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

时间:2023-01-28 17:53: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北京民族大学学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

第1篇

关键词:广西 民族高等教育 内部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25-02

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国家法规政策,以民族团结为宗旨,聚集各民族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56个民族都需要培养各行业优秀的青年人才,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教育行为落实在大学学习主体所修专业及特色课程上,也可以说注重内部要素的配置和协调,总结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属于岭南地区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壮族人口1600万,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有其示范作用。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非常有价值,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为何实行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审视内部要素研究,主要考察特色专业发展取得成果,以及特色课程生发的效果。

从历史上看,广西归于稻作文化的范畴,其生产方式和江南地区很接近,加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应该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可惜这般先天优势没有成功进入人文精神认同系统,王朝统治时期一般作为中原地区不愿光顾之地,甚至有文化沙漠之称;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定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认真分析,东靠广东南邻大海,为何广东就是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名为广西就不行呢?当然涉及各种原因,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激活广西存在的各种潜能,特别是人的力量――通过教育达到具有敏感意识――时代和社会发展适应的视野、技能及自觉到习惯的行为举止,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后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秀丽山水、刘三姐传奇故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壮族传统文化人文价值最好的应用,完全可以和世界优秀文艺媲美,还是生态意义的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资源合体。由此观之,教育应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一大利器,弘扬民族文化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价值非常大。

关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要关注高校有多少学生,更应该关注学习主体学什么、怎样学的实际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8个左右民族特色学科。”

二、特色专业:民族教育核心要素

笔者深入广西民族大学调研,这是八桂大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高校,毫不夸张,广西民族高等教育成果很大部分依赖此校的资源优势,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起已有32年历史了,其色专业即壮语言文学专业在1998年、2013年分别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广西壮族所占人口比例设立的壮语专业伴随改革开放30余年已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代表性的特色专业。

(一)特色专业考察

2009年,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财政扶持。该专业之所以成为特色,是因为满足了文化学习生发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复磨炼形成的技能,为今后生活、学习、工作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内容要体现全球化发展下的时代特点,壮语专业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还要学习体现壮语特色的内容《现代壮语》《壮语阅读与写作》《壮族文学》和《壮语方言概论》等专业课程。壮汉双语教育作为教学方法也必须成为专业建设一部分,既能实现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文字的学习和交流,又要达到壮族自身文化传承、保护及创新的目的,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现代壮语》 《民间文学》已经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现了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特别是现代社会学生手中智能手机网上互动直接与精品课程链接,既可以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又可以完成留下的作业,还能因为思考质疑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讨论,实现学习方式的网络师生积极互动,快捷高效满足学习的需要。

(二)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恰当评判壮语水平,2012年6月,广西以初、中、高三个等级确定了壮语文水平考试,广西民族大学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壮语达到中级以上,学习原汁原味的壮族语音、语言及其凝聚的各种文化形态,感受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领会创世神话、歌圩歌谣、神奇传说等民族文化精髓,因民族情感而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一个而自豪,以学习应用本族文化而骄傲。2013年在政府财政支持下报读壮语班减免学费,达到条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个学位证书,学习壮语成为壮汉双语人才,回到壮乡更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壮语班的学生到武鸣县领悟三月三歌圩文化。武鸣县是壮族的聚居县,壮族人民历来爱好山歌,他们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大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谈情说爱、农耕活动、天文地理、吉日庆典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都能成为武鸣壮族山歌的好材料。这种活泼新颖的歌谣形式带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视为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激发现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领悟到生动传神、文艺展演的文化魅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三)学习主体评价

研判学习效果一定要借助于学习主体的客观评价,高等教育学习主体――大学生头脑灵活、知识丰富、反应敏捷,他们非常清楚课程内容、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满意与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内容采取的特定教学活动,更要重视学习主体的掌握情况和满意程度。笔者调研发现壮语班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来学习主体来自壮族生源是非常正常的,壮族文化居然吸引来了一位汉族小姑娘,作为2013级学生AA立志学习壮语文,目的就是到壮乡当一名汉壮双语教师,为壮族文化教育做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贡献,祝福她早日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师梦。2012级学生HH明年就要毕业了,对于就业非常乐观,作为我国与东盟联系密切的广西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而壮族文化就是广西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学会壮语就能让壮族文化走出去,成为联系东盟的重要文化纽带,壮语专业学生受到在广西开展活动的东盟各国欢迎,因此,不愁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2011级的学生CC作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感慨良多,高中时就非常喜欢壮语,到了工作岗位更是认为所学专业意义特别大。全球化现代文明发展更多集中优势主流文化,西方世界以英语语言为基础,中华文化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作为分支,由于语言环境缺乏,壮语言甚至很多壮族学生都无法使用。因此,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免学费扶持特色专业能够保障文化传承持续,让古老灿烂的壮族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教育受到重视才更有利于传承、保护壮族文化。

三、特色课程:民族教育内涵要素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确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为特色课程,学习语言需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大化,务必强化学习的语言环境。这里强化带有重视的意味,恰当说法就是树立语言环境意识,让学习主体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完成学习任务。歌舞展演、文学叙事、祭祀仪式等活态的文艺样式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来源,同样民族教育《民间文学》不可或缺,原因就是这些传奇故事、动听歌谣、戏剧剧本等让学习主体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喜欢基础上渐渐掌握了语言的规律。

落实特色专业就要看课程设立,其内容是否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可以说承载了完成目标的学习内容,在谈到民族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可以把特色课程看作内涵要素,即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助力特色专业完成本科教学方案,既能达到合格正常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又能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的预期。

(一)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文字提升

《现代壮语》以壮语语言组合规律和构成语法特点传授为内容,主要通过总结壮族语言变迁性质和具体应用基本知识,让学习主体在反复训练中熟悉掌握,并能应用在对话交流和文字写作中,能够声情并茂朗诵壮族经典著作,熟悉和偏远山寨村民自如对话,准确流畅写出壮语文章,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学业要求。“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带有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民间乡野气息,以壮族传承的内容考察,有创世大神谱系神话、各类歌谣、传说故事等等,非常吸引学生阅读,就这两者关系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师教授壮族语音、文字,学习《现代壮语》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再来学习《民间文学》,最好选择一些壮语文字的内容,即阅读来自专家整理的以壮语记录的原版文献,这样才是真正打造壮语专业学习的内涵式提升。

(二)课程内容学习与壮族文化创新

壮族文化与民间信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壮族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间信仰的特性,壮族先民以特有的思维观念塑造了创世大神布罗陀,把先民记忆中的种种美好寄托于布罗陀神力基础上,千百年来内化为族群做人处事、行为习惯的道德伦理,民间文化精英完善了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布洛陀经诗》,《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又是专家、学者呕心沥血完成的属于壮族文化新成果,承载民族精神体现内容广泛壮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教育不是只学习相关知识体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多,壮语专业学习主体要抓住民族文化精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现民族的辉煌和荣誉。

关注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取得成就非常有意义,广西民族大学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专业是考察的重点,其特色课程是保障民族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对于弘扬壮乡民族文化,保护意义上的创新有莫大的价值,其成果完全可以应用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中。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的广西扶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研究(立项编号:2015C392)。

参考文献:

[1] 王芳.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与发展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第2篇

[关键词] 社会捐赠;高校筹资;校友捐赠

[作者简介]李菊容(1971—),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财务管理。(江西南昌 330063)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社会捐赠资金的筹措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B200937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捐赠是指捐赠人自愿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转让给受赠人的行为。与社会中的一般行政行为、经济行为相比较,捐赠具有无偿性、非交易性、非行政性、自主决策性、社会收益性以及社会目的性等特征。社会捐赠,亦即公益捐赠,是指捐赠人为了资助公益事业,自愿将其所有的财产赠与收益人或公益性组织管理使用的行为。高校社会捐赠,是指大学获得社会各方包括法人实体、自然人等给予的捐赠,属于公益捐赠。也即捐赠人为了资助高等教育事业,自愿将其所拥有的财产赠予大学处分或管理使用的行为。高校社会捐赠是一种集道德、法律和经济于一体的行为。

一、最新案例:大额捐赠不断涌现

(一)国内:富豪校友向母校捐款渐成气候

近年来,校友捐赠母校的金额屡屡创出新高。2006年9月,浙江大学旅美校友段永平、网易公司总裁丁磊联手向浙江大学捐资4000万美元支持教育事业。这不仅是浙江大学历史上也是当时国内高校接受到的最大一笔捐资。2009年12月,段永平再次捐赠7600791元人民币,继续支持浙江大学等额配比基金。段永平向母校浙江大学累计捐赠2.46亿元,创下当时中国大学校友最大单笔捐赠的纪录。2010年2月,段永平夫妇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000万美元的巨额捐赠,约合人民币2亿多元。这是当时中国高校接受的最大单笔捐款之一。2010年4月,段永平再次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款350万元人民币。

2012年6月,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携夫人铁凝,向迎来110周年庆典的母校东南大学捐赠1100万元。这是东南大学建校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2012年9月,武汉一家地产公司董事长吴文刚向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捐赠1亿元,再加上此前曾向母校捐赠过850万元,创造了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个人捐赠的最高纪录。2012年09月,裘国根通过其创办企业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赠两亿元。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史上获赠人民币金额最大的一笔捐款,也是国内高校获赠金额最大的捐款之一。华生说:“有钱的人很多,我不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但我认为我应该带头去捐款,因为我有一定的能力。我的这种坚持也是希望在校友间树立一个榜样,建立回报母校的模式。”“我捐款不为出名,不求回报,只要有一块‘说明’标记就行了,主要目的以此激励校友,倡导大家参与公益事业,回馈母校。”

(二)国外:英国牛津大学接受欧洲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捐赠

2012年7月11日,美国风险投资家迈克尔·莫里兹向母校英国牛津大学捐赠7500万英镑(约合1.16亿美元),为贫困家庭学生创立奖学金。牛津大学称,这笔捐赠为欧洲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本科教育财务援助。如果算上出自牛津大学和其他捐赠者的对等资助,上述奖学金总额预计将达3亿英镑(4.6亿美元)。牛津大学将利用这项奖学金为最贫困学生抵消学费上涨,使他们的学费保持在每年3500英镑(5414美元)。符合资质的学生将同时获得生活补助。

莫里兹的家人曾是逃离德国纳粹魔爪的难民。他说:“如果不是因为陌生人的慷慨解囊,我不会有今天。”莫里兹说,根据他在美国的多年观察,一些伟大的改革者出身于“最没有前途的环境”。正是大学的奖学金制度使他们的成就变成可能,而他希望支持这样的机会。

(三)我国高校社会捐赠资金开启大幕:校友捐赠

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自2010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已经连续3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2012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最新《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 2011年度新增校友捐赠21.75亿元。其中,单笔捐赠在1亿以上的有5笔,单笔在1000万以上的捐赠36笔,新增捐赠总额的91.23%。报告显示,1990年至2011年,中国大学共接受校友捐赠金额合计52.27亿。累计接受校友捐赠在1亿元以上的大学有10所(见表1);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学有14所,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学有54所。其中,北京大学2011年新增校友捐赠9.25亿元,累计接收的校友捐赠总额雄居榜首,高达12.41亿元。借2011年清华百年诞辰之际,清华大学校友加大捐赠力度,2011年新增校友捐赠4.68亿,累计捐赠10.74亿元,名列第二;浙江大学获校友累计捐赠5.53亿元,位居第三,中国人民大学校友累计捐赠2.63亿元,列第四。

报告显示,1990年至2011年,累计捐赠在1亿元以上的校友有10人(见表1);累计在5000万元以上的校友有15人;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校友有90人;累计在500万以上的校友有146人;累计在100万以上的校友有447人。北京大学校友黄怒波累计向母校捐赠10.14亿,名列榜首;段永平累计向母校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捐赠4.47亿,名列第二;清华大学校友池宇峰等合计向清华大学捐赠2.2亿元,位居第三。清华大学捐赠校友人数全国最多,创全国大学最高的校友捐赠率30.7%,这说明清华大学教育质量和理念得到校友广泛认可和肯定。清华大学30.7%的捐款率,已达欧美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全国高校做出了表率。

二、社会捐赠是高校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

(一)社会捐赠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社会捐赠已是大学向社会筹集的重要渠道,并在经费来源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英国大学教育经费中教育捐赠的比例普遍超过 10%,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大财团和社会各界捐赠。日本公立大学所获捐赠占学校总经费15%,私立大学更高达 50%以上。

美国高校开展捐赠历史悠久,可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在慈善捐赠中诞生的。1638年,剑桥学院为纪念牧师约翰·哈佛的捐赠,将学院改名为哈佛学院;1718年,耶鲁捐赠建立的教会学校改名为耶鲁学院;1865年,康乃尔捐资创办了康乃尔大学;1892年,洛克菲勒捐赠建立了芝加哥大学等等。目前,来自校友、非校友个人、企业、各种基金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社会捐赠收入,成为除政府拨款收入、学生学费收入之外,美国高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经费来源之一。从1996年到2007年,社会捐赠在美国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中所占比例最低为4.7%和11.8%,最高为11%和19.3%,平均为6.6%和14%(见表2)。可见,社会捐赠是美国大学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

美国教育援助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总额达303亿美元,其中,斯坦福大学7.094亿美元排在首位,哈佛大学6.39亿美元排在次位,耶鲁大学排第三,为5.8亿美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哈佛大学捐赠基金规模为320亿美元,为全球最大全美第一的捐赠基金;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以194亿美元排名第二;德克萨斯大学捐赠基金以172亿美元排名第三,也是全美最富有的公立学校。捐赠基金规模位列第四至第十的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171亿美元,斯坦福大学165亿美元,麻省理工学院97亿美元,密歇根大学78亿美元,哥伦比亚大学78亿美元,西北大学72亿美元,德克萨斯农工大学70亿美元。2011-2012财年,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将支出9.92亿美元给耶鲁大学,占耶鲁大学年度预算的37%,2009年这一比例曾达到45%。

(二)社会捐赠将成为中国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

1.高校教育经费的短缺需要多元化教育经费来源的筹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是高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各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国家战略。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充足的经费来源是其充分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的623万人扩大至2011年的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3.4%增长到26.9%,成功地由精英化教育过渡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滞后于规模发展,高校生均经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几年才逐步上升(见表3)。很多高校处于超负荷运转状况,办学条件全面紧张。教育经费不足问题日益显现,并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政府的财政拨款,学生的学费,学校的校办产业是目前我国高校经费来源的三种主要渠道。今后国家的财政教育投入增加将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政府财政拨款投入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长。高校的学生学费,已接近、甚至超过专家论证的最高限度,上涨的空间不大。高校的校办产业,由于规模小,缺乏竞争力,其发展前景不甚理想。另外,近几年各高校向银行贷款筹资建设新校区,虽解了燃眉之急,但出现有的高校已亏损运行,连债务利息都无法偿还,影响正常的教学研究投入等系列问题。作为非盈利性组织,高校借债融资不可能成为高校发展的经常性筹资方式。

要缓解高等教育不断快速扩张与教育经费短缺之间的矛盾,必须由单一的政府投入向政府和社会的多元化投入转变,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进入多元化筹资的时代,向社会谋求教育捐款将是高校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筹集策略。

2.经济发展基础与政策激励驱动使高校社会捐赠筹资成为可行之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捐赠需要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积累作为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10%左右的速度迅速发展, 2011年GDP总量达到4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7.3万亿美元,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经济总量十分丰富,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社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完全具备对高校进行捐赠的经济基础,调动民间资本对高校进行捐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可行之道。

1993年,国务院制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这是社会捐赠第一次被确立作为高教重要经费来源之一,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政府全面承担到政府、家庭、社会共同负担的转变。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高校筹资制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 2012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探索高等学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拓展社会投资渠道。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教育捐赠便利性措施,落实公益性捐赠所得税前扣除政策。支持设立各种形式公益性教育基金会和学校基金会,拓宽社会教育捐赠的渠道。完善教育捐赠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这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的多元化筹资制度指明了方向。

三、我国高校社会捐赠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在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据测算,2000年以来我国社会捐赠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不超过 3%,其中,高校的社会捐赠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的比例更不足1%(见表4),远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这表明社会捐赠还未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稳定收入来源,在相当一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结构中,社会捐赠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国高校社会捐赠是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的,规模和数量都相当有限,尚未形成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宝藏。

[参考文献]

[1]陈旭.国外高等教育融资结构经验及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第3篇

致青春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相似的,有憧憬也有彷徨,怕自己终究成为一个平庸的、毫无声息的人。起码韩庚和林静都是这样的。

林静,《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男主人公,他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成熟睿智英俊,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回国后做了一名检察官。几乎是个完美型男人。

林静是女主角郑微小时候的玩伴和偶像,她总是幻想着,长大以后能够嫁给他。可当她真的长大了,林静却不辞而别,离她越来越远。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情感的洗礼,郑微与林静再次重逢 ……

韩庚,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了 6年民族舞,毕业后被韩国组合 Super Junior选中,成为组合中惟一的中国成员及其子组合 SJ -M的队长。2009年底与韩国公司解约,并宣布单飞 ……韩庚是目前具有超高人气的歌手和演员。他与众不同的成长之路,及奋斗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也使他成为 80后、 90后们的榜样。

当韩庚遇见林静,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封面拍摄现场,拿起 BQ出品的“致青春 ”场记牌,一幕幕青春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戏里戏外,两维空间,平行或交替出现。青春没有专属,也无法复制。青春影响了韩庚和林静的成长。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这剧本确实让我很喜欢,看完我流泪了! ”韩庚说青春不乏残酷的回忆,但现在回忆起来,却很幸福。 2011年,在导演赵薇找他出演林静前,韩庚本来是不打算接戏的,他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排的都是新专辑及巡回演唱会的工作。

也许就是他和林静的缘分,让他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我的第一部电影《大武生》主要是武戏,‘致青春 ’内心戏比较多,我觉得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说到与林静内在相近的地方,韩庚说是“不爱表达 ”。有误会的时候,他们多半都会藏在心里,选择自己承受。

追寻着林静的脚步,郑微考到一所与他同在一个城市的大学,而她从小追逐的,说好了要等她的林静,一句话都没给她留下就去了美国。

“你小时候有像郑微那样的女孩一直追逐着你吗? ”我问。

“我小学五年级毕业就到北京开始学习舞蹈了,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女孩儿追男孩是什么样,只顾着每天在练功房里练功! ”他有些难为情道。

1996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光华小学毕业后,12岁的韩庚前往北京,就读中央民族大学,专攻民族舞蹈。韩庚还记得当时做了 26个小时的火车,但一点不觉得累,那时候的孩子,都想着挣脱父母的怀抱。

刚入学时,学校开了一个晚会,有很多著名的舞蹈家演出,韩庚印象最深的是黄豆豆跳的《醉鼓》,他觉得太精彩了,暗下决心,也要成为这样的舞者!

“我的青春就是在练功房度过的! ”韩庚这一练就是 6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曾在南京的许多大学取景拍摄,其中有两场是男生宿舍的戏。这不禁让他想起当年自己的宿舍。

毕竟,当时都是十几岁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不强。韩庚说男生宿舍里的袜子就是一道风景。“我有一个同学他住在下铺,他买了好多的袜子,每次练完功换一双,脏的就放在床底下,一个星期洗一拨,那个味道啊!最过分的是,有时他跟别人生气,就把这些袜子系成一条抡人家。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因为每天练功,出很多汗,每个人的袜子都挺味儿的。我们还互相取笑,说晚上脱掉袜子之后,往上面一扔,啪,准能粘房顶上;第二天早上起床,一拍手,袜子就立在床上了。” 韩庚边说边学着当年的样子,引得大家都不禁笑起来。

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出晨功。每天早晨 6点开始,舞蹈系所有的人,绕着校园的花园跑,一直练到10点。虽然学校的花园又大又漂亮,但韩庚他们却爱不起来,甚至有点恨花园太大了。于是就想着逃晨功。“可以说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校医院装病,央求医生给开病假条,其实医生都看出我们在装病了 ……”

那时,最开心的莫过于父母或家人带许多好吃的来学校。但稍不留神就被洗劫一空。说起当时的景象,韩庚笑言现在还心有余悸。“我们每个人专门有一个铁柜子,锁上的,第二天一看锁头就被砸开了,里面吃的全没有了! ”

虽然当时恨得牙根痒痒的,但现在想起来竟忍俊不禁。“这些糗事,也是我们辛苦练功中的一点调味剂。每天训练真的太累了,晨功结束, 10点到 12点又上民间舞课,晚上是武功课,摸爬滚打的,回到宿舍哪都不想动,就想睡觉。”

时光飞逝,到今年韩庚已经毕业 10年了。5月,他和同学们正策划着一场全班聚会。“我们班里男孩儿就 12个人,女孩儿 30多个人,这一次是聚得比较齐的。”都要聚在一起。说到这儿,他的期待都写在脸上。

问韩庚这次聚会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他说:“我们有可能会去学校重新上一节民间舞课,重新上一节基本功课 ……”

人真是很奇怪的,在学校的时候恨不得马上冲出校园走向社会。毕业了,工作了,却又很留恋校园最初的单纯与宁静。

“哎哟,那个时候真的想把练功房给扒掉了,在里面呆得太痛苦了! ”韩庚不住地点头。

“那当时学舞蹈是你的意愿吗,还是父母让你学的? ”

“是自己选择的,那时候家长还不是很赞同我去学,说你一个男孩子学什么舞蹈,有什么出息啊!但我在上小学时,有一个老师经常让我去跳舞,他说我身材比例不错,长得也挺帅的,建议我去北京学舞蹈。然后我爸就跟我谈一次话,说你好好选择,你要是喜欢呢,就去学,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走下去。我说选好了,爸爸说那好就去吧! ”

人生充满着戏剧性。韩庚本来是想沿着跳舞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的,没想到却与歌手和演员不期而遇。

“我觉得学舞蹈对我帮助特别大,比如作为舞台上的表现力及表演时的状态,都得益于舞蹈的熏陶。 ”更重要的是,舞蹈陪他走过了那段难忘的校园时光。

致青春二:那些年我们追寻的梦想

十年前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毕业汇报演出的舞台上,韩庚跳了一支舞,名为《踏上征途》,那时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征途 ——参加选拔赛。赴韩国成为练习生.加入韩国偶像天团,直至携 SJ—M在中国正式出道。后来又经历了解约、单飞,“更心 ”后的韩庚开始了新的征途。韩庚说自己非幸运儿,而是靠韧性取胜的人。

“你当时想过出国学习吗? ”

“没想过,我觉得那是件挺奢侈的事情。我上学的时候,父母都在辛苦地为我赚学费。因为我读的是中专,当时想毕业后再考大学,也想过做演员,考北电或中戏,但这都需要一大笔费用,不想让父母再为我辛苦了。所以就没再想考学,计划毕业后先去团里工作,等赚点钱,有一些工作经验后,再去考大学。 ”那时候,韩庚的理想是当一个舞蹈老师或者舞蹈编导就好了。

命运在此又发生了转折。韩庚去了韩国,做了一名练习生。虽然期间不乏种种辛苦,但他一直很努力地坚持着。“那时候就在想,不用花钱,还可以学一些东西,一定要珍惜。 ”

“你骨子里挺好强的? ”

“我特别好强,就怕丢人。毕竟我的家庭很普通,靠不了父母,就必须靠自己。父母就我一个孩子,我要再不争点气,将来怎么办?我爸爸经常跟我说,不管你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选择了,就好好做下去。再苦,跪着你也要过去,毕竟这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样的个性也造就了韩庚非常喜欢极限运动。春节前后,他带着自己的工作团队去美国休假。滑雪、潜水、跳伞、爬山、骑车,一个都不少,难怪面前的他感觉比之前瘦了。他说减了 4公斤。

“第一次跳伞吗? ”

“第二次了。我第一次跳完的时候,哇,感觉太爽了!所以这一次鼓动大家都去跳。我挺喜欢冒险的。在这之前,我先去的日本,跟朋友去山上滑雪,从山上到山下 6公里,一路滑下来,很刺激。 ”

这次在夏威夷,他跟团队的人租了七辆自行车,每天骑车翻过一座山去逛街去玩。中间出了许多小插曲,比如车链子掉了,大家就七手八脚自己装 ……几天下来,大家虽然骑车骑得浑身痛,但觉得很有意思。

本次采访,韩庚还透露了一个信息,他参加了某卫视的跳水真人秀。所以,拍摄完本期封面,他就去练跳水了,这是他的第一堂跳水课。隔天,问他团队的同事,韩庚的处女跳如何?对方称他玩得很兴奋,第一天就考到了深水证。

而且舞蹈对他跳水很有帮助,看过他训练中的一些照片,劈叉、空翻,身手了得。这童子功还真不是虚的。

后来又得知训练中,韩庚意外受伤。但他经医生简单处理后,又站到跳台上 ……想起韩爸爸告诫他的话 ——选择了,再苦,也要坚持。

其实,任何成功都是有理由的。

致青春三:那些年我们不懂爱情

林静出国后,郑微遇到了同校的陈孝正,这个有些冷傲的男生深深吸引着她,他教会了她爱情,带她体验了青春的感情萌动。但他最终也离开郑微去了国外留学。

在郑微 25岁的时候,林静和陈孝正又出现在她面前 ……最后,郑微原谅了陈孝正,选择了林静。

或许每个女人年轻的时候都曾遇到过她的陈孝正,然后才会找到林静;而每一个男人都曾是陈孝正,当他终于成熟,就变成了林静。

问韩庚在学校时会是冷傲,对女生不理不睬的“陈孝正 ”吗?

他挠头加摇头,“我呀,不是,哪有想那么多,每天跟同学就是傻玩。 ”

他笑言班里的女孩都特厉害,比男孩儿还男孩儿。“我们班女孩多男孩少,女孩都是昂着头的。 ”韩庚学着女生的样子,“连看都不看你们,所以我们班男孩儿挺失落的 ”。

“我看很多女孩子喜欢林静,他后来对郑微很包容和呵护。你觉得他哪点值得你学习? ”

“林静比较细心。我心比较粗,有时候说话就直来直去的,很容易伤人。 ”

郑微后来为了追陈孝正使出了许多主动进攻的攻略。“你能接受主动的女孩子吗? ”

“我不喜欢特别主动的女孩子,即使她长得再漂亮,我也会排斥。 ”

“你是希望自己在感情中,处于主动? ”

“我觉得开始双方都是收着的比较好,如果遇到心仪的女孩儿,我会慢慢去接触,不会一下子就喜欢上。 ”

韩庚眼里浪漫的爱情是,双方互有好感,心知肚明,无须用言语说出我们交往吧,但彼此却能感应到。

林静说: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

“快 30岁了,我应该很快会碰到那个人。 ”韩庚笑着补充道。

2月 9日,韩庚刚刚过完 29岁生日。他是跟父母一起过的。韩妈之前曾安排他相亲过,问他这次韩妈又安排了吗?

他笑答:“那是好早的事了,现在她不会这样了。她知道我看上的和她看上的不一样。 ”

以前妈妈提起这个话题,韩庚总用没时间做借口。

“现在也是吗? ”

“也是,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另外我也真的不急,这些年独惯了,有时候出去旅行,还觉得有女朋友更麻烦,你不觉得吗? ”

看我不置可否,他自顾自地说:“不说别的,就说我玩的东西比较刺激,她玩得了吗!我滑雪,她不会滑;我跳伞,她也不敢跳,那带她去不是受罪吗?所以还是自己这样比较好,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 ”

听他如此这番话,我说不知要伤了多少女孩的心?!他旋即加了这句“IF! ”

第4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参照群体;身份意识;影响因素

Abstract:Based on a review of identity consciousness theori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n account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s identity consciousness in different reference groups by investigating a Nanjing school for floating labors’ childre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floating children is construct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group differences derived from the system,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the out group;the internal factors include internal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stereotype and motive-drive for increasing self-esteem.

Key words:floating children;reference group;identity consciousness;influencing factors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流动农民不再以“单枪匹马”而是以“拖家带口”的方式进入城市务工或经商,家庭化、移民定居趋势逐步扩大,而该群体中儿童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五普”数据显示,占流动人口总数13.78%的流动儿童已达1410万,其中农业户口占到70.9%。同时,对于居住时间的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城市的居住属于“长期居住”而非“短暂停留”[1],流动儿童已逐渐成为新生的流动大军。

对新生流动大军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教育权的平等获得、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性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诸如政策、资金等人为方式逐步予以解决,目前更需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流动儿童今后将在哪里生活?如果说年长的流动农民出于“生活预期”、“生命周期”等制度性或客观性因素而将返回农村[2],那么,对于既没有乡土社会生活记忆,又没有农业生产经验的流动儿童来说,会像父辈一样“叶落归根”吗?若返回故土,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若定居城市,他们又将如何看待自己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够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吗?若不能,会不会产生类似第一代中较为年轻的新生代的“问题民工”呢?

基于上述疑问,需对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予以高度关注,因为不同的身份意识可能形成与城市社会不同性质的互动。若流动儿童认定自己同城市儿童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其可能会更倾向于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社会;而认为自己仍是乡土社会成员时,可能只将城市社会作为“寄居地”,甚至会排斥这种融入。此外,如果流动儿童感知到城市居民的否定性评价,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巨大伤害,进而影响其与城市社会关系的思考及行为取向。

二、身份意识的研究

所谓身份意识,也可称为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身在社会结构中位置的一种感知。社会认同论者认为,对社会行为的解释不能单从个体心理中寻求答案,还需研究人们是如何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3]。最经典的定义来自1978年泰弗尔的观点:社会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自于对他在一个社会群体(或许多群体)中成员身份的知识,连同与那种成员身份有关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4]。

身份意识产生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我群体”与“他群体”的存在,没有“他群”意识也就没有“我群”意识的产生。只有当两群体间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互动并感觉到彼此间存在一定差异时,身份意识才会凸现。换句话说,身份意识是处于群际交往的场景中的个体如何给予自己定位[5]。默顿认为,相同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并不必然形成共同的身份意识并采取一致行为,是否能产生共同意识和行动还取决于各自所选择的参照群体是否一致[6]385-444。这样,通过内、外群体特征的比较,个人能够获得有关自己群体地位与价值的理解。按照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处于青春期早期的流动儿童,已经能够脱离具体的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同时主观世界开始逐步建构,形成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7]。因此,对于生活在城市空间的流动儿童来说,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并借助更多的参照系来审视自己的身份意识。在此,我们将试图勾勒出流动儿童在不同群际比较中身份意识的可能框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

三、不同参照群体下的身份意识

本文所用资料来源于第二作者在南京市H民工学校初二学生所进行的为期13周的义教活动。在此过程中,作者以“我的……”半命题作文形式收集相关信息,根据作文内容和平日观察,选择较为典型的学生进行深入观察与访谈,并与学校老师进行多次交流,在义教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选择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城市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可能的参照群体,询问他们感觉与这三个群体“一样”还是“不一样”及原因。由于问卷是课堂讲解作答,当场收回,因此所获得的69份问卷全部有效,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笔者根据实际填写内容对“原因”部分进行了整理分类。

总体来看,当依次与其他民工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城市儿童相比时,选择“一样”的比例分别为48.5%、20.3%、16.7%,呈递减趋势;选择“不一样”的比例分别为19.9%、36.2%、45.5%,呈递增趋势。可见,调查对象更多的将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作为内群体,而视城市儿童为差别最大的外群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三种比较中回答“不知道”较为稳定且比例较高,各为32.4%、43.5%、37.9%,可见占到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对其隶属群体或理想中的群体认知处于模糊状态。

1.与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比较

与民工学校其他流动儿童比较时,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性特征,即他们中有36.4%认为都是外地人,27.3%认为都是农民工子女。前者更多体现的是地域趋同,后者则凸显制度身份,二者所依据的都是其家庭或父母所具有的特征。然而,分析“不一样”的原因时,则很难找出共同点,笔者将其较牵强地分为性格、学习、语言、家庭,可见显现更多的是调查对象自身的个体特征。

可见,城乡二元体制下所形成的社会特征成为流动儿童与其他本群体成员(其他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进行比较的依据,这在深度访谈中也有所表现:

问:你感觉和他们(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是一样的吗?

答:是的,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感觉是一样的,所以感觉和他们吵架很害怕。

问:是不是感觉连他们都处不来,觉得很孤单?

答:是的。(情绪很低落)

当流动儿童与其认为的本群体成员,发生摩擦时,会有孤立无缘的感觉。访谈还发现,很多流动儿童虽没有与城市居民有实质性的接触,但却形成较为一致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必定会歧视自己,这也是由于将自己视为外来人群体的组成部分,从而内化了其他群体成员的感受。

2.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比较

以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为参照群体时,则发现其描述共性的标准有所变化,虽然仍有57.1

的流动儿童是在制度派生出的社会特征中找寻共性标准,但另有35.7%将相对包容性更强的社会性特征即“都是学生”作为共性标准。另一方面,在“不一样”的原因表述中,则更强调家庭经济条件(30.4%)、学校的学习环境或教学条件(21.4%)、学习成绩与态度(17.4%)上的差异。在访谈中更为形象地反映出流动儿童所认识到的这种差别:

“他们看上去更像是城里人,他们可以接触城市中更多的花花绿绿,他们可以领悟更多东西"。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进去的,或许他们家有钱,而我没有那么好的成绩和钱"。

“人们都认为他们是城里的小孩,父母有钱"。

“最起码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们是城里人,比我们有钱,所在学校也是本地公办学校"。

可见,在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比较时,调查对象进行共性比较的标准由制度性社会性特征逐渐滑移至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性特征。同时,从其分类意识还可看到,城市社会中流动儿童群体已产生分化,而这种分化更多地借助于家庭经济条件与自身学习状况,当然,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前者的影响。

3.与城市儿童比较

从“一样”的原因中发现,调查对象采用了更具包容性的共性标准——都是人(27.3%)、都是父母所生(18.2%)、都有户口(18.2%)等。而在“不一样”的原因中,则体现出更多的社会经济差异,即认为户口(28.6%)、经济状况(17.9%)、缴纳借读费(17.9%)等造成其与城市儿童的差异。而在访谈中也可发现,正是这些因素不断强化着流动儿童的分类意识:

问:那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去想自己的身份呢?

答:一般是交学费的时候吧,需要交很多钱的时候。

问:那就是平常因为大家都对你的态度很好,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而到交学费的时候才会感觉到自己的不同,是吗?

答:是的。

另外,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和其所认为城市儿童的品性,也成为其衡量与城市儿童的差别标准,即各有10.7%调查对象认为是城市儿童的偏见和歧视造成彼此间的不同,这也是访谈过程中反映最多的:

答: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你遇到过这种情况?

答:原来的同学都叫我“乡下妹",他们就是瞧不起外地来的。

综上可见,大多数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还是将自己定位于与城市儿童有别的群体中,而且从分类意识来看,其内部(即民工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已存在分化。同时,在与不同的群体进行比较时,流动儿童所使用的衡量共性与差别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客观因素对其身份意识的影响,也要关注作为意识主体的流动儿童的主观动机。

四、影响身份意识的因素

从流动儿童所表达的异同标准来看,影响其身份意识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涉及制度影响以及由此衍生的父母地位、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而主观因素既包括其对客观因素的反应,也包括其作为行动主体的动机。

1.客观因素

①制度衍生的群体差别。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各项制度决定了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宏观社会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阻碍了流动农民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也成为流动儿童身份意识的重要信息来源,由此衍生出的城乡差别也成为流动儿童进行群际比较的主要依据。家庭经济状况的悬殊,使得他们与城市儿童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户口差异、家庭收入差异也使他们无法以平等的身份享有教育资源,进而促使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逐渐将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视为“他群体”。吴莹曾分析了流动儿童在物质生活条件方面所进行的群际比较[8]。

②外群体态度和行为。在日常生活这一微观层面上,城市居民与流动农民及其子女的不平等关系主要体现在前者对后者的偏见和歧视两方面,其中偏见是一种态度表现,歧视则是一种行为表现。在基于群际互动建构而成的身份意识中,外群体态度和行为成为划分彼此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与城市儿童的比较当中,城市居民态度与行为上的表现不仅损害了流动儿童的自尊,也使两群体的边界更加明晰化。

2.主观因素

①刻板印象的内化与强化。刻板印象一般是指对某一社会群体较为固定的看法,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刻板印象往往与偏见与歧视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自认为是某社群的成员时,常会把伴随着身份的刻板印象加诸己身,即自我刻板印象化[3]。个人对自我的感受,并非直接地、而是间接地依据同一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特殊观念或依据其所属的作为整体的社会群体的一般观念[9]。因此,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内群体成员所遭遇的歧视以及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往往会内化为流动儿童的个体认知。此外,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实际摩擦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

②动机驱使。泰弗尔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假设:人们建立社会身份,是为了通过所认同的群体来提高自尊[10]。在群际比较中,流动儿童不断地转换比较标准,主要的心理动机便是提高自尊。通过共性标准从外地人—学生—人的转换,模糊了与参照群体之间的群际边界,从而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纳入到优势群体的行列。此外,其对城市儿童不良品性的强调,如“娇生惯养”,也可看作是在承认差别基础上的应对策略,目的是降低参照群体的地位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和心理平衡[3]。

五、结论与思考

1.结论

综上所述,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多地将其他流动儿童作为本群体成员,且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与所获得教育资源的差异,其内部已出现分化,逐渐将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视为“他群体”。同时,在与不同群体进行比较时,占到三分之一的流动儿童身份意识处于模糊状态。身份意识是由主客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制度衍生的群体差别、外群体态度和行为,客观因素则涉及对刻板印象的反应和作为意识主体的心理动机。

2.几点思考

①身份意识模糊的关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数量较多的流动儿童身份意识处于模糊状态。如果说流动农民在城乡双重推力的作用下,构建出“双重边缘人”的身份意识[11],那么对于缺乏农村生活经历的流动儿童来说,其所具有的模糊身份意识又将具有何种特征?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当认同模糊不清时,被观察到的社会互动形式也就失去了清晰性,因而就会出现研究者所描述的“群体构成”与研究对象经验体认的“群体构成”[6]406存在差异的情形。

②与城市社会互动的思考。不同的身份意识,会驱使流动儿童采取与城市社会互动不同的策略。策略的选择与宏观社会流动性质有关。当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时,基于寻求高自尊的动机,个体能够通过自我努力改变群体身份,群际间的冲突就会较少发生;而当社会流动处于封闭状态时,个人将难以通过自我努力获得高自尊的群体身份,他们就可能通过重新界定或改变比较情境,以寻求积极的特异性,或者通过与外群体的直接竞争来获得积极的认同[10],而直接竞争往往促发群际间的冲突。对流动儿童而言,城乡二元体制虽有所松散,但还不足以提供充分空间使其通过自我努力改变群体身份,加之城市居民的态度和行为,致使流动儿童在社会创造性与社会革命性的连续统中寻求可能的行动策略,以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不同身份意识下流动儿童可能的行为取向,以期了解他们与城市社会的不同关系。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皓.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1):5-11.

[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3]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8.

[4]高雯蕾.转型期北京中下阶层市民的社会认同问题[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2):40-50.

[5]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0.

[6]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约翰·桑切克.教育心理学[M].周冠英,王学成,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45.

[8]吴莹.农民工子女的“被歧视"群体共识的建构[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

[9]BERRY J,KIM U,MINDE T,etc.Comarative studie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J].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87(3):491-511.

[10]TAIFEL H,TURNER J.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G]//WORCHEL 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 Publishers,1986:7-24.

第5篇

摘要: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在感恩教育中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构建“三位一体”“认知体验”“主动内化”的感恩教育模式,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感恩教育;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03-03

我国高校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的多方位、多渠道的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帮助,但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R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感恩教育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然而,感恩教育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对人才的社会需求。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并且构建感恩教育的实践模式,为高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一、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性换人性的生命教育。心理学认为,感恩就是对外界(超自然界、自然界、人)的积极刺激进行感知后,产生的持久的、稳定的感谢状态,并诱发了积极的关系,而且这种状态和关系具有泛化的性质。感恩是一种强有力的、积极的人生情感,能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增进主观幸福感,优化情感情绪状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加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诱发亲社会行为,具有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价值。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社会联系的道德情绪。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致力于唤醒人的感恩意识,使受教育者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因此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有着现实的意义。

1.内化感恩品德,提升道德修养。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到“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到“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字里行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品德。哲学家西塞罗说:“感恩不但是一切美德中最伟大的,而且是其他美德存在的基础。”美国学者McCul-lough等人证实,感恩有三种道德功能,即道德晴雨表、道德动机、道德强化物功能。感恩是一种优秀的品格,记载和呈现出个人的道德水准,感恩教育的意义之一在于教会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强化自身内心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内化感恩品德,提高道德修养。

2.体验积极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感恩情绪是个体在接受外界恩惠的认知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温暖、愉悦和幸福的情绪体验,即表现出个体在接受恩惠后体会到的感激之情与回报的内心冲动;相反,如果个体仅接受他人给予的恩惠,而内心深处却无动于衷、冷漠,甚至麻木,那么与其谈感恩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感恩是对个体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人格特质之一,一个人要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才能产生幸福感。感恩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增强个人幸福感的力量,是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指标。因此,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积极心理体验的培养,个体通过体验积极情感感受主观幸福。感恩教育的意义之二在于使高校受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

3.诱发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这是由积极情绪与事件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所产生的积极结果间的良性互动造成。感恩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有效促使受恩者产生利己、利他以及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这类行为一定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反馈,这种肯定反馈的心境和效应弥散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不断地在社会上传递,久而久之,受恩者就能在社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因此,感恩教育能激发高校受助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诱发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二、感恩教育的模式构建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其教育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教育的效果具有滞后性和多元性。感恩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所谓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主体之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感恩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即社会、学校、家庭,感恩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即高校受助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感恩要“互识”与“共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体意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强制性和形式化。因此,感恩教育要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要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本文从教育者主体、教育形式和内容、受教育者主体三个方面创建教育模式,使主体之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形成主体间共同性和共通性;同时寻求感恩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主动性,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充分保证感恩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

1.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感恩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是社会、学校、家庭,他们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不同的教育作用。首先,要建立感恩型的社会,让其社会成员、社会风气、社会舆论都富有感恩气息,不仅促进建设健康的、和谐的社会,而且使受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内化感恩品德。其次,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感恩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要从德育的整体建构和培养目标出发,将感恩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教育和评价体系之中,使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向师心理”,在其实施过程中,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应该成为践行者,为学生率先垂范、担当引路人,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第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血缘关系是感恩教育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因素,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开展做人和做事的教育,是感恩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内容,也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模式,为感恩教育搭建了一多层次、全方位、富有成效的“系统网络”,有利于感恩教育的教育者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促进感恩教育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

2.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认知体验”模式。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是感恩教育的中间媒介和实践载体,在感恩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一课堂”是主课堂,即课堂教学,它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蕴藏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入于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识恩、知恩,主课堂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识恩和知恩”。第二课堂是辅课堂,即校园文化、各类讲座和活动等。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要把感恩融入到这些文化要素之中,同时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认识过程为基础,对于感恩思想进行同步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带动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快速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起着催化剂作用。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组织受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将知恩转变为报恩和施恩,感受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快乐,体验自身行为得到社会认同后而产生的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样,受助学生把自己的受助与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把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认知体验”模式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动静结合,由内向外,体现了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知恩图报的教育过程。

3.自我教育――“主动内化”模式。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或在外环境的作用下,将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有意识地按照社会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经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阶段,以达到认识和完善自身人性的活动。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受教育者没有主动意识和主动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强制,变得毫无意义。感恩教育要高度重视高校受助学生的自我教育,采取各种策略,激发高校受助学生的“主动内化”过程,深度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高校受助学生将感恩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与行为,使高校受助学生真正将报恩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不断地传递感恩的情怀和温暖。

高校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要注重感恩心理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为感恩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和研究方向。从积极的品质、积极情感和亲社会行为出发,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应用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构建感恩教育的实践模式。三种实践模式既体现感恩教育的两个不同主体,又展现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既体现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又强调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振洋,满春涛.浅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J].学术交流,2014,26,(9):213-216.

[2]陈昌兴,刘利才.关于感恩教育热议问题的理论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4,(4):23-25.

[3]杨雪琴.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45-147.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349.

[5]谢琴.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教育探索,2012,(6):137-138.

[6]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258.

[7]何安明,刘华山.感恩的内涵、价值及其教育艺术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92-95.

[8]刘利才,陈昌兴.论感恩教育的本质特征、价值取向与有效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220-224.

[9]孟琪,常海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感恩教育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86-88.

[10]徐剑波.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研究[J].江苏高教,2015,(5):114-116.

[11]刘峰.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1-73.

[12]徐仁成,赵霞.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03-105.

[13]张阳.高校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