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时间:2022-09-03 13:33: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连接池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7-1710-03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MVC

LIU Peng-he, LI Ming-shuo

(College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university teaching. the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laboratory system of colleges directly affect the building up of talents’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we research and develop a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database connection pooling , in which the instructor can define experiment and the student do experimental study as an active party to learn knowledge. So it has given a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student, teacher and laboratory, realizing networking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dea.

Key words: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base connection pooling

近年来,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越来越重视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也促使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更注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必需项目,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1-2]。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来让学生动手,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分析与发现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是需要通过软件和影响相结合,才能使这种教育理念发挥其作用。当今国外的高等院校中实验教学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与国外相比,虽然近几年国家对高校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高校的实验设备和器材等已经得到了更新,但是对实验教学的制定和设备的管理水平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没有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特别是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急剧膨胀,这个问题的存在显得尤为突出,为了改善这个状况,我们研究开发了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主要实现了教师自定义编辑实验和学生完成实验、提交结果等功能。

1系统的总体框架

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为Web项目,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J2EE多层次体系结构,其中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8。Java Web应用程序主要由JSP、Servlet和EJB组成,其中JSP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视图层、ServLet作为实验教学系统的控制层来实现的、JavaBean作为系统的模型层,架构设计就是把这些组件合理的组织起来。连接后台数据库运用的是JDBC的技术,JDBC是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应用程序接口,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与接口组成[3]。

本系统严格遵循了当今最流行的MVC设计模式来完成和实现,MVC即软件项目设计模式,开发人员将应用项目的程序输入、程序输出、程序处理方式转换为模型层、视图层、控制层三层编程方式,从而使整个系统责任明确,接口清晰,加快设计开发过程[4]。MVC设计模式结构如图1。

MVC的整个运行过程是:

1)用户向控制器提交请求。

2)控制器收到用户的请求之后,对请求进行分析决定调用相应的模型层中的方法完成相应的业务操作,模型层再将完成的数据转给控制层。

3)控制层负责选择合适的视图显示操作的结果供用户查看。

2系统的功能结构

实验教学信息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共分为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管理员、教师、学生,其中每个模块又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模块,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图1 MVC设计模式结构

图2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2.1管理员

系统运行初始阶段,只有管理员一类用户,管理员负责添加教师、学生信息和实验教学计划等信息的操作。管理员在系统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管理员实现了授课教师和学生这两类用户的关联[5]。

2.1.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信息,管理员可以实现对学生信息和教师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教师与学生登录可以查看及个人信息修改,包括密码修改。

2.1.2实验项目管理

管理员登录后,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实验室信息、实验课程信息、实验内容、上课时间、班级、实验老师、学生名单等消息,也可对每个实验添加实验介绍、实验说明和注意事项等实验信息。

2.1.3数据维护

系统通过数据库备份时常将一定量的数据备份。预防学生在做实验中出现错误操作后,可以通过数据恢复还原为初始状态,为实验教学提供保险。

2.2授课教师

2.2.1实验项目查询

教师用户登录后,可以按教师编号,课程名,教师名字,班级为关键字进行所有实验课表的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在时间列表内。

2.2.2实验报告批改

实验报告是学生通过完成授课教师编写的实验后给授课教师的一种交互。授课教师制定、上传实验报告模板。学生端下载实验报告,完成实验后上传实验报告,教师在这里批改实验报告,并结合学生实验成绩,给出一个综合成绩。

上传后的实验报告模板根据实验信息来绑定。因为实验报告和实验信息是多对多关联,绑定后该实验的id就与该实验报告模板的id一同插入实验模板关联表。学生端下载实验报告的时候是通过绑定的实验名称下载,完成后的提交也是根据该实验所关联的实验报告提交。

2.2.3考勤管理

本系统的考勤管理是根据学生的登录情况,统计学生迟到早退情况,考勤的标准共有:出席、未出席、迟到、早退、病假、事假六种。授课老师每次上课前登录系统对学生进行考勤登记,学生可以登录查看自己的出勤统计信息。

2.2.4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包括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分、查询等管理工作。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验报告分别进行评分,系统根据考勤成绩、实验报告等成绩给出最终总成绩。系统成绩后,学生可以登录查看自己的成绩。

2.2.5文件管理

系统的文件管理模块可以供教师上传一些实验的参考资料或文件,提供给学生查看或使用,学生端可以任意下载这些参考资料文件。

2.3学生

学生登录后,点击查看实验课表,可以查看自己所做实验的实验介绍、实验说明和注意事项等实验信息。

学生和教师这两类用户是关联的,几个主要功能模块与教师功能模块相对应。学生根据实验课程安排,按照要求下载合适的实验报告模板,并将完成的实验报告上传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自动将上传的实验报告放到指定位置。学生的实验报被分为已提交和未提交两种状态,学生在教师端确认后将无法提交,这一状态的标识根据实验报告表内一列标识列记录,教师确定后该状态变为1。教师批改后,可查看实验报告的成绩和实验报告评语,总成绩需要到“成绩管理”中进行查看。学生也可以登录系统查看实验报告成绩、考勤分数以及。当授课教师上传教学时需要的文件后,学生可以在文件信息列表中查看下载该文件。

3数据库连接池

在使用JDBC进行与数据库有关连接时,由于本系统要多次连接数据库,而每一数据库的开启与关闭对服务器会造成很大的开销,这一点在被多用户访问的网页web应用程序中显得尤为突出。如果某个程序出现异常而未能进行正常关闭释放,将导致服务器中此连接占用的系统资源永远无法进行正常回收,从而影响WEB服务质量和效率。介于系统的需要,我们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使得一个数据库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频繁地创建数据库连接及关闭数据库。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思想就是为预先建立一些连接放置于一个“缓冲存储池”中,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放回池子内。也就是说数据库访问完成后并不真正意义上的关闭连接,只是将连接对象放回连接池,而连接的建立、断开都由连接池自身来管理。这项技术可以明显的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能力,从而改善了资源的利用。

在创建数据库连接池时池中应放置多少连接能使性能达到最佳,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数据库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和最小连接数来控制,具体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6]:

1)连接池的最小连接数是当应用程序启动时连接池所创建的连接数,如果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连接的使用量不大,而最小连接数设置得过大,则启动变慢,反而如果设置过小,最初使用用户因为没有足够的连接而延缓了执行速度。

2)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是连接池中允许连接的最大数目,具体设置多少,要看系统的访问量,可通过反复测试,找到最佳点。

数据库连接池的管理策略是连接池机制的核心。连接池的管理是通过定时器定时地对每个连接的状态、连接的数量加以判断而进行相应操作。每当用户应用连接池请求数据库连接时,系统会先查看空闲池内有没有空闲连接。如果有空闲连接,通过容器的顺序存放实现进行分配,并做相应处理(设置该连接为已使用,引用计数加1)。如果没有空闲则先查看当前所开连接数是否达到连接池所允许的最大连接池。如果没有达到就重新创建一个连接给用户,如果达到,则返回空值。连接的合理分配、释放,大大提高了数据库连接的复用效率,从而加速了用户的访问速度。对于众多用户访问的实验教学信息系统,数据库连接技术的应用使系统在效率和稳定性上比传统的其他方式的系统要好很多。

4结束语

采用J2EE技术构建一个基于MVC模式的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连接。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的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教师自定义编辑实验和学生完成实验、提交结果等功能,将学生、教师、实验室三者之间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实现了实验教学课程的网络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邓加聪,田其鑫.基于JSP技术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0 (2) .

[2]肖利梅,李策,袁桂慈.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S2)

[3]高洪岩.精通Java Web使用开发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吴茂昌,阳玉琴.基于MVC模式的Java主流框架整合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10).

第2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系统;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215-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该专业要求学习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概论、程序设计等多门专业课程。信管专业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上。我校的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包含多个实践教学环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而不同实践环节又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信管专业的任课教师,在担任相关实践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当前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1.实验教学手段单一。在现存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统一的思路下,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进行,写实验报告时摘抄实验指导上的内容,拼凑出来的实验报告大同小异。这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压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少数学生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抄袭复制实验报告。

2.实验课过于依附理论教学,不成体系。由于教学大纲制定的实践学时有限,难于安排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教师在实验课上做完讲授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对于实验过程缺乏引导和监督,这种实验方式无法保证实验效果。

4.目前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状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的实验课成绩考核多是以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结合平时学生的出勤率评定出最终成绩,却忽视了相对重要的操作过程,这样会影响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能反映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1.重视调研环节。调研环节往往被忽视,被认为是实验内容以外的铺垫工作。其实,对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调研环节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中需求分析环节的重要体现。我们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的实践教学为例,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设置“专题调研环节”,目的是通过参观有关组织已建成的MIS,让学生直观了解MIS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个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具体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开展如下三项专题调研活动:(1)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建立对MIS的感性认识,了解MIS给组织或个人带来的影响。教学内容:寻找自己所在组织中的信息系统,例如,学生选课系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等。详细了解这些信息系统实现了哪些功能;了解这些信息系统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什么影响;分析这些系统是否还有什么不完善之处,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总结形式:课堂上选取小组代表交流。(2)调查参观组织信息化建设中的软硬件平台。教学目的:深入理解MIS 建立的软硬件平台,对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平台有个直观认识。教学内容:联系一个组织(如所在学校)调研该组织硬件系统如计算机网络是如何部署的,运行了哪些软件系统。总结形式:绘制软硬件平台部署图。(3)参观调研软件开发企业。教学目的:深入理解MIS开发的方法及流程;对软件开发有个感性认识。教学内容:分组到相关软件开发企业进行参观访问,并调研一个软件开发团队,了解该团队的开发流程、人员分工、岗位职责、使用的开发工具、质量控制标准等。总结形式:撰写小组调研报告。

2.有效运用模拟实验软件。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出一些适合于信管专业教学的实验软件,这些软件大部分都是模拟操作的,比如“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拟教学软件”、“MIS模拟演示系统”等。通过这些模拟软件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论,也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流程,对信管专业实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在学生们运用了模拟软件后,可让他们自己去摸索软件的设计思路、分析软件的系统结构、总结软件的不足及改进意见。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维,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实习基地。作为信管专业的学生,不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投身于活生生的、一线的专业实践,不从一线的实践当中学到东西,光靠书上的东西是非常不足的。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学院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给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近期,我院与绵阳富临百盛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校企合作,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践的途径,为信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平台。

4.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践内容中适当安排分组项目,要求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将个人的实践课成绩与小组整体表现挂钩,激励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互助互学。鼓励学生团队根据提出一些能解决实际工作、生产中的问题的创新性选题。

(二)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对学生成绩的考试、考核不能只看最后的结果,应当注重过程,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是统一的,从这种统一关系出发,将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统一,应当增加在学习过程中考核的分量,而不是仅以学生最终上交的实验报告为考核依据。教师应在实践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监督实验进程,并根据实验内容完成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等,作为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以此敦促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和行为习惯,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上,要做到多层面、多渠道,使考核本身也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可以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答辩成绩(40%)+报告成绩(30%)+平时成绩(30%)构成。答辩成绩: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准备PPT进行汇报演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和同学都可以进行提问,根据答辩的情况由教师和同学给予答辩成绩,其中教师占70%、学生占30%,二者之和作为答辩最终成绩;报告成绩: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质量由教师评定;平时成绩:根据设计工作量的大小、态度、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情况等在小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评定。

三、结束语

总之,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考核阶段,把能力和技能的考核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监控,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从多方面综合地、科学地评定实践教学成绩,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郭伟光,李道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3):105-107.

[2]张小川,李梁,等.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践教学,2008,(8):19-20.

[3]章蔚中,张兴旺,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35-37.

第3篇

[关键词]服务器 动态服务器主页 信息管理系统

一、系统简介

目前许多高校已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系统应该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均运行在ASP环境中。底层完全基于一个关系数据库,由Microsoft Access实现。系统由WEB服务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同时由基于WEB的后台管理系统提供系统管理和系统维护功能。

由于来自于安全方面和访问量的压力较低,我们采用Microsoft IIS作为Web服务器,系统的ODBC数据源采用ACCESS数据库,动态网页则采用编程成本较低的ASP(Active Server Pages)来完成。整个系统基于Windows2000 + IIS5.0 + ASP + ACCESS架构,采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员”的用户体系,囊括了实验预约、指导书上传、成绩提交、报告提交、信息查询等。后台管理同样采用相同架构,主要供教学管理员使用。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二、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特点

1.本系统构建在Internet上,任何一台连网的计算机都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本系统。

2.完整的网上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学生登录和资料管理;实验时间预选;网上答疑和讨论;实验报告提交、批改和查询等。

3.实验教学和指导主要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书、在线答疑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方便地查阅有关的实验教学内容,也可以对某部分反复复习。

4.教师可对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查询,并可打印输出统计报表。

5.实验设备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个实验者来控制,所以,系统的控制权限管理模块负责根据学生预选的实验时间来分配实验器材的使用权,并且在实验者结束实验后,通知下一个排队的实验者进行实验。

三、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在Internet/Intranet上建立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www服务器平台的选择;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www应用的开发与调试。鉴于校园网已连通至各个院(系、所),其下属的各计算机机房基本上建有局域网。由于各院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从用户端界面的一致性和局域网的应用出发,该系统采用B/S结构,即由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多层次结构,用户使用浏览器经由Web服务器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2.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本系统使用ASP技术框架和ACCESS网络数据库,程序在IIS服务器端运行,以大大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安全性。为了满足网站经常更新的需求,系统设计应采用模版方式,界面的修改完全不影响处理程序流程。设置网站维护系统,方便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通过此管理系统,所有的管理动作都可以不限时间地点地通过Internet网络完成。本系统用户为3类,系统管理员、学生和教师。根据每个不同类型的用户分别为其制作了独立的管理或者是操作页面,以便区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学生系统只提供实验的查询、实验的预约、实验报告提交、成绩查询、实验指导查询功能、密码修改功能和在线答疑的登录权限。

出于安全考虑人员、成绩和实验用不同的表分开保存。同样是因为本系统所管理的内容涉及学生学籍问题,所以在本系统中的人员信息,包括老师、学生和管理员,均应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成员以系统管理员身份录入。而学生不具有修改自己除身份认证以外的数据,老师有成绩提交功能,但是不提供成绩修改功能。而整个实验的具体时间等内容也应该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录入。

综合以上几点理由,确定系统功能流程,其功能流程图如图1。

3.功能模块设计

(1)模块分析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实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设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模块:用户登录管理模块、系统总控模块、学生基本信息模块、教师基本信息模块、实验排课模块、实验预约系统模块、信息模块、指导书上传模块、报告提交模块、成绩管理模块、信息反馈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由于分为3类用户, 所以每一类用户的各个模块的操作权限各有所不同。(图2)说明它们的关系

(2)模块设计

根据前述设计思想,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的查找、详细资料的浏览,这个将调用“实验”模块。在进行实验预约的时候需要调用“实验预约”模块进行记录预约的实验。在确认预约的时候需要使用“实验预约”将数据放入实验安排中,就要调用“实验课表”模块进行查看,同时需要学生使用“学生管理”模块登录并完善相关资料。最后可以通过“预约管理”模块查看,并修改预约状态。实验报告提交使用“文件上传系统”。教师可使用“文件上传”模块进行实验指导书的更新、删除、修改。可以使用“实验管理”模块对已预约学生进行查看和预约答复。可以使用“评分管理”模块对所有预约学生进行实验报告查看、打印、评分和成绩提交。使用“在线答疑”模块交互消息。

参考文献:

[1]马美娴.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设想[J]. 榆林学院学报2006,(16).

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重要目标。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九大核心课程之一,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知识体系、工具和方法一直在变化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高校推进质量工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难度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跨学科性、理论抽象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2],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是经管类专业中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管理学科的知识基础,而且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功底和一定的社会或企业实践经验。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偏向技术性,以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为核心,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多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主,这直接影响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此外,多数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到企业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3],使得课程教学和实验设计均以理论和方法为主,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而且,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多为文科基础,对数据、建模、编程等相关理论有本能的“畏难”情绪,对课程的意义与作用认识普遍不足,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2.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也在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目前大多数教材仍以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的生命周期开发方法为主线,对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介绍得不多。而学生在实验和实习阶段所用的系统开发软件以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为主,这造成理论知识滞后于实践应用。许多学生在接触到真实的信息系统以后,发现与课本知识差异很大,从而对课程产生困惑甚至误解。

3.教学方法陈旧。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比较抽象,系统开发实例相对复杂,需要分课时逐步讲解,因此教学形式普遍采用“教师主导,学生听练结合”的模式。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手段,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本质上说仍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尚未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4.实验教学设计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开发派”和“管理派”两类。“开发派”强调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导致他们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计算机编程工作上,对课程内容印象不深;“管理派”则强调在企业中运用、操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能力,对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不做要求。二者都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学生不了解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做实验时往往闭门造车,即使跟着实验指导书完成了实验操作,仍然缺乏对知识整体、清晰的认识。

5.考核体系单一。笔者对桂林理工大学经管类专业学生就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开展了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考核方式较单一,对学习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起到了消极影响。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因?橐云谀际晕?核心的传统考核体系容易造成“平时不努力,考前背习题”的应试学习现象,忽略综合技术、实践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偏离课程考核的本质目标。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思路

能力本位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全面分析职业需求为出发点,确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评估教学效果,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4],注重学生的主动“学”,而非教师的单向“灌输”,强调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按能力结构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应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把全部教学内容按照不同专业的能力标准和职业定位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组合教学模块,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2.建立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慕课平台的支持下,以“项目”为驱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按职业定位和工作分析得来的能力结构组织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具体工作情境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把课程划分成MIS概述、MIS的技术基础、MIS的关键系统应用、MIS的开发和管理等能力单元,然后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课程案例、习题、实验任务等教学资源,到慕课平台上,供学生学习知识、完成练习。课堂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向交流形式,教师组织课堂展示、辩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充分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创新性思维。

3.基于能力分解的实验设计。基于能力分解,可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分为应用能力、方法能力、开发能力、社会能力等训练模块。应用能力包括典型MIS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也可以基于常用ERP软件,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的进销存业务处理任务;方法能力包括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企业流程重组等基本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开发能力包括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应用程序的编写和系统测试;社会能力包括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和绩效评价。教师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色和职业定位,调整实验项目的内容和难度。例如,工商管理专业强调应用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可适当降低开发类实验的要求,而对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则要加强对开发能力的训练。

4.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改革。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的考核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达到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察,形成全程化、连续性、客观公正的评价。基于这一理念,将课程考核体系划分为五个模块:学习表现(包括考勤、课堂发言、辩论、演讲等)、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在慕课平台上完成并提交课前、课后练习)、案例分析汇报(让学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并做PPT在课堂上宣讲,考核学生运用MIS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和期末综合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项目,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五个模块评分的加权和,就是学生的综合成绩。形成性考核能促使学生充分参与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5篇

基于实验室是涉及到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其管理状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在以实验为主的工院校其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实验室管理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国家教委《高等院校基础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及标准》,是当前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实验室管理总体上应以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为根本目标,做到优化配置,资源共享,信息共存。就高校多数实验室的功能来看仍以承担教学任务为主,而承担科研和技术开发功能还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对有些仪器 “重买轻管”或是“只买不管”,对设备没有统一的管理,尤其是对于贵重且有效期较长的设备重购现象严重,必将给学校的财经带来很大的负担。为此,构建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LIMS ),提高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以及技术开发效率,以促进实验室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2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2.1 实验室管理系统分析及其规划

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理、教学任务、实验项目、规章制度等。目前相当一部分院校是采用人工管理,管理信息量大,操作繁琐,这种管理方式不再适应新的工作需要。构建先进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使其具有整体性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功能丰富和通用性强等特点,使各级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减少人员的往来和手工记录的繁琐,实现信息的网上传递,提高了老师的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一系统的开发是加快高校实验工作自动化、信息资源化和管理科学化建设进程必要途径。

基于高等院校LIMS的主要任务有:(1)实现实验室资源的计算机化的有效管理、快捷查询、统计和高效利用;(2)提供以下网络服务:实验课运转、实验室日程制定、重要文件的、信息交流、资料上传下载;(3)提供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如实验课表和实验时间安排、实验预约、实验教学管理和效果评定等。这种模式非常适用于LIMS。

2.2 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见图1所示。教学子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介绍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仪器信息情况、教学分类以及教学动态情况;可供对教学使用的实验设备的查询和介绍;实验技术人员组成介绍等。科研子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科研子系统主要面向全院在岗教职工,用户使用前必须登录系统。系统主要功能主要包括:实验室各种数据入库、登记、设备维护、信息查询和修改等;权限管理;其它功能(如常用站点资源、留言簿、论坛等)。

在解决了系统的后台数据结构后,开始考虑与用户的交互部分,即应用程序的界面,本系统使用菜单方式管理表单,菜单分为以下几部分:①数据维护,通过表单实现添加、删除、修改表的数据等操作;②查询,查询库存情况及状态情况等;③设备领取记录,教学及科研记录情况等;④设备管理,管理维修或报废仪器等。

2.2.1 实验教学管理子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是LIMS的一个子系统,主要涉及到与实验教学相关的一些信息。比如教学所需的仪器、一些固定设施等,包括实验教学仪器、相关资料包括使用说明书下载、交流答疑等部分,这样使得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更具有灵活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来选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也使得实验项目的容量更大,安排更合理,学生能在实验前最大限度地得到实验相关资料进行预习,实验后能及时地通过网络和教师交流并能在网络环境评价实验效果。

2.2.2 科研管理子系统。科研管理子系统能实现系统使用人员的权限分配。分为三级权限。管理员权限可以对系统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如对实验设备的添加和删除、通知的、其它使用人员的验证、仪器维护等;教师权限可以实现网络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学生权限只能查阅实验项目、相关设备、交流提问等。管理子系统还包括实验人员的管理(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分别管理)和实验资料的管理。实验资料的管理主要是实验报告,实验指导书的管理和实验课表的管理等。

3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

实验室管理采用人工登记制,使用者(主要是本单位)签字后,即可从实验室领取自己所需要的仪器,如果工作人员因急事而不能及时工作,仪器的领取无法运转。如果仓库没有,还得购买,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实验教学或科研的顺利进行。基于以上需求本系统减少了由于人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根据这些需要,本系统共编制仪器信息表、维修情况信息表和查询信息表共3个表,承担了相应的功能。

实验室仪器主要分为教学使用仪器、科研使用仪器(包括个人和公共使用)以及精密仪器等。其功能主要包括:①浏览仪器库存信息;②查询所需仪器信息;③仪器使用状态信息;④新仪器入库并注册信息;⑤仪器维修信息;⑥仪器使用说明信息等。根据系统需求,仪器信息包括入库及库存、状态、所在房号、使用说明和负责人等。

第6篇

【摘要】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分析了独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方向,认为应建立较为系统化的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开设形式多样的、个性化的创新实践模块,构建“多元化”实践考核评价方法,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1]工业工程作为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其生命就在于实践,只有将工业工程知识付诸实践与应用,才能培养出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2]但是,由于各个高校办学条件的参差不齐,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也千差万别,质量高低不一。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由于特殊的办学条件,实践教学现状更为担忧。

二、浙工大之江学院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之江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设在机电工程分院,于2002年开始正式招生。在这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重视学科建设,推进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引进师资队伍,基本上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1)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包括新生的入学教学、工业工程专业学科前沿讲座、企业的专题报告等16课时;(2)课程实验,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现场管理、库存管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内实验共58课时,设施规划与分析、电子商务、应用统计学、系统建模与仿真、质量工程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上机共58课时;(3)课程设计,质量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共7周;(4)工程训练,包含金工实习、数控培训、电子工艺实习、电气控制大型试验等环节,共4周;(5)专业认知实习,共1周;(6)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等,共2月。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在办学投入、实验设备、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限制下,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1)实践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实验室利用率低,缺乏形式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方式;(2)实验多为验证性、演示性为主,缺乏系列化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开放式实验教学;(3)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4)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相互较为独立,缺乏层次性与有效衔接。

根据上述问题,如何在现有的实践条件基础上,理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

三、之江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学院“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既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IE理论和意识的训练;又突出现代IE中信息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优化、评价和创新的能力。要理顺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系统化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考虑到之江学院的办学条件限制,即尽可能不添置实验设备的条件下,理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与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开设分层次、多模块、分段式相互衔接、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课程实验相结合、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开放性综合创新实验项目,[3]衔接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完成将工业工程专业的各个知识点的融合贯通、系统化应用。该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四大模块:基础实践模块、强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以及创新实践模块,结构与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创新实践模式是基础实践模块、强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之间的联系纽带,将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下的各实践模块下,根据所学知识点,选择相应的创新实践模块,加强工业工程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

图1之江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模块的开设

在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实践条件,开设形式多样、个性化强的创新实践模块。

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工业工程专业实验设备,开设开放性综合实验。结合已有的人因工程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对教学、食堂、图书馆、宿舍等场所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人因工程知识,完成综合设计。已开设基于人因工程的教室设计、校园环境的噪声分析、基于人因工程的数控加工中心的分析与改善、基于人因工程的食堂布局的设计、基于人因工程的大学生宿舍盥洗室的设计、基于人因工程的超市收银台设计等开放性实验项目;根据现代生产与物流实验室的特点,开设了微型小汽车等生产线的综合设计,并用ED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结合现有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利用物流仿真软件ED开发了基于ED的食堂排队系统优化、基于ED 的超市排队系统设计等,结合供应链管理软件开发了工厂供应链管理综合分析、连锁超市配送路线优化、啤酒游戏等综合性实验项目。在保证正常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在实验中心网页的实验预约系统上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成员,完成实验内容,提交实验报告。

另一方面,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向学生进行全方位开放。课外科技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等“柔性化”创新实验项目,学生通过实验预约系统提出预约实验室开放的申请,获审核后即可在约定的时间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内容,提交实验报告。

通过多层次、形式多样、个性化强的创新实践模块,实现了工业工程各实践模块的无缝衔接,丰富与充实了学生工业工程知识面,同时充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强化了学生工业工程专业的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

3、实践教学考核的建立健全

为了有效实时监控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避免学生的走马观灯现象,摒弃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模块,采取不同的考核内容与方法。基础实践模块重点考核过程的操作能力和总结报告的准确性;强化实践模块重点考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的方案设计以及实验报告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实践模块,尤其是各类实习环节,重点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模块则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自主设计实验方法、组织实验过程、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报告等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的实施,不仅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了有效监督,同时提高了学生在实践过程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四、总结

为了培养工业工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创新。通过理顺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了面向学生的多层次、个性化的自我创新实践模块,并针对不同的实践模块建立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使学生工业工程知识得到系统应用,强化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释】

[1]刘长义.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5)108-109.

[2]刘源.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 (4)143-145.

[3]秦春节等.独立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中自主性创新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175-177.

第7篇

关键词:教学过程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

物流是一门应用型科学,该学科本身强调对于实物流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如果能够将物流管理的思想融于教学管理之中,对于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实验教学管理、教学资料管理和人员管理都借助现代物流管理的思想来完成,将会为物流教学过程管理开启新的思路。

一、教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

1.教学资料管理特征分析

教学资料的管理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管理的难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卷以及毕业论文等教学管理对象种类多、数量大、查询频繁,其管理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资料管理模式下虽然可以通过分类存储并建立资料卡片进行管理,但是管理的效率比较低,查询更新都比较困难,信息的共享性也比较差;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原有的教学资料数量大为增加,传统的管理手段的弊端日益凸现,以试卷管理为例,不但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查找十分困难。因此教学资料的管理具有管理对象复杂多样、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的特点,增大了其管理难度。

2.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的运用

从现代物流管理思想角度理解,教学资料也是一种“货物”,其管理过程可以理解成为基本的货物库存管理,在合理地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与之对应的教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借助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和信息管理技术,使用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条码技术等在内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实现教学资料的查询、存取等操作的数字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极大地减轻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该系统总体组成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仓库系统、条码识别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以及智能监控系统等五部分。

二、实验教学管理

随着现代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实验教学目前日益受到重视,但是随着实验教学对象和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充,实验教学的日常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1.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目前高等院校中实验教学中提高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已经称为共识,而随之而来的是实验学生数量、实验教学内容大幅增加,传统的签到考勤制度等越来越显现出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相关的学生信息,特别是记录实验过程的动态信息的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利于教师能够及时的掌握相关教学情况,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该管理系统包括以下主要的功能模块:

(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专业,身份代码,自动识别标识等方面。

(2)学生学习任务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管理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以及学生实验教学的完成情况统计,该模块同时具备学习进阶权限管理功能,能够对根据系统掌握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判定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并确定学生分级实验教学的具体等级,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实现因材施教。

(3)学生实验成绩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学生实验成绩的记录、查询。

(4)实验教学内容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相关人员查询实验教学的基本资料,包括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以及实验地点、实验步骤等教学信息。

(5)学生实验教学综合评价模块;能够对学生实验进行实时监测,完成实验数据的实时记录,并具有实验过程追溯能力,防止伪造实验数据,并能够对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判,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成绩评定。

2.实验室设备管理分析

目前由于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实验室实验教学设备不断增加,同时在有限的实验资源范围内必须多个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实验场地等资源,这就带来实验设备更换识别的问题,以我校的理化实验室为例,一个实验室需要承担不同教师的近十项教学实验,管理上千台(套)不同类型的实验设备,而且不同的实验项目之间还存在着人员和设备的重叠,给实验室设备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而采用现代物流先进的货物管理方法,引入RFID技术,建立实验设备的动态储存位置管理;同时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学生领取设备的动态管理,这样就可以将实验室设备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减轻了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量。

3.实验教学过程的人员管理

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人员的自动化智能管理,自动实现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出勤情况的纪录,并可以实现人员实验时间安排的合理规划,防止出现实验教学时间冲突的现象,对于简单的、基本无风险类操作实验,可以实现实验教学的无人化管理,实现学生实验时间的自动调配,有效地解决学生实验时间无法整体协调,实验教学无法整齐划一完成的难题困扰。

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和资料管理的管理对象种类多样,且相互作用,并具有典型的实时动态变换特性,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计划和控制,符合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思想,将现代物流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教学过程管理,突破以往传统的手工资料收集、整理、查询的管理模式,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依托,从系统整体管理的角度出发,符合现代物流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将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务管理;自动化

    随着高等院校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和Internet技术的应用,基于校园网络和Internet技术的应用系统开发正在蓬勃发展。由于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实践课程的先驱课程,对学生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实验和管理学生成绩是高校实验工作者正思考的问题。

1 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 

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适应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和积极改革,从而使实验教学教务管理体系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单一控制向综合支持型转变。

1.1 物理实验教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中,低效和资源浪费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教师制定和执行学期教学计划通常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浪费大量的办公资源。学生在参加实验室的各种教学活动时,也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处理与实验教学相关的大量信息。并且,由于信息的单向流动,学生总是无法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交流。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践证明,管理的信息化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管理的绩效。

物理实验教务系统为实验室的管理者提供了完整的人员及单位的管理模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事管理信息化问题。同时管理者可以将学校的机构设置映射到系统中,以更好地管理每个学期的实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除此之外,物理实验教务系统还为实验室实验项目、实验仪器和教室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程序方便地添加各种类型的实验,同时可以指定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并为实验安排教室,学生可以通过前台相应的页面快速地浏览各种实验及其相关信息,并采用预约的方式参与到实验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为实验添加电子教案,以实现学生的远程学习。教师还可以使用信息中心与学生建立直接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指导。

物理实验教务系统为实验室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必修课班级分组管理模式,以必修课班级分组的方式来更充分地使用实验室资源。在班级分组机制的基础上,物理实验教务系统提供了期末考试的抽题模块,以使期末考试的安排更灵活,更合理。为了更好地支持实验室的教务管理,教师还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教务系统提供的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实现对学生学期各次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录入,以及实现对个人及班级期末各种成绩的统计、备案工作。物理实验教务系统功能丰富,使用灵活,在用户更好地掌握了功能结构之后,还可以自行建立更多的管理业务,更好地完善实验室的管理。

1.2 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大学物理实验开设的项目多,实验仪器的使用繁杂,在实践中,物理实验教务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办公效率,缩短了业务周期,使各种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节约了大量的办公资源,从根本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更好地利用了现有的校园网络资源,同时也得到了实验室教师与广大学生的好评。

2 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可分为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班系信息管理。

教师信息管理可供学生了解任课教师信息之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信息管理使用系统的相关功能。

学生信息管理可供教师了解学生信息之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信息管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验安排和成绩管理。

班系信息管理可供教师了解学生所在班系情况,根据班系不同专业学生需要为其安排相应的实验项目的开设,以方便分类管理。

2.2  实验管理

实验及计划管理

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使管理者可在此进行实验信息及其计划信息的添加、浏览和修改操作。关于实验保存与状态区别的说明。保存状态是指仅作保存而未的实验信息,前台无法浏览。是指前台可以浏览的实验信息。为确保实验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新添加的实验信息只有后,前台才能够浏览。如此,可以防止尚处在编辑中的实验信息被前台浏览,防止由此造成的学生对实验信息的误解。

仪器管理

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可根据已有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安排,同时可了解各项仪器的保存、使用、维护等相关信息。

预约单管理

这里的预约单管理是对某个学生的预约单的管理,所以进入此栏目后,首先要搜索学生信息。在预约单管理页中,学可查看学生的详细资料,管理者可无限制地修改该预约单的考勤信息和报告信息。

考勤表管理

物理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可了解学生各项考勤状况。

教室管理

物理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可从中了解各实验教室的安排情况。有效合理的利用教室资源。 

2.3  教务管理

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用预设定各个分组的课程类型属性,它包括课程的类型名称和课时数。为分组设定课程属性的目的在于能够使管理者迅速了解该分组的具体上课课时,在设定考试相关信息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班级分组

因实验仪器的数量限制,根据“实验”、“班级”、“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会对班级进行分组管理。

期考名册

期考名册以小组为单位显示个小组的成员信息。当小组执行抽题操作后,根据学生的到课考勤记录,以及实验报告的提交情况来判断学生的是否有期末考试资格。若该生没有考试资格,则在备注栏中将出现提示信息。该信息包含了学生无考试资格的具体原因。

期考时间

期考时间用于设定各个分组的期末考试时间。

随机抽题

随机抽题用于为各分组小组随机抽取期末考核实验项目,该功能依赖于已生成的班级分组信息。选择未抽题分组进行抽题,抽题时可选择不参加抽题的实验,抽题可以重复进行,最终决定后保存即可。

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用于管理本学期所有参加基础实验班级和学生的成绩。管理者可以通过班级成绩总表方便地了解学生各次基础实验和开放实验的成绩,同时系统也会自动计算各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评成绩,最后,系统会将班级的成绩统计 结果列于页面尾部,方便管理者了解该班级的各种成绩统计信息。

2.4  消息中心

教师可通过此栏目管理学生提交的各类信息。使用方法类似留言板,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各类信息。

2.5  学生预约实验

学生可从“开放实验室/实验项目介绍”栏目中了解各项开放实验再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兴趣爱好预约相应实验。

3 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 

3.1 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方便、易用。

    大学物理实验信息管理系统基于B/S概念,并采用了结构与对象相结合的软件设计方法而开发的实验室管理软件。它集中了网络、管理和软件的相关技术,是一套具有完整管理功能,方便、易学、易用。

3.2 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平台,并注意网络安全。

    大学物理实验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因此安全性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B/S模式,配备可靠的防火墙等,可防止系统被破坏。

3.3 建立专业技术支撑队伍和重视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为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子化进程,实验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应用能力和素养必须加强,在条件可允许的情况下对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应进行一定的培训,可保证系统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在Internet应用的普及以及高校发展自身的要求下,广西工学院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使得基础性实验的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物理实验教务管理系统为实验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和信息平台;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的程度和工作效率;有效地配合了学校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江林.高校计算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5):108-110.

[2] 李代平.软件工程[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第9篇

网络财务既是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它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提高时空效率为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财务核算、财务决策和财务监督,并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加以体现。网络财务将现代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不仅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而且丰富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带来了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标志着一个高科技含量的财务管理时代的到来。它在企业中的应用,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相互连接,实现网络资源高度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和业务运作时间差产生的信息滞后状况,使财务和业务协同进行。

网络财务要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很多高校在网络财务课程的教学中,只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只掌握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却缺乏应用能力,本文拟针对大学本科阶段的网络财务教学工作,探讨如何培养复合型网络财务人才。

1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网络财务丰富的理论知识

网络财务课程的顺利开展,首先要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做好课程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网络财务丰富的理论知识。

(1)网络财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网络财务教学目标定位依据主要是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并随着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将网络财务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网络财务的开发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在网络财务系统分析、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即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在网络财务系统应用方面能力的培养,即侧重网络财务管理系统和网络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应用能力的培养。

(2)网络财务课程的设计。在网络财务的教学实施前,教师应通过对课程特点的研究,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软件、教材、补充资料方面做好前期规划,并通过网络、书籍、软件培训部门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向,从而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形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的基本思路。网络财务是一门综合了财务会计知识与网络技术知识的边缘学科,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知识的完整性,并即时把握网络财务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内容。一般而言,在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重点介绍网络技术,阐述局域网、广域网和INTERNET网技术,另外,网络财务的核心技术是安全技术,由于安全技术本身内容丰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重要的安全技术,例如:电子支付技术、VPN虚拟专网技术等。由于网络财务技术是随着各种相关技术的发展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教师想给学生讲解所有的网络财务的理论和技术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应力求使学生首先在宏观上对网络财务系统的相关技术构成有一个框架,然后再对一些重点知识和技术有系统、全面的认识。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网络财务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宣讲法、演示法、反向思维教学法、自我设计教学法、材料分析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宣讲法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课程知识点,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演示法主要是教师将网络财务的一些操作方法和技巧通过计算机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反向思维教学法是指改变常规的网络财务处理业务的操作顺序,按照相反方向对某个错误结果进行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设计教学法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网络财务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设计作业题,并通过上机完成,最后提交作业设计的纸质打印文稿、电子文稿、运行作业所产生的数据等。作业设计可以小组或者个人独立方式完成。实施作业设计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材料分析教学法应用到网络财务的教学中,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材料。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财务中去的“实践活动”。首先,由教师根据网络财务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材料I其次,材料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材料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材料分析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材料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在网络财务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操作演示等。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学生机可以进行电子举手、自动接收文件等。采用这一新的教学手段有利于网络财务教学的合理化、标准化,并提高教学效果。

2通过实验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实践练习,可以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又可以对所学过的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上机实验所产生的效果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还要配合实验教学。

(1)实验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企业常用的商品化ERP软件,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工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向学生进一步介绍ERP的基本原理、功能、系统结构和企业信息化基本思想。以及物流系统(购、销、存)模块的使用方法。

(2)实验过程。每学期开始,教师就要根据网络财务的授课进度和上机计划安排好本学期该门课程的上机任务,分若干次实验,要求学生每次实验都要事先准备并在实验过后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本次实验的完成步骤、在实验过程中碰到哪些问题以及你是如何解决的,本次实验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何感想体会和建议。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操作问题,他们通过自己的摸索和老师的答疑,可以了解财务软件的操作要领,并了解软件的设计思路。教师通过批阅实验报告,能了解学生的实验过程碰到的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对共性的问题,可以在下次上课之前,集中为学生讲授。从教学实践上看,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实验要求。教师在指导实验时,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另外,财务软件一般也有强大的辅助决策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大量的实例,要求学生进行如量本利分析、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成本预测、投资决策等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大致把握财务软件的设计思路,虽然很多的学生在将来更多的是利用财务软件而不是单独的开发财务软件,但是,我们认为会计人员只有掌握了财务软件的设计思路,才能更好地运用财务软件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如网络财务下财务软件各模块之间数据传递关系复杂,只有掌握了其设计思路,才可以更充分地进行功能的挖掘,此外,财务软件的升级也需要财务人员提出需求,因而财务软件的设计思路应该是教师在辅导实验时讲解的重点,如数据库设计思想、输入输出的设计思想等。

最后,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要加强网络财务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在网络财务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教学。

3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开发能力

在网络财务的教学中,我们要追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即通过社会调查、校企联合等方式,积极开展网络财务的实践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商业自动化;模块;教学;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16-02

一、模块化教学的基本理念

模块教学法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一种职业教育法,实现了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在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通过模块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的推广和应用,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商业自动化》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

目前信息化、连锁化、网络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21世纪的商业企业追求的目标。信息化是现代商业企业立足之根本;连锁化是提高商业企业整体效益的必经之路;网络化是现代商业企业建立新型营销方式的必然结果。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先进的流通方式、经营管理模式;确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建立快速响应的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培养一批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技术经济发展要求的,懂经营、会管理、掌握高新技术的商业现代化复合型人才。因此,根据本课程的自身特点,同时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主干线,我们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教学模块、实验设备及应用教学模块、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综合应用模块。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理论和实际更好的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理论为向导指导实际操作的进行。

(一)基础知识教学模块的设置

根据《商业自动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为了基本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基础知识教学模块:主要讲授《商业自动化》课程的有关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例如:什么是一维条形码?什么是二维条形码?条形码的编码原理及分类等等。专业技能模块:主要讲授有关《商业自动化》课程技能操作部分的有关原理和技术。这一模块和实验教学模块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对实验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起到了理论指导。例如:商用电子收款机的性能与操作、商场POS系统的前台设备和后台设备的操作原理,如何选择与使用等等。

(二)实验设备及应用教学模块

1.实验教学环境及设备

硬件设备:POS机、CCD条码扫描器、桌式180度扫描器、手持激光条码扫描器、激光条码扫描器、360度条码扫描器、条码检测仪、磁卡读写器、电子秤一台(含打印机)、超市防盗系统、条码打印机、二维条码扫描器、移动数据采集等设备。软件环境:商场卖场系统、POS软件(前、后台)、条码生成软件、数据采集器内置软件、RFID支撑系统等。

2.实验教学模块

本模块共安排了5次实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实验一:一维条码、二维条码生成实验。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一维条码、二维条码,熟悉条码打印软件和打印设备的使用。实验二:一维条码、二维条码识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软件,使用场景体现设备安装、设置、使用、维护和相应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设备应用。实验三:商品数据采集实验。实验目的:结合模拟软件,掌握数据采集器的应用安装、设置以及维护的方法,了解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以及与数据采集相关的基本概念。实验四:POS前后台应用实验。实验目的:了解POS机在物流销售环节应用;掌握常用POS软件使用方法;理解商业实际应用。实验五:无线设备应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无线设备和无线应用理论结合实验,使学生了解无线设备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

3.编写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结束之后,学生都要提交相应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分: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设备、实验内容、实验总结和教师评定。

(三)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综合应用模块

综合应用这一模块主要通过模拟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典型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项目化教学,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际演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刻理解企业走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道路的内涵。

1.学生重组

我们采用动态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重新组合,每四个人为一组,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岗位的设定对其进行了角色的定位,例如:结合实际工作,设置了部门经理、采购员、收银员、仓库管理员等岗位,并且每做完一个流程可以互换角色。

2.综合应用项目内容及安排

综合应用项目内容及安排如下所示:项目一:系统信息基础建立;项目二:营运管理;项目三:销售管理;项目四:财务结算;项目五:盘点管理;项目六:POS前后台设备应用。

3.数据导出

学生综合训练完成之后,教师应导出相应的数据,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四)考核标准及成绩评定

考核标准:本课程考核分为理论部分考核和综合应用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主要是针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考核。综合应用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进行考核。成绩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理论考核+实验成绩+综合应用成绩)×70%

三、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商业自动化》课程模块化教学法的几点收获

(一)突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是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是为能力培养服务的,应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所以我们传授理论知识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运用,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推行模块化教学法,更加突出了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上,与行业需要、行业考核标准紧密结合,摆脱了普教的传统模式,更加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例如:学生经过实际训练,他们对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有了清楚的认识,能够根据所学的条码知识编制、打印条码,这为他们在商业流通领域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过去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别由不同教师担任。往往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差而实训课教师理论水平低。为了做好模块化教学,笔者专门参加了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增强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和拓展了教材的专业性

模块化教学有一整套完整的教学训练程序,而程序中的每个动作要领都有理论结合点。目前《商业自动化》课程大多数教材基本上都注重理论部分的讲解,对数码采集器、POS及周边设备(磁卡读写器、电子秤)等只是粗略地讲一讲,可以说只有教学没有训练。在这种状况之下使得本课程教材发生了比较大的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除了理论部分的讲解,还增加了实验部分和综合应用部分的讲解,这样有学有练,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

(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实行模块化教学,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别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1.拓宽了就业渠道

通过近半年的课程学习,学生的就业渠道得到了拓宽,从以前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超市、商场、物流中心、银行等企业都是他们的选择目标,不用经过培训就能直接上岗。

2.为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毕业设计是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达到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综合性最强的教学实践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实际训练,学生对物流中心的业务流程、商业流通领域(超市、商场等)的业务流程有了清楚的认识,为他们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四、模块化教学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采用模块教学法,虽然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学时太少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2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彻底掌握所学知识比较困难。因此有许多实践环节靠课上这点时间是无法完成,例如:条码资料的收集、基础数据的录入,这些环节都是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完成的。还有综合应用中的财物结算、盘点管理也是利用课下时间完成的,每一次补课只能见缝插针,若是遇到全院大会、或是学生活动连课下的时间都没有,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许多负担。因此建议将《商业自动化》的学时增加到48学时或64学时,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

2.缺乏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高职院校培训教材

模块技能培训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教师根据不同模块自编单元化的培训教材,这样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教学难度。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商业自动化》课程的教材还没有实验环节和综合应用环节,因此在这里建议学院能够投入一定的资金,组织相关教师来编写、并出版综合性、应用型更强的并且针对高职院校使用的《商业自动化》教材。

第11篇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HLIMS1.0; J2EE;LIMS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05803

作者简介: 丛春燕(1970-),女,江苏南通人,硕士,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开发。1实验室信息系统(HLIMS1.0)的设计

1.1HLIMS1.0的需求分析

具体来说,本系统的需要如下:①实验室实验设备仪器的管理。记录实验的项目,它是借用实验仪器或设备的前提条件。根据实验室里的规定未经登记记录的仪器或设备不得随便出借,因此,要建立实验室设备仪器记录管理,记录结果数据库要与学校项目信息管理的数据库相连,以核对项目的相关信息,确定其是否属实以保护实验室的财产安全;②仪器或设备信息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相关属性进行详细记录,使得使用者和决策者对于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一目了然,并且能进行统计便做出相关的决策,包括仪器信息的统计、分类、详细信息等方面的管理;③易耗品目录。记录实验室易耗品的动态,形成目录,方便采购或招标的相关部门管理者及时了解需要采购的物品,对易耗物品进行统一的管理;④易耗物品记录更新。及时更新易耗品的出入库情况,进行记录,形成列表,方便管理者了解易耗品的即时信息;⑤仪器或设备的借用登记管理。必须对仪器或设备的借用进行登记,以便明确仪器的责任归属问题,以保护学校的财产;⑥教师的信息维护。教师也是系统使用的主体,他们的信息对于管理人员对于实验器材的管理是有重要意义的。主要是管理人员的信息。另外,还有相关课程老师的信息,相关课程的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生成绩进行入库。最后,仪器标定模块,可以对仪器进行标定;⑦文档管理。对实验报告文件及项目的相关文档需要适当的管理;⑧安全管理。它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及日志管理。用户管理可以控制使用信息系统的人员。权限管理更是一个对于用户操作控制非常有效的手段。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使之只能看到自己能够操作的视图,避免非法操作。日志管理是对于操作的记录,对于操作进行记录可以有效地保证找到进行过非法操作的责任人。

1.2HLIMS1.0的体系架构及功能模块

基于以上的分析,结合我校实验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确定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的功能模块

本系统共分为11个小的模块,分为系部信息设置部分、教师基本信息维护、实验室信息维护、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课程维护、实验项目申请、实验器材管理、开放实验室服务管理、文档资料管理、安全管理和各类统计报表。

1.3HLIMS1.0的数据库设计

1.3.1确定HLIMS的结构实体和数据项

以下是主要的实体及其主要属性:①资产及设备(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资产配置,数量单位,资产类别,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入帐日期,使用年限,资产价值,增加方式,资产状态,所属实验室,保管人,备注);②工作人员(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学专业,职称,所属部门,人员状况,个人靓照,备注);③实验室(实验室编号,实验室名称,门牌号码,管理人员,学科门类,筹建日期,设备总资产,实验个数,实验室开课率);④排课记录(开课年份,星期,起时,止时,课程名称,实验室名称,班级,辅导教师)。

1.3.2优化了的HLIMS的ER图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全局ER图如图2所示:

图2实体之间的关系

2实验室信息系统(HLIMS1.0)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的是C/S和B/S相结合的模式,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满足物理化学实验室的信息管理,也要能够满足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的信息管理需要。既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进行访问,也可以通过桌面接口进行访问。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系统中主要模块的实现。

2.1人员管理模块

人员管理模块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块。它直接管理着人员的相关信息,涉及到资源的调度,财产的安全。当然,它也是教育师绩效管理的一个依据。包括人员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更新。其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图3录入信息图4修改更新人员信息

人员管理模块实现的效果图即代码如下:

图5HLIMS1.0人员信息输入界面

其左侧的树形目录的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TreeNodeImpl()

{

this.childrenMap = new LinkedHashMap();

this.noAndName=new noAndName();

}

public Object getData() {

return this.data;

}

public TreeNode getChild(Object identifier) {

return ((TreeNode)this.childrenMap.get(identifier));

}

public void addChild(Object identifier, TreeNode child) {

child.setParent(this);

this.childrenMap.put(identifier, child);

}

public void removeChild(Object identifier) {

TreeNode treeNode = (TreeNode)this.childrenMap.remove(identifier);

if (treeNode != null)

treeNode.setParent(null);

}

2.2实验项目模块

实验项目模块是对实验的目的和用途进行登记,它一方面是对相关的教师进行考查的依据,又是实验器材进行责任到人的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实验器材的安全。同时也是绩效考核的依据等等。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实验项目也包括实验项目信息的登记和实验项目的信息更新两个方面的内容。实验项目模块流程如图6、7、8所示:

图6登记实验项目图7更新实验项目信息

图8HLIMS1.0实验项目图9HLIMS1.0仪器标定

模块主界面模块主界面

其数据库连接代码如下:

try {

String driverName = "com.mysql.jdbc.Driver";

Class.forName(driverName).newInstance();

String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ree?useUnicode=true

&characterEncoding=gbk";

connecti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root","");

}catch (SQLException e) {

}

2.3仪器的标定模块

新入库的仪器和设备必须进行标定,标定的主要作用是:①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②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③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系统的正确度。

在科学测量中,标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把仪器或设备登记入库,便于在借出的时候进行登记。同时也便于对仪器或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另一方面,便于输出统计报表。其界面如图9所示。

3结束语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作者是抱着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强学习的心态来参与的。纵观整个开发过程和结果,当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表示层的设计和实现方面,界面的美观性与协调性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进,部分功能模块的细节设计还可进一步优化,比如输入部分的容错性和反馈性需要进一步改进、整个系统对于键盘快捷键的支持。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联机帮助部分也需要着重予以考虑,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在下一步的开发工作中进行完善。由于时间的限制和表示层的工作量比较繁重等原因,系统有部分功能,特别是查询功能等部分没有实现和测试。

整个系统在系统的优化和性能方面的考虑比较欠缺,也未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在下一步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采取改进系统性能的缓存功能等措施。

限于作者技术能力方面的限制和经验的不足,对于应用系统全面的、专业级的安全机制设计仍不够完善,实现力度也不够,在下一步的开发工作中需要加以改进并设计、实施足够数量的测试数据和全面的安全性测试计划。

参考文献:

[1]罗家国,王洁.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2]傅学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进展与发展趋势[J].上海计量测试,2003(4).

[3]白志清,张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

[4],杨海鹰,陆婉珍.suN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J].现代科学仪器,2002(2).

[5]周,李秀云.LIMs系统在实验室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1997(3).

[6]冯金辉.数字实验室一LIMs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科学仪器,2002(2).

[7]傅学胜.国际上LIMs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现代科学仪器,2002(2)

第12篇

摘要:本文针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教学实践,将“嵌入式系统设计”系列课程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面,对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探索,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与自主创新的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0 文献标识码:A

嵌入式系统是相对于通用计算机系统提出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它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后的产物,是一个技术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信息家电、工业控制和交通等方面。作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教学应是以应用为中心,结合实践与应用的一系列课程教学,它是本科生在四年学习中进行创新性实践的有力保证。“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设计者具有较强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是对设计者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理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在此结合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对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探索,探讨地方高校理工科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

1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教学层面

嵌入式系统设计是复合型的新兴技术[1][2]。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课程既与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有关,又与具体的应用背景有关。理工科各专业需结合专业特点和嵌入式系统在专业中的应用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研究与教学,根据专业特色开设先进的、具有深入内容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时必须重点把握实践和创新这两个方面,注意科学对技术所起的基础支持作用,要从嵌入式系统设计动态发展出发,开设具有嵌入式系统设计体系的课程,开设有关含有信息论、系统理论及控制理论等基本内容交叉融合的课程,拓宽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视野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实践可以按照图1所示三个层面进行相关课程的配置。

层面一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针对某个具体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技能,属于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最低层。集中在微处理器(如MCS51系列、TMS320系列、ARM系列)的体系结构及其语言、接口的工作原理;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开发语言、交叉编译环境和调试工具的使用。在此

方面以单片机芯片及其开发应用、DSP芯片及其开发应用和ARM微处理器及其开发应用展开教学,并在实践环节对学生动手制作自已所期望的单片机、DSP和ARM的应用系统进行作品展示,并将作品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

层面二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进行嵌入式系统平台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能,还应该掌握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能。促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后,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其在特定硬件平台上的移植。使学生具备特定硬件平台下的嵌入式系统裁剪、移植,板载资源的初始化与驱动及外设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嵌入式数据库系统开发技能,注重嵌入式系统图形界面和网络通信的设计与开发。在层面一的基础上进行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开发的教学,并在实践环节对学生动手制作自已所期望的具有图形界面操作、外设驱动和数据信息管理等功能的单片机、DSP和ARM应用系统进行作品展示,并将作品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

层面三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进行基于SOPC嵌入式系统IP内核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前两层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进行基于FPGA的SOC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训练,并结合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进行有关计算机体系结构等理论研究。促使学生结合EDA设计、嵌入式系统优化、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微电子等学科知识,将微处理器等以IP内核的方式植入FPGA中,利用FPGA的可编程逻辑资源,按照系统功能需求来添加接口功能模块,既能实现目标系统功能,又能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功耗。这样就使得FPGA灵活的硬件设计与处理器的强大软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效地实现SOPC嵌入式系统。实践环节以学生参加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科研创新、发明制作等实践进行作品展示,并将作品作为创新学分修读的依据。

2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教学方案

(1) 学生实践能力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嵌入式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在以电路与系统集成、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为工程设计基础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因而,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可在基于现代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检测、控制和现代通信网工程应用的同时,以信息与通信工程技术为主线,融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技术于一体,构建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使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如图2所示。

(2) 实践教学方案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加强实践与设计课程,设置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开展工程设计。低年级课程要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高年级逐步加强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关注信息工业发展的需要。可结合本校学术研究、参与企事业科研及就业市场的方向,分设若干个课程组及专题设计,有利于学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并缩小大学教育与企业要求之间的期望差距。其实践教学具体实施可参考图3进行。

第一学期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探索实践的主动创新思维模式。如通过军事理论的学习,注重介绍通信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通过工程制图的学习,以电子CAD为导引学习AutoCAD、Protel等绘图软件的应用;通过认识实习,下企业进行现代通信方式及通信器械的认识学习。

第二学期培养学生工程创新中结构设计及可视化界面编写能力。如在以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考核展开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计算机语言编程基础能力的培养,注重VB、VC、VF、Delphi、Java等编程的导向学习。

第三学期培养学生可视化界面及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能力,进行有线与无线通信中电子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

第四学期培养学生基于单片机与ED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在加强电子工艺实践的同时,以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教学为基础,加强硬件描述语言与电子技术系统级的融合,基本实现计算机软件到硬件的实践创新技能。

第五学期培养学生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加强生产实践实习。在各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以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软件设计来体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下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共性的实践操作创新设计。

第六学期培养学生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能力。以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构建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第七学期培养学生基于SOPC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方向以现代通信网络系统为导向,构建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课程设计。在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以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信号与信息为导向,构建语音与图像信号与信息工程应用的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第八学期培养学生综合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能力。通过专题进行企事业单位上岗实践,加强毕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后就能上岗打下基础。

在以上各环节中除了完成课程实践教学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外必须参与科技实践及各项竞赛活动或提供自已的创意作品以取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因此在“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要综合考虑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等实践环节,统筹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能从课内到课外,充分发挥课外科技活动提高自身工程素质。

3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教学支持

以嵌入式系统设计为指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分解,变成可供实际推广操作的学习任务,辅以必要的教育技术支持手段(开发教材、课件、培训计划、教学设计、实验设计、必要的评估手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工程环境中掌握和内化工程的理念。

(1) 开放实验室

在以“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在高等教育中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和创新技能,开辟与课程配套的网上资源系统,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后上网查找资料,采用基于Web的开放实践教学管理系统[3]。对实验室教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和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通过Web页完成学生开放实验的各个环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使学生由实验申请到实验结束完全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实验设备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设计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开放的对象为所有在校学生,主要以设计性、综合性及研究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开放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室内部的各实验分室可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采取定时开放与网上预约开放两种不同的模式向学生开放。

所谓定时开放是根据教学安排,在指定时间内向学生全面开放。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根据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结合课程内容,确定教学计划以外的自选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实践项目进行创新设计组合成综合型、设计型实践课题,在课外独立完成自己的课题方案设计并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践并撰写上传实验报告。

所谓网上预约开放是学生提前申请拟做实践项目和所需仪器设备及元器件,由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实践内容和网上预约时间安排实践设备、器材和指导教师。学生根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条件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并提供方案,在网上预约相应的实验室与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发明、科技制作、论文撰写等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都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设备和操作环节上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行分析、设计和调试实践系统,最终得出实践结果并撰写上传实践报告或论文。

(2) 实践教学组织

联系专业提供工程设计课题,结合前面所讲的教学层面与科研、科技竞赛工作开展学生设计性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将行走机器人的制作分解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高精密电机进给控制等实践项目。强化实践过程,选派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通过提供的对比示例来启发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实验方法与实验措施上实现多元化,使学生在不断改进、反复锻炼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学生须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了使实践内容和教学内容联系得更紧密,可结合前面所讲的教学层面要求学生设计实践核心板与扩展板。核心板提供相对应微处理器的最小系统,包括了处理器、RAM、ROM、寄存器接口等;扩展板提供电源、LCD显示、串口、USB、以太网口等模块。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单片机技术、DSP技术、EDA技术、嵌入式系统、可视化程序设计等技术课程的考核成绩全部采用实践环节,实验占总成绩的40%,课程设计(要求有硬件和软件制作)占总成绩的40%,创意制作占总成绩的20%。学生在完成实验基础上,完成选定题目的课程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题目每年不断更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程度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分值依据题目难易程度而定。

这样将“嵌入式系统设计”系列课程实践教学融合到地方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加强开放实验与科技制作及科技竞赛等创新学分的管理,改革相关课程考核方式,综合考虑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关系,统筹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丰富的工程设计课题,加强学生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工程训练,促进大学教育的创新性人才培养。

参 考 文 献

[1] 沈连丰,宋铁成,叶芝慧等. 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