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普通话的诗歌

关于普通话的诗歌

时间:2022-03-18 04:4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普通话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普通话的诗歌

第1篇

一、注释编排不合理

1. 《芦花荡》中“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句中的“泅”应读“qiú”,课本在《芦花荡》中未注音,而在《观潮》中却注了音。应注前句,而在《观潮》中不注。

2. 《登岳阳楼(其一)》中已对“徙倚湖山欲暮时”的“徙倚”注为“徘徊”。而在《野望》中又对“徙倚欲何依”中的“徙倚”注为“徘徊,来回地走”。重复注释,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应删去后注。

二、注释错误

《观潮》中有“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句,注释将“既望”注为“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笔者认为此注释是不妥的。

“望”是指月球和太阳在地球前后正相反的时刻,此时月球完全面向地球,我们看到的是一轮满月。“望”可以发生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在近地点速度最快,在远地点速度最慢。即从初一“朔”到“望”之间,若月球过远地点,“望”就要后推,有可能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若月球过近地点,“望”就要向前提。因此根据天文现象,人们把农历大月的十六日和小月的十五日都称为“望”,并不是课本中所说的“农历十五日”。“既望”是指“望”后的第一天,即大月的十七日,小月的十六日,并非课本所统指的“农历十六日”。

三、多音字辨析失当

课本将《归园田居(其三)》的“道狭草木长”加注为“[草木长(zhǎng)]草木丛生”。显然这是把“长”字当作动词注释了。

从陶诗的下句“夕露沾我衣”,可见诗人当时感觉草木太长(cháng),若是草木短一点儿,也不至于让“夕露沾我衣”了。是嫌草木太长的意思,怎能理解为动词呢?再从全诗来看,与诗中“草盛”、“荒秽”一样,“草木长”正恰当地反映了劳动的艰辛,从而反衬出全诗的点睛之笔“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凸现诗人的高尚人格。而如作动词理解,则不利于与一般赞美田园风光的诗句相区别。

再者,诗歌常把相同结构的句子放在一起,使得诗歌的形式更整齐,意境更优美,音韵更和谐,读来更具美感。本诗中的“草盛”和“豆苗稀”都是由名词和形容词构成的主谓短语。同样,“道狭草木长”也是由两个这样的主谓短语构成的。这两句诗采用了古代五言诗常用的特殊本句对偶形式。正如“豆苗”的后面不宜使用动词一样,“草木”后面的“长”字也只能理解为形容词。

所以,“长”字应读“cháng”,当形容词理解,释义也应为“草木很深”。

四、违反《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

《观潮》中有“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句,注释将“骑”注为“jì”。

其实,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审定“骑”字的读音为“qí”(统读)。《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说明部分第二条是:“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可见,“骑”字的读音应遵循《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的读音,课本的注释是错误的。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审核通过并公布的。三家联合公布的“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指出:“自公布之日起,教育、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音、标音均以本表为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是1985年12月27日公布的,今天的语文课本还违反其规定注音,这对规范学生的语言极为不利,希望编者重视这一问题。

五、异形词的规范问题

“想像――想象”是一组异形词,虽未被收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加以规范,但也不至于在本册教科书中“各据一词”,甚至在《老王》这篇课文中也不统一。如:

第77页: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第79页: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第2篇

关键词:医学类院校;语言文字工作;探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73-03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是评价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样,语言文字工作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医学类院校共计186余所,占高校总数近10%,有着很大比重。在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语言文字对于医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与病人沟通交流,如何书写医嘱等,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帮助。对于综合类、文史类院校,有着文科基础,有利于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而医学类院校专业性强,学科相对单一,缺乏文科基础,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医学类院校如何开展好语言文字培训与测试工作很值得探讨与研究。

一、医学类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现状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对于大学生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加之医学专业课程繁重,留给语言文字方面的时间就不多了。以河北省为例,省内医学类本专科院校共计11所,这些院校中具有独立设置的语言文字管理部门的几乎为零,均是挂靠在教务处管理,而拥有专职的语言文字管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上至领导、下至工作人员,对于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还是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认为语言文字工作就是普通话测试,而且这种考试可有可无,进而导致医学类院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开展不尽顺利。(内容较少,应做一个调查表,补充点内容,可与我校现状综合在一起写)

二、我校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状况

我校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省属骨干大学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普通类在校学生1.2万余人,专业学科覆盖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七大医学门类。和其他类医学院校一样,我校专业课业繁重,人文社科类课程开设较少,总的来说人文素养氛围不是很高,对语言文字工作做得最多,也相对好些的是普通话测试工作。普通话测试我校开展较早,自2003年后就进行了在校生普通话测试工作,在2006年我校对普通话测试工作就达到了全员测试工作。我校于2009年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工作,也是全省较早的开展机辅测试的院校之一。

通过几年的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也对医学类院校如何更好地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下面就与各位同仁一起做个交流。

对于提高认识,这不仅是医学类院校需要注意的,而是所有高等院校都应提高认识。由于医学类院校有它的特殊性,因此更应该多做此方面的工作。语言文字知识在医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方。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是患者,这就需要沟通交流,只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才能获得准确的病情,从而做出相应的诊断。只有良好的语言及文字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为患者解除病痛。由此可见,提高医学类院校对语言文字工作认识,尤为重要。

四、大力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塑造医学类院校语言文字氛围

医学类高等院校本身一般没有人文类专业,这就会造成没有人文教育的氛围。可是在我国悠久历史中,经典的文字并不缺少,现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就是使很多我国经典文字重新焕发光明。通过对传统经典的诵读,传承经典文化,塑造语言文字氛围。医学类院校应开展多渠道的活动,如诗歌朗诵,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来提高人文素养教育,进而提高语言文字氛围。

在举行这些活动的同时,可以融入我们医学院校自己的特色。在医学中并不是没有经典文字,医学专业中同样不缺少优秀文字巨著。早在我国唐朝,孙思邈就写下了《大医精诚》一文,此乃我国医学中极为重要的文献,也是习医者必读之经典,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这类的经典还有很多,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将这些经典文字,和传统的诗歌朗诵、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就能得到适合医学类院校的,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字活动,从而塑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

五、开展普通话类的课程,让语言文字知识进入医学院校教学安排环节

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普通话的地位很重要,现在的医学类院校中必修课没有这方面的教学任务,这是有欠缺的。语文的教育应该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建议在有条件的医学类院校开展《大学语文》、《普通话》、《硬笔书写》等有关语言文字类课程。普通话是用来沟通的,规范字是用来记载的,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技能在当代大学生中水平却差的很多。

医学专业的学生更需要良好的普通话,和标准的文字书写基本功。现在有种说法就是大夫开的处方,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他一定的特殊性,大夫在诊治病情时的确繁忙,时间紧任务重,从而写字就有些潦草了。可是这不应成为书写不好汉字的理由。我们都知道,说话、写字是从小练起的,有了良好的基本功以后才能书写一手漂亮的文字。而这些说话、写字的教育应一直跟随着教育始终,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也不应该停止,只有这样坚持不懈的教育,才会使语言文字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医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在医学类院校的教学安排环节中,要努力开展《大学语文》、《普通话》、《硬笔书写》等语言文字类课程。

六、科学的进行普通话测试考前培训,结合医学内容融入医学文化

对于普通话测试前的培训,有的学校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或是认为说话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过来的,所以对考前培训不够重视。其实在我们看来,考前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它进了说可以提高普通话测试的通过率,远了说它也是对语言文字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教育,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使学生通过普通话考试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重视,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习惯的培养。当然这培训还是要结合着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比如培训是根据一些医学生常用的词语,来纠正学生的发音等。也可以引用些医学经典作朗读科目,用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我校为例,2010年我校参加普通话测试人员共计1924人,当时未进行系统的考前培训。当年考试结束后对成绩经行分析,其中达到一级乙等级别的学生数仅为54人,占2.81%;达到二级甲等的学生1173人,占总考生60.97%;达到二级乙等的学生593人,占总考生30.82%;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104人,占总考生5.4%。经过我校科学系统的考前培训后这个结果大有改善,在2013年普通话测试结束后我们又对当年的学生成绩做了个分析:其中一级乙等的学生占总学生的百分比达到5.41%,二级甲等的学生占68.86%,二级乙等的学生占22.65%,三级甲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占3.08%。由此可见科学培训后,学生成绩提高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七、对普通话测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测试的重视

普通话测试是提高语言文字水平的重要推手,对于这个考试很多院校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大家普通话天天说,考试没有必要了吧,而且有借考试的方式来收取考试费的嫌疑。对于普通话,只是个交流工具,只要不影响沟通,发音准确与否无关紧要。殊不知正是有这种思想,才导致现在语言文字工作不受重视的。其实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前面已经说过了,往大了说他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手段,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要“书同文,车同轨”。往小了说这也是一个人的门面,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在我们进入社会时就会为自己争取到更有优势的竞争地位。所以说普通话很重要,认识到普通话的地位后,这个普通话测试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普通话测试,高校还是要用心的科学的去安排,去组织。它不像其他考试在固定同一时间进行,但这毕竟是国家级的考试,其地位应该引起所有组织者和参与者的重视。就像高考一样,人们都很重视,所以从考试组织,到考试安排,以及学生的考试都很严肃、认真。普通话考试也应该如此,每次考前应该组织考试委员会,对整个考试全程经行指导。制定适合本学校的考试流程,明确各考试工作人员职责。只有考试工作人员对考试重视了,这个考试才有严肃性,只有这样,广大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普通话考试,也就不会散漫应付了。

以上就是我校近几年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些感受,通过这些办法,语言文字工作在医学类院校中开展就会事半功倍。紧紧抓住医学院校特色,寻找适合医学类学生的教育方法,从而使语言文字工作能更好的在医学类院校开展。让广大医学院校学生爱上普通话、爱上规范字,了解到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进一步将语言文字工作真正地融入整个医学类院校教学的全过程,最终结果必将会得到医学类学生专业知识和语言文字水平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聂丹.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走向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1,(5).

[2]殷平善,庞杰.汉语言文字与中医学的整体思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

[3]刘莉.医学院校推广普通话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5).

[4]黄玲娟,蒋耀辉,刘婕.综合性大学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

[5]孙洁,,范忠,李亚南.论医学院校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3).

[6]包和春.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与高校的历史责任[J].北京教育.高教,2012,(12).

第3篇

关键词:中职;高一;语文教学;激趣

在学生这个大群体中,中职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不爱学习,恐惧学习,不会学习,因而不能走进普通高中的校园,而选择了中职。他们在小学、初中可能会因为班内的优生、差生之别而感到有一定的压力,产生自卑感。然而到了职高,他们突然发现同学和自己是一类人,内心的压力和自卑消失了,很多人更加不在乎学习了,因而上课无精打采,差不多有一成学生不听课。职高生基础差,在高一的语文课堂上,提问式教学很难进行,学生语言表达混乱,课堂上死气沉沉,一堂课几乎要花一半时间来鼓励学生发言和维持秩序。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摸索出在高一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法,才能使课堂秩序井然,使学生上课有精神,学到知识。

一、把自习课交还给学生

中职生可能在小学和初中饱受白眼、歧视甚至被放弃,他们已经在内心里承认了自己的无知,把自己当成了“坏学生”,没有自信,也就没有机会找到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可以让他们走到讲台上,变身为“老师”,给同学们讲课,体验做老师的感觉。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同时也能促使他们学习。先重点培养语文科代表,教会他怎么去安排管理自习课,把自习课交给学生。而科代表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动员班干部和他一起管理学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要提前让讲课的同学把要讲的内容掌握。这对中职生来说是一项挑战,也是一种鼓励,慢慢地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

二、多设计一些讨论课

语文课堂上,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很多,而很多中职生的表达能力很差,用普通话交流就更加显得捉襟见肘了。如果在高一语文课堂上,让他们独自思考问题并回答出来,那么教学要顺利进行下去就很困难了。为了避免教师“一言堂”,而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讨论教学法是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一个单元至少安排一次讨论课,或者适时穿插几分钟的讨论。讨论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复杂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四人或六人一组,讨论中要有人执笔做记录;简单一些的问题两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有争议性的问题把班上的同学分成两批进行辩论。在讨论中,那批不爱说话、不积极的同学,慢慢地就会参与进去。以学习莫言的小说《卖白菜》为例,在讨论关于小说结构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最后,争议集中在小说情节的部分,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且各有较为充分的理由。最后我再给他们加以点拨,这个问题便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文言文的学习我也采用讨论法,指定内容,分配好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翻译课文,然后再点拨讲析。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熟悉了课文,听老师讲授时就不觉得陌生了;在讨论中,只要他们积极思考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了,无论对不对,我觉得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半。因为只有愿意思考的学生才有希望。

三、逐步拔高知识难度

中职生的基础普遍很差,语法知识几乎为零,讲三五遍他们都未必能听明白,所以,在拓宽他们知识面的时候,要降低要求,循序渐进。例如,我在高一给学生补充诗歌欣赏的内容的时候,第一步是欣赏人教版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第二步是初中生必背古诗词,最后才补充高中生要欣赏的诗词。中职生本来就对学习有厌倦和畏惧心理,如果我们不在高一的时候适当降低难度,会再一次熄灭他们心里可能还有的一点求知的火苗,所以,从低起点出发,让他们觉得“我能行”。在引导他们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后,再逐步向纵深拓展。

四、把普通话知识带进语文课堂

中职生在学习上有很多不良习惯,懒于动手,但是若让他们齐声读书,他们还是比较乐意的,并且对于别人普通话中的笑话比较感兴趣。基于此,我在教学中把普通话的知识带进去,纠正读音,掌握字形,训练朗读,配音说话,读书比赛,分角色朗读,这些对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湖北建始方言中有几类典型的语音错误:前鼻韵和后鼻韵不分、声母中鼻音和边音不分、把ian发成in、f和h混淆、把uan发成an。每当我指出学生习以为常的读法是错误的,他们就感到特别有趣,于是就会尽量避免错误,注意力也就集中一些了。大声齐读也是集中注意力的好办法,所以在高一语文课堂中,老师要在一堂课中设计三至四次大声朗读的机会,以收回学生分散了的注意力。

五、把语文学习和才艺培养适当结合

中职生中有一批学生是有才艺的,所以,可以让这一批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根据课文创编小品、作画、写书法作品等。比如,庆祝教师节,可以让学生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改编成情景表演,体验孔子这位大教育家的风采;针对不少同学挑食的毛病,改编《卖白菜》;学唱流行的古诗文歌曲。中职生好玩好动,他们很难坐得稳稳地静听老师讲课,只有让他们自己动起来,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找到自信。

第4篇

新闻背景

2010年9月份,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三进”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工作。泰州市教育局明确“三进”工作集中推进的时间是两年,到2012年,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要基本建成“三进”工作合格校,20%左右的学校建成“三进”工作示范学校,全市还要建成一批“三进”工作特色学校。让学生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培养的不是一时的兴趣爱好,而是人生幸福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每块木头都可以是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是完美的,只要肯去掉缺点和瑕疵。”在兴化实小的校园里,我看到这样一句话,语出台湾漫画家蔡志忠。

难以置信的是,这笔书法竟然出自兴化实小的小学生之手,那文字飘逸美丽。看到这些带着禅意的好字,心中不由地感慨,能写这样的字的人,肯定是欢喜的,文化的,无尽意的,幸福和谐的。而泰州正在施行的“三进”工作,正是一阕让学生走向幸福的协奏曲。

上:万紫千红总是春

――骑着毛笔去飞行

2011年4月,泰州市教育局宋局长到兴化周庄镇小学考察调研“三进”工作,适逢学校“骑着毛笔去飞行――书法名家班名抢注”活动开始启动,看着校门口大幅的宣传画,宋局长连连夸赞:“好点子,好方法!‘三进’工作一定要走文化发展、内涵发展的高品位之路!”

目前,全校师生选出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二十四位书法家,分别人住全校二十四个班级。如今,二十四幅超大的专栏五彩斑斓地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二十四块教师手工刻制的木牌班名悬挂在教室门口,显得古朴典雅。二十四个班班班有特色,1275人人人有偶像。漫步教学楼仿佛穿行于时空隧道,置身于书法圣殿。骑着毛笔去飞行,我们向历史学习,历史为我们点亮了未来。

笔底乾坤大,墨中日月长。“骑着毛笔去飞行”,瞧,小书法写出了大意思。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境界。

“书法进课堂”。说时容易做时难,如何保证经费、保证课时、保证质量、保证不影响学生学习?

为了给书法教学时间和空间、数量和质量,写出水平、写出特色、写出意思,可谓每校有每校的杀手锏。

靖江市城东小学可以说不仅写出了水平,而且写出了特色。该校持续开展“写字教育”多年,一直坚守写字特色教育,狠抓教师“三笔字”过关,积极实施“135”工程。规定青年教师每周必须练写100个毛笔字、300个粉笔字、500个钢笔字。同时,学校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学研究。近年来,教师有30多篇实验论文在《中国书法教育》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学生中有1600多人次在国际、全国、省少儿写字(书法)大赛中获奖,有20多幅作品被送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展出,100余幅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29位学生成为江苏省或全国青少年书法协会会员。

这样的成绩,在全国也很难看到。

每年春节前夕,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义务为居民写春联。组织学生义卖自创的书法作品来捐助地震灾区、贫困地区的孩子,力求把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塑造心灵的文化氛围,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在高港区汪群中心小学和泰兴市古溪小学这样的农村学校,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谁会许他们一个光明幸福的未来?汪群中心小学地处偏僻的农村,虽然沐教育现代化的春风,校舍翻了新,设备换了代,但素质教育的步伐仍落后于周边学校一大截。这里留守的爷爷奶奶们思想闭塞,在他们看来读一本“闲”书,练一页字那是不务正业,这里的老师多数是头发斑白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走过了几十年。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可谓难难难。但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家长不支持,师资跟不上,汪群中心小学的领导班子依然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他们锁定“书法”,决意走一条“特色办学,内涵发展”之路。练书法,需要笔墨纸砚,家长不买学校买,没有经费怎么办?省!张张宣纸片片情,滴滴墨汁点点恩,孩子们书写的不仅是独具魅力的汉字,更是幸福美好的童年。书法教学需要老师能写会教,师资薄弱怎么办?练!每天放学后,关起校门,在古典民乐中潜心书法一小时。老师们看到的不仅是自己脱胎换骨的字体,更是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另外,像泰兴市黄桥初中、姜堰市东桥小学、兴化市张郭镇中心小学的书法教学特色也很显著。就连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也专门在校本课时中拿出1-2节课,在各年级开展书法教学工作。胡金波副厅长得知靖江市教育局和英国救助儿童会合作的“全纳教育背景下书法教育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项目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为了尽快提高教师“三进”工作教学水平,市教育局可谓不遗余力,先后组织了书法和诵读骨干教师培训班,近120名书法、900名诵读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受益良多。

在泰州,无论你走进哪一所学校,甬道两旁一块块小黑板上都是老师们整整齐齐的粉笔字。橱窗里,走廊中,墙壁上,半坡里,甚至是双脚下,一沓沓美丽精致的书法,全部出自师生之手,总会与你不期而遇,让你惊喜,令你动容。

无论你走进哪所学校,翻看学生们的作业,无论是笔记还是试卷,即使是英语、数学作业,都写得工整美观、赏心悦目。透过这些娟秀的字迹,你仿佛看到一颗颗美丽的心灵,让你感慨,令你钦佩。

写好字,说大了,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说小了,是对自己的尊重。字如其人,写体面字,做体面人,不亦乐乎?

――让诵读成为仪式

三千名整齐站立的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国学小讲师的带领下诵读国学名句。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绽放,让人感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孩子们配合着字里行间透射出的激昂语调,有节奏地集体挥舞着手势。那个场面,极其壮观。

这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千人每天清晨利用大课间共同诵读名句的震撼场面。

走进泰州的任何一所学校,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皆是风景,有诗有词有歌有赋,这里的空气,充满浓郁的文化感和历史感。这不是刻意的营造,而是长久的积淀的结果。

“诵读进教材”,读什么?这是个问题。

高港实小首先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多年来,高港实小在科学认读方面有着长久的、不懈的、成熟的探索。学校将“三进”与“科学认读”和“新学校行动”研究相结合,制订了《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目标、具体目标体系》,对每个年级阅读的总要求和每一学期阅读的字数、篇数及达成目标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由课标规定的145万字提高到300万字。该校还大胆整合了语文课程,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又编写了校本教材。教材编定了每个年级的必诵内容,一年级为《弟子规》,二年级为《三字经》,三年级为现代儿童诗、《飞鸟集》诗选和非四字成语,四年级为金波的部分儿童诗和《论语》节选,五年级则是《千字文》,六年级为经典美诗文、浅显古文及泰戈尔诗集《吉檀迦利》节选。此外,还有班本教材,如《经

典诵读爱国篇》《经典诵读励志篇》等。课程呈螺旋上升式合理递进,这种书法、诵读教材既立体多元,又丰富生动。

靖江市城北小学为了解决学生读什么的问题,积极主动和市图书馆联系,充分享用市图书馆的资源。成为市图书馆分馆,图书馆派专人定驻学校协助借阅,定期增添新书。这样,既解决了学生阅读的量,又缓解了学校增添新书的资金压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奔走于图书馆,徜徉书海,陶冶性情。

落实教材与课时问题,是“三进”工作中反复争论的焦点。“我们提倡多措并举,内外齐抓,不一定都是在课堂内,不一定都是在校园内,不一定都是在教材内,关键在于我们的重视程度。‘进教材’主要是解决有书可读(图书馆、网上资源、经典选编、语文教材),‘进课堂’主要是解决课程安排,至于时间长短、方式方法、课内课外、指导与作业,各有巧妙不同,关键全在我们自己去把握。”宋局长说。有如此开明的指导思想,自然会有百花齐放。

用什么时间读?也是一个问题。

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个三段式或者五段式的诵读时间安排,比如兴化实小积极推广“每天半小时”的国学学习模式,分为晨诵5分钟、午读10分钟和暮吟15分钟,晚上鼓励家长亲子式的朗读。学校还构建了经典诵读与阅读协进机制(“五段”时间保障机制、“五赛”读书激励机制等)。其他像靖江市实验学校实施“一二五”(一背、二行、五分钟工程)也都在阅读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而兴化市唐刘学校的“一日一读”每天只有一两分钟,但数百师生齐聚小操场,幕天席地,站如松,声如钟,节奏明,感情丰,近乎宗教式的虔诚,晨光中,夕阳下,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课间诵读,不仅仅在所读方式如何新颖,也不仅仅在内容如何精辟,它更是一种仪式,一种对中华文化的景仰的仪式。它培养的是一种诵读习惯,让学生终身爱好诵读的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坚信伟大寓于简单之中,伟大寓于坚持之中。聚沙能成塔,集腋可为裘。”

是的,当多年之后,孩子们回忆学校生活时,他们永远记得这样的诵读仪式,因为这样的仪式使他的小学生活趋向完整、幸福。他们学会了敬畏、尊重、有礼有节等中国式修养。他们的血脉永远是中国红。

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特色呢?

每个学校都在动脑筋,把诵读与游戏、书画、音乐、体育……完美融合,使诵读成为一项立体的多元的艺术。在这股强势的艺术空气的熏陶之下,每个孩子的未来就像一株株向日葵,始终向着光明的知识的太阳。

在高港实验小学的阅读小课上,学校将读与说、诵、写、画、演、议、编等能力训练相结合。比如在阅读了《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后,就开设一个“三国人物”的专题讨论,大家纷纷发表看法。一是编手抄报,二是由学生上课前在黑板上抄出他们编制的语文阅读知识小竞赛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语文知识接力赛。

兴化实小坚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同时,学校还巧妙地将传统游戏和国学美文诵读结合起来。每到下课,孩子一边朗诵《三字经》等经典国文作为“伴奏”,一边玩跳橡皮筋、抓小鸡等孩童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特殊方式,深得学生喜爱。一些家长也表示对这种方法的赞同,他们说,孩子在学习国学之后变得比以前懂事了,也了解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他们非常支持学校这项活动。

靖江市马桥镇中心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心小学。学校收集整理了99位人物肖像,以《历代诗人造像壁》等形式展示在学校围墙上,使“诗、书、画”融为一体。另外,学校还根据不同的时令特点,将校园铃声换成了少儿古诗歌曲。还创编了一套《古诗韵律操》,以唱、诵、做的形式,融武术、体操、古诗、音乐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靖江市城北小学规定每节语文课始,学生必须进行三分钟的说话交流,学生从笨嘴拙舌到侃侃而谈,从人言微薄到据理力争,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更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另外,颇具特色的还有姜堰市俞垛学校的“三味”(书香味、书生味和书卷味)主题阅读、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开展网络读书论坛活动。泰兴市鼓楼小学、泰州市城东小学、姜堰市第四中学的诵读教学特色也都日益彰显。最能致远是书香,在丰富学校诵读主流的同时,泰兴市鼓楼小学通过开展“5+2小手牵大手”,打开了学生家庭读书的绿色大门。散发着墨香书香的书房里,捧一本书,沉醉其间,让心灵得到水草丰茂的滋长,这是何等的通体舒畅。2011年6月,学校进行了“绿色小书房”、“书香好家庭”的评选,举行了简单但含蕴隽永的赠书仪式。不少家长感慨:当家长手中有了一本书,比什么说教都更有说服力;当孩子有了一个小书房,比什么物质的奖励都更有亲和力。

美国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东西,承载着人的灵魂。”

“教育是具有理想情怀的事业,需要我们眺望远方。阅读正是带我们走向远方的方式。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兴化市教育局何伟俊主任说。

热爱诵读,就是热爱语言、热爱文化、热爱美、热爱生活。

――小嘴巴始终姓“普”

奔小康,实现现代化,不要忘记普通话!

出门在外,靠啥?普通话!

海狸叔叔,您的牙齿为什么这么白呀?因为我坚持讲普通话。

在寺巷小学我们看到如此饶有风趣的广告词,它们被加工制作成标语牌,张贴、树立在校园显眼处。学校通过向学生征集宣传使用普通话的广告词,让其以更积极的心态融入到宣传使用普通话的行列中来。

在泰州师专泰兴附小,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办公室内,老教师用不太纯熟的普通话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家庭中,围着红领巾的孩子一板一眼地教着自己的爷爷奶奶:校园网络平台上,大家交流着说普通话的真实心得和困惑……截至目前,该校教师中有78%的人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22%的人达到二级乙等水平。每个人都成了义务推普员,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小手拉大手,大家同进步”活动中来。

每年的“推普周”期间,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围绕活动主题多角度、立体化地设立活动模块,有家校沟通的“亲子妙语大奖赛”,有走进社区的宣传活动,有师生演讲与朗诵比赛。有主题文艺汇演活动……学校与广播电台、电视合,推出“主持人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公众喜爱的“大手”――著名主持人亲临校园举办普通话讲座,与同学们零距离,互动性地探讨如何说好标准普通话、如何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播音与主持的基本技巧。

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在适当利用午会课、思品课及黑板报进行宣传发动,定期出版有关普通话的板报,扩大宣传效果。各校还组织以各组为主的课文、古诗词朗诵比赛。通过比赛,学生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朗读能力。同时开展“啄木鸟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同学给同桌找“虫子”,在学校的范围内找错字别字,并

深入社区、各商业点开展活动。

如今,“讲普通话”在各校已成风尚。兴化安丰小学的家长纷纷表示,学校推行普通话后,孩子说粗话、脏话的现象明显减少,文明用语越来越多,人也文雅起来了。

而孩子使用普通话也点燃了家长学普通话的热情。有位家长说:“以前不会讲普通话,在外打工处处碰钉子,现在,孩子回家用普通话和家人交流,我就拜儿子为师,虽然学起来比较吃力,但是我很高兴,感谢学校给我培养了这样一位‘好老师’!”

为切实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各地都加大了教师普通话培训的力度,兴化、高港、泰兴、靖江、海陵等地先后组织了教师普通话水平培训。2010年9月至今,全市共有3000余人次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全市还提出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普通话,在校园内的所有公共场合都要讲普通话。普通话最好要标准,如果暂不标准,也要坚持“南腔北调”地讲,“土洋杂糅”地讲,只有讲,才会越讲越好。教师的说话和写字要力争做到“开口为人师,提笔作示范”。

期间,有很多老师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努力。比如寺巷中心小学戚秀兰老师和李华老师,前者为了练好普通话,每天早上七点钟就在校园的草地上练习发音,不断地练习,经常练到嘴巴疼,舌头发硬,甚至抽筋。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近50的戚老师已经考到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李华老师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与人交流,成为乡村学校的一道风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每一位学生。“三进”后,作为测试员的李老师担起了全校乃至全区普通话培训的重任。

师资的问题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可能都配齐配足,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教师、学生都可以作为“三进”活动的师资资源,强调“能者为师”、“师生相长”。大多数学校都结合本地实际,采取能者为师、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办法,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和书法、诵读教师的培养,基本解决了“三进”工作的师资问题。

下:在春风细雨中沉醉

当“三进”的春风化作细雨,随风潜入夜,广大师生甚至家长,都会感受到它柔软的滋润,沉醉于它温暖的幸福。当然,这也是泰州推行“三进”工作的初衷与夙愿。

――童诗就是巧克力

一天,兴化实小的顾文艳在书店遇到她班的一个孩子,他母亲让顾老师帮他挑书。

顾老师领着他在一排排图书间穿梭,突然,他说:“班里图书角里没有《林中的歌声》这本书,我就买这本书吧!”顾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老师,等我读完了这本《林中的歌声》,我就把它放在班级图书角,让同学们读,好吗?”

那一刻,顾老师很感动,在孩子的生命中,阅读是一种快乐与幸福的体验,而与同伴分享时,这份快乐与幸福益发甘醇!

每周一的童诗课,顾老师和孩子们都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花园。他们一起读诗写诗有三年多的时间了。“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给他们读诗的情形,那一次,我读的是金波的《下雪的声音》,那一刻,教室里静极了,孩子们静静地聆听着,那一双双清亮的眼睛告诉我,孩子们一定会爱上童诗。”

孩子们告诉顾老师读诗的感觉是甜甜的,还有孩子告诉她读诗就是有趣,就是好玩!而最最让顾老师难忘的是朱朝晖的回答,他说:“童诗就是我爱吃的巧克力,吃着,吃着,就上瘾了!”这样的话语怎能不让人动容?

是呀,童诗就是香甜的巧克力,是会让人上瘾的。认识童诗,爱上童诗,就再也离不开童诗了!

孩子们不仅每天阅读着顾老师的博文,还纷纷建了自己的博客,甚至还建了个博客群。他们说现在一天不写日记就手痒痒的,心里空落落的。

一次自习课上,贾禹成正埋头书写,当顾老师请他到办公室帮忙捧作业本时,他迅速地把笔记本藏到抽屉里,顾老师以为他在写私人日记呢。谁知他的同桌说,他是在创作小说,而且是长篇小说。当顾老师惊叹时,没想到班上好多孩子都举手说:“老师,我也在写小说呢!”粗略地统计了一番,班上竟然有二十个孩子在创作长篇小说,有科幻小说,有悬疑小说,有校园小说,真是风格多样呢!

去年是黄桥初级中学丁晖刚老师带毕业班的第一年,为了应付中考,给学生灌输最多的就是资料上经常出现的所谓的重点题目,学生们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些题目的答案,以至于名著考查这一项失分较多。

“三进”后,丁老师改变了教学策略:和学生一起读名著。每周阅读课前,他都会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并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同时,自己也会将所布置的阅读章节认真阅读,将精彩的片段摘录出来,并根据内容精心设计题目。阅读课上,他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谈体会,说感悟。一节课下来,学生们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很活跃。最让她感动的是:平时上课总喜欢睡觉的两个同学竟然不睡觉了,取而代之的是聚精会神地看名著。期中考试中名著考查这一项的正确率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兴化市二实小的李静老师一直任教高年级语文。进入五年级下学期,班上有两个极有绘画天分的小姑娘时不时会在《新语文》上配些表情小插画,惟妙惟肖,为点评锦上添花。李老师一看就心生喜爱,便将她们的《新语文》全班传看,她的宣传口号是“动有创意的笔墨”!一石激起千层浪,《新语文》的动笔又一轮百花齐放,有的甚至极有创意地用完整的漫画来呈现自己读后的收获……俏皮天真的图画与真实动人的读后感相映成趣,不但孩子们益发热衷于这种对话与表达,就连她的批阅工作也变得更有味儿了。

有思想的火花,有持续的热情,孩子会越来越肯读书,越来越会读书,越来越善于书面表达。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三年时间,一群牙牙学语的毛孩子,就蜕变成了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小才子,但若无‘三进’,我仍是个一筹莫展的拙妇啊!”

他们都是语文老师,是“三进”工作的先行者和直接受益者。除了外聘外,各学校诵读指导教师大多是由语文教师兼任,书法教师大多为学校有书法特长的老师担任指导任务,语文教师配合督促检查。所以,“三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场语文的革命,一场教学方式的革新,一场心灵的冲击与洗礼,他们和孩子们在“三进”中教学相长,在“三进”的春风细雨中一边播种一边收获。走向幸福完整的教育人生。

不仅师生受益,家长们也渐渐地改变了。孩子每天在家大声诵读20分钟。很多家长反映,现在读书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了一日中的第四餐,睡前营养餐。孩子每天坐在床上,要好好读上20分钟才能入睡。家长们也被孩子感染,他们渐渐关掉了电视,关掉了电脑,加入了读书的队伍,书香家庭越来越多……

――书写,并快乐着

那天,学校决定让徐刚老师举办一期关于书法的“百家讲堂”。事先多准备了几块活动黑板,一上场徐刚老师就用行书快速书写了“共创美好未来”六个字,又用正楷书写了“福寿康宁”四个字,全场听众一下就被这神奇的书法吸引了,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徐老师与场下学生互动,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与书写的秘诀。场

下的学生个个举手,人人想上台展示自己。徐老师被这种热情深深感染了,古老的书法艺术竟有如此强大的魅力。最后在配乐声中,他用狂草现场表演了的《沁园春?雪》。全场掌声经久不息,把整个活动推向了。当徐老师走下讲台时,许多家长握住他的手,激动而诚恳地要求他教他们孩子学书法。再看看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他有些诚惶诚恐。事后他一直思考着:我学习书法仅仅是为了个人爱好吗?单单是为了修身养性吗?

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乡村少年宫书法兴趣小组”成立了。每周两节课,学生听得专心致志,课堂效果非常好。徐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就加以表扬。初二有个叫鞠舒雨的,父亲因病去世,该生显得孤僻自卑,但她爱好书法。徐老师多次给她送宣纸和毛笔,细心地指导她写字,该生学得特别认真,很快就取得了省毛笔六级证书,并且参加泰兴市和泰州市的书法比赛获了奖。从此她不再自卑了,笑容越来越多。她母亲十分感动地说:“徐老师,是你的书法艺术改变了我女儿的命运,我们全家永远不会忘记。”

半年多前学校创建了“徐刚书法工作室”,现在全校五十八个班级、三千多名学生周周有双休日书法作业,每次作业都被认真批阅、评比,每周有优秀学生作品欣赏,也有优秀班级的公布。

也是专职书法教师的高志坤老师,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学习书法不是简单地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享受美、表现美。比如学习颜体的庄严之美、柳体的劲健之美、褚体的飘逸之美等等,无一不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以滋养。

有一位叫史玉祥的学生,现在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任职。他妈妈每次遇到高老师都很高兴地说,我家玉祥都亏小时候参加书法兴趣小组跟你学书法,后来考上大学后,教授就是因为他字写得好,格外地喜欢他,毕业后留校,还当了团委(总支)书记。

有一位叫丁昊的学生现在韩国留学,其父是高老师的同学,常会感激地跟高老师讲,儿子写得一手好字很受韩国人尊敬,等儿子回来一定来看望老师。

“从我这十多年的经验来看,字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个个都学习成绩优秀,表现不俗。”有位六年级的学生叫乔宇辰,练习书法已有五个年头,字写得可谓又快又好。参加全市学生硬笔字的现场书写大赛,获得了小学高年级组的一等奖。人家要一小时完成的作业,他半小时就可以完成,效率非常高。

顾华兰老师有个学生叫管沛,父母离异,根本无心学习。上课时,为了防止他捣乱,顾老师就让他临摹学校的字帖,一节课两张。一个月下来,字居然进步很大,而且也开始读书了。半学期下来。他居然也能写像样的作文了。以前语文都是交白卷,现在基本能把基础知识和作文都写完。上课时也能够主动看书。

这样得益于书法、品学兼优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从事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书法教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可能眼前不会看到它对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讲,我相信它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要的素养之一。”高老师说。

第5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对书中的第五章《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感触颇深。他所倡导的“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1、晨诵——与黎明共舞 唤醒生命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说,晨诵不是背诵而是朗诵,或者说是美诵。在朗诵的时候去感受祖国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去领略诗歌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或者说得更单纯一点,就是带给孩子一个好心情,让孩子能满怀激情地投入一天的学习。晨诵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感染”,当我们要带给孩子一首诗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诗歌与自己生命体验最为接近的切入点,把诗歌编织在自己的生命中,让它成为自己的诗,这样的话或许你的普通话不是很过关,或许你的朗诵技巧也不是很高超,但是你朗诵出来的诗情一定是最真。然后带着这样的生命体验把这首诗读给孩子听,去感染孩子,进而再去帮助孩子寻找贴近他们生命的切入点,也就是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结合。所以,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这是新教育晨诵的三个基本特点。在我们自己的 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经典读本》作为晨诵的素材。

2、午读——阅读属于自己的童年书籍

一本丰富的书,永远不可能把它读透,无法把任何问题都解决。午读最大的作用,是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孩子读书的时候,很多主题会被他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他在生活中遭遇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会想起这些经历,从而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关于这一点我们不难做到,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我们可以好好利用。可以让每一位孩子捐一本书,中午课前时间让孩子们读读课外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午读摘抄本上,之后反复琢磨、体味,为写作积累素材,达到了让经典走进学生记忆,流淌到笔尖的效果。美丽的童书伴随着师生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滋润着孩子们的童年,呵护孩子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

3、暮省——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一个学期下来部分孩子们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拉进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早晨,天真纯洁的儿童诗,为同学们开启黎明的歌喉;中午,同学们畅游书海,采集书中甜蜜的花粉;傍晚,同学们通过日记、读书抄报、读书心得、读写绘、汇编诗集等等作品,反思一天的学习、生活,留下暮省的足迹。

“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新的学校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儿童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师生交往的生活,一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师生关系改变了,老师学会了鼓励欣赏,学会了关注发现,学会了做教育。孩子们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得到了改变。作为一种新方式,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试着去运用,并不断在运用中得到新发现。

总之,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开辟一条让生命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道路;我们要努力播撒阅读的种子,唤醒每个孩子心灵中的美好与神奇;我们要努力去做这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当然这条路上将布满荆棘,可我有信心带领孩子们走上另一条享受的读书之路。

第6篇

关键词:称呼语 角色语言 小孩角色 成年人角色

一、引言

汉语中对“母亲”这一角色的称呼语有很多,如“母亲”“母亲大人”“娘”“额娘”“阿妈”“阿母”“妈咪”“妈妈”“妈”等等,这些词的文体和话语者的角色形象有所不同。例如“母亲”“母亲大人”是书面语,古代孝顺、有修养的书生在给母亲写书信时大多会这样称呼。古代和现代某些地方的人仍称呼母亲为“娘”。而“额娘”“阿妈”“阿母”一般是少数民族(非汉族)使用的称呼语。“妈咪”一词发音来自英语,因此受英语影响比较大的香港或台湾人经常使用,还有受英语文化影响较大的内地年轻人也会这样称呼自己的母亲。汉语普通话中对“母亲”最常用的称呼语是“妈妈”和“妈”。本文尝试借鉴日语中“角色语言”这一理论来分析“妈妈”和“妈”的区别。

二、“角色语言”

金水(2003)最早提出了“角色语言(役割Z)”理论,其对“角色语言”定义如下:人们一听到某些特定的语言表达(词汇、语法、措辞、语调等)就能想起某类特定的人物形象(年龄、性别、职业、阶层、时代、姿容、风度、性格等),或者一提到某类特定的角色,就马上想起该人物形象会使用的某些特定的语言表达,这类语言表达就叫“角色语言”。(金水,2003:205)

不过,金水(2003)对“角色语言”研究关注的不是现实世界中的角色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而是假想世界(如小说、漫画、动画片、影视作品等)中出场人物的角色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定延(2006、2011)从语言学和交际学的角度考察“角色”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金水(2003)提出了语言与“角色”之间三种关联方式:第一种是“语言直接表达角色”,这类语言是“角色”的标签;第二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语言暗示着该动作行为主体的角色”,这类语言暗示了“行为角色”;第三种是“话语者的语言在表达一定内容的同时也暗示着该话语者的角色”。金水(2003)提出的语言表达与话语者人物形象之间的关联方式,定延(2006、2011)称其为“话语角色”。

由此可见,不管是假想世界还是现实世界,语言表达与话语者的人物形象之间都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三、汉语称呼语中的“角色语言”

汉语普通话中,对“母亲”这一角色最常用的称呼语是“妈妈”和“妈”。“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其母亲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幼儿及少儿时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较亲切的称呼,如‘妈妈’等。青年之后,称呼通常为‘妈’等。”①也就是说“妈妈”和“妈”这两个词与说话者的年龄有关:“小孩(幼儿及少儿时期)”多用“妈妈”,如例(1),而“成年人”多用“妈”,如例(4)至例(6)。根据例(1)至例(3)波浪线部分的“孩子们”“五岁的小姑娘”“学生手册”“小书桌”,可知各句中称呼“妈妈”的话语者都是“小孩”。

(1)我们都大笑了起来,孩子们却跑过去抱着S的腿,欢呼着说:“妈妈,真好看!”(《关于女人》)②

(2)那一年,她还是一个五岁的小姑娘。一个北风呼啸的夜晚,妈妈出去了,只留下她一个人。天黑了,妈妈还没有回来。她第一次感到孤单、感到恐怖。她哭着,喊着:“妈妈……妈妈呀!”后来,这情景,常在她的梦中萦绕。(《人到中年》)

(3)“妈妈!”我鼓足了勇气把学生手册放在妈妈面前,然后在自己的小书桌前坐下来,准备挨训。(《人啊,人》)

例(4)中,称呼“妈”的“女儿”是“带了外孙子来”的,所以她绝不是“小孩”,而是做了母亲的“成年人”。例(5)、例(6)中称呼“妈”的话语者在与自己母亲谈论“嫁娶”问题,因此可以判断也是“成年人”。由此可以认为,使用“妈妈”的多是“小孩”,而使用“妈”的多是“成年人”。

(4)有一个星期天,女儿女婿带了外孙子来,大家聚餐,葛萍烧出的一盘菜很受欢迎,女儿挟起菜里的大蘑菇问:“妈,这蘑菇哪儿买的?真好!”葛萍说:“咳,春天那会儿,一个年轻的诗歌作者硬搁在咱们家的……”(《钟鼓楼》)

(5)有一回,他烦了,“妈,您别说啦,我这耳朵都起茧子了!我去见一面还不行!”他妈说:“你早明白一点儿,我给你准备八抬大轿!”他说:“那我可跟人家来实在的。”他妈说:“我让你拐骗人去了?”得,他这“实在的”可真够“实在”啦。(《丹凤眼》)

(6)“妈,您别总打我的主意行不行?――我宁可死了,也不能做他们那些军阀官僚的!您死了这条心吧!”(《青春之歌》)

“成年人”有的时候也会使用“妈妈”这个称呼语。例(7)中,根据“允许我到苏区去吧!我要拿起枪来,我……我不能这样平静地生活下去了”可以判断话语者是“成年人”,该话语者请求母亲允许自己到苏区去战斗,在这种场面下使用了“妈妈”这一称呼语。例(8)中,话语者为了从三四岁的小女孩手中要来糖果,在其面前扮演“孩子角色”,撒娇地说“妈妈!……”。

(7)“妈妈,允许我到苏区去吧!我要拿起枪来,我……我不能这样平静地生活下去了。……”(《青春之歌》)

(8)说到这里,还有一种很可爱很可笑的现象,我就遇到过好几次:平常三四岁的孩子,手里拿着糖果,无论怎样的诓哄,怎样的恐吓,是拿不过来的;但如她是个小女孩子,你可以一头滚到她怀里去,撒娇地说:“妈妈!给你孩子一点吃吧!”这萌芽的母性,就会在她小小的心坎里作怪!她十分惊讶地注视着你,过了一会,她就会欣然地撅着小嘴,搂过你的头来,说:“馋孩子,妈妈给你一点吃吧!”(《关于女人》)

此外,“小孩”也可以使用“妈”这个称呼语。如例(9)中,“等我长大了”可以判断说话者是“小孩”,他在安慰母亲时,使用了“妈”。例(10)中,七岁的女儿向母亲表达抗议,称呼母亲为“妈”。

(9)他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地去安慰妈妈。他知道该怎么安慰妈妈,他从记事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他应该说:妈,你别哭了,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好好地孝顺你,让你过好日子。如果他这样说了,妈妈就会破涕为笑的。(《活动变人形》)

(10)静宜常常有点什么事去找“晃悠”,请教方法也请求支持。因为这,在倪萍七岁刚上小学那一年,她竟受到女儿的抗议:“妈,你别老上赵伯伯那里去了,多不好!”(《活动变人形》)

笔者认为,“妈妈”和“妈”这两个词不仅与话语者的实际年龄有关,而且与话语者说话时扮演或展现的“角色”有关,相比前者,后者的关系更为密切和重要。话语者在“请求”“撒娇”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扮演或展现了最擅长“请求”“撒娇”的“小孩角色”,而“安慰”“抗议”时,扮演或展现了最擅长“安慰”“抗议”的“成年人角色”。因此,当话语者扮演或展现“小孩角色(幼儿及少儿时期)”时多使用“妈妈”,而要扮演或展现“成年人角色”时,多用“妈”。

四、结语

本文借鉴日语中“角色语言”理论,分析了汉语称呼语中“妈妈”和“妈”二者的使用区别。“妈妈”和“妈”这两个词不仅与话语者的年龄有关,而且与话语者说话时扮演或展现的“话语角色”有关。当话语者扮演或展现“小孩角色(幼儿及少儿时期)”时,多使用“妈妈”,而要扮演或展现“成年人角色”时,多用“妈”。

(本文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DUT15RW2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引自http:///

OLxiuuIbiYjapvuKMkeQQ1peJdEU70xy9kJZVZpKJTK59_bqbZ-nAq

②文中的下划线、波浪线是笔者添加的。

参考文献:

[1]金水敏.ヴォ`チャル日本Z役割Zのi[M].东京:岩波书店,

2003.

[2]定延利之.ことばとkキャラクタ[J].文学,2006,(6).

[3]定延利之.日本Z社会のぞきキャラくり[M].东京:三省堂,

2011.

[4]罗米良.试论汉语中的角色语气词“捏/涅/逆”“呵呵/哈哈/吼

吼”[J].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3辑),2012.

[5]http:///

第7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整体来看,部分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课外阅读)正在逐步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没有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看出,13个班级中寄宿班之间、普通班之间的差距不大。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册及部分下册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本文来自小草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本文来自小草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口语交际,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严格遵守教学的基本环节,努力创设具有个人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改理念自觉运用于加大信息技术与课件整合为教学提供服务

充分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统一安排,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避免欠交作业。

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0.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小辩论,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五、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备注

1沁园春雪(2)

阅读名著《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背诵附录中的十首古诗。

2雨说(1)、星星(1)、诗两首(1)、雨的诉说、作文(2)

3隆中对(3)、乐业与敬业(2)

纪念伏尔泰(1)、家书两则(2)、致女儿的信(1)、演讲(1)

5作文(2)、故乡(3)

6孤独之旅(1)、国庆放假

7我的叔叔于勒(2)、心声(1)、青春随想、作文(2)

8出师表(4)、词五首(1)

9词五首(2)、综合性学习、作文(2)、期中复习

10期中复习

11期中复习、考试

12试卷评讲(1)事物的正确答案(1)、格物致知(1)、短文两篇(2)

1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2)、综合性学习、作文(2)、杨修之死(1)

14智取生辰纲(2)、范进中举(2)、香菱学诗(1)

15综合性学习、作文(2)、公输(2)、《孟子》二章(1)

16《孟子》二章(1)、鱼我所欲也(2)、《庄子》故事(2)

17综合性学习、作文(2)、曹刿论战(2)

18邹忌讽齐王(2)、愚公移山(2)

19《诗经》两首(2)、综合性学习、作文(2)

第8篇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普遍走入中学课堂,并成为一种时尚。它集图像、声音、图片、文本、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为一体,可以创造出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是多媒体也并非适合所有的课堂教学,本人听过不少关于《荷塘月色》公开课教学,现就的《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为例,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能展现狭隘的生活背景,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和声音,图文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集直观性、趣味性、拓展性、创新性于一身,可以创造出逼真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真切的感知;可以营造立体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构筑广阔的生活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顺便归纳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这是多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于是老师们纷纷采用,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等体裁,有的受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笔者认为用多媒体教学也应该因“裁”施教,因“体”而异。近一两年来笔者听了好几位一级或特级教师教《荷塘月色》,用的都是多媒体,老师都是名校名师(全国重点示范中学或省重点示范中学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或《二泉映月》),相同的荷塘,相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私底下向老师请教,老师自己也注意到忙于“点”而忽略了与学生互动交流,与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是不符的。甚至有些教师追求新科技而作秀,把教学课件弄成成果展览或动画课,有的实际成流水课,一按鼠标“一切尽在设计中”。

在《荷塘月色》的观摩课中,有的老师认为名篇名作的文学美,只有凭借声音美、画面美才能展现出来。笔者观点恰与此相反,因为不同的课文,不同的画面蕴含不同的情感,带给学生的是多方面的审美感受,而在教学过程中的音乐画面你都给了定位。换言之,这篇课文处于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可见位置的重要性。此文的重难点是想象和联想,感受文章景色的朦胧美。把优美的语言描写用多媒体画面和盘托出,这就剥夺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权利。另外此文的中心四、五、六三段的景色描写堪称是精彩片段,写的是荷塘上月色的朦胧,朦胧月色下的荷塘,脉脉的流水,零星点缀些白花、、、、、写景是多么的和谐优美。试问写景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抒什么情?应让学生从文章本身出发对这个问题表达不同的看法,在这里训练的是学生的求异思维。对于文科学生逻辑思维是求异,而理科学生则偏重于求同。用统一的音乐,既破坏了文章意境的和谐之美,又束缚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还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教师把那种隐藏的美用声音图片展示出来,这就是用感官刺激代替了学生的想象。

这样的教学方式用在《荷塘月色》中,无疑是隔靴搔痒,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热情,收效却甚微。高中语文教学有其独特性要求拓展求异,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悟和思想的启迪的训练。培养语文素养,是无法用图片、声音、动画、视屏来代替的。相反大量的文字信息却可以帮助学生提取信息,而锻炼思维。

让人遗憾的是,现在有些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讲作者一定要放张图,也不管这张肖像图是不是作者的;讲小说、戏剧,则要找一段视屏,所用的图片动画有时也会来者不拒,甚至给人“风牛马不相及”的感觉;读课文,则用多媒体录音设备,那么从小学到高中要求用普通话则就成了一句空话。笔者在想,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的高中生真的要完全依靠看图片、看视屏、看动画思考问题吗?

说这些并不是反对用多媒体课件,而是说我们应当恰当地使用,要慎重地选择。

第9篇

一、“在文字中奔跑”:口语诗质的激活刷新

阿毛于1988年开始发表诗歌处女作,极为巧合地与“新生代”诗歌的突起处于同一时间。就在这一年,与“非非”并驾齐驱地构成先锋诗歌运动主场的“他们”群体在创作上达到巅峰状态,韩东、于坚涌现了出来。也许阿毛在无意识中无可避免地受到过当时诗歌潮流的影响,但她并不拘限于“新生代”们“口语化”的语言追求,而是非常自觉地锤炼自己的语言武器,激活刷新口语的诗质要素,形成了她独到的话语特质。

“口语化”的语言形式和实践是“新生代”诗人的艺术秉持,他们以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希望“以一种同时代人最熟悉、最亲切的语言和读者交谈,大巧若拙、平淡无奇而韵味深远。”[1]在他们看来,诗歌要回到语言本身,要“消解意义”、“拒绝隐喻”,必须采用原生态的口语,体现了对诗歌语言的自觉探索。但事实上,口语本身并不能成为一种语言形态,口语只有上升为诗语,方能成诗。对此,王光明曾区分了“诗语”与“口语”的语言功能,他认为“诗歌要顺应语言发展的趋势,要不断从日常口语中获得活力,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口语’无法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体系中独立出来作为一种语言体系,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是‘语’与‘文’的融合而不是‘口语化’。‘口语化’只是语言革命初期反抗文言的激进策略,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既接受了西方语法的影响,也重新启用了文言中仍有活力的词汇,不仅不是‘口语化’的,而且即使用‘普通话’交流,日常汉语与书面汉语也还存在着差别”,因此他得出结论:“诗当然要利用和提取口语,但从来不是迁就口语,而是以它的‘艺术’驯服口语,让口语‘雅化’”[2]。可见,诗人应从口语中捕捉活力,但又必须以自己的语言艺术“驯服”口语,让口语“雅化”成诗家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口语的新鲜诗质,以符合现代汉语自身特点的语言抵达诗的境界。阿毛对诗歌语言的感觉能力颇强,能自觉根据现代汉语自身的特点去完成诗歌行与节的架构,善于以自己的语言艺术“驯服”口语,自然衔接“写诗”和“说话”的节奏,把口语自然而巧妙地转化成了“诗家语”。因此,阿毛所使用的口语已不能简单地视为纯粹的日常口语,而是能在“语”与“文”、“口语”和“书面语”之间自如穿梭转换、制造美丽语言风景的诗语。阿毛曾在表达她的诗观时说:“如果一首诗写得朴素、明白,却不肤浅,不简单,还卓尔不群,我一定从心底里佩服这位诗人,佩服这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无技巧之技巧’。”[3]其实她自己就是一位这样的诗人。她的诗以朴素明白的口语入诗,剔除了当代许多诗歌中人为强加的伪饰成分,剔除了与诗人无关的繁复语法,以现实的本真语言呈现生活的原生态,“消除所有华而不实的东西,达到结构简练和语言精确的完善境界”[4],但又并不落于日常用语的“俗”化,如《我们不能靠爱情活着》中 “除了伤心,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仿佛日常生活中聊天时的感叹,《风性》中“又是风,/吹动那好东西,乱东西”则仿佛琐碎的唠叨,极其自然朴素。然而,阿毛的诗并不肤浅和简单,她一直 “在文字中奔跑”,捕捉口语内在的节奏性和寓义性,成功地把口语转化成了诗语,形成了直指人心的语言魔力和独到的情绪节奏,真正做到了卞之琳所说的“以说话的调子,用口语来写干净利落、圆顺洗炼的有规律的诗行”[5],如《风言》这首短诗,开篇是顺口而出的感叹:“刚刚还是蕾,此刻便是花了,/毫无疑问,下一秒会是落英”,如口语般熟悉而平实,但又并不是日常生活交流中所使用的口语的那种琐碎凡俗,平实中自有一种诗蕴潜藏于词语流中,以至接下来的“真快啊!/墙还没有腐朽,就开始透风了”“这令我们一生都在拆东墙补西墙,/都在亡羊补牢”,似口语又内蕴深意,看似无意的叙述其实言近而旨远,朴实之中自有耐人咀嚼的语言内核。就算在最有争议的《当哥哥有了外遇》这首诗中,虽然有人认为此诗是“连散文都不够格”的“庸诗”、“假诗”[6],虽然阿毛确实在诗中导入了不少日常口语,但其实这些口语都已经经过阿毛语言艺术的包装与整合,转化成了语感颇强的“诗语”,如“谁都不会想到/他会在亲戚朋友中扔进一颗炸弹”、“在家里他成为一个/被极力挽留的躯壳/在亲人中他成为一个谎言/他不回头了”、“对于现实中活生生的一次/我早已不用笔去杀它/而是用一个妹妹的嘴/吼着,去死吧,你”,这些语言其实并不是日常生活用语的原样复制,而已经过阿毛语言艺术“驯化”,这种经过提炼的语言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既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具有在场感和鲜活性,又具有诗语的质素,激活刷新了口语的诗质力量,达到了内心世界与语言的高度合一。

二、“无技巧之技巧”:生命体验的智性传达

对于阿毛来说,“写诗似乎不单单是技巧和心智的活动,它和诗的整个生命有关”[7],阿毛的诗是生命内核的剥开,虽未通过刻意的意象、语言等技巧雕琢,却天然雕饰地传达出她对生命的智性认知,达到了“无技巧之技巧”的哲性境界。她曾坦然地承认博尔赫斯、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对自己的影响:“博尔赫斯的诗歌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诗歌创作是一种无限的智性创作。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中无比广阔的视野、深刻的道德和哲理同抒情诗的最和谐的统一,令我着迷。”[8]阿毛在她的诗歌中常常剖开日常生活的表象,抵达一种有着无比广阔的视野、深刻的道德和哲理的智性境界。哲学系出身的她,哲性思维的训练养成了她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时敏锐深刻的独特角度,也练就了她的一套智性思考的思维体系。且看《中年》这首诗:

都这把年纪了,/我不会一大早醒来,就盘点。//爱,不可以,/我没这闲工夫://我早晨要买菜,中午要小睡,/晚上要记事,记下蝴蝶对花的态度://那么容易爱,又那么容易放弃。//即使狭路相逢,我也不会/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伤疤上。//我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我自己,和不治的顽疾。//宁愿忍痛成为一个孤僻的怪物:/骨骼里长刺,毛发都长成钉子。//也不要你救我。/DD你,这毒药!

全诗无一句不采用日常口语,仿佛都是日常生活中时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但被阿毛串联起来,加以智性的组合,传达出了一种中年人在历经生活磨砺后对人生的认识。与富有小资情调的散文家董桥曾把中年比作“下午茶”的沧桑而浪漫不同,阿毛撕破了生活表面罗曼蒂克的面纱,一针见血而入木三分地勾勒了一个中年人的无奈。阿毛把“爱”比作“毒药”,宁愿“骨骼里长刺,毛发都长成钉子”也不要“爱”,极其毒辣犀利地呈露了中年人的精神图案。

阿毛的诗就是这样,以通俗、质朴的口语抵达生活的质,以智性传达的话语策略激活口语的诗质,总以质朴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人生体验,取之于日常经验却超越了日常经验,把日常生活体验提升到了哲理性层面。她的《一生》以“一些散乱的笔墨和错别字,占据了一页纸洁白的余生”传达了她对人之一生的体验;《女人辞典》则传达了她对女人一生命运与遭际的感受:“多俗的比喻,可永远只有俗/才切中现实”“她凋零着,让灵魂最终跨出肉体/还原成来处的一朵花,/或一只鸟,栖息在时间里”。虽然阿毛在她的诗里并不使用高深的语言,并不运用玄妙的修辞,却解剖开生活外壳,抵达了生命的“质”与“智”。《人生是一种受伤的婚姻》《世界是自言自语的盲者》《往事是一面不碎的镜子》等诗仅从标题看,便都无不像哲理箴言般,传达了她对生活的智性体验。

时间意识无疑是阿毛诗歌智性传达的典型经验。时间是串接日常生活片段的主线,是每个生命个体无法逃避的有限拥有物,时间的流程图描画了生命的轨迹,也预示着生命的流逝。阿毛作为一个内心敏感的女诗人,更清醒地意识到时间对于女人的意味,她一直对时间非常敏感,时间成为她“对抗时间的手段” [9]。面对时间不为人力所控制的流失,她希望用文字预示未来、对抗时间,用文字过所有的生活,因此她把自己的一本诗集命名为《我的时光俪歌》,传达了她对生命中的时间感的认知。同样她在不少诗里都传达了她对时间的智性思考,在《世纪之门》中她思考“时光会留下什么”,决定做“时光的翅膀”,“和时间一起相亲相爱”,越是梦想与时间的亲近,越是显露了诗人对时间的感伤与无奈;在《时间》中她“用血,用肉,用骨头”写出对时间的感叹:“时间,这漫长的爱啊!/时间,这短暂的爱!” 时间游走在漫长与短暂之间,然而无论漫长还是短暂的时间形式,阿毛都只能无奈地“忍痛”感叹,这是她深刻体悟时间之伤后的智性认知。在《数时光细小的碎片》《时间之爱》《一生》《消逝之前》《岁月签收》《爱诗歌,爱余生》《多么爱DD与时光谋》等诗都传达了她对时间的智性体验。

三、“静水流深”:“冷抒情”的话语风格

阿毛的诗常常透出一种“冷”的“力”,但她的这种“力”并不来自玩弄语词技巧的语言自我增殖实验。与安琪那种“每一个词都是螃蟹的钳子”的破坏性与挑战性带给人剧烈的眩晕感与紧张感相比,阿毛更崇尚“静水流深”的境界,她从不以惊涛骇浪的语词风暴征服读者,而秉持“冷抒情”的话语风格,将激情奔放的情感抒发转化为平淡无奇的日常叙述。在谈到《当哥哥有了外遇》这首诗的创作时,阿毛认为“正是它的批判力量震撼了编者和读者”,“这首诗的力量太强大了,强大到你任何时候看,都觉得不能置身事外”[10],她说她是“在用文字打一场道德战,一场关于亲情的保卫战”,而且认为“这样的战争必须讲究艺术”,所谓的“艺术”便是杜绝任何抒情与音乐性,因为“任何抒情与音乐性都会削弱这首诗的批判力度”。这种摈弃了任何抒情与音乐性的“冷抒情”叙述话语,既保留了口语得天独厚的在场感和亲和力,又发挥了它在日常生活事件中的强大力量,剥离了人性中伪善的面纱。阿毛的诗歌语言虽然非常质朴,但总像锋利的刀刃一样锐利地割伤刺痛读者。《中年》《女人辞典》《一生》《献诗》《风言》等诗都用平面、琐碎的“冷抒情”风格和生活流中的“语感”,书写朴实的日常生活,脱去了无谓的感伤与矫饰,节制含蓄而不渲染夸张,以含而不露、不温不火、老到而自然的刀锋刺痛读者,深蕴震撼人心的冷峻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阿毛这种冷抒情的话语风格的形成与她诗中所采用的“戏剧化呈现”手法不无关系。也许阿毛自己并未有意识地采用这种手法,她追求的是“无技巧之技巧”,但她在诗中常以客观冷静的旁观者姿态,与所叙述的话语对象和内容保持“距离”,不带丝毫感彩地让情境自呈,她常喜欢用的“我”、“你”这些人称代词在其诗中已隐遁了抒情主体的感彩,蜕化了人称指代意义,成为了江弱水所提出的“主体声音的分化、对话化”、“自我意识的遁化、客观化”[11]。这种隐遁了自我意识和个人化感彩的“戏剧性呈现”所体现的“冷抒情”风格在阿毛诗中比比皆是。霍俊明曾在分析《当哥哥有了外遇》这首诗时认为如果诗人在“哥哥”前加上限定语“我的”,那此诗将大打折扣,确实,阿毛在诗中以“戏剧性呈现”的手法保持了与当事人甚至“我”的距离,在剥除了任何情感和音乐性的口语化叙述中让事件本身呈现内在的批判力量与刺痛感。阿毛的其他诗如《唱法》《留下》《原则》《引力》《解毒》《对立》等都冷静而客观地以“冷抒情”风格,戏剧性地呈现了她对生命经验的认知,体现了口语与意义的互动性实验的成功。

四、“熟悉而自然的契合”:叙事性话语的建构

阿毛把自己喻为“在三棵树上歌唱”,诗、小说、散文这三种文体形成了一个旋转着的三面镜,阿毛在这三面镜之间调适着自己的思维视角。在她看来,诗歌以其身与心的狂喜、梦幻的低语与伤心的独奏成为小说最抒情最温柔的抽象,小说则是对诗歌不厌其烦的诠释,而散文则是连接诗歌和小说两岸的拱桥,三种文体之间的切换为她的诗带来了陌生与惊奇的审美感受,小说与散文的质素无可避免地侵入了诗歌,让诗歌获得了一些“异质”,她曾坦言:“正是因为我写作小说和散文,我才写出了一批不同于以往不写小说散文时的诗,也不同于别人的诗、绝对异质的诗”[12]。“异质”是阿毛的一种审美追求,她诗里的“异质”便是来自小说与散文的质素:叙事性话语。

诗自古以来便是一种抒情传统操控的话语方式,从“诗言志”、“诗缘情”到郭沫若的“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以及后来穆旦对抒情传统的再认等,抒情话语几乎垄断了整个诗歌话语机制。但“三栖”的阿毛试图打通诗歌、散文、小说三种文体的界限,尤其是将小说话语方式导入诗歌,建构了独特的叙事性话语。典型的例证同样是《当哥哥有了外遇》,这首诗的原始题材阿毛原本是想写小说的,后来为了寻找一种最能表达愤怒的言说形式便写成了诗,诗中借用了小说的叙事性话语,最大限度地挑战了诗语的韧性,找到了一种界于小说与诗之间语言的 “力”。这种“力”来源于熟悉平凡的生活,在小说因子导入的叙事性话语的激活下,于阿毛的诗中达成了“熟悉而自然的契合”。

读阿毛的诗,总有一种“顺流而下”的感觉。在她自然质朴的语言中,语词流自然舒缓地顺流而下。阿毛正是通过这种顺流而下的语词流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性话语。一方面,阿毛在琐屑、微小的事件中,善于捕捉充盈而有力、熟悉而自然的典型细节,呈现日常性与片段性的生活场景,如《留下》中阿毛捕捉住“悬挂陈艾和菖蒲的门楣”、“草籽和果核”、“沙”、“薄光”等琐屑的细节,《一生》中“散乱的笔墨和错别字”,《女人辞典》中思考“暗夜的种子怎样变成花骨朵”的细节,《世纪之门》中“笼中的鸟发狂了”,等等;另一方面,阿毛对诗中所展现的人物从不作细致的素描式刻画,而采取印象式、剪影式的点染,如《一个诗人在早晨》里的“我”只有“漆黑的长发和眼睛”的剪影,《黑夜用灵魂写作的人》“喜欢在黑夜静思的人”只是“内心揣着一盏明灯”的印象。《以前和现在》则是把细节性场景与人物的印象式与剪影式点染结合起来的典型,以前是“整天写诗,做诗人”、“整天爱呀,做恋人”、“还常常哭,流眼泪”、“一脸痛苦”,走的路“很平坦”、“在生活的外面”,现在是“整天写字,做作家”、“整天做事,做俗人”、“常常笑,没眼泪”、“一脸幸福”,走的路“很坎坷”、“在生活的里面”,过去与现在的一些印象与剪影构成了生活的细节性场景,以日常生活的小小切面组接展现对生活的思考,编织了“以前”和“现在”两幅生活图景。而在这些叙事性话语中,阿毛“冷抒情”的话语风格节制了情感,更多的以陈述性文字接纳与包容抒情性、戏剧性因子。可以说,在阿毛的诗中,叙事性已成为她观察、体验生活的新视角,牵引她的诗歌真正潜入了生活的细处与底部,拓展了她诗歌的写作空间与审美价值,这也是一种富有意义的跨文体实验的形式探索。

作为一个自觉的诗人,阿毛剖开语言的核,激活口语的诗质,以语言传达的智性体验所抵达的诗境,“冷抒情”的话语风格和叙事性话语等诗歌特质,将在她的自觉锤炼中更内在更本质地接近诗的内核。而阿毛所秉持的诗歌话语立场及其所自觉进行的诗歌探索,将为丰富当代诗歌的创作经验与实践码下极有意义的文本标签。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1]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一份提纲》,据陈旭光编《快餐馆里的冷风景诗歌诗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

[2]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3]阿毛:《阿毛诗歌及诗观》,《诗选刊》2006年第1期。

[4]、[8]阿毛:《阿毛诗歌及诗观》,《诗选刊》2007年第1期。

[5]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人与诗:忆旧说新 》,三联书店1984年版,10页。

[6]朱子庆:《无效的新诗传统》,《华夏诗报》,2003年5月25日。

[7]唐晓渡、王家新:《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沸颉罚悍缥囊粘霭嫔?987年版。

[9][12]阿毛:《在文字中奔跑》,《诗探索》2008年第一辑(理论卷)。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11-02

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是时展对于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的重要职责。借助于对蕴含丰富思想感情和人文情怀的古典文化的弘扬,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大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朱自清先生在其《经典常谈》一书中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需要丰富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诸多经典作品需要师生反复体验、回味和吟诵。清代在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学生充分体味经典诗文的格律之美、音韵之美和抒情之美。只有在吟诵中去充分玩味每个字的含义,方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作为高校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高效的经典诵读日常教学,让语文课堂成为高校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更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校园文化活动,真正使高效校园成为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主战场。

因此,研究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笔者在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程两年有余,积累了一些关于实践诵读教学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在高校实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可能存在选文较难把握、诵读方法相对单调等问题,对此,笔者对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选文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内容应涵括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轮廓,人生观念与人文素养,生命情感与人文理想三个层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选文应该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经典著作,所选作品需主题健康,积极向上,蕴含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感;所选篇目还需要适宜诵读,篇幅不宜太长或太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选择可以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其涵盖的古今中华经典诗歌比较全面,且多适宜诵读。当然,中华传统经典博大精深,书目众多,大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可以广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寻找其他更多的经典范本进行对比学习、延伸拓展。除了以上《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里的经典诗歌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些没有收入前者中的经典文本篇目。如《诗经》中的《君子于役》、《采葛》等,《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而篇》、《为政篇》等,《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等,《庄子》中的《逍遥游》、《秋水》等,《荀子》中的《劝学》、《修身》等,这些典籍中有很多谈及人性、社会、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内容,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还是对人们的精神、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选取这些选文时应尽量选取句子整齐短小,节奏感强的篇目。另外,汉魏、唐宋时期的诗词散文亦有不少适宜诵读的优秀篇章。诸如曹植的《白马篇》、《七步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节奏感强,学生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李白、杜甫的诗,苏轼、李清照的词等大多适宜诵读,例如李白典型的代表诗作《蜀道难》,诗人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读来气势恢宏、铿锵有力。以上这些文言经典诗文都具有典范性,语言深入浅出,相对易于理解,适宜诵读。需要指出的是,在选好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同时,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更需要师生以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时代精神,由表及里对经典诗文作进一步发掘,作出新的选择和阐释,且主旨符合当今社会核心价值思想观念。

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途径

语文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认为教育需要在生活中去寻找灵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引导途径,让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成为一种立体、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大学语文课堂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前沿阵地,进入高校,大部分学生只有在学校上大学语文课时才会开口读书,经典诵读的成效本身相对缓慢的,大学生群体更是普遍忽视语文诵读的重要性。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去诵读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大学语文教师最好可以在自己的语文课上贯穿经典诵读的教育内容,要求大学生们坚持诵读经典,培养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

探索开辟大学语文经典诵读的路径,除课堂诵读教学外,更要丰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校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和高校团委老师合作,在院校层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经典诵读比赛,通过给经典诵读比赛中优秀选手计算学分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诵读的热情,还可以指导院校学生干部在晨读活动时进行经典诵读、组织成立经典诵读社团、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校园广播熏陶,精心打造了“经典诵读”广播等,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共同推进整个校园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三、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诵读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提高课堂诵读教学效果。对于经典文本,可以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诵读方法。(1)今音朗诵。即以普通话朗诵经典古诗文及近现代经典诗文,用有声的语言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朗诵者要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人注目的动作把原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引起听众的共鸣。采用今音朗诵时尤其要注意朗诵的轻重音及停顿。如为表达坚定、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等句式需要重读;对于比较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如“林花谢了春红”、“寻寻觅觅”等就要轻读。停顿依据主要是标点符号,较长的语句可以依据定、状语作停顿。例如:“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柔美的秀发”。(2)配乐吟诵。借助音乐的旋律,以富有韵味的调式“吟诵”经典文本。“吟诵”本身指大声诵读诗词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如今的吟诵发展到可以和音乐相结合,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中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配乐吟诵的方式,更能让大学生自己深刻体会到经典篇章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同时也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吟诵尤其要注重语调的合理运用,一定要揣摩好文章的语句含义,是喜是悲,是豪迈雄壮还是婉转细腻,需要恰当地表达出思想感情。例如吟诵《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报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时,整体节奏要慢,特别要注意平声字和句尾韵脚要拖长声韵,要吟诵出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感。(3)古诗新唱。是在经典诵读中介入当代歌曲的“咏唱”。用现代曲调把经典篇章有感情有节奏地、优雅地唱出来。这里重点需要注意做好对作品节奏的把握,注意经典文本的押韵、语气的衔接和转换、声音的强度,唱出铿锵和谐感,使音调优美和谐。例如著名女歌手王菲就歌唱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电视剧“甄执”里的主题曲就是出自唐代文人温庭筠之手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采用咏唱的方式甚是新雅,动听悦人。

四、大学语文实施经典诵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在学习、诵读经典文本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初学的经典文本。可以让学生采用各自朗读、小组齐读、男女同学搭档诵读、朗诵表演、吟咏表演等不同方式诵读,尽可能扩大学生课堂诵读的参与面。(2)因专业而异,因材施教。针对部分艺体类专业学生,文本内容不宜讲解过于深入,古诗词、文言作品选取较为简单的篇章进行教学,宜扩大现代诗歌、散文篇章的教学,讲透诵读技巧,课堂上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展示;针对功底相对较好的文理类专业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讲解,在把握总体解读不过于深入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先秦诸子散文、古诗词等较难教学篇章。(3教师自身加强诵读学习与培训。语文教师经典诵读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率,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教师自身应尽可能理解经典文本的深层含义,不断体验、感悟经典的文化内涵。高校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诵读培训,从而推动提高教师群体的经典诵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

[2].曾文正公家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532.

[3]余恕诚,俞晓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11篇

一、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用大量的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给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广阔的舞台。每个教师的性格、气质不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亦不尽相同。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理解教材和设计教法必须扬己之长,让鲜明的“个性色彩”充分显现于课堂教学中。

比如有的语文教师喜欢外国文学,那么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他们可以精心耕耘这块“自留地”——可以推荐书目,让学生课下广泛阅读,也可以组织外国文学兴趣小组,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有的教师普通话标准,音色很美,擅长朗读,小说、诗歌、散文,高声诵来,可以让学生领略文学之美;有的语文教师自然科学方面知识非常广博,平时教学中经常联系各种知识举例,使文理科内容相互渗透交融,也可以吸引学生。

同时,语文课堂上还可以组织朗诵、演讲、辩论、读书知识等比赛及课本剧表演、书评、小记者采访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能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凸显学生的个性。

二、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评价艺术

个性化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而且需要完善的个性化评价机制。因为这种评价机制能够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性,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传统的评价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评价就像是金玉良言,学生都趋之若鹜,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然是很不利的,会导致学生向同化靠拢。为此,教师必须悉心营造民主的课堂评价氛围,设计好符合实际的课堂评价,放心让学生自评、互评,通过评对错、评简便、评捷径、评独创,力创“答案百花齐放,见解百家争鸣”的喜人情景。在教学中,教师可实行以下评价方式。

激励性评价。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在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对他们实施激励性评价,使他们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去解决一个个问题,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欢乐。例如与学生讨论问题时可用征求的口吻说:“你愿不愿意与老师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学生学习进步了,教师要大加赞赏,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你真行,老师祝贺你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学生有错时,教师要诚恳地给他们指出方向,给他们力量。除了言语激励评价外,还可用体态、动作来激励学生。例如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对他竖一竖大拇指;学生取得了进步,送去甜蜜的微笑,投以真诚的目光,赠以热烈的掌声;学生经过努力暂时没有成功时,投以期待的目光,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评价,能够使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侧面,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从而对学生作出公正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我们改变了以往“一个分数定终身”的方法,例如除了给作业打上等级以外,还在作业本上写上“再加把劲!”、“你的进步真不小!”等评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在评价方式上除了“师评”之外,更注重生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变学生的被动评价为主动参与的过程评价。教师还可让成长记录袋进入课堂,在评价中可将成长记录袋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达到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的有机结合。

三、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语文课堂也呈现出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场面。有的教师把“超市”搬进课堂,将枯燥的教学寓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让课堂成为“商场”,学生成为“顾客”;有的教师把课堂搬进大自然,在蓝天白云下学习关于春天的词语,朗读关于春天的诗句,观察春天的景色,抒发热爱春天的情感。

还有的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对教材、教学内容做了个性化的组合与创新,如将李清照的三首词:《如梦令》、《点绿唇(蹴罢秋千)》、《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时组织在一起,作为学生研读、探讨李清照这一文化名人的专题教学。总之,教师可以提供良好、宽松的学习条件,创造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地展现各自的特长,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健康地发展。

第12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阅读的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课标》中的这段话,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有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正确、流利”,也就是要把握住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语气。语音要做到字正腔圆,语调节奏要做到抑扬顿挫,语气要做到连贯流畅。较高要求是要求学生在对文本内容正确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有鉴于此,这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就出现了问题:与其让学生整节课昏昏沉沉、一无所获,倒不如返璞归真,达成朗读的一般要求,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与其满堂“填鸭式”地串讲灌输,收效甚微,倒不如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文本的过程中达成较为感性的相对较低的目标。不管学生的语文素养处于什么层次,朗读一定是学生寻找与归纳信息、进而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基础。因而,那种认为初中语文课堂不需要进行朗读指导的论调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初中语文课堂上,琅琅书声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

阅读课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在现实教学中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为朗读指导是小学阶段教师的任务,初中的语文阅读课应着重进行文本的分析;二是朗读指导,有时取得的效果很不明显,不如串讲灌输来得便捷高效。《课标》认为,义务教育阶段要“根据阶段目标,可能性有所侧重”,也可以这样说,朗读指导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甚至是所有阅读课上的“一道风景”,而不是“割裂式”的教学片断。此外,如果要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品析语言、揣摩思想、体味情感、把握技巧,那就必须在不断的、反复的朗读基础上去达成目标,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在阅读课上指导朗读,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一、通过朗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巴金的《繁星》一文,作者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了夜晚海面的景象,特别是天空繁星闪烁的奇妙景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细细品味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形成语感,从而对语言留下深刻的印象。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二、通过朗读,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用清新自然、朴实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生机盎然而又恬淡雅致的春景图。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画面,让学生的精神融入文本,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青春的美、和谐的美。又如《夏》:“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问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天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一个生命勃发、孕育辉煌的季节。这里,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人情,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了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雄壮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韵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都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通过朗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除了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外,还能带动一系列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比较等复杂的思维过程,最终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读和思是互补的。教授的《卜算子·咏梅》,指导学生读到词中小序“反其意而用之”时,要将“反”重读,让学生思考原因。这就促使学生将陆游的词与课文进行比较,体会词中梅的不同境遇、不同形象、不同品格。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本中的任何信息都有提示作用,只有通过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更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