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22:53: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拓展训练新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传统小学家庭作业模式的缺陷
(一)趣味不足,单调有余
对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减负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综观小学生的各科家庭作业,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例如,语文、英语作业不外乎是写单词、写生词、抄课文之类,数学作业也多是对课堂基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很多老师认为小学生只有重复多了才能记得牢,但是如此单调、枯燥的学习并不是孩子们喜欢的,他们简单地重复着写呀、算呀,这个过程并没有多少思考、拓展。而且单调的学习方式也不适宜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压制他们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二)缺乏实践,自主不够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但目前的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和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家庭作业以简单抄写、计算为主的形式根本不具有所谓的创新和实践,也让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原因来看,主要还是教师引导不够,教师安排作业的思维依然受传统作业模式的影响,所以,布置的作业只需要照搬课本写和算,根本不需要动手实践,也很少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长期接受这种家庭作业模式训练,很容易丧失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造成思维僵化。
小学生本应是活泼可爱、敢说敢动的,但是目前的家庭作业模式容易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不到发挥,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家庭作业的构建体系
面对如今小学家庭作业的“应试化”弊病,为了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构建小学家庭作业的新体系。新体系应当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具体而言,新体系应当具有以下精神:
(一)趣味性
如何尽可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们长期以来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孩子们本身就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尤其重要。小学作业不宜枯燥、单调,而应当尽可能富于变化,保持内容的新颖独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作业中,可以让学生摘录课本中的精彩语段,也可以让他们假设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人物,谈谈自身的感受。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调动了起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学生乐于去学,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二)知识的拓展性
小学生的思维是最灵活的,其智力水平有很大的潜能,亟待开发。在家庭作业的安排上,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在学生把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但是对于数学理论及数学历史的发展,课本上几乎没有涉及,但这些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了解数学的发展及数学名人也可以使他们树立伟大的理想,增强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能让他们主动阅读并了解相关的数学名人,如刘徽是如何探索并发现十进制小数概念的?圆周率是如何而来的?哥德巴赫猜想指的是什么,等等。另外,家庭作业不要局限于课本基础知识,还应该安排一些技巧性的题目,以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
(三)自主实践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极大程度上是依托着阅读教学进行的。尤其是小学阶段,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多是以"课文"的形式出现,将语文知识予于其中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就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语文知识也随之展现并得到积累和丰富。如果要提高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增进情感体验仅仅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延伸与升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正是如此。那么如何开展拓展阅读呢?就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了。
一、向文本拓展是拓展阅读的基础
阅读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所谓"阅"者,看也;"读"者,品味、体悟。看什么,读什么呢?看书,品文本。文本阅读是小学阅读的基础性科目,文本的拓展可以从互文对照、课外阅读、填充空白三个方面入手。
1.互文对照拓展
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单独存在的独体,而是与许许多多的其他文本或知识紧密结合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称之互文。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无法自己达到自足的,其必然是要与其他文本相互交叉连接,又相互参照的。对于小学的中高年级而言,他们对世界乃至社会文化的认识往往不够,这就需要我们不能只单一的讲解课文,需要将其与外界联系起来,利用互文阅读来填补学生对事物认识的不足。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圆明园的建造历程、文化价值、恢宏气势或相关故事推荐给学生,虽然没有在课堂上进行互文对照学习,但是也使学生了解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当时圆明园的盛况,再来回顾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就更易理解更易深入了,这就与课文形成了的一种互文参照的关系。
对比式阅读方式也可以说是互文阅读的一种方式。在小学阶段,因其学龄特点,有许多写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都带有童话色彩或者语言诙谐,带有孩子气。将不同动物对比,或中西方笔下的动物对比,还有课外的一些写动物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同是写动物,手法必然不同,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不一样。在不同中寻求共同点,对比归类阅,将对比应用到课本学习和自主学习中,一下子理解和懂得了许多不同的知识,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更乐于学习。
2.课外阅读拓展
一个人的思想生长史,可以说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了解事物很大程度上就是从第一本识字书、第一本儿童漫画开始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自身还不成熟,社会经历较少,阅读就成为他们了解外界尤其是非直观能感悟到的外界事物的重要来源。课外的阅读指导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将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他作品以课外阅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的实现师生和文本、作者三者的立体对话。这样才能协助学生正确掌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能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向往。如《石灰吟(于谦)》一棵,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还有作者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激动心情,以及境遇,介绍于谦的生平故事,让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于谦的敬意,对这一种大无畏精神的敬意有感情地朗读文本,这就能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启发和情境创设作用。
3.填补文本空式阅读拓展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及其丰富的,丰富程度往往超过了许多成人。中高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较低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想象的能力和发展空间也大大提升了,这就需要我们依靠拓展阅读来正确引导。填补文本空式阅读,可以引导学生的想象,借以对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进行培养训练。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一课中,让学生想象小女孩的境遇,如果她的想象都成真了会怎样?这样的结局太悲惨了,如果让我们来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尾呢?这样的文本拓展,是为了空虚课文内容,让课文留有一定的余地,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感受情感,感受人文关怀,受到情感的洗礼,更是对学生进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二、向生活拓展是拓展阅读的必由之路
向生活拓展,就是让语文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使教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表现生活。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语文的阅读其实就是在阅读人生,在阅读生活,阅读就是间接的生活体验。如六年级的选读课文《林海》,就可以让没有到过兴安岭的学生们体会到树木、森林的魅力,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感。尤其是"踩在松针上......"等等感受更是学生们没有体验过的。写观察日记、实践活动纪实、社会调查报告、写书信、写游记等等都是在书写生活,同时对于此类文章的拓展阅读也是在阅读生活、记录生活、体验生活,让作文学以致用。将小学语文课堂和生活融合起来,让拓展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让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课内外有机结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可以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优化语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写作技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向学科拓展是拓展阅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士官教育;信息化教学;转型
第十六次军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是贯彻落实胡主席主题主线战略思想,全面加强我军院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此次院校调整改革后,我院由任职教育院校调整为士官教育学校,虽然培训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责任同样重大。士官学校,作为士官教育的主战场,在提高士官能力素质上担负着重大责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士官人才”和“怎样培养士官人才”这两个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是军队院校士官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既是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打底未来局部战争的客观要求,为此,要抓住第十六次军队院校会议给我校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紧贴“两个需求”,不断深化院校改革发展,加快士官教育信息化教学转型。
一、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抓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人才。
从目前部队信息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看,还存在较为突出的新装备新系统人才匮乏的现象,必须着眼未来装备发展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对士官人才队伍的新需求,更好地满足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对士官人才队伍的动态需求。
(一)树立信息主导观念
信息时代正在改变着军队,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方式。信息主导观念体现在作战方式运用和体制编制的更新上,更体现在军事人才的培养中。坚持以信息为基因、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人才信息化为目标,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更新观念,实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围绕信息化;在学科专业结构上,突出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体现信息化。
(二)树立“实战化”培养理念
按照“三个贴近”要求,采取如与重大军事演习绑定等嵌入式育人模式,努力探索与信息体系保障能力和体系管理能力建设相适应的士官人才培养路子。
(三)树立开放式办学观念
加速机关、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教育训练资源的综合集成和共享,进一步完善联教、联训、联考、联研的机制。
二、以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为抓手,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按照信息系统“栅格化组网、区域化保障、模块化编组、集约化使用”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推进信息教学内容的创新,加速构建以信息化训练为主线、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一)教育内容向信息化拓展
着重开发以信息科学为基点的专业教学内容,逐步构建部队信息化教学内容体系,促进受训对象建立信息主导观念;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途径,拓展和完善现有学科专业领域,充实、更新信息化知识教学内容,着力提高受训对象信息技能;以信息高效流转为重点,依据信息化作战体系,构建并完善支撑信息闭环的各环节的教学内容体系,着力培养受训人员的信息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置向信息化靠近
采取精选必修课、扩展选修课、多开讲座课等措施,使课程设置更贴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通信、指控、频管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方向课程。
三、以创新教学手段和条件为基础,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化教学提供“资源丰富、通畅快捷、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教学网络化、可视化和远程化,便于开展网上授课、网上指导、网上对抗、网上作业和网上评判。
(一)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依托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完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加大信息资源和作战数据的建设和管理力度;积极探索以信息资源促进教学手段创新的新举措。
(二)加强教学训练场地建设
为教学训练提供信息化的物质保障,努力实现“导调指挥自动化、情况显示模拟化、信息传输实时化、训练保障信息化。
(三)搭建信息对抗平台、探索信息化组训模式
以构建信息闭环、畅通信息流转为主线,依托模拟仿真、分布交互、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新成果,构建和完善军事通信对抗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实验室、指挥控制模拟训练实验室等信息主导条件下的训练环境,探索与未来信息化战争特点相适应、与部队信息化训练相一致的新型组训模式,采取网上推演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等方法,以侦察和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为重点,练指挥、练谋略、练战法,不断提高学员的信息作战能力。
四、以加强教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提高教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我校教学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对教员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加大教员培训力度
建立完善定期培训制度,采取岗前培训、在职进修、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及时对教员进行教学、研究基本功训练,为其专业素质发展提供机遇和平台。
(二)丰富教员任职经历
在加大院校教员到部队挂职锻炼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教员来源渠道。如通过教官制等渠道,把部队优秀人才、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员队伍中来,实现理论、实践与研究的有效融合,提高院校整体教学实力。
(三)提高教员科研能力
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持续提升教员的科学研究能力,以科研实践作为培养教员能力素质的利器,以科研经历作为教员贴近部队的保证,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员的教学资源,为教员践行有效教学提供可持续的“源头活水”。
(四)加大名师和教学骨干培养力度
充分发挥名师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与激励效应,利用现有资源,有计划重点培养基础好、能力强、有事业心的中青年教员,让有前途的教员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带动教员队伍整体实力的跃升。
参考文献:
[1]于正泉. 士官教育学[M].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9.
关键词:语文;诗歌教学;诵读;想象;联想;感悟;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61-01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歌,既有旧体诗,也有新体诗。不论是何种诗歌,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概括;想象丰富,感情炽烈,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声韵和谐,富于节奏感,具有音乐美;形式整齐,或大体整齐。在诗歌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品味和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代强调“诗言志”“歌咏怀”。“诗歌”有别于其他的文学形式,许多东西都是只能用心去体会。只有在对诗歌的阅读中慢慢体会,才能对其所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刻的理解。
(1)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诗意朗读。诗歌的语言比较凝练,诗歌的内容也充满诗意,是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是诗人内心声音的体现。诗歌在创作中通常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朗读课文的情感基调,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作者并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景,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同时对诗人的内心情感用心去进行感受,把诗人的情感用朗诵表达出来。在进行诗歌朗诵时,一定要情感充沛,字正腔圆。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读出诗歌的感情呢?我的方法是准备一台录音机和跟教材配套的磁带――配乐朗读。阅读时,同学们在音乐背景的引领下,身不由己地走进诗歌中,在乐曲和诗歌的融合中感悟,进而声情并茂地进行阅读。例如,教授《,你在哪里》时,先引导学生谈谈对的了解,再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抒发人民对怀念之情的诗。然后,播放配乐朗诵《,你在哪里》让学生聆听、体会,并注意这首诗的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音乐的美感,感受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读出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
(2)注重积累,反复诵读。学生不可能拿到一首诗就能迅速地有感情地读出来,要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出诗歌的大意,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学习《,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人民对的深情、热切的呼唤,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学生在跟读录音时,尽可能在具体生动的朗读情境中快速感悟出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朗读的规律,进而通过反复大胆的训练,模仿掌握朗读技巧。这样,学生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境,以及亿万人民无限怀念总理的深切情感。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把对总理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读出来。久而久之,他们也能将这些朗读技巧驾轻就熟地进行运用。
二、培养想象与联想的思维能力
(1)驱遣想象,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想象是一个人思维的拓展,想象的空间无边无际,诗歌中的想象能让文字描写更加鲜活生动,“意境”无限。诗人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通过诗歌的意象传神地进行表达。因此,学生在对诗歌进行朗诵时,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自由飞翔。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非常凝练含蓄,常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关键词语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没有想象,就谈不上对诗的分析。当然,想象要适当点拨,以免偏题。
(2)大胆进行联想,对诗人的心声进行感悟。倘若没有感情的投入,就不会有诗歌作品的诞生。诗人总是在诗歌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表达,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又是含蓄而微妙的。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自我形象,触摸诗人的心灵,并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就是诗人自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读懂诗人。例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同学们通过联想,让自己进入到作者所描写的夜景之中,这样就更容易感悟作者的心声了。
(3)教学生品味语言,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诵读诗歌,一定要对诗歌的韵味进行仔细的品味。诗歌一般言简意赅,情感丰富,诗歌就像一首经典老歌,越品味越有味道。比如,诗人贾岛所写的《题李凝幽居》中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作者在写作时反复揣摩,留下了典故“推敲”。一个“敲”字,让读者对诗歌的意境流连忘返。
三、诗歌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很多诗歌是对社会生活、自然风光的描述,通过诗歌,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自然美;通过诗歌,可以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诗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眼界放宽。审美教育与开发智力关系密切,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教育,并从中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学生从感知美的内涵到探究美的表达方式,到动口或下笔去创造美,不但可以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与想象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定要创新教学模式,对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进行运用。要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的诗歌素养进一步丰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生 英语口语 能力培养 创新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际的工具。因此,让中职学生能流利地开口说英语,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并能把英语正确、熟练地运用到国际文化、科技、贸易等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最终目标。
一、营造宽松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乐学敢说的信心
贝恩博士指出,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对自己教学的对象及其学习态度的了解、理解和关心。他们真诚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掌握自己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他们还善于寻找并欣赏每个学生的个体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无法取代的个体,具有潜在的取得成就的能力,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教师不仅是学生交际的合作者和协调者,还是语言指导者和课堂的管理者。教学活动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营造宽松气氛,把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对学生要抱有宽容之心,让学生懂得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获得成功的前奏。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从而树立敢说、乐学、能说英语的信心。
二、注重语感培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朗读和背诵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是口语能力的根本。口语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英语语感的强弱。口语交际活动包括听和说,听是理解和吸引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听是说的基础。
作为教师,应清楚认识到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必须首先有语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输入和积累。而要将语言材料运用自如,首先,要有语言材料的积累。积累储存须有大量反复朗读、背诵、记忆、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积累大量语言材料,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词汇、习惯用语、人文历史知识,并且还可以通过视、听多种器官参与快速地形成听说的能力。再者,朗读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爆、同化、重读、节奏等,能够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熟读的基础上,应再选择一些段落、名著片段等让其背诵,教师应利用一定的时间来抽查,以促使其朗读技能的熟练与提高。这样不但有利于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而且更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加强。其次,加强读、背,能形成快捷的语音、语流、语感。语音、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自然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语法错误。因此,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利用网络环境,创新口语教学方式,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1.口语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变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英语教材内容只是信息源,仅靠掌握几十篇
课文、对话就学好语言是不现实的。要突破课本框框,使语言天地广阔起来,就要进行大量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网络环境正好给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因为网络世界里不仅具有大量的英语口语教学资源,还可以在其中采用超级链接方式,下载有效资源,并使之与教材内容配套,便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容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快捷地提供大量、直观、立体的语言材料,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悦耳动听的教学音乐,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更协调的发展。
2.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的操作
(1)课堂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听说机会,维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我们实施网络英语口语教学,就应把围绕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这一网络教学的核心优势作为优化英语课堂的关键。因为在网络中,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元素构筑成的立体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教师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便捷地创设出切合教学设想的教学情境,来引入课题,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运用新知,巩固新知,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的和谐发展。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制作“Refusing to give permission”英语课件时,教师可以设计粗鲁的拒绝方式、礼貌的拒绝方式、委婉的拒绝方式、含蓄的拒绝方式、幽默的拒绝方式,让学生体会拒绝的艺术,拓展思维。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2)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环境,我们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训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和舞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口语自主学习就变得简单了。人机交互的口语训练、学生自我测试评估口语水平、老师布置口语作业、学生完成口语作业、老师批改口语作业都非常方便。老师可以布置学生预习,鼓励学生上网搜索、下载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局域网,让教学信息互联互通。学生在课后可以直接从资源库调用资料进行自学。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大程度上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多姿多彩,使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随之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在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教学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不断积累知识、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互动、教学策略、考试与评价等方面[1]。它至少具有以下内涵: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才有相互交流,师生互动[2, 3]。
目前的研究中对研究型教学的一般性探索较多,但关于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方面的研究工作还较少,构建物流类专业的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以及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对提升物流类专业本科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物流类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与一门课程或一位老师进行研究型教学相比,一个专业的研究型教学体系要复杂得多,受到的制约因素也更多。物流类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制约因素包括学校的定位、学校教学管理的理念、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水平、物流学科的特点等几个方面。
1. 学校定位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专业整体实施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研究型教学主要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所特有的一种教学模式。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尤其能通过科研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带动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在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和对学术规范的掌握,同时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另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都有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学分要求,具有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2. 学校教学管理理念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专业的角度开展研究型教学,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方面提供支持和支撑。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投入,例如教师对学生在研究型教学中考核材料评判的投入、教师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外的投入、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材料的投入等等,如何衡量教师的这种投入成为影响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型教学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执行情况、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等都影响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态度。从学生的角度看,研究型学习不一定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且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的,因此,学生取得的研究型成果如何认定,如何与学分、评优、评奖、免试研究生等挂钩成为影响学生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投入程度的重要因素。
3. 教师能力和学生水平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从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能力主要是指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和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的能力。从事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经历,能把自身的科研经验和体会融入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主要指教师角色转变的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习的推动者的角色转变,并最终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提供学习建议,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在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引导和指导,并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面的考察,而应该涉及知识、技能、能力以及行为等多个维度,而且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有把自己亲自参与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合理地分解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合理设计问题,设置适应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难度,学生才会有兴趣和毅力去深入研究型教学过程。从单门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来看,学生水平不应是研究型教学的影响因素。但从整个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角度看,学生还是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与能力。因此,从物流类专业的角度看,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师是否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较好的教学能力、较好的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的能力以及学生具有的一定研究水平将直接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广泛和深入的开展。
4. 物流学科特点影响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物流类专业把培养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作为目标,根据美国学者Murphy和Poist的定义,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商业、物流和管理三大类技能。Murphy和Poist把商业、物流和管理三大类技能分别细分为36、18和36种具体技能。根据问卷调查研究表明,三大类物流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管理技能、物流技能和商业技能。传统管理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是计划、组织、动机、解决的问题能力,传统物流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是交通和运输管理、库存控制、仓储、订单处理,而在传统商业技能中,运输和物流、一般商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战略管理最重要[4]。从上述各项技能看,很多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很难通过课
堂教学直接提供给学生,而研究型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这些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不同于单门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从物流类专业的角度构建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体系,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研学等教学方式,并且需要协调这些教学方式形成体系。根据物流类专业的特点,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由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和自主研学体系组成,形成课堂内外一体、理论和实际并重、学研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场所,物流类专业的所有专业课都可以开展研究型教学,只是在研究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根据课程特点有所不同,研究型课堂教学为研究型实践教学和课堂外自主研学提供基础;物流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实践教学处于物流类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环节进行验证和体会,研究型实践教学为研究型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背景和案例;而课堂外的自主研学需要综合应用研究型课堂教学和研究型实践教学中所学知识,为部分优秀学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了平台。因此,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研究型教学体系是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和课堂外自主研习体系的有机组合和有效集成,需要对整个研究型教学体系进行统一设计和规划。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由物流类专业的导论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物流专业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以及物流研习课程的教学等组成;物流类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由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的研究型教学组成;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由开放式教授论坛、专家讲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和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组成。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从时间安排上有机结合,物流导论课结束后是物流认识实习,物流专业课程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结束后是物流综合实践,而物流研习课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提供指导,课堂外自主研学贯穿了整个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并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研究基础,从而构成了物流类专业一体化的研究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三、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实施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涉及多门课程、不同的实验实践环节和多种课外研学方式,根据研究型教学内容不同,由浅入深合理安排研究型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适应研究型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在实施过程中很难用统一的标准,但基本流程是相同的。这一流程包含了课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考核方式设计等环节,对每一环节制定基本要求,有利于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规范。
1.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时间安排
实施研究型教学一般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物流导论类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物流认识实习安排在物流导论类课程结束后将开始专业课教学前,可以放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后期或三年级第一学期初,这一阶段也可以安排些开放式教授论坛和专家讲座。在整个三年级,主要以物流专业课程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为主,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申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参加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到三年级与四年级之间的暑假可以安排物流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安排物流研习课程及综合实践教学,到四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课型设计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包括了研究型课堂教学、研究型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自主研学,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地点可能不同,有些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有些是在实验室完成的,还有些是在企业、实习基地完成的;不同教学内容安排的时间也不同,有些是在正常学期中完成的,有些可能是在假期中完成的或需要利用部分假期时间。因此在课型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各自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课程类型,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在物流类专业研究型课堂教学体系中,基本课程类型为讲授讨论课、双语课、研讨课,像“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运营管理”、“物流经济学”等专业课程主要采用讲授讨论的方式,有些课程可以根据教师情况用双语教学。而物流研习课程应该属于研讨课,是以教师完成的大型项目提炼的案例为基础的,因此教师讲授的只是案例的背景和对问题的描述,需要小组学生自己交流,用较多的时间通过案例分析去提出问题,在学期中间需要对拟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帮助完善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到学期结束时需要小组每个学生进行答辩并讨论,因此这类课程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和学生的大量工作是在课堂以外进行的。
在物流类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中,课程实验不是单独的课,一般是某门专业课程的一部分,要与专业课程的研究型课堂教学相结合;课程设计是学完相关几门物流专业课程后在物流实验室进行的综合性设计,课程类型属于综合课程,需要综合应用其他课程中所学知识;认识实习和综合实践的目的是熟悉和深入了解企业实际,一般是带着问题进行的,因此课程类型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而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所有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需要提出相应问题进行研究,因此课程类型既是综合课程,也是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
课堂外自主研学体系不是传统的课程,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中,但随着研究型教学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会把这些课堂外自主研学列入将来的学生培养计划中,从课程类型上看,这类课外自主研学体系属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或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
综上,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课型设计如下表所示。
3.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教学过程设计
研究型教学的显著特征是以专题、问题和项目为出发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和明确问题,通过调研、收集资料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在小组和课堂的讨论、辩论中对实施方案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完成设计。因此,研究型教学过程必定包括确定问题、开始研究和形成结论几个环节,各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是提供相关素材,下达任务,明确要求和目标,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要求,收集需要的资料,通过自主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报告。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及学生的活动如图2所示。
对于讲授讨论型和双语型课程,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有时可以结合开放式教授论坛和专家讲座内容,在不同阶段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不同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分组讨论或课后作业提出解决方案,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路,当堂或在下堂课中队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并举一反三,延伸和拓展问题,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的习惯。
对于研讨课,教师要在学期开始时让学生对所有案例有总体了解;然后把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选择一个案例,用两周左右时间熟悉和研究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提出学生自己的研究问题;让每组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拟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思路,其他小组的学生一起讨论提供建议,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当引导和规范,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案;再用几周时间让学生根据研究方案完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答辩,教师给出该案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解决思路,通过比较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对于课程设计这类综合课程,教师要在提出若干设计任务,明确每一个设计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并告诉学习完成这一设计需要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这些知识点,做好基本准备;然后学生根据分配的设计任务收集所需资料和工具,开始在实验室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设计;最后教师点评学生完成的设计,指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之处。
认识实习、综合实践这类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开始时明确问题是关键,要让学生知道通过实习、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去达到目标。由于实习、实践是在企业进行的,因此教师要提前与企业实习、实践指导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告知实习、实践目的,寻求企业指导人员的帮助。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学生、企业指导人员联系和协调。完成实习、实践后,让学生报告实习、实践体会,分析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让学生思考如何去缩小这一差距。
对全国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设计(论文)这类既是综合课程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等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由于是导师指导下进行的,从开题到中期检查到最终答辩等教学过程基本上可以沿用指导研究生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做最重要事情就是帮助学生依据自身能力合理选题,教会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4. 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考核方式设计
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研究型教学课程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在课程开始时明确考核方式。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中不同课程的要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推进考核方式、方法多样化。
对于讲授讨论型和双语型课程,考试成绩由试卷成绩、平时大作业、课程论文、实验报告、抽签回答问题等综合构成;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出题,变应试过程为研究学习过程,题目要符合教学大纲、覆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出题的思路明确、参考答案正确、有一定的难度,强调题目的原创性、综合性,并要求对所出题目就其知识点、出题思路、创新性、参考答案进行答辩。
研讨课和综合课程一般是分组完成的,并且需要答辩,因此成绩由研究报告书面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按比例构成。提交的研究报告中给出每位成员对报告的贡献,根据贡献大小确定成绩;答辩成绩根据每人答辩情况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打分,答辩时要重点考察每位成员对报告的贡献是否真实。
认识实习和综合实践这类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提交的实习、实践报告是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企业指导人员对学生的评价也是考核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评价有统一的标准,一般由指导教师的评分、论文评阅教师的评分和答辩小组的评分加权构成。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跨国联合工程实践项目等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是学校或院系统一组织的,一般要组建若干教授组成的答辩专家组,通过答辩由答辩专家组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总之,研究型教学的考核应从以知识测量为主向以能力测量为主转变,要多角度、多层面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教学的考核体系应是一个多样化、过程式的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崔军.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8(1):103-105.
[2] 赵韩强,赵树凯,余沛明. 浅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 高等理科教育,2007(3):101-104.
[3] 汪蕙,张文雪,袁德宁.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兼论创新性教育过程化[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16-18.
【关键词】素质教育 综合创新训练实训课程 改革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教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大都以理论课程讲解为重点,这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学生能够获取到非常高的学习分数,但是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能力缺失。由此,综合创新实训课程被提出来,并在不断改革,这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改革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下面将重点阐述创新训练目标、意义以及改革内容。
一、设置综合创新训练课程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对人才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高校不断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我国在2010年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改革,在项目中将10年卓越培养目标纲要制定出来,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变革与发展,是传统教育向工程教育转折的一个举措。工程训练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作为中心,更是培养优秀工程师必不可少的途径,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创新训练课程改革方案被提出来,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训中提高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1]。
二、综合创新训练课程教学目标
很多技术类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比如,某航天大学工科专业开设了几门必修课,这些必修课融合了电控、机械方面的知识与技术指导,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非常强。课程建立在工程训练基础上,融合机、电、控等专业设备,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通过学习这些课程需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系统工程的认知与操作,熟练运用电控一体化技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运行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综合创新训练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一)改革教学内容
过去,工程类教学一直将机械设计作为重点,为了达到课题目标就会不断加强设计教学内容,但如果课题智能化强仅依靠机械工程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增设了监控与电控两项技术内容,课题学习不再单纯以机械设计为主,使学生各方面知识得到均衡发展,实践技能掌握更多[2]。
(二)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学生制作课题的方式,其他学生仅对内容进行创新训练,而将“个性化培养”作为改革的实训模式与核心内容,就是学生先申报一个课题,可以是教学科研课题,也可以是课业的拓展课题或者企业科研项目,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指导教学,使学生独立完成课题方案设计、硬件设计等,能够自主调试与测试软件、系统。在完成以上实训以后总结实训方法、知识,完成论文编写与答辩。
四、对改革综合创新训练实践未来发展的思考
即使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已经成为机电学院的一种创新体系,也是重要的实践训练基地,但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设计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设计实验的条件以及实验管理都需要不断完善,进而从实验为主转为探索性实验模式。要想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就要先对过去“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思考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将课程体系创新实验条件及其相关实验体系建立起来,先将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学科相关实践环节打通,更好地依据机械原理对机械设计和创新实验条件进行完善,使机电产品设计课程体系关联的实验系列开设出来,比如,驱动部件设计、机械装配、驱动部件设计、传感器测量技术、控制器接口技术等,还要掌握控制编程制造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获取更加系统。
其次,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比如,自主研发或者设计,体会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更好地掌握机电系统运行与装配方法[3]。比如:SPCE061A单片机音效彩屏液晶显示贪吃蛇游戏:这是一款益智类游戏,主屏幕显示一条贪吃蛇,随机获得食物,游戏玩家可以操作键盘对贪吃蛇的方向进行控制,每吃到一个食物便增加相应分数,一旦贪吃蛇碰到边界,游戏便失败。游戏使用了单片机功能,贪吃蛇每到一个位置计算坐标;两个键盘玩的游戏是创新内容。项目创新总结:在完成了项目研发以后,学生要对项目做出总结,学生运用了在综合创新训练实训课程中学习的知识与操作方法,边研究边查阅资料,逐步分析各个研究难点,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游戏制作[5]。最后总结出:“获得的创新想法来源于实践,创新成果服务于实践。”
五、结束语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探讨了综合创新实训课程的意义、课程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改革方案。可见,素质教育改革下只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与工作,使教学改革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牛锁良,李平,张纪勇,等.基于“培养创新思维”的线切割实训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31-34.
[2]邵文冕,都维刚.电气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8):179.
[3]安健,张鹏,赵媛,等.舞中医知识与文化底蕴双翼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访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张伟荣教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7):1-4.
关键词:少儿;声乐;教学
少儿声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首选的一门艺术形式。它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来激发、挖掘、培养热爱唱歌的孩子自身潜质与兴趣。因此引导和培养少儿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声乐基础,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是少儿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少儿声乐对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荣誉感、纪律性、团结合作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总之,少儿声乐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让儿童从喜欢音乐到热爱音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少儿歌唱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的心理状态。它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所谓直接兴趣就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外部特征发生的兴趣。是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或内容在感官上产生的一种新异的刺激。这种刺激反应表现为强烈但比较短暂。间接兴趣就是人对活动的结果及其重要意义有着明确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兴趣。对于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心理发育、知识水平、接受与领悟能力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对他们来说,兴趣的激发主要在于直接兴趣。当孩子初学声乐时,听着美妙的节拍,认识新鲜的事物,他们总是能愉快地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外在的干扰就会让他们丧失保持兴趣的持久性。所以,作为教师,就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及方法。
1、赏识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少儿在练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鼓励是孩子坚持学声乐的重要动力。
2、激发求知欲。可以不断为少儿设定学习目标。激发他们自身的求知欲望。求知欲一经激发,会促使他们对学习声乐过程本身发生兴趣,从而提高效率。
3、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有兴趣的教学方法。少儿的兴趣转移很快,枯燥的教学计划会导致幼儿失去耐性。所以,一定要制定新颖有趣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少儿声乐的教学有别于成人,教学中往往要针对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课程的内容,逐渐激发他们对声乐的热爱。对少儿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对声乐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再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他们在技巧及能力上有所提高。
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指出:“学习一定活动的爱好,导致能力的锻炼和相应的发展,发展了的能力在活动成功上有积极作用,而成功又反过来‘强化’爱好和兴趣。”可见,兴趣爱好能激发活动的自觉性,有助于个性心理特征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
二、注重氛围,因材施教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训练少儿唱出优美的歌声,并且还要加强少儿在歌唱中表演和形体的有机结合,使少儿获得声、情、形并美的新体验。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进行严格的要求与指导,使他们逐渐达到声情并茂、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的过程是以心理感受为基础,以心理状态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在不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最容易坏嗓子。由于歌唱器官是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的状态下才能灵活自如,使不必要的部分保持松弛,形成紧张与松弛的平衡。这样可以培养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耐力和持久性。所以在唱歌前,要制造出良好的歌唱氛围和环境,让少儿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歌唱状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激励少儿,抓住他们点滴的进步加以表扬,让学生始终维持那种高涨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的歌唱状态。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因为少儿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如嗓音条件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心里特点不同、学习声乐的起点不同等诸多问题。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少儿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曾经,我教过一个幼儿,他经常唱歌跑调,经过几次上课后,我发现他分辨音准能力不是很好,于是我对他进行了将近半年的听觉训练,之后,他的音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见声乐是可以后天训练的。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扬长避短,收到奇效。
三、培养少儿体验音乐情感
目前的少儿声乐教学在半专业化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训练的基础上注重了儿童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陶冶。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传授“声”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将情感教育积极有效地渗透于声乐教育之中,使他们在体验美的过程中引发内心的情感而全身心的歌唱。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主张:“不要从智能和理性的方面去接触音乐”。他认为音乐学习要让学生受到感染,而不是折磨,将情感培养融入教学,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少年儿童的年龄小、阅历浅、生活经验不丰富,情感内容较单薄,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都处于形成阶段。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各种适合手段对孩子的情感进行培养和体验。
首先,通过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诠释作品的内容底蕴来激发少儿的情感。每一首音乐作品总要揭示一个主题,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个侧面、时代精神。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演唱一首新歌之前,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该作品的风格、创作动机、创作背景、歌词的内容、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音乐的点,包括哪个地方旋律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点等,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歌曲情感的体验和钻研精神。同时,引导他们正确的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深刻的感受歌曲所要抒发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地分析和掌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作用。
其次,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范唱和表演,进一步激发少儿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反复演唱要教授的歌曲,让少儿体会其中的感情,找出表现这首歌曲的唱法,通过范唱和表演引导少儿感知、享受歌曲中的美,激发他们想演唱的欲望。
最后,创设情境,通过特定的情感氛围来强化学生的情感。在少儿声乐教学中,教师常用“以情带声”这句话来启发、指导学生歌唱。为了使少儿产生这个“情”,教师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抓住特定的情感氛围,来强化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情感氛围中,直接体验特定的情感。
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比其他艺术影响更为迅速、更为强烈,常常是几个乐句、几句歌词、几个音符就能使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发生变化,产生情绪,引起共鸣。
总之,少儿声乐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们只有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不断运用声乐表现的新理念,发掘并拓展他们表现潜能的空间,让他们通过歌唱表达情感,使其审美能力不断得到培养,实现声乐教学的实质性价值,真正从声乐的表演中享受到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作者单位:鞍山市千山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71-02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属于一种最精致、纯粹、优美的文体,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情趣,它通过凝练精美的文字,展示了一个广阔无限的意境和空间。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看出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低,更可看出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和文学功底。可见,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情感和意境美,提高古诗教学水平。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古诗教学方式
目前很多学生阅读面较窄,阅读量也较少,这极大地影响到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按这样的模式进行:读古诗――教师逐句分析诗句意思――写出诗句意思――生背古诗、背诗意――抄写古诗――默写古诗。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怎样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开辟古诗教学的新天地,就成为教师的一大课题。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优化朗读训练,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通过抓字眼,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活动。“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对于语文,尤其是对古诗词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古诗词的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诗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教学。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或道德观念。每教一首古诗词,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体味作者丰富深沉的思想感情,进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例如执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教师从情感的角度引发学生理解作者背井离乡,经历了人世沧桑,终于叶落归根,但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凄凉无奈的思想感情。
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少小”至“老大”,岁月长久,期间有几多翘首,几多等待!但终于回来了,漂泊的生活终于有了尽头,这是何等欣喜!
师:“乡音无改”是自己乡情的真实流露,也是老大回乡,叶落归根的原因。但自己“鬓毛”已衰,青春已不再来,这是多么可悲啊!
师:下面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明故乡的民情风俗依旧,故乡人民好客热情依旧,但可惜彼此互不相识,形同陌路之人,更勾起自己的沧桑之感。
这些深沉的感情,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真地体会和感受。
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领会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会诗词中创设的意境美是诗词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这也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目的。领会作品中的意境美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学生抓住构建意境的物象展开想象,实现意境的重现和重建。
例如在教张籍的《秋思》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见秋风、意万重、匆匆、又开封”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是什么引起诗人的思念?是秋风?秋风无形,何以能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秋风、柳条等是诗人寄托思乡的物体。在这首诗中,诗人见到的是什么?生纷纷回答:诗人见到的是落叶、是大雁南归。是啊,这落叶归根,大雁南归,不正是诗人的思绪的表达嘛!这“见秋风”足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意万重”指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多。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哪些呢?他离开家乡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来,诗人在思念谁,他想对谁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小组相互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
“又开封”是指将信封再次打开?这只是个细节描写,通过这个细节,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你就是诗人,你可能又在想些什么?
通过诱发学生想象,领会古诗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字字珠玑,句句瑰宝,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知诗词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首先要求学生初步朗读,读准节奏。诗歌的朗诵有明显的音乐性质,无论新体诗、旧体诗,都要讲究节奏,或整齐划一,或长短不一。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其次要进行表情朗读,体会情感。这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读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其中“洛阳城里见秋风”这一句在朗读时,“见秋风”可以读轻一些,读得缓慢一些,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意万重”可读重一些,特别是“万”字,还可拉长声音,使人觉得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多,但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说起。再次要反复朗读,以至成诵。学生如能熟读成诵,那么诗词的语言将会是学生自己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运用整理,将诗词的语言融会贯通,化为己用。
五、拓展知识,丰富积累
每一首诗词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都凝结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但有时不同的诗当中所凝结的感情和构建的意境有相似之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由此及彼,把不同诗词中的某些共同点找出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加深理解。我们不能每教一首诗就只局限于在这首诗中进行纵向剖析。同时我们还要进行横向联系,将不同诗词中的某些共性找出来,让学生在联想比较中加深印象。
例如教吕岩的《牧童》,这首诗中的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可联系栖蟾的《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也可联系雷震的《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因为这些诗句所创设的意境有相似之处。通过牧童、牛、短笛等物象展现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关键词: 中学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把历史学习从枯燥、沉重、乏味、被动转变为轻松、简单、快乐,是一个值得历史教师研究的教学问题。本文认为要实现历史有效教学,就要贯彻“以人为本”、“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理念,科学理解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评价改革。
一、重新定位有效教学的起点,结合学生现实状况
将有效学习的起点定位在学生自身已有生活经验,视其为课堂教学第一位的教学资源。当然,教学效率要从这点出发,以求学习结果向学生实际生活延伸,以便他们获得更大拓展、迁移和持续性发展动力。基本方法有四:创设生活化或基于学生常识性经验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形成自然联系;营造自由开放的、平等信任的心理状态,通过合作、对话、全员参与的积极评价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自然学习情境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赋予学生自由思维和想象空间;沟通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加学习的生活意蕴。
二、建构情感体验策略
体验是一种内化了的知识经验,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知识经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指在价值观养成方面的有效性,通过正确处理这种知识经验。建构情感体验可从两方面进行。
1.实施情境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营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教学内容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有明显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疲沓”情绪;浅化课文难点,便于理解;拨动学生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训练,利于导行。
2.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历史顾名思义就是过去人类生活的纪录,但历史不仅是过去。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建构起学习历史的理性思维,仅停留在感性思维上,如果只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接受到的只能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至于怎样和现实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另一回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学会运用知识,是有效教学的目的。让历史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立足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生活出发,视野从身边拓宽到全方位。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真实,才会产生了解历史的欲望。
这样,“体验”的内涵从外在感官的直接经历巧妙迁移到内在的精神震撼,并为教科书内容注入具有生命意识的经验。与此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主动建构历史意识打下基础。
三、有效教学让学生感受历史探究的愉悦
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应该是自然和轻松的,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宽容、鼓励,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新课改下,要求课堂是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生和老师地位平等,都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老师不再自顾自地满堂灌,而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感受,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二是来自教师发自内心的欣赏。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可以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评价表达出来,平时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很好”、“正确”、“给他鼓掌”等单调语言。如果让语言充满人情味一些,教师的感情更真挚一些,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真诚沟通、平等交流的平台。学生体会到的将是探究的快乐,获得新体验的快乐,得到欣赏的快乐。好课是教师精心设计与学生愉快合作完成的,是大家共同创造的结果。高效的教与学的过程是经历者身心愉快的感受。
四、有效教学的拓展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内力
课堂凸显教师的个人特色。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用知识丰富学生,用自己的逻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必须先把自己变成一条溪,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修炼自身内力。同时,要与时俱进,让学生把过去历史学活了,教师就要把历史讲活了,赋予历史一些鲜活的东西。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件常做常新的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敏锐,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在现代生活中接受古代文明的灿烂、在古代文明的学习中找到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
五、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立足使学生学得轻松、开阔、活泼、生动,拓展课程资源,开设校本课程,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渠道。诸如指导学生组织读史主题班会、历史活动周,引导学生阅读历史通俗读物、名人传记,谈谈对某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体现学生独到的见解;开设历史选修课,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国古代科技史》、《影响世界历史的百位名人》等,让学生自由选择,既有助于历史学科课程与潜课程价值的实现,更因为它具有的研究性、自主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深受学生欢迎。同时,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之一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其信息量大、传输快、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历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但在具体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网络资源只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追求课程资源的丰富、新奇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9.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128-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谈几点体会:
1 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自学精神”
学生有了兴趣,懂得了方法,明确了方向就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学生就不会依赖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所谓“自学精神”是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和具备自学能力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而决不中止自学的一种意志品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指导、督促、批评、表扬外,有时还须采取持久而耐心的训练。如:坚持写日记,写周记等。总之,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所以要教会学生自学。再加上语文这门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适合自学,容易自学。
2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固然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但仅有科学的方法而无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不够的。学习语文,要掌握的东西很多,非花九牛二虎之力不可。做老师的总喜欢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教育学生,用“悬梁刺股”,“磨棒成针”等故事来启发学生。这当然也有必要,但是,道理讲了一大堆,故事讲了一大串,一些学生仍“苦”不起来,始终学不进去。此时,我们就要了解青少年的特点,把他们从“乐嬉游”引导到乐学习上来,使一般的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我们说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绝不是说可以撇开语文教学目的于不顾。而一味地说笑话,耍滑稽,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造情境让学生领略,不断地获得新的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经常处于好景在前的心理状态之中,就会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有劲,遇到难题也非攻克它不可。这就是“不教”的开始了。
3 通过知识迁移,培养思维能力
知识是思维赖以活动的基础,各种知识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让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去,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来,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嫁接,架设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知识的迁移,即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例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首词以后,将苏轼根据《渔歌子》改写成的《浣溪沙》一词的内容打乱顺序:A、自庇一身青箬笠,B、西塞山前白鹭飞,C、相随到处绿蓑衣,D、桃花流水鳜鱼肥,E、斜风细雨不须归,F、散花洲外片帆微。要求学生理清苏词的顺序。苏词是对张词的改写,用的词牌名是“浣溪沙”,共六句,其中有三句与张词相同,有两句与张词相近,对照张词,这五句的顺序基本上可以排列出来。但还剩一句,无法安插,这就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揣摩。从内容上看,这句写的是背景,应在前面交待,可以断定属上阙;再从形式上看,学生学过用“浣溪沙”词牌填的词,应知道“浣溪沙”上阙是三个七字句,这句放在上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该放在什么位置呢?从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视觉是由上而下的,景物顺序应是山、鹭、洲、帆、水、鱼;另外,这句与“西塞山前白鹭飞”对偶,可以确定,它应该放在第二句的位置。通过迁移,学生就清楚地了解了苏词的顺序,从而实现迁移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在实现迁移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更要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其它学科知识,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的创新体验。
4 激发想象空间,挖掘创造源泉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
4.1 通过指导观察培养想象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是发展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过程中,既要教给观察方法,又要启发学生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如指导观察蜜蜂,可以想到蜜蜂勤劳、无私奉献的特点,由此还可以想到勤劳、无私奉献的人民用智慧的双手进行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过程 学习方法 重视
“重结果,轻过程”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所谓“重结果,轻过程”就是教学中老师只满足于学生能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而忽视看引导学生在得出正确答案之后,再回过头去认识自己合理的学习过程,纠正自己不合理或事倍功半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要学生回答正确,老师便满意的说一声:“说得很对,请坐下。”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而没有因势利导再进一步探讨下去。很明显,这样的教学仅仅是为了传播语文知识,解决某个疑难问题,而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正确并不意味学习方法、思维过程也完全正确。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之后,让该学生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使老师和其他同学都了解他的答案是怎样得出来,并对于这一思维过程是否合理进行评议,纠正不合理的或不完全合理的思维过程,肯定合理的思维过程,帮助学校总结解答这类问题的规律,归纳学习方法,使知识转化为技能,这就达到了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课程标准也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及的三个维度之中的一个内涵,把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方法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如十一册课本《草原》一文中有句话:“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老师问“这个句子中的‘茫茫’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这类的‘茫茫’是模糊不清的意思。”老师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正确之后要把问题引深一步,让该生说说这个句子中国的“茫茫”是“模糊不清的意思”这一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如果该生的思维过程是合理的,这就说明他已经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让他通过口述再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仅是对该生进行了强化训练,是使他对这种解词方法印象更深,今后运用得更为熟练,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口述,把这种正确的解题规律、良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其他的同学,使全体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假如该生说不清自己的思维过程,讲不出为什么“茫茫”是模糊不清的意思,那就说明他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很可能是凭空猜想,“瞎猫撞上死老鼠”。老师更不能就此罢手,而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对“茫茫”一词放到句子中去寻找答案,想象用哪种解析合适。学生只要认真思考就不难发现:这个句子前面说“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后面的“茫茫”如果解释成“辽阔宽广”,前后意思就矛盾了,“一碧千里”的草原怎么又说并不“辽阔宽广”呢?如果吧“茫茫”解释为“模糊不清”,教师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天空是那么晴朗,空气是那么清新”,因为天气晴朗没有雾气,空气清新没有尘土,故而远处的境外看得十分清楚,一点也不模糊。一经教师这样的启发,学生便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门径,掌握把自此的几种解释放到原文句子中检验、联系上下文看看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的解词方法。
如果学生的回答答案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能简单地说:“错了,坐下再想想。”应启发他怎样去想,引导他自己去寻找错误的根源。找到了错误的根源就是找到了由已知到新知的正确结合点,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例如:在解释“苦味难食”中的“难”字时,如果学生说:“就是困难、不容易的意思。”老师可用“归谬法”启发学生,让他将自己所选取的释义放在语言环境中检验一下:“味苦困难吃”、“味苦不容易吃”,他会反向这两种说法都不对。学生发现这种的解释句子说不通时也不难想到应是“味苦不好吃”,这下不仅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句中的“难”字的意思是“不好”,同时也纠正了学生部正确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生方法。试想仅满足学生能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或简单否定学生不正确的答案,而忽视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中间将造成多大的疏漏?
当然上面所举的只是知道学生解词学句的例子,知道学生探讨作者思想感情、人物性格特征、归纳中心思想或解答其他问题,也应注意启发学生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后,必须让他说说为什么这么想,是用什么方法归纳总结的,通过解决为什么这样思考的同时,教给其他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扩大。
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回顾自己学习过程这种自我认识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的体验和反省,体会到掌握学习方法的好处,激发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兴趣,养成认真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
(2)伴随着由于掌握了合理的学习方法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等等),有构成了季后智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3)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对自己所运用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的思维过程。它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教训,使学习过程不断催于优化,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