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生活论文

经济生活论文

时间:2023-01-23 05:4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生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生活论文

第1篇

本文围绕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选题、素材、写作套路和后期修改这五个方面提出小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用“多”“亮”“实”“顺”“美”等美妙的“音符”,谱写政治小论文的华美乐章!

一、提供撰写角度,突显一个“多”

同一个主题,同一份素材,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挖掘,有助于多角度呈现立意。

1. 政治学科角度

小论文的撰写要始终紧扣教材知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知识是写好政治小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了解并掌握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等相关知识,由此构成一个学科体系。在学科理论观点的指引下选择小论文撰写角度,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使文章更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说服力。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天蓝了 水清了——记马渚镇沿山村生态村建设》《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和《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三篇文章曾获余姚市高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一等奖。三篇论文的共同点是:立足于教材,充分调动了《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如科学发展观中涉及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场经济中涉及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对素材的解读回归于课本,避免了空洞说理,因此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2. 时政性角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也应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高中生思想上的现实问题。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盗版的世界“学问”大》《绿色奥运 绿色希望》和《似曾相识燕归来——小手机折射出大道理》等小论文,以盗版、北京奥运会和手机等当年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不仅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把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逐渐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

3. 地方人文角度

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要具有地方色彩,体现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富有研究价值。笔者发现,近几年获得一等奖的小论文一般都有一股浓郁的家乡味道。如本校学生所撰写的《姚剧——姚江文明的瑰宝艺术》和《名邦之奇葩 余姚之骄傲》两篇小论文,挖掘了余姚地方传统文化——姚剧这个文化资源,从姚剧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进行阐述,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菜,榨出道理来》和《小杨梅 大道理》两篇小论文,选择闻名中外的榨菜和杨梅两种余姚特产,从它们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撰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余姚本土产品的魅力;《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同样的土地 不同的财富》《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四明山经济发展的“春天”——论四明山“农家乐”》和《白色珍珠——余姚的摇钱树》等小论文,以余姚的梁弄灯具、朗霞裘皮、四明山的“农家乐”和塑料为撰写角度,告诉人们这些产业是如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的。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非常熟悉,站在地方人文角度撰写政治小论文,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本土资源为素材,倡导“生活化”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知行的辩证统一。

二、帮助学生选题,突出一个“亮”

帮助学生选好题目,是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重要一环。小论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最简洁、最准确和最新颖的文字告诉读者本篇文章将要阐述的问题,使人阅读之后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由于高中生的知识面、理解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课余阅读报纸杂志和上网了解时事资讯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可结合政治学科实际、社会现实问题、地方人文特色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来为学生选题提供素材,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注意“亮”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为文章选择一个好题目,可以对整篇文章起到点睛的作用。政治小论文的“眼”,应该明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为20字左右。若学生以提炼小论文的观点作为标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仔细研究背景材料,认真领会材料要说明的中心思想;第二,联系材料,找出其中心思想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第三,将材料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小论文的观点,确定标题。例如,本校一位学生以余姚特产——杨梅为主题,立题为《小杨梅 大道理》,一小一大,对比鲜明,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深刻印象,在省高中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中获了奖。

三、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彰显一个“实”

题目确定好之后,紧接着下一步,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小论文虽小,材料也不可少,充分占有材料是写好小论文的前提。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提醒学生:题目不同,搜集资料的范围、重点和途径也不一样。一般说来,可让学生从以下两个途径搜集和占有材料。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经济生活 实效性 思考

《经济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体系的重要模块,也是学生接触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起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经济生活》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新课改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责任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答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学生通过教师在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这就要求教师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满堂灌”,还学生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也应该转变自己以前的角色,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再被动的接受,不再把学习局限于课本,而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学习中。具体而言:

首先,教师要通过认真备课,针对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并通过与学生的平等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利用教材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素材活化知识,通过设置情景在情景中展示观点,由学生通过探究提炼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从而使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自主获得知识。

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运用经济理论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搜集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提出现实经济热点问题,供学生们探究分析讨论。尤其是在一堂课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经济理论评价国家经济政策,最终提高学生理解生活、参与生活的能力。例如面对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问题,可以设置一个热点讨论,学生利用所学的外汇知识分析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哪些影响;又如通过学习公司成立经营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拟一个自主创业的计划书等。

另外,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调研实践做出分析报告等等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又可以逐渐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会把经济理论带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把握理论,由课本认识转向现实体验,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二、在课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备一定生活能力的人,必须把《经济生活》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知识的学习不是空洞的,只有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的消费、投资、劳动等技能知识放入真实的生活当中,学生才能有所获,也只有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能增强《经济生活》这门课的可接受性。

将课本与生活相联系,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知道联系学生生活的哪些方面。《经济生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可以基本消费、了解一定投资知识、能有职业理想、能关注经济生活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着重涉及学生生活中的这些方面;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要锻炼学生联系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能力,通过提供不同的主题供学生讨论,如学生搜集各种资料讨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供师生课堂讨论解决。例如学生可以从各种数码商品价格逐渐降低中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并要求学生主动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时事,可以在每堂政治课的前十分钟由学生报告几条时事新闻,并供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在原有的评价机制下,教师可以制定一套灵活的评价机制,即评价学生将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程度,可以通过开展时事讨论会、辩论会、布置小论文、针对某个问题写解决方案或策划或者设置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考试试题等方式来进行评价。这有助于学生认识现实世界,提高处理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要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开发并利用各种有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新课改下被广泛使用的多媒体设备。随着教育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可以发挥它的以下特点和优点:它可集音、形、声、画于一体。例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插入音乐或视频,变经济理论单一为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它把教学信息的传递从过去的单一知识表达结构转变为立体的知识展示结构,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进行反馈,也可有效扩大知识层面,增加主体参与的选择性;它通过自身多形式变化可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优化和简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多用多媒体授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除了多媒体这种教学资源,还有一些教学资源如人力资源(如教师、生和家长)、实践活动资源(如课内辩论、课外参观、调查、访谈)和信息化资源(如网上收集的文字资料)等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

【参考资料】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单元综合探究教学

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教材设计中,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都设置了一个“综合探究活动”。教材提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综合探究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开放性学习,从而验证、认同、内化单元知识。这是体现高中政治课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亮点与难点。

一、单元综合探究专题的类型

1. 热点理论探究型

这类探究以“是什么”为出发点,重在引导学生在把握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热点、焦点与书本理论知识的整合、迁移与深化。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政治生活”模块中的“中国的和平发展”,“文化生活”模块中的“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聚焦文化竞争力”、“建立学习型社会”等。

2. 主题活动体验型

这类探究侧重于“怎么样”,通过让学生体验预设或实际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生活”模块中的“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的“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等。

3. 价值观引导型

这类探究突出“为什么”,在三维目标考量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掌握基础上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正确对待金钱”,“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的“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文化生活”模块中的“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等。

二、综合探究课的实施方式

1. 热点理论探究型实施方式

此类型根据分析情境、确定主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组讨论、班级交流、小结评议、升华主题、课外拓展等环节探究设计,可具体采用课题写作式、Web交互式等。

(1)课题写作式。这是让学生以单元探究主题或其中一个切口为课题研究对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展开探索与研究,以撰写政治小论文、时事热点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现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

如在“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专题探究中,针对近期我市一家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司在分配环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以“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课题分组撰写政治小论文。学生在内化我国当前分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调研公司生产与分配现状,访谈公司不同层面员工物质、精神需求,分析该公司在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研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最后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为分配主旨完成政治小论文的撰写。教师还精选学生设计的相对合理的分配方案供该公司参考。

(2)Web交互式。此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自助交互式教学方法,即师生围绕预先确定的热点话题或主题通过网络直接对话交流,教师在其间适时提供镶嵌进行启发点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批判反思,实现知识建构,感悟生成。

2. 主题活动体验型实施方式

此类型按照方法指导、实地考查、搜集资料、综合分析、结题交流、小结评价、过程反思等环节的探究设计,可采取角色模拟体验式、社会实践体验式等方式。

(1)角色模拟体验式。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可以采取举行听证会或新闻会等形式展开。

(2)社会实践体验式。指学生围绕确定的探究专题,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各种资源,深入学生所关注的、有意义的社会生活题材中进行实践,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后,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有效引领学生理解、认同、确信价值标准。

如在学习“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专题时,个别学生以当前国家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为由质疑政府的权威,为此,我组织学生到本市相关政府部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 价值观引导型实施方式

此类型按照设计探究起点、激发探究兴趣、思考探究材料、提出研究问题、引导综合分析、小组合作探讨、提出解决思路、反馈评价小结的探究环节,可采用批判性阅读、辩论式等教学方式。

(1)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指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读物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其价值进行判断,并做出评价的一种阅读活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感悟。

(2)辩论式。辩论是实施单元探究教学的一种有效载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事先确定的辩题,形成正反两种观点,通过对立双方的辩论,有理有据展示自己的结论,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达成统一的思想认识。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探究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辩论:课前明确辩题,正方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反方为“金钱不是万恶之源”。全班分成两组,采取分散与集中结合,搜集古今中外特别是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以及体现各种金钱观的具体事例。每组确定4名辩手及相关人员,集中相关材料,筛选相关论点。课中实施辩论,两队辩手按照辩论规则,阐述本队观点,解释立论依据,同时针锋相对进行自由辩论,指出对方错误陈词。坐在台下的学生随着正反双方的辩论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评判团裁定获胜一方后,教师做简明扼要的点评与总结,指出现实社会离不开金钱,但对于金钱,必须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4篇

[论文摘要]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有效的。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阶段,需要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政府的作用不应过于积极,其作用的主要着力点应在于弥补市场失灵以及通过制度和秩序建设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等方面。

一、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各种观点

本文主要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首先对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讨论。长期以来,关于政府经济职能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政府干预经济的观点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调和主义”的观点。

1、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

经济自由主义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全由市场来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这派观点认为市场(“看得见的手”)可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能使各种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从而使经济系统保持平衡。因此除市场之外的任何制度安排都是无效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要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古典经济学的斯密、萨伊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马歇尔等。

2、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所谓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指的是主张削弱市场作用的范围和力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的思想。这一观点认为,经济自由主义只要市场而无需政府干预的结论是建立在竞争充分、信息完全、交易成本为零等假设条件基础上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假设条件根本不存在,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不科学的。此外由于市场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社会公平和垄断等问题上存在着其固有缺陷,因此经济系统不能通过市场自动达到平衡,相反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供需失衡、经济危机等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主要代表人物为李斯特、凯恩斯等。

3、“调和主义”的观点

凯恩斯学派的出现意味着经济自由主义的坍塌,而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滞胀”现象的出现又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试图将这两个理论体系调和起来,即把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这就出现以萨缪尔森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把市场经济分为“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两个部分。“私有经济”部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公有经济”部分由政府进行干预,“公有”部分的作用可以改正“私有”部分的缺点,从而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二)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通过对各派观点的介绍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思考,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市场和政府都不是完美的,两者各有利弊。经济的发展是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问题不在于政府要不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而在于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和力度。

在认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时,我们应该把握住几个原则: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市场,经济生活的大部分领域都应该交给市场机制来调节,二是政府的作用只是对“市场失灵”或市场固有缺陷的纠正,其作用的范围应该是单纯依靠市场无法使其顺利运行的领域;三是政府作用的准确界限是没有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的作用范围也是不相同的,政府究竟应该起什么作用也不存在固定的模式。

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一)产业政策的含义及实质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产业政策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尚未达成共识。在这里,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倾向于从宽泛的角度对产业政策进行定义,即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有特定产业指向的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通过其垄断性的权力直接对资源配置进行干预,有目的地对某一产业的活动进行援助或管制,属于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

(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由于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属于政府干预经济的范畴,因此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就像讨论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性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对待不同领域的产业政策。

对于那些“外部性”较强和对市场导向的灵敏度较差而本身又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领域,如公共部门、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领域,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应居于主导地位。由于这些产业部门的“外部性”较强,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而本身却投资巨大、盈利性低、资本回收期长,对市场导向的敏感性较差,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这些部门的发展,可以说这些部门的落后很可能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补贴、贷款、税收等工具来实施产业倾斜政策,以促进其快速发展。而对于那些对市场导向反应比较灵敏的部门,如大部分的工业部门和服务性部门等,政府就不应该也没必要进行太多的干预或为其制定特定的产业政策。这些部门的资源配置问题应主要交给市场,由市场决定其优胜劣汰。

相对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具有更主动、更深刻地干预资源配置的特点,其实施可能会扭曲价格(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可以说,产业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是以牺牲市场的调节作用为代价的。因此,一个国家的政府在确定产业政策作用的范围时。一定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三、我国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前两部分对政府经济职能和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作用不应该过于积极,以防止政府干预破坏市场调节。政府作用的主要着力点应在于市场做不到(市场失灵)、市场做不好的领域以及通过制度和秩序建设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此外,政府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宏观指导、宏观调节、宏观监督和宏观管理。

(一)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做不好的领域

经过几百年的选择,在计划和市场之间,人们最终选择了市场经济机制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模式。应该说市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市场又不是万能的。由于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市场机制又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无法避免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环境污染等现象的存在。因此。政府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法律、政策等)来限制垄断的发生和蔓延,促进有效竞争的形成,加速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和公共产品的提供。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以克服市场固有的缺陷。

在第二部分谈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时,我们把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等产业部门划定为产业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范围。在这里,需要单独指出农业部门,因为农业在各个国家,尤其在中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涉及到包括社会公平、经济全面发展等更为广泛的问题。应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产业都希望资源流向自己所处的领域,农业也不例外。但由于农业本身的低盈利性、弱质性等特征,使得农业在吸收资源的产业间的竞争中同工业相比存在劣势,因此,对这个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而本身又存在着明显弱势的产业来说,需要政府制定特殊的产业倾斜政策来促进其更快发展。

(二)通过制度和秩序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什么是“制度”呢?应该说在经济学界,对制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的界定,“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更为严格地说,是人类的设计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舒尔茨认为,制度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及政治的行为规则。撇开这些定义的不同点。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即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人们根据这些规则做出自己的选择。

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降低人们之间进行交易的成本,可以为人们的合作创造条件,可以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抑制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要想建立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环境。正如经济学家刘易斯所指出的:“尚未出现经济增长点的国家的法律和惯例往往不适合经济增长。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花许多时间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比较适合的新的法律和行政机构是大有裨益的。”而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缺乏的就是一个有利于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制度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完善的制度环境。那么如何形成这样的制度环境呢?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形成(变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需求引致型,一种是供给主导型。前者主要由市场需求自发形成,后者则需要政府来提供。对于有着长期集权而且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中国来说,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将是其主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以及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目标的要求,我国政府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和秩序应主要包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中自由流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体系等。

(三)政府须对产业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波动从来都是由私人企业的预期错误、对利润的强烈追求动机推动而产生的。因此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指导、宏观调节、宏观监督和宏观管理,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短期和长期的产业发展目标,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总量平衡,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引导各个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第5篇

1、毕业论文(设计)来源:

( )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 √ )学生科研课题;

( √ )指导教师提供;( )自拟;( )其它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类型:

( √ )论文;( )毕业设计;( )其它毕业实践环节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综合国力成为国家立足于残酷竞争现实的主要武器,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受到国内为外广泛的关注。消费是生产和在生产的目的和条件,刺激消费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更是社会的“准劳动力”,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更是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这一群体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之中,处于半封闭的生活状态,尽管在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还是避免不了与社会的脱节,表现出难以适应当经济生活的种种迹象:

1)缺乏日常生活的消费经验;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消费模式,致使他们无法体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链条,造成其消费经验的缺乏。

2)没有正确的消费观;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消费方面享乐主义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预购”“分期付款”此类超前消费方式成为他们主要的消费形式。

3)缺乏消费的实践;尽管如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结构复杂,形成多元化的消费模式,在日常消费中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明码标价”伸手就拿的方式,毫无讨价还价的观念,并不能将消费当成是一种再生产的过程。

2.选题目的

对于大学生消费的优点和弊端,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都着手研究和应用,试图经过调查经过调研、论述的方式揭示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内在因素,但是由于经费、人力、还有调研对象客观存在的问题,致使调研的范围产生局限性,数据的单一性和研究内容的重复性的种种问题,选此课题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大学生的消费模式,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归因。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摘要:大学生、消费、

一、大学生消费的概述

1、大学生消费的现象

2、大学生消费的弊端阐述

3、大学生消费数据的分析

预期目标: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丰富对大学生消费生活的调研内容,了解大学生消费的主模式,指导自己、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自己今后踏入社会生活打好夯实的基础。为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调研现状与应用

1、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与应用

2、国外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与应用

3、总结分析国内外专家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数据,找出调研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大学生消费弊端的根本归因

四、拟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1)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对相关数据获取第一手资料。

2) 文献检索法:通过论文、期刊等多渠道的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做好资料准备,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3)研究的步骤:根据文献和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什么问题?

4)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分析并找出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5)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所存在的主要弊端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

五、总体安排与工作进度

1.2019年6月3日---7月29日,收集材料,查阅文献,为写开题报告作准备。

2.2019年8月1日--8月10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19年9月30日,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2019年1月5日---1月10日,写出论文初稿。

5.2019年3月3日---29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定稿。

6.2019年4月9日、10日,准备论文答辩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方正泉,崔荣国,姚剑英.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9

[2]李巍.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 重庆社会科学. 2019

[3]贺冬萌. 大学生高消费现象研究[J]. 消费导刊. 2019

[4]李玲. 大学生的人际消费观念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某高校为例[J]. 传承. 2019

[5] 张璞麟,高宏博. 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

[6]周春霞,彭光芒. 大学生消费观的大众传媒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7]周亚莉.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其问题的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9

[8]杜红梅. 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原因分析[J]. 科技风. 2019

[9]李俊,蔡涛. 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J]. 中国商贸. 2019

[10]蒋琦玮,马灿. 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 消费经济. 2019

[11]吴磊,刘建荣. 地方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

[12] 张永胜.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13] 周丽.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七、导师对开题报告的可行性提出意见

导师签名:

导师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八、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第6篇

论文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对于法律更新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权法定原则在适用时日渐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其僵化性日趋明显。因此,有学者提出修正甚至颠覆物权法定原则的观点。笔者认为物权法定原则的合理性远大于其局限性,不能全盘否定其积极作用,应当通过适用物权法定缓和主义来完善它,并使其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 物权法定 僵化 缓和

物权法定原则源自于罗马法,在物权法结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整理旧物权、保障交易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类型的物权也不断涌现,该原则在适用时的僵化逐渐暴露,遭到了诸多批判。究竟物权法定原则要继续坚持还是予以颠覆,坚持该原则有哪些合理之处,以及如何完善这一原则才能够使其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社会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下文将以我国为例进行论述。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现状

物权法定原则,又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在一个统一的法律效力地域内,当事人设定的物权必须符合法律的明确规定。一般包括物权的种类法定、内容法定两方面的要求。它是物权法的基础性原则,指导着物权法律关系确立、变更和终止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我国《物权法》第5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就是对物权法定原则的阐述。

然而,随着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新鲜事物,同时也催促着新兴的物权类型不断产生。物权法定原则因其固有的局限性无法继续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效果,以至于在适用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物权法定原则太过僵硬,不够灵活与妥当。因为物权法定原则对物权种类和内容的严格限制使法律的灵活性受到抑制,对于现实催生的新型物权类型完全地否定,忽视了社会生活对于新物权的创新,使得权利的来源仅仅局限于国家权力。这样一来,一方面不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护公民私权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法律发挥对社会生活的灵活地规制作用。严格实行物权法定,则过多地注重了法律制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忽略了法律对经济生活灵活、适当地调整。

第二,物权立法具有滞后性。由于法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能频繁地变动,更不能朝令夕改,在面对灵活多变的世界时容易落后于社会生活的发展。若继续严格依照已经落后于实际生活的法律规定办事,物权法就可能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阻碍。

第三,我国规定的物权过少,导致严格适用物权法定不符合现实的需要。我国现行《物权法》只是列举了有限的几种物权,其内容和种类已经不足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严格执行物权法定原则使得对其他新兴的物权完全地否定,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由于以上几点局限性,物权法定原则不断受到质疑和批判,甚至有学者提出要完全颠覆物权法定主义,转而实行意思自治主义。笔者认为,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不可替代,只需要针对局限性进行完善,即可继续予以适用。

二、物权法定主义原则的合理性

第7篇

论文摘要:观念建构经济社会并且直接影响经济社会中行为体的行为。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影响行为体的观念来影响行为体的行为,从而调控整个国民经济。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培养行为体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方式来进行经济行政。

对经济领域进行调节已经成为当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在经济行政中,主体是政府,客体是整个经济体系。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家调控的理论和实践中,对经济进行调节的手段有很多,这里探讨利用社会自身的建构作用来调节经济关系。在这个问题展开以前,必须规定我们进行讨论的三个理论前提。一、研究的经济体系必须是成型的市场经济体系;二、承认政府有调节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三、假设政府是超越于经济社会之上的,除了公共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设置理想化的经济模型可使我们讨论的问题简单化。

一、经济社会的建构方式

经济社会是由无数市场行为体构成的,有数不清的企业和家庭。这些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庞大的经济体系。关于经济体系的建构方式,经典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它是一个由无数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和家庭组成的简单物质结构,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这种认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它的合理性在于使经济理论简单化、体系化和科学化。但是,在具体的经济研究中还需要认识到其他因素对经济关系的影响。

(一)法律或政治建构。政府与经济体系是一个上下的等级结构,政府的法律或政治行为处于支配性的地位。法律或政治通过对所有权、公平交易、反垄断、控制外部性等规定和维护社会治安、保证人民福利、维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政策,以权威的形式来对经济社会进行建构。在国家政权日益深入经济生活的今天,这种建构方式越来越明显。

(二)物质建构。经济体系中的行为体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有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整个经济体系存在的基础物质。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行为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体系中与其他行为体展开竞争,建构经济体系的物质结构。这种建构方式最为传统,也是最为基础的,其他建构方式发挥作用离不开它的基础性作用。

这里利益的建构以行为体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为基础。行为体的行为是受物质利益支配,同时也是受限于自身物质力量的,受限于行为体自身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说,整个经济体系是按各个行为体的物质力量来排列的。

(三)观念建构。这里的观念建构不是指按照一种理想去构建一个体系,而是描述一种状态。经济社会的行为体在竞争、合作等交往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公共利益、社会缺陷和人道主义等产生和发展的各种伦理道德、社会理论和未来设想等等构成共有观念或文化。这些共有观念或文化自行为体中产生同时又对各个行为体产生影响,影响行为体对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对利益的认识和判断,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从而建构行为体的利益、行为,建构整个经济体系。我们探讨观念的建构作用,其根源在于从人出发,重视人本身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通过人来影响经济生活中的行为体。可以看到,经济社会是个多重建构的结果。经济社会的建构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一是政府通过法律和依法实施的政策来建构。本文仅研究社会自身,不对此研究。二是经济社会自身的物质、观念建构。由于物质经济因素是目前流行的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经济学界对此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在此不再研究。本文只研究观念对经济社会的建构,通过研究经济社会的观念建构过程,从而探索利用影响社会观念来调控整个国民经济。

二、经济社会的观念建构过程

经济社会建构行为体,行为体互动建构经济社会,这是一个互构的过程。经济行为体的观念和行为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在经济社会交往中获得的。

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结构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补偿工具,决定了行为体的利益得失;二是行为体的活动环境。经济社会这两种功能的发挥,同时也是行为体建构经济社会的过程,包括两种途径:行为体之间的竞争和结构对行为体的社会化。

(一)行为体之间的竞争。结构是竞争的场所,竞争造就相对利益。物质的基础性建构作用有三:一是竞争的原动力来源于行为体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二是物质技术条件限制竞争的水平和规模。例如,没有电力的时候只能运用蒸汽为动力进行生产。三是行为体物质力量对各行为体的排列。意思是说,一定的物质力量的行为体只能进行一定的行为,超出其自身力量之外的行为会受到结构的惩罚。接下来探讨观念在竞争中的作用。一是观念建构利益。

由于结构中的竞争,行为体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便形成了一种观念:将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作为最大的道德,从而自身的物质要求成为最大的利益。这种观念在决定着或者指导着行为体的活动。另外,人的存在使经济社会的行为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物。产生于社会竞争中的各种价值观、公平、正义等社会观念亦影响着行为体对自身利益的认识。例如,有的公司把公司的社会形象当作公司的战略利益,经常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这一方面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同时也是受社会公共道德观念的影响。二是观念影响力量。行为体力量以物质为基础,但是物质力量是受人支配的,从而受人的观念支配。竞争中的力量是相对的力量,行为体对自身力量的判断和对对方力量的估计,对自身行为的设计,对竞争结果的预期决定了他采取的行为。这些虽然都来源于对物质结构的思考,但思考的过程恰恰就是原有价值观念和指导理论发挥作用,并形成新观念的过程。

观念对利益和力量的建构,产生了行为体的行为,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建构了经济社会。观念发挥建构作用,并在建构过程中形成一系列共有观念,形成一种文化。

(二)结构对行为体的社会化。在行为体的互动过程中,结构形成一种文化。文化作为行为体活动的环境,对行为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内化为行为体的潜在行为取向模式。一方面,对现存行为体进行渗透,行为体在其生存竞争的各种活动中无不受到现存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使新行为体具有与之趋同的行为取向,自新行为体的产生之日起,就带着社会的文化观念的烙印,并且继续受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由于观念在建构经济社会中利益、力量及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从直接的意义上讲经济社会成为观念的分配对象,观念由此完成了对经济社会的建构。当然,这里的建构作用不是超越物质的基础性或者根本性的作用。观念在这里的作用更为直接,具有传递性。例如,法律的作用也是主要通过人们对它的认识来起作用的,没有对法律的认同和惩罚的恐惧,仅有惩罚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从经济社会现状来看,一种追求个人利益,讲求竞争,遵守法律及照顾弱者的文化建构了当代经济社会。

观念在社会自身建构中的具体方式,一是文化主要是道德的内化对行为体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影响,和社会科学对行为体技能的影响。二是行为体在既有道德观念影响下,对其他行为体的态度,主要是对既有道德的提倡,对违反既有道德的行为体的抵制。我们一般称之为习惯或传统。 转贴于

有一点要特别指出,不能以整个结构的走向和道德要求来替代行为体自身。例如,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利润普遍降低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果据此认为单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小化就是笑话了。每个行为体受制于社会共有观念,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三、政府利用观念建构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式

政府在经济行政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法律或政治方式和法律规定或允许的经济利益调控方式。同时,政府可以利用观念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通过影响行为体的观念来调控经济关系,使经济社会的生活可以更加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这主要是道德灌输和习惯养成的过程,在此本文有以下建议。

(一)虽然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手段也不是很多,但是政府行为可能造成的负面破坏作用却很大。社会观念是社会长期积淀的结果,主要是社会自身的产物,政府作用有限。政府作为正面的形象可能影响甚微,但是,如果作为错误的形象却容易被行为体效仿。因此,政府应该谨慎行事,保持一个值得信赖、值得学习的形象。政府行为的透明、可预见是很重要的。尽管政府的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有序的行为总是让人感觉值得信任。

(二)政府主要的手段是教育和宣传。可以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支配权灌输政府要求建设的道德观念,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宣传道德观念;可以对符合政府道德要求的行为体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单纯的精神奖励,也可以采取精神奖励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在转型时期后一种方法更加实用;重视灌输与榜样的结合,要特别重视榜样的作用,通过树立典型的榜样,带动、教育、训练和培养社会道德。

(三)重视法律制度在培养良好道德习惯、建设优良社会风气中的作用。法律规范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正式的渠道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种种关系,就此而言,它同道德文化的功能具有一致性。二者尽管存在着手段、过程等方面的不同,却是可以互补的。良好的道德习惯,可以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同样,法律的有效实施,惩恶扬善,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能够逐步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法律是道德的表率。在社会转型时期,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尤为重要。

(四)政府不能过多地干预行为体的经济生活。因为行为体的观念与习惯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而政府的过多干预会使行为体不知所措,不能形成独立的、连续性的文化精神。政府过多的干预会使人变得懒惰、肤浅、不会思考,失去好的传统。失去习惯或传统将使经济生活,甚至是整个社会生活陷于混乱。

(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政府必须站在以人为本和时展的双重角度上来看待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区分。因为保守的文化观念,可以帮助社会和行为体保持稳定,但是如果社会和行为体面临发展变化的压力,保守的观念就成了发展和前进的阻力。同样,一个在当时能带来经济指标大发展的思想观念可能会损害到人类未来的生存。

参考文献

第8篇

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随着信息革命的爆发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扩展。在信息全球化的21世纪,可以说最大的安全问题是信息安全,以及建立在信息安全基础上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谁把握了信息安全,谁就把握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制信息权”。信息安全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其他安全要素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上升为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有序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地位,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石。围绕着信息、信息资源的争夺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领域中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国际大环境为研究背景,以全面的视角探析信息、国家安全及国家信息安全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我国信息安全现状并探求我国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对策。

文章共分七个部分: 引言部分,提出写作论文的起由,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从国际政治学和信息科学的角度阐明国家安全与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并找寻到安全、国家安全、信息、国家信息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冷战后,信息安全日渐突出。信息安全是指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靠性和可控性,实质就是要保证信息系统及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不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和非法占用。信息安全具有高度脆弱性和风险性、潜伏性和突发性、攻击源的多样性和防范对象的不确定性、安全主体的不对称性等特征。信息安全的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资源生态等领域。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病毒、网络黑客、网络犯罪和垃圾信息等。

第二章,深入分析信息安全对我国和世界安全的影响。在信息网络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条件下,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石。主要体现在:信息安全成为影响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的维护更加困难,难以控制的“网上政治总动员”危害社会稳定,颠覆性宣传直接危及国家政权,国家形象更易遭受攻击和歪曲;信息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它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全局,信息产业自身安全令人担忧,网络经济犯罪成为经济安全的顽疾,金融业遭受的安全挑战更加严重;信息安全对文化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威胁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遭到冲击;信息安全对军事安全的作用更加突出,“制信息权”对战争结局意义重大,信息威慑、网络信息战、黑客攻击与军事泄密严重威胁军事安全。

第三章,中国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信息安全技术水平也比较滞后,网络安全系数很低,信息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从信息流动途径、发达国家的技术遏制及世界信息强国信息战略对我国的威胁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本章中尤其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信息战略,以求对保障中国信息安全提供借鉴与思考。

第四章,从我国信息安全遭到挑战的原因分析,探讨包括我国在信息安全保障现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国民信息安全意识、基础信息产业严重依靠国外、立法不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求对扞卫我国信息安全提供思考。同时还分析了全球信息化对我国信息安全的冲击与启示。

第五章,探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策略措施。主要是包括树立信息安全观在内的综合安全观。立足中国国情,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法律保障机制、信息安全政治保障机制、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国际机制;通过外交活动为确保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制定国际信息网络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结语部分,简要阐述信息安全的研究价值和对中国信息安全战略的思考。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⒈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贯穿于论文写作的全部过程中。⒉系统分析方法。本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信息安全的涵义、信息安全的战略地位等问题。⒊比较研究方法。本文用比较研究方法把国家信息安全与国家政治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军事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了解国家信息安全事件的成因,为最终解决国家信息安全找寻应对措施。⒋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指一切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基础上,任何理论结论如果违背了基本事实,就不能算是科学的理论。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国家信息安全理论,必须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手法,但关键还在于尺度的把握。

第9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调控作用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291-02

一、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经济法规制的必要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作为公共行政组织的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法的理念表现为对具体人格的而非抽象主体进行的价值关怀,是对弱者权利的倾斜性配置,也就是经济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利益直接给予保护。经济法理念是从整体角度,协调经济个体与总体、微观和宏观经济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实现理想社会经济生活的秩序、效率、公平和正义的目标。

二、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市场信息不对称

职能部门监管人员作为消费者合法利益的代表,应行使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对不法食品生产者进行查处。但是在利益的诱惑下,也出现利用手中的职权,从而造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发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管理各部门虽然原则上按照流通环节实施分段管理,但面对日益复杂的食品供应体系,有些环节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因而各部门之间的具体职责区分不清楚,会造成在一些方面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在另一些方面可能出现“监管真空”,从而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二)“有形的手”失灵

如果食品企业做的都是合法的生意,那么中国监管部门是否揭发都一样。所以是一个零和博弈。如果我们的食品企业做了违法的事情,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了危害,那么企业减少了成本而获得了更高的收益,假若监管部门不进行揭发,可以获得非法“红包”,这样就是一个正和博弈。如果我们的违法食品企业被揭发了,那么我们食品企业会遭到处罚,而我们揭发违法企业的监管人员也会遭到被处罚企业的暗害,因此如果违法食品企业被揭发了,企业和监管部门都会有损失,因此是一个负和博弈。

三、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一)加强“有形的手”的调控作用

1.适度加强政府干预

食品安全信息作为公共物品仅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必须有政府的干预。首先政府为食品安全信息生产者,具有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配合,科学合理地规范质量检验以及质量标准,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和利用机制,确保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实现各部门间在风险评估、重大决策以及事故处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其次,政府应当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干预,依法对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的食品行业进行监管。管理机构分布在不同的部门,通过明确的管理主体分工来避免机构间的扯皮问题,以科学的风险性评估为基础、通过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的行动来防范“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最终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2.完善立法体系

立法体系的监管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立法体系的监管对于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起着提纲性的指导作用,必须完善中国的立法体系。第一,修订《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法》。在出口食品安全方面,可考虑将有关源头管理、基地备案、卫生注册额、过程监管、产地检验、口岸放行等一系列制度与程序纳入该法;在进口食品方面,应当对有关食品安全的疫情管理、质量安全评估、卫生注册、口岸检验放行、追溯和召回等制度与程序有所涉及。同时制定严格全面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标准,以及明确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与职责。第二,修订《食品安全预防法》。在该法中,应当对食品安全检测对象、方式、程序加以明确规定。同时应当将现行的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估制度纳入该法,甚至可以考虑在该法中规定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有可能造成重大食品安全风险的故意行为加以处罚。第三,对部分缺乏操作性的条文加以解释或修改。

(二)发挥“无形的手”调控功能

1.激发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通过新闻媒体扩大正面宣传,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重点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消费维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群众辨别真伪、防范侵权和正确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自我保护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政府应当开通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渠道。政府应当加强舆论监督,保障公众充分的参与平台。公众作为食品安全市场的参与者之一,积极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举报,政府可通过举报电话、举报奖励、监督热线等平台,及时受理并对受害者进行积极的救治,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组织对食品的安全检验,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2.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更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缺乏诚信将使经济彻底失去交易的基础。所以,必须加快建立中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体的实施上,对企业要以名称、主要负责人姓名等建立信用免费查询方式,对大量的、在中国食品行业占多数的个体私营等要以业主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建立信用查询方式。

3.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政府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企业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对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培养企业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意识。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必须把社会责任意识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使企业充分认识公共利益保护意识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同时,政府应当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对积极协助政府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企业予以一定的奖励与补贴。

参考文献:

[1] 王红卫.谈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与监管体系的营造和完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 王兆华,雷家肃.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7).

[3] 刘进,胡晓平.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

[4] 孙健.中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万进福.中国食品安全执法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 李新.风险社会视角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

第10篇

摘要:论文分析土地经济学教材中存在问题,提出按四项原则选取内容,以主流经济教材框架来编排教材内容体系,并对土地经济学

>> 关于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分析 中学体育教材内容与体系改革 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 旅游文化课教材内容体系探析 贸易经济学新内容体系的构建 重新整合经济生活教材内容的思考 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研究 本科生《金融经济学》课程定位与内容设置研究 对“基础”新教材内容设置的结构分析 我国环境法学教材内容设置上的补充和完善 在模糊中追求清晰:对近30年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辨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材内容及体系建设研究 试析高中化学必修一、二教材内容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材内容体系及特色研究 关于新闻学教材内容重复问题的思考 高职《航海学》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教改对策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教材内容的结构再造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内容结构设计再探 教材内容结构性衔接与教师衔接教学初探 “基因重组”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黄贤金,张安录.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3]毕宝德,等.土地经济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曲福田,等.土地经济学[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王克强,王洪卫,刘红梅,等.土地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

[6]董藩,徐青,刘德英,等.土地经济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美]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M].滕维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藏波,等.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土地市场和土地制度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2):4-11.

第11篇

[关键词] 语言发展;英语习语;文化气息;语言形式

一、引言

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等,是语言词汇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言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习语如果使用恰当,纯熟流利,就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习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了英语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

二、英语习语的特点

1、习语的民族性

习语是人民大众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与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英语习语的民族性从宏观上看,整个人类文化有其共性;从微观上着眼,各民族的文化更有其个性,而且,这种民族个性是普遍存在的,贯穿整个民族文化。英语习语比喻的民族性体现于民族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

2、习语的民间性

习语来自民间,来自于各行各业,因而必然有民间性。英国是个岛国,很多习语都与航海捕鱼有关。山地的人以狩猎为生,因此猎人也创造出习语等等。

3、习语的比喻性

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而比喻则是主要的修辞手段,大部分习语都是利用恰当比喻的形象化语言。可以说,习语起源于各种比喻。在修辞上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换喻、提喻和讽喻。

1)明喻(Simile)

明喻中,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在as…as…结构中,喻体和比喻意义都表示出来,意思比较清楚,这种结构的常见习语有:as cold as ice(冷若冰霜)。

2)暗喻(Metaphor)

暗喻是一种含蓄的比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是相合的关系,没有比喻词。如:have a screw loose(有一颗螺丝松了),比喻人的精神系统出了点毛病。

3)转喻(Metonymy)

不把要说的事物直接说出,而用和本体事物有密切联系的另一类事物来论文指代本体事物的修辞方式,叫转喻。如: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the pen 与文人密切,而the sword则与军人有关。因此,它比喻文人的力量比军人的大。

4)提喻(Synecdoche)

提喻是用本体事物同类的一件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如在earn one’s bread中,bread是生活必须品的一部分,而代替了全体。

5)讽喻(Allegory)

讽喻也叫寓意,它是通过具体形象表示抽象概念的。它用形象的形式说明一些深刻的道理。如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这句谚语并不是谈金子和金子颜色,而是高诉人们外表美丽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有价值。

4、习语的整体性

习语虽然以短语或短句形式出现,但在句子中只充当一个成分使用。有时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词,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习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因为通常下是约定俗成的整体意义。

5、习语的和谐型

习语常常利用声音的和谐来达到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目的。许多英语习语利用头韵和尾韵来增加习语的美感和修辞效果。比如:as busy as a bee(忙如蜜蜂)。

除了语音手段外,有时还御用重复来构成习语。如:step by step(逐步前进)等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习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语言的缩影,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是人在长期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人类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习语恰恰反映出文化的修辞手段与表现手法。语言是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服务的,习语就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乏力、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高校诚信教育工作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才刚刚起步,诚信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诚信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有一套包括实事求是的世界观、诚信价值、诚信功德规范、传统诚信美德、校规校纪等在内的相对独立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内容。但目前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时,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把德育内容照搬过来,或就事论事地讲诚信,没有针对诚信教育的特点、规律提出一套完整的诚信教育内容,使诚信教育显得空洞,没有多大说服力,从而部分削弱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主体诚信失范现象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即教育者诚信失范现象给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些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师德修养不强,以市场交换的角度来对待学生;一些教育者责任意识淡漠,对学生教育管理简单僵化,没有针对性;一些教育者知行分离,在科研、学术方面浮躁,急功近利,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有悖于诚信;还有一些教育者纵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甚至为由于失信即将受到学校处分的学生说清、辩护。这些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诚信教育的效果。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未能形成合力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社会共同出力。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也还是与社会、家庭教育脱节,仅仅局限在象牙塔内,单单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孤军奋战,这样势必削弱其教育效果。

(四)、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与形式未能与时俱进

大学生诚信教育呈现出科学化倾向,而非道德性教育。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轻视道德情感培养和道德的主体性;形式上教育手段有限,程式化现象严重;考核途径单一,缺乏多种手段配合,缺少对学生诚信情感和行为的量化,只管“知”,不管“行”。这种理性化的教育过程,使诚信停留在认知上,忽视了诚信的体验、反省和实践。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诸种表现

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在各个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是政治生活中选举、入党等活动中的内心信念与外在行为的分离;经济生活中恶意拖欠学费、贷款延期返还、用隐瞒手段获取奖助学金等;学习生活中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抄袭、伪造实验报告、毕业论文造假、考试作弊等;求职过程中就业简历注水、提供假证件、履历表编造学生干部履历、伪造各类等级证书、荣誉,签约中违约等;日常人际交往中动机不纯、知行分离等。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由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综合因素造成的。而大学生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是重要原因之一。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三、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建设

(一)、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树立诚信为本的教育观念。强化“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理念和思想,加强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实现管理诚信、教育诚信和服务诚信,杜绝种种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确立诚信教育目标和原则。诚信教育应该树立培养诚信公民的目标,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学生懂得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成才创业之基。

高校诚信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诚信教育原则。

要确立主体性原则,即在诚信教育中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主动参与、愉快接受、亲身体验,做到润物无声;

实践性原则,诚信教育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正确对待诚信的人和学会做诚信的人;

发展性原则,即学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要着眼于终身化,立足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杜绝假、大、空的短期行为;

系统性原则,诚信教育应渗透入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组织。从狭义上说,大学生诚信教育要渗透到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校园时时、事事、处处显“诚信”,培养全员诚信教育意识,学校把诚信教育贯穿始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二)、要建立大学生诚信制度体系。

要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包括政治诚信制度、学习诚信制度、经济生活诚信制度、人际交往诚信制度等。政治诚信制度主要规范大学生的政治生活,包括大学生的政治学习、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方面的诚信问题。学习诚信制度主要是规范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诚信问题,包括诚信上课、诚信考试、以及在科研、实习报告等方面的诚信。经济生活诚信制度主要是规范大学生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交纳学费、申请助学贷款、申请助学金以及与社会发生的经济关系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人际交往诚信制度主要是规范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包括以大学生为中心形成的各种交往关系,如与教师的交往关系、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关系、与恋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在虚拟空间的交往关系。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队伍建设

大学生诚信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他们担负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职责。大学生诚信教育队伍建设关系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在选聘环节把好关。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争取把德才兼备的人充实到队伍中来。

其次是加强管理。完善队伍的考核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发展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评价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公开;要在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奖惩机制,使成员的德能勤绩与奖惩、晋升、工资待遇挂钩,形成一个激励竞争的氛围;要完善发展机制。使这支队伍能够工作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再次是提高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打造一支各方面素质过硬的诚信教育工作者队伍,为开展诚信教育建立组织保证。

(四)、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环境

打造诚信政府,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透明公开,发挥诚信政府在全社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打造诚信企业、诚信经济,规范各类市场交易主体的行为,将不守诚信者及时逐出市场。

加强法制建设,着重进行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尽快把我国建成信用社会。

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用其来引领风尚,培育诚信文化,建设社会主义诚信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五)、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诚信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比较陈旧。为了提高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诚信教育的时代感,必须创新诚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1、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让诚信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增加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强化诚信教育课程。

2、寓诚信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积极营造校园的诚信文化,将诚信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如举办图片展览、讲座、组织主题班会、辩论会、报告会、观看专题教育片、建立诚信教育网站、开展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

3、发挥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尤其要发挥学生社团的示范作用。这样诚信教育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正体现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Abstract: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redit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Zhang Xi_zhong ,Li Ke_qin,Hu You_ren ,Wang Qiu_xiang ,

yang en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 362014

Credibility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ese nation. Credibility is the basic of conducting themselves in society. At present, lacking good faith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arisen.in many factors of Acts of dishonesty, Lack of education and lack of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reasons,We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credit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 Students Credit education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参考文献

[1]熊礼杭.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5).

[2]何霭.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

[3]张金梅、周少林.塑造教师完美人格适应现代教育需求[J].《卫生职业教育》,2004,第22卷,第十期.

[4]姚红.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人民论坛》,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