最低的交易方式进行市场交易。下文以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在选取网络、邮购或实体商店三种交易方式时面临的不同成本,并从交易成本的观点,对三种交易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一)订契约前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店与商品的信息成本;虚拟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成本;信息传输不安全的信息成本;消费者隐私权是否被侵犯的信息成本。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品的信息;邮购业者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家与商品的信息成本;experiencegoods商品性质的信息;credencegoods商品性质的信息;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降低搜寻商店与商品的信息成本。网络交易的不利点:较高辨识网络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成本;信息传输不安全的信息成本;网络商店是否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信息成本。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有容易辨别网络商店诚实交易的方式;保护消费者隐私;防范计算机骇客危害网络信息的传输;保障信息传输安全。

(二)订契约时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拟订契约成本;辨识契约是否真实、完整、与未被窃取或窜改的成本,以及契约是否为商家发出的辨识成本;议价成本。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消费者以邮购的方式购买商品,可采用电话订购、传真订购或邮寄订购,付款的方式可选择货到付款、信用卡付款或邮政划拨。显然消费者与厂商进行邮购方式的契约行为,只要通过填写商品订单再传真或邮寄商品订单,或以电话告知商家订购那些商品与个人数据,之后选择三种付款方式的一种,经过厂商确认后,消费者便完成邮购契约的签订。也就是说,邮购签订契约的成本很低。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消费者上街购物,除了以货比三家的方式降低价格信息的不足外,还可以与厂商议价降低价格信息的不对称。因为货比三家搜寻价格信息的成本较高,消费者选择与厂商议价降低价格信息的不足,达到买到价廉的商品。相较之下,虚拟世界,比价的成本很低,使得商家不易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进而降低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议价成本。也就是说,与网络购物相比,真实市场交易的议价成本较高。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较低的议价成本;拟订契约成本低。网络交易的不利点:辨识契约是否真实、完整、未被窃取或窜改的成本;契约是否为商家发出的辨识成本。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保障网络契约的执行;保障信息传输安全。

(三)订契约后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与售后服务。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数字化产品通过网络送货;网络上方便消费者查询送货状况以及商品保养或故障排除的信息。网络交易的不利点:实体商品延后消费;不能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虚拟世界不能验货。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商家提供换货、退货或退款的保证;由实体商店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发达的物流业。

基于交易成本考虑的交易方式的选择

(一)分析的假设

由于网络世界的法律与技术仍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所以消费者上网交易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变化,如果消费者的这些不确定不能降低,上网交易风险就太大。也就是说只有降低这些不确定性,消费者才可能上网交易。本文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交易方式。分析之前,要强调交易成本的主观性质。因为交易成本是主观的,所以,进行同样的市场交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易成本,并且,不同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是不能进行比较的(或者是说比较不同人之间交易成本的大小是无意义的)。再者,由于人们改变为网络交易方式的转换成本将愈来愈低,不会阻碍网络交易的进行。因此,我们认为,影响交易方式的选择主要在于不同交易方式契约成本的高低。

(二)邮购交易与网络交易的选择

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进行交易,如果消费者只有邮购交易或网络交易两种选择,对照二者订契约前的信息搜寻成本、订契约的成本与订契约后的成本,从上述可知,二者订契约的成本与订契约后的成本不相上下。然而,订契约前,网络交易搜寻合适商家与合适商品的信息成本较低,此时消费者将选择网络交易形式。换句话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当消费者只可选择邮购交易或网络交易,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消费者选择上网交易。

(三)实体商店交易与网络交易的选择

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如果消费者只有邮购与网络交易方式,消费者选择网络交易,便不需再分析消费者有实体商店、邮购与网络三种交易方式,仅要继续分析消费者是选择实体商店交易或网络交易。换句话说,接下来的分析是,消费者会选择实体商店交易,还是网络交易?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进行市场交易,如果消费者可选择实体商店交易或网络交易,下面就这两种交易方式订契约的前、中、后分别进行分析。

1.订契约前。因为我们假设网络交易环境是安全的,所以订契约前消费者如果上网交易面临的以下不确定不会阻碍网络交易。网商是否诚实交易?信用卡支付是否安全?商家是否侵犯消费者的隐私权?不确定信息传输是否安全?因此,订契约前,网络交易与实体商店交易相比,不利网络交易的因素主要是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这就不利于消费者上网消费经验(日常)性物品(experiencegoods),除非这些商品供应商的商誉很好,或者消费者曾经重复交易。然而,上网交易搜寻合适商家与合适商品的信息成本却是较低的,换句话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在订契约前阶段,除了上网消费日用消费品之外,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

第3篇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在深度和广度各个方面都大大加快,电子商务是在信息时代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也是信息技术与各国信息化建设的必然产物。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专题报告定义: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销售和流通等活动,全球电子商务涉及世界各国,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扩大了市场范围,增加了贸易机会

由于Internet的全球性,成千上万的用户群遍布世界各地,对于企业来说,利用网络的跨地域能力以及电子商务24小时在线业务模式,可以令企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市场,吸引到更多的业务伙伴,使企业的销售渠道更容易控制和掌握,同时网上销售也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了企业的潜在的买方市场和经营机会,让企业不必耗费巨资就可以将业务拓展到全球。

(二)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增大交易成功的可能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许多职能活动被Internet所简化,使有形价值链变成无形价值链,如采购员可以足不出户,通过Internet与原料供应商洽谈,批发商和零售商可能因此而消失,降低了产品采购成本;不必再印制、存储和分发大量的宣传资料,避免了因为产品更新而使旧资料变成一堆废纸造成的浪费;电子商务的工作模式也使企业的生产制造、库存与客户、市场与销售紧密结合,随时了解客户需求量,随时安排生产,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等,在营销方面,可以运用多媒体宣传将公司的产品信息加上声音、图片和简短的视频文件提供给客户,将企业的售前服务与售后服务的支持环节搬上网络,实现管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从而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也使客户及消费者能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增加整个社会的需求量。

(三)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加赢利

在传统方式下,人们必须在商场营业时间去商场购物,受较强的时间和地点限制。电子商务的全球市场由计算机网络联结而成,网络工作的不间断特性使之成为一个与地域及时间无关的一体化市场,世界各地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Internet随时、随地、随意地进行商务活动。企业也利用网络追踪和分析每一位消费者的偏好、需求和购物习惯,同时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馈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而进行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使企业对客户的了解和认知更为透彻,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增加赢利。

(四)加快产品生产周期,保护市场

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企业可以在网上展示商品,提供有关商品信息的咨询与检索服务,与客户进行互动的双向沟通,收集市场信息,进行产品测试与技术革新,加快商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时间,保护市场,赢得更多利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随着Internet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及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现代化进程,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传统生产经营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对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构筑全球化的无形大市场

传统企业经营时通常会受到企业所在地域的限制,要跨地区、跨国界经营,需审慎选择目标产品和市场,仔细研究制定经营战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冒着各种经营风险。而Internet具有全球性,所以不论企业在何处经营,都可通过网络这个无形市场在全球进行销售和经营。因此,企业应不断拓展Internet的网络应用,开展网上产品洽谈会、无形展览、演示等,实现网上交易与经营,有效地将其产品或服务推向全世界。

(二)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促进企业定制营销方式的发展

定制营销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借助Internet的无形市场环境,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连结起来,使企业从传统营销的4P(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即以推销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以现代营销的4C(客户、成本、便利、沟通),即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模式,直接面对消费者,建立客户数据库,让消费者按自己的意愿定货,参与商品设计,实现双向沟通,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型服务的能力。本论文由论文由整理提供

(三)共享信息,实现公平竞争

电子商务使企业竞争基础发生变化,为中小企业赢得了与大企业相抗衡的可能性,通过互联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不受自身规模绝对限制,及时了解全行业的竞争动态,从而进行正确的企业战略调整和战术决策,扩大竞争范围,逾越各种壁垒,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大企业规模经济的显著性,为所有企业提供了完全平等的竞争。

(四)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电子商务对企业内部生产带来的优越性不胜枚举,也对所有企业带来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不受传统商业环境的即时驱动和临时诱惑的影响,他们通常是理性的,有目的,有准备地搜寻信息,仔细挑选符合自己需要的商品,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在“买方市场”中,品牌意味着质量,意味着价格,意味着消费者的地位和品位。企业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在网海中进入消费者搜寻的范围之中,增加消费者访问本企业网站的机会,所以,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三、循序渐进发展电子商务

在我国,用电子商务这种新的企业运作模式和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虽然大范围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还不十分完善,而且发展电子商务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发展电子商务势在必行。企业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

1、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应用电子商务的科技意识,树立较强的市场意识和消费中心意识,密切联系市场和消费者的具体需求,灵活应用电子商务这种先进的贸易手段,降低经营成本,适应电子商务产品生产小批量化,产品个性化和消费者参与企业生产的特点。

2、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企业必须从传统的经济模式向知识经济模式转变,以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为核心,不断加强学习管理,适应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学会知识技术的生产和应用,及时把握网络信息脉搏,积极寻找吸引消费者的方法,提高自己网页的访问率。

第4篇

内容提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国农村工业的一般发展规律。研究证明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工业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发展阶段,“单一的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配套的企业群”和“拥有巨大企业集团的企业群”。随着企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企业本身以及企业与市场的联系。然而对于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由复数企业的存在和活动所形成的外部环境,虽然它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本论文拟将讨论有限空间范围内一个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配套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与影响,并对我国加入WTO以后如何发展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

Theoverallgoalofthispaperistoresearchintothelawofdevelopmentoftownandvillageenterprises(TVE)inChina.Tomeetingthisgoal,thepaperprovidesthattheTVEhasbeenundergoingfourstagesfromlowtohigher.Theresultsdemonstratetheevolvementofthefourstages,theircharacteristics,aswellastheeffectsontheenterpriseslivingwithinthem.ThepolicyimplicationsaremadebasedonthefindingsofthestudyforhowtodeveloptheTVEintheeast,middleandwestarea,underthenewsituationofChinaentersWTO.

关键词: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国际化

Keywords:TownandVillageEnterprise;DevelopingModel;Globalization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成功地实行了二十多年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许多原来属于国家制定的计划逐步地为企业内部的计划所取代。什么是企业?企业是经济体系中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单位,是管理和协调要素提供者活动的持续的经营组织。企业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在许多条件下可以互相替代。自从AdamSmith出版了《国富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企业的经济性质和它在市场体系中的作用。AdamSmith提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改善,以及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的提高,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AdamSmith/1776年)。KarlMarx在《资本论》中研究了企业内部“协作”的生产效益,他提出了“即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KarlMarx/1975年)。Coase注意到了资源在企业内部配置与市场内配置之间的差异。他认为之所以需要通过企业来组织生产是因为,“市场的运行要花费成本,通过成立一个为组织、允许某一个权利(企业家)指导资源配置,可以节省某些成本。”(Coase/1937年)。Williamson把市场与企业看作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两种不同形式,“对于这两种形式的选择是受到节约交易各方间的交易成本的行为所支配的”。(Williamson/1975年)。Richardson提出,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一某种形式协调,当这类活动“应该被唯一地控制并可以融入一个严密的计划中去时,所采取的协调方式是指令”,这类活动“应该被合并;也就是说,共同由一个组织(企业)来执行。”(Richardson/1972年)。Teece提出了“多产品企业”的经济学理论。当一个专业化企业拥有过剩资源,当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因素导致需求长期下降时,“追逐利润的企业将选择多产品分散化”的方案。(Teece/1982)。

许多经济学家把企业看作是“市场关系海洋中的有计划协调的岛屿”(Richardson/1972年),以往的很多这类研究都集中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方面。然而,对于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由复数企业的存在和活动所形成的外部环境,虽然对于企业本身是至关重要,却很少得到应有的重视。本论文拟将讨论的是,在一地区内一个产业的形成过程中,生产同类产品的复数的企业之间,以及同配套企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与作用。本研究把我国农村工业企业作为研究的对象,理由是世界上很少有一个经济部门如同我国的农村工业,奇迹般地在短短的十数年内,在那些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地区生长出几十个产值在数亿以上,拥有几十到百个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企业集团。我国的农村工业用十数年的时间做了发达国家需要用近百年完成的工作。因此,研究我国的农村工业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单一的企业

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重庆等农村工业发展较好的沿海和内地省市,都可以发现有部分产业在一地区集中的现象。如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湖州市织里镇的童装产业,江苏省丹阳市的眼镜制造产业和重庆市的摩托车产业。从上述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任何一地区的产业的起始点必定是有一家企业首先成立。我们称这类在一地区首先出现的企业为“单一的企业”。这里“一地区”的范围可以是一个自然或者行政村,也可以是一个乡镇。这里提到的“企业”既可以是较大规模的企业,也可以是被称为“个体户”的小企业。第一家企业可以看作是“孤立的企业”。所谓“孤立”就是指在这一地区的范围内不存在其他的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同样也意味着这一地区没有第二个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同它竞争。然而当这一地区冒出了另外一家,或者数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时候,“单一企业”的“伊甸乐园”生涯就结束了。

为什么单一企业会出现的呢?这同“过剩资源”有关。Penrose认为,在“任何时点上,都有着某些生产资源闲置。企业用这些资源提供的服务来寻找生产机会。”(Penrose/1959年)。生产资源包括固定资本、流通资本、劳动力。我们周围一般都存在一些可以用于生产产品的资源,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富裕劳动力,有土地和其他的资源。对于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不同。生产一些简单的产品,如服装、另配件等,所要求的资源配置非常低。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凑合起最低的配置。

建立一个企业,哪怕是最小的两人合作形式的个体户,除了拥有或者有能力凑起最低生产资源配置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同产品生产有关的知识,包括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同产品有关的市场信息。Alchian和Demstz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的条件之一是雇主(企业家)需要“获取关于投入品生产性绩效的更好的信息”。“雇主不仅决定各个投入品生产什么,并且还分析哪些异质投入品结合到一起会更有效率。”(Alchian&Demstz/1972年)。除了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以外,企业外部同产品市场有关的信息同样也至关重要。企业家或者合伙人首先需要知道他的产品卖到什么地方去,卖出去以后是否可以获利。敢于冒风险也是单一企业能够建立起来的重要条件。因为在建立企业和决定产品以前,企业的发起人面对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他是否能够收入回他以及合伙人的投入,在产品出售以前的把握是非常小的。

然而政策导向也对企业能否建立有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除了中央的政策以外,各个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本地政策。同时,由于地方利益的存在,地方政府也有可能对中央的指令做一些有利于本地区的解释,或者对一些现象故意视而不见。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可以在一些地区较早地发展起来。(胡定寰/1999、2000和2001年调查)[1]。

三、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

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是指大量的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一地区内集中。这种现象在我国农村工业部门并不少见。如织里镇集中了一千多家大大小小童装厂和个体户。(胡调查1999年)。柳市镇在1983年时生产低压电器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000多家,生产人员5万多人,销售人员也近了10,000多人(柳市镇志/1999年)。丹阳市司徒镇的眼镜生产企业群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个体企业的控制政策的放松,许多掌握了眼镜生产技术的工人纷纷在自己家里开厂,高峰时期全镇眼镜厂企业达350多家”(胡调查/1999)。

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是在单一的企业在一地区的大量复制(Copy),起因于单一企业所掌握知识(包括管理、生产技术和市场知识)的传播。Teece研究过知识的可转移性问题,他提出:“组织(企业)知识的另一个特征是,在一个重要的程度上,它常常是可以转移的。”“就管理才能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对于使用设备和其他生产技能来说,也是如此。”(Teece/1982年)。企业知识传播的速度同所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壁垒成反比。生产设备投资越高,生产技术的难度越大,企业知识就越是不容易被其他人所利用。事实上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大部分产品非常简单,技术壁垒很低,所以企业知识是很容易被周围的邻居所掌握的。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质和商业的不发达性,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意识超过对他人的防范,加上村落内长期形成的亲属、亲戚和友情的存在,一项不太复杂的生产技术很快就会在一地区内转播开。因此,当邻居们看到他们中的一家办起企业,并能够盈利的时候,开始纷纷模仿,从而,这一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然而,它的前提是:(1)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2)有足够大的生产资料供应源;(3)没有受到政府或者其他人的干扰;(4)有勤奋和敢冒风险的民风。

恩格斯在唯物辩证法中提到了“质量变化”问题,数量的变化会导致质量的变化。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是单一企业的大量复制品,它们生产同类的产品,但是二者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相异的。首先身处于企业群中的企业所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更大,更加直接。这就促使它们的所有者,企业家,为了免于被淘汰出局而做出各种努力,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

除了所提到的激励因素以外,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一地区的集中也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是信息优势。各个企业在寻求各类信息为自己服务的同时,企业之间的交流,或者对其他企业的观察,使它们付出较小的“交易成本”获得比其他地区更多的信息量。形成技术优势。同一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企业采用更有效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这些知识由于企业的集中,很快在企业之间得到传播。降低了物流成本,包括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的成本。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原材料的购买和产品销售有关的市场信息,几家企业联合起来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也可以节省物流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的技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形成以后,劳动力可以在各企业之间流动,由于大家采用基本相同的生产工艺,无形中培养出一大群熟练工人。

四、配套的企业群

“配套的企业群”指的是在同一地区内集合大量的生产某一种产品的企业,以及提供配套的零配件、生产设备和各类服务企业所组成的企业群。为了对配套的企业群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下面摘要了笔者的“关于湖州市织里镇童装产业调研报告”:

“历史上的织里镇是江南著名的蚕桑丝绸之乡,妇女精于手工。由于地少人多,农村劳动力剩余,该地区的农户有农闲时外出做小买卖的习俗。从70年初开始织里镇家家户户从事床上缝纫品的生产,妇女在家生产,男子外出销售。80年代中期织里人改为生产童装。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全镇童装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件套。

织里镇童装产业起始于家庭式作坊。最初有个别妇女在家中生产童装,丈夫外出销售,获益比较好以后,周围的邻居、亲戚和朋友纷纷模仿,迅速地使得童装生产在整个地区蔓延开来,几乎每家每户都投入童装生产中去。织里镇生产童装的“作坊”(我们认为作坊这词在这里比工厂更加精确)的规模都很小,平均在雇工人数在15人以下,有30台以上缝纫机的作坊算大规模了。随着织里童装的出名,大批的外地商人也开始来织里购买童装。随着市场交易数量的增加,原有的服装交易批发市场容纳不了交易摊位,逐年增加批发市场。2000年织里镇的童装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了8个。

织里镇童装配套产业开始逐步得到完善。镇上除了1000多家童装生产作坊以外,还有布料批发市场,童装辅料批发市场,绣花作坊,印花作坊,童装样品商店,专业的童装设计和电脑制版商店,包装材料作坊,缝纫机销售商店,缝纫机维修门市部们,童装的打包和托运部门等。这些配套作坊和企业也将近有1000多家。此外,织里镇还拥有两个劳动市场,不同等级的饭摊,酒楼,旅店和两座三星级的宾馆。在织里镇的童装生产作坊无论是购买材料、生产设备、招聘工人、销售产品、还是向全国任何一地区发货,由于配套产业齐全,都不需要走出总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织里镇一步。”(胡定寰/2000年调查)。

配套的企业群是在生产同一产品企业群中间发展和延伸出来的。生产同一产品企业群在创造“集体力”的同时,也产生出大量需求,这类需求包括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产品销售、以及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和各类的生产与非生产性的服务。受到大量需求牵动,满足这些需求的新企业和产业逐渐地在这一地区形成和出现,形成了的配套企业群。延伸的企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朝着主导产业的上游部门,如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方向发展;零一类是朝着主导产业下游部门,如对主导产品的进一步深加工、营销以及专业市场的方向发展。

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AdamSmith在研究了制针厂的劳动分工以后,提出了:“只要引入劳动分工,在任何企业中,劳动生产力都能相应提高。”(AdamSmith/1776)。KarlMarx指出,同一个资本内部“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必然是集体力。”(KarlMarx/1975年)。

在一地区范围内生产主导产品企业与提供零配件、生产设备和各类服务的企业之间也会逐渐地形成一种分工和协作的关系。这同前面引证的,由AdamSmith、KarlMarx提出的分工和协作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提出的分工和协作是存在于独立企业与独立企业之间,属于企业外部分工和协作,AdamSmith和KarlMarx研究的是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如下面所论证的,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同样也能够在提高个体企业生产力的同时,在一地区创造出一种“集体力”。

同一地区内企业之间分工和协作的形成,使各企业有可能把资金、技术集中在生产少数的,擅长制造产品上,从而更加容易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专业化程度越高,技术就越精,生产速度就越快。企业外部的分工和协作通过“看不见得手”来协调的。企业在长时间交易过程中不难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形成相对稳定买卖关系,逐渐地把自己的生产计划同对方供需能力协调起来。

市场交易需要交易成本。Coase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是首先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他说:“使用价格机制(市场)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是发现有关价格的成本。”“为市场上进行的每一笔交易谈判和达成一份独立合同的成本也必须考虑在内”。(Coase/1937年)。然而Coase并没考虑交易成本的数量关系。两企业之间一年只达成一次合同的交易费用显然高于每周签订一次合同的成本。相隔几千公里距离的两企业之间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无疑比间隔两公里距离的高。这也属于配套企业群在同一地区内集中的优点。Williamson提出了形成交易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市场交易的两个企业由于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为“一方为了获得对方同等的信息量的费用是非常高的。”(Williamson/1975年)。虽然一家企业企图获得交易对方所掌握的信息需要投入,然而,如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距离非常之近,交易又非常频繁,那么信息的获得费用显然要低一点。

此外,配套企业群在同一地区内集中的有利点同时还包括:(1)减少购买原料、零配件、生产设备和服务的流通费用;(2)减少由于购买不良零配件所引起的各类损失。需求方很容易对供给方的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在发现不良产品时,需求方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补救;(3)减少企业备用零部件,原材料等的库存。企业为了保持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特别防止停工待料等意外而造成的停工待料损失,需要备有库房,存放部分备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产生了仓储成本(包括库房租金、电力、动力和搬运原材料、零部件进出仓库时所需的劳动费用)。供需双方间隔的距离愈远,运输过程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愈大,所需的仓储数量就愈多,成本也就越高。(4)有利于新产品开发。新产品的开发除了企业本身需要做工作以外,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原材料、零配件和设备供货部门的配合。在一地区形成配套企业群集中以后,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可以在周围大量的配套产业企业群中找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配套原材料、零部件和生产设备,获得来自于企业外部的技术服务和支持。(5)更加容易获得各种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才;(6)有利于促进整个地区服务性配套设施的建立与完善

五、拥有巨大企业集团的企业群

进入配套企业群阶段后,巨大的生产力同有限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导致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变得苛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和企业分化。部分具备一定优势的企业无论在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都显著地超过了其他企业。从而资金、技术、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市场份额不断地向这部分企业“集中”和“集聚”。这类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通过分离、收买和兼并等手段把周围的企业逐步地归并到自己旄下,组成以该企业为核心的,大批下属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它们逐渐变成了,Chandler称之为“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的”“现代企业。”(Chandler/1977年)。这些企业雇佣了数十甚至数百名中高层经理来监督数以十计和百计的雇佣了几十个或成百上千个工人工作的事业部门或者子公司。这类企业每年的营业额都以数亿元来计算的。

随着若干个大企业集团的出现,这一地区内的企业按照规模、从属与被从属的关系可以区分集团公司、下属公司和相对独立企业三类。集团公司指的是由阶层的职业经理管理的,拥有和控制着一大批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和半控股公司的巨大企业。下属公司指的是在生产、资金、人事管理、销售和信息上受到集团公司不同程度控制的企业。相对独立企业指的是名义上的独立法人,然而,它们在产品的交易关系方面往往脱离不了对集团公司的依存。从企业规模上来区分,集团公司的规模是庞大的,下属公司的规模是中等的,而相对独立公司的规模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

在一个经济体系中为什么会出现现代化巨大企业和企业集团?Chandler在研究了1790年以来近200年的的美国企业发展史之后,提出了它们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需要协调大规模生产、流通以及信息处理。(Chandler/1977年)。在日本从事企业集团理论研究的学者中间,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学派,(1)交易成本论学派;(2)株式会社论学派;(3)管理机构学派和(4)现代企业集团学派。交易成本论学派提出,需要企业集团是因为“企业一方面可以节省利用市场的交易费用,同时又需要避免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今井、伊丹和小池/1982年)。株式会社学派从控股和支配的角度研究企业集团形成的动机和原因(坂本和下谷/1987年)。管理机构学派提出了,企业集团化化反而使得管理权由集中变为分散,提高管理人员的主动积极性和企业经济效益。“因为子公司同事业部制一样,管理人员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益。”管理机构学派讨论的对象是从集团总公司内部分离出来的子公司。(土屋/1966年)。现代企业集团学派认为日本企业集团的出现可以归因于“现代的技术革新”,“产业构造的变化”和“企业构造的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坂本和下谷/1987年)。

20世纪90年代起,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工业中间形成了企业集团,温州市的低压电器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温州市志/1999年)。企业集团化是企业经济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的趋势。随着农村工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没有相应的市场营销体系与之配套,导致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产品积压、利润下降,许多企业面临破产。这时“看的见得手”来组织分散的企业,用计划生产来取代“由市场组织的生产”的需要产生了。企业集团就是由于这种需要的促进,在配套产业企业群的基础上形成了。Alchian&Demstz提出,“资源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合作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力,这导致促进对合作的经济组织的需求。”(Alchian&Demstz/1972年)。

从组织结构上分析,我国农村工业部门的企业集团可以划分为“系列企业集团”,“产品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集团”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大类型。

“系列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图如同金字塔一般。金字塔的塔尖部分是集团总公司,总公司的下一层由总公司的直属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建立长期合同供货管理的企业组成。在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下面也有它们的下属企业。这种企业层与层之间的联系可以往下延伸到若干个层次(胡定寰/2002年)。“系列企业集团”主要适应于产品相对技术含量较高,需要比较多的零部件组装起来的行业。

“产品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集团”是以组织产品销售为目的形成的企业集团。同“系列企业集团”相比,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约束比较疏松,有的仅仅存在产品来料和来样订单加工的关系。集团成员企业采用同一个品牌和销售网络。为了获得这样的权限,成员企业必须向集团总公司缴纳一定的成员费用,或者以很低的价格把产品交付给集团总公司代销。“产品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集团”一般在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然而,产品更新的速度很快,需要较高的产品设计技术和大力度的市场营销和促销手段的行业。

在一地区范围内出现若干个相互竞争的企业集团的作用在于,(1)在集团公司的统一指挥下加强了集团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合作企业之间的协作,减少不确定因素和节约交易成本;(2)可以提高产品市场的开发力度和效率,企业集团可以拿出较多的资金来事营销活动,打造品牌和建立各类销售网络;(3)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集团公司可以在集团范围内进行质量管理,除了制定零配件和成品质量标准,对每一生产阶段进行检测以外,还有力量对下属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4)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企业集团可以组织产品和零部生产件企业共同完成新产品的开发方案,以及图纸设计、生产工艺、试产等一系列工作;(5)有利于向银行和社会融资,一般情况下大企业集团的信用度高于中小企业;(6)有利于吸引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7)有利于开拓产品的国际市场和(8)有利于开拓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朝着多角化的方向发展。

六、集团企业势力向外扩张与转移

在一地区形成若干个企业集团企业群后,企业集团的巨大生产力同这一地区的物质基础的矛盾逐渐地显示出来了。首先是产品物流管理成本上升。在大规模生产同产品主产地分离的状况下,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和市场对产品反馈信息需要大量的投入,一般的情况是主管人员不到现场,掌握不到市场的真实情况。第二点是运输成本过高,产品的长距离运输除了费用外,还有沿途征收的大量的关卡费用以及风险保证金等。第三点是新产品开发成本过高。开发一件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需要大量技术人才集合,农村地区不容易集聚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而向条件较好的大都市招聘优秀技术人才的成本太大。第四点是难以打造信誉度较高的品牌。在消费者意识中往往会把优质产品同产品的产地联系起来,因此,位于知名度不高的农村地区的企业集团在打造品牌的投入效应是“功倍事半”。第五点是不利于集团公司扩大对外交往,农村地区远离政治和金融中心,为上层管理人员的交往和攻关活动代来了不便。第六点是产品出口受到某种政策的限制,如有些国家限制汽车和摩托车的整车进口,或者对它们加以高额的保护性关税等等。

针对上述的这些矛盾,企业集团采取的对策有:(1)企业集团的部分机能外移;(2)企业集团指挥总部外移;(3)企业集团总部和部分下属企业外移;(4)整个企业集团外移。企业集团的部分机能外移是指企业集团内部分职能机构或者下属企业搬迁到其他的地区去。如集团公司把部分产品生产线搬迁到主要的销售市场,这样做法一方面可以节省成品的部分运输费用,特别对于精密度高和易损的产品来说可以减少长途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对产品造成的损伤。同产品生产线外移有同样重要意义的是销售部门和产品的设计部门搬迁到信息更加丰富,人才更加集中的地区。前者的作用是更好地利用市场信息,后者的作用是针对市场的需求设计新产品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利用所在地区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单位与院校。企业集团指挥总部主要外移作为政治、金融中心的地区,其作用在于集团公司可以更容易获得同重大决策有关的信息。企业集团总部和部分下属企业外移的情况往往发生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地受到原所在地区资源、信息和政策方面的制约。然而整个企业集团外移的现象是非常少见的。此外,在集团公司产品出口受到主要出口国贸易限制时,也有可能导致在国外安置部分生产流水线的做法。

七、结论

事实表明我国农村工业的发展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公共投资和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受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然而,各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相当之好,如浙江省的温州市,而有些地区即使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成效甚微。甚至个别的原来效益很好,看上去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从一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以后,很快就遇到众多的事先无法想像的困难。本研究发现了一个事实,也即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而这环境正是在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外部环境的生成是一个进化过程,当一地区从单一的企业阶段,经过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群,配套产品企业群到达有企业集团的企业群时,它们就由一个低级向更高级阶段进化。一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越高,可以提供给企业的积极因素就越多。因此,如果我们发展一地区的农村工业,就必须注意到为它们创造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AdamSmith,《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社,pp.1~12,1997年。

(2)KarlMarx,《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pp.358~372,1975年。

(3)R.H.Coase,“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a,4,pp.386~405,1937.

(4)O.E.Williamson,“MarketsandHierarchies:AnalysisandAntitrustImplications,AStudyIntheEconomicsof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Thefreepress,NewYork,pp.9~10,1975.

(5)G.B.Richardson,“TheOrganizationofIndustry”,EconomicJournal,82,pp.883~896,1972.

(6)DevidTeece,“TowardsanEconomicTheoryoftheMultiproductFirm”,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zation,3,pp.39~63,1982.

(7)E.Penros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Oxford,pp.102~110,1959.

(8)A.Alchian&H.Demsetz,“Production,IformationCosts,andEconomicOrganization”,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62,pp.777~795,1972.

(9)A.Chandler,“TheVisibleHand”,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pp.1~8,1977.

(10)今井贤一,伊丹敬之,小池和男,《内部组织的经济学》,东洋经济新报社,pp.47~55,1982年。

(11)坂本和一,下谷政弘,《现代日本的企业集团》,东洋经济新报社,pp.19~25,1991年。

(12)土屋守章,“管理问题中的事业部制和子会社形态”,中村常次郎编著,《事业部制――组织同营运》,pp.75~98,1966年。

(13)胡定寰,伍继涛,胡灏,“丰田汽车集团的发展及其对周围农村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8期,2002年。

第5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交易成本;物流契约

一、第三方物流含义

第三方物流英文全称是third party logistics,是一位欧美学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简称3PL。这一学者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了这一定律,也第一次提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这个词汇。现在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很多的解释,但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1)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角度界定: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的实际供给方(假定为第一方)和物流的实际需求方(假定为第二方)之外的第三方通过合约向第二方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强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是实物交易之外的第三方)。

(2)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与客户达成物流服务交易的形式界定:第三方物流又常称为合同物流、契约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按合同在特定时间内向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系列服务(强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与客户是基于合同的长期合作)。

(3)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范围界定:第三方物流是提供全部物流业务服务的一站式、一体化综合物流(强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的是全程物流服务)。

2001年中国公布的国标《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二、第三方物流交易的交易性质

我们可以从物流服务或物流产品的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三方物流交易的交易性质。

(1)物流的资产专用性

为了一些特定的物流服务和产品的交易需要,物流交易的双方持久性的投资被称为物流的资产专用性。在物流的行业里,这种专用性投资包括了由威廉姆森定义的五类专用性投资。

① 使用场所的固定性,如为了提供物流服务或物流产品而设立的物流网络,以及建设的仓库场所等;

② 有形资产专用性,如为物流需求方所设计的专门的运输工具、专门的库房、以及专门的物流信息系统等;

③ 人力资本专用性,如专门为特定的客户设置的物流管理部门、招聘的专门的物流人员等;

④ 奉献性资产,如按照客户的需求而专门设置的事故交涉机制、事故处理手段、信息沟通的方式等;

⑤ 品牌的专用性,如物流提供方通常为了满足需求方的物流需求,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认证,只有获得了某种认证,才能为某个特殊领域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2)物流的不确定性

随着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提供商进入到这个市场,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物流的领域出现了很多的变故,面对越来越不稳定的市场就要有着反应快速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在这样不稳定的社会里物流行业才可以生存,也是因为这样,物流领域的不稳定性,要求物流的提供方针对这些变数能够迅速的作出反应,以适应物流需求方的需要。

(3)物流的交易频率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物流交易的批量,才能弄清楚什么是物流交易的频率。供应方按照交易的数量把物流服务供给给所需方,这就是物流的交易批量。物流的交易批量分为大小两个批量。交易的大批量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载体是大宗的工商企业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交易的小批量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载体为轻小型物品,如生活用品、信函、快件、包裹、个性化商品等。

目前,多批次、小批量已经成为物流交易的一个重要特征,多批次、小批量也决定了物流交易高频率的特征。

三、制约中国第三方物流交易的交易成本因素分析

(1)物流契约的不完全性

因为物流交易的外在环境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信息也是不对称和不完备的,人又是具有有限理性的,在交易的时候,这些不会被契约的当事人和仲裁者发现,这就成为了不完全契约。

物流契约的不完全性会带来两类结果。

第一种结果就是:物流需求方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的货物损坏,物流交易的双方就会因此而产生矛盾,如果是因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未能按合同要求而导致的货物损坏,双方的矛盾势必会更大;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可能会了解到客户的一些商业秘密,当客户商业秘密泄露时,双方势必会因此而产生纠纷;第三方物流企业按要求完成服务后,客户以各种理由推迟或延迟付款,双方势必会因此而产生纠纷;第三方物流企业找到更为合适的客户后,单方毁约,双方势必会因此而产生纠纷等。

第二类后果如:因国家某些政策有变化,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成本发生了变化,而原有的收费标准却保持不变;因物流服务国家标准的改变,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成本发生了变化,而原有的收费标准却保持不变;因新的物流技术的出现,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成本有了一定的改变,而原有的收费标准却没有改变;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的特殊需要而购置了专用性资产,客户企业却以专用性资产 “套牢”等“要挟”行为;客户产品因更新升级而发生大的变动后,仍按原收费标准执行;物价变动使得原收费标准不再合理。

(2)物流专用性投资不足

在有物流资产专用性投资交易中,一但双方的交易中断,则这种物流专用性投资就会失去其大部分的价值,为了维持这种含有物流资产专用性投资的交易,交易的主体就会想方设法的来保护这类交易,维持这类交易继续进行。

现在,面对物流专用性投资的交易,中国做出了很多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比如定金价格的执行,预订价格的模式等,这样就需要使用物流服务的人交押一部分的资金,就拥有了对“剩余”的索取权,因而物流需求方就会产生投入物流专用性资产的积极性。而由于物流需求方对这种专用性投资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为了获取更多的可用准租金,物流需求方会利用这种专用性投资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的“捆绑”效应,以“解约”相威胁,迫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不利于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这个时候,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会对“租金”有一定的想法。由于对“剩余”不具有索取权,得到的是既定的契约收益,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扩大可占用准租金的份额,就有强烈的动机去关闭一部分物流资源。第三方物流企业会想方设法的把投资金额降低,实行这种手段十分的简单而且不会被轻易发现,更会得到很多利益。所以,对“剩余”无索取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中“偷懒”就成为了一种常态。

基于这种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愿意投资于通用性的而非专用性的物流资产,而物流需求方则希望其更多地投资于专用性而非通用性资产。

(3)交易过程中的信用缺失

信任是物流经济活动中的一大问题。信用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一体化,不完全合约,组织模式,选择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化,很多国家都加入了一体化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覆盖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只有12个岛国和公国没有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RTA)。174个国家和地区至少参加了一个(最多达29个)区域贸易协议,平均每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5个。全世界近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成员资格”[1]。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一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模式选择时必然受到东道国与他国(非投资国)签订的一体化协议的影响,故在投资时也要考虑成员国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如关税减免、投资、经济合作等)及东道国所在的一体化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与限制。所以,在一体化下研究企业组织模式及区位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区域一体化的框架下引入合约不完全性这一制度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出口、FDI与外包这三种模式对企业产生的盈利,研究一国企业进入一体化下各成员国应采取的国际化组织模式,以期为我国企业在东道国参与一体化组织下的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二、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Antras[2](2003)等将跨国公司的区位和组织选择纳入一般均衡模型,运用企业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探讨贸易、投资和外包等企业组织方式选择。其中以Coase[3](1937)和Williamson[4](1975)为代表的交易成本论和以Hart和 Moore[5](1990)为代表的产权理论是目前分析企业边界的两大基础理论。

Either[6](1982)最早将合约纳入国际贸易一般均衡框架中分析企业内部化决策的内生性问题。该文分析指出当两国存在较大的要素禀赋差异时,合约能通过外部市场实现效率配置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因此不需要跨国投资;当两国要素禀赋差异小时,则合约需要通过内部化实现。Either 和Markusen[7](1996)则主要结合跨国公司的知识资本泄露风险来研究内部化问题,采用局部均衡分析企业在出口、FDI和许可之间的战略选择中国。模型进一步扩展到两国一般均衡模型,结果显示当两国要素禀赋相似时,一体化选择优于许可,这一结果与Either(1982)结果相吻合。Mclaren[8](2000) 研究指出,最终产品企业即可以通过竞标市场或通过与供应商后向一体化而获得专业性中间产品。若实施后向一体化,企业需承担一体化固定成本,而通过竟标市场则供应商存在被敲竹杠问题。对独立中间商而言,最终产品生产者数量越多,他们越容易找到买主,越不容易被敲竹杠。一国越开放或运输成本下降都能增加可获得的卖方或买方数量。Grossman和Helpman[9] (2002)构建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企业在垂直一体化和外包两种模式下的选择;Antras 和 Helpman[10] (2003)则将Grossman- Hart –Moore不完全契约模型引入贸易理论,分析跨国公司在获取中间投入品时的所有权安排问题;进一步地,Antras[11](2005)结合不完全契约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得出新的观点:在企业边界内生产将首先被转移到国外,而只有在以后阶段才会形成独立的国外公司。Helpman[12](2006)强调了企业组织特性(如外包战略)对组织模式选择的重要性,更深入地揭示了在产业内贸易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模式的关系。

国内学者分别在契约理论与直接投资领域有大量研究,但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企业“走出去”模式还不是很充分。王勇[13](2002)、杨其静[14](2002)分别对契约方面的研究做出比较与总结。而胡国恒[15](2004)则在契约不完全条件下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各生产阶段的所有权和区位结构,认为会形成出口型国内企业、横向型和纵向型国际生产三种均衡形态。

三、建立模型

考虑一个由三个国家W国、E国和S国组成的经济体,其中E和S国签订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使两国的贸易壁垒被削弱,其可变贸易成本为,假定一体化下的两国(E国和S国)经济是对称的,可设W国与E国或S国的可变贸易成本均为。故在E国和S国签订区域一体化协议下可变贸易成本有减小而保持不变则>。

设三国经济体存在一个由n个差别产品的企业构成的行业Y,消费者对行业内差别产品的Dixit—Stiglitz型偏好为:

U=,0

由效用最大化得出Y行业第i种差别产品y(i)的需求函数为:

y(i)= , 其中=(W,E,S)(1)

其中,为第种差别产品的市场价格,行业内差别产品的替代弹性为,代表不同国家的需求水平。

设行业Y的代表性企业y生产最终产品分为上游总部活动H和下游一般活动M两个阶段, H和M对y的产出弹性分别为和,最终产品C—D型生产函数为:

y=,0

设人力资本专用于上游活动H的投入,且在三国间自由流动,单位成本为1,一般劳动(如组装活动)用于M活动的投入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其边际成本为单位劳动。假定只有W国的企业才拥有生产差别产品的全部技术,除了满足自身市场需求外,还能够生产n种差别产品去满足E国和S国的市场需求,行业进入成本为F,进入一体化下各国的固定成本为,其中。此外,设H和y都是可贸易的,H的贸易运输成本为。

假设W国的国内市场需求完全由本国厂商提供,在两阶段生产条件下,国外市场的需求,上游活动在W国进行,下游活动即一般生产活动可在W国或E国或S国进行,在E国或S国进行第二阶段生产即为国际生产。故只需比较分析W国在海外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总收益。

1、一体化的E国和S国在完全契约条件下W国进行国内生产

当两阶段活动均在W国国内进行时,假定上下游活动完全可以被第三方识别,双方关系受制于完全契约关系。由公式(1)和(2)得出Y行业在出清时,W国出口E国和S国的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为:

(3)

那么W国出口获得总的净利润为:

(4)

2、一体化的E国和S国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跨国生产

当W国把下游一般生产活动转移到E国或S国时即发生国际生产,由于生产活动的两阶段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第三方很难辨别H和M的质量好坏,故双方关系为不完全契约关系。

不完全契约条件下,H和M双方通过事后谈判机制对销售收入进行分成,然后各方据其预期收入确定各自最佳投入量。用表示上游生产H对东道国的谈判水平,若W国只在国进行国际生产,那么另一方M的谈判水平为(),纳什均衡实现时契约生产条件下的H和M的生产属于两个企业,外部期权为0,关系准租金为市场销售收入;FDI下H和M的生产在同一个企业内进行。仿Antras(2003),若H在解除与M的合约后仍能获得的最终产品(),其外部期权为乘以销售收入R,M的外部期权仍为0,关系准租金为(1-)乘以销售收入R。令表示在FDI和契约条件下H所获得收入的分成份额,且有。

(ⅰ)W国仅在一体化中的一国进行跨国生产(以在E国生产为例)

W国和E国面临的总销售收入为:

(5)

假设

W国在E国进行跨国生产,S国基于一体化协议选择从E国进口的成本为,低于S国从W国进口本产品的贸易成本,那么分别对[]和[]求一阶导数,得各方最佳投入水平为:

(6)

那么进行跨国生产时的均衡价格和产品在三个国家销售后的净利润为:

(7)

其中,.

(ⅱ)W国在一体化下的两国均进行跨国生产

三个国家面临的总的销售收入为:

(8)

上游活动方H对东道国E国和S国的谈判水平分别为、,假定W国首先选择与E国或W国签订跨国生产协议的可能性均为1/2,那么H方对最终产品的预期销售收入为,两个下游生产方(E国和S国)预期收入分别为、(推导详见附录),分别对、、求一阶导数,得最佳投入水平为:

(9)

那么市场均衡价格和总的净利润为:

(10)

同完全契约相比,不完全契约降低了各方的投入水平,提高了产品价格,但整体的收入和利润下降了。若H方可以通过事前转移条款获得更多利润,而M方只能得到较少利润,那么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H方仍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所有权结构使总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即存在一个使所有权结构最优。

四、经营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东道国的供应模式选择

企业供应东道国市场的模式主要有出口、直接投资和契约生产,后两者称为寻求型国际生产。本文将后两者划分为一体化下的单国直接投资(单国以E国为例)、两国直接投资和单国契约生产、两国契约生产。

1、出口与国际生产——生产区位的选择,这里分为出口与单国国际生产、出口与两国国际生产的比较,设其经营利润比值分别为、

(1)出口与单国国际生产

由公式(1)、(4)和(7)得

(11)

表示E国与S国市场规模的比值即。显然,时企业选择出口与单国国际生产所获得经营利润等值。当时W国的企业选择出口到一体化的两国;时选择在E国进行跨国生产,并出口到S国。

表示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密集度,对公式(11)求的偏导有,求其反函数可以得到出口与单国国际生产经营利润相等时技术密集度的临界值: 。当W国工资和贸易成本及H的运输成本既定时,如果产品y的技术密集度,企业在W国生产出口到E和S国;如果,企业将在E国进行国际生产。

除了受到技术密集度的影响,企业对出口和国际生产选择时还考虑要素禀赋差异、贸易成本、交易成本、一体化的两国市场间的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由公式(11) 可知: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即W国工资水平上升、最终产品贸易运输成本上升、中间产品贸易运输成本下降、一体化的两国间的贸易壁垒增加,均会导致经营利润比值降低、技术密集度临界值提高 ,促使企业进行国际生产。同完全契约相比 ,契约不完全带来的交易成本导致技术密集度临界值下降 ,限制了国际生产的发展。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国际生产倾向于契约环境较完善的区位。

(2)出口与两国国际生产

由公式(1)、(4)和(10)得

(12)

=1表示企业在出口与两国国际生产时获得的经营利润等值,当时W国的企业选择出口到一体化的两国;时选择在E国和S国同时进行跨国生产。相对于单国国际生产,两国国际生产不会受到两国间的贸易壁垒影响,主要受技术密集度、要素禀赋差异、贸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影响,W国工资水平上升、最终产品贸易运输成本上升、中间产品贸易运输成本下降均会促使企业进行国际生产。同理,存在,在最终产品贸易成本、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及工资保持不变时,若该产品的技术密集度,W国将选择在本国生产然后出口到E和S国;若,W国的企业将会选择在一体化下的E和S国进行国际生产。

因此,综合分析企业选择生产区位,可得出如下结果:当且时,W国企业会选择出口的方式,获取最大化的经营利润;时企业会选择一体化的两国国际生产,而在时企业更倾向于在一体化中的一国进行国际生产。

2、直接投资与契约生产——所有权结构的选择。在国际生产的条件下,一体化的单国直接投资与单国契约生产、两国直接投资与两国契约生产的经营利润比值为:

(13)

(14)

公式(14)中的,对公式(13)和(14)求的偏导有,,故存在临界值,当,时,上游活动方H对最终品的生产更为重要,技术含量更高 ,这样由H方去控制剩余索取权更为有利,可获得较高的事前效率,企业会直接投资于东道国;当, 时,使得下游活动方M在最终品生产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其讨价还价能力增强,H方会放弃对剩余权的控制, 选择契约生产。显然,同契约生产相比,FDI 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密集度。这也证明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推断:基于事前效率 ,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应赋予作出相对重要投资的一方。

3、综合比较分析

由公式 (11)可以分别得到出口与单国契约生产及出口与单国直接投资的临界技术密集度和,公式(12)可得出口与两国国契约生产及出口与两国直接投资的临界技术密集度及,通过和及的比较分析,可发现:在上游活动技术密集较低的行业, 且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不会产生直接投资。当时企业选择出口;当时企业选择契约生产。而在时必存在一个使得出口与两国契约生产获得的总经营利润相等,那么时企业选择出口,时企业选择在两国进行契约生产;同时,在时也会存在一个使得出口与在一国进行契约生产的总经营利润相等,故时企业会选择出口,时企业选择在一体化下的一国进行国际契约生产。

而在上游活动技术密集较高的行业,且,当且时企业会选择出口模式;在不考虑的前提下当时企业会选择在一体化中的一国进行直接投资;忽略的条件下当时企业选择在E和S国均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当存在及时企业会选择国际契约生产方式中国。

五、投资成本下企业组织模式及区位选择

在净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由于,不同供应模式的临界条件将因固定成本和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而发生变化。

1、一体化市场规模及固定成本下出口与国际生产模式比较,由公式(4)、(7)、(10) 、(11)和(12)可以得到临界条件下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上述公式中,分别表示出口与单国契约生产、出口与单国直接投资在W国获得总的净利润相等时的一体化临界市场规模,,分别表示出口与两国契约生产、出口与两国直接投资在净利润相等时的一体化临界市场规模。显而易见,这两种不同市场供应模式的一体化临界市场规模与固定成本之差成正比。当或时,W国企业选择出口;在且时企业会选择生产组织模式要视一体化市场规模而定:在上游活动技术密集度较低的行业,只有在一体化下的总市场规模并且时企业才会选择国际契约生产,反之选择出口;在上游活动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当时 ,企业在时选择单国契约生产, 时选择出口,在时企业时选择两国契约生产,下选择出口。

2、一体化市场规模及固定成本下契约生产与直接投资模式比较,由公式(4)、(7)、(10) 、(13)和(14)得出:

和分别表示单国直接投资与单国契约生产、两国直接投资与两国契约生产在净的总利润相等时的临界市场规模。显然,两种不同供应模式的临界市场规模也与其固定成本之差成正比。当且时企业会选择在一体化下的一国或两国进行直接投资,而在,时企业选择跨国生产模式需要根据一体化市场规模的大小来确定:在上游活动技术密集度较低的行业,时企业才会选择契约生产;上游活动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当时若企业会选择单国契约生产,若企业会选择两国契约生产;当时,若时企业在下选择在一体化下的一国进行直接投资,时选择两国国际契约生产,而时企业在下选择两国直接投资,在下选择一国契约生产或两国直接投资。

总之,在上游活动重要性的减弱、技术密集度降低的情况下,企业选择组织模式逐渐由出口、直接投资向契约生产过渡。同时,由于存在固定成本的差异,企业对较小的一体化市场更多地以出口方式为主,伴随一体化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契约生产和直接投资会逐渐替代出口方式。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国际生产特别是直接投资大多发生在投资成本较低、一体化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

六、总结

本文为研究在一体化下企业进行跨国生产或投资及区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发现:(1)贸易障碍逐渐消除,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契约实施环境不断完善,都对推动企业进行国际生产有重要作用;(2)契约的不完全性会限制企业的国际化生产,但完善的契约环境有利于国际生产的进行;(3)一体化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倾向于选择契约生产和直接投资;(4)企业在一国或两国进行契约生产或直接投资主要取决于技术密集度,贸易成本,市场规模,一体化协议等因素。

因此,企业在一体化下进行投资不但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也应采取积极的向上策略,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熟悉东道国参与的一体化经济体,从而选择最佳的组织模式“走出去”。

附录:由于存在“占先”优势,当W国与E国先签订合作协议(可能性为1/2)时,E国可获得的收入,剩下的销售收入再由W国和S国以谈判水平来分配,那么W国获得的收入最终为,S国所得销售收入为。同理,当W国与S国先签订合作协议(可能性为1/2)时,可以得到W国、E国和S国的收入分别为、、。这样可以得出三个国家的预期收入分别为:

.

参考文献

[1]worldbank.org/.

[2]Pol antras.Firms,Contracts,and trade structure[J].Th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November 2003,1375-1418.

[3]Ronald 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1937,4(16) :386–405.

[4]Williamson, O.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J]. Free Press, New York, NY, 1975.

[5]Hart, J. Moore.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the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1990):1119-1158.

[6]Wilfred J. Ethier.National and Inernational Returns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America Economic Review72,1982: 389-405.

[7]Wilfred J. Ethier, James R. Markusen. Multinational Firms,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1,1996:1-28.

[8]Mclaren,J..Globalization and vertical structure[J].AER,2000,90:1239-1254.

[9]Gene M. Grossman and Elhanan Helpman.Outsourcingversus FDI in Industry Equilibrium[J].NBER Working Paper ,October 2002:1-14.

[10]Pol Antras, Elhanan Helpman. Global Sourcing[J],NBERWorking Papers.2003:552-580.

[11]Pol antras,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the Product Cycl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2005,1054-1073.

[12]Elhanan Helpman.Trade, FDI, and the Organizationof Firm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XLIV .September 2006:589–630.

[13]王勇.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两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比较[J],经济学动态,2002.7.

第7篇

                        

关键词: 乡镇企业;板块模式;发展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许多原来由国家制定的计划逐步地为企业内部计划所取代。什么是企业?企业是经济体系中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基本单位,是管理和协调要素提供者活动的持续的经营组织。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在许多条件下功能可以互相替代。自从Adam Smith出版了《国富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企业的经济性质和它们在市场体系中的作用。首先Adam Smith观察到了,“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改善,以及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的提高,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Adam Smith/1776年)。Karl Marx认真地研究了企业内部“协作”同生产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在《资本论》中指出,“即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Karl Marx/1975年)。Coase注意到了资源在企业内部配置与市场内配置之间的差异性。他认为之所以需要通过企业来组织生产的原因是,“市场的运行要花费成本,通过成立一个组织(企业)、允许某一个权利(企业家)指导资源配置,可以节省某些成本。”(Coase/1937年)。Williamson把市场与企业看作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两种不同形式,“对于这两种形式的选择是受到节约交易各方之间的交易成本的行为所支配的”。(Williamson/1975年)。Richardson提出,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某一种形式进行协调,当这类活动“应该被唯一地控制并可以融入一个严密的计划中去时,所采取的协调方式是指令”,这类活动“应该被合并;也就是说,共同由一个组织(企业)来执行。”(Richardson/1972年)。Teece提出了“多产品企业”的经济学理论。他认为,当一个专业化企业拥有过剩资源,当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因素导致需求长期下降时,“追逐利润的企业将选择多产品分散化”的方案。(Teece/1982)。

自从Richardson提出了企业是“市场关系海洋中的有计划协调的岛屿”以来 (Richardson/1972年),经济学家们更加重视对企业以及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可是对于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企业的异化,由复数企业的存在和活动所形成的企业的外部环境,虽然对于生存在其中的企业是至关重要,却很少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论文拟将讨论一地区范围内一个产业生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同类产品企业之间,它们同配套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影响与作用。我们把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成,“点的企业”、“线的企业群”、“面的企业群”和“板块企业群”等层次。本研究把我国农村工业企业作为研究的对象的理由是,世界上很少有一个经济部门如同我国的农村工业,短短的十几年内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地区产生了数十个产值在数亿以上企业集团,他们一般拥有几十到百个子公司和控股公司。我国农村工业用十数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需要用近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工业更加容易观察到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如同生物学家观察活化石一般。

二、点的企业

 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重庆等农村工业发展得较好的沿海和内地省市,都可以发现部分产业在一地区集中的现象。如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湖州市织里镇的童装产业,江苏省丹阳市的眼镜制造产业和重庆市的摩托车产业。从上述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任何一地区的产业的起始点必定是有一家企业首先成立。我们称这类在一地区首先出现的企业为“点的企业”。这里“一地区”的范围可以是一个自然或者行政村,也可以是一个乡镇。这里提到的“企业”既可以是较大规模的企业,也可以是被称为“个体户”的小企业。这类在一地区范围内生产一种产品的唯一的一家企业可以被看作是“孤立的企业”。所谓“孤立”是指在这一地区范围内不存在其他的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同样也意味着这一地区没有第二个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同它竞争。然而当这一地区冒出了另外一家,或者数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时候,“点的企业”的“伊甸乐园”生涯就结束了。

为什么会出现点的企业呢?这同“过剩资源”有关。Penrose认为,在“任何时点上,都有着某些生产资源闲置。企业用这些资源提供的服务来寻找生产机会。”(Penrose/1959年)。生产资源包括固定资本、流通资本、劳动力。我们周围一般都存在着或多或少可以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资源。如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富裕劳动力,以及土地和其他的资源。对于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它们所要求的资源配置是不同的。生产一些简单的产品,如服装、零配件等,所要求的资源配置非常低。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凑合起最低的生产配置来。

建立一个企业,哪怕是五人以下的个体户,除了拥有或者有能力凑起最低生产资源配置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同产品生产有关的知识,包括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Alchian 和 Demstz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雇主(企业家)需要“获取关于投入品生产性绩效的更好的信息”。“雇主不仅决定各个投入品生产什么,并且还需要分析哪些异质投入品结合到一起会更有效率。”(Alchian & Demstz/1972年)。除了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以外,外部市场信息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家或者合伙人首先需要知道他们的产品卖到什么地方去,卖出去以后是否可以获利。敢于冒风险也是点的企业能否建立起来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在下决心建立企业,生产产品以前,企业的组建人(未来的企业家)面对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他是否能够

第8篇

张五常在其1983年的论文“Thecontractualnatureofthefirm”中指出,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这被张维迎理解为“关子企业性质的更透彻的解释”。事实上,科斯早就指出,企业用“权威”在组织生产,无非是“一系列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的结果。“通过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契约的本质在于它限定了企业家的权利范围”。从这里可以看出,科斯并不是简单地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而是一个企业契约对一系列市场契约的替代。企业节省交易费用的奥秘就在于此。“张五常真正不同于科斯的地方,是他认为要素市场上的合约,即企业合约,与产品市场上的合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张五常曾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如果你不会因为到百货公司买了一双袜子,就被看成与这家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那么为什么你聘用了一个工人,你就与这个工人被看成同属一个企业了呢?在张五常那里,买袜子的合约与雇用工人的合约都是市场合约,没有本质区别。也正由于此,张五常“不知企业为何物”。

除了张五常,威廉姆森(1975年)和克莱茵(1978年)也继承了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交易模式,一项交易要选择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来完成(威廉姆森,1985年)。随后,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年)以及哈特和莫尔(1990年)建立了一个所有权结构的模型。他们认为,当确定所有特殊权力的成本过高而使合约不能完全时,所有权具有重要意义。科斯(1937年)经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威廉姆森(1975年,1980年)、克莱茵(1978年)、詹森和麦克林(1976年,1979年)、张五常(1983年)、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年)以及哈特和莫尔(1990年)等人的发展,形成了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

2创造市场的企业

关于创造市场的企业这一概念,在科斯的论文之中的阐释堪称经典,其经典性不仅在于其论文独到的原创性,更在于其后来引出的一系列经典论文。威廉姆森将科斯的交易费用思想发扬光大,创立了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的契约理论也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企业理论。

我们把科斯的思想提炼一下,其核心观点就是:企业是用一个市场契约替代一系列市场契约(周其仁,1996年);企业由于能够节约交易费用而出现;当企业内的交易费用扩大到等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时,企业达到其最大边界。对于科斯以及新制度学派所阐述的企业的契约性质和边界问题,本文不作断然否定。需要提出问题的是,科斯简单地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企业边界的唯一因素,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市场)的替代,企业的出现是因为用企业组织交易的费用低市场组织交易的费用。既然科斯讨论的是企业出现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把科斯意义上的“市场”理解为不存在企业的市场。按照古典的看法,市场是交换产品的地方(我们不考虑现代意义上的虚拟市场)。在私有产权得到法律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资源配置的方式一一将要素转让给者,自己按合约获取收入;或者自己组织生产。显然,按照科斯的理解,如果一个人购买了其他人对之拥有产权的生产要素——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非人力资本,用这些要素组织生产,并将产品用于市场交换,科斯意义上的企业就出现了。马克思可能不会完全同意这一看法。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到:同一资本雇佣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为生产同种商品服从企业家统一安排时,这在历史与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所理解的企业至少包括雇佣工人。如果个人通过组织自己己有的(不是购买来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即使他将产品用于交换。我也不能称之为企业。由此看来科斯意义上的“市场”专指产品市场,不可能包括要素市场。

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科斯所说的“企业”与“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与要素市场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创造了对要素的需求从而创造了要素市场。从一个不存在要素市场的市场中突然冒出一个要素市场,这真是“惊险的一跳”。表面看来,当要素所有者将要素转让给者支配时,他自己就失去了亲自组织生产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跟别人交换产品的机会,这不就是科斯所阐述的张五常所理解的用要素市场代替了产品市场吗?从企业本质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科斯所说的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还是张五常所理解的企业是用要素市场去替代产品市场,都是站不住脚的。企业的出现不仅没有替代(产品)市场,反而创造出了新的(要素)市场,这一解释与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是相符的。只有两个企业纵向一体化时,才可以说是用企业替代了市场,或者说是用要素市场替代了产品市场,但那己经是企业出现以后的事了。

3企业出现的解释——对科斯的质疑

科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的起源问题,认为当用企业组织交易的费用小于用市场组织交易的费用时,企业就出现了。斯密强调分工的好处,用市场协调分工会遇到困难,企业的出现就是用来协调分工的。科斯(1937年)明确否定了这一观点:市场本身就是用来协调分工的,根本无需企业多此一举。马克思认为:企业的出现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扩大自己的规模。

我们假定三个人达成一个契约:甲成为科斯式的“权威”,乙和丙将自己的劳动力转让给甲,在甲的指挥下进行生产。生产完成后,三种产品在甲、乙、丙三人之间进行交易(或分配)。这样一个“企业”确实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但同时这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吗?初看起来,乙和丙将主产要素转让给甲,由甲指挥生产,这似乎己经符合了企业“雇佣劳动”的定义。但稍加思索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所谓的“企业”只不过是一个封闭的组织——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生产只是为了“企业”内部员工的消费。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个企业会把多余的产品拿出去跟别人交换,但这种偶然的交换——就像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偶然交换一样,绝不可能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或者,这个“企业”除了自己消费之外,也专门从事与别人交换的业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交换纯粹是为了生理或生活上的需要而不是赢利的需要。因为在这种初级社会中,储存过多的产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会导致腐烂。我们姑且遵从这一假定,即这个“企业”也专门从事与别人交换的业务,当它发现有些交易需求又不能够互补时——交易费用过高,按照科斯的想法,它又会去扩大“企业”规模,把交易费用过高的市场交易内部化,如此下去,这个“企业”的规模会不断扩张,直到所有的交易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企业”内部完成为止。看来在这里,科斯的“交易费用”对“企业”规模的解释是相当有力的。可是这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吗?与其说是一个企业,还不如说它是一个社会,或者说它是一个全能的“人”,这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基本上不需要与外部发生联系。

货币与信用的出现是企业大规模产生的先决条件。经济社会由自给自足发展到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分工贸易,人们在分工与贸易中发现了获利的机会。但是离开了货币,这种获利的机会是无法被人们抓住的。正如亚当·斯密(1776年)所说,只有金银才是财富积累的惟一手段。货币的产生使得企业家能够将市场中的价差转化为货币形式的利润,使财富的积累成为可能。因此,结论是:企业的产生与货币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货币的产生催化了企业的产生。驱逐利润的本质而不是节约交易费用使企业从市场中孕育而生,科斯的观点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看法。科斯的“交易费用”与其说是用来解释企业产生的不如说是用来解释企业之所以合并的。

4结语

企业的出现不是替代了(产品)市场,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要素)市场,企业绝不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才出现的(虽然节省交易费用可以增加一些利润),对利润无止境的驱逐才是企业的本质。信用货币是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是企业产生的先决条件。离开了代表财富的货币,是无法理解企业的起源的。科斯的企业理论使企业一下子跳出了新古典的神秘“黑匣子”,但神秘的色彩依然挥之不去。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而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去面对他的时候才发现,使“天使”神秘的不是“天使”神秘的光环,而是我们的无知。

摘要现代企业理论起源于科斯,科斯在其1937年的那篇经典性论文中,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的起源与边界问题,开创了企业的契约理论的先河。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的,当企业能够比市场节约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出现了。而笔者认为,企业的出现不是替代了(产品)市场,而是创造了新的(要素)市场。货币是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离开了货币,是无法理解企业的出现的。

关键词企业理论交易费用企业的起源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第9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资本;价值观及心智模式;企业家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027-02

随着文化越来越深的嵌入于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管理活动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文化作为了市场竞争与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核心力量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创造着源源不断的财富,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文化作为了一种资本来经营,如:杰克?韦尔奇认为,企业文化是GE(通用)不可替代的一种资本;清华大学教授张德先生认为,企业文化是第四资本。

1 企业文化资本概述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将文化作为资本来考察,则始于20世纪末。由孔德提出,经过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等拓展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资本可以表现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之后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将文化资本扩展在:教育、艺术、婚姻、社会变迁等方面。1999年澳大利亚经济学教授戴维?思罗斯比明确地将“文化资本”引入经济管理范畴,指出在经济管理学范畴中“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积累。

资本的本质就是实现价值的增值,而资源犹如资本的氧气,没有资源就无法实现资本的积累。同样,企业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生存的基石,只有当企业的资源充当着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养料时,企业的资源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技术、组织效率乃至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生产和延续,这种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实现增值的企业文化资本。企业文化资本不是简单的等同于企业文化,只有那些能够为企业未来带来收益的企业文化,才能被称之为企业文化资本,才能成为企业的“心脏”。企业文化增值过程就是企业文化资本价值形成过程,即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来影响员工,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来影响消费者、社会公众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上升。

2 企业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分析

按照现代企业文化资本学者乐国林观点认为企业文化资本包括:价值观和心智模式、企业家创新精神、社会责任、组织公民观及信任文化等。

(1)价值观和心智模式。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而心智模式则是指深植人们心中关于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和形象。无论对企业组织还是企业的员工,价值观和心智模式都是组织或个体的行为、态度的深层心理结构,价值观和心智模式是深嵌在一起的行动者的“心灵基因”。企业的价值观和心智模式是企业的灵魂,对内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对外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2)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指他们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通常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创新是超越、是敢为人先、是标新立异而不是锦上添花。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生命之源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通过创新和创造使企业形成新的生产优势、新颖的技术、殷实的生产能力和独特的产品等,成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催化剂,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社会责任。当代社会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所认同,并在许多的企业中得到行动贯彻,企业的市场开拓、品牌价值的建立都得益于不遗余力的企业社会责任行动。欧盟的观点认为,企业应自觉主动地将对社会和环境的思考与认识贯穿于自身的事业之中,落实到与利害关系者的关系调整中,企业应该认识到只有采取负责任的行为,企业的商业才可持续发展。

(4)组织公民观。组织公民观是指自觉自愿的表现出来的、非直接或明显的不被证实的报酬所认可的、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的个体行为。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如同一方良剂不仅可以缓解团队内部冲突,还可以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增强组织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能力。

(5)信任文化。在组织管理中,信任作为一种文化主要是以共同价值观为前提,通过可信的领导,有效的沟通与共同的学习分享来达成共同目标,从而形成一种非强迫的融洽的氛围。如果顾客对企业产生深度的信任,那么企业的交易成本将减少到最小,从而提高利润;如果组织之间存在信任关系,更易扩大交易范围,增加交易的频率。

3 企业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分析

资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价值的增值,那么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形态是通过什么方式给企业带来增值的呢?企业文化资本的构造揭示经济价值的增值主要体现在:利润的增加、成本的下降、品牌的增值。

首先,价值观和心智模式是企业经济收益的根本源泉。价值观和心智模式作为文化资本的核心要素,主导着企业的发展、繁荣和衰落。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内在反应,因此构建优秀和谐的企业文化,就能够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基础上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经营收入。价值观和心智模式如何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呢?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而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在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环境中上到领导下至员工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做的更好进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在提升企业影响力的同时最终为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收入。百年老店同仁堂凭着“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文化为其不断的积累财富,2011年睿富全球排行榜显示“同仁堂”品牌价值约68.82亿元,同仁堂更是凭着企业文化获得百年放心老店的美誉。

其次,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经济收益的主导力量。随着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有形资源开始转向无形资源,越来越多研究者认可企业家精神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企业家精神实质是创新为核心的文化资本积累。正如德鲁克所说,“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创造一种新的市场”。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会带领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的技术、创造新的产品并最终成为市场的引领者。由此可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的方向标,而企业的创新才能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使大量的资金流入企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众所周知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从昔日的巨人变成市场的宠儿,苹果成功的秘诀在于:乔布斯创新的精神。根据美国专利局的数据,苹果的313项专利与乔布斯有关。乔布斯的创新为苹果带来大量的财富,可以说是乔布斯成就了苹果,也改变了世界。

此外,社会责任为企业带来社会性的经济收益。

企业履行其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成为企业获得机会,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达到商业目标的文化能力。重视道德、社会和环境责任的企业有迅速增长的资本获取途径,而如果不重视这些社会责任,企业很可能得不到这些资本的注入。中国社会从社会责任战略与承诺、可持续资源使用、企业慈善等方面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中国远洋因自主研发碳排放计算器,成为国内首家为全球客户提供碳排放计算并帮助他们选择更环保航线的公司而蝉联《财富》2012年中国社会责任榜,提高了中国远洋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伊利理解并诠释社会责任的真谛,多年来在社会公益、和谐发展上全情投入,以发展的眼光依照“健康、责任、可持续发展”三大标准,最大化地忠实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而稳坐中国乳业的全能冠军。

再次,组织公民观为企业带来内部性的经济收益。企业组织公民观的结构与水平将对公司的工作效能和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力,一般认为,企业公民观的“生产性”作用包括:增进员工合作和管理效能,提高组织绩效;节约组织的稀缺资源;使组织在多变的环境下变得更具有适应力;使员工对组织忠诚。良好地企业组织观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员工是企业的“细胞”,他们的忠诚代表了企业的士气,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最终为企业节省下一笔不菲的资金。

最后,信任的文化也为企业带来隐性的经济收益。在企业管理中,信任的程度和组织中的信任度影响组织的结构和组织的运转,因为有了值得信赖的行为,交易成本就降低了。信任在企业组织内外部的“生产效用”包括:能够增长员工承担风险的能力;能够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率;能够增减生产力。张维迎通过中国跨省的信任实证调查证明:“信任对企业的绩效有明显的影响,正如很多的研究所揭示的,信任对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规模的分布、企业的效益、外资引进等因素具有影响。”因此良好的信任有助于企业效益的提升。海尔就秉承“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才得以走向世界的。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资本要素,把企业文化资本融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并促进文化资本在企业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的成长,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并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价值上的增值。

参考文献:

第10篇

论文营销系统网络化沟通效率

论文摘要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容纳就业、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营销系统在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顾客导向、内部营销、快速满足顾客多变的需求,需要有一个适当的营销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和之配套。本文通过探究网络化营销系统,为具体营销实践提供指导。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科技企业在高速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开始停滞不前,甚至过早地步入衰退期,除了竞争加剧、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管理难度加大外,企业不能及时地调整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尤其是营销系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在黑暗中摸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反映了这一探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网络化的营销环境目前状况

企业利用Internet,可以及时将产品和市场销售信息发送给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国外的营销人员,以便随时调整营销策略,应用web浏览器和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建立和维护关键客户的信息数据库,业务人员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实现产品报价、商品交易、提供订单、签署合同、交换商业文件和支付账单等业务。营销人员还可应用网络查询共享有关的专业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自身业务素质,拓展新业务领域,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利用Internet为用户提供的在线技术帮助,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企业可通过Internet在网站上向世界展示企业形象,如建立电子橱窗等方式展示产品,提供技术咨询,进行售后服务和市场开拓。企业管理人员可将用户经常碰到的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做成FAQ(FrequentlyAskedQuestions,常见新问题)放在企业Internet网站上,为碰到新问题用户提供在线的专家技术支持。

二、网络化营销系统的发展和进化

传统上,营销系统把客户的需要、竞争者的产品和战略等各种外部信息传递给组织中的各个其它子系统,这些不同的子系统再针对客户所提出的新问题采取行动,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这种营销理念下,营销系统只是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它假定公司很难和客户取得联系,并且客户也不能和其他职能部门发生直接关系。但是,在一些新型的企业里,很多职能部门可以和客户取得联系,一些跨职能团队从事着以前只有营销人员才从事的工作。营销部门不再是唯一的一个和客户发生关系的部门,它的职责变更整合所有针对客户的工作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当客户和公司发生关系时,他们所见到的是类似的面孔,所听到的是同一种声音。急剧变化的营销系统及其内外部环境,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系统、其它子系统和市场三者的交易成本的对比,使营销系统的外形和内外部边界也总是处在变动之中。信息、知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三者之间的低成本、快速传播,为营销系统边界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营销系统网络化的必然性

传统组织中人们沟通的方式也由一系列的规则所约束。沟通方式由他们在单位中的位置决定。最高层的管理者可以和任何人沟通,而层级底部的操作人员却受到严格控制。这些死板、僵硬的规章制度,使组织难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营销系统网络化是系统进化的必然结果。根据系统理论,系统内部的发展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有序化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有序化的过程中有两种基本趋向,一种是向着一个起核心功能子系统集中的中心化趋向,另一种是向着多个子系统共同起功能的机制化趋向。当系统最初发生时,总是有某种非凡的子系统形成了对其它子系统的控制约束功能。而当这种约束功能在系统中显现出一定的优势时,这种控制功能就会扩大,以至整个系统成为一个中心化的系统,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呈单向功能的“树”形结构。上述的第一类营销组织形式,就是这种中心化组织。伴随着中心化的过程,系统还有一个向着各个子系统共同起功能的机制化的过程。这时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丰富,有些形成了相互功能,有些形成了横向联系,有些形成了循环的相互功能,系统中核心子系统的控制功能相对降低,向着由多个部分共同起功能的方向发展,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形成特定结构的相互功能来调整自身和适应环境,系统内部的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相互交叉的网络,系统由内部多个子系统间的互动联系形成的机制来推动系统的发展。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中心化在前,机制化在后。没有中心化,系统的各部分就不能实现最初的和最基本的联系,但仅仅完成了中心化的系统是简单的、线性的、保守的,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系统必须进一步向着机制化,即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四、网络化营销提高了沟通效率

第11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变化

1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方法论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政党’不是再被认为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因素的探讨。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但“唯资本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同时,广泛地存在着资本低效配置和资本浪费现象。正如麦金农所指出的,“在所谓资本匮乏并且某些特定部门遭受供给瓶颈限制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却是过剩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厂和设备。”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这充分说明,资本不足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欠发达的结果。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少落后国家寻租盛行,不仅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而且还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

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所有这些方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内在实力,并且使得发展经济急需的投资或者难以形成或者投资方向和结构受到严重扭曲。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应该对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政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政策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主张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只要政府“使一切自由化,使一切私有化,然后呆在一边”,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因为:①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②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③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特定制度的出现与否取决于对它的需求和供给,公共选择理论和“诺斯悖论”却向我们昭示:政府一方面可能通过安排激励系统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统治者的偏好、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等因素而导致政府维持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有鉴于此,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促进发展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重于一切。而有效率制度安排的出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对政府要施加严格的限制,即建立一个受限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破除了结构主义“政府万能”和新古典主义“市场万能”的幻想,为发展经济学的政策研究和取向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视角。

第12篇

                        

关键词: 乡镇企业;板块模式;发展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许多原来由国家制定的计划逐步地为企业内部计划所取代。什么是企业?企业是经济体系中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基本单位,是管理和协调要素提供者活动的持续的经营组织。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在许多条件下功能可以互相替代。自从adam smith出版了《国富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企业的经济性质和它们在市场体系中的作用。首先adam smith观察到了,“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改善,以及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的提高,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adam smith/1776年)。karl marx认真地研究了企业内部“协作”同生产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在《资本论》中指出,“即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karl marx/1975年)。coase注意到了资源在企业内部配置与市场内配置之间的差异性。他认为之所以需要通过企业来组织生产的原因是,“市场的运行要花费成本,通过成立一个组织(企业)、允许某一个权利(企业家)指导资源配置,可以节省某些成本。”(coase/1937年)。williamson把市场与企业看作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两种不同形式,“对于这两种形式的选择是受到节约交易各方之间的交易成本的行为所支配的”。(williamson/1975年)。richardson提出,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某一种形式进行协调,当这类活动“应该被唯一地控制并可以融入一个严密的计划中去时,所采取的协调方式是指令”,这类活动“应该被合并;也就是说,共同由一个组织(企业)来执行。”(richardson/1972年)。teece提出了“多产品企业”的经济学理论。他认为,当一个专业化企业拥有过剩资源,当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因素导致需求长期下降时,“追逐利润的企业将选择多产品分散化”的方案。(teece/1982)。

自从richardson提出了企业是“市场关系海洋中的有计划协调的岛屿”以来 (richardson/1972年),经济学家们更加重视对企业以及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可是对于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企业的异化,由复数企业的存在和活动所形成的企业的外部环境,虽然对于生存在其中的企业是至关重要,却很少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论文拟将讨论一地区范围内一个产业生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同类产品企业之间,它们同配套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影响与作用。我们把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成,“点的企业”、“线的企业群”、“面的企业群”和“板块企业群”等层次。本研究把我国农村工业企业作为研究的对象的理由是,世界上很少有一个经济部门如同我国的农村工业,短短的十几年内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地区产生了数十个产值在数亿以上企业集团,他们一般拥有几十到百个子公司和控股公司。我国农村工业用十数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需要用近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工业更加容易观察到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如同生物学家观察活化石一般。

二、点的企业

 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重庆等农村工业发展得较好的沿海和内地省市,都可以发现部分产业在一地区集中的现象。如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湖州市织里镇的童装产业,江苏省丹阳市的眼镜制造产业和重庆市的摩托车产业。从上述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任何一地区的产业的起始点必定是有一家企业首先成立。我们称这类在一地区首先出现的企业为“点的企业”。这里“一地区”的范围可以是一个自然或者行政村,也可以是一个乡镇。这里提到的“企业”既可以是较大规模的企业,也可以是被称为“个体户”的小企业。这类在一地区范围内生产一种产品的唯一的一家企业可以被看作是“孤立的企业”。所谓“孤立”是指在这一地区范围内不存在其他的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同样也意味着这一地区没有第二个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同它竞争。然而当这一地区冒出了另外一家,或者数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时候,“点的企业”的“伊甸乐园”生涯就结束了。

为什么会出现点的企业呢?这同“过剩资源”有关。penrose认为,在“任何时点上,都有着某些生产资源闲置。企业用这些资源提供的服务来寻找生产机会。”(penrose/1959年)。生产资源包括固定资本、流通资本、劳动力。我们周围一般都存在着或多或少可以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资源。如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富裕劳动力,以及土地和其他的资源。对于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它们所要求的资源配置是不同的。生产一些简单的产品,如服装、零配件等,所要求的资源配置非常低。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凑合起最低的生产配置来。

建立一个企业,哪怕是五人以下的个体户,除了拥有或者有能力凑起最低生产资源配置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同产品生产有关的知识,包括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alchian 和 demstz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雇主(企业家)需要“获取关于投入品生产性绩效的更好的信息”。“雇主不仅决定各个投入品生产什么,并且还需要分析哪些异质投入品结合到一起会更有效率。”(alchian & demstz/1972年)。除了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以外,外部市场信息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家或者合伙人首先需要知道他们的产品卖到什么地方去,卖出去以后是否可以获利。敢于冒风险也是点的企业能否建立起来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在下决心建立企业,生产产品以前,企业的组建人(未来的企业家)面对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他是否能够

收入回他以及合伙人的投入资金,这在产品出售以前是不容易看清楚的。

     然而政策导向也对企业的创立存在一定的影响和作用。除了中央的政策以外,各个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本地政策。同时,由于地方利益的存在,地方政府也有可能对中央的指令做一些有利于本地区的解释,或者对一些现象故意视而不见。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能够在一些地区较早地发展起来,而在另外的一些地区却不行。(胡定寰/1999、2000和2001年调查)[2]。地区的民风、习俗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在农村工业早期阶段,虽然创办“点的企业”不容易,然而一旦开了工,兼采用一些促销手段,利润汇报率是相当高的(徐金良/1997年/张连杰/1999年)。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点的企业”日子越来越艰难,大部分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主要原因是他们技术和设备落后,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稳定的营销渠道以及缺乏有能力的管理人才。目前在我国较发达地区“点的企业”已经不复存在了,他们或者被淘汰,或者上升到“线的企业群”。

三、线的企业群

“线是由无数的点所组成”。这里讨论的“线的企业群”模式,指的是大量的规模和性质基本相同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一地区范围内的集合,也可以说是“点的企业”的大量复制品。 

在我国农村,模仿能力和力量往往是促成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第一家企业,“点的企业”,兴办起来,赚到钱以后,立即引起邻居们羡慕,其中比较“聪明的”人开始学习和模仿。不久生产同类产品的他企业就纷纷在“点的企业”周围建立起来。

模仿本身就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模仿一种产品的意义是可以大量地节省研制和开发成本。在农村工业发展初期,企业防备他人参入的“壁垒”非常低。一方面由于大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另一方面,人们世世代代同一村落(社区)生活、繁衍,在不同程度沾有血统、亲戚、朋友和同学关系,为相互学习、交流创造客观条件。

邻居们模仿“点的企业”的先决条件要看能否够掌握核心生产技术,配置最起码的生产设备,获得最低的投入资金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如果“点的企业”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比较复杂,技术就成为阻碍他人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因此,唯有那些技术含量低,生产设备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低压电气开关以及简单的机械零配件等行业容易形成“线的企业群”。

前面提到的织里镇,当第一家生产童装作坊 (企业)获得成功以后,周围的邻居纷纷起来模仿,很快使得整个镇布满了生产童装小作坊,形成了童装产业的“线的企业群”。

温州柳市镇自从1972年建立了生产低压开关的 “茗东五金电器制配厂”以后,周围邻居纷纷模仿。据统计1983年该生产低压开关企业达1,000多家,生产人员5万多人,销售人员10,000多人。一个生产低压开关的“线的企业群” 在柳镇市形成了。

江苏省丹阳市司徒镇在1962年办起第一家制造眼镜的镇办企业,当时厂里只有几个工人。20世纪70年代末,司徒镇下属的各个村开始竟相发展眼镜厂,数量从几家到十几家不等。到了80年代末,随着国家放松了个体企业的限制,许多掌握了眼镜生产技术的工人独立办厂,高峰期全镇眼镜厂达350多家。

量变会引起质变。虽然“线的企业群”和“点的企业”生产的是同样的产品,可是二者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同的。身处“线的企业群”中的企业为同类企业所包围,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更大,更迫切,而促使“精明的”经营者为了不被淘汰出局做出各种努力,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除了上述激励因素外,大批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在有限空间上的集合也为生存在其中的企业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包括:(1)信息优势。大批企业的集中为他们交流信息提供机会,增加企业的信息量;(2)技术优势。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和模仿成为采用和传递新技术的加速器;(3)降低生产成本。信息量的增加使得企业可以购买到更加廉价的原材料和设备;(4)减少产品的销售成本。随着地区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知名度日益提高,大量的客商会慕名而来采购,节省了企业销售产品的运输成本。(5)降低劳动力培养费用。地区生产扩大以后,劳动力日增,逐渐形成了同类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熟练劳动力在各企业中的流动,节省了劳动力培训费用。“线的企业群”进一步发展就上升到“面的企业群”。

四、  面的企业群

  “面是由无数的线所组成”。大量的相互配套的“线的企业群”在一地区集合的形成了“面的企业群”。因为在“线的企业群”获得发展以后,企业群本身产生大量的生产和消费需求,促使满足这些需求企业在他们周围纷纷建立起来,同时新建的企业又产生新的需求,逐渐地在这些地区就形成了完善的配套企业群。

为了对“面的企业群”有更具体的认识,下面摘要了笔者的 “关于湖州市织里镇童装产业调研报告”:    

“历史上的织里镇是江南著名的蚕桑丝绸之乡,妇女精于手工。由于地少人多,农村劳动力剩余,该地区的农户有农闲时外出做小买卖的习俗。从70年初开始织里镇家家户户从事床上缝纫品的生产,妇女在家生产,男子外出销售。80年代中期织里人改为生产童装。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全镇童装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件套。

织里镇童装产业起始于家庭式作坊。最初有个别妇女在家中生产童装,丈夫外出销售,获益比较好以后,周围的邻居、亲戚和朋友纷纷模仿,迅速使得童装生产在整个地区蔓延开,几乎每家每户都投入童装生产中去了。织里镇生产童装的“作坊”(我们认为作坊这词在这里比工厂更加精确)的规模都很小,平均在雇工人数在15人以下,有30台以上缝纫机的作坊算大规模了。随着织里童装的出名,大批的外地商人纷纷来此地购买童装。随着市场交易数量的增加,原有的服装交易批发市场容纳不下交易摊位,不得不逐年增加批发市场。2000年织里镇的童装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了8个。

织里镇童装配套产业开始逐步得到完善。镇上除了1000多家童装生产作坊以外,还有布料批发市场,童装辅料批发市场,绣花作坊,印花作坊,童装样品商店,专业的童装设计和电脑制版商店,包装材料作坊,缝纫机销售商店,缝纫机维修门市部们,童装的打包和托运部门等。这些配套作坊和企业也将近有1000多家。此外,织里镇还拥有两个劳动市场,不同等级的饭摊,酒楼,旅店和两座三星级的宾馆。在织里镇的童装生产作坊无

论是购买材料、生产设备、招聘工人、销售产品、还是向全国任何一地区发货,由于配套产业齐全,都不需要走出总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织里镇一步。”(胡定寰/2000年调查)。

     形成配套企业的途径有:(1)主导产品企业的部分机能外延;(2)外部直接投资建立配套企业。主导产品企业的部分机能外延有两个方向,一是朝着上游部门,如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生产、加工或者销售;二是朝着下游部门,如增设产品销售商店,生产深加工产品,或者其他服务行业。

对于生存在其中的企业来说,“面的企业群”比“线的企业群”的生存环境更加优越,绝大部分需求都可以在区域内获得满足。同其他地区同类企业相比,他们竞争优势更强。“面的企业群”使得大量的配套企业在同一空间上集中,形成了以下的有利点:

(1)有利于节省购买原材料、生产设备的运输成本和采购时间;(2)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交易双方集容易建立信赖关系;(3)有利对原材料和零配件的质量和生产过程进行监督;(4)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库存;(5)有利于共同开发新产品、零部件和生产设备;(6)有利于吸收技术和管理人才,大量的企业的集中更加容易吸引各类人才;(7)有利于建立更好的劳动力市场; (8)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促进了旅馆、餐饮、教育、文化事业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在增加税收以后,也有能力拿出更多的资金从事公共设施改造和道路建设。 

 

五、  板块企业群

板块属于体,“体是由无数的面组成”。“板块企业群”是在 “面的企业群”基础发展起来的。在 “面的企业群” 阶段,成员企业相互平等,作为拥有完全自主决定权的法人同其他人相处或交易。然而进入“板块企业群”阶段,相对平等被破坏,出现了控制他人的“龙头企业”与被他人控制的 “从属企业”或者“下属企业”。

形成 “板块企业群”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分化,形成了不同的“企业阶层”。少数优势企业凭借实力垄断了更多的资源,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组成了集团公司,确立了他们的龙头企业地位。他们通过分离下属部门或工厂衍生出众多的直属“子公司”和“孙公司”;采用收买、兼并或者长期合同加工等手段无情地把周围的弱势企业归并到自己旄下。如同经历了激烈挤压和碰撞运动后的地壳板块,出现了象征巨大山脉的企业集团,坐在山脉顶峰上的是龙头企业,山脉的层和底层是子孙公司,控股、半控股公司、以及依附于他们的零部件加工企业、产品经销公司或商。那些无从属的中小企业如同丘陵和低谷。

    形成“板块企业群”象征的企业集团有多种途径,主要包括自身扩大型、兼并型、品牌垄断型和政府协作型等。

自身扩大型,是指龙头企业通过逐渐扩大生产规模以后形成企业集团的。这类企业原先在生产上占有一定的优势,随着产品销路日增,生产规模扩大渐而成为巨型企业。自身扩大型的特点是稳健和渐进性,但需要较长的进化时间。

 兼并型,是指龙头企业采用各种手段兼并其他企业,扩大规模,组建成集团公司。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时期,通过兼并和重组他人企业是扩大自身规模的捷径。关键要看龙头企业能否建立有效的体系来整合和控制下属企业。

 品牌垄断型,是指采用打造品牌和建立强大的营销网络等方式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这类龙头企业本身虽然不具备生产能力,但是控制着巨大的销售网络,通过提供来料、来样加工,或者代销商品等方式控制着大批的中小加工厂商。在竞争激烈,消费者品牌意识较强的市场体系中,采用品牌垄断的方式也是企业确保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关键是如何采用有效的手段控制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

政府协作型,是指那些通过同政府部门保持亲密关系,在政府的倾斜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各级政府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形势的需要往往会出台一些倾向性的产业政策。一些龙头主动或者被动地同产业政策相结合,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成为企业集团。

     “板块企业群”的出现并非偶然,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支配。当一地区的生产力迅速膨胀,市场机能――看不见得手――已经无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协调时,就需要用大规模集团公司下属的“内部”和“准内部”企业来取代大量的分散的中小独立企业,用集团内部的计划的生产来取代 “由市场组织的生产”(钱德勒/1987年)。

      从管理角度来看,企业集团可分为“企业阶层型企业集团”,“松散型企业集团”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大类型。

    “企业阶层型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图如同金字塔。塔尖部分是龙头企业――集团总公司,下一层由直属子公司、控股公司和签订长期合同供货企业组成。下面还有在第二层企业掌握的下属企业。企业层与层之间的控制关系可以往下延伸到若干个层次。“阶层型企业集团”主要适应于产品技术含量较高,需要采用组装流水线和较多零部件的行业。

   “松散型企业集团”同“阶层型企业集团”相比,成员企业之间的约束比较松散,有的仅仅存在加工或者销售关系中。有些企业加入集团的目的仅仅为了借用集团公司品牌和销售网络。成员企业为了获得授权,必须向龙头企业缴纳一定的会费,或者忍痛低价将产品让龙头企业收购。“松散型型企业集团”一般适用于生产工艺和流程比较简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产品需要大力宣传促销手段的行业。     

     第三种企业集团既有企业阶层型企业集团的组织构造,又具备组织产品销售机能的企业集团。这类企业集团的优点是,龙头企业也可以通过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利润回报,不足之处是如果放松产品质量管理,容易影响整个企业集团在外的声誉。龙头企业控制外部企业产品质量并非一件容易事。   

     一地区在形成“板块企业群”之后,会拥有比“面的企业群”更大的优势,包括:

(1)      增强企业协作功能。在一地区出现若干个相互竞争的企业集团之后,大部分的企业被聚集到各大企业集团阵营内,在龙头企业统一计划和指挥之下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企业之间协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交易成本更加节约。

(2)    提高市场的开发能力和效率。同中小企业相比,企业集团的营销渠道更加强大,品牌宣传和促销力度更大。

(3)    有利于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分散的中小企业相比,企业集团更有能力购买价格昂贵的检测设备,在核心部门采用先进的专业化的加工机械和设备。龙头企业可以通过派遣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的方式帮助下属和协作企业提高生产技术。

(4)    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

和缩短开发周期。龙头企业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产品开发活动。由于这项工作是由龙头企业领导,企业集团内部进行,即使是复杂的产品,同样也可以节省资金和时间。

(5)    有利于向银行和社会融资。龙头企业信用度较高,容易吸收各方面的资金。同时,他们也可以为下属或者长期协作的中小企业作担保,方便银行贷款。

(6)    有利于吸引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我国目前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仍然非常紧缺,同一般企业相比龙头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更大。

(7)    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有专业人才、信息和销售渠道。同一般企业相比,集团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力量更强大。

(8)  有利于开拓新领域,朝着多角化的方向发展。凡是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曲线,为了避免陷入末途,企业必须在巩固现有产品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新领域和新产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集团的优势在于拥有人才、技术和资金从事各项研究和开发活动。

 

六、板块企业群的移动及其对区域的影响

      一地区形成了“板块企业群”以后,如果没有发生突变,如企业集团重大决策失误、金融危机、战争、重大宏观政策变化和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在相当时期内可以保持持续和稳定的经济发展。

   然而,“板块企业群”也不可能保持一陈不变。世界上的所有的事物都有生命周期,“板块企业群”也不例外。当“板块企业群”进入生命周期的中期阶段以后,企业群的效益开始下降,管理机制也不像以往那样了。此时,企业群进入分化期。龙头企业或部分下属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开始向外寻求发展。这时可以采取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扩大产品的销售对象,另一种是向其他地区或产业部门转移。前一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部分控股和协作供货企业当中,他们开始逐渐向集团以外企业,甚至向集团的竞争对手提品或服务。后一种情况是出现区域板块的龟裂,“板块企业群”中的部分或者所有企业向其他区域漂移。这种实例非常之多,如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的一些农村工业企业去国外建厂。

企业板块漂移形式有多种,主要包括:(1)企业集团的部分机能外移;(2)企业集团的总部外移;(3)企业集团总部和部分下属企业外移;(4)整个企业集团外移。

企业集团的部分机能外移是指企业集团的部分职能机构或者下属企业迁移到其他的地区去。职能机构包括销售部门、新产品研发部门,产品组装线等。部分机能外移的原因是有:(1)更加接近销售市场;(2)更加接近技术、管理和外贸易人才市场;(3)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4)更容易获得市场信息;(5)降低生产成本和(6)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在同主要销售市场分离的情况下,企业集团为了进一步加强同市场的联系和监控,在必要时可能把主管销售的部门或子公司搬迁到主要市场所在地。在企业开发新产品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而集团所在地的环境同较差时,有可能把产品设计和开发部门迁往条件较好的大都市。在产品体积过大、或者精密度过高不宜长途运输,或者消费市场对外来产品加征歧视性高额税收,施加以非税收限制时,为了争取或者维持巨大产品市场,也有可能把装配线搬迁到接近市场的地区。身处竞争异常激烈环境中的企业集团,为了尽快获取市场信息,对信息作出最快的对策,也有可能把决策部门搬迁到信息源集中的中心城市。其它原因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把加工部门迁移到原材料产区或者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地区等。此外各地方政府的企业政策和税收方面的差异也是促成企业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工业在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以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做了重要的贡献。但许多研究也表明,各地区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工业遇到的困难多,效益差,普遍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开发能力不足,公害严重,缺乏有效开发国际市场的手段与人才等问题。下面就运用“板块模式”理论推动农村工业发展和提高农村工业资源配置效益提几点建议。

1.抓紧各地区农村工业园区的建设,尽快地把分散的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内。建立工业园区的目的是可以大量节约公共工业设施的投入,包括用于道路、能源、排污、通讯等方面的建设费用。有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有便于相互交流,协作,增加信息获得渠道,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培养费用。

2.促进配套产业的形成。在农村工业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地区,要把重点工作放在配套产业的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和融资政策,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向上游(原材料,加工机械设备)和下游(深加工产品、流通业)方向延伸。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要注意优先吸引同地方主导产业配套的企业。

3.为建立企业集团,加快资源向规模企业积聚和集中创造有利条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纳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为了增强农村工业的竞争力,需要加速培养规模企业。企业集团的作用在于把分散在各中小企业的力量集中起来,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规模优势,在保持和扩大现有的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4.采用有效的途径来加强农村工业的东西合作。农村工业的东西合作是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部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部分板块移动”是促进东西地区农村工业共同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它的意义在于,可以使迁移到西部地区的企业继续保持同东部地区的紧密联系,背后有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做后盾。使得迁移到西部地区的企业在获得成本较低的原材料、能量、劳动力和以及广阔的市场同时,还可以不断地从“故乡”--东部地区获得新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市场需求。这些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西部地区农村工业整体实力提高、迅速扩大规模和增加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 adam smith,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社,pp.1~12,1997年。

(2) karl marx,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pp.358~372, 1975年。

(3) r.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 pp. 386~405, 1937.

(4) o. e. williamson,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e free press, n

ew york, pp.9~10, 1975.

(5) g. b. richardson, “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economic journal, 82, pp. 883~896, 1972.

(6) devid teece, “towards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multiproduct firm”,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zation, 3, pp.39~63, 1982. 

(7) e. penros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oxford, pp.102~110, 1959.

(8) a.alchian & h. demsetz, “production, i 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 pp.777~795, 1972.

(9) a. chandler, “the visible hand”,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 1977. 

(10)胡定寰,伍继涛,胡灏,“丰田汽车集团的发展及其对周围农村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刊登)。

(11)温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温州市志》,pp.1043~1047,中华书局,1998年。

(12)温州镇志编纂委员会,《柳市镇志》,pp.18~43,黄山书社,1998年。

(13)关瑞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半世纪的中国农业》,南方日报出版社,1999年p.158~165。

(14)石垒,“乡镇企业过去二十年的增长因素”,《社会科学(沪)》,1999年第2期,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