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

时间:2023-01-05 09:16:59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

第1篇

为提高本市秘书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秘书的需求,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将《北京市秘书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系统、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北京市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实施方案

为保证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劳动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附件2)和《秘书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试行)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原则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是为逐步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新职业领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一项新工作。为保证质量,使社会用人单位能依据公正、客观标准招用合格人才,促进就业,各单位应根据劳动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中规定六个统一的原则、对象、申报条件及培训规范,有步骤组织实施。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本市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由市劳动局职业技能开发处统一协调、监督、检查,负责制定实施计划,认定秘书培训机构,并公布面向社会开展秘书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名单;市职业技能开发协会负责统一组织培训教材、标准、鉴定规范、统一培训辅导教员、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组织鉴定、阅卷、提出鉴定分析、核发证书,组织秘书职业资格考评员培训;承担秘书培训、辅导的机构应按本实施方案的规定开展相应的培训、辅导,并负责申请参加培训、辅导、鉴定人员的资格初审。有关局、总公司劳动、教育部门,区县劳动局负责本系统、本地区秘书职业培训与鉴定宣传、报名推荐工作,根据需要申请建立系统或区域内培训机构。

三、程序

1.认定秘书培训机构:为了保证秘书培训的鉴定质量,市劳动局将根据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布,统一认定培训机构。秘书培训机构分为两个层次,即主要为本地区、本系统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承担培训(辅导)任务的“地区(系统)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和主要为社会上从事或准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承担培训(辅导)任务的“面向社会开展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已认定,见附件3)。秘书培训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具有法人资格的职业培训机构(提供法人资格复印件)。

(2)根据培训和鉴定要求,能够满足秘书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场地和设施(自有),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培训辅导人员(提供说明及证明材料)。

(3)提交由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承担秘书培训的书面申请;填写《北京市建立地区(系统)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申请表》(附件4)。

(4)具有市或区县劳动局审批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北京市技术等级培训许可证)。

“地区(系统)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申报截止日期1998年5月25日。

2.报名与资格审查

(1)经批准具备秘书培训资格的单位,应积极做好报名组织工作。按照劳动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规定的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初审并分类造册,持《1998年秘书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报名与合格人员登记表》(附件5)到市劳动局职业技能开发协会统一办理资格审查和收费手续。

(2)整建制和个人报名本着就近原则,在6月20日之前到公布的培训机构办理报名手续。

(3)报名人员应提供以下材料:

①出具从事秘书职业工作年限单位证明或职业资格证书;

②秘书专业学历证书;

③一寸免冠照片2张。

3.培训与辅导: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前的培训或考前辅导,本着自愿原则参加分类进行的培训或辅导。

各培训机构应根据劳动部统一编写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和《秘书职业资格考试指南》针对不同人员分初、中、高级进行相应培训或辅导。培训包括按照劳动部规定的初、中、高级秘书培训教材重点学习纲要进行的培训及考前辅导;辅导指根据《秘书职业资格考试指南》进行的考前辅导。

秘书初、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原则上不少于200、240、280学时;考前辅导原则不少于30学时。

4.各培训机构应帮助学员按本市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做好鉴定申报工作。

5.鉴定: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考前辅导结束后,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鉴定工作。

四、几点要求:

1.此次统一组织的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鉴定工作,是本市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组成部分,为保证工作质量和连续性,各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各单位在组织报名、培训、辅导、鉴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劳动部和本市有关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收费标准(另发)。

3.各单位在培训、辅导与鉴定过程中遇有关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

职业技能开发处 63044807

职业技能开发协会 63044808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64918931

附件2:劳动部关于印发《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1998年3月17日 劳培司字〔1998〕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为提高我国秘书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秘书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劳动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经研究,决定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试点工作。现将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实行先试点后逐步开展的原则。首批开展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的地区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河北省、河南省、广东省10个地区。为保证试点工作的进行,各试点地区应根据《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组织试点工作,并在4月中旬前将本地区实施办法报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

为逐步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企事业、涉外机构中秘书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秘书的需求,根据劳动部有关规定和《秘书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试行)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是在新职业、新工种领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一项新的工作。应按照统一标准、材、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管理的质量控制原则,组织全国统一鉴定,为用人单位挑选合格人才提供客观标准,为规范秘书培训和促进就业服务。

二、鉴定对象

在企事业、涉外机构等组织中,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的人员(不含公务员)和有志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

三、申报条件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分初、中、高三个等级。凡申请参加各等级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人员,必须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的申报条件。

初级秘书申报条件:1.从事秘书职业一年以上;2.经过两年以上秘书业务培训。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有资格申请。

中级秘书申报条件:1.具有本职业初级技术等级资格一年以上;2.从事秘书职业三年以上;3.秘书专业大专毕业并从事秘书工作一年以上。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有资格申请。

高级秘书申报条件:1.具有本职业中级技术等级资格并从事秘书职业五年以上;2.秘书专业大学毕业并从事秘书工作两年以上。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有资格申请。

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申请报名。

四、组织管理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由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负责统筹协调,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并委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专业委员会承担有关具体工作。

各试点地区的省级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负责本地区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同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包括确定培训点、组织培训报名、发行教材、安排考场、实施鉴定和印刷传送试卷等工作。

五、培训组织

培训工作由各试点地区组织开展。培训内容主要依据《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及劳动部指定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所规定的范围与内容确定。为做好培训工作,试点地区要调动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在有条件的培训基地(培训集团、技工学校)或培训实体(职业高中、大专院校)中确定培训点,组织好鉴定前的培训。

根据需要,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将在试点地区培训点的基础上,建立少量示范性培训点。

六、鉴定内容与方式

鉴定内容分为知识、技能两个部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规定的范围与内容分等级进行鉴定。

知识和技能的鉴定,均采取纸笔测试的方式。

七、证书颁发

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编号和配发“全国统一命题鉴定合格证签”,由各试点地区的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办理,经同级劳动行政部门验印后核发。

八、考评人员

考评人员的资格条件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定。考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委托省级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省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考评人员的派遣和管理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

有关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报名、培训、考务管理和经费划分等具体事宜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另行通知。

附件3:北京市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名单

----------------------------------

| | 机构名称 |培训专业及等级| 地 址 | 联系电话 |

|-|------|-------|------|--------|

|1 |劳动部国家 |秘书 |海淀区白石桥| |

| |职业技能鉴 | |路31号 | |

| |定专家委员 |初、中、高级 | |68745166 |

| |会秘书专业 | | |68484575 |

| |委员会(秘 | | | |

| |书培训中心)| | | |

|-|------|-------|------|--------|

|2 |北京市劳动 |同上 |西城区西直门| |

| |局培训中心 | |外南路2号 |68354531 |

|-|------|-------|------|--------|

|3 |北京市计划 |同上 |朝阳区惠新东| |

| |劳动干部管 | |街5号 |64920956 |

| |理学院 | | |64920957 |

|-|------|-------|------|--------|

|4 |北京新闻出 |同上 |东单西裱褙胡| |

| |版人才培训 | |同34号 |65298061 |

| |中心 | | |65298063 |

|-|------|-------| ------|--------|

|5 |北京市外国 |秘书(涉外) |朝阳区南大街| |

| |外企服务总 |初、中、高级 |14号 |65016677 |

| |公司培训中 | | | -13111 |

| |心 | | | |

----------------------------------

附件4:北京市建立地区(系统)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申请表

全文

------------------------------------

|申报单位名称| |法人性质| |

|------|---------------------------|

| 地 址 |   |

|------|---------------------------|

| 法人代表 | |电话| |邮编| |

|------|---------------------------|

|上级主管部门| |

|----------------------------------|

| 基 本 情 况 |

|----------------------------------|

| 在编人员 | 秘书专业 | 管理人员 | 场地情况 | 其 他 |

| | 辅导人员 | | | |

| (人) | (人) | (人) | (平方米)| |

|------|------|------|------|------|

| 总 计 | | | | |

|----------------------------------|

|机构负责人情况: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

|----------------------------------|

| |

|上级主管 |

|部门审核 |

|意 见 |

| |

|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市劳动局 |

|意 见 |

| |

第2篇

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校抓住农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实施的契机,积极配合各县农广校鉴定点,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根据省鉴定站2009年鉴定工作的布置和安排,××州农广校计划鉴定250人,经过努力,全州农广校实际鉴定了672人,占计划任务的268.80。其中,果树工中级工324人,沼气生产工初级工188人,农机操作工初级工160。超计划圆满完成鉴定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2009年取得的经验及成绩

(一)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报名

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推进我州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我州农广校把农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鉴定作为每年的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实,按照省农广校“特有工种农业—251号鉴定站”下达的任务,年初就召开全州农广校会议,由校长对鉴定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各县分校结合本县实际,找准切入点,狠抓落实。加大宣传力度,并针对14种农业行业就业准入职业,积极组织报名。一是对农机技术人员、农业种植行业技术人员、沼气建设技术人员开展宣传;二是针对职业中学学生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在参加高考中可以加分的政策,各鉴定点人员深入职业中学和农村中学开展宣传;三是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四是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开展宣传。 (二)强化伍管理,部门配合,精心组织实施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要精通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懂得培训方法和鉴定程序的考评员队伍的强力支撑。为此,州、县鉴定点领导把考评员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开展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到2009年,全州农广校具有考评员资格证的教师达到了19人,建立了由333名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施涉及多个单位部门的共同参与,因此,全面协调是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2009年我州鉴定工作就是分别与丘北、西畴县职业技术中学,马关县农业机械学校,砚山、丘北、××县农业环境工作站等单位的紧密配合下实施的。 (三)注重培训效果,确保考评质量

农职业技能鉴定是依据农业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程,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的方法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任职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活动。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我校在开展鉴定工作中注重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让学员经过培训后成为懂理论、善操作的技术能手。参与鉴定的学员在报名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了保障技能鉴定的质量和合格率,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和水平,根据所学专业和鉴定的不同等级,严格按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作,培训教师都是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担任。操作的,考评小组就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配备3个考评员打分。学员按考评内容分小组参加考试。参加考试的学员才能进入场地,非考评员和考试学员不可进入考试现场。对于识图和口答类题型,按照要求准备足够题量,由考评员随机抽题让学员解答。技能操作中由学员独立完成各

项考核内容,考评员不得进行任何提示。考评过程中由考评员按照各项评分标准严格打分,确保了考场的纪律和鉴定的质量。

(四)认真统计数据,及时上报材料,做好工作总结

每次技能鉴定完毕,州农广校都要求各县技能鉴定点认真统计汇总本次鉴定的有关数据和信息,及时制作需要上报的表册和材料,仔细核对,确保无误。对鉴定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的鉴定工作积累经验。 (五)存在问题

1、经费不足,难以在农民工中开展鉴定

我州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2002年实施以来,多数参加鉴定的人员是参加“三校生”考试的职中学生,事业单位农技人员和工厂职工。由于我州属农业大州,经济不发达,培训经费不足,加之多数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经济困难,培训费难于承担。因此如果没有专项培训经费,很难在农民工中开展培训和鉴定,鉴定面难以拓宽。

2、缺乏地方农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

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制定了收费标准,但没有把农职业行业特有工种具体分类、分级并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一些省市针对各行业工种制定了地方性收费标准,但云南省没有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的具体文件,致使在鉴定收费中出现了困难。

3、鉴定教材不配套,培训场地不完善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员参加鉴定的工种也随之增多。但由于农业部多数工种没有统编培训教材,培训内容与考试教材分离,影响了学员的考试成绩。各鉴定点培训和鉴定场地条件设施不完善,当培训和鉴定人数多时往往要借用协办单位设施和场地,制约了鉴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二、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全州计划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300人,为顺利完成鉴定任务,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鉴定辐射率和规模

按照“多一项技能,多一本证书,多一条就业出路”和“培训一个专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实际,选择不同的工种和等级进行培训及鉴定。特别要深入农村开展培训和鉴定,使农职业鉴定工作辐射到农村,使青壮年农民受益。培训经费由学员出一点,各级政府配套一点,在农村组织青壮年农民工培训和鉴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各县农广校继续深入职中、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系统及农村开展招生宣传,积极组织学员报名,提高鉴定辐射率和规模。

(二)鉴定工种与培训教材配套,完善鉴定点设施条件

根据不同工种,尽量选用与本专业内容相近的教材进行培训,提高学员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实践技能。尽最大努力,逐步完善鉴定点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建设,把传统教室升级为多媒体培训教室,健全鉴定所需的设备。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36-01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计划。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已有1亿多劳动者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仅2012年鉴定人数就达1800万人次,显然鉴定工作的价值和质量都是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各种技术工人的稀缺问题也是日益突显的,同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鉴定质量低下、鉴定方法不科学、鉴定人员的职员素质不高等等问题,对职员技能鉴定工作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就要积极实施“做优人才”工程,突出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抓好职业鉴定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职业鉴定机构的创新发展,具体举措如下:

一、制定多元化的职业技能鉴定评价机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加大的大背景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面临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的创新步伐,不断扩宽自己的鉴定领域,提高评价的手段和服务管理水平,制定多元化的职业技能鉴定评价机制。

例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严格规范鉴定程序,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公信度,严格把关运行机制、工作流程和质量监督,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发展,同时还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鉴定技能特色,组织特殊群体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如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残疾人、监狱服刑人员等,同时还要为高校学生参加鉴定提供机会,为高校鉴定工作提供便捷服务。

二、创新发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规章制度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要从原有的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转化成为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在工作管理方面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突出鉴定工作的重点,适时的创新发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规章制度,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的规范性发展。

例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以指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工作程序》、《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报名准备工作规范》、《关于进一步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申报补贴资料的通知》等规定,对各个工作环节加以规范。同时还要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考试现场监察、巡查力度,对于擅自降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不严格按照鉴定程序进行鉴定的个人进行严格的惩处,确保鉴定结果的公平、公正化。

三、加强鉴定质量的创新管理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关乎着职业技能鉴定的公信度,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标准流程,进行严格的鉴定工作的质量监督外,还要对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强化管理,如从考务组织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出发,要对整个鉴定的流程,从申报审核、命题制卷、考务组织,考场管理、阅卷评分、证书发放等重点环节和队伍建设、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方面都要加强质量管理。

例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可以开展“鉴定质量年”活动,鼓励职业技能鉴定的评比工作,组织开展“文明窗口”活动,对工作人员的诚信进行治疗督导,同时还要做好质量鉴定的预警机制,开展制定防范风险点的评估工作,从而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的长效发展。

四、利用信息化管理,提高系统的服务功能创新发挥

随着网络信息化工作的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也带来极大的改变,特别是对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而已,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服务功能实现了最大发挥,更加有利于对职业考生进行监督管理,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例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以利用国家鉴定考务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阅卷系统、职业资格工作网系统和信息咨询与质量投诉举报系统规范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工作,实现鉴定工作的标准化。同时还可以建立“在线考务管理平台”,考生可以再平台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的业务咨询,还可以查找个人鉴定资格的结果等等,进一步规范了鉴定程序,大大提高了鉴定质量和办事效率。

五、加强高素质鉴定人员队伍的培养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鉴定人员队伍的人力支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创新发展必须要从鉴定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着手提升,建立一支庞大的鉴定人员队伍,集结鉴定管理人员、考评员、质量督导员和专家队伍等等,要进一步开展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例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以开展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建立考评人员信息诚信考评档案,改革完善考评人员的培训方式和形式,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思想,加强对整个鉴定工作流程、队伍管理以及技术层面的工作掌握,其次还要注重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在鉴定业务研究、诚信和自律方面加强修养,定期进行“优秀考评员”的技术评定,在工作人员队伍里树立典型,做好示范考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爱武.太钢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J].中国培训,2010

[2] 刘训江.孟庆霞.关于在农村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0.

第4篇

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意义

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可以更好地推进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就业率提升。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要求,不能满足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而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而职业院校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鉴定工作的健康发展。对就业问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可以结合快速发展的经济方式,更好地为企业培养适合的专业性人才,更好地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加就业。

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做法分析

1.培训准备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了培训效果,职业院校应把相关工作做好,对技能鉴定培训要做好通知工作,参训人数确定到位。对学习资料、鉴定培训所要用到的工具也要配置好。参与教学的人员要结合实践做好教学计划,教学材料收集和准备以及印刷工作。在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中,准备是基础,因此,必须把培训准备工作当成重点工作来进行。

2.采用知识与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培训模式

对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模式创新探索,要加强学科教育与技能鉴定的高度的融合。在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不能再遵循传统的培训模式,固守陈规,要加强改革与创新,以及实践知识与技能鉴定的一体化。要勇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摒弃旧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学实践要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不仅仅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对专业设置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定一个主攻的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学科专业与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而增强职业特长的培训,使学生达到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中的成绩也要加入学生的考核成绩,从而真正使知识与技能鉴定形成一体化。

3.加强培训内容的设计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它是围绕某一项职业技能再展开的,而每项技能培训的周期与培训过程都会有所不同,这就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中,要充分把培训内容做好,对培训内容的设计要做到位,在设计中要遵循科学性、专业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培训内容的价值要使其充分的体现出来,使参训人员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得到相应的帮助。

4.培训的实施

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要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加强学生的自学意识,把自学作为其培训的基本形式,教师在培训中更多地起到引导与规范的作用。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设定定期的模拟测试,以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的提高,加强培训的实效性。培训中,教师要结合日常的教学内容与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指导与分析,做好集中指导与个别的辅导工作,从而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5.加强考试与培训的总结

职业技能鉴定不仅仅是对于资格认证的考试,更是对学生的认可,对社会的负责。因此,对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要加强对考试的把关,对于培训工作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相应的考务管理。对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之后,相关人员更要对培训工作做好总结,结合实际对培训中的得失做好分析,对于培训大纲做好及时的修正,从而明确培训的重点与难点,为下一次的培训工作做好铺垫,从而有效地提升培训的整体水平。

三、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发展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而职业院校就是为社会输送各类专职技能型人才的,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我们要不断去充实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模式,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发展。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要加强培训的实用性与规范性。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与考核中,要加强规范性,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培训内容要加强实用性的突出,要始终围绕着职业技能鉴定这个中心而展开内容丰富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要逐渐从形式上、内容上、效果上,形成相对的一致性,突出其整体性。要通过培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实用技能。

四、结语

第5篇

一、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1.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是我国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培训与就业结合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继续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和质量第一,为劳动者和企业服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

2."*"(*-*)期间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为切入点,在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进程中,坚持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坚持严格质量控制与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相结合,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市场就业和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坚持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原则,按照总体发展目标,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大中城市,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需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中西部地区应结合当前本地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培育对培养大批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培训与技能鉴定系统;经济困难地区和行业,应以解决就业难点、实现解困脱贫为重点,结合扩大就业机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流动就业,逐步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

二、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

4.贯彻落实《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以下简称《规定》),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政策,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相衔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对规定的职业(工种),强化企业用人和劳动者就业的资格准入观念,把好就业入口关,指导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服务。职业介绍机构要把贯彻就业准入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工作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有关从业人员办理就业手续的必要凭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强对《规定》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规定》颁布前用人单位已经招用的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指导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岗位培训,逐步使所有从事国家规定职业(工种)的职工都达到相应职业资格要求。

5.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培训制度改革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引导培训方向、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技工学校、职业学校(院)、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按照其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的规定,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教学改革力度,真正建立起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劳动者职业能力开发为重心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

6.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工具。引导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劳动组织管理和工资分配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三、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需要

7."*"期间,应通过努力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覆盖国民经济的主要职业(工种);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比目前提高一倍。从事技术职业(工种)的新增劳动力,在就业时都要普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面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力争使具有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

8.抓好重点,提高层次。"*"期间,重点抓好劳动力市场中覆盖70%以上从业人员的300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并适应社会职业变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发新职业、新工种、新技能的鉴定,逐步做到为所有需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提供认证服务。进一步改革技师评聘方式,逐步将技师、高级技师由企业内部评定,转变为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

9.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扩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引导企业尽快完成企业内工人考核向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过渡。继续扩大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试点,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的鉴定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院)的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明确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指导学校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培训机构职业(工种)种类多、培训灵活性强等特点,规范对其学员的技能鉴定工作。县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将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向乡镇企业和农村拓展,为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继续在军队技术兵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军队技术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工作队伍素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

10.结合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立法工作,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各地的相关立法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法规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法律法规体系、抓紧配套规章的制定和修订,完善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文件。

11.根据社会职业变化的情况,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调整和增补工作,并定期公布。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要求,加快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和相应培训教材的开发,并注重体现对劳动者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要求。"*"期间。要完成300个主要职业(工种)的标准制定工作,并逐步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更新为国家职业标准。

12.在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鉴定所(站)条件、统一考评人员资格、统一命题管理、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督导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对各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力度,实行社会监督和举报制度,建立违纪违规惩处和责任追究制度。

13.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建设的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调整鉴定所(站)布局,严格鉴定所(站)审批,反对不正当竞争。运用国家题库和国家考务管理等技术系统,提高鉴定所(站)工作质量,强化日常管理,完善鉴定所(站)年检评估制度。

14.加强国家题库网络建设。提高试题资源质量,抓好操作考核题库的开发,扩大国家题库试题资源的覆盖范围.*年底前完成实行就业准入的主要技术工种的题库开发,并完成50个职业的操作技能模块化题库的开发和推广工作;"*"期间,使国家题库覆盖我国主要鉴定考核职业(工种)的50%以上。进一步抓好国家题库网络运行管理,强化国家题库运行质量监督,实行国家题库省(部)级分库运行年检制度。

15.推动考务管理现代化.通过推行国家考务管理系统,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统计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提高统计分析质量。进一步完善证书验印、核发与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证书网上公告和网上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16.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科技含量,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考试方法和高新技术考试手段,增强自身吸纳先进方法和技术成果的能力。推广应用职业分析和标准制定方法、模块化操作技能命题技术、智能化知识理论考试技术、仿真模拟操作技能考试技术等实践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着手建立网络化的职业资格培训考核管理与实施系统,适时启动国家职业资格在线工程。

17.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考评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办法。加强考评人员职业道德和考评技术方法的培训,提高考评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完善考评人员的聘用和管理办法。通过轮训等方式提高鉴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进一步搞好专家队伍建设,为鉴定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18.选择一批在设备、场地和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的职业学校、企业培训中心或其他培训机构作为实验基地,开发和检验标准、教材、题库、考试技术及考务管理技术,使其成为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鉴定方法和考试技术的实验中心,成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示范窗口。

第6篇

据悉,劳动保障部将制定出台职业技能鉴定违规查处办法,建立全国鉴定质量举报制度, 加强鉴定质量督导,完善鉴定质量通报制度,扩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认证范围。

劳动保障部要求各地也要把加强质量管理作为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规章制度、约束机制和操作程序上,严把鉴定质量关。为保证2005 年度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能力测评项目和国际合作证书项目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出通知,对统一鉴定工作做出安排,提出了要求。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一)2005 年共举行两次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时间分别是2005 年5 月21 日至22 日、11 月12 日至13 日。鉴定的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和考试时间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报名截止时间为每次统考前30天,请各地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按时上报鉴定报名数据,及时做好鉴定统计工作。

(三)2005 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务管理工作实行统考管理系统和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全国统考在线管理系统并行的方式,逐步向在线管理方式过渡。数据上报按照《关于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成绩和证书查询事项的通知》。

能力测评项目和国际合作证书项目全国统一考试

(一)能力测评项目包括职业汉语、通用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试点)和职业英语(托业考试)等六个项目,国际合作证书项目包括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的企业行政管理、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的商贸零售、国际旅游(试点)和电信工程(试点)等项目,各项目具体考试日期、时间和地点见附件。

(二)请各地按照各项目实施文件规定,根据各项目具体情况,按时做好考试组织报名、考场安排或质量督导等有关工作。其中网络工程师(试点)项目运行模式参考软件工程师项目。

2004 年736 万人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004 年,全国共组织530 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培训后再就业率为70%;全国共组织41 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有10 万人成功创办企业;13 万人成功实现自谋职业,11 万人实现雇用就业。新创造就业岗位59万个。2004 年,全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为880 万人,比2003 年(688 万人)增长28%;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总人数为736万人,比2003 年(584 万人)增长26%,其中获取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12 万人;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为83.7%。

第7篇

1兽药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兽药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建立与技术等级相对应的工资分配体系,可以极大地调动广大员工钻研技术、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兽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进而推进兽药行业就业准入制,是增强兽药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贯彻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中心任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2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2.1现状2014年是农业部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开发18周年。十余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进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截至2012年底,通过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农业技能人才达37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17.2%),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2005年开始起步,到目前已有7个行业鉴定站,考评员210人,可鉴定工种7个,总共鉴定人数约1400人。但目前全国兽药生产企业有1900余家,从业人员约有10万人;兽药GSP企业从业人员队伍亦非常庞大,以山东省为例,目前已通过验收的兽药GSP企业已突破5200个,从业人员约有2万多人。可以看出,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行业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的质量。2.2原因分析造成目前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2011年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为进一步促进兽药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号召各省级兽药监察机构申请成立行业鉴定站,但最后获得本省人保部门批准的只有4个。这反映出了制约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中的首要瓶颈问题。各级政府应从全局和战略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提高一线从业者素质的重要性,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作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事业进行重点扶持。(2)各级畜牧部门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够。这使得兽药生产企业管理者和从业者未充分认识到开展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既是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兽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但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也同样需要掌握专门知识、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劳动者。只有对其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才能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为企业发展蓄积力量。(3)配套政策不全,未建立兽药行业就业准入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用人单位只重视学历文凭,不重视职业资格证书,使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与未获证人员在就业和报酬上无明显差别,导致了从业者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再者,兽药行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企业在没有就业准入制度的约束下,自己出资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存在后顾之忧。(4)职业标准、教材、题库建设滞后。目前兽药行业有兽用化学药品检验员、兽用化学药品制剂工、兽用生物制品检验员、兽用生物制品制造工、兽用中药检验员、兽用中药制剂工和兽药营销员7个工种,可以正常开展鉴定的只有兽用化学药品制剂工、兽用生物制品检验员、兽用生物制品制造工三个工种,其他四个工种因教材、题库建设不完备,尚未开展相关鉴定工作。(5)人员、经费缺乏。目前,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都是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和6个省级兽药监察所基础上承建。实际鉴定工作均由以上机构工作人员兼职从事,给本来就繁忙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鉴定工作收费标准偏低,不能满足鉴定工作正常开支,影响到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的制约着鉴定站的自身发展。

3加强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对策

3.1健全鉴定组织体系开展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开发的大背景下,政府理应成为培养造就大批高技能人才的推手。各级兽药监察机构要积极争取当地人保部门的支持,尽快加入到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中,促进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3.2逐步建立兽药行业就业准入制兽药行业管理部门应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适时出台兽药行业主要工种的就业准入制,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作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行业管理,完善配套政策,使从业人员持有资格证书的比例与兽药GMP验收、重大项目申报和新兽药审批等事项挂钩,激发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和从业者参与职业技能开发的主动性、积极性。3.3加强宣传,提高行业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认识程度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导向作用,向行业和社会大力宣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有关政策,提高从业人员的认可度,变“要我鉴定”为“我要鉴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浓厚的工作氛围,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稳步发展。3.4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标准、教材、题库开发,夯实发展基础目前,职业技能鉴定队伍与待鉴定人员相比,数量明显不足,应加强质量督导员、考评员、培训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充人员数量。不断加大考评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队伍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尽快组织行业专家完成相关鉴定工种的标准、教材、题库开发工作,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5争取资金支持,加大鉴定站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兽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各鉴定站仅靠鉴定收费,自我发展,已不能满足鉴定工作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此,各级鉴定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同时加大与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及企业等的联系,形成一种稳定的投入机制,不断更新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设施设备,提高培训鉴定条件,保证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3.6严把鉴定质量关,维护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质量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生命线,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建立健全鉴定站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规程,在鉴定公告的、资格审查、考务管理、证书办理、质量督导等过程中贯彻“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方针和“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工作原则,保证鉴定质量,体现鉴定的公平公正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对于已取得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组织开展继续教育,使其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得到持续提升,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推动兽药行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健康发展。

作者:冯涛 高迎春 章安源 张志民 单位:山东省兽药质量检验所

第8篇

一、主要成绩

根据技能培训促进发展的战略需要,为加快中等职业技能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当阳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自开展鉴定工作以来,始终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标准,积极组织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15年,在省、宜昌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市人社局、就业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鉴定所以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抓手,努力服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引导企业健全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鉴定市场,努力提高鉴定质量,规范工作程序,扩大社会影响,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2015年1--9月底,完成鉴定发证人数2186人,其中:初级工1768人、中级工418人、高级工271人、技师、高级技师13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08人。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制度队伍建设,建立鉴定工作体系。鉴定所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管理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队伍建设,现拥有一支能胜任鉴定工作的专家队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9人,由市人社局局长、分管局长,职业能力建设科长,市就业局局长、分管副局长,鉴定所工作人员组成。有考评人员84人,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培训颁证。有质量督导员8人,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培训颁证。鉴定所在省、宜昌市鉴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经过多年工作积累,已建立健全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现已将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常用的规章制度装订上墙,包括鉴定工作流程、考务、试卷、考评、质量督导、评阅卷、证书制作与发放等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运行。

(二)完善硬件设施,建立一流的鉴定平台。当阳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自成立以来与当阳市就业培训中心合署办公,充分利用“全国重点训练中心”、“ 全省十佳就业训练中心”的场地、实训设备开展鉴定工作。2008年8月,市政府将原职教中心卫校教学区1800万元资产整体划转给当阳市就业培训中心,市人社部门再投入500万元资金对校园、校舍进行维修改建,对教学设备进行了更新与添置。迁址后的就业培训中心占地32亩,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拥有综合办公楼一栋,教学楼三栋,标准化教室30间,学生公寓156间。拥有现代化的实训操作室10个,有数控车床、刨床、冼床、磨床、机械加工、电工、电子、钳、焊、服装缝纫、计算机、挖掘机、叉车等多工种的较为先进的实训设备,极大地满足了日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需要。

鉴定所办公室面积近100平方米,考试考核场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理论考场面积1200平方米,实操考场面积800平方米。并建有智能化考场,已开展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在线考务设备设施安装到位。全年培训鉴定能力达3000人以上。

(三)工作中严把“四关”,确保培训鉴定质量。即严把资格审核关,对不具备申报资格的一律不予受理;严把考试监控关,加强对鉴定考场管理和考试全过程的监督;严把试卷保密关,确保试卷安全运行不泄密;严把证书核发关,根据名册逐人审查核对,对鉴定合格人员核发职业资格证书,杜绝了发人情证、不鉴定发证的行为。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不断提高,现在,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全市持证人员上岗就业的“通行证”,企业用人的“放心证”。

(四)培训鉴定有效对接,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完善培训鉴定机制。推行政府统一安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协调、基层宣传组织、培训机构培训、鉴定机构鉴定、依据政策规定给予补贴的培训鉴定机制,形成了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组织发动与发挥农民积极性相协调的培训鉴定工作新格局。三是开通培训鉴定“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培训鉴定实行就地组织、随报随考,不受时间限制。根据培训和鉴定的考核结果,对符合参加初、中级技能鉴定983名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按规定政策落实培训和鉴定补贴。

(五)引导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当阳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当阳市人社局建立了“当阳市高技能人才库”,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在关键工种、关键岗位和关键工序上推行首席技工、首席技师制度;对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被企业聘用的,给予培训和鉴定补贴;工资向高技能人才倾斜,被用人单位聘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有关待遇。市属大型骨干企业在确定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时,都纷纷向技术岗位(工种)和高技能人才倾斜。如三峡新材公司积极开展企业人才评价试点工作,通过评价、落实待遇,先后聘任了一批技师,薪酬高出原岗位300—500元/月。对于表现优秀的技能人才,不仅享有派出培训、外出考察以及技术援助的优先权,而且每年底还会得到总经理奖励基金3000—10000元。公司还制定了“以师带徒”的员工培训办法,公司在各岗位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中聘任一批师傅,由他们具体负责新进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公司发放师傅津贴50元/月。在职务晋升上,公司规定凡是班长以上职务的竞岗条件中都明确要求具备一定相应级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激励政策的实施,增加了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吸引力,积极调动了企业职工学技术、提技能、强素质的内在动力。全市每年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137人以上,目前高技能人才入库3824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鉴定势头大增,且都是低级别低层次,本应作为鉴定主战场的企业员工鉴定增幅不大。特别是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比例较低,培养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需要企业重视人才的培养,把培养、考核、使用、待遇、激励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增添相关的激励措施,调动广大员工学知识、钻技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运用国家政策法规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企业有效开展。

四、2015年工作计划

第9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22-0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有其特定的复杂性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本身或外界的矛盾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员工的内部队伍建设工作,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的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标准人才。

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鉴定部门内部队伍建设不完善

考评工作人员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的主要监督管理者,考评人员的自身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一些员工对于工作功能的认知度不高,在考评的过程中态度散漫懈怠,进而导致员工的职责观念淡薄。员工态度的不认真就会造成服务范围不全面,考评的标准规则没能具体的进行分析,应付了事。很多情况下,鉴定机关对其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做具体规范,进而导致了其鉴定质量上不具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就要求鉴定部门严格执行对考评人员的上岗资格标准。除此之外,在人员问题上涉及到了鉴定工作的范围问题。随着就业人群的不断增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鉴定范围不具广泛性,其主要的鉴定实施场所集中在各大院校内,致使对外界职业应岗人群考虑不周的状况出现。

1.2 鉴定实操工作的配套实施不健全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础配套设施的支持。很多院校都是把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地点选定在与学校有合作的学生实习工作区,与合作方洽谈的环节上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学生的实践技能练习。总体上说,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出现实操困难的状况,和实操教学环节不完备有直接利害关系。主要表现在鉴定实操过程中配套设施不健全,设备陈旧老化严重,计算机应用系统更新速度慢。还有一些人为原因,由于人员的大量集中,可能导致实操场地使用不够或设备不够,参与培训的同学只能集中在观察了解状态下,实操机会较少。应用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影响了参考题库的资源使用价值。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理论作指导,国家试题库的教学资源,一定要保持在及时畅通的状态下随时为供求者服务。

1.3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管理上的不足

目前我国职业鉴定机构的设立范围复杂,在管理上没有清晰的层次性。职业鉴定机构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严格的执行标准来开展工作,职业技能鉴定地点的设定上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人力和资历的制约因素,导致鉴定工作在考核的要求上无法精准的判断。管理机制不健全就会导致鉴定机构没有固定的监管模式,进而与地方产生多重矛盾。还有一些鉴定机构由于一己私利,为了更过的吸鉴定者来增加收入,不按国家职业鉴定要求办事。自行放宽对考核标准的限制,在忽略鉴定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很多职业鉴定方与被鉴定出都处于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形成了挂钩性质的鉴定审核过程。审核通过率几乎达到百分之一百,这一现象为考评的公正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阻碍。

2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方法策略

2.1 严格控制鉴定质量、规范鉴定行为

职业技能鉴定结果的保质保量,是此项工作是否有效开展的考核依据之一。坚持质量第一是任何一个行业想要生存发展的依据,也是鉴定考核工作的关键切入点。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考评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进展程序和标准,来评定参与者是否符合鉴定要求。建立监督管理组,在工作环节上做有效监督,从根本上推动考核机制的健全发展。完善考核管理机制,推进技能鉴定工作向规范化和标准化迈进。与此同时,鉴定过程中所需的设备配套设施要健全,在及时更新题库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实操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陈旧老化严重的设备及时更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指导方针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于参与鉴定的被考核人员来说,实操课程等实践动手技能的训练职能必须自行达到标准要求。在鉴定过程中考评人员要规范考评态度和原则,不得应付了事或私下与被鉴定者有不正当交易关系,以此来获得鉴定通过资格。

2.2 提升职业鉴定工作的技术水平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本着科学性和高效性原则,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保障我国人力资源不出现丢失流损现象。对鉴定试题的资源量、证书信息、考核评定人员做规范的信息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相对完善。还要加大思想教育宣传,为职业鉴定动作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技术管理服务职能,拓宽服务范围尤为重要。不能局限于只在各大高校开展教育工作,为在职其他行业的工作者或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的平台。实操基地建设的完善是鉴定工作开展的保障,实操场所的选择与鉴定质量互相挂钩。保证实操基地的设备齐全,设备使用功能正常。尽可能做到在鉴定考核缓解下,为在岗人员提供一些跨行业发展的机会,兼收素质人才的技能训练。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做严格要求,提高鉴定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鉴定工作的技术保障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对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资源有效地整理和开发,保证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双向考核的人才标准。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探讨不难得知:在人才济济的就业环境下,想要得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必须提升自我,做到与自身的实际技能水平相符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我国选择人才作用上的筛选机,对社会人才就业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在其开展过程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前进的步伐。这就要求鉴定机关部门对自身的内部队伍建设要求完善化,坚持鉴定质量第一的工作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危机,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社会需要的劳动群体。

参考文献

[1] 文武.强化质量、完善机制、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持续发展――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座谈会侧记[J].职业,2011(8).

第10篇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鉴定情况

20*年共鉴定农机维修工191人,占年初计划80人的238%。涉及农机修理工、农机电焊工、农机车工三个工种,其中初级工187人,中级工4人。全市共审核登记三级农机维修网点78个,并发放了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二)培训情况

全市共培训农机维修从业人员200人,其中191人通过技能鉴定。参加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考评员培训班10人,均取得了由农业部颁发的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考评员资格证书。

(三)“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示范县”项目实施情况

礼泉县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是被省上确定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示范县”项目实施点。作为我市唯一的一个“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示范县”项目,礼泉县农业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示范县工作要求,精心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层层落实项目责任,有力地促进了项目顺利实施。礼泉县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是此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工作站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周密安排,细化措施,把鉴定任务落实到每个职工,严格奖惩,按期按要求圆满完成了省上的示范县项目任务。

此项目在*市礼泉县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全市其他各县市区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开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具体工作

(一)制定鉴定计划,有序开展工作

20*年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最有成效的一年。市中心领导曾多次专门召开鉴定工作专题会议,明确全市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方案。在每一批次举办培训鉴定之前,中心领导都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了全市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工作全面展开。

(二)多措并举,促进目标任务完成

强有力的措施是今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旬阳”座谈会后,采取五条措施,狠抓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是市农机中心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工作进展,对全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决定在全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百日突击活动”,督促全市职业技能工作均衡发展。

二是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空白县”,下发督促函,要求进展缓慢的县市区领导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狠抓任务落实,限定时间,促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新突破。

三是抽调3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县市区进行指导,协助基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四是抽调市农机中心监理科一名副科长和两名干部进驻礼泉县,指导和协助礼泉县抓好职业技能鉴定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在确保全面完成示范项目实施任务的基础上,总结和探索礼泉县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并在全市进行推广,促进了全市工作的开展。

五是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纳入农机系统全年目标责任制考核,年终组织考评组,深入县市区进行专项考核和评比,好的表扬,差的通报批评,对提高各县市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培训与宣传相结合,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培训是提高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年市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充分利用培训这一手段,继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每期培训班都从农村经济、社会和生产安全等工作现状出发,多方面、多层次讲述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意义和农机维修行业的技术要求,使农民认识到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和保障农机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通过宣传、培训和动员,提高了从业者认识,引起了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和广大机手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农机维修从业人员自愿参加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

(四)高度重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工作

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的精神和要求,中心领导分析了培训、鉴定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部分维修点的从业人员对《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合格证》制度认识不够的现状,采取与工商部门联合执法的方法,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认真讲述按照《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的要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他们积极鉴定和获取《技术合格证》。此外,我市在指导基层核发《技术合格证》过程中,特别将职业资格证书列入必备条件,为推进全员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开展。

(五)强化考场纪律和考务流程的管理

加大考场纪律执行力度,严格执行试题、阅卷等考务流程管理是确保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重要保障。为确保鉴定工作的权威性,中心领导多次在会议和现场要求,一定要强化考场纪律,确保鉴定工作的质量。并授权负责同志,不必请示,有权停考任何不符合规定的鉴定场次,严肃考场纪律。

(六)建立和完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管理工作

按照省、市、县对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分级鉴定初级在县市区、中级在市上、高级在省上的工作要求,我市在初步建立和完善鉴定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了申报档案和鉴定考核原始资料的归档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和上级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一)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对鉴定前期的培训工作集中培训难以实行。由于时间的限制,理论和实践教学不够系统。

(二)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市场化服务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点多面大,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效果明显,社会化贡献较大,但缺少财政的支持,工作顺利开展有一定难度。

四、几点建议

(一)近几年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要提供的素质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进行集中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保障农机生产装备安全运行,更好地服务于农机安全生产。

第11篇

关键词:技能 鉴定 质量管理 刍议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是我国技能人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实施人才战略,打造2025中国制造,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由于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关系到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受到社会瞩目。实现安全考试、公平考试和科学考试,确保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是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重要任务。

一、夯实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基础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如何,基础工作是关键,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着重完善工作流程

去年烟台市编印了《烟台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一书,重点梳理规范了九项工作流程。制定了《烟台市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办法》《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烟台分库运行管理办法》。工作流程方面:编制了报名、收费、试卷制发、考务安排、考评、阅卷登分、成绩汇总公布、空白证书管理及证书打印发放、证书补发等九项工作流程,推动鉴定工作向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考评员管理办法方面:从考评员管理、选派、奖惩等三个层面,细化了考评员的任职条件、资格认定、组织使用、选派、评价等环节,重视和加强对考评员的表彰和惩处。国家题库烟台分库运行办法方面:从试题的抽取、审定、印刷、传递、评阅、保管等各个环节做了具体的保密要求。同时,对鉴定过程实行了质量督导员、考评员、考点三方互评机制,设计了《质量督导员意见反馈表》《考评员意见反馈表》和《考点意见反馈表》三张表格,每次鉴定考评结束后报鉴定中心。

2.着重抓好三支队伍

当前,职业技能鉴定事业正处于一个规范和发展时期,繁重的鉴定任务,要求必须配备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高素质鉴定工作队伍作为有力保障。重点要抓好管理人员、考评员、质量督导员三支队伍建设。

(1)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每名工作人员不但要对鉴定流程了如指掌,对各工种的应会考试项目内容也要基本了解,要定期请考评员讲解工种专业知识,对管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

(2)加强对考评员的使用与管理。一是要统筹做好考评员选派工作,分职业(工种)建立考评专家库,对组织和使用情况实时登记,做到人员使用派遣的科学、快捷。二是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实行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根据派遣记录、质量督导员和考点对考评员参与鉴定的评价进行日常考核,形成记录。年终鉴定中心组织部分质量督导员、工作人员和鉴定所负责人组成考核小组,结合考评员日常考评工作表现和被投诉问题的查处情况,对考评员技术水平、工作绩效、职业道德、执行制度规定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三是对考评人员实行优奖劣罚。设立“优秀考评员奖”和“合理化建议奖”,对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或违反鉴定规章制度、、一年内三次以上无故不接受考评任务的考评人员,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暂停考评委派、取消考评员资格等处罚。

(3)抓好质量督导员管理和监督。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鉴定管理方式改革的需要,主动转变工作方式,加强鉴定督导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督导员队伍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切实履行鉴定监管的职责。一是建立督导人员日常管理档案,记录督导人员的每次督导工作情况。不定期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负责人对质量督导员工作进行评价,年终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评价意见,作为其是否续聘的主要依据。对做出突出成绩的质量督导员给予表彰,不合格的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仍不合格的,取消其督导员资格。二是切实发挥质量督导员的作用。在实施鉴定时,不定期以轮换方式派遣质量督导员,并树立督导员的权威,凡督导员认定考前准备不充分的不考,考试中出现严重问题的停考,考试舞弊的,按规定取消考试资格。三是不断提高质量督导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担当意识。督导人员要对每次督导写出督导情况分析,鉴定中心要经常组织相关人员通报考试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通过对具体考试的解读,提高督导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督导能力。

二、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过程

每次考试都必须高度重视。不论是全国统考,还是院校毕业生、社会统一鉴定,或是失业职工、农民工鉴定,考前都要制定考务手册,严密布置,并按规定实施。

1.明确责任分工

对鉴定中心、考点、督考员、监考员、保密员等人员要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对试题的抽取、审核、印制、分装、保管,试卷的运送、交接、存放,必须落实到人并实行签字制度。工作过程中,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谁出了问题追究谁的责任。考试前要开好三个会,即考点考务会、督考人员会及监考人和考评员培训会。

2.严肃考风考纪

鉴定过程实行考场封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考试区域,监考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考务工作人员都必须挂牌上岗。认真检查考生的身份证、准考证,对大型考试各考场安装无线电屏蔽仪并使用身份证识别仪进行鉴别。

3.严格考评员轮换

在操作考试中为避免考评员因考评时间长产生疲劳而影响考评质量,每名考评员在同一场次担任考评工作不得超过两天,在同一鉴定所内连续从事考评工作不得超过三次。

4.严把考件测评关

三级以上的工种考试,对不需要现场评阅的考件,全部实行二次编号、封存,运回鉴定中心,重新选派测评人员进行检测评分,最大限度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

三、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

1.逢考必督

在鉴定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把现场监督作为控制质量的重要一环。对于职业资格等级高或考生多的考试,每个工种甚至每个考试项目都要派一名质量督导员。对规模大的全国、全省的统考更要加大质量督导力度,抽调精干人员到各考点担任督考工作,并要请纪检、公安、无线委共同做好监督监控工作。

2.认真落实现场督导检查

质量督导员主要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实施督导:一是检查考场布局及相关规定张贴情况,检查理论考试考桌间距等考场布置是否合理及考场卫生情况等;二是检查考场考生与考评员、监考员比例情况;三是检查考评员、监考员证件佩戴情况;四是抽查考生双证的携带情况及有无替考情况;五是检查考试过程中监考人、考评员是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六是监督检查考试过程中考生是否有舞弊情况;七是做好考点、考评人员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3.做好记录和反馈

一是对考点设施设备准备情况、是否设警戒线、操作用料是否充足、工作人员是否准时到位、有无安全隐患等方面做出评价;二是如实填写考评员、监考员的履职情况;三是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求和建议。

四、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安全工作

1.加强鉴定考试安全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和稳定性。我们要针对鉴定考试工作的性质、特点,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考试考务工作规程,建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以确保考试安全为核心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建立重大考试突发事件预案制度,为鉴定考试安全工作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基础。要健全管理措施,细化考务信息管理、试卷管理、考试实施和阅卷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工作流程,努力做到任务要求明确、安全责任明确。

2.加强鉴定考试工作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做好考试安全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必须下大决心、下大工夫抓好鉴定考试机构队伍建设,按照2015年人社部开展的人事考试工作人员警示教育活动部署,充分利用考试安全的典型案例,定期开展考试安全警示教育。要通过各类培训,增强考试工作人员预警风险、识别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3.加强操作考试安全措施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较其他类型的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要进行技能操作考试,即考生需要利用设施设备进行动手操作,这一考试特点,决定了技能鉴定考试存在着更多的安全风险。为此,在每次操作考试前,考点要安排专人对考试用设备设施进行试运转,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考试用的材料,必须按考试准备通知单要求的型号规格准备。考试前一天,督考员要对考场进一步检查,并由考点负责人签署考点考试安全承诺书,交到督考员手中。

4.预防为主,打击考试作弊

第12篇

关键词:消防 特有工种 职业技能 鉴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科技在消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企事业单位对消防管理、技术等人才大量需求,然而当前消防职业人员未实行就业准入,职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跨职业流动性大,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要改变这一现状,优化消防行业人力资源配置,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势在必行。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笔者认为应包括特有工种和专有工种两部分的技能鉴定(特有工种主要指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各类从业人员,专有工种主要指公安消防机构从事防灭火的人员),本文着重对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1、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现状

1.1职业准入没有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单位消防从业人员由简单的值班守夜、走走看看发展到运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操作自动消防设施等,消防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专业性越来越强,消防工作需要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消防行业却没有统一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用人机制无法可依,职业准入无法控制,造成消防从业人员参差繁杂、效率低下,消防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做,甚至有的消防岗位是“老弱病残收容所”,大大降低了消防从业队伍的专业水平,严重地损害了消防的公众形象,影响了社会化消防工作的进程。

1.2职业地位不明确

自1994年职业资格制度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以来,职业资格证成为劳动者执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然而消防作为事关社会安全稳定的特殊职业,其从业人员却没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这不能不说是消防事业的一件憾事。正是因为这样,不仅使消防职业在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没有一席之地,而且使已在各企事业单位内部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感到困惑。笔者曾在包钢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等企业作过调研:由于长期以来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从未有过岗位的资格认定,而企业内部又没有资格对其进行职业认定,因此这部分人员一直属于单位里的无级工,在技术上没有发展,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更是十分有限,地位、待遇不高,个人发展受限,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职业的认同程度,严重影响他们的责任心、积极性。

1.3职业环境滞后社会发展

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环境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就业的环境;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可以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使我国的就业从安置型转为依靠素质就业,达到劳动者尽快就业和稳定就业。然而社会消防从业人员职业环境却滞后社会发展。消防作为科学体系中的边缘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与消防从业人员在市场中双向选择:市场上消防技术从业人员来源杂乱,任何人都能干,没有具体的标准衡量人员素质的高低,而另一边企业却需要大批懂得现代消防安全管理,具备较高现代消防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就造成消防职业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者就业不公平等现象,导制社会消防职业环境严重滞后于社会展的需要。

2、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分析

2.1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的重要兴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在我国,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主要有以下法律依据。

1999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职业划分标准,将我国职业共划分为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其中消防人员被列为第3大类第2中类第3小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指出消防人员是指专职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建(构)筑物、水上、森林及危险品等人员,包括:灭火员、消防抢险救援员、防火员、建(构)筑物消防员,火灾望员。灭火人员:含消防战斗员、消防供水员、消防通讯员、灭火战斗员;消防抢险救援员:含防毒防化抢险员、一般事故抢救员;防火员:含防火员、可燃气体(毒气)检测员、危险物品监督员、防火审核员;建(构)筑物消防员:含消防中控室监督员、消防巡逻员、火警报警系统操作员、固定灭火系统操作员;火灾望员:含城市消防望员、森林消防望员等。从工种分布看比较全面,涵盖了所有消防特有工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术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第二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的消费者利益工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这就要求凡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职业)工作的,一律实行就业准入,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就业上岗。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关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性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三十四条规定“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

另外近几年来为了保证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建设工程大政方针的贯彻实施,国家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及一系列法律规章。这些规定为开展消防特有工种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2.2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基础

任何一个职业、工种都有其存在的社会群体。对于有正当地、积极地社会功用和社会需求,有相对独立的从业人群,有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体系,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流动,需要在企业事业单位里定位、定职的社会经济活动职业就更需要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才能使其职业结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近3000家;全省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近20000余家,全省的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70余个、政府消防队40余个、消防产品生产维修企业120余家和消防工程公司150余家,约有10万余消防从业人员。全国加起来,更是一个不斐的数字。另据网易2003年10月消息北京市统计局对全市的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意向调查。全市共对4.8万个单位发出了调查问卷,其中7842个单位对新增劳动力有需求,占被调查单位的16.2%。各类职业的劳动力需求中,保安和建筑工人需求量较大,其中治安保卫消防人员2.1万人,占40%。因此开展消防从业人员的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是其社会基础所决定的。

2.3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2.3.1是提高我国消防行业特有工种人员素质的需要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从业人员调查发现,60%来自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而这部分人员大多来自非消防部队;20%来自社会青年,20%是本单位的职工。他们大多数未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对消防工作认识较肤浅,并缺乏消防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大多是边学边干。对企事业单位消防职业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及消防工程公司从业人员,无论是职业道德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消防业务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均与其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极不适应,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消防职业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才能严格把好其职业就业准入,才能改善从业者的素质结构和提高从业者的素质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2.3.2是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需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消防工作推进消防社会化进程,而消防社会化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消防职业人员整个群体的的水平和质量。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加快提高消防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促进企业消防安全生产,提高消防安全效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消防安全资源,必将对消防社会化进程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对消防安全大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2.3.3是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大量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对从事消防职业的劳动者来说,提高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需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准入,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消防职业从业人员管理机制,为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我国消防工作发展的客观需求。它可以为消防职业从业人员自主择业和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提供客观公正的职业技能凭证,既为形成有序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奠定基础,又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提高消防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使大批优秀消防技术工种人员在消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消防事业可持续发展。

2.3.4是适应我国劳动力职业化的需要

简单的说,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对劳动力进行职业化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可以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可以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可以增强职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劳动者自主择业、企业自主用人、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新机制正在逐渐形成,当今劳动力资源配置,已逐步由计划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断强化这种在“市场”中双向选择的观念。为了适应这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正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职业分类大典》的出台,将我国全部社会职业划分为1838个细类,突出了职业应有的社会性、目的性、规范性、稳定性和群体性特征,继而职业标准随之产生,成为职业活动的导向。实践证明职业标准化后的劳动力能够比较全面满足企业生产、科技进步以及劳动就业的需要。那么消防行业特有工种作为新兴起的职业,推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然是消防职业化的表现,也正是适应我国劳动力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3、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实践应用

3.1确定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处于龙头位置,起着导向作用。它引导着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一个统一的、符合劳动力市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应当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总的原则下进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标准也应遵守这一原则,由公安消防机构、劳动管理部门、教育等相关专业机构组成消防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论证专家委员会,在充分调查和论证后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编制要求,制定《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包括消防特有工种的定义、分类、等级、任期、适用对象、业务理论和技能要求等内容,实行年度测评、任期考核、逐档晋升等制度。

3.2设立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为保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设立专门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其成立方式可以由地市级以上公安消防机构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或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成立“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本辖区消防技术工种人员职业技能鉴定,也可由公安部消防局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申请成立“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各地设分支机构,具体工作接受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指导和监督。

3.3强化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考培制度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包括培训和鉴定两项任务,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和鉴定质量,要实行严格的考培分离制度,即培训机构和鉴定机构要分离,职业培训师不能担任该职业的考评员。

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可由当地消防协会设立培训学校,也可由社会单位设立培训学校。学校的设立要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前题,要以国家开发《消防行业特有工种人员职业技能教材》及考试大纲做为培训重点,具体要求可参考《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公安部令第109号)第四章消防安全培训机构。

消防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制定《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详细规范各工种、各级别的申报条件、鉴定内容、考核标准、和鉴定方式等内容。其次要有步骤的实施:(1)公告。每年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关于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公告”,公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所需证明等基本内容;(2)报名登记。按照要求受理社会各界所有自然人的报名申请;(3)审核条件。由各地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所依照《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审核、确定考核对象;(4)组织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要求鉴定对象参加一定课时的消防理论学习和实际技能操作;(5)鉴定考核。按照《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每年组织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鉴定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两部分成绩均为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晋级。(6)复核换证。按照《消防技术工种人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每两年进行复核换证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盟菊谈消防职业技技能鉴定.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2期: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