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18:4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石油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确保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全体员工,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确保运用最小的资金耗费获取最佳的工程效益,这是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是投资方进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产出、减少支出,也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办法,有效提升投资方管理能力和水平。由于项目管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投资方在项目管理上就要对工程的成本加以预算、控制,便于工程实施的时候及时发现偏差,快速提出解决办法,保障项目成本可以回归正轨。
2有效降低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的措施
2.1创建科学制度,加大设计单位对成本负责的办法
依据石油建造项目中标的合同要求,公司可以对投标报价加以调整,制作出项目的合理预算。在这个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对其执行情况负主要责任,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是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必须对成本预算中的材料费用负责,在确保建造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龙头作用,采用费用限额制度,灵活进行费用的管理。
2.2合理控制项目消耗费用,有效降低成本
海洋石油建造项目的各种费用不包括钢材,其它材料大约占据制造成本的25%左右,合理的掌控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可以制定不同费用的指标,科学对建造项目进行预算,为降低费用打下牢固的基础。此外也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控制、降低成本
(1)加强对设备类的采购管理
在采购方式上首选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控制或减少单一来源采办,通过招标,拓宽选择范围,充分发挥竞争性在效益效率方面的优势,实现规模化、集中化采购,进而降低成本。
(2)严格执行批复的采购策略与采购计划
从采购的源头对质量、性能、价格进行把关,确保质优价廉。但有时由于计划性不强,单个采办包规模不够大,对市场吸引力不强,导致不能提高竞争议价能力,因此要杜绝临时性采购和无计划采购行为。
(3)在产量目标的驱动下
海洋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样就对资源整合,挖潜增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共性采办项目,如易耗料服务类合同,可以采用招标方式进行等质比价,以最低价作为谈判标准与其它价高各投标单位一并签订等价年度协议,获得统一的价格体系,这样不但可以满足相继开工或同期开工的各项目在各阶段对于易耗服务的建造需求,同时也能降低成本提高议价能力,又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可谓一举三得。3.3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在建造项目成本之中占据重要的比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一个建造项目的施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生产效率能否得到提高。一个优秀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生产流程稳步有序,从而科学配置人力、物力,确保投入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状态。海洋石油工程项目组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安排,确保达到最佳状态。可以制定激励机制,提升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主动性,提升劳动效率。劳动效率的提升,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电力、水等一系列消耗品的支出,而且也降低了人工费、折旧费等固定成本的支出。
2.4做好会计核算,降低返修几率
质量和成本是相互协调的因素,只有确保技术和经济相互结合,才能很好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支出。质量成本的增多会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加大,如果质量成本投入不足,质量降低又会出现返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相关部门必须做好质量成本的核算工作,确保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达到最佳的状态。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大质量投入,可以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损耗。质量的提升,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返工造成成本增加的情况。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生产,把好质量关。
3结语
英文名称:Offshore Oil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海洋石油局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语
种:
开
本:
国际刊号:1008-2336
国内刊号:31-1760/TE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本刊为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除刊登石油地质、钻井工程、油藏工程、物探、化探、测井、试油和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外,还介绍国外石油界、地质界各专业研究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的研究成果。
主要栏目
石油地质
钻井工程
油藏工程
物探
化探
测井
试油
实验测试
获奖情况
1991年获上海市建设系统优秀刊物
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股票职称市场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为企业进行直接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股票职称市场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拓展合作新蓝海
多位专家认为,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可能成为今年中欧合作的一大亮点。
崔洪建认为,海洋合作可能成为今年中欧合作的新方向。“中欧双方应该更多地从经济增长和环保等角度发展海洋合作”,他呼吁欧方转变观念,不要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在海洋争端和上,而是在务实领域拓展合作。
姚铃也认为,新的议题和合作可能是今年中欧合作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能源合作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中欧都有很多合作空间。
如:数字经济方面,“欧洲2020”战略提出打造欧洲战略数字市场的目标,而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互联网+,并在今年首次将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能源方面,欧盟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打造能源联盟,建立完全一体化、具有竞争力的内部能源市场,降低欧盟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这和中国面对经济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关注有许多共通之处。
以上关于中国股票职称市场论文范文由整理所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从接触到最后锁紧,它们用了8分钟。对接机构完成锁紧后,天宫一号姿态启控,建立起组合体飞行模式,开始组合体运行,进行一系列相关科学试验。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5 000米
7月26日上午,“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共有来自
13个单位的96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海试任务,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4 027米、5 057米、5 188米、5 184米和5 180米。潜水器在海底完成多次坐底试验,并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作业试验与应用,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级海试成功,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3.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
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试验田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18块试验田共107.9亩。9月18日,这片由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正式进行收割、验收。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按照严格的测产验收规程,测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片亩产达到926.6公斤。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
900公斤,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4.首座超导变电站建成
4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承担研制的中国首座超导变电站在甘肃白银市正式投入电网运行。这也是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完整超导变电站系统的运行。这个变电站的运行电压等级为10.5千伏,集成了超导储能系统、超导限流器、超导变压器和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等多种新型超导电力装置,可大幅改善电网安全性和供电质量,有效降低系统损耗,减少占地面积。这座超导变电站,在核心、关键技术上获得了近70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5.发现大脑神经网络形成新机制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教授研究团队经3年多研究,发现一种在体内广泛存在的蛋白激酶GRK5,在神经发育和可塑性中有关键作用。这一发现揭示了GRK5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以及调节神经元形态和可塑性的新机制,也给神经元发育异常引起的孤独症和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发现刊登在美国《细胞生物学杂志》上,被选为研究亮点和封面论文,并被国际医学和生物论文评价系统“Faculty of 1000”选为“必读”论文,《科学》杂志子刊《科学・信号传导》撰文予以重点介绍。
6.世界最大激光快速制造装备问世
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科研团队研制成功工业级的1.2米×1.2米,基于粉末床的激光烧结快速制造装备,这是世界上最大成形空间的此类装备,超过德国和美国的同类产品,使我国在快速制造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有200多家国内外用户购买和使用这项技术及装备。我国一些铸造企业应用该技术后,将复杂铸件的交货期由传统的3个月左右缩短到10天左右。该技术被欧洲空客公司等单位选中,用于辅助航空航天大型钛合金整体结构件的快速
制造。
7.发现人肝癌预后判断和治疗新靶标
美国《癌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课题组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其通过深度测序技术进行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microRNA组学分析,发现了microRNA-199表达高低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证明microRNA-199能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而显著抑制肝癌生长,从而为肝癌的预防判断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为肝癌生物治疗提出了新方法。
8.首座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具体实施,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中国实验快堆7月21日10时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该堆采用先进的池式结构,核热功率65兆瓦,实验发电功率20兆瓦,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功率、具备发电功能的实验快堆,其主要系统设置和参数选择与大型快堆电站相同。
9.首座超深水钻井平台在上海交付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981”3 000米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5月23日在上海命名交付。这座钻井平台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装备,是中国实施南海深水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重点配套项目。该钻井平台投资额60亿元,将用于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最大作业水深3 000米,最大钻井深度12 000米,总长约114米,宽90米,高137.8米。平台配置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DP3动力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
10.深部探测专项开启地学新时代
【关键词】主导海洋产业;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山东
1.引言
山东半岛位居中国东部沿海,既是中国最大的半岛,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无论是自然条件、人文环境,还是经济发展、政策扶植,山东省海洋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2.山东省海洋产业的现状特征
2.1 山东省海洋产业的区域特征
山东半岛位于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北部,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海上交通便利,是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2.2 山东省海洋产业的产业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竞争力显著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724.9亿元,同比增长13.3%。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32:29:39,调整为2010年的5:47:48,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显著下降,二、三产业比例大幅上升。
3.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
3.1 研究方法
在确定山东省海洋经济产业的方法上,可以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该方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的上级区域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基期的经济总量的增长量的变动G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偏离分量S,而偏离分量S又可以分为结构偏离分量P与竞争力偏离分量D,从而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山东省海洋经济各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如下:
以2005年为基期,2010年为末期,可以构建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假设山东省在经历了2010年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2005年山东省海洋经济总规模bi,0,末期(截止年t)2010年海洋经济总规模为bi,t。分别以bij,0,bij,t(j=1,2,3)表示山东省j海洋产业在初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全国初期与末期海洋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表示全国初期与末期j海洋产业的规模,计算结果如下表:
3.2 山东省SSM的主导海洋产业分析
3.2.1 从海洋产业部门分析
根据上表,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rij-Rj),海洋第一产业增速慢于全国0.8846个百分点,海洋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明显高于全国1.7818个百分点,海洋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高出全国0.2675个百分点。同时根据上表可知,海洋三次产业部门结构的经济实力和水平:对山东省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P)较大的是:海洋第一产业及其中的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中的船舶制造和海洋第三产业及其中的滨海旅游。竞争力(D)较强的是海洋第一产业中的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中的海洋油气、海洋第三产业中的海洋运输业。
3.2.2 从总体效果分析
通过上表我们还可以看出山东省海洋经济增量较大,G=6726.3973,结构偏离分量较大(P=4376.5521),说明山东省海洋产业中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海洋经济总体结构比较好,产业结构对于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大。竞争力偏离分量较大(D=838.4631),说明山东省各个海洋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4.主导海洋产业布局重点
4.1 海洋渔业
山东省作为全国海洋大省,应努力实现传统海洋渔业的转型,响应海洋捕捞零增长的政策,积极发展外海和远洋渔业。大力发展海水的增养殖业,可以有效弥补捕捞业的下滑,为实现山东省渔业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4.2 滨海旅游业
山东滨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北起大沽河口,南至绣针河口,在这长达3100千米的海岸线上,无数优美的自然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撒在这一片青山碧海之间,为山东发展高品位,高层次滨海旅游业具备了天然优势。为加快山东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应精确地对滨海旅游产业定位,充分利用山东高品质的沙滩资源、海岸线资源、海岛资源,滨海温泉资源、滨海景观及人文资源等,提高山东滨海旅游资源的经营开发水平。
4.3 海洋油气业
海上油气开发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石油钻探和开采技术及其装备的迅速发展,海洋勘查开发深度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勘查开发成本不断降低,海洋石油产量不断增加,因此山东省未来发展海洋油气业潜力巨大。
4.4 海洋交通运输业
山东省应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航运业、港口业。山东省航运业应以国际航运为目标,立足山东的外贸运输,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航运市场。根据可能占有的省内运输份额及省外市场的扩展能力,更新船舶,迅速改变全省航运业规模小、分散、船舶老化、船型构成不合理的落后局面。把全省港口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进行系统的统一规划和一体化的目标建设,强化系统管理和运作。
参考文献:
[1]潘庆广,张耀光.浅析山东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0(26):
67-68.
[2]谭晓岚.加快山东滨海旅游业发展之路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0(26):72.
[3]杨瑾,潘树红.山东海洋运输业结构布局优化的意义及模式[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
张武辇1965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开发工程系,至今一直战斗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他参加过四川油气大会战;参加过为赤天化供气的贵州赤水气田的开发;组织八十年代在滇黔桂包括后勤全建制配套的钻井大队参加中原油田会战;1983年被石油部抽调到南海,他结束了18年熟悉的陆地油气开发工作,从此扎根在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转入新兴而陌生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至今已有三十年。在这充满艰辛而又无限壮丽的事业上,张武辇真正做出了俯仰无愧的不凡伟绩。
忆当年:悬着生命战油气
采访中,张武辇总工首先向记者讲述了早年的学习和工作。当久远的陈年往事再次被提起,所呈现的依然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
出生于厦门海边农家的张武辇,从小就勤奋好学,梦想着长大以后可以用知识和智慧改变命运,跳出“农”门,报效国家。1960年,他果然如愿以偿地以428分的高分(总分500分)考上了北京石油学院(即后来的中国石油大学)。大学五年,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各门功课5分为多,是连续多年的五好学生。本科期间外出实习他都担任学生队长,总是得到师生和工人师傅们的赞扬。1965年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正在热火朝天会战的四川石油管理局东方红气矿参加会战,后又随着井队调到贵州赤水为赤天化大化肥厂钻气井供应天然气。
六七十年代我国石油工业虽然生产上具有相当规模,但基础薄弱,很多设备如大钻机、防喷器等都靠苏联进口,技术性能差。这种情况下,张武辇他们不得不拿只能承压8MP a的防喷器来钻甚至大于40MPa的天然气井,井口的泄压放喷管线安装五、六条,只能更多从工艺技术上去对付凶狂的气老虎,除此还要对付H2S中毒的威胁。“我们靠什么?就靠石油工人的自我牺牲精神。钻台上的人员常常是H2S中毒昏倒了,抬到井场休息一下,醒过来后立即又上钻台继续工作。一遇井涌井喷,人们不顾一切顶着呼啸而来的卤水和气流,争分夺秒,控制井口,更是一场殊死的前赴后继。”张武辇告诉记者,这都是当年中国石油工人实实在在的经历。
1976年除夕,对张武辇来说是今生难忘的日子。身为驻井工程师的他成功指挥制服了日产量超过600万方的高压气井严重井喷事故。在四条管线放喷泄压、井口压力还超过10MPa的情况下,张武辇以镇静的头脑和高超的技术指挥工人们,用生命保住了这岌岌可危的井口。在后续连续几个月的抢险保井、抢险保气田的战斗中,井口高压区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是张武辇的岗位。“当年气井抢险突击队员为了牺牲后好辨认,每人裤腰带上都系着一块打着钢号的铁牌。为了制服气老虎,我们是把生命悬在裤腰带上去拼啊!”张武辇说,然而,他换另一种语气说:“看着一口口井打成投产,看着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出来白花花的化肥,心里感到无限自豪和荣光。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后悔选择石油勘探开发这个工作。”张武辇对石油工业的热爱也是这样实在、这样真挚。
艰苦扎实的一线工作经历让张武辇快速成长起来,他不仅首批由技术员提升为工程师,而且很快担任赤水气矿副矿长、中原油田滇黔桂钻井大队副大队长,全面负责生产组织调度和工程技术工作,更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1978年,张武辇被石油化学工业部,贵州省委授予“学铁人标兵”先进工作者。
挽巨澜:凭着胆魄去拓新
1983年,张武辇被石油部指调到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现中国海洋石油深圳分公司),成了我国较早的海洋石油人。早期的海洋石油人大多是由“旱鸭子”转过来的,对勘探开发上百米水深的海上油气田技术是一片空白。当时南海东部公司还肩负着开发海上油田的对外合作重担,即以资源国的身份与国外有实力有经验的石油公司合作,按区块由中外专家对等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执行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工作。
当时,世界著名的海洋石油七姐妹大公司及其他石油公司同时在南海展开声势浩大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南海东部13万平方公里海域成为海洋石油的主战场,更是海洋石油技术引进的窗口。一大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引进-学习-消化-提高”迅速掌握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新技术,张武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方面担任公司的领导工作,同时先后兼任了HN28/14,ACT16/08.16/04.PHILLlPS15/11.15/22,JHN16/06,STATOlL17/22等区块的中方首席代表。从南海第一个超百米水深的HZ21―1油田开发起,张武辇直到退休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HZ26-1,HZ32-2,XJ24-3,XJ30-2,XJ24-1,LF13-1,LH11-1,LF22-1,HZ32-5,HZ19-1,HZ19-2,HZ19-3,PY4-2,PY5-1等十几个水深达330米海上油田的开发工作,熟练掌握了从可行性研究、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的编制、工程设计与设备建造、FPSO与终端技术,直致全工程项目的采办招标技术、油田开发经济评价技术等各种新技术……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一批中方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大踏步进展,可这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
从一片空白开始
当谈到所负责的第一个海上油田开发项目的窘况时,张武辇无不感慨。当时平台、钻井模块等大设备都在国外建造,中期他带队到印尼巴塔姆检查平台建造情况,在听了建造方的汇报后,中方人员竟然提不出一个像样些或有份量的问题来,这样因无知带来的尴尬局面让他一辈子也忘不掉。这也激发了张武辇更加刻苦忘我的学习精神,很快他们制订了“引进-学习-吸收-创新”的技术路线,“我们不但要做海洋石油的学习者,更要做海洋石油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海洋石油开发项目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到每一项技术,大到一整套作业流程,我们都必须学习掌握。”张武辇说,“我们不仅要研究掌握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同时要迅速掌握建成年产超千万吨原油生产基地的综合技术,并且要使油田保持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年产超千万吨。这不仅需要一套科学采油技术支持,更需要通过掌握滚动勘探、滚动评价、滚动开发的综合创新技术,确保一个个新油田顺利投产,以弥补老油田产量的自然递减……”总之,张武辇和他的团队集世界海洋石油先进而适用的技术,为我所用,为填补我国海洋石油的技术空白以及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对外合作结硕果,南海海上油田勘探开发进展如火如荼,伴随着新一代海洋石油人的成长,南海原油产量也飞速增长,从1990年11月南海第一个油田(HZ21―1)投产算起,到1996年10月,仅仅用了近六年时间,南海东部海域就完成了建成年产超千万方原油生产基地的任务,张武辇也锻炼成长为一位名符其实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专家。南海东部至今保持了连续十六年原油年产量超千万方的好成绩,为国家创造了丰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我们海洋石油人为国家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张武辇高兴地告诉记者。
有改革开放对外合作的政策保证,有正确技术路线的支持,他们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是成功的:中国海洋石油人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是让世人瞩目。在海上油田勘探开发中他们研究应用了五十多项高新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并且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其成果论文多次在SPE国际年会上发表。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项等有几百项,张武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奖项6项、发明专利3项,并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到填补空白的骄傲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经过不耻下问的学习与实践,张武辇团队海上勘探钻井水深能力提高到五百多米,海上油田开发水深也跃到330米以上。多种世界上先进而适用的油田开发技术在南海得以成功应用。导管架综合平台配合海底管线和FPSO终端的开发方案在多个油田应用,以此拓展开的油田工程装备互为共用的油田群开发技术,直至卫星油田开发技术,边际油田开发技术以及全ROV操作的水下生产系统深水油田开发技术都在南海东部海域成功实施。伴随着油田开发的先进开发钻井技术如丛式大斜度井与三维绕障技术、底水油藏薄油层水平井技术一项接一项……张武辇对新技术有一种特殊的切望,他当首席代表的西江油田应用先进技术最多,除下面专述的大位移井技术外,如桩入导管分段集束钻井技术、HOCT铰链活动拼接底盘钻井技术、膨胀管防砂技术、一趟多层砾石填充防砂技术、井下油水分离同井回注采油新技术等都是他们最先使用。墨西哥湾,北海油田等世界上著名海上油田开发技术在南海开花结果了。
90年代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是当时国际钻井工程领域的高新技术,它集中了大斜度井、水平井、超深井等全部钻井技术的综合,至今其技术仍是不多国家可以掌握的高新技术。1996年,为从XJ24-3平台开发八公里外的XJ24-1油田拟实施大位移井开发方案,中海油王彦总经理对此十分重视并给与全力支持,集全总公司钻井精英成立了以张武辇为组长的西江大位移井专家组,在实践中跟踪学习并掌握大位移井先进技术。王总要求专家组在完成XJ24-3-A14井大位移井钻完井作业后,必须掌握全套大位移井技术,做到中方专家们有能力自己组织指挥钻大位移井,他们办到了。
为钻好亚洲第一口大位移井,1996年9月在深圳蛇口,张武辇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一次有十几家外国公司到会、中外专家共100多人参加的“大斜度延伸钻井技术国际研讨会”,学习交流世界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和经验,并对XJ24-3-A14井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地质工程设计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为该井施工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在中外专家共同努力下,他们成功在平台受限的条件下,钻成了创当时世界纪录的水平位移达8063米、钻深达9238米的亚洲第一口大位移井。期间中方人员边干边学,边干边总结,在大位移井顺利完井投产后,张武辇带领专家们总结编写了《中国南海西江创世界纪录大位移井钻井技术》一书,从方案确定、可行性研究和技术准备、设备配套、钻完井设计、作业实施、后勤支持和应急计划到费用预算、主要技术难点及新工具使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总结。该书在以沈忠厚、苏义脑。罗平亚等院士为主的全国钻井界泰斗们审查中获得好评。可以说专家组扎扎实实、不打折扣地完成了总公司领导的指令。
为在全国更好的推广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大位移井许多专项技术如旋转导向系统、随钻测量系统等都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攻关项目。2000年张武辇代表863海洋领域920专家组,第二次在深圳蛇口主持召开有86名各路专家参加的“国际大位移钻井技术研讨会”,他以西江井的经验向国人宣告:只要破除迷信,虚心学习,扎扎实实用好先进工具,认认真真做好技术准备并很好加以实施,外国人发明的大位移井技术中国人也一定可以掌握。
前后两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天,该技术已在全国开花结果,特别是南海海域,通过关键技术的再创新与集成再研究,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中海油特色的国际先进的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流花油田新区开发中,钻成了一批高水垂比的大位移井,使沉默多年的地质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并将该技术拓展到井深超8000米外的大位移井侧钻技术,更好开发了死油区新油层,从而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产能。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未来:推动装备国产化
当前,已经年近七旬的张武辇仍然在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不懈地奋斗着,他深知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还存在许多挑战,譬如新疆复杂地层超深井的钻探问题、海洋深水钻井问题等,很多问题都出在装备落后上,特别是海洋石油水下装备,至今仍然绝大部分靠进口。作为国家863专家组成员,他心急如焚,几十年如一日积极推动国产化装备的自主研发。特别是为了研制样机做现场试验,他不辞辛苦,四处呼号,寻找试验场所。他还亲自承担863、国资委重大专项水下装备研制课题,亲临试验现场主持试验工作,为了装备国产化,他呕心沥血,让人动容。
为了对付复杂地层钻井,对付超深水钻井需要,张武辇又带领远东一个研发小组,短短一年就研制出改变阀道系统的连续循环钻井装置,得到了苏义脑院士为首的顶尖级钻井专家的高度好评,并得到中石油川庆钻采院孙海芳院长等的重视。他还积极合作将该技术应用于空气钻井中,欠平衡钻井中,更为解决新疆复杂地层钻井技术问题做了积极准备,这一2006年国际IADC会议上获得“世界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特别贡献奖”的新技术,在我国得以成功应用,张武辇功不可没。
关键词: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探索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度关注海洋安全”,凸显了海洋开发与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战略思路和要求。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在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全产业过程中,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同样十分重要与迫切。2011年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和2010年发生的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至今依然不能消除[1]。然而,我国油污水处理装备在产品质量、耐用程度、自动化水平、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分析其在管理、研究、制造和实践应用方面落后的原因,加强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建设总体思路
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重视目标引导,强化过程动态监控和管理,节约公共资源,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动员社会资金和人才积极性,建立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促进和保障油污水处理装备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赶超国际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
2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现状与革新
国内外油污水处理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基本上都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2]:20世纪60年代以前,属于油污水处理装备起步期,装备主要以自然分隔和分流的管道容器组合为主;60-90年代为发展阶段,从油污水处理理论到应用范围,再到装备制造工艺和新产品自动控制,都有长足的发展,不同场合和不同种类的油污水处理装备十分丰富,品种繁多;进入21世纪以来,油污水处理装备在油污水处理效果、能耗控制、新材料应用研究以及装备小型化研究等方面,进入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时期,取得丰硕成果。
2.1世界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现状
国外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采用的设施主要有沉砂池、API隔油池、斜板隔油池(CPI)、自然除油罐、混凝除油罐、粗粒化罐、压力沉降罐、浮选池(柱)、压力滤罐、单阀滤罐、组合式处理装置、水力旋流分离器和精滤器等。从油污水处理过程的工作原理看,有物理法、化学法、理化法、生物法等油污水处理装备种类;从油污水处理装备应用场所看,有陆地油田地表油污水处理装备、陆地油田地下密闭式油污水处理装备、海洋固定平台油污水处理装备、水面移动平台油污水处理装备、潜航器油污水处理装备等类别;从装备工作方式和关键处理材料看,又有膜过滤式、压力分离式、沉砂分隔池式、生物降解式、水力旋流式等油污水处理装备种类。
2.2我国海洋油污水装备开发与应用现状
我国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国内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也纷纷展开了油水旋流分离器的研究,如清华大学、石油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大庆石油管理局申请了两锥体结构的油水混合液预分离水力旋流器专利,胜利油田设计院申请了单锥体结构水力旋流器专利,西安交通大学发表了类似三锥体结构的旋流器的研究论文。国家海洋局东海标准计量中心牵头研制的机械压缩油水处理装置也取得了预期成果[3]。
2.3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管理与技术革新
目前国内参与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开发与研究的热情较高,参与的涉海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也较多,重复研究、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研究、研究成果的先进性与适用性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在项目研发管理和产品技术规程方面没有统一规划,缺少顶层设计,需要对国内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进行政策引导、标准设置和规范研究应用体系方面的总体布局,从而引导和促进我国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技术革新。
3组织机构与顶层设计
海洋油污水处理装置标准化建设,要面向国际油污水处理技术前沿、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面向国家海洋经济主战场,要组织国家层面的海洋油污水处理领域高层次专家,研究制定国家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开发与研究的标准化体系,从标准化建设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体系是规划、引导、管理和规范其研发行为的综合体系,使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从社会需求开始,到项目策划、项目方案评估与论证、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和项目成果检验与应用等全过程,纳入标准化体系的制约和引导范围之内,保证各个环节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最终实现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成果的国际先进水平。
4建立国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油污水处理
装备标准化体系建立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标准化体系,首先,需要集中国内行业专家和专门机构的力量,制定好能确切反映油污水处理装备市场需求,满足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海洋油污水处理需要的产品标准;其次,要建立起以“管理人员、使用设备材料、生产研发方法和流程”三要素为主轴的管理标准体系;最后,充分发挥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体系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使油污水处理装备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跟上时代的节拍,能够随着其相关材料、技术和方法,乃至其相关产业装备的进步或改善而升级更新,保持其总体技术的先进性。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化建设工作应该从技术标准的建设和管理标准的形成两个方面开展。
4.1技术标准
油污水处理装备的技术标准要根据当前国际、国内油污水处理装备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设置。
4.1.1油污水处理装备物理形态标准
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物理形态,表面上无关乎开发研究的关键技术,似乎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实际上,与其他海洋工程装备不同,由于其应用的环境条件,以及当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多数在海洋平台、船舶或海洋其他油气开采装置上,其外在形体的大小,往往是决定能否投入生产实践和发挥作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海洋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物理形态控制标准与其他技术指标和标准同等重要,组织和引导涉及海洋油气开发利用的企事业单位,编制应用于海洋油气平台、海洋船舶、海洋建筑工程、海洋观测装置和海洋能源装置等不同场合和功能的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物理形态标准,作为研发项目立项的控制标准之一,引导油污水处理装备的小型化和集约化发展。
4.1.2材料和工艺标准
在国内技术专家充分研究掌握当前国际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制造技术水平,特别是加强对各关键技术环节使用的技术标准和新型材料的使用研究,制定国内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装备标准、产品成品的标准等系列标准,指导并规范国内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项目、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实际使用。
4.1.3装备环保技术标准
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是属于海洋环保领域的海洋工程装备,其环保技术标准遵循现有《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还必须持续推进现有技术标准的修订。在制定油污水处理装备海洋水质、空气和海洋底质等常规污染防治标准的同时,应该把油污水处理装备的声光电等衍生污染纳入控制体系,一并建立相应的综合污染控制标准。
4.1.4装备能源消耗标准
油污水处理装备的能源消耗指标是重要控制因素,能源消耗是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间接指标,是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必须重点考核和评估的关键环节。油污水处理装备能源消耗标准应该包括研发过程能耗指标、应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能耗指标、运行寿命期维护保养能源指标,以及技术路线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更新性。
4.1.5海洋油污水装备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油污水处理装备的先进性,就必须在标准体系中规定其“与时俱进”的途径和步骤,主要从国际国内主流技术方法、主要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同时也要重视信息技术与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与使用之间的跨界融合,特别是3D打印技术的现代研究成果在油污水处理装备方面的应用能力与未来趋势。
4.2管理标准
结合国家科学技术管理的特点和现状,以管理流程体系为基础,建立国家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管理标准,是当前国家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理论,在ARIS平台中实现对制度、标准内容的管理,将制度、标准与流程进行匹配,可实现“三大”标准基于流程的协同[4],从而实现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可推广复制,可持续发展。
4.2.1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的组织管理体系
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领导下,以国内海洋环保领域相关专家为主,成立油污水处理装备行业管理协会,其职责主要包括跟踪国家油污水处理装备发展水平,引导油污水处理装备发展方向,确认油污水处理装备科技研发工程项目的条件,进行海洋油污水处理装置研发项目和研发产品的综合评估等。行业协会面向社会涉海高校、企事业单位,面向国际国内顶尖专业人才,形成资源配置和项目建设的建议,实现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4.2.2国家资源综合调配制度
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是海洋公益性需求,需要国家重点扶持,包括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是国家节能环保战略的重要攻坚方向,在市场资源配置条件下,需要政府利用公共资金的杠杆作用,配合普惠性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市场资源,积极投入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和鼓励海洋油污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关键材料,以及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2.3行业准入制约制度
为防止低水平重复研究、重复建设,同时遏制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过度依赖进口,扶持和推动国产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促进新产品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政策,制定油污水处理装备投入生产实践的准入制度。准入制度应该对社会机构、从业人员资质、研发产品与目标等对象,从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建设布局、节能降耗等方面进行规范,建立并形成进入海洋油污水处理领域的基准条件。
4.2.4建立质量担保制度
在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管理标准的体系中,建立质量担保责任制度将是一个全新的有益的尝试。在依法治国、简政放权的大形势下,未来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管理将依赖于行业协会的专家决策和评估团队。强化责任意识,管控科技学术腐败,避免“官员任性”向“专家任性”转移,建立质量担保责任制度将行之有效。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质量担保责任,针对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的参与者、生产者、推广应用者和决策与评估者不履行职责,从而导致项目失败、应用效果低下、社会和国家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而应承担的质量担保义务,并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针对不同环节的参与者,按参与者的职责,分别承担不同的质量担保责任,建立质量担保责任清单或责任承担标准,纳入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管理标准体系。
4.2.5建立动态监管与跟踪制度
结合科技部推出的改革方案,在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召集行业专家团队,组织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工作,重点对项目研究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并对成果及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标准化管理流程和环节,适时对项目研发进行干预和控制,对项目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和应用。
4.2.6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激励与制约制度
在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研发与应用领域,应当紧随国家科技管理改革的步伐,同步建立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技术进步的目标,对装备研发与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公开透明的责任专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双重监督。对项目研发集体与个人、项目推荐专家与机构、项目评审专家与单位,同时建立责任追究与成果奖励的“三公”制度,强化责任制度,鼓励和激发社会资金和海内外行业优秀人才投入到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研发与应用领域,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4.2.7建立统一的评估机制
使用国家资金的项目或研发产品示范应用,要引入第三方监督和评估机制,进行项目事中监督评估和事后效果评估。第三方监督评估机构应当是具备相应职能和技术水平的社会机构,根据项目性质和内容的需要,通过委托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评估的内容应该由行业协会在建立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标准体系过程中一并确立,在规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同时,明确评估结果对项目相对人的制约作用,且确保有效。
5结论
依托国家领域内专家库的技术支持,通过行业协会的组织与协调,建立起包括机构、流程、质量保障、动态监管、激励制约等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建立起包括应用性、操作性、材料与工艺、能源消耗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要素齐备、结构严密、功能完整的海洋油污水装备标准化工作流程,提升海洋油污水处理装备的建设能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国家海洋战略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作者:田为民 何勇 孙利 谢方洲 单位:国家海洋局东海标准计量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Z].
[2]陈李斌.国外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5(3):38-41.
[3]袁惠新,曾艺忠.旋流分离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化工机械,2002,29:359-362.
[4]张小海.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质量技术及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18(1):20-24.
[5]王文若,高学廷,陈繤.海上固定平台生产油污水处理系统的检验[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4(4):68-70.
[6]江永胜.对天津港油污水处理系统完善提高的探讨[J].中国海事,2006(8):56-58.
[7]余兵,马月明.油污水处理系统的改进[J].电力科技与环保,2001,17(1):21-24.
[8]王同生.浅论油田水处理设备的现状与展望[J].石油机械,1999,27(7):1-4.
[9]冯叔初.油气集输[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88.
[10]李国珍,,董守平.油水分离技术及其进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1,20(2):7-9.
物理海洋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于指导各类用海活动非常重要,例如海水浴场、港口码头、海洋石油平台的建设、海上搜救等都离不开对海洋的波浪、海流、温度等物理场有详细的了解,而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是物理海洋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入掌握物理海洋学的相关理论才能有效指导各类用海活动从而使人类在利用海洋的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我们的海洋。另外,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基础,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以及海洋沉积物输运过程都离不开对物理背景场的详细了解。
当今,国家、省以及各沿海城市对海洋的需求、依赖以及投入日益加大,“数字海洋”、“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感知东海”等与国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国防密切相关的发展战略先后提出,海洋科学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海洋科学专业,而物理海洋学作为海洋科学的基础,其教学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海洋科学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对于继续深造的学子来说,本科阶段所掌握的理论深度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研究。而对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本科阶段的理论熏陶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无疑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物理海洋学是一门基于观测并以数学、物理为理论基础的学科,其教学过程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公式的推导、假设、简化、求解以及物理意义分析,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学生普遍觉得枯燥乏味,难以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听课,即使是坚持听课,也对公式所指物理意义不甚清楚,所以导致听课效果不好。所以如何有效提高物理海洋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的兴趣是摆在每一位物理海洋学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遵从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
物理海洋学,如其名,是用物理学的观点去研究海洋中的各物理要素场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种动力过程的学科。所以要掌握物理海洋的相关理论,首先要对各种物理现象、概念有详细的了解,这应属于感性认识阶段,这个阶段很关键,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继续深入学习相关内容。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应尽可能的利用栩栩如生的图片,如条件许可可以制作各种物理现象演变的动画,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各种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前人已经绘制出大量物理海洋现象的图片以及动画可供下载或查阅,因此有很多相关的内容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部分不能下载或者搜寻不到的,可以利用诸如matlab1之类的数据可视化软件,教师自己绘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物理现象的图片或动画,并尽可能的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这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风生漂流理论2时,可以先讲述海冰移动的方向与风吹方向的关系,并且用matlab软件绘制海流随着深度变化的图片或者直接从相关网站引用,通过对图片的讲解使学生对风生海流的运动特点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借助简化的方程组进行详细的推导并求解,从解的特点分析风生海流的垂向结构、输运等特点,这样就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最后可以结合适当的例子讲述风生漂流理论可以解释那些自然界的现象,这使得学生认识到其所学知识还是很有用的。最后可以通过提问,讨论,阅读文献等,让学生了解该理论的有那些缺陷,目前研究进展如何等,从而不断激发学生们探索海洋的兴趣。
3.尽量由社会关注的热点引出将要讲述的物理海洋学内容
社会的热点问题往往是学生们所关心并且喜欢讨论的内容,所以由热点问题出发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2013年的夏天,华夏大地酷暑难耐,热死人一点都不夸张,这种极端性的热天气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这一问,学生很快就提起神来了,因为这个与其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他们很感兴趣。然后,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的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引出要讲述的物理海洋学问题,比如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物理海洋学知识有热成风关系,北极变暖,冰块迅速融化等,之后就可以详细讲述何为热成风关系以及与极端高温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住热成风的知识。再比如,今年夏天长江流域阴雨连绵,就连杭州这个历来夏季火炉之城都变得那么的凉快,那这与海洋又有什么关系呢?然北方,如河南却干旱很严重,这又是什么引起的呢?通过以往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是元凶,而今年恰恰又是很强的厄尔尼诺年,从而引出将要讲述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
4.由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各类用海活动出发引出所要讲述的物理海洋学内容
学以致用,或者想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或者想致富视乎是每一个学生的初衷。抓住大部分学生的这样一种心态,因势利导,可以很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将要讲述波浪知识时,可以事先讲述波浪对于船舶制造、海上石油平台建设、港口码头规划、海水浴场的建设等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掌握波浪的理论知识非常实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讲述潮汐、潮流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近海海洋工程环境评估,海洋环境保护对潮汐知识的需求,实际上潮流是近岸的主要水动力。各种污染物的输运、围填海活动都离不开对潮汐知识的了解,经过这一讲述学生们立刻感觉到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注重学生们课外动手能力的培养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众多数据可视化软件的问世,使得很多枯燥乏味的数字以及数学公式能够以生动图片的形式展示其物理意义,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数据处理以及可视化化软件如matlab、Grids3、GMT4等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然后在课外布置适当的绘图练习,若能再现课堂讲述过的图片或者某种现象,这无疑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海洋学相关文献的发表、科研报告的撰写都离不开数据的可视化、精美的图片制作。图片制作完成后,就是运用所学理论对图片所展示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最后撰写成文。也就是说,如本科阶段能得到这方面良好的训练、培养,学生们后续深造将会更加的轻松、自信。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其在工作中也会得心应手。不管是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还是直接工作的,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学校的毕业生声誉,将给学校的后面学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可以通过预开设诸如matlab程序设计与海图制作的数据可视化教学课程以及物理海洋数据分析方法课程,使学生至少掌握一种可视化软件的使用以及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然后可以结合适当的课堂教学例子,指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数据、数学公式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各种绘图技巧以及常用数据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阅读权威期刊的研究论文并再现其中的图片,然后改进其中的不足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一步绘图分析,撰写报告或论文,若可以发表将尽量发表。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
关键词:安全管理;石油供需;油田开发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油田开发的现状分析
1.1 我国油田的分布与开发状况
截至2005年初,我国的石油储备量累计达到2332.3亿吨,共探测到601个油田,探明可采储量达64亿吨,当中涵盖我国第一个发现的克拉玛依大型油田,以及现在规模最大的大庆油田等近90个油田。
根据各项指标,如我国油田的产量变化、开采程度,以及油田的含水率等等,东部的油田的开发已经进入了后开发期,每年的开采量已经开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中部油田的开发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油田每年的开采量明显递增,虽然涨幅也并不是很大;西部油田的开发正处于开采的中期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该地区的油田产量处于激增状态,并且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为国内的石油供给提供主要动力;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新增的储量开采难度比较大,而且石油的品质也有所下降。
1.2油田开发的地质状况
当前我国油田开发的地址状况有如下一些特点:1、我国内陆盆地面积相对比较小,而且物源较接近,变化较多,所以砂体质地不均,而且呈现出零散分布状态。2、湖盆里经常出现水的流进流出,这就使得在纵向上有众多(数十乃至数百)的油层分层。3、即使在各个油层的内部来说,它们的所含物性也有较大差异,油质不均现象也很严重。4、各个油田周边的水量供给不足,这就使得天然能量不足。5、东部沿海区存在较普遍的断层发育,把油田切割成为众多断块。
1.3技术创新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各种油田的类型特点进行不断的研究,积攒了充足的油田勘测和开发经验,并且慢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形成了具有我国开采特色的的开采程序和技术。其中,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热力开发技术——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其他各项技术,如海洋油田的开发、低渗透油田注水等多项开发技术,都给我国的油田开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为我国的油田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2.我国油田开发中的问题
2.1供需矛盾严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时期,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随之,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石油的开发与供应方面。自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对石油的需求也随着GDP的增长逐年上升,在2008年,我国石油的需求量更是达到了将近4亿吨,这就导致了巨大的供需缺口,虽然在新时期,政府着力倡导使用新能源,发展低碳、节能环保产业,但仍不足以缓解石油供需的尖锐矛盾。
2.2新增储量品质变低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的石油新增储量,但这些新增储量的质量却大不如前,原因如下:1、这些新增加的油田比原来勘测开发的油田在储量上要少很多,二十年前的油田储量平均规模为四千多万吨,而十年之后便降至了三千多万吨。
2、新增油田的开采难度加大,且丰度变低
2.3原有油田的产量逐渐降低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利用,各主力老油田呈现出了高含水、高采出的特点,年产量逐渐降低,可以说步入了开发后期阶段,而且,开采程度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油田占到了老油田数目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更进一步加大了目前石油供需的矛盾。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我们要制定采取多项积极政策,进一步增加油田采收率;为提高开采水平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要大力发展各项先进开采技术,如渗透油藏开发、稠油开发接替、海洋油田开发等多项技术。这些政策、技术实施过程中,一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就是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因为只有保证了开采过程的安全,才能保证开采的顺利进行。
3 油田开发的安全管理应对方法及策略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首先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撑。我们应该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制度的有效实施的监督,并不断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紧跟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办法,以应对在开采过程中或技术创新中出现的新问题。
要合理制定风险预测机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预测和跟踪,提前避免危害的发生。
3.2加强对施工者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要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有必要对施工者进行技能培训。如果说自然危害是不可控因素,那么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坚持定期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以及安全意识教育,这样可以在认为可控的范围内将危害降到最低。
3.3加大科技投入
不可否认,在施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类自然危害,以及各类施工危害等,但这些危害并不是完全不可减少的。如对自然危害的预警机制,对施工中的噪音、震动危害可以通过高科技进行减轻甚至消除,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大油田开发中的技术投入,提高施工的安全标准,这不仅有利于油田的高效开发,而且更加有力的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结语
新时期经济告诉发展,石油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油田开发不仅为我国提供重要的能源来源,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面对目前我国严重的石油供需矛盾,我们要制定有效的开采战略,加强油田开发的技术创新,不断减小石油需求缺口。在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要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包括加强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安全培训,加强技术投入力度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资源,水体污染,水资源保护
一、水体污染的种类
1.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有机污染类型,由于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天然水体而恶化水质。施入农田的化肥,一般情况下约有一半氮肥未被利用,流入地下水或池塘湖泊,大量生活污水也常使水体过肥。过多的营养物质促使水域中的浮游植物,如蓝藻、硅藻以及水草的大量繁殖,有时整个水面被藻类覆盖而形成“水花”,藻类死亡后沉积于水底,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水体富营养化会加速湖泊的衰退,使之向沼泽化发展。
海洋近岸海区,发生富营养化现象,使腰鞭毛藻类(如裸沟藻和夜光虫等)等大量繁殖、密集在一起,使海水呈粉红色或红褐色,称为赤潮,对渔业危害极大。近年来渤海北部和南海已多次发生。
2.有毒物质的污染
有毒物质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指汞、镉、铝、铜、铅、锌等重金属;另一类则是有机氯、有机磷、多氯联苯、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化工产品。许多酶依赖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才能发挥其作用,因而要求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锰、硼、锌、铜、钼、钴等),然而,不合乎需要的金属,例如汞和铅,甚至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的量过多,如锌和铜等,都能破坏这种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的平衡,因而削弱或者终止某些蛋白质的活性。例如汞和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酶类结合的趋势十分强烈,因而容易引起神经错乱,如疯病、精神呆滞、昏迷以至死亡。此外,汞和一种与遗传物质DNA一起发生作用的蛋白质形成专一性的结合,这就是汞中毒常引起严重的先天性缺陷的原因。
这些重金属与蛋白质结合不但可导致中毒,而且能引起生物累积。重金属原子结合到蛋白质上后,就不能被排泄掉,并逐渐从低剂量累积到较高浓度,从而造成危害。典型例子就是曾经提到过的日本的水俣病。经过调查发现,金属形式的汞并不很毒,大多数汞能通过消化道而不被吸收。然而水体沉积物中的细菌吸收了汞,使汞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汞和甲基团结合产生了甲基汞(Hg-CH3)的有机化合物,它和汞本身不同,甲基汞的吸收率几乎等于100%,其毒性几乎比金属汞大100倍,而且不易排泄掉。
有机氯(或称氯化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这种化合物广泛用于塑料、电绝缘体、农药、灭火剂、木材防腐剂等产品。有机氯具有2个特别容易产生生物累积的特点,即化学性质极端稳定和脂溶性高,而水溶性低。化学性质稳定说明既不易在环境中分解,也不能被有机体所代谢。脂溶性高说明易被有机体吸收,一旦进入就不能排泄出去,因为排泄要求水溶性,结果就产生生物累积,形成毒害。典型的有机氯杀虫剂如DDT、六六六等,由于它们对生物和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已被许多国家所禁用。
3.热污染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余热散发到环境中,会把环境温度提高到不理想或生物不适应的程度,称为热污染。例如发电厂燃料释放出的热有2/3在蒸气再凝结过程中散入周围环境。消散废热最常用的方法是由抽水机把江湖中的水抽上来,淋在冷却管上,然后把受热后的水还回天然水体中去。论文参考。从冷却系统通过的水本身就热得能杀死大多数生物。而实验证明,水体温度的微小变化对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4.海洋污染
随着人口激增和生产的发展,我国海洋环境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害。1980年调查表明,全国每年直接排入近海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有66.5亿吨,每年随这些污水排入的有毒有害物质为石油、汞、镉、铅、砷、铝、氰化物等。全国沿海各县施用农药量每年约有四分之一流入近海,约5万多吨。这些污染物危害很广,长江口、杭州湾的污染日益严重,并开始危及我国最大渔场舟山群岛。
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目前,世界淡水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如何对付水的威胁”已突出地摆在各国人民面前。西亚国家以色列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其经验值得各国借鉴。现阶段中国水资源保护重点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水环境污染应得到控制;供水紧张状况应有所缓解;饮用水源质量要有所提高;尽快实现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为此,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1.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系统——水资源监测网。它是提供水位、水量、水质动态信息的基础性设施,也是实施水量、水质监控的重要手段,应该优先建设,不断完善并使之达到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水资源及水环境现场测试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建立自动测报和预警系统。
2.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是实现水量统筹调度、优化配置、污水排放控制的重要组织保证。论文参考。为了保证水资源统一管理,有效协调各部门和单位的水事矛盾,管理机构应按大中流域或区域地下水系统来设置。论文参考。对跨界的流域和地下水系统,应加强边界水体的监测、控制,积极推广行政区之间的协商制度和用户的听证会制度。
3.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改善中国水资源不合理状况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依法治水,走法制化的道路,依法取水,依法排污,节约用水,严格按照《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办事。同时,还应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定适合本流域(或地下水系统)具体条件的配套法规,使水资源保护法制化、制度化。
4.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研究。为了使水资源开发利用更合理、更科学,保护工作有的放矢,首先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系统的认识,包括水资源在地球自然资源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与其他资源的关系,揭示其形成和演化的机理及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变化,探索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科学途径。同时,还要研究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规划、利用、养涵、污染防治、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方法,以达到全方位提高中国水资源保护的科学水平。
5.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全民教育。要广泛宣传水资源保护的意义,使群众了解、熟悉其重要性,真正认识到水资源是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共同财富,珍惜每一滴水,牢固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当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面临的问题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世界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通行做法和重要经验。从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行业办学,校企合作紧密,企业支持和参与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为推动行业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应对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不够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认识不统一、不一致,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投入、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有时难以统一认识,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二是从实际来说,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难免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影响,如学生进驻企业的安全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保障等,都需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三是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这也是导致企业认识不足的主要因素,因为企业主要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企业总有一些顾虑,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就不会太高。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建校以来就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坚持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行业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不断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学校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厂校合作董事会,1991年成立了厂校合作委员会,推动产学研合作办学。1993年,与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签订协议,组建学校理事会,随后又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探索校企联合办学体制。2000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后,在2003 年,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石油大学,随即成立学校第二届理事会,四大石油公司及其部分下属企业成为理事单位。理事会制度的建立,为推动产学研结合办学建立了较稳定的保障机制,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又不断完善理事会制度。理事会为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咨询,对学科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与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就人才需求、教育培训、科技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与学校交换意见,为学校决策提供了参考。例如,近几年来,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及理事会的建议,减少了部分专业的招生名额,并新开设了安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同时,学校还依托理事会,加强校企协同合作,争取企业在经费、平台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探索创新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不断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己任,积极探索创新学校与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石油主干学科的毕业生80%以上选择到石油、石化企业就业。根据企业参与程度和方式的不同,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可分为以下两类:
——企业直接参与型。例如,“订单式”“卓越计划”班、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国际石油合作型”等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了从学生选拔、培养、考核到就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学校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人才需求,与企业联合修订培养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已与20余家企业签订协议,开办“订单班”。近年来,在本科生“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学校又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签订协议,“订单”培养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人才培养基础条件良好的石油、石化企业组建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聘请建站企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广泛的选题内容,将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际。这种模式不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使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选择了留在企业。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建立了6个综合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106个专业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企业工作站),所有专业硕士全部进入基地(工作站)进行工程实践训练。
——企业间接参与型。例如,企业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建设育才厅,以及企业家来校作报告、企业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学校聘请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利用企业文化资源开展石油精神教育等,企业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而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在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工作站)外,学校还在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100个本科生实习基地以及66个社会实践基地,与1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合作关系;有近60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设立奖助学金或科技创新基金,合同金额已占到学生奖学金总额的50%左右;还聘请了40多家企业人事部门领导担任大学生的就业导师,促进学校就业工作;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在石油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企业奖学金颁奖典礼、中国石油文化论坛、赴油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教育,增强学生对石油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投身祖国的石油事业。
3.探索政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新机制
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服务区域经济。学校针对当前国家提出的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发挥在石油、石化学科领域的优势,利用学校与新疆石油、石化企业良好的合作基础,从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以及克拉玛依建设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出发,2010年学校与克拉玛依市共建工程师学院,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政府的介入,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到企业学习期间衍生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如克拉玛依市政府负责工程师学院用地以及设施建设,包括基本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硬件建设,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本科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环节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学校已有2010级和2011级两批共计67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驻工程师学院,他们将在学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专业实践训练和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的论文研究工作,本科卓越计划班的学生也将在近两年进入。
4.推进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保障机制
要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关键是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激发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对此,学校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学生层面,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在企业实践工作一年以上的时间,以保证多数学生的论文工作对企业的工程技术研发或实施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成立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建立驻站学生党支部、配备专职辅导员进驻基地等措施,加强对驻站学生的日常管理,让学生安心、有序的学习,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二是企业层面,积极推动企业人事部门制定认定研究生实践阶段企业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量与业绩等政策制度;学校拨付给企业一定的导师培训费,从而促进了企业对企业导师的支持。三是在导师层面,学校根据学生培养工作的需要以及校企合作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聘任校外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作为专业学位学生的导师。学校开创性地直接聘任校外研究机构、厂矿企业和政府的高级技术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的第一导师,列入招生简章,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同时配备1名校内导师)。目前,已经聘任校外企业导师300多名,其中作为第一导师列入招生简章的有78名。校外导师全程参与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过程,同时按照工程领域专门成立有校外导师参与的专业学位学生分委员会,决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位标准等事宜,成员中来自校外研究机构、企业的高级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不低于30%。这些做法有效地促进和保障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的逐步实施,高等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抓住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机制、创新模式,加强校企协同合作、促进企业深度参与,着力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结合我们的探索实践,在推进校企协同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加强宣传,引导学校和企业转变观念
教育不完全是学校的事,学校担负不起所有的教育任务,企业、社会团队、个人等都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在工程教育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非常重要,但当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校企双方的认知差异。企业认为教育是政府的事, 是学校的事, 与企业无关;还有些人担心联合培养模式会影响企业效益。同时,一些大学也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象牙塔办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这些认识和观念必须转变。一方面,高校应时刻关注企业、行业的需求,要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 重塑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切实转变观念,着眼于长远,把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
2.要采取措施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国家应当加紧制定相关法律政策, 鼓励企业与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开展合作。要明确企业与高校在共建过程中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形成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 以调动企业参与高等工程教育的积极性。实际上,校企双方在合作培养人才时,更多的是从企业的需要出发,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而没有把企业纳入工程教育体系之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度有限、范围有限,企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有限。为此,应将企业纳入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加以规划和建设,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规范的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二是让企业参与学校的评估,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估,让其成为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是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可从企业直接引进作为全职教师,也可在企业聘请兼职教师。
【摘要】 目的 建立清喉消炎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喉消炎颗粒中的板蓝根、地胆草、甘草等药材进行了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清晰地鉴别清喉消炎颗粒中的板蓝根、地胆草、甘草,阴性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操作简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重现性好,可作为清喉消炎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清喉消炎颗粒;薄层色谱;板蓝根;地胆草;甘草
清喉消炎颗粒是由板蓝根、地胆草、甘草等中药组成。该制剂是按医院协定的处方改革而得到的新剂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等症状。本文对清喉消炎颗粒处方中的板蓝根、地胆草、甘草等中药进行了薄层鉴别,从而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
1、仪器与试药9
1.1 仪器
ZF90型暗箱式紫外透射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定量点样毛细管,国产薄层预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国产薄层预制GF254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
1.2 试药
板蓝根药材、甘草药材、地胆草药材均由广东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李书渊教授鉴定;靛玉红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7179402);甘草次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723200109);清喉消炎颗粒(规格为10 g/袋,批号为20060601,20060602,200606030)、板蓝根阴性对照样品、地胆草阴性对照样品、甘草阴性对照样品均由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提供,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实验部分
2.1 板蓝根的薄层鉴别
取本品颗粒50 g,加入硫酸钠饱和的水溶液80 mL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30 mL,合并乙醚液,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3次,每次30 mL,再用水洗涤3次,每次30 mL,取乙醚液,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二氯甲烷约0.5 mL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板蓝根对照药材6 g,加无水乙醇适量,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入硫酸钠饱和的水溶液20 mL溶解,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板蓝根的阴性样品,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另取靛玉红0.3 mg加2 mL二氯甲烷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
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10 μL,对照品溶液2 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3%羧甲基纤维素纳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二氯甲烷丙酮(体积比5∶4∶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为7.3 cm。取出,晾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而阴性对照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无斑点。见图1。
2.2 地胆草的薄层鉴别
称取本品颗粒30 g,加水60 mL溶解,用三氯甲烷萃取3次,每次30 mL,合并三氯甲烷液,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 mL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地胆草药材4 g,加体积分数60%乙醇60 mL,水浴上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除去乙醇后,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 mL,合并乙酸乙酯液,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过滤,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 mL使其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地胆草的阴性样品,同供试品溶液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3%羧甲基纤维素纳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厚500 μm)上,以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体积比5∶3∶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为7 cm。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而阴性对照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无斑点。见图2。
2.3 甘草的薄层鉴别
称取本品颗粒20 g,加入硫酸体积分数45%乙醇溶液(取硫酸7 mL,加体积分数45%乙醇稀释至100 mL即得)约60 mL,加热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用石油醚(60~90 ℃)萃取2次,每次50 mL,合并石油醚液,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 mL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1]。取甘草对照药材2 g、甘草的阴性样品10 g,同法制成甘草对照药材溶液和甘草阴性样品溶液。清喉消炎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适量,加入无水乙醇溶解,配成质量浓度为1 mg/mL的对照品溶液。
吸取供试品溶液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5 μL,对照药材溶液3 μL,甘草次酸对照品溶液1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 ℃)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体积比10∶20∶10∶0.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为7 cm。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阴性对照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无斑点。见图3。
3、讨 论
3.1 在中国药典中,板蓝根的薄层鉴别是以精氨酸作对照品,结果发现,供试品色谱中找不到精氨酸鉴别斑点。通过条件摸索,可以采用板蓝根另一成分靛玉红进行鉴别[2],结果斑点清晰,阴性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