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5 19:2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导读::中学生应该、也有能力运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充分运用“治史”的模型来理解历史。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历史客体再现的一个过程。但只要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
关键词:“治史”,模型,历史学习,运用
一、关于“治史”的模型John Fines在《历史教学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学生可以借鉴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见下图):图:“治史”的模型(A model for ‘doing history’)① 他认为学生应该以类似历史学家的方法进行学习,原因有三:1、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历史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就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组科学的断言,而这种科学的断言,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死记硬背的历史,只能符合测试者的利益,而在实践中,它是不能用的,因而也是无用的。2、好的学习永远都是积极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做工作。学习处理证据的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努力的,并是令人满足的;而且,它能帮助理解正在学习的知识。积极的学习导向是理解历史。3、使用原始资料、处理有关证据的问题,这些都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第二手资料所不能给予的。处理从某一时代来的证据,所提供给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许多方面的洞察力,并能帮助我们感知正在学习的主题。而第二手资料,则不能轻易激发我们的情感、想象力或我们的行为;相反,第一手原始资料,如果我们仔细处理的话,确实能给我们提供那种感觉会计毕业论文范文。①根据John Files的观点教育教学论文,中学生应该、也有能力运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因为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尚处于培育阶段,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与历史学家相比,差距是明显的。但只要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勇于突破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充分运用“治史”的模型来理解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可以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呢?二、“治史”模型的阐述和运用1、 理论阐述这个模型图可以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阐述。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历史客体再现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索取。主体(知识人)认识客体(历史事实),是通过中介质(史料)来认识的。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历史学家(认识主体)凭着自己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在拥有了第二手资料,如史学专著、论文等;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了难易、深浅等不同的问题;问题提出后,需要找原始资料来证实(历史资料);而面对原始资料,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有不同的看法,找出了证实问题的不同证据,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历史客体);而这些结论又当作第二手资料或问题重新提出,又经过不同的解释得出新的结论。由此可见,历史的结论是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原始资料,而这又取决于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所以说,历史的认识是相对的,它是历史主体经过史料中介达到对历史客体的本质的能动的反映。
主要责任;更有人从证据中得出李鸿章决不是卖国贼,而是一个爱国者。结论五花八门,如何能进一步理解呢?这涉及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史料的判断、取舍来认识历史;同时,还需要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应注意的问题中学生毕竟不能等同于历史学家,在应用此模型的时候应扬长避短。学生的起点较低,我们无法改变这种起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教学,使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得到扩展和提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循序渐进,理解历史,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治史”模型来学习历史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的能力历史是指对过去的了解,学习历史是为了发展并提升我们对过去了解的能力,也就是历史的认知能力或历史思维的能力。利用此模型可以充分的运用历史原始资料,学生透过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增加对过去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的。《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对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一个要求,即“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就是这一方法的很好体现。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上利用此模型,既增加学生的投入感,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运用原始资料,可以将时空的距离拉近。历史是过去事实的记载,会使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史实不易理解,透过原始资料的一些文字描述如当时人的章程、见闻录及报纸等或图样的示意感受当时人强烈主观感情。所以即使历史是不得直接观察,学生头脑中也会再现出某一事物的过程。这种“再现教学”使学生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几百年、几十年中外历史现象都能在想象中“看见了”,学生一同感受当时人的看法和感情,无形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投入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3、有利于培养学生领悟历史和创新能力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很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较差,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模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客观的接触和运用史料。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第二手资料,思考提问,然后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参考文献
①模型译自A.K.Dickinson &P.J.Lee ,History Teaching and HistoricalUnderstanding.
The Appliance of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arningYe Hongfen(LuQiao Middle School,Taizhou 318050,Zhejiang,China)Abstract:Afterintroducing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theappliance of this model in students’ history learning,and how to put thistheory in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with cases,we can conclude that it ismeaningful for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从教28年以来,我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尚的神圣情感,矢志为教,长期担任历史教研组长、班主任,任教高中历史。一贯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工作热情。关心爱护学生,乐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xxxx年被选派到加拿大学习考察一个月。教育教学效果好,所带99班三本上线37人,录取二本20人。
曾两度获得教学比武市直和市级一等奖。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标兵等光荣称号。被评为“常德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先后荣立市级三等功、二等功,入选常德市第二批“十百千人才工程”优秀人才。在xxxx年在常德市优秀学子成才报告会上作为优秀教师代表作了题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报告。
在教学工作之余,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有十余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参与省级课题研究,课题论文《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收获和再思考》发表在《教师》杂志上。
xxxx年继续担任高137班班主任、历史教研组长、任教高三年级历史。
在班级管理方面,关爱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成绩突出。除各项常规工作做得很好外,上半年组织了爱心义卖活动,成果显著,组织了全班同学参加的集体登山活动,收获很大;下半年所带137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获得了特等奖,疏散和跑操比赛获得了壹等奖,在校园体育艺术节中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还组织了英语配音比赛,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集体荣誉感大大加强。班级各项活动及总结均存留于“快乐驿站——137之家”的班级博客中。
在业务能力提高方面,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参加骨干教师培训获得优秀成绩;参加禁毒知识培训和普法知识培训成绩优秀;赴长沙听取李镇西的报告;听取安徽铜都双语实验学校的报告;参与李卫东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上传了大量资料;每天坚持阅读和写作,每学期有五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日记……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经常的自我反思使我业务能力变得更加完善、更加成熟,各项工作先后多次被学校和上级单位表彰,任教班级学考合格率99.3%。获得了“优秀教师”“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等光荣称号。
矢志不渝,投身课改。深入研究全国高效课堂的九大模式,在所带137班坚持开展学习小组学习,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的学习小组,常规管理和课堂教学均采取合作学习小组模式进行合作学习和评价评比,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坚持教育科研,争当学者型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继续坚持参与学校省级课题《普通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对策研究》的研究并撰写结题报告;论文《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获xxxx年常德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壹等奖,《做好阶段性总结》获常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秀案例的征集活动评比二等奖,《做一个守望教育麦田者》登载在湖南教育师德网上;《高三历史复习课高效课堂的探索》一文在xxxx届常德市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上交流,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培养新人,奖掖青年新秀。学校的发展需要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作为教研组长,我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不遗余力。与参加工作才两年的易宗堂老师结成师徒,制订了帮对计划并严格遵守实行。在帮扶过程中教学相长,携手共进,共同提高。11月份易宗堂老师代表市直中学参加市级高中新课程教学比武荣获二等奖。现小易老师任教高三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担任高二年级班主任,是一个勇挑大梁的优秀青年教师。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花的事业是美丽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殷勤低垂的绿荫!”我是一片绿叶,汲足阳光和雨露,为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浓阴,在教育的百花园里,辛勤地耕耘,无私地奉献,孕育万千桃李,实现人生的价值,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论文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科学研究的起点往往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视我们的传统教学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正像李政道博士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都在做“学答”,其结果往往是墨守陈规、缺乏创新。要真正塑造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将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
一、更新教育观念,创设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敢问”
我曾在学生中进行过一次书面调查。题目是:谈谈你对“提问”的看法。学生的回答近似一致。有的说:可以启发我们……;有的说:可以了解我们的……;有的说:可以调动我们的……。不难看出所有的回答,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提问”是你教师的事,而我们只管一个“答”字,那么,学生在课堂上为什么不敢提问,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素质差,一提问,一发言就心慌,胆怯;
2、害怕别人笑话,担心自己的问题档次不高,遭人取笑;
3、不善于积极思考,无问题产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
4、学生提问技能的缺乏;
5、学科教学内容呆板;
6、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注重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过分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都忽视了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
7、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目前,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仅采用考试这一评价方式,而试卷上往往是现成的问题,只要求能够正确地写出解答过程,几乎从来没有要求学生提出问题。
……
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要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提出问题的权利,不管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粗糙,都不应遭到别人的挖苦、耻笑,不管问题多么不着边际,也不应遭受人格的污辱。平等和民主要求教师不仅应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有创意的问题予以表扬鼓励;对不符合教学需要的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合理的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提出的针对教师和教材的问题的勇气和态度首先予以肯定,然后再是引导和分析;还要引导全体同学正确对待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要让主动提问的学生有“安全感、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动机,也能互相引发思考、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会由“不敢问”到“敢问”,再由“敢问”到“善问”,进而能做到提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扩大创新思维的空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想问”
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是主动提问的重要心理条件杂志铺小论文。可以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地理科学的意义的教育,经常给学生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及周围有识之士的故事,结合教材阐明学习地理的价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科学知识的可用性和学习地理科学的现实意义,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以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引起新的探究要求,从而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生好表现的特点,用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地发挥大脑潜力,引导展开以提出问题为主题的学习竞赛活动,用精练的语言,点拨学生思维,使他们置于“愤”、“悱”的状态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打开一个个思想的窗口,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三、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1、引导学生把书本、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作业中不会做的习题、实践中碰到的棘手问题提出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作为发现问题的方法。
例如,我们在野外观察土壤剖面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产生如下疑问:为什么有的土壤层次颜色较深;有的层次颜色较淡;为什么有的层次较为疏松;有的层次比较紧实、黏重;此时,教师可以让他们提出来,并与他们一起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较中发现问题: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地理事实与地理事实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讲解与课本、课外的资料练习的对照中发现问题。如在讲到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时,可让学生列表、比较两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表格进行提问:如特点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在发散思维中提出问题:例如,学生在野外考察时,就会提问:山坡的两面树的颜色有差异。在此,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着手来具体解决这种问题。
4、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现“问题”:生活中的地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留意观察,问题便会滚滚而来,有些问题可能立时可解,有些问题又能一时无解,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柳暗花明”。例如,在居民区中生活的学生就可发现,为什么有的季节底楼有阳光照射,有的季节底楼没有阳光照射,为什么有些楼房的底楼终年可见阳光,而有的底楼终年就见不到阳光?同样在夏季的晴天,走到有些地方,就感到热浪滚滚,而走到有些地方就凉爽无比?……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学生既学习到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重要性以及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
5、在想象中找问题:在平时,我经常告诉学生,不仅艺术需要想象,事实上科学也需要想象,由于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限制,使人们不可能对任何事物的本质一下子就准确把握,因此,不妨通过想象提出某种理论,这种尚未证实的理论称为科学的假说,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未知成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发展史告诉我们,假说为地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论”就是在想象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所以要学好地理,想象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想象出以下问题:⑴未来的人居环境会是什么样的?⑵人们未来是否可以到其它星球上生活?⑶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转,地球上的环境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⑷再过20年,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哪些将会大放异彩,哪些将会被淘汰?……
6、在研究性学习中找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探索。每次研究性活动之前和之后,都要让学生想一想:
①今天实践、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能否换一种方法?
②今天的观察是否仔细?还有好点子吗?
③今天的活动遇到了那些问题和困难,我能解决吗?
……
所以,每次活动之后,我都会收到一堆“点子”,当然,有些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发现”了比没有发现好,想过了,即使是错的,也比不想为好。
参考文献,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拓宽知识面,这样就能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引起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矛盾,产生提出问题的欲望。
四、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
顺德一中历史科在学校“强化校本教研,提升办学质量”精神指引下,努力尝试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一、营造氛围,构建良好的学习、教研生态
历史科把建设学者型教研团队作为教研组建设的目标,鼓励老师博览群书,切磋交流,努力践行既当“经师”,更当“人师”的理想。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教研生态,我们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给教研组老师作专题报告,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让老师们了解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理解和认识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的重要性。我们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如特级教师、首批广东省正高级教教师全仁经藏书量大,学识丰富,著述勤勉,给教研组老师树立了榜样;被称为“活图书馆”的扬幼全老师,博览群书,见解深刻,给教研组老师以积极的影响。在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教研组老师不甘落后,虚心好学,努力进取,形成了趣以读书为乐,安以教书为业,竞以善教为先,争以立言为荣的学习和教研氛围,大大促进了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
二、拓展阅读,扩大视野,提升境界
历史教学博大精深,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株守教材,囿于教参。“阅读的高度就是教学的高度”,我们勇立学校“书香伴我行”潮头,持续地阅读学习,扩大知识视野、提升教学境界。我们编制和完善《历史教师基本阅读书目》,不定期举办交流学习会,指导老师阅读学习;我们要求老师订阅基本的历史教学杂志,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定期学习、交流其中的优秀文章。我们阅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师人文读本》等书籍,理解教育的本质,争当优秀教师;我们阅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反思中国教育》等书籍,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我们阅读《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国外历史教育透视》等书籍,掌握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新趋势;我们阅读《国史概要》《全球通史》《世界文明史》等书籍,掌握史学新知识、新观点;我们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等历史教学杂志,紧跟历史教学前沿;我们交流《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史学研究文章,了解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
三、加强合作,深化教研,共同提高
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不仅需要自主学习,更需要互助交流,我们充分利用教研组平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首先,在课例评析中提高教学水平。课例评析是教研组交流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形式,我们组织的课例形式多样,有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新教师展示课、师徒结对推门课、同课异构等等,每一课之后,老师们都要从知识、方法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设计、师生互动、学习效果等多个角度,对课例进行评析,在评析中交流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次,在专题研讨中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教学问题,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讨,为此,我们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专题研讨活动,互动交流,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强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如我们曾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进行专题研讨;我们还组织过“以什么样的主题来统领‘’一课教学”的同课异说研讨活动等。第三,在资源共享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每一学年都要组织高、低年级备课组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接活动,将优势的教学资源一届一届往下传,增强学习和教研的有效性。我们开发、建设了“‘红霞满天’顺德一中历史教研网”,成为教研组成员之间优秀教学资源和教学心得的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建设学习型教研组的过程中,历史教研组将阅读、学习所得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校本教研特色,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突出。我们实践和完善历史问题教学法,以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思辨性为基本原则,追求“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教学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历史问题教学研究》已正式出版并获佛山市首届教育科研奖。我们积极探索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二是开设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利用学教研组教师优势和地方教育资源,开设了《走进历史名人的内心世界》《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顺德美食、建筑和自梳女研究》等校本课程,将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格精神的塑造、公民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我们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历史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发现身边的历史——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中,就有6人获奖,在所有参赛学校中名列前茅。三是教研成果突出,影响较大。在建设学习型教研组的过程中,教研组的整体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教研组被评为是佛山市和顺德区优秀学科教研组,也是广东省历史教学教研方面颇有影响力的教研组,多次在广东省课改总结会和高考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教研组老师共主编教学用书14部,参编30余部,人均达4部;在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23篇,人均20余篇;获各级教学论文或设计奖60余篇,人均5篇;在西安、重庆、桂林、广州、北海等地作教研专题报告8次。
三年的函授学习,不论是炎炎的暑假,还是在寒假中,本人始终如一参加学习,从不缺课。凡上级部门要求的培训、进修均积极参与,业务水平较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自我鉴定报告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毕业生自我鉴定报告材料一
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坚定了我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决心,因此在从工作到现在,本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扑在教育教学岗位上。
在教学上,勇挑教育教学重担。一直身兼两个计算机教学和机房管理,主要教计算机,多次任教计算机二级、中级、国家一级和初级的教学,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我自己的辛勤的辅导是分不开的,我常常是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到校辅导,平时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辅导。
在机房的管理和学校的网络管理上,本着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管理好学校机房,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房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但本人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任课老师有什么要求提出来,我能够始终如一做到:有求必应。在建学校网络机房和校园网的过程中,本人全心全意的为学校负责,不仅在工程质量上进行严格监督,而且在思路、设计上绞尽脑汁,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本人还注重自身业务进修。自__参加工作以来,__年就考取了__大学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本科学习,三年的函授学习,不论是炎炎的暑假,还是在寒假中,本人始终如一参加学习,从不缺课。凡上级部门要求的培训、进修均积极参与,业务水平较高。
前面的成绩取得已成为历史,不能永远在过去的影子里徘徊,要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功,因此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上能够有更长足的进步。
毕业生自我鉴定报告材料二
本人自工作以来,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付出终有回报,在溧阳市第四轮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我荣获二等奖,在20_年度学校教师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
在教学之余,我也思考着教学与科研,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荣获溧阳市职教论文二等奖。经过仔细修改后,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又荣获20_年常州市职教论文一等奖,之后本人陆续撰写了师德交流论文《红专并进、为人师表》和《浅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等校级交流论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陆续担任_班见习班主任和0116班见习班主任,两个班级都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在20_年度本人被学校评为优秀见习班主任。从20_年x月至今,本人担任_x电子商务专业综职班班主任,在20_学年上半学期,班级被评为“保护财产先进集体”“值周工作先进班级”在首届校运会上,班级荣获“精神文明风尚奖”。
通过学习本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灵活的运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学课件以及网页制作技术。由本人制作的课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荣获校课件评比三等奖。由本人设计的网站《走进电子商务》在20_年溧阳市专题页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在20_年x月开通个人主页《教学与课件资源交流》。作为一个与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
本人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在20_年x月本人参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被选为溧阳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培训教师。
在毕业班教学中,所带毕业班_x班和_x班一次性通过了高中物理实验会考和理科综合考试。所带_x班一次性通过省单招技能考核。
毕业生自我鉴定报告材料三
本人叫_x,__年毕业于__学校,同年年初分配到__区第__中学任教来到第__中学担任__课,并担任班主任工作。自从任职教师以来,本人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付出终有回报。本人做到了为人师表,修德修才,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一下是我对自己的个人评价。
本人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面对有限的课时,本人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能力点、思路和规律,激活课堂气氛,教得生动,学得主动,充分发挥课堂潜在功能。课后精练,是指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本着质量高,数量少,内容精,方法活,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分配,严格控制作业数量。
教学之余,本人也思考着教学与科研,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荣获溧阳市职教论文二等奖。经过仔细修改后,论文《___x》又荣获__年常州市职教论文一等奖,之后本人陆续撰写了师德交流论文《___x》和《____》等校级交流论文。__年制作的《_-x》在_区第五届教具展览中获二等奖。
思想积极上,要求进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__年任教以来,一直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三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本人不断钻研科学育人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以不怕苦累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以朴实端庄的人民教师形象教育学生,做到了为人师表,修德修才。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毕业生自我鉴定报告材料四
从参加工作至今已近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在这里感觉有必要评价一下近一年的得与失,发扬好的地方改进不足的地方,回顾走过的路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品德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其它的一切都是空谈。因此这一年来我坚持定期学习马列主义,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政治活动,自学过不少社会哲学,这一些都对我很有帮助,我本身也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努力自己能做到。所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没忘政治学习,并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平时和老师和睦相处,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当了快一年的教师了,虽然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在教学中学到了很多。在这一年里,我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副班主任,同时负责学校电脑的维护工作,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工作,工作比较充实。我经常思考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设计,以及这样设计是否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我也明白自身的学识不代表教学的好坏,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有技巧的工作。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上教学研究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自身学习,同时我也一直花比较多的时间在教学研究上,每个月的教研活动成为我学习其他老师经验的良好时间,积极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的活动我都感觉受益良多。
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需要费一定的功夫。我觉得教学生如何学会自己学习是最重要的,因此每次的教学,我都努力往这方面靠拢,努力教会学生如何自学,如何选择有意义的进行学习。同时,也不忘把知识教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起来,培养新世纪合格的中学生。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1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青年教师,自从20xx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3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自20xx年秋季山西普通高中进入全国新课程实验省区,我校新课程改革在摸索中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全方位变革,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深远的影响。
我校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八步教学法。以下对我参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做一简要总结。
一、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推动教师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
1、在学习实践中的发展: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撰写学习笔记和总结。通过学习培训,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素养有明显提高。同时学校和历史教研组利用校本培训、公开课、集体备课讨论、自主学习、校际之间的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历史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目标、理念、教学要求。通过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我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历史课堂教学能力,专业素养都有很大提高和发展。
2、历史教师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理念的转变和实践
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高中历史新课程阐明了课程的六个方面的理念,指明了课改的方向和要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我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化的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成功的基础;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历史教学的主体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维目标的统一;注重教学反思。教师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同程度地在教学当中加以运用,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历史感悟、情景体验、学生主体、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等为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
二、课程教学实践
1、以集体备课和课程整合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
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材,习惯于传统教材和课堂的我,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设计一堂什么样的课才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备感困惑的我和教研组其他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商量讨论,互相发现优点和不足,共同设计课堂教学。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进者,推动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发展。
2、努力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打造精品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抛弃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再把传递书本知识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以教材为载体,让他们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学到更广泛的知识,掌握更科学的方法,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学活动更多地体现民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获得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体验。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
我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一切对学生有益的历史教学资源,运用情景设置、问题探究、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辩论、合作学习探究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开发教学课件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推动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3、课堂和课外想结合,以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历史习作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我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注重探索学生历史习作的改革。在传统的习题练习之外,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阳泉本地实际,在课堂和课外适当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多元化、个性化的历史习作,如: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历史漫画,研究性课题,历史遗迹的参观,本地历史的考察研究等。这些历史习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巩固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4、以良性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为动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追求教与学的协调发展,使同学们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原来的一份试卷来判定学生优劣的评价机制已不能适用。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1)每一节课都对学生的发言次数做统计,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性等第评价(占20%);
(2)对每位学生的独到见解做统计(与教材课文不完全一致,但又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占10%);
(3)对每位同学做的历史习作做统计(篇数和质量,有较高质量的小习作,还要班级、年级展示、交流,(占10%);
(4)完成有适当容量和难度的历史基础知识试题测试(平时学校统一要求完成的练习、作业或考试)(占60%)。
最后按这四个方面的比例,合计出每个学生的模块历史学习成绩。实践中这样的评价比只用一份试卷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要合理、全面得多,深受学生欢迎,从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一年的教学,我感到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我校高一四班、七班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全面了解和熟悉学情的基础上,作了许多的有益的教学探索和思考,一学期以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做到学有所指,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全面完成了本期的历史教学任务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就一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期同仁批评指正。
1、要始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目标,重视上好每堂课。为此,我做到:
⑴课前充分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优选教法,把历史教材所蕴藏的知识和用意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我认为高一历史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注重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意识和品质。
而历史知识包罗万象,史料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典型而又有代表性的知识,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不能紧紧局限于书本,且有不可过多地使用补充材料,为此,要求老师必须谨慎地精选材料,优选最佳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历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和品质,从而达到“授人以渔”、自我发展的目标。
⑵全力投入课堂教学。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语速适当,抑扬顿挫,力戒罗嗦重复平淡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高中的学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情感丰富、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有望往往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
因此,单靠课堂的教学,很难保证将学过的知识全面理解透切,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就充分利用晚上辅导时间,与学生逐个交流,搜集问题与困难,针对学生的疑惑,有针对性的解答,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和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既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亲近度和信任度,有把同学们的学习推向了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趋势,使“学习兴趣、动机、技巧、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学然后知不足’、“教学相互推进”,较好地落实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各项教学目标。
3、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保持广泛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历史教学内容注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目前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学生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者大有人在,普遍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对历史学习感到畏难,吃不得苦,心浮气燥,普遍贪玩。教学方法有欠缺,有待改进。
解决方案:继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个别学生的交流,根据实际讲明学习的功能和意义,加强学习方法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指导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并建立督察机制及时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制定有助与学生改变不良习惯的特别评价标准和体系;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共同探索转化“发展生”的新法
21世纪的教育大势和要求,使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潘庄中学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3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撰写的论文“结合,深化历史教学改革”一文,获校教学论文二等奖,并被编入学校教学论文集。
在本学期,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活动及各项学术报告会,积极参加升旗仪式。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团结同志,钻研业务,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出勤率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情况:
本学期担任高一(5)(8)(9)(10)四个普通班的教学工作。针对扩招带来的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讨“为什么?”的转变。
本学期因面临历史会考,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1、高效稳妥地完成《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工作。
主要依据同学们学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加快新课讲授进度,以变有更多地时间复习2本书,备考会考。为此作了周密计划,在“五一”后立即结束新课,掌握了复习的主动权。
2、高效扎实地落实基础知识,搞好会考2本书的复习。
在要求学生每周复习一本书的前提下,为落实基础知识,年级组几位课任教师通力合作,编写了以选择题、(两册共二百四十多题)综合练习题为主的复习提纲,自己打印、作答案。工作量相当大。虽然工作较累,但能为同学们会考取得好成绩,再苦再累心也甘。
3、 加强题型训练,提高同学们的答题能力。
在会考复习的最后阶段,通过综合试题的训练,特别是相关题型的训练,如:如何解选择题、答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使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在会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高一八班入校时,据年级组统计贡献人数为17人,高一会考该班A级为24人,不及格者仅为两人。(体育生)
三、教研情况:
关键词:初中历史 多媒体 课堂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学到很多历史教学的方法,下载很多教学用的资源如图片和课件。
很多网站都有关于历史教育教学的内容,例如在中学历史教学网中,就设了教学理论、历史课件、历史图片、历史教案等栏目,其中课件下载栏目按照中国历史的朝代进行分类,找开分类网页后,可以看到许多相关的历史课件,这些课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动和调整,大大方便教师的教学。
除了这些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外,许多网站还提供备课方法指导,如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教学的分类中,提供了教师备课参考,可以很好指导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如果教师觉得需要很快找到备课的方法或指导,可以在相关教育教学论坛上发表意见,或者请有经验的教师发帖。这方面,可以利用许多聊天工具,如QQ、新浪UC等。对于一些教师的教学的心得体会以及相关的教学论文,如果深入阅读,也可以取得不小的收获。
二、利用网上的视频资源以及光盘在电脑上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许多网站提供视频资源的下载,当然找到这些网站需要费一些功夫,在下载的过程中需要一些专门的下载软件,而且下载的视频资源也不一定完全符合教学需要,要进行适当的加工,从网上可以下载一些视频处理工具即可完成。实际上许多现成的历史课件中就有这些资源。教师只需要进行加工一下即可使用。为了加快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家教育部联合其他部委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定时向全国农村中小学以IP资源的形式播放的教学资源,既有教师所需的文字史料、教学课件,也有很多珍贵的视频资源,如果充分运用,对教学所起的推动作用会更大。现在不仅在中学中电脑比较普及,一般的小学也都设了电教室。有了电脑,就可以用光盘进行教学,而现在已经出版的关于历史的光盘很多。现行的历史教材中也附有很多教学光盘,这些光盘中的教学资源不仅有丰富的文字材料,还有很多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师只要掌握一定的图片和视频技术处理手段,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适当的加工,然后做成课件,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教学的手段,很受学生欢迎。当然无论是网站上公布的一些视频资源还是远程教育和发行的光盘中的资源,教师需要进行搜集和整理、加工,要进行系统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应用多媒体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从提高个人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的方法出发,则显得就是为而教学而教学了。如果把一定的网络技术和一些比较好的网站介绍给学生,教师再指导学生应用相关的技术和网站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和探索,则在教学方面更上了一层楼,正如古人所说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时,一定要学习目标明确,不能漫无目的,尤其是一些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教师在学习中一定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否则,不但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适得其反,浪费时间。实际上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笔者曾听一过一节历史课,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教学的要求,自己在网上找到了很多丰富的历史资源,自己还做成了一些演示文稿,在展示的时候效果很好,许多资料和运用的技术都是教师意想不到的。如果能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和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建立开放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主义唯物观。
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主义唯物观,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这限定了教材的内容和教师在教学中所要传授的内容。会造成一种情况,就是在教学完成后,学生仅仅是接受了历史观点,而对支持这种观点的很多历史史料和论据都不是了解很多。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问题。
[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必须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中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激剧转化时期,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方法 历史课
历史,作为中学的一门“副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距现实生活很远,历史现象又包罗万象,头绪繁多,年代、人名、地名太多,多数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成绩的关键。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必须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中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激剧转化时期,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初中学生还保留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许多心理特征,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在教学中应运用形象的故事描述的方法讲授,或在课中适当加入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使他们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当然这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手段使学生在感动之余,向教学目的靠拢。也可以采用设疑、留悬念的办法,让学生渴望了解史实,把学生引向探索真理的道路,还可以用一些成语、典故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高中学生兴趣的热点已发生转移,要求从理论出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人生的道路、人生的真谛、个人理想、国家前途和命运报有一种探索的态度,并希望有一个满意的解答。小故事对他们的吸引力已大大减弱,所以教师要用科学的知识和理论逻辑为他们释疑解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也就是说,即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确有疑难,又要让学生感到解决这些疑难确是力所能及的。因而急于想得出答案,乐于从探索中欣赏自己学习的效能。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要重视三个转化。
一、引导学生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
从学生学习过程来说,兴趣的形成首先对事物或活动过程的直接兴趣,这是十分必要的,但还很不够,还必须引发学生的间接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生活本身的需要。只有这样,兴趣才能有持久性和方向性。要保持间接兴趣,一是通过历史学科对其他学科影响和渗透的分析,说明历史学科在整个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通过历史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民生活影响的分析,说明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数百年来的人类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民族、外交、社会生活等内容,况且历史又是在时光流逝中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回不断向后延伸,现代史逐渐变成近代史、近代史有逐渐变成古代史,当代史又在不断扩展。公之于众的历史文献和考古挖掘的新成果也会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研究也会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史学理论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认识也会产生新的观点,因而历史教材也会不断吸取新成果,增加新内容。另外,当今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基础教育课程的大整合和素质教育的深入,要求历史教师不但要掌握精深的、全面的历史知识,还要不断学习相关学科知识,还要有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开展科研活动,关心史学动态,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当代教育是创新教育,当代社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创造型的教师,如果我们教师仅有当年读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据有关材料估计,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大学毕业生五年后就有一半知识陈旧,十年后则基本过时。因此,过去学校“一次性”的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历史教师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不断“充电”,边教边学,教到老学到老。
二、引导学生从暂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
要做到这种转化,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艺术。如丰富历史教学中的语言,历史教学的本质在于通过教师的语言叙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进而达到抽象概括出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因此教学语言一定要具有准确性,来不得一点含糊。表述历史的技能,这是作为历史教师最重要的技能,它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既要会简明扼要地表述历史梗概,形象生动地表述历史情节,还要会有逻辑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既要在课堂上应用语言的力量,将历史上的人和事讲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会总结教学经验,写成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论文,否则不会总结就不会进步。同时还要注重历史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通俗性;优化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和板书,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线索一目了然;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经过则由学生自学,教师只是稍加点拨即可,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历史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和补充,如通过所学知识撰写历史小论文、介绍课外书目、指导阅读等。
三、引导学生由兴趣向爱好的转化
关键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23-2
一、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在国家、地方课程外再构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我课程。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可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学校人文环境、教研环境等,对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3.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实践看,不论语文历史学科还是物理化学学科,都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市文明单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得有声有色,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流人才,对学校的“名师工程”和“英才战略”影响深远。
和县一中近几年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开发真正做到了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为和县一中“实施精品战略、培育一流人才、争创省内名校”及争创“省优秀示范高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1.2006年安徽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校迅速成立课程领导小组,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变革教学模式,要求全校学生人人有课题,教师人人搞研究。这期间部分学科卓有成效,如历史、语文、生物教研组等,学生的研究成果经过教师的深加工,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校本课程及教材。
2.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历史教研组早在2003年就与全国课程改革同步,向当时的巢湖市教研室申报了“让学生动起来”的市级课题并立项,为校本课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到2006年安徽省新课程实施时,和县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
3.全面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一中实际,学校制定《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细则。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纳入教学评估,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为社会和学生发展服务,要求教师重视到位、精神领会到位、宣传动员到位、组织工作到位、工作实施到位。通过理论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活动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教与学等基本理论,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成效
1.精心组织,合理谋划。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各教研组制定校本课程方案,由教研组长牵头,严格人员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开发、保证质量。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鼓励课程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先走一步,并给予政策上扶持,条件上保证。
2.校本课程建设类型多样。从2003年到现在,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从高一《初高中衔接教材》到各科的具体分工,再到常规的音体美教育教学,再到高考讲义的合作,8个教研组(语文、历史、外语、化学、物理、数学、美术、地理)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材料。教务处、教研处还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建“同课异构”活动,教研风气日浓。
历史教研组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与合肥等地教师合作,完成省级课题《古韵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写。《久话和州》校本教材成册,深受好评。
结合和县一中百年文化底蕴,语文教研组完成校本教材《百年一中》编写,树立起学生热爱母校、发愤图强、立志学习、回报家乡和祖国的坚定信念,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语文教研组还把中华经典诵读发展为校本课程,在2012年安徽省经典诵读(马鞍山站)启动仪式中深受好评。
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张弛结合,在青年教师成长和备课组建设中成效显著。学生英语竞赛成绩大面积丰收,教师教学技能相得益彰。其中的《2013届英语训练选编》(试题和阅读两本)编写以思维为焦点,以方法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融入团队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实战技能。
数学教研组于2006年8月完成《数学典型题解析》校本教材,结合经典例题举证,提高学生的数理能力。化学组和物理组也有各自的校本课程成果,并量化学生竞赛辅导安排,与地理组“地球小博士”活动课一道,竞赛捷报频传,并有学生申请国家专利。
3.开花结果,仍有余地。2008年7月,学校汇集教师学生成果,在进一步深加工后,与出版社联系,出版了6本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报刊杂志或论文评审中获奖。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内涵式发展,一大批青年教师从中受益,许多中老年教师也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现在,校本开发与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中心,教育教学面貌正在潜移默化中转变。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感悟与反思
1.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管理与评价机制,均衡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依据《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急躁冒进,不能盲目理解为就是编写校本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活动。坚决反对把校本课程开发变成资料翻版,或利用校本评职称等动机不纯者。
2.校本课程要有内涵,有研究,有焦点,有看头。如《久话和州》,几乎经历5年4届师生的努力,最终成册,可以成为学校的“和州志”。《百年一中》成书后,学生有看头,直接了解和县一中100多年的发展史。《趣味化学》和《趣味生物》,都从生活中熟悉的事谈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形成成果。这多校本课程成果,体现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创新培养,是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力量的整合。
3.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导是教师,但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参与活动过程。语文历史科目外的数理化校本课程也要求教师关注人文,学生以此展开科普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与伙伴。师生合作、学生自主研究,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学习积极性高涨,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4.注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县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坚持以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课题研究的辐射功能。如化学教研组的“初高中衔接”省级课题就在高一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花结累,在2012年7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历史教研组参加的省编教材《古韵安徽》,也是建立在学生对和县历史研究的课题基础上。
5.健全学校的校本课程管理,取得地方的支持,是推动校本课程不断开发的有效保证。和县一中坚持以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评优、职评、奖金等对应起来,有效地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拓展。在硬件设施中,专门设置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专门教室,实验中心配置数字实验室,积极倡导教师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随着学期末的临近,我也同样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工作、成长。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八年级是初中生在这三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为了给学生的初三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我把这个学期学生的个人学业发展看得格外重要。
本学期在教学上,我一直担任八年级前四个班和十一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为此,我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健康的人格。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学会书写好人生的“人”字格外重要。让学生从小具备一点爱心、一点孝心、一点公德心是写好人字的基础。
老师们抱怨学生的行为习惯太差,校园的卫生情况不佳,为此校长提醒教师要起到以身垂范的作用。这个示范作用也让我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一个调皮的学生到办公室找我,我与他一起上楼时,他随手就将刚吃完的冰糕棍儿扔在了楼梯上,我故作生气的样子让他捡起冰糕棍儿,并说了一番教育他的话,并让他把前面的食品袋也捡起来,他看上去很不情愿,走了一会,我把地面上的废纸捡了起来,这一举动让他感到有些意外,显然先前的不情愿早已烟消云散,他从我手中接过了纸团并扔进了班级的垃圾袋里。
对于一向行为习惯就不好的学生,我不去苛求他们成才,我所希望的是能够尽可能引导他们成人。对此,潜移默化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说起来很空泛,就看如何去运用它了。
第二,关心学生情感发展,注重培养丰富的情感。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在你找学生帮忙的时候,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融入你的爱,把这当成一种习惯。很难想象,一直笼罩在严厉氛围中的人,出去以后会对他人有多好,会给他人多少爱。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在走廊遇到老师通常都会说声“老师好!”如果我们爱理不理,漠然视之,几次过后,或许这个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就会逐渐消失。而在某个场合我们鼓励他一下,也许他会一辈子记着,甚至把鼓励沿用到他的工作中去。人是善于学习的动物,尤其是正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你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许是听者有心言者无意,老师一声温和的话语能温暖学生一辈子。正所谓“良言一句暖三冬”。
第三,在教学工作方面,认真备课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找出不足。
第四,为师者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让他们能接受到最新的知识。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的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只有自身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寻找到工作的最合理方式。只有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提升个人魅力。这对于工作成效是很有帮助的。
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渗透: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个好老师,关键还是要用心去做,努力去探索,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特点、发现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经过了这一学期的努力工作和学习,可以说我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又增进了一步,使我受益匪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得益于我校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各方面的照顾。一份春华,一份秋实,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我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常有青年问:如何研究教学?怎么找不到窍门?也有些上了岁数的同师困惑:教了几十年,教材熟透了,却常常感到课堂没有新意,也失掉了改进的动力和方法。
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是却有一种教育叙事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处处找到研究的法门,时时遇到创新的机缘。这个办法,就是记录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首先是一种课堂记录。因为总是面对不同的学生,总是面对学生每一天的不同状况,你的上课实况,并不总与你的教学设计相吻合。教学之难,往往并不在于你能否设计出漂亮的教学方案,而在于,你的设计总是遇见课堂上形形的新情况――计划好的进度卡了壳儿,预计讲授的内容不能按时完成,学生没有按照预期计划跟上你的讲授节奏,你特别喜欢的内容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总之,你的计划与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产生了冲撞。也有时候,很意外,学生们出色地领悟了你认为很难的知识点,他们的回答出人意料,格外富有启发性……这样的时候,你该做点儿什么?你是否正要拿起笔来,将这些意外、矛盾、惊喜记录下来?其实这时候的记录,才是你面对的教学真问题,恰好蕴含着你要研究的教学课题,是解开你教学难有新意症结的关键。所以,与其说我们是在记录课堂,不如说,我们是在用记录的方式,捕捉着自己教育教学研究的对象。可以说,没有这样的记录,所谓的教学研究,往往就是架空的论证,凭空的想象,没有实际意义。很多教师抱怨教学研究不能指导实际教学,很多教学论文没有阅读的价值。其实正好说明,我们很多人眼中的教研论文,就是一种为了评职称、展示业绩的应景文章,是一种外在于我们教学生存状况的应付性写作。
这样看来,要开展所谓的教学研究,首先必须养成记录课堂的习惯。刚开始拿起笔是沉重的:课堂上发生了那么多事,一部二十四史,该从何说起呢?很多教师的经验表明,为了应付某种教研写作,即便现在有录音笔,有录像条件,要完成一堂课的课堂实录,实在是一件苦差事。那么,记录一个片段怎么样?写一个环节如何?只记录跟一个同学的对话行不行?只写某一个同学板演时的反应好吗?或者,就写一下你这节课的导入环节?就写一下你对某一个特别词语揣摩的效果?甚至,你不一定写下一个片段的全部过程,而是,你只需要在课本上相应的位置,赶快留下一个问号,抓紧写下你刚刚解答时的一句话?最重要的是,你养成了在刚刚下课后赶快有所记录的这种富有活力的习惯。
保持这种习惯,你会发现,你像那个在维也纳森林里早晨醒过来的施特劳斯,发现鸟儿的叫声跟森林里牧人的号角,正好组合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从而写出了自己的《维也纳森林圆舞曲》。施特劳斯善于抓住灵感,所以他才是华尔兹之王。而一个善于记录课堂的老师,会在长期的记录中,形成迅速捕捉“课堂灵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是艺术,那么,这种对课堂灵感的记录,正好让教师像一切艺术家一样,因为留下了课堂上与学生相遇时最微妙的时刻,最特别的细节,最纠结的状态,最欢悦的解决问题的角度,从而变成了怀揣无数教学“珍宝”的人。因此,他会思考那些纠结,利用最美妙的机缘,将这种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历史,变成新的一节课上用崭新的教学设计巧妙解决问题的法宝。因此,完全可以这样描述教学艺术:善于积累课堂真实状况的教师将过去与今天巧妙连接后产生的最佳教学生命状态。
教学后留下的富有典型性的例子,不仅让我们时时面对着真实有效的教学研究对象、材料,也让我们始终能够保持专业上的敏锐,让我们活力洋溢,感到教学过程的无穷趣味。案例写作如同诗人推敲美妙的诗句、画家寻找奇特的构图、雕塑家琢磨新鲜的造型,让教师在每节课上都找到了创作的动力――上一节课提供的素材,为下一节课架好了支点。你总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将视野伸展到更广袤的风景中。你由此形成教育生涯的良性循环,而不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渐渐损耗着课堂热情,而是始终精神旺健地走在向前进步的台阶上。太阳总是新的,每一节课都不一样,都是一个机缘,都是一扇新的大门。
教学案例因此是教师的生命记录。如果说丰美的回忆使人富有内涵,使人感情饱满,那么,常记常新的教学案例,会使你变成了丰富自己生命的写作者。丰子恺先生当年在白马湖春晖中学就曾写下《教师日记》,他的教育生涯直接促进了他日后的艺术创作。苏霍姆林斯基留下的大量教育著作,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教育案例构成。而我们今天阅读他们当年这些文字,除了受到深刻启迪外,还有一种阅读美文的享受。因为,善于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他笔下的这种教育叙事,其实正好是一种美丽的教育散文。
一、明确课程定位
国务院于2014年5月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在此背景下,适应实际用人单位的需求,努力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型院校的教育取向。据此,汉语言专业教师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能力;三是就业能力。培养学生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研究探讨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这个目标上。汉语言专业在理工院校中大都属于新办专业,因此,理工科院校的汉语言专业应根据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和人才培养特点,在自身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以“应用”理念为核心,创造性地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汉语言教学内容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一定要突出应用性,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汉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各个相关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汉语言专业人才。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更新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的更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合课程内容,二是更新知识板块。首先,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关键在于教材的处理。现代汉语有五部分各自独立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又分别与汉语言专业的普通话、文字学、语言学概论、修辞学等课程内容交叉。因此,在教学中,要梳理整合与这些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既要把握现代汉语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学习相关知识打好基础,又要对现代汉语知识内容做必要的删减,避免在学科知识上不必要的重复。其次,知识板块的更新。这是教学内容更新的另一个方面,注意新语料的吸收和使用。理论知识是死的,但语言材料是活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都可以用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对各种语言事实的敏锐语感和浓厚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把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吸收进来,延展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理论体系。另外,教材建设要不断充实、更新。在教材的选择上,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选择相应的教材。侧重选择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多年来,各高校主要选用由著名学者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得到公认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为基本教材,同时,还应编写现代汉语辅助教材作为知识内容的补充和更新。
三、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现代汉语教学模式就是要使教育教学符合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社会需求的实际。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既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在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其中教学方法和模式至关重要。因此,理论课程教学模式要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更需要设计。为了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强化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践创新以及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思路,采用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教师指导教与学结合的模式,有的学校采用“自学—提疑—讨论—讲授—总结”五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既关注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这种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模式值得探讨和学习借鉴。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应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强化了学生在线学习方法与观念,是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法。
四、重视语言应用
汉语言专业培养文秘及教育方向应用人才,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比较系统、扎实的汉语语言学等方面基础知识以及较高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宣传、出版等领域,主要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要胜任就业岗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汉语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汉语言专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兴专业,因此,更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一方面,在课程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课程同步,边学习边应用,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上课时,教师使用第一手语料,关注和提供社会上那些鲜活的语言事实,例如,网络新词语、外来词、字母词、歧义短语、方言语音、词汇对比、不规范字等,这些知识让学生查资料归纳整理,从而提高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认识,提高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和对社会语言现象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要将虚拟性的实践课程转变为实际的实践课程,现代汉语教学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应用,这是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总原则。针对现代汉语课程社会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就当今语言应用实际进行语言 文字情况调查研究,例如汉语现状调研、推普调研、汉语应用情况调研、实习顶岗调研等等。只有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提高从事语言文字应用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发〔2014〕19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