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18:1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校班主任工作经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化组合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51-01
目前,职高班主任队伍建设存在着与时展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比如,面对职高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往往感到无能为力;面对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觉得缺少头绪,无从下手;有部分班主任有工作热情,但缺乏工作经验,有时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往往无的放矢;甚至有极个别的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热情,无动于衷。因此,职高班主任队伍的优化和组合显得尤为必要。
一、组建队伍抓选拔
根据不同的类别,学校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中专学生要求专业技能过硬、文化理论过关,对口单招班要求文化理论过硬、专业技能达标,现代职教试点班要求转段考试要过关、技能达高级。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支柱,“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学校领导从开始组建班主任队伍时起,就要考虑班主任队伍的结构优化和组合,坚持以人为本、量才使用的方针。在组建班主任队伍时,改变原来自上而下的“任命式”而代之自我推荐的“选拔式”,每年所有教师都要填写“任职意向书”,而学校则按需设岗,公布班主任职位,竞争上岗,公平选拔。在此基础上,分管校长、德育处及校办对照条件,广泛征求意见,通过行政人员反复研究,最终确定班主任名单。在组建班主任队伍时,学校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再结合不同的年级,坚持优中选优、配好配足的原则,考虑每个班主任人选的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技能素质,还要考虑每个人的基本智能和教育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坚持结构合理、梯度合适的原则,使各年级的班主任队伍结构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智能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趋于合理,同时还要注意老中青结合,以老促新,发挥老班主任的带头作用,中年班主任的中流砥柱作用,带动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坚持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原则,根据班主任人选的不同特点,将其配备到不同的班级,如中职班一般考虑经验丰富、工作比较细心耐心的人员来担任班主任,综合班的班主任则考虑教学有特长的人员,大专班就安排有一定工作艺术性的人来带班。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量才使用。
二、转变观念抓思想
教育思想的优化是班主任队伍优化的基础,教育思想对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非常重要,它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得到优化,才能保证职校班主任队伍能更加自觉地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才能保证我们的班主任队伍不断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要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工作例会、班主任沙龙,注重更新班主任的育人观念。学校应该组织班主任系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用素质教育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树立五种观念,即:科学教育观、全面人才观、学生主体观、教育民主观、现代教学观。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实现五个转变:即从“主管型转变为主导型、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理论家转变为实干家、说教型转变为实践型、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通过理论学习,让大家统一思想,认识到职校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班主任要正确处理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全面树立成才必先成人、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观念。在引导学生成人过程中,要承认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反复性、层次性,不以同一尺度来衡量学生,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强调培养抓学习
健全的学习培养制度,是班主任队伍持续优化的动力。社会的进步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时代的变化使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学习培养制度:倡导班主任向书本学习各种教育理论(要求每个班主任阅读一本以上的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籍,并集体订阅《班主任之友》等杂志),提高班主任理论水平;倡导班主任之间相互学习,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专题交流会,既交流经验,也探讨工作中的反思和教训,把个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班主任共同的财富;倡导在实践中学习,鼓励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新情况,想出新点子,采取新方法,取得新成绩(推陈出新、创新优化);倡导向社会、向企业学习,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学校给班主任讲述先进的教育理念、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经验,使班主任了解当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路、方法,更好地与社会接轨。通过学习,让班主任能够博采众长,既看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又找到可以借鉴的榜样,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路子。
四、结束语
班主任队伍的优化和组合,激发了职校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因此,学校出现了一大批想干、肯干、能干的班主任,育人效果十分显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违法犯罪率年年为零,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和“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特色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总之,班主任作为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教育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必须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助力职校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校 班主任 专业化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11-01
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班主任最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班主任工作在我国有上百年的历史,中职学校的良性运转、班级的有效管理、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沟通,这些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有效工作。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呼唤着职业学校班主任必须走向专业化的成长之路。
中职学校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不仅是时代的呼唤,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更是班主任自我成长、发展、完善的内在需求,结合我在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中职学校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应从“仁、德、正、能”四个方面来提高。
一、“仁”
古人云:仁实人之性,人则仁之体。惟斯仁,乃尽人性之真矣!意思是讲要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以人为本。“仁”是更能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一种行为表现,特别是面临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失、学习习惯不良、自卑心理突出和自信心的缺乏,更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爱的熏陶,学生的心灵才会变得更美好。班主任应具有对学生倾注勉强热忱,不歧视一名学生的大爱思想,构建良好而又亲密的师生关系,用“仁”的正能量在无形中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
二、“德”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相遇相当之义。说某人具有某德就是说某人在某一评价空间中到达哪里或站在哪里,说某德(如清德、和德、上德、下德)什么样就是说到达相应位点的行动者的行为表现会是什么样?由此可见,在作为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德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就是对德的最好总结。孔子当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就是因为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道德标准,而“厚德载物”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德”在班主任工作中即班主任要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习惯,堪称学生表率,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能作为学生的表率,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就拿打扫卫生这件小事来说吧,很多班主任,看到地上脏了,可能都是安排学生去打扫,却不知道,如果自己动手扫一次地,擦一次桌子,效果远远要比直接安排学生去做好得多。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突出对学生热爱的情感和思想,用轻松的心态来做好繁杂的班级工作。
三、“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可拆为“一”与“止”,意谓著“以一止之”,从而延伸理解出“无误”、“不偏斜”等意义。“正”字与意义相似的“中”字相呼应,故常合称“中正”,在儒家崇尚中庸之道的思维下尤为推崇。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正”要求班主任具有敬业爱岗,尊重学生,正直无私地换位去理解学生。班主任应具有辩证、客观分析学生心中的矛盾、痛苦、失落,用“心察心、心贴心、心唤心”及时化解学生的迷茫,让学生破浪前行,在心灵的海洋畅游。学校中每个班级总是由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班主任如果过于宠爱优等生,也就失去了中等生和后进生。就一般情况而言,后两者才是班级中的大多数。所以,班主任处事必须公平公正,不管学生过去表现怎样,对于现阶段做得好的与做得不好的情况,都要及时公平地给予表扬和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整个班级全体学生的尊重。
四、“能”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管理;换位思考;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职业高级中学的生源均为初中毕业生,他们多是基础教育中落榜的弱势群体。与普高学生不同,这些学生大都存在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十六岁至二十岁的孩子的内心往往呈现出复杂的特点。与普高学生相比,他们是一群更需要关爱的群体。多年的职校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职校班主任不能只用自己的思维去约束这些学生,不能只用强制的手段去管教学生,而应该注重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找到教育管理中的障碍,促使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宽容,增强班级的团结力。在职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该如何换位思考,平等对待,促进学生成长呢?
一、角色换位,让职校学生过把“教师瘾”
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都是班级管理的“主宰”,在强调师道尊严的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反而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炼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生本教育的模式下,我们不妨来个角色换位,让学生过把“教师瘾”,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平时的艰辛,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当班干部的锻炼机会,并大胆放手,在班干部的带头引领下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比如,在笔者所带的班上,以小组“值周班委会”的形式帮助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事务。其中,由一人担任临时班长(经组员推选产生),负责班级一周的日常事务,其余组员分工负责,分别管理学习、纪律、清洁等其他方面。在这样的民主管理形式下,主持升旗仪式、组织主题班会、筹备文艺汇演、组织体育比赛等项目都搞得红红火火,巡视校园、劝导行为、督促卫生、检查就寝工作也是井然有序。可以说,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班级自我管理,这不仅能有效锻炼每位同学的综合能力,以过把“教师瘾”的形式满足其成就感,同时也刺激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共同把班级建设得更好。
二、思维换位“,善待”职校学生的错误
由于招生体制等原因,中职学校存在部分“问题学生”,再加上中职生还是16岁~20岁之间的大孩子,有着典型的叛逆心理,因而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而犯错。面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身为职校班主任,应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善待”学生错误,以合理的批评方式涤荡学生的心灵,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有一位男生总爱调皮捣蛋,时常不服从管理、忘记佩带校卡、在食堂插队,经常有值班老师、门卫到我这儿告状,是老师和学生眼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平时的接触,我了解到该生的一些情况,考虑到即使是“问题学生”也会爱面子,他们也想变成人见人夸的好学生,却又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因此,若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来,更能让他接受。于是,在开班会时,我说:“在我们班,有一个出了名的帅哥,不戴校卡人家也照样认识他。在食堂,更是以插队的方式博得全年级同学的关注。XXX同学,你说是吗?”一席话,引得他一个大男生也红了脸。在那以后,他每天都积极佩带校卡,还会主动提醒其他同学。在食堂,他也再没有插队,甚至还在食堂积极主动地提醒其他同学要遵守排队纪律。可见,班主任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寓批评于幽默,轻松化解了尴尬,避免了抵触情绪。这样的批评方式,比粗暴的、简单的批评更有惊人的力量。
三、角度换位,构建和谐氛围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职业技术学校,确实有少数问题学生。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渴望自己总有一天也能得到老师、家长、同学赏识。如果我们能够变换角度欣赏他们、肯定他们、激励他们,反而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学生重获自信,在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比如,每周班会课上,笔者总会罗列班中的好人好事,表扬学习优秀或成绩进步的学生,以及嘉奖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同学。这给学生这样一种感觉: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师爱的升华,是内心深处对学生真正的理解和尊重。这样的教育方式远远比一味地批评、埋怨更具效果。有了集体凝聚力,学生就会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更加规范。
四、结束语
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只用强制的手段去管教学生,而应该注重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找到教育管理中的障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短短的八个字告诫后人:遇事要换位思考一下。践行“以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今天,孔子的这句话同样也是教育的精髓。面对琐碎、复杂的职校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应理智地“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用自己的爱照亮学生的同时,也照亮自己。
作者:廖春红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树林.浅谈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0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根据本人1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阅读前人对职校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成果,浅谈这个问题,希望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提供一些借鉴的方法。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职校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在学习方面有以下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2.学习动机层次不高。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4.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5.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3.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4.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2.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3.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4.情感严重压抑,情感体验消极。
(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人际心理问题。
1.社会往萎缩。2.异往上的行为偏差。3.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4.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5.网络交往失度失范。
(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自我心理问题。
1.自卑自贱心理严重。2.自我中心意识过强。3.自私自利心理普遍。
(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性心理问题。
1.性征体相的烦恼。2.性心理反应过敏。
(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1.择业依赖退缩心理。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3.择业思维定势心理。
二、中职生心理问题及特点分析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问题学生”有相当部分来自特殊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缺失父爱(母爱)和家庭教育的家庭。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一)家庭贫困而引起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大多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存在较多的基本生活困难。进人中职校后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的杂费。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在经济压力下,加上自身认识不足,这些学生产生如焦虑和紧张、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过度自卑、自我评价偏低等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
(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不良行为。
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或以自我为中心,好强任性。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当孩子最需要温情和关怀时,父母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有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将孩子托给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抚养极易造成“只养不教”的结果。
(三)教师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
职业学校小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对问题学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这样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业上和交往上遭受的挫折导致学生过度自卑、自暴自弃行为。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他们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
2.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导致行为偏常。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其它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
三、中职生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职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更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他们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本人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尝试提出一些改善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学校及主管学生德育的部门要从开学后就应加大力度,强化学生的规则心理意识教育;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和学生技能展示活动。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任课教师对待学生要体现人本主义,在学生学习上要以人本主义对待每位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关心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愿望,重视个人的选择、个别差异性与自我概念,创设自由、宽松、快乐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认为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而乐于接受,也愿意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情欢畅,心理相容。反之。则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当教师批评学生时,学生会认为老师在“整人”,故意为难他。同样的批评可能结果却相反。
(三)班主任的爱心教育是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及行为、获得自信的保障。
在学校,班主任是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主要责任者。了解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忧虑,是最有效的方法。班主任要切合实际,增强现实感,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客观,准确评价,多看学生的闪光点。
(四)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战胜胆怯和交际困难。
对于性格内向、胆子小、不善言辞和社交能力比较低的学生,应肯定他们的优点,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开口说话,锻炼胆量。如课前十分钟的演讲、课堂上让他们多提问、早读轮流带读、轮流做班干部等。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自信心、胆量、口头表达上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五)给行为偏常的学生多点宽容和理解,给予足够的尊重。 “问题学生”感到自己缺点多,名声不好。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他,再努力也难挽回影响,因而自暴自弃。班主任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热情。宽容和理解他们。
(六)学校配备相关心理教师,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系统学习,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术。
(七)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 班主任管理 方式探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悄悄地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班级建设也不例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思想道德提高,个性发展,力求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最大的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是我们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班主任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笔者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的总结,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人为本,民主集中
班主任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在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处处以学生为主,对所有的学生都要平等看待,和学生们以平等的关系地位进行交流,不能居高临下,使学生们害怕老师,当学生们犯错误或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时,班主任要耐心的和学生分析原因,并认真的听下学生这样做的原因,再针对某些问题真诚的和同学们交流。班主任要用真情打动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一样平等,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当学生们有什么问题时才会大胆的向老师提出,共同成长进步。作为代课的班主任,课上是严师,课下是朋友,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会令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亲近感,亲其师信其道。不要总是拿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去制约、控制学生,对学生规定太多的“不能够这样”“不能够那样”,束缚学生们的发展,这样做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逆反心理,会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尊重学生,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应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的全面关怀上,处处为学生着想,做他们的贴心人,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二、自我管理,锻炼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社会”的主人和班级社会的公民,只有当学生真正在集体中享受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力,才能真正唤起激发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班主任要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改革、创新作为班级建设的目标。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也是建设班级的主人,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建设班级的主人,班级建设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选举班干部时,坚持做到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竞选,力求把大家依赖的学生推选出来,然后在实践中有意识培养,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组织班队活动,教给工作方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和锻炼的机会,要采取轮值制度,每人负责一天的纪律、卫生等管理。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在当值日中学会管理,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别人,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能有说服力,也能是在某些问题出现时换位思考,真正了解到班干部的不易,主动地去遵守班级的纪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班级工作人人做,集体的事大家管,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
三、言传身教,言行一致
班主任工作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依恋倾向比较强,他们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一种特殊和信任和依恋情感,再加上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及其地位所决定的权威性,学生常常滋生出对班主任的亲切感、崇高感,他们相信、模仿班主任,把班主任当作自己的榜样。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的处处以自己的思想、言行、学识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品德熔铸学生的品德;以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的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形成学生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班主任由于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特殊地位,其示范的作用更为显著和深刻。所以,班主任要利用好学生的“向师性”。在抓纪律时,自己就不应有旷课、迟到等现象,抓学习时,自己就要严谨治学;抓劳动时,自己应当身先士卒,不怕脏、累;抓改错时,自己应当开展自我批评,剖析过失,以“身正为范”潜移默化学生。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系统中的一部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以学生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任务具体执行者,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主要的教育主体。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化管理,营造了一个使学生施展才华的良好氛围,从而充分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理、自立、自治、自强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和三好学生,保证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生涯教育 中职 班主任 班级管理
1 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调查的背景和过程
1.1 调查背景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就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双重动态塑造过程,基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兴趣培养、职业性格调适、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价值观调整,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因此,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职业生涯教育与班主任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这是每个中职校班主任的重要使命和必备能力。但是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的经验不够丰富,班级管理和活动职教特色不鲜明,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未能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能力有待提升。
1.2 调查过程
为了解福州市中职校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和水平,以提高职业生涯教育能力为突破口,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让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专业化。我们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共发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调查问卷》180份,调查象为福州市省属和市属11所中职校的一线班主任,回收有效问卷168份,回收率93.3%,男女比例为4:6。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对福州市中职学校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对部分班主任的访谈交流,适时发现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以供参考。
2 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从教育意识看, 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有余而理论素养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有95.2%的班主任会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有97.6%的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说明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班主任的共识,对职业生涯教育对中职生成长的重要性也持认同态度。
与此对应的是,只有54.7%的班主任表示比较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只有42.9%的班主任满意自己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能力,有49.8%的班主任表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主要由职业指导师完成,只有20.2%的班主任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由班主任完成,说明由于自身能力和理论素养的缺乏,导致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也说明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能力处在起步阶段,提升空间巨大。
2.2 从实践角度看,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以理论说教为主,缺少企业实践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图1),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理论、网络媒体和生活经验,且学习不系统,以碎片化感知为主。班主任主要学习途径有报刊杂志(50%)、专业书籍(67.9%)、广播电视(48.8%)、网络微信(45.2%),还有77.4%的班主任依靠自身社会工作经验,46.4%的班主任通过就业机构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知识。“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大多数班主任由于自身企业实践和职场经验的匮乏,无法现身说法,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主,感染力不够,班级活动的实践性不强。
调查结果显示(图2),大多数班主任呼吁急需创造企业实践的途径和系统学习的机会来提升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能力,其中职业生涯理论学习培训(79.8%)、参观学习(79.8%)、企业实践调查(75%)、引进校企合作(75%)这四个途径成为了班主任认可的,可提升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图1 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主要来源于(多选题)
图2 您认为提升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有(多选题)
2.3 从教育过程看,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以日常随机渗透为主,缺少全面系统的过程性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7%的班主任能够有意识地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在两年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有69.5%的班主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时间上随机安排。与此同时,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上也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如图3所示,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上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86.9%)、自我认知(85.7%)、职业道德规范(61.9%)等方面,而对于更具职教特色的企业文化(25%)、专业认知(44.1%)、职业价值观(45.2%)等方面内容涉及较少,这和班主任知识能力结构有关。
2.4 从活动形式看,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以常规性活动为主,缺少职教特色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6%的班主任会主动根据班级学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开展班级活动,55.9%的班主任则看情况。对所带班级学生所学专业有20.2%的班主任表示非常了解,有58.4%的班主任表示比较了解生所学专业,有12%的班主任表示知道一点,有9.4%的班主任表示努力了解中。如图4所示,在指导学生开展班级各项活动时,班主任考虑的因素前三位分别为心理素质磨练(82.1%)、社会适应能力(81%)、专业动手能力提升(72.6%),后三位分别为职业性格调适(40.5%)、健康管理(45.2%)、职业兴趣培养(54.8%)。班主任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不足,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认识自己专业的职业要求和职场文化。
图3 您是否围绕以上内容开展过班级主题活动(多选)
图4 您指导学生开展班级各项活动时,考虑过哪些因素(多选)
2.5 从管理创新角度看,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有创新冲动但自信心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92.6%班主任认为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助于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88.1%班主任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助于班级管理方法创新。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指导下的中职班级职场化管理,是中职班级管理创新的方向,也是班主任展示才能的舞台。但在班级职场化管理方面,只有15.5%班主任取得明显成效,22.7%班主任效果有限,有45.4%班主任担心班级管理制度会流于形式,有16.4%班主任表示还没尝试。
2.6 从就业指导来看,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以就业教育为主而忽视创业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86.9%的班主任有对班级学生进行择业就业指导,只有13.1%的班主任忽略指导。42.9%的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57.1%的班主任直接忽略创业指导。调查结果显示,仅4.8%的班主任非常了解自己班级学生职业发展去向,44.1%的班主任比较了解自己班级学生职业发展去向,高达51.1%的班主任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动态缺乏深入了解。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班主任具备了对学生择业就业指导的意识,但是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觉得把学生送出去就完成任务了,对毕业生实际去向,实际收入水平,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和前景都缺乏研究和跟踪。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更是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的薄弱环节,平时的班级活动也忽略了对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 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原因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图5),班主任认为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能力不足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企业工作实践经验不够(83.3%)、不了解企业文化(65.5%)、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素养不足(63.1%),说明制约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能力提高的,首先是企业实践问题,其次是知识结构问题,最后才是观念问题。
图5 您认为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选题)
3.2 对策分析
3.2.1 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的研究,为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国情化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不管理论研究,还是教学与实践在我国都处在起步阶段,如何将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中国学生学情相结合,与中国企业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使之服务于职业教育,值得教育工作者去研究。
第二,加强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的专题研究。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教育协会机构,每年定期举行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题的德育研讨会,为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交流创造机会。通过经验交流介绍,班主任可就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收集相关论文专著促进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
3.2.2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领导,凝聚共识,集体参与,为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首先,凝聚领导层面的共识。职业生涯教育关系学校办学水平,关系到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及就业,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要把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看成职业教育的特色,要在各级领导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愿意采取措施鼓励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其次,建立职业生涯教育服务机构或部门,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借鉴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功经验,政府可设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校的组织、指导、协调,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更好地配合实施。
第三,建设以班主任为中心的职业生涯教育队伍。2015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250万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个浩大的工程,调查表明,有63.8%学生希望获得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有不少中职校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或者招生就业办,但很少能够切实履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职责,在职业规划行业人才匮乏的背景下,充分调动班主任积极性,有效发挥班主任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是最现实的选择,因为他们是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3.2.3 加强班主任队伍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优化班主任队伍知识结构,为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师资保证
首先,建立系统的班主任职业生涯教育培训体系,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是与职业教育联系最密切的新型德育学科,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指导性。通过课堂培训完善班主任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素养和技能。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入校给班主任做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让班主任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态,收集更多客观和全面的职场信息,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加强职业教育类师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这些教师担任班主任更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对职业教育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在班级管理中,能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三,鼓励班主任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的考试。目前全国仅有1万多人取得由国家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千人。班主任通过考试,进一步接受系统、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准提高,能为学生提供真正个性化、有价值的全程职业规划教育指导,为满足按师生1:500的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的要求创造条件。
3.2.4 加强班级管理创新研究,倡导以“职场化”为目标的班级管理模式改革,为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第一,开展职场化班级管理制度的研究与探索。班级职场化管理将班级管理制度企业化,打造班级职场氛围,营造班级企业精神,让学生在职场环境的熏陶下,主动参与职场体验,成为“职场化”的中职生。如企业冠名班制度、公司化组织制度、“7S”管理制度等班级管理制度的创新实践。职场化管理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和现代企业运作模式相结合,它是职业学校最有生命力的班级管理模式,彰显职业教育的创造力和为企业服务的精神。
第二,开展职场化班级活动活动的研究与探索。班级职场化活动是指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指导,设计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塑造,以适应未来职场的需要。如“自我认知类”、“职业兴趣培养类”、“职业素质拓展类”、“校企业合作类”、“技能展示和(下转第143页)(上接第75页)竞赛类”等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元素的班级活动。中职班级职场化活动设计的开展,改变了中职学校班级活动缺乏鲜明主题,缺乏系统规划,流于形式的现状,让班级活动具有时代气息和创新元素。
3.2.5 加强校企合作,班主任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了解就业动态,构架双向沟通桥梁,为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企业实践经验
首先,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在制度和经费上落实保证。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熟悉了企业管理制度,学习了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明确了企业的用人标准,弥补了企业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利用多种校企合作形式,深化职业生涯教育。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就是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及行业间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密切联系,共同打造教育过程,有利于校企互惠双赢,有利于学生和企业的“零对接”。班主任是校企合作的纽带,要亲临企业一线,考察各个工作岗位,帮助学生和企业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校企合作不仅是实践环节的合作,更是学校管理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是职业道德规范养成教育的实践,是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的时机,更是技能提升的最佳途径。班主任可抓住校企合作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可以加深自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第三,引进就业机构,定期指导。邀请就业咨询机构专家入校给班主任学生做就业专题讲座,介绍互联网时代就业创业的新趋势,企业需求的新特征,就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建议,提高班主任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学生创业提供建议和指导,拓宽学生未来就业路径。建立学生就业数据库,实现职场长期追踪,填补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和认知的空白。。
4 结论
在校企文化融合,校企联合育人的职业教育新趋势下,通过理论研究、政策支持、培训交流、企业实践和班级管理实践,有效提升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能力,让教师育人理念与企业精神一致,让班级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制度相承,营造班级职场氛围,是改变目前中职班级管理现状,提升中职班级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周甜甜.职业素养培育视角下中职班级管理模式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 杨光建.浅谈职业生涯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开展[J].科技视界,2013(16):105-105.
关键词:中职校;后进生; 形成原因; 转化;转化对策
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我们应当看到,多数后进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原因,还有教育工作的失误。我们认为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现象的侵蚀和拜金主义、享乐思想的影响是其重要原因。同时,某些文学作品中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性生活的露骨描写,对一些电影、电视、录像等不加选择、不加批判的引进以及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东西的污染,学校、家庭缺乏及时教育引导,甚至放任自流也是其原因。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把一些品德行为不良、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他有较大的影响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是班主任顺利做好工作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对不同性质的学校,其后进生的特点也有较大的不同。职业学校的后进生最大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真切体会到对中职后进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才能使后进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 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作为16、17岁的同龄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有些方面的表现虽然不怎么好,但他们不希望老师,同学用其它的目光来看他。教师要平等地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后进生,给每一位后进生平等的机会。对于他们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我班谭林,各科成绩都比较差,平时沉默寡言,性格很内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与他谈话的几次当中得知,他认为自已比较“笨”不会学习,我从书法老师得知,他字写得不错,很有资质。针对他对书法的爱好,我特别要求书法教师多给他一些指导,让他在书法方面的发展更好一些;而且我经常与他讲现代社会需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的人,鼓励他多与同班同学交朋友;多鼓励他参与班里的活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我们学校的技能比赛中参加了书法项目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说:“老师,我都没想到自已会变化这么大,我现在对自已充满了自信, 谢谢你。”
二、 给后进生一份真情
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情感处于迷茫状态。尤其是“后进生”,由于他们学习表现差,得不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许,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班级的一群“特殊分子”,自惭形秽 ,守着自己的心灵,缩进自己或别人制造的“套子”里,自暴自弃或散漫无纪律。我们知道,情感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而后进生的情感最为脆弱,他们的心灵更需慰籍,这时情感更是他们求知奋进的催化剂。做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挽救这些“失宠者”,更应该给他们一份真情。大部分的后进生智力并不差,兴趣并不广,跟其他的学生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只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老师、同学、家长又不能给与亲和力;再加上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缺乏足够的自持力。其实,他们跟优等生一样,也希望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也希望老师、同学能尊重自己、理解自己,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在热烈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
因此教师在转化过程之中,要特别注意以心交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育后进生的关键是理解、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考验。班主任在教育转化后进生时,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要从真心实意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他自己的闪光点,而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后进生那冷却的心,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通过经常与他们的交谈,不仅指出了他们的不对,而且教会他们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的爱他,并且爱得真,爱得深时,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变得主动接近老师。这就是成功“感化”的结果。在感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感因素在感化后进生中的巨大魅力。
三、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对差生应该采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尽快地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同时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最后,争取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坚强的后盾。这样,形成大、好、浓重的氛围,大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教育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的确,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润物细无声”,就能改变班风、学风,就能转变差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对于后进生自尊心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教师要与他们平起平坐,要“和风细雨”地教育他们,不要老是责骂,横眉冷对,这样于事无补。我们要真正让他们体会到做为人的尊严与伟大,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怀,同学的友情。可以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对于一个后进生来说,某一方面可能会较差些,但有可能在其他的方面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强,因此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全面分析,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极为微小的进步或长处,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要以他们的优点、闪光点来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行、让他们好的方面慢慢取代较差的方面,并且尽可能的提供他们施展才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他们才会与老师产生共鸣,也就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才能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真正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帮助提高后进生学习成绩
我们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优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后进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对后进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上正确指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多矫正、勤表扬,适应他们,使他们上课听的懂,在课外给予他们适当的功课辅导,开始能考的比以前好,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的学生,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对于这两种的学生,都要在课内给他们提供一些表现的机会,一旦有一点儿成绩,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都要在生活上予以帮助,特别是一些贫困生,应更给予关怀与照顾,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只要让他们的成绩提高了,他们就会有较大的信心。如有个名叫陈达的后进生,原先他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比较僵,经过我对他的“感化”、“转化”后,改善了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老师同学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我瞅准这个时机,及时对他进行有效教育。我利用带班出去见习的机会,趁势引导他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学习信念和明确学习目标,并结合实际协助他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同时常给他介绍知识的重要作用,介绍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事例,让他树起学好的信心。他逐渐有了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有了可喜的进步。
总之,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要靠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的配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么,后进生就会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去追求、去拼搏。 也许今天后进生没有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但总有一天会收获成果的。
参考文献
[1]《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四个重要关系》, 湖北省枣阳师范学校 廖道忠
[2]《扶起心灵的自信之树》,张莉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教育管理;三强一放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的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职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教学难度很大;又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并且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另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因此表现在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另外,中职生源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
二、我的“三强一放”教育
1.“强干”――加强班级团干队伍建设
新生入学后,班主任要尽快组建临时班委。班主任要注意查看学生的档案材料,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纪律和思想品德的情况以及是否有过当班干的经历,再就是要多注意了解学生入学初期的表现,有目的地分配给学生一些工作任务并注意观察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况,然后由班主任提名组建临时班委。临时班委一般为两到三周,在这期间,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对临时班干的培养,指导他们去做每一件事,并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遇到问题时与他们商量解决,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正式班委的组建打下良好基础。在组建班委时,一是班主任做动员工作,重点讲班干工作的重要性和班干工作是自我锻炼的最好方式;二是要求学生自我推荐,采用竞聘演讲的方式;三是由同学提名推荐;四是班主任提名推荐;最后进行投票选举。实践证明,这样选举出来的班干部,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组织能力、工作能力都比较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2.“强风”――加强班风建设
由于生源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不一样,有的学生求知欲不高,表现有厌学情绪,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的现象较为严重,有少部分学生甚至有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以班风、学风等各方面做得较好的班级来教育学生搞好学习,并把在校学习与毕业后就业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和“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等名言来教育启发学生,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强纪”――加强班纪建设
对于学生的纪律管理,除了根据学校的学生管理手册相关要求进行之外,根据班级的具体工作,制定班规班纪和奖惩制度,由全班同学讨论达成共识后执行,以培养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班风。如一周内连续在宿舍内务评分中得A的每位宿舍成员品行评价加3分,获得文明宿舍的,除在班上公开表扬外,宿舍成员每次每人加5~10分,宿舍长双倍加分;宿舍出现违纪的除当事者外舍长受连带处罚。严格执行教育部及学校的禁烟管理规定,凡在检查中发现抽烟者扣10分/次,发现宿舍内有一个烟头的,宿舍成员扣5分/人/个,并通报批评和通知家长。不搞教室卫生的,令其补搞卫生并扣5分/人,并责令其跟下个组继续打扫。
4.“放权”――班级管理权力下放到班干部身上
在当下社会,我们使用上发言稿的情况与日俱增,通过对发言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相信写发言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发言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发言稿一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做一个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发言,我苦思冥想总觉得我所做的事情太平凡、太平常,很平淡,无经验可谈,在座的各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多的是,如果说是经验交流倒不如说是抛砖引玉。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能受到领导和同事的首肯,我倍感欣慰。但我深知自己做的还很不够,有很多地方还有待提高。所以,我又感到惭愧。下面仅简要的谈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感受,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吧!
我发言的题目是《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生本”中的班级管理浅见》。我理解的“生本”: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本,以生存为本。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悟到你若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服你,尊重你,才会愿意去听你。反之,要做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你首先得具备班主任的素质。我将从班级为家的思想,班级文化,学会借力,班级精细化管理,案例互动及经验交流五方面来谈我的班级管理。
一、班级为家的思想
1、营造“家”的氛围
一个班就是一个大集体,如同一个温馨的家,那么班主任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给学生营造“家”的氛围。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喜怒哀乐、一起奋斗、一起收获。案例:《端杯热水,温暖人心》
2、以身作则、示范引路。
学生们的效仿性很强。什么样的班主任,教出什么样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得做到。
3、亲近孩子,宽容孩子
能容忍他们犯错,能正确地看待他们的错误,能合理地对他们进行疏导,能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但要把握好“度”。学生犯错时,不要“真生气”。这里送给全体老师一首《莫生气歌》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它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二、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1、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自我管理,二、一少年,快乐成长。是本班的中心定位。“自己管理自己,民主管理班级”。本学期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是让孩子“能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即: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一人一岗,人人有岗,每人都能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如:课堂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每天的值日、放学站排、大课间、课间纪律;能够做到一进教室就学习;讲究卫生等等。
2、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定原则:
培养习惯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3、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教室外走廊墙壁为“班级名片”
教室布置:
(1).布置壁报
A公告栏(黑板右边墙壁):粘贴课程表、值日表、班干部表。
B班星闪烁(教室右墙):
①评比台:主要进行班内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评比展示。
②我的作业最漂亮展示台:班内学生书写的优秀作品。
C榜上有名(教室后右墙壁):给每个孩子机会,张贴他们的美术作品。
(2)设立图书角。教室后一个书柜,办成流动图书角。每周一同学自愿拿出图书,放在窗台上。每天作业后,或者课间,让同学们自由选择阅读。
(3)植物角:教室窗台摆放学生带来的各种盆栽。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班风:团结合作,文明守纪,快乐学习。
(2)、班训:我快乐我学习我成长
(3)、学风:勤学、团结、善问、向上
(4)、班级公约:团结友爱文明知礼放飞想象张扬个性善于创新健康成长
(5)、班级制度: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常规制度。尊敬师长,同学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爱护班级公共财产,主动为班级添砖加瓦。
①平时注意保持教室整洁,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②上课时,做到会认真倾听,会积极发言。自主学习,具有探究创新精神。
③独立完成各项作业,不抄袭,不迟交,考试讲诚信。
④离开教室,随手关灯、门、窗,节约用水、用电。
⑤集体活动听从安排,积极参加,维护班级荣誉,为班级争光。
三、学会借力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这个班级服务,每个老师、每个家长、每个学生都是咱们的助手,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
1、班主任与家长沟通
本学期我把学生的联系电话全部存进自己的手机,以便随身携带,家长打来电话也一目了然。一开学我把自己的电话也及时地告诉家长,让他们有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询问。当家长打来电话时,我总是耐心地和他们讲解,沟通。在平时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家长们也都非常信任、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我感到很欣慰。关于和家长沟通我总结了四点:
(1)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2)擅于利用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
(3)不要等到学生学习或思想方面出现了问题,才想起与家长联系
2、培养班主任助理——班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选拔一个有能力的班干部至关重要。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强的也不多,所以我着重培养了3个班干部:班长、副班长和体育委员。除了班长、副班长和体育委员,我还在每天的值日生中选了一个值日组长,他负责管理当天的卫生打扫以及眼保健操的检查,这样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锻炼他们的能力。
3、建立互助关系
(1)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教会老师学会教书、学会管理班级
(2)感谢差生,感谢给你“惹麻烦”的人,是他们让你见多识广,是他们成就了你为“名师”
(3)坚信你是每个学生成功的助手,每个学生也都会成为你的助手,与学生和谐相处
四、班级精细化管理
魏书生说过: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凡是普通学生能干的事,班委不要干;凡是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坚决不干!没有没人干的事,也没有没事干的人。我把我们班28名学生每人都分派了任务。(具体分工详见幻灯片)此外我还把班级的作息时间表细化(详见幻灯片)
五、案例互动及经验交流
案例:
1、请假问题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入校,因此总有一部分学生不爱上学三天两头请假。除了配合学校的请假要求,我提出请病假一定要给老师打电话,事假要看具体情况给予给假。如不按要求一律按旷课处理。
2、作业问题
每个人都要按时完成作业。每天都会检查。各组每个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发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乡中心小学领导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做一个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发言,我苦思冥想总觉得我所做的事情太平凡、太平常,很平淡,无经验可谈,如果说是经验交流倒不如说是班门弄斧。我欣慰的是:上学期我校五年级在尖子生少的情况下学生的整体成绩有较大的进步。一学期来没有一个学生受到学校处分,学风、班风有较大的转变。这一切与乡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分不开。与数学科任教师丁盐生校长及其它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密切合作、细心教育分不开。在这里我做为五年级的班主任要对乡中心小学的领导及我班的所有科任教师说一声:谢谢!
下面我就把我们平时所做的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依章“治”班
这个班原有学生43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纪律松懈,生活散漫,尤其是班里的几位思想、学习后进生,无视校纪校规,一切以“我”为中心,给班风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果任其发展,这些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无视纪律约束的自由意识,而且还会对其它同学造成负面影响。为此,丁盐生校长与我决定从整顿班风入手,进行从严管理,从下面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要管理好就必须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考勤教师协同班干部制定,然后交全体同学讨论、修改、补充。最后由班主任实施。制度建立之后,关键看执行。这时教师一定要率先垂范,起领导带头作用。
B.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行“班务”自治。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适用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由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来锻炼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创造性。
二、关爱关心学生,培养学生自觉意识,使班级具有一定感染力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才能让学生信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也就是对学生有一种爱心,多一份耐心,给学生一点信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小孩,班级就象一个大家庭,教师就是家长,要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爱,这就要求我们得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教师任的角色,又扮演家长的角色,当学生有制度、纪律卫生检查制度、公物保管制度等。困难时,我们总是尽心尽力地关心,让学生在校读书有一种在家里的感觉,时时对学生有一种牵挂。我们从来没跟学生发过火,更没有体罚过学生……
三、坚持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相结合,科学完美地管理班级
我班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与全体科任教师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数学科任教师丁盐生校长,充分发挥出了主导作用。上学期他所教的数学科目在期末统考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是他辛勤耕耘、科学教学、合理管理换来的。丁校长身为校长,公务繁忙,但他仍不忘班级班风、学风的管理,采取了如“值月班长制度”“师生互相监督制度”等措施,通过以上众多措施,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真正做到自力、自治、自强。
四、培优辅差,发挥学生合力优势,使学生学业共同提高
培优转差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看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中差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因势利导,给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学生的“优”与“差”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去“培”与“转”。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思考什么方法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去学。我班语数双科成绩都很差的学生共有八九人,对于这部分后进生,我们决定一方面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发挥优等生的作用为他们解答疑难问题。当他们有丝毫进步时给予重重的鼓励,与他们共享进步的快乐,并激励他们再奋发图强,争取更大的进步。比如我班的汤万松、康丽华等同学,在上学期开学初的摸底考试时,语数双科考试总分都在50分以下,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与优等生的帮助下,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在期末统考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爱生如子,这样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最后再一次感谢乡中心小学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肯定,感谢曾经教过我们班的科任教师,同时祝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心健康。
谢谢大家!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发言稿三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班级各项事务都步入了正常稳定的轨道,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将平时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利用班委这个小助手
开学初我只找了一个班长和一个体育委员来负责班级纪律和各项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然后我就去静一老师那里取经,后来也采用一天一换制,不仅发掘了其他孩子的潜力,也让当天的值日班委有了一种锻炼和展示的机会。现在班里的纪律及学习活动,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基本也能进行。比如值日班委和课代表会分工合作负责班级纪律管理和作业布置管理,虽然有些做的还不到位,但我还是很欣慰的。
二、与搭伴老师共同抓卫生
因为班级面积不大,所以我们的值日组只需负责清洁区卫生,而教室的卫生则分给大家。讲台、后黑板那块、两边过道、以及教室死角垃圾桶周围、门后、饮水机等地方,都有人负责。比如过道有垃圾,则两边的每个人都要被扣分,当然如果在老师不定时检查时都比较干净都加分。抽屉会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老师和卫生委员不定时检查并加分扣分。校值日的加分扣分项也和班级每个人的积分挂钩。若全部都是加分项,则全班双倍加。但如果有一项扣分,则忽略其他加分项,扣双倍分。这种积分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加分争星的过程中收获好的卫生习惯。
三、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脾性,若之前一直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默不语,肯定有问题需要疏导。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的前提是还要让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要学会适时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就需要我们敏锐的观察力和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我从海燕、海霞、思杰、静一那里学到了很多。
四、做一个有爱的班主任
从开学到之前,我总会听到有老师这样评价我:对学生老板着脸,总觉得你不开心,是不是你把自己绷得太紧了?而当我下班听着音乐面带微笑时,也真的觉得,哦,对哦,我今天好像没怎么笑。可作为班主任严一点不是挺好的么?殊不知,这个严也是需要方法的。某一天晚上,海燕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铭记在心“学习上多严格,生活上多关心”。我恍然大悟,本来对生病的孩子应该多体贴关心,到我这里却变成了“自己都不会照顾好自己,穿多少衣服,冷不冷,自己吃多少自己都不知道?”有时说着都会把原本的关心变成生气。弄的学生都有了心理负担。课堂上也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学生出错的地方以及后进生的表现上,放大他们的缺点进行批评。却忽视了其他需要正面鼓励的地方,整个课堂就变得负能量爆棚,有时会让自己觉得压抑的同时,学生也没学好。因此,海燕老师的一句话就是让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处理班级事务。我也在慢慢的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们看起来也比之前快乐了许多。这种细微的变化,让我很满足。
所有的班级管理经验都是从一件件小事中积累起来的,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在各位老师的提醒和帮助下,让我能够更好的修剪和完善自己,更好的教书育人。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发言稿四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做一个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发言,我苦思冥想总觉得我所做的事情太平凡、太平常,很平淡,无经验可谈,在座的各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多的是,如果说是经验交流倒不如说是抛砖引玉。下面仅简要的谈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感受,以期待与各位同仁共勉吧!
一、从爱出发,严字当头。
美国著名军事家小埃德加.普里尔说过:由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将战胜一只羊带领一群狮子。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因为在我看来,班级管理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管理的成与败,要看班主任这只领头雁,能否严格要求他的群雁,时刻督促他们,不让任何一只掉队。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对待学生“与其失之宽,不如失之严”,因为“法立然后知恩,威立然后知感。”要做到“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才行。
从爱出发,严字当头,我做到了,也确实使得班级管理初见成效。
二、从爱出发,勤字为先。
出自《论语》中的天道酬勤。是我十四年工作中恪守的信条。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天会实现勤劳、敬业的人的志愿。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尤其是在逆境中,我会时常的用这句成语勉励自己、告慰自己。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大事小情,层出不穷。作为班主任勤劳是基础,时间的付出是保证。我坚持深入到班级,紧跟学生,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摸清学生思想脉膊,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从实际出发,有效地组织教育过程,实现班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达到预期目的。在自习课或其他空余时间里,我总是及时到班组织,从不使班级处于无序无管理的状态。有时间就进入班级与学生一起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自己也要增强责任感。由于勤到班级,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班级工作就会心中有数。做班主任多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做优秀班主任之最主要、最关键之处即“勤”—―勤下班、勤巡视、勤“谈话”、勤“蹲点”、勤“陪读”……总之,勤能补拙。
三、树立教师威信,与学生融为一体。
要管理好班级,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既要树立自身的威信,又要跟学生融为一体。两者似乎有点矛盾。其实不会。所谓教师的形象、威信,决非是摆着威严架式处处凌驾于学生之上,每句话是“圣旨”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而是靠教师自身的品行、修养、素质来形成的。作为老师要经常反省自己:你的言行举指在学生面前是表率?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就必须是学生心目中佩服的老师。学生钦佩你,才会心甘情愿服从你的教导,听你的话。有些学生虽然在学习上不大用功,成绩也不理想,可在某些方面却表现得很成熟。例如:他们从老师平时工作中的言行表现,就能评价老师的特点,还会挑出老师的毛病,当面不敢言,背后议论纷纷,显然老师的威信、形象将受到损害,当教育学生的说服力也会打折扣。因此,老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同时要放下架子,工作中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要敢于向学生认错、道歉。这样做表面上看似有点损害教师形象,恰恰相反,在学生中会起到非同小可的教育效果。我经常跟学生说:老师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有时也会说错话,做错事,麻烦大家大胆指出来,帮老师纠正。这样一来,师生关系就会融恰,会听到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事实证明,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在贴近学生的同时,多跟学生沟通,多关心他们。经常询问交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或家庭情况等内容,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建立浓厚的师生情感,教师的威信、形象便会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从而促进了班级的管理。
四、尊重学生人格,讲究教育方式。
教师不仅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职责,还应要成为学生无话不说的朋友。成为朋友,更要对人格的尊重。我想,作为老师应该先尊重学生人格,不去伤害学生自尊心,学生才会尊敬你,敬佩你。现在的许多孩子都很有个性,自尊心特别强。当听到不乐意的话时容易产生情绪或逆反心理。尤其是有错误的学生,你越想教育他,他的抵触心就越大,有的公然在老师面前暴露出来,不理睬老师,跟老师顶撞等。弄得老师下不了台。有的虽然表面不敢言,但暗地里说三道四,甚至敢骂老师。他之所以会这样,也许先前老师在某些方面已损伤他们的自尊心。遇到这般情形,老师千万不能轻举妄动,更不能用过激的教育方式来对待他们。否则,俗话说“吃力不讨好”的效果。应该调整心理,压住火气,换位思考。该向学生认错、道歉的还是要做。同时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拆掉师生间那堵无形的墙。我始终坚信、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学生自尊心,是教育好学生的一种法宝。
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调皮生、好动生也同样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他们心灵上或隐或现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他们,抓住机会,去鼓励、帮助他们上进。工作中,我经常想:平时老师常把一些好动、贪玩、或调皮的学生当成“坏”学生看待,也许很不妥,显然是对他们人格的伤害,而在他们家中却是心肝宝贝,从而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给教育造成了不良的效果。对这类学生,我是这样做的:当接到此类学生之前,先做好一种不冷漠、不歧视、不讨厌他们的心理准备。尽可能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抓住机会,去鼓励他们。再来是尊重他们人格,不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温暖,树立改正缺点的信心。班上我向大家宣布说:在我们班的学生没有一个坏学生,个个都是好样的。假如有极个别的原来比较调皮、贪玩的学生,请大家相信他们在我们班上一定会做好,也麻烦大家多关心,帮助他们。如果有谁再对他们说三道四,将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有些调皮生原来在班上老师为了怕他们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往往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后面或边角,其实是冷落了他们。而我将会把他们安排在前面,这样做,既便于老师的管理、督促,又能使他们觉得老师在关爱他们,重视他们。进而给他们当“小管”;如:劳动委员、值日委员、或小组长,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也给他们一种无形的约束。每当他们有点进步时,就大张其鼓表扬他们,或向家长报喜。我想:只有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馨,他们才会有积极向上的信心。
大家清楚知道:人要改变某种行为习惯,决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个过程。何况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的教育更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今天他们改错了,做好了,也许明、后天再犯错误,这也是符合孩子成长的一种正常规律,教育应该有一种长期教育的思想准备,不能抱有急于求成或一锤定音的教育心态。坚信滴水能穿石,有付出定会有回报。相信大家也有同感,平日那些在老师心目中所谓认真学习,规规矩矩的好学生一旦离开老师也许就把老师淡忘了;那些原来所谓的调皮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的学生反而更懂得感恩更惦念着老师,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每位学生,勤勤恳恳,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付出,那将会更多地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温馨。
五、多与班干部沟通,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拥有一个好的班干部集体可以使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尤其重视对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首先,在班干部的选择上,班干部都是由班级里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来担任。其次,在班干部的分工上。尽量做到分工明确,每个班干部负责一项明确的事务。第三,在班干部的培养上,班主任不必“事必躬亲”,班级事务能放手的就放手给班干部,班主任则主要是指导和监督。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我班的很多事务都不需要我来过问,而是由班干部来解决:两操由体育委员组织带领;每天晨读后,小组长负责检查本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老师不在教室时,纪律委员会在第一时间负责监督起本班纪律;值日组长监督该组同学值日,对值日不到位的同学,则负责监督返工……各位领导老师,上述所言只是我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做法,其它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信这些不成熟的经验,是无法与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相比的,说出来只是希望领导老师们不吝赐教,以期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无论何时何地,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我会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的.作好班级管理工作,为老师服务、为同学服务。最后再一次感谢曾经教过我们班的科任教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谢谢大家!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发言稿五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
大家好!
我是计算机组的教师,担任13铁1班的班主任,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工作经验不是很丰富,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希望各位领导和教师们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对班级管理的各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有“心”的班主任。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他对班级的发展方面,班风班貌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有“心”,细心的观察,观察学生的动态,观察学生的思想波动,并且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共建和谐的班集体,其次爱心呵护,关爱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我们做班主任的真心对学生好,学生喜欢我们,相信我们,管理自然就不成问题了。再次,耐心教导。职校的学生大多是被中学分流而来的,各种习惯欠佳,这时就需要我们的耐心了。虽然他们有上进心,但他们会把犯同样的错误。虽然他们不想违反纪律,但是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越是这样,我们越是相信他们能改正,相信他们能做好,让他们自己看到希望,第四是决心。在繁琐的班级日常管理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发生,作为班主任要有决心,坚决解决问题,不向难题低头。第五是恒心,班主任的教育永远都比学生出现的问题多一次,那么学生的问题就会少一点。如果做到这“五心”那么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就不是问题了。
二、做省心的班主任。
在班级管理中,虽然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但是班主任不是班集体的主角,主角是那些从事班级管理的学生们,班主任要把管理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这样班主任当的才不会太累,并且有时间去备课,安心的上课。
首先,制定班规。班规主要是规范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的。班规最好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制定,这样的班规才方便实行。第一步,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班集体中存在那些大的问题,第二步,班长主持会议,班主任旁听,纪律委员记录讨论结果。第三步,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制定班规。第四步,安排班干部负责监督,如有违反按班规处置,班干部执行。我班在开学初的班会上,由班长主持会议总结上学期的七大问题,并且小组讨论如何解决。例如:我班关于仪容仪表班规的制定,经学生讨论如果女生仪容仪表不合格,有男生处置,男生仪容仪表不合格,由女生处罚。
其次,安排班主任。班主任轮换制,全班同学都参与,每位同学任期两天,并且两任期结束,根据表现情况互相打分。作为学期末的操行评定成绩的一部分。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管理的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责任感,提高管理能力。其实主要目的是同学们为了互评打高分,而努力好好表现不违反纪律,那么就起到了班主任的作用了。
再次,加强班干部团队的建议。培养班干部,解放班主任,班干部的能力提高了,在学生面前建立起了成绩,成了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为建立和谐的班集体贡献更多的力量,那么班级管理就不是难题了。如果这些都做到了,那么学生的专业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关键词]高职新生 入学教育 适应性
随着90后一代进入高职校园,由于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多重关爱,表现在这一代学生身上的“421”综合症起来越显著,少年时期形成的依赖习惯不可能随着上大学而完全消除,不少高职院校新生面对陌生或复杂的环境时,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不适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手段,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从而顺利完成学业,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新生的不适应表现方面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一、高职院校新生不适应现象
(一)心理上的落差
许多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不但没有喜悦感反而有些失落,对于那些高考发挥失常或自认为高考失误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总觉得“职业技术”四个字,让他们在同学和朋友前没有面子,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独立意识增强,情感丰富;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向成熟而又未达到正真的成熟,处于心理上的“动荡期”,考入高职院校与心中“象牙塔”的差距,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自卑与失落,曾经的踌躇满志被无情的现实击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对处在温室呵护的他们来说是当头一棒,表现在生活上不安心、学习上有挫伤、情绪上不稳定。
(二)专业思想不稳定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学校在教育教学及校企联合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加之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因而使高职院校新生对职业教育概念模糊,容易造成“学职不知职、不爱职”的思想。加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或是缺乏对专业课程设置内涵的了解,或是服从了父母的喜好,或是能够保证有学上填报志愿时选了“服从”,进校后,随着其眼界开阔及学识水平和对自身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发现现实与理想差距甚远,心情便沉重起来,学习兴趣逐渐消失,感到前途黯淡,乃至产生厌学、混日子的心理。
(三)学习方面不适应
1.学习方式、方法不适应
我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学生依赖教师和课本;进入高职院校后的显著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而且,上课堂堂换老师,没有辅导时间。不仅课上所学的内容要靠学生自己消化,而且整个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去构建和完善。使得许多新生走进高职院校后对学习方式、方法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倦怠、失落、茫然等消极情绪;
2.学习内容不同
中学的内容重在打基础,不外乎语、数、外、理、化、政、史、地、生等十来门课。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要求知识必需、够用,突出注重实践的培养。这对于已习惯动脑不动手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3.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中学,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基本上在课堂中进行,时间也安排得非常紧凑,从六点多钟的早自习到接近晚十点钟自习结束,一直有科任老师或班主任在教室组织学习。大学阶段则不同,课程有选修、必修之分,学习场所有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资料室,一般一天不超过六节课,一周至多二十六学时甚至更少,无早自习等等,即使有晚自习,利用率也不高,怎样科学安排时间,是对高职新生的一大考验。
(四)生活环境不适应
90后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没有住过校的学生不会叠被,内务不会整理,甚至连衣服都不会洗;有的学生对钱没有概念,不注意保管自己的财物等等。所以,能否迅速了解和熟悉生活环境,决定着高职新生能否在新的环境中自如的学习和生活。
(五)人际关系不和谐
刚刚进入大学,一切都是新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充满着新奇,然而这些新的背后却隐藏着彼此的陌生。有的同学活泼开朗,热情大方,能够很快的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而有的同学却比较腼腆,或者比较内向,不敢和同学去打招呼,交往比较谨慎,情感得不到及时表达或不能充分表现,因此他们就经常会被大伙儿忽视。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家一直都有人宠,使他们养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不负责任等,在生活、学习等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环境的要求,也是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
二、如何对高职院校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性教育
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及两年多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我认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心理适应教育
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求,来到这个新鲜而陌生的环境中,我们应该积极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使它们又快又好地找准定位,认清角色。可以通过做报告、讲座、新老生交流会、师生座谈会等,让新生初步了解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把握大学的主旋律,让他们明白不管在中学阶段有过多少成绩或不足,都只能代表过去,进入大学校园后,都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是完全平等的。对贫困生及单亲家庭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使他们在学校有温暖和安全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为顺利完成学业奠定基础。
(二)生活适应教育
刚刚离开父母羽翼的庇护下准备独立生活之际,要开展自立、自强、自尊、自理教育和团结、友善、互帮、互助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为将来培养合格人才做好准备。对新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要从军训开始,利用晚自习时间,让教官教学生整理内务,同时要由舍务干部及内务整理整洁的高年级学生组成帮学队伍,在新生来的一至两周内逐一帮助新学生学生整理内务,传授学校生活经验及注意事项。这样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还会保证宿舍、集体形成一致的、良好的作息制度、体育锻炼制度和学习风气,确保学生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另外,女同学攀比衣着打扮;男同学抽烟饮酒,追求享乐,过生日及请客等消费逐渐上涨已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部分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学生会因此造成心理问题,产生自卑、忧虑、紧张等精神压力,甚至会引发违法行为。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计划消费,提倡勤俭节约。
(三)学习适应教育
在入学教育时,就应详细地向学生讲清楚所学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比如高职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专业都采取的2.5+0.5的教学模式(在校两年半,毕业实习半年)。同时要告诉学生成绩评定方式,与高中或高考一卷定乾坤不同,高职院校的综合成绩评定平时的成绩考核是占一定比例的,出勤、作业、上课态度等都在考评之中。要开设几十门课程,没有主副科之分;学习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要利用好图书馆、资料室;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有短期规划和长期目标;为了将来更好步入社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及社团,多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使新生尽早改变中学与高职院校不接轨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可以邀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教师谈学业,介绍学习方法,还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使新生尽快掌握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新的学习习惯,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四)人际关系适应教育
学习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各异、生活习惯不同的同学共同生活,难免产生矛盾,尤其对没有过住校经验的学生而言,这是不小的变化。大学生交往不再受父母老师的制约,交往的范围扩大,但是心理的闭锁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不如中学融洽,处理人际关系相对困难。同时,恋爱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同学的恋爱以及自己面临的恋爱,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交往机会,学习沟通技巧,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组织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提高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告诉学生要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切忌以自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能不能、会不会谢谢你报答你。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对你的好感,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学生只有在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中,才能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愉快,乐于学习,激发其热爱学校,热爱人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增强荣誉感、进取心。
(五)环境适应教育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是陌生的校园、生疏而且关系密切的新群体。多数学生首次远离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意味着今后将开始独立生活,对众多的问题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动手解决。所有这些都会给每个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这种应激超过限度时,就会造成心理卫生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环境适应更加困难。所以在新生入学的一个月内就要通过班会、主题报告、课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集体的环境适应教育,同时要注重个别教育,个别教育一般采用谈心或聊天形式,尽量让所有学生适应环境。
大学新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入学一系列的适应性教育,可以帮助高职新生了解学校,了解专业,认识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教育与被教育的特殊关系,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学生初步确定与大学生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尽快完成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从而为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雨慧.浅谈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0-10-07 14:26.
[2]肖雅琴,胡现敏.搞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之我见.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肖雅琴.高职院校辅导员语言运用技巧探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4]唐宏林.浅议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科教文汇(下旬刊).2006(1).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育惩罚 必要性 合理性 实效性
一、教育惩罚存在于中职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中国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拐点期――增长缓慢,来自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间经济竞争的双重压力不断加大,再加上受到中国外交寒流期的影响,可谓面临着改革开放35年以来的重大考验。此时的中国绝不需要唯唯诺诺、脆弱不堪的懦夫,反倒需要胸怀远大、意志坚定、吃苦耐劳、技术过硬的建设者,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迎风破浪,肩负起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而中职类学校是青少年进入社会、参加国家建设最快最近的教育平台,它的教育质量和成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后劲。作为多年研究和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培育出合格或优秀的建设者,恰当的教育惩罚不可或缺,所以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呼唤合理的教育惩罚。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赏识教育早已凸显弊端:赏识教育下的学生性格往往虚荣浮躁、骄傲自私,而面对挫折困难时又容易患软骨病――脆弱易折,耐挫性极差,这样的学生怎能担当大任?所以,赏识教育的先天不足早已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此外,企业希望聘用吃苦耐劳、踏踏实实、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的劳动者来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和财富。所以,中职教育需要教育惩罚来锻造出合格的建设者,这是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双重选择。
二、什么是合理的教育惩罚
由于教育惩罚观念一直是教育界的“高压线”,加之操作上无章可循,容易导致教师认识上混乱,行动上出现偏差,所以有必要对合理的教育惩罚进行诠释。
教育惩罚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权利范围内,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包括违反纪律行为和错误品行,施加给学生的一种适当的强制性纠正措施,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1.教育惩罚是对学生错误品德的否定
教育惩罚在本质上是一种评价,是对学生错误品德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它不适用在学习等智育问题上,否则会引起学生求知欲下降、厌学等负面效应。
2.教育惩罚的强制性会让学生感到痛苦
作为一种对违规学生的一定权利利益剥夺的教育手段,它的强制性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体验,至少在感情意义上是令人不快的。但是从“真正的惩罚导致幸福”这个角度来看,无论对违规学生本人还是对教育秩序,合理的教育惩罚在本质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惩罚后学生的错误行为减少
判断教育惩罚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不良外在行为是否减少或消失。 而恰当合理的惩罚教育往往比赏识教育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甚至更加行之有效。
需要指出的是,合理的教育惩罚并非体罚。二者虽然都是强制性措施,但在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区别。从性质上说,前者是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了师生人格平等的一种教育手段,而后者则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的侵权行为,它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从目的上看,前者在于“育”而后者在于“罚”; 从方式和结果来看,前者是通过唤醒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觉识恶,所以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也能增进师生感情,最终达到维护大多数学生合法权益的目的,而后者则是通过对学生身体施加痛苦,伤害学生身心,往往导致学生人格的扭曲,形成“以暴制暴”的行为模式,师生关系极易陷入紧张对立状态。
还有人认为,“心罚”和“剥夺性处罚”不伤害学生身体,谈不上体罚,不应该被禁止。这种理解是荒谬的,因为无论是辱骂或漠视的“心罚”,还是不打也不骂直接剥夺你权利的“剥夺性处罚”,都是违背青少年教育规律的,都是对学生心理的摧残,都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情绪,甚至诱发社会问题。其实对身体的伤害往往是短暂的,而对心灵的伤害却是长久的,危害性更大。这些都是非教育性的、不合理的惩罚,其隐蔽性更应该引起警惕和充分注意。
综上所述,惩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因为它的实质是对学生博大深沉的热爱,其目的是预防错误行为再次发生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手段以震撼学生的心灵为主,其立足点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教育原理。这些观点源于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教育惩罚的精髓,也是提高教育惩罚实效性的理论基础。
三、教育惩罚的实效性
从中职教育的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出发,教育惩罚欲收到较好的成效必须从如下几点做起。
1.罚之有爱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教育惩罚必须要以博大深厚的爱为出发点,以尊重为前提,用爱来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净化其灵魂的教育目的。否则教育惩罚会成为教师情绪的发泄口,学生受难的罪恶之源。所以教育惩罚的最高境界是:用真爱来惩罚学生――一个眼神或一个表情就可能是对学生的惩罚。即:通过对学生深入观察了解,适时抓住时机,用自己的巧妙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化学生,使他们在教师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面前反观自身,情绪被感染,羞愧心萌生,使学生的情感或良知受到“惩罚”,最终弃恶扬善。
2.罚之有据
我国虽然对教育惩罚没能提供足够有效的法律依据,但作为国家公民,学生理应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要遵循《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权、公正评价权、申诉权等基本权利。同时惩罚程序要合法、力度要适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否则会适得其反,使教育走到极端的反面。
3.罚中有智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其规律性又有其灵活性,它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具备。表扬、批评、奖励、惩罚都是教育手段,无所谓优劣高下,结合使用“组合拳” 教育功效更大。所以,视不同的情况、人物、时机,灵活恰当地选择教育方法和手段,追求最好的教育效果,是一种教育智慧。
4.罚之育人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必须服从于育人的最终目的,必须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如果背离了这一目的,惩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小原国芳对教育惩罚目的的看法是:“惩罚不是杀人,而必须是救人,使人新生,使人复活。所以惩罚的真正目的在于自我惩罚、自我开拓和自我表白。”
中职校学生是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可塑性极强的青春期少男少女,而中职教育又必须是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所以如何使学生早日成人成才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建设者一直是它面临的最大课题。教师决不能等学生进入社会后才明白责任与义务,摔得鼻青脸肿时才学会坚强理智,这是教育的悲哀和滞后!所以不论教育惩罚是否温情脉脉,是否完美无缺,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教师有责任深入的研究、正确认识并善加利用。为了培育合格的建设者,为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中职教育需要并呼唤合理的教育惩罚!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孙云晓.教育惩戒是扶正祛邪[N].中国教育报,200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