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沁园春长沙原文

沁园春长沙原文

时间:2022-08-12 06:2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沁园春长沙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思是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2、出自《沁园春·长沙》。

3、原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4、译文: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 自组织 高中语文智慧课堂 自组织演讲 自组织形态

一、自组织与语文教学实践

H·哈肯认为,自组织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指的是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各要素之间按照某种规则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能自动地进行自我组织和协调①。自组织的过程起源于一个本身开放的系统,它从平衡态走向衡态,使系统进入到一个非线性的区域,然后通过竞争远离平衡态,接着通过顺应、同化对非线性的系统造成涨落,使系统中的某个参量达到阈值,占据优势成为序参量,也就最终实现从原本无需的状态进入到有序而稳定的新组织中。

语文教学的课堂正是如此。当学生尚未进入课堂时,学生本人作为子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而由子系统组成的整个课堂同样处于平衡状态。当课程开始,各要素之间原本的结构被新进入的变量打破,而这种变化是一种不可预测的非线性变化。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课堂教学本身,都受到变量之间角力的影响,当某个知识被学生理解并接受时,课堂目标完成,而这个过程教师无法替代,只能通过引导使学生由他组织不断走向自组织。

二、语文智慧课堂中的自组织演进分析

语文智慧课堂从传统的教师关注“教师教会了学生什么”转变成“学生学到了什么”,它更加关注学生的智慧获得,包括知识、能力及这种能力的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你教我学变成了平等互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课堂的生成性得到提升,教学评价也更加多元。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获得的。

(一)自组织的前提——开放。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当其处于课堂环境中,它就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而这个个体的差异也就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体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他存在于开放的社会之中,因此,社会信息对其而言是开放存在的。特别是在信息对称的今天,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介使得传统的教师掌握主要信息的方式不再符合时代的特征,因此,学生的信息接收具有开放性。其次,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他拥有自身的个体经验,这取决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等,学生拥有其独特的个人体验和思维方式,而这些都将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最后,对于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其本身就存在着多元解读的问题,因为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性,比如“《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究竟是谁?”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决定了课堂中不可能以封闭的结构来对待教学情境中的参与者和问题,而这样的课堂环境也为学生自组织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自组织的关键——竞争。

一旦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和学生就进入了一个非线性的区域,教师固然希望学生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变化,学生也同样试图和新的信息建立链接,但是这一过程无法强行干预,它存在着众多的变量。因此,语文智慧课堂通过竞争使学生改变原有的平衡状态,而这种竞争体现在两个方面。

课堂教学中,促成个体竞争的关键是问题,也就是形成新的疑问。当学生个人产生疑问,需要得到解决时,远离平衡态的状态就形成了。例如,在教授《雨巷》这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那么,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了解了戴望舒,为其学习诗歌、理解情感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作者的了解,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戴望舒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这首作于前期的作品和后期的有什么不同?是什么改变了他?而正是学生产生的这些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进入课堂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是帮助学生远离平衡态的手段。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小组竞争,帮助学生实现相互的碰撞,而不是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对称竞争。由于学生处于相似的阶段,年龄、心理、理解能力、思维情况相差不远,这就为学生之间的竞争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组与组之间竞争关系的形成,教师也就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和裁判员,也就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一课中,教师先告诉学生翻译的原则是单字组词,也就是字字落实。然后就由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翻译,尽力将文章整理成日常说话的样子,然后各个小组之间自由翻译。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个人竞争与小组竞争。在小组四名成员之间存在竞争,对于任务的理解,学生基本都能做到,比如“晋军函陵”,虽然学生并不一定能指出“军”的活用现象,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将“驻扎”的意思表示出来。这个竞争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个体内部,同时因其内隐性而几乎不被察觉,当然,对于学生还未尽的理解部分,就要求教师予以引导。但有些难点就可能存在问题,比如说“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设”、“版”三个字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距较远。这时候竞争开始,有些学生通过联系自己学过的成语“同舟共济”给小组组员提示,这就是个人竞争中率先远离了平衡态。除了小组内部竞争外,小组之间还存在竞争,当小组回答出现不同理解时,组与组之间也出现了竞争。比如在分析《沁园春·长沙》时,有学生提出不理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话,特别是不理解“舟”指什么。通过以组为单位的讨论之后,有的组认为是指和同学们去游泳时的船,有的组认为是指打压的军阀,有的组认为是国家命运。在小组形成不同答案时,竞争产生,而这种竞争打破了小组系统固有的平衡,从而使学生拥有了改变状态的动力,并且希望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的意愿,同时也使小组这个系统由内部竞争转为外部竞争。此时,小组内部状态又发生了变化。

(三)自组织的方向——协同。

竞争的出现也就决定了处于组织之中的学生出现了“涨”、“落”的情况,出现“涨”的情况使学生远离平衡态,也就是原有的稳定状态越来越不稳定,急需一种新的状态产生,这也就是顺应发生了。有些学生通过小组的竞争,获得了自己的理解方式,从而从打破的平衡中找到了新的自组织,这体现了在小组竞争中最先实现的个体理解。比如,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沁园春·长沙》中的“舟”指什么的时候,有些学生直接根据下阕的“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进行理解。有些同学根据整首诗理解,有些同学结合背景分析,这种自我理解的产生也就是顺应。而有些同学在自组织之中出现了“落”,也就是即将远离平衡态,但又难以打破平衡。这个时候,自我竞争、组内竞争、小组竞争三个部分交叉对其产生促进作用,学生可能会因此突破“落”的情况,打破平衡,这就是同化。它可能是由于组内成员的帮助或是小组之间的解释而打破的平衡,比如已经完成顺应阶段的学生向处在竞争阶段的学生解释自己的理解,或者是别的小组的答案给予了竞争阶段的学生一些启示。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此时的引导对于其自身的斗争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比如前面的“舟”字,教师提示学生进行比较,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比如说为什么船停住了?是谁让船停住的?根据回答的不同,让船停住的对象通过比较就能明了其合理与否。这也就让学生分辨了对错——舟不可能是与同学们驾驶的,同时又理解了这个船可以有多种理解——从原文理解是中国大势,从背景理解是军阀压迫,等等。

这就使学生实现了自我的顺应和他者的同化,最终,这些理解都是由学生自主获得的,而不是靠老师告诉的,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进行了竞争,通过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以顺应和同化的方式从不平衡走向了新的平衡,也就实现了学习的自组织。

三、智慧课堂中的自组织形态

在自组织的过程中,从平衡到远离平衡再到新的平衡,原本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作用的各种因素,在自组织系统的运行中发生了改变,各种力量的支配在竞争中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得占据优势的因素开始占据上风,比如没有矛盾的解释。而这种状态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序参量开始主宰整个过程,也就最终实现了结构的新平衡。

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通过学生自我竞争、学生组内竞争、小组之间竞争,学生在平衡的系统中打开突破口,通过自主顺应和他者同化,在众多变化的参量之中,起主导作用的序参量最终在学生内部实现新的平衡,也就使得课堂教学完成。

注释:

①郑和钧,陈峰.自组织理论与教育整体改革[J].教育实验与研究,1993(4):58-62.

参考文献:

[1]庞红卫.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系统的演变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2]冷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设计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5).

第3篇

试卷以2012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主要依据,以2012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为重要参照,确保了由“旧”向“新”的平稳过渡。全卷六个大题23个小题,考查内容、题型和赋分以及试卷排序的变与不变都在预期之中,既延续了“旧”高考试卷的特点和优势,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变化。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部分,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文学常识。共15分,5小题。

第1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

本题考查了同音字、近音字的辨析,难度较低。其中包括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灵”“磷”“玲”“聆”;多音字的辨析,“担”;平翘舌音的辩证,“宿”“诉”“夙”“素”,“咨”“滋”“芝”“孜”。平时复习注意多音字及近音字的正确读音,答对这道题并不困难。

第2题,考查的是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

本题考查了词语、成语中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渺茫”“寥廓”“萧索”都源自课本,且生活中常见,难度较低。熟记词语、成语的意思,从词源的角度来辨析,平时注意词语、成语的正确书写,对于选对这道题很有帮助。

第3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正确使用可从词语搭配、感彩、语法、语境等角度来分析。该题主要从词语搭配、语境的角度分析。第1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就可以排除A、C、D三项。第4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第4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

病句题,高考主要考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本题考查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三种类型。A项“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C项缺少谓语“有”;D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第5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这是今年《考纲》中的新题型。

2012年湖北卷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无论是从题型还是从题量来说,都沿袭了历年高考的传统,可以说变动不大。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增设的文学常识题,也在大家的备考预料之中,因此对基础题,考生们可以说是有备无患。

同时,基础题难度不大,字音字形都没有偏僻字、陌生字,考查的都是常用字;词语选择题迷惑性较大,但只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用排除法就能较快得出答案;病句的考查也是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者搭配不当,难度较小;文学常识的考核有一定难度,不少考生可能对意识流小说把握不准,但《孔乙己》是考生熟悉的篇目,对其内容应该熟稔于心,从而得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在设题时,注重增强与教材的联系,引导中学教学务本求实。第1、2题中考查字音、字形的词语大都出自课文,如《荷塘月色》《沁园春·长沙》《古都的秋》,第5题的文学常识,或源于教材注释、知识短文,或源于名著导读。

第二部分,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共9分,3小题。

第6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善于准确地筛选、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

第7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梳理文章的材料、弄清文章的结构,能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第8题,考查的是归纳、分析、概括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能归纳内容要点,能确认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依据等。

这一部分一般可以分为学术论文和议论性散文两类,湖北卷2010年的《中国古代天文》、2011年的《中国建筑的文法》都是学术论文类,今年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仍然是学术论文类作品。选文既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又特别彰显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文化特性,对考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有裨益。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7小题。

文言文考查,选文由刘义庆《世说新语》选段和刘孝标的注解组合而成。《世说新语》为古记小说的范本,鲁迅称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所写人物性格独特,气韵生动。刘孝标注亦为传世之作。命题文本选取二者组合为一,形式新颖别致,内容相得益彰。

第9题,考查的是实词解析,要求考生有一定文言文实词积累和迁移能力,要能把文言文实词放回原文,确定其符合上下文意思的正确解释。

第10题,考查的是文章信息筛选能力。此题先要看清题干,结合事实,注意查找信息要求,有效排除。题目要求找出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全部选项,②④是家人对王湛的了解,⑥为武皇帝的玩笑话。

第11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章分析概括要依据文意,体察细微;把握文章要点要注意逐字逐句查找比对。

第12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要落足于采分点(实词、虚词、句式等),力求字字落实,注意翻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