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0 15:18: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护理部在医院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重点规范了护理文件书写,提高了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了护理安全;加大了护理质量监控力度;重视护理骨干的培养,优化了护理队伍,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全院护理服务质量稳中有升,病人满意度高。现将护理部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
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1、护理部首先从业务素质抓起,按年初制订的“三基”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坚持了每季度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每月由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及一项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氛围,培养护理人员有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使病员放心,促医院振兴。
2、规范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让护理人员以端装、和蔼、亲切、大方的形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3、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让护理人员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单纯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文稿网
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量化护理工作
1、为优化各班职责,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指导各科室实行排班,从运行情况看甚为合理有效。
2、在实行量化考核中,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新方案,增强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勇于奉献,热爱集体的精神。
三、围绕医院工作部署,积极协助
1、配合医院,完成了护士长的聘任工作。协助各科护士长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2、认真学习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相关文
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于今年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分病区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护理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完整、客观的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的合法权益。明确了怎样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在组织讲座时,还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了强化护理人员尽快熟练掌握规范要求,组织了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试,成绩合格率为100。
五、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一、基本情况
(一)护理人员情况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9人,合同护士8人,护理员1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7人,注册护士132人。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9人,占全院卫技人员38%。分布在临床一线126人,其他护理岗20人,非护理岗11人。学历结构:大专39人,占24%,中专113人,无学历5人,大专在读13人,本科在读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73人,护师51人,护士33人。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8人。×
(二)护理工作量
我院护理队伍结构老龄化现象与去年相比有所缓解,但梯队不够合理,影响护理人力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短缺凸显,护士床位比较低,医护比例明显失调,现有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安全的需要,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制约护理质量的深层次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一)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今年二月份,护理部组织举办了一期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护士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安排了半天的讨论,护士长们在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同时,展开了新年如何深化人性化服务的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了”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内涵,达成了共识。
(二)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月、年终考评,明确了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护士长日三见面三查房制度,护士询意见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病人的投诉率。
(三)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今年新增护理单元二个,护理部除积极协助组建护理单元的建设外,对新上任护士长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上任护士长尽快转换角色,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超前意识,重视危险信息反馈,今年,建立了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护士长—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会1-2次,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今年共查摆护理安全隐患63条,提出安全措施12条。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3条。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3.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今年组织了护理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防范住院病人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全院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
三、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医院新形象
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配合医院等级提升复审,我和急诊部的其他三位护士长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整理、修订和完善了《十院急诊危重症管理制度》、《急诊危重症护理管理制度》、《急诊护理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急诊护士技能培训资料》和急诊护士技能考核本,这不但规范了急诊病区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还大大的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
为有效减少高危药物的用药错误,降低护理工作失误和不良事件发生;急诊部积极推行“三元色标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即用红、黄、绿三元色来标识药物的危险度、环境洁净度、不同治疗方法等,以此表达风险的高低,警示护士及病人。通过使用三元色标识我们有效地避免了病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保障了病人安全;如我们在补液室的用“三元色”分区及配套的地标和椅套使患者一目了然所属的区域;EICU三元色的消毒用抹布分类使患者周边的用物洁污分开。在今年的检查中我们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工作,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我常常主动与护士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她们的想法、收集她们的意见,理解她们的烦恼,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等,使她们感到遇事有商量、能解决可信任的宽松环境,来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她们顺理成章地富有情感的主动自愿地去对待病人和家属,为病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今年我常常帮护理人员代班;护士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和我说,我还上门为他们解决家庭矛盾,今年急诊区护士们称我为“知心大姐”。
同时,我还要通过岗位绩效考核,开展病区优秀护士的评比等活动,来增加她们的工作压力,来挖掘她们的潜质,使她们能真正成为工作的骨干。首先印制了“急诊护士人员资质手册”,并发放到每位护士手上,使她们知道在自己这个团队里自己身居的位置及上升空间及努力方向,使之有不断向上的奋斗目标;
同时试运行了急诊科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法:即通过:本人工作量、表扬人次、护理缺陷和不良投诉进行月度评排行榜,评选“业务能手”、“星级明星”。等方法进行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全年进行岗位绩效考核三次,评选出的优秀护士9人,给予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大大的刺激了整个急诊病区的护理人员,出现了人人争当业务能手,人人争当标兵的热潮,使我区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新的形势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地、不断地学习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为此,急诊病区将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列入护理工作之首;
今年初我们几名护士长和急诊部护理部起草制定了急诊护士培训教育五年计划,明确了培训目标、内容和步骤,建立了2014-2011年、2012-2015年护士的培训手册,并印发到人手一册。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重视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帮助她们尽快熟悉环境及规章制度,较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对低年资护士应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培训,对高年资、中级护理人员进行带教指导、组织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培训,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护士学历教育,外出进修学习等,建立不同层次护士的绩效考核目标,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达到全面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要求。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今年举行的几次培训教育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如3月15-17举办的首届“急救护理短训班”,全院36人年轻骨干获得了“初级证书”,纳入急救人员资源库;
7月1日“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我们开展了学习活动,认真解读和学习了新的法律,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护士利益的措施。如:EICU设计了集吸氧翻身病情记录于一体的“危重病人记录单”等,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病人;11月我病区还专门组织举行了全区护士“心肺复苏”就地应急救援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大大的提高了护士们现在救急的专业技能。
我还时常跟急诊病室的护士们说,自己要主动向护理专家、主任以及周边护理前辈请教、、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组织管理水平,沟通协调能力,认真学习、寻找自己弱点,为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积累丰富的知识。
四、立足本职岗位,迎接新的挑战
今年我在围绕本院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满意服务,开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上尽力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带领全体护理人员还根据公司的安排做好了上级机关对我病区的检查工作。
1、完成了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对我院的护理质量检查工作,急诊室在评比中获得了满分而受到嘉奖;
2、在“文明医院复查”检查中,急诊室也完全达标,为我院荣获”文明医院”尽了力;
3、在8月27-28日在医院等级复审的预审中,急诊室圆满的完成了两场现场急救模拟演练,获得了好评。
一、完善了护理告知程序和各班职责
1、施行各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前有告知,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
2、根据工作量和人员情况适时调整各班职责,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 从5月1日起向手术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针对工作中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要求,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达到满意度95%以上。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合格率达100%。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有关层流手术室的知识,以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保证层流手术室的正常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院内感染,确保手术切口感染率≤%。
3、 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急救药械完好率达100%。加强急救知识和抢救流程的培训,并定期考核,以确保手术抢救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做好护理工作计划,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 加强“三基”训练,组织科室人员技术练兵,培训率达到100%,合格率100%。
2、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每月科室考核1次,合格率100%。
3、 加强继续教育,积极参加继教科组织的学习。
4、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围手术期健康宣教覆盖率达到100%。
四、节约成本,合理收费
[关键词] 流浪;精神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108-02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各地精神病院都有收治流浪乞讨精神患者的报道[1-3]。流浪精神病患者是指常日在街上或居民区流浪、有精神症状,对行人或居民造成一定危害的精神病患者,常无亲人及不清楚家庭地址,由派出所民警或救助站工作人员送来住院,此类患者往往病史不详,无主诉,有些伴有躯体疾病,护理上较特殊,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住此类患者3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均男性,姓名、年龄、地址、病史等均不详。诊断精神分裂症34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分裂样精神障碍1例,平均住院时间30 d。
1.2 结果
3例找到家属,进一步治疗,显著进步出院,其余34例病情缓解由民警接出院。
2 护理
2.1 生活护理
入院时均衣衫褴褛,肮脏、全身散发出臭味,头发长而脏,给予沐浴更衣,修剪头发、指甲,重点是检查全身皮肤有无破损、瘀痕、皮疹等,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住院过程中,患者往往有流浪时的习惯,常坐或躺于地上、随地吐痰捡垃圾,应及时制止,给予讲解要保持卫生。勤更换弄脏的衣裤。平时引导他们自行料理个人卫生。鼓励精神症状已缓解的其他病友从旁督促。
2.2 服药护理
根据医嘱督促或协助服药,发药时注意仔细核对,除三查七对外,更应熟记患者容貌,服药后检查患者口腔,保证服药到胃。观察患者有无吐药、引呕、藏药行为,保证药物疗效。因这些患者入院时无姓名、地址、年龄等详细资料。患者又不愿讲出自己姓名,为了保证发药及各种治疗的准确性,我院设计了一种粉红色塑料质地的腕带。腕带上注明床号,入院时间,将腕带套于患者手腕上即可。各种治疗前注意核对腕带上的信息。
2.3 病情观察及康复训练
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观察有无妄想、幻听。注意防止冲动、自伤、伤人行为的发生。有些患者常蹲于角落自语、傻笑,应鼓励和督促他们参与活动。待病情缓解,可组织他们跟其他患者一起参加工娱疗活动,如打乒乓球、听音乐、手工劳动等。观察并记录睡眠情况,对于失眠者给予安眠药物。仔细观察他们有无躯体不适。
2.4 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由于长时间在街上流浪,无人交流,又加上精神症状,入院后都独处、傻笑、自语、问之不答、无法交流。在治疗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做好心理护理。住院初期不必急于询问,可用眼神与他们交流,并悉心照料他们的生活,博取他们的信任感。中期可适时与他们交谈,询问他们的姓名、家庭住址、从家里出走的时间等。对接触合作的患者可让他们写下地址与电话,积极帮他们联系;或将信息交给民警,由他们联系。尽量找到患者家属,争取进一步的治疗。住院后期给他们讲解疾病的性质、服药后的注意事项等,帮他们树立信心,恢复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
2.5 饮食护理
37例患者中有9例常拣食垃圾,12例有暴饮暴食的现象。这些行为不仅对患者本身的健康不利,有时还引起其他非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不满甚至攻击。故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督促或协助患者进食,必要时单独房间进食。有些患者因流浪时间长,常捡食垃圾,入院后对院内的食物不习惯而拒吃。后经观察发现,将饭菜盛入一个碗内,混合后这些患者就能接受。病情有所缓解后进行卫生宣教,教育他们要注意饮食卫生。
2.6 入院时躯体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37例患者中有1例有冻伤,1例有晒伤,5例有皮肤割划伤,1例有双足浅表淋巴管炎,给予对症处理,防止感染。
2.7 出院指导
3例患者找到家属,出院后指导他们坚持按医嘱服药,嘱他们妥善放置药物,劳逸结合,定期复查心电图、血常规等。嘱患者家属对患者要关心,防止再次走失。其余患者均给配服一个月的用药,由民警接回,也交待出院的注意事项,但这类患者的后续治疗值得担心。
3 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病史不清,加上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不同,医护人员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为其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4]。此类患者应以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积极协助寻找家属为护理重点。这些患者对居民及社会危害较大,作为医院能做的比较少,医院往往会放弃考虑经济问题,尽全力做好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但这些患者出院后往往仍居无定所,无人督促服药或治疗,短时间内就可能会复发,继续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这是一个严峻而且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卫雪兴,杨健身,李晋文,等.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人41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2):740-741.
[2]陈贻华,胡季明,李真,等.对113例流浪精神病人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55-557.
[3]吴冬凌,李红,刘雪琴,等.城市无业流浪人员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的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5,9(8):45-47.
【摘要】 传统手术室护理工作多局限于手术过程的配合,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护理也逐步趋向专业化、整体化、人性化、现代化。针对患者及家属的不同价值观、愿望、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评价,在术前术后访视过程中抓住重点,强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理护理的开展,体现了护理个体化及人文关怀护理观念,对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妇科手术患者;访视
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普遍存在着担忧、恐惧和缺乏手术配合知识,这就要求每个护理环节都应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主动、细致的全方位护理服务[1]。术后访视立足于反馈信息的收集,有助于评估护理服务效果,对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手术室于2005年开始对妇科择期手术患者实施进行术前术后访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术前访视
1.1访视的目的术前访视可以增进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接触、了解,进一步增强对护士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顾虑,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2]。
1.2访视方法术前一天下午,由手术当日担任洗手或巡回的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携带手术访视单前往病房,进行床边探访患者和利用幻灯片集体宣教相结合的术前访视方法。
1.3访视的时间于术前1天下午3点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避开患者治疗、进餐、午睡时间,并且接受已接受手术前谈话和麻醉前访视,患者的心理已有准备,对手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心理上已对手术有所准备。此时间段也是家属探视时间,可以同时向家属介绍术前、术后的配合和协助,取得亲人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得到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更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1.4访视内容(1)查看病历,了解现病史、既往史,婚育史、药物过敏史、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术中及特殊要求。必要时可以与责任护士、床位医生联系,了解病人的状况。如有异常,应记录在手术访视单上。(2)床边探访病人,主动热情与患者打招呼,进行自我介绍,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时,要注重态度和蔼、仪表端正,使患者明白将对她的手术全程实施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是否在月经期、有无性生活史,有无活动性义齿。其中有无性生活史,对妇科患者尤为重要,决定是否可以进行妇科检查,在了解过程中要注意隐私保护。告知病人术前更换病员服,避免佩戴首饰、手表等附属物品,不能化妆,以免掩盖病情变化,影响观察。将“访视记录单”的术前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手术医生等明示于病人,解决病人术前存在的心理问题,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术后疾病恢复的担心和焦虑。帮助确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放松的心情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访视完毕后护患双方在记录单上签字。(3)运用影像进行集体宣教,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妇科手术患者及家属在病区小会议室观看笔者制作的术前宣教的幻灯片,介绍手术室的一般情况及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有针对性地介绍先进的医疗设备、主刀医生的技术以及同类疾病的手术效果等问题,减少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降低其对手术的恐惧,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可以较安心地接受手术。
2术后回访
2.1访视的目的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帮助,告诉患者手术顺利,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征询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2.2访视方法和时间于术后第2天随访病人,由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到床边了解病人的伤口恢复情况,鼓励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请患者或家属对其个人护理满意度作出评价(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3讨论
通过几年来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访视的工作实践,选择适宜的访视时间及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制作影像资料,较为生动的术前宣教方式,将访视贯穿于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始终。提供了手术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不仅可以促进护患关系,满足患者对手术护理的知情权,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还有由一个单纯的手术配合扩展到围绕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护理,从而使患者能够顺利地完成手术并早日康复。通过术后回访及时评估护理服务效果,针对问题和不足,制定措施加以改进,使手术室整体护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健康教育;呼吸系统;护理
健康教育史一门研究保健知识传播技术,针对危害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干预方法[1]。在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下,在卫生部提出的"三好一满意"的引导下,整体护理的逐步深入,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在患者整个患病过程中,结合其生理特点、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年龄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我们根据呼吸内科各种疾病患者的特点,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使患者掌握用药知识、各种检查的目的及防病常识,养成了良好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习惯,密切了护患关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500例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年龄约在21~90岁。男患者310例,女患者190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52例,中学268例,小学71例,文盲9例。
1.2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决每个患者面临的健康问题。病区护士长、负责护士及普通护士各尽其职,掌握呼吸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护理要点。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及做治疗、发药等时间,主动热情地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了解患者所需,做好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讲解配合检查治疗的重要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采用文字加口述的教育方法;对年老、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采用简短、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加以图片说明,反复多次进行以强化记忆。
1.2.1病因 教育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有生活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继发性疾病等[1]。吸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因此,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改善生活工作的环境,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降低疾病发生的关键。应对上述患者重点实施病因教育,告之患者所患疾病及常见病因、诱因。
1.2.2疾病及用药知识教育 如为什么要做支气管镜、肺功能、胸部CT等检查、应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什么;如肺结核的患者目前主要用药、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何副作用等,强调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慎用博来霉素、乙胺碘酮可能引起肺纤维化、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导致支气管痉挛、氨基甙类抗生素可引起呼吸肌肌力降低等。
1.2.3饮食教育指导 根据不同疾病及不同病期给予合理适当的饮食。气管炎: ①不吃刺激性食物:辣椒、胡椒、蒜、葱、韭菜等辛辣之物;②菜肴调味也不宜过咸、过甜。肺炎:①禁食坚硬食物;②禁食油腻肥厚食物;③禁食过甜过咸食物。肺癌:①忌烟、酒;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等;③忌油煎、烧烤等热性食物;④忌油腻、粘滞生痰的食物。肺结核:①忌食茄子、无鳞类和不新鲜的海鱼、淡水鱼。无鳞鱼类有金枪鱼、鲐鲅鱼、马条鱼等。不新鲜的海鱼如带鱼、黄花鱼等。淡水鱼如鲤鱼等,以免在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过敏;②服用利福平期间,切勿同时进食牛奶等饮料;③服用异烟肼不宜用乳糖及含糖的食品。哮喘:①禁食寒凉; ②禁食肥甘厚味;③禁食过咸过甜过酸;④禁食橘子;⑤禁食一切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调味品,如辣椒、花椒、芥末、咖啡、浓茶等,芹菜、韭菜也应不吃或少吃;⑥禁忌吸烟、饮酒;⑦呼吸困难影响咀嚼时,应供给软食,以便于咀嚼和吞咽。
1.2.4出院指导 对患者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出院指导,以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复发。对恢复期带药出院的患者,指导其定期复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要随诊观察,定期做肺功能检查;肺炎患者应复查胸片,发现异常及时治疗;肺结核患者应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胸片。
2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增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维持在95%以上。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日,降低了费用,患者再次入院率明显下降,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讨论
3.1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更多地渴望了解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的技能。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下,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健康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善患者由于相关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紧张心理,协助患者发挥自身潜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观念,使患者主动参与医疗保健工作,从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3.2个体化、差异性是实施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求 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做到个体化。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有不同的健康需要,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健康需求,故护士必须首先了解患者的健康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体化健康教育重点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和治疗方式,关注伴随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开展针对性管理,减少导致不良情绪发生的诱因。鼓励家属参与和支持,做到个体化护理教育。呼吸内科疾病种类多,有些疾病病程长,诱因复杂,与生活工作关系密切,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病种及病情采取相应的教育内容。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如何进行氧疗;支气管扩张患者如何进行引流;痰多粘稠患者如何有效地咳嗽咳痰等等。由于缺乏治疗、康复相关知识,有的患者表现为不以为然、对治疗不配合,有的由于呼吸困难等不适,导致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因此,应根据这些不同精神状态的患者正确评估其知识需求,提供实用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正确地面对疾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3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护理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2],只有掌握专业知识及沟通交流技巧并取得患者信任,才能顺利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健康教育的能力,针对不同文化、职业、年龄、社会背景的患者进行不同语言、程度、水平的教育。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相关理论,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以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实施患者健康教育,体现了现代护理观的内涵,护士用自己的知识满足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在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的同时,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能力和技巧得到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1规范化的岗前培训
1.1.1培训内容
所有新护士上岗前,要参加医院人事部门组织的总体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医院文化、医德医风、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人员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院感相关知识等。护理部组织为期1~2周的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1)理论部分: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士条例》、护士礼仪规范、护理安全与差错及投诉的防范、护理核心制度、沟通交流技巧、护理病历书写等,以及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护患沟通技巧等。(2)操作部分:临床上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7项如注射术、六项无菌技术等,由专人讲解和演示,最后一天让她们一对一互为操作对象,亲身体会作为患者的感受。
1.1.2操作培训的方法和考核办法
有两种一种是“集中示范-科室培训-科室考核”,另一种采用“集中示范-集中培训-集中考核-末位淘汰轮转”的封闭式模式,在规定的时间、规定具体人员集中带教示范培训。培训结束后逐项考核,分必考项目及抽考项目,护士在全封闭的情况下集中训练,在短期内迅速掌握所培训内容,已有资料显示这种培训方式较集中培训-科室训练再集中考核效果明显,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踏入医院就培养护士养成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避免个别科室护士长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规范训练、懒散等不良习惯的污染,给新入院的护士造成消极的影响。
1.2临床护理理论技能的培训
1.2.1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
1.2.1.1培训内容
岗前培训合格后进入临床培训第一阶段,此阶段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知识、专科基础理论、常见病的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旨在培养护士尽快适应科室工作,掌握工作流程及患者基础护理常规,各班次工作职责等最基本内容。本阶段根据各文件精神、医院具体情况,安排不低于6个月的转科培训。
1.2.1.2培训方法
各科室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培训计划及培训目标,制定科室的具体培训计划及目标。发放“实训考核记录册”,量化完成实际任务并记录。同时要加强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护士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慎渎精神,牢固树立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护理理念,练就质量第一,精堪、精诚、精心的护理作风;发扬勤业、敬业、精业、乐业的护理精神,倡导人道、人文、仁爱的护理主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一切为患者服务,经过科室和护理部的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完成一阶段实训量及一阶段实训量化要求数量后,进入第二阶段轮转。
1.2.2临床能力培养阶段
本阶段重点培养在老师指导下护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护士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及主持护理个案查房、对患者评估并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的能力。
1.2.2.1科室轮转
本阶段进行2~4个科室的轮转,时间为12~24个月,内、外、重症监护室、急诊为必转科室,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决定所在轮转科室时间。
1.2.2.2护士应急能力培训
培训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护理部统一印制《护理突发事件处理流程手册》及《各科室常见病突发应急处理流程》,下发科室作为培训内容,认真学习,熟练掌握。
1.2.2.3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阶段
通过床头交接班、护理查房、患者现场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等进行实地能力培训,培养低年资护士观察评估病情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有效健康宣教能力及护理措施执行能力。
1.2.2.4专科培训阶段
护士经过前两阶段的轮转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第三阶段,此阶段依据前两阶段的考核结果及护士自身的意愿,选择固定科室。本阶段主要掌握专科护理技能,专科常规专科常见病及危重病的治疗和护理,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情,分析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1.3先定科后轮转
护士经过规范的岗前培训后,护理部根据护士意愿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所在科室,第一阶段在科室系统培训,第二、三阶段选择院内进修的形式,护理部统一安排完成一阶段培训结束考核合格的护士到规定轮转的科室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已有资料显示:让护士先定科使护士有归属感,可激发年轻护士的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地表现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降低轮转时陌生、茫然的感觉。另外定科后再到其他科室进修学习,扩大知识面,把理论知识和专科临床实践结合,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带教老师的选拔
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的素质对护士的培训质量起重要作用,要选拔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工作3年以上,工作业绩优秀,业务技术过硬,有责任心,有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热爱带教工作,愿意承担带教任务的护师担任。且引入一定的奖励机制,科室总体带教成绩作为护士长综合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新护士入科后,护士长为其安排1名临床带教老师和一名全程导师,负责对新护士进行跟班带教,按计划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全程导师负责全科新护士的管理,协助带教老师完成带教工作,全程带教老师要求德高望重,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或护士长,主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新护士进行指导,培养其积极的职业态度。
2讨论
由于年轻护士的比例明显增多,如何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1各种培训
据文献[9]报道,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在6年以下)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4%,其中工作2年以内是差错发生率最高的人群。文献[3]显示,培训后年轻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占所发生不良事件的31.8%,较前明显下降,临床医生对低年资护士抢救配合能力评价认可率为90.8%。
2.2护士职业态度
即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思想决定行动。如何培养护士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科室的核心--护士长要为科室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护士工作能力受科室团体文化的影响,强有力的团体文化影响个人行为投入。职业态度是护士队伍稳定和素质提高的决定因素。
2.3“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护理岗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年轻护士的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规范有效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年轻护士专业成长的发展,促进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解决患者的问题,胜任临床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的开展。
2.4改革护士传统的“三基”训练方式方法
注重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引导年轻护士应用专科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加强病情观察,操作技能和灵活的对症处理能力。
3结语
【关键词】 恢复期;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精神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当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后,进入恢复期,精神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自知力部分或全部恢复,这个时期患者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如何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进一步恢复和出院后如何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恢复期心理问题
1.1 自卑心理 由于病因作用,患者在发病期间常有一些失态现象。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失态行为,倍感悔恨与羞耻。恢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1]。但患者自认为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等;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恢复期患者早日全面恢复的关键。
1.2 自杀、潜逃 在发病期间,缺乏自知力,当处于恢复阶段,患者感到疾病对生活的威胁,许多患者于恢复期发生自杀、潜逃等问题,这时护士的护理任务更加重要,要及时采取更好的护理干预措施。
1.3 情绪低落、过分担忧日后的生活 有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使原先的工作不能继续,或是经济上受到了损失。对现实缺乏勇气,感到受到命运的捉弄,被生活抛弃,有强烈得孤独感,沉闷压抑,郁郁寡欢,甚至对周围一切淡漠麻木。
1.4 精神卫生知识匮乏 有的患者能够接受高血压患者、心脏患者长期服药的事实,但是对于精神疾病却缺乏正确地认识,认为病治疗好了,一切万事大吉,对维持治疗意义不理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很容易在出院后不继续治疗,导致疾病复发。
1.5 恐惧感 主要担心家庭的破裂和婚恋困难。未婚者怕找不到合适的终身伴侣,已婚者则恐怕爱人离异或忧虑子女的处境。
2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原则
不可刺激他们的自尊心,防止自卑自怜心理出现,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现实,学会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及对各种环境和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心情愉快地熟悉和适应新的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达到心理干预的目的。
3 恢复期精神患者心理干预方法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缓解,逐步向健康发展。此时只有社会、家庭、医院三者紧密配合,才能做好精神患者的恢复和治疗,使精神患者顺利回归社会。
3.1 做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加强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生活,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对他们要有恰当的称呼;和患者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热情对待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主动把心中的烦恼和担忧讲出来。既使患者感到亲切,又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建立起积极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他们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消除自杀的意念。
3.2 诱导 在和谐的气氛中,心平气和地按循序渐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循循善诱的护理。(1)对沉浸于反复追忆其发病期的异常行为,心理上有羞耻感的患者,医护人员应态度温和,语言诚恳的帮助患者分析病情,使他们正确认识病态行为并给予安慰,以解除思想顾虑及羞耻心理。(2)对因个人生活受挫而忧心忡忡、消极悲观的患者,则应诱导其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学会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关系的能力。(3)对过度悲伤的患者,应巧妙引导,使患者得到宣泄,可采取移情法,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同患者交谈,耐心倾听他们心中的痛苦和积怨,并给予适当的解释,让患者得到安慰和解脱。(4)对待病情基本恢复正常,心理状态较稳定,消除顾虑的患者,可引导他们总结发病规律,向他们宣教有关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启发他们自己制订预防措施,以取得其主动配合,可得到更好的疗效。
3.3 保护 即防止患者的自伤和自杀。恢复期患者最突出的一种心理危机就是自杀,而这种念头在具有绝望、毁灭及羞耻感等心理障碍的患者中,最易表现出来,对有自杀史,有持久自杀威胁及严重抑郁症患者,应特别提高警惕,严加防范,注意自杀征兆的出现。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辅以支持性诱导性心理护理,以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打消其轻生念头。
3.4 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 因为精神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家庭有关,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关怀有利于患者恢复。恢复患者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才会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恢复患者的家庭支持与患者的病情复发及生活质量直接相关。加强患者与家属、单位的联系,让患者感到家属、单位的同志们都在关心自己,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支持,必要时可以假释出院与家人团聚,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自己仍然是社会有用的人。有效地帮助患者家属提高精神卫生知识,教会家属在患者回归家庭后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和应对技巧,从而起到治疗和延缓社会功能衰退的作用,减少患者复发,促进了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2]。
3.5 帮助患者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 恢复期患者自知力已恢复,此时的患者是易于沟通的,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他在家庭的重要性,乐观向上是他的责任。鼓励其参加工娱疗活动,针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具体讲解该病的特点,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及维持治疗的量,出现药物副作用的应对措施,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能了解或大部分解了解所学知识,这需要护士耐心、反复给患者分次讲解,也可将内容制成宣传小册发给患者,并在患者的实际行动中督促落实。帮助患者处于“最适宜的身心状态”,以便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方式,促进患者病情向良好的方向发展[3]。
4 结论
通过实施心理干预,使恢复期患者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希望,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在情绪上由消沉变为积极向上,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接受治疗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所以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促进恢复期患者达到最大的社会康复。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3.
[2] 苏会英,杨菊美.精神病恢复出院前心理调查及护理指导[J].中原精神医学,1999,5(4):242.
骨科护士年度工作总结1
为加快科室护理队伍素质建设和人才培养,规范在职护士继续教育,优化护理人员知识结构,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科去年根据医院护理部分层级培训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培训目标及要求,特别是通过这一年迎接我院“三甲复审”的准备工作,让我们懂得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医院的荣誉,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医院一员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骨一科护理队伍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出一支具有凝聚力的护理队伍,现将我科护理培训工作总结
一、首先在护士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告诉护士护理工作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质量的高低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首要条件之一,护士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在科内努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适时,适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把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作为管理重点来抓。
二、成立科室培训组织,抓好培训质量管理
成立骨一科护士培训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骨干组成一支培训组织。根据我科发展要求和护理人员自身特点设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且定期对培训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不断探讨和完善各种培训方法,把实用性、有效性作为培训的目标。充分发挥小组的职能,负责督导科室新入职护士、夜班准入护士、轮科护士的培训,按计划组织科室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及考核,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向多元化培训靠近。
采用授课、演示、讨论等方法,使培训工作更具有科学化,做到“学有所用”。本年度共举行了业务小讲课12次,护理个案查房12次,基本技能培训及专科技能培训12项,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3次。针对护理人员急救反应薄弱还重点培训了简易呼吸囊及多人急救技能的配合,并进行了多人急诊的入院的抢救演示。
四、落实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教育。
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对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做好“传、帮、带”的工作,目前我科临床护理人员分四个层级:即n1(经验护士)n2(初级责任护士)n3(高级责任护士)n4(专科护士)。除了按要求分层级培训外,我们工作5年内的护士也参加由护理部组织的统一的规范化培训,现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有4人,每月参加读书月考,本年度无考试不合格人员,本年度护士“三基”理论知识达标率为100%,基本技能合格率100%。
五、制度、预案、疾病护理常规培训
对我科护理人员加强制度、预案、疾病护理常规的培训,通过对往年护理经验的总结,结合本年度我科室实际情况,重新完善修订了护理工作制度及各层级护理岗位说明,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严格要求每一个护士认真模拟演练,通过真实的演练,大大提高了我科护土应急反应能力、急救技能,同时进行多种形式急救程序、心肺复苏、急救约物知识、急救仪器使用培训等。抢救仪器、药品、应急设备定人负责、每日检查、及时维修,保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六、教学能力的培养
从n1层级护士开始,我们即着手对培养护理人员教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的培养。我科业务学习、查房、科内技能操作等大多数教学均由科室护理骨干承担,在准备课件和精心备课中,他们的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和升华。
七、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积极组织我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我科本年度也组织多次法律法规培训,以护士条例、医疗事故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蓝本,通过多媒体讲解、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新入职护士。让护理人员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护理理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1、层级培训细化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
2、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3、缺乏新业务、新知识的开展。下一年度加强科室护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护理部的领导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培训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但我们不骄傲、不气馁,在新的一年里,以迎接“三级复审”契机,我们努力打造出一个优质、高效的临床护理队伍,使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骨科护士年度工作总结2
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围绕护理部总体目标,骨科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突出专科特色,打造护理品牌
护理作为专业技术行业,应在机会与挑战中找准合适的位置,走专业建设之路是骨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内重点培养名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功能锻炼指导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形式的宣教,务求达到效果。准备在20XX年制定骨科常见病功能锻炼,配以彩色图画,制作成册,让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
二、抓好质量管理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三、进行规范化培训
1、配合护理部,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持续抓好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护理业务查房、床边演示,完善业务查房的形式。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天进行床边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进行二次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查房。
4、鼓励各位护士参加院内、外的培训,交流经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四、整理好护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导护士进行日常工作。计划在本科现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细化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符合临床工作实际、切实可行。
2、有效的护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备工作,我们将完善入院、、治疗、特殊注意事项、专科康复的告知。
五、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完成护士观念上的转变,把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提高护士的礼仪与素养,创自己的护理。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具体到护理行为的每一细节。建立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标准。
六、培养优秀的团队
发现科内护理人员的优点,利用其优点,指导其工作,发挥个人专长。建立团队精神,要让他们在协同工作中取得成绩,充分发挥个人力量。
让每个人都参与管理,以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七、做好信息的传达和文件的整理
每次参加医院开会的第二天晨会时对内容进行原文传达,科室人员进行传达签到。对下发文件分类进行存放,以便查阅。拟指定专人对文件进行管理。努力做到思想与医院同步,积极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中。
八、开展护理成本效益的研究
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定量分析,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与物质耗费,提供更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卫生服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骨科护士年度工作总结3
在20xx的一年里,随着医院环境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特别是通过这一年我院“三乙评审”的准备及验收工作,让我们懂得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医院的荣誉,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医院一员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骨科护理队伍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的护理队伍。围绕护理部总体目标,在护理部的统一布署下,我们首先从思想上统一了认识:一个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和管理体制的优劣,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验、证实。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通过审核。“现将我科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
2、落实了护理十五项核心制度、各种应急预案、工作质量标准等等例如查对制度:
(1)要求每天医嘱双人核对,每天查对一次,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实行床边双人核对及使用二种以上对患者识别的方法。
(3)手术患者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 接患者等。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3、认真落实骨科、手外科护理常规及十大安全目标,专科护理安全指引,做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全科护理 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得到了病人的称赞。
4、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落实护理部制定的争创优质示范病区的方法和措施,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简化护理工作流程,做到 把护士还给病人。
二、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以创三级医院为楔机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各方面知识、专科理论、专科技能、并组织理论、操作考试。
2、参加医院组织业务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
3、落实护理查房制度,科室每周执行三级护理查房1—2次,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以达到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的目的。
4、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5、实行分级培训,对各不同年资的护士执行不同的培训计划。
三、抓好质量管理。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3、责任护士的职责落实,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由责任护士负责,纳入质量管理。制定可行的应知应会考核计划,每周严格按计划进行 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充分调却每一位护士的能动性、主动性。
4、护士长、质按小组成员每天质控新入病人、重点病人、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针对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当事人沟通,及时纠正整改,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缺陷分析与改进, 强化责任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质控。
5、护士长现场管理,“三查房”取得显著效果。
①早查房:上班后重 点查夜班护理质量;晨会后参加床头交接班查房;医嘱下达后查房: 重点查医嘱执行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②下午上班后查房:查看连续工 作及完成情况同时深入病房征求病人意见及时整改护理工作。
③晚查房:下午下班前查看病危、手术、输血等病人的交接记录情况。通过“以 病人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的“三查房”现场管理模式督导各班次护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及时拾遗补漏,关注病人、环境、设备、医嘱等问题。
6、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定期收集病人对护理工作意见,并在护士站公示分级护理标准。落实核心制度,建立健全病区安全警示标识。重视首次沟通,加强关键环节沟通,建立和谐医患、护患、医护关系
7、重视急诊急救及突发事件的培训: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严格要求每一个护士认真模拟演练,通过真实的演练,大大提高了我科护土应急反应能力、急救技能,同时进行多种形式急救程序、心肺复苏、急救约物知识、急救仪器使用培训等。抢救仪器、药品、应急设备定人负责、每日检查、及时维修,保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8、对新上岗的护士、工作能力差的护士以及实习护士进行重点管理;实行高年资与低年资、工作能力强与工作能力弱的护士搭配进行值班,提高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不定期在重点时间段查房,加强各个环节监督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保障护理安全。
四、整理好护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导护士进行日常工作。
2、有效的护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备工作,我们将完善入院、、治疗、特殊注意事项、专科康复的告知。
五、护理安全管理
1、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科室成立以护十长为首的健康教育、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等质量管理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总结。
2、每周至少二次接受护理部下科室严格检查、每天院总值班护士长晚间质量检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护理部高密度的检查监督的大环境 下,使每一个护士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慎独精神。每个人都高度重视检查结果。护士长深人病房,跟班检查,对一系列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 重点时段是指交接班时间、午班、夜班、休息日、节假日。这些时段工作人员少。护士易出错。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重点环节是术前、术后、危重、抢救等较繁忙、处置较多环节。重点人员是指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病情特殊变化病人,还有新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常出现差错护士;特殊病人是指转科和转院的病人、有医疗纠纷或有意见的病人、领导关照的病人、本院职工认识的病人等。实践证明,这些人员身上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护士长要加强跟踪检查,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4、 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患者安全:
① 根据患者安全目标,进一步完善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如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等,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② 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如对病房药柜内药物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进行督查,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医嘱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控制静脉输注滴速等。
③ 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 :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核对,静脉输液要求落实双核对,发药时使用治疗车和服药本,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在进行导尿、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应明确交待注意事项,防止管道滑脱等。
5、 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6、推行弹性排班,完善绩效考核。为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满足实际工作 需要和患者需求,推行了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制,在治疗、护理高峰时段或护理工作量激增时护士长启动“紧急状况下护士调配预案”调整护士班次,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
六、扎实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1、落实优质护理服务重点工作:
(1)倡导主动服务,提供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停留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这种表面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要强调相互之间良好的护患沟通,要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要通过具体的行为举止把你的欢迎之意、尊敬之意、热情之意传递给病人,才能让病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医护服务,品味出我们的优质所在,深化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切实落实落实基础护理,建立健全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
(2)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提倡科室管理人人参与,鼓励护士从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为前题,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为科室献计献策,最终达到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的目标。
2、 根据自身实际,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扎实稳步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1)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倡导人性化服务,继续推广各专科特色温情服务。
1问题及原因分析
1.1人员流动性大
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流失是民营医院所面临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问题,它严重影响整体护理质量。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医院对护士工作不重视,认为医疗治疗更为有效,护理只是辅助治疗,护士地位下降。并且护士大部分来自外地,主人翁意识淡薄,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加之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极易流向待遇更好、工资更高的地方去。二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最新推出的“举证倒置”体现了法律对弱势一方的保护,而民营医院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在民营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护理人员要承担医疗、护理行为和后果,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三是少数人业务水平低,因工作严重失误而被辞退。另外,生活保障制度不完善、晚夜班多、继续深造等均是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的因素。
1.2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民营医院的护理队伍结构参差不齐、良莠不一。尤其是医院初开业时,对医务人员的需求量较大,除少数高年资的护士从公立医院退休或者因某种原因提前退休后,受聘到民营医院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工龄短的青年护士,呈现出老的老、少的少的状况,护师和主管护师缺乏,无法形成护理队伍的梯形结构。
1.3护理人员的业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所新兴的民营医院,吸引的护理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其中有些长时间不在本行工作,有一毕业就改行从事其他工作,对专业知识基本遗忘,加上环境生疏,工作经验缺乏,操作极不规范;另一方面,部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不能立足并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糊口的思想严重,爱心和责任心匮乏。同时,在护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将教学重点放在训练学生临床护理的技能方面,忽视传授人文知识,以及护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严重缺乏护理管理相关知识。
1.4护理队伍的继续教育发展缓慢
大多数民营医院都是专科医院,即使是综合型医院也是以大专科小综合的形式开设,护理专业技能主要以基础护理和五官科、妇科等专科护理为主,护理服务范畴狭窄、局限,护理技术操作主要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及为专科配备的各种治疗等。虽然也开设病房,但是床位少、住院患者少、病情轻,护理服务工作简单易行,不利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与专业素质的提高,造成护理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高缓慢。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队伍都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程度,增加自己的临床护理技能,但是,根据每所民营医院的实际情况看,护理队伍等继续教育发展缺乏动力,导致民营医院护理队伍的医疗服务能力长期停滞不前。
1.5相关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欠健全
民营医院由于其发展较晚,所以在护理管理方面难免会有一定的劣势。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造成工作忙乱,效率低下。同时,民营医院没有完善的激励薪酬机制,没有根据各岗位的风险大小、责任轻重、操作难易程度以及知识含量等方面决定分配原则,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各自潜力的发挥,阻碍着护理队伍的发展以及医院的整体目标的实现。
1.6护理人员对于自我职业的不重视
社会上“重医轻护”观念普遍存在,导致护理队伍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下降,认为前途渺茫,没有发展,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工作。在日常护理工作过程中,与患者交流较少,没有起到关心呵护患者的责任,在空闲时间不注重对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临床护理技能的训练。
2对策
2.1建立良好就医环境
提高护士地位民营医院要提高其社会地位,得到公众的认可,需要自己在做好优质服务的同时,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更需要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需要新闻媒体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提高社会对民营医院的理解和认可。而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护理人员地位的提高需要得到院领导的重视和认可。护理管理者应在提高护理整体素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定期与医师沟通,听取意见,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整改反馈,同时将工作中的成绩和困难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得到领导的认同和支持。
2.2改善管理方式
2.2.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规范化管理制度具有强制性和保障力,是提高护理管理的前提。建立并完善各项护理护理管理制度,制定工作程序及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岗位职责等,既便于衡量,也便于检查督促,有利于防止和及时纠正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
2.2.2优化机制科学管理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科学理念,做好护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工作,所有注册护士与医院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护士人事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强大的医院文化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能增强医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职工对医院的忠诚度。努力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只有当医院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职工个人的价值观时,才能把医院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共同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2.2.3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护理管理要以人为本,重视和谐奋进的集体力量。民营医疗机构护士大多来自外省(市),因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工作辛苦、责任重、风险大而感到心里不平衡,工作中缺乏主人翁精神,工作稳定性差,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极易流失。因此,医院要加强护士的爱岗敬业教育,要给予尊重、关心和爱护,及时了解生活、工作和思想动态,合理解决困难,使感觉到个人利益是与医院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护理工作中去。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使其自身价值不断凸显。除物质奖励外,注重情感、机会激励政策,注意不断发现优秀的护士典型进行表彰奖励,从而增强医院的整体优势。
2.3重视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
2.3.1心理素质的培养职业的特点要求护理个体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与自控能力,擅长人际交往的能力与主导性,较健全的社会适应性以及较适宜的气质与性格类型。Betty等研究结果提示,接受过心理教育的护理人员在工作压力、身体需求、自主性等方面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未接受心理教育者。职业心理素质的优化有利于护士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最佳状态面对患者,积极工作。
2.3.2业务素质的培养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的服务型工作。护士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民营医疗机构的护士相对较年轻、工作年限较短、职称偏低。这个阶段的护士是进行在职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技术的重要阶段。因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者必须重视护士在职培训与管理,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时间保证,使其在职培训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2.3.3健全民营特色的激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薪酬待遇民营医院管理体制任人唯贤,拥有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的用人自。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护理人员的工资,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在奖金分配方面,可根据年资、职称、工作岗位等划分等级,并充分利用绩效考核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护理管理岗位定期进行考评,竞争上岗,真正体现护士劳动价值。
【关键词】流浪精神障碍患者 人性化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49-03
精神障碍患者是指患者在躯体和环境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精神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状或精神病性症状,个人、社会、功能受损或感到精神痛苦[1]。而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是由于患者精神活动异常,他们与家人、亲戚、朋友或单位失去联系, 游趟于街头, 拦截车辆,缺食物缺水,衣裳褴缕,自伤、伤人、毁物等异常行为,这对城市的管理和他人、社会构成了严重危害。因此,由“110”民警协助“120”医护人员护送入院。随着国家《救助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我院作为精神科专科医院,承担着此类患者的收治任务。现将我科2006年5月10日至2010 年4月30日收住116 例男性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及采取人性化护理的过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绝大多数流浪精神病患者在街头流浪时经市民报警, 由“110”民警和“120”医护人员以疑似其为精神病人而送入我院,有的因严重躯体疾病被送入综合医院, 待躯体疾病治愈而转送我院。而我科收住院治疗的116例男性流浪精神病患者年龄15~65岁,少数年龄不详,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大多数为本省的农民,其次为邻近省份,这些流浪者中以中青年、未婚、工人者居多。至2010年5月31日我院滞留男性流浪精神病人89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逐项评估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 出入院方式,原因,入院时躯体情况,症状表现,合作程度及自理能力。
2 临床特点分析 流浪精神病患者入院前的表现由“110”民警及“120”医护人员代诉:患者大喊大叫,横卧街头或在马路上乱走,不修边幅,衣服赃乱,披头散发,丢弃随身物品或把钱物送给路人,或将收集的废物藏于身上,易激怒,追逐异性、冲动伤人、毁物、纵火、自伤等影响了社会秩序。入院后临床表现以行为紊乱为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的智力低下,有的数问不答,有的是文盲或文化程度低只能讲其当地的方言,有的是哑巴,一部分都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还有一部分对提问不给予任何回答,根本无法进行交谈,言语沟通十分困难,因此对患者的病情无法了解,入院时只能以“110”民警及“120”医护人员的提供当时情况,不能提供详细病史,多缺乏基本的资料,如姓名、年龄、住址等,也缺乏既往的资料,如性格、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既往疾病及治疗情况等。多数患者以阴性症状为主,多伴随躯体疾病,病情重,诊断难。有的患者表现紧张、少语、孤僻、懒散、少食、自笑、乱语、行为怪异、无故脱衣、蓬头垢面。有的高声漫骂、乱吐口水,否认有病,对治疗、护理检查不配合等症状。
3 人性化护理实施
3.1 入院时的人性化护理
在流浪精神病患者入院时我们首次接触病人以诚恳、亲切、热情、耐心、举止沉稳、端庄,让他们看到笑脸、感到温暖。并认真观察他们的外观、体态、心里反应、情绪变化,迅速判断病人存在的问题,以采取针对性护理,要特别注重对他们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介绍同室病友和病区环境、作息制度、责任护士、经管医生,消除陌生感,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有利于取得其信任和合作,引导他们安心住院接受治疗。
3.1.1 卫生自理缺陷 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病症状较重,个人卫生料理极差,又长期无人照料,而出现蓬头垢面,全身脏污,赤身,衣冠不整,收藏脏物藏于身上,浑身散发着臭味。入院时首先及时全面彻底进行卫生处置:沐浴、更换身上的污衣物(更换下的衣服、收取的钱、贵重物品、危险品、身份证及其他的信息资料等专人登记并代为保管)、理发、刮胡须。同时做好口腔卫生。专人负责沐浴,观察皮肤有无破损、感染及躯体情况,既能保证了皮肤的清洁又能了解患者的皮肤情况。沐浴后剪指(趾) 甲,必要时灭虱,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如有皮肤伤口或上呼吸道等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等相应措施,以预防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1.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患者在严重精神症状支配下流浪于街头,出现拒食、捡脏食物、饮食不规则。入院时脸色苍白、消瘦、疲乏无力、体重少于正常标准,实验室检验血红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均下降。入院后给患者提供瘦肉、蛋、猪肝、木耳等富含铁、蛋白及色、香、味、俱全的饮食,以促进食欲,并反复告诉病人用餐的地点。对于用手抓饭吃的,甚至饭菜装在碗里不吃的病人进行反复教授患者如何正确进食,督促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及进食习惯。对拒食病人,耐心给予喂食。如仍然拒食者给予鼻饲牛奶、菜汁、果汁、肉汤、豆奶等营养丰富流质食物,保证营养及水分摄入。必要时遵医嘱及时营养支持治疗,纠正营养不良,防止营养不良而发生其他并发症。
3.1.3 睡眠障碍 睡眠属于保护性抑制过程, 精神病人的睡眠正常与否,往往与病情好坏有着一定的关系,做好精神病人的睡眠观察非常重要。首先,要了解流浪精神病人的失眠原因及其表现。主要的原因是精神症状影响,如病人兴奋、躁动、抑郁、紧张、恐惧、焦虑、幻觉、妄想等,其次是各种思想顾虑、不愉快、躯体不适、对环境或气候不适应、睡眠条件不良(噪音干扰、强光刺激等),病人流浪时居无定所,无按时作息,睡眠时间倒置,有的白天睡觉,晚上则不肯睡觉。我们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病房布置简单清洁、光线柔和、温度适宜,以稳定病人情绪,促进入眠。并为病人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中午安排午睡2小时,晚上21:30督促病人上床休息,睡前督促病人排小便,早晨6:30按时起床。对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病人协助就寝时的生活护理。发现有失眠时及时了解病人是否身体不适或饥饿、是否心中有事,及时给予安慰及协助解决。如果是病人幻听、妄想所致的焦虑、紧张、烦躁不眠时,安置病人于易观察室床上,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适量抗精神病药物及安眠药。
3.1.4 大小便自理差 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及流浪时已形成不良的卫生习惯,如出现随地大、小便或大、小便拉于棉被、床垫及裤子上,大便后不用卫生纸。我们耐心向患者介绍厕所的位置,反复讲解注意卫生的重要性。强化训练按时如厕,大便后如何使用卫生纸、整理衣裤、便后洗手。使他们能养成正常的排便习惯和卫生习惯。
3.2 住院期间的人性化护理
3.2.1生活护理 流浪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低于其他住院患者,生活护理显得比其他患者更需要精心护理,因此,对其应多给予指导、督促。我们训练患者自行早晚洗漱及定期洗澡、洗头、更衣、修剪指(趾)甲、刮胡须等,必要时耐心协助,并定期给予理发,以保持患者仪表整洁,使他们学会自行料理个人卫生。在初春及冬季注意防止病人受凉,随着天气的变化,给病人适时加衣、盖被及穿袜子。有的病人行为紊乱,经常脱下衣服、鞋、袜而扔于窗外,注意及时给予穿上衣服、袜、鞋;有的出现毁物行为,撕破衣服,给予重新更换衣服保持整齐;有的随地躺卧,将衣服弄脏弄湿,及时给予更换脏和湿的衣服;被子和床垫经常晾晒,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以防止感冒。夏季给患者用上电风扇、空调,防止中暑。患者有冲动、伤人、自伤、毁物等行为时,严防冲动行为,在向患者说明约束的目的后给予约束,约束后及时关心他们的冷暖,喂食喂水递便器,有出汗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冬季在睡眠时督促盖好棉被防止受凉,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还未联系到家属而滞留比较久的流浪精神病人大多懒散,生活自理差,对护士依赖性强,在的给予细心、耐心督促料理生活前提下,还反复示范和手把手地教授,尽最大努力使他们能在督促下生活自理,逐渐改变懒惰散漫的陋习。
3.2.2 饮食护理 有的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认为食物有毒拒绝进食,有的自称有罪而不肯进食,还有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自吞咽困难而影响进食。根据病人病情采取不同方法以保证病人营养的摄入。 认为食物有毒的叫病友先吃几口给患者看,或让患者任选一份饮食以消除疑虑;自称有罪的可将饭菜搅拌在一起使其象剩的饭菜,并劝慰病人进食;吞咽困难的给予软食或流质食物,让病人缓慢进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滴注;另外有的病人暴饮暴食,及时给予制止和限制。有的病人在进食时出现噎食,立即进行抢救。
3.2.3 服药护理 流浪精神病人大多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我区采取有序的集中排队、专人督促服药的方法。对不愿服药的病人安排在最后服药,服药时给予耐心劝说、解释,必要时喂服或鼻饲。对吞咽困难的给予研粉分次喂服。我们还认真察看病人服药情况,做到“发药到手,送药到口,服后检查口腔,确保药物全剂量服下,密切观察病人服药前后的举止、动作、表情。对藏药、拒药病人,在病人服药后观察30 分钟,才让病人离开,防止病人自行催吐,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并重点交班,杜绝弃药、藏药及漏服等现象发生。若出现较严重药物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予以处置。
3.2.4 心理护理 流浪精神病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创伤,情感特别脆弱,对病态体验非常敏感,因此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显得特别重要。有的患者自卑心理严重,我们通过语言、劝抚等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并在心理上给予支持,使患者尽快消除自卑心里。对无法用语言沟通的病人,我们通过表情、手势、目光来给予抚慰等肢体语言以达到心理支持。在语言及非语言性心理护理过程中注意到语言本身和说话的态度,以减少给病人消极的心理效应[2]。
3.2.5 沟通方式 与流浪精神病人最直接和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有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交流要注意到语调,并考虑到患者的文化、生活背景。但也要注意到交流的场所、对象,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病人的隐私,尽量在人员较少的场所或单间进行交流,不用过激语言刺激患者。语言交流时根据病人的情绪,以交流为目的,选择安慰性、疏导性、劝说性、暗示性、指令性、鼓励性的语言,语言尽量简洁、明确,语速不能太快,避免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而影响护患关系及疾病的预后。对聋哑、意志活动减退、呆滞不语的病人而无法沟通者不予歧视,真诚地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让病人享受到家的温馨,始终如一地用积极性肢体语言与他们沟通。
3.2.6 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非常重要。有的流浪精神病人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出现攻击他人、自杀、自伤、毁物等行为,将患者安置于易观察室,严查有无危险品对有严重自杀企图的应专人护理,应将患者控制在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必要时给予约束带保护,并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定时松解保护带更换、活动肢体;长期卧床病人床上予水垫或气垫,定期协助翻身,并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体质,防止褥疮。走路不稳、体质虚弱者搀扶如厕,防止摔倒。
3.3 康复期的人性化护理 对精神症状缓解的病人进行社会功能训练,防止社会功能衰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回归社会作准备。
3.3.1 生活技能训练 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着装、排泄、服药等方面的行为能力。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按时作息。训练患者整理床单元及定期自我沐浴、洗头、更衣、刮胡须、剪指(趾)甲等,在病房内帮助卫生员擦桌子、拖地板、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劳动,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督促患者参加集体活动,除了每天早上做广播操。还带领患者到康复科听音乐、下棋、打球、健身、打牌、看电视、看书报看等健康轻松的娱乐活动,充实病房生活。帮助患者掌握应对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
3.3.2 健康教育 流浪精神病患者属于特殊的弱势群体,家庭状况差,对治疗依从性差,在社会处于最低层,且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较大,我们更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教育。每周2次健康教育,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认识,消除自卑感,提高其自信心。让他们了解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和疾病复发的危害性,以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减轻对社会的负担和危害。
3.3.3 人际关系的恢复和发展 患者情感淡漠、行为退缩、孤僻等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恢复。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训练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的病友间的交往入手,逐渐建立人际关系 ,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对病人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指导如何调整心态,教会控制情绪和进行人际交往的方法,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3.3.4 加强沟通 部分病人精神发育迟滞、智力障碍、老年痴呆及文盲只会讲其当地方言的、聋哑病患者等无法与之进行有效沟通,也不能写出与家里的联系方式;有的虽然能讲出家庭的联系方式,联系时查无此人;有的经长时间治疗症状缓解达到出院标准,然而病人早已忘记自己的姓名,也不记得家人的情况;因此长期滞留于医院。对于病情改善能交流的可循循善诱地引导患者讲出家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对于只会讲其当地方言的,可想方设法找其同省或同乡的病友与之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聋哑并有一定文化的病人可让其写出家庭地址。无论是家属来接病人出院的,还是救助站工作人员护送回家的都应加强沟通,做好健康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出院后的服药、复查、护理、监护的有关知识,使病人回归社会后能够得到良好照顾,减少复发的概率,防止病人病情的复发而再次到处流浪。
4 结论 男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流浪在街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无病史和个人信息资料的提供者,背景复杂,精神病的表现各不相同,又无监护人,缺乏亲人关怀,由于他们特殊的经历,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均受到较其他精神病患者更多的创伤。因此对他们进行人性化护理,给予更多的同情、理解、体贴、关怀和照顾,促进早日康复,早日回归家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