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教师学习计划

体育教师学习计划

时间:2022-03-18 07:3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教师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教师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体育 田径教学 合作学习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的特殊性,积极开展适合他们的田径教学活动,体会到田径学习的乐趣,提高体育锻炼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田径训练习惯,是每一个初中体育教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而传统重教不重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一直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它重视学生的需要,利用教学中的各种动态的发展因素,促进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1]。下面将针对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的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一)加强学生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

在初中田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比如以组为单位进行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接力赛的项目,例如4*400接力跑。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接力赛技能之后,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比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从而为了集体的荣誉与利益更好地进行训练,提高相关的体育技能。而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获胜之后还会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帮助,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就训练的动作及速度、耐力、爆发力等状况进行评价,并且交流自己训练的经验与感受,形成互相帮助的一种学习氛围。如此可以让学困生及时得到同学的帮助,积极勇敢地进行训练,增强自信心。而对于那些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训练的热情。比如在训练铅球这一体育项目时,学生之间可以就对方的动作、姿势等进行评价,然后那些训练较好的学生可以向其他学生讲授一些自己的训练技巧,从而实现共同的进步[2]。

二、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初中田径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初中生本身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

(一)积极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帮助学生制订适合的计划后一定要让学生先清楚自己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然后再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制订好计划后还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安排相关的学习进度,保证学生计划的执行。而在这个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讨论,不能一人独断。比如针对初一的一名女生,她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锻炼自己的耐力品质,教师可以建议她尝试训练800米跑或者1500米跑。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具体的交谈之后,再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及训练方法的选择,确保教学计划的可行性。

(二)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制订好学习计划之后,为了保证学生严格地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学习计划随时地进行自我提问,从而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控制能力。同时,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依据课堂中的信息反馈渠道调整自己教学计划及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在教学中每一个步骤都要及时提醒学生,避免学生出现急躁冒进的情况,让学生踏实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自我监控之中的控制能力。

(三)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地评价自己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监控,调节好自己的学习行为及过程。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可以先让学生介绍师生之间共同制订的学习计划,并且进行自我分析。然后根据自己在计划执行的过程及自己的表现,与教师交流,最后就自我监控的能力及学习的心得进行评价。这种学生自我评价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及交流沟通方面的障碍,从而解决问题,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

三、结语

在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改进,更有利于学生在初中这一关键时期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开展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还要不断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加强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第2篇

通过反复的思考,我认为应当引入“快乐体育”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改进体育教学,切实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一、“快乐体育”的教学特点

“快乐体育”是构建充满挑战性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自发自主地学习,充分体验运动内在乐趣的教学法。其特点是:

1.以“育人”“育心”为出发点

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制订,直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调控,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为学生自律学习、创造性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上实心球课,在投掷角度上,原来我总给学生讲45°角,学生感觉很抽象,角度总是找不准。现在我利用情境教学来诱导,在两根柱子的适当高度拉上一根绳,绳上挂几幅当靶子的照片,让学生用实心球来投射靶子,学生兴趣很高,角度自然容易找了,腰、腹、手腕的动作也出来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根本点

“快乐体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享受运动,因此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不仅要与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体育基础相吻合,而且要与学生心理上享受运动乐趣的水平相一致。这就需要教师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掌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练习课上,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的山羊高度可以调整,排球网高度也可以调整,发球线可以适当缩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运动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快乐体育”的实施

1.创造有乐趣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紧密相连,只有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有效的刺激并为他们所喜爱时,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将潜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活动中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等与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快乐体育模式,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体育游戏中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贴烧饼” “三只脚” “大鱼网”等游戏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柔韧性、灵敏度、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易于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如果在课堂的不同阶段适当穿插不同的游戏,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把上面所说的“贴烧饼” “大鱼网”游戏穿插到准备活动中,把“高人矮人” “摸膝”游戏穿插到短跑教学中,把滑步移动的“数手指”游戏穿插到篮球课上,等等。在这类游戏中,学生们还能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上课的趣味性大大增强。

2.变枯燥项目为快乐项目

在体育教学中,球类、体操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兴趣度较高的项目,而跑步等活动则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我就经常把短跑改成接力项目,将全班分成几组进行接力比赛,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学生在一点一滴的成功中提高兴趣、增强体育意识。在长跑教学时,我运用竞争激励法,按学生能力分成优秀组、良好组和达标组,在各组内分别进行比赛和表扬,这样可以使多数学生有获胜的机会。即使失败了,也不至于灰心丧气。因为彼此差距不明显,只要努力,下一次就有获胜机会。

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培养、使用学生骨干,注重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重视学生之间的联系,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小组同伴一起制订学习计划,互相讨论、互相评价,获得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

三、“快乐体育”的局限

尽管“快乐体育”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各位体育教师应予以重视。一是“快乐体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快乐体育”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并且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非常了解。这样在组织教学和进行分组时,才能根据学生个体学习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和保证练习质量。否则,就很容易导致“放羊式”的现象产生。二是“快乐体育” 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较高。在基层学校中,大部分场地、器材不足。如果只有一个班上课,教师尚能按自己要求进行分组、使用器材。但大多情况下,都是几个班同时上课,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快乐体育”的开展,需要我们想办法克服。

第3篇

【关键词】快乐体育情感先行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7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表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法不完全一致;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IH”的现实;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管理强调统一,知识性不强等等。因此,为了基础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总目标。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教学与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体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快乐体育的概念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同时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人手,对学生进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 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实施措施

2.1快乐体育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的基点。快乐体育是以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为出发点来研究教与学的艺术及其相互联系的,它标志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组织,一直到体育教学环节的确定与调控,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体作用的发挥,而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2.2注意采取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为学生确立一个达到一定标准的共同目标,然后再进一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一目标,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身能力。而快乐体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享受运动,基于此,快乐体育提出学习目标不仅与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以及运动技能吻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上享受运动乐趣的水平相一致。为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的进度要自己决定,并给予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充分享受运动乐趣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产生学习的动机,在创新和创造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享受运动的乐趣和能力。

2.3注重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自练能力。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更要注重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互相观察,分析及归纳技术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已会技术与新学技术的内在关系,以及自己的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3 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3.1情感先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着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个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第4篇

1.1 研究对象:本文以永州市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等方法研究。

二 结果与分析

2.1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现状

2.1.1月永州市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师基本情况

表1 零陵区6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n=23)

显然表1显示零陵区农村初中学体育教师的男女比列不合理。调查得知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与学历层和城市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

2.1.2 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作量情况

表2零陵区6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表 n=23

调查显示虽然所调查的零陵区6所农村中学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是符合国家规定的,但是也有部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远远高于国家所规定,近年来,国家统一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学每周开 2~3 节体育课。[2]通过调查得知,被调查的零陵区6所农村中学都在学期计划中明确的规定了每周体育课程课时安排为 2 个课时,但是实际却存在着严重的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零陵区部分农村中学的体育课都安排其它科目。

2.2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的现状

2.2.1 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场地配备的现状

调查得出,大多数学校的田径场场地的面积不足,再加上多数学校上午一般都是主干科目,体育课总是集中在下午,使狭小的体育场地变得更加拥挤。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凹凸不平的泥地田径场,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下雨几乎不能使用。从被访问的各个学校主管体育的老师口中得知,相比较于文化科目,体育显的微不足道,学校对体育的投入少,就导致体育场地得不到修复。

2.2.2 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器械配备现状

据调查了解零陵区的6所农村中学中体操器材(单杠、双杠、跳箱)全部都有的 0 所,有其中1种器械的 5 所,没有其中器任何一种体操械的学校有1所。6所农村中学中,乒乓球,排球、篮球等常用的教学器材其数量少的很,个别学校还存在几百个学生只有几个足球的现象,而且学校对体育器材更新检修周期特别长,有的学校几年甚至更久才更换器材,极大的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工作,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3 体育教学现状

2.3.1 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开课率

据调查的永州市零陵区6农村中学有5所中学能正常开设体育课在学校体育工作中首先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教委统一颁发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每周开设2~3学时体育课。永州市零陵区6农村中学中有5所农村中学每周开2节体育课,反映出。大部分农村学校能按大纲要求保证基本开课学时。调查结果说明,在永州市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课开课率比较理想。

2.3.2 零陵区农村中学实施课程标准及依照教学计划教学的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零陵区农村中学实施课程标准的情况如下,有2所学校基本上按要求实施,其中有4所学校是实施了一部分,同时,调查了体育教师依照学校所规定的学习计划上课的情况,调查得知,零陵区农村中学存在严重的体育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具体表现有;其中有2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能够按照学校所规定的体育教学计划进行上课,有3所学校部分体育教师依照教学计划进行上课,还有1所学校体育教师根本就不按照或者没有教学计划 ,很明确的显示出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甚至完全不去考虑学生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都是由于汝城县农村中学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学校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教学所导致,最终使得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和管理水平都偏低。

2.3.3 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经过调查发现,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排列如下:田径项目、篮球、乒乓球。由于场地、器材和专业的老师的缺乏,导致羽毛球、健美操、排球、武术项目难以在当地开展。

2.3.4 零陵区农村中学常用体育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大多数都采用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而“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主要沿袭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主要遵循认识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将教学过程细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几个阶段。”通过访谈我发现,零陵区农村中学有很多的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了解的很少,且体知识结构低,根本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3.5 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评价

通过调查了解到,零陵区农村中学有对体育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学校仅有2所,对体育教师的教学从来没有进行评价的学校4所,其中已经实施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教学评的学校,评价标准主要看这堂课的教学过程精彩与否,他们都忽略课堂教学效果。

2.3.6 零陵区中学体育教师使用教学方法现状

调查得知,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由于缺乏学习提高的机会,导致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很难接触到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致使零陵区农村中学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较传统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是讲解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等,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素质教育时代体育教学的需求。

三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存在教师收入低、年龄结构偏大、男女比例失调,学历和职称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导致了体育教学质量的不高,都阻碍和抑制了零陵区各农村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 零陵区农村中学大多数学校体育场地缺乏,建造质量差且不合理,检查修复的周期十分的长。

(3) 在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方面,零陵区农村学校基本上能按规定开设体育课,但教学方法较为传统,而且领导和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课的现象十分明显。

(4) 零陵区各农村中学基本上能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课外体育活动,只注重形式,活动内容缺乏。

3.2 建议

(1)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尽可能的提高体学校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鼓励各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主动的搞科研,学校积极鼓励体育教师提高自己的职称层次,鼓励学校招生女性体育教师,学校做到高度重视体育教学质量。

(2) 加大对零陵区农村中学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不断的改善学校体育教学场地、教学器材设施的建设,缩短对体育器材的检修周期,提倡开展富有本地区特色的体育拓展项目。

第5篇

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师新学期教育计划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老师新学期教育计划1一、指导思想

我们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组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使每位教师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30%,学习发展生占50%。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目标任务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方法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

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4、讲究“巧练”。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6、跟踪检查。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老师新学期教育计划2一、分析全册教学要点(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

1、综合能力:能观察自然与环境的形、色、声、光之变化,喜欢动手接触多种艺术媒材,初步认识自我,体会亲情,有多感官感受和自我表现变化之美的兴趣。

2、活动能力:侧重探索美化自身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能力。

(想象、创作、表演、展示)。

3、思维训练:观察好奇、亲情自爱、审美兴趣、大胆想象。

二、全册教学要求

1、课堂准备、课堂引入、课堂发展、课后延伸。

2、收集与剪新信息、寻找与发现新材料、思考与设计新形象、尝试与创造新技法。

3、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课学后,会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动手做、评一评、我学会了什么?等感觉和感受。

三、全册教学安排

a)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欣赏课:漫游飞行世界、(一课时)海底世界多奇妙(一课时)

b)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五彩的泡泡(一课时)七彩虹(一课时)快乐的小鸟(一课时)昆虫王国(一课时)大鱼和小鱼(一课时)小动物和妈妈(一课时)。

c)第三单元:奇怪的形状:奇特的海螺(一课时)美丽的海星(一课时)神奇的大海怪(一课时)。

d)第四单元:迷人的色彩:动物的花衣裳(一课时)涂色游戏(一课时)我在天上飞(一课时)。

e)五单元:材料的幻想:漂亮的花纹(一课时)手套袜子的妙用(一课时)有趣的鞋(一课时)丑小鸭与白天鹅(一课时)会伸缩的动物(一课时)我们的动物乐园(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1、要以学生的趣味心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组织作为切入点,优化教材的组织方法,建成以学习活动过程和学生成长体验为主线的新体系。

2、突出“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创新教育理念,体现“内容综合化、教学活动化、作业弹性化、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性。

3、开发和使用图象、音响、互联网等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立体认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

4、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选择与提供观念新颖、趣味性和冲击力较强的视觉形象,同时也注意视觉形象的多样性与美术语汇的综合训练。

老师新学期教育计划31、认真贯彻落实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并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学生。

2、开展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坚持每天学生体育活动1小时,保证两课(体育课、体育活动)两操的和质量,并坚持每天检查评比。

努力提高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并逐步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体育。学生每月都要有一次体育比赛活动,如足球,篮球、跳绳、踢毽等比赛。加强教师的身体锻炼,每周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活动,增强教师的身体素质。

3、加强体育课的研究,认真学习新课标,熟读教材,每位教师要能熟练掌握自己所教班级的教材内容,而且在教研组活动中,每位教师要把自己所要教的内容认真归纳,系统梳理。

每位教师还要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积极撰写,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做到教学教研齐头并进,克服体育教师在教科研上欠缺的老毛病。教学要从每节课入手,认真研究,把上好每节课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要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积极参加校、区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授课教师每人每学期要上1节研究课,新任教师要上好三轮课。

4、加强运动队,每位任课教师要进行运动队训练,在加紧训练的同时要注意运动队的梯队建设,确保我校优势项目的发展,争取在其他项目上有所突破。

在训练中,各位体育教师要科学,系统地进行训练,每周训练要有计划和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参加市里组织的各项比赛。

5、加强常规训练,特别对是学生队列、操的训练。

本学期要加强新操的教学和强化,借此来提升我校的课间操的质量。继续强化我校的大课间活动,细化体育教师和带班教师的职能,体育教师组织大课间活动,各位班主任和带班教师要对本班学生进行管理,做好本班活动的布置与安排,学动要井然有序。使之成为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

6、充分准备,仔细,开好学校的,运动会要求项目要味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竞技与趣味相结合,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要让学生到参加运动会的。

7、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体育场地、器材,做好使用记录。

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前,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体育器材的性,消灭不安全隐患,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保护,避免出现事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出现问题,找学校负责领导协商解决。

8、加强学生的,上好健康课。

总之做好一个体育老师不好当,但是我会努力的,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给我提供了极大的,让我如何辅导好学生和保持好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我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骄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的努力工作,不辜负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学生和自己本人的期望,他们的关注是对我的压力和对我的动力,我相信我做的会更好的。

老师新学期教育计划4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树立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的观念,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学习,努力改革教与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工作目标

(一)抓好电化教学管理工作

1、加强对电化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

(1)电化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做到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

(2)加强对各种常规教学媒体的使用和保管情况的抽查。对检查情况及时反溃。

2、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和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学校电化教学组,由分管教导、专职电教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

(2)制订完善各项电教制度。如电化教室使用制度、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使用制度和相关的使用、出借、保管、维护保养和安全制度等。

(3)健全各项电教记录(电化教师使用记载、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使用记载等),形成制度。

(二)注重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形成,关键在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果没有应用,教育信息化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本学期,学校将组织教师大力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公开课要尽量上多媒体课。当前,人类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技术发展时期。21世纪的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着力于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决不是一个或几个教师能担当起来。建立一支有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软件”基矗本学期,学校将组织部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促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促使大部分教师都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去,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主要工作安排

1、制订电教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电教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

2、召开电教员会议,提出新学期的要求。

3、添置必要的电教设备,着手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做到分科、分类,修订、完善各项电教制度。

4、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学校的计算机培训,制订本学期学习计划。

5、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研究。

6、协助上公开课的教师制作课件。

7、检查电教设备维修工作,教师电教使用情况汇总。

8、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电教考核。

9、各项资料归档。

10、学期电教总结。

老师新学期教育计划5(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1.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

因此,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上好体育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将一如既往,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在体育教师之间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本学年,体育教师人人上实践课,在实践中得以提炼、得以升华。

4.一丝不苟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资料。

5.认真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巧构思、勤笔耕,力争写出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6.全面负责特色项目建设,拟定专项计划,用好校本教材,开展各项活动,为创建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工作作出贡献。

7.精心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发展特色项目建设,抓好普及与提高

1.拟定武术文化特色项目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进特色项目建设。

2.利用好校本教研,引领武术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规划并实施以武术运动为中心的校园环境建设。

3.将武术运动引进体育课堂,研究基本规律,提高武术教学的水平,适时展示观摩课。

4.利用校园艺术节及大课间活动,开展武术活动。

(四)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大课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活动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继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游戏、活动。

3.配合学校行政、德育组、艺术组认真研究,拟定计划,组织举行__年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

(五)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

1.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重点建设田径队。

责任到人,合理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训练,严格训练,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注重运动队员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运动队员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6篇

1体育的教学要把健康作为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选择,因此,对于大专院校的学生来说,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他们日后工作的最基本保障。所以,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把学生的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并进一步转变大专学生与老师偏重技能培养的思想观念,改变大多数师生忽视大专体育教学的现状。为了改进体育教学质量,大专院校相关领导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大专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使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师逐渐养成求知创新的体育教学思想,从而促进大专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进而使他们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与趣味性

第一,体育教师要逐渐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可以把大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抓住大专学生们对体育的巨大兴趣,将体育技能的传授与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大专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大专院校还可根据具体的特殊情况来开设体育的专修课与选修课,使大专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体育课程。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大专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大专学生们的体育特长,活跃体育课堂的气氛,进而提升大专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二,体育教师可以将大专体育教学的内容与专业相结合。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要始终将培养大专学生实践的能力放于首要位置,为此,大专院校要根据学生们所修的专业,对学生们所学的学习计划与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这样可以提高大专学生们对将来的职业身体素质要求的适应程度,充分的体现出大专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与选择性。第三,大专的体育教学要合理的按排教学。好的大专体育课程要求教师们能处理好大专教学任务的特点,同时为不同的大专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体育锻炼的方法,进而使大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熟练的运用体育理论来指导自我的体育实践。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大专学生们的组织与指挥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在这些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感,进而树立起对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3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体育的教学缺乏时间上的延续性,使得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任务大都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即便是完成了相关的任务,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针对这种情况,大专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的增加体育课的课时,从而使大专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学习到基本的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

大专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考核应该从实际出发,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对体育教学进行考核,而不能是局限于某一项项目的考核上。因为对于单一项目的考核很容易挫伤大专学生们的运动积极性,不利于各大专科院校学生们的自信心培养,不利于大专学生体育观念的培养。为此,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大专院校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5结语

第7篇

一、畅通反馈渠道,实现信息回流

首先是要了解学生,了解体育。一是要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要充分认识“逆反心理”的心理实质,认真观察学生“逆反心理”的诸多表现形式和不同表现程度,及其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分析学生心理行为变化;二是要掌握扎实的教育学知识。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规律,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事端,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准确地操作教学程序;三是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平等的教学态度,赢得学生的青睐、敬佩、尊重,从而消除隔阂,进行互动交流,不断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正确的心理指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一,通过对学生心理和生活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树立体育教师的崭新形象:不仅懂体育,而且懂生活;不仅会技术,而且会做人;不仅四肢发达,而且头脑也不简单。只有教师威信建立起来了,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第三,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课前激发体育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学生自然会尊敬、拥戴老师。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教师就更能够在课堂的组织上得心应手,使之从容地开展教学。第四,要给予学生能充分利用整堂课的时间和空间、场地和器材,有计划地自我表现机会,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三、抓住榜样。树立典型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体育拔尖的学生;同时,也有一些不拔尖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教师这时就要抓住机会,将这些学生请出来给全体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来讨论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并不一定要拔尖,而是参与的态度,以及完成任务的精神,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四、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思维特点,巧妙的让这些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往往希望在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学习情景里,倘若教师制定的学习计划超出其能力太多,学生就会畏难发愁,根本无兴趣可言。如果学习目的与其能力相符,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学生就会享受到自己通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内心成功喜悦的体验积累就会逐渐动力定型为体验的兴趣。如学生性格开朗和性情内向不同;调皮捣蛋和遵守纪律不同:男生和女生不同;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同;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不同。一般说来,在体育课上,当教师确认学生的某些行为是由于“逆反心理”而造成的,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场合,不当众批评,个别交换意见,严格要求;二是多诱导,多耐心,多用情,莫粗暴;三是对小事不过分追究,使学生产生“这么做老师不屑一顾”,不使其逆反心理得到满足;四是多与学生交心,做良师益友,但不干涉学生内心“秘密”,五是要区别情况,酌情解决。如:有的女生胆小,怕羞,不敢跳马,那就应该降低器械高度,降低教材难度,耐心指导技术,加强保护措施。对待新生应该体贴关心,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注意交流思想感情。应该照顾并善于利用女生爱干净的心理特点,可以事先请她们帮助把器械垫子抹擦干净。

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吸引力

1、教学方法力求新颖独特。要以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要根据学生好胜和兴奋易转移的特点,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地教学方法,富于变化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较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体现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课堂语言力求幽默激励。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教态、幽默、风趣、激励、期待、具有个性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第8篇

关键词: 体育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

1.引言

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繁重的理论课使中学生逐渐淡化体育学习的动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没有了体育学习,就没有了正确的身体活动计划和方法,从而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学生必须有足够的体育活动量保持身体健康,这就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产生体育学习的动机

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很多,不仅仅从体育课中,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很多媒介也能学到体育知识,但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最直接最科学的渠道。所以,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作为授课的主要方向。

2.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在改革,体育教学更要随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而改变,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由原来的教师单项教到现在的师生共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所学学科的兴趣。”要更新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就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把影响体育发展的各方面因素有机地协调起来,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稳定爱好,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个人体育价值观,并由此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因此,在更新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自主联系的积极性,并注意在练习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2.2更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有新奇的感觉,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体育活动乐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可以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就学习内容中的某个问题不拘一格地任意发言,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为学生开辟想象的空间与方向,譬如学习快速跑。教师可以采取接力跑、追逐跑、变速跑、变向跑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及游戏过程中创造性的火花,还可以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及技术技能。

3.制订计划,设定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在诱导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指定一定的体育学习的目标,以目标的形式为学生制订一定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在目标的督促下有计划、有动力地完成体育学习的任务。

3.1制定目标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的联系

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来自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还是来自对外界条件(如对奖品、奖状或金钱)的渴望或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如避免惩罚),可以将体育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前者是指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乐趣刺激或个性发展的动机,后者是指来自于学生自身之外的动机。

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同志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内部动机,是搞好体育教学和抓好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措施。指定目标就是合理的运用外部动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有效的时间:课间、课余、放学后,假期……根据不同时间和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运动处方,及时与学生交流意见,及时解决学生在执行计划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定期检查学生的运动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这样体育学习动机就会不知不觉地形成。

3.2制定目标与直接动机、间接动机关系

根据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本身,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体育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前者是指学生指向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具有直接特征的体育动机,如对某一体育活动的内容或方法直接感兴趣。后者是指学生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给生理、心理和社会带来的间接结果的体育动机,如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为了与他人交往,为了成为“三好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增强体质。

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间接动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间接动机是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的持久性、稳定性考虑的。间接动机不易受学习活动本身及其结果的影响,而是同学习活动的间接结果――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相联系。比如,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是为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即社会的需要,这种体育动机是从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双层次思考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阐明体育学习的社会意义和自身意义。培养这种动机时虽不会立竿见影,但比较稳定而持久。指定目标也是一种间接动机,当然目标不能片面地局限于体育成绩达标和为评“三好学生”做铺垫,要是科学的运动处方,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制定,有效地利用间接动机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直接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学习动机。

4.加强教学中的针对性

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歧视学生,要给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不能因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而对学生存在不同的看法。否则不但会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4.1不要轻视体育后进生这个群体

体育后进生是指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那一小部分学生,他们可能因为身体原因,也或许是个体协调性稍差,有些教师对他们的轻视往往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教师不能用剥夺、疏远、贬抑和支配等方式伤害学生,即使他们不能完成正常的体育教学任务,也不要进行挖苦与讽刺。研究表明,教师对体育后进生的轻视是根深蒂固的。这种轻视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自我评价也会随之降低。更不要给学生不平等待遇,如把他们安排到排尾或者最后才轮到他们联系等,当他们感觉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差异的时候,他们的自我印象、动机、期望和归因都将受到深刻与持久的消极影响。轻视型心理健康妨碍对学生自尊心与上进心会构成严重威胁。一方面,由于感觉不到教师的“爱”,学生缺乏应有的安全感,往往表现出畏缩、羞涩、懦弱或者强硬、执拗、反叛等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体育后进生会形成较低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期望,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会逃避学习,逃避正常的交往,习惯以异常的方式表现自己,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些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所以我们要切实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为他们制订简单有效的学习计划,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进步,自己可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培养自信,从而培养他们积极的体育学习动机。

4.2不要忽视体育中等水平学生的内在潜力

中等生往往是“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听话、谨慎、顺从、安分守己,既不能以优秀的成绩赢得教师的青睐,又不会用越轨的行为招致教师的特殊关注,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最少。如果说体育后进生缺少的是一种诚挚的关怀与鼓励,那么中等生就是缺少任何形式、任何性质的关照。从表面上看,教师对中等生不打不骂,不赞扬不批评,不鼓励不贬低,似乎并无伤害和妨碍,但这种漠不关心正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消极动机的重要因素。

漠视会扼杀学生的好奇与热情,使他们失去发展的动力,学生天生有许多问题需要教师解答,有许多事情需要教师的帮助。当得不到响应的关怀与帮助,难以与教师建立强烈的稳固的感情时,他们会产生一种应急反映:设法避开教师,以避免因不受教师欢迎而引起的失望,同时还会产生一种被人忽视的无助感和孤独感。这种冷漠会使学生的发展失去方向,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往往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想法,当他们因得不到老师的指导而无所适从的时候,就会失去自我体验的机会,由此也失去产生愉悦感的依托。

对于体育中等生,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帮助,在课堂上和计划中为他们提出更高的目标,赋予他们优等生的待遇,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和自己的潜力,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突破一个又一个运动目标的时候,体育学习动机也就在无意识中形成。

4.3不要过于重视体育优等生

体育尖子生是体育教师的宝贝,他们可以很好地贯彻教师的教学任务,质量很高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个别的体育项目上还有一定的特长。一般认为,体育尖子生在各方面都享有优先权,但如何使这些优势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

教师要对尖子生高期望并且严要求,既要鼓励他们的进步还要不断地泼他们的冷水,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差距,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有任何优越感,用一种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尖子生,不能因为他们有技能优势而不认真完成平时的体育学习计划,当尖子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处理要更严格,这样不仅会约束尖子生,对与其他学生也是一种警醒。

第9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分层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体质、能力、兴趣上的差异,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体育教学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因此,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部分高校逐渐在尝试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即按照学生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上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分别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1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1.1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内涵和本质

分层教学中体现的最重要的教学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即教学工作不应当是教师单方面地自行发挥,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兴趣上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尽最大可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材施教是现代化教育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以后,发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对各类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存在着差异,对教学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整体化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中,以尽可能采用统一的手段消除学生个体差异为目标,以对学生的无差异化“打造”为主,虽然也承认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但往往站在了差异的对立面。

1.2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际上,要想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必然的。一方面,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于各类体育技能的掌握,更会受到各类先天、后天因素影响。例如对于那些原本身体素质好,或接受过较为专业的身体素质强化锻炼和体育技能训练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考核模式下,可以比自身条件较差的同学在体育学习上花费更少的时间,也能拿到更好的成绩,但这样一来,便起不到体育学生鼓励锻炼和提高的初衷了;另一方面,即使对于自身身体条件相似的学生,由于兴趣爱好的差异,在对于某项技能的掌握上,兴趣爱好浓厚的学生更容易花费较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

2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充分了解各层次学生的水平情况

为了充分适应各类学生的具体状况,高校和高校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之前,一定要摸清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项目爱好状况等,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只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分层,才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教学、考核、平均等环节的分层工作。学生分层工作首先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要体现出对学生自身情况和个人意见的尊重。现阶段的主要执行方式是通过水平考核和学生意向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或较为客观的单向选择。但也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对于学生的具体层次,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学生学习和锻炼投入精力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也可能存在具体的水平分化,因此学生的层次应当是动态变化的。

2.2多层次制定教学计划

在充分做好学生的情况分层以后,高校便可以针对学生水平、兴趣的分布来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肯定是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意向的。但要根据调查情况,尽可能制定适合大多数学书的教学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一方面不应当急于求成,尤其是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学生,要有足够的教学耐心,循序渐进,先以掌握基本动作为主,再在实战中熟练和运用;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既然已经对学生进行分层,便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经过体育学习达到完全相同的水平,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本着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掌握一项或几项新的体育技能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计划。

2.3多层次地布置锻炼作业和进行教学考核

虽然倡导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但作为大学学习的一门具体科目,体育学习也一定要有具体的教学作业和考核工作。高校体育教师在布置体育作业时,要与多层次的教学计划相结合,同样要本着培养兴趣、加强锻炼的原则,不应该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机械性负担。例如对于水平较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鼓励其走出门到户外进行锻炼,在日常锻炼中使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则要对其具体体育项目的掌握程度、体育技能的熟练程度提出要求,鼓励他们争取更高、更快、更强。在制定课程考评时,尽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经过适当的练习以后,都能通过各自的考核评价。

3高校体育分层教学实施的优化改进措施

3.1及时进行分层情况的动态调整

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在分层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课程的投入精力不同,即使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也会逐渐存在着能力水平的分化现象。如果按照一成不变的分层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体育能力成长,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一方面,对于那些投入较多、发展较快的学生,可以及时为其提升学习难度、调整学习计划,保证其体育潜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对于那些实在有困难的学生,除了对其加以合理的帮助,可以考虑适当地降低训练目标。通过对分层教学情况的随时掌握和动态调整,更有利于使每一位学生都保持在最佳的学习状态。

3.2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更好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多种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手段,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另外,高校体育教学还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往往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不是特别重视对体育技能的掌握,这实际上与现代化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甚相符,凭借对于具体体育技能的爱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减少体育学习中的突击、速成情况的出现;另外,对于体育技能的熟练掌握,同样便于对学生进行更加客观的考核。3.3完善高校体育教育多层次基础设施建设在已有的实施分层教学的高校中,出现的许多困难都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许多受到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无法开展或大规模推广。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和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投入资金,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运营方式。在现有的高校中,许多高校的体育设施完全呈现出开放式甚至无序使用的状态,不便于体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因此高校需要有自己的体育设施管理团队,对于已有的设施设备制定科学的管理使用规范,以保证体育资源更良好的使用效率。

4结语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越发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尤其在对于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实施更加人性化的分层式教学,为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身心保障。该文仅针对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现状的实施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于相关研究工作和改革工作的落实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吕坤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第10篇

本文作者:刘建武工作单位: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打造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体育教学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再控制学生的思想,教师的主要角色发生了变化,要协调学生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给与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充分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主要根据现如今体育教育现状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针对学生学习什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短期的教学目标,这样更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长期的学习目标老师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可以自己制定,例如我们在学习一项体育技能的时候,可以将这项体育技能细化,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学习,循序渐进,使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另外,学生的短期学习目标确立以后,我们要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阶段训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看到学生取得了一些成绩,要给与适当的鼓励,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入大学时代,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求知欲望的趋使会让他们更好的投入训练,老师要不断鼓励,耐心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自主训练的运动中去,去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学生自主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动作,让学生感悟动作要领,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主练习,巡回指导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自主练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学生在自主练习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动作技巧,学生自主练习并不一定单独孤立的练习,可以小组合作练习,合作练习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训练,同时,这种练习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只要把握好以下方法就可以了。首先,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前,一定要告知学生掌握好动作要领,要注意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动作,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受伤,同时,针对一些耐力性的练习,要提前将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检查,对于一些技术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要耐心讲解技术要领,同时做好示范动作,带动学生努力专研,对于那些努力训练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表扬,对于在自主练习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与鼓励,同时不断强化练习技能,使他们向更高的阶段迈进。当然,在练习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消极应付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要不断督促训练,强化管理;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仔细点拨技术要领,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老师要纵观全局,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还要单独指点一些学生技术要领,以便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尽快提高技术水平,自主学习训练过程需要全体学生都能够“动”起来,在活跃和谐的气氛中组织学习,不断提高。

做好讲解和示范动作,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材中的有些内容难度比较低,技术动作学生比较容易领会,例如:各种跑的练习,学生经过简单的自主练习就可以掌握要领,但是,教材中也有一些难度系数比较大的训练内容,有些训练内容,部分学生在平时接触很少,教师就要仔细讲解技术要领,同时,反复示范动作要领,这样便于学生尽快掌握技术规范,自主的进行练习,例如:篮球传切和攻防技术等,就需要老师仔细讲解,耐心示范,学生对动作要领深刻理解才更有利于自主练习,尽快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同时,体育教师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教学示范一定要标准规范,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和领会,努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要拘泥于形式,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要努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体育,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实施

快乐体育是新课程改革条件下,体育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笔者根据工作积累针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简单谈几点看法。

一、快乐体育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同时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快乐体育的内涵首先是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其次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千方百计把学生教好。同时,它不会使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上的障碍,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教育影响,并对教师所教课程产生兴趣以至爱好,最终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再有就是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快乐体育就是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实施措施

1、快乐体育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的基点。快乐体育是以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为出发点来研究教与学的艺术及其相互联系的,它标志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组织,一直到体育教学环节的确定与调控,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体作用的发挥,而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2、注意采取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为学生确立一个达到一定标准的共同目标,然后再进一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一目标,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身能力,而快乐体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享受运动,基于此,快乐体育提出学习目标不仅与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以及运动技能吻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上享受运动乐趣的水平相一致。为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的进度要自己决定,并给在现有的水平上充分享受运动乐趣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产生学习的动机,在创新和创造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享受运动的乐趣和能力。

3、注重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互相观察分析几归纳技术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以会技术与新学技术的内在关系,以及自己在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1、情感先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个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第12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育也不断进行着改革,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是由“应试教育”向“德育教育”迈进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阐述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各自的特点,其次梳理体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最后就在体育教育中更好的贯彻德育教育而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德育教育

一、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各自特点

(一)体育教育的特点

首先,亲身参与性。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需要自己亲自参与的实践性强的学科,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也会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到各种体育知识。

其次,动态性。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是在动态活动中进行的,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学生们不是在教室内安静的听讲,而是在操场、体育馆中参与各种体育活动[1]。

最后,身心合一性。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在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的协调作用下得以实现的。体育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合理安排运动计划,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表现

首先,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教育中也渗透着浓浓的德育教育内涵。例如:在体育教育中很多是以比赛形式进行的,在进行比赛中能够掌握和了解学生的体能情况、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团队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其次,体育教育组织形式。体育教育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以个体或团体形式参与多种活动。课前会整理队形,向老师报告人数,进行各种队列练习,在进行在活动中以小组形式互相合作、对抗,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之间形成特定的课堂环境,强化学生的整齐、遵守纪律、集体意识、国家观念等。

二、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两者结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是必然趋势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是快节奏、高压力的,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学习优秀的“书呆子”是行不通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不但精通专业知识,也有健康乐观的心态,敢于挑战,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这些需要在体育教育中传达出来,需要不断完善。

(二)两者结合是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

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就需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不可否认体育与其他学科比较,地位还是较低的,体育需要走出自己的领域,不在固步自封而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探究体育对于人的更多教育价值,体育与德育相结合会赋予体育课程新的意义,也是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

三、体育教育中更好的贯彻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当前的体育教材主要是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教材的理论部分有鲜明的思想性[2],例如:体育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深入了解,在讲授各种体育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提高适应能力的思想。实践部分就需要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具体体会,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刻苦锻炼、勇于拼搏的精神。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有计划的合理安排好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德育教育计划

体育项目的种类是较多的,每一种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需要依据这些特点而有的放矢的安排学习计划,并渗透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例如:长跑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永不放弃的精神;足球、篮球、排球等属于团队合作的项目,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的品质;武术学习中讲授武德精神,让学生懂得武术不仅在于强身健体,更在于助人为乐,而不是恃强凌弱等。

(三)依据所带班级特点制定德育教育计划

参与体育课程中的班级也是较多的,教师安排教学计划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情况,低年级的注重队列队形等体育游戏的训练内容,通过锻炼队列队形而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高年级的学生多进行一些教学比赛,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配合、互相尊重、公平裁判等培养学生勇敢、不服输等精神。

(四)节课的不同时段内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通常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准备阶段、开始阶段、教学阶段、结束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中可以将德育教育贯穿始终。例如:课前准备阶段,领取器材,整理场地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热爱劳动;开始阶段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及要求,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以此希望学生能遵守纪律,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学阶段依据教材内容在将知识中渗透德育思想,例如:拔河比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团结合作意识。结束阶段通过一些运动,帮助学生机理及心理趋于平静状态,教育他们做事有始有终,不可虎头蛇尾。

四、结语

“体者,载知识之体而寓道德之舍也”[3],这是曾说过的一句话,体现出体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体育不仅教会人们锻炼身体,也在学习、运动的过程中向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而体育教育中贯彻德育教育极为重要。体育教师应该时刻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将自己的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崔玉富.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