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时间:2022-10-30 03:40: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第1篇

【摘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对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竞争压力,企业领导者应该转变领导方式。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领导特质理论,并提出新经济体制下领导者的品质、风格和领导艺术。

【关键词】和谐社会知识经济领导特质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思考发展问题,把领导工作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首先需要领导方式转型,这无疑也是领导科学研究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一、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是在领导理论早期出现的,从传统特质理论到现代特质理论经历了两个研究阶段。根据研究者对领导特性的来源所作的不同解释,特质理论可以分为传统特质理论和现代特质理论。张首魁、宋合义(2004)认为领导特质理论主要是指有效领导者要具有一定的品质与特征,借此,才能将有效领导者与差绩效领导者区别开来。陈超然等(2004)认为这种理论阐述的重点是作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笔者认为,传统领导特质理论有其不可弥补的局限性,现代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特质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领导者的特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众多学者经过实证分析认为,虽然没有一种特质是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所必需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众多成功的领导者却具备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并且现有的领导特质理论研究较为注重个体的特征,而对群体的领导特质涉及较少。

二、传统管理体制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的经营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一支笔”、人浮于事等问题,依旧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经济要想发展,企业要想成长,必须加强管理,积极地去适应市场,摸清市场的脾气,而不能不理会变化的市场环境。命令型、控制型管理的缺点已经日益显现。长期以来,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等级制,管理者按照级别组织起来,升职长薪要论资排辈,企业运作要靠行政命令或领导意志,上级指挥下级,下级简单地按照上级的指令要求去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这种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灵活性,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单纯的思想教育和简单粗暴的命令式控制型管理体制已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来重视人性化管理的实现,人本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的共识。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为其主要特征。

在这种新经济的环境下,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者?如何更好地管理一个企业?笔者认为通过集体决策和团队式管理,比等级制度下的直线职能管理更加合理、有效。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所在的职位赋予他们正式的权力,可以进行奖励和处罚。相反,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而是通过适当的途径把自己的管理理念注入企业文化中,使企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企业理念,让员工们有一种归属感。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领导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力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观念的先行者,其次才是一个权力的拥有者。

领导者与下属的高绩效和高满意度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俗语讲,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者是一个具有较高威信和拥有较大智慧的人,他懂得如何授权于下属,如何合理地分配工作,让下属明白领导的意图并很好地去执行。同时,他也一定是一个善解人意、懂得尊重人和爱护人的人,他知道在恰当的时间和合适的场合巧妙地表达自己对部下的满意之情,以激励下属努力工作。

三、企业领导必须具备的特质

1、值得信赖。值得信赖就是行动上的正直。正直是通过存在和全身心的力量把诚实融入思想和行动,只有这样才可以说这个人是彻底正直的。杜邦公司已经退休的董事长里查德说:“如果你总是说真话,那么你就无需记住你曾经说过什么话。”最值得信赖的企业领导者是那些无论大小事,都说真话的人。他们处理小事情也能做到具体、准确,甚至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也是有错必纠。

2、为人公正。我们经常听到下属私下抱怨有些领导的不公正。上司要办理某件事,就随意使用手中的权力。在国外称上司不公正是一种严厉的谴责,甚至意味着上司的品格有缺陷,反之,如果上司一贯态度严厉、办事公正,那是令人钦佩的。处理事情不公正对企业的领导者来讲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他们为其他人开了先例。公正和可信赖是相辅相成的,其对企业所有的管理者都不可缺少。如果公正和可信赖成为公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这种品德会发扬光大,最大的受益者是公司。

3、举止谦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创造的环境也应该是谦逊、宽容的,如同他们自己的举止一样。随和、不拘礼节对领导层的文化来说是有益的,是企业文化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所有的公司领导者都持有谦逊的态度并创造随便和、不拘礼节的气氛,那么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领导者的文化。

4、乐于倾听。在命令型的公司里面,很大一部分领导者不能很好地倾听意见,他们甚至不听那些能够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人。避而不听就会使员工泄气,下一次他即使有更有价值的信息也可能不会来了。从对员工下命令转变为倾听意见,这种变化可能会使员工感到惊奇,但员工会很快接受并乐于接受这种做法。

5、心胸宽阔。领导者有宽阔的胸怀,公司的员工愿意向领导者提供正面和反面的信息。反之,如果命令型的领导者有了一个主意,却听不进任何的反面意见,同时他也没有心胸宽阔的声誉,那么人们就不会提供这种信息,员工对公司的事情有怀疑的时候,往往也会保持沉默。

对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们的来讲,学习容忍和宽恕是十分重要的。容忍各种观点和宽恕微小的离经叛道的行为,这是心胸宽阔的表现之一。一位宽容大度有幽默感的领导是所有员工期望的,有一位可以倾听员工心声的领导,这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一种优势。

6、有进取心。进取心是任何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本领之一。要思考、作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重要的是对机会要保持敏锐的感觉。在国外,终身教育已不再是口号,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必然,企业领导者首先要有进取心才能带领自己的组织努力学习,才能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张首魁、宋合义:简议领导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其发展方向[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2]陈超然、卢光莉、樊长春:领导理论演变的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闫慧珍:试论领导生态学的产生及其理论贡献[J].前沿,2006(5).

[4]戴志宸:现代领导者素质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4.

第2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产品西部城市

一、城市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

公共产品(Publicgoods)一词由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于1919年提出后,已经逐步成为公共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认为,公共产品是指在增加一个人对其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加,而排除任何人对其的分享确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即消费上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

根据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满足条件,公共产品被分为纯公共产品(purepublicgoods)与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goods)两个类别。纯公共产品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制度意义上的纯公共产品,如收入分配、经济干预等;另一类是实物形态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灯塔等可以用边际替代率分析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规模经济有联系的产品,称为自然垄断型公共产品,如供水系统、天然气煤气系统等社会基础设施(socialinfrastructure);另一类是优值产品(meritgoods),即不论人们的收入水平如何,都应该消费或者得到的公共产品,典型例子如社会卫生保健、传染病防疫、中小学教育等。

如果从政府提供的角度按照性质进行划分,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教育类、社会保障类、公共医疗卫生类、环境保护类、公共科技类、公共事业类、公共秩序类、公共行政类公共产品。按照存在或受益范围,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如防空)、在一定区域内存在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如城市路桥)和在单个社区存在的社区性公共产品(如居民小区绿地)。

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可以认为城市公共产品是指在存在形态和受益范围限于城市地域的地方性公共产品。从属性上讲,城市公共产品主要属于准公共产品;从区域上讲,城市公共产品主要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典型的城市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城市消防、环境保护、城市道路、行政司法服务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

二、城市公共产品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在社会范围内,所有产品可以被简单地看作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总和,而人的需求又可以被划分为公共需求和个人需求。从理论上讲,公共需求主要由公共产品予以满足,个人需求主要由私人产品予以满足,在消费领域二者有着一定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从现实上讲,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公共需求和个人需求也会相互转化,即众多的个人需求可能会上升为公共需求,原来的公共需求也可能下降为个人需求。国际经验也表明,一国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度时期,正是该国公共需求快速扩张的时期。就中国而言,从“一般温饱”向“全面小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公共生活领域的政府干预或者“公共选择”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对公共产品在量和质上的需求差异、政府公共供给与民众公共需求之间很难达成一种均衡,往往会导致一定的社会矛盾,形成若干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整体和谐与持续发展。城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带动功能和辐射作用,城市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也往往被放大,对城乡关系、城市生活和区域发展形成影响。

首先,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采取了整体上长期偏向城市的政策”,所以“无论是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以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公共产品的供给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存在会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居民不仅在改革开放以前享有的公共消费品、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大大优于农村居民,而且在改革开放后享有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公用设施等也优于农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依托国家权力和公共政策的强制建立的,而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却主要依靠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积极性和凝聚力,以农民自身的贫困为代价”建立。可以说,城乡居民利益失衡和城乡发展失调在很大程度上与公共产品密切相关。

其次,影响城市内部和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急剧扩张,一系列影响城市内部和谐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例如,大中城市对能源的高度依赖与水电设施的安全运行、重大疾病传播与公共卫生应急、人口流动与城市治安改善、低收入阶层安居与廉租房建设、城市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人口增长压力与公共交通、工业企业与环境保护、生产消费活动与市容环境维护,等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若干问题会形成连锁反应,影响着城市社会的和谐度。例如,“占道经营”一直是西部城市的市容顽疾,屡治屡占,屡占屡治,堪称不和谐因素。表面看,占道经营者在影响市容环境、道路交通甚至偷税漏税,但是实质原因在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劳动就业、廉租房供给、义务教育、社会救助等公共需求无法满足的结果。包括市容执法人员与占道经营者之间的冲突,也往往与双方对公共服务方式的认同有关。据调查,在占道经营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因为再就业面临困难,住房和子女教育成为问题,为了生计租门面做生意本钱不够,所以只能靠摆地摊或者游走于街头小巷做零星买卖。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尽管他们是改革成本的直接承担者,但是由于在“公共选择”过程中处于社会弱势一端,在政策议程中他们的利益诉求未能或者难以上升为公共需求,群体利益得不到充分表达所致。

再次,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强大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城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于实现城市居民社会福利最大化,促进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切实加强西部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必将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但是,我们以1999年~2003年西部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作为比较对象,选取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人均道路面积、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八项指标作为比较内容,通过研究发现:西部城市在市政公用设施供给方面总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水平;用水、供气、公交和道路等方面,不仅落后于东部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去甚远,即使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在短期内依然鸿沟难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地建设等市容环境卫生方面差距较大,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能源和交通状况相对落后。

三、对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政策的基本建议

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着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承担改革成本,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一方面又要着眼于发展,并为中长期发展创造条件。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政府理应更多地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缩小城乡之间和贫富之间差距,缓解城乡各种社会矛盾,促进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

第一,重视城乡居民需求差别,合理确定供给内容。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处于城乡二元对立的状态,城乡居民在公共需求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差别。我国70%的居民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部分农民还处于温饱状态。当城市居民转向对享受性、应急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时,农村居民的生存性、生产性公共产品可能尚未满足。因此,在确定公共产品供给内容、供给顺序时,应该注意城乡居民公共需求内容差别,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按需供给。

第二,注重居民消费需求引导,加快城乡经济开发。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政府在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紧扣时代特点,做到与时俱进。在提高城市化水平时,应该通过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如用现代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化城市标准引导城市建设,引导城市居民公共消费由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提升整体竞争力。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首先保证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量的需求,适时适度促进公共产品质的提高,引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镇化速度,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搞好城市内部需求调节,加强弱势群体保护。在改革时期,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很容易出现两种现象,即一部分在强势群体看来并不需要的公共产品,往往却是弱势群体所必需的;或者强势群体成为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弱势群体却成为公共产品的成本负担者。因此,政府在提供共产品时,应该注意到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有限,利益表达机制弱化,需求容易被社会忽视这一特征,综合平衡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利益,搞好公共产品需求调节,加强弱势群体保护。

第四,合理确定公共支出流向,促进社会相对公平。由于绝大多数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是由公共财政支出的,因此公共支出流向对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和供给面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政府应该从满足公共需求角度出发,首先在确保公共财政支出优先用于最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如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等。其次,应该自觉纠正“跑”项目、“争”项目的误导作用,公平合理的确定公共财政资金在面上的横向分配,防止“马太效应”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出现。

第五,适当适时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产品供给效率。政府垄断供给被认为是造成公共产品供给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为此有必要在实物性公共产品供给中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供给主体多元化。但是,由于我国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在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时与度,大胆谋划、谨慎操作,防止“市场失灵”。除此之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设会,同样需要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树立治理理念,提高制度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

总而言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政府理应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变化,提供足量优质的公共产品来满足公共需求,促进个体“自由”、政治“正义”、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军鹏: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J].公共行政,2003(9)

[2]叶文辉:城市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与公共服务的效率改善[J].江西社会科学,2004(04)

[3]刘乐山何炼成: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解析[J].人文杂志,2005(1)

第3篇

关键词:群文舞蹈;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也有了新的更高需求,并逐渐替代物质成为他们对生活内容的重点追求,而群文舞蹈正迎合了人们在文化方面的多种需求。因此,群文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群文舞蹈的这一优势,加快发展群众个体,努力构建和谐愉悦的文化环境,从而有效推动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群文舞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群文舞蹈作为群众性文化的一种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也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笔者将其主要作用总结如下:1.可构建和谐群众关系群文舞蹈是多人参与的群众性艺术活动,是人与人交流情感的形式,也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途径。群众在群文舞蹈活动中不仅可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使得心灵得以净化,从而构建出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之间交流更顺畅、态度更诚恳,有助于相互之间隔阂的消除,有利于人们不良情绪的排遣。2.可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对参与群文舞蹈的群众来讲,其不仅可感知到丰富的舞蹈文化,而且还能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审美水平,并且还能在舞蹈运动中强健体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艺术与社会是相互关联的关系,社会为艺术提供发展与创新的空间,艺术可加快社会的改革与进步。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虽然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美的追求方面是完全一样的。由此可见,群文舞蹈属于专业舞蹈的一种特殊形式,受到更多普通人的喜爱。借助群文舞蹈,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二、充分发挥群文舞蹈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

群文舞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促进其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有效推动和谐社会快速发展。

1.充分重视群文舞蹈的积极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群文舞蹈的积极作用,就需要群众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群文舞蹈的作用。对舞蹈来讲,我们不可只将目光停留在专业舞者身上,还应对各个群体对群文舞蹈的关注度进行准确掌握,以便全面了解社会普通群体在群文舞蹈中的社会心理及审美变化。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相比作用与性能更为独特,并且内容也更为丰富,因此群文舞蹈更易被群众接受。另一方面,群文舞蹈可将地方文化更好地渗透到舞蹈内容中来,这就可增加群众参与群文舞蹈的积极性,并且还能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这就是群文舞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而群众文化工作者还应在此基础上大力宣传群文舞蹈的积极性,使得广大群众对群文舞蹈有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革新群文舞蹈的基础上快速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增加群众参与群文舞蹈的力度

群文舞蹈的本质是人类的群体性活动,想要充分发挥群文舞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大群众参与群文舞蹈的力度。这是因为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才能使得他们在切身体验中真实感受到群文舞蹈的魅力,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从而逐渐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综合素质,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快速形成与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1)激励全民参与。为了提高公众参与群文舞蹈的积极性,就需要文化工作者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丰富群文舞蹈的形式与内容,使得这一活动能满足多个阶层、多种年龄人群对文化的需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当前群文舞蹈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其实参与者主要为老年人与中年人,普及面过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借助一些工作方式努力将其他年龄层人群吸纳到群文舞蹈这一活动中去。比如,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POPPING类型的赛事,最大限度激发青年人群参与群文舞蹈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群文舞蹈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2)不断丰富群文舞蹈的文化内涵。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关注,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努力丰富群文舞蹈的功能与性质,使得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而且还能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只有做好以上两点,才能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群文舞蹈的积极性,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到群文活动活动中来,才能充分发挥群文舞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文化素质的的过程,群众的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后社会环境自然就十分和谐了。而群文舞蹈作为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其自身的优势正好迎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宣传群文舞蹈的价值与作用,并鼓励社会各阶层群众积极参与到群文舞蹈活动中来,从而借助丰富多彩的舞蹈内容与形式点亮群众生活、提高群众素质,进而促进群文舞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罗雅云.广场舞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2]陈华.浅析如何提高群文舞蹈创作的审美高度[J].大众文艺,2014,19:6-7.

第4篇

论文摘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必要条件。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图书馆要充分体现自身优势为创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发挥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提供学习平台、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服务。

任何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只有这三者协调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倍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与和谐文化的内在联系

现代竞争,主要表现为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取决于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教育程度,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这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为一体,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和谐社会的诸多方面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出和展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

二、图书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成果、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基本功能,是社会教育、科学探索、文化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履行社会教育及文化传播的职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图书馆是和谐社会和文化的导向性展示平台

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谐文化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与战略目标。图书馆要注重积累并传播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成果,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社会凝聚力和激励力,促使人人自觉服从并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成立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给我们信念和力量,使我

们意识到价值和使命,给我们经验和智慧。图书馆可发挥社会文化财富保存者和社会教育、知识传播者的功能,真正体现图书馆作为社会大众深造进修、终身教育的“没有围墙大学”的功用。

图书馆的知识收集和存贮,包罗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产品,是人类文明的高度结晶。能满足社会民众多层面、多角度的知识和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提供其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体现了和谐社会和文化的公平和正义

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条件,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大众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无论贵贱、贫富、年龄、性别或城乡差异,都有权利和机会,公平地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利用,公平地享有人类积累和文明文化资源,以达到学习求知、掌握技能、休闲娱乐、愉悦身心的目的,体现了和谐有序、公平自然的氛围。

图书馆是汇集了在大量文化知识的场所,集中了中外各家的言论思想,汇聚了古今社会、科学发展的精华,在进行社会教育及传播文化时,利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文馆藏资源和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深入宣传先进文化,升华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中的具体举措

图书馆要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提升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从而融入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1、加强自身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为服务和谐社会和文化奠定基础

一个和谐的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在领导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倡导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公平公正,进行有益沟通,多多换位思考等等,形成尊重理解和关心鼓励的良好互动体系,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交流整体。

坚持以人为本,把方便、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具体地说就是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扩大服务职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要注重服务的多样性。重视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类型多样化,满足读者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2、以资源共享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建共享正在变为现实。开展文化信息服务工作,实现资源最大范围和程度的共享,实现其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和谐文化和社会提供有力的知识保障。

3、拓展服务功能,以利于和谐社会和文化的长足发展

新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可以实现馆藏文献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实现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先进的文献管理模式,先进优良的技术为图书馆优质服务备下前提条件。只有不断地运用现代新技术,才能使图书馆持续强劲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和文化的进步获取支撑。

图书馆不但要方便读者。还要能够吸引读者。扩大读者服务内容,加速知识的传播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服务都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这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图书馆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满足人们渴求知识的欲望,不断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是公众终身学习获得精神食粮的能源所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慈武.《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新理念》[J].图书馆,2005(4):

第5篇

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治理理念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公司治理由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伴随着“公司的触角”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所衍生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公民、商业贿赂和企业伦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弄清公司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发展与完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萌芽最早起源于多德(Dodd)与伯利(Berle)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论战。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说,存在利益团体,若没有他们,公司就无法生存,这些利益团体就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stakerholders)。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就已近30种之多。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三是最窄的定义,该定义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

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

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认识。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如果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

威廉姆森则认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MargritM。Blair)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应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通过,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方面的主旋律。该法案指出,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治理的权利。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所拥有的权利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股东是公司的发起人,是公司治理的原始动力;企业管理者拥有公司的经营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雇员是公司的劳动力资源;债权人是公司发展的资金提供者;供应商是公司产业链中的供应链;顾客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依赖者;政府是公司税收政策的制订者;他们共同参与公司治理。

在中国,由于缺乏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很多公司把本应公司内部化的成本予以外化,转嫁给社会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公司内部权利制衡手段的欠缺也导致企业经营的效率低,从这个角度而言,公司不仅要追求股东的利益,而且还要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构筑一个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公司利益相关者是和谐社会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处理好社会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活动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实现他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所覆盖的主体范围包括在一个国家生活的全体国民和其他人的社会活动主体与生态环境的总和。如果把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引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范畴,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处理好所有的社会活动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合度,公司利益相关者是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子集。

公司治理中的和谐社会建设问题

(一)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间的和谐

股东、董事、高管人员和员工作为公司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协调他们之间及其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传统的公司治理理念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委托理论认为,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须建立“股东-董事会-高管”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有效防范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公司的有效和谐运作。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仅是公司治理改善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和谐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公司与员工的关系问题,公司与员工间的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员工在公司中的地位、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员工是否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以及员工的工作环境、报酬等问题在中国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情况先出现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对立。

特别是随着员工自我意识的增强,员工要求参与公司管理以及获得公司尊重的要求将日益强烈,妥善解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公司治理内部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方面。

(二)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

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解决好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好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即解决好公司的外部治理问题。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以及生态环境等,公司与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归结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为满足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内在要求,对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和社区居民等所承担的一种义务或责任。哈罗德•孔茨认为,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其他主体的影响。最近几年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在使企业社会责任朝着可操作的方向前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是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方面的认证体系,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即明确提出了如何规范公司与顾客、供应商、环境、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SA8000对于建设公司及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引导和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无论是协调公司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还是协调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都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当前公司治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司治理,本身就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促进,公司治理自然地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同时,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处理公司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时,公司治理中的一些理念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出版社,2004.

[2]李维安,王世权.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4).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职生 充分就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和谐之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课题。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探讨高职生的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生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高职生就业面临的是个体的工作需求和社会工作岗位供给之间的供需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高职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指出,和谐社会应该存在八种社会结构的和谐,其中,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都与就业有直接联系。高职生的充分就业对实现上述四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二)高职生充分就业是保障民生的根本问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成本采用分担机制,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的投入相当大,由此带来的就业期望值也高。如果体现民生之本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就会遭遇危机,他们的焦虑感就会不断累积,影响其今后的发展。从家庭层面来说,倾其所有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由希望变成失望,对家庭其他成员和周边人的影响十分巨大,如果引导控制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行为,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高职生充分就业是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前提 

发展的根本在于创造,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就是创造发明的历史。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活劳动是潜在的、不能储存的劳动。脱离社会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对整体社会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它不仅影响社会成员创造能力的有效发挥,而且也影响社会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表现为各类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抑制,社会成员无法产生归属感和生存动力,从而丧失了主动融入社会、创造财富的意识,影响了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造成社会成本增加。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青春洋溢,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他们既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又是我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与自主创新水平的希望所在。在我国总体人力资源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大批高职生踏入社会、充分就业,必将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高职生就业现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一)高职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由此而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在2004~2009年分别为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40万。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2004~2009年分别为73%、72.6%、71.8%、70.9%、68%、68%,而高职生的初次就业率在2004~2009年为50%、51%、52%、53%、58%、56%,由此可见,高职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瓶颈”。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大批高职专门人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在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高出几倍至几十倍。从这一形势看,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二)高职生就业现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高职生就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工业现代化的迅速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必须靠生产一线上的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早就证明,外资、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都可以引进,但唯独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只能靠自己来培养。为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国家投资新建、扩建、改建高职院校,加快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就业上却出现了就业率低、就业难的现象。高职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他们毕业即失业,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甚至荒废状态,不仅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加剧社会不公,影响高校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功绩”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所抵消。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毕业后可以获得更好地发展。如果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毕业即失业,其为接受高等教育而进行的投资得不到回报,易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也会对人们今后进行教育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学生是办学的主体,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

3.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影响和谐校园建设。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已基本发育成熟,但心里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大了在校高职生的心理压力,易引发大学生忧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以及思想稳定,从而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调控职能,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的和谐 

1.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供就业岗位。经济发展是带动就业的“火车头”,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第一,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有资料表明,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实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兼顾的发展战略。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和中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缓解当前高职生就业工作中的结构性矛盾、地区性矛盾以及企业之间分布不均衡的矛盾。第二,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其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在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65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高职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现有六百多万民营企业,随着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民营企业将是高职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2.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纠正就业市场中运行的不规则行为和偏差,畅通就业渠道,建立和谐的就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用人单位因学校、学历和专业所产生的就业差别和歧视,杜绝暗箱操作。同时,政府必须加大与高校毕业生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扩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自主用人权;完善与毕业生相关的就业立法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实现所有从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并使之能随从业者的就业岗位变动而在全国自由流动,减少就业风险,解除高职生的后顾之忧。 

3.拓宽就业渠道,引导高职生多元化就业。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高职生多元化就业,激励高职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鼓励高职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应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政府要进一步清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职大学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同时,还要支持高职生自主创业。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的,可给予一定的职业培训补贴。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 

 (二)高职院校要调整办学思路,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 

1.积极实施特色化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培养的大学生不是简单的劳动者,而应是具有自身核心价值的劳动力、生产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就不能盲目向本科院校看齐,在教学与学生管理等方面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密切注意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整办学思路,优化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特色人才。 

2.推动产学结合,尝试“校企联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同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职院校要大胆尝试“校企联姻”,通过和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倾听企业对学生的反映,采纳企业对学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建议;另一方面可与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尽可能地缩短学生素质与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把就业与实习结合起来,形成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3.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其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和心理测试,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如大二对学生进行社会职业知识的教育,使其明白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岗位职责、基本技能要求。给大三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提高其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此外,还要进行实战演习,强化求职技巧,安排模拟面试训练,加强毕业生职业心理辅导,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 

(三)高职生应坚持和谐发展,提升就业能力 

1.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一是要树立通过自己劳动取得合法、固定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改变以前只有当干部、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观念,不要只盯住大城市、大单位、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岗位。二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先融入社会,在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我价值,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根据社会需要就业,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观念,进而实现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第7篇

论文摘要: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深刻认识开展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重要性和作用。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诚与信结合起来,表达的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做到真诚实在,言而有信. “诚信友爱”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越发显示出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的文献情报中心,是知识信息、精神产品的聚集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作为终身教育的最理想文化教育的职能机构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在高校图书馆开展诚信教育在当今的社会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

(一) 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新课题

诚信观念的形成不是天生或自然形成的,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道德观念,诚信是需要教育并离不开教育的。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它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虽然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组织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但它的教育受众面具有其他机构所无法相比的广泛性,每个学校成员都有使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的权利,因此图书馆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同样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道德基础,提高诚信水平,构筑高校文化群体诚信形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赋予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是高校的基本教育功能。由于在历史的进程中,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对部分不诚信读者,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社会赋予的教化责任和义务,不但要带头做诚实守信的表率,感化他们,还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高校进行以诚信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将会对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构筑和谐单位产生深刻的影响。诚信教育不仅是推进和谐图书馆本身的建设,履行育人职责的需要,还将通过高校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现在,未来的和建设。这是时代赋予图书馆光荣使命。

(二)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现实课题。

当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讲诚信、见利忘义、言行不一、尔虞我诈的现象,甚至形成了诚信危机。这些现象对大学图书馆也产生了难以避免的影响和侵蚀。馆员之间,互相闹矛盾;学生读者,损坏书刊;恶意下载数据,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主体的权益;严重馆藏资源,不断流失……殊不知,为人教育者,在教育学生读者的同时,自己却在一步步远离诚信、丧失诚信。部分图书馆员不能树立“诚信至上”的道德意识;而受教育者也难以作到诚信。诚信教育不到位,缺乏“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严重影响了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在全体馆员和读者中强化以诚信为中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整顿校园秩序,维护和谐环境,培植良好的学风、校风,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二、开展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一)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和谐图书馆的核心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馆内各种关系的和谐是和谐图书馆的根本。图书馆的人际关系存在与管理者、馆员、读者三者之间。要恰如其分的把握好管理者、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有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以外, 还要有共同遵循的道德基础,那就是诚信。在诚信体系中,管理者诚信是关键。管理者要得到馆员的尊重和信任,首先自己必须诚信,言出必行,为员工做出表率。如果管理者带头讲诚信,就会对员工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员工就会纷纷效法,营造出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诚信是同事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图书馆员工身份经历、工作岗位、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不尽一致,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突实属难免,只要大家都以诚相待,形成诚实互信的道德氛围,就能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利益关系可以得到协调,出现的矛盾能够缓解和化解。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馆员能够满腔热情地接待读者,对读者的咨询或者求助都能给予回答,并且超预期的满意,那么读者将愿意与馆员建立互动,进而产生长期信任。可以说,诚实互信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在图书馆培育新型人际关系,构建相互信任相互负责、融为一体、富有生气的和谐图书馆。

(二)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下之大本”,并提出了“民贵”思想。这一思想适用于图书馆。就是“读者贵”即要把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听取读者的意见才是真正的诚信。要求图书馆及馆员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能使图书馆失信于读者,从而降低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也就促使馆员能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读者”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有计划、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信息,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能够更快捷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开展文献借阅、参考咨询、网上信息服务等各种服务,创造出幽雅、舒适的阅览学习环境。

(三)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创造出人才辈出的育人环境。

中国素有以诚待人、以诚为本的优良传统。先圣孔子就把言而有信看作人们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他说: “信则人任焉.”意思是说诚实守信者,才能使人对其所作所为有信心,而敢于对其委以重任。开展诚信教育,忌只看文凭,重学历,轻实际,否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有能力、有才干的馆员的工作热情。做到充分调动积极性,真正读懂“以人为本”的内涵,发挥专长,提升全体馆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将全体馆员的思想行为统一到发展目标上来,让众多的个人才智凝结起来,形成健康的群体向心力,减少内耗,促使合作,提供能为全体馆员所接受,用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约束自己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标准及行为规范,让全体馆员在认识到自己工作意义基础上,加强职业信仰的培养,激发起更加主动的诚实进取的工作干劲,从自我做起, 用相互影响和效仿建立一个诚信可靠的人事管理体系,着力创造人才辈出的育人环境。让图书馆洋溢出更为健康向上的诚信精神面貌。

三、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探索与实践

如何围绕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创新图书馆管理,开展和进行诚信教育呢?

(一)构建诚信教育的平台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诚信教育重在知行统一。要防止因教育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带来教育成果的泡沫现象要引导学生读者自觉主动进行思考,领悟与践行,在自我教育中认识自己,在自我管理中规范自己,在自我完善中提高自己。诚信道德要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基于以上的思想,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于2008年上半年开始在阅览室实行“自主管理、全天开放”的新的管理服务模式。阅览室不设管理员,读者随时自由到阅览室阅览期刊。 即允许读者带自己的图书和书包进入阅览室看书、查阅资料或自习。

我们开始也曾担心书被偷窃,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在图书馆里安装电子探头。试用将近一年,读者反映良好,很方便,很自由,阅览室读者人数成倍增长。阅览室也未遇窃书“雅贼”。事实证明,当我们把读者当君子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君子,信任他们就是最好的诚信教育。通过切身的实践,接受诚信道德教育。

(二)新生读者入馆诚信教育

新生读者入馆是每年开学伊始图书馆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要切实抓好新生入馆教育,首先要在入馆前做好新生的教育工作,让他们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个全面的了解,强调读者遵守规章制度的重大意义,让读者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其次在新生读者真正进馆借阅时,馆员要在岗位上要时刻关注读者的言行、指导、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借阅风尚。

(三)形成诚信的图书馆的馆风,利用网络资源,培育诚信精神

要强化诚信道德宣传教育,造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舆论,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的道德氛围,培植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风尚。网络诚信是当今诚信教育的一个新空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要切实重视网络诚信教育,加强上网行为的引导,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特殊环境里,培育网上诚信道德,防止和避免网络行为的失控,要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诚信教育资源,为塑造自身现实的诚信道德理想人格服务。

(四)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加强图书馆馆员思想道德建设,完善服务,为读者树立诚信表率和楷模,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图书馆要讲诚信,办事要公正、公开、公平,不弄虚作假。如图书馆应要求所有的厅室对所有的读者开放,其实诚信是相互的,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保障读者的文献阅读权益。同时图书馆的馆员也要注重诚信,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用诚信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榜样。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从而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郭连生.读者失信行为调查分析与高校图书馆诚信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72-74.

[2] 王申荣.浅议高校图书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116-117.

第8篇

关键词:工会,和谐校园,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在规划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重要概念──和谐社会。。因此作为教育系统的群众组织──—工会, 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际和谐、安定有序” 和谐校园中,在学校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下,主动参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履行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把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维护好,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大有可为。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

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睦、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笔者认为,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正确理解和谐校园的内涵和特征。

其一,“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它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使之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的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是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其二,和谐校园不是一团和气、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表面和谐,否则,就降低了和谐校园本身内涵上的高远和厚重。我们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其主要特征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是内部关系协调,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三是师生员工宽容谦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谐相处;四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其三,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急功近利,要有长期思想准备。建设和谐校园如同构建和谐社会一样,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实现这一工程关键在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本质。正因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身上,而作用和影响于人的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规范、价值的引导、行为的调适、矛盾的化解、思想的约束、人际的融洽、活力的激发,等等,都需要我们在以人为本思想引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一步步去实践、探索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

二、高校工会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作用

1、动员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最深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进,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没有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工会参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的建设职能,紧紧围绕校院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自觉地服务服从于大局,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新途径、新办法。创设多种平台,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水平、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竞争能力等素养,增强教职工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感、职业道德观和新时代哩念。通过工会开展的富有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的活动,把教职工群众潜在的智慧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把蕴藏在教职工群众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教职工群众最大范围的动员组织起来,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保障作用

和谐社会是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权益的社会。维护职工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也是工会组织履行基本职责的主体实践。在高校中,工会要维护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政治权益,民主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而工会又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工会参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要充分履行自己的参与和维护职能,疏通基层民主渠道、保护教职工民主权利,建立民主参与机制。学校的重大问题决策和改革举措的出台,必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形成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化、内涵深入化、渠道多样化、监督群众化、评价规范化”的工作格局。这些均有力地维护和保障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意志表达权。

3、凝聚作用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它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 所制定的各种规章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遵循,全社会成员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教育工会参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就要充分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能, 发挥工会的特点和优势,在教职工中大力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 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用身边先进教师的先进思想带动和影响整个教师队伍。通过“评优选先”把教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凝聚到党的方针路线上来,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来。

4、纽带作用

和谐社会应是沟通的社会,是上情下达、下情也能上达的社会,是能够及时发现矛盾, 迅速解决矛盾的社会。工会与职工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 工会参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就要发挥校党委和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 利用校务会、班子会、教代会、会员群众接待日等载体, 通过上下纵横的组织体系和人数众多的积极分子, 建立职工思想信息反馈机制和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网络, 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各种心态, 洞察职工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呼声,预测和分析职工队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时准确地予以反映。通过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减少由于信息不畅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把暴露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构建和谐校园

在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工会要抓住高校深化改革、协调结构、提高质量的契机,主动积极地推动工会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工作力度、在创新中打响工作品牌、在创新中展示工作效果,用效果支持学校的发展,通过作为提升地位,通过作为巩固阵地。

1.以教代会为工作载体,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和机制,强化教代会具体职能和内容的设计,从源头上充分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行使民主监督、管理的权利。通过校院两级教代会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进“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办学理念的落实,有效地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展示自己组织、协调、维权的职能。使得教代会和工会通过对学校权力运作和目标责任的监控,充分展现向学校中心工作的渗透和支持能力。

2.以“建家”活动为载体,拓展“家”的功能,提升“家”的层次,为“和谐校园”建设做贡献。

工会要抓住“建家”的契机,把这一阵地中的生活关心进一步拓展出人文关怀、品德教化、弱势群体扶持的功能。。把八小时以外空间与八小时以内空间有机结合,在开展“三育人”活动中,通过开展展示型、谈心型、宣讲型、专家传带型等教育形式,紧扣师德师风的建设重点;针对青年教师的生活、学习困难,在“家”中积累条件,改善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起到拴心留人的作用;针对快速发展带给部分教职工的精神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情况,有目标地开展个性化开导,努力在更大程度上化解矛盾等。

3.以“纽带和桥梁”为载体,展示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的特点。

紧扣学校的中心工作,有效组织各级工会组织和全体教职员工,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平台建设、发展空间拓展、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园学术文化环境营造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突击队的作用。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参与来提高自身素质,体现自身价值,并从中发现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积极为党的组织推荐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的后备干部人选。

4.以“人才培养”为载体,促进工会组织开展学术研究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活动,组织教学基本功大赛、双语教学竞赛、各类学科的科技创新发明竞赛等,促进新人辈出,并引入到大学生“三创”教育的大课堂中来,拓展工作空间,沟通师生联系,挖掘教职工的潜能,提高教育效益,服务学生成才,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和科技文化氛围,凸现育人功能大胆创新。。

抓好“载体工程”建设,是打造工会工作品牌,展现工会作为,巩固工会地位,更好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更好地保障教职工权益的需要,也是高校工会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是高校工会勇担历史使命,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时代选择。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申沛,冯永平.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5,(2).

【3】 史玉娟.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7).

第9篇

1.和谐社会的概念

和谐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在我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就不乏有关和谐的观念和对和谐社会状态的憧憬。《易传》所谓的“保合太和,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惠施宣扬的“汜爱万物,天地一体”,《春秋繁露》所载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及张载所径直表述的“天人和一”,如此等等,表明和谐观念向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中的这种和谐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古代社会原始和谐状态的反映。现代化进程打破了古代社会的原始和谐,但它同时也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和谐状态的重建创造了条件。古代文化和哲学中的和谐观念就成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利用的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就此而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概念以及加强党的相关能力建设的要求,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和高扬。

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和谐社会的特征

2.1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2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2.3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2.4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2.5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2.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医药高校图书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我国和谐型社会的构建已迫在眉睫,有些工作已经开展。作为药学信息资源重要集散地之一的医药高校图书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使人们经常处于紧张和超负荷状态,还有工作、生活中许多不良嗜好,常常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多负面作用,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时,医药保健事业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因为无论何种职业,只要身心健康,才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医药人员正是人们健康的忠诚卫士,他们首先要成为学习者,不断学习,提高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无疑是诸多社会组织和教育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不断更新的药学专业知识,满足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可以说,医药高校图书馆既是培养医药人才的摇篮、医药工作者终身教育的理想园地,又是人们健康咨询的理想机构,是药学领域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重要教育基地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医药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可满足和谐社会全民普及药学相关知识的愿望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利用图书馆这块先进文化的阵地普及药学知识,对提高人们的科学用药知识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医药高校图书馆具有图书馆的共性,从这一点来说,全体社会成员在需要药学科普或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有明确的学习、咨询和受教育机构,这一特性为和谐社会全民普及药学知识提供了场所。

3.2医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断更新,可满足和谐社会终身普及药学相关知识的要求

医药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药学信息资源,其中药学文献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是其他任何信息机构所没有的。这些文献都是医药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工作者在大量医药学者的配合下精心挑选出来的,将沟通阶段性普及和全民尤其医药工作者终身学习的渠道。医药高校图书馆特有的资源优势恰好满足了读者终身学习的要求,为读者终身学习提供了平台和信息保障,使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

3.3医药高校图书馆读者至上的办馆宗旨符合和谐社会读者自主、灵活的学习特征

作为和谐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读者作为药学知识的普及主体是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其普及权利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前我国公民主要接受学历教育等阶段性教育,过了这一阶段,有些人就会吃老本,或者想学习而苦于没有合适的场所和时间。医药高校图书馆开放时间的不断延长、服务方式的不断丰富可不断满足读者自主学习、灵活学习的特性,同时,利用特有的环境形成和谐学习型组织,在和谐学习中相互激励启发,使普及医药知识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读者在和谐学习中具有完全的自主性,自我决定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和形式,充分利用医药高校图书馆,利用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便利的学习场所而使其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3.2医药高校图书馆馆藏药学资源的全面性符合和谐社会普及内容广泛性的特征

和谐型社会强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强调科学知识的普及。对药学而言,医药高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药学信息资源,如药学专业期刊、图书、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以及大量的医药学数据库、药学信息导航系统、医药教材、医药辅导读物、药学科普读物、大众医药保健等,内容及其广泛,可面向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求。

3.5医药高校图书馆特有的技术优势为读者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奠定了基础

随着各种现代通讯、计算机等文献处理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医药高校图书馆已不只是文献信息的收藏地,而且还提供各种数字化的药学信息,大量药学、医学、专利等相关数据库都可以通过图书馆进行检索,而且正在突破传统教育和普及的时空局限,吸引更多的读者。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和形式的多样性给医药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药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为全民终身学习、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3.6医药高校图书馆特有的人才优势可为读者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

随着医药高校图书情报专业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馆员们在长期的信息服务中,积累了收集、整理、检索和分析问题的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和能力。其专业已经涉及到药学、医学、食品、卫生、营养、药品法规、医药信息学、医药营销学、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外语等多个学科,在图书信息服务方式、服务领域、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创新能力,在知识、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这些复合型人才不仅可为医药工作者提供深层次的专业信息服务,而且还可为普通读者提供一般的、高效的医药学科普方面的咨询服务。

3.7医药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吸引和谐型社会读者对图书馆充分利用

医药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信息服务中,和许多医药公司及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此外,医药系统许多医药科技查新工作设在医药高校图书馆,这些查新工作对医药科技和医药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所出具的查新报告在科研课题立项和成果鉴定等评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科研人员、医药教育工作者和医药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非常有利。医药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和信誉,吸引了上述单位和个人对医药高校图书馆加以充分利用。

4.重视医药高校图书馆工作,确立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

图书馆是先进文化阵地之一,图书馆是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医药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祖国医药人才的摇篮、作为公民身心健康的信息保障机构更应牢记办馆宗旨,加强建设。

4.1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机遇,实现高校医药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医药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大学专业图书馆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医药高校图书馆应增强忧患意识,利用自身资源和技术、人才优势,转变观念,爱岗敬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馆员自身综合素质,明确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定位,将服务对象从培养药学接班人、医药教育工作者扩充到广大药学专业人员至普通民众,同时重视和兄弟院校、科研单位、信息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协调关系,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以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4.2热爱医药高校图书馆工作,身体力行,从我做起

目前我国医药高校图书馆稳定发展,但与国际图联标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医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充分利用图书馆这块先进文化阵地,为全民普及医药常识、科学用药、增强人民体质,为营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为图书馆履行在和谐社会中的职能贡献一分力量。只有强健的体魄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而医药高校图书馆正具备了这种专业优势,我们应抓住大好时机,当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先头兵。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健康,和谐,体育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群体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先哲孟子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突出了“和”的地位和价值。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人际和谐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群体和谐是社会安定的核心;天人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

新修订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共三项: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3,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包括(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3)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点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原来的单一的身体健康,有没有疾病,逐步转换为从多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特别强调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这样,体育教育不仅要强健学生的体魄,更要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而这些优秀品质的的形成要在体育教育中逐步的培养:

1, 在体育教育中通过合理设置目标,使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培养自尊和自信。

2, 通过体育中自尊和自信的培养,将这些优秀品质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形成珍惜生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伴随其一生。

3, 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中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和日常生活中不免会产生许多不良情绪,不良的情绪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过激行为,在体育教育中教会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众所周知,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产生愉、转移注意力、释放消极情绪等,当学生学习压力大或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可以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调节情绪的变化,消除不良情绪。

4,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在安排一些体育项目时,让同学们知道,为了达到目的,需要克服身心疲劳,消除厌倦、胆怯、慌乱等消极情绪,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一定程度的身心劳累等,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5,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需要身心的相互作用,因此,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6,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与集体融为一体,在各种体育游戏和球类竞赛时,“矛盾”和“冲突”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才能学会如何面对同学、家人和社会中不同的人,逐渐形成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态度体验尊重和被尊重的感受,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7,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体育活动都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在体育教育中,合作是体育学习和活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团队精神需要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形式强烈的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识。让学生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8,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和环境都为学生很好的提供了模拟近于成人社会的最佳背景,他们身在其中获得的经验不仅会影响他们终身的体育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他们整个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作用,而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段建伶主编:《从和谐自我到和谐社会》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

第11篇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笔者从分析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出发,探讨图书馆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

2004年9月,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同时也向全党提出当前历史任务,给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大方向。只有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健康稳定,国家才能长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努力追求的理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中,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彻底改变观念,体现和谐社会精神,对此图书馆要有清醒的认识,本文拟从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求教于同行。

1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1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图书馆在体现自身价值、寻求政府支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看到了图书馆在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图书馆社会效益的非直接性,凸显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价值。图书馆在调整职能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文化事业做贡献,更好地为地方领导的“政绩”锦上添花,甚至雪中送炭。图书馆尽量贴近国家政治重心,紧密联系当前实际,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围绕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财富保存者和社会教育、知识传播者的作用,真正体现图书馆作为社会大众深造、进修、终身教育的“没有围墙大学”的功用;二是抵御文化侵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明显,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人类许多文明瑰宝、精神财富正受到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腐朽文化、拜金享乐主义的无情侵蚀,许多优秀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的遭到损害,有的甚至已被湮灭、同化,有的危在旦夕,对人类文明安全、各国文化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一旦一个民族的文化消失了,这个民族也就从世界民族之林中消失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财富保存者能够担当起抵御资本主义文化侵略的责任和义务,起到保卫我国文化安全的战斗堡垒作用,因为图书馆有识之士深知,一旦文化消亡了,图书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1.2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人们业余精神娱乐生活

最根本的目的是确实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贴近国家政治重心,发挥社会功能,密切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文化教育工作和活动。比如福建省图书馆邀请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到福州开题为《城市个性与城市文化》的讲座,近千人的场地座无虚席,受到了福州市民的热烈欢迎,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提高和加强。又如,最近易中天、于丹、纪连海深受老百姓喜欢,其书《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颇得大众喜爱,正处热销之中,尤其是易中天的《品三国》,引起了广大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公共图书馆抓住机遇,多购入这些书及相关图书,加强宣传,让更多的读者到馆借书,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体现价值。

图书馆在提高我国公民国民素质,抵御西方文化侵略,保护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占领文化阵地,丰富人民大众文化生活等社会建设中体现了巨大价值,图书馆在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缩小信息鸿沟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上述的图书馆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

1.3为地区实现文化战略添砖加瓦

图书馆改变观念,改善自己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贴近国家政治重心,体现自身社会文化价值,进而改善自己的生存、发展环境。在当前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中确实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从而让政府看到公共图书馆存在并发展的重要意义,争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实现地区文化战略添砖加瓦,尤其是处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图书馆,如广东、上海、北京、深圳、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省、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强市的战略目标,图书馆抓住机遇,调整好职能和目标,努力开展工作,在省市实现文化战略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并且达到自身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2图书馆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

2.1改变观念,积极参与

长期以来,图书馆工作人员意识上形成一种错误观念,认为自己是国家工作人员,岗位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性质,干好干坏一个样,一不会下岗,二不会少拿一分钱工资,一旦捧上了这个饭碗就不怕失业下岗,具有浓重的“吃皇粮”、“铁饭碗”思想。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改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2.2建立相关制度,优化管理

当前,图书馆没有建立有效的人员“出口”和人员激励机制、工作考核制度。因此造成图书馆工作人员被动地为社会大众服务,等着读者上门借书,观念保守,甚至有的馆员素质低下,常与读者大众发生纠纷。且不论国内发生的“国图事件”和“苏图事件”,馆方和读者谁对谁错,他们已使公共图书馆甚至其馆员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加上图书馆与大众媒体沟通不足、有的馆员又与读者沟通不足,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已在某些程度上陷入困境,这不利于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故图书馆应建立人员分流机制和业绩考核制度,并制定相关处罚措施,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先予以教育,对屡教不改或是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轮换岗位,再不合格者直至分流,取消“铁饭碗”制度。此外,还应建立图书馆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公共图书馆“进人关”,逐步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到图书馆工作。

2.3加强图书馆职业精神教育

部分公共图书馆员缺乏较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对图书馆工作这一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图书馆员敬业精神淡化。因此,应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馆员素质,在对馆员的教育和考察方面,要业务技术和人文素养并重,使馆员对图书馆职业价值的认识上升到哲学高度,意识到自身作为社会公众信息公平获得使者的巨大价值,意识到自身作为社会文化、知识传播和保存使者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尤其是在保障社会底层民众信息公平获取权方面,更是不可替代。

2.4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财务管理

一是加强馆员教育,使其形成节约意识,制止铺张浪费,节省办公费用,并且建立监督机制,把节约纳入馆员考核范围,与馆员的职称评定和职务提拔相挂钩,有效制止浪费;二是要做好基础工作,强化规范化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独立的财会机构,配备称职的财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监督;三是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财务管理水平,争取实现图书馆财务管理的良好运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四是要优化资金的配置,有的馆领导宁愿买大部头书以充当“镇馆之宝”,而对群众喜欢阅读的图书购之甚少,应当改变这种状况,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购买读者喜欢的图书上面,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促进社会公众信息公平获取,构建和谐社会。

2.5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待遇

馆员待遇差,比如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在学习进修、职称评聘、职务提拔及科研条件等方面,都比高校系统的其他知识分子群体来得差。待遇差又造成社会地位低下,馆员一有机会就“跳槽”从政或另谋高就,把图书馆工作当成“副业”,另外再搞一个“正业”,做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有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待遇,才能够稳定“军心”,保证图书馆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和谐。

2.6积极开展公关活动,促进图书馆事业与社会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

当前,图书馆应为保障社会公民信息自由获取权利以及社会弱势群体信息平等的实现而努力奋斗,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并体现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图书馆事业与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良性和谐共同发展。比如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图书馆在促进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争取到作为社会公众一员的苏李秀英女士150万元捐款,图书馆在获得社会支持后既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又回馈社会,投入到社会文化事业中,从而实现图书馆事业和社会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从思想上意识到“吃皇粮”思想的错误性以及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欠缺,彻底改变观念,确实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强化图书馆工作职业荣誉感,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沟通,力图改善并提高图书馆及馆员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事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韩楠.新时期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

[2]张思辉.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5,(4).

[3]陈伟.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低谷”现象的信息政治经济学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论坛,2004,(8).

[4]孙德宏.对我国图书馆公众形象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9).

[5]吴慰慈.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图书馆,2006,(1).

[6]陈超.国内外研究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J].图书馆杂志,2002,(2).

[7]易淑英.加强图书馆馆风建设之我见[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6).

第12篇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克尔凯郭尔; 人生三阶段

中图分类号: B08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32-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虽然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概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但是,和谐社会的建设指导理念仍然需要更加细致的研究与进一步的完善。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作者认为,研究这种指导理念的工作应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社会)的关系;第三,人与自我的关系。在本文中,作者只想在人与自我的关系方面尝试做一点基础性的研究。

一、 “个体哲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毫无疑问,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过于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与道德,再加上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特殊性导致了我们变相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从而使得我们对西方的个人(体)主义形成了许多的误解和偏见。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要完全抛弃集体伦理主义而投靠个人主义的怀抱,我在这里只是要强调,我们不能在这个现代化因素越来越多的社会里再像过去那样不重视个体及个体的独立与个性的价值了。

以商品-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一方面需要“个体性”的人,另一方面也通过自身的机制将社会人分离开来而个体化。暂时抛开西方关于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的理论丛林不管,我们自己在自身的市场化过程中对个体“孤立感”的感受逐渐增强不是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吗。

因此,当我们以商品-市场经济为基础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我们难道可以忽视“个体”这个基本的维度吗?我认为,“个体”,“个人”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子”、“细胞”、“微观层面”,而且,最重要的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已经开始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建立起来的新的“地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必须在“个体”的层面重新认识社会,乃至重建社会。

所以,在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理论的时候,我们应该自觉地关注“个体”及相关的个体哲学。由于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不仅触及了关于“个体”的诸多根本性哲学问题,而且还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理论,因此我们在“个体”方面发展与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时,就必须认真对待西方的这类理论成果,这不仅包括20世纪西方曾经风靡一时的存在主义,而且还要特别注意克尔凯郭尔(S ren Kierkegaard,1813~1855)的哲学思想。

在这里作者之所以强调克尔凯郭尔的理论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是因为“克尔凯郭尔是所有生存哲学思想家的鼻祖。他是近代明确地追求做生存式思考的第一人。”[1]其思想不仅是原创性的,而且与现代存在主义比较起来,还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二、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三阶段”著名思想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丹麦刚刚开始伟大的工业化进程。虽然当时的丹麦像德国和西欧的其他地方一样流行的是黑格尔哲学,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自己的哲学思考方向――个体哲学。尽管他关于个体生存的哲学思想不被时代所器中,但却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

在他丰富多彩的个体生存哲学思想中,最著名的就是“人生道路三阶段”的思想了。

他认为,个体人的生活有三种基本的生活模式可供选择。它们是:审美的生活、道德(伦理)的生活和宗教的生活。对他来说,这三种生活模式、生存境界具有时间上的先后递进关系,即审美的生活道德(伦理)的生活宗教的生活。所以,三种生存模式也是个体人完整生命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

审美生活,审美阶段的本质是直接享受感官和艺术美感的生活。但是“以审美模式生活的人无法真正控制自己或自己的处境。他的生活状态是典型的漫无目的(ins Blaue hinein)。他只‘为眼前’而活,总是通过享受、兴奋、兴趣去打发每个瞬间。”[2]其结局是之后的空虚和悲观厌世。

道德生活是个体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去履行普遍的道德义务,与人类社会所要求的东西协调共处的生活。其特征是以责任和义务为生活的重心。尽管道德生活很高尚,但他不能最终克服人在面对死亡和无限时的恐惧与颤栗,不能解决人的灵魂的终极问题。

宗教生活,对于克尔凯郭尔来说,宗教生活是他人生的最终选择,最后皈依,也是他生命的最高阶段。他的整个哲学努力就是为了走向上帝,来一种“绝望的一跃”,彻底摆脱纠缠其一生的精神痛苦。赵甲明先生对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生活做了这样的评断,他说:“因此,克尔凯郭尔的宗教人生,实际上指出了在大工业时代和大众社会,‘孤独的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真实存在,只能依靠一个无法证明的信仰,一种无法证明的激情,一个超越一切的永恒实在――上帝,即成为一个基督徒。”[3]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这三种生活模式之间是明显存在着鸿沟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三种生活模式的选择和坚持也是非常矛盾和痛苦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三、个体生存的完整、矛盾与和谐

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概括起来显示出一个链条:个体(个人)基督徒。即是说,个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基督徒才是个体最真实的生命。但是,个体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基督徒的过程却处处都充满着陷阱,这个过程是一个交织着欢乐与痛苦、理性与困惑、清晰与模糊,对立与和谐的心路(天路)历程。而这个过程对我们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微观个体”之和谐生活却蕴藏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为人们审美生活的满足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并且,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也是审美生活。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审美生活的缺点?如何帮助人们从审美生活里超越出来,担当起社会和国家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呢?人们的宗教生活在现代社会又如何得到高质量的满足呢?这三种生活模式之间的关系我们如何处理呢?人们应不应该在这三种生活模式中有一个唯一的选择呢?豪无疑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和谐是大有帮助的,同时,如果每个个体都做到了身心和谐,那么我们的和谐社会不就具备了宝贵的微观基础了吗。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我们没有必要必须最终只选择一种生活模式,这不仅不必要,而且也不可能。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以哪一种生活模式为中心呢?这个问题应该交给每一个个体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理想、条件来回答。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好这三种生活模式的关系,实现身心的和谐和幸福的生活。我认为,在这个方面,首先我们要树立一个明确的观念,就是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矛盾的。“人是一种合题,是矛盾的合题”[4]其次,我们必须保护每个个体审美生活的基本条件和权利;再次,个体的审美生活必须要受到社会和国家道德和法律的限制,而且,每个个体都要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必要的时候要走出自己的审美生活,履行自己的道德职责;最后,社会和国家要尊重个体宗教生活的权利,并积极引导和保护公民的宗教生活。至于怎样最终做到个体的身心和谐,除了社会和国家提供的基本条件外,就只能依靠个体的不断努力了,因为人生的真理不在个体之外,而在个体的心灵之中。

参考文献:

[1][4](德)彼・沃得.克尔凯郭尔[M].鲁路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