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09:16: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制定并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配套制度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必须制定合理、合法、全面、具体的规章制度。按照鉴定所(站)标准条件严格审批程序,指导鉴定所(站)健全内部规章和工作规范,并对已建立的鉴定所(站)进行认真评估,加强考评员培训和考核,规范考评员资格的审核和使用、管理。
二、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能力建设
1.强化鉴定机构人员素质的培训
经常举办职业技能鉴定业务学习班,讲解最新职业技能鉴定政策及动态,工作程序、考务软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及时解决各企业职工培训鉴定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进行经验交流,强化鉴定机构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超前意识。使鉴定工作真正起到引导培训的作用,并从粗放型管理模式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办公条件要能满足鉴定工作需要
鉴定部门首先要提高自身能力的建设,实现考核档案分类归档、鉴定数据接收与上报、证书发放与管理等实现办公自动化。开通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做到鉴定试卷、等级证书、文件传输、信息交流网络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试卷传输、印制过程的保密性。
3.质量管理要创新
(1)确立创新有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鉴定的导向作用,始终确立“以鉴定促培训,以培训强素质,以素质促就业”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下基层调研,年初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工作要点和总体计划,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经济发展规划,深入基层,对培训需求、培训人数、培训方式、鉴定层次以及各培训机构、鉴定所(站)的软硬件建设情况逐一调研,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经济发展的鉴定计划。另一方面要编写培训辅助教材。结合调研结果,并根据培训鉴定教材,对那些不适应本企业生产和工作的内容,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下,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编写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培训辅助教材。
(2)规范鉴定过程中的各技术环节。鉴定前做到“六统一”:统一培训鉴定教材;统一上报报备表的样式;统一上报报名数据文件的格式;统一制作准考证和考号;统一照片尺寸并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粘贴并加盖公章;统一编排考场人数。鉴定中做到“四统一”,即统一鉴定时间、统一鉴定试题、统一鉴定标准、统一考务管理。对鉴定过程实施全程监控,一是所有鉴定必须选派督导员进行督导,严格执行轮换及回避制度。考评员、督导员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现场督导报告》,以鉴定过程合格确保鉴定结果合格;二是做好试卷的交接和保密工作,统一时间拆封试卷,交卷后必须密封试卷,在指定的地点批改试卷并签名以备核查及责任追究。鉴定后做到“总结得失,及时通报”,公正客观地对鉴定工作进行评价。
三、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
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杜绝自制标准上报与使用。严禁超范围鉴定,按规定程序申请各职业等级技能鉴定和使用国家题库标准试卷。加强对命题工作的管理,加快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编制。
四、认真执行质量督导工作
牢固树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社会效益和质量第一”的观念,抓紧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督导制度,接受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巡视与督导。层层签订质量管理责任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照章办事。杜绝为数量而降低质量、损害鉴定工作声誉的行为发生,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责任人应严肃处理。
五、公开、公正、公平,面向社会,接受监督
一是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五年来,全市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累计新增各类就业人员1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全市外出转移就业农民工总量达86万人。建立了9个公益性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街道、社区和部分乡镇都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市场就业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二是职工培训取得显著效果,劳动者技能素质得到提高。全市技工学校累计招生1.8万人,职业技能鉴定7.2万人,培训下岗失业职工5.2万人,1254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
三是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7年,各项社会保险费总收入为11亿元,是*2年4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水平由*2年的416元/月增加到*7年的764元/月;月人均实现享受失业保险金水平由*2年的199元提高到*7的278元;医疗保险统筹个人支付比例由*0年建立初的25%下降到*7年的22%。
过去五年,是体制转轨中劳动保障工作最为复杂的时期,难点热点问题多而集中,量大增,参与企业改制任务繁重,又新增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几项任务,工作极具挑战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值得肯定:
(一)不断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3年,市政府将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逐项分解落实责任,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初步形成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工作推动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政策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再就业工作
自*3年起,全市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再就业百日帮扶”、“民营企业招聘”、“技能岗位对接”、“大中专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一系列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为推动有创业意愿的下岗人员创业,近年来,按照组织起来就业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立创业园、开辟就业再就业一条街、成立街道劳务派遣中介机构和社区托底安置等“四个抓手”大力实施“创业扶持工程”。通过政策、场地、培训、服务和维权等五大方面的措施,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和就业。截至*7年底,全市建成了创业园10个和创业街10条,入驻企业实体83个,进入下岗失业人员经营户667户,吸纳带动就业4千人。与此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五年来,全市共为350户再就业企业和2.5万户个体经营户减免各项税费7900万元,给予8117名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22451名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4400万元,近10万人次享受了培训和职介补贴1*万元,通过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226万元,带动和吸纳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深化企业改革,理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五年来,全市完成工业、商业、物资、粮食、医药等400多户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多渠道筹集改革资金35亿元,用于消化各类债务,妥善安置各类职工7.5万人,企业改制平稳过渡,效果良好。按照“分类指导,分类处理”的办法,改制改组后劳动关系逐步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基本建立。
(四)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农民工工作
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农民工作十项制度建设,特别是在促进就业、维护权益、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规范劳动管理、保障劳动安全、搞好就业服务和培训、推进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农民工外出就业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站18个,有效地维护了我市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参与实施“春风行动”、“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发挥社会培训力量的作用,有8万农民工得到技能培训,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2万人;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实行“签约参保”,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分别达到4万人、2.5万人;建立农民工工资清欠长效机制,共清理拖欠工资3360万元。
(五)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努力加大扩面力度,力争“应保尽保”。随着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战略性重组和有序退出,社会保险进一步向其它各类企业覆盖,非公企业参加社会保险比例由*2年的42%上升为*7年的75%;个体工商户及自由职业者参保稳步增长,*7年达到6.37万人。失业保险基本覆盖全市事业单位,进城务工农民逐步进入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全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有了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60%,生育保险全面启动。二是养老保险实行了市级统筹。几年来养老保险调待工作进展顺利,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区化管理平稳推行,社区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三是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先后出台了困难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困难企业特别是关、停、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社会保险基金稳步增长、收支合理。加大基金征缴和基金监管力度,基金安全运作,确保了全市社会保险保障有力。
(六)逐步建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目前,全市签订劳动合同18.2万人,签订率为92%。适应转轨时期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基本建立,建立了工资指导线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三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建立了拖欠企业职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基本消除了拖欠工资现象。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劳动争议调处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五年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31件,结案率95.24%。
二、准确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明确当前工作目标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摆在全市事业发展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当前,全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将面临三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挑战。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任务艰巨。三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一切可用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拉高标杆,继续强化全面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推动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进一步改善,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8年总的工作要求是: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培训职工0.63万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失业、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和94%以上,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82%以上,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60%以上;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增长15%以上,征徼率力争达到95%以上;继续提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退休人员保障水平;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工作重点难点,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工作协调监督新机制
进一步完善县级政府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社会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和农民工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监督机制,明确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把工作实绩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监督监控工作进度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力度。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8〕5号),国务院农民工联席会议下达了*8年工作要点,社会保障工作的工作任务和改革的政策措施也已明确。省政府近期已在围绕国家出台的政策研究贯彻措施。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实施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发挥政策的联动效应和整体效应,切实用活用实用足政策。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街道、社区,放在乡镇、行政村。建立有机构理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能办成事的工作体制和机制。
(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一是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加快发展服务业等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发展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鼓励灵活就业。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强失业调控,完善失业预防、调节和控制,建立健全失业预警制度,保持就业局势稳定。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将高校毕业生、复转退役军人、残疾人、回乡创业农民工等纳入创业扶持政策的范围,与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将创业培训对象扩大到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全体城乡劳动者;降低进入创业园(街)的门槛,向各类群体有创业愿望、有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开放。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提高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退役军人、残疾人、回乡创业农民工等各类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在小额担保贷款期限内,由财政据实给予全额贴息;对积极采取措施加快贷款回收工作的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承担小额贷款担保业务的各级信用担保机构给予相应的担保费补贴;将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小额信贷工作纳入政府对金融机构考评奖励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奖励。二是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初步考虑对有就业愿望并登记失业的下列七类人员作为就业援助对象:符合“4050”年龄条件的失业人员,城市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成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人员,生活无着落、就业困难的被征地人员,各市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对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各地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并给予社会保险保险和岗位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有关残疾人就业优惠条件的,可以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扎实推进“消除零就业家庭计划”,对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就业奖励;通过自主创业、组织起来就业或灵活就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给予一次性就业奖励、社会保险补贴,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成员参加技能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子女考入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学习的给予助学补贴。三是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制度。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并实现就业的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规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明确职责范围,将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其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设立服务窗口,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要建立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为劳动者免费办理统一印制的就业、失业登记证。
(三)以扩面征缴和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进一步做好扩面征缴工作。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和就业方向的多元化,给社会保障扩面征缴提出了新课题,提高参保率、征缴率的潜力仍然较大。要进一步以非公经济组织、旅游业、服务业、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主要对象,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地税部门研究薄弱环节,将参保率及参保人数和当年新增人数、缴费率及缴费人数和新增缴费人数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区,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全面组织“签约参保”活动,加大执法监督和违规处罚力度,从源头抓好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建立凡用工就必须参保的强制机制和凡有收入的劳动者都应参保的激励机制,提高参保率和缴费率。要逐户研究未参保企业社会保险金补缴难题,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二是积极科学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四项改革。(1)积极推进并努力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今年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纳入国家试点范围。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全覆盖为目标,适当降低低收入人群个人缴费标准,适度提高大病重病对象的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城镇居民连续参保缴费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城镇居民与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力争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万人,达到应保尽保。(2)积极做好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省委、省政府已明确今年实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我市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按照要求,要统一各项政策和制度、统一支付项目及标准、统一基金预算管理、统一基金调度使用、统一业务规程、统一养老保险信息系统。(3)推动社会保险“一票多费”征收改革。近年来,全省“一票多费”征收试点的市已达10个,成效十分明显。今年我市要创造条件完成征缴改革。对争议较多的缴费基数核定的职责问题,应按照“方便缴费单位、有利基金增收、保障职工权益”的原则制定政策。(4)稳妥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8年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将继续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我市要按省政府统一部署,积极筹备试点工作。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综合素质
一是制定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规划,建立培训、技能鉴定、就业、工资收入相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将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三是将政策扶持与激励培训相结合。
(五)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我省*8年农民工工作要点,全面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积极推动农民工参加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做好农民工公共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实施“凤还巢”工程。各县、市、区建立的下岗职工创业园区和再就业服务一条街一律向农民工开放。在农民工返乡和就业集中、非公经济发展快、产业集色较为明显的重要乡镇建设一批创业园,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创业项目的农民工入园创业孵化。切实加强农民工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将农民工工作作为政府和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职能,齐心协力做好农民工工作。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 维修电工实训
一、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的技工劳动市场已经普及到从学校出来能直接上岗的高要求。而我们技工类院校恰恰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的主力军,应该随着社会潮流的需求来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前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分离造成学生理论学不懂,实操学不会,到了工作岗位重新培训再上岗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几乎被时代的大潮所抛弃。现在和未来的教学模式是一体化教学。
从新世纪我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到之后的《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提出,我国将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打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育模式,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和组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将一体化教学应用到我们的维电实训中是大势所趋。
二、传统维修电工专业教学法的不足?
1.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理论学习抽象,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理论学习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训教师只关心实际操作训练,使理论教学与实训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教学环境相分离
传统的教学法把维修电工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两者在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并且两者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各自为政,理论与实践不同步,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机结合,造成教学过程的脱节,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协调,教学内容也得不到合理安排。
三、维修电工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改变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组织安排的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根据培养目标,我们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解成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子课题,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通过在教学实训中反复修改,我们制定出《维电专业操作技能实训教学计划》。
2.教材的一体化
为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组织教师选用和编写一体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维电类教学大纲及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对教材进行选编。因此,我们除选用统编的一体化教材以外,还对原有单独的各门课程的教材进行了有机整合。
3.师资的一体化
建设一支既能教理论又能带实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教学一体化的关键。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理论教师节假日到工厂参观见习,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组织实训指导教师参加一些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理论水平;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室的一体化
教学条件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基石。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同一实训场地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证。同时实训场要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相适应。
举一个一体化教学在维电实训中的实例: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中“常用生产机械控制线路”课题中,老师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流程,不能照搬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题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教学。
第一步 现场参观
(1)教师充分熟悉生产机械,做到心中有数。(2)准备好机械部件及电机、电器的名称卡牌或标牌。(3)讲清参观目的,即通过参观弄清问题,要求学生写好提纲,带着问题参观。(4)学生要分组进行参观,不可一窝蜂似的进行参观。
第二步 理论教学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倡“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当中。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三方面来实施教学计划,教师讲解的同时应通过事物向学生示范如何操作。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录像和投影教学等)示范操作的要领是规范、准确、明了。
(1)抓住每种控制线路特点重点讲解,各种生产机械的控制线路不论怎么复杂,都不可避免的含有一些一般性的通用环节,如正、反转控制、点动、时间控制等基本环节。(2)化整为零-分析线路的基本方法总体来说就是“总-分-总”。(3)讲清机械与电机的联动。(4)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能通过学结电路的规律和特点,独立思考,融会贯通。
第三步 实践教学
这一阶段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先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模仿操作,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练习,举一反三。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到如下工作:督促学生进行文明、安全操作;学生操作步骤、工艺的检查和指导;进行答疑、解难工作;处理、协调实习过程中的其他事项。
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练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可通过教学对话,指出实习中的不足之处,介绍和推荐优秀实践经验教训,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学生在下次练习中更加顺利。
四、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规范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切实提高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质量。实训教学要严格按照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的实训教学程序要求实施全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实际情况,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并在巡回指导时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训、在实训中消化理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过硬的操作技能从旁辅助学生实训,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应紧密联系实际,抓重点讲解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3.组织社会实践,积极探索产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途径。如何解决实训课题的正常进行和实训材料紧缺的矛盾。我们通过广泛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实训中,不仅能学到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而且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训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材料紧缺的问题,而且使我们的教学能与企业紧密结合。
4.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及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以其新颖、直观、动态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体化教学应及时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讲课、演示和实验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一体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五、结束语
目前一体化教学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由于一体化教学实施前期的投入和工作量较大,在短时间内不能彻底实施,所以不能将所有专业课程同时进行一体化教学,应结合学校现时情况,逐步推进一体化教学,并不断完善。
一体化教学,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而且使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因操作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的成果是显著的,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无需培训就能上岗,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培育的学生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我们的职教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3] 张永红, 浅谈实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因其能够有效增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融合度,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宝玛班”为例,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改革成效等方面探讨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创建“校企共管、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研究”(项目编号:D/2011/03/099)
作者简介:王俊美,女,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17-05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我国学者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逐渐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提出,“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次提出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将以政府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予支持。这些无疑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给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良好发展契机。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现代学徒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明确的概念,也没有一个具体可行的操作步骤或实施方案。[1]相对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是,政府介入、由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企深层密切合作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教育的有机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学徒制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国需要在研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国情进行研究,探索能够促进职业学校乃至区域内职业教育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学徒制本土的、校本的实践模式。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给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很大影响。[2]也有企业人员表示中国现在找工作的人多得是,但有技术的人才还是缺乏。职业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与企业对接,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
为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能力,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苏州市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玛)于2010年展开全方位、多元化的深度校企合作,开启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之路。
(一)学校与企业对接,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在互惠共赢原则指导下,2011年3月,在前期洽谈筹备基础上,学校与宝玛公司共同开办的苏州宝玛数控国际班正式成立,无锡机电高职宝玛数控实训室揭牌,苏州市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无锡基地落成。2013年6月,现代学徒制“铁姆肯班”、“宝玛班”开班典礼暨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成为江苏职教的首个试点学徒班,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育人主体地位,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与宝玛合作历程如图1所示。
与宝玛公司合作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不断完善合作办学机制。学校依托“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以企业和行业专家与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下辖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实训室项目建设团队、学生培养项目团队、师资培养项目团队和科研培训项目团队等。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规划和实施,落实培养工作。建立了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完善签订了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联合教学等相关文件,为校企共同育人提供了保障,形成了“校企共管、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管理机制。
(二)专业与产业对接创造产学结合良好氛围
数控机床作为现代机械工业的重要技术设备,目前在各国有、外资、合资、私营企业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企业数控设备专业维修人员还很缺乏,企业需要大量从事数控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是适应无锡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2006年正式招生,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四十所分院中第一个开设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学校。
2010年本专业开始与宝玛公司联系,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逐步展开合作,并被评为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评为市重点专业,如今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学校现代学徒制——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宝玛班)主动为区域经济服务,实现了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对接,创造了良好的产学结合氛围。
(三)教室与车间对接,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积极分析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提供数维专业人才,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吸引企业在学校投入先进的设备、产品和先进技术用于实训和生产,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11年3月,由宝玛公司提供生产性数控穿孔机,线切割机,成型机,雕铣机及相关配套设备建成了无锡机电高职宝玛数控实训室,苏州市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无锡基地。以满足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机械装调、电气接线、电气装调、维护维修等相关知识与技能教学、培训需要,推进实景教学。
在宝玛公司校企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国职教师资培训企业实训基地”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师资培训企业实训基地”。同时,建立了企业接收学生见习、实习、接收教师企业锻炼、教师师资培训以及开展跟单实训等合作机制,为今后学生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打下基础。
(四)教师与师傅对接,打造校企联合教学团队
2011年学校与宝玛公司签署了《共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协议》,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教师下企业顶岗,校企互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师资队伍向“双师”推进。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中青年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意见》和《中青年教师学历、职称、技能达标提升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制度,完善鼓励现有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提高现场工作能力的激励机制,提高实践能力;诚聘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及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
(五)课程与岗位对接,构建职业特色课程体系
在分析数控设备的装配调试、数控机床的现场安装、售后服务及设备的维修、管理等岗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行业与职业岗位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构建现代学徒制——宝玛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行业各岗位工作过程开发教学课程,构建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制定各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建立突出考核岗位职业能力的学生评价新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数控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把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具体的课程目标,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
学校为现代学徒制——宝玛班学生专门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宝玛数控电加工技术训练”、“宝玛数控机床电气装调技术”、“宝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宝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训练”等理实一体化课程,这些课程直接在宝玛公司生产的宝玛DB703高速电火花穿孔机、宝玛DK7732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宝玛BM-EDM350电火花成型机等实际生产性设备上进行,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
(六)学校德育与企业管理对接,推进德育教育与时俱进
学校在生活德育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四我·五位·7S”育人模式。在我优秀、我能行、我负责、我帮你的“四我”理念引领下,通过开展多样化学生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引领学生勤学苦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奉献精神。通过学位、工位、餐位、寝位和岗位“五位”行动,落实目标。利用“7S”管理,提升效能,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将标准变成习惯。[3]不断将企业的用人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为将来进入企业一线“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自合作以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宝玛公司创建“校企共管、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走创新发展、共同发展之路。
(一)创新了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享,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变成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合作,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在2011年与宝玛合作成立了“宝玛数控国际班”,2013年6月,强化合作成立了现代学徒制“宝玛班”,除了包含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模式内容,更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内容更丰富、校企联系更紧密。校企联合拟定了现代学徒制——宝玛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拟定了“宝玛数控电加工技术训练“等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了”宝玛数控机床装调技术训练“特色课程资源。现代学徒制“宝玛班”,强化宝玛公司在校内实训教学环节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参与和评价机制,并将逐步完善宝玛公司与学校共同认定相关专业学生合格毕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丰富了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学徒制“宝玛班”采用24人小班化教学,学员从相关专业全年级中进行选拔。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宝玛班”的教学,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由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完成。校内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通过聘请宝玛工程师和校内骨干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以宝玛公司数控机床为载体,在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相似的宝玛数控实训室完成。在工学交替阶段,学生到宝玛公司便成为“学徒”,由师傅言传身教,数控机床机械装配和电气装调、机床保养维修等岗位技能及企业文化,完成各个岗位技能的学习,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分配到各岗位进行生产实习。
(三)建成两项校企合作示范项目
学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项目探索与实践,两个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项目中,现代学徒制——铁姆肯合作项目获“2013年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校企一体——宝玛数控合作项目申报“2014年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现在处于准备答辩阶段。
(四)打造了一支联合教学团队
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深入钻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到企业进行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两位老师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和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1名教师荣获全国机械职业院校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人才培养优秀教师。现代学徒制中校企联合教学团队、校企联合科研团队根据行业调研积极开展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开发、产品开发和课题研究工作。共同建成的“数控机床装调技术”课程资源被评为2013年职业教育市级精品课程资源。校本教材《宝玛数控电加工技术训练》的开发和使用,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加工的专业知识以及会进行各种机床的操作和维修,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的需要。
学校与宝玛公司合作开发了CKJ-SX、HHJ-SX、XQG-SX三种宝玛电火花数控维修试验台,为电加工课程提供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增加了学校实训教学设备;使教师对宝玛数控机床研发、生产、调试和售后服务体系有了深入的认识,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电火花数控机床电气安装调试、故障模拟,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宝玛提供了更多实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宝玛数控维修试验台教学仪器,深化了教学改革,进一步改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
(五)学生培养效果显著
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实施课程教学,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四年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参与省级以上竞赛获奖情况见表1。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7月,首批学生赴宝玛公司实践学习,经半年轮岗锻炼,很快适应工作要求,部分同学奔赴各办事处进行用户服务,如今已成为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
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
(一)推动政策落实
在国外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并制定特定的法律协议等来维护校企合作的顺利实行。[4]《决定》的颁发明确了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企业的事,要求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学生实习、派遣技术人员讲实训课等。这对职业教育无疑是一重大利好消息,学校将积极配合《决定》中各项政策的落实,促进现代化职教体系的建成。配合国家推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劳动力市场,同时,积极申报职业技能鉴定点,增加职业技能鉴定项目,推动“双证书”制度的实施。
(二)强化服务意识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提供各类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应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在专业调整、课程建设以及技能教学等方面主动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实现校企双方供求无缝连接。[5-7]同时,应努力帮助合作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提供场所并派出教师为合作企业提供相关培训,也可帮助企业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建立长期培训关系,以期达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徐金林,龙凤秀.“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模式及其现实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3(9):67-69.
[2]王洪斌,鲁婉玉.“现代学徒制”——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83-85.
[3]王稼伟,曾海娟.“四我五位一体、7S训练日常推进”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3(12):59-61.
[4]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5]梁幸平.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0-52.
[6]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64-168.
一、2020年主要工作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同时,公司人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配置要进一步合理化。为满足公司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处在对内挖潜的同时,对外实行各种方式引进人才。通过各种人才市场的现场招聘、互联网、人才网站、媒体、猎聘等多种渠道为公司引进各种人才,解决公司人才紧缺问题。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严把进司关,对内部介绍的、推荐的进行严格控制;所有进司员工都需要参加面试,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末尾淘汰,优化员工结构。认真准备劳动年审工作材料,劳动年审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工商、保险、税务等后续工作。开展公司员工初级职称与中级技能评定工作,确保员工有双向晋升通道,提升了员工学习积极性。随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公司整体工作强度更大,工作难度更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阶段的工作要求,优化人员配置,开展了新进员工的工作考核。通过考核让员工有了紧迫感,增强了员工比、学、赶、帮、超的意识。今年共举行内训35次(含疫情期间每月至少4次疫情防护学习),外训3次,以全员能力培训为重心。由于今年是疫情之年,政府各职能部门纷纷都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人力资源处积极对接,目前申请到失业保险稳岗补贴19684.48元,以工代训补贴63000元。为规范公司的考勤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工作作风确保考勤事项有章可循以及规范加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基本权益、落实“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等原则,人力资源处修订完善了考勤管理制度和加班管理制度,经公司“三重一大”会议通过后已开始实施,让日常管理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
(一)拓展招聘渠道,利于各类人才引进。积极维护现有招聘渠道、拓展额外渠道为主,全方位及多渠道整合内外资源,尽全力做好招聘工作。为全面加快项目建设,保障人员力量,经集团审批,公司开展了自主招聘,分别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BOSS直聘、江西人才网招聘信息。11月份参加了陶瓷大学校园招聘会,12月份参加了景德镇学院校园招聘会。先后共收到简历183份,组织面试人员65人,录用员工22人,录用比为33.8%;专科以上学历占比95.5%。全年公司共有11名员工离职,离职率为12.8%。经公司申请,集团审批,从集团工程部抽调一名工程建设管理人员补充到公司工程处队伍。截止12月底,公司在职员工共计91人。其中公司班子成员6人,中层干部14人,员工64人,劳务用工4人,外聘顾问3人。
(二)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全年培训线上和线下培训场次共计35场,疫情期间公司每月至少一次抗击疫情安全培训、2次复工前防疫常识学习培训、每日安排视频学习课件。疫情期间开展课程包含有“共助文旅抗击疫情”活动课程、讲述人类如何抵抗传染病入侵课程等相关课程,并组织公司人员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卷面考核。复工后培训课程有新员工入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高岭中国村如何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和阿里OKR工作法培训等相关课程。特别邀请到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邹勇文博士、阿里巴巴鑫蜂维增长学院执行院长刘炜老师等多位专业培训导师作专题授课。
(三)按照规范要求,做好人事档案管理。为加强公司员工管理,部门要求入职人员及时办理人事档案的转入,对辞(离)职人员及时完善相关手续,实现一人一档,专人管理。对公司员工的人事档案及其他资料进行收集及管理,使其更加完善化,保持公司档案的完整性。
(四)拓展晋升渠道,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一是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工作。根据工作职责在公司内部认真组织实施了专业技术的申报、评审工作。上半年组织了政工系列初级、会计系列初级评审工作,组织会计系列中级专业职称的推荐工作。今年共推荐评审各系列专业职称5人。其中会计系列: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政工系列:初级职称1人。二是组织完成一名中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五)薪酬福利管理,缴纳各项社保福利。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按时足额的为员工发放工资以及缴纳各项社保福利。截止12月底,应发工资总额为511.15万元(含2019年年终绩效67.6万元),其中公司班子成员工资44.35万元,中层干部工资77.47元,其他人员工资321.73万元。因疫情原因,我公司符合国家对微小型企业的减免政策,养老、工伤保险公司应缴金额减免2-12月份,养老保险减免费用约52.99万元,工伤费用减免约1.36万元。医疗、生育保险3-5月份公司应缴费用减半,医疗减免费用约2.6万元,生育减免约0.33万元。公司各项社保应缴费用共减免57.28元。住房公积金共缴纳54.6万元,其中个人代缴27.3万元,已在工资中扣除。
二、 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一年来,人力资源处工作虽有成绩,但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和问题,归纳起来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聘能力不足,未能高效助力公司发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储备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在人才引进方面,虽然已在一些招聘平台招聘信息,但未取得明显成效。尚未创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渠道,不能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运营工作需求,更不符合公司项目建设“江西之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标准。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方面以后重点要把好招聘关,在保证用人需求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招聘要求,力求招聘到有学历、有素质、有技能、有管理才能的人员。
(二)工作思路固化,培训形式缺乏创新。人力资源处对员工培训考核不是很到位。造成培训时有“参加与不参加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导致培训工作的被动。现在的培训只是简单的培训,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讲、下面听”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学员的兴趣,导致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培训效果。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思维放的开阔一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三)专业知识匮乏,未能达到工作需求。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缺乏,需要加强学习,结合行业实际,更好地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传统的核心职能与基础性工作。要增强工作创新能力,坚持不懈地探索和研究,从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新的动力激发起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先进的理论知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人才留用机制,未能满足发展要求。薪酬激励制度在同行业缺乏竞争性,造成了现阶段公司招人难、留不住的局面,全年公司离职人员共11人。在今后工作中,注重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制定改善措施。把人培养成组织希望的、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自身的岗位上不断努力,创造更大的绩效,为组织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构建激励机制,对于人才成长和组织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2021年上半年的工作计划
针对2020年人力资源处工作实际和暴露出来的问题,2021年上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薪酬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公司现有薪酬制度是基于集团之前化工行业的制度来制定的,每个岗位工资基本一样,且薪酬标准较低于化工行业的薪酬标准。这样的薪酬制度在新型的文旅行业内没有竞争优势,导致公司招人比较难,吸引不了优秀的人员。通过今年下半年对同行业公司薪酬的考察对比,整理出台符合我们文旅公司实际,并与市场接轨、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采取“一岗一薪”原则,与管理处商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司的高速发展。
(二)“定岗定责”,落实责任机制。根据明年全省旅发大会需要,人力资源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确定组织架构及岗位所需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确定新增岗位后,与各处室负责人沟通,完善各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工作要点,让每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更加清晰,同时优化人员结构及时完善岗位说明书。
(三)“招聘人员”,夯实员工队伍。根据对各处室所需人员的摸底调研,按需求制定明年的招聘计划。目前,根据各处室情况来看,明年上半年拟招聘岗位31个、人数47人,还不包括省旅发大会需要的大量讲解员和服务人员。招商运营中心人员的招聘视招商团队的要求,开展招聘工作。针对讲解员等特殊岗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招聘的方式,在南方地区难以招聘就去北方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招聘,与全国各地专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为人员引进提供便捷渠道。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在招聘市场难以招到,采取与猎头公司合作形式,让其帮助猎聘。
(四)“强化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是关键,员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才能成为对公司有贡献的人才。明年培训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培训工作要力争全面覆盖,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形式,优化培训流程,明确培训目的,提高培训效果。二是对于新入职员工,要做好入职前、上岗中、工作后各项培训与培养工作计划,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三是在岗在职员工要继续对其进行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公司形象、党史教育、岗位职责、专业技术等方面培训。四是公司管理人员开展《中层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提升》培训,以外训带动内训,内容以通用管理理论为主。加强互动交流,不断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领导水平。五是充分利用与整合外部培训资源,对于外部培训、咨询机构所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课程,派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学习。要求参训人员在培训完成后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扩大培训的效果。不断完善培训制度与培训流程,加强培训考核与激励,建立培训反馈与效果评估机制,健全培训管理与实施体系。建立健全员工个人培训档案,对于自身素质提升较快的员工,可作为提拔、加薪和奖励的参考依据。为迎接明年旅发大会,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及执行力的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有计划的选拔优秀的人员到外部进行对口岗位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旅发大会的成功召开提供保障。
(五)“抓住机遇”,规划队伍建设。围绕集团三年倍增计划,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人事管理、薪酬管理、教育培训、专业队伍建设,企业保险福利等方面政策、制度,保持原有制度的框架,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薪资发放工作以及人事档案管理等,做好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工作,做好干部的培养、选拔、考核、任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