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微商年终总结

微商年终总结

时间:2022-08-09 17:25:04

微商年终总结

第1篇

说起微商,恐怕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形成的是这样一个形象——“每天打开朋友圈不停刷屏,利用微信的私密特性,在朋友圈自吹自擂,制造所卖商品火爆的假象,吸引其他人成为自己的代理,然后告诉其囤货才能赚钱,最终将产品都砸在了代理商手中。”

清晨逐梦,夜晚叹息,恐怕是很多进行微商生意的人的共同心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微商是微信发展的必然产物,然后在人与人的网络社交里,突然加进了赚钱和分享的概念。它一方面看起来好像是有前景且有钱景,另一方面扰乱我们朋友圈。现实中,微商吸引了上千万人探索创业,这本身就是个大话题。

A大家都想:朋友熟人总不会骗人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模式日益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代社会的购物平台不再局限于实体店购买,还出现了电视购物以及网购,人们逐渐开始接受这种“足不出户坐等收快递”的购物方式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的福音,人们可以在网上货比三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搜索商品。然而,随着网购的弊端日益突出,不少消费者对网购失去信心。与此同时,“微商”的兴起成功转移了网购达人们的注意力。微商的兴起来源于腾讯集团旗下的通讯工具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的流行,是新时代的社会化电商模式,开启了社交平台购物的新时代。

从百度指数来看,微商真正的爆发在2014年10月、2015年1月和3月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段时间主要由于一些大型的化妆品品牌开始入驻微商,以及传统品牌巨型企业开始试水微商。各种营销事件、媒体报道、微商大会等将微商推向了顶峰。

通过百度指数以及其他数据库的反映,微商起初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江浙地带,因为这些地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创业氛围浓厚,并且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后来逐渐火遍了大江南北,具体的微商规模和数量已经无法统计。

在微商运作的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涉及的就是人们的社交网络,人的社交网络来源于自身的社会关系,包括家人群体、朋友群体、同事同学及网络群体等,涉及感情程度深、彼此亲密程度高且互惠程度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比重更大。我们习惯了去接触熟人社会,受熟人关系的影响,微商最初涉入这个行业时往往是从身边的熟人朋友下手的,可以做“顺水人情”送他们一些自己销售的产品,而大家也往往愿意接受这个人情,用完之后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吸引一些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大众消费者或许都有这样一个心理:朋友熟人总不会骗人吧。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微商从自己的社交网络下手,将自己的潜在客源逐渐扩散开来成裂变形式,有了固定和潜在的客源不愁赚不到钱。

B你接触的微商,是哪一种

你熟悉的微商,或者每天让你不厌其烦的那些微商,不外乎是这四种类型。

第一种:品牌微商

微商最开始是以品牌代购的形式在朋友圈流传。微商的概念也经历了一个从微信电商——微电商——微商的发展过程。首当其冲的是美妆品牌,采用朋友圈作为销售渠道,结合传统代理制进行销售管控,后被称为微商模式。由于监管的具体执行难度和个商自控能力的缺失,导致这种微商遭受颇多的质疑,央视曾经对一些“违规违法”的面膜作坊作了一些调查,发现不少品牌存在制假造假的成分。

第二种:个人微商

这种微商主要是以代购,朋友圈卖货为主,代表产品为奶粉、面膜、奢侈品等。部分微商复制品牌微商的代理模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暴利刷屏,搅乱市场。网上曾经流传个段子,“有个做微商卖面膜的朋友,最近听说一个月赚了10万,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个人微商也不是完全没有发展的可能,如果你是个时尚达人,或在社交营销上有丰厚经验,相信可以做好微商。

第三种:社群微商

社群微商即由某个群体内的组织者发起,以兴趣点或某种情感共鸣形成的在线社群,通过有主题的运营,转换粉丝为消费者而实现变现。社群有两种,一种是明星式的社群,这类组织者往往能言善辩,激昂文字。还有一种是一个小组织,服务型社群,寻找外部资源来对接内部资源,以分享、互助为目的。

当社交媒体侵入后,很多早期在论坛,博客,微博等混迹多年的培训师、创业者开始利用社交网络撰文讲座,培训解惑来吸纳粉丝,逐步变成某个领域的号召人。总结这些社群特点,玩法基本上可以用三个词语总结:传递价值、对接资源、学习帮助。社群微商多以培训切入,以专业辅导为主,培训新人,同时吸引和扶持成员成长为明星案例,最终扩大会员,提供高端服务收费。

第四种:平台微商

平台微商表现在微信小店、微盟V店、口袋购物等平台微商开始崛起。它完全是一个去中心化和去流量化的交易平台。它有着一整套完善的交易机制,从上游的上架选品到中游的代销分销再到下游的购买返佣等,形成了一个链条。

平台微商的兴起,避免了朋友圈刷屏、假货横行的现象。品牌微商,个人微商以及社群微商逐渐向平台微商转移,表明微商尝试运用平台的信任机制、系统、数据等进行管理和销售。

总而言之,微商是始于品牌,乱于个人,兴于社群,重构于平台。

C种种乱象,引来多方关注

微商火了,必然与之相伴的是一些乱象。去年开始,先是媒体爆料90后“网红转战微商”卖毒面膜致人毁容,接着央视又以新闻播报的方式连发两篇微商报道,央视表示某微商品牌质量存疑,涉嫌造假,微商大会酷似传销。微商这一行业以及群体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微商的势头越来越猛,隔三差五动辄千人大会,万人大会已成常态,明星大腕,美女帅哥,大佬大伽齐聚一堂,为微商站台背书,相比于传统电商营销,微商显然要高调得多。就是这样一个甚嚣尘上、如日中天的行业让很多网友觉得它就是未来的造梦空间和致富工厂。如此高调的营销势态,自然引起社会的反响和媒体关注。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狂热的致富梦,导致部分人的价值观扭曲;二是新型的商业模式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

通过微商实现“致富”的途径,居然只需要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解决,整个过程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类似传说多了,说的人当真,听的人当真。如果说晒晒图片,刷刷朋友圈就可以赚钱,那花上百万租个写字楼然后通宵达旦埋头苦干还有什么意义。在目前微商立法还处于空白,市场秩序混乱的状态下,一波一波的后继者对微商应该有一个清醒认识。

经济学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一些微商的产品和形式,存在很大问题:一是重营销,轻产品。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和营销人员去推销,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重营销,轻产品的微商最终都不会长久。在体验至上、品质为真的时代,好产品才能迎来好口碑;二是靠代理,走低价。很多微商卖家的普遍感受都是产品最终消耗在层级代理手里,并未到达终端用户,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代理赚到了钱,底层代理只有通过低价贱卖才能获得微薄利润,或无利可赚。这种情况,难怪不让人想到一些被打击取缔的东西。

对于微商出现的种种问题,微信管理方曾发布整顿非法分销模式行为的公告,一旦发现,将会永久封号;后来微信发布《朋友圈使用规范》,对朋友圈,微商,内容分享等作了详细规范。2015年1月初,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微盟发布《微商公约》,以微信第三方服务商的角度,从倡议行业自律并结合技术手段来规范微商交易行为。

前些天,有人总结出微商应该遵守规范:戒违规、戒伪劣、戒传销、不乱市、不囤货、不暴利、不刷屏、不杀熟。

D未来的发展的几种形式

2015年为微商元年,各种品牌、商家、平台拔地而起,人人都想在这股风潮袭来之际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未来微商的发展将会是什么样子?有人预测出三种可能的模式。

一、微商+平台

平台的崛起,一方面使得暴力刷屏、加粉及售假等微商行为被大范围清洗。拥有优质产品及良好的粉丝圈的社群微商将长期并存,同时会结合微商平台尝试更多的变现办法。另一方面,微商平台凭借自身的规模实力,在货源,信用体系以及消费者保障方面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与品牌商、个人商家形成高粘性,在短时间内积累用户规模。

二、微商+C2B

微商+C2B,将会成为未来去中心化的商业潮流。商家可以先设计产品或把正在生产或即将生产的产品放到平台上,寻求用户的意见和想法,为品牌注入个性化,定制化和多元化特性。以消费为导向的微商社交渠道,更能快速聚集适合社交渠道的“小而美”的产品。

第2篇

【关键词】广西 小微企I 移动电商 运营策略

截止2013年底,广西小微企业近14.3万家,占本地区全部企业的位95.6%,资产总计达到21517.89亿元。这些小微企业是经济市场的重要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及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下,广西地区的小微企业必须抓住这一发展契机是站稳脚跟,争取竞争优势,增强实力。

一、移动电商对广西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移动电商概括

在移动网络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出现了一个新型电商――移动电子商务,其打破了传统电商的网络限制,真正让消费者不受时空限制的进行实施各种商务行为。此外,各类智能终端的出现,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更新换代较快,价格也伴随技术成熟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不同层次消费群对移动终端的应用日益普遍,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产生的影响

当前,广西地区的小微企业基本上是民营经济,是其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据广西市统计局的信息,2013年广西民营经济的GDP增长贡献率近50.0%以上。涉及食品、工艺品等制造业及化学原料、木制品加工等多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该类企业集中于南宁、柳州、桂林等地区,占总数的50%以上。这也是是新时期“广西制造”品牌塑造的中坚力量。而小微企业可否健康、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广西地区可否顺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优势。

在4G逐步覆盖的今天,移动网络进入到新的发展契机,而这也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一个新引擎。从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看,电子商务为小微企业的成长给予了良好空间,催生了大量小微企业。同样地,移动电商也为广大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广的空间,也必然会出现一批移动电商行业的模范型企业。当前,移动电商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而对小微企业来说,则是更易进入的时期。传统电商模式为广西小微企业的商业转型提供了有效路径,伴随市场经济改革深入及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电商也为正积极开展转型升级中的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广西小微企业移动电商运营策略

(一)应用新技术,推广产品信息

二维码技术是一个新型技术,伴随微信、QQ等广泛应用,该项技术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终端上的软件对二维码扫描,可实现在线查询、购物及产品对比等功用。其中,在比价功能方面,广西小微企业可应用其突出同城优惠这一优势,更好的推广产品信息,让更多人认识企业产品,进而提高销售量。

(二)创新O2O模式,强化客户体验

通过多种移动技术改进和拓展线上渠道或线下交易,是当前广西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这也就需要更多需要依靠同城优势,可以说积极推进O2O模式将是广西小微企业利用移动电商发展的新型营销模式,让更多的人通过O2O营销走进实体店。相对传统电商而言,O2O模式会把物流、商流设置在线下,已给予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O2O的实质就是把线上营销和线下经营有机结合,目的在于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体验。当前,腾讯的“微信”已然在O2O方面进行了广泛布局。而二维码是融合线上、线下的关键,微信扫描二维码来识别和获取用户,并建立链接入口,并能随时推送信息,然后开展O2O营销业务。近年来微信服务发展迅速,而微信本来就需要依靠智能终端,然后让用户在查看到信息同时可提升用户转化率,进而更好开展营销活动,构建O2O移动电商模式下的营销体系。

(三)应用好物联网技术,节省物流成本

物联网技术是电子商务中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的应用有助于物流供应链更为完善。比如:RFID扫描技术,在零售商店在应用中直接进行货款支付,商家则可让消费者通过智能终端对商品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自助收银平台付款,节省时间,降低运营成本。

(四)完善移动支付平台,方便客户消费

移动电子商务主要包括基于消费者的移动消费模式与基于企业的移动服务模式。前种模式,就是企业依靠移动网络运营商的服务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后种又分为这两种:企业对内部员工应用,可应用移动设备开展有关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率;企业间的应用,这就需要依靠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移动化管理对在外的业务人员给予实时性信息,有助于增强企业间的交流,提升服务质量。现阶段,移动电商应用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和企业间商务两方面的服务,而这也是新时期有最具活力的商务模式。

现阶段,伴随移动网络购物、支付、物流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小微企业应利用这种移动电商中的各类资源,并根据企业发展实际,为市场消费者给予更优的服务模式,譬如:移动交易、移动支付等。移动交易可在移动电商活动中及时提供商品的自动识别、跟踪、管理、客户关系等全程服务。而移动支付则是移动电商的基础,在有关技术日益完善下,人们应用手机支付的行为也越发简单,因应用移动终端进行网络购物不会受到时空、地域的限制,因而,消费者可利用平时相对零碎、休闲的时间随时通过移动网络选购商品,而该部分消费者往往更偏向购物,而把此种模式应用到移动网络团购或买优惠券的营销模式也会对广西小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入的今天,移动电子商务是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基于广西地区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应充分认识到移动电商的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营策略,更好的依靠移动电商强大企业。

参考文献:

[1]谭浩强.电子商务应用基础与实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许冬.运营商转型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优化IT支撑系统成关键[J].通信世界,2012.

第3篇

日前,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邮件证实:新浪已完成新的架构调整,无线事业部移动微博产品和技术团队,原微博商业化产品和技术团队并入微博事业部,由副总裁王高飞担任总经理,直接向曹国伟汇报工作。原产品事业部视频、博客产品和技术团队划归门户板块,与相关的门户运营团队合并,门户板块由COO杜红执掌,执行副总裁陈彤继续负责门户运营工作,向杜红汇报工作。

原新浪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将负责独立的产品创新部门,并直接向曹国伟汇报工作。业内知情者猜测,在新的组织架构中,他与陈彤已被排除出新浪微博的管理层之外。原因是成立3年时间之久的微博遭遇商业化难产,让新浪其他高层心生不满。

在人人网、腾讯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都缺乏一个明确的商业盈利目标时,曹国伟亲自上阵,就能带领新浪微博走出一条崭新的商业化道路吗?

盈利难

中国互联网流传着一句话:只要拥有用户,盈利是迟早的事。腾讯、百度、360等企业的成功,是这句话的最佳注释。但在国内的社交领域,这句话却不再灵光。无论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还是人人网、天际等社交网站,都没有找出一个盈利模式。

对于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运作,曹国伟嘴上说不着急,但其实他比谁都着急。从它诞生到现在,新浪一直在探索微博的商业化运作。据知情者透露,微博商业化是目前新浪内部迫在眉睫的大事。对于一个拥有4亿用户的互联网产品,新浪没有理由让其闲置。

新浪一直在探索微博的商业化道路,3年时间中推出了数十款产品,但无论是微话题,还是微直播、微公益、微游戏、微搜索、微群、微吧、微刊……效果都不明显。

促使新浪加快微博商业化运作,在于新浪本身遭遇资金压力。财报显示,2010年,新浪净收入4亿美元,净亏损1910万美元,而到了2011年,新浪的净收入虽然达到4.8亿美元,但净亏损却达到3亿美元。2012年上半年,新浪净收入2.4亿美元,净利润只有1950万美元,其中还包括328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净收益。

为缓解来自投资者的压力,曹国伟只能加快微博的商业化探索步伐。去年4月,新浪推出微博品牌广告的展示广告系统。这一系统基于社交和兴趣图谱推荐引擎,将品牌内容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7月,新浪微博内测微博推广,可将企业广告微博在用户信息流中顶置显示;新浪微博还计划推出自助广告系统,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

但这些尝试收效甚微。去年第二季度,新浪微博广告收入为1000万美元,占整个集团广告收入的10%。据曹国伟在财报会议上的介绍,目前新浪微博大概有80家广告客户,其中75%-80%都是老客户,只有20%左右的新客户。

为最大限度地缓解财务压力,尽快使微博业务盈利,新浪还将目标对准了个人用户。去年6月,新浪宣布将推出“新浪微博会员制”,开通会员需要付费,价格是每月10元。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抨击声不断。

显然,曹国伟对于微博的商业化运作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也没有一个可执行的方案。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会化媒体广告预计需要一些时间来调节市场,新浪也需要时间来微调广告推荐引擎,积累用户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微博广告收入的速度会加快。未来是美好的,但留给新浪的时间不多了。

调整背后的压力

新浪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标杆之一。微博的出生,给了新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新浪的江湖地位与日俱下。

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正式上线。《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中获悉,在当年的5月,新浪在成都召开战略会议,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和CFO余正钧在会上提出了在国内做一个与Twitter类似的“微博客”的想法。

这一提议让与会的高层兴趣浓厚,当即讨论如何结合新浪的优势在国内创造出一个与Twitter同样影响力的产品。曹国伟和余正钧认为,微博所具有的媒体特性,与新浪的基因是一致的。原因是Twitter在2009年迎来发式的增长,成为全球重大事件的第一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名人和草根。而新浪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门户,拥有明显的媒体优势。如果嫁接成功,肯定能为新浪这家老牌门户网站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新浪对Twitter模式进行了研究后,结合中国用户的特点以及自身资源进行整合,短短3年时间内便聚集了一大批用户。曹国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4亿。受益于微博的巨大人气,新浪的股价2009年只有30美元左右,而到2011年达到130美元。

微博的成功,不但让新浪重新成为人们发放各种信息的平台,也让它拥有了其他门户网站不一样的社会地位。它成为社会救助与传达民意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其上开设官方微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鉴于此, 新浪CEO曹国伟充满底气地向外界宣布,新浪正从一家传统的媒体网站,向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应用平台转变。

据曹国伟介绍,2011年新浪为微博投入了1.1亿-1.2亿美元,而2012年的投入超过1.6亿美元。但让曹国伟和公司其他高层失望的是,巨额资金的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回报,寄予厚望的微博业务空守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却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商业化道路。如何盈利成为新浪头上的一道枷锁。

更让曹国伟难堪的是,微博不但迟迟无法在商业模式上取得成功,而且它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如今却显示出疲态。在竞争对手腾讯开发的微信面前,它显得应对不足,风头逐渐趋弱。

在门户广告增长愈发艰难,以及竞争对手的步步进逼下,新浪急需打破这一瓶颈。互联网行业人士洪波认为,新浪微博商业化进展一直比较缓慢,这是导致了原新浪微博负责人彭少彬在这次调整中淡出微博和门户两大核心部门的关键原因。彭少彬的变动,其实是在为自己过去对微博商业化不盈利负责。

社交网站的通病

新浪通过人事架构的调整以及公司业务的调整,能否在短时间内使得微博业务盈利,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留给业界的担忧是,在社交网络都难以盈利的今天,曹国伟的变革能带来多大的收获?

作为社交网站的先行者,Facebook和Twitter至今也在为如何盈利而发愁。特别是Facebook自IPO后,由于一直无法找到令人信服的盈利模式,其股价大跌,完全没有上市之前的风光。

对于新浪微博来说,其商业化路径同样艰难。鉴于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进程,目前坊间仍对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最近,研究公司Maxim将新浪目标价由45美元下调至44美元,并重申对其“卖出”评级。显然,微博在商业化上的诸多尝试以失败告终,以及来自微信的冲击,让这个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令投资者失望。

作为公司董事长兼CEO,曹国伟不可能不知道微博业务面临的困境。在向公司内部发送的邮件中,曹国伟说,“公司原来从PC向移动延伸的业务架构以及按职能线划分的组织架构,无论在战略布局还是在执行效率上,已经很难适应移动时代的市场竞争。需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并迅速作出改变。”据了解,新浪调整后的战略核心是“移动为先” 。

第4篇

一,互联网产业保持稳步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亮点。

2012年,中国互联网整体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 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IPv6地址数量为12535块/32,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3.4%,在全球的排名由2011年6月的第15位迅速提升至第3位。域名总数增至1341万个,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73.1%,其中.CN域名总数为751万,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112.8%,占中国域名总数比例达到56.0%。据艾瑞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分别是840亿元、943.4亿、1091.9亿元,季度环比递增分别达到12.3%和15.7%,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中国网络经济规模与GDP的比例关系,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0.50%,上升至2012年第三季度的0.86%,网络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发凸显。在金融危机影响持续、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产业显露出少有的发展活力,成为减缓经济危机影响的重要力量。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增长活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上,移动互联网和宽带网络双双发力,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移动用户快速增加,手机上网比例已经超过台式电脑上网比例,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正式启动,宽带价格进一步下降,为应用的繁荣夯实了基础;二是在商业模式探索和应用推广上,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等各领域迅猛发展,促使以互联网为引领的信息消费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新引擎。

二,移动互联网改变产业格局、改变网民行为,并进一步影响社会运行模式。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应用水平、终端普及、市场规模等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我国移动用户数已超过11亿,其中3G用户超过2.2亿,3G用户渗透率达20%。以千元级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迅速普及,2012年,小米、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国产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超过1亿部。据艾媒咨询统计,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达到4980万部,环比增长31.1%,同比增长154.9%,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3.3亿。工信部数据,截止2012年11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5亿(终端数),CNNIC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手机网民达到4.2亿,占网民比例由上年的69.3%升至74.5%,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更加稳固。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超过互联网,引发市场格局的变革。

在开放平台和应用商店模式引领下,移动互联网在音乐、电商、游戏、搜索、位置服务、本地生活等领域的产业价值凸显。新浪开放微博平台,百度、搜狗开放搜索平台,淘宝、京东开放电商平台,支付宝、易宝支付开放支付平台,360开放工具平台,三大电信运营商也不断打造自己的业务及能力开放平台。平台开放、引入合作伙伴,基于平台合作共赢成为主流。

2012年,iPhone、iPod Touch和iPad平台上共有超过73万款应用上线,Google Play应用数量达70万,微软在2012年授权和发布了超过7.5万款新应用和游戏,国内的中国移动MM平台上应用接近15万,注册开发者超过370万;腾讯应用宝、91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天翼空间、安智市场等应用商店也蓬勃发展。应用商店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市场,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微信、米聊等OTT应用,正在对传统的话音、短信业务形成冲击,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传统通信业务的挑战进一步加剧。

2012年,以终端、平台和服务为主要组成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体系得到整体发展,正在极大改变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格局,极大改变网民上网行为乃至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影响从政府到社会组织到各行各业的运行方式。

三,电子商务成为新兴的商业基础设施。

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上演的8·15“电商三国杀”、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的由天猫和淘宝掀起的“双11”购物狂欢节、1.1亿用户、205万个“扫货小分队”瞄准的“双12”零点扫货,2012年几大典型事件,搅动国内消费品零售行业格局,彰显电子商务的力量。电子商务井喷,对消费市场的“蚕食”能力惊人。

2012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猫的总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11年GDP总额为47.2万亿元。与此相比,1万亿交易额约为GDP的2%。2011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万亿元,1万亿的交易额相当于其总量的5.4%。这一交易额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的消费品零售额,甚至超过了排名靠后的云南、贵州、甘肃、新疆、海南、宁夏和青海的总和。

网购市场火爆的背后,传统零售百货业却黯然失色。百货零售业38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财报显示,11家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占比近三成;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有16家,占比超过四成。面对电商的竞争,传统商业企业积极“触电”,采取各种措施,转变经营方式,建立网上商城、利用网上和线下实行差异化竞争、利用微博、微信、APP等互联网方式,改变营销渠道和手段,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增强用户的黏性,以此拉动市场销售额。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兴的商业基础设施,网购则成为中国商业流通的新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的空间巨大。

四,云计算走向商业化应用,互联网企业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工信部积极开展云计算试点示范工作,截至目前,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共推出了16个试点项目。2012年,各种类型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进一步走向成熟,云应用也开始起步,推动了传统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浪潮,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新增市场空间,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元至1万亿元。

互联网公司,IT企业以及三大运营商等,纷纷推出云计算应用解决方案,构成了中国云计算服务的几大阵营。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国联通的企业云、中国移动的大云平台纷纷推出;以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盛大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开发各类云平台,提供云主机、云存储、云杀毒、开放数据库等资源服务和网站云、游戏云等一站式托管服务;数家互联网企业的PaaS平台已经吸引了数十万的开发者入驻,通过分成方式与开发者实现了共赢。互联网企业将云计算推向商业化应用,为云计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积累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为产业下一步发展和市场开拓提供了示范。

云计算促进了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精准营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紧抓大数据带来的机遇,积极开拓网络营销市场。全国多省将大数据列为战略发展方向,大规模生产、存储、分享、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淘宝、腾讯、百度等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基于大数据支持的精准营销服务解决方案,大数据应用由此初见端倪。

五,互联网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2012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传播使得网络愈加成为正能量的聚集地。据CNNIC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六个百分点,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即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2012年11月,在新浪上开通的经过认证的党政机构及公务人员微博数量突破6万,在腾讯上开通的经过认证的党政机构及公务人员微博达7万,政务微博听众近两亿;人民微博平台上开通的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微博超过1万(12000)。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也开通了微博,迅速吸引了百万级数量的粉丝。

从“最美司机”到“最美教师”、“最美农妇”、“最美警察”,“最美”这个流行语,使得2012年的网络充满了正能量。微博反腐,为社会监督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微博公益得到更多网民的关注和支持;主流媒体权威发布,在打击谣言、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了重要影响力。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倾听民众呼声、展示良好形象的全新平台,显示出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

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复杂多变,互联网健康、良性生态环境逐步建立。

随着互联网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入渗透和对其他产业的融合,一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互联网依赖度提高,也对互联网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CNNIC统计,有84.8%的网民遇到过信息安全事件。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信息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各种“黑色产业链”屡禁不止,需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发展,加强对互联网的治理以及对用户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2012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十二五”期间,要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研究制定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和规划,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和密码保障,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

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从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出发,对治理垃圾电子信息、网络身份管理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的义务与责任、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决定》的发布,可以更好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开展了清理整治网络黑市、网络水军、电讯诈骗等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针对安卓、iOS等手机操作系统先后爆出短信欺诈漏洞,恶意软件、恶意广告代码、偷流量、侵犯用户隐私甚至盗取用户钱财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专项行动,加快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不良与恶意程序的举报、研判和处置机制。以上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发展、开展互联网治理、建立互联网健康、良性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趋势判断

2013年,网民规模持续平稳增长,手机网民数将再创新高,IPv6大规模商用,网络基础设施支撑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网络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商业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产业规模将再创新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2013年有以下几个主要趋势值得关注:

一,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发展。新的服务形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将不断涌现,其与大数据、云计算应用的深度交融,将催生新兴的商业模式,从而对互联网产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还将保持强劲发展,但是其价值和影响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传统企业进入电商的规模和程度,取决于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结合。

第5篇

2012年已经过去,这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点,网民迈过5亿大关,网络社会崭露雏形。这就注定2013年也得是一个乱中取胜的年份。在众生大乱之中,我们可以拎出几个重要的风暴眼,其中微信将是2013年互联网产业最大的风暴中心。

现在,微信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轻松预测。但是,对于微信,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更大胆的层面上。

2011年国庆,我猛用了微信3天,头昏眼花。说真的,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产品。但是我知道,到今天,互联网发展的驱动力早已经远离我们个人的喜好和个人的直接经验。

当时,我在本子上简单写了一个预测:当微信用户突破1亿,说明微信的确是一个严肃的互联网应用;当微信用户突破两亿,微信将引发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运营商的关注;当微信用户突破3亿,运营商将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的威胁,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互联网竞争的痛;当微信用户突破5亿,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主营业务必然崩溃,开始长期的、不可抑制的收入下滑;当微信用户突破10亿,未来手机将不再是运营商的终端,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微信终端!而当微信用户突破10亿,那么,20亿、30亿用户也将势不可挡。微信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个世界级产品,第一个可以与Google、Facebook、Twitter等竞争和超越的互联网应用。而当一个中国互联网公司可以掌握20亿、30亿用户,中国的软实力将真正可以与美国有资格竞争!

今天微信正在我预测的轨道上高歌猛进,势头超越了当初最乐观的估计。2013年,微信用户将在年初突破3亿,在年内突破4亿,并开始冲刺5亿。微信5亿用户,这是中国运营商的生死线!所以,这个阶段,是微信最生猛,也最危险的时刻。如果运营商在2013年无法有效狙击微信,那么,基本上它们现在就可以准备书写墓志铭了。

微信原来只是一个微聊类的小产品。但是,因为腾讯即时通信的巨大用户群,今天的微信已经是一个集成短信、即时通信、微博、语音通信、视频通信、SNS、LBS等各种移动时代的应用。也就是说,微信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集大成的互联网第一基础应用!未来网络时代,网民拥有微信,就可以几乎拥有一切了。

微信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有史以来最野心勃勃的产品!微信将颠覆的,会比它成就的更多。2013年,因微信而第一个牺牲的就是微博。2012年,微信已经硬生生切断新浪借助微博重新崛起的抛物线;2013年,微信还会将新浪带入更严峻的困境。所以新浪必将展开各种明里暗里的反击和攻击。之前因为3Q大战和3B大战而拉低的互联网业界竞争水平,将因为微信和微博的竞争而更加下探。

但即便如此,腾讯和新浪之间的战斗还不是微信2013年的重头戏!

2013年微信造就的最大悬念,就是引发中国互联网与运营商的第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的过程会如何惨烈?情节将如何跌宕起伏?战争结局的胜负将如何分出?这一切都将无比扣人心弦。未来手机究竟是运营商的终端还是微信的终端,这个严峻问题在2013年将提前摆在大家面前。这场竞争的手段之恶劣和凶险有可能超越我们现在脑细胞具备的功能。

如果仅仅是为了维护运营商的利益,延缓运营商的垄断日期,那么,微信将难逃行政垄断和国有垄断最强烈的狙击。但是,如果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全球地位,为了中国在全球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微信是我们最好的一次机会!它的威力将远比航母、航天飞机、载人宇宙飞船等有力、强大得多。

总之,如果微信不遭遇运营商的野蛮狙击,中国将很可能为全球贡献第一个世界级的互联网应用。中国在全球互联网版图上的软实力将大大增强。所以,微信的处境与遭遇,将考验我们高层的智慧:我们究竟是维护部门利益和垄断利益,还是立足长远在国家战略上利害抉择。

第6篇

去年3月,由3名创始成员组成的思埠还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办公,8个月后,高达13层的思埠大厦就已经在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建成并正式投用。只有15万元启动资金的思埠,同年号称营业额做到20亿元。

高速崛起的思埠和它所宣扬的微商概念,在疯狂爆发的同时也让人咋舌。

思埠一直被冠以家庭主妇、大学生、残障人士等创业者推手的角色,而正是这些社会的微小商业群体,构成思埠发展微商渠道的中坚力量。有人戏言,“如果你读不懂思埠模式,那就无法读懂微商”。

事实是这样吗?在思埠集团厚厚一叠的创业故事中,记者试图寻找答案。

85后的创业“领袖”

在迎宾大道平安银行楼上,董事长办公室内,总经理吴玉明、董事长吴召国以及执行CEO朱强同在办公。根据公开披露的消息,思埠集团初创的三人分别是吴召国、朱强和吴召国妻子。

业内多个消息源和区经贸部门确认,成立不足一年的思埠集团背后投资人实为思埠集团主要创办人兼CEO朱强。“朱总负责宏观方向,吴总负责具体业务,可以理解为幕后与台前的关系。”吴玉明说。

事实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1986年出生的吴召国都是该公司最具有号召力的灵魂人物。“他的故事具备了年轻、奋斗、富有感染力的特点,很符合时代的需要。”一名业内人士说。但关于思埠之前的经历,吴召国只愿三言两语概括:“做过8年化妆品,两年的自媒体。”

吴召国本是山东临沂人,2003年高考落榜后曾在街上发过传单,卖过油漆。两年后,为生活所迫的吴召国背着包穿着30元一双的皮鞋,挨家挨户到美容院推销化妆品,由此进入化妆品行业。

2010年,吴召国受邀转战广州进入众美国际,做欧蒂芙品牌全国总,并代为管理欧蒂芙。3年后,吴召国离开众美国际,成立广州黛莱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到2014年3月,在朱强的投资下,广州思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根据吴召国的说法,当时注册资金是50万元,启动资金只有15万元。“创业时,我们找风投要20万美金并给予控股,但对方看都没看一眼。”吴召国回忆创业的艰辛时如是说。

思埠成立后,首先推出的是天使之魅的面膜品牌。据介绍,天使之魅面膜主要针对18岁至38岁的年轻消费群体,并以家庭主妇和在校大学生群体为主。“我们的特点是,消费者能向经销商相互转化,比如效果好就卖给朋友。”吴玉明说,思埠现有30万的注册经销商,大部分是由创业者成长起来,而这部分人也是思埠黏性最强的“粉丝”。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每次会议、论坛乃至采访中,“梦想”与“公益”是吴召国必谈的重要话题。出身农村的吴召国的亲身经历和致富之路,本身就对以家庭主妇、在校的大学生以及残障人士为主的思埠经销商具有天然吸引力,就像共同构筑了一个创富梦。

“我们不收费。我们是纳税企业,主体公司和40家分公司今年一季度纳税4000多万元。我们还带动很多人创业,无论是刚毕业还是社会底层,都能在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涉嫌传销的争议,吴召国如是回应。

谋求“上岸”的知名企业

持续研究微商的龚文祥总结微商运营手法三板斧,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明星代言、会造势、组建团队。

“一个化妆品怎样带动终端销售?”吴召国自问自答:“只有广告一个方法。”而在微商圈里,思埠无疑是投放得“最凶猛”的代表。

思埠为旗下每个系列配备一名明星代言人,旗下品牌登陆央视、湖南卫视等电视台。其中,黛莱美品牌还独家冠名了2015年东方卫视跨年晚会。而在今年央视春晚的黄金广告资源招标上,思埠集团更是以2500万元夺得2015年CCTV-1、3、4、7贺岁套装广告的第六位置,央视“3・15”晚会,思埠集团还与圣象地板联合投放。

“2500万、15秒广告、播了15次,让经销商过了一个舒服年。”吴召国说,一名经销商告诉他,微商不被家人理解,直到除夕夜看到广告,母亲才吃下定心丸。

在阵容豪华的代言人攻势和强势传统媒体品牌传播下,思埠旗下各品牌得以获得有力的支撑,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思埠经销商的信心。

“我们去年投放了3个亿。有媒体和明星背书,结果很好。终端的信任提高,拉货到超市都有市场。”吴召国说。

依靠广告走红的思埠,营业额不断飙涨。不过,吴召国告诉记者,思埠的大部分利润投入到广告和控股上游工厂。

今年初,新三板企业幸美股份的《收购报告书》显示,幸美股份将以2元/股,向思埠集团定向增发3891万股股票,募资7782万元。发行完成后,思埠集团将持有幸美股份49%股份,成幸美股份控股股东,原控股股东郭雷平持股比例将降至35.63%。

幸美股份早已在国内化妆品行业深耕多年,旗下植美村、泉润、幸美、安尚秀等多个知名品牌更是在化妆品专营店以及电子商务等渠道布局已久。

思埠官网介绍称,思埠旗下拥有广东幸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思埠无纺制品有限公司、广州黛莱美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战略合作伙伴,年产值争创百亿。

转型微商渠道

一名观察人士指出,思埠生意经营的核心并不是在卖面膜或卖产品,而是在卖关系模式,不一定到终端,经销系统内部就可实现销售。“真正赚到钱的是上层的人,下层的人压货非常普遍。”从一系列的投资布局动作来看,思埠已经意识到原有模式的风险,或者红利已经被透支,转型“上岸”是必然的选择。

花都区有关部门人士表示,思埠于去年6月落户花都,已交税两千多万元,如果能够持续正常经营,今年上缴的税收有望达到六七千万元。“快速发展得益于其轻资产经营模式,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大的投入。”他说,目前,花都的微商大多像思埠一样经营面膜、化妆品等日化产品,但生产环节则是委托工厂进行,微商本身并无生产。微商要持续发展,品牌、品质和支付端是必须迈过的三道坎。

第7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环境;微信;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前言

当今中国社会,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确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等智能设备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传统电子商务模式以固定终端与传统有线网络为标志,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开始通过移动职能终端和无线网络进行交易。以“微信”商务平台为基础的“微商”电子商务模式的崛起,将中国社会引入了新型的电子商务时代,微信对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优势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普及

在传统通讯技术的限制下,原有的移动终端的功能限制先通话、文本交流服务等。由于使用成本较高,CPRS网络功能的应用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就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网络功能的使用成本,使移动过终端的互联网服务得到普及。人们享受网络服务不再受地点、时间、费用的限制。综上所述,现代通讯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通讯设备共能的不断完善,为微信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1]。

(二)移动终端设备用户群体不断扩大

如今,移动终端设备的主流用户开始从青少年群体向老年、中年群体普及。当今中国社会,中青年群体是促进市场内需的中流砥柱,他们更加追求卓越的生活质量,青睐于更加方便的电子消费模式便。由于中青年群体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依赖,他们会借助移动智能终端享受“微信”应用软件提供的服务,包括进行人际沟通、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活动,网络消费开始成为年轻人常态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三)为社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微信用户可以借助与微信的支付功能实现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创业愿望。“微店”是人们对微信店铺的简称,“微店”能够轻松帮助卖家实现商品的批量进货,快速补充货源,除此之外,微信还提供卖家微信商务迁移服务平台进行。对于普通的微信用户来说,只需要使用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就可以在微信商务平台上开店,实现创业愿望。综上所述,微信给年轻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创业机会,这种简单、低成本、超便利的创业手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其自主创业的梦想得以实现。

二、新的历史时期,“微信”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移动智能终端支付的安全隐患

随着微信电子商务模式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微信移动终端支付方式的安全性能也成为用户关心的热点话题。用户一系列的终端支付操作都伴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隐藏在移动智能设备中的木马病毒,由于移动智能设备自身的安全防护力度有限,一旦出现数据泄露现象,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二)平台开发模式尚不规范

由于微信电子商务模式开发的多样性,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商城”、基于二级域名的微信嫁接网站、以朋友圈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个体微信小店等都属于微信电子商务管理范畴。各微商之间的开发模式存在不同,所以微信商务平台的发展和运营势必会受到影响,由于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增加,最终势必会带来更加严重购物安全隐患,同时多样型开发模式也容易使微信管理平台出现漏洞。所以相关机构和有必要统一微信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模式,规范微信电子商务环境[2]。

三、针对于互联网环境下微信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科学构建微信消费保障机制

由于微店的数量不断增多,微信电子商务模式存在的最大隐患就是微商信用平价体系不健全。消费者难以从全放为的角度了解某种商品的销售数量、生产质量、店家消费行为等。缺少网上的评价体系也就失去了消费者对电子商家信任。因此,微信电子商务可以效仿淘宝的评价体系,科学构建微信消费保障机制,回访用户的购物感受,为以后用户的购物提供参考。

(二)完善关于移动电商的法律制度

我国立法机构已经针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颁布了一系列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微信电子商务管理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例如,“微商”利用朋友圈营销信息属于私人交流手段,缺少广告标识,缺乏法律根据对其进行判定是否是广告。另外由于微信广告宣传不收实践空间、限制,并且其转发量非常庞当,这直接加大了有关部门对违反广告源头追究工作的难度。所以立法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对微信电子微商管理的法律体系。[3]

(三)加深用户对微信购物的体验

由于起步较早,传统电子商务消费模式已经在其消费群体心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以微商未待变的移动电子商务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其起步时间较晚,作为新型消费模式,其地位以及市场份额很难动摇传统电子商务的市场地位。加深移动电商用户的购物体验,可以有效的吸引跟多用户参与到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中,从而扩大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例如,“返利”活动、抽奖活动、包邮活动等。

四、总结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微信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消费群体和内部需求的迅速扩大,有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晚上。不过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微信移动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因此,无论是微信电子商务内部,还是相关的管理部门都要以微信电子商务的发展实际出发,优化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从而促进维信电子商务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翠波.移动环境对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初探[J].电子商务,2013,05(16):69-71.

第8篇

随着今年双11的落幕,女装淘品牌的彪悍业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商家在无线端的成交爆发力也成为亮点。纵观今年商家在无线端的运营玩法,除了更有针对性地运营手机店铺以外,也发现了部分商家在借力移动新工具方面的创新玩法。​

一家定位日系甜美风的淘品牌女装“夏娜“,就通过手机淘宝的公众账号平台“微淘”,走出了一条“微定制”的用户个性化定制之路。​

说到个性化定制,以往商家遇到的最大难题莫过于如何快速找到消费端用户的需求,并且还要保证消费端用户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这个难题,阻挡了很多试水个性化定制模式的企业和商家。但今年借力微淘平台,夏娜女装轻松找到了解决之道。​

一条征集广播,轻松锁定C端需求​

作为一家创立6年的淘品牌女装,“夏娜”积累了数十万的老客户,这些客户被亲切地称作“娜米”。夏娜的总经理李政刚分享说,“作为一个互联网起家的品牌,我们非常关注市场受众的真实需求,非常重视跟店铺老客户们的互动。任何能跟消费者及时互动、搜集他们需求的工具,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尝试。”​

李政刚坦言,虽然夏娜组建了非常完备的设计团队,但在跟消费者的互动中,他们总能发现惊喜。比如,当他们把下季将要发布的商品款式展示出来的时候,会召集用户对这些款式进行投票选款,经常可以吸引数百名资深老客对款式进行详细的点评,甚至还有产品设计细节层面的设计图建议。而承载老客户深度沟通和反馈的通道,就是微淘。​李政刚想,既然娜米们有足够的主动性愿意花时间精力对产品提更多的细节需求,为什么不干脆让她们参与设计自己的衣服呢?​

10月16日,夏娜通过他们的官方微淘账号【shinena夏娜旗舰店】发布了一条微淘广播——【娜米微定制】娜米专属定制专题,广播中写到:“邀您一起成为我们的民间设计智囊团,在这里诠释灵感、交流创意……信息由你提供,款式由你设计,让你的创意在夏娜无限释放”,号召客户参与进来设计自己的私服,并承诺会随机抽取一位设计智囊团员,第一时间奉上专属定制款美衣。​​​​

活动经微淘发布后,粉丝们的热情和认真超出了李政刚的预期。“本次活动只是一个尝试,我们并没有设置太多奖励,但娜米们的积极性还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娜米的设计需求和设计理念,有些娜米通过提交已购衣服的链接附上设计简说,还有很多娜米上传了自己亲手绘制的设计草图,惊喜之余让我们很是感动。”

​​​​​经过和夏娜本身风格定位的匹配以及设计需求的明确度考量,最终纳入考虑的设计图约为80份左右。这是真正来自消费者的定制需求,而搜集C端需求的成本基本为零,只需要通过微淘发布一条广播就可轻松实现。​

老客聚集地,消费者选己所爱​

事实上,在【娜米微定制】栏目正式运行之前,夏娜已经通过微淘发起了多次的【选款投票】主题活动。新品投票和投票选款,从网店运营的角度而言,是希望严格按照真实市场数据(用户喜好)进行备货,从消费端需求反向影响供应链,提升商品的周转速度。​

为什么选择微淘作为移动端“微定制”的通道呢?夏娜运营负责人小周介绍说,夏娜的供应链一直在顺应互联网个性化、柔性化的生产需求,力求依照消费需求进行数据化运营。如何搜集到真实有效的市场数据呢?小周主要依靠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PC端,当新品上新后,集合成一个款式页面,根据钻展广告或者引导用户点击进行数据测试;另一个搜集老客需求的重要渠道则是微淘。​

目前,夏娜的微淘账号粉丝为56.3万,而这批粉丝主要是在PC端有购买行为的老客转移而来。店铺老客户满足一定门槛(比如购买金额达到某个值)后扫描微淘二维码关注微淘后,才能获得微淘的抽奖机会或其他奖励,“正因为微淘是店铺老客聚集地,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这里的消费者互动和反馈信息。”​

如何让微定制模式应用在微淘场景内呢?小周复盘了整个流程。​

以今年双十一备货为例,选款需要提前一个季度进行操作,从8月份就开始测试。首先由设计师画出版图,夏娜运营团队内部做款式淘汰(此环节大概会淘汰掉30-40%的款式),其余款式做成样衣,并让模特进行拍摄。然后把样衣成片搭配商品方案,做好商品编号,发布一条【投票选款】的广播,用户只需要回复评论喜欢的款式编号,即可参与选款。​​作为一个测试老客户喜好的重要阵地,小周非常重视微淘投票选款的数据结果,把评论数据化之后,即可对老客户的需求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当然,考虑到微淘主要覆盖店铺老客人群,小周也会结合PC端的测试数据一起确定最终的款式。过去十多次的投票选款数据中,微淘跟PC端的选款数据比较契合,主推款的指向比较明确。如果遇到某些款式,微淘的数据出色而PC端数据一般,说明这些款式是店铺老客的喜好,夏娜会把该款商品做成老客定制款。​

微淘发力,粉丝参与零成本​

将产品的主导权和先发权,由商家交还给消费者,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创造中,既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能让用户体验专属的乐趣,夏娜在微淘平台的选款投票和娜米微定制活动,正是个性化定制模式的移动端尝试。​

小周说,今年10月的娜米微定制是第一期,是为明年春款准备的。待最终被选中的定制设计稿生产为成品之后,会悬挂在PC首页展示。目前,夏娜设计部门20来人,微定制会成为品牌的特色栏目保持下去,保持一年4次的频率。以后,希望通过微定制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占到30%,自有设计力量占比70%,这样既能保证自己设计师团队的风格把控,也能培养出通过用户定制、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类型。​

不带营销色彩却结合商品本身的投票选款,让粉丝乐于品鉴参与,让商家利于商品布局。粉丝随心品评,满足了抒发欲望、表达了内心需求;商家则据此确定主推款式,更科学地备货。这种互动模式增强了粉丝互动体验,也帮助了商家的商品管理,形成良性循环。粉丝自己上传设计稿并最终获得品牌的认可制作为成衣,让消费者变身品牌的设计师,本身增强了粉丝参与感荣誉感以及成就感,也有效提升了品牌的亲和力与品牌形象。​

第9篇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日趋成熟,社交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巅峰,社群经济的概念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诸多媒体给社群经济做了大量解释,然而总结下来无非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有价值的内容引起拥护者的共鸣。第二,通过共鸣者的集结形成高度活化的社群。第三,通过社交网络的属性放大社群的影响力进而产业商业价值。

通过对比古代商业模式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这三点在古代商业社会中就已经存在,社群经济事实上是商业社会对过度营销和炒作的一次反思,是以诚信商誉为基础的对商业本源的一次回归。在经过了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商界精英终于醒悟了过度营销对于商誉的重大伤害。

由此可见,社群电商的概念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它只是一次回归原点的商业新征途罢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社群电商都不会成为大的电商模式,但能变成一个很好的推广渠道,一个健康商业世界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筹码。

社群电商出现,非偶然也

纵观目前的PC电商环境,虽然阿里巴巴还是稳坐老大的位置,但随着唯品会与京东等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冲击了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尤其是京东。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5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的份额达到58.6%,而京东商城也从去年同期的19.2%攀升至22.8%。

除了日益激烈的平台竞争环境,平台内的商家本身也在激烈的竞争,尤其是一些中小卖家,本身有一些优质的产品,却无法在PC电商平台卖出好价钱。所以,最终微商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我今天所说的微商,并不是刷屏式的微商―这种微商,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不会做生意的表现,最终也不会成功。能够做成功的,只有在经历了淘宝的艰难困苦,转而寻求更好的宣传渠道和推广媒介的电商人。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微信电商,或许对“社群经济”有一些了解。在笔者眼里,“社群经济”算是开创了社群化的先河,也带头做了社群电商。从那之后,社群电商逐渐兴起,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已经把社群电商玩得很“溜”了。由此可见,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社群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微商,社群电商的“初体验”

在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的最初,一群社交网络的活跃分子玩出了自己的影响力,偶然间用自己的影响力获得了变现,这就是微商的最早来源。

最初的微商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不可以简单的归结于社交网络的红利,我们更多的需要看到他们在这之前所付出的时间和情感成本,这些都是无数个日日夜夜浸泡社区所置换回来的无形资产。微商的爆发只是最后收成的表像。

虽然微商和淘宝的入会门槛几乎是差不多的,但微商更加功利,会通过各种方式去逼迫下线压货。而压货造成就的经济紧张感促使了下线也加入了的招募当中,从而使得依靠信任经济的微商逐渐向逐利的“奸商”偏移。然而微商最大的败笔在于没有打造自营流量中心的能力,这也是其最终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

社群电商,未来该怎么玩儿?

在这里,笔者用了一个“玩”字来代替传统电商中的运营推广。我们看到了《微信》使用者所用到的功能,除了社交聊天就是生活服务。既然主要功能是社交聊天,基本就断定了大家是在“玩”《微信》,是一种比较娱乐的方式。

所以,社群电商的关键就是娱乐。这个娱乐,不是表面的娱乐。而是拥有以下4点属性:第一,优质的内容或产品,即能够给整个社群成员带来好处的东西,它可以是内容,比如学习交流的经验分享,可以是质优价廉的产品。第二,良好有趣的互动。这个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是激起群友持续保持激情的重要因素。第三,通过互动,培养群友对群主认同,对产品的价值转化。第四,通过前面的培养,让客户主动的分享好的产品,让口碑成为宣传的重要渠道。

目前很多“小而美”的品牌,都是以这个思路在运营的。对于网上的一些小卖家,尤其是以农特产品等比较有地域特色,比较有个性创意的产品来说,社群电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通过社群化的运营思维,可以积累一批原始粉丝,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第10篇

1.“人手一部智能机”的当下,小程序能为头部平台们带来哪些转变?

2.同一个搜索结果页,显示出不同平台对待小程序怎样的态度?

3.为什么小程序不会成为下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点?

打开微信,下拉任务栏,用搜一搜搜索某款商品,又或者进入群聊对话框/发现页,你几乎总能顺畅进入到相关小程序里。

在今年7月的一场小程序主题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公开课讲师藏静首次透露,微信小程序累计已有100万+上线发布,以及150万+开发者。在每天使用小程序的活跃用户中,日人均打开次数为4次,54%占比都是来自用户的主动访问......种种迹象显示出,用户对入口的认知度有了明显提升。

小程序已全面渗透进了微信场景,官方功能升级迭代也成为新常态。在上线近两年后,小程序如今成为微信用户高频使用功能之一。今年国庆期间,旅游平台同程艺龙微信入口酒店预订量实现翻倍增长,来自小程序的订单增长起到明显带动作用。

不过小程序带来的不止是开发者市场的繁荣,还有互联网平行赛道竞争加剧的难题。互联网巨头们正纷纷切入进来,测试他们与小程序的可能。

9月下旬,今日头条正式发布小程序,针对部分企业用户开放小程序入口,用户可以在搜索关键词进入。这是小程序行业的第四张“船票”,前三者分别是“BAT”旗下的微信、支付宝、百度。

如今“BAT”概念已经名存实亡,百度714亿美元的市值与另外两者相距甚远,三巨头已经翻篇为“两超一强”。而相比之下,过去一年今日头条估值则一直疯涨。根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软银和春华资本正与今日头条商讨投资事宜,这笔融资最多可能为后者估值750亿美元。这个消息一旦坐实,意味着今日头条将反超百度成为新巨头。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互联网格局演进似乎正严格按照王兴的“4321”理论持续进行着。而在这个过程中,从微信走出的小程序,无论是资源扶持还是现金激励开发者,已然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新宠儿。

为什么会是小程序?

小程序属于移动互联网的产物,不过作为用户体验的基本土壤,移动智能终端眼下正遭遇明显增长瓶颈。

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TalkingData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已达14.5亿,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平均几乎人手一台智能设备。此外,自2016年第二季度起,中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增速已连续8个季度低于2%。经过过去近十年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规模已接近市场天花板。

移动智能终端饱和的背后,隐藏着另外一个残酷事实,头部应用几乎在多个领域,正垄断性地把持行业流量。微信超10亿月活跃用户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互联网网民在网上的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少数几个APP里。在通讯社交、网络购物行业应用中,TOP5应用更是已经覆盖到80%的行业用户。在增无可增的当下,这可能是巨头们特别的“幸福的烦恼”。

APP市场竞争格局同步发生转变,电商发展早期被奉为圭臬的“流量为王”,在APP市场则被亮出了“红灯”,头部企业们纷纷从获取增量流量,向运营存量流量转变。

而小程序轻量级、灵活应用的特点,成为一种现成的存量用户运营解决方案。不过比起这些,微信为小程序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它的强复制性。在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之后,微信已经搭建出一个由品牌商、用户、开发者等核心玩家构成的小程序生态,并且凭借巨大规模优势,将小程序市场容量直接从零扩充到亿级规模。

前有微信铺路,支付宝、百度、今日头条等后来者们得以跳过教育用户阶段,将相关成熟能力平稳移植到自有平台中,从观望者摇身一变成为重要参与者。显然,未来小程序必然还会向更多头部APP中扩散。换言之,小程序低门槛、高适用的特征,让APP市场跨领域的直面竞争成为一种新的可能。

小程序形似神不似:从连接到变现

尽管名字相同,但不同平台对于小程序的定位和理解,仍有着明显区别:

微信小程序给自己的定位是“用完即走”,准确的说,是高效用完,高效离开。“小程序应该是帮助用户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面完成一个任务,并且离开这个小程序,这样的话他才会有很好的体验,下一次他会继续回来用这样一个小程序。”在2018年开年的公开课演讲中,张小龙曾如此阐述称,用完即走与用户再回来并不矛盾。

从过去近两年的成绩来看,小程序已经完全融入了微信生态,据坊间不完全统计,微信小程序入口超过六十个,基本覆盖微信用户使用的全场景。

相比之下,拥有超7亿活跃用户的支付宝小程序来的则稍晚些,尽管2017年8月便开始试水,但实际上直到今年才正式对外开放。不过,小程序在支付宝内部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是蚂蚁金服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之一,这是我们内部多次强调过的。”阿里巴巴合伙人、蚂蚁金服副总裁阿玺表示,蚂蚁金服为此专门成立了小程序事业部。

与微信相似,支付宝小程序早期更多扮演着平台业务场景化拓展的角色,而后逐渐沉淀并向全面商业化开放的方向探索。

“小程序作为支付宝APP基础的开放,如果涉及到商业的时候,本质上已经意味着,我们(过去)十几年来沉淀、发展的支付宝APP生态就要全面商业化开放。” 蚂蚁金服支付宝小程序事业部总经理管仲打了一个比喻,支付宝APP像是一个黑匣子,商业模式一直通过内部循环模式进行,而小程序则作为连接器,扮演着支付宝APP中心化能力和去中心化结合的载体。

与前两者的连接器不同,百度、今日头条小程序作用更为干脆些,更多是出于流量变现的考虑。

按照官方说法,公测期的百度智能小程序,目前开放的入口有四种:搜索、信息流、固定及回访入口;具体来说,搜索入口包括寻址卡、精准sug直达、精准语音直达、熊掌号挂载、自然结果、阿拉丁等;信息流入口包括信息流直接推荐、百家号作者在文章页主动挂载以及文章落地页的自动挂载等;固定入口及回访入口包括百度App下拉二楼、个人中心页等。

由此可见,百度智能小程序与其他平台小程序的本质区别在于,这是一个流量个性化过滤的过程,也即要做到“所搜即所得”,并保留足够高的自由度,留给开发者、流量主等开发和挂载。这似乎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实现从搜索到品牌的精准直达。

这似乎是要革新百度原有盈利模式。众所周知,百度竞价排名诟病已久,品牌、商品搜索结果页经常充斥着各种广告植入。此次入口的多方面放开,对于品牌商和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利好。但《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实际体验发现,目前百度智能小程序为品牌商开放的入口,仍十分有限。

百度搜索特定品牌小程序时,并未在搜索结果页提供相关小程序入口,而是遵从以往的搜索规则。这种有限的搜索直达无疑让跳转小程序效率大打折扣。而对于新用户来说,个人主页则会被强制推荐四个相关小程序。

百度智能小程序相关搜索示意图

从入驻品牌的角度来说,自有小程序出现在新用户个人主页,或许是平台资源扶持福利。但对于用户体验来说,无疑是一种根本性的伤害。小程序不再只是用户体验优化的载体,反而变成了平台和商家利益捆绑的灰色地带。

相比之下,今日头条小程序关键词搜索相对准确许多,通过在今日头条搜索关键词可以进入,小程序任意页面也均可转发到微头条,也可以随时在小程序页面进行授权设置。

不同入口搜索结果页展示图

从对用户搜索实际开放情况,可以看出四家互联网巨头对待小程序仍有着不同的姿态:微信、支付宝给到小程序的资源最高;今日头条在搜索及个人主页全面开放小程序权限,百度则有限开放搜索、信息流等资源位,探索流量变现的新可能。

小程序的新难题

小程序的特殊产品形态决定了其有一定开发门槛,尽管比起APP,前者开发成本和周期已经极大缩减,但对于开发者来说,投入产出比仍是进入与否的关键决策因素。

从表象来看,互联网巨头手握巨幅流量及用户规模,在APP内再造一个小程序生态似乎并非难事,只要倾斜足够多的资源就总能成功。但长远来看,平台“输血式”的扶持只会弊大于利。

小程序本质只是APP里的一种使用工具,其整体使用频次跟APP内相关用户基数成正比。对于开发者而言,全面投入的前提在于,平台是否具备供商家进行流量转化的清晰路径。

微信小程序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平台内品牌商已经在订阅号、微信群、社交裂变、微信支付等探索了相对成熟的用户商业化手段。小程序作为连接B端与C端的补充和升级,使用入口足够多,并且相对H5和APP有一定功能优势,无非是整体服务场景的自然转移。

而对于拥有八千万商家的支付宝来说,围绕服务将B端和C端在小程序上进行结合,同样再自然不过。对于这两个超级APP而言,借助小程序打通线上线下的路径,也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第11篇

注重淘宝新营销工具的使用和互动,已经成为商家很重要的一个借势点,互动离不开粉丝的支持,增粉、互动也是所有商家未来必修的一个内功。而欧时力女装也很早关注无线端的整体布局,在天猫双11之前,欧时力便开始通过手机淘宝中的微淘提前进行店铺活动预热,旨在为双11引流以及带动更多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最终达成粉丝增长。

10月22日~25日,Ochirly联合微淘首次尝试了O2O玩法。活动结束后,预售商品收藏量较往日提升了40%。粉丝数增长也较为惊人,凭借Ochirly单独的品牌宣传活动,带动了其旗下另外两个品牌Five Plus以及TRENDIANO粉丝的大幅上涨。此外,这也得益于品牌在线下的消费者认知度与线下门店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结合O2O进行操作。

活动成效,粉丝增长20万

Ochirly:原粉丝数为3.2万人,活动上线首天粉丝突破6.8万人以上,活动结束时粉丝数达到14.3万以上;

Five Plus:原粉丝数为3.5万,活动上线首天突破6.3万,活动结束时粉丝数增长为10.8万人以上;

TRENDIANO:原粉丝数为140人,活动上线首天突破1.2万,活动结束时粉丝数为3.1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欧时力的三个账号粉丝在活动后,都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三个品牌中以TRENDIANO的粉丝数增长最快,Ochirly凭借单独的品牌宣传活动,反超之前领先的Five Plus粉丝数。也为品牌双11当天的活动成交打下了基础。

双11预热期,收藏量提升40%

在线上活动中,其中活动之一是7折预售,欧时力精选30款秋冬新品来进行7折预售(11月1日~10日);粉丝可提前选择心爱商品,交付10%的预订金额。并于11月11日当天付清尾款,便可轻松享受该单品7折优惠。

活动结束后,欧时力品牌新增1000个收藏量,较之以往,店铺收藏量提升了40%。此外,用户订阅、访问量、访问数据等其他数据也表现不俗。

用户订阅走势图(截止到10月24日)

访问数据汇总(截止到10月24日)

评论数(截止到10月24日)

收藏数(截止到10月24日)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活动,从22日开始,各方面指数均呈现上升状态,23日达到了最高峰。

微淘增粉有要领——操作简单+参与时间短+利益诱惑

盘点微淘上快速增粉的商家案例,其中不难发现,有一个万能公式,一般可以借鉴的操作方式是,操作方式一定要简单,参与时间一定要短,利益诱惑也一定要有。玩法太复杂和时间过长,都会让大部分用户失去兴趣,除非中奖面大、利益点诱惑较多,才能较好地圈住用户关注。

在利益点设置上,Ochirly采取了优惠券、限量商品、红包、以及抽奖的形式。具体玩法如下:

优惠券:Ochirly无线客户端粉丝可点击链接领取20元无门槛优惠券(仅限双11当天使用);另外还有50元优惠券(消费满599使用)。从活动开始截止到10月25日后台的统计数据来看,50元优惠券已领用158781张,20元已领用33964张,每一张优惠券的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粉丝。欧时力之前开展的店铺活动,活动结果一般是,当天可以派发优惠券2~4万张,而10月23号发起的微淘活动共计派发了10多万张优惠券。

抢楼得限量商品:抢楼必须先成为Ochirly的微淘粉丝。其中回复楼层数为1111及其整数倍数楼层如2222、3333等,均可获得Ochirly限量商品1份(合计75份,限量版礼品名单:限量版包包、潮流限定围巾、时尚项链;获奖用户可随机获得其中1个礼品,送完即止);

抢楼得红包:抢楼活动中,逢111结尾的楼层均可获得百元红包(限量999张,双11当天999元使用,送完即止)。在抢楼活动中,有50185人参与评论,1867人收藏,92582人参与抢楼。

粉丝抽奖:配合时尚微淘日,微淘会员均可参与抽奖,赢取各式优惠券。最后,有98004人参与了抽奖活动。

线上线下配合+多渠道推广

Ochirly作为传统的知名品牌,在线下已经拥有许多实体店,这次微淘活动,也将品牌的线下优势融入进来,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在实体店的显眼位置,欧时力放置了微淘二维码和本次活动的小海报。当然,微博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渠道,自然也不能放过,欧时力在微博上分享了微淘双11的预热活动,并与粉丝互动分享双11活动攻略进行互动。除此之外,在Ochirly的品牌官网,也加入了此次微淘双11活动预热的宣传。

(欧时力官网)

预热活动总结

1.高质活动包装较弱,有待进一步提升,导致4个小活动粉丝参与活跃度相对参差不齐,影响店铺整体效果的最终呈现;

2.粉丝增长低于预期,但相比以往活动而言,这次参与情况较理想,“优惠券领取”&“抢楼活动”效果明显;

3搭车推广充分利用。凭借Ochirly单独品牌宣传活动,带动Five Plus以及TRENDIANO两者的粉丝关注;

第12篇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改革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指定性矛盾,减少低端与无效的供给,提高高端及有效供给,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我国经济稳健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升级。

本文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从我国股份制银行转型升级的做法中总结出转型升级的经验,提出中小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路径。

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自身D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缺乏清晰的市场预判和战略引导,一直沿用“规模指标”的惯性思维进行业务管理,发展战略的科学性严重不足。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新的结构调整必然倒逼商业银行进行产业方向调整,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建立既适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又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快速实现稳定健康的跨越式发展。

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拓宽了空间

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和结构优化为商业银行的服务和产品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倒逼商业银行进行产业布局优化,将资源配置从传统的低效率产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新兴产业中去,为实体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本保障;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会产生着大规模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等经济行为,为商业银行推进财务顾问、投资银行等轻资本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增强金融供给力提出了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是从供给端出发,利用经济结构调整来解决现有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使调整后的有效供给能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作为资源配置的中枢,商业银行必须要紧跟改革步伐,通过供给驱动型改革不断释放新的有效供给,满足新一轮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服务需要,在动态的平衡中实现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推动。

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供了契机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速推进,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对银行传统贷款业务的依赖程度大幅减弱,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资产配置结构和负债来源问题。在资产配置方面,商业银行将逐步从单一贷款向综合性金融服务进行转变,提高表外业务的比重;在负债来源方面,商业银行将会不断丰富负债品种,摒弃单纯依赖储蓄存款的负债方式,重视对同业存单、中期票据等主动负债工具的运用。

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带来了考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打破固有平衡状态的过程,必定会引起局部矛盾的爆发,在经济社会全面去产能、去杠杆的过程中,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会集中暴露,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另外,随着改革持续推进,融资需求的不断丰富会导致全牌照集团公司越来越多,将大大增加集团并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难度,且各类风险交叉共振使得风险很难得到有效地计量,对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挑战。

中小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启示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为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其业务规模、组织架构、社会影响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转型升级方面更是成功典范。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发展历程

兴业银行发展历程。兴业银行成立于1988年8月26日,29年来其逐渐由地方性小银行成长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成功上市。2013年,兴业银行平均同业资产占平均总资产的比重居所有上市银行之首。同年,在严峻的“钱荒”面前,兴业银行平均同业资产与平均同业负债比值接近1:1,资产与负债基本匹配。兴业银行同业净资产毛利率为51%,“同业之王”称谓名副其实。

招商银行发展历程。招商银行于1987年4月8日正式成立,历经30年发展已经从地方性小银行发展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领头羊。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其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已高达43%,管理客户总资产达3.4万亿元。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屡获业内肯定,截至2016年末,其已6次荣获由《亚洲银行家》(The Asian Banker)杂志评选出的“中国最佳零售银行”奖项,11次荣获“中国最佳股份制零售银行”奖项。

民生银行发展历程。民生银行在我国率先将全面发展小微金融作为主要抓手,其相关业务自2009年起布局,利用5年时间专注发展小微金融,终于将其做大做强,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在2013年顺利跨越4000亿元关口,小微金融业务已成行业标杆。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转型升级启示

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转型发展较为成功的典范,其中前瞻的战略、准确把握国家政策、着力发展特色业务、科学的组织架构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合理规划并准确执行既定战略

兴业银行。回顾兴业银行28年发展历程,其在各个阶段均有明确前瞻的战略规划,而且随着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如2000~2007年全国银行时期,兴业银行明确了“建设全国性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目标定位,推进“有形机构扩展与无形网络延伸、有形产品创新与无形体制改革”两个虚实结合的发展思路。2003年年初,兴业银行把名字前面的“福建”二字去掉,正式成为全国性的银行。2007年兴业银行成功上市后,着力打造“一体两翼”的专业服务体系。

招商银行。有别于其他银行将重点聚焦于批发业务,该行将零售业务上升到战略高度并将其视作转型抓手,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服务。围绕零售业务,该行做了大量的全面性的改革,细分了市场,完成技术跟进,零售业务战略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民生银行。在业务转型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三个基本定位,以具有传统优势的小微金融为切入点,并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变革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升级。2012年,民生银行五年发展纲要提出,在战略上要着力聚焦小微企业金融,分行转型要以小微金融为突破口,实现传统零售银行和产业链金融的两翼突破。

准确把握国家政策

兴业银行。善于分析国家政策,着力利用好国家政策中有利于银行发展的部分。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要求发展和完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着力发展规范的银行同业拆借和票据贴现。兴业银行紧抓有力时机,提出“打好基础,办出特色,艰苦创业,稳步发展”的办行思路,1990年至1994年兴业银行主要业务接连高速增长,成功打开了局面。

招商银行。抓牢“一带一路”政策,创新交易模式,打造交易银行。招商银行新建17个项目,将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与自身交易业务发展相结合,着力推动投商行一体化业务模式,加强境内外业务联动。招商银行还大力发展智慧金融,目前其智慧供应链系统建设全国领先,已形成“交易业务+”的业务发展新模式。

民生银行。紧抓我国近年来将农业发展作为兴国第一要务的国策,将自身长远发展c国家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支持现代农业的特色发展之路。为此,民生银行专设现代农业金融事业部,设计了大量易于操作、可执行性强的以扶植现代农业为目的的金融产品,并将金融产品嵌入“金融管家”一揽子管理模式,通过发展延伸产业链金融最终取得了成功。

着力发展特色业务

兴业银行。银银合作是兴业银行一大特色,通过与其他银行合作,兴业银行迅速、低成本地扩大了服务范围。截至2012年末,兴业银行柜面互通连接网点数超过2万个,占当时全国银行网点总数的10%,成为除农业银行外的拥有第二大网点数的银行。所有加盟银行都会从银银合作中受益,但兴业银行无疑是最大赢家。

招商银行。以“轻资产”为核心,着力将零售金融打造成特色业务。零售金融以小微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三大业务为核心。这些业务的共同特点是轻资产。招商银行于2014年形成了以投资银行和交易银行为两翼的主要业务系统。同业金融方面,该行着力大资产统一管理和创新金融市场交易模式,并使得风险加权资产迅速降低,轻资产战略使得该行主要指标业内领先。

民生银行。2009年,民生银行在中国最早提出“小微”市场细分概念,后来其创新性地建设了小微专业支行和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目前,民生银行已从主要提供小微贷款到围绕“一圈一链”的模式(商圈和产业链)进行深度开发,综合性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业已形成。

以组织架构变革推动业务转型

兴业银行。2012年将业务条线拉直建立事业部制雏形。重视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按照客户类型划分业务结构。整合原有业务条线,着力打造针对客户群以企业或机关单位的企业金融条线、以个人客户为主的零售金融条线,以及面向具备一行三会批准的金融许可证企业的金融市场条线。

招商银行。三步走打造轻型组织架构。总行层面,该行整合设立了公司、零售和同业三大业务总部。支撑系统方面,该行成立了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以统一管理各项风险,同时优化了审批派驻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升风险管理对市场的响应速率。管理层级方面,该行取消了内设综合管理部门,相关业务职能直接纳入总部管理,减少设置中后台一级部门和独立二级部门的数量,以期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完成职能整合。

民生银行。通过事业部制实施多元发展战略,事业部制改革令分支行腾出资源聚焦开拓小微金融业务,促进了小微专业支行的建设,极大地配合了民生银行整个小微金融战略的实施。

回顾三家银行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制定战略、利用政策、调整组织架构的目的均为特色业务发展,并始终着力于发展某一个领域的业务。如兴业银行着力同业业务,招商银行放眼零售业务,民生银行紧盯小微金融,他们集力于一点,而不是力求多点开花,这种把一块市场做大做强的专业精神是其转型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供给侧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转型升级路径

供给侧改革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思路,中小商业银行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业态发展的趋势,快速寻找到业务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强力推进转型升级,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以转变战略为先导,把握供给侧改革内涵,聚焦特色化战略定位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入理解供给侧改革的真正内涵,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来推动转型升级,逐步摆脱粗放式的发展思路,向着轻资本、集约化的模式转变。除此之外,中小商业银行在明确自身转型升级路径的基础上,保持战略定位的发展性、长久性和可持续性,拟定战略实施计划并做到坚持贯彻执行,推进自身转型升级稳步发展。

以对接宏观政策为根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中小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内部决策链条短、效率高的优势,紧跟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将资源配置的重心向政策支持的产业倾斜。一是要配合国家层面调结构的战略要求,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二是以区域发展为抓手,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长期战略布局,做好国家重点项目的跟踪与落实。三是积极提倡普惠金融,通过制定针对性产品、降低准入门槛等措施,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

以重塑组织体制为基础,促进银行全要素生产,加快金融高效流转

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要改变以往依赖传统信贷业务的惯性思维,建立轻资本、集约化的经营模式,重点推动债券投资等资本市场新型业务的发展,重视对投行业务、资管业务、托管业务等中间业务的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进行内部合理分工以及科学的岗位设置,积极探索事业部制等新型管理体制,提高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以加快变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特色业务,增进高适配性金融供给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必定会在更广泛的层次上产生新的供给需求。因此,中小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投入产出机制,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为目标客户群所熟知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要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优势,打造综合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客户适用性。

以完善风险管理为保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一是要强化主动风险经营意识,建立由董、高、监和员工组成的风险治理机制,对银行内部各风险类型的主体纳入统一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全局管理。二是要严格防范信用风险,积极做好客户准入、风险审查、贷后管理等工作,提高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三是加强风险识别模型的开发和运用,做好风险前瞻性管理。

课题主持人:孙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