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春期健康教育总结

青春期健康教育总结

时间:2022-09-28 18:1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春期健康教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青春期健康教育总结

第1篇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生; 青春期; 性健康; 路径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 of adolescence sex knowledge path analysis

――Based on sexual health survey of grammatical knowledge in Sichuan thinking

WANG Yuxin, FENG Zhongyue

Sichu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Sichuan 610225, China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dolescence physical and mental rapid changes of period.At this time they are easy to go astray them because of confused, fear, curious tosex.So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classroom teaching, education, and companion thematic activities approaches can effectively help junior high effective master sexual health knowledge, to form the correct sexual awareness and good sexual morality.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dolescence; Sexual health; Path

青春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高峰,是性别身份和性取向的展示期。青春期一般从10岁开始,而初中生一般处于11~15岁这个年龄阶段,当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文化,各种“性”信息汹涌而来,他们还没有做好各种准备,很容易误入性错误的歧途。因此对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开展适时、适度的性健康知识教育能优化其“性别化”过程,为其一生高质量的生活奠定基础。

1 初中生性健康知识教育的内涵及现状

1.1 性健康知识教育的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性健康是指具有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信念上、行为上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总和,它表达为积极健全的人格,丰富和成熟的人际交往,坦诚与坚贞的爱情和夫妻关系。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即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性生理健康。

针对青春期容易出现的一些困惑,如月经、,因身体发育带来的种种性困惑或性焦虑,同伴间的性尝试、无聊感、情绪波动等问题,本文所提及的性健康主要是指青春期的青少年具有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性心理、科学的性知识和良好性道德。

1.2 四川省初中生性健康知识的现状

2010年6月,四川省教科所义教室对四川省1992名初中生进行了关于性知识与性病、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对性知识和性病、艾滋病的了解比较少,总得分均分为19.67±7.52(满分39分)。对女性和男性第二性征包括那些现象,分别仅有14.5%的女生和20.3%的男生能够做出正确解答。关于性病艾滋病的知晓情况,有高达31.9%的学生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性病,25.4%的学生完全不知道性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对于初中生早恋的问题,有53.4%的学生觉得虽不赞成,但能够理解。对初中生的看法,有18.9%、3.6%、7.1%的学生分别表达了能理解、赞成、无所谓的态度。经调查发现有30.62%的学生表示交往过异性朋友,在恋爱过程中41.9%发生过拥抱,23.3%有过接吻,27.6%有过轻抚,3.5%发生过。

如此令人堪忧的现状值得我们教育者去反思,我们究竟该如何将这些对他们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性健康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青春期。

2 初中生性健康知识教育的路径探析

2.1 通过环境影响渗透性健康教育

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某个主体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本文的主体是指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环境则是指在他们周围的能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各种外界事物,如校园文化、社会意识形态、成人的认识、行为和言语等。环境可以对处于其中的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环境影响对初中生进行性健康教育。

2.1.1 营造开放健康的校园环境 学生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度过的,甚至有些住校学生24小时都生活在校园里。因此营造开放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性健康教育,形成积极的性意识。所谓开放是指学校不能谈“性”色变,完全回避“性”问题,而应该坦诚的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壁报、咨询热线、青春信箱、咨询室、图书馆等途径大方的谈及性健康知识的话题。所谓健康是指宣传的内容要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关于早恋、过早引发的不良后果的案例时,学校要在批判的同时更多的进行正向引导,告知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例如在图书馆配置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图书、开设青春期信箱和咨询热线等,通过显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摆脱性神秘、性龌龊的不良认识,以科学和人文的态度对待性健康教育[1]。同时学校隐性环境的影响也需要注意,如青春期信箱最好以网络匿名的形式开设,这样学生可以没有顾忌地说出自己的困惑;性健康教育图书可以包装一个精美的封皮,以消除学生借阅时怕别人看到而不好意思的心理,这样可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教育。

2.1.2 营造轻松信任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每个孩子教育的启蒙地,也是他们感觉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因此温馨、轻松、信赖的家庭环境有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意识,养成良好的性道德。父母亲最能够看到和感受到孩子的身心变化,所以应该适时适度地对孩子进行性健康知识的渗透。父母亲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或是通过评论一些青春期性教育的案例,来让孩子消除困惑,向他们传达一种对性的正确认识。例如有个男孩子发现自己遗精后,总是觉得害羞又困惑,结果父亲发现后不经意间以一种玩笑口吻说“哦,小伙子,你还没有超过老爸哦,我13岁就第一次遗精了”。一句轻松的话让孩子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起来,不再为此烦恼。还有当看到关于早恋的评论时,家长可以针对某个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对“性”的态度,这样通过言他人之事来传达一种态度、一种观点,而且也不会尴尬。家庭中的长辈能够营造一种轻松的交流环境,不仅有利于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且可以培养亲子间的信任,让孩子心里感觉安全温暖,遇到问题会愿意与父母交流。

2.1.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社会对每个人的影响是必然的。尤其是现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而广,成人很难控制。社会上各种黄色图书、音像、网络、广播、电影已经在侵蚀学生们尚未发育完全的身心,而社会环境不是哪一个部门或是领导可以改变的,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具有责任意识,宣传弘扬一种健康向上的性文化,例如社区、医院、共青团、妇联等可以定期搞一些性健康知识普及、性病的预防、艾滋病的预防等宣传活动,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性健康。

2.2 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性健康知识

课堂教学途径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专门的性健康知识教育课程;二是有相关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三是学科渗透。

2.2.1 专门的性健康知识教育课程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国家之一,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性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多年来,瑞典的性教育和咨询活动成效显著,在1991年~1996年的五年间,15~19 岁青年的艾滋病感染率下降了32.4% ,淋病和梅毒的感染也分别下降了65.8% 和55.9%。”[2]专门开设性健康知识教育课程可以科学地系统地实施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标。同时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科学的性健康知识,避免了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不健康的性知识。开设专门的性健康知识教育课程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授课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生物学、医学常识,因此教师的前期培训非常重要,一定要在教师具备了这些素养的前提下再开设课程,保证性健康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二是教学的方式应灵活多变,不能仅仅是讲授,还应根据内容增加一些活动、讨论、体验、阅读等教学手段;三是课下的观察很重要,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课下的行为,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2.2 有相关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 相对于前面提及的专门的性健康知识教育课程,校本课程是比较容易开发和开展的。例如四川省开发的《生活、生命与安全》地方课程,就专门针对初中生开设了青春期健康教育、青春期人际交往教育、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等内容,并且从生理到心理逐渐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性健康,形成良好的性道德和正确的性意识,可以很好的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消除困惑,获取科学系统的性健康知识。因此各地方或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时增加关于性健康知识教育的内容,以完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课程建设。

2.1.3 学科渗透 如果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也没有开设包含性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那么可以通过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性健康知识教育。例如可以在生物、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学中融入一些关于性健康的知识。如初中生物课程中涉及了人的起源与发展、人的生殖、青春期、计划生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内容,在讲解青春期时可以适当的加入青春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恋爱、婚姻、性、责任的关系;在讲授人的生殖时可以适当适度的讲解一些关于避孕的常识等。再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涉及青春期、健康安全的生活、男生女生交往等内容,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男生女生时加入一些异往的原则、如何认识早恋、法律常识等内容,在教学健康安全的生活时可以加入一些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因此各学科教师可以统筹安排、整体布局,各有侧重的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开展性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性意识,提高对不良性信息的识别和抵制能力, 学会自我保护, 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堂教学是青少年接受性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的教育效果具有高效性、系统性、层次性、知识性和综合性。学生可通过各科课堂学习, 从科学的、人文的、社会的多重角度有机地接受性知识教育[1]。

2.3 通过专题活动消除性健康困惑

专题活动是指针对某一方面开展的活动,一般都有一定的主题,有专业的人员指导。通过专题活动可以更深入、细致、科学、全面的了解某些方面的知识。

2.3.1 专题讲座 可以邀请医院、疾病预防中心、心理教育等部门的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如疾病预防中心的专家讲解传染病的预防,包括性病、艾滋病,从传染病的病理特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深入讲解;心理专家可以讲解异往问题,包括恋爱的真谛、责任感、自我保护、拒绝的方法、交往的原则等。专题讲座是针对某个问题开展的系统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性健康知识教育的深入开展。

2.3.2 主题活动 讲座更多的是给予学生视听觉刺激,这种刺激的持久性和强度不及活动体验。因此针对有些性健康内容可以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如生命的由来,可以开展珍爱生命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孕妇体验怀孕的艰辛,意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进而懂得珍爱生命。

2.3.3 专题讨论 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首先确定讨论的主题,然后选择相关案例,进而展开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引导性结论。如针对一些关于过早引发的危害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对“过早”进行思考,然后出示一些案例,如17岁的学生因把悄悄生下的孩子扔到窗外而获罪,19岁的女孩因堕胎不当丧生等,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分析后得出积极导向的结论,让学生从他人的经历中得到启示。

2.4 通过同伴教育拓展性健康

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同伴教育是一些发达国家较为流行的一种性教育方式。同龄人讲述自身经历和体会,易唤起身边同伴的心灵共鸣。在提高青少年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 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 在自我保护及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伴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把班级任意分成若干组,每组由一名同伴教育者担当组长,每组由同伴教育者做组内主题发言,介绍性相关知识。小组展开讨论,同伴教育者回答、澄清组内学生不明白的性知识;其次,小组报告,组间分享;最后,教师总结。

同伴教育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对学生要求很高,在进行同伴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同伴教育者进行系统深入的培训,使同伴教育者真正领悟所要传递的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背诵知识,能够随机应变,对同组同学的提问进行科学的解答。

3 结语

总之,在初中学生中进行性健康教育,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其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落实在认识与思考、咨询与调查、调整与适应、防止与预防、观点与态度几个方面。教育者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适时、适度、适量地开展初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为初中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康成长,走好青春之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培禾.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和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82.

第3篇

【关键词】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性安全;生殖健康

在中国大陆,已故总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语重心长地嘱咐过卫生部门的几位顶级专家说,要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的那场劫难,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在中国大陆几乎仍然是一片莽原荒野。除了初中有一门例行公事的“生理卫生”课以外,无论在学校还是社区,几乎没有“性教育”这回事。即使那门“生理卫生”课,也多半流于形式:一来课本中太多的医学的专业名词和图表令学生们头疼,二来担任此门课的老师又不好意思或不情愿加以讲解,“自己去读吧!”,这句话便可以将学生们打发了。当然,在中国大陆尚未开放的那些年代,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社风简朴,人们的一般物质文化生活都难以满足,青少年的“性无知”,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的春风迅速吹遍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讯、出版物、影视媒体等等,更是捷足先登;很快,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引进,带来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矛盾、困难和消极面也逐渐显露出来,从而使国家的行政、教育、文化、法律、卫生保健乃至社会的习俗规范受到严峻挑战。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从政府到民间,各种应对挑战的举措开始有了尝试的空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几位学者带头对青少年性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实践探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另一个促使“性教育”三个字冲出的因素,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80年代得到更加开放与普及宣传的计划生育政策包括推广在内的各种控制生育的手段已是家喻户晓,人们对“性”、“”、“生殖”、“避孕”、“流产”等字眼已不再那么讳莫如深了。“性教育”首先通过计划生育系统的工作在成年人中得以展开。

不过,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关于是否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健康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问题,无论是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还是计划生育部门,均没有给予肯定的答案。上海几位学者所做的调查研究、舆论宣传、刊物创办以及教学试验,尽管内容上小心再三,以身心保健和道德教育为重点,但还是难以进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只获准在部分地区做试验,由学术团体来负责。但因财力、人力等条件的限制,这件事很难深入和推广开来。然而,上海的开拓者们,毕竟点燃了青少年性教育的星星之火,使后来者受到启发和感染。至今,业内的同道们都深深地记得并由衷地敬佩那批开拓者,其中就有今日性学界的领衔人物之一刘达临教授,还有被称为“青春期性教育之母”的姚佩宽。姚教授在中国大陆编写出版的第一套青春期性教育读本,在上世纪80年代可谓弥足珍贵,随后广为流传。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青少年性健康问题空前突显,不仅是少女怀孕堕胎现象在增多,而且艾滋病在中国大陆的蔓延已威胁到广大青少年。还有众多少男少女在性心理发育和两往方面得不到疏导而发生的心理与情感困扰,以及青少年与其父母和老师之间的沟通障碍等等,都使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时不可待。

笔者邀约了北京几位专家学者,于1993年开始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谨慎探索。从“少女课堂”、“少男课堂”的试验到“家长学校”、“班主任培训班”的开办,至2000年形成了一套以“青苹果”为标志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实验和资讯服务项目,包括“青苹果”网站(www.greenapple.com.cn),“青苹果”刊物(A Newsletter of Ado―lescent Education),“青苹果”热线(Greenapple Hotline),“青苹果”家长学校(Greenapple School for Parents)以及“青苹果”少男少女门诊(Greenapple Clinic for Teenag―ers)。在我们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项目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有力支持和协助,并受到各种媒体的关注。2003年,中国性学会向卫生部申请成立了专门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为项目的深化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项目,自始至终得到美国福特基金会慷慨的财力资助及专业指导,没有这一支持,青苹果项目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进展。此外,瑞典性学会的专家也在我们的专业培训方面提供了持续3年的帮助。

如今,“青苹果”性健康教育项目已成为业内的知名品牌。随着全国各地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事业的陆续启动与发展,对资讯服务、教材提供和教育者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委会以开拓和服务为己任,不断扩大与全国各地同行之间的合作,分别建立了南方基地(深圳)、华东基地(南京)、华中基地(武汉)和东北基地(大连),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讯条件努力向同行们提供服务,并在事业合作中学习同行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我们的青春期教育项目,十多年来确实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也遇到很多困难。作为一个专业学术团体,我们深感势单力薄,期待在今天的大好形势下,与更多的组织和同行们团结起来,继续奋斗并汲纳境外青少年性教育的先进经验体会,为中国的性健康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在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供国内同行们参考。

1 青春期教育有狭义和广义的层面

我们认为,青春期教育应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层面。从狭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教育,要讲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基本知识,青春发育的生理规律,青春体貌的变化,望、性吸引、性冲动和性宣泄的生理与心理机制,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护知识,还要讲预防意外怀孕,注重预防性病、艾滋病,反对滥用等知识。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它还应当传授性的价值观念、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伦理,性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性暴力等知识和理念;教导人际交往特别是两往的知识与技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人生课程,学习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如果狭义的青春期教育主要涉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心理学的话,那么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就必然涉及社会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了,是给青少年提供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我们要倡导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并付诸实践?这也许与我们的专家团队主要来自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领域、有的还专门从事过婚姻家庭研究有关。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社会科学界和大众媒体对我国婚姻失败率大幅上升的统计数据和层出不穷的悲剧故事做出了见仁见智的解释,令社会公众困惑不已。我们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兴趣不在于统计数字与悲剧情节,而在于探究:为什么那许多始于自由择偶、结合于浪漫爱情的现代婚姻会纷纷陷入困境?为什么某些已饱尝失败之苦的男女再度跨入婚姻却还会重复先前的不幸?我本人曾做过近10年的婚姻咨询(部分是为了收集我的研究实例),我感到,对那些陷入不幸的婚姻来说,大多很难从道德、法律或医学上去寻找原因和救治办法。“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没有共同语言”、“性生活不和谐”是当事者们常用的解释。然而,认真追溯他们的成长经历、婚前交往和婚后生活,可以发现,在“感情”、“性生活”的背后,有些“远期”的隐患早已潜伏下来,其中不乏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即青春期留下的“症结”。在我做咨询的90年代,许多中年夫妻来求助。他们的婚姻经历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在婚前未曾获得过任何关于性别差异、性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婚姻准备、夫妻生活等知识;有的在婚前几乎没有交过异性朋友,第一个投入谁的怀抱就和谁谈婚论嫁;还有那些因性生活失谐而导致的夫妻冲突,“婚外情”乃至暴力伤害的事例,也无不表明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性观念偏误和性知识缺欠。

那么,究竟现代男女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两往、友情爱情、婚姻与性以及男女平等这类人生的必修课呢?答案当然不应是“等到结婚之后”吧。其实,两性开始自然吸引和交友的青春期,就是学习婚姻准备课程的最佳时期。由于篇幅所限,此文就不能在此讨论关于在中学尝试“恋前教育”和在大学进行“婚前教育”的细节了。

2 关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

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其重要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增进性健康。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关于“性健康”的概念:“性的身体层面、情感层面、智力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完整结合,从而积极地丰富人格、促进沟通和增进爱。”如果当代男女的性健康观念和行为习惯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两往、和谐、合作,甚至建立某种长久的关系即婚姻,还会有今天这样多的问题吗?可以说,性健康其实是婚姻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美满的要素。

我们认为,青春期性教育应当注重以下内容:(1)提供关于人的性潜能的科学而准确的信息,包括人的性器官与生殖系统、人的性发育、性取向与性别;关于性的安全、卫生及预防性病、艾滋病。(2)提供性价值观与性态度的教育。要不含糊地向青少年传播符合本土文化的、社会倡导与支持的主流价值观,阐明这种价值观的由来及意义;帮助青少年科学地认识什么是两性之间健康而文明的关系,培养自尊感和自信心,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负责任。(3)通过参与式教育和训练,使青少年学会两性之间的尊重、平等,获得两往的技能,包括沟通、做选择、应对朋辈压力,评价媒体信息以及建立诚信的友情关系。帮助青少年科学地、讲求实际地理解和接受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以便日后在社会和家庭中正确地发挥自己的性别角色功能。(4)教育青少年在性的表达与行动中对自己和对他人高度负责,包括洁身自爱、拒绝不成熟的性关系、反对性的强迫,维护自己与他人的性权利和性健康。(5)计划生育以及做父母的责任,也应成为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不能等到结婚和生育时再去讲解这方面的知识。一个人不是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做夫妻和做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为什么不需要事先学习呢?

由于青春期的年龄跨度较大,从10岁至20岁,因此在实施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针对青少年需知、已知和未知的实际情况,决定上述内容在什么年龄段讲到什么程度,把给大学生讲的内容拿去给小学生讲当然是不合适的。

3 关于青春期教育中的性价值观

关于性价值观问题,在任何一个多元的社会中,都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主流文化所倡导和支持的价值观。西方个别自由派人士所主张的“价值中立”、“无价值导向”的教育,在中国的青春期性教育中是行不通的。在我们“青苹果”项目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基本认同如下的性价值理念:(1)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性的潜能,性是一个人生命中自然而健康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肮脏下流的。(2)性具有肉体的、心理的、伦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各个层面,把这些层面完整地结合起来表达的性才是健康的。(3)每个人在性的取向和性表现方式上可能不相同,但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一切形式的性歧视、待、性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4)家庭应成为孩子学习性知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努力成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和主要的老师;父母有义务帮助孩子接受社会的主流性价值观,并将价值观作为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指路灯。(5)人的是有前提和后果的,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在上做出对自己和对别人高度负责的选择。(6)鼓励孩子与父母、老师或其他可信赖的成年人讨论性问题,鼓励成年人科学准确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这对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7)要明确地告诉青少年,尚未成熟就涉足性关系是冒险之举;少女怀孕堕胎会殃害健康;感染艾滋病会毁及生命;洁身自爱,终生专情于一个,是远离艾滋病的最有效办法。(8)青少年应当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保护,他们有权获得预防怀孕和预防性疾病的科学而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到“知情选择”;还应当让青少年知道何处可以得到性健康咨询和遇到有紧急情况到哪里求助。(9)在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服务中,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4 关于建立“三道防火墙”的概念

在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实践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是关于倡导“洁身自爱”还是鼓励“安全”。我们知道,即使在甚为开放的美国,面对大量少女怀孕堕胎乃至少女做妈妈的现实,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艾滋病袭击青少年的现实,自由派和保守派就该不该向学生推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自由派学者及社会人士主张大力推广,鼓励“安全”;而保守派则主张推行“禁欲教育”,倡导婚前贞洁,婚后忠诚。尚在代表自由派的执政时期,美国国会就批准了对“禁欲教育”的巨额财政拨款;代表保守派的布什总统执政后,增加了对“禁欲教育”的财政支持。但这一政策始终遭到自由派的反对。两派都举出了大量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性教育政策是成功的。

美国性教育政策孰是孰非,我们很难判断;面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性冒险行为的增多,少女怀孕以及感染性病艾滋病的事例屡见不鲜,究竟是讲“禁欲”还是讲“安全套”,也在学术界、教育界、公共卫生界和计划生育部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们在“青苹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建立“三道防火墙”的概念,至少在我们自己的专家团队和部分教育合作者中得到了基本认同。

第一道“防火墙”就是劝阻未成年人的性关系,即对未成年的中学生,要求其做到“洁身自爱”。对这一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青春期性教育者应当理直气壮、开诚布公地对学生讲解。未成年人不能参加公民投票是因为不成熟,中学生不能发生性关系也是因为其心理、社会、经济能力均不成熟,无法承受性关系的后果。“春天就忙春天的事”,是每个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应当懂得的人生规律。在讲“洁身自爱”时,我们不能否认少男少女的望和性冲动,这是本能的生理现象,不受意识支配。但如何去应对欲望和冲动,则是要通过大脑和意志力去回答和行动的。性器官的接触,并不是排解和性冲动的唯一方式,还有其他释放性压力的方式,如、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群体社交活动等等。还要说明,作为一种本能现象,与食欲和睡欲是不同的前者可以延搁、转移、消解。任何正常人30天不吃饭和不睡觉都会生病或死亡,但是任何正常人在三年或更长时间没有满足却既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这样的讲解是为了消除青少年的疑虑。其实,一个人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场合,都是在克制性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否则便没有道德伦理这回事,也不会有人类的文明秩序了。

第二道“防火墙”就是讲解避孕和紧急避孕。我们希望所有未成年的孩子都安全地呆在第一道防火墙之内,但却总是有例外的情况发生。事实表明,有些小勇士冒险地翻墙而过了。我们难以预料究竟哪些孩子会冒险,所以还是需要给他们再建一道安全网。在讲解“生命的孕育和诞生”这一课时,孩子们已经从光盘上直观地看到了与卵子结合的情景,并从“计划生育”一课得知,如果父母不可以生第二个孩子的话,用哪些方法可以阻挡或避免与卵子见面,以及万一它们见面了,可以在72小时内用紧急避孕药消除受精卵等等。这一课我们是以成年人的计划生育为背景的,不让孩子感到是在针对他们,或赞同他们发生性关系,所以他们不会有羞怯感、触及隐私感或意欲尝试之感。他们得到关于避孕与紧急避孕的知识,“有备无患”,大多数孩子会在将来用上,个别孩子也许会在禁不住冒险时用上。至于的用法,口服避孕药的具体使用之类,不在课堂上集体宣讲,避免造成刺激或尴尬。老师应告诉学生,避孕和紧急避孕的实施需要向计划生育工作者、医院或药房的专业人员咨询。

第三道“防火墙”就是讲终止妊娠。也是在“计划生育”这一课,我们讲到避孕失败的问题。首先我们讲到各种避孕手段都不是万分可靠的,因此,有性生活的女性,发现自己未按时来月经,就要尽快到医院做检查。如果检查出怀孕了,又不可再生孩子,就要做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3个月之内终止妊娠相对安全。尽管人工流产并不是控制生育的好办法,只是避孕失败后不得不采取的补救措施,但3个月内就终止妊娠毕竟比大月份引产安全些。还需要提及大月份引产对孕妇可能带来的危险。

总之,我们的观点和做法是,既要帮助孩子建立道德屏障,鼓励其“洁身自爱”,推迟行为,又要把科学的信息转达给他们,让他们真正做到“知情选择”,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性健康。在“三道防火墙”的讲解中,还应分别根据初中、高中、大学的不同学生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和作不同程度的解释。

5 为什么要办“青苹果”家长学校?

在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中,家长应当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对大多数青少年的父母来说似乎还很陌生,因为他们在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未曾受过性健康教育,轮到他们成为了青少年的父母,怎能“无师自通”地担当性教育者的职能呢?如今,父母们几乎把全部心思放在督促孩子的学业上,以应付沉重的考试压力;学校在开家长会时,多半也只谈考分、学业排名,甚至给家长也布置学习方面的“作业”,使家长们不得不“荒了自家的田,种了别家的地”。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绝大部分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的亲情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说关于性与生命的一般知识应当由学校通过专门的课程来讲授的话,那么青少年发育期的心理疏导和行为辅导,是带有个性化和隐私性的教育,主要应当由父母在家庭中有针对性地实施。

由于每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性发育的早晚和发育程度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学校讲解了性生理、性道德、性健康的一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家长还必须根据自己眼前的孩子发育状况、表现出的疑虑、接触网站信息的情况、与异往的动向甚至性冒险的迹象等等,通过与孩子敞开心扉的交谈,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由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性和自然性,家庭气氛的轻松性,谈论隐私问题更适宜些。

显然,家庭中性教育的条件是学校不具备的,一个班主任,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他只能讲一般知识,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张三所需要的信息,也许是李四不需要的;而李四所需要的知识,也许张三早就有了。目前,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普遍落后于孩子的现实与需求,这就更得通过家长去弥补了。为此需要让家长首先学习青春期的性知识,以便胜任教育者的角色。近几年来,我们在北京、天津、深圳、广州等地与计生和教育部门合作举办的“青苹果家长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家长们对参加青春期性健康知识的“扫盲”,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家长们学以致用,孩子也很受益。目前,“青苹果”家长学校已在更多的大城市推广,它越来越明显地弥补着学校实施性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家长通过学习,努力“与时俱进”,做到与孩子的知识与信息同步,更便于与孩子沟通。

当然,由于种种情况,也有的家长不能或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孩子迫切需要得到的信息或行为指导乃至需要采取某种应急措施,就得由咨询专家出面详细讲解和帮助了。这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校医室或社会上专门为青少年的性健康与生殖健康服务的机构所承担的角色,就显得极为重要。

总之,实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凡是符合这一目的并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工作,学校和家长都应当努力尝试。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起步时间并不长,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青苹果”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的信息反馈和批评意见,对改进工作十分有益。例如,“青苹果”网站曾经设在计划生育部门的生殖健康网平台上,有些家长和孩子在共同访问了“青苹果”网站(www.greenapple.org.cn)后打电话或来信反映,在“青苹果”网站聊天室里,许多成年人也进来讨论性生活、、障碍以及使用性具等问题,很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将“青苹果”网站移到另一个平台上,这就消除了家长对鼓励孩子访问“青苹果”网站的担忧。

从实践中我们充分体会到,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不是一回事,国外流行的,未必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的认识和学校、家长的接受程度之间还有差距。作为专业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具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地、耐心细致地工作,既不能迁就落后,也不能照搬“前卫”,必须踏踏实实地探索前进。青春期性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这项事业在目前的中国大陆,已处在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尤其是这项事业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民间团体的力量。昔日的莽原荒野,正在被片片绿洲覆盖。耕耘者们昨日和今日的辛勤劳动,必将迎来明日的春暖花开。

第4篇

青春期主题教育体会1

我们学校开展了“学会感恩,感知责任”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有许多感触和收获。

当我们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我们是极易夭折的;当我们青春年少不谙世事时,我们也极易误入歧途。今天,我们能强健而正直的生活着,我们应该对那些在我们生命历程中用关爱扶持我们的人,用智慧启迪我们的人,用美德陶冶我们的人,用真情沐浴我们的人,心存感激。心存感激,是一种朗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空气因此而变得湿润,美好的事物因此而变得离我们很近很近。感恩就是对自己拥有的一切要心怀感念,并应该从内心自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感恩是道德养成的过程,最终生成一种道德自觉。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厚爱中成长,我们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同学,你有没有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现象?希望我们能从活动中找到答案!

同学们,如今的我们是家庭的宝贝,我们在父母的溺爱中生长,有许多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平时同学之间的相处,学会与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谅解,需要付出、或者可能要做出某种牺牲。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在班集体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爱同学爱集体。大爱无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仅是感谢爱过我们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时,以同样的爱意和热情去回报周围的人,回报生活和社会。

青春期主题教育体会2

最近,不断有家长诉苦:孩子顶撞他、不服从管教,他为此多次动手打了孩子,可至今仍没什么效果,怎么办?

听了家长无助的声音,我也陷入了深思,也许此时,经历过儿子青春期叛逆的我最能了解他的苦恼,我尽我所能帮他发现教育的问题,想一些办法帮他解决,送走他后,我想了很多:

我想,家长应该明确两点:一是孩子为什么不服从家长管教;二是怎样管教孩子才有效。

第一点,孩子不服管必有其原因,家长应搞清原因,特别应摸透孩子的心理,然后才能正确施教。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第二点,是教育的方法问题。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变得独立,求知欲更强了。周末,家长可带孩子参加展览会之类的活动,让他见见大场面,开开眼界;能独自处理的事情我们都放手让他去做,如制定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如果做错了什么事,父母不一定要直接指出,可以让他自己将那些不对的行为和同龄孩子对照,让孩子自己去领会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确实令人头疼,但只要方法得当,依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青春期主题教育体会3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自上个月公开课总结后,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教师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宝贝,是父母的宝贝,家人的掌上明珠。身为老师的我宝贝信任我、崇拜我、我爱他们喜欢他们,同时更要教育好他们。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既然我热爱教育,选择了教育作为我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我也相信,在教育教学我会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争取做一位出色的幼儿教师。

青春期主题教育体会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教导帮助下,孩子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其实家长不仅是教会孩子走路的人,还应该是陪伴着孩子学会奔跑的人。许多家长很重视幼儿时期的教育,但是却忽略了青春期的教育——然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候。青春期教育心得体会,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他并不是孤独的,我们一直都陪在他的身边。

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它意味着朝气蓬勃的活力和不可限量的未来。可是青春期的孩子也是最脆弱的孩子,在从儿童转变为少年、青年的路上,他们总是慌乱、迷茫和不知所措。青春期的孩子是一只乘风而上却摇摆不定的风筝,作为家长,就要紧紧攥着手中的'线,给他们最温暖有力的依靠,陪伴是最好的青春期教育心得体会。

青春期孩子需要的陪伴,不再是时时刻刻和父母黏在一起,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带着尊重的、心灵上的陪伴。他们开始渴望挣脱内心的牢笼,追求独立和得到认可。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选择空间和权利,让他们自主权衡,并且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同时也要告知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会伴随左右,给予坚强的力量。其次要主动了解孩子,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态。代沟就是在“你不说,我不懂”的情况下产生的,正如艾默生所言:“人们不去修桥,反而筑墙将自己围起来。”青少年需要尊重和理解,如果你愿意放下家长骄傲的架子去聆听,他们会给你一切走进内心世界的机会。

每个家长都有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心得体会,方法有成百上千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青春期主题教育体会5

参加了在教师进修学院举行的由计划生育协会举办的“生育关怀—青春健康”培训班。

第5篇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医务室以对

   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工作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执行各项学校卫生、防疫、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卫生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依据校医岗位职责制定20--年医务室工作计划。

   二、工作安排:

   (一)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按照健康教育的要求,制定各种工作计划、制度,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末有工作总结。按规章制度办事,使工作更加规范、系统。

   (二)青春期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少年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也是人一生发育的一个急剧转变和突飞勐进的时期。人的身体各器官的发育逐渐成熟也都在这个时期。青春期对于人类的意义重大,因此加强青春期的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

   1、组织学生学习青春期的卫生知识。

   2、配合德育处在班主任工作者,利用班团会形式,使学生解决青春期一些困惑,端正同学之间的正确交往,认识同学中交往过密的不利现象。

   (三)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1、加强预防视力不良的教育

   由于视力不良发病率很高,近几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加强视力不良的教育很有必要。

   (1)学校保证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学校政教处组织值周队加强对眼保健操的检查工作,保证眼保健操的质量。

   (2)校医加强对常规检查学生的培训,要求卫生员对班级眼保健操负责,做到穴位准确,手法适当,达到效果。校医对眼操不定时检查,到各班及时指导眼保健操确保眼操质量。

   (3)保护视力,要求学生做到:两要和两不要。

   (4)班级对前排座位有一定要求,第一排座位距离黑板要求两米远,定期进行座位轮换,写字时注意左侧采光。

   2、加强对沙眼、龋齿、贫血、营养不良、肠道蠕虫病等进行相关的防治宣传教育,及时指导患有疾病的同学进行治疗。

   3、继续落实对学生因病缺课的检测以及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对传染病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环境消毒,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疫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根据传染病的好发季节进行预防宣传,提高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的认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围绕各种卫生宣传日,出版报,发放各种宣传材料,普及艾滋病及预防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如爱牙日(9月20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进行宣传,每次活动做好记录。

   5、注意宣传材料的整理、积累、装订、备查。

   (四)认真组织学生体检,落实“防近”工作。

   建立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卡和学生健康档案,并将体检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对有病同学提出要求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率,减少患病率。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由学校医务室安排每学期进行期初、期末两次视力检查,对我校学生视力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并于期末将两次视力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学生视力检查情况及其原因,并向学校主管领导提出促进学生视力改善的建议。及时向领导汇报学生的健康情况。

   (五)利用健康教材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卫生宣传基地。根据学生的特点收集宣传资料、图片,进行宣传,更好的达到宣传目的。

   (六)学校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班团队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指导卫生员不定期的检查学生个人卫生,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最多,最了解学生的的健康行为习惯,应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七)经常向领导提供有关学校卫生情况及改进措施,向领导汇报卫生经费使用情况及卫生器械情况。

   (八)进行环境卫生、设备卫生、教学卫生、体育卫生、劳动卫生、饮食卫生和学生教师的个人卫生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九)处理好学生的常见疾病和外伤,掌握学生的病缺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预防工作,要和附近医疗单位建立关系,对急诊和转诊能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医治。

   (十)保证医务室的整洁,保管和使用好卫生器械,卫生器械帐目清晰,完整、准确,经常检查器械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给予处理。

   (十一)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学生健康努力工作。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计划2    我校卫生室是学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育卫生环境,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工作。本学期卫生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力争卫生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一、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坚持向学生进行卫生健康和防病知识宣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健康教育以及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主要内容。继续利用卫生黑板报,卫生讲座及培训卫生骨干,声像教育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卫生,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意外伤害预防,疾病预防等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切实加强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及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加强学生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及传染病的预防,这学期重点对学生的近视,沙眼,龋齿,慢性病,肥胖,营养不良进行防治。协助市疾病控制中心做好学生的的预防接种工作。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对集体发病或不明原因的疾病要及时报告市疾控中心。

   三、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常规工作,建立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完成一年两次的学生视力健康检查工作。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及时告知班主任和家长,使患病学生得到进一步诊断与治疗。同时做好检查情况的汇总统计工作,学生的形态,机能指标,营养状况的评价,近视率的统计,有关数据及时上报。

   四、加强和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学校是一个学生聚集的特殊场所,学生一旦发生传染病容易造成爆发流行,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传染病的上报工作,一经发现传染病及疑似患者或不明原因的群体性发热,应及时报告当地医疗单位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做好隔离,治疗,消毒工作,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预防工作。要求每班班主任负责本班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上级报告,以做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每月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统计。

   五、进一步加强学习生活用饮用水和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及《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的要求,办好食堂工作人员的体检,对食堂卫生经常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各班配合的净水要保证饮用水质量。

   六、认真做好学校卫生常规工作,认真做好本学期卫生保健的总结工作,认真参加保健老师例会及业务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质量。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立足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培养,推动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做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创出新业绩。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1、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彻底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结合“创卫、创模”活动,切实加强以“除四害”为重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扫除卫生死角,优化、美化校园育人环境。

   3、以规范学校卫生常规工作为抓手,不断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质量,力争在学期末的学校卫生工作评比中再创区先进学校佳绩。

   三、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创建卫生城市是我市每一位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上至领导,下到学生都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尤其是要加强校园环境美化、绿化工作和食堂等重点场所的灭四害工作。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经常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分管校长深入各班检查学校各项卫生工作,学校利用相当一部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2、开展健康教育课,加强健康检测,强化健康意识

   (1)健康教育课纳入课表正常运行,应做到有计划有进度,备课、授课认真,资料收集完善。

   (2)重视近视防治工作。所有教师都要做防近工作的有心人,在日常工作中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读写姿势,加强眼保健操的训练和指导,平时注意多检查,多督促。为切实保护学生视力,加强眼保健操的指导,努力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学校将对旧教学楼增设黑板灯,提高室内桌面照度,并于十月份对一年级新生组织眼保健操比赛。

   (3)利用校广播、电视、黑板报、画廊等多种宣传媒介开展卫生知识宣传、举办卫生知识专题讲座,每月至少两次。结合“爱牙日”等开展特色宣传。注重对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努力达到知识知晓率95%以上,行为养成率90%以上,力争在“创卫、创模”及学校卫生工作评比中不失分。

   (4)积极参与校三项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组织培训“卫生小卫士”,坚持每天检查评比各班各处环境卫生,教育学生养成不乱抛纸屑,见到杂物勤弯腰的好习惯。

第6篇

一、开展活动对青春期学生进行教育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已经进入青春期。为了帮助学生健康度过青春期,和学生一起找到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方法和途径,我组织并开展了“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目的是使青春期教育延伸到课下,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真正达到通过开展活动对青春期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学生非常重视这次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在信中倾诉了自己的心声。反馈的信息告诉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向别人无故乱发脾气”成为很多学生心中的困惑,有的学生未产生发过脾气有后悔的意识;有的学生发过脾气后后悔不已,认为伤害了别人,尤其是父母,他们觉得对不起父母,所以又添了一块心病,使自己的情绪更坏,发脾气的次数反而更多了。基于这种情况,我给学生讲述了“坏脾气与钉子的故事”:

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38颗钉子。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小男孩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掉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栅栏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伤害与伤害人们的肉体没什么两样。”

我讲故事时,密切关注学生的表情,他们先是喜悦接着深忧,最后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眼中闪烁着泪光。此时我感觉我已将情绪创设成功,于是语重心长地问道:“有谁愿意自己的心灵被钉得千疮百孔呢”?学生回答的声音很低沉:“谁也不会愿意的”。接着我又问:“那么此时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答:“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要;一定要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我要变成好脾气的学生等等。”尔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决“有效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讨论进行的非常激烈,讨论的结果有:到无人的地方大喊;写心理日记;听节奏舒缓的音乐;做体育运动转移注意力;深呼吸;在纸上写多遍:发脾气会伤害别人,自己也不开心等等。我总结道:方法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而不同,只要适合自己,能够控制好情绪,就是最适用的。大家可以尝试各种方法,最终达到不乱发脾气的目的,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故事讲完已有两个月了,这其间我进行了几次调查,结果只有5名学生说,他们没有控制好情绪,发了一次小脾气。而其他同学都说没有发过脾气,情绪冲动时就想起了老师讲过的“坏脾气与钉子的故事”,想到了那个小男孩,想到了不应该在别人的心灵上留下伤痕;我努力了,也做到了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乱发脾气: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自己也开心、快乐了,很适应自己的成长环境。

人们干裂的心田更需要一股充满爱与智慧的美丽清泉,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道理,给予学生莫大的精神营养,他们从中汲取的信念与智慧对心里的健康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做好学生课前的学习工作

青春期的学生最为突出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学生在课堂上,尤其是所谓的“副科”,认为对将来的升学没有多大的作用,听课状态不是很好,课堂纪律存在一定的问题。

前一阶段,我在所教的班级试了一些方法,有一定的效果。比如,上课提前进班,注视班级中比较调皮的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注视下提前结束玩耍和游戏。稳定学生后,走到学生中间,问一问班级的一些情况,平时的爱好,对教学的看法等等,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上课后,我改变以往引入新课的习惯,首先问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我们班有哪些优点?”并让班级中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来说。碍于面子,这些学生随意说出“团结友爱”、“集体观念强”等来应付。然后,让班级中其他学生来说一说。他们都会说:“课堂纪律好”、“学习气氛比较浓”、“尊重老师”、“上进心比较强”等等。学生总结后,不管该班的实际情况如何,我都肯定:我们班有这么多的优点,那这一节课我要看看是不是与大家说的一样。希望课堂表现比你们说的更好。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在随后一段的课堂上,每节课前都要找班级里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并告诉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被评价的机会。要求每个人必须真诚地称赞别人,欣赏别人。每个人都有想听到别人夸奖自己,都有想听“好听的话”的心理。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又让这些调皮的学生感觉到在别人的眼中自己原来也是被欣赏的,他们的心理自然就悄悄发生了变化,行为习惯也逐步有所改变,课堂上学习气氛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些活动的实施,仅占用了课前两三分钟的时间,但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容易听进教师的教育,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容易些。同时该活动也使学生学会了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和优点,学会了欣赏他人,接纳他人,看人看问题要看主要的积极的一面,这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处理人际关系都有一定的帮助。

第7篇

关键词:性知识 信息技术手段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

一、引入:课堂问题出现

在给中职一年级幼教女生讲授人体的生殖系统(《幼儿卫生学》课程内容)时,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的状况:

状况1,当我开始说出生殖这个词时,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面红耳赤”;

状况2,再当我进一步板书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时,教室里时不时发出“哧哧”的窃笑声;

状况3,而当我挂出生殖器官的挂图时,教室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各种声音从学生嘴里“井喷”出来,最多的一个声音就是:“好恶心!”

每当面对这些状况,我都必须给学生们一“疏通”:告诉她们生殖系统作为人体系统之一,是我们的身体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提到生殖器官就跟提到自己的鼻子、嘴巴、眼睛等是一样的平常。而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嗤之以鼻”,无非是因为生殖器官所处的部位和功能被大家“有色眼镜”,并由此使自己觉得羞于提及。不难看出,学生们对生理知识是多么的“性无知”。

二、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后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生殖器官,了解“月经”的知识。

2.深刻理解“妊娠”知识,形成正确的两性认识。

3.教育和指导学生正确的性心理和,学会保护自己。

4.从性生理知识教育上升到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层面上。

(二)教学重点

生殖器官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

性心理的正确建立

(四)教学方式

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月经”形成课件,《妊娠新知》纪录片。

(五)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1)悬挂窗帘的多媒体教室,便于消除学生的神秘感和紧张感。

(2)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在每次讨论后请一名学生到电子白板前完成课堂作业。

(3)女性内外生殖器官挂图、月经形成课件,《妊娠新知》纪录片。

(4)电子白板互动设计。

2.教学内容

(1)大方导入: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对幼儿的身体结构和特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中,幼儿的生殖器官是人体器官中发育最晚的一个系统,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引导幼儿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生殖器官;其次幼儿园时期是幼儿性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老师,不仅自己要有正确的性知识和性心理,还要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性认识。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女生,不仅要学习正确的性生理知识,更要形成起正确的性心理。

(2)我们的身体:首先介绍青春期的含义――这是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告知学生他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接着通过展示女性内外生殖器官挂图和第二性征挂图,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构造,再重点讲解幼儿的生殖器官的特点以及保育要点,使学生从自己的身体构造衍生到幼儿的身体构造,发现其中的区别和联系,为建立正确的性认识奠定理论基础。

(3)月经的生理知识:通过点击动漫画面,出现月经的形成模拟过程,在声光影的交汇下,学生们看得聚精会神,有的随即低下头,有的露出羞涩的面容,有的发出“哧哧”笑声,此时,我一边演示动画,一边用平静语态的讲解。逐渐,学生紧张的神经开始松弛下来,教室里不约而同的发出:“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最后我着重讲解月经的保健常识,并严肃的告知学生从自己首次月经开始,就已经具备了怀孕的能力。随即,我又请两组学习小组代表到电子白板前写下自己在月经期采取了那些卫生保健措施,形成全班讨论,最终共同总结出月经期正确的卫生保健方法。

(4)我们的心理:播放《妊娠新知》纪录片(时长控制在10分钟),视频播放完毕,给学生3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两至三组学习小组代表到电子白板前,将视频中最震撼自己的画面截图到电子白板上面,并写下此刻的心理的想法,从情感层面上深刻理解女性妊娠全过程,并由此趁热打铁的对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的教育,包括什么是正确的性意识和健康的性心理,如何正确看待男女两性关系,从而使他们学会合理适度的面对异性,学会对异性的说不,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拒绝意外怀孕,学会爱护自己的心理拒绝人工流产将带来的巨大伤害。

(5)让女生自己告诉女生: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己遇到过的月经问题及自己当时自己如何处理的,以增加对自己身体的了解。随之,我再次强调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一个重要信号和表现,在这以后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导致意外怀孕,而少女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对自身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最后提出只有正确面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做好自尊、自爱和自护,才能迈好青春期最关键的一步,才能顺利迈入成人期。

(6)通过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对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活动最后,请一名学生对显示在白板上的生殖器官图和名字进行手写连线;另外一名学生对显示在白板上的幼儿生殖系统保健方法进行 “√”和”×”的判断;然后全班共同讨论完成订正以达到知识的巩固。

三、活动反思

我们可以发现,课程内容中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仅教学内容从书本的生理知识传授上升到了青春期健康教育,更重的是对学生进行了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两性之间的法制观念等方面的综合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她们将来又会承担起幼儿教师的角色,所以在性认识上不仅首先自己要具有正确的性知识,同时更要学习和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性角色,俗话说“三岁看老”,这一切都将对幼儿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堂课融入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手段讲授性知识和青春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教学效果非常良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在借助更多的新型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式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枫.国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及思考.中国性科学.2005.2

第8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应该包括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使学生用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建立自尊和自信,学习怎样进行积极沟通。所以,要很好地实现目标,师生首先要达成共识,积极地投入其中,而在心理课堂上关注学生积极情绪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知识结构,在和谐心理气氛的基础上,激励学员体验和分享。

1.从情入手,优化学生认知

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展示感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并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

初中生到了青春期,他们已经从各种渠道对青春期有所了解,但有些渠道把青春期描画成“青面獠牙”的怪物,好像学生在青春期都会出现不好的状况,笔者认为这样不利学生身心的发展。我区公开课“呵护青春”上,首先是这样描写青春的:“在夏天的晚上,借着月光,你会看到弯弯的藤条,打着卷,翘着头,悄悄地向上生长,如果你细心,你会听到急促的呼吸和微弱的叫喊,里面夹杂着快乐和痛苦,这就是青春。”

优美的文字形象地反映了青春期的特点:向上发展的。所以美丽。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又是微妙的,需要自己和身边的人细心体会,需要我们一起呵护。贴心的语言一下使把师生的距离拉近了。

2.发挥积极情绪激发想象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没有一定的情绪状态,客体的某些属性便不能成为认知对象。而且,客体的某些属性即使被感知,由于学生自身情绪不同,感知的深度和结果也会不同。中学生的想象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情感越丰富想象越活跃,这些心理都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笔者在《我的希望在飞》的活动课上,问学生:“假如你分别处于这两只老鼠的状况,你的心里会怎样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学生没有心理的压力,便能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让学生得到宣泄以后,本人鼓励学生思考,指出心中怀有美好愿望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最后让他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大声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把活动推上。

3.发挥积极情绪对认知过程的作用

古人云:“乐思方思有泉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按照教学内容去思考所有的问题,而是对那些易引其注意、使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维,即思维的选择方向是受情绪状态支配的。当学生的情绪良好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变得敏捷,思路变得宽广,解决问题效率高。

笔者经常设计、吸引学生背诵一些有心理学意义的语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优化认知结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学生积极地认知

生活本来就是青少年最好的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我们要捕捉青少年的兴趣,开展各类生成性的生活体验活动,让青少年在轻松、自主的团体活动中体验生活带来的快乐。

笔者在自信心系列的训练活动和心理剧“剧说青春期”系列活动中,非常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以心理剧活动“剧说青春期”为例,首先,教师通过一套四碟的《青春偶然事件》视频播放和解说,使学生初步真切了解自己所处的青春期会有怎样的心理变化,然后通过学校心理网站介绍青春期心理的特征,以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学生活动单,让学生讨论时目标明确,设计剧情和表演时有据可依,并及时从学校网站了解到其他同学创编心理剧的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组的活动。

最后,总结、归纳出六个典型的心理故事,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写出深刻的总结和反思。其实,活动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但因为对活动主题有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是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分享和讨论,令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学生认识到,能专心、开心地学习的学生是最幸福的!

二、思品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课堂是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品德,用思想品德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应用意识。思品课堂教学生活化,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的同时有信心提高自身调节情绪的能力。

1.导入生活化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笔者善于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投身学习。如在教学“我和父母交朋友”这一主题时,笔者先让一位学生谈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然后把他的家长请进课堂讲述家长的烦恼,接着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寻找造成我们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课中展开生活化

学生接触社会范围小,认识能力较低,要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效果甚佳。

例如,在讲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时,我就和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市场交易活动。活动中,我特意戴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草帽,脖子上搭条毛巾,把自己打扮成小贩的模样,并拿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食品(大部分是优质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过期的、假的食品,比如把红糖水装进可乐瓶的“假可乐”等)做起买卖,鼓励“买家”们来购买我的商品。这样一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马上进入“买家”角色参与进来。不出我所料,他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很少有人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瓶口密封情况等,都是付了钱之后拿了就走。在这一买卖活动结束之后,我特意把不合格食品要了回来,于是引发了学生一场激烈的大讨论: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而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内心真正有了感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提高了认识。

所以,优化学生认知,思品课堂生活化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另外,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于求新求变阶段,渴望丰富多彩,欣赏标新立异,不愿意迎合他人、逆来顺受。所以我们应该改变精心设计、滴水不漏的教学模式,简单的内容不讲,让学生感知后同组同桌交流。这样做,绝不是消极完成任务,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还更符合自然教学的内在规律。

3.社会实践活动要符合生活实际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如笔者组织的“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一活动,首先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从中我发现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方案:有充分利用街道宣传栏进行环保宣传的;有一起合作写环保倡议书的;有给化工厂厂长写信,信中诚恳指出危害的……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有效机制,指导学生坚持练习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不可忽视团体组织的力量,反复的实践和反思是形成能力的基本途径。

笔者参与学校“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课题研究,帮助学校建立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使学校的各方面教育都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心理规律,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

班主任、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都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积极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也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体验自己情绪的变化、自己来悟出道理,然后再运用于实践中,这样促进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

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教师必须自己拥有积极情绪,以自己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必须善于进行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必须善于营造、维持和增进师生、生生良性互动的关系,让学生和教师分享积极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上将目光锁定在学生的积极面,以赞美的方式告诉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带着美德和优势去生活、学习。

令笔者感到欣慰的是几项全校性的心理综合训练活动都是特别针对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认知和调节的,例如,21天欣赏心态、微笑行动训练、自我肯定、优点轰炸训练、考试心理调节训练,还有自我认识训练、沟通能力的训练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学校的其他工作,例如,开展得轰轰烈烈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尝到甜头的使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等,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正是由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全校师生的支持,2009年12月,我校顺利通过评估,成为广州市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也是本区唯一的一所初中)。

第9篇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0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0×××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0×××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0×××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0×××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20*-20*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20*-20*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20*-20*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20*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第10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月龙”为你整理了这篇开展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教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根据文件《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关于开展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教活动的通知》(国卫疾控精卫便函[2021]112号)要求,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倡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我镇紧紧围绕“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的宣传主题,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我镇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世界精神卫生日宣教活动方案,要求卫健、教管等部门牵头,动员学校、医疗机构、村(社区)等多方力量加强合作,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共同创造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科普宣教形式

(一)举办义诊宣传活动

在9月29日,联合我镇文明实践中心,在东泊社区党建长廊举办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大型义诊活动。活动中,共派发了宣传礼品120多份,宣传折页(含青春期、健康类等折页)共200多张,悬挂横幅1条,出动医务人员10人,参加人员达200余人。

(二)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手段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在9月28日结合我镇开展的健康教育巡讲讲座,选取第三小学、星辰学校,贴合主题,开展了两场心理健康教育宣教讲座,二是通过我镇“中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在10月10日转发来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合的【世界精神卫生日】“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为题的宣传推文,并要求村(社区)进行转发,推文阅读量达100余次。

通过活动的开展,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推动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精神疾病的关注,本次宣传活动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家庭健康和福利为重点,建立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拓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内容,提升人口和家庭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和家庭幸福。

二、工作目标

按照省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2013年,各镇(乡、街道)、开发区完成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拓展儿童早期发展、青春健康援助、家庭营养、老年保健、亲情牵手等人口家庭公共服务职能,实现人人享有优质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

三、建设标准

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按省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建设。具体标准见附件。

四、职责功能

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提供如下基本公共服务:

1、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人口基础信息查询、政策咨询和人口计划生育事务办理服务;

2、为育龄群众免费提供人口家庭健康科普知识宣传、避孕药具、避孕节育服务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防治;

3、为计划怀孕夫妇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4、为目标人群提供儿童早期发展、青春健康援助、家庭营养指导和老年健康保健等公益性咨询服务;

5、为失独家庭提供情感慰藉、生活帮扶、养老服务;

6、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计划生育信息查询、事务办理和技术服务。

五、工作要求

1、全面推进“世代服务”向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转型。2013年,加快推进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汇龙、东海、近海、北新、合作镇,按照省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加快速度,建成环境温馨舒适、布局合理、流程规范,体现“六位一体”综合服务的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南、北城区、开发区、启隆乡参照省建设标准,建立面积300-400平方米、可不设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但必须建立婴幼儿早期发展、青春健康教育、家庭营养指导、老年保健等服务职能的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镇服务站,增挂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牌子。

2、扎实推进孕前优生促进工程。一是加大宣传倡导力度,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公众优生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优势,通过宣传品发放、面对面咨询等方式,针对性地向新婚和已婚待孕夫妇普及优生科学知识,提高知晓率,增强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二是全面调查摸底,准确掌握计划怀孕夫妇底数,及时将新婚、已婚待孕、再生育一孩夫妇纳入目标人群。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层层分解工作责任,促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扎实推进,目标人群覆盖率90%以上。实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票否决制,完成率低于80%镇(乡、街道、园区),年终不得评为先进单位。

3、规范开展避孕节育服务工程。规范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倡导落实长效避孕措施,按照随访服务要求,做好镇、村二级随访服务,开展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防治。期内综合避孕措施落实率达95%以上,知情选率、随访服务率达90%以上,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上报600例/100万人口。在避孕节育常态化服务和管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各镇(乡、街道)分别在5月、10月集中向服务对象开展一次避孕节育知识宣传、送上一份计划生育宣传资料、避孕药具、进行一次随访服务的送知识、送药具、送服务的“三送”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服务站要加强四项手术,推广适宜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业务量年递增5%以上,业务收入达1.5元/人。

4、做实生殖健康筛查工程。3-4月份,全面开展RTI综合防治,各镇(乡、街道)结合实际,采取到站或下村等方式,组织实施RTI综合防治,RTI年综合防治率达30%以上。在开展RTI防治工程中,做到“三个结合”:与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相结合;与查环查孕加强随访服务相结合;与普及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相结合,切实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要加强与卫生部门配合,延伸生殖健康筛查服务,开展RTI综合防治与“两癌”筛查相结合的生殖健康服务。

5、创建家庭营养指导新模式。一是加强设施投入。中心站配置超声波体检器;、配置科学点餐设施;南城区、开发区、启隆乡结合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建好家庭营养指导室,充分发挥服务阵地作用,开展家庭营养体验活动。二是举办家庭营养专题讲座。邀请营养学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到各镇(乡、街道)举办健康饮食知识讲座,每镇(乡、街道)不少于2期,各镇(乡、街道)自行组织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三是依托全员信息平台,向服务对象发送营养知识短信。四是组织知识竞赛和烹饪模拟竞赛。6月份,在今日报组织一次“平衡膳食,均衡营养”有奖知识竞赛;10月份,开展一次“合理饮食,增进健康”烹饪模拟竞赛活动。

6、大力推进科学育儿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倡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举办“优生优育优教”大讲堂等各种形式的公益性宣传活动,做到科学育儿入社区、入家庭指导,确保本地乡镇(街道)早教知识全覆盖。今年,我市将开展“早教大礼包”免费赠送和“幸福宝宝“征集活动。二是完善服务阵地。建立科学育儿教育档案,做好档案资料的保存和归档整理工作,凸显指导服务的有效性。以东方爱婴、红黄蓝等7个已建成的人口早教基地为试点,大力推进“科学育儿进社区”活动,各镇乡(街道)要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工作,确保辖区内0-3岁婴幼儿及家长开展主题亲子活动不少于12次。今年我市将组织“摇篮工程”早教亲子巡回活动。年底,全市所有镇乡(街道)均建有1家挂牌的人口早教示范基地,并力争继续在基层培植2个以上市级科学育儿示范基地。三是规范制度管理。包括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卫生保健制度、评估制度等,有年度活动计划和年底总结,示范基地设在早教机构或幼儿园的,要有两名以上具有育婴师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养指导人员;设在世代服务中心的,要有兼职的早教管理者(具有育婴师资格),并建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四是组织培训教育。今年市里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养等专门人才培训。

第12篇

摘要:文章旨在指出中学生常见的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适应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现今学生的心理状况,经过分析,用分类的方法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对策: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热线信箱、开展心理咨询、对家长进行心理卫生宣传等几个方面。文章最后还分析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具备健康的心理基础之上,才能培养起来。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要能成为学生的心理按摩师,帮助心理不良的中学生撑起倾斜的精神,纯洁不良的情感,了解自身人格特质,擦亮自我心灵的世界。

在今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有意识地分析了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性认识,并对学生心理问题提出几点设想性对策;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一)学习类问题

通常情况下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在我校,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试焦虑,厌学症,是中学生经常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83的同学以游戏为娱乐。有4.2的同学对游戏极端的迷恋。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学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寻求不正当的刺激。

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表现在:

A)中学知识实用性不广;

B)教学内容过难;

C)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

D)不当的教育方法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

E)来自家庭的考试压力很大;家长往往只注重分数的结果,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适时和子女进行学习方面的沟通与探讨。

4.过于依靠学习的"惯性",而缺乏学习上的"加速度"。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人达到某一高度的时候就想休息一下,靠惯性维持原有的学习成绩,而惯性的确也能拖带他们跑一程,但总的趋势是缓慢下来的,若此时不赶快加速度,就会停止或倒退。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心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面临高考压力,习题,考试,变成每日必备,这样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事会陷入一个人封闭的误区,致使交际困难的产生。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人和人的交往是一个双方相互接触的过程,要达到交往和谐,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而且还要能够认识和了解他人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或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

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3.早恋。

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早恋虽会给一些人留下美丽的回忆,可也会逝去不少美好的青春时光。到最后得不偿失,痛苦不堪,也不是不会发生的!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许多人知道自己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当他们遇到时,有不知

道该如何去战胜。大部分的同学会对挫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不是积极的去面对问题,又或是从此一蹶不振。这些都是消极反应的表现。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二)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三)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有些情况下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有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三、探讨、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的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陈学诗、沈渔村、李心天等一批专家学者呼吁,"为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应广泛开展心理卫生科普宣传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小学增加心理卫生课",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