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间结构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

时间:2022-12-18 06:2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间结构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空间结构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郑州;星级酒店;空间分布

一、引言

随着城市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星级饭店的空间分布成为城市空间变化的一大特征。20世纪60—70年代,国外游憩地理学家就开始注意到游憩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旅游供应(包括服务设施)的地理结构问题。但是从相关文献来看,目前从空间的角度研究旅游宾馆酒店的论著大都着眼于国内外旅游较发达的城市,如伦敦、多伦多、北京、上海、南京等,至今没有学者对河南旅游饭店的空间结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河南省的旅游饭店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二、郑州市星级酒店发展背景

郑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业发展条件:①区位条件优越。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会,京广、徐兰两大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在此交会,京珠、连霍两大高速公路也在此交会,是中国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是中西部地区通向海外的一个主要通道和出口,也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一个主要连接点。②旅游资源丰富。郑州是我国第一座有城垣和规划的城市,早在3600多年前,商汤就在这里建都,成为我国现已考证的最早的都城,,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旅游区点100多处。郑州是中国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和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已跻身中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③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郑州素有“绿城”的美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1%,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郑州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产业,见表1,州市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且发展势头良好,在此背景下分析研究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特征

截至2009年底,郑州市域范围内共有旅游星级酒店125座,其中五星级5座、四星级21座、三星级64座、二星级35座、没有一星级饭店。从酒店星级为标准进行划分,郑州市区内旅游星级酒店具有明显的梭形结构,两头小,中间大;从空间形态来看,郑州市的星级酒店主要呈现出如下的特征:

1.市区集中指数较高,分布异常不均衡

这里笔者采用集中指数对郑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度量。集中指数是衡量一种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程度的指标,用以对比两种地理要素的分布,其意义在于:数值越高表明该项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越集中,数值越低说明该项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越分散。对于任何一种经济活动而言,集中指数都介于50一100之间,当地理要素或一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达到均匀极限时,其集中指数为50,反之为100。此处计算公式可描述为:C=(1一h/H)×100%……………(h=hl+h2+……+hn)

式中c为集中指数,H为郑州星级酒店数目总数,hi为各区县地区的星级酒店数,n按下述原则确定:将星级酒店数量在各个区县地域上的分布,按多寡顺序排列,设为h1、h2……hn,星级酒店在郑州市的总数量为H,当hl+h2+……+hn=l/2H时,n即为所求。此时1/2H的意义为:占郑州地区半数星级酒店时的总区县数目。H值较大时,C值较小,表示星级酒店的地域集中程度较低,区域分布较为均衡;H值较小时,C值较大,表示星级酒店集中程度较高,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一般来说,集中指数50以下为布局相当分散,50~60为相对分散,61~69为相对集中,70~80为相当集中,80以上为高度集中。

将表带入公式C=(1一h/H)×100%……………(h=hl+h2+……+hn)得到,2009年郑州市星级酒店的集中指数C=98.4%,布局非常集中,各区县星级酒店的分布差异较为明显。(图)金水区成为星级酒店的集聚城区,占全市星级酒店总数的49%。

2.与各区的商业级别高度关联

饭店作为商业用地的一部分,发展好坏直接与商业的繁荣程度息息相关。郑州市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坐落在金水区内,这里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大型百货商场和大量的娱乐设施、金融机构等,酒店星级普遍较高;二七区是郑州市的老商业区,是次中心之一,但商业集聚程度远低于金水区,酒店星级以中低级为主;中原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集中了大量的政府机关和少数商业设施,区内有1座五星级酒店,1座四星级酒店。可见,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区的等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酒店的等级结构。

3.与地价级别成正相关,向地价级别较高区域集中

对城市游憩设施而言,墨菲等研究证明了饭店、旅馆和娱乐业等具备在地价峰值区(thePeakLandValueIntersection,简称PLVI)布局的经济能力。这个结论对星级酒店整体是实用的。但具体而言,酒店等级、接待服务能力和效益水平不同,对地价高低的敏感程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服务等级高的酒店更愿意布局在地价高的地段。

郑州市星级酒店随着星级的提高,分布在高地价区的酒店数目逐渐增多。在郑州市的一级地价区,集中了五星级酒店的80%,四星级酒店的38%,三星级酒店的59%,二星级酒店的37%,酒店总数的50%。这反映出高地价区对星级酒店的集聚效应。

4.向城市主要干道集中,随环线圈层向外递减

交通便利程度是决定星级饭店选址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失去交通线路的依托,饭店便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郑州市125座星级酒店分布在66条街道,金水路、花园路、中原路、红专路、经三路、丰产路等均为郑州市区主干道,道路两侧的星级饭店相对集中,占郑州市区星级酒店总数的42%,而次干道则成了低星级饭店分布的主要地带。

2009年底,郑州市区内环线以内拥有星级饭店60座,占郑州市星级饭店总数的48%;二环线以内拥有饭店26座,占总数的21%,三环线则只有11座,占总数的9%,四环线仅有4座,其余零星的分布在四环线以外。

5.景区对星级酒店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明显

当暂住地附近的旅游点到住地距离可以保证旅游者能在一天内完成到该点的旅游时,旅游者也会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若一天内完不成游览时,旅游者倾向于住在风景区内。受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的影响,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往往选择该旅游区的中心城市或较高级别的风景区或附近暂住。登封是郑州市旅游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有全国首批5A级风景区嵩山少林景区,中岳庙、嵩阳书院、法王寺等云集在此,当地的佛禅文化、武术民俗、素斋饮食等有机融合,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城市游憩商业区。旅游设施在空间上的集聚同时间一样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效应。这种集聚不仅表现为旅游者人数的绝对增加,而且通常表现为旅游吸引物的分布、星级宾馆和餐饮业的分布、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分布。为了最大化的吸引游客投宿,满足各种消费需求,四星、三星、两星级酒店在登封均有分布,并呈现出贴近旅游吸引物的趋势。

四、结论

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集中指数高达98.4%。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区的等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酒店的等级结构,商业中心区越繁华,星级酒店的数量越多、级别越高。星级较高的酒店具备在地价峰值区布局的经济能力,向地价级别较高区域集中。并且呈现出向城市主干道集中,随环线圈层向外递减的现状。在城市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景区对星级酒店产生的影响,使星级酒店向景区集聚,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县级市登封就是典型。而金水区是郑州市商业最发达、一级地价最多的区域,完全符合上述特征,已成为郑州市星级酒店的集聚区。

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服务设施区位研究意义也愈来愈显得重要。根据郑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到2011年,郑州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将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50亿元。这个目标考量了郑州市的接待能力。就郑州市星级宾馆的现状,是远远不能达到的。因此,要把郑州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集散地,在投资建设星级酒店时,不但要结合郑州市的总体规划,还要充分考虑分布特征,仔细衡量利弊,否则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捷周寅康等:旅游地理结构与旅游地持续发展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地学专辑),1996(5):45-49

[2]钟玉锋张明举孙钰霞:宜宾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8—62

[3]宁越敏: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J]地理学报,1984(2):163—172

[4]R.E.Murphy.Thecentralbusinessdistrict:astudyinurbangeography[M].ongman,1972

[5]胡志毅,张兆干.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1):107

[6]保继刚: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在宾馆选址中的意义初探[J]人文地理,1991(9):37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活动主体

论文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有条件逃离城市的拥挤、喧哗与繁杂。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出现人口郊区化现象,一些工厂、商业企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发展,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批发商业。某些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近郊区商业销售额总量、销售额增长速度均有超过市区同类指标的趋势;商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额等比重在郊区有增加趋势,在市区有减少趋势;同时市中心的商业区并没有衰落,这种情况有别于郊区化,我们称之为离心化。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城市商业离心化的程度及趋向、与国外对比、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第3篇

>> 多中心结构:我国特大城市的未来形态 我国特大城市的消费结构研究 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举措 特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生态文明视野下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优化 未来的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产业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理论探讨 “两规”协调下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划定研究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路径研究 特大城市的门槛 新阶段我国特大城市提升金融辐射力路径选择研究 我国特大城市CBD建设投融资方式及存在问题研究 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刍议 美国特大城市交通治理的启示 “减量发展”:中国特大城市的新信号 建设重庆特大城市的几个重点 宝鸡建设特大城市的战略构想 特大城市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 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 乌尔帝国阿马尔辛王的贡牲中心结构和总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年7月2日。

Garreau J., 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 New York: Doubleday, 1991.

[美]爱德华・索亚:《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张莉:《尔湾:解读美国后大都市时代城市发展》,《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第3期,第80~84页。

[英]彼得・霍尔、凯西・佩恩著:《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罗震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孙斌栋、魏旭红、王婷:《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地理科学》,2015年第4期,第402~409页。

[美]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Fujita M, Ogawa H., "Multiple equilibria and 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nonmonocentric urban configuration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82(2), pp.161-196.

Lee B, Gordon P.,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6th Annual Meetings of the Wester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at Newport Beach, CA. 2007.

Meijers E J, Burger M J.,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0(6), pp.1383-1402.

孙斌栋、张婷麟:《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区尺度的实证研究》,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2013年。

孙斌栋、李琬:《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市域数据的实证研究》,《地理科学》,待发表。

孙斌栋、潘鑫:《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研究的进展――单中心与多中心的论争》,《城市问题》,2008年第1期,第35~37页。

孙斌栋、涂婷、石巍等:《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交通绩效检验――上海案例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第63~69页。

Bindong Sun, Zhou He, Tinglin Zhang, et. al. "Urban Commuting Duration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ransporation, forthcoming.

第4篇

关键词: 满堂红脚手架 ;高空散装方式 ;主、副桁架 ;水平剪力撑安装

中图分类号: TU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由于钢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空间结构的优势,还可以回收利用,成本低,易于预制和安装,施工周期短等等优点,且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钢网架、钢屋架等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的出现,过去露天的体育场地逐步被室内体育场馆所代替,从而使人们的体育活动免受天气的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室内体育场馆也出现在了学校的基础设施中,本文主要介绍天津某中学体育馆工程练习场上空钢结构采光屋面钢屋架安装。

2工程概况

下面我们以某中学体育馆工程为例,深度解析跨度钢结构屋架安装技术,对大跨度钢结构屋架安装的特点和施工技术展开分析讨论。此工程为地上两层建筑形式,首层层高 4.5m,檐口高度 21.8m,是一个集健身厅、网球馆、羽毛球馆及综合比赛大厅为一体的综合体育场馆,首层为健身厅,二层包括网球馆、羽毛球馆及综合比赛大厅。其中练习场综合比赛大厅为该体育馆最大场馆,建筑平面尺寸为 42×52 m,屋面采用钢屋架保温彩钢板采光屋面,屋面两侧沿 42 m跨度方向设置两条主排水天沟,屋面顶部沿 52m 跨度方向设置10条次排水天沟。钢屋架由6道主桁架、15 道副桁架和 28 个水平剪力撑三部分组成,主桁架采用 Q235-B 无缝钢管焊接而成,钢管截面规格主要为φ325×10、φ89~305×10,结构形式为两坡,副桁架采用 Q235-B 高频焊接钢管,截面规格主要为φ89×4、φ60×4,副桁架与主桁架采用高强螺栓成垂直方向连接,水平剪力撑采用φ20 圆钢制作,整个钢屋架支撑于比赛大厅周边框柱上,框柱柱顶预设钢埋件,钢屋架支座位于主桁架两端。屋面板采用 100mm 厚岩棉夹芯彩钢板材,屋面上设置全隐框采光天窗。

3施工方案的确定

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由于施工现场无整体或滑移吊装条件,屋架采用高空散装方式安装,安装操作平台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整个屋面系统的安装程序如下:体育馆练习场比赛大厅屋架支撑框柱施工、柱顶预设钢埋件―钢构件预制―主、副桁架安装―水平剪力撑安装―钢檩条安装―二次涂漆―屋面彩钢板安装―屋面采光玻璃窗安装―包角、披水、打胶施工。

4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4.1. 满堂红脚手架搭设

根据钢屋架的结构形式,和钢结构的特点――钢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空间结构的优势,还可以回收利用,成本低,易于预制和安装等等,施工采用满堂红脚手架安装平台。满堂红脚手架既是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同时在主桁架安装过程中也起到临时支撑主桁架作用,脚手架的搭设形式必须通过设计计算。

考虑运动馆,体育场二层,满堂脚手架搭设满堂脚手架一楼平板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了100%,下部钢管模板支撑已拆除,因此首层梁板是否能够支撑上部满堂红脚手架体需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分析钢屋架安装满堂红脚手架立杆对首层楼面产生的荷载为 2.65 KN/m2,而体育馆比赛大厅楼面的均布活荷载设计标准值为4 KN/m2,因此体育馆首层梁板能够承受上部脚手架产生的荷载。脚手架搭设施工中严格遵守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板按照支撑架体的平面尺寸满铺。

4.2主、副桁架安装

主、副桁架安装是整个施工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钢结构屋架安装的成功与否也体现在这个环节上。整个屋架安装过程中被视为相邻的两个主桁架副桁架,主桁架安装启动安装程序从一个侧面进入安装顺序。安装前,应复校框柱柱顶埋件轴线、标高各项数据,并标注在框柱柱顶表面上。柱顶埋件标高误差较大的采用垫平钢板找平。主桁架长 52 m,施工采用高空拼装法进行安装。相邻主桁架间副桁架采取加工厂预制,运至施工现场后吊装运至相邻主桁架间采用高强螺栓与主桁架固定方式进行安装。

主、副桁架安装应充分分析钢结构本身它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空间结构的优势,还可以回收利用,成本低,易于预制和安装等特点,安装步骤如下:(1)采用塔吊将预制的主桁架组成钢管吊装至脚手架安装平台上;(2)安装主桁架支座:(3)将桁架下弦组成钢管点焊对接定位;(4)点焊安装连接桁架上、下弦且与下弦垂直的钢管;(5)点焊安装桁架上弦钢管;(6)点焊安装桁架斜撑钢管;(7)按照上述步骤点焊安装相邻主桁架;(8)在主桁架上焊接主、副桁架连接板;(9)吊装相邻主桁架间副桁架;(10)满焊主桁架各组成钢管接点;(11)点焊安装下一个相邻主桁架。整个安装过程按照上述步骤从屋面一端沿 42m 跨度方向顺序推进。施工中采用千斤顶调整桁架的水平、垂直度及同心度。在桁架的拼装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桁架支撑点的位移情况,保证网架的拼装精度。为消除桁架整体向下挠度,桁架拼装时每道钢管对接焊缝向上提 5-10%,以补偿桁架整体向下挠度。

4.3水平剪力撑安装

水平剪力撑采用φ20 圆钢制作,长度为 10 m 左右,安装采用分段加工现场对接焊接,焊接后进行纠直并对焊缝进行打磨。拉索结构预应力的控制对安装位置的精度影响很大,张拉过程中,整体的控制尤为重要,需用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两种交叉进行,从而保证安装位置的正确。同方向的拉索,张拉应力应保持一致,张拉时使用扭力扳手按计算值逐级施力。

5结束语

经过现场的精心组织体育馆练习场比赛大厅钢屋架安装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为屋面板的安装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屋面最终安装完毕后很好的实现了设计使用功能,屋面防水、排水无渗漏现象。

参考文献

[1]刘佳坤,肖建春,马克俭.太阳辐射对大跨度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2]张其林,陈鲁,朱丙虎,李大林.大跨度空间结构健康监测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1(04).

[3]沈欣欣,周满意.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简析[J]..科技资讯,2011(16).

[4]闫翔宇,陈志华.柱间支撑对大跨度空间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J].空间结构,2010(03).

[5]王帆,杨叔庸,肖德宝,等.索结构施工监控中的索力测试方法研究[J].空间结构,2010(03).

[6]赵基达,钱基宏,宋涛,等.我国空间结构技术进展与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结构,2011(11).

第5篇

关键词:沈阳都市区;新城镇建设;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城镇建设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优化

1.1新城镇建设的发展

为满足城市空间的外溢拓展,新城镇的开发建设行为逐渐在城市化地区展开。城市在形成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出人口、经济活动聚集地,但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由于人口过度拥挤、用地紧张。开始出现城市聚集不经济的现象,进而伴随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居住生活环境差、道路交通拥堵、城市地价飞涨、城市内部的劳动力成本过高等问题,这些将会使城市的竞争力急剧下降。随后,城市核心区的部分生产性经济活动和产业人口便开始向中心城区的迁移,在区域中呈现出空间景观的大范围集聚,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呈现出小范围的扩散现象,从而形成了大城市的扩展区。在大城市的扩展区内部,功能产业与空间结构将不断的进行磨合性的调整,并逐渐的走向专业化、特色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高端服务业向城市核心区集聚,城市周边形成以工业、居住、科研生产等为主导功能的城市节点,这些节点与城市核心区之间常以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相连,逐渐形成在功能互相补充、地域特色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

新城镇开发建设是依托城市空间扩展演化而形成,主要是以集聚新的或城市核心区外溢的功能形成的城市节点,它能疏散城市核心区过度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途径,使都市区的城市化区域空间布局更为均衡。

1.2新城镇建设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新城镇建设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都市区的支撑结构是整个都市区的框架体系,利用新城镇建设方式调整或改进都市区的支撑结构,促进都市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对都市区的整体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协调,这些一直是国外都市区建设新城镇的根本思想。新城镇建设对都市区支撑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城镇建设立足区域角度,构建都市区发展的整体框架,有利于都市区支撑结构的形成,通过不同区位的新城镇建设,促使交通条件不发达的区域开发区域性的交通,构建整体性的都市区交通网络,达到对都市区支撑结构的优化;二是新城镇建设的需要重大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进行相关的匹配和布局,能促使原来过度集中在城市公共设施在形成新的聚集,促使新的发展极核的形成,从而对都市区内的重大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在区域内的空间布局更加均衡,提升区域整体基础设施配套格局。

二.沈阳市新城镇建设及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2.1沈阳市新城镇建设的阶段划分

(1)第一阶段:依托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兴起

这个阶段建设的新城镇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部分,多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扩充区,与老城区相比有一定的吸引力,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它们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控制,与老城区较近且缺乏绿化等的分隔,各个组团随着城市空间的外扩出现用地膨胀现象,城市与组团间或组团之间出现相互连接成片的蔓延发展,造成比较混乱的多中心和“摊大饼”的局面。

(2)第二阶段:依托城市郊区化兴起

这个阶段的新城建设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由于建设时间较短,配套设施未完全构建完成,新城的人气尚不足,新城镇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城市原有的内外二元化问题和建设低效蔓延的问题依然存在,新城镇也没有明显的起到积聚核心的作用,高素质人群和户籍人口仍然在城市内集中。

(3)第三阶段:依托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塑造、传统城镇基础和大型项目的入驻兴起

该阶段提出的新城镇目前正由规划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由于整个都市区正经历了全面发展提升,所以这个阶段的新城镇是在前两个阶段新城发展的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具有传统城镇基础的“点”,且土地存量较充足的地区,作为重点建设的对象,旨在通过高标准建设,通过重点提升这些区域来实现消除城乡内外二元化的战略目标、满足城市新的发展需求以及优化都市区空间结构。后文将根据其发展目标进行全面分析。

2.2沈阳市新城镇建设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通过各条城镇发展带上的新城镇建设,规划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高效的配套设施标准和合理的居住空间模式,达到能够辐射影响都市区的其他区域,建设成为都市区中心城市的次级服务中心,形成都市区范围的四级城镇体系的三级中心集聚点,成为完善都市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极核点,最终形成“核心城市-中心城市-新城-新镇”的四级城镇中心体系。核心城市是整个都市区大区域范围的金融保险、商务商贸、信息产业、文化中心和行政办公等综合型的区域中心,并依托其巨大的规模效应,最终成为东北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地、极具中国北方特色都市区城镇群的全球城;中心城市是次级的区域中心,承担核心城市的次级的金融、商贸、信息、商业、文化和行政等职能,都市区的次级区域集聚中心;新城承担中心城市区域的综合服务职能,并发展部分市级和区域性的专项服务职能,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中心;新镇是小区域范围的综合服务中心,是组团型的服务中心,作为组织小范围内的社区生活与服务的重要单元,个别的镇级组团中心还可以承担更大范围内的专业服务功能。

通过在都市区核心城市沈阳的布局建设新城镇,使核心城市的中心城区扩大了三倍,在核心城市空间增长的同时,也在整个都市区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职能,使核心城市成为都市区的极核,更加强调了在空间结构中核心作用。

三.基于沈阳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新城镇建设策略

策略一:通过布局综合化、多样化的新城镇,提升总体职能,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开展,分别为新城镇的建设注重发展生产关联性不同的产业,促进都市区产业发展调控;提高城镇独立性,吸纳外迁产业,为核心城市产业升级提供空间;发展多样化新城镇,提高都市区整体的功能综合化。

策略二:通过强调各条轴线的职能差异性,避免趋同化导致的无序竞争,主要从沈辽鞍营轴线强调产业改造升级,保证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沈阜发展轴注重新能源发展,强调发展初期的新型尝试;沈本发展轴优先生态型产业,保持轴线优越的生态环境;沈抚、沈铁注重同城化建设五条轴带进行实施。

策略三:通过提高交通效率,构筑城际交通骨架,丰富交通结构层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整体结构升级,加强要素流动,突出现代经济与都市区密切联系的高效交通;弱化城际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区别,构筑都市区空间层次内的城际交通骨架;通过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丰富交通结构层次。

四.小节

本论文在分析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与新城镇开发建设的文献和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对基于沈阳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下新城镇建设整体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重点从物质空间的相关要素进行剖析,提出物质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和地区发展策略,而在现实都市区空间的不断演变和不断变化的地区发展中,还需要全面研究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口老龄化、物联网络等等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获得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基于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指导新城镇规划建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加强和整合,应该注重更多的定量研究,但由于所学尚浅,该研究所集合的相关学科和方法不尽全。

参考文献

[1]杨波.迎接城市区域化的春天.中国城市经济,2004,01:6-10.

第6篇

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往往会受到很多作者的忽视,但不得不说,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却是很多评审老师的必看部分,建议,毕业论文写作,结论问题以下三点需注意:

第一,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注意不要超越常识或者专业知识,否则,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研究结果是根据直觉创造出来的。

第二,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注意不要简单的重复结果,或者从结论内容中提炼没有意义的文字。

第三,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注意提出的建议不要不痛不痒,这样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的文字,会降低整篇论文的说服力。

这三个问题也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的现象,展示部分结果的写作范围,具体如下:

结语    

历史街区是社会的、公共的、居民共享的空间,是具有着特殊历史资源与背景的现代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各种元素和涵义,面临着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空间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到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作为展现福州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窗口,在空间形态的处理上不但要符合形式美原则,满足新的城市功能需求,还应注意与人文生活相融合,反映出地域特色。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是历史街区古为今用成败的关键,三坊七巷在此过程中确实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南后街路面较宽,沿街两侧出檐较浅,围合感稍弱;沿街商铺高度基本一致缺少高低变化;现代商业元素偏重,传统业态稍弱;街道与店面连接的无障碍设施有待完善。    

(2)坊巷内以会堂馆所为主要业态,部分私人经营的会所和办公场所的开放性偏弱,部分留守原居民的私宅目前尚未对外开放,使参观的流线出现断点,人们被拒之门外,不免扫兴。公共休闲空间多沿墙布置较为局促,绿化面积不足。      

(3)与安泰河衔接的吉庇路现为快车道,人们行进中经常被车流打断,建议改为慢行道或步行道,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的游览线路。    

综上所述,只有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采用适宜的优化设计方法才能其空间形态得以延续和创新,从而完善城市风貌特色和城市肌理,为未来该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布局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提高该地区的空间品质和生活品质。

第7篇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理论体系形成

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

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

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企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进一步推导出区域工业活动空间分布模式,从而揭示了工业经济空间活动的基本规律,把区位理论由农业扩展到了工业。这种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考察,不仅为其他区位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考察现代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性理论和模式。

伴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市场问题成为一些学者研究区位理论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结构的合理性,区位理论也得到迅速发展。1933年,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地区的城镇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的特性分析,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区域城市分布是具有等级序列的,在空间上是呈蜂窝状的空间结构,城市的辐射影响范围是一个正六边形,而每一个顶点又是次一级的中心,形成区域城镇体系的正六边形空间结构模式。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符合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产业配置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廖什(A .Losch)于1940年发表代表作《区位经济学》一书中以在垄断资本条件下资本家追求最大利润为背景来建立自己的区位理论的。他创立需求圆锥体学说,把价格与消费量的比例关系与市场区联系起来,求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在继承工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并扩展了区位理论的范围,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其中进行研究,揭示了在市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结构模式也是正六边形的空间结构形态,进一步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与此同时,美国学者费特(Frank A.Fetter)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争力的分析形成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英国学者罗斯特朗(E.M..Rawstron)和美国学者史密斯(David Smith)提出和完善了赢利边际区位理论;俄林(Ohlin,B.G.)在资源禀赋的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作探讨,建立了关于地域分工和区际贸易的一般区位理论等。区位理论在美国区域经济学界的大为风行,不仅成为50年代后计量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系统论思想和运筹学方法的复杂和运用,使区位理论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区位理论。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特点是:(1)提出并建立了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区位因子体系,其中运费是投入-产出关系特点与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决定性要素。(2)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是寻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如农业、工业或城市某一个体的区位理论,以阐述产业、企业和城镇居民点等的区位选择为特点,探寻区域经济的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3)运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区位几何学等方法,建立起静态分析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

二、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 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在古典区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研究,艾萨德(Isard)1956年开始尝试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中,他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阿隆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和汉德森(Henderson1974)为代表的“新城市经济学”吸纳了杜能的思想,建立了连续性空间和一维空间假设下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分析租金和运运输费用的平衡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然而,面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政策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方面的理论,对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的进行研究,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等思路,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众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它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后经布代维尔、弗里德曼、缪尔达尔、赫希曼和威廉姆逊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随后,布代维尔(j.b.

boudeville)将区域增长极定义为:“位于城市区域的一组扩张型产业,它通过区域影响诱发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发展过程应当理解为“一连串的不平衡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国家和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他提出了“极化效应”(Polarzation Ef

fects)和“涓滴效应”(Trickling Down Effects)概念,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缪尔达尔(Myrdal,C)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则提出“回流效应”(back

wash effects)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概念来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演变,并提出“回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基本思路。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并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形成“循环累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过程。“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衰退和萧条为代价的”,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是“趋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异”。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1966年,弗里德曼(Friedman,J.R)将中心――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空间演变的分析中,提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模型。他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地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结构。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区域内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并认为,区域经济逐渐向空间一体化方向发展,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导致的空间二元结构的改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机制来实现。1965年,威廉姆逊(J・G・Williamsonl)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通过实证分析也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进一步反映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针对以前片面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布局的做法进行反思,开始将效率放到突出地位,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理论和法平衡协调发展理论,如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网络发展模式等,为我国经济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起到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模式,其理论核心均集中于区域经济是如何集聚和分异问题,而众多学者建立和发展的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又是我们分析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的理论基础。通过探讨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和过程的影响,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在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的基础上,达到实现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的逐步均衡化的目的。显然,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从综合的、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区位理论,根据大量的实证研究对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规律进行探讨,提出和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2)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探讨区域各类经济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和过程,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3)提出和完善了众多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如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城市圈层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等,广泛运用于各种区域经济规划中。(4)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分析方法由以往的基于几何学和微积分的数学分析,进入到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阶段。

三、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完善

空间经济学的形成,是以1991年克鲁格曼(Krugman,)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经济地理与收益递增》建立的CP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为标志。所谓CP模型即“中心――”模型的基本内容是,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农业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而制造业部门是垄断竞争的、供给大量的差异化产品,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两个部门分别使用一种资源:劳动力;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品则存在“冰山成本(icebergcost)”。 中心―模型揭示了产业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初始均衡的两个地区,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当聚集力大于离心力时,劳动力的移动最终会导致产业的不对称地理分布。在这一过程中,最初贸易成本的削减对厂商生产区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当贸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点”, 即当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越多,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聚集力将起主导作用,所有的产业则会移到一个地区,而此时劳动力和产业区位的转移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会发生突变。原先两个互相对称的地区发生转变,起初某个地区的微弱优势不断积累,最终使该地区变成产业集聚中心,另一个地区变成非产业化的。中心―模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猜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

在核心―模型中,三种基本效应组成了该模型的基本机制:一是“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即需求效应(demand effect)或称市场进入效应(market access effect),其含义是指垄断竞争厂商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进行生产并向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出售其产品。二是“价格指数效应”,即实际收入效应(real income effect)或称生活成本效应(cost of living effect),其含义是指厂商的区位选择对于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商品(这里指制造品)一般来说比其它地区要便宜一些。这是因为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本地居民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三是市场拥挤效应(market crowding effect), 即竞争效应(competition effect),其含义是指随着企业在中心城市的不断集聚,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减少了利润,由此可能会有企业重新选择区位,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厂商喜欢在竞争者较少的区位进行生产,搬迁到腹地。前两种效应形成了集聚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且相互促进;而后一种效应形成了分散力,促使厂商的空间扩散。宏观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是微观层次上的市场接近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追逐市场接近性优势的微观经济的主体的行为产生了聚集力,即价格指数效应和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这种前后联系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它们可以使对经济系统的初始冲击进一步放大,从而强化初始的冲击。聚集力的市场拥挤效应所产生的扩散力决定了最终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

显然,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而且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结构,如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藤田(Fujita.M)通过研究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引入了人口增长变量,构建了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变形中心地体系,随着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轴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点-轴”型多城市空间结构等。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无疑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伴随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cle Porter)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和1991年保罗・史鲁格曼(Krugman)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两篇文献问世,产业集群的研究才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集群理论也才回归主流经济学之中。波特从竞争优势出发来分析集群式的产业集聚现象,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认为地理集聚的发生是由于地理接近性可以使集聚的生产率和创新利益进一步放大,它有助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地方机构的发展以满足集聚的特殊要求,并感知、承受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克鲁格曼建立了产业集群模型,假设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此前提假设下,区域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产业空间聚集。这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业(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在我国,王缉慈教授2001年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并探讨了高技术产业的集群机理,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走多样化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又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完善和演变机制的充实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完善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使空间视角研究经济纳入主流经济学范畴。(2)在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发展了区域城镇空间扩展理论,建立了区域产业集聚和扩展理论,使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3)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 与RS 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也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飞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3.33-71

[2] 李金滟等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 《经济学动态》2008.11.

[3]蒋伏心等 空间经济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经济学动态》2009.9

[4] 陈秀山等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经济学动态》2008.11

[5] 殷广卫等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新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综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成都)2010.1.

[6] 茶洪旺 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学术月刊》2008.10.

[7] 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8] 杨盛标等 经济活动经聚集与扩散分析――新经济地理分析构架的逻辑基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09.6.

[9] 鲍伶俐 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的现实主义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0] 杨竹莘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与演变评析《工业技术经济》(长春)2009.8.

[11] 赵超.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机制的研究综述

[12] 郭腾云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地理科学进展》 2009 年第1 期

[13]耿明斋 现代空间结构理论回顾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企业活力》2005.11

第8篇

关键词:地铁 北大街站 换乘标识 现状分析 改进意见

一、北大街站换乘空间结构

西安地铁现已开通1号线和2号线两条线路,北大街站是目前西安地铁网络中唯一的换乘站。该站采用十字型换乘方式,换乘形式为岛式与侧式混合。1号线侧式站台在上,设于地下二层;2号线岛式站台在下,设于地下三层;1号线与2号线的公用站厅设于地下一层。1号线与2号线的客流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连接。如图所示。

二、北大街站现有换乘标识使用状况分析

根据人们出行路线及目的地的不同,两线路之间的换乘行为包括从1号线换到2号线,从2号线换到1号线。换乘寻路的关键在于:使用者合理认知地铁的换乘空间,以实现换乘行为。

为此,笔者按照换乘行走路径,采用实地调研和随机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北大街站乘客的换乘行为与导向标识的关系。

笔者以2号线站台为起点,进行1号线往后卫寨方向的换乘寻路。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根据人们出行目的不同,换乘行为分为4种。从1号线站台层,乘扶梯或楼梯下一层进入2号线站台层,根据标识信息,选择乘坐方向完成1号线到2号线的切换。从2号线站台层,根据标识信息,选择乘坐方向,乘扶梯或楼梯上一层,进入1号线站台层,完成2号线到1号线的切换。

三、北大街站换乘标识设计现状优缺点总结

(一)优点

1.北大街站换乘标识自身设计做得比较成功。如标识形式的设计,包括版面设计、颜色对比、标识色彩等方面都找到了合适的参数设计方法。通过与乘客的随机访谈,笔者也了解到多数乘客对这些标识的可视性都比较满意。

2.换乘标识信息提供及时。标识信息主要集中在发生空间转换的位置,比如站台下客处、楼梯口处,而通过观察发现,本站每一个发生空间转换的地方基本都设有标识信息。

3.人性化设计。包括简单无装饰字体“铁路体”的应用、针对视觉障碍者的盲文设计及电子显示屏上的动态信息等。

(二)缺点

1.换乘标识上英文字体较小,不易识别,不利于国外友人方便换乘,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2.换乘标识设计在细节设计方面考虑不充分,设计形式不够规范统一。比如地铁车辆上的换乘线路图,其上的北大街站换乘符号,虽然在图形上有别于其他,但是视觉冲击力不够;字号比较小,对于视力有碍的乘客造成一定的困扰;且此处的换乘符号与其他位置的换乘符号不统一,不易识别。

3.设置不必要的标识信息,不能为乘客提供最优路径。下图是从2号线换乘1号线(往纺织城方向)的标识,图中标识显示的路线信息有左右两个方向,而笔者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从左侧方向乘车需要绕行很长一段的距离,且与乘坐二号线的乘客形成了冲突,换乘行为不便。由此看来,这一标识的设计不够简单明了,看似给出的路线充分,实则画蛇添足,甚至会给不熟悉本站空间的乘客带来恐慌感。

4.站厅内标识信息缺乏层次性,在同一视野下回看到多条不同的信息,有极大的干扰性,需要改善。

5.悬挂导向标识牌密度过大。在本站中,大大小小的悬挂导向标识牌错综复杂,密度过大,不免会增加乘客紧张、不安的情绪。

四、北大街站换乘标识改进意见

(一)换乘标识字体设计应简单明了,容易辨别

在换乘标识系统中,字体规范首先确保了导向信息内容的瞬间识别。标识选用的文字,不仅要美观醒目,更要符合规范,切忌过大或过小。宋体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文字字体,表现力强,具有特有的中国艺术字体风格,笔者建议将宋体作为地铁标识的规范字体。

此外要注意汉字与数字的紧密结合。这会给乘客带来准确的数量信息。可以借鉴香港地铁标识,以数字对站台进行编号,使传达的信息更加完善,方便乘客换乘。

近年来,随着西安朝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趋势,更要注意标识中汉字与英文的紧密结合。英文字体的设置不宜过小,要保证乘客能方便快捷地捕捉英文信息,切忌使英文标识信息形同虚设。

(二)设置标识信息要以提供最佳路径为原则

如果到达同一目的地有多条路线可行,那么不用把每条路线都为乘客指示出来,只需为乘客指示一条最短、最合理的路线。要切实乘客考虑,既要避免乘客绕路、走弯路等,还要能够减少导向标识系统的信息量,使其更加简单明了。

(三)注重标识导向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

由于换乘站特殊的空间结构,其换乘标识的数量设置要考虑许多因素。过少少则系统不完整,给乘客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数量多则信息重复,影响功能发挥,且增加运营成本造成浪费。

标识位置(特别是悬挂标识)的设置还应具有层次感,要能带给乘客轻松愉快的感觉。除外,也应考虑到其他设施的设置位置,避免与其他设施设置冲突,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

参考文献:

[1]张倩.地铁换乘空间人性化标识信息设计研究――以西安地铁北大街换乘站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论文,2015.

[2]吕露.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理论与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论文,2014.

第9篇

【关键词】钢结构;厂房设计;技术问题

1 引言

本文主要对钢结构厂房进行设计分析和研究,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可靠有效合理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钢结构厂房空间结构解析

为了使本论文的钢结构厂房分析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信服力,这里以实际的炼钢厂房钢结构厂房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由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炼钢厂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生产场所,属于抗震规范中的乙类设防建筑。由于工艺布置的特殊性和生产设备的需要,炼钢厂主厂房往往具有质量、刚度分布严重不均匀的特点。又基于建设周期及抗震性能等的综合考虑,这类厂房大都采用全钢结构建造。本文中以某设计生产能力为50吨的转炉炼钢厂为研究对象。

由于工艺要求的复杂性,该厂房由炉渣跨、加料跨、炉子跨、钢水接收跨、连铸浇铸跨、连铸出坯跨共六跨组成,核心设备布置在炉子跨中部的塔楼内。该转炉炼钢厂房主要由塔楼、散状料上料系统、柱子系统、屋盖系统和吊车梁系统几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大都是由型钢和钢板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

2.1 塔楼部分

塔楼是整个厂房的核心部分,高50米左右,其周围单层厂房高低不平,依靠屋面系统与其相连。塔楼中设有若干平台,炼钢的主要设备就分布在塔楼的各层平台上。设备按用途不同,重量由不足一吨到几百吨不等并且位置不均衡,其中的相当部分还会引起动载荷。塔楼中不但布置了吊车,还与前部的通廊相连接。因而塔楼部分是三维空间结构中质量、刚度最大的部分,结构也就最复杂,其构件众多且外形尺寸相差很大。

2.2 散状料上料系统

散状料上料系统属于转炉上料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包括通廊、转运站、地下料仓等部分,其作用是通过通廊中的皮带输送,使散状矿石进入转炉。因为这一系统位于第4及第5跨间的屋面上,与屋面大梁铰接,并且与塔楼相连,受地震影响较大,所以按实际结构建立模型。

2.3 屋面系统

屋面系统是厂房中构造最复杂的部分,包括屋架、托架、柃条、屋面支撑及天窗等部分,正是通过它将各跨单个的柱和塔楼部分联系在一起。由于炼钢厂生产工艺的原,屋面灰载荷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另外,上料系统中的通廊和转运站部分也放置在屋面上。为了在满足结构稳定要求的同时减轻自重,屋面系统大量采用了空间桁架结构,因而不同位置的构件尺寸相差很大。

2.4 柱子系统

柱子系统是整个厂房的竖向承重部件,大量的采用了格构式柱和牛腿等构造来满足设计要求。

2.5 吊车梁系统

工业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厂房内布置有大量的吊车,这座转炉厂房也不例外,厂房内除布置有单层吊车外,还布置有双层吊车甚至三层吊车,而且吊车的吨位由几吨到上百吨不等。吊车梁系统主要由吊车梁、走道板、水平桁架和竖直桁架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空间整体。

总的说来,该钢结构厂房属于质量、刚度分布严重不均匀的不规则建筑,而且规模大、结构复杂、构件多,所涉及的型钢型号多,尺寸差别悬殊。此外,由于工艺布置的特殊性,使得塔楼与其余厂房难以脱开,或者难以完全脱开;由于受场地限制,该厂房并没有设置伸缩缝、沉降缝或者抗震缝。这就给抗震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真实地反映厂房空间地震效应的目的,因此完整的建立了厂房的空间模型,只在局部作了简化,从而在模型中最大限度的把握了原结构三维空间的真实性。

3 钢结构厂房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3.1 结构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钢刚架的跨度和柱距主要根据工艺和建筑要求确定。结构布置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温度区间的确定和支撑体系的布置。

考虑到温度效应,轻型钢结构建筑的纵向温度区段长度不应大于300m,横向温度区段不应大于150m。当建筑尺寸超过时,应设置温度伸缩缝。温度伸缩缝可通过设置双柱,或设置次结构及擦条的可调节构造来实现。

支撑布置的目的是使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建筑能构成稳定的空间结构骨架。布置的主要原则如下:

3.1.1 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必须布置在同一开间内形成抵抗纵向荷载的支撑析架。支撑析架的直杆和单斜杆应采用刚性系杆,交叉斜杆可采用柔性构件。刚性系杆是指圆管、H型截面、Z或C型冷弯薄壁截面等,柔性构件是指圆钢、拉索等只受拉截面。柔性拉杆必须施加预紧力以抵消其自重作用引起的下垂;

3.1.2 支撑的间距一般为30m-40m,不应大于60m;

3.1.3 支撑可布置在温度区间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开间,当布置在第二个开间时,第一开间的相应位置应设置刚性系杆;

3.1.4 45°的支撑斜杆能最有效地传递水平荷载,当柱子较高导致单层支撑构件角度过大时应考虑设置双层柱间支撑;

3.1.5 刚架柱顶、屋脊等转折处应设置刚性系杆。结构纵向于支撑析架节点处应设置通长的刚性系杆;

3.1.6 轻钢结构的刚性系杆可由相应位置处的擦条兼作,刚度或承载力不足时设置附加系杆。

除了结构设计中必须正确设置支撑体系以确保其整体稳定性之外,还必须注意结构安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安装时应该首先构建稳定的区格单元,然后逐榻将平面刚架连接于稳定单元上直至完成全部结构。在稳定的区格单元形成前,必须施加临时支撑固定已安装的刚架部分。

3.2 钢结构厂房的加固技术应用

对于钢结构的厂房,其钢结构加固技术必须要再设计中加以重视,否则就容易成为豆腐渣工程。从设计的角度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钢结构的加固技术应用:

3.2.1 减轻荷载:改用轻质材料或其它减少荷载的方法。如工业厂房的屋架可在下弦增设临时支柱,或组成撑杆式结构的方法来卸荷;托架的卸荷可以采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利用吊车梁作为支点使托架卸荷;柱子一般采用设置临时支柱卸去屋架和吊车梁的荷载;平台结构因其高度不高,一般采用临时支柱进行卸荷。

3.2.2 改变结构的静力计算图形:采取措施使结构发生符合设计意图的内力重分布,以调整原有结构中的应力,改善被加固构件的受力情况。如增加支撑或辅助构件以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使结构可以按空间结构进行验算,挖掘结构潜力,也可以改善结构的抗振性能;变更荷载的分布情况,或变更构件的支座情况,或施加预应力等来改变构件的弯矩图形;增设撑杆、加设拉杆或将静定结构变为超静定结构来改变精架的内力;将被加固构件与其它结构共同工作形成混合结构,以改善受力情况。

3.2.3 原结构的构件截面和连接进行补强。此方法在钢结构加固中是常用的方法,因其涉及面窄,施工较为简便,尤其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可在负荷状态下加固,这对厂房内的生产影响较小。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加固时净空的限制,要使杆件不与其它杆件或零件相碰;

(2)能适应原有构件的几何尺寸或己发生的变形清况,以利于施工;

(3)应尽量减少加固施工的工作量;

(4)尽可能使补强构件的重心位置不变,减少偏心所产生的弯矩;

(5)当采用焊接补强时,应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减小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

(6)补强后构件应便于维护和油漆。

4 结语

由于钢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工程建设中,从厂房到住宅到商场,对于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魏明钟.钢结构设计新规范应用讲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李春祥,黄金枝,金兢.高层钢结构抗风抗震控制若干问题探讨[J].振动与冲击,2000, 19(2): 57-58.

第10篇

关键词:剪纸艺术;室内空间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55-01

一、民间剪纸概述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线是剪纸造型的基本语言,将纸上不需要的部分剪掉或刻掉,实线留下,即剪纸。剪纸是在平面上进行雕、镂、刻、剔、剪的艺术,各种造型要素必须连接在一起才能构成画面。剪纸分阳刻剪纸与阴刻剪纸。阳刻是剪去线条实块以外的部分,不保留纸的四边,即正形为实,负形为虚;阴刻则是保持纸的大面积或四个边线作为背景,剪去代表形的块面和线。剪纸正是利用这些塑造出了极具变化和艺术性的物象造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于一体,深深根植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中。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剪纸寓意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剪纸色彩简中求繁,色彩单纯、明快,多以红、黄、黑、白为主。

二、剪纸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一)剪纸的镂空技法在室内空间结构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也被称为“镂花艺术”,民间剪纸最显著的特色即镂空。大多数民间剪纸运用的手法是阴、阳刻结合运用。剪纸的镂空技法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富有节奏且浑厚质朴,将镂空技法应用在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中,既顺应了现代室内设计潮流,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发扬、创新了中国传统艺术。如英国百年时尚品牌Ted Baker在北京设立的第一家门店,门店外墙借剪纸的镂空阳剪形式,利用激光切割将钢网连接在一起组成玫瑰花园的图案,与门店整体设计形成赏心悦目之感,同时也达到一定的遮阳效果,给途经此门店的消费者带来神秘感,从而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立体剪纸的复合镂空造型在室内空间结构中的复合应用。立体剪纸是由梅山剪纸传承人向亮晶在多年的剪纸生涯中创新的一门剪纸艺术形式,立体剪纸是在传统平面剪纸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从多个方向去表达对象的造型完整性,在强调视觉审美的同时,更注重“真实形状”的存在,是视觉与触觉的综合统一。立体剪纸分立体剪纸与半立体剪纸,立体剪纸是三维立体创作,半立体则是以平面为根基,介于平面和立体之间的造型形式。将立体剪纸的复合镂空造型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应用于室内空间结构,这不仅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视觉审美,同时更具装饰立体真实感。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市的巴中友谊中心的报告厅内部利用建筑材料材质、功能,采用了复合吊顶、复合侧墙的创造性设计手法,内层为硬质声学反射面,外层采用玻纤增强石膏板作为面层装饰材料,做出镂空的建筑母题图案,实现观众席区域声场的均匀扩散并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为内部创造了神奇梦幻的感受。

将剪纸元素运用于室内空间结构设计中的复合结构,还可通过对某一剪纸图案进行立体或半立体创新达到二维平面创新于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同时将这一复合结构应用于报告厅、音乐厅、KTV等对声音有较高要求的场所通过材料特质结合立体剪纸的镂空复合结构创造出环绕立体声效果。镂空艺术在室内空间结构设计中的运用,还可利用某一剪纸图案或是某个有意义的故事通过镂空造型用于整个墙面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室内设计的文化性,同时扩大人们视野,也可在视觉上扩大空间面积。

(二)剪纸的造型特点在室内陈设及装饰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以影像造型为基础,注意动势情态的整体表现,突出外部特征,黑白分明。剪纸的剪影造型重在整体表现,得势为主。剪纸中对动态的夸张及动态线的变化而形成动势情态,运用夸张的意象造型手法造成强烈的形式张力,具有特殊的审美特征。室内陈设是室内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文化,同时也是美化环境、渲染气氛、陶冶情操的一种手段。如图1,意大利的工业设计师 karman italia设计的穿孔灯,该设计利用灯光投射的原理,在灯罩上雕刻美丽的纹饰,可以装饰整个房间的墙壁,营造浪漫华丽的氛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将剪纸的夸张造型通过光影表现出来,还原剪纸的影像造型无不成为创新剪纸运用的又一成就,且民间剪纸利用对称、均齐、平衡、重复等多种造型元素组合来丰富剪纸图案,使得图案多样化,更具装饰性。如图2,通过运用剪纸造型的长凳,通过剪纸的楼空造型丰富了本身的内容,使原本简单的长凳赋予了文化寓意。在今天人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造型形式的简洁明快、文化意蕴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将剪纸艺术的夸张、幽默、简洁的意象造型运用于室内陈设及装饰中不仅满足了室内陈设的实用,更使室内空间装饰更具趣味性,同时通过现代材料将立体剪纸进行材料创新,可将立体剪纸的造型直接运用于现代室内陈设,彩灯的立体剪纸,可直接应用于中式风格,新古典风格的室内陈设品及装饰品中。

(三)剪纸的色彩及自身寓意在室内装修中的结合运用

色彩是营造室内环境气氛最生动活跃的因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色彩是能造成特殊心理效应的有效的装饰手段。在现代,人们对于室内装修色彩的丰富、统一、节奏感有了进一步要求。剪纸的明快、单纯的色彩在近现代的室内装修设计中得到了设计师们的广泛运用。坤宁宫,皇帝大婚时的洞房,整个房间以红色为主要色调,并在墙壁上装饰金漆双喜大字,顶上悬挂双喜宫灯,再饰以书法对联,顶上龙凤团花剪纸,整个房间色调和谐统一,给人以喜庆、华贵、庄重之感。

在民间剪纸中,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信仰,往往托物抒情,或借助自然物像的谐音来表达。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龙凤呈祥”“福寿双全”“鲤鱼跳龙门”等一系列的剪纸纹样。将这些剪纸元素运用于室内设计中就契合了人们对于吉祥、美好的向往的心理。

三、结语

剪纸艺术在室内外设计中的应用得到了认可,我们不仅可以根据现代设计流行趋势通过对剪纸艺术的再创新,将剪纸的独特的艺术语言转换为符号艺术或具体的艺术形式,将平面的剪纸通过现代建筑材料展现出立体或半立体的三维视觉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剪纸元素在保留其固有特点的前提下创新运用于现代诸多设计和新技术中。既实现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又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设计艺术的交流与融合。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将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运用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不仅展示了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更展示了“中国风”设计文化。

本论文为2012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民间剪纸艺术融入现代居室空间设计中创新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211527013。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艺术;软硬景

1引言

园林景观空间艺术,是以空间环境为载体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从园林的尺度空间比例、平面布局、功能结构等方面,展现景观的美学艺术,以此达到对景观空间的艺术追求。景观空间艺术不仅能突出景观空间层次,还能丰富园林空间,对于加强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2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应用意义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应用,具有以下意义:①提升了观赏游玩的娱乐性。这是景观园林的基本用处,巧妙的空间设计可以增添观赏者的趣味性,合理的空间布局能给人以舒适的空间感受。②给人立体化的感受。景观园林属于空间设计,通过色彩和图案,提升园林立体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③增添了园林景观类型。在注重空间艺术使用下,园林的景观类型更加丰富,植被、岩石、河流等自然景观,以及亭台楼阁等人为景观充分融合,提升了园林景致效果。

3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设计原则

3.1景观丰富原则

景观园林中的空间艺术,主要体现在对景观与空间结构的统筹,在不同空间位置上融入最适合的原色,提升景观园林的丰富性和协调性,提升景观园林的观赏趣味。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应用主要包括水文景观、人性化道路、绿色植被等,这些元素具有不同特征,将其协调组合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景观园林设计中,不仅要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相融合,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视觉感,调整各元素空间顺序,提升景观园林丰富性和美感。

3.2绿色生态原则

绿化环保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核心。绿色生态原则就是通过景观园林中的绿化工作,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周边城市的灰尘、噪声等污染,提升美化城市效果。因此,景观园林的空间艺术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景观园林的实用性,还要注重其绿色生态价值。在硬景设计中,要选择具有绿色标志的建筑材料,实现景观材料充分利用。软景设计部分选用生态效益较高的植被,将园林景观设计成为小型的生态系统[1]。

3.3功能多样化原则

除了实现景观园林的观赏以外,还应当注重其实用性。一般的景观园林中会设置有座椅、解说牌、假山、园区灯等设施。在空间艺术设计中,必须以功能多样化为原理,合理安排这些设施,充分发挥设施功能,提升设施的利用率。比如,景观园林中的座椅,可以将其设置到景色密集且阴凉的地段,保证游客在休息的同时,同样能够舒服的观赏景观。

3.4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进行景观设计中,以人的需求为目标,使游客能够充分享受园林中的资源。首先,景观园林在规模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行走能力,避免游客感到疲惫。其次,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年龄。比如,对老年人来说,路标、解说牌的字迹不可太小,景观中路面要保持平整。在特定的距离之内,要设置厕所和休息区,以保证老年游客的基本需求。对儿童来说,园林中可以设置秋千等娱乐设施,增加趣味性。

4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4.1硬景部分设计

①空间设计。构筑物的空间构成与比例,是影响景观园林空间艺术的重要因素。在古代,我国对园林的艺术处理,就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西方的古典园林布局开敞、一览无余、景区呈几何形分割。而中国的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征是曲径通幽,看似无序,实则有序,扩展了有限的空间,更赋予诗性韵律,给人含蓄的审美感受。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讲究不同空间结构的交织组合,即理性的、曲线空间序列,空间的曲面结构,具有拓扑关系的复杂的空间建筑布局,虚实结合的空间结构等。而现代的园林设计也传承了这种空间排布特性,赋予多样节奏、虚实结合、又高度和谐,使观赏者不断产生审美期待[2]。②材质设计。景观园林中的空间艺术设计,必定会涉及到材质的选用,比如,假山、桌椅、油漆等。这些材料大部分具有化工成分,选择不恰当会对景观园林中的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在材质设计方面,要选择和使用具有低碳环保功能的材料,以此避免材料的污染。在设备选择上,也要选用具有节能功能的设施,如节能型路灯、太阳能型喷水设施等。这样的低碳材料和节能设备,可以实现材料的充分利用,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同时,为景观园林中的植株与观赏的游客提供安全健康的观赏环境。③地形设计。由于景观园林的规模有限,因此游客的游览以步行为主,这就对景观园林的地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地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应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首先,要在不影响景观园林原有地形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艺术设计。将游客活动的生活习性和审美意识考虑在内,保证园林建筑与地形的和谐。其次,要以园林原有地形地貌为基础,选取恰当的位置营造景观。比如,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资源和主流元素,实现因地制宜,提升游客对景观园林的亲切感受。另外,按照风水园林学的角度看,园林景观的地形设计应当满足整体系统、观形察势、地质检验、适中居中等原则。

4.2软景部分设计

①木本设计。木本是景观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软景。园林中最常见的木本为乔木,乔木根据其生长高度的不同又分为特大乔、大乔、中乔、小乔四个等级。具体的景观园林设计中,可根据园林的规模和空间排布,选择不同等级乔木。而且,要选择存活率高、生命力强的乔木种类,同时具有美观性和绿色功能。另外,苗木的选择要属地化,本土化,外来苗木必须得经过本土驯化后方可栽植。风水园林学中对木本的选择十分讲究,有“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之说。比如,苏州园林的造院者以槐阴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前竹后水,使人领略到江湖野趣,同时达到趋吉化煞的目的。②篱笆设计。我国自古就有“曲径绕篱”的说法。可见,篱笆在景观园林空间艺术设计中,具有营造园林意境、支配园林空间的作用。景观园林中的篱笆设计,主要包括园林空间结构绿墙、绿篱迷宫、具象模纹绿篱等,篱笆一般以满铺、两侧、图案、自然等形态存在,是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点缀[3]。③地被设计。地被植物是指低矮、爬蔓的植物,高度不超过30cm。在类型上主要包括护坡地被、林隙地被、岩石地被等。而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地被的选择要适地适种、因地制宜。在种植地点上,要选择园林景观中来往行人较少,但视线能所及的地段。然后,根据园林空间排布,确定好地被植物的颜色和种植面积,使地被设计与景观园林相映衬,也可按照风水园林学,使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地被葱茏之间,组成独立的景观。

5结论

景观空间艺术,是景观环境打造实用性较强的艺术。本文对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索和研究,从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应用入手,结合园林空间艺术设计中景观丰富、绿色生态、功能多样化、以人为本等原则,对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论述。其中,硬景设计部分包括空间设计、材质设计、地形设计。软景部分包括木本设计、篱笆设计、地被设计。希望论文的研究能够提升我国景观园林设计水平,以此为人们创造出舒适和谐的生态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刘青,陈汉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苏州私家园林角落空间形态营造[J].创意设计源,2017,35(03):30-34.

【2】张玲.关于新中式景观应用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5,14(12):200.

第12篇

关键词:不等跨门式刚架结构;粘滞阻尼器;减震控制

中图分类号:U463.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180-01

引言:传统结构在大地震作用下,主要依靠某些结构构件吸收大量地震能量,而使整个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甚至屈服、破坏,从而导致整个结构震后无法修复甚至直接倒塌。阻尼器是结构中专门用来消耗地震能量的构件。把地震能量耗散在附加的耗能装置上,以避免主体结构的损伤,甚至使结构处于弹性状态,这不仅可以减少地震中的人员伤亡,而且对于本身造价颇高或内部装有重要仪器设施的建筑更具有重大意义。

一、抗震分析方法[1]

本文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设计。时程分析法又称直接动力法,是根据选定的地震波和结构的恢复力特定曲线,采用逐步积分的方法对动力方程进行直接积分,从而求得结构在地震过程中每一瞬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以便观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从弹性到非弹性阶段的内力变化及构件破环的全过程。地震波作用下,网架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方程为:

式中:[M]为体系的质量矩阵,[C]为体系的阻尼矩阵,[K]为体系的刚度矩阵,{x(t)}为网架结构节点位移向量,{x&(t)}为相应的速度向量,{&&(t)}为相应的加速度向量,{&&g(t)}为地震加速度向量。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设置了粘滞阻尼器后,网架结构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式中:[H]为控制力作用位置矩阵,{F(t)}为粘滞阻尼器提供的控制力向量。

比较两个方程可以看出,由于附加阻尼矩阵的存在使得结构总的阻尼增加,达到了减震目的。

二、减震算例[2]

本文选用不等跨门式刚架为工作模型,平面尺寸为78m×66m,刚架低柱高度为9m,每榀间距6米。梁采用H型钢H400×300×10×16,柱采用H型钢HN500×300×12×20,抗风柱采用H型钢HN400×300×12×20,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均采用直径为3×8的圆钢管。材料为Q235钢,,重度为78500N/m3,密度为7850kg/m3,弹性模量206GPa,泊松比0.3,屈服强度取用235N/mm2,材料阻尼比0.02。取粘滞阻尼器阻尼系数为Cd=400kN•s/m,阻尼指数为a=0.5。屋面恒荷0.3kN/m2,吊车荷载2.12kN/m,活荷载0.5kN/m2。

三、刚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要对结构进行减震控制研究,首先要掌握门式刚架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主要是对周期和振型分析,才能根据其特点实施有效的减震方法,达到预期的减震效果。表1给出SAP2000分析得到的刚架结构在静力状态下前12阶振型的振动周期。

表1结构前12阶自振周期单位:s

四、减震效果分析

为考虑不同频率特征地震波下对结构的减震效果,输入另外三种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均为0.4g,对合适工况情况进行时程分析。取277号节点和89号杆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果见表3。

分析图表的数据可知,在输入三种地震波的情况下,刚架布置阻尼器后结构反应均小于无阻尼的工况。分析时程曲线可知,布置阻尼后对整体结构弯矩的减震效果不显著。

对于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减震效果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地震波激励,结构的响应可能相差较大,为了得到较准确的结果,需要采用多条地震波进行计算取其平均值[3]。

结论:在控制粘滞阻尼器数量的基础上,本文在单层不等跨门式刚架不同位置布置阻尼器,并进行减震效果分析,采用粘滞阻尼器后,结构的节点位移和构件内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减震效果。通过对不等高门式刚架的减震分析表明,粘滞阻尼器对不等跨门式刚架的减震效果比较理想。是种合适的不等跨门式刚架的减震系统。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礼敏,张维,钱基宏.大跨空间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分析和优化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2]朱礼敏,张维,钱基宏.大跨空间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分析和优化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