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卫生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时间:2022-09-30 08:51: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卫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卫生论文

第1篇

作者:闫岩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相关专业的领域内执行模型库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系统,为行业的决策人员与信息操作者拿出相关的决策辅助功能。使用决策支持系统,就要求公共卫生检验安全必须提供相关事件发生的异常。这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聚集性、及其体现其在时间上的聚集性。

为决策者或决策分析人员描述对象的空间分布、空间位置等信息非常直观,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控制工作的内容就是提供一种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决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广泛的关系数据库链接能力、交互定位和逻辑查询,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地定位到电子地图上,为指挥人员提供各类调度的地图工具,并根据道路实时状况和资源分布情况最优地部署人力和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急处理效率,通常简称为GIS。

在GSI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基于GSI的决策支持系统特征:①能对信息有效的检索、进行快速分析、综合并传输给决策者;对外界信息的采集方面,系统灵活性非常高。②决策过程不但可控,而且可以采用主动权在决策者一方进行人机交互对话。③系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果的表达方式虽然具有灵活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系统对决策只起辅助作用,它不能代替决策者的判断。④系统便于应用推广与移植,而且各方面的功能均易于被扩展和修改完善。

在地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方面:建立和开发数据库及地学分析、空间分析等模型库是以GIS为载体,建立连接的方式是与具体问题的专业模型库和方法库,最后一个完整的决策支持系统就完成了。其中决策支持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核心。

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它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预防控制和的多门学科专业交汇的综合学科,技术含量高、专业知识面广。它的主要工作职能包括配合流行病调查和防治工作,开展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追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排查及病源。

根据相关内容,它开展的健康相关产品有:食品、食品用产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卫生、水及涉水产品和医疗用品、消毒产品、保健用品、日用品等的检验及评价。公共卫生检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建立、验证、引用。公共卫生检验体系中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病原学实验室、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理化检验实验室、毒理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根据系统的业务内容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分析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与控制业务内容以及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的联系,将信息划分成基础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物资信息、各类业务编码、法律法规信息等基础信息、地理信息、业务信息、公众信息、社会经济信息。考虑到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控制业务的发展。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划可以被划分成四个部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WEB服务管理系统。综合数据库设计。

在设计时,应将综合数据库的标准尽量向实用性、安全性、标准化、保密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维护等方面靠拢。设计公共卫生安全空间数据库时,主要考虑源数据的获取、用户、研究区域的范围。

为保证数据的实用性和正确性,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在控制空间数据库时,需严格检查入库数据的数学精度、以及各地物之间的拓扑关系,以保证数据的统一和完整。综上所述,本系统是以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控制的业务为主体,以数据仓库和模型库为决策的依据,将决策支持的思想贯穿到整个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系统的功能中。

第2篇

1数据信息安全威胁信息数据

面临的安全威胁来自于多个方面,有通过病毒、非授权窃取来破坏数据保密性的安全威胁,有因为操作系统故障、应用系统故障等导致的破坏数据完整性的安全威胁,有因为硬盘故障、误操作等导致的破坏数据可用性的安全威胁,还有因为病毒威胁、非授权篡改导致的破坏数据真实性的安全威胁,这些潜在的安全威胁将会导致信息数据被删除、破坏、篡改甚至被窃取,给公共卫生行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2安全管理缺失公共卫生行业

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如果存在重应用、轻安全的现象,在IT系统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的科学规划,将导致后期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比较被动,业务的发展及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信息安全管理建设不对称;或由于重视信息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虽然采用了比较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但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病毒库不及时升级、变更管理松懈、岗位职责不清、忽视数据备份等现象普遍存在,很有可能会导致本不应该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发生。

二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的安全防范技术

薄弱许多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备,都是在2003年SARS疫情爆发以后国家投入建设的,运行至今,很多省级以下的公共卫生单位由于领导认识不足或经费所限,只重视疾病防控能力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的建设,而忽视了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很少将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陈旧、软硬件设备老化,信息安全防范技术比较薄弱,因网络设备损坏、服务器宕机等故障或无入侵检测、核心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设备,导致信息数据丢失、窃取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重要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建设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最大的动力资源是掌握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是行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基础,然而,公共卫生行业的人才梯队主要以疾病控制、医学检验专业为主,信息化、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队伍力量薄弱,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也很难对本单位现有的信息化、信息安全现状进行有效的评估,缺乏制定本行业长期、可持续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的能力,这也是制约公共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信息安全培训不足

职工安全保密意识不强信息安全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它不仅是信息化管理部门的本职工作,更是整个公共卫生行业的重要工作职责,很多单位没有将信息安全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许多职工对网络安全不够重视,缺乏网络安全意识,随意接收、下载、拷贝未知文件,没有查杀病毒、木马的习惯,经常有意无意的传播病毒,使得单位网络系统经常遭受ARP、宏病毒等病毒木马的攻击,严重影响了单位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许多职工对于单位的移动介质缺乏规范化管理意识,随意将拷贝有信息的移动硬盘、优盘等介质带出单位,在其他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信息容易失窃,存在非常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三如何促进公共卫生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提升

1强化管理

建立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建立出一套既符合本行业工作实际的,又满足网络实际安全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1成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引进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单位开展的工作特点,从管理、安全等级保护、安全防范、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统管全局的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1.2制定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定期开展全员信息安全知识培训,让全体员工及时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最新动态,结合信息安全事件案列,进一步强化职工对信息安全保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队伍,提高应对各种网络安全攻击破坏的能力。

1.3建立信息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内部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同时将信息安全检查纳入单位季度、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检查结果直接与科室和个人的奖励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挂钩,落实奖惩机制,惩防并举,确保信息安全落实无死角。

2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建设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通过对公共卫生行业处理、存储重要信息数据的信息系统实行分等级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情况进行测评,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从制度落实、安全技术防护、应急处置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隐患发现能力。

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网络安全需要依托防火墙、入侵检测、VPN等安全防护设施,充分运用各个软硬件网络安全技术特点,建立安全策略层、用户层、网络与信息资源层和安全服务层4个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面增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在公共卫生行业网络安全建设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结构和功能通常划分为滤防火墙、应用防火墙和状态检测防火墙三种类型,一般部署在核心网络的边缘,将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有效地记录Internet上的活动,将网络中不安全的服务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严格限制网络之间的互相访问,从而提高网络的防毒能力和抗攻击能力,确保内部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3.2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专家系统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两种,利用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迅速及时地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帮助系统对付内部攻击和外部网络攻击,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在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3.3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VPN技术因为低成本、高度灵活的特点,在很多行业信息化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公共卫生行业也有很多信息系统都是基于VPN进行数据传输的,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等,通过在公用网络上建立VPN,利用VPN网关将数据包进行加密和目标地址转换,以实现远程访问。VPN技术实现方式目前运用的主要有MPLS、IPSEC和SSL三种类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VPN链路网络采用的就是IPSECVPN模式,利用VPN链路隧道,实现国家到省、市、县四级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共享。VPN通过使用点到点协议用户级身份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将高度敏感的数据地址进行物理分隔,只有授权用户才能与VPN服务器建立连接,进行远程访问,避免非授权用户接触或窃取重要数据,为用户信息提供了很高的安全性保护。

四结语

第3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基层疾控中心要在明确基本职责基础上,全面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建设,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2]。

1.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首先要树立常备不懈、有备无患的思想,在人员组织和物资设备等方面做好准备,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不同类型卫生应急事件处理程序[3]。一旦发生疫情、中毒事故或重大伤害事故,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公共卫生应急队伍是决定应急能力的首要因素,也是卫生应急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应急队伍反映了决策层次、技术能力、人才质量和建设水平,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4]。作为基层疾控中心,应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疾控南部分中心立足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不断优化应急管理,强化队伍培训演练工作,充实卫生应急装备,在区卫计委的指挥下,在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1.2.1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立由疾控中心主任和书记为组长、中心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所长为成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调动相应人员做好应急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应急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心办公室。1.2.2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分队为确保各项应急措施得到落实,中心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同时组织建立了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3支应急处理小分队,随时待命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3应急物资储备及车辆等管理工作分工明确应急小分队成员及相关人员配备手机等通讯器材,确保通讯畅通;一般应急物资的采购与车辆使用管理由中心后勤科负责,车辆保持良好状态,满足疫情处理需要[5]。微生物和理化检验中心负责应急事件检测工作中重要物资(如试剂、培养基、标准菌株、标准物质等)的申购、验收、保管、使用及报废管理。疾控所负责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箱的准备及物品更新,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食环所负责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防护用品、快速检测箱、应急处理箱等的准备与更新,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职放所负责职业中毒及放射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防护用品、快速检测箱、应急处理箱等的准备与更新,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消毒所负责消毒药械满足处理疫情需要。1.2.4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为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和社会综合服务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必须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练兵活动。本着“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理念,在做好全员培训基础上,首先,要积极选派出应急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参加上级应急工作培训,并组织好应急人员的二级培训;其次,邀请专家讲授突发事件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三,结合甲型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和“02”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以及大型活动卫生防病实际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事件典型案例进行讨论;第四,结合防病形势和专业工作实际,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模拟演练,每年至少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1~2次,防控理论培训10~15次。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培训和演练,可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能够快速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卫生防病基础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而为基层疾控机构处置突发事件积累工作经验。1.2.5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队伍保障机制按照中心预案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小分队,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和器材,能够在第一时间承担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中心着力研究解决应急队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对在应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提高了应急队伍工作的积极性。1.2.6提高应急队伍装备水平政府部门能够对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及日常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发放,应急小分队严格按照装备目录要求装备到位,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只有不断的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才能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才能满足辖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需要。1.2.7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长效机制中心设立3个应急物资储存库,根据需要及时完善添加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疫苗、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器材和试剂、传染源隔离、消毒和防护用品及应急设施等,分类存放,并建立了应急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确保发生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及时应对,有效处置。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2.1接报

首先做好疫情接报。对外公布疫情报告电话,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落实24h值班和应急职守工作。接报时,值班人员根据报告的不同来源和报告种类,详细核实并登记两个方面情况:一方面是事件本身情况,即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时间、地点和波及范围、发病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另一方面是报告者情况,包括报告单位名称、报告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报告的时间地点等[6];由疫情值班人员按照专业分工报告中心主管主任或主任;经主管主任或主任同意,按接报时登记核实的内容及时报告区卫计委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2做好赴现场出发前准备

值班人员通知小分队人员,包括流调、检验、消毒专业人员和司机到位;查看疫情处理物品是否齐备;主管主任或主任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集其他相关人员到现场共同处理。组织清点人数和装备后,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迅速开展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流调过程中,做好流调人员个人防护,针对事件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程序,尽可能全面收集与事件相关的资料,尽快分析判断事件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为现场科学处置和做出最终结论提供依据。做好进程报告现场工作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发展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控制措施等内容。样品采集及检测对现场需要调查取证采样检验的,要尽快采集样品和标本,用快速检验方法进行初步检验,同时将备份送到指定实验室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及时与现场沟通,指导现场处置。撰写调查报告初次调查结束后,疫情处理人员要及时对突发事件的经过和处置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改进意见及处置建议,汇集各方资料,撰写初次调查报告。根据疫情的性质在不同处理阶段撰写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1周内,配合应急指挥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处置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今后类似事件防范和处置建议。

3实际处理案例效果

一起“7•21”暴雨东花市南里社区洪涝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2012年7月21,北京市遭受了60年来最雨的袭击,受暴雨影响,东城区东花市南里社区13号,15号楼地下室严重积水,二次供水水箱也被积水浸泡,该社区广大居民断水断电,波及1700余户居民。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按照上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程序,迅速开展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现场防病咨询、参与政府信息和居民安抚等工作。在区卫计委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出色完成了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表扬。多年的类似工作实践证明,该中心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合法、有效、顺应民意,收到了良好效果。

4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第4篇

一、预防医学学生近4年的就业单位分布

近4年来,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县区级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省级和地级市卫生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除2011年外基本低于20%(见表2)。由表2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到县区级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国家新的医疗改革政策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十分重视和支持(卫办科教发〔2011〕131号),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推进,基层用人单位对预防医学学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提出更具体、明确的要求。而我院现有的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并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这导致毕业生在面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应聘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处境。

二、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一)设置“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修课程。由表1、表2的数据反馈,近年来去相对较基层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根据卫生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规范》和《卫生监督手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主要是现场工作,这就要求业务人员除了具备较强的医学理论知识外,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非常重要,结合近年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增设“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修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树立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学的基本理念,熟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项目操作规范,具备独立承担起社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能力。

(二)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要到欠发达地区工作,参与到最基层的卫生服务工作中去,我们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这个环节作了延长学时的调整,增加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投入时间,增强实践操作能力(见表3)。针对实践环节的改革,我们深入到实习基地,就改革后的实践方案是否可行,改革后的实践时间长短,实践时间跨度等细节问题与接收实习的单位作具体的沟通、商讨。大部分的毕业论文是由我院的专业教师承担,对于毕业论文时间的调整,我们召开系主任会议、教师座谈会,对调整后实践环节的可操作性收集意见及建议。经过反复商讨,加上多家实习单位相关信息的反馈,培养方案几易其稿,最终确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实践时间由原来的10周增加到12周。实践,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而且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学者曾提出可以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特色实践项目,让学生尽早接触公共卫生的实践内容,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5-6]。在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新增了一个内容“公共卫生创新实践”,这个环节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拓展,由学生在第三至第十学期的课外时间进行,完成形式多样。我们增设这一内容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本专业学生创新、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融为一体。

(三)设置6组特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评价,以社会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我们在后期对学生进行特色课程培养,设置预防医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预防医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包括6组特色课程,每组特色课程9.5学分,计171学时。每组课程都具有鲜明的实际应用特点,特别契合当前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实需求,体现了预防医学专业的现实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能较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要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也反映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探索的工作。我们会始终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提高质量为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陈敏 陈妙 杨苑芬 余日安 杨翌 单位: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第5篇

[关键词]全日制MPH,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66-02

公共卫生硕士(MPH)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和卫生事业管理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的重要的研究生教育形式,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的重要的研究生教育形式。而全日制MPH属于在校教育,一般采取学校与合作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因此,建设全日制MPH创新实践基地,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锻炼和提升创建一个良好平台,是提高全日制MPH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全日制MPH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普遍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如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责权义保障制度,因此严重影响到基地的建设和研究生实践的成效。基于此,完善管理机制是推进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根本[1-5]。

一、 共建管理机构

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机构承担基地制度建立、业务指导监督、MPH培养质量考核等相关工作,是维系基地正常运转的根本。根据培养目标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发展需要,由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联合设立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确定委员会成员时,考虑纳入实践基地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由于双方就MPH的培养需要通过委员会加以沟通和解决,而培养单位和实践基地管理机构间信息通畅传递, 关系着全日制MPH培养效率,因此,明确对口联系部门或人员、确定两个单位之间进行联系的方式或形式是关键。另外,根据管理委员会的人员设置情况,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委员会相应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管理委员会工作有序进行。

二、 制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首先,管理委员会通过例会或专门会议的形式,培养单位向实践基地通报全日制MPH招生情况及学校、学院对全日制MPH的培养要求,实践基地向培养单位通报基地导师队伍建设现状、基地基本工作等,总结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已建立的创新实践基地在目前的实践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直接关系到MPH实践性培养活动的开展和今后基地的发展规模。对基地建设现状客观、实事求是的进行总结和评价,是制定建设发展方向的基础。

其次,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双方在基地现状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外出调研提出制定建设发展规划的基本思想和原则。这是制定建设发展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决定着实践基地的建设方向,也决定着实践基地建设的成败,对于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建设发展规划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制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之前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全日制MPH的培养重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而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实施能力的土壤,只有依托实践基地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全日制MPH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能够与日后的工作无缝对接。因此,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突出强调如何立足于提升全日制MPH的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需要建立在与培养单位技术合作、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以此保证基地的长久稳定。

再次,根据对基地现状分析以及培养单位学科建设和基地发展需要,确定创新实践基地的整体目标。整体目标不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且应可实现、易接受。只有在明确而有挑战性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指引下,培养单位和实践基地才能发挥更高的积极性。全日制MPH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整体目标除了基地硬件设施建设目标外,还要提升软件层次,包括基地规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联合培养方式等。基于整体目标,进一步拟定出短期及中长期阶段性建设目标,以便于实施和操作。

最后,根据培养单位和实践基地的培养条件,提出实现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目标的具体措施。针对建设目标,建设全日制MPH创新实践基地的措施从实践条件、实践形式、实践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细化。实践条件建设主要包括基地实践环境建设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全日制MPH的实践内容体现实践和科研双重效能的培养,主要涉及我国公共卫生机构的体制改革、工作范畴、任务职责、管理形式和方法、卫生服务需求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等方面。根据基地性质和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见习、实习等。由于全日制MPH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各配备导师1名,所以,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全日制MPH培养的师资力量,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另外,在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根据实践基地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建设方案的实施进行适当调整。

三、 制定管理制度和政策。为保证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制定《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全日制MPH培养细则》等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支持政策。

在《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中,明确对进入实践基地的研究生管理及保障措施。包括全日制MPH进入实践基地后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实践基地需提供给全日制MPH食宿的必要生活条件,实践基地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经费的使用标准和要求等。

在《全日制MPH培养细则》中,明确全日制MPH的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及开题、中期考核、答辩及学位申请等实施细则。全日制MPH课程实行学分制,实践环节在实践基地完成并以一定学分计入总学分。实践环节的考核除审核日常实践工作记录外,还提出必需的实践能力考核,如规定全日制MPH取得公共卫生职业资格证作为实践能力考核之一。论文选题应结合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突出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按要求形成完整的选题报告。中期进展报告应说明论文进展情况、论文所遇到的问题、论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及进一步工作计划等问题。全日制MPH的开题和中期考核一般采用报告的方式,由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开题或中期考核通过者,可继续论文及实践工作。对全日制MPH在取得规定学分、完成相应培养环节、完成实践工作内容并通过实践能力考核以及发表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的前提下,可申请正式答辩。答辩通过者,经院、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获得硕士学位。此外,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在《全日制MPH培养细则》中对各培养环节的完成截止时间应有明确要求。

除拟定管理和培养细则,还要制定多种支持政策,提高实践基地和全日制MPH科研实践积极性。如提供实践基地建设过程配套经费支持,完善全日制MPH奖助体系等。

四、拟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协议,明确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校内导师与基地导师的责、权、利。培养单位、实践基地和全日制MPH三方在全日制MPH进入实践基地迁签订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协议包含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1、培养单位和实践基地分别在全日制MPH培养中承担的责任,如向全日制MPH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和技术资料,负责对全日制MPH进行培养和管理等。

2、提出全日制MPH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如全日制MPH发表学术论文的档次、数量、排名要求、署名单位要求等。在达到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可实行培养单位和实践基地的双署名制。

3、实践基地有权要求全日制MPH从实践基地渠道获得的涉及相关工作的技术信息和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以及由于过失造成保密信息泄露而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4、全日制MPH在实践基地从事课题相关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其知识产权归属权、成果处置权和经济利益分配权的归属和分配。全日制MPH在完成实践基地工作后,技术资料及实验器材的处置原则。

5、全日制MPH毕业后,由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而产生成果,其署名权、知识产权归属权、成果处置权和经济利益分配权的归属和分配。全日制MPH离校后进行的科研实践延续工作,由三方共同协商知识产权分享事宜。

通过以上责、权、利的细化约定,既明确了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在全日制MPH培养中应尽的责任,也保证了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的双方利益,有利于培养单位与实践基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创新实践基地将长期以来积累的实践经验,通过联合培养传授给全日制MPH,全面提升了全日制MPH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全日制MPH的培养为纽带,充分发挥培养单位和实践基地的双方优势,在全日制MPH科研、实践等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切实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达到互促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宫晨琛,王守德,芦令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50-251.

[2] 李冬野,张义峰,陈蕊.王长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18):93-94.

[3] 王藩,贺祥,周东.对建立公共卫生硕士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2004,(5):14-15.

[4] 刘艳青,沈洪兵,周建伟,张正东,陈峰,施爱民,倪春辉,喻荣彬,高素琴.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产学研结合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11-214.

[5] 刘艳青,沈洪兵,周建伟,张正东,陈峰,施爱民,倪春辉,喻荣彬,高素琴.加强公共卫生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8):807-809.

第6篇

目前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大部分,其中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血服务以及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安全饮水等12个领域。群众对全科医生服务的需求调查显示,95%的调查者要求,全科医生能对疾病的预防和促进机体健康等方面进行健康知识教育;96%的调查者要求,全科医生能进行传染病防治和预防接种及除四害的工作指导。但我国现行的医学包括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传统的重疾病临床治疗轻疾病预防保健的思想严重”,因而造成注重疾病治疗,忽略融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护理、社区健康教育等课程不感兴趣,其相关知识和技能欠缺。为提高基层全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理论知识,国家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而就其实践能力的提高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仍处于过渡期,完整的全科医学大学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没有与之匹配的全科医学临床实习医院。对于全科医学的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能力的教学实习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的课程改革来弥补这方面的空缺,努力提高全科医学毕业生服务社区的能力,培养服务基层“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实用型全科医生。

2基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能力的课程内容改革

2.1课程改革目标

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的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学生应该满足基层民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对从业人员应具有的基层卫生服务的岗位能力要求,满足卫生行政部门对基层卫生服务的要求,满足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医药卫生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能力要求,并能在毕业后尽快通过国家执业医师(助理)考试,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2.2课程内容改革目的与理念

临床医学开设的预防医学课程,多沿用的是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五大学科课程的压缩版,知识缺乏整体性,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应用型、创新型、科研型人才的培养,也忽视了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结合,毕业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需要,难以满足居民及国家对他们职业能力的需求。在课程内容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应具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作为执业医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卫生行政机关要求的卫生行政能力和自身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素养,发挥预防医学的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社区科研、专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引领和储备作用。所以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兼顾多方要素,摒弃过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由知识带来的受教育对象的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的全面发展,摒弃过往为工作而工作的态度,转化为工作是我的能力体现,推陈出新。

2.3课程内容改革实施思考

预防医学涵盖的的五大学科,看似一盘散沙,其实他们都紧紧围绕着“健康”这一主题。结合新时代公共卫生主题,在预防医学课程内容改革中应紧密结合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以及强化学科内部知识间的兼容、渗透与连贯。既然他们都属于医学这个大的学科体系,他们之间就一定有着必然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改革中,将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现代健康观即绪论部分;第二模块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即原环境与健康;第三模块为健康研究的方法,主要涵盖医学统计和流行病学;第四模块为健康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原预防与控制。添加第五模块健康相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第六模块健康相关行政管理。通过合理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强化现代健康观,并将预防医学观念、知识和技能贯穿到整个社区卫生服务、基层医疗服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终身医疗服务(活动)中去。

2.4课程内容改革实施实例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各种职业能力融入预防医学教学中,是本次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基层慢性病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为例。第一部分学习认识三级预防的开展在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学习完后,总结和思考“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自然、职业、饮食、心理、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等),有哪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如何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第三部分是高血压的社区考核,指标计算方法、社区高血压调查报告、本地区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第四部分是高血压的社区控制干预(社区危险因素、干预方法、效果等)研究;第五部分是根据社区人群社会—心理—生物特点分析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社区管理方法、分析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提供与服务需求,提出改进措施;第六部分是高血压防治相关政策、法规与卫生服务。课程学习最后,学生结合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通过查阅论文、教师指导开展学术研究和/或论文撰写。

3结束语

第7篇

公共基础课扎根于对公共卫生问题本质的理解在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知识是MHA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深刻理解卫生问题的本质,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美国MHA课程体系扎根于对公共卫生问题本质的理解,期望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从根源上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最近几十年,美国最紧急的卫生问题主要有卫生服务成本、医疗保险、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吸烟/酗酒/吸毒、生物恐怖、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因此,MHA课程的公共基础课围绕着探索上述问题的本质设置,如哈佛大学回和明尼苏达大学阁的公共基础课都包含了如下几门课:生物统计、环境与健康、流行病学、伦理道德、社会与行为科学(社会医学)。专业基础课重视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如WHO所言:领导力和管理是实现健康千年发展目标的关键。在社会急剧变革、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今天,高等院校必须承担培养具有管理技能和卓越领导力的卫生事业管理者的重任。管理技能是指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职能必需的能力。[l2领导力是组织或团队中一个个体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l3]美国大学MHA专业基础课中管理和领导力课程占有很大的比重。哈佛大学网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经济学、领导力与沟通,大约占专业基础课60%的学分。明尼苏达大学阁也开设了公共卫生规划和预算编制、卫生组织领导力和有效变革等课程(见表1)。另外,美国大学MHA课程还提供给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管理和领导力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机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咐HA学生在第二学年必须完成n个月的全职实习。实习期间,实习单位提供工资和福利,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管理团队并从事重要的工作任务,为实习单位做贡献的同时学习卫生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教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此在多家卫生组织,如医院、咨询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基地。哈佛大学网要求MHA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学年的暑期开展至少8周的全职实习工作。

专业课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促进专业工作卓越表现卫生系统的本质属性非常复杂。政府和卫生组织不得不面对资源有限和需求不断增长的困境。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着医疗体制改革以满足政府要求、提高组织绩效、回应卫生需求。为了成功地进行可持续发展变革,卫生组织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美国MHA课程非常关注医疗体制改革,为学生提供能应用到改革浪潮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型。如哈佛大学闷设置“美国卫生政策的政治分析及对策”和“卫生保健问题:公有化vs.市场化”等课程。而且,为了学生能在未来的管理和领导岗位上(如医院、亚急性和长期护理机构、保险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表现卓越,哈佛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财务、运营和战略管理专业课程(见表1)。毕业论文整合和应用理论知识,选修课拓展知识面和弥补缺失毕业论文不仅是验收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也是培养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大学均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研究工作。通过毕业论文,整合和应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卫生问题,而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提升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技巧、口头和书面汇报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未来的工作真正需要的。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如明尼苏达大学同开设的选修课“美国和第三世界国家人口问题”,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哈佛大学问除了推荐选修课外,鼓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自己有兴趣的课程。

明确专业方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美国MHA课程具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围绕专业能力进行设置。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的高级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l1ds网也就是说,在一个专业方向下,既要培养教学人才和科研人才,又要培养管理人才。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课程体系庞大且混乱,学生负担很重,而且未来工作中所需的专业能力又得不到深入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开设该课程的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是一般多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或减少一门或几门课程,或者复制国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的改革治标不治本。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具体的办学条件和院校特色,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管理方向应与教学和科研方向区分开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授予专业学位,而教学和科研方向培养研究型人才,授予科学学位。专业方向明确后,以培养与专业方向契合的专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设置课程。目前,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岗位专业能力的界定尚属空白,所以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建立与中国卫生组织情境契合的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人才专业能力模型。如下研究设计可供未来研究工作参考:使用扎根理论和访谈卫生组织管理岗位工作者收集数据,用定性内容分析(contentAnalysis)方法分析数据,梳理MHA学生所需的专业能力集群和具体的能力条目;然后制作问卷面向利益相关者收集数据,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或定量相关性分析界定适合中国卫生情境的MHA专业能力;最后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行动调查法(Actionresearch)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能力体系。围绕专业能力设置课程从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生源情况来看,管理方向应是首选。根据我国卫生情境对管理者的期望和对美国五所大学MHA课程界定的专业能力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生专业能力模型假说,以供相关的研究者和教学管理者参考。该模型由公共卫生能力集群、管理能力集群、领导力能力集群和高级认知能力集群四个集群组成,其中前三个能力集群共同支撑着高级认知能力集群(见图1)。公共卫生能力集群要求学生熟悉卫生组织环境和深人理解卫生问题本质,具有公共卫生基本知识、理念以及探究当前和未来卫生问题本质的方法和思想。提供的课程应包括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环境卫生、劳动卫生、社会医学等。管理能力集群要求学生具备管理卫生组织事务的能力,提供的课程应包括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应与将要从事的实际工作,如计划和预算、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契合。领导力集群要求学生具备影响组织中的个人和团队成功地完成卫生事业可持续变革的能力,提供的课程应包括领导技能、领导变革、谈判和冲突解决、战略管理等。三个能力集群提供的课程同时培养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必需的高级认知能力,如批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策能力以及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注重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加岗位实习项目美国MHA课程设置与实践紧密相关,开设的课程与时俱进,关注医改和卫生热点及难点问题。而且,研究生阶段开设全职实习活动,提供实践体验和知识迁移应用的机会。目前,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过于陈旧,而且基本无实习环节。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与实践接触,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选修课程以讲座课和工作坊(Worksh叩)为主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以讲座课的形式开展。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领域是卫生行业,科学常识、卫生与健康科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都应该有所了解。工作坊的课程形式是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比如,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使用统计软件,针对这方面知识缺失的学生,工作坊提供了模拟真实情景从而掌握实用技能的机会。

作者:蒙艺 贺加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第8篇

1问题

1.1人员不足我区核定编制119名,实际在编人员64名,承担着辖区101.98万人口的疾病控制职能工作,目前人员已处在超负荷运转状态。中心实际从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少于中心岗位设置专技岗位比例,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能力严重不足[2]。

1.2年龄、性别分布不合理在编的64名人员中年龄30~40岁的33名,占51.56%。中心男女性别比为0.45:1,其中妇幼保健人员15名均为女性,因岗位特殊性除外,其余男女性别比为0.69:1,总体女性偏多。

1.3临床专业太多预防医学专业占51.56%;卫生检验专业占10.94%;而临床医学专业占32.81%,临床专业太多,并且临床专业职称晋升存在专业与岗位不符情况。

1.4高级职称人才缺乏国家有关疾控机构人员的职称构成规定高级、中级、初级人员比为3:4:3,我区疾控中心高级、中级、初级比为0.7:4.6:4.7,高级职称人才缺乏,需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推进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1.5进修、培训缺乏《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显示岗位技能培训率100%,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92%[3]。我中心受训人员占在编人员的9.4%,就业后进修、培训经历缺。

1.6学术论文少中心64名在编人员中,人均少。目前绩效考核中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年人均数的标准为≥0.5篇[4]。学术论文少,影响力较弱,质量上有待提高。

2对策

2.1加强人员引进我区核定编制119名,在编人员64名,缺编55名,加之5年内有4名自然退休,实际缺编59名。目前人员已处在超负荷运转状态,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能力严重不足[5]。5年内应每年进编10~12名,满足人力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人口的增加,新业务的不断扩展,疾控中心加强人员引进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增多,引进人员时可适当考虑具备相关应急处置能力的人才。

2.2提高专业层次疾控人员队伍越来越年轻化,疾病预防控制是一个知识密集性的职业[6],鼓励专业人员在专业层次上的提高[7]。依据国家有关疾控机构人员的职称构成规定,中心需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发展,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推进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2.3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根据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并结合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订合理的人才培训计划,提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理化检验能力[8]。

2.4平衡男女比例妇幼保健人员15名均为女性,因岗位特殊性除外,其余男女性别比为0.69:1,男女比例失调。新进人员应以男性为主。

第9篇

卫生职称网权威2015年黑龙江省申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要求,更多2015年黑龙江省申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要求相关信息请访问卫生职称考试网。 2015年黑龙江省申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要求

一、医学文书及资料

申报正、副高均要求提供任现职以来反映本人最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住院病历复印件3份或专业技术总结1份。

专业技术总结是指任现职期间承担本专业的临床诊疗、实验、诊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药物调剂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具体要求应是申报人员在任现职期间比较集中开展的专业技术工作,其中选择1-2项代表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业务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表述:一是必须系本人在任现职期间主持的临床诊治、护理或诊断的疑难病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处置、复杂的药物调剂和实验室技术等工作;二是结合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分析、讨论;三是结合或引用的国内外文献要明确注明出处。住院病历复印件,要由单位负责人确认后签字盖章。

二、科学研究获奖证书及课题研究结题要求

奖项:要求提供科研获奖证书原件及批文复印件(单位审核人签名医学全在.线med126.com,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课题:要求提供结题报告(单位审核人签名,同时加盖单位印章)。

三、论文

    送审论文应是本专业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论文,不包括个案报道、综述、科普性文章和论文摘要;每篇送审论文须附论文资料来源或临床资料一览表,同时应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的期刊查询结果(查询结果需打印“期刊名录查询-详细信息”),并由单位审核人签名,同时加盖单位印章。

详情查看:2015年黑龙江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第10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支出 公平性 政府负担结构

一、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在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改善绩效》中,对全球191个成员国卫生系统的业绩做出量化评估,其中“用于卫生体系的财务负担在国民中的分布状况”一项中国排名在倒数第四位,与巴西、缅甸和塞拉利昂等国一起排在最后,被列为世界卫生公共资源分配最不公平、分布最不平衡的国家之一。如今近十年过去,我国的公共卫生公平性是否有所改善呢?

近年来,SARS、禽流感的爆发流行等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使我国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公平性问题尤其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卫生公共资源分配是否公平?民众对此由直观感受和亲身经历得出的答案往往是否定的。高速的经济发展与不容乐观的公平性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瓶颈之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区域之间公共卫生支出的公平性状况进行评价,探讨我国近十年公平性的变化趋势,就结果分析原因并给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对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公平性的实证研究使用的公平性度量方法包括级差法、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差异指数法等。张磊(2007)在《我国地方公共卫生支出区域公平性实证研究》一文中以公共卫生支出规模(总体和人均)为指标,对1997――2005年的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得出我国不同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公共卫生支出存在显著不公平的结论。李廷(2008)在《中国医疗公平问题研究》一文中运用极差法,表明社会经济分组的最上层和最下层的差距越来越大;并运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法,表明1992――2001年间财政卫生支出的公平性变差了,同时比较了医院支出、防治防疫支出、妇幼保健支出、中医支出等的公平性。应晓华(2003)在《我国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研究》一文中在测算公共卫生支出分配的基尼系数为公共卫生支出总和的分配状况之外,计算了1992――2001年公共卫生支出各个组成部分的基尼系数,用于分析各省公共卫生支出的公平性。

对策研究方面,郭永松(2004)认为,公平性问题是我国卫生服务面临诸多问题中最突出需要解决的。必须发挥政府的职能与作用,通过立法、加强监督管理、增加投入、卫生规划等手段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姚有华、冯学山(2004)认为,应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经费投入要向农村、欠发达地区以及弱势群体倾斜;此外,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刘民权、李晓飞、俞建拖(2007)认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水平、结构以及各级政府的负担比例影响了国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因此,政府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加大对卫生领域的投入,并使卫生支出向次级卫生机构倾斜、向农村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倾斜,改革事权的分担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国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本文将通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评价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公平性,并运用泰尔指数探讨公平性的变化趋势。

三、公平性分析

在不同的省份,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同其占有的公共卫生支出份额有较大差异。下面我们将通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来评定我国不同省市公共卫生支出的公平性。

(一)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原来是西方经济学中用来研究收入在不同人群中分布并计算收入公平性的方法,现在被广泛用于各种公平性的研究中。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描述一定比例的单位拥有(支付)资源的多少来判断资源分布的公平性。对于本论文研究的课题(公共卫生支出的公平性),本文将各省市公共卫生支出的百分比和各省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按照各省市人均公共卫生支出从低到高排列,然后分别计算公共卫生支出的累计百分比和该省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累积百分比,并根据此组数据画出洛伦兹曲线。

通过洛伦兹曲线可以直观的看出我国各省市的公共卫生支出之间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具体、量化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将计算基尼系数来测算问题的严重性。

(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可以从洛伦兹曲线中推导出来。从图形上看,基尼系数等于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围成的面积和下三角形的比值。基尼系数的数值介于0-1之间,数值越小越公平,0表示人均收入完全一样,此时绝对公平;1表示所有的财富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此时绝对不公平。通过微积分,我们可以得到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为0.31107。这里计算的基尼系数并不能等同于传统衡量收入公平性的基尼系数,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同许多个人因素影响较大,而公共卫生支出属于一种政府行为,目的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其最终的目标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那么在进行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时本身就应当体现一视同仁的公正原则。所以判断是公共卫生支出是否公平的标准就应当和收入分配的判断标准有所区别,故此我们在衡量公共卫生支出公平程度时给予了不同的含义。按照国际惯例,衡量收入公平性的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比较合理”,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而对于衡量公共卫生支出公平性的基尼系数我们设定了以下的标准:0.1以下为高度平均,0.1-0.2为相对平均,0.2-0.3为比较合理,0.3以上为差距偏大。

我们假设人均公共卫生支出最低的省份代表着最需要政府进行弱势补偿的省份。但目前湖南省占有全国总人口5.09%的比例却只占有公共卫生支出总额的2.76%;而北京占全国总人口的1.15%的比例却占有公共卫生支出总额的5.99%,这都显示出省市间公共卫生支出的不公平性。我们通过计算的出的基尼系数0.31107也属于“差距偏大”的区间,再一次说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省际分配存在不公平问题。

(三)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西方经济学中用来衡量收入分布公平性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考察人口和其相应的收入是否匹配来判断资源分布的公平性。因泰尔指数法具有可分解的性质,弥补了基尼系数只能从整体上测度公平性的缺陷,所以这里我们运用泰尔指数法来观察我国中、东、西部公共卫生支出公平性的变化趋势。泰尔指数的简化模型(以两组为例)如下所示:

其中,w表示该地区公共卫生支出所占比例,n表示该地区人口所占比例。

通过计算中东西、中东、东西部泰尔指数可以得到,近五年来我国的TI系数成明显下降的趋势,地区间的公平性大大改善,但东西部公平性的变化相对而言并不十分明显。其中2001年中东西部泰尔指数突然下降是由于2001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原因分析

上面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结果表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省际分配存在不公平问题。公共卫生支出区域之间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有:1、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造成公共卫生支出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我国区域之间经济不平衡的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总体来说,东部地区由于较早的开放开发、政策的倾斜、地理位置的优越等原因,经济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则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各地方政府财政水平的不同。各地区财政支出中公共卫生所占的比重基本处于相同水平,而各地区财政支出总额则有较大差距,致使公共卫生支出存在不平衡。其中,东部的财政支出一直高于中西部,而中部的财政支出低于西部,主要是因为中央对西部的开发一直很重视。2、公共卫生支出的政府负担结构不合理。由于财政分权和卫生事业分权的双重推进,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转化为卫生享有上的差距。由于分权到地方政府,各地根据本地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对医疗卫生投资,不同经济状况地区的卫生投入差异很大。我国地方财政承担了大部分的公共卫生支出,中央财政供给不足,直接导致中央财政在公共卫生事业、在落后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中央财政从卫生事业的过度退出加大了地方医疗水平的不平衡。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卫生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太小,无法有效地平衡地区间的卫生发展差距。

泰尔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之间卫生支出公平性呈现上升趋势,公平性状况总体好转。其中2001年出现了偏离,中东西之间的公平性大幅提高,其后又降低至原来水平,而东西之间则大幅降低,其后恢复原来水平。这主要是2001年我国开始西部大开发,对西部集中加大投入造成的。公平性的上升趋势一方面源于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源于政府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和调整公共卫生结构、进行医疗改革的努力。我国政府在高速经济发展的背后注意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相继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这对加快中西部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公共卫生公平性给予较低评价,到几年后的SARS、禽流感的爆发流行等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我国卫生系统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社会上改革医疗体制、调整公共卫生结构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对公共卫生问题加以重视,实行了一系列举措。尽管总体来看距离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但由我们实证得到的结果,在区域公平性上我们的确在进步。

五、政策建议

第11篇

医疗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

《临床医学的诞生》读书报告

全球医患关系研究现状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聚焦真正的问题

关于医学专业精神的几个问题

医学人文的复兴与职业信仰的重建

医学人文精神及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患者视角:医师应该告知医疗差错吗

创伤与真实:中国文学中的疯癫形象

抗生素滥用致盲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透过安然事件看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伊里扎洛夫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简史

暑期社会实践——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美国、英国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新趋势

艾滋病流行概况及抗病毒治疗防控应用进展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关爱身边老人

灵魂的超越——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一步一字——《大国卫生之论》读书报告

医学也是“人学”——漫谈“鲁迅与医学”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峰会声明

绽开一朵人文的浪花——医学与文学的汇流

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师职业精神,我们还有多远

医患关系的本质:医学的专业视角及其伦理意蕴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影视欣赏与人文情怀——西方文化与影视欣赏课介绍

欢乐背后的忧郁——肺结核对华托绘画风格的影响

社会支持、自尊与高中生抑郁、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

健活,对话胡大一——一个临床专家的健康传播史

人文化的医学——论文化的互动性与跨学科的互动建构

人道原则和行善原则在“肖志军拒签手术”案中的缺位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公民权利的法律研究热点及对策

中国医学社会学30年:研究现状、结构困境与发展前瞻

美国医师如何看待医师职业精神:几项全国性调查的综述

永生的苦楚——《格列佛游记》对长寿渴求的反世俗建构

《个性化健康管理:人类“第三大计划”中国进行时》读书报告

“疯狂”的影像解读——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精神失常因素

新加坡和中国原地健康老龄化中的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对比研究

“人文学科是荷尔蒙”——探索中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人文与健康中心

过街:文学与医学的“摆渡”——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西方视角

医者:道德麻痹与宣泄——医生作家笔下的德行异化医生与治疗者

现代文学与描述生命伦理学——兼论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命伦理意识

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总结

轻松而严谨,自导而创新——“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感想

金苹果:食之有味,得之不易——“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三分课堂,三分实践,四分读书——“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淡定:医师应具备的一种品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2013年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第12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危机,战争隐喻,二元对立思维

 

一、引言

隐喻,认知语言学将其解读为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的重要工具。在认识到其普遍性后,人们越来越关注于去挖掘那些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隐喻背后的涵义。科学家们用它们来解释及描述本不存在的概念及抽象的原理。媒体将它们视为提高新闻吸引力,向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大众传递陌生信息最奏效的方法。事实证明,在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及抽象的疾病通过形象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递时,收效显著。

然而,正如Sontag(1978)在《疾病的隐喻》中提到的一样,有些隐喻的恰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1]战争隐喻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已潜移默化为一种思维方式。Sontag在1978年首次提出了在疾病话语中使用战争隐喻的危险。从此,各个领域的学者们支持的,反对的,络绎不绝。Reisfield与Wilson (2004)指出,战争模式在西方社会的各个层面(、贫困等)都普遍存在,并且战争与疾病两个域之间有着近完美的映射。例如,疾病好比敌人,医生好比指挥官,病人好比战士。但他们同时也指出战争隐喻概念上的弱点:没有真正入侵的敌人,在斗争中敌人就是本身,所用的武器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摧毁了免疫系统。[2] Stibbe (1998)则认为,若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战争隐喻会引起沮丧和泄气。[3] 对于战争隐喻的利弊众说纷纭,因此本文以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媒体有关非典及甲流的报道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讨论战争隐喻的功与过。

二、中国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中的战争隐喻

(一)战争隐喻在我国媒体中使用的普遍性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无论国界种族,具有普遍性。在疾病隐喻中,无独有偶,从数量上讲,战争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绝对的优势。但在对于非典及甲流这类公众卫生危机的报道中,国外媒体多用洪水、风暴、地震等自然灾害作比喻,而中国媒体则铺天盖地使用战争隐喻。

查阅新华网、网易、新浪网、凤凰网、大公网等著名传媒网站的甲型流感专题,“肆虐”、“来势汹汹”、“持久战”、“压境”、“侵蚀”、“夺命”、“阻击战”、“严防死守”、“攻入中国”等战争话语已经成为甲型流感疫情报道中的通用性语言。以新华网5月2日到6月19日的甲型流感报道文本为例,媒体对甲型流感报道的战争隐喻的构建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