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三化学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

时间:2022-09-22 12:34:56

初三化学教案

第1篇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洁净的矿泉水C.无色的空气D.干冰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3.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可作焊接保护气B.氦气可以填充飞艇

C.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5.要使SO2和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SO2和SO3的质量比为

A.6∶5B.4∶5C.3∶2D.1∶1

6.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7.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2B.HClO4D.KClO3D.KCl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①③⑤D.④①②⑤③

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电子总数B.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10.在空气中,容易燃烧表现出还原性的单质是

A.一氧化碳B.氢气C.二氧化碳D.氧气

11.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①降低可燃物的温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隔绝空气④跟氧气接触

A.②和④B.①和④C.④D.①和③

12.当80gNH4NO3和xg(NH4)2SO4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时,x的数值为

A.66B.80C.132D.264

二、实验题

1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4.实验桌上放置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如图所示),请你猜想一下是什么气体?

(1)写出两种可能性。

(2)并对其中一种猜想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1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BCDEF

⑴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图F实验的目的是。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或E。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⑷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⑸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导入。

16.x气体可能由CH4、H2、C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验证该气体的组成。(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

(1)写出CH4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玻璃塞和下端活塞,____若____X气体为H2

若____X气体为CO

(3)若x气体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则x气体的组成可能为____。

17.通过学习,小明了解到随意丢弃的废电池对土壤除了造成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外,还可能会产生其它污染,为此他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取某种废弃电池的内容物,加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后取其滤液,将pH试纸直接浸人滤液中.测定其pH。依据上述事实完成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请选序号)。

①漏斗②烧杯③酒精灯④玻璃棒

(2)小明使用pH试纸的操作(请选“规范”或“不规范”)。

(3)小明测得上述滤液的pH为9,此滤液呈性。

(4)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对生活废弃物处理的合理建议:。

三、计算题

18.通电分解36g水,可得到氢气多少升?(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19.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请你计算20g氢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0.已知碳酸钙在高温煅烧时生成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若要制得11.2t的生石灰,需要煅烧多少碳酸钙?

四、填空题

21.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和,粒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数,能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是。

2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它形成单质的化学式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4.桌上放着一个空烧杯,但实际上烧杯中有,其中的体积约占烧杯容积的1/5,的体积约占烧杯容积的4/5。

25.某物质加热分解时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该物质是由等元素组成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D4、B5、A6、C7、D8、C9、C10、B11、A12、C

二、实验题

13、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14、(1)①该气体可能是氧气(1分);

②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2分)

(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5、(1)集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2KMnOK2MnO4+MnO2+O2BD

(3)2H2O22H2O+O2

(4)用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的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充满氧气。

(5)a

16、(1)CH4+2O2CO2+2H2O

(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玻璃塞和下端活塞,导出气体,在尖嘴处点燃气体,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取下烧杯,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石灰水无变化X气体为H2

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石灰水变浑浊X气体为CO

(3)CH4;CH4、H2;CH4、CO;CO、H2;CH4、H2、CO

17、(1)3(2)不规范(3)碱(4)答案合理即可

18、可得到氢气44.4升。

19、160g

20、20t

四、填空题

21、质子中子电子质子质子数和中子数

22、OO2N2

23、淡蓝蓝紫硫+氧气二氧化硫

第2篇

>>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谈“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对话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编写和使用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打造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物理“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探讨 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段六步 养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三段六步一点”教学模式,生成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研究 “六步三环”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六步教学模式在政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激活语文课堂 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活用三段六步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数学课程“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27/2015-7-13.

[5] 任翠斐. 从课内到课外,添加课堂精彩――英语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J]. 考试周刊,2011(01).

[6] 百度文库. 2010潍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之“模块整合五四一”[J/OL].,2012-11-27/2015-7-13.

[7] 百度文库.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人教新课标[J/OL].,2012-11-27/2015-7-13.

[8]百度文库.先学后教,灵活运用[J/OL].,012-12-4/2015-7-13.

[9] 百度文库.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J/OL].,2012-8-2/2015-7-13.

[10] 孙琴.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化学教与学, 2012(09).

[11]百度文库.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J/OL].,2012-9-17/2015-7-13.

[12] 张远. 改革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法的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2(12).

[13]百度文库. 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OL].,2012-9-25/2015-7-13.

[14]百度文库.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操作规范[J/OL]., 2012-9-23/2015-7-13.

[15] 刘建华. 浅谈“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9(05).

第3篇

[关键词] 教育科研 学校 生命力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展现学校生命力的最关键因素,是学校形象的核心魅力,教学科研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渠道。新课程标准在初中义务教育教学阶段实施近七八年以来,五中教师们在各自岗位,本着新课标精神,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创新,努力开创着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课堂。近一年多,学案教学法的实践,高效课堂的创设,让初中各学科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学案教学法的引领

校长、教学副校长亲自带队,部分初中骨干教师赴山东兖州一中学习学案教学法。走进课堂,观看“循环大课堂”理论介绍。与教师交流初步理解学案教学法。回校后,各科教师开始尝试实施学案教学法,高校长天天走进课堂听课与老师们探究课堂模式和流程,不断的实践、磨合、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教师实际的:课前准备――问题研讨――点拨纠正――拓展提升――总结回顾――当堂检测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实际教学中注意学案预设,也就是问题前置、问题预设,注意学生对学案的学习前置、预习前置、注意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展示、自主与合作探究,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学法点拨,注重所学知识当堂检测落实,总而言之一句话,注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实现学习上的高效。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案教学改革,七、八年级各科教师在共同合作研讨基础上推出语、数、外的学案教学示范课,令全校师生耳目一新。

二、高效课程的建设

2009年的春天到来之际,学案教学法迈上新台阶。对山东昌乐二中“271”课堂的学习开始。昌乐二中的“271”课堂对学案教学法的实践极为有效。它的核心是“唯高效不为模式”,在强调学案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作用的同时,对高效的理论的论述更深入,并且在课堂模式的使用上更灵活,在对学案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方面,它更注重学生学习小组的建设,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相结合,8~10人一组,以优生带中等生,以中等生带学困生。七、八年级各科老师们在深入学习、理解、实践、总结、反思基础上,着手进行小组的建设并反复实践,同年级老师互相听课、学习、商讨、创建有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一时间班级面貌一新。近一个学期以来不断培养学生适应新的学法、教法,并养成良好习惯。学习小组的建立,课堂自的回归,课堂学法的有效指导,当堂检测的落实,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唯高效不为模式”的原则,激发了老师们的创新热情。学期末,高效课堂初见成效。语数外三科骨干教师精彩示范课,七八年级各学科教师“高效课堂”的异彩纷呈的竞赛课,向全校教师展示了风采。编写学案,使用学案,成为初中各科教师们的教学常规,教学习惯之一。

三、高效课堂的深入实践及完善

学案的编写、修正、成型、应用已告一段落。随着收获季节的来临,新的学期、新的方向与探索已经开始。

本学期学案在假期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已分配好任务,提前完成。新学期中有条不紊地在课堂上呈现、使用。这样让各位老师的独具特色的学案能被其他老师更有效运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有效共享。主管教学的高校长,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有效共享才真正实现全年级的课堂高效、成绩提升。于是,新学期高校长提出,各学科教师必备“三案”:学案、个性化教案、二次生成教案。其主要内容为:由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将本学期所要教授内容平均分配给本组教师,提前分别做出学案和教案。学案大家一起使用。隔周集体备课时,持有分配章节教案任务的老师将自己设计的教案印发给其他老师一起研讨、修正,其他教师在这些教案上根据自己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色或删或添教学内容,形成二次生成教案。也叫个性化教案。

“三案”的持有,使学案得到更有效的运用,更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与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是“三案”完善的有效途径。教案的编写设定了一个合理的较宽泛的统一模式,各学科组正有条不紊地开始下一个教学阶段的教案、学案的编写与研讨中。学案教学法的应用,高校课堂的建设正在深入的实践与完善中。

四、合理化组织的有效保证

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教师的合作、探究是关键,教科研有效开展,要合理的组织建设来保证。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至关重要。在整个教改过程中,初中教育教学科研的精神的贯彻,课堂改革的组织实施有赖于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教研组长传达指令精神,备课组长组织实施,带头实践,负责、沟通、协调、总结、汇报,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从而调动了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初中各年级各科老师,人人齐参与,齐奋进,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战斗堡垒,增强了战斗力,为高效课堂的成功建设提供了有效保证。

五、月考的监测

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成绩的提高,月考的监测,保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步伐的稳健,加强改革的责任感。初中各学科月考的时间,进度表,学期初就发放给每个备课组,规定时间,七八年级统一月考时间,九年级紧跟前后,试题由专人设计,年级统一监考,流水阅卷,阅卷后,有及时的试卷及学习成绩分析、反思、总结,有利保证课堂教学的实实在在地稳步建设,踏实前进,对于初中教学改革的总体态势,高敏校长曾形象地说:“步子迈小一点,稳一点,走一步,再走一步,稳步向前”。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发现式学习 合作交流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当代教育改革中,新课程的一系列革新始终围绕着对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出重点要求,这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模式。如今初中教学更注重让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学会把书本上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再把二者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更有助于促使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形成,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分析问题,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初中数学课堂应教学顺应改革的大趋势,使初中数学教学多样化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一、发现式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后,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一个再次发现的过程可以被称为发现式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注重让学生亲实践,并学会在实践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获得新结果,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

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老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三角形是所有形状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找出现实生活中或者教室内出现的一些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并进行说明。然后再延伸此问题,对学生提出“除了三角形具有这样的稳定性,其他类型的图像是否也具有稳定性,原因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亲手把准备好的课前材料拿来实际操作一番,然后就能在实践中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寻找问题答案的发现式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激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对数学充满求知探索的欲望,开拓学生思维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不仅如此,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清晰,掌握的知识更全面准确,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合作交流式学习

初中数学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堂从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为主体到如今越来越推崇以学生为主体。这要求学生互相帮助,理解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彼此之间对问题的想法的交流分享,锻炼各自的沟通能力,懂得如何与同伴进行分工合作。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一圆柱体地面周长为24厘米,高AB为4厘米,BC是直径,一直蚂蚁从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为多少?”老师再把图画出来,给出6厘米、12厘米、13厘米、16厘米四个选择答案,然后就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个题目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讨论,让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自己给出的答案,如果成员认为对方答案错误或正确,都要给出自己的原因。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一些答题思路与运用数学公式得出这个答案的原因。最后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后,老师再收集每组学员探究出来的成果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对问题进行完整的讲解,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又有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得出最终结果。因此,合作交流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是比较实用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摸索出问题答案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探究式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设出一个适于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出问题,并通过问题研究分析出答案,从而亲身体验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功或者失败。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这对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主动发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从侧面激发学生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初中数学中,老师提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是使用“三线合一”验证其真实性,学生此时就可以自己主动验证分析等腰三角形是否符合“三线合一”的条件,老师在一旁进行适当引导与帮助,最终取得探索的结果,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科学引导下发现问题、观察分析问题、合理解决问题,避免学生盲目杂乱地学习,从而让学生科学学习数学知识。

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样化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各大学校融于其中,以此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加强“三级”研讨系统把握教材

全册教材研讨。每学期初,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全册教材研讨活动,要求教师研读课标,通读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结构体系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照课标,找准知识点,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以学科组为单位形成各年级、各学科的学段知识网络,并对学段教材的课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情分析等进行系统把握。绘制系统知识树,分科解说教材,达到人人对整册教材都熟记于心,系统把握。

单元教材研讨。每周一个午段是全校分学科说单元教材的时间,主要由各学科骨干教师主说下下周要讲的单元教材,主说者依据绘制的单元知识树,分析明确单元的知识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探讨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学情设计教法。同时,备课组长分配初备内容。这样有利于对单元知识的全面把握、导学案初稿的撰写。课时教材研讨。任教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每周说课研讨两次:语、数、英学科分别为周一、周三下午,其余学科为周一、周三上午。周一说周二、周三的课时内容,周三说周四、周五及下周一的课时内容。各学科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分好说课章节,主说教师要充分准备,写好说课稿,包含(1)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教什么);(2)实现目标的策略(怎么教);(3)有效评价(教的怎样?)。时间≤20分钟,之后全组研讨、修补,为导学案定稿提供保障。

二、关注“说课”过程确保有序有效

说好课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追求。说课时,任课教师做到了依据导学案初稿而说,说有准备;主说人先说,其他人圈、注,说有秩序;组长主持,小组发言,增删修改,说有组织。

各年级注重对教师说课的有效管理,包组领导要参与本组说课活动,了解教师说课情况;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好说课纪律;年级教务员要检查各备课组的说课情况,对迟到、早退、旷工等违纪行为考核。

考核有评分标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打分,教务处汇总、分析。发现典型,做好推介;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评分标准为:四点一练明确30分;教学策略有效30分;时间分配合理(讲、学、清)20分;学法指导实效20分。

三、看重“补白”内容力求优质高效

市教研室提出的集体备课基本模式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复备”,一中人结合学校实际,在此基础上给予完善,规定为“个人初备――合作备课――集体研讨――个人复备――课前复案”,并严格执行。

个人初备:在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个人初备。语、数、英、物、化学科以及九年级思品、历史学科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按照备课组分配,在初步统一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可考点、易混点、易错点的前提下,每个合作小组初备一课时学习内容,一人执笔,另外一人补充、修改、把关,拿出导学案初稿并有修改痕迹。思品、历史、生物、地理学科,人人都进行初备。导学案内容包括: a学习目标;b重点、难点分析;c教法设计;d学法指导;e课堂流程。同时,印制导学案初稿,发至每一位任课教师。

集体研讨:说课时,依导学案初稿,由主备人主说,备课组集体研讨。研讨重点是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及各环节教师学生活动设计、巩固测评及各环节时间分配等。集体研讨后,各自在初稿上直接修改,形成定稿。

个人复备:集体研讨结束,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所任班级的学情特点,将初备的导学案予以补充完善,彰显个性特色。用红色笔补白,补白要具体、详实、有效,有自己的独创。补白包括:教师的知识储备,每个环节的落实措施,以及教师追问、点拨、总结、拓展的预设,课堂学生收获的预设,知识的查缺补漏,以及时间分配等细节问题。

课前复案:上课前,教师对导学案再次熟悉,结合自己班级具体学情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教后反思:上完课,备课组或教师个人及时反思,总结教学中得失及应对措施。

五个步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份导学案都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于各学科的学案,他们要求:学习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具体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体现自主--合作五步模式:预习提纲重在整体感知,合作释疑重在组内交流,师生互动,重难点突破,展示提升重在四基的综合训练,巩固测评重在自我检测、反馈,运用创新重在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层次性、系统性、实效性。将教案、学案合二为一,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为确保学案优质实用,学校严把三关,初备关、定稿关、复备关。责任人分别是由备课组长、包组领导。每周都要评出优秀导学案展评。不合格的导学案要限期重备,并提出警示,责任要与星级备课组挂钩。学案评定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优秀导学案评审条件:①看学案的设计是否合理;②看基本教学环节是否齐全;③看个人复备,学案补白、个性化批注是否详细;

④看习题是否精选、是否超量;5看有无教学创新。

整理学案、循环使用。期末全体教师要将将本期的学案进行装订整理,交教务处统一保存,循环使用。下一学年通过教师再次研读教材,集体研讨,添加批注(要改用笔色),使学案日臻完善,此时的导学案可谓“三色导学案”。

四、共享“同伴”优势课堂多赢增效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23-0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初中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为了把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探索比较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从2015年5月28日开始,我们着手进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YQJK226)的研究。随着该教学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的角色也由“讲师”逐步转变为“导师”,由“演员”转变为“导演”,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转变。然而,取得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实施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为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学习、借鉴多个先进学校的教改经验,构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案”是指初中英语导学案。“三段”是指将一节英语课分为课前预习(预习提纲、预习自测、提出疑惑),课堂探究,以及课后延伸(复习巩固、分层作业、预习任务)三个阶段。“六步”是指“课堂探究”包括目标导学(导课揭题、重申目标)、预习检查、先学(自学指导、自主学习、检测效果)、后教(更正讨论、精讲点拨)、达标训练(口头训练、笔头训练)、总结评价(归纳总结、课堂评价)六个步骤。

二、实施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研究和实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学案编制缺乏层次性

每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基础、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都不相同。然而,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导学案编制缺乏阶梯性和层次性,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同一个水平,完成相同的目标和要求。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成有阶梯性的、层次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初中英语导学案。

(二)课前预习不到位

课前预习是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极其重要的一个h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导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关键环节。因此,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提纲、预习自测和提出疑惑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加上初中英语教师缺乏预习检查的有力措施,因而一些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主要表现在:(1)有些学生没有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作业。(2)有些学生虽然表面上完成了,但都是从别人或教辅书上抄来的,并不是自己通过阅读初中英语课本进行思考得来的。由于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课堂上学生展示交流缺乏基础,上课非常费劲。

(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英语成绩好、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每次展示讨论结果时,发言的总是班上少数几名优秀生,而大部分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上只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和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应对策略,还有待于课题组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让该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导学案编制要重差异分层次

教师在编制初中英语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编制,要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学习初中英语。为了让中等生和后进生都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多编制一些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必做题;为了让优秀生“吃得好”,教师可以编制一些难度较大的选做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学习效果。

(二)课前预习落实到位的方法

1.告诉学生课前预习时要以阅读初中英语课本为主,教学参考书为辅。告诉学生要独立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中的练习题,不能抄别人或教辅书上的答案。

2.告诉家长要督促学生在家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作业。

3.当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并且不知道如何有效预习时,可以把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①初中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也就是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②让学生当堂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提纲、预习自测和提出疑惑。③组长批改,更正错题,将检查情况记入学习小组各人的积分表中。④教师抽查导学案中的预习作业,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充分预习后,教师再按导学案上课。

(三)互帮互学,全员参与

教师采用“兵教兵”“兵带兵”的方法,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裴娣娜,1998)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每四人小组中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学习对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优秀生与后进生、性格内向型和性格外向型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教师还要采取有利于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积极参与的激励策略,在小组内优先安排他们发言或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使他们更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展示交流中,要尽量做到“强者让、弱者上”与“正确让、错误上”,增强全体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有效避免群体犯习惯性错误。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案例;预设活动;认识;思考

典型、精当的数学案例,能够对数学知识点及其深刻内涵予以生动的展示,能够把教师的教学目标意图进行有效的呈现。案例预设自然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活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往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随意性案例预设活动已经不能适应和符合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作为其案例预设的亲身“践行者”,必须紧密结合课改、教材、课堂、学生等等多方面的教学要素,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设置和呈设有效、确当的数学案例,切实做好备“案例”的先期工作,助推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促进课堂讲解效能提升。本人现在此对初中数学课堂案例预设活动的开展做简单论述。

一、紧扣数学课堂教学内容预设数学案例

案例是数学教材知识点内涵的外在表现和生动概括,案例教学是为了便于学生主体更好、更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点内容以及之间的密切关联。本人认为,数学案例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数学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形象代言”。初中数学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案例时,需要紧紧抓住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学生认知的疑惑难处,设置出针对性、目标性的教学案例,以便让初中生能够借助于数学案例这一“镜子”,获得对概念、性质、定理等数学知识点内容要义以及对其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再次感悟和深度理解。如“一次函数”一节课案例预设时,教师抓住该节课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认知难点:“对于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根据具体条件求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帮助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和认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知识点内容,提高他们对其使用的熟练程度,在具体案例预设时,对现有的数学案例进行综合和变化,设置出“正比例函数y=(3m-1)x的图像经过点A(x1,y1)和B(x2,y2),且该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1)求m的取值范围;(2)当x1>x2时,比较y1与y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等数学案例,组织和开展该案例的讲解和训练活动,以此让初中生通过该案例的探析,实现对“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等数学知识点深刻内涵的有效理解和深度掌握,提高其数学知识素养“根基”。

二、聚焦学生主体学习差异预设数学案例

案例预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和衡量标准是学生主体。教师设置数学案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锻炼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推动学生主体进步和发展。本人通过对新课程(初中数学)改革要求的整体研析发现,“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的整体性发展要求,是新课改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预设数学案例,必须始终坚持“整体发展进步”的教学要求,遵循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正视初中生学习群体个体之间存在差距的客观现实,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设置与之相对称的数学案例,让不同类型学生群体都获取数学实践的机会、都获得风采展现的时机,逐步推动全体初中生在不同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进步。如“二次函数的图像”一节课预设环节,教师在设置数学案例时,结合现有初中生群体的学习现状,以及以往学生对象解决问题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的设置“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3),B(2,-3),C(-1,0)。(1)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求此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如果现在要使该图象的顶点在原点,试问二次函数的图象沿坐标轴方向最少平移几个单位?”等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递进性数学案例,让好、中、差三类学生群体获取数学解析训练的同时,推动后进学生“向困难进军”、“向优生看齐”的“跳一跳、摘桃子”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全体学生统筹兼顾的预设案例中共同进步。

三、凸显数学问题发散特点预设数学案例

问题:如图所示,BD,CE分别是ABC的边AC和AB上的高,BP=AC,CQ=AB。求证:AP=AQ。

上述案例是教师在“全等三角形”阶段性复习课所设置的数学问题,在初中生自主解析、合作探究基础上,教师通过初中生解析的实情以及教学要求,对该问题内容进行“加工”和“变化”,利用数学问题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解析方法的灵活和知识点之间的深刻关联性等等特点,设置出了如下变式问题:

变式一、如果上述问题条件不变,求证:APAQ。

通过对上述变式问题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该变式问题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度深化和有效丰富,能够使初中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内容”的认识发生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助于训练初中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其案例设置的教学功效。

由上述案例预设活动内容可知,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预设时,要有效运用数学问题的发散特性,善于创新和求异,深刻抓住数学知识点的丰富内涵以及与其它知识点的有效关联,主动对现有数学问题进行创新,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等案例,训练他们的数学探究、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学与教的科学持续发展。

除此以外,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预设中,应该超前谋划,充分估计课堂教学实际状态,根据不同学教情况,预设相应的课堂案例作为补充,以期提高案例设置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

1.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所谓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生活化思维融入到政治教学当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视点和社会知识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将生活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政治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促进学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体验生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统筹考虑,将政治理论视点同现实生活的主题做到紧密结合”,是新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因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探索和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的重要措施,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初中政治过程中体验生活,为学生未来发展特别是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政治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普遍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而将生活化思维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能够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主题来增强初中政治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进而促进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1.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提升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大事例引入到课堂,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能够思考。

2.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特色性”。要想使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取得实效,就必须将本地特色与政治教学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政治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留心将本地的人文特色、地理特色、发展特色与教材内容合理结合。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本地的传统文化来开展初中政治生活化教育,福建地区可南音、土楼等作为教学案例;北京地区可以将京剧脸谱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长三角地区可以围绕水乡古镇、江南园林等案例进行教学;东北地区可以通过二人转、大秧歌等表演艺术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而河北地区则可以将唐山皮影戏、评诚、河北梆子等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总之,通过将特色化的案例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

3.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初中政治教材中,有不少“抽象性”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通过生动的事例来加强学生的印象。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将一些教学内容与趣味性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教学,可以让学生搜集大量国内外标志性建筑,中国长城、法国埃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埃及金字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不同饮食文化差异,比如中国的饺子、美国的肯德基、日本的寿司等等,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也了解更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利用学生体验生活,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需要广大初中政治教师高度重视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创新,使初中政治教学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蕴涵在生活中的各类主题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将生活与政治结合起来,通过观察、体验、感情来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加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发展实际,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吴跃宏单位:泉州市泉港区第六中学

第9篇

1.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1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要求是:一案贯通,三段呼应,六步相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一体,教学相长。 

1.1.1“一案”是指“初中英语导学案” 

“初中英语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为达到一定的初中英语学习目标,根据课时或课题的教学内容,经过初中英语备课组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而编制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学习方案。它是集初中英语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导学性文本,是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初中英语导学案”通常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达标训练、课后延伸等环节。教师在编制初中英语导学案时,既要做到深入浅出,又要力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及梯次渐进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从而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1.1.2 “三段”是指每堂初中英语课应该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延伸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中“课堂探究”为主,“课前预习”、“课后延伸”各有分工,前后呼应。 

(1)课前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初中英语更是如此。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首要环节,是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前,初中英语教师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编印高质量的“初中英语导学案”,并将它们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明确新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然后,在“初中英语导学案”的引领下,按照“预习提纲”的要求认真地自主预习初中英语课本,独立完成“初中英语导学案”上的“预习自测题”,并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在“初中英语导学案”中“提出疑惑”的栏目上,留待上课时解决。通过科学的、充分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堂探究 

上课时,教师要以初中英语导学案为抓手,组织学生按照“六步”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完成初中英语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初中英语教师简明扼要地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和重申学习目标之后,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展示,共同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接着,学生按照初中英语教师出示的自学指导,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指定的内容,然后完成检测性的英语练习。针对学生在自学英语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以及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初中英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更正、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让“兵”教“兵”,即已经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初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及在全班讨论后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答疑解难,升华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并对学生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他们当堂达标的情况。初中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 

(3)课后延伸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与拓展,它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帮助初中英语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调节、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该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应该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前提,从学习目标的达成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从学生的个体水平和知识层次出发,精心布置适量的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和趣味性的课外作业。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英语知识,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和语法知识等,可以布置一些分层次的英语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也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知识,或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资料,为下一节英语课做准备。 

(4)三个阶段的关系 

课内课外,乃是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接,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渗透到课外,把课外获得的能力迁移到课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 

1.1.3 “六步”是指“课堂探究”包括目标导学、预习检查、先学、后教、达标训练和总结评价等六个步骤 

(1)目标导学 

标导学可以分为导课揭题和重申目标两个步骤。 

①导课揭题 

上课之后,初中英语教师要新颖快捷地导入新课,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揭示本节英语课的课题,把学生尽快地引入有趣的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英语课的学习内容。 

②重申目标 

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是指师生在一节英语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如果一节英语课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英语课效率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只有单一的知识目标,教师重在传授知识;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目标的整合。所以,初中英语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中英语教师重申学习目标的方式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来重申学习目标,时间都不能太短,应该让学生听完或看完之后还有思考的余地。

(2)预习检查 

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真正有效,而且做到持之以恒,预习检查环节的落实尤其重要。人都有惰性,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自觉性和约束力都不够强,如果不及时地进行预习检查,初中英语教师就无法把握学生预习的情况。如果初中英语教师不进行预习检查,课前认真预习的学生因得不到初中英语教师的认可,就会缺乏预习热情,而不愿主动预习的学生的情况就会更糟。久而久之,课前预习就会流于形式。所以,预习检查必须针对预习要求,及时地一一落实,而且要进行精心设计。例如,我是这样落实这一环节的:①让几个学生轮流朗读本节英语课的新词汇,集体正音。然后,初中英语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并跟读新词汇。②初中英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预习自测”的答案,让学生自己核对。③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遇到的或新发现的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兵教兵)。各个小组汇总还解决不了的预习疑惑,初步形成预习共性问题。④小组代表轮流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预习共性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⑤对于经过全班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预习共性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马上解决,也可以留到“精讲点拨”时解决。 

(3)先学 

“先学”是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自学指导后,带着英语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指定的英语内容,然后完成检测性的英语练习。学生自学英语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听录音、读课文、看英语视频、看注释、看例句、模仿例句做练习、发现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做记号等等。“先学”可以分为自学指导、自主学习和检测效果三个步骤。 

①自学指导 

学贵得法,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学习英语,指导学生自学英语。学生的自学要以初中英语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自学指导是否有效主要看它是不是体现了“五个明确”(明确自学的内容、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时间、明确自学要达到的标准、明确教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能够准确地体现“五个明确”的就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或低效的。如果初中英语教师的自学指导科学、具体、明确,学生的自学效果就会好。虽然初中英语教师有指导,但如果指导不科学、不具体、不明确,操作性差,就会把学生的英语自学引入歧途;该强调的没有强调,学生自学英语、做英语练习题时出错率就会高。初中英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指导,可以节约时间,学生容易看得明白而且会立刻紧张地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②自主学习 

学生明确自学指导以后,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用“下面开始自学竞赛”来激励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学过程中,学生将按照“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英语,认真地、紧张地读书思考,或看注解,或标注重点,或找出疑点,或听录音做练习,或听录音回答问题等,并准备参加检测。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时,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进行全班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自学英语。初中英语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自学英语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英语;对个别不够专心及没有按照初中英语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学困生,可以给他们说几句悄悄话,帮助他们端正自学英语的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地自学英语。初中英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辅导一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初中英语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情和学生自学英语的进度,并适时地给予引导,为下面的“检测效果”和“后教”做准备。 

③检测效果 

初中英语教师根据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在大部分学生完成自学英语的任务之后就及时转入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弄清检测的目的(了解学情,发现问题)、方法(口头提问和笔头练习)、内容(学生自学的内容)和对象(学困生)。初中英语教师在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时应该选择学困生作为检测的对象,以便能最大限度地暴露他们在自学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因为初中英语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初中英语教师只让优秀生回答问题或走上讲台做英语练习题,那就会掩盖问题,学困生的问题就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解决。一般来说,优秀生出错的情况,都可以在学困生的回答或走上讲台做的英语练习题中反映出来。如果学困生回答错了,英语练习题做错了,问题暴露了,初中英语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就心中有数了。 

初中英语检测题重在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发现问题,因此需要初中英语教师精心设计。初中英语检测题应以基础性题目为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既要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师了解学情,又要便于初中英语教师由个别到一般归纳总结。初中英语检测题的题量不宜过大,检测时尤其要充分利用课后的英语练习题。 

学生在做初中英语检测题时,初中英语教师要做行间巡视,重点收集好、中、差各类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做检测题时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地把这些错误进行梳理、归类,把主要的带有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写在黑板一侧,为下面的“后教”做准备。 

(4)后教 

“检测效果”是进入“后教”的前提或桥梁。“后教”并不全是初中英语教师讲,而是在初中英语教师指导之下的“兵教兵”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与学生、初中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的过程。它可以分为更正讨论和精讲点拨两个步骤。 

①更正讨论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有效性提问;课堂教学;案例教育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政治教育要担负起他应有的使命――促进学生的政治素养的全面提升, 培养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热爱生活, 增强社会责任感, 承担起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教育要应时代而动, 一个动荡的时代的教育主题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现在中国教育的主题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 案件讨论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案例讨论模式是在分析和研究所展示案情的过程中, 完成对法律的诠释任务, 并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讲, 该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心理。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下面三个方面:即通过典型案例指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 利用疑难案例分析指导学生思维技巧; 通过“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健康人格发育。案例分析课一般是在每课书后或几课书后, 用已知的法律知识来分析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案例, 从而使学生的法律知识得以深化, 能力得以提高。

初二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法律的内容, 所以这是在初二年级比较多的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严格意义上说, 学生的程度和所学的内容限制了, 在这个年级只能用案件讨论的方法, 而不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首先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即运用计算机来阅读案例、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状况, 并通过模拟决策来看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及其对公司的影响。案例教学法自1980年引进我国以来, 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兴趣与关心, 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克拉克院长所研究的案例是经济学方面的案例。我本期任教的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 能不能将这个方法运用到对初中生的教学中? 照搬肯定不行, 但可以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元素。

初三年级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是难度最大的,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 个人认为, 案例教学法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如果经过初一的小组研究, 初二的案例讨论的熏陶, 到初三年级已经有了比较强的思维能力。这种情况下, 老师把若干材料编成案例,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而且能增强他的思维能力。

2 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式

在教学中一些加工性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答案的能力,从而可以帮他们了解藏在观点深层的思想问题。通常来讲,加工性的问题一般会出现在重点问题的问答之后,支持性问题、解释性问题、重新聚焦问题、限定焦点的问题、题验证性问题和重新直接询问的问题是加工性问题的六种最基本的类型。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所提问的问题需要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些关键点上,这样才能够突出重点。如果有一连串的问题时,一定要有合理的组成,并通过构成一个明确指向、具有逻辑上紧密的关系且思路清晰的“问题链”来帮助同学们去学习较为复杂的新知识。重新聚焦问题一般用于学生在的回答问题时没有结合问题的中心的情况,这时老师就需用这种方法来让学生重新回到问题的根本上来,帮助学生去调整回答的方向,从而符合问题的要求。初中的政治课堂提问需要适时适量,老师同时也要把握好时机去提问。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而是需要让他们经过一番思考或者讨论来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问题的设计需要抓紧教学的目的和课本的重难点,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让提问达到少而精的地步,杜绝平庸、繁琐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语言来解释对一个问题的理解或者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一个概念的定义就是解释性问题的根本。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的提问过程中加入练习、讨论等环节都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学生精神最容易涣散时候,灵活变通提问的方法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不错途径。

提问的内容一定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才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趣味,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教学的重点是必要的,从学生的兴趣上来寻找,集中在和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事上,也可以是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那么针对这一方面,老师就能够把一些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搬上政治的课堂,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往往都是喜新厌旧的,他们都希望老师可以经常提供新鲜的内容上课,从这也可以了解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别出心裁的意识,在提问上有一定的新颖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能够记住书本中大部分的知识,同时这样的记忆大部分都是肤浅的并没有去深层的理解。因此,学生必须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发现问题,然而这个过程就需要老师去更新提问的角度来强化,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准确的认知,对旧的知识有更全新的了解。

结语: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然而它必须在我们有效地课堂提问原则指导下,依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策略,从而设计更有效的问题,达到实现教学的目的。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需要广大的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找教育的规律,研究各种教材,最终达到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思想政治课一度被认为是最不受欢迎的课, 但新课改之后, 教材的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 为政治课堂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做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 理应适应时代, 不断探索适合学生、适合时代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以上只是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总结和体会, 希望与各位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刘晓燕. 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0( 10) .

[2]刘秋燕. 浅谈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教育心理学启示[J]. 基础教育研究,2011( 10) .

第11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化,“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逐渐在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从而打造了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即初中物理教学要在应用中展开,要以应用为主,而“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就是来对物理教学的任务来进行完成的。在物理新课程改革当中,我们既要把“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的特点给把握住,又要注意进行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一、教学方法的理念及基本内涵

“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包括“一个学案和三个阶段”。“一个学案”就是把以往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预习提纲进行整合,以此形成一个“学案”,教师能不能依照教材的特点,把“一案”给灵活运用和准确把握,是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的关键所在。“三个阶段”就是在一节教学内容当中可以依次分为“预习阶段,交流阶段和巩固阶段”,“预习阶段”可以在课前提前进行预习来完成。“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主要把物理教学的目标、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进行有机分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经历回旋上升来进行认识与把握,它主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来进行培养,以此来实现把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转为学生探究知识和体验学习过程的目标。

二、“一案三段”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学案编制

所谓学案就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能够把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意图有效体现出来,具有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和引导学生练习的功能。在“一案三段”教学模式当中,学案编制是基础与关键,它主要包含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分别是学生学习目标、所要学习的内容、成绩达标测试、学习汇总等。其中学案的核心部分就是“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依照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整个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板块,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内容以及怎么去学,注重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要思考哪些方面。教师要把课本知识进行题目化,让学生能够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深入认识与理解课本知识。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要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对教材进行认识与理解。

(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组合搭配,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中学习好的学生对贫困生进行帮助,把他们学习中的困难进行有效解决,以此来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小组中,教师要让学生轮流对组长或者课代表进行担任,以此来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要尽可能让各个小组平衡发展与进步,防止小组中少数学生唱独角戏的情况出现;在小组中各个成员要平等交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把团体力量有效体现出来;教师要由以往的传授型以及主导型转变到引领者以及参与者的轨道中来,学生要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型转变到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学习的轨道中来。

三、“一案三段”教学法的操作流程

(一)预习形式

在初中物理“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当中,预习是前提与基础。一般来说,预习要在每个礼拜的周六和周日来进行,预习的时间通常在一个小时左右。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以学案的内容出发,带着问题去对课本进行阅读,合理运用各种方式如参考资料、网络资源等来进行预习,并把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进来,以此形成认识与理解知识、产生问题与疑惑直到深入体会与感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对学案的分类抽查进行加强,对学生与习题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批阅检查,检查完后要向学生反馈结果,避免学生应付预习活动的情况出现,从而使得预习效果降低。要依照实际的教案内容来规定预习所用的时间,如果教案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教师要让学生不仅在预习,还要在课上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预习。

(二)交流展示

教师在课前对所要展示的任务进行分配。在分配时首先要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积极讨论,以便形成最优的展示方案。在展示的时候要以每个小组单位,学生在讲台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让讲解的学生来解答,如果解答不了则要在全班中展开讨论与研究,直到把问题圆满解决。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确保展示的内容在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融入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和奇思妙想。如果学生把内容讲错了,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如果讲的不是很完整,内容没有一定深度,教师要合理引导和点拔。

(三)巩固提升

“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不但要把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还要在课后进行巩固提升,积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式进行改变,以推动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达成。教师要在课后为学生设置一些层次多样的作业,能够与不同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把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出来。教师在课后布置作业时,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对典型题目进行精选,对题目的总量进行控制,以便能够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提升。

四、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感悟和反思

在初中物理中运用“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主要把学生的自主能力、交流合作以及终身发展为主要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能够把课堂氛围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当中,为课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这种教学法的帮助下,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都有了质的转变,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在交流与合作中展示,成为物理课堂中的亮丽风景。

五、结语

“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探索与发现能力,学生不再被动地听,教师不再机械地讲。交流与合作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翁,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广大教育者要不断充实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与现代物理教学的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靳志强.实例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09)

第12篇

【关键字】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是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水平以及经验知识,为指导学生编制的学习方案与知识结构。“学案”实质是老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结构,成为教与学的桥梁,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媒介,具有“导思、导听、导读、导做”的功能。而“学案导学”则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以增强学习能力为核心,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不断掌握各种技能训练。从教学角度来看,初中化学实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它转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导学案”,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案导学”特点,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意义

(一)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

在初中化学中实行“学案导学”的模式,教学重心由“教”转入“学”,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小结,在得到老师赞扬与鼓励后,不仅能激发学习动机,还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自学探究中,他们会不断意识到自身能力,从而学会利用潜在能力开始有效率的自学。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看,老师一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没有太多的思维空间,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质量不尽理想。而现代学案导学,则是老师不讲或者少讲,让学生自己领会课本大意,进而养成乐学、善学的好习惯。

(二)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能快速掌握课本内容,还能开拓学生思维。在化学课堂中,发问质疑与自主回答的学生增多,要求上台展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从而在增强学生表现欲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透彻。

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让学习方法存在很多误区。“学案导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在方法指导中,对困难学生进行辅导。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案导学”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保障教学质量。

(三)能有效增强老师业务水平

在化学“学案导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对老师的备课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它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工作,很少有预先设计好的,所以要求老师在融汇贯通的同时,进行更加全面、生动的讲解。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致力于教材,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二、初中化学“学案导学”编制与实施

(一)初中化学“学案导学”编制

学案设计作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学成果的保障。因此,老师在备课中,必须根据生活实际、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增设对应的卡片资料、教学内容、试验设计与教学探究等。在学案设计中,课前预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要点、思考问题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列出该课的知识要点后,再由学生进行自主归纳,帮助学生进行自学,进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思考问题,根据学习内容与目标,在设计相关问题的同时,不断引领学生进行问题思考,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探讨教材内容,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如:酸的化学性质学习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学习:在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石蕊试液、酚酞有何现象?或者归纳酸的具体通性等。

以活动内容与学案设计为依据的载体,对引导学生化学结论的导出也有重要作用。在引导学生探寻学习策略、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体验,让学法更容易内化、领悟与运用。

在学案主体内容设计中,主要包括反思总结、问题探究以及课堂练习等相关内容。在问题探究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与重点,让生活联系实际,在设计问题的同时,创设、安排更加有探究性情境。如:在碱的学习中,对于怎样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映,可以从指示剂、气压变化与生物性质进行验证。在反思性总结中,老师必须在学案设计中留有3到5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反思,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如:在碱的性质学习中,我们可以让酸和碱进行对比,以免出现混淆。这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它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学案导学”学模式的实施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以学案为依据,指导学生进行导学。在这过程中,课前预习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让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重点、难点和目标为依据,进而在尝试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在课堂中,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预习交流,了解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在积极探索中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在这过程中,学习就会由教变成自我需求,此时老师可以针对难于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个体发言以及全班辩证等不同的讨论方式。

在课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网络,老师必须督促学生进行重点内容归纳、总结,在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的过程中,将相关思路梳理成线,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对于易漏、易错的知识点,必须加强导向作用;如:在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学习中,应该及时总结归纳,在物质联系的同时形成网络。在课后练习中,可以设计1到2个指向性研究内容,或者将需要研究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专题活动,以展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让课后、课内、课前形成一体的学习活动。

结束语:

“学案导学”作为当代教学的重要模式,对初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主体地位,有组织的进行教学工作。在重视学习方式、学习力度渗透的过程中,将学法与教法融为一体,进而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宇志.浅谈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