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究性学习计划

研究性学习计划

时间:2022-06-11 20:0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究性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研究性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评价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目标应该比较自由。目标自由的评价观认为,如果不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向评价人员提供信息,那么,评价就会比较客观。因此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依据不是制定者预定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所取得的实际成效。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学习的结果必然会五彩纷呈,但只要学生将他们学习结果与适应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并且他们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有所展示,就可以认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评价的标准应具有开放性。

2、通过目标自由的评价方法能更好地判断研究性学习的结果。⑴、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整合在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由此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见,评价应该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进行,始终关注学生正在学习着什么,而不是建立一套学习的参照标准。所以说,有效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⑵、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意合作的作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的合作体现在主要由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教师起到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为学生介绍和提供测定和评价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反馈的信息,指导学生找出问题和缺陷,帮助改进研究方案。学生之间也有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便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通过组内个人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学会倾听和评判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学会交流和分享共同的成果。同时,合作还可以向社会延伸,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与其他学习活动的评价一样,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知识技能的充实、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但是,它关注的重点和价值指向与学科学习评价有所不同。从知识层面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内容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它对学习素材(研究课题)的探究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并有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更广泛的实际生活,它追求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宽,强调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联系、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评价内容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现。从能力层面看,更强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它要求学生能多渠道地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能从各种资料中通过分析、整理、归纳、提炼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研究的课题提出“创造性”的解释,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地给出成果汇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个性品德方面强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精神,学会与各种人交往和团队协作,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计划性。下面,介绍两种与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1、档案袋评价法。这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广泛推行的评价方法,指的是汇集学生的作品样本,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档案袋内容的选择和提交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它的制作过程,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跨度。它的保管由学生自己承担。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性学习的档案袋内容可以由4个部分组成:课题产生过程的说明、研究过程的记录、系列作品,以及学生的反思。课题产生过程的说明,是课题产生和学习计划编制的文件记录。比如学生以脑风暴(brain-storming)方式提出问题的记录,选择的问题的初步计划草稿,修改过或再次修改的计划,最后以开题报告形式提交的计划等等。通过这一部分档案袋内容,学生选择计划时的理想就能展现出来。研究过程的记录是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计划过程活动情况的记录。

档案袋评价为学生和教师不断提供学习的信息,让他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学习过程,调整进一步的学习,其中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会自己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真正实现了评价和课程、教学的整合。

2、学生的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法指的是学生参与评价,学生既作为评价的主体,又作为评价的客体。主体的我以“一定的准则”为参照来衡量客体的我是否达到目标。这里的准则既可以是自我参照的,也可以是标准参照的。前者以学习者自己的目标、期望和以前取得的成就为参照点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来源于学生自己的作业,而非外在的指标。标准参照则依据公认的公共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意义在于加深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认识,和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培养和形成对学习及活动的评价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研究性 评价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应当以学生良好发展为走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支持学生通过探究,建构真实的学习意义和生活意义,并在正确评价观的指导下,突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按照新思路来考虑有效评价的策略和方法问题。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

1研性学习评价的目标应该比较自由

目标自由的评价观认为,如果不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向评价人员提供信息,那么评价就会比较客观。因此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依据不是制定者预定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所取得的实际成效。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学习的结果必然会五彩纷呈,但只要学生将他们学习结果与适应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并且他们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有所展示,就可以认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评价的标准应具有开放性。通过目标自由的评价方法能更好的判断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中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由此丰富了学生习的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见,评价应该围绕着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进行,始终关注学生正在学习着什么,而不是建立一套学习的参照标准。所以说有效的评价应该整合进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传统的评价以教育者为主,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对受教育者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较为忽视,导致教育者的期望和目的得不到实现,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自我评价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得到落实,通过真诚地指导和帮助被评价者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唤醒了被评价者的自我意识,实现了评价的教育功能,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经验和结果的获得是通过持续、主动地自我学习,自己亲自实践,亲自体验获得的。最好的评价者应该是学生自己。

4研究性学习评价也注在合作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中师生的合作体现在主要由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教师起到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为学生介绍和提供测定和评价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反馈的信息,指导学生找出问题和缺陷,帮助改进研究方案。学生之间也有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便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通过组内个人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学会倾听和评判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学会交流和分享共同的成果。同时合作还可以向社会延伸,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

5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真实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课题应该是接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真实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完成它们需要整合多重的知识、技能,它们应有助于学生以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性。因此,对学习的评价应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或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要排除评价对象及情景的任何虚假性。同时评价的技术也应该适合这样的要求。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与其他学习活动的评价一样,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知识技能的充实,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但是,它关注的重点和价值指向与学科学习评价有所不同。

从知识层面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内容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它对学习素材(研究课题)的探究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并有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更广泛的生活实际,它追求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宽,强调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联系、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评价内容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现。从能力层面看更强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它要求学生能多渠道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能从各种资料中通过分析、整理、归纳、提炼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研究的课题提出“创造性”的解释,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的给出成果汇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个性品德方面强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精神,学会与各种人往和团队协作,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计划性。下面介绍两种与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1档案袋评价法

这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广泛推行的评价方法,指的是汇集学生的作品的样本,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档案袋内容的选择和提交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它的制作的过程,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跨度。它的保管由学生自己承担。

借鉴国外的经验,研究性学习的档案袋内容可以由4个部分组成:课题产生过程的说明。研究过程的记录、系列作品、以及学生的反思。课题产生过程的说明,是课题产生和学习计划编制的文件记录。比如学生以脑风暴(brain-storming)方式提出问题的记录,选择的问题的初步计划草稿,修改过或再次修改的计划,最后以开题报告形式提交的计划等等。通过这一部分档案袋内容,学生选择计划时的理想就能展现出来。研究过程的记录是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活动情况的记录。比如,进行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活动后,每个学生都必须提交详细的活动报告、活动记录、活动结果和自我评价。这部分内容可反映出学习进展和深入的程度。系列作品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各种类型的作品集。作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小论文、图表、模型、课件、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这部分内容反映学生学习的广度和范围。学生的反思记录,它对于学生在学习上成长尤其重要。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里,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的思考,研究中个人的参与程度、合作情况及其体验感受,已经取得的目标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的探讨等,都可以作为反思记录的内容。

档案线为学生和教师不断提供学习的信息,让他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学习过程,调整进一步的学习,其中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会自己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档案袋评价真正实现了评价和课程、教学的整合。

2学生的自我评价法

第3篇

摘要: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整合于研究性学习,为创设情境教学提供丰富资源和技术支持,那么如何正确地看待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网络校际间协作学习时,又有那些问题值得注意;“信息+技术”是不是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本质是不是等于“复制+粘贴=成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 协作式学习网络环境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门必修课程。它强调对所学习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目的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获得科学研究的亲身体验,解决实际问题。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共享资源,可以实现跨时空的交流,可以便捷地记录和展示学习过程,教学管理、评价反馈可以更为积极,资源和教学组织也可以更为灵活。但如何恰当合理地运用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服务,以及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当一个怎样的作用,写出来与大家探讨。

首先,把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整合于研究工作性学习,为创设情境教学提供丰富资源和技术支持:(1)提供网上信息资源。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以大量的、开放的信息资源作为基础,而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好提高了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学生可以利用网上的电子图书馆、电子报刊等所有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2)提供信息处理工具。研究性学习包括一个对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类汇总等,使之获得知识,以现规律,提交成果等。(3)提供互动交流工具。网络等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沟通交流和有力工具。而合作研讨在研究工作性学习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计算机网络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专家等的跨时空的交流,扩展思想的广度。利用网络,还可以实现学生的网上远程协作学习以及教师之间的合作。(4)作为管理监控工具。研究性学习必须有有效的规划、指导、监控和评价。信息技术可以对学习活动的规划设计,搜集和保留关于学习过程和效果的信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测评、反馈和建议,并在必要时有针对性干预和控制。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是我们所倡导。那么,什么是协作学习呢?协作学习是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在协作学习中,学生借助他人(同小组的人或老师)的帮助,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并利用网络等共享资源,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五个步骤:1、确定任务,2、制定小组计划,3、协作研究,4、成果汇总,5、最终评价。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思想是: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同一协作小组内各个成员或不同协作小组针对研究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任务分工,担任不同的角色,协作交流,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利用网络环境可以开展校际协作学习、校际交流学习、校际合作学习、Think Quset、Web-Quset等。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校际协作学习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学习任务。(2)确定协作学习的对象。(3)制定学习计划。(4)制作上传学习活动成果的白板等。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工作性学习有三个要素:网上资源是研究工作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网络平台是合作研究与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研究工作性学习班也要从这三个要素入手,创造一个网络协作的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模式。

在网络协作教学中,尽管我们提供了协作的空间和讨论区,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有通过网络进行讨论交流。因此,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任务设计。为了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交流与研究,教师要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研究活动作为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能够提交一份“作品”进行交流。教师要对所设计的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其中所涉及到的具体侧面和变量,决定评价学习结果的标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可能的危险是“表面热闹,实际无效”,学生表现的似乎很活跃但却一无所获。为了防止这个问题,在设计主题任务时必须强调对问题的洞察理解,强调反思,强调动脑。(2)学习资源设计。围绕所确定的学习主题和任务,我们还需要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课程避免采用简单传递的模式,而应提供各种开放资源。这种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材料、相关知识库、原始数据库等。还可以将教师所积累下来的与本任务有关的作品、个人主页、等相关内容链接到网站上。(3)交互工具的设计。为支持学习共同体持续的交流协作活动,教学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有力的交错互工具。(4)学习小组的组织。要增强学习者的团体意识,要根据学习任务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一定的组织方式。比如小组内分工协作,组长负责等。(5)指导监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模式,但这并不是放任学生完全自己独立探究,指导监控非常关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监控分析学习的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将过程性评价与最终的学业成绩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进行相互评价。

总之,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具进行主动探究的研究工具,如果教学组织、管理、设计不到位,不够完善,就容易使之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要正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不要盲目依赖技术、依赖学习环境,离开了人,技术什么都不是。更不要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复制+粘贴+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在“身临其境”下,去“体会、感受、感悟”,获得事物的规律和内在的性质。

第4篇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一种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我校截止2009年初,已经开始第七期SRP项目的实施工作。

1 SRP在研究性学习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SRP从人才培养层面上讲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对医学院校学生来说,实现从以前的就业导向转变为研究导向;从技能性、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分析性、探究性学习。学生参与SRP,不仅是确定问题和寻拢答案的学术研究过程,而且也是启发批判性思维和开发创新能力的过程,体现了显著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特质。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一定的情境出发,以研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并相应地使研究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与传统的传授本位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为本位的学习活动,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于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善于实践、自主学习、勇于创造的适应新型学习社会的人。综合来看,研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体验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两大基本职能,高校推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使二者得到有机结合,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效的路径。

1.1 培养科研兴趣,扩展理论知识:研究训练计划使本科生从纯理论的知识学习到参加具体科学研究过程;从撰写科学研究论文无从下手到能独立完成文献检索和综述;消除了一些学生对研究创新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创新热情:大大巩固和扩展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由单纯动脑到手、脑并用,融人积极的科研学习氛围中。

1.2 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SRP旨在将学生传统的知识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方式。并且研究训练过程中把对学生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将有兴趣致力于研究的学生引入研究领域。学生自己作为项目主持人、参与成员,负有按计划实施科研步骤和完成实验方案的职责。在压力、求知欲和荣誉感的作用下,本科生由被动到主动,勤于思考和发现问题并想办法、查资料、请教指导老师来最终解决问题,自觉性大大提高。

1,3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加强科研素质训练:在教师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学生根据具体需求,参与自主设计、筹备和完成实验。建立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总体点评,学生自我评价实验效果并总结经验教训,切身感受科研实验的完整操作规程,本科生要作为研究生的优质生源,就要求获得和研究生的学习相关联的研究技能和知识。本科生通过参加研究生式的导师制培养,和研究生一起组队讨论,既加强了研究启蒙,又加强了本科向研究生阶段的过渡。通过尽早接触科研,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

1.4 分工协作,制造研究性学习情境:在解决科研难题中,本科生不再是各自为战的独自学习,而是形成科研兴趣小组,协作分工来完成实验方案。研究训练计划将研究性学习所需的一般素质和创新素质合二为一,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对深入调查和实践提炼到问题进行分析,写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进而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增加对过程知识的了解,完善知识结构体系。SRP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学习能力(接受知识和自学能力)、研究实践能力(信息收集和文献检索、分析论证、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研究创新能力(发表文章、解决问题、鉴别判断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创新知识、创新素质的提升,在思维力和创造力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塑造。

2 SRP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1 项目申报要谨慎:少数参加SRP的本科生在加入前对于自己的现状往往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对项目进行时间安排的经验,以及如何规划实验、学习和个人生活三者关系的知识。事实证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是困扰学生最大的问题,个别学生抱怨自从参加SRP之后就没有时间自习,更不要说娱乐了。参加SRP的学生需要在个人时间上做出一定的牺牲,尤其是那种希望做出成果的学生。

指导教师也应该谨慎,比如自己是不是有外出进修或者学习计划等,是不是带课或者行政工作比较忙,应该早做安排和协调。受师资的限制,一些教师在辅导研究生的同时,还要兼顾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往往会不自觉地偏重于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本来就相对欠缺,如果导师指导不足,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和怀疑情绪。如果是突发事件造成指导教师不得不离开,应该安排好科研工作或找其他教师代为指导,不要造成时间和精力安排冲突,最终身心俱疲,辛劳而无所获,还会耽误学生做科研。

2.2 项目选题要合适:项目选题要根据教师自身科研水平,学生能力和时间是否充裕,以及经费是否允许等条件来选择,学校在本科生科研上投入的科研经费有限,实验室条件不是很好,部分实验不能够顺利进行,有些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部分SRP学生会感到实验方向比较单一,实验难以深入展开。如果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本来只是由学生主持的一个小型科研课题,却申报成一个大项目,结果课题难度太大。需要花费几万元经费,最终课题难以进行下去,经费难以为继而草草收场,对自己,对学生,对学校都是个不小的损失。

2.3 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双选:SRP项目尽管主要是针对学生,但是导师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师生之间存在着双选,一方面学生选择参加指导教师所在的课题组,来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导师在选择本科生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从事这项工作,他们需要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积极的团队精神、较快的反应能力以及勤奋钻研的态度,比如教师授课效果好、有耐心、容易相处、科研水平高,会受到学生欢迎;而学生则要勤勉向上、善于思考,认真负责,就会受到教师的喜爱。师生相处在SRP项目中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尽管师生之间一般并不存在很大的利害冲突,但是由于年龄、学识、经验的差异,产生隔阂是非常正常的。每一个导师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学生也一样,这就必定涉及互相理解的问题。师生双方应当主动相互了解、接纳并协作实施和完成SRP项目。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研究性学习;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29-01

计算机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必须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能是对校外各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旧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是指构成研究性学习的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等方面的学习,这些学习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的面前,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相对于学科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显然拥有更为开放的时间。

4.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供应价格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协作。这种交流、协作包括交流、协作的精神与交流、协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二、计算机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有多种角度,由于人们所选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它的设计有不同的表述,本文主要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四个方面,对计算机研究性学习加以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

作为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互补充的学习方式,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具体设计,同样可以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特征作为参照物,甚至直接将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批评意见作为设计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依据,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以达到的范畴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据此可以推断,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互补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计算机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其次,是学习目标自身的根本性。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的思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十分相似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选择的内容是以知识的基础性为生根标准的,愈是能够成为今后学习基础的,就愈有选择的价值;同样,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也是愈具有根本性、一般性,就愈具有广泛迁移的价值。所以,在确定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时,除了上面所说补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不足外,在不足之中更要突出这种根本性,即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所必需的因素。

2.学习内容的设计

计算机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区别,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以间接经验――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而计算机研究性学习则是以直接经验――通过实践获得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为基础的。因此,同样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范围里的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原理和技能,计算机研究性学习却注重使学生应用这些原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坚持这一根本区别的前提下,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

计算机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绝对标准和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例如同样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擅长编程的学生可以选择缩写程序去查询实际的数据库信息,擅长网络知识的确学生可以选择网络并行数据处理、网络防火墙等内容进行研究,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没有高低之分。

3.学习策略的设计

第6篇

摘要: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学校的总体安排和宏观指导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一环,而对“选题”、“研究方法”、“结果评价”等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上的指导是搞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要认真对待。

我校的办学思路、办学模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培养具有自主教育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已成为二十四中人的共识。所以教师们在抓好教学的同时,都很注重科学研究,自觉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这种良好的作风也深深影响着学生。学生自己创办了许多社团,如《蓝帆》文学社、《星空》杂志社,在大连市中学生中颇具影响力,学生自己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在省市比赛中多人次获奖。近年来,学校又在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设计了很多活动,如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博物馆萧条之谜》、《大连市IT产业调查》等多篇调查报告被《大连日报》选用。

正在学校探索如何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社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的时候,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计划传达到了学校,师生们无不为之振奋。研究性课程的提出,为我们的探索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认识到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但以前的做法层次较浅,认识较模糊,学生实践的内容较盲目,成果还不是很显著。所以,学校领导对新一轮课程计划尤其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十分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措施落实教育部的要求。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关的资料,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王健研究员来校讲座,澄清了我们许多的模糊认识,使我们意识到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教育要求的必修课,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深远的。其次,让几个骨干教师带头引路,梁立冬、于向东两位老师在高一年级中率先开始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探索。他们共同组织学生对“水的世界”开展研究,同学们热情高涨,分组就水的家族、水的污染与净化、海水淡化、海洋开发与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二十一世纪海洋城市构想、流体力学与造船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结合已有知识进行研究,撰写了精彩的研究报告,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成软件展示出来,得到专家领导、教师及同学们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在寒假作业中针对高一年级布置了研究性学习任务。这次研究的范围更广,涉及的领域更多,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历史政治、数学文学等与课本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戏曲文艺、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宇宙探索、中国入世等与课堂学习关系不大的方面,同学们的热情仍然不减。学生还利用假期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前一段的探索有了成果,我们搞好研究性学习的信心更足了。结合已取得的经验,学校又做了以下工作:

一、开足课时,在高一开了三门研究性学习课程。

二、编写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材。

三、组织教师认真落实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涉及到的教师年终要撰写一份相关论文。

四、把高一年级学生分成116个研究小组,自己在校内外聘请指导教师,期末每个学生都要交一份研究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定等级记入档案。

五、在高二年级校内单科结业的科目中实行研究性学习,并且与学分制结合起来。

六、建立评价机制,以保证研究性学习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训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为学生进一步适应研究性学习打好了基础。因此,我校提倡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去。

三年来我校不断总结经验,更新方法,在各门学科中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选问题″“引方法”“弱评价”。

一、选问题

选问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一方面初步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对其中某个或某些知识点质疑并提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询或与他人讨论来解决,也可以由学生将这些问题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研究解决。但更多的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需要研究

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是没有选择地都让学生去研究,而是有所取舍,其标准一是是否紧扣或符合学科的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有别于一般的常识讲座或知识竞赛,它必须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否则就不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二是是否具有“趣味性”,有趣味才能激起学生研究的欲望,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性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将趣味性挖掘出来以点燃学生研究的热情,使学生尽快进入好奇、渴盼的情境和急不可耐探究新知的状态。如果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兴趣不大,那么就不可能收到研究的预期效果。另外,所选择的问题一般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比学生己有的知识适当深一点、难一点,以促使他们“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

二、引方法

引方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引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性的讲解,还要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提供方法、引导研究。教师应把握好三个重点环节:

第一、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学生在讨论中往往会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对问题进行论证。教师应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较和归纳,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提醒学生不要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全面地认识事物,等等。学生只有初步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辩证法,才能够正确地、科学地分析问题。

第二、突出学生研究过程的参与性。全员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在学生分组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不同类型的学生搭配在一起,便于互相影响、互相学习。这样,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在交流中也能逐步获得自信、体验成功。

第三、教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和宽容。学生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时必然会产生碰撞、冲突,甚至激烈的争吵。教师要引导学生平等发表意见。学会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宽容,学会吸纳别人的不同意见,来补充、完善自己的看法,学会与他人达成一致,共同分享成果等等。三、弱评价

具体来说,这种评价标准是弹性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和运用程度;学生探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生对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注程度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

最后是解决问题,即着力培养学生对未知探索的兴趣、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课堂教学结束,不代表研究性学习的结束,为了把课堂学习内容延伸,教师还要布置有弹性、能引发思考的作业。归纳起来体现为“四性”:一是层次性,即思考题不是简单地重复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讨论过的问题,而是比其深一步的问题,或是课堂讨论中尚未解决的带有典型意义的问题。二是开放性,即学生对布置的思考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查书籍、网上阅览、请教他人等)、各种形式(如写成文字、制作多媒体课件、讲演、个别交流等)完成。三是实践性,布置的问题尽可能通过学生动手或参加社会实践来解决。四是创新性,鼓励学生提其他同学没有想到的问题,或老师所留问题以外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他的良性发展要靠广大教师群策群力,我们学校有决心在这个领域中做出成绩,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字研究性学习电子信息专业课创新性

1引言

当前信息社会发展与国内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大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创造新知识,并且具备相当的终生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式的教学与这些要求是有距离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到课率普遍不高,其原因在于经过低年级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对学习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并且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因此不再满足于学习内容在师生之间的机械移位。帮助他们利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技术创新更是产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电子信息专业课教学应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电子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2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积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学校毕竟不能等同于科研机构,没有必要的研究设施和科研经费,只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进行学习,其根本目的不是预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能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我国近10年来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实验证明了学生发展的核心是他们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了教学的重要目的。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课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己调查并得出研究结论,体现出他们是教学的真正主体。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使人类主体的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世界,与学生时代所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不能很好地将人类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研究性学习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从实践方式看,传统教学主要是演练式、实验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主动认知、主动实践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验证—体验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主动、愉快、积极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是否学会了学习;是否具有健康的社会感情;是否具有创造性精神。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形成。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之道、知晓做人之理。治学之道与做人之理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做人之理的形成需要他们治学之道的支持。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良好作风。

3研究性学习是高等教育的内在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的弊端在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遇到困难;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创造力;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在进行重复性劳动,教学强度非常大。这样教师就无法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脱身来进行研究工作。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及取得创新性成果,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实行加速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是必由之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具有发现问题、解决实际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光靠知识的传授显然是不能实现的。而且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这是高校教学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在模拟“问题情景”中通过研究和探索去获取新知识,产生创造性成果。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强调系统性的实践,在科研实践中发挥自主性潜力,因而满足了形成创新精神和产生创新成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性学习对创新的形成起催化促进作用,大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现实舞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中还包含有课题组研究的形式,强调课题组集体的合作和配合,这种协作精神的锻炼对后续的科学创新有积极的影响。研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到知识,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的锻炼是传统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弥补大学生的先天不足,可以给他们一方容量极大的“用武之地”,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发掘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质。通过参与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被动思维发展到主动思维;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因此,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提出独立见解,潜能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为进行科学创新奠定基础。

研究型教学使得考核结构发生了变化,适当分离基础内容考核和创造性的考核是必要的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公平的办法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在解决了认识问题以后势必有更多的学校、老师会去作进一步实践。在打破一校一课的局限以后,如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摸索出合适的形式,确定合理的目标和工作量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可以相信研究型教学将会对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起示范作用。

4电子信息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电子信息专业所涵盖的通信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多媒体技术以及DSP技术等领域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教学的互补,专业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电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电子信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2)学习内容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特别是电子信息专业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接受性学习,它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这符合电子信息专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绝对标准和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通信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多媒体技术以及DSP技术等领域中选择方向,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没有高低之分。

(3)学习策略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研究或调查对象;进行查询资料、操作与制作等活动;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路、活动空间和时间上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己组织学习活动的目的,同时还要求教师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或其他程序规则的限制,自主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4)学习评价的设计。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指,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信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对学习中所引起的学生认知行为上的变化,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为研究性学习的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总是呈现出种种阶段性结果,它们既是总结果的分支,同时又是学生在学习中预测总结果的反馈体。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非常重视阶段性结果评价,即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制作成果检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性、创造能力;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等。

5结语

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正在面对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他们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终生学习能力,在专业课中通过设计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会思考问题以及分析和处理教室以外的实际问题,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安桂清.研究型课程控微[J].课程·教材·教法,2000(3)

2钟文芳.研究型课程的定位、特点及实施中的难点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0(12)

第8篇

关键词: 英语学习 研究性学习法 应用 英语学习成绩

一、引言

英语教学一直以来是“费时多,收效低”,教育家普遍认为直接影响学习状况的是人们的学习方式。但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造成学生之间的隔阂和排斥,形成了损人利己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了学习的本身,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Approach)和行为主义教学法(Behaviorism Teaching Approach)被当成理想的教学工具。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权威和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习成为学习者的负担,学习兴趣也随之失去。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法的缺陷,一些新的教学法如直接法(Direct Method)、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沉默法(Silent Way)、自然法(Nature Approach)等被提出。还有一种就是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即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说明人的发展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既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理论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才能与教育发展节拍相吻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选择。

三、试验设计

为了验证研究性学习法的有效性,从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笔者在江西蓝天学院2006级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一)研究假设

1.正假设:研究性学习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2.负假设:研究性学习法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受试的对象是江西蓝天学院2006级一班和二班的学生。因为他们是按照高考英语平均成绩分班的,因此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通过抛一硬币,决定一班为试验班,二班为控制班。

(三)研究方法

在试验中,研究者每周四下午2:30至4:30给一班学生开设两节大学英语课,每节课四十分钟,主要运用研究性学习法。每周五下午下午2:30至4:30给二班学生开设两节大学英语课,每节课四十分钟,主要运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为了解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研究者在未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两个班学生同时进行了一次测试。试验结束后,研究者在未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两个班学生又同时进行了一次测试。通过比较两次测试的结果,用SPSS软件计算其可信度,结果为R=0.894,根据王汉澜(1987)的介绍,通过0.85的信度系数为较理想的测试。因此,本测试是可信的。

(四)结果与讨论

下列表格显示试验班和控制班前测和后测情况:表1和表2显示经过近一年的试验,控制班和试验班的成绩变化情况。在前测中,控制班的平均分是75.3分,试验班的平均分是75.25分。两个班的平均成绩非常接近。在后测中,控制班的平均分是75.75分,试验班的平均分是80.30分。试验班的平均分高出控制班4.55分。前测中,两个班的及格率大致相同:试验班为90%,控制班为87.5%;后测中,两个班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试验班为100%,控制班为90%。同时,我们还清晰地看到,经过试验,这两个班的优秀率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前测试验班为12.5%,后测为10%;前测控制班为7.5%,后测为2.5%。上列数据无疑证实了第一个试验假设,即正假设。而且,该方法对优等生和学困生同样有效。

上述测试结果表明,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英语课堂后,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他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但减少了学习时孤独无伴的感觉,更可以享受与其他同学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学生变得乐于上英语课。

2.体现成人特点,转变师生角色。学生在合作课堂开展学习,通过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从学到的内容中获取新的知识。研究性学习使得他们从学习目标的选择、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策略的决策和执行、学习过程的调控、到学习任务的完成,都由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教师把传统课堂上的工作交给学生,教师只是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当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3.培养合作精神,增强群体意识。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学会合作与竞争应该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和不同渠道,使学生在分工与合作中学会共同生活,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已经大大超过英语学习本身(袁昌寰,2002)。在研究性学习课堂里,大量的活动需要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内和班内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整个班级充满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和谐气氛。

四、结语

本研究尝试性地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法的可能性。在对这一现代教学理论进行了介绍之后,本研究者努力想找到一条适合英语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并在研究者本人所教授的两个班做了一年的教学试验,结果显示,研究性学习法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文中尚存在许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职责的变化?”“如何引导学生重视研究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仅仅重视效果?”等问题都没有涉及。凡此种种,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与解决。“理论不是永恒的,永恒的是实践”(钟启泉,2003)。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汉澜.教育测量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叶平,姜瑛俐.研究性学习的原理、方法与实施[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应俊峰.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模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

[4]王文琪,邓小飞.研究性学习百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袁昌寰.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2002,(6):6-9.

第9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职高教育;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根据协调学生的生活、教学的环境和社会的现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研究性学习在职高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就从职高政治课堂中如何开展研究性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推出的一项教育内容,它是以学生为主导对象,在学习生活中自主的确立研究专题,在研究活动中提出问题,并且应用所获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活动的体验中,也能够领悟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在职高政治教学中的必要性

1.政治课是一门相对严谨的课程,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以便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树立他们健康的价值观中起到良好的指引。作为职高的学生,由于受到他们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的影响,在面对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时,往往缺乏理智,错误的处理自己和集体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当今,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腐化现象成风。面对各种不同的诱惑,一不小心就迈出了那“沉重”的一步,势必会给自己以后的人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由于职高的教学形式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教学,他更注重的是学生在技能上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要有自主性的学习。因此,在职高生活中,有较多的生活空间和时间,加之思想上的转变,许多学生在多余的时间里形成了攀比、追风、拜金的享乐主义。还有一些学生借助学校的教育形式形成拉帮结派,在思想上形成不良的作风。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改变学习方法,加强职高政治在教育中的应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建设。

如何提高他们思想道德素养是摆在我们职校政治教师面前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这就要求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研究性学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改变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2.政治课的思想性很强,融贯了政治,经济、社会,哲学等综合性知识。面对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政治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各方面的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对于职校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升学压力,只是单一的面对书本知识,并不是对职高学生的合理要求,全方位研究性学习才能够紧随教育发展的步伐。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政治教学的目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保证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开展创造性思维,在自身体验中,不断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和研究,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善于自主探讨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项活动的实际开展中,交流和表达作为处理问题的一个传递载体,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传递信息中的准确性一定要符合实际。在整个过程中,将会面对收集资料,分析信息和获取结论的任务,其中所含的各种方法和途径都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的目标所在。

4.课堂中教师布置的每次研究性任务一般都不只由一个人完成,需要每个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这种共同探究下,成员间的配合和分工就会影响到活动的顺利完成。但成员之间必然会形成分歧,如何达到行动的一致性,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这就为学生的沟通能力提供了实践的空间。例如,在政治课的教学,有关于让学生学习理解合同的内容。而这一项内容也和我们的职高学生联系紧密。在以后的毕业工作中,都会运用到合同。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对待,不应忽视。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自己学习如何写合同,重要的是这当中的过程非常有趣,学生通过分配角色的办法组成不同的企业和个人,设立适合于自身角色的合同文件,之后开始合同的起效,之后进行不同的各项事务,这当中也可以由一小部分学生担任法官的角色,处理由学生担任的企业和个人之间在合同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使学生运用到许多以往所学的政治内容,在处理问题中产生的辩论和思考都会提升学生在政治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对职高政治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很有效果。这种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这正是他们所缺乏的良好品行,但又是未来职业生涯中必备的良好品质,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研究性学习在职高政治教学中的实施

1.在实践过程中,理论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就像战场上的阵地,只有守好基本的土地才有利于赢取下一个战场。所以在实践之前,应该深入教材,掌握基本的思想理论,只有了解基本的内涵,才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正确的探讨,整个实践活动也会得到科学顺利的进展。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在不断地疑问中展开讨论和辩论。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果做不到问题的提出,就不容易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在激烈的探讨和争辩中,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经过层层剖析,问题的答案便会逐渐浮出水面,学生所获得的结论准确性就会很高,被学生理解的程度也会很高。

2.注重课外延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也一直是社会发展的最好理论。职高政治课堂更应是开放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的应用,把理论和实际、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让学生亲临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获得深切体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即将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不仅在这个小的政治课上得到知识,也在社会这个庞大的课堂中提高了自己。

3.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对新事物的探知。在学生探寻新知识的过程中,情感的激发会给学生带来烈焰般的热情,使人充满力量。教师在其中的引导非常重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内容,激励他们不断地前进和勇敢的创新都会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但职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调整学习计划,去适应每位学生的特性,都会对整个教学的进程提供帮助。每个人的学习任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制定和调整,各具特色的不同思维也会增强事物的多层面认知。大家各抒己见,交流探讨,相互帮助,以此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点评归纳。一个学生要真正学会学习,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就必须学会归纳、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归纳中进行交流探讨,概括提炼出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可以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教师要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政治中了解知识并应用到自身,以便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主动对问题进行研究,获得知识。老师只是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通常,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都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学习政治知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应用于政治课的研究性学习将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亨微,研究性学习在高职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47-48

第10篇

一、借助情境——拓展概念引入的“宽度”

在传统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呈现、讲解、理解、巩固四个阶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两个弊端:第一,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第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它直接决定了传统生物学概念教学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生物学概念教学同样需要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改变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原有模式,从概念引入入手,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概念引入的“宽度”。

1.创设生活情境,拓展概念引入的“宽度”

在生物学概念的引入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概念还原到具体的生活中,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个概念时,我引导学生将人体内的血管想象成城市里四通八达的道路,血管中的血液以及血液中包含的各种物质就是行驶在道路中的各种车辆。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入学习,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印象。

2.借助认知情境,拓展概念引入的“宽度”

借助“认知”是指通过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概念之前已有相关认识,再引入概念学习。

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在实验中,我引导学生将绿叶比喻成工厂,然后在该厂中找到生产车间、生产机器以及所用原材料,同时提出“原料来自何方”“产物由什么运输”等问题,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情况下来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强调过程——延展概念形成的“长度”

概念形成是继概念引入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形成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与新课标要求背道而驰,同时容易导致学生反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概念形成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概念“产生背景、形成环境、最终结果”的全过程,在全面仔细地了解概念的基础上来形成概念,延展概念形成的“长度”。

1.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换中形成概念

概念形成后,学生对其具体化学习,再将具体化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抽象化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中认识到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教学“呼吸作用”这一生物学概念时,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关光合作用的概念,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在回顾已学知识后,我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植物的呼吸现象:种子在萌芽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能量。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个现象展开思考,同时提出以下问题: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是什么?呼吸作用发生在哪些细胞中?呼吸作用对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指引,学生将抽象的呼吸作用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分析中,将其与光合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了自己对呼吸作用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再将自己的认识加以梳理总结,成功形成概念。

2.在疑问与验证的反复中形成概念

自主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反复产生疑问,最后探索结果并验证,然后在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形成概念。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概念的关键点,找出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例如,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能量”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但却是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生物学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个概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猜想的方式,将“能量”化无形为有形。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步,体会不吃早餐上学的感觉,并记录“无力、无精神”;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体会进食后的感觉,并记录“头不晕了,眼也不花了,精神倍棒”。在学生切身体验了“能量”之后,设计燃烧相同物质和不同物质(质量相同)的两组对比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能量”的概念。实验过程如下:(1)分组:将学生按合适的人数分组。(2)分工:确定好每组中成员的负责内容。(3)开始试验。(4)归纳总结:①质量相同、材质不同的物质燃烧都能使试管内水温升高;②质量相同、材质不同的物质燃烧使试管内水温改变的数值不同;③燃烧食物释放的热能能使水温升高,并且脂肪越多的物质释放的能量生的操作技能。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应先针对实验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思考题,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再每4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手脑并用,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在操作中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采取合作讨论的方式尝试解决,然后师生就实验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做讨论分析,最后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等显微镜操作实验时,教师可课前对几个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使他们提前学会实验操作方法。在分组实验课上,每个学生在教师做过显微镜示范操作后,自己独立进行显微镜的高倍镜的使用。如果有个别学生显微镜的操作不当,不能看见清晰的高倍物像,则可由小组内4位同学相互讨论、小组长指导来合作解决。通过实践发现,“学生教学生”的做法很有效,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争论热烈,动手的兴趣也非常高涨,而且指导别人的学生很有成就感,最终整个小组的学生都获益匪浅,大家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学生的情感得到交流,获得和谐的同学情谊。

3.解放嘴巴,让学生学会实验分析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提出问题及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猜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为主要手段,少讲多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灵活的氛围中通过各种途径如实验、观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等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认知。

例如,在检测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让学生根据实验中给出的实验原理和一些理想的检测材料来说出实验过程的巧妙之处,分析实验结果和一些步骤操作的原因,如双缩脲试剂为什么先加A液,再加B液,并且只有四滴。一些具有逆向思维的学生,还提出了“马铃薯汁中到底有哪些成分?”“鸡蛋清又有哪些成分?”等问题。再如生物教材中一些科学史的实验中(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可让学生充当“科学家”讲他们的实验和实验分析,这比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讲解更能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4.解放头脑,让学生学会实验设计

创新思维是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为内核的特殊思维形式,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在一定探索未知世界的认知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思维。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课型,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时,我们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例,选择适合我校教学条件、学生学情的“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教学内容实施探究实验课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气体,产生什么气体”等课题,然后分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再进行探究实验。如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1)暗处理可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学生根据书本“萨克斯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说法对叶片进行了8小时的处理,结果发现还没有进行光照就已经可以检测到淀粉了。于是学生在8小时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暗处理的时间,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最后得出暗处理时间达到24小时,才能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完的结论。(2)学生有淀粉遇碘变蓝的基础知识,可是运用到叶片中淀粉的检测就遇到了问题:叶片本身有比较深的绿色,根本没有办法看到实验是否产生蓝色的反应现象。于是学生查找课本色素的相关知识,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于是想到先用有机溶剂去除色素。进一步查找资料,找到了酒精使叶片脱色的方法加入到原有的实验设计中。最后用碘液检测时,成功地看到了他们预期的蓝色。通过对实际实验的问题设计、分析与解决过程,学生的头脑得到了解放,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而传统教学中直接向学生分析这几个经典实验远达不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5.解放空间和时间,把生物实验与研究性学习有效整合,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第11篇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既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和教改深化的历史必然抉择,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和教改深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入手,提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旨在探索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的几种切实可行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 学科整合

教学模式与教育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犹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一样,它们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组织上,应适当突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在课程结构上,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以培养通才;在教学内容上,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力求教材建设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及时吸收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使用“任务驱动”法、研究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教育思想现代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之两翼,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反之,为了引进和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引进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探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设计

探究性学习的设计有多种角度,由于人们所选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它的设计有不同的表述,下面主要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探究性学习加以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

作为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互补充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具体设计,同样可以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特征作为参照物,甚至直接将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批评意见作为设计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依据,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以达到的范畴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据此可以推断,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互补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其次,是学习目标自身的根本性。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思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十分相似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选择的内容是以知识的基础性为生根标准的,愈是能够成为今后学习基础的,就愈有选择的价值;同样,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也是愈具有根本性、一般性,就愈具有广泛迁移的价值。所以,在确定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时,除了上面所说补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不足外,在不足之中更要突出这种根本性,即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所必需的因素。

2.学习内容的设计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区别,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以间接经验——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则是以直接经验——通过实践获得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为基础的。因此,同样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范围里的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原理和技能,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却注重使学生应用这些原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坚持这一根本区别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绝对标准和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例如同样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擅长编程的学生可以选择缩写程序去查询实际的数据库信息,擅长网络知识的确学生可以选择网络并行数据处理、网络防火墙等内容进行研究,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没有高低之分。

3.学习策略的设计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是沟通学校与社会、书本与实际、人与自然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与通过间接的传授途径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通过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完成的、是对于现实的感受和认知。同时,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一方面需要学生情绪、情感的参与,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新的情感获得的过程。情绪和情感的获得会对学生的认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信息技术书本学习所不能比拟的。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浩劫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观察或调查对象,进行查询资料、操作与制作等活动,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实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路、活动空间和时间上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己组织学习活动的目的,同时还要求教师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或其它程序规则的限制,自主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4.学习评价的设计

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指,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信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对学习中所引起的学生认知行为上的变化,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为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总是呈现出种种阶段性结果,它们既是总结果的分支,同时又是学生在学习中预测总结果的反馈体。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非常重视阶段性结果评价,即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

(1)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

(2)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3)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

(4)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5)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等等。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名词术语很多,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往往使得初学者在入门阶段,感到陌生的名词多、难点集中、头绪繁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好电脑的信心。利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将计算机科学由表及里分成若干个层次。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学习某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时,可以把深层次的系统视为“黑箱”,可以先知其然,而暂不深究其所以然。

“任务驱动法”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其它的可以一概先不涉及。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当然,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初学者将逐步消除对电脑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电脑的乐趣,伴随着学生的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倡在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电脑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猛,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学生现在学到的一些具体的知识不用多久可能就会过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读书,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要让学生知道,虽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相对稳定的,只有掌握了某个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或自学该学科的能力。

(2).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应提倡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在学习使用电脑的过程中,读书和上机实践都重要,但比较而言,实践更重要。很多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多次上机才能学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3).要向学生讲清楚,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钻研教材和上机实践,同时应该向他们指出,学习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正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反复,因此,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或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先知其然,而暂时不深究其所以然,但应该注意在学过后面相关的知识后及时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前后联系,加深认识和理解,而且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总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明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意义,而且要培养他们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Learn about IT)。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课程整合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一般的研究型课程的程序如下图。

三、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中的师生角色

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师和学生的许多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传统的“传道者”、“授业者”角色将变得不象以往那么重要,“解惑者”、“管理者”角色将一如既往,而且会针对不同的个体更个性化,“指导者”、“协作者”、“朋友”的角色会更加突出,教师“研究者”的角色将占很大比重。总之,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如下变化:

(1)、教师由知识的绝对权威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

(2)、教师的帮助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支架的作用,当学生逐渐学会独立管理自己的学习时,教师的支架作用可以逐渐隐去。

(3)、教师的主要工作由传统的讲授变为学生学习资源的设计、准备者和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帮助者。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更应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探索者。

对于学生来说,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负全部责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学会计划、组织、管理、评价自己的学习。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从师生关系来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适合学生最临近发展区的脚手架,学生沿着脚手架向上攀登,当学生有能力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时,教师的帮助可转向其它的方面。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实现策略

1、支架策略

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通过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帮助,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将学生引入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学生在目标指引下进行探索的尝试,开始教师的帮助会多一些,最后完全由学生独立探索,学习结束后学生对探索的过程进行反思。

2、抛锚策略

这种策略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3、认知学徒策略

为了改变传统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借鉴传统学徒制的长处,并针对传统学徒制的弊端,有学者提出了认知学徒策略,它通过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

4、随机通达策略

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超文本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与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环境,以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序列,通过多维度表征知识,促使学习者进行反复的交叉学习,以达到对复杂概念的理解。

5、网上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策略

通过多个学习者之间的协同、竟争、辩论、头脑风暴和角色扮演(师生角色扮演和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

1、发端于“农业经济时代”,而泛滥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标准化考试,将不再是主要的评价方式。

2、由过去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转变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

3、由过去那种以书面考试为主要评价的单一方式,转变为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是多侧面的、开放的,既有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也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小组对学习者的评价、小组对小组的评价,还有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4、是一种以过程评价为主,考试评价为辅的评价,并且在评价中不断指导学生,校正学习方向和方法,引导、刺激学生继续学习和发展,以求达到教学的目标。

5、评价的功能多重的,从以往单一的筛选功能扩展到诊断功能、改进与形成性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等。

6、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记忆、重复技能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包括创新思维、问题意识、感悟能力、情感态度等多种因素。

7、由于评价的过程性、开放性、多面性,,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评价工作量的大大增加、相应资金投入的增加,对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进行过程性、统计性的教学评价,是本教学模式评价的关键。

(1)、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容量存贮特性,可长期动态地存储大量的个人信息,有利地支持了过程性、动态评价。

(2)、网络的学习跟踪技术可以对学习者网上的全程学习进行跟踪,利于全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3)、网络的公开性,有利于评价的公开、公正,任何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可以到网上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已经从考试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发展到开始发动教学模式改革——以“探究性学习”为标志,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势必对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主张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既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和教改深化的历史必然抉择,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和教改深化的必由之路。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同时,整合所开辟出来的新大道,必将把信息技术教育带入新天地。

[主要参考文献]

1、祝智庭 《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理论框架 课题网站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延展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7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因其具有资源共享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而成为21世纪的热点。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网络以其先进的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人们已提出很多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如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的杨志社提出了“基于网络、以学生自学为主的‘336’教学模式”,采取“三导、三督、六助”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杨冬梅提出“双主”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基本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为主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如今,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采用这种模式教师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但这种模式的一个缺点就是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之间的差异被忽略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和课堂演示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放置到网络上,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意愿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采用这种模式,一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缺少了教师的严格要求,学习上很难有较大的提高。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提出了一种融合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在不同的梯度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注重学习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该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基础阶段 在初学阶段,由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适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授课作为辅助手段,学生利用网络主要进行“回顾式”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充当的是“拐杖”的角色,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内容进行指导。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主要在课堂上由教师来解答。

提高阶段 在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变化,要让学生脱离教师,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但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个时候,网络教学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自主学习。但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的技能不熟练,基础知识尚不牢固,仅仅依靠网络教学还是达不到教育目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应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并重,教师的活动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

晋级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技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个时候,传统教学就不适合了。学生的兴趣不同,知识积累也不同,因此这个时候采用网络教学比较合适。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来解答,也可以借助网上学习论坛,由班内其他学生解答,这样,答疑方式就由原来的“一对多”变为“多对多”。

教学环境建设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必须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队伍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学平台的建设。教学平台要建设成支持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平台,包括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测验与考试等模块。对于教学资源建设,由于在不同的网络学习阶段,学生需要的网络资源是不同的,因此,教学资源也应该是成梯度的。良好的网络教学资源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中的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施的,因此网站的建设非常重要,针对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特点,网站要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具有不同的功能。网站要成为研究性学习网站,主要体现在晋级阶段的学习中,网站应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课题开设模块。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提出课题。因此,课题开设应作为专题网站的第一个模块,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景阶段,要包括课题的背景资料、学习小组人事档案,以及学习计划等内容。(2)资源中心模块。为了将问题情景引向深入,使研究性学习建立在足够的学习资源基础之上,资源中心模块充当原始信息的搜索、信息分类收集与整理的角色,为研究性学习积累有用信息资源和工具资源。(3)互动学习模块。互动学习模块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网上论坛、在线聊天以及电子邮件列表等途径来实现。(4)成果展示模块。成果展示模块用来呈现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应设置有图片展示区以及文字展示区。(5)指导评价模块。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评价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并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指导教师、专家顾问等的指导较集中,因此应集中指导与分散评价相结合,建设指导评价模块。(6)用户管理模块。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工程量比较大,需要研究性学习小组、指导教师、专家、顾问共同建设,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支持和参与。因此,需要实施分级注册管理,分为超级用户、责任用户和一般用户。

教师队伍的培养 把网络教学引入全日制高校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适应这一变化。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因此,采用这种模式要注重教师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教师培养:(1)组织教师参加典型的网络授课,帮助教师找到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区别,并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点。(2)组织同组授课教师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交流自己对网络教学的认识,以达到共同进步。(3)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座谈会,交流在使用网络资源时遇到的问题,听取学生的建议。

“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

运作成效及存在问题

“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根据不同阶段学习者知识基础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有效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又能较大程度地拓展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因此,这种方法从提出至今已经在多门课程中应用。但由于课程自身的不同,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在基础阶段,学生知识比较薄弱,而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只限于某一个学期,为了使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可以采用“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以保证知识的延续性和发展性。而对于实践类课程,由于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实践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者的专业技能有更大的提高,就不适合采用“三段式”梯度教学了。

通过在《图形图像制作》以及《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基础课程中试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很多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参加省市各级各类比赛,成绩较以往有很大提高。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尤其在以下两个方面要继续探索:(1)在“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下,由于晋级阶段是在课外实施的,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在此教学模式下,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都不同,每个阶段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有一个反馈机制,因此,如何针对每一个阶段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下一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玉蓉.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构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2]杨志社.基于网络环境下的“336”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6(2).

[3]李静.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设计构想[J].文教资料,2009,(4).

[4]窦永恒.探索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

[5]陈丽虹,吴清泉,刘冬梅.“学导式”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的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