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20:07: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到“大地伦理”,使人类逐步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万物同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从而人类对“自然权利”有了更明确的解析;在“自然权利”运动的推动下,“自然权利”的内涵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发展,它对于今天指导人类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有重大现实意义。
当前,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而今天,为什么要保护自然,又何以能实现,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今天,追本溯源,从历史的角度来反思环境保护的渊源,对实现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自然权利”说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自然权利”这一专业术语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认识发展的渐进性决定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权利”释义的不同。提到“权利”一词时,它总是与人或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即有它的特殊的规定性和特定的使用范畴。因此,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法律关系,还是作为道德关系范畴,特别是就“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时,权利只能局限于人类或人类社会领域。
1. 1“夭赋权利”的最初途释
“天赋权利”或“天赋人权”是17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的哲学家洛克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倡导人权解放运动首先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也就证实了最早的“权利”一词指的就是人权,即人类的认识只是局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其实早在公元三四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就认识到这样的哲理:人是先于政府或其他文明秩序而存在的,这种原始的自然状态是根据某些基于存在和生存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他们把这种原则称之为“自然法”。
3世纪时,罗马的法学家乌尔比安就提出“动物是自然法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法包括了自然传授给所有动物的生存法则;罗马人也由此推出,假定存在着(除人类以外的)另一种道德体系,即‘动物法’,也是合乎逻辑的[[2]。上面所说的“自然法”或道德体系,也就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动物权利”意识,只不过直至后来出现了“人权”的思想,才有了更明晰的解释.另外,虽然这里只是提到了把动物包括进这种“公正”的概念之中去,但这种微弱的“广延共同体”的思想使在20世纪70年代的“森林与其他自然客体在法律面前应当拥有地位”观点的出现就显得不很突然。
而其他意义上的“权利”思想,即和人类社会同等意义上的“权利”范畴内的自然权利,不可能存在于动物生活领域或其他生物生活领域。澳大利亚哲学家帕斯莫尔认为“权利思想完全不适用于非人类的存在物,人类之外的生命认识不到彼此之间的责任,也没有能力交流对责任的看法,这一事实意味着只有人类道德才是道德共同体的成员,荒野只有工具价值,当然人类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加以讨论,也就是说,大自然的确不拥有权利,但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保护大自然,把生态伦理学当作某种人际道德来加以讨论是正确的。”罗国杰认为“所谓动物的权利,并不是他们生而俱有的。而是人赋予他们的,人类之所以赋予植物或动物以权利,并不是为了植物或动物本身,而是为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阁。因此,并不否认“自然”权利的存在,而是从人类自身的“权利”问题出发,即谈到自然的权利,不只是权利主体的改变,其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权利”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借用,或类比的用法。同时,也必须承认,人类对于“权利”含义的解释也不可能至少不能全部在自然那里找到。
1.2“动物权利”的突破和认识自然的起始
在历史上,很多宗教都倡导“生命意识”,仁慈主义者对任何生命都持有敬畏的态度。他们把对动物的残忍行为视为人所犯下的错误,从宗教的角度看是一种罪孽;哲学家纳斯认为,“原则上,动物所拥有的生存和成长的权利,与我们及我们的孩子所拥有的权利同样多”[’]。英国的劳伦斯最早提出的“畜类也享有权利”的观念,是伦理上的重大进步。但他反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也反对激进的仁慈主义者。仁慈主义者的行为在18世纪由民间运动逐渐发展到为保护动物权利立法的斗争。1876年,使用活体解剖成为争论的热门,最后迫使政府立法调节,要求必须用麻醉药把动物实验者的痛苦降到最低的程度。
另外还有素食主义者的禁猎行为等,他们和宗教的仁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动物权利的保护和动物权利解放运动;虽然还只是局限于动物的范畴,但它促进了人类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向“开明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化,这是人类伦理思想的重大进步。
2自然权利的基本特征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到“大地伦理”伦理思想的诞生,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在曲折的发展中发现大自然同样存在“权利”,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综观各个时期的自然权利理论,人们发现“自然权利”有以下特征:
2.1自然性
自然权利是自然意志的表现,它源于自然运行的法则,任何违抗自然意志,违抗自然运行法则的,对自然权利的侵犯行为,最终都会遭到自然力量的报复与打击。自然性是自然权利的本质特征。
2.2一致性
所有生物按照生态规律的存在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任何生物都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存在权利,同时,也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义务、自然意志、自然法则。自然力量是不允许任何生物只行使生存的权利而不履行存在的义务;也不要求任何生物只履行存在的义务而不行使存在的权利。
2.3平等性
在自然权利上,所有的生物无贵贱之分,高低之分和优劣之分异,决不因其数量的多少,出现时间的早晚,拥有力量的大小,进化层次的高低而不同;自然这一伟大的造物主既不偏爱也不歧视任何一个成员,任何生物都不可能长期获得超越生态学规律之上的生物生活特权。
2. 4相对性
在人类出现之后,自然中的其他权利主体行为能力受到了限制。在生态系统中,面对着自卫的、能动的人类,其他的生物往往无法通过自发的活动直接实现对人类的权利要求,而必须通过作为自然义务主体的人类的配合才能实现,人类自然道德义务的履行,对于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勿庸讳言,人类作为自然道德的义务主体,在自然活动中意味着对自然道德义务的履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扭曲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人类自然生活史的悲剧,是人类社会史悲剧的延伸。因此,人类的社会文化存在方式必须和自然的存在方式相适应,人类的社会文化运演规律必须服从自然的运演规律。
3“自然权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关于“自然权利”的理论也发展起来,它既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供理论的指导,同时它也在人类认识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和发展,使“自然权利”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深化。
1}世纪初期,笛卡儿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思想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普遍认识程度,他把人由于具有灵魂和意识能够思考而与动物区分开来;提出了动物感觉不到痛苦的理论,认为动物只是一种机械的“自动机”,他坚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sl。笛卡儿因此还成了活体解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这是对除了人类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享有人类平等的权利思想的真实反映。在笛卡儿主义盛行的同时,另一种与其截然相反的,新的理论也在发展,这就是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观。即动物是有感觉的,它能够体验痛苦,感受快乐。他倡导仁慈对待动物,尽量减少动物所遭受的痛苦的思想;他反洁道,“问题的关键不是,它们能推理或说话吗?而是它们能感觉苦乐吗?",(67但他同样认为,动物低于人类,不值得人去尊重和关心,动物的利益是可以牺牲的。他们的这些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层面。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雷根则全面地阐述了“动物权利主义”思想。第一,动物与人类一样,具有天赋价值,人类与动物最关键最基本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是生命的体验主体。第二,动物权利运动是人权运动的一部分,权利论不仅局限于人类的范围,动物与人类具有同等的权利。因此,动物应该获得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同等权利。这样,雷根把动物的权利与人类的权利等同起来,这是人类在道义上对动物的最大平等,是对动物权利的大解放。
而与此同时,被称为“自然权利运动的先驱”的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史怀泽,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敬畏生命”理论。他认为万物都是可受尊敬的生命,自然界的任何生命都与人类一样,具有同样受到尊敬的权利。他把自然万物归结到同等生命的集合,从而使人类的视野得到巨大的扩大。而罗尔斯顿的“自然权利观”则显得更明了、更彻底,他对“自然权利”的解释更具体,更丰富。他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自然权利”的产生以及表现形式。
第一,“权利观”。罗尔斯顿认为权利产生于关系。人之所以存在权利,享有权利,就是因为人类生存的社会处于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之中[f}l。而同样如果没有人类与自然、自然界各个组成部分内部之间发生关系,也就不存在“自然权利”之说;权利不存在于自发性的大自然中,权利附着在感觉之上,在人们关心自发性的大自然时,动物的权利对人类不具有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动物的权利不是天赋的;因此,不管人类对有感觉的生命产生有害或有利的影响,我们都必须承认,任何生命都拥有某种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的权利。
人与动物心理的同质与异质
当然,人与动物的同理心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人的同理心包括几个内容。一是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二是想要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三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要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四是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唯有先改变自己。五是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六是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因此,具有同理心更容易与人沟通和获得成功。
不过,即使是人的个体之间,有无同理心和同理心的大小都有差异。而人与动物的同理心并不是一个层次,两者的同理心只是一种在最原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的相似。人类所具有的一些心理特点,如情绪、好奇心、模仿性、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制造工具、抽象力、自我意识、语言、社会性等,动物也会有。
客观地讲,人与动物的心理差异仅仅是程度上的,并非种类上的、根本的。而且,有些动物的情感和心理能力还相当发达,例如家养的狗。通过对狼和家养的狗的研究和比较,达尔文认为情感和心理能力可以通过遗传而逐步进化。
但是,人们肯定会提出疑问,人的高级心理,如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对上帝的信仰等绝对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是不可能拥有这些心理能力的。如果说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那么人的这类心理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达尔文的解释是,有一些心理能力可能是人类所特有,但这些能力仅仅是其他高度进步的智能所衍生出的结果,而且这些能力并非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文明社会的人和未开化社会的人差别也很大。
动物与人相似的原始心理
爱心是所有动物与人类最相似和相通的原始心理和情感。例如,一切民族的女性与雌性动物的母爱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已经有大量的事实和观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动物的母爱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在细节上也惊人地相似。
例如,科学家发现非洲卷尾猴会小心地守候在自己的幼猴身边,把打扰幼猴的蚊蝇赶跑。长臂猿会在河边为自己的孩子洗脸。而且一些动物的爱心也会与人类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相似。雌性狒狒的心肠甚至宽厚到不仅养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养育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并且把一些流浪的狗和猫收养起来。但是,雌性狒狒在对自己的亲子和养子分配食物时就存在不公正了,对于前者,狒狒总是公平地分配食物,对于后者则并不公平。这同样与人类的心理相似,对亲朋好友多多关照,对陌生人却很少关心,甚至专门欺骗和损害陌生人。
科学家甚至发现,雌性狒狒对孩子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一只猫把幼小的狒狒的脸抓破了,母狒狒深感惊讶,马上检查猫的脚,并把它的爪子咬去,为的是不让猫再抓它的孩子。同样,狒狒也与人一样有极强的报复心。在南非好望角服役的一位英国军官经常虐待一只狒狒。一个星期日,狒狒看到这名军官与他的部队列队前行时,狒狒便把一些水倒入一个坑中,搅拌成稀泥。当这名军官走近时,狒狒熟练地把稀泥向军官猛砸过去,逗得许多旁观者大笑不已。而且事后很长时间,每当这只狒狒看到这名军官时,还表现出胜利的欢欣。
欢乐和嬉戏几乎是所有动物所拥有的心理特征,与人相去甚远的低等动物,如蚂蚁也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昆虫学家早就发现,一些蚂蚁会相互追逐,彼此假装咬啮而嬉戏,从而达到快乐的目的。在更为复杂的高级心理方面,如嫉妒,动物和人也相当接近。例如,如果一只狗的主人对任何其他动物表示过分亲热,这只狗就会表现出嫉妒。马也一样有这样的嫉妒心。在2009年10月召开的第11届全国运动会上,新疆马术队的一匹马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如果马的主人稍稍表示了对旁边的马的亲近和关照,如抚摸别的马,这匹马就会嫉妒发怒。
同样,动物也有好胜心并希望受到表扬和称赞。如果一只狗能为主人携带一只篮子或拿一份书报,它就会表现出高度的自满或骄傲,主人如果给予表扬时,狗就会更高兴。
人与动物在高级心理上的差异
人类当然有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和复杂的心理,如信仰和道德等,但是达尔文认为,这也是从动物的原始心理发展而来的,从而成为人类文明的特征。
例如,人类的美德包括同情、忠诚和勇气,也是人类的社会属性。这些属性动物也具有。一方面,人类的祖先会与动物一样,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把这些美德遗传下去。但是另一方面却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量成员在同一部落的范围内最初怎样赋予这等社会的和道德的属性呢?美德的标准又是怎样提高的呢?
比较富有同情心和仁慈的双亲所生育的后代,其数量是否会比同一部落的自私而奸诈的双亲所孕育的后代更多,因而能把美德遗传下去。这是一个很可疑的问题。一个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就像许多未开化人所做的那样,也不背叛他的伙伴,他大概常常不会留下后代以继承其高尚本性的。相反,最勇敢的人在战争中心甘情愿奔向前方而且慷慨为他人献出自己生命,这样的人当然要比其他人死得多,因而这样的人的数量和美德并不能通过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来增多,因此美德的遗传就很难实现。
但是,达尔文认为,美德是通过部落成员的共识和推崇而慢慢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并遗传下去的。因为当部落成员的推理力和预见力有所进步时,每个人就会知道,当他帮助同伙时,通常也会得到回报的帮助。从这个低等动机出发,每位成员都会获得帮助其他成员的习性,也即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同理心的根源之一。因为,将心比心的第一条准则就是,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不过,到底人类是在多么早的时期认识到和形成这样的美德的,这是不太清楚的地方。不过,能够感受到同伙的赞扬和谴责并被其所激励,连狗也有这样的心理本能。最原始的未开化的人也有光荣感,例如他们保存那些英勇获得的战利品,有过分自夸的习性,他们甚至极端注意个人容貌和装饰,这就明确阐明了人类社会性中的喜赞扬而怕谴责的感觉,否则人们就不会出现自夸和注意容貌的习性。
[关键词]动物法律地位;动物权利;动物保护;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079-01
近代以来工业化的繁荣,一时使人类的欲望和自信心极度膨胀。人类对自然毫无敬畏之心,自视为自然之主宰,毫无节制过度开发终致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开始意识到,“杀身者不是刀剑,不是寇仇,乃是自家心杀了自家”,开始保护环境。动物,由于能得到人类更直接的情感映射,对其的保护更是提上了日程。在如何更好地践行上,人们产生了分歧。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动物的法律保护也成为我国一个热门话题。在此,笔者浅谈关于动物法律地位的一些浅见。
一、关于动物权利争论的观点
关于动物权利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动物完全法律主体论,二是动物类法律主体论,三是动物法律关系客体论。
第一种观点呼吁应赋予动物以法律上的主体地位和法律权利,认为动物与人一样具有感官、记忆和情感,能够体验到痛苦和快乐等与人类一般的情绪,也与人一样具有生活主体的特征,也拥有“天赋价值”。相对于人来说,动物是“弱者”,属于弱势群体,更应该有权要求人们善待并向其提供物品或服务。简言之,只有赋予动物法律上权利主体地位,才能切实的做到动物保护。
第二种观点认为,法律既然可以拟人,赋予“法人”一定人格,故将某些动物上升为有限主体,使之为法律上的类主体,并享有有限权利有何不可?对于动物行为能力欠缺的问题,可以运用制度加以解决。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动物为权利主体无任何根据,因为动物尚未被发现具有自我意识。婴儿、精神病人等之所以也是法律权利的主体,是出于他们是人,而非由于他们是弱者。而且,动物的本性也决定了它们无法成为权利主体,人类杂食的天性也决定了人类无法同动物平起平坐。该观点呼吁,各国法律都应加大对动物的保护力度,但是这种法律保护手段应该遵循法律本身的规律,应有相应的法理基础以支撑,仅仅依靠人类的美好愿望而让动物成为权利主体,只会产生无法操作的法律规范。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不是只有一种,不是只能非此即彼。关于动物利益的思考和观点,表明人逐渐开始关注除了人以外的其他物种的利益,是文明发展的体现。而且,保护动物就是保护环境,也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的一种理性选择。所谓无心者公,无我者明,只有不从人自身的角度或者从动物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整个自然生态整体出发,或许才会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二、保护动物权利的必要性
万物生于性,事物之理有定。食草动物吃草,食肉动物猎杀其他动物,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天性。同样,人类杂食的天性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也无须刻意强求。再者,动物不太可能――至少在看得见的未来―变得与人一样具有思想、理性、能认识并主宰自己。笔者认为,不应贸贸然赋予动物与人一样的法律主体地位,强求它们参与人所制定的法律关系。古言兴利无太急,要左视右盼,上智不悔只因详于事前,我们可以理解一些动物保护者的急切心情,但是,贸然强加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可以预见现实生活中种种冲突不可调和。植物也有其独特生命,也能感受到快乐和痛苦。
因此,在调整人与人关系、规范人行为的法律上,不见得非要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才能给予动物以法律保护。不给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并非就是歧视动物、不保护动物。
三、赋予动物权利的法律依据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天人合一,人与万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人最初就是从自然中来,人的血液里总会流淌着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况且,人每天所见所得,不是人自己,就是动物植物,总感亲近。人也在诗歌文学作品中常将动植物拟人,藉以抒感品格。人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和情感的生物、自然系统中最有力量的一员,善待自然是我们的责任。但这并不是说,人就要强行介入大自然的规律,而是应尊重大自然的法则――当然尊重自然规律不等于滥捕滥杀动物、滥砍滥伐林木是正当的,相反,作为文明生物,我们应该善待动物,坚决反对那些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行为。在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中,自然有着她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来维持生态的平衡。即便作为万兽之王的狮子,也有一个看不见的法则在制约它们的繁殖生长以免它们数量太多以致威胁到生态平衡。人尽可以依自己的情感将动物各种拟人,法律也并不反对给动物穿上各种漂亮个性的衣服,也不反对让动物住豪宅。只是,动物无法成为法律上的“人”,这不仅仅只是关乎它们本身能不能、会不会行使主体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法律保护动物,并不是只有赋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同样,保护环境,人要做的不是只能赋予环境以法律上主体地位,而是积极立法维护生态的平衡与和谐。不要误解我们保护大熊猫是干预自然法则,当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时人类的介入并不是在干涉自然行使权力,我们应该出一份力,高一寸还他一寸,低一分还他一分,共同维护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贺兰山岩画;体育岩画;文化内涵
一、引言
岩画,是一种刻凿或画在岩石上的图像。从文化属性看,早期属原始文化。宁夏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岩画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贺兰山岩画分布于贺兰山东麓南北走向250公里的冲击扇上,岩画造型多为动物和类人首头像,以狩猎、祭祀、性崇拜、巫术表现等为主要内容。贺兰山岩画是远古以来生存在这一地区的各个时期游牧少数民族艺术家创造的,是多元文化的历史积淀。贺兰山岩画揭示了先民们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仅对贺兰山岩画中体育岩画的文化内涵作些论述。
二、贺兰山岩画中体育岩画的文化内涵
贺兰山岩画中的体育岩画形式主要有:狩猎岩画、骑射技艺岩画、原始舞蹈岩画和人体的一系列走、跑、跳、投、攀登、爬跃、翻滚等肢体运动。贺兰山岩画中体育岩画与人类生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蒙昧原始时代是如此明显。岩画这一人类文化形态,从它步入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最初一刻起,便与人类生命在自然和社会中的种种形态——生存、死亡、命运、心灵、恐惧、痛苦、欢乐与渴求等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岩画无疑是人生与人心的一种精神载体。岩画是文字产生之前,记录人类想象、思想、生活和精神的最早证据。它描绘了人类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以及人类的观念、生活、信仰、娱乐、战争等等;它传达了对人类的命运,人类的伟大,人类的痛苦和人类的欢娱的一种认识。
(一)狩猎岩画的文化内涵
在贺兰山岩画中狩猎岩画所表现的狩猎文化中,原始先民们出于生存的需要而猎捕野兽。狩猎是人类最古老的生存方式之一。史前人类为了获得食物,从一开始就捕获野生动物。原始人类的食物很多出自动物界,但人类的搏斗能力却比不上许多别的动物,腿力的速度,臂力的强大,爪牙的锐利都不及它们。起初人类自然是以空拳足和动物肉搏,或者在搏斗时随手拾起树枝石头打击,这便是最初的武器了。后来先民们一面思索,一面实验,逐渐改良他们的兵器,最后各民族也都有了很充足的武备来和猛兽抗衡,所以狩猎可以称为原始民族的技术。狩猎对人类来说首要的是解决食物,然后是需要动物的皮毛做衣服,用它们的骨头、蹄、筋、角做工具。因此,在已发现的大量贺兰山岩画资料中,狩猎画面的很多,对当年的狩猎图景,刻画得也相当细致。
人们出于愿望、企求、敬畏、偶然等心理,相信自己的力量,因此狩猎既是个体的,也是集体的;既是协同的、合作的,也是多种工具并用的活动,演变出人类最早的战术配合——围猎,所以狩猎是发挥聪明才干、机智勇敢的斗争过程,也是融身体、技术、战术为一体的生存需要活动在氏族社会里,这些活动能力往往由一些有经验的人(年长者)对年轻一代实施专门教育,以传授劳动技能并进行身体训练,从而产生了人类最初的教育。可以说,萌芽状态的体育是原始教育的主要内容,原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
(二)骑射技艺岩画的文化内涵
人类进入到新石器和文明时代后,一方面,尽管黄河流域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但狩猎仍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另一方面,人类也逐渐在狩猎中驯化野生动物为家畜。这一时期的马,就是先民们驯化的主要家畜之一,而且初始在西北,贺兰山地区应该是早期驯化马为家畜的地方。岩画中出现了许多骑射图像,如骑马拉弓、骑马逐射、骑马出征等(图1、2、3)。这是先民与马朝夕相处,相依为命,深知马是他们的翅膀、朋友和生命的依靠,所以马成了先民们猎取动物、交通和战争的主要工具。有了马,猎牧人不仅是骑手、骑士,更是草原的共同主人。古代的胡服骑射、上赐之射、神骏骑射、国语骑射等,都留下了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不解的情缘。草原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游牧生活方式,决定了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特有的习射传统,他们以马背为家逐水草而生,从小培养和掌握了娴熟的骑术。正因为马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军事关系极为密切,千百万年来,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才养成了“爱马”、“养马”、“饰马”的传统习俗,也养成了大量制作骑射岩画的艺术传统。
(三)原始舞蹈岩画的文化内涵
经济生活是一切意识形态的基础,民俗文化的产生、传承也必然是当时经济生活方式、生产关系的反映。在原始氏族社会,各民族先民都曾经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狩猎充满了冒险,但也有着激动人心的活力,富有刺激性和吸引力。狩猎不仅仅是猎人的事业,也是整个氏族的事业。在狩猎过程中所使用的力气和射中猎物所引起的快乐,使人类心理上得到一种欢愉的满足。人们为了再度体验这种快乐的冲动,就出现了弓箭射准比赛和狩猎舞蹈。原始体育和舞蹈因素在狩猎文化中实现了最初的凝聚,即体育和舞蹈凝聚层上的凝聚。显而易见,原始体育和舞蹈与狩猎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贺兰口磨刻的一幅岩画,长150cm,宽172cm,画面宏大,人物的装饰也各展风采,有翩翩起舞的倩影、祈祷虔诚的神态、悠悠自得的神情和狩猎成功的喜悦,这种繁忙紧张的狩猎生产劳动和庆贺丰收的欢悦场面跃然画上,是远古狩猎舞蹈的一种真实体现。
三、结语
贺兰山岩画中体育岩画是我国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凝聚着特定的文化特征和内容。它的产生,既服从于当时社会的整体需要,又取决于当时人们的阶段价值取向,因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民族尚武精神。用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眼光去看贺兰山岩画中体育因素的出现,首先是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总和的产物;其次,原始体育因素一旦出现,它便作为一种文化因素汇入特定的文化结构之中;再次,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萌芽状态的原始体育文化因素便具备了与其它人类文化大致接近的文化特质。把岩画中原始体育图像的出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到古代贺兰山地域游牧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加以考察,可以看到,贺兰山岩画中的原始体育图像的出现,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漫长缓慢而悠久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祥石.发现岩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2]崔凤祥,崔星.狩猎岩画原始体育文化考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9(6).
【关键词】动物法律地位;动物主体论;动物权利;动物保护
目前国内虐待动物的现象十分普遍。与之相对的,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出台了禁止虐待动物的法律。借助法律工具保护动物已刻不容缓。但是动物究竟应该得到法律的何种对待,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这涉及到动物的法律地位的辨析。
一、动物法律地位的各种观点
(一)动物法律主体论
该观点主要的理论渊源是环境伦理学,其不仅要求人际平等,更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与人类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也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动物不再只处于法律客体地位,其应该享有法律主体的一些权利。
(二)动物非法律主体论
这种观点认为,没有必要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只需要把动物作为特殊物来对待。因为理性是人格人才具有的特征,动物显然缺乏之,所以动物无法意思自治,没有能力去独立地创设有利于自己的权利义务。
所以,笔者认为,立法最重要的是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动物享有民事主体资格,会导致很多现实问题缺乏可实践性。比如动物一旦享有诉讼资格,其如何行使诉讼权利,是设立监护人制度吗?那监护人和诉讼另一方主体仍属于人与人之间的诉讼,又何必再大费周章的设立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还是人和动物对簿公堂,那此时双方如何交流,案件审理又如何顺利进行呢?一旦判决判处动物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他又如何承担呢?是叫动物的监护人承担吗?还是对动物本身进行处罚?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位老妇人死后,其尸体被她生前喂养的猫吃掉了,法官将该猫判处死刑。那么此时动物保护者可能辩解猫没有意志,它无法意识到自己吃掉的是人,因为它如果只是吃掉老鼠,那么它就不需要被判处死刑了。兜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原点,即是动物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所以它们不具备身为法律主体理应具备的本质属性。因此,要保护动物,无须特地给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二、对动物法律主体论的法理驳斥
1、动物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其只能是法律上的物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有自觉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但动物的活动是出于本能的下意识行为,无法理性地认识人类的行为规范,更不可能遵守之。人类有人类的道德规范,动物有动物的道德标准,把人类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动物是不可行的:狼为了生存会咬死同伴,在人类的道德看来这是故意杀人,是不能容忍的,那狼会因为这样就不咬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正是这种本质差异决定了人和动物不可能建立道德共同体,也就决定了动物不能享有主体地位。
2、民法的基本原则决定了动物只能是法律上的物
民法的核心原则是意思自治。但动物缺乏理性,它们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意志,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呢?高利红博士举出法人作为“主体对于生命的溢出”的例子来论证动物也可以成为法律主体。但我们都知道,法人虽然是拟制的法人,但其具有人合性,揭开法人背后的面纱,仍然是人的意志和活动。也有学者质疑,民法上的权利主体存在着自由意志欠缺的行为能力人,如完全的精神病人、幼儿等,一些动物的行为甚至优于这些主体,所以自由意志不应成为动物成为主体的障碍。但是这样的比较并不科学。因为精神病人可能治愈,幼儿总会长大,迟早都会有自由意志。在这之前,监护人制度足以弥补他们的欠缺。但是人人类无法理解动物的真正利益,只会从人的喜好来决定如何维护动物的利益,明显具有不确定性:比如野生动物之所以受到保护,是因为它们对生态的积极作用,一旦繁殖过量影响生态平衡,就不会再受到保护了。另一方面,法律是人制定的,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即使法律赋予动物主体地位,这些权利真的是它们想要的吗?那即使是动物想要的权利,那么它们又如何行使呢?是仿照人类的监护制度吗?那谁来当监护人呢?按照什么标准确定呢?人类通过血缘、亲缘关系确定监护人,动物的血缘关系还是动物,即便现在不少人把动物当作家中的一份子,那宠物可以找到监护人,更多的野生动物又找谁呢?国家呢还是动物保护协会呢?是为每一个野生动物设立监护人,还是为每一种设立呢?不论哪一种,在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多困境。综上所述,动物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如何实现自由意志,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很那论证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过去人类沉浸在自身的优越性中对动物无限制的掠夺,威胁了生态平衡。动物主体主义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人类认识到人与动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障碍,导致了这个观点只是空中阁楼,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三、对动物的法律保护
虽然否定了法律主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保护动物。相反在现今环境恶化、动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人类的动物保护意识逐渐觉醒,各国也纷纷采取了相应的可行性措施来加强对动物的保护,如韩国将于近期正式执行对虐待动物者判处有期徒刑的《动物保护法》修订案,并加强对动物的福利保护。
(一)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
我国尚未出台民法典,对动物的地位还缺乏一个确定性的定位。虽然有几部特别法保护动物,但对动物的保护范围还很窄,很多动物种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同时,现行的立法对人类肆意捕杀动物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了法律威慑力不强,人们虐杀动物后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更加肆无忌惮,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动物的利益根本得不到有效地保护。
建议制定民法典时,把动物从一般的物中分离出来,因为其是特殊的物,是有生命的。这个学术界已经有了类似的声音,认为“我国民法典应当把物分为普通的物和动物,并明确规定,对于动物,则应适用关于保护动物的特别法”。另一方面,修改现行的法律,一是扩大动物的保护范围,不仅保护濒危的珍稀动物,还有保护在自然界中对维护生态平衡有作用、对人类有意义的动物;不仅保护野生动物,还要保护饲养动物。二是加大对动物虐待者的处罚力度,加大金钱惩罚的数额,对严重虐待者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对动物饲养者进行“动物登记制度”,防止动物的遗弃;对饲养动物的生活条件作出一些必要的规定,提高饲养动物的福利;对规模化的饲养农场,应进行认证,并时时视察监督;对虐待家养动物时,有关的政府和组织可以处罚饲养者,并妥善安排动物的归属,以使其得到人道主义关怀;在屠宰食用动物时,应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其痛苦最小化等;四是对实验动物作出特别规定,实验必须有项目目的并记录,记录由试验者和项目负责人联合签字;实验必须由有资质的研究者进行,不能随意浪费动物的生命,必须谨慎,设立专门的实验监督小组进行监督等。五是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流浪动物,任何人都可以予以关爱,不得残害之,另外可以设立专门的动物保护协会或是基金会来收留、照顾。六是应完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归属: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由国家主管机关承担责任;驯养的野生动物回归自然后致人损害的,驯养人不承担责任。七是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动物福利法来充分保护动物,并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条件下,加入一些国际组织或国际条约,比如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和《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国际盟约草案》等。
这些立法建议不用改变动物的客体地位,就能对动物进行更为全面的保护,而且也满足了人类的各方面需求,缓解人与动物之间的生存矛盾。
(二)建立物格制度
法律物格制度是杨立新教授提出来的。根据物的物理属性和特征,他把物格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生命物格,细分为人体组织和器官,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和宠物,植物尤其是珍稀植物;第二类是抽象物格,包括网络空间等虚拟财产及货币和有价证券等;第三类是一般物格,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物。
之所以如此划分,是因为“表明不同的物在法律上的不同地位,其保护的程度和方法亦不相同。野生动物和宠物的法律物格最高,其受到除人之外的最高的法律保护,任何人都要尊重它生存、健康和生命,不得任意剥夺。一般的物处于最低法律物格,权利主体可以任意支配。”
这样,民事主体制度可以划分为人格权制度和物格权制度,即将动物与人相分离,又给予不同的动物特别的保护,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依据支撑。当然物格概念还初出茅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以实现对动物权利的充分保护。
结 语
对动物的保护终究不是因为动物的身份,而是因为人的利益。我们不该仅仅争执于动物应处于何种法律地位,而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关爱动物,因为动物的保护不是给予其法律地位就能一劳永逸的。动物无法自足,它们需要人类的关注和关爱。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与动物在自然界这个舞台上共生共荣。因此,我们应该多热爱些动物,因为那就是热爱人类本身。
【参考文献】
[1]李永军.民法总论(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王紫零.非人类存在物法律主体资格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3]杨立新,朱呈义.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法学研究,2004(5).
[4]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李紫薇.论动物法律地位及分类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8).
[6]陈本寒,周平.动物法律地位之探讨——兼析我国民事立法对动物的应有定位[J].中国法学,2002(6).
[7]高利红.动物的法律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8]杨源.论“动物不是物,是什么”[C].民商法论丛(第29卷),2004.
[9]曹明德,徐以祥.中国民法法典化与生态保护[J].现代法学,2003(4).
漫步街头巷尾,不时听到人们议论纷纷,说如今的孩子尽得些奇奇怪怪的病,什么电视眼、电视腿、游戏机综合征、高楼综合征、儿童孤独症、儿童高血压、糖尿病……小小年纪没个活泛水灵样儿,孤僻呆板、冷漠怯弱、自私自利,缺乏情感。
大人们怎么样呢?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疲劳综合征、癌症……诸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文明病”蜂涌而来。
有识之士认为,这无不是“绿色缺乏症”使然。
想想看,城市中的孩子从小住的是高楼单元房,玩的是机器玩具、电子游戏机,看的是电视,望子成龙的家长更是让孩子从小学电脑,天天伴读到深夜,双休及节假日也催促孩子做作业。在这种远离自然远离绿色的环境里生活,不认得金龟子、纺织娘,不识野外的韭菜和麦苗,性格体质得不到绿色的陶冶,心理无绿色的滋润,怎能活得自由水灵?性情怎能不古里古怪?又怎能不生病呢?
再看看成年人吧,在这瞬息万变,信息高速驶来的年代,为了竞争,从早到晚不是洽谈生意就是酒场应酬,手里拿的不是股票就是大哥大,满脑子装的是市场、投资、开放、公关……而最关键的绿色意识、环境意识丢掉了!试想,整日神经绷得紧紧的,无时不处在应激状态中,长期承受过度的精神压力,势必造成“心理疲劳”,导致大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生物钟”运转失衡,怎能不引发种种心身疾病?
要知道,生命的摇蓝是用绿色编织起来的。地球上有了绿色植物以后才孕育出了动物生命。可以说,人类的童年是在绿色摇蓝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林中雾霭、飞禽走兽、野草芳花、鸟呜虫吟、瀑布流泉……使我们的祖先无论是性情还是体格,都渐渐地变得日臻完美。在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里,隐藏着多少绿色的秘密啊!
然而,走出森林的人类,从步入农业社会算起,至今未逾万年,比起地球的年龄或生物进化的里程,不过是一瞬间。但在这一瞬间之中,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忘了绿色母亲的哺育之恩,滥伐森林,垦荒耕地,围湖造田,向大自然无限地索取,干着毁灭自己家园的蠢事。面对人类生存的空间,一座座灰色钢筋水泥建筑群的崛起,天空中充斥着大众传媒强大的无线电磁场,红尘万丈中震耳欲聋的噪声,单调而又紧张的生活节奏……大自然与人类越来越远,绿色与人类越来越远。生活在这种有悖于以蛋白体为基本构件的动物的天性环境之中,人类的生命将如何演化?须知,绿色植物奉献给人类的,不仅仅是氧气、食物、水、燃料和木材;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犹如母子,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幻想和朝气,都神秘地源于绿树;绿色系着人类的安危、文化的兴衰,关系着人类的未来和希望。
绿色缺乏症给人类带来灾难,催促现代人猛醒,痛定思痛,经过反省的人类已开始认识到绿色不是可有可无的了。1993年5月24日在海牙正式成立了一个旨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和提高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国际绿十字会”。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找回人类失去的宝贵天性,关键的关键是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致力于“绿文化”的建设。
人类离不开绿色,现代生活与绿色意识息息相关,爱护绿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惜人类爱惜生命。而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绿化祖国的山川平原,致力于“绿文化”的建设,让人们生活在绿海之中,不仅除去了无知愚昧,增长了环境意识,提高了文化科学素质,而且增进了心身健康,从根本上根治和消除“绿色缺乏症”。朋友,你说是么?
伴侣动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宠物,即人类出于非物质需求,仅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而豢养的动物。近年来,国外开始通行用“伴侣动物”一词来称呼这些与人类关系密切而亲近的动物,以体现它们在人类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严格地说,伴侣动物也只是宠物的一部分,因为广义的宠物概念还包括了植物宠物。仅就伴侣动物而言,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既有猫、犬这样的传统成员,也新近出现了蛇、蝎这样的另类面孔。尤其是近年来,国内两栖爬行宠物市场异常火爆,“另类”大有要与“传统”一争天下的态势。其实,“传统”也好,“另类”也罢,伴侣动物作为人类伙伴的本质并没有变化。但是,对于“另类”宠物市场火爆背后隐藏的问题,我们却不能等闲视之。
从猫犬“当道”到龟蛇“横行”
猫犬这样的小动物与人类的伴侣关系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开始了。犬是人类驯养的第一种伴侣动物,12000年前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后,犬就与人生活在一起了。家养犬在遗传基因、行为、发声方式和形体结构等方面都是直接从狼身上遗传下来的。一些性情比较温顺的狼经过驯养可以很好地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并逐渐为人类做出贡献。上万年来,犬一直与人类共存共处,并担负着各种任务,包括狩猎、放牧、护卫和陪伴。猫的驯养历史要晚一些。公元前7000年,中东由于农业的兴旺发达而形成了“新月形米粮仓”地带,家宅、谷仓和粮食商店的出现,为鼠类及其他小型哺乳类动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环境,而这些动物正是小型野猫的理想猎物。从一开始,人与猫就建立起互利关系:猫获得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人类免除了讨厌的啮齿动物的困扰。就像狼被驯服的过程一样,较为驯服的野猫也逐渐被吸纳进入人类社会。而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很大一部分犬、猫逐渐摆脱了为人类工作的任务,变成单纯的伴侣动物。由于与人类建立关系较早,至今,犬、猫仍然是人类豢养最多、关系最亲密的伴侣动物。在欧美各国,半数以上家庭至少饲养一只猫或犬。
除犬猫之外,人类较早豢养的伴侣动物还包括一些哺乳类啮齿动物,如兔、松鼠等,以及猴、鹿、马、羊、牛等哺乳类动物,其他如一些鸟类、鱼类也长期被作为观赏动物来饲养。人类豢养伴侣动物最主要的动因就是做伴。它们或者帮助人摆脱寂寞孤独,或者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或者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甚至还能治病。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多与小动物接触能改变心情,从而减轻精神和心理上存在的病症,这就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伴侣动物疗法”。人与伴侣动物之间充满着独特的深情和友善。正是在这种友爱中,人类因对小动物的关爱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英国剑桥大学1991年的研究报告指出,许多患者与一只小狗或小猫相处后仅几个月,原先的顽固性病症,如偏头痛、腰背疼痛等就会得到减轻。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伴侣动物可直接使人的感觉变好,使环境变得更安全。此外,目前研究发现的伴侣动物对人类疾病的治疗作用还包括:养猫养犬可以治疗自闭症,海豚可以治疗脑瘫,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征等等。
与上述传统的伴侣动物相比,近年来国内日渐流行的“爬宠”(两栖爬行和节肢类动物)可算得上是伴侣动物家族中的“另类”了。地图龟、巴西龟等各种龟类自不必说,每天自国外进口的各种龟就达几十吨;手掌般大小的黑蝎子,花纹奇异的蜥蜴,毛茸茸的大蜘蛛,长着无数条腿的蜈蚣等等,这些看着就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也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更有甚者,一些剧毒蛇类,如眼镜蛇、蝮蛇、银环蛇等,也成为少数人竞相追捧的目标。很多大中城市有了专门的“爬宠”市场,“爬友”们组织了自己的论坛或网站,在网上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或者只是为了晒晒自己的小“爬宠”。养“爬宠”的人到底有多少?这个数字现在谁也说不准。有人统计,像“爬行天下”这样的专业论坛,注册会员超过7万人;还有数字说,全国目前够级别的“爬友”已超过30万,这还不包括养普通巴西龟的。
“爬宠”缘何能火爆?
“爬宠”市场的火爆让许多传统宠物的追随者们觉得匪夷所思,长相丑陋、行动诡异,甚至还“身怀杀人绝技”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躲还躲不及的东西怎么能成为人的“伴侣”呢?
国内饲养“爬宠”的历史至今也不过只有十余年时间。北京最早流行养爬虫当宠物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2000年后才开始出现大批职业玩家。而全国范围内的爬宠流行也就是近三四年的事,究其源头,其实还是来自国外。20世纪中期以后,国外开始兴起饲养个性宠物的热潮,原本属于野生动物的黑猩猩、河马甚至老虎、狮子都成了人们豢养于家中的宠物。爬宠因为体型小、易饲养等特点,更是受到青睐。需求刺激了市场,爬宠在西方逐渐形成产业,每年有大量的两爬动物在全球各地进行交易。2005年,美国家庭约有1100万爬宠――主要是龟类、蜥蜴以及蛇,这意味着每25个家庭中至少养了一只爬行动物,有的家庭还不止―只。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爬宠”这一在国外早已不再新鲜的事物开始慢慢为国人所知,并很快在年轻人中间传播开来,成为一种时尚、个性的象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饲养宠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以缓解由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等现代性“疾病”。而猫、犬这样的传统型伴侣动物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为了逃避现代社会的整齐划一和个性泯灭,很多人开始刻意地追求标新立异、反叛传统。于是,充满独特性、原始而自然的“爬宠”就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他们饲养“爬宠”或是欣赏这类动物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和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或是为了表达自我、宣泄情感;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是因一时冲动。总体来看,目前“爬宠”的饲养者多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正处于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年龄,因此也成为“爬友”的主体。
除了心理因素外,爬行动物本身的一些特性也是促使人们选择饲养的原因。一是“爬宠”饲养成本低。现在很多家庭养狗、养猫都追求品种和血统,一般的猫、犬也要数百元,品种好一些的动辄上千元,更不用说那些血统纯正的上万元的品种了。而普通的蛇、蝎之类的“爬宠”也就几十元到上百元。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猫、犬来说,“爬宠”的食量也很小,饲料也便宜。比如:普通蝎子和蜥蜴的幼崽价格一般在30元到100元之间,虽然是肉食性动物,但它们的饲料也就是一块钱一两的面包虫,一两面包虫能吃半个月左右,饲养成本很低,容易被人接受。二是“爬宠”饲养容易,只需要较小的生活空间,排泄物少,相对比较卫生;不需要定时喂食或带出去散步。这些方面恰好适合了都市人生活空间狭小、生活节奏快、业余时间少的特点。
市场现状堪忧
“爬宠”不仅仅是宠物,它们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两栖爬行动物灭绝,其他动物也会跟着不复存在。目前,我国“爬宠”饲养者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其来源基本上以市场购买为主。需求的旺盛导致大量野生个体进入两爬动物市场。加上很多买者只是凭一时兴趣,而很少考虑到市场所售“爬宠”的来源及销售是否合法,自己是否具备饲养“爬宠”的必要知识,由此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害。
首先,非法的“爬宠”贸易可能加剧野生种群的灭绝风险。这是从全球范围内来说的。因为现在全球的两栖爬行动物市场贸易,除了满足食用与药用需求外,也大量供应爬行宠物爱好者。濒危和受威胁物种更容易因为它们的稀有而引发人们的收集兴趣。从野外捕捉爬行动物用于宠物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套索、网或猎犬。虽然捕捉环节的死亡率很少记录,但是动物可能受到明显伤害,如因此瘫痪、脚爪折断或扭伤、狗咬伤以及身体刮伤。很多个体在被收集之前已经遭受脱水、饥饿、衰弱或生病的折磨。为了规范国际野生生物贸易,各国政府在1973年缔结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规定了禁止或限制商业贸易的野生特种的名单。但即便如此,名单上的很多物种仍因过量采集而导致种群生存不可持续。宠物贸易过程中的运输也是两爬动物的“杀手”之一。CITES发现,运输爬行动物活体的平均死亡率大约是3.8%,正常损耗率大约在10%~15%之间。比如,在1991年3月截获的一箱从坦桑尼亚运进美国的货物中,有511只饼干龟和307只豹龟,其中50%的龟在到达时已经死亡;更多的幸存龟因饥饿、严重脱水和龟壳破裂而奄奄一息。野生盒龟从捕捉到运抵零售商这一环节上的死亡率一般不低于20%,有时会高达50%。
其次,盲目购买和不正确饲养也会导致野生两爬动物的死亡。饲养两栖爬行动物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必须要在研究了解了饲养对象的各种生存需要,且有真正的兴趣后再选择饲养。绝大多数宠物主人不能满足野生动物的需求,导致从野外捕捉的爬行动物中,90%以上在圈养第一年内死亡。从目前情况看,国内两爬动物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野生个体,而其购买者大多是缺乏起码的两爬饲养知识的人,因此才会去购买这些不适合家庭饲养的野生两爬动物。被买回家的动物也很可能因为没有恰当的饲养条件和照料方式而死亡。只要稍微了解一些两爬动物知识,首选一定是人工繁育并且家庭饲养技术成熟的个体。因为这样的个体在家养环境下更能健康成活。
【关键字】饮食;习惯;健康;关系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前言:健康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是身体健康,有人说是思想健康,其实都没有错,人类完整的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和思想健康,并且影响健康的因素众多。在这里,笔者主要想论述的是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与身体健康密切联系的人类饮食习惯。依靠药物维持的“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在未来社会,只有通过日常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创造的健康才值得提倡,对健康具有决定作用。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如果不注重饮食的卫生和合理的膳食搭配,都将导致人类产生健康隐患。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东西很容易满足,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何搭配,怎么吃才能获得健康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大事。
1 什么是健康
关于健康,较为全面准确的定义是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给出的,它指出健康是人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健全的一种状态,评判健康的重要标准是:精力充沛,睡眠良好,对感冒和传染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牙齿清洁,皮肤富有弹性等,这些表现都与人的饮食习惯有着紧密联系。身体是人最大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诸多人群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健康理念的肥胖症状,是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健康的表现,除疾病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过多摄入营养,暴饮暴食。
2 饮食习惯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吃,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怎样吃,吃什么对健康才有好处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吃很多的美味佳肴,很多人经常饮食习惯不一样,不按点吃饭,只吃自己喜欢吃的,并且暴饮暴食,这些对身体健康真的有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笔者认为,要想维持身体健康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存最基本的就是靠从食物中摄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相关调查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年摄入的食物量可达1000千克,是靠每天的食物摄取日积月累形成的,因而,维持身体健康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轻易做到的,必须长期依靠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得以获得和保持,反之,如果长期处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下,人的身体机能往往会出现问题。
笔者以前也很挑食,爱吃肉,不爱吃水果,蔬菜,导致身体发育较慢,肥胖,个子也长得不够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的,果蔬里面富含维生素,对人体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而肉里面脂肪和纤维含量很高,过度食用容易导致肥胖,伴随肥胖而来就是心脑血管等疾病。学过食物营养学这门课程后,我明白了食物均衡搭配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以后我每餐都加强菜品的营养搭配,过去不爱吃的食物只要是对身体健康发育有促进作用的,再怎么难吃,也会坚持吃下去,同时加强锻炼,身体健康状况较之于以前有了很大改观。
3 现在生活中应该坚持的健康饮食习惯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更容易忽视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鉴于此,笔者列出一些比较科学的饮食习惯,供大家参考学习。
3.1 要按时吃饭,并形成长期规律。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人们忙这忙那很多时候就耽误了饭点,造成吃饭时间不规律,时间不够就少吃甚至不吃,时间充裕就暴饮暴食,这是对身体健康具有严重不良影响的饮食习惯,必须加以摒弃,同时不要过度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2 要注重食物营养的搭配,摒弃过度偏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和不喜欢吃的食物,对自己来说,自己喜欢的食物就是美味佳肴,不喜欢吃的就难以下咽。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过度依照自己的偏好来决定食物的摄取,自己喜欢吃的就多吃,不喜欢的就少吃,甚至不吃,身体的健康需要均衡的营养来维系,这种择食观只会造成营养的失衡,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3 摄取的食物对象要正确。我们吃的食物一定要正确、科学,病从口入,千万不要为了满足好奇或个人口味而去吃一些野生动物,因为这些不是人类使用的食物,野生动物身上通常寄居着一些尚未被人类发现的寄生虫或传染病,对人体的健康会构成巨大威胁。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的起因就是由于人类非法食物果子狸这类野生动物,导致原本只在动物身上传播的病变异传染给人,造成严重的灾难。
3.4 要严格控制食品安全,不吃变质的食物。国家相关质量监督检查部门要严格控制食品安全,保障食品的生产和质量安全,保证人体健康。我们自己也应该小心谨慎,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参考文献
(一)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生物的属性;人类社会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灿烂的文化,文化制约、规范、指导着人类的各种行为。人既是生物人,又是广义上的文化人。有的时候,生物属性与文化调控是一致的,或者说某种文化现象是顺应生物需求演化出来的,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例如作为生物人,总想经营一个舒适的窝,总想吃丰盛可口的食物,而社会文明不断改善人的住宅条件,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生物属性与文化品性高度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遗憾的是,在许多方面,生物与文化并不那么要好,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西,时常闹矛盾。例如从生物角度讲,雄性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配偶,以留下更多的后代,复制自己更多的基因;但同样在这个问题上,现代文明强调的是单偶制家庭,无论哪种民族的文化都要求一个男子做忠诚的丈夫。作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我们当然希望文化能强有力地管束住生物欲望,希望每一位男子都和自己的妻子白头偕老,因为这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子女的培养和社会的安宁。这是文化优于生物属性、高于生物属性的具体例证。
现实生活中,也有刚好相反的例子。譬如作为生物人,我们愿意生活在群体之中,害怕孤独,害怕离群索居。然而,有了现代城市单元式的住房和完备的设施配套,生活倒是方便了,但邻居之间疏于来往,一家不管另一家的事,有的甚至十多年住在一幢楼里却互相不认识,咫尺天涯,人际关系淡薄得就像生活在孤岛上,年轻人还好,早出晚归忙于工作,老人难受得就像被关在监狱里,备受寂寞的煎熬。
这种社会文明与人类生物属性相背离的现象,十分普遍。
现代优秀动物小说,应该在文化与生物属性的摩擦之间,寻找主题、寻找突破口。摩擦生热、摩擦生电、摩擦生火花……解释摩擦的起因,揭示摩擦的奥秘,其实就是找到了人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一把金钥匙。
我的许多作品,就是试图在生物属性和人类文化之间寻找一种不对称和不平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从非洲来的雌象麦菲》,麦菲长着一副在印度象群里绝无仅有的三尺长的宝牙。作为物种的优势,雌象有一副好身坯,有一副好象牙,既能掘食草根竹笋之类埋在地下的食物,又能当武器抵御猛兽的侵袭,有百利而无一弊。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讲,雄强雌弱,已成为包括人类在内绝大多数动物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旦出现逆转,雌强雄弱,便会在生活中造成强烈震荡,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在这里,生物优势移植到文化背景下,就成了劣势。究竟文化观念重要还是生物优势重要,各有各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这种摩擦所产生的火花,会引起读者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思索。
人的行为,究竟有多少来源于文化指导,又有多少来源于生物本能呢?现代文明的巨大成就,有哪些是与人的生物本能合拍的,有哪些是与人的生物本能相悖的?我们是否可以制定一套更符合人性、更通情达理、更行之有效的行为规则?潜藏在我们遗传细胞里的生物性,有哪些需要毫不留情地割舍,有哪些经过改造可予以保留,有哪些理应发扬光大呢?
这些困扰人类的问题,正是动物小说要探索的目标。
完
一、论《狗与人的关系》
1.狗与人为什么能生活在一起?狗天生就是与人生活在一起吗?
2.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狗的生活怎样?狗吃屎的毛病改了吗?
3.人类既然喜欢与狗生活在一起,狗对主人又特别忠诚,从不嫌贫爱富,一生从不背离主人,可人类为什么总是说狗的坏话?是狗眼看人低还是人眼看狗低?
该论文由狼家族撰写,狼与狗是亲戚,比较了解狗。当然,狗有责任提供有关资料。
二、论《果子狸在动物与人的战争的贡献》
1.在动物界名不见经传的果子狸,相对来说,与人类也没有深仇大恨,但它们在很艰难的生存环境下,独立完成了SARS病毒的科学研究,这种精神,值得动物界学习。
2.果子狸采用SARS病毒这个新武器,在较短的时间内,向人类发起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使人类谈狸色变,为我们动物界赢得了声誉的同时,也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再也不敢放肆的把我们当作盘中餐了。在动物与人类的长期斗争中,果子狸起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3.果子狸正在着手研究SARS病毒种植在老鼠身上的可行性,如果成功,这将是动物界的伟大胜利。
由于果子狸科研工作太忙,该论文责成狐狸家族撰写。狐狸与果子狸是近亲,比较好沟通。
三、论《蚂蚁王国的有组织、有纪律性在动物界全面实行的可行性》
1.小小的蚂蚁,在世上却能生存了几万年,至今家族旺盛,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蚂蚁分工不同,地位不同,但为什么都毫无怨言的默默工作呢?
3.如果动物界都像蚂蚁王国那样,有组织、有纪律的生活,我们动物界会是什么状况呢?
该论文由大象家族撰写,听说大象与蚂蚁有一腿,由大象写最合适。
四、论《动物界最不受欢迎的动物是什么?》
1.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人类最烦老鼠了,这也是人类对动物没有什么好感的原因之一。
2.繁殖最快,吃东西最多,数量也不少,但近世纪却没有什么作为,什么东西?最主要的是,为什么没有把繁殖强盛的功夫教给老虎?
3.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好东西,特别是晚上那磨牙的声音,死难听。
该论文责成黄鼠狼完成。这些年,黄鼠狼给老鼠背了不少黑锅。
五、论《猪与鸡对动物界的贡献》
1.单纯在中国,一天就要吃掉160万头猪,2400万只鸡,几万吨鸡蛋。
2.如果没有猪与鸡,我们动物还会有现在的状况吗?
3.虽然知道早晚要献出了自己的肉体,但猪生活得是那么自在,那么惬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大无畏精神?
4.几万吨鸡蛋,能为鸡传下多少后代?
5.当然,在这里也不能排除牛、羊、鸭、兔的贡献。
该论文由狗家族撰写,狗和它们比较熟悉。
六、论《老虎,您的下场为什么这么惨 》
1.老虎太无能了?可蚂蚁、老鼠有什么本事?
2.老虎太厉害了?可人类比老虎差?
3.老虎,您的衣服为什么那么漂亮?您那个玩艺真能壮阳,骨头真能治病吗?
4.老虎,为什么不学习学习那憨厚猪,被人成批的饲养呢?
5.老虎,您做那个事,是一次就够吗?
该论文虎王是不能写了,它们大部分都被人类关在笼子里了。只好由虎王的老师猫先生了。
除了上述选题外,还有《狐狸最后吃到葡萄了吗?》、《探讨龟兔赛跑兔子失败之原因》、《老鼠的生存之道》、《黄鼠狼与东南亚大海啸的关系》等论文由主人公自己完成,在此就不做具体要求了。
十大科技论文选题已定,希望接受任务的动物各大家族,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完成任务,明年底交动物科技协会,为明年的第十四届动物科技大会做准备。
狗是人类的朋友,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英语中的许多表达就与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人把狗当成人类的朋友,这从英语的很多形容词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们一般用狗来形容一个人的可爱、友善、忠诚;在很大程度上含有褒义,英语中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和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这样的说法。而中国人把狗看成是下贱的畜生,在中文中跟狗有关的成语和词汇大多是贬义的,如“走狗”、“狗腿子”等。
这样的词汇在含义上有同有异,容易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误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强调和区别,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作出主观评价。
那么在教“dog”这个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汉语和英语文化的对比来拓宽知识。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guard dog(看守人)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透过同一个词的不同联想意义,可以窥见出汉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心态和习惯。在教学“cat”时,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中国人喜欢猫,用“谗猫”比喻人贪嘴,常含有一种亲昵的成分,而在英文中,“cat”却被比喻为包藏祸心的女人。
下面就总结了一些跟狗有关的常用语,希望对学习者学习英语有所帮助:My boss is a jolly dog.(我的老板是一个风趣的家伙。);David works like a dog.(David工作真卖劲儿。);The film must be a real dog.(这部电影一定很糟糕。);Your partner is a dirty dog.(你的合伙人是个卑鄙小人。);The poet died like a dog.(这位诗人潦倒而死。);They treated him like a dog.(他们把他看得粪土不如。);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人难改变。);He is really a dead dog.(他是个没用的东西。);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同时不操戈。);go to the dogs(每况愈下);hang-dog look(愁眉苦脸);If the old dog barks,he give the counsel.(老狗叫,是忠告。);Let sleeping dogs lie./Don’t wake a sleeping dog.(别多事,别惹麻烦。);teach the dog to bark(教狗怎么叫,意指多此一举);Dumb dogs are dangerous.(不叫的狗咬人。);Fight dog,fight bear.(打个青红皂白,一决雌雄。);Every dog is valiant at his own door.(狗是百步王,只在门前凶。);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除此之外,与dog有关的词组也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比如:
A:We are just making a living here and I think there is no point in having a dog-eat-dog attitude.
B:You are absolutely right.We should be more cooperative.
A:我们都是在这里谋生,我想采取相互攻击的态度是没有意义的。
B:你是对的,我们应该精诚合作。
但是,在英语中也并非每一个跟dog有关的词汇都是褒义的,我在上文中也提到了因受其他文化影响的缘故,英语中dog一词有时含有贬义,比如俚语going to the dogs,表示“糟糕透顶”;dog in the manger,表示“犬占马槽、自私自利”的意思;dog in the manger表示“占着茅坑不拉屎”;to put on the dog表示“耍派头;卖弄”;to put on the dog表示“耍阔”的影响;go to the dogs意思是“潦倒;破产”。如:
I always thought my friend Pete had a good future.But then he got hooked on heroin and lost his job and his wife――I never saw a man go to the dogs so fast!(我总以为我的朋友皮特是很有前途的,但是后来他吸上了,失去了工作,妻子也走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人落魄得这么快!)
而bitch(母狗),则指泼妇。比如:
Don’t talk to me like that,you bitch!你这泼妇,别跟我这样说话。(慎用)
如果你正在have your day,那么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但如果你on dog days,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dog days指的是the hot test weeks of the summer(夏天最热的几个星期),通常指的是七月第三周到八月第四周这段时间,相当于中国的三伏天。
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努力工作常用牛马来比喻,而英语中则用狗来表示,短语work like a dog指一个人努力卖命的工作。
这些带动物名称的成语或俗语无疑给英语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表达效果,令语言生色不少,也给学习者学习英语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语言作为人类创造发明的工具之一,记录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人与动物相依共存,频繁接触,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必然存在大量反映动物名称的词汇,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比喻性短语,并依据动物的外貌及习性等特征赋予它们特定的情感和喻义。英汉两种语言中语义间的关系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文化信息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它们的印迹。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一方面,动物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许多动物被人们赋予神性,这些动物形象积淀着特定的民族心理,负载着人们的感情,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由于汉英两大民族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传统、不同的习俗,甚至于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历史积淀而成的动物词汇,在文化内涵上虽然有些类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这就要求语言工作者在学习和传授的过程中,密切结合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社会背景,力求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各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宁亦文.多元语境中的精神图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小说《蝇王》 生态批评意识 生态失衡 社会思想根源
英国文学史有着悠久的荒岛文学传统,从早期的《鲁滨逊飘流记》,到《格列弗游记》,再到19世纪的《珊瑚岛》,荒岛这一文学载体,成为英国作家表达自己社会、政治、哲学观点的文学手段。在格尔丁的小说《蝇王》中,荒岛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对荒岛的荒诞态度承载着格尔丁对人类文明的批判。
《蝇王》讲述的故事发生于未来的一次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初尚能和睦相处,但生存竞争中展示出的力量,使人们控制欲膨胀,人际关系逐渐异化,人群耽于杀戮与征服,导致在荒岛建立的文明最终遭遇灭顶之灾。《蝇王》是一部高度寓言化的小说,作者格尔丁试图用一群孩子在陌生的海岛上着陆、生存、发展的经历揭示人类文明产生、发展和最终因为自身征服欲望而灭亡的文明循环范式。
以往对于《蝇王》的研究集中于从人性论、象征主义这两大主题入手:或者是用西方人性论的观点泛泛讨论人性本善恶,或者是用象征主义文学手法来进行政治、社会、历史、宗教、心理、意象等符号解读。如果把这一作品放在二战之后,人类对战争残酷性进行反思的创作背景下考察,会发现《蝇王》集中体现了作家格尔丁的生态批评思想,作家在小说中以寓言的形式展示了自然在人类中心主义语境下所受的压抑,反思人类征服欲望对人性的扭曲和文明的异化。
生态批评是人类对自身文明体系全面反思的生态思潮在文学批评界的体现。生态批评研究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哲思,解读自然在文学文本中如何被表述或压抑,探讨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征服欲望对于社会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的异化。[1]生态批评的核心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主要强调生态系统的联系观与整体观,生态批评的三个方面,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关系密切,互相联系,互为因果。[2]自然生态的变化会引起人类关系的异化,从而导致人类精神异化;而社会关系和精神的异化又最终反作用于自然生态。本文就是用生态批评这一方法论,探讨《蝇王》中这三个相连的方面是如何被表达,进而找出生态失衡的社会思想根源。
一、被打破的静谧――人类入侵
二战给人类,以及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带来了巨大灾难和创伤,人类为了自己征服和控制的妄念,不仅付出了无数的生命,对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这使格尔丁对人类始终保持着悲观和警惕的态度。他的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小说文本中得到很好的诠释:没有人类存在的自在的自然总是景色美丽,而人类的入侵只会打破自然本来的静谧和谐,所谓的人类文明对自然而言只是陌生怪物,意味着恐怖的威胁。
故事开始时读者看到的是一片静谧和谐的景象:美丽的海滩、无尽的棕榈树海岸和布满绿荫的森林,大海“水清见底,又因盛长热带的海藻和珊瑚而璀璨夺目”,“一群小小的、闪闪发光的鱼儿东游西窜、忽隐忽现”。[3]景色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连拉尔夫都禁不住地自言自语:“太棒了。”
这静谧和美丽很快由“有着凹凸花纹”的海螺所打破,因为海螺代表着人类文明和人类的秩序。为了在这蛮荒的岛屿上召集人群,建立人类秩序,拉尔夫吹响了海螺。当海螺那“低沉有刺耳的声音在掌心中嗡嗡作响,随后穿透杂乱无章的林海”时,“成群的鸟儿从树梢上惊起,下层的林丛中则有什么动物在吱吱乱叫乱跑”。[4]这是一个精心安排的场景,预示着人类的侵入必将打破海岛的自然美;人类文明和人类的秩序一旦强加于自然之上,必将破坏原始的平衡和静谧。人类文明在动物眼里,只是个陌生的、令人恐怖的怪物。
但拉尔夫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海螺声对动物的惊扰,于是他又“深吸一口气”,继续吹海螺,而且“他越来越使劲,声音碰巧升高了一个八度,比刚才吹的一次更加刺耳”。[5]人类毫不顾及动物的惊恐,坚持要在这蛮荒之地建立人类的秩序――以人类为中心的秩序,并且乐此不疲,就连旁边的猪仔子也“哇哇地高喊,面带喜色,眼镜闪闪发亮”,[6]仿佛他们已经在将至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成为了自然的统治者,洋洋自得。在人类坚持不懈地吹响人类文明中心的号角时,“鸟儿在惊叫,小动物在急促地四散奔逃”。[7]面对人类文明的入侵,由鸟儿等小动物代表的大自然败下阵来,落荒而逃。
拉尔夫终于停住不吹了,“海螺沉默了,就像一支闪烁的獠牙”,“岛的上空充满了鸟儿的惊叫声及各种回声”,[8]大自然似乎已经屈服于人类的之下,充满了对人类的恐惧和无奈,无可抗争。但是在做完这一切后,拉尔夫的“脸由于接不上气而灰暗无光”,[9]这似乎暗示着小说末尾悲剧的结束,人类征服自然,又在这个过程中为贪婪的欲念所束缚,只能导致人类的灭亡悲剧。
作为最小的孩子之一,亨利在填饱肚子和小伙伴们游戏玩腻之后,在海滩上发现一个环礁湖。面对这些“小生物”,亨利虽然年龄很小,首先想到的却是对它们的“控制权”。人们把自然“他者”化,只把自然当做满足自己控制欲望的对象,自然对于人类只具有工具性意义。人类的控制欲望实际上否定了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否认了人类本身的自然本性。[10]
他划了一道道小水沟,让潮水将其灌满,尽量在里面塞满小生物。他全神贯注,此刻的心情不是单纯的快乐,他感到自己在行使着对许多活东西的控制权。亨利跟它们讲话,催促它们这样那样,对它们发号施令。海潮把他往岸的深处赶,他的脚印所形成的一个个小坑截住了一些小生物,这又使他产生了一种自己是主宰的错觉。[11]
因为对人类文明的悲观,格尔丁对人类看待自然的态度提出激烈批评:小岛虽属荒蛮之地,但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逃避核灾难的栖息之地,伸手可及的野果和随处可见的野兽又为人类提供了果腹之物。因而人们很快就能按照自己所熟知的、核战爆发前人类社会的特征,在岛上重新建立了人类文明。而面对这大自然慷慨的供给,人类征服与控制的欲望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二、征服欲望――社会关系异化
“由于人把自然界变成了统治的对象和原料,人实际上就把自己贬成了统治的对象和原料,从征服自然界转到了奴役社会,自然界进行了报复,使人们对本身产生了自我蔑视,支配人以外的自然界和其他人,是以否认人的自然本性为代价的”。[12]
血腥屠杀野猪的场景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一条线,每次都伴随着人们“杀野猪哟,割喉咙哟”的叫嚣。杰克一开始甚至没有一刀插入活物的狠劲,因为他受不了那鲜血喷涌而出的场面。但物移境迁,孩子们愈来愈享受把矛刺入挣扎着的野猪,看着鲜血喷溅而出的场面,吹嘘着彼此在猎杀野猪时的果敢英勇。但“野兽被猎矛一戳再戳的时候,这究竟能给文明人什么样的快乐?”[13]
在人们的眼中,猎杀野猪已不再仅仅为了充饥,满足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他们从猎杀野猪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享受到了作为征服者的极大。能够战胜一头活生生的野猪,用自己的智慧、体魄和心力把代表着自然力量的野猪征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它身上,结果它的性命”,[14]并把它血淋淋地拖回来,居高临下地把肉分发给同伴们,供大家食用,杰克感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就像享受了那香味常驻的醇酒”。[15]
因而当猪崽子等小伙伴责备他们在有船只经过的时候却没有坚守职责,没有点火生烟以寻求救助,杰克非但没有认错,反而不客气地“啪地掴了一下猪仔子的脑袋瓜”,[16]一下子把大家用来生火的,猪仔子的眼镜都打飞脱出去,砸在岩石上。即使面对首领拉尔夫,杰克也是“手里拿着血淋淋的刀子”与他“直面相对”。刹那间,西蒙感到“在这上顶上、在自己的周围,有一种可怕地激情正被鼓动着”。[17]
针对该优先保持火堆以寻求救助,还是优先打野猪的问题而发生的直接冲突,孩子们逐渐地分为两派,杰克所领导的猎手们越来越疏远于拉尔夫等同伴。人们登岛之初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伙伴关系已经疏离,人与人之间关系已经异化。
“……由于否认人的自然特性,不仅熟练地支配自然的目的,而且人自己生活的目的也变得迷惑和看不清了。当人去掉它本身作为自然的意识时,人在生活中所维持的一切目的、社会进步、一切物质和精神力量的提高,以及意识本身,都成为没有意义的了”。[18]
猎杀野猪使杰克意识到了自身的力量,感受到自己在人群中的重要性,觉得自己应该有更高的地位,他对头领拉尔夫的权威已经不大认可。海螺在孩子们中象征着文明和秩序,杰克对拿着海螺正在发言的猪仔子的攻击,意味着权威的没落,规则在杰克的字典里成为空谈。
“让规则见鬼去吧!我们是强有力的――我们会打猎!要是有野兽,我们就把它打倒!我们就把它打倒!我们要包围上去揍它,揍了再揍――!”[19]
维持人群社会结构和正常秩序的精神力量被弃之若敝屣,人们只倾心于能展示力量的猎杀野猪和模仿狩猎的游戏,暴力倾向愈来愈强烈。人们逐渐模糊了人与兽的界限,分不清是真打猎还是假游戏。征服自然过程中获得的蛮力和征服让人们疯狂,人们只感到“加以伤害的欲望主宰了一切”。[20]一次玩打猎游戏时,难以遏制的暴力冲动使大家开始攻击装扮野猪的罗伯特,杰克揪住了他的头发,挥舞着刀子,拉尔夫也用长矛猛戳罗伯特,大喊“宰了他,宰了他”,这像极了人们平时打猎时叫嚣的“杀野猪哟,割喉咙哟”,以至于罗伯特不得不真的像野兽一样大声嚎叫着求饶。大自然开始对人类的征服欲望进行了报复,开始让人类本身品尝自己征服欲望的苦果,人类开始蔑视人类本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
三、兽从何而来――人类精神异化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是生态批评的核心,也就是生态整体的持续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类精神的和谐三个方面。这三者互相联系,互为因果;自然生态的改变会使人际关系和人类精神异化,而后者的巨变也会影响自然生态。
以杰克为代表的人类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自然,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和获得的成就,又强化了他们的征服欲望,使其又产生征服和控制同伴,也即控制人类的妄念。征服自然与控制人类的成就感互相强化,使他们所建立的小岛文明社会关系异化,社会生态失衡。而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失衡又必然导致人类精神层面的异化,导致文明最终的崩溃。
躲避核灾难的孩子们在刚来到海岛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乖戾。他们只觉得“这个岛好极了,有吃有喝的,还有各种山岩和蓝蓝的野花”,[21]做着打算,准备生火以寻求过往船只的救助。在找木柴时,孩子们都通力合作,互相帮忙,共同分担重物。他们携手工作时的欢叫声与“斜射到高山上的阳光,再次散发出一种魅力,散发出一种亲密无间、大胆冒险和令人满足的光辉,一种奇妙而无形的光辉”。[22]人与人互相扶携,在美丽的大自然背景下,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人与人和谐相处是他们心灵和谐的根本。
小岛生存中裸的血腥斗争不断地煽动着人的欲念,征服自然不再能满足人的贪婪,人们企图征服的范围还“包括了对从属于现实周围世界的人类的控制,即控制他自身和他的伙伴”。[23]自我的极度膨胀使杰克开始不断地挑战拉尔夫的首领地位,否认海螺的权威性精神力量。征服与控制欲如猛兽脱缰,人群内部不和谐的争吵打斗逐渐演绎为互相的攻击和杀戮。
人与人之间异化的关系使人的心理经历着剧烈的嬗变,杰克在脸上涂的花脸就是精神异化的表现。花脸涂在人脸上像一张面具,使杰克拥有了神奇的、魔鬼般的力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杰克惊愕地看到,里面不再是他本人,而是一个可怕的陌生人。他把水一泼,跳将起来,兴奋地狂笑着。在池塘边上,他那强壮的身体顶着一个假面具,既使大家注目,又使大家畏惧。他开始跳起舞来,他那笑声变成了一种嗜血的狼嚎。他朝比尔跳过去,假面具成了一个独立的形象,杰克在后面躲着,摆脱了羞耻感和自我意识。”[24]
涂花脸后的杰克越来越失去理智,越来越血腥,彻底沦为为控制与征服欲望的俘虏。在一次打猎游戏中,他率领众人棒杀西蒙。而猪仔子一直追随首领拉尔夫,是他篡夺权力一个绊脚石,于是他领导野蛮人把手里那把本来用于猎杀野猪的长矛,像猎杀野猪一样,撬动巨石,砸死了自己的伙伴猪仔子,使他“脑壳迸裂,脑浆流出,头部变成了红色。猪仔子的手臂和腿部微微抽搐,就像刚被宰杀的猪的腿一样”。[25]
《自然的控制》指出:“征服自然的观念使人产生了控制自然和控制人的企图,这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都被当做满足人的永不知足的欲望的材料来理解和占用时,奢望征服自然的人类自己也被人性中的精神本性所奴役,这必然导致两种相联系的灾难:支撑生命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和不断扩大的人类暴力冲突,……两种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导致所有生命的毁灭或剧烈变异。”[26]
代表文明秩序的最后象征物的拉尔夫,成为他们通向控制欲巅峰的最大障碍,整个小岛上的人都躁动着,追杀拉尔夫。异化的人性驱使着人类的欲望、杀戮,血腥蒙上了人类的眼镜,疯狂只不过是欲望途中车轴碾过的痕迹,已入心魔的人们已不为理性支配,失去了判断力。为了逼出拉尔夫,他们开始放火焚烧自己赖以生存的小岛,即便这样做可能会彻底毁灭家园。
在前一轮的文明体系因为核大战而毁灭后,人们仍然不惜以牺牲全体人类的生命,不惜彻底毁坏重新在小岛上建立的生存体系为代价,来为自身的欲望殉葬。异化的人性带来了新一轮文明的又一次灭亡。
生态批评的三个方面――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相互联系,互为因果。《蝇王》集中体现了作家格尔丁的生态批评思想,是对人类文明的批评和反思。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倾诉了大自然在人类的下受到的压抑,自然在人类的语境下被他者化,人类只把野猪作为征服对象大加挞伐。但自然很快做出报复,人类征服自然时表现出巨大的蛮力,使其控制自然的野心迅速地膨胀为征服人类的僭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人群内部开始出现不断争吵和杀戮。征服人的成就感与征服自然的成就感相互强化,人性最终为控制欲念所俘虏,人类精神异化。为最终达到控制拉尔夫,控制人类的目的,野蛮人不惜以焚烧整个小岛为代价,为一己妄念埋葬新的文明。前一个文明因核战而遭遇灭顶之灾,新的文明因为人类同样的控制欲念又一次结束。格尔丁用寓言的方式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循环范式。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6-147.
[3][4][5][6][7][8][9][11][14][15][16][17][19][20][21][22][24][25]威廉・戈尔丁著.龚志成译.蝇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7,13,13,13,13,14,14,68,78,78,80,80,105,78,35,41,70,217.
[10][12][18]霍克海默・阿尔多诺著.洪佩郁等译.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5,49,222.
[13]Coates,Peter.Nature:Western Attitudes since Ancient Tim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38.
[23]Husserl,Edmund著.David Carr译.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