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镇防汛减灾工作方案

乡镇防汛减灾工作方案

时间:2022-12-19 14:4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镇防汛减灾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镇防汛减灾工作方案

第1篇

今年县降水将较常年偏多,是近几年气象条件预报最为严峻的一年,给交通、建筑施工、灾后重建项目、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安全风险加剧,我县的防汛工作进入临战状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全县上下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安排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在“七到位”提升应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汛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是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到位。入汛以来,及时部署防汛工作。明确了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及时气象信息。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时刻绷紧防汛抗灾这根弦。

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到位。各单位按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县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松防指〔2020〕3号)文件精神逐一梳理辖区内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对象,,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拉网式”“地毯式”开展重点部位防汛安全隐患排查、监测预警、排危除险工作五是宣传教育要到位。

三是提早安排,物资准备到位。切实履行防汛工作职责,积极落实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车辆、人员随时到位。全县采购应急物资共计190万元,并及时发放到各乡镇和部门。

四是坚守岗位,防范救援到位。制定了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电话记录,及时上报下传防汛信息,随时做好应急预警准备。

五是成立队伍,组织力量到位。县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各乡镇成立以退伍军人和民兵为主的应急救援队伍。一旦发现险情,随时听从防汛指挥部调遣,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第一时间投入防汛抢险。

六是加强检查,隐患排查到位。抓好在建水电站、成兰铁路工程、客运企业和12个加油站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的监测监控,督促企业随时排除隐患,明确了全县49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及时疏散群众,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全方位为契机,结合清单管理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排查整治。

七是宣传培训,防灾避灾到位。各单位加强防灾避险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问题导向,会同宣传、旅游、教育等部门健全机制、补足短板,针对旅游群体,学生加大和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为切实提升旱涝灾害等综合应急抢险能力,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工作安排,县人武部和县应急管理局从7月22日至7月31日,共计10天时间,主要是对基干民兵、专武干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等进行集中训练。以7月雨季地质灾害频发为背景,以防汛抗洪、防地震、防护救护、抢险救灾、森林(草原)灭火专项整治工为主要内容的相关课目集中训练,部分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进行岗位自训。做到教为战、练为战。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第2篇

一、*6年防汛抗旱工作简要回顾

*6年我省的汛情旱情灾情主要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部分地区干旱时间长、夏伏旱严重。海东、西宁、海西、黄南等地长时间持续干旱,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特别是海东地区夏伏旱较为严重。二是致灾性暴雨、冰雹出现的时间早。海南和海西州的局部地区遭遇了春汛。三是洪泛范围广、量级大。全省有31个县不同程度受到洪水侵袭。四是重复遭灾,损失严重。西宁、海东、海南、玉树等地多次遭受干旱和暴洪灾害,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统计,*6年全省农作物因洪受灾面积76.5万亩,受灾人口20.7万人,死亡3人,失踪1人,倒塌房屋1967间,冲走大牲畜3.48万头(只),冲毁堤防104处、80.1公里,损坏水利灌溉设施236处、水库12座、水文测站4处,毁坏路基路面259.6公里,公路中断149处,直接经济损失41708万元,其中水利基础设施损失13823万元。*6年全省农耕地受旱面积460万亩,成灾280万亩;草场受旱2.8亿亩,严重受灾的1.23亿亩,60.46万人、210万头(只)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360万头(只)牲畜草食严重春荒。直接经济损失7.01亿元,其中:农业2.49亿元,牧业3.98亿元,林业0.54亿元。

面对严重的旱洪灾害,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抢险救灾,夺取了*6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省委、省政府专门听取省防指和水利厅的汇报,专题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宋秀岩省长、骆惠宁副书记、穆东升副省长等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亲临灾区检查灾情,慰问灾民,指导工作。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三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厅等单位密切掌握旱情、汛情和灾情,组织会商,随时调整工作部署。穆东升副省长、刘伟民厅长、丹果副厅长等领导多次提出具体要求,并带领工作组赴一线开展工作。四是有关部门协同作战。省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全力应对,及时下拨资金,并向灾区派出工作组,有力地支援了各地抗灾救灾。五是州(地、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周密部署,主要负责同志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全力做好减灾工作。

二、*6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努力加大防汛抗旱投入力度

根据旱情、汛情和灾情形势,我们多次赴京向国家防总反映情况,并积极与省财政协调沟通,年内共争取到防汛抗旱补助经费5000万元。其中,国家特大防汛补助费1500万元,国家特大抗旱补助费1800万元,省级防汛抗旱补助费1700万元,安排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及水毁工程修复等项目计划9批230项,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认真抓好抗旱工作

根据去年的旱情,特别是夏伏旱发展趋势,省防指和水利厅密切关注,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旱区开展工作,早检查、早发现、早指导。并将旱情动态随时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防总办进行汇报,提出切实可行的抗旱工作方案,督促各地水利部门和抗旱服务组织,深入抗旱一线,服务到田间地头,积极主动抗旱。同时,投入抗旱经费2875万元,修复各类水利工程142项(处),抗旱补灌94.5万亩,应急解决了20.2万人、49.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并实施了旱地龙、坐水种等抗旱科技措施,新组建了5个乡(镇)抗旱服务队,增设了10个自动旱情监测点,一个流动监测点,使农牧业生产干旱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特别是对夏伏旱比较严重的民和、乐都、化隆等县19个乡镇96个村6.69万人的吃水问题,及时安排资金,采用应急解决水源工程、维修改造小泉小水,以及租用消防车、手扶拖拉机、牲畜等拉、驮、运供水,解决了临时性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为抗旱减灾和维护旱区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三)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度汛措施

汛前及时召开了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国家防总、水利部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了*6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一是全面落实了城镇、河(沟)道、水库、险工险段行政首长防汛责任人,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省防指成员分赴各自的责任区,检查落实度汛措施,对存在的隐患早发现、早解决。三是及早储备防汛物料,组建抢险队伍,去年全省共储备了价值680万元的防汛物料,组建了256支、1.52万人的抢险队伍,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把水库安全度汛作为防汛工作的重点,严密监测水库运行状况,严格控制汛限水位,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确保水库度汛安全。五是积极做好黄河干流上游段梯级电站安全度汛工作,要求沿黄地区海南、黄南、海东等地对黄河干流可能出现的洪水,在应对1000m3/s~4000m3/s大量级洪水范围内,按照每500m3/s递进的方式,补充做好防洪应急预案。六是为企业服务,做好重点防洪工作。去年8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对官亭到兰州东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进行满负荷试验,公伯峡电站五台机组满发运行,下泄流量达1700m3/s,为缓解下游化隆、循化、民和三县的防洪压力,我们及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特殊时段的防洪工作,并派工作组进行实地勘查,调查可能造成的淹没范围及损失情况,协调黄河公司完善试验方案,避免了不应有的损失。

(四)组织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制定科学、适用的预案是推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汛抗旱减灾事业发展和避免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协调和组织有关单位,按照国家防总印发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和《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补充完善了州(地、市)、县重要城镇及险工险段和重点水库防洪应急预案。二是根据国家防总《抗旱预案编制大纲》,及时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做好《抗旱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三是审批实施了重点大型水库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的防洪预案。四是普及防御山洪灾害和水库防洪的基本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避险自救能力,组织各地分发了《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教材》、《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垮坝警示录》等专题片、宣传手册及挂图等6万余份。配合全省“111人才培训工程”对120名基层业务人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防汛抗旱知识培训。

(五)颁布了《贯彻国家防总<关于明确水库水电站防汛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及《青海省水库水电站防汛行政责任人职责》

为理顺我省境内各类水库、水电站的防汛管理机制,明确防汛管理职责,提高防汛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联络和协调

一是与国家防总办的纵向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融洽;二是与省财政厅、民政厅、气象局等省防指成员单位的横向联系不断深入,在资金下达、抢险救助、信息传递等方面都有新发展;三是和基层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日益增强,我们对基层的服务更加及时周到,项目审核及资金下达等工作更趋合理及时。基层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也更加勤勉,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促使我省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三、*7年防汛抗旱工作打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对我省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对预测预报和监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给防洪调度决策、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防汛抗旱工程体系不完善,给我们的防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速,对预案、预测、预警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五是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对防汛抗旱工作高度关注,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传统的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抓紧水毁工程修复、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和各项应急工程建设,认真开展防汛抗旱检查,修订和完善各项预案,密切掌握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动态变化,抓好预报、调度、抢险、抗旱、救灾、评估等主要环节,做到组织、队伍、方案和物料四落实,切实提高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水利部门在防汛抗旱方面的综合协调职能,组织有关部门广泛参与防汛抗旱工作;二是改善防汛抗旱检查模式,充分发挥各级防指成员单位的作用;三是加强部门间的联合会商,建立联合防灾救灾机制;四是加强地方各级防指及其办事机构的能力建设,强化权威性,形成分级分部门负责,统一指挥决策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法规制度和预案建设

抓紧制订出台《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细则》、《青海省抗旱条例》、《青海省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青海省抗旱工作评价实施细则》等地方性法律法规,加大依法行政的工作力度。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防汛抗旱管理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防汛抗旱预案,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今年我们将继续把水库安全度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严格水库调度运行计划的审批,存在严重病险的水库要降低汛限水位或空库运行,确保安全;二是加强实时监控和防洪调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运行;三是完善水库抢险预案,落实抢险队伍和物料;四是制订水库下游群众转移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继续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山洪灾害的防御是我省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继续贯彻《国家防总关于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以避免人员伤亡为根本,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应对山洪灾害的自我防范意识,制定完善的预防、撤退、抢护、救灾预案,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村户,扎实做好监测、报警、防御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山洪灾害多发区的管理和城乡建设指导工作,坚决制止人为诱发山洪灾害的活动和行为。

(五)全面加强抗旱工作

第3篇

【关键词】防汛工作;组织体系;抢险队伍;体制机制

1.流域基本情况

1.1流域地理及洪水特征。东荆河地处江汉平原腹部,是汉江中下游唯一的分流河道,流经潜江、仙桃、监利、洪湖、汉南等县市。东荆河流域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往往在短时间内因为集中性暴雨而产生很大的洪水,加之河道自上而下泄洪能力逐渐减小,河槽渲泄不畅,又常受长江洪水顶托,在无法渲泄上游洪水的情况下就会破堤破垸灾害。据《东荆河堤防志》(1994版)统计,有资料记载的东荆河流域曾发生过破堤破垸水灾164次,其中潜江66次,监利24次,仙桃50次,洪湖24次。

1.2东荆河流域防汛组织体系。根据《防洪法》规定,防汛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流域各县市设置东荆河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府所属科局级单位划分有相应责任堤段,并与乡镇防守堤段相重合,沿堤乡镇级政府负责所辖堤段汛期度汛安全。流域各县市堤防管理部门负责堤防日常管理和汛期提供信息保障服务及指挥部后勤保障服务。

1.3流域各县市防汛队伍基本构成。自东荆河形成以来,防汛抗灾一直是沿堤民众唱主角。在清代设有固定的堤防管理官员。民国时期设立东荆河管理机构。1931年,中国工农第三军军长领导监利人民堵筑分盐河口和西荆河口,这是人民子弟兵参加东荆河抗洪救灾最早事例。当前,东荆河流域防汛队伍结构基本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由行政首长及防汛技术专家组成的防汛指挥决策队伍。二是由堤防管理部门参加的的专业后勤保障队伍。三是由乡镇水管专业人员和沿堤村组群众组成的汛期巡堤查险守险队伍。四是临时性抗大洪抢大险队伍,主力是人民子弟兵。一般情况下,个别较紧急的抢险还调请社会上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人员参加实行有偿服务。

2.防汛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防汛队伍建设要有科学的防汛组织体系保障,从防汛组织准备角度来看,东荆河流域各县市防汛组织机体系建设还不适应现代应急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防汛指挥系统不完善,现代化水雨工情信息收集传递系统和天气、洪水预测预报系统还不能完全适应防大汛抗大灾的需要,多年来凭经验随机应对洪水灾害的传统模式,仍然影响很大。

2.2堤防管理部门近年来实行“以钱养事,以事养人”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人员编制以堤段养护的长短挂钩,导致新进人员过少,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由于堤防基层干部职工长期在乡村或小镇工作生活,同时受家庭条件的制约,削弱了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对学习和钻研防汛抢险技术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多年来从事堤防维护管理的工作任务,缺乏掌握防汛抢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的新技能,更缺乏熟练掌握防汛抢险技术方面的年轻职工,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已显现。

2.3沿堤乡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亟需改革完善。2005年湖北省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原为事业性质的基层水管站作为乡镇的“七站八所”被全部撤销,人员全部卖断,组建了新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农村服务机构。从实践情况来看,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职能呈现弱化,服务人员由于身份成为社会人,工资待遇低,工作经费不足,服务积极性不高,导致很多公益性质的基础水利服务项目,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服务,防汛抗灾组织指导管理等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2.4沿堤村组群众防汛队伍面临新问题。随着打工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作为防汛队伍的主要来源地出现了新的变化,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且流动性大,留守在乡村的多为老弱病残妇,一旦出现紧张的防汛局面,注册的防守劳力,与实际在家的防守人员名实不符,以致造成防汛劳力紧张局面。

3.在新的形势下防汛组织体系的探索实践

从2010年开始,洪湖东荆河率先在流域按照国家防总的有关精神重新调整防汛特征水位,只设置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两级。在当年的《洪湖市东荆河防洪预案》中,确定了洪湖东荆河警戒水位以下洪水水位防汛工作方案,界定了警戒水位以下包括市东荆河防汛指挥部及东荆河堤防管理部门、乡镇防汛指挥部的防汛工作职责。其中对防汛队伍的指挥调度作了重大调整,规定在警戒水位下的防汛工作,由堤防管理部门和乡镇水管站专业人员共同搞好巡堤查险,在判明险情的形势下,由市东荆河防汛指挥部调集相应防汛责任乡镇的抢险群众队伍处置险情,并在险情稳定的前提下落实防守坐班人员,直至险情解除。从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洪湖东荆河防汛指挥部将设防水位的防汛任务交给堤防部门和乡镇水管站专业人员来承担,有效地缓解了设防水位条件下的防汛与农业生产矛盾。此外,在防汛实践中,东荆河防汛指挥部对征调社会力量实行有偿防汛服务进行了探索。2010年7月,洪湖市东荆河黄家口堤段出现三个管涌险情。为及时处置险情,市东荆河防汛指挥部组织劳力征用民间车辆30余辆投入抢险。市公安交警大队还对相关上堤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确保抢险砂石料运输车辆畅通无阻。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民间力量参与防汛抢险的典型案例。

4.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汛队伍建设体制机制的思考

4.1防汛工作,工防是基础,人防是关键。2011年,中央及湖北省政府均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1号文件。两个1号文件,聚焦水利改革和发展。由此出台的《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水利管理与改革,总体目标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乡村水利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随着汉江中下游整治及东分块工程即将展开,防汛非工程项目建设也将配套进行,将有效地提升防汛指挥决策效能,防汛队伍建设将迎来新的起点。

4.2要加强堤防专业管理队伍建设,着力点是进一步转变堤防管理部门职能,落实公益性堤防管理相关政策,稳定堤防管理队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确保在防汛时候做到技术参谋科学有力,水雨工情信息传递准确及时,后勤服务保障周全及时。

4.3要加强乡镇水管站及村组群众的巡堤抢险队伍建设,着力点是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指挥网络体系,结合农村劳动力分布形势,合理有效地安排巡堤查险、守险任务。

4.4要组建一支机动抢险应急队伍。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组建一支不受城乡地域限制的由社会力量组成的机动抢险应急队伍,实行有偿抗洪抢险服务,不仅能弥补群众抢险和部队抢险的一些不足,而且还可以平战结合,提高新时期社会综合减灾能力。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湖北省已实行多年防汛费征收制度,加之防汛抢险具有公益性特征,各县市可采取基本建设项目、部门预算和财政支付及社会集资或征收的方式保障人员、设备及培训演练、抢险等经费的落实是可行的。

作者简介

张卫国,男,1979年11月出生,汉族,洪湖市,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堤防可持续发展。从事堤防管理工作。

第4篇

一、需救助情况

全县今冬明春因灾需救助人口3.9355万户、8.733万人。需口粮救助人口3.9355户、8.733万人;需取暖救助人口3.9355万户、8.733万人;需衣被救助人口1.2555万户、2.473万人。其中,无自救能力户1.2555万户、2.473万人,有部分自救能力户2.68万户、6.26万人。

1、需口粮。无自救能力户每人每月15公斤,需口粮296.76万公斤,有部分自救能力户每人每月10公斤,需口粮500.8万公斤,全年共需口粮797.56万公斤。

2、需取暖煤。无自救能力户每户需取暖煤1000斤、有部分自救能力每户需煤500斤,全县共缺取暖煤12977.5吨。

3、需御寒衣被。无自救能力户每人需衣被一套,共需御寒衣被2.47万套。

4、需资金。缺口粮797.56万公斤,每公斤按4.5元计算,需资金3589.02万元;缺取暖煤12977.5吨,每吨按850元计算,需资金1103.09万元,缺衣被2.47万套,每套按200元计算,需资金494万元,共计需资金5186.91万元。

二、已救助情况

1-11月共下拨各类救灾款570.5万元,救灾物资1310件(套),累计救助受灾群众5.262万人次。2012年1月下拨冬令救灾款133万元,购置救灾煤1600吨、口粮75吨;2月发放上级拨付的御寒棉被褥230床,棉衣裤230套;3月下拨春荒款77.5万元,购置口粮170吨。冬春期间共救助灾民1.43万户、2.45万人;8月针对低温冷冻灾及时下拨应急生活救助资金60万元,救助灾民0.5万户、1.1万人;11月遭遇雪灾及时拨付救灾资金300万元,其中,安排240万元通过政府采购,购置救灾煤3000吨,重点解决6000户受灾群众及困难户的取暖问题,目前已安排2280吨煤,已由乡镇组织发放到户,共救助4560户、8982人。已安排救灾款60万元,购买粮油米面及御寒衣被,走访慰问特困群众4000户,同时发放了上级拨付的救灾棉被200床、牛绒衫100件、羽绒服50件、旅游鞋200双、毛衣100件、专用棉裤200条,共救助259户、259人。以上各类救助确保了灾民冬春期间和灾后应急期间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煤烧、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今年受灾较严重,救灾任务十分艰巨,救灾过程中势必存有一些困难与问题,具体如下:

一是救助资金有较大缺口。我县是农业大县,连年受灾,群众自救能力非常差,再加上财政困难,通过自筹可解决救灾资金2823.9万元,救灾资金缺口还有2363.01万元,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二是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还不健全。我县现有的救灾物资储备库设施不完善,不方便救灾应急物资的管理、调拨;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品种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了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救灾资金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救灾款发放管理中还存在滞拨以及救灾和救助不分等现象。

四、今冬明春救助工作安排

虽然前期的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期的任务更加的艰难,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各项工作安排,切实提高救助效果。一是提高认识,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冬春生活。要把受灾群众冬春生活安排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精心制定救助工作方案,多种渠道解决问题,通过政府救助、帮困扶贫、爱心捐赠、邻里互助等多种方式,妥善安排好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他们安全温暖地度过冬春。二是核准对象,及时发放救灾款物。要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力量核实确定实际救助对象和救助款物,编制花名册用于实施;要特别注意做好交通不便、又因灾相对封闭的山区和边远地区的救灾工作,切实把所有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部署到村,落实到户,不漏一人;要把灾区重灾户、三无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作为冬春生活救助的重点,加大救助力度。另处,我们将从县级配套救灾资金中支出16万元,通过政府采购救灾棉被褥700床、棉大衣400件,做为灾民的御寒储备之用。三是加强监管,完善救灾款物发放机制。要严格按照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发放标准和办法。救灾资金使用要坚持“款物专用、无偿使用、重点使用、分类救助”四原则;救助对象确认要严格执行“受灾户申报、村委会评议、乡镇审核、县民政局批准”四程序;救灾款物发放要严格实行“资金来源、发放原则、补助对象、救助标准”四公开;救灾款物管理要做到“手续完备、账款相符、专账管理、专人负责”四要求。冬春生活救助资金,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要通过“一卡通”打卡到户,采购粮食、衣被等救灾物资的要通过政府采购完善程序并及时发放到户。在救灾款的发放上,实行《救助卡》管理制度,凭《救助卡》领取救助款物,确保灾民能及时准确足额地得到救助。四是跟踪救助,按时上报信息。县民政局是实施冬春生活救助的主体,要加强领导,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受灾乡镇落实好冬春生活救助工作,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从2012年12月份第一周起各乡镇每周填报《冬春生活救助情况统计周报表》上报到县。县民政局要对冬春生活救助工作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每周五汇总冬春生活救助情况上报到市民政局。我们还要组织力量,采取实地调研和抽样调查等方式,对乡镇的实际救助效果进行绩效评估,重点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做法和经验。五是积极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元旦、春节来临之际,县乡组成慰问组,对农村五保户、无自救能力户、重点优抚对象、建国前老党员进行一次普遍走访慰问,每户发慰问金300元,确保特困群众过一个文明、祥和、愉快的节日。

第5篇

一、基本情况

__县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6镇8乡159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万人。全县耕地总面积162090亩,其中:田99330亩 、土 62160亩;劳动力108952人,外出务工一个月以上16052人。20__年全县粮食总产量9153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

据调研,__县县委、县政府对今年春耕备耕工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于3月13日召开了农村工作暨春耕生产安排会议,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传达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及春耕生产作了具体安排部署,着力探索今年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制定出台了《关于20__年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双带”创业活动的实施意见》、《__县20__-2013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关于做好20__年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该县今年财政预算农林牧水事业经费4465万元,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预算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畜牧业发展,蔬菜种植,良种示范补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目前,财政已兑现完毕20__年度油菜补贴6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45.8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5.6万元。

总的来看,该县切实把 “三农”工作作为扩大内需的投入重点,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推进该县农业的农机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春耕备耕工作的主要措施

该县按照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安排、人员早到位、物资早准备、措施早落实、技术早培训和抓认识、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抓精品、抓亮点的“六早”、“六抓”的要求,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制定了春耕备耕工作方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春耕备耕资金早安排;二是人员早培训。农业部门抽派农技干部120多人次及时下乡(镇),到村组蹲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三是烟草部门切实抓好烤烟育苗及苗床管理工作,加强对烟农的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对农民进行培训;四是 林业部门加强森林防火、植树造林工作并举,搞好生态建设;五是畜牧部门帮助规模养殖场(户)搞好养殖技术培训和春季防疫工作;六是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发放贷款,支持春耕生产;七是农机部门大力开展兴机富民工作,加强了农机具购置和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八是水利部门抓紧了冬修水利工程的扫尾竣工,确保了灌溉需要;九是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监测,做好气象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十是抓好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按照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清沟排渍,追施苔肥、花肥,补施硼肥,以及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预防工作,夏收作物长势良好。

三、当前春耕备耕工作情况

认真抓好农资筹备、调运及农资打假工作,满足春耕生产需要。现全县共储备杂交水稻良种110吨,已销售100吨,储备杂交玉米135吨,已销售132吨。储备各种化肥7060吨,销售4400吨,其中氮肥储备4220吨,销售2360吨,磷肥储备900吨,销售880吨,钾肥储备1520吨,销售1160吨。储备农药40吨,销售15吨,储备农膜50吨,销售45吨。

四、当前春耕生产进展情况

该县今年春耕生产的任务计划为:种植杂交水稻10万亩(其中:超级稻2万亩、优质高产水稻2万亩,旱育稀植3万亩),种植杂交玉米9万亩,杂交玉米育苗定向移栽8万亩(其中优质高产玉米基地建设2万亩),种植商品蔬菜6万亩。

截止4月10日,全县已犁田4.6万亩,其中秧田0.76万亩,犁土5.2万亩,种玉米0.88万亩,其中:玉米育苗移栽0.38万亩;种洋芋2万亩;冬春蔬菜种植4万亩;烤烟育苗0.337万厢,可移栽1.3万亩。预计到4月22日以后,可犁田4.8万亩,犁土5.5万亩,种玉米2万亩,种烤烟0.6万亩,种蔬菜4.5万亩。

五、抓好办点示范和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做到科学规范化种植

今年春耕生产该县扩大办点规模,除常规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植示范外,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我县农业特色,大力兴办种草养羊、蔬菜、生姜、烤烟、西瓜等示范点,以典型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全县共办示范点68个,面积2.2352万亩,其中,县四大班子领导领办的县级示范点9个。14个乡(镇)分别兴办100亩以上的杂交玉米和水稻高产示范点、200亩以上结构调整示范点各一个。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县农业部门了种植业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药品种及施药机械。超级稻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等主推技术12项,主荐病虫防治器械3项,农药10个品种,并就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使用方法等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现场会等形式进行技术培训。2月份以来,主要在羊场、湾寨等水稻稻瘟病重灾乡(镇)开展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在洗马、醒狮等乡(镇)开展杂交玉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会。目前,已开展培训86期次,培训农户0.68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县农口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在“3.18”科技活动期间开展“农技人员下基层,服务三农献才智”的活动,深入乡镇村寨、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做到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努力提高农作物的科技含量规范化水平,全县水稻种植要求实行拉绳定向移栽、杂交玉米种植要求90%为育苗定向移栽,为农业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六、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由于去年以来灾情较为频繁,今年春荒期间受灾困难群众较多,该县各乡(镇)认真落实“底数清,操作方案细,领导到位,资金物资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的要求,积极开展春荒调查摸底工作,经过摸底调查该县春荒期间共有缺粮人口34258人,需衣被救济11300人。为此,该县民政部门安排折合75万元的14万公斤救灾粮,1400件衣服,1400床棉被,20__双鞋分发到各乡(镇),解决困难群众的吃穿问题。同时要求各乡(镇)在安排好困难群众的基础上,还要利用春耕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组织困难群众搞好春种,发展经济作物、家庭养殖、小加工等,开展社会救助、互助互济等活动,多渠道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七、当前春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1、农民缺信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级喊得响,但行动步伐慢、成效不明显,千家万户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根据上年市场效益决定种什么、 怎么种,而他们缺少正规渠道提供综合系统的市场需求信息、主要价格预测、市场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预测,以及产品销售政策等信息,形成增产不增收。

2、生活困难群众缺乏生产资金。生活困难群众在春播生产中缺少资金,一是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采取担保贷款办法,特困群众贷款难度大,越穷越难贷;二是贷款利息高,加大了生产成本,特困群众宁愿少投入,不愿求信贷。

3、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效益减少。粮食良种直补政策带来的收益,被以种籽、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种植积极性不高。

4、农村缺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在农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缺少自己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长期以来靠家庭经营小生产,农业生产不成规模,农业产品不优、不强、不大,没有市场竟争力,仅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往往与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形成合力。

5、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村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待提高。

八、几点建议

当前正是春播的关键时期,现就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春季田间管理。要及时组织各级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性、查病虫情的“三查”活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田间管理方案,做好肥水管理,促使苗情转化升级,增强抗病抗灾能力,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2、全力抓好春播生产。当前已进入春播旺期,要把落实春播面积作为搞好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一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具体指导。在保证春播顺利进行的同时,继续抓好农资调供和市场监管,加强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

3、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要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行情,搞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执法大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哄抬 物价等违法行为;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促进优质农资供应,维护农民权益,打假护优保春耕。

4、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吸取近年特大冻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深刻教训,加强与气象、抗旱防汛等部门的联系,加强业务交流和信息沟通,准确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认真做好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灾害损失。

5、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各级领导和各涉农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结构调整为中心,将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农业部门要派出技术干部,包乡蹲点,协同各乡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春耕生产。

第6篇

浙江调研表达信心,“五点意见”框定宏调思路

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洞察和把握至关重要。继去年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判断,进入2011年,总理对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无论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还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反复强调,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不仅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而且过早出现了电荒,表明今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有难度和阻力。

特别是今年4月8日至9日,在宁波主持召开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况总体良好,既要正确看待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也要充分估计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和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为此,着重提出“五点意见”:第一,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第二,中央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责任。第三,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第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五,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

浙江调研取得的成果,立即在4天后转化为指导全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思路。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在会上提出今后要做好的7项工作,除了在沪苏浙三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提出的“五点意见”外,还提出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各部委立即行动,运用生产、流通、财政、货币等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通胀预期,掀起一场价格保卫战。从日化用品企业到酒类企业再到行业协会,国家发改委对企业进行密集约谈,紧接着,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探索建立并完善高效率、低成本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北京考察显示决心,三个“坚定不移”精准制导楼市调控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成为整个宏观调控的关节点。这不仅仅是因为房子的价格涨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2010年,“高烧”的楼市经历了“史上最严厉调控”,但楼市表现仍然一波三折,房地产市场在7、8月份和年底的两度反弹,地方政府、开发商群体、国内外游资的联手抗拒,最严调控也沦为“空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温总理在去年年尾首次做出使房价回到合理水平的表态,特别是在今年1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对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推出了“新国八条”,成为我国近几年房地产调控最严厉的政策组合,表明了中央进行房地产调控的决心。2月27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时,专门就房价调控表示,我还有信心。如果我没有信心,不去努力,那就是失职,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我不仅要做这样的表态,而且要付诸实际行动。紧接着,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三项措施: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

在第三轮房地产调控下,今年一季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房价也出现松动迹象。但不容乐观的是,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察组,对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察。督察组有关人员回到北京后向有关媒体表示,督察中发现一些地方不愿意对楼市“动真刀”。对此,中央有着清醒的认识。4月1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时强调,目前市场正在观望,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流于形式,就很难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很难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老百姓也很难建立起信心,我们的调控就会功亏一篑,最终,政府就会失信于民。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作完部署后,“五一”国际劳动节,到北京朝阳区王四营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工地进行视察,明确提出了三个“坚定不移”:中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和中低收入家庭,使他们住得起房子、租得起房子的决心也是坚定不移的。这是首次提到“降房价”――从把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到“降下来”。这表明,中央坚决实行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是一贯的,也表明当前房地产调控更加注重精细化和精准度。对此,提出,保障房建设要讲规模,讲质量,讲配套。对保障房建设做出如此精细的要求,还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必须有高标准、高要求,也就是说要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管理和退出机制现在也要着手制定规则,形成一个完整的从建设到管理、退出的机制。根据住建部通报的1~4月份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显示,全国大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超过了去年同期,预计8~10月份将成为开工,10月底有望实现绝大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工。但与此同时,媒体也注意到,由于资金、土地等方面的问题,全国保障房开工率不足30%,这给下半年的工作带来压力,各地要切实贯彻的讲话精神,把任务落实到位。

山西安徽传递爱心,倾情“三农”访贫问灾浓缩民生关切

“十一五”时期,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特别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全国两会前夕,2月27日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表示,“十二五”期间,要使社会更加发展进步,使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新年伊始,就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体察民情,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倾听民意、细问民生。元月1日至2日,到锡林郭勒盟牧区走访牧民家庭,到超市了解商品供应和物价情况,到社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指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重视“三农”工作,还要重视牧业发展、牧区进步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更加重视牧业发展,花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投入,加快牧业现代化。春节前后,温总理又到安徽和山东两省深入革命老区与干部群众共度佳节。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安徽大别山腹地金寨县,进村入户,看望农民群众,了解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月2日至3日(农历腊月三十到大年初一),他又到山东嘉祥县、曲阜市看望农民群众,了解当地的旱情,强调要搞好水利建设。两个月后的4月2日至4日,又到山西吕梁山区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墒情,走进农户家中问农事、访民情,到学校、卫生院和农贸市场了解民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总理第三次到吕梁考察。在考察中,强调,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修路、建房都不能乱占农民耕地。同时,提出,要切实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来。还在座谈会上指出,必须看到,包括吕梁在内的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仍比较低,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差。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扶贫开发。4月8日,山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总理考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要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实把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今年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雨持续偏少,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1月21日至22日,来到河南鹤壁、安阳等地,深入麦田,走访农户,考察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与广大干部群众座谈,部署抗旱夺丰收工作。指出,要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的思想,周密制订抗旱工作方案,尽快行动起来,坚决打好这场抗旱保丰收的硬仗。对此,提出六个要求,包括尽快制订和实施抗旱保丰收的农业技术方案、加快抗旱资金投入、重视解决好重旱区人畜饮水问题等。6月2日到4日,到旱情严重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到鄱阳湖、洞庭湖等湖区及丹江口水库实地察看水情、旱情、灾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七点要求,包括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加大抗旱投入、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等。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6月7日湖南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湖南当前防汛抗旱工作。同一天,水利部也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和总理在长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分析研判当前抗旱防汛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抗旱和防汛工作。

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年。5月7日至9日,第10次到四川灾区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这次考察期间召开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座谈会上,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灾后重建成果,加快提升灾区内生发展动力,解决好灾区群众现实困难和长远生计,深入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自强奋进建设好美好新家园。

相关链接

陕西商洛:扶贫开发三种模式为全国提供借鉴

陕西省商洛市将扶贫开发作为统揽“三农”工作的强大抓手,探索出小额扶贫贷款、整村推进、两项制度衔接等具有全国意义的扶贫模式,不仅带动了商洛乃至陕西的扶贫开发工作,而且也为西北乃至全国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经验。

小额信贷模式在管理方式上实行“双线管理”。即政府一条线,从县到乡到村,各级政府都要在小额信贷工作中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另一条线是扶贫社、扶贫中心、社员小组,负责扶贫贷款的投放回收,项目实施,配套服务。其中,扶贫社并非金融机构,不仅要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还要组织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交流生产经营经验等。扶贫社的财务管理也很健全,社员有联保合同、贷款契约、借款还款手册、社员守则等。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强工兴城为主战略,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增强质量意识,优化质量服务,强化质量监管,促进质量创新,全面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加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赶超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各级质量意识明显增强,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区域经济规模效益、品牌效应明显增大。到2015年,我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等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具体目标达到:

(一)产品质量目标

——工业产品。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认证管理、市场准入制度管理产品的生产企业全部持证生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限制发展和明令淘汰的产品得到有效清量。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制度全面实施,30%以上的重点企业按照GB/T15496标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按ISO10012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工业产品85%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标的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样合格率90%以上,重点监控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达95以上,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率达到100%。质量竞争力指数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食品药品。食品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食品类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8%、95%、90%,医疗器械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90%。无重特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产品。扶持1个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培育1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市折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产品标准,出口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指标合格率达到98%,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创建省名牌和著名商标3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10-15个。

——特种设备。国家实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管理产品的生产企业全部持证生产。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监管率和严重隐患治理率达到98%,事故率控制在0.5起/万台,死亡率控制在0.5人/万台以下,无特种设备重大以上事故。

——品牌产品。培育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家,省级质量信用AAA级企业2家,省级质量管理先进企业2家,省著名商标产品企业5家,省名牌产品企业3家。著名商标产品重点培育企业,2011年:畲香园食品有限公、敷阳综合养殖场有限公司、怡新服饰有限公司;2012年:达晟纺织有限公司;2013年:鸿立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大地红酒业有限公司;2015年:怡富实业有限公司。省名牌产品重点培育企业:县三环水泥厂、南方锅炉厂、县贝伦特丝绸有限公司、绮玉纸业有限公司、上好佳食品有限公司、鸿立食品有限公司。

(二)工程质量目标。大中型工程和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工程率达到5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

——建筑工程。城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实施50%节能标准率均达到100%。争创省优良工程奖1项。

——公路工程。县城、农村公路平均好路率达到80%。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竣工验收优良率分别达到90%、70%。

——水利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中,优良率力争达到70%。大中型水库全部建立水雨情信息采集、传输、洪水预报和河道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三)环境质量目标。环境监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继续推进各种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废水排放逐年下降,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噪声达标区逐年提高。

——大气环境质量。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全县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比重达到95%,工业园区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人口饮水达到安全标准。

——生态环境质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0%,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累计下降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61%,城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5平方米以上。2013年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2015年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四)服务质量目标。实现服务行业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加快交通、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医疗卫生、通信等行业服务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培育1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1家服务业省级名牌。主要服务业顾客满意率达到91%以上。

——商贸物流业。60%以上的规模商贸企业建立质量诚信档案,重点培育1家连锁龙头企业。

——交通运输业。公路长途客运正点率达到80%,乘客满意率达到85%,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100%。

——电信业。电信计时收费等民生计量问题实现有效监控,顾客满意率达到90%、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100%。

——金融保险业。顾客满意率达到90%,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99%。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推进标准提升工程。推进《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基本建立适应我县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引导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重点围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食品等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产品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十百千”工程,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农业标准化示范成果,开展有机产品、HACCP、良好农业规范(GAP)、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

(二)推进质量安全工程。规模以上企业全面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对涉及健康安全的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特种设备等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监督、投拆和处理机制,加大无证非法生产等行为打击力度。

(三)推进名牌带动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市名牌管理办法》。把实施名牌战略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支持有潜力、有优势的企业创名牌、上品牌,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打造成为国内品牌。积极发挥品牌效应,带动和集中聚相关产业,逐步形成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品牌集聚。

(四)推进技术基础工程。依据规模企业,立足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争取成立省级检测中心1个,县级检验检测站1个,创建一批共享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品和工艺设备形成社会化的计量校准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开展节能减排。

(五)推进安居畅行工程。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推动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承诺制。建立规范建设市场运行秩序,坚持施工过程自检、互检交检,全面推行重点建设项目“双公示制”,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制度,提高工程建设整体效益和质量不平。加快村镇工程质量监管,深化建筑节能质量监管工作。推动工程建设真正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道路客运的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运行评价制度,强化对客货运车辆和驾驶员的规范管理,加强场站安检设施建设和公路安全设施建设,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六)推进顾客满意工程。引导服务性企业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推行服务行业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行服务行业社会承诺和顾客满意制度。在旅行社、酒店、宾馆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努力打造设施完善、服务规范、顾客满意的良好环境。严格执行国家电信服务标准,完善投诉处理流程及要求,提高通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证医疗安全,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险服务管理及监督机制,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购物放心一条街”和“商业服务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建设。

(七)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大力推过去时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有效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大力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处置环境污染事故,落实事故责任。继续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等重大工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生态屏障。

(八)推进质量诚信工程。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建立以产品和服务质量记录为主要内容的质量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建立以企业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质量监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质量档案,完善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质量信用产品管理办法、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办法。构建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行业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

(九)推进市场净化工程。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行、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欺行霸市场、哄抬物价、偷税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破坏市场经济程序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市场,有效遏制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告和工程转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构建市场监管信息化网络,建立群众举报、质量申诉以及市场价格变化等综合信息分析系统。提升执法水平,提高综合执法能力。

(十)推进质量文化工程。大力开展质量教育宣传活动,普及质量知识,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业活动,培育“以人为本、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和人生理念,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形成人人关注质量、关心质量的社会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质量兴县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质量兴县日常工作,建立并实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制度。全乡镇、场对本区域内质量工作负总责,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质量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二)加强协调联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本行业质量工作规划,确保“质量兴县”目标得到全面落实。

——发展与改革部门要把质量振兴作为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研究,重点指导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使质量工作落实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要按目标要求,大力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组织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外贸企业、三资企业引进高新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增强本地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财政部门要制定推动质量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开展“质量兴县”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科技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要制定积极的科技政策,大力支持新产品的修理工发,扶持高科技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档次。

——农业管理部门要做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保证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要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快建立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进程,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以国家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农产品;建成一批高科技农业园区,促进安全、优质、高效农业发展。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抓好交通工程建设,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要建立道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运行评价制度,强化对客(货)运车辆和驾驶员的规范管理,加强场站安检设施建设和公路安全设施建设,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努力争创中国驰名、省著名商标。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及市场交易违法行为,组织查处市场管理、商标管理和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的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全法权益。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把从业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关,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商贸、邮政、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服务质量标准,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标准、计量、质量基础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师,全面提高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

——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按有关法律和质量规范的要求,加强对食品、药品质量的管理,强化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过程的质量监督,严厉打击制售伪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行为;做好对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公安司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和协助质监、工商、卫生、医药、烟草等部门查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各执法部门对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按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予以坚决打击。

——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要配合“质量兴县”工作,加大对“质量兴县”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重视质量工作、支持质量工作;对获得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获得国家或省政府表彰的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进行大力宣传,为提高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环保部门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三同时”和环境准入制度,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对博阳河流域的环境监管力度,对已无环境容量的流域区域实行区域限批。积极推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动全县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

——林业部门要继续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一批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以及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

——水务部门要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重点水源点和重点地区河流的监控保护。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全面推行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严格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认真履行“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及时推广“质量兴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推动“质量兴县”工作深入开展。

(三)精心组织实施。要根据“以点带面,分批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方针,结合实际,提出本地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把质量兴县与落实国家、省、市对质量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起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本地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