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1 04:0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包装艺术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包装艺术;设计提升策略;绿色化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92-01
自20世纪70年代到如今,能源与环境危机日益加剧,并对人们的生产及日常生活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威胁,为了确保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开始关注包装设计的绿色化。而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包装设计与市场营销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提高包装设计的艺术性和绿色性成为判断包装设计水平的重要依据,即在确保实现包装功能、提高包装设计艺术性的同时,要尽可能实现设计过程污染程度的最小化和资源的最大节约,以便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地位
包装是指为了保护产品的完整性,降低在途运输的消耗,便于储存、销售,或者为了美化商品、提高产品商业价值以及获得更多商业利润而进行的活动。包装艺术设计所表现的主要是消费者的人格和企业的意愿,其主要目的在于扩大产品的销售。因此包装艺术设计人员不能将包装设计看成是自我艺术情趣的宣泄,而是要首先明确包装艺术设计的功能和目的,设计出让消费者足以认为单买包装也值的效果,才算真正实现了包装艺术设计的初衷。
从包装的定义可以看出,包装具有很多功能,但基本可以概括为保护商品和促进销售两个方面,高水平的包装艺术设计,不仅能够防止商品的破损和损耗,还可以将产品变成真正的商品,给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注入生命和活力,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包装设计人员在开展包装艺术设计工作时,不仅需要有很高的学识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还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明确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对商品的包装艺术设计进行准确的定位,提高包装艺术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提高包装艺术设计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尝试逆向设计的方法
此设计方法主要针对正向设计而言的,其设计基础主要是以逆向思维为基础,通过对事物的对立面进行考虑,借助原理、大小及属性等逆向方式进行包装艺术设计。此法的优点如下:一是简化了包装的结构,不仅有效减少了原材料的数量,提高了产品包装的效率,还简化了包装的回收工艺,回收工艺技术简便易行。二是此法使得绿包装朝着更轻薄、更短小、更耐用的方向发展。三是废旧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通过新技术实现了包装废旧材料的再次利用,因而大幅度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绿色材料的选择
此过程作为包装艺术设计绿色化的设计基础,在能源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包装艺术设计过程中,在满足产品运输、营销、保护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注意尽可能选择绿色的材料,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可回收、易降解的材料。
(三)优化设计流程
对于包装设计而言,其基本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功能原理的分析,二是概念设计,三是产品的详尽设计。其中,设计输入作为用户对所需包装功能方面的需求和包装艺术设计的初始条件,而设计输出则为包装的概念设计及结构设计。在包装艺术设计的流程中,可以将功能性、艺术性和绿色化作为设计主线,对整体的包装艺术设计流程进行优化,这样有助于包装设计目标的实现,提高包装艺术设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的融合
为了充分提高包装设计的艺术效果,给产品的包装和营销增添更多的亮点,包装设计人员应当学会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更多的设计元素,探讨我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通过设计素材的搜集与再创造,设计出具有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设计风格,这在提高包装设计作品艺术性的同时,同样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价值的再次挖掘和弘扬,也能够促进我国包装艺术设计的更好发展。
三、结语
如今,包装艺术设计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对于包装艺术设计人员而言,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一定要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有效协调包装功能设计、绿色设计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提高包装艺术效果的同时,实现包装应有的绿色化和功能性,提高包装艺术设计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教学
包装设计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多数院校主要由包装模具、结构和装潢等少数课程支撑。近年,包装设计教育与包装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在教学中日渐突出,在引入了课题式、真题实作和项目式等教学方式后,设计的盲目性仍存在。目前,包装设计分别被设置在包装工程和艺术设计专业中,工科类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好,但缺乏创新精神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较好但文化素质较差,理解问题和创新能力不足,削弱了包装设计专业的知识的系统性,培养的学生不能较好的适应包装产业领域的设计要求。包装设计教育与产业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高校包装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成为包装产业的发展崛起与腾飞的一个关键因素。
1 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主观性过强的包装视觉元素设计
包装中保护、便利、促销和展示功能结构和造型的设计存在模糊性和普遍性,包装装潢设计具有辅助说明作用的图形、色彩、编排视觉语言同样存在模糊性和普遍性,课程中课题设计方案不能准确表达内容,具有不确定和随意性,表现形式为设计语言不符合内装商品特点、概念化模仿、应用性差、和误导消费者。当然,设计语言的高度吻合是一个漫长和磨练的过程,但对此问题的解决进程缓慢,缺乏相应的对策。
1.2 主观性过强的包装材料应用
包装材料十分广泛,纸材、塑料、化纤、金属、玻璃及各种粘合剂材料的应用塑料和复合材料。其中,纸材是包装行业中的应用最广泛的材料,由于其加工成型方便、成本经济、适用印刷,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包装结构课程主要设计材料。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文科专业忽略了包装材料等辅助课程的作用,学生对纸张类型、性能和厚度加工工艺的技术了解较少。因而,课程中的课题设计不能针对不同类别被包装商品的形状、性质、要求和使用特点来合理地选用材料,不能完整的完成方案的设计,影响了产品的保护、便利、促销和展示功能,造成了商品的损失。此外,也给纸材料创新性使用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2 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2.1 调研基础地位的忽视
目前,包装设计课程中的设计方案不能充分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设计缺乏针对,不合理性和不准确表现。主要原因归结为市场调研内容设置广泛,普遍和零碎。调研结果缺乏针对性,调研流于形式。包装设计是解决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是推销产品与宣传企业形象,区分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产品的不同类型产品的特性,设计成为诠释产品独有特性的手段之一。设计的程序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对问题的了解与分析,方法的提出与优化等。市场调研是设计的程序第一步。包装课题设计方案基本资料研究和分析之后,明确调研的目的,确立调研对象、地点,设置相应的调研内容和方式,进行市场调研。调研结果经过分析后,理性和感性思考,确立设计定位。进行设计构思。市场调研是设计的程序第一步,是设计方案具体化的基础,依据调研和分析对设计实践性操作设计方案,设计语言与产品的属性和特点有密切的联系。
2.2 实践性教学的缺失
艺术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兼具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的特点,仅重视艺术领域的创作的教学方式,影响了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完整性。包装设计课程技术特征的体现需要实践教学实现,接触必要材料和添加设备是建立了艺术设计学科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的必要的条件,实践内容可以包括包装材料加工和包装制作的工艺流程等。对包装设计材料的特性和性能熟悉,如纸张的表面和物理性能如强度、厚度、耐折度,适印性如吸墨性、掉粉度等。同时,了解包装制作的工艺流程。在包装设计方案设计中针对不同类产品的准确选择和合理科学的运用材料,进行设计创作,创造性的把握。
2.3 构成基础应用训练的不足
包装视觉设计元素是对内部包装产品的说明和陈述,要考虑消费者的视觉形式的种种直觉原则,探求内装商品性质表现。成熟的视觉设计语言能以一种视觉形式将内容清楚和谐的解释出来,使消费者从中看到想看的内容,引起关注。当前的包装设计教育对构成基础应用性训练形式和视觉语言的代表意义的形式训练较少,缺乏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深入研究。
3 解决途径
3.1 细化市场调研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调研目的是找出新产品包装的问题点和机会点,给出包装设计方案的设计定位,确定设计方向。在一定的调研的能力范围内设计课题设置,以小组形式安排设计课题的市场调研与资料收集,在基本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根据商品特点确定调研的目的,确立调研对象、地点,展开有效的市场调研。市场调研获取的原始资料具有零碎直观具体的特点,需要对调研结果作市场营销专业的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分析,组织讨论,找出商品包装设计的问题点和机会点。以小组为单位确立设计定位,明确设计目的。最终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理性和感性思考,设计构思与表现,具体化设计方案。由于市场调研具有很强的市场营销专业性,可以根据包装课程课题类别分类形成调研内容和形式的模式,提高其可操作性。
3.2 加强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教学和与企业合作的实习教学,以艺术设计学科为主体的实验室建设能较好的保证艺术和专业理论与设计技能实践的统一,是包装设计实验教学必要的条件。实习教学是培养有实践能力设计人才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本专业的行业特征和地域差异,部分院校的实习教学流于形式。目前,产学研教育机制大背景下,通过建教合作等实施方案,加强制造业与高校的产学合作,为落实实习制度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恢复建立稳定的包装设计教学实习基地,完善教育实习内容指导系统,丰富实习内容,合理安排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增强创作能力,培养出符合企业从事产品包装的设计、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解决就业问题。3.3 设置主题式训练
构成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扩展和实际应用训练,主要设置主题性训练是探求内装商品的特点和性质的手段,是创造性包装艺术形式的主要途径。主题性训练内容为对内装商品定位概念抽象的再现,借助与同类事物之间的一种形式上的类似,寻求艺术形式与产品特质的类似性。训练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形式法则只有当有某种确定的内容需要表达是,才能运用,组织形式才是有意义的传达,为包装设计方案视觉语言表现服务。
4 结语
本文在艺术设计教育现有招生制度和教学条件下,探讨包装设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包装设计课程综合性强,教学方式与纯美术和一般的视觉艺术有不同之处,该课程不仅有基础理论还要有专业理论,与多学科交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源,而且该课程是学生的就业方向课程。目前,他们面临的问题是专业适应性及创造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严重不足。本文尝试从实际教学经验中,可操作性基础上推进其与边缘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将包装设计置于“人包装产品环境”大系统下设计和研究对,及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逐步发展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扩展学生的把握和创新能力。使毕业于高等设计院校包装设计人才逐步建立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西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399400.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技术;包装设计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等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之中,同时由于其的应用促使一些新兴的具有较强时代感事物的出现,新媒体的包装艺术设计就是数字技术和艺术相结合而出现的,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
1新媒体的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1)广泛的传播范围、较快的速度。消解力量在新媒体中存在,也就意味着媒体的不同其之间存在边界,如报纸和电视,电视和广播等,这些传统的媒体之间难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不管是不同还是相同的媒体之间,必然分布着边界情况,这些边界有多种,如社群边界、地域边界、行业边界等,但是上述边界在新媒体强大的技术面前能够被有效的消除,保障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不存在鸿沟,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新媒体来讲,其主要载体为互联网,因此人们可以使用互联网更好的获取信息,不仅途径更加优越,而且范围更加广泛。通过另一角度来看,新媒体的艺术设计可以把互联网快速的传播特点加以应用,对比传统问题,其信息传递的状态更加迅速,如一则新闻,要想通过传统的电视、报刊等发出,需要严格的程序,记者采编,然后向编导发出,最后向各地媒体进行转发,要是使用纸质的媒体,还需要经过排版、印刷等等环节,如果依托新媒体就没有这么多程序,只需要上传、下载等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共享信息,把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向全世界传播,不仅仅有文字、图片,还能够配上声音、视频等,保障传播形式更加丰富。
(2)相对较低的成本。对传统媒体传播所花费的费用来讲,使用新媒体的费用花费较低,但是对当前媒体受众来讲,获取信息花费较少甚至免费,这对制作传统媒体而言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3)具有较强互动性的交流特征。在信息交流上来看,传统媒体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和新媒体相比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尤其是在互动和交流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此方面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最主要的区别,其能够保障人主动的选择信息,实现人和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双向沟通。
2促进数字技术和艺术设计相结合、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有效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是当前最主要的发展特征之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作为包装设计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新媒体时代的需求,跟上时展的节奏和速度,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更好的包装设计。其一,包装设计人员应该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从多方面学习相关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技术水平,面对新媒体背景下行业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态势。其二,我们在面临新媒体挑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和新媒体包装艺术设计相符的教育教学,保障新背景下社会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促进新媒体包装设计水平的提升。对新媒体包装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各个包装艺术设计院校应该对当前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予以打破,我们应该明白,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装饰设计等专业的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他们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他们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最终实现整体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现代教育并需秉承这一观点,不能人为的分割教育模块,把当前实际存在的艺术专业限制很好的打破,寻找更具优势和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便于培养出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数字技术和艺术相结合出现的新媒体包装艺术设计获得较快的发展和提升,虽然在面对新历史背景的时候艺术设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人们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整体性素质的提升,必然会对其进一步优化,为新媒体下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向艳丽.数字技术在中国传统连环画中的应用[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2]柴琼.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工艺品设计与数字技术的结合[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3]杨志瑰.关于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
【关键词】包装 平面设计 异同
1 包装设计
当商品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其附属物件也就随之形成了,即包装。随着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包装已经成了商品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包装起着保护或者保存生活用品的作用。而且,那些水平比较高的包装设计还能促进商品品味的提升。如今,要追溯商品包装的起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研究发现,很早之前的人类就会使用树叶或者果壳等物质来包裹各类物品,因此,人类的包装意识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是很早的。作为人类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包装已经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中。
2 两者之间的相同点
2.1 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不管是包装设计,还是平面设计,它们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在国内,包装设计被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称为包装装潢设计,即在组合图形、色彩以及文字的过程中,要运用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以便更好地对商品信息进行传递。在包装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包装装潢设计是其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多个环节,比如包装的材料、板型设计等等。
和三维立体设计相比而言,平面设计属于二维空间的创作范围。它以创作者的设计意图为出发点,根据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把各种类型的图形组合成新图案,由于轮廓和界限都比较分明,使得图案更加形象化,从而对人们的视觉和其他感官产生引导作用。平面设计的类型很多,包括网页、广告、VI、海报设计等等。对概念元素、实用性能等的组合是否合理,将对平面设计质量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2 从对设计者的要求上看
设计的必要前提就是分析消费者对商品功能和审美的需求。不管是包装设计,还是平面设计,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审美水平都有极高的要求。如果包装过后的商品无法带来美的享受,商品就会失去一定的价值。和包装一样,如果无法体现一定的美学价值,平面设计的品味以及格调就会大大降低。设计美学只有和商业化的目的相脱离,并且尽力地发扬人文精神,才能使商品不流于媚俗、低价。运用审美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而是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商品上所蕴藏的精神内涵。
2.3 从对设计元素的运用上看
(1)包装设计。世界文化是由各个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的,而每个民族的文化受经济、政治、地理因素的影响,在民间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各有其特性,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烙印。传统的艺术时常用象征的手法表达某种情感或者愿望,例如龙凤呈祥、前程似锦等等,都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所以,在包装商品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这些民间艺术,就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2)平面设计。在设计师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要想创作出高水准的作品,就必须坚持创新理念。创新能反映现代的生活,从而震撼人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实现创新,并且使自己的创意被大家理解的前提,就是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 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3.1 在定义上和功能上有所不同
(1)包装。我国在1983年的时候,第一次对包装下了定义:即根据产品的特性,利用相关的技术方法,使用某些材料或者辅助物品,在流通中起到保护产品的作用,同时又利于运输、促进销售。在某种意义上,包装指的是在采用某些容器或者其他辅助物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操作活动。因此,包装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它既是对各类事物名词的总称,比如香烟包装、食品包装等等。(2)平面设计。它属于沟通形式的范围,这个过程主要是利用大量的方法和材料,在设计制作之后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其功能是为可视文化交流提供方便,便于其产品的生产及服务。
2.2 二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1)包装设计具有商品属性。根据我国对包装下的定义,可以发现包装不仅仅有保护产品的功能,它还是产品所附带的另一种商品,而且还有其自身的商品属性。所以,包装的目的就是提高产品的销售量。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对产品进行包装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促销性,而非艺术性。(2)在视觉上传达艺术是平面设计的根本所在。首先,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而不用考虑设计意图,因此具有纯艺术性质。主要是通过艺术手段,将某些特定的感想表现出来。其次,并不是所有的平面设计都无需考虑设计意图。
结语
平面设计和包装两者之间有共同之处,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都对设计者有较高的要求,但在定义、功能、性质上也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探讨两者之间的不同,可以纠正该领域的错误理念。
参考文献
1.1正确定位包装设计的教育理念
定位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首先要确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置、明确主体对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视觉效果平淡、缺少设计目标的情况,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对设计的正确定位,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作品。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考虑,在设计中还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切入进行设计,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2设置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技术性课程
对包装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其基础课程应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中以美术设计理论课程为中心的编排方式,重视手工绘画能力的提高,将创作精力放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在选修课与必修课上应强化主干课程的设置,给学生创造更多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在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能力训练课程穿插编排,积极引导学生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对包装设计的独特理解,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1.3加强包装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进行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活动中去,并适当地给予奖励。艺术生与文化生相比具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因此应充分利用课余闲暇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弥补自身在文化知识上的缺失,同时不断拓宽在包装艺术设计上的知识面,为未来在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1.4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
中国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应该重视提高社会效益,主要指的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人才、市场、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效益,以人才市场为发展方向,将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方法,找准改革的切入点,树立起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实现我国社会效益的提高。
2结语
【关键词】高职教育 装潢艺术设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2-01
根据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进行实践教学的创新改革做以下讨论。
1.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特点
依据广州是广告、影视、媒体、IT等创意工作集聚区,及其广州背靠“亚洲创意中心”香港的地理优势,建设“立足珠三角中小型设计企业,服务国际设计市场,集地方产业与国际资源为一体”的国际合作型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利用国际优质资源,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建立“技能+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商品(国内外市场)”三递进的教学模式;组建一支来自于国内外设计企业、设计机构、专业院校的“高校名师+高级技师+公司经理”三结合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生产制作”三位一体的设计工作室,使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具有珠三角创意(设计)产业特色的国际合作型专业。
2.构建“技能+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职装潢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以广州地区装潢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结构现状的调研报告为依据,围绕广州地区的广告设计行业、包装设计行业、印刷设计行业、摄影行业等企业的平面设计岗位的用人要求,结合本专业历届毕业生从业状况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通过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设计师、总经理、市场主管及教育课改专家共同确定了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面向广告、包装、印刷、商业摄影等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平面艺术设计岗位,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设计创意能力,具备商业广告、商品包装、企业VI、商业摄影等平面艺术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装潢艺术设计人才。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规格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设计创意能力强,能熟练使用设计软件进行修图和出图,会进行商业广告设计及制作流程,懂得广告相关法律法规,能为企业进行VI设计与策划,会网页设计,能进行食品、化妆品、礼品等包装设计,掌握商业摄影拍摄技巧,具有商场美化布置的设计能力,能胜任包装设计、美术编辑、商业摄影、商场美工等平面设计工作岗位。
3.建设具有“公司化”情境的实训基地
依据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技能+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课程改革要求,建设具有真实“公司化”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既能满足校内“生产性”实训需要,并能同时承接企业项目的能力。为此,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了实训室建设的设计和论证,建成能够完全满足“生产性”实训要求的商业广告设计制作中心、商业包装与印刷实训中心、商业环境设计实训中心、装潢艺术设计表现技能实训中心、装潢艺术设计表现技能实训中心等五个实训中心,体现设计行业“公司化”工作环境的广告出品间,商业摄影实训室、商品包装设计与制作等四个实训室,通过 “公司化”的运行模式,积极对外承接业务,特别是本地民营企业的对口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工作任务和实际项目,使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技能+项目”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制作,在学校实训室就能感受到公司的管理制度、公司的出品质量、公司的成本利润,从而为企业的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4.建设“理论教学+设计制作功能”融为一体的实训室,彰显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一体化课程教学特色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及专业群实训室均具有教学功能与设计制作功能,80%的专业课都能在实训室完成,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从训练到设计到制作的一体化课程特色。装潢艺术设计团队依托广州创意(设计)产业背景,借助广州商业市场的优势,在设计行业的参与下,构建了具有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特点的“技能+项目”的教学模式。即把企业的“制作任务”、“设计方案”、“商品包装”、“产品广告”、“企业形象”等项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与相应的“手绘设计表现”、“电脑设计表现”、“商业广告设计”、“商品包装设计”“VI设计”等技能学习有机结合,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以实施,在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中进行教学,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知识和技能,遵循设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获得设计岗位的职业能力。企业把项目带到课堂、带给学生,既是实践教学,又能完成方案,既是培养学生,又能培养员工,既是教室,又是公司,真正体现企业融入学校,使设计师成为教师、企业项目成为教学内容、学生成为成员工,弥补了中小型设计公司资金、人员紧张的关键性问题,提升了中小型设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开创“双赢”的新型校企合作关系
⑴通过项目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变传统的单一技能训练为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变以前的“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使合作企业不再只是“接受者”“贡献者”,而是“合作者”“项目伙伴”。在这种新型关系中,很多企业体会到的不再是“负担”,而是流动的“智力支持”,因此很多企业也一改以前被动合作的局面,而主动与学校联系,接洽合作项目。
⑵结合专业和行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订单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结合自己情况,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成立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依托社会资源共建专业的同时,积极为企业行业开展订单培养。[1]
⑶专业教师积极为企业开展服务。在深化校企合作中,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各具特色、逐步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派驻骨干教师、共建研发中心或产学研基地等途径推进校企合作研发。
⑷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分类管理,校外实训基地较好地保证了顶岗实习的需要。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坚持“服务”原则,通过利用自身资源为企业提供人力及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攻关解决企业难题、采用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培养优秀人才、将校外实践教学纳入企业生产和运作计划等途径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使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
结语
积极探索校企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的实践教学模式,保证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实践教学制度措施得力,各环节落实到位,质量有保障,特别是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这是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改革探索的航标所在。
一、艺术设计对生活的影响
艺术设计与生活如影随形,如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如同鱼与水的关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突出艺术设计对生活的影响。首先,艺术设计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很久以前,在人类出现以后,虽说那时候的生活状态极其艰苦,但是,从人类开始尝试钻孔、打磨石器那一刻开始,设计也就诞生了。也许,在那个年代,人类注重的只是工具的实用价值,但制作工具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设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人类的艺术生活方式由此拉开新的篇章。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俨然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设计的存在是为了使生活、物质、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现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产物都是艺术设计的功劳,将实用价值和审美结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以享受和满足。艺术设计将精神与物质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美。我们生活的各种环境和我们使用的各种产品都是经过艺术化的设计,使其产生出超越了其功效的价值。艺术设计提高了我们生活的质量,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其次,艺术设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对生活更高的追求就是在体验产品的实用性的同时还能带来感官的享受。一件没有经过包装的物品,可能我们不会看都不会看一眼,但是,一件本来我们不需要的但被精美的包装的物品,我们可能会一冲动就买下来了。产品会因为包装设计的不同而价值不同,比如饭店等因为环境设计而抓住食客的心,书籍因为精美的包装而吸引读者的眼球,美食因为广告设计而充满诱,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艺术设计的魅力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商品因为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刺激不同的人产生欲望,因此,艺术设计是商业竞争中的一个法宝。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充满艺术设计的广告,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手机软件、电脑网页中以及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广告,总有一些会吸引住消费者的目光。于是,很多的厂家有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也许生活中也充满了很多虚假广告,但总的来说,艺术设计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二、艺术设计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方向
这是一个渴望创新的时代,不管是哪一方面都需要创新,艺术设计更是如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正朝知识型转变,要想抓住人的心,不仅要提高物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还少不了充满创意的艺术设计。在这个竞争激烈、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艺术设计已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必须有引领时尚以及超前的意识,这样艺术设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生活。所以,未来的艺术设计必定有以下几种趋势。第一,艺术设计理念趋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不同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当然也是艺术设计需要突破的一大方向。如何利用唯一适合我们生存的家园,使其能够让我们长久生存下去是设计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未来的艺术设计肯定是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的设计,这是时代赋予艺术设计的使命。第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科技化,未来的设计也会趋向科技化。未来的艺术设计中的主角肯定以科技为基础的设计,并结合了技术和环境。科学是把双刃剑,但只要被得到正确的设计,就会造福人类,改变生活。第三,未来的艺术设计一定是人文设计,并且具有民族特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设计必须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族气息,这样的设计才是被人类生活需要的。我国是一个民族文化悠久而且人文资源丰厚的国家,如果在创造和设计中将其融入进去,使艺术设计带有民族韵味,那么我们将会走向世界,深入人类生活。
一说到艺术设计,很多人都会觉得高深莫测,触不可及。其实,艺术设计深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设计对生活的影响,说明艺术设计与生活形影不离。然后从未来的生活特征来说明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可持续性、高科技化、民族化以及人文化。
作者:任新强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艺术设计;图形;符号
中图分类号:J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62-2
艺术设计中的图形与符号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图形可以理解为所有存在的一切图型以及符号。艺术设计的过程就是通过对图形符号的选择,根据作者的本身的意图和思想来进行的加工再创造,使其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一、图形与符号概述
图形对于艺术设计而言是一种图绘的形象,是在某种载体上的物象的形状,是对某一形象通过在作者的创意思维的充分想象,追求图形的艺术造型魅力,并且容易引起人们视觉上的共鸣。故而可以理解为图形是作者用来传达某种思想或者某种信息的载体。而符号可以理解为一种视觉的语言,同图形一样,是用来传达某种思想或者某种信息的载体,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艺术设计中,图形符号大概可以分为传统的图形符号、抽象的图形符号,以及自然的图形符号等。传统图形符号主要指传统的纹样、绘画、民间艺术等等;自然的图形符号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所存在的一切,山、水、树木、花草等等,人类自身也是一种自然的图形符号的存在形式。抽象的图形符号是指没有具体形象的图形样式,此外几何图形也属于抽象图形符号的范畴。
二、图形设计与符号语言关系及艺术魅力
基于视觉领域的艺术设计中,到处可见符号语言同图形设计的影子,可以说图形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对符号语言化的运用,通过符号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和逻辑思维,加以加工创造形成具有特定意境和意蕴的信息图形设计,而且在这种方法在表现形式上更为鲜活、生动。早在我国的远古时代人们就用图形与符号来进行思想的表达,而且图形化的符号语言,充分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艺术设计中,人们通过符号语言,将生活中的各种认知和想象,以及生活经验来进行情感上的传递和表达。符号本身就是具象的、现实可感的、鲜活生动的语言形式,再加上图形本身就是符号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艺术设计作品本身就是作者通过将符号语言图形化的视觉语言表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引起人们普遍的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人们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符号语言同图形设计的艺术魅力。
三、图形与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魅力
(一)图形与符号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魅力
广告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引起人们的共鸣,其主要的构成要素就是符号语言同图形设计的展现。广告设计中的图形与符号往往包含鲜明的象征意义,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延伸性,不同的图形符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空间构成中可以是指向同一物体,也可以指向不同的物体。
例如,中国结是具有鲜明意义和指向的图形符号,在我国中国结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而在国外,中国结代表的就是中国。在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结备受国外设计师们的青睐,成为国际上的时尚元素。现今国内外的广告设计,都在疯狂地追求广告的创意性,而广告创意的基础正是利用符号语言同图形设计的象征意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时间轴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以产生无数的象征性的符号语言。某国际时装艺术节广告招贴设计,要求要以中国传统的图形纹样和符号作为基本的设计元素。很多设计者从不同的创意视角来进行设计。例如有设计者将中国传统的汉字衣服的“衣”字来进行演变,通过将“衣”这一符号语言进行加工、演变成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其不仅具有衣服形象,又兼具视觉上的冲击力,极具艺术魅力。
(二)图形与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视觉魅力
经济的增长,使得商品的包装设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的包装设计作为商品信息传达的一种视觉上的符号语言,影响着商品的美观、销售以及商品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图形设计与符号语言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极具视觉魅力。现代社会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设计,符号语言简练、图形设计创意新颖的产品往往能给人以觉上的冲击,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商品的包装设计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知,引起其心理上的共鸣,必须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设计师通过将符号语言、图形设计的象征意义,以及色彩、文字上的选取构思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从而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外包装。
例如康师傅茉莉清茶的包装设计,一改平时人们对茶饮料的传统印象,在瓶标上采用的是全瓶标,色彩清新自然,将茉莉花的图样以及“茉莉清茶”这四个汉字在样式形态上进行加工创造,这种图形化的符号语言带给人一种春天的感觉,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不可言喻的心理愉悦感,这也正是符号语言和图形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视觉魅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设计中图形与符号的运用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又兼具传统艺术文化的内涵。设计师通过对传统的图形与符号进行选择、加工,并且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使其能够形象、生动地来传达设计者的思想。通过对图形与符号的创新,使其不仅成为文化内涵的载体,其本身更具艺术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朱向欣.符号与图形的艺术设计[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
[2]罗峰.图形与符号学浅悟[J].文化艺术,2011,(10).
关键词:艺术设计办学特色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教育部对原有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将原属于工艺美术范畴的装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整合,设立了一门新专业——艺术设计。由于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这也使得该专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门迅速发展壮大的新专业,国内绝大多数院校均纷纷开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11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艺术设计专业。
然而,当人们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回顾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却不难发现,伴随着中国20多年来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激烈变革,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在经历着一场爆发性的突进。今天,无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数量,还是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还在以几何倍数激增。办怎样的艺术设计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如何展开,培养什么样的艺术设计人才成为摆在许多人面前的问题。这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特色的研究是许多学校正在艰难探索的课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开办艺术设计专业之初,许多学校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思路,只是觉得有生源,市场又需要,因而一哄而上,唯恐错失发展良机;另一方面,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涵盖了原有的装潢、室内设计等多门专业,因而许多学校在开办艺术设计专业后,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人云亦云,大家千人一面,以至于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方向成为大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主流方向,课程设置也是大同小异,大家几乎按照一个模子在培养学生,结果是平面设计、环艺设计的学生满天飞,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可言。
那么,如何在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色谈起。
一、关于特色
关于“特色”一词,《辞海》中并无解释,只有对“特”字的释义。“特”是多义字,其中有一种解释是“独”的意思,出自《庄子·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引申为“专一”。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特色,应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特征或标志。换句话说,特色就是与众不同,是在相互比较中凸显出来的。特色既是一种差异,更是一种优势。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所谓办学特色,是指优于其他相关学校的独特品质,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的沉淀,是传统和风格的长期积累。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
放眼世界,我们不难从发达国家中找到实例。如同美国多元的社会文化结构,美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呈现着明显的多元化状态。各个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如我们既可以看到像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这类重视学生思辨能力、个性、社会参与意识的精英教育模式,也可看到类似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设计学院一样设在理工大学氛围中的重理性、重功能的艺术设计教育,当然还有在纯艺术氛围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如库帕联盟等。正是这些形形、各具特色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广泛选择的余地,也为社会的需求提供了广泛的专业人才。
二、准确定位是寻求办学特色的基本前提
笔者认为,研究“办学特色”,必须把握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准确定位。而定位,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而言,就是要懂得取舍。只有通过对各自学校具体情况的客观分析,做出较为理性的定位判断,才能逐步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商学院为例。首先,关于学校情况的分析是:建院时间短,办学历史不长,学校名气小;但学校为典型的商科类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与市场接轨较紧密,如市场营销、广告学等,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在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劣势(学校名气小,报考生源质量不太高,学生在起跑线上就比对手要弱),因而并没有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为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不但在专业素养上赶不上人家,毫无优势可言,而且又会丧失发挥自我的某些特点和长处来形成差异甚至于形成比较优势的时机。与此同时学校也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即处在学校大的商科背景下进行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可以努力使艺术设计专业与现代商科的各个分支、专业相互渗透和交叉,形成优势互补,并产生一种交叉学科的新优势。如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就是将艺术设计与广告学、传播学及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知识相互渗透、交叉,从而形成了具有湖南商学院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模式。在具体办学过程中,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有意识加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传播学、广告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鼓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完成专题作业及参加专业竞赛时与广告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合作,使其在发挥各自所长的同时又能取长补短,学生的整体策划与创意、表现能力显著提高。如由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和广告学专业学生合作创作,主题为《雅倩佳雪防晒霜——躲避不是办法》的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90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04年度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唯一全场大奖,充分显示了专业办学的成效。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学生合作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自2004年以来多次荣获国内外知名专业广告竞赛(如美国ONESHOW等)各种奖项,在国内广告业刮起了一股旋风,甚至于被业内人士称为“湖南商学院现象”。可以说,艺术设计与广告学专业的交叉融合,成为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一个亮点。正是有了较准确的自我定位,经过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正逐渐突显出来。
三、比较优势是突出办学特色的关键
如果说准确定位是寻求办学特色的基本前提,那么,制定合理的定位策略,创造差异,从而体现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是突出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就艺术设计专业而言,突出办学特色就是要避免在专业建设中的“大而全”“人云亦云”和“随大流”,要突出重点方向,要与众不同,要努力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状态。这也就是说要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先从某一个方向寻求突破,而后带动其他方向的相应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不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而这种特色一旦形成,就会在教育市场上形成一面旗帜,就会铸造成自己的品牌,就会更容易被教育市场认可而形成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会形成“产出——有效产出——资源回笼——有效产出”的良性循环,并在这种良性机制下推动专业建设跃上新台阶。
以英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为例。不少院校十分注重与当地产业相结合,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同时,又各自形成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与办学模式。如英格兰中央大学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的家具专业、珠宝专业,考文垂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交通工具、汽车设计专业,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玻璃、陶瓷专业都是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同时又是服务与地方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拥有巨大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
实际上,在我国,也有不少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过程中通过准确定位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专业办学特色逐渐显现。如湖南工业大学(原株洲工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前身为1985年在全国首创的包装设计专业,其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敢为人先,20余年来,始终坚持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高举包装大旗,以包装艺术设计方向为重点突破口,结合学院工科背景(特别是结合了包装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较好地打造出了“包装设计”这一品牌。今天,该校培养的包装设计人才已遍布全国各地,有的也已经成为我国包装设计行业的精英。
关键词:甲骨文记忆展;包装艺术设计;典;艺;工
殷商甲骨文,上承原始刻划符号,下启青铜铭文,后世汉字与之一脉相承,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流传使用至今的古文字。
2015年10月,国家典籍博物馆从35000多片馆藏甲骨中,精选60余件体量大、刻字清晰、代表性强的珍品面向社会展出。通过多样化的创新设计进行场景复原,结合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互动科技,实现了科普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如此大规模、高规格地集中展示甲骨,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此次展览得到了馆领导的高度重视,现已申报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为了让评委会在短时间内对本次展览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按照申报流程的要求,馆方委托社会教育部制作此次展览的整体宣传片。
宣传片长度长度要求不超过5分钟。作为本片导演,怎样将文学脚本中客观平实的陈述性话语用生动鲜活的声画元素进行合理的匹配和包装,是我在宣传片制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选字”分段
宣传片整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序言片头部分、主体叙述部分、结语升华部分。由于片长很短,还要兼顾讲解的逻辑性,经过对文学脚本的内容整理,决定宣传片主体部分从展品简介、艺术设计、用料选材三方面进行展示。
为了凸显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设计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有典有据的特点,以“典”、“艺”、“工”三个汉字以及包含这三个汉字的经典名句及著作“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尚书・多士》、“艺天下无双”――《唐诂林・雅量》、“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周礼・考工记》作为三部分的转场元素。(见图1、2、3)
主体部分三方面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作为宣传片的主题的两句四字短语“材美工巧”、“雅艺盛典”水到渠成,形式工整而又具有文学美。(见图4)
二、艺术设计
(一)片头特效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古文字都活起来”是本次展览的整体设计理念。为了展现埋藏地底沉睡千年的古文字被唤醒的创意,片头设计使用了三维CG模型场景还原结合流体动画的方式模拟风吹沙土――露出甲骨文――甲骨文苏醒发光的场景。结合粗犷辽远的男声呼喊及富有节奏感的鼓点音效,营造出富有冲击力的厚重气氛,与展览主题相得益彰。(见图5-图9)
(二)古今结合
视频包装设计中出现的“典”、“艺”、“工”三个字均以其甲骨文、金文形态出现,辅以旋转动画效果(见图10-12)。在更好的突出让古文字“活”起来的创意基础上,又让观众能够古今对照,看片子的同时增长了文字学的知识,体会先人造字的本意。
三、创作体会
笔者在文化事业单位影视艺术行业从业8年,制作过十余部此类宣传片。在这种强调叙事逻辑的说明性视频作品中,包装艺术设计呈现的视觉效果对于整部片子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摘 要]三大构成是学习艺术设计的基础,构成艺术与设计艺术有着紧密度的联系。产品的包装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对商品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使其能促进产品的销售。本文将通过包装设计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的联系来论述构成艺术在产品包装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包装设计 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
产品经过包装后不仅可以促进该产品的销售,还具有保护该产品的基本功能。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不仅要运用多个元素来吸引消费者对商品产生兴趣,同时还能通过这些设计直接把商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快速的接受该产品的信息。生产厂家包装的产品已经开始综合利用颜色、结构、材质等多个因素来表现产品的内涵和信息。包装设计师们需要将构成艺术的特征结合包装的功能及市场特点,重新出发,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本文从包装设计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构成的联系讨论构成艺术在包装设计中重要意义。
一、平面构成与包装设计的联系
平面构成是将视觉元素按照美学的视觉效果和力学的原理,在二维的平面上进行具有创意思维的编排和组合。平面构成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同时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完美的结合起来。平面构成课最初源自德国包豪斯艺术设计学院的基础课程。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都将平面构成视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平面构成的学习创造了更赋予现代感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同时平面构成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们带来了新的设计启发,让设计师们从新的维度去思考问题。平面构成中有许多基本形的创意方式,例如重复、近似形、渐变、发射、特异、密集、对比、空间等。同时平面构成的课程学习中,有涉及到空间中肌理的认识与表现。通过各种平面图形的不同的创意语言,设计师可运用其不同的视觉创造原理表达独特的设计创意。
产品包装图中的商品图片、文字以及背景的配置,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为目的,是推销产品最直观的方式。只有包装图案能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强烈的刺激才能更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而且许多消费者还经常带有即效性的消费行为。现在许多包装的设计过分地强调美观,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性,而忽视了产品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应把包装设计上的缺点在创新的过程中改进。包装设计出来的产品是给消费者所使用的,从消费者使用方便和喜好的角度考虑是包装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设计师应结合平面设计的创意设计手法,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包装设计作品来。
二、色彩构成与包装设计的联系
色彩构成一种是色彩的相互作用,它从人对色彩的基本知觉与心理出发,用理性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将复杂多变的色彩现象还原为色彩的基本要素。同时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变化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重构色彩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理性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色彩不能脱离形体、位置、空间等而独立存在。万物都离不开色彩,人们就是生活在色彩之中的。色彩从客观的角度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从主观的角度上又是一种反应一种行为。色彩心理通过视觉,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等,其反应与变化是复杂多变的。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同时由色彩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色彩的联想带有情绪性的表现。受众的色彩感受受到年龄、性别、文化、民族、宗教、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可口可乐的产品包装设计,可口可乐公司为体现可乐的经典特征以红色为产品包装的主色调,但到了阿拉伯等中东国家,由于当地的气候颜色,同时把红色视为不吉利的色彩,可口可乐公司因地制宜,很快的做出调整,将产品包装的主色调换色绿色。人们也能常常感受到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这些影响能左右我们的情绪。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有些要通过间接的联想,更高层次则涉及到人的观念与信仰。有实验表明,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增加,情绪容易兴奋冲动;而当人们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研究表明,颜色也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却是放松,这些实验都告诉我们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色彩的冷暖人的心理也有影响。由此,我们可知色彩构成对包装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的产品对应的是不同的购买人群与阶层,设计师们应总结并运用色构的相关知识,抓住色彩心理对消费者的影响,设计出美观,易于受众接受,同时能促进产品销售的包装设计作品来。
产品的包装色彩构成是有其特性的,绘画中的色彩是注重的色的规律和感觉,追求的是自然的色彩规律。而包装的色彩则要求醒目,要有强烈的对比,对人们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来促进商品的销售。产品的色彩感往往是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所谓的色彩感就是通过视觉而产生的感情联想和反应。虽然不同的地域、国度和民族各有自己的喜好偏爱,但是由于人们爱美和对新鲜事物的憧憬心理相同,所以有的时候是有共识的,有共同反应。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对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色彩的运用在同类的产品中要有很强的识别性。②设计师对产品的色彩设计在体现产品特征的同时,也要注意与产品的其它因素相协调。③产品的色彩设计需结合受众的年龄、民族、性别做综合分析,能广泛的被大众所接受。④色彩的使用在美观醒目的基础上,同时对产品的文字内容有很好的衬托作用。⑤产品包装的色彩设计,还应注意产品叠加的效果,产品整体的摆放应突出,美观,有活力。⑥设计师色彩运用,还应考虑到印刷成本与印刷限制。这些仅是产品包装设计运用的几点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包装设计色彩走向将是多方位的。我们还需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设计师们应灵活运用色彩构成及色彩设计的相关理论,结合产品的特点进行设计。
三、立体构成与包装设计的联系
关键词:民国初期;艺术设计思想变革;“洋为中用”
“洋为中用”的观念较早地可以追溯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但与主要目的是“对外御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不同的是,民国初期“洋为中用”观念更多地运用到与民众生存密切相关的生产与生活事务上。
1 民国初期艺术设计思想变革中的“洋为中用”
民国初期,禁锢民众思想和行为的专制制度已被废黜,民众在思维取向与审美心理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西方的艺术设计思想与形式被顺利地引进中国,促进了民国初期我国艺术设计思想的变革。在设计师与民众的双重鼓动下,“洋为中用”的艺术应用模式逐步显现。民国初期艺术设计思想变革中的“洋为中用”观念持续了近代知识分子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初步解决了艺术设计思想与形式中的观念之争,暂时调和了民族危机时期艺术设计思想中“西洋化”与“民族化”的矛盾。
2 “洋为中用”观念的应用模式
2.1 外国艺术设计思想为中国所用
民国初期,传统伦理道德与习俗对民众思想的钳制力已经减弱,民众中“崇洋”观念盛行。外国传统的装饰主义设计思想与20世纪初流行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被中外设计师们不分历史时期地引进中国,这些设计思想对于国人来说都是新的观念。在欧化问题上,民众持开放态度,认为欧化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时引进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设计思想,能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实用、新颖、便于与中国设计实际相结合为我国各项艺术设计服务为主,如“广告不可忘却之一点,即吸引顾客之法”“广告多新颖奇特惹人注目”“包装精致博他人欢心,所以商人能费些少的费用,必能推广货物的销路”等。西方近代“以人为本”的卫生、舒适、方便等设计思想被传入中国,改变了民众对于传统住宅设计的看法,使得民国初期住宅设计更加科学化、理性化。如“卫生以清庥肴展馕至”“新式住宅,最需要的条件旧式‘安适’和‘便利’,而同时必须处显示,显露着‘科学化’”等。
西方艺术设计思想的引进与学习,促进了民国初期艺术设计思想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外国思想为我所用,既能迎合民众的生活与消费心理,表现出艺术设计中与时俱进的先进性、科学性与国际化特性,又能促使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紧追时代步伐。
2.2 外国艺术设计形式为中国所用
国外艺术设计思想的引进的同时,民国初期设计师也在大胆引进外国艺术设计形式。形式的引进与应用最初以模仿为主。“中国工厂仿造之洋货,现已日有进步”的报道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商品造型设计中外来元素审美需求的增加及仿造外来样式水平的提高。民国初期机制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以仿造外国产品样式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为早期应用外国艺术设计形式的主力军。民国初期,无论是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是民众的消费意识,都为应用外国艺术设计形式提供了基础,并为设计师学习和应用外国艺术设计形式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前提条件。
民国初期,在学习外国艺术设计的形式上,经历了从早期学习样式的装饰性、多样性向以人为本、功能主义设计发展的基本历程。早期学习的外国样式偏装饰主义设计风格,如维多利亚风格样式、“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样式、“装饰艺术”运动时期设计样式等,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渐过渡到向功能主义设计形式学习为主的阶段。在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住宅设计、家具设计等方面,在形式上都有很强的模仿性与结合中国国情的应用性特征。如在广告设计领域,为吸引顾客注意力,商品展示中“商店有效西法,将电灯装入橱架之内”、在建筑及住宅设计中采用几何设计样式、注重以人为本、功能为上的设计形式等等。外国设计形式为我所用,其功能性的新形式的设计如“窗牖嵌以玻璃,则明亮而透光”等适应了新时代民众注重改善自身生存质量的使用要求。
2.3 “中西融合”设计手法与国民审美心理
民国初期,民众审美心理出现多样化特征。接受过新知识教育的年轻人和在大中城市生活的居民思想比较开放,比较容易接受西方设计样式,并在认识到西方某些设计观念与形式优越性的条件下,具有对外国设计形式的较强烈的使用与审美需求。而在经济相对落后和环境相对封闭的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纪较大、传统思想保持较好的老年人,则在审美心理上仍然具有很强的传统守旧性特征。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一些民族责任感意识强烈的知识分子也在呼吁“急需建设保持我国民族及民族性文化,以维持我国民族生命”。他们积倡导民族形式,以应对日渐盛行的崇洋观念及经济领域国货销售不畅问题。这种情况下,一种“中西融合”形式的国货设计品开始流行并影响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旗袍是民国初期艺术设计思想变革过程中“中西融合”综合外国现代裁剪技术与设计理念的典型代表。
民国初期,民众热衷于“中西融合”的综合设计样式,如现代材料的包装盒上印制民族传统图案,中式图案上运用西方版式或增加西方元素等等,既能满足自己崇洋审美心理与价廉物美的便利,又能从根本上找到民族情感的寄托。当时学者评论民众的“中西融合”审美心理及“洋为中用”设计样式时说“在旧式的房屋外面砌了些红砖,就算是洋楼,这是中国人心目中之西洋建筑。……打着锣鼓的新戏,时装美女的月份牌,这是中国人心目中之西洋艺术。”“中西融合”成为民国初期艺术设计思想变革中“洋为中用”的重要思想,一方面是出于民众对西方设计功能性、经济性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对民族审美心理的尊重,“洋为中用”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3 结语
民国初期艺术设计变革思想中的“洋为中用”观念,很好地解决了艺术设计中的中外思想之争问题,是中国以设计师为代表知识分子和开明民众从民族立场出发利用西方设计观念与形式的“中庸”化路径。其“洋为中用”学习国外艺术设计思想与形式及设计处理方法,直到今天仍然给当代设计师在利用外来设计思想与形式方面以很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坚瓠.“欧化”的中国[J].东方杂志,1923(4):1.
[2] 天翼.家具改良说[J].进步,19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