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时间:2022-08-12 07:34: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第1篇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扩大,诗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古诗词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只有通过"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神韵。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境界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1读懂意思,体会其节奏和韵律之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掩饰不住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酣畅淋漓的"喜"让读者也喜笑颜开。再如《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自己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志向与雄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而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描写大漠风光的壮美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及戍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1.2抓关键词语。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句中的"碧草"、"春色"、"黄鹂"等,都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这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在天涯"而成为"断肠人",相思之苦跃然纸上。

1.3由表及里,领悟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逆知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宋人雷震有一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远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山村风光的小诗。远山夕阳倒映在水草青青、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归村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吹着短笛,虽然无腔无调,却也别有情趣。细细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浓,是一幅优美的山村晚景图。而在这幅图中蕴含着的,是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村风光的热爱。

2.品味诗词,体验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可谓字字珠玑。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使春天一下子变得鲜活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敲",刻画出僧人夜归的画面。又如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写得勃勃生机,同时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

古诗词的语言经常是虚实结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化为人人尽知的滚滚江水,令人感到这个"愁"是无法承载的。或者动静结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还有雅俗结合的,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3.把握时代,走进作者心中

第2篇

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单元结构包括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说训练、字词句训练和古诗词诵读五个部分内容。全套教材由38个单元组成。每一单元的“诵读部分”选编两首古诗词,总共76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内容,每一首诗还配有一幅相应的图画。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和画融为一体,不仅方便于学生对诗意的掌握,还增添了古诗的趣味性。下面我们将谈谈几种不同内容的古诗。

一、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腐败的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与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学生一定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比较好地理解作者的处境和遭遇。

学习这类诗,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最重要的是教育广大的学生珍惜现在,珍惜拥有的一切,努力创造机会,创造未来。不要等到时间流逝之后还是两手空空。对着过去的一切只会感慨叹息。

二、咏物诗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这类诗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新事物。人们身边的很多事物或许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它们或许都有自己的品格。很多人看起来或许并不是最耀眼的那个,但无论在何种环境之下,都要保持自己的品质。内在的散发出来的品质才是最持久最值得欣赏的。

三、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形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带领我们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经过诗人的笔所描绘的山水田园,就像是呈现在眼前的一幅画卷,在这个充满压力、充满竞争的社会,闲来读几首山水田园诗,绝对是减压舒心的好方法。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这些诗不仅反映了历史和政治。还呈现出了一种壮丽雄浑的艺术格调

五、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的一个永恒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学习古诗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

中学生多读些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文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联想和想象,发展想象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古今中外,不少伟人对诗歌都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据说。拿破仑出征时,骑在马上还在读歌德的诗。、、、等都爱读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多数人还能写作精彩优美的诗词。这些伟人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跟他们深厚的古诗词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形象思维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3 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第3篇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的综合运用,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并提高他们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基础语言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册的课文里就有古诗词的阅读和背诵要求,并且语文教师也作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效果仍然不乐观,要培养并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古诗词在语文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一、重视以诵读为主,把读贯穿课堂的始终

初中语文教材里所选的古诗文,大都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前人读书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教学大纲要求古诗词教学应该以诵读为主。诵读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如何开展诵读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初一年级,把古诗词抄写在黑板上教读,对有录音带的课文坚持播放录音,让学生听读、跟读;对没有录音的课文教师范读、带读,目的是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再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读课文,同时指导学生注意读的感情和划分节奏以及检查学生朗读效果,发现问题时再纠正,并让他们反复朗读,直到读准确,有感情。在疏通、理解诗词时,采取边讲边读,讲中带读,读中有讲的方法。

初二年级,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朗读,能做到读得通顺流利、正确、有感情;上课时,开展比赛朗读诗词活动,读得好的,及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班里有位女同学,平时各门学科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但她朗读课文时,语句流畅,句读分明,感情充沛,同学们情不自禁的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此,她对学习语文学习兴趣更浓厚。

初三年级,古诗词教学任然把诵读贯穿始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因为不提前读,课堂上就读不好,提前把课文反复诵读,为老师授课节省了时间。我对学生的读还有严格的规定:第一遍,默读,要求熟悉课文,其他时候的读应尽量做到大声朗读,即古人强调的“吟诵”,晨读时更应该如此。

因此,初中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以诵读为主,把读贯穿课堂的始终。

二、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词

欣赏诗词最先接触的是标题。诗词标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词。

阅读诗词的标题要注意:有没有时间性的词语;有没有表示地点的词语;写到什么人,又有哪些物;是否涉及到某个背景事件,写到某个具体事情;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表达了什么思想。学生看完题目后马上就正确的回答出来了。这样,抓住了关键的问题,诗词的意思很容易弄明白。

人们常说“诗如其人”,学生了解诗人则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内容作好铺垫。

1.诗人的艺术风格。如,学白的诗时,先复习已经学过的诗,对诗有一些感性认识,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这样,认识过程由浅到深,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时,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他写的诗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他的诗,受到过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我们学习过他的诗词——《过故人庄》。

3.诗人的创作背景。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这首词写于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期间,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出守外郡已经5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长达7年未能见面,在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这首词也就是作者为赏月思情而作。

三、教材给学生提供的注释很有价值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时,教材给学生提供的注释很有价值,有的也就寥寥数字,有的只是短短几行,这是命题者给你的某种暗示:有的注释是介绍写作背景或创作缘由,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倾向;有的注释帮助解释词句,说明本诗词的使事用典或情境理趣;有的为作者简介,暗示本诗词的写作风格或艺术特点。如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学生读了注释,就明白了诗歌写的是战争期间,国破家亡的境况。

四、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词思想感情,感悟意境是赏析古诗词的主体。因此,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又有哪些,诗中有没有出现意象等等,有了对诗词鉴赏的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正确判断诗词的深刻内涵。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有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惜别怀友、羁旅思乡等中心,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经过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明白这首词悲壮苍凉,意境浑厚,心系国家安危,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

五、仔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古诗词的最大特点是十分注重词语的准确运用,要仔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如,杜甫十分注重锤炼语言,学习《登岳阳楼》时,要注意把握好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体味“坼、浮”两个关键字。除此之外,品味古诗词的语言,要了解常见的语言特色,如凝练含蓄、清新隽永、言简意赅、平淡质朴等,并要具体分析。

六、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根据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课堂作为场景,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故事情节,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古诗词。

“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诗歌配上一幅画,让他们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表现出来。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同学们直观感受大漠风光的苍凉与壮美,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课件,则可让同学们看到一个归隐田园、淡泊名利的形象。

总之,语文教师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要恰当运用好古诗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让学生在学会、会学、爱学语文获得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李渔诗词风格 格式塔理论 风格

一、引言

提起李渔,人们会想起他的《风筝误》等十种曲,以及他的精辟戏剧理论。其实,李渔多才多艺,他还擅长于诗词。他的诗词与他的戏曲一样,大胆泼辣,意趣生动,彰显李渔的独特个性。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李渔诗词大都收集在《李渔全集》第二卷里。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和耐歌(词)等凡一千余首。从内容上看,或反映他的农耕生活,或游乐于山水之间,叙事抒情,放浪恣意,特别他反映明末清初社会动乱,百姓生活坎坷,这是他的诗歌精华部分。总之,李渔一生坑坷经历皆俯仰悲欢,见之于吟咏之间。与诗相比较,李渔的词不仅在数量上或者结体上稍弱,其词的风格上也近于曲,这也许与他善于戏曲有关。

诗词曲三者,在李渔看来,既不同,又相通。他在《窥词管见》中云:“作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诗为贵,词为次,曲为下。但他又说:“有学问的人作词,尽力避诗,而究竟不离于诗。”诗词的作法是相同的。所以他说:“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

李渔说,写诗作词要“三忌字涩”,所以他的诗词明白无障,如《续刻梧桐诗》:

小时种梧桐,桐本细如艾。针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长亦奚怪。好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与“小时种梧桐,桐本细如艾”,“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等这样的文字风格相近,老孺皆能读懂。

如《闺人送别・生查子》:

郎去莫回头,妾亦将身背。一顾一心酸,再顾须回辔。回辔不长留,越使肝肠碎。早授别离方,睁眼何如闭。

这是一首描写恋人别离的词,感情真切细腻,没有什么“忌字”,读之自然明白。

二、文献综述

李渔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戏曲家,同时他还擅长诗词。李渔诗词别具一格,意趣生动。随着对李渔研究的深入,李渔诗词翻译愈发凸显其重要性。现阶段,对李渔诗词英译研究仍较缺乏。因而,研究现状述评,将侧重与本课题联系较为紧密的文学翻译理论成果。

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方面,2003年卓振英教授《汉诗英译论要》的出版是古诗词英译理论构建的第一次尝试。(卢军羽,2009:102)卓教授从汉诗英译的标准、原则、方法、心理过程、评价体系、译者的素质等方面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诗词英译理论框架。(卢军羽,2009:102)

许渊冲教授的古诗词英译理论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较严密的“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卢军羽,2009:102)

这两个理论体系,正如卢军羽所指出的:“一个(卓振英)侧重微观,一个(许渊冲)长于宏观,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卢军羽,2009:102)

吴如与姜秋霞从美学角度对翻译进行了解读。吴如分析了诗词曲赋作为翻译审美客体的主客观审美构成(客观系统:语音审美、文字审美、语法审美和修辞审美;主观系统:意境,具体表现为意象、虚白和禅境)和译者作为翻译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针对这些审美特征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姜秋霞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格式塔意象理论。她通过文学翻译实践,以及对他人文学翻译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两个方面的基本认识:首先,文学文本作为艺术客体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即格式塔质,它不是语言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具有艺术作品的完形性特征。(姜秋霞,2002)其次,译者对文本客体的审美体验也具有其完形趋向性。(姜秋霞,2002)译者在转换过程中体现的不是词语或句式的对应,而是整体意义和意象的再现,即用译文语言建构整体概念。(姜秋霞,2002)

三、李渔诗词特色及其风格再现

“奇巧”为李渔诗词一大特色,李渔诗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颇具新意。李渔的诗词中之“奇巧”表现在其创新上。李渔把词中之新分为“意新”、“语新”及“字句之新”三种。(张晶,1998:126)

“意新”较易理解,即指立意之新颖。(张晶,1998:127)“语新”当指整体性的语言范式。(张晶,1998:127)用李渔的话来说,就是所谓“腔调”。(张晶,1998:127)“字句之新”则是词的创作中具体的字、词的运用。(张晶,1998:127)李渔诗词的“三新”紧密相关,是由内及外、由整体到部分的三个层面。

运用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有助于把握“语新”,再现李渔诗词风格及意境。根据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只有将文本视为整体而非孤立的个体,源语的意象才能在翻译中得以完整再现。

李渔的诗词艺术感染力很强,究其原因,他的诗继承了明末的公安派的创新精神。“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万历年间公安派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理论主张,也是李渔的主张。他解释说:“所谓意新者非于寻常闻见之外,另有所闻所见,而后谓之新也。”在《窥词管见》中,他更进一步提出:“文字莫不贵新,而词尤为先。不新不可作,意新为上,语新之,字句之新又次之。”

如《暑夜闻砧・相思引》:

何处砧声弄晚晴?询来知是寄。时方挥汗,先虑涉层冰。?摇 若使秋来方动忤,几时将得到边城?忤敲暑夜,才是断肠声。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暑夜给在守边关的丈夫洗衣。这类题材在古代诗词中并不少见,在一般人看起来,这类题材已经写绝了。但是,李渔从另一角度,把这类别题材写出新意来,实在是高明。

又如七绝《伊园十二宜・宜春》:

方塘未敢拟西湖,桃柳曾栽百十株。

只少楼船载歌舞,风光原不甚相殊。

该词表面咏的是自家门前的方塘,实则描写西湖。我认为,从古至今,描写西湖的诗不在千首之下,用这样的衬托方法咏西湖之风光的,实为罕见。

《伊园杂咏》九首是李渔经过战乱以后回到故乡兰溪夏李村写的。当初,李渔18岁离开客地如皋回到金华谋生。不久,金华寓所在战火中被焚,他只得在江上舟中安身,之后,无奈回到老家,在亲戚朋友的援助下,在夏李村伊山头旁边用草蓬搭起草堂小筑,叫伊山别业。这九首诗是他住在草堂做“识字农”的“见景见情”。“桥从户外斜,影向波间浩”,写出他经过动乱之后淡定的农村生活心情;“移住月轮日,足踏群花影”,农村生活虽艰苦,但自然的山水、四季的缤纷还是很让人满足的。品读《伊园杂咏》,可感受其诗之奇巧。在格式塔理论观照下,翻译时应力图完整再现李渔诗词这一风格。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李渔.李渔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3]卢军羽.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学刊,2009,(2).102.

[4]吴如.中国古典诗词曲赋英译的翻译美学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4):111-116.

[5]张晶.词的本体特征:李渔词论的焦点[J].社会科学战线,1998,(6):126-127.

第5篇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内容丰富、形象直观、呈现动态等优点,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进行古诗词教学,恰如其分地把诗、画、声、情四者融合为一体,不但便于与学生互动,还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学诗思维,最大限度促使学生形成爱学、好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使课堂的信息容量得到极大丰富。如教学《渔歌子》时,教师开篇即选用明快的乐曲来激发学生的整体想象,伴随着学习由浅入深,则可辅之以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图,再用清幽的古筝音乐来将学生逐渐引入佳境。此时,只见一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淡然立于溪边,自然风光、生活情景于眼前一览无余,清雅古曲、空灵清流在学生耳畔悠悠响起。当斜斜的细雨缓缓飘落的画面呈现时,学生的目光中绽放出光芒,这是因为他们不仅对诗意了然于胸,其情感也得到了升华。词人笔下渔家的生活情趣,词人宁静淡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学生都能够有所体味。

又如,在《村居》的教学中,课伊始,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一边聆听着江南丝竹的优美,一边用多媒体以画导入,渲染出一派安宁恬静的田园生活,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温馨基调。之后,我们可以此作引,让学生对诗人描写的清新秀丽的农村环境进行发掘,以走进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较好地领悟本诗题目的含义。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无疑令常规的古诗词教学宛如锦上添花,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善用真情导读,引入教学情境

老舍先生曾道:“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有赖于教师对他们的良好启蒙和引导。情境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有直观手段,也需要有教师的语言描绘。真情导读,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搭建起诗歌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声情并茂的读诗引导,能够事半功倍地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促使他们走进激情课堂,走进特定情境,去领悟诗之意蕴,去欣赏诗之美感。《别董大》一诗前两句气势磅礴,豪迈悲壮,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来激发学生读诗的热情。请看以下设计。

师:夕阳西沉,袤野苍茫,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漫天的白雪纷飞着――(生接读诗句)

师:此刻日暮天寒,你看着黄沙飞扬,看着孤雁独飞,出没寒云――(生接读诗句)

师:于大风狂乱之中,于大雪霏霏之中,唯见遥空断雁,凄凄惨惨,游子何之――(生接读诗句)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师可以先动情范读,继而让学生在缓慢、低沉的声调中反复吟咏,学生于是如身临其境般,能够看到落日黄云、原野苍茫的景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诗句内涵的理解逐步加深,直至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教师要本着语句丰富优美,情感真实充沛的原则,精于范读,善于导读,如此,才可以把学生读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入教学情境,这同时也是教给学生读诗方法的必经之路。

三、指导角色扮演,促进融入情境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角色扮演无疑是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的催化剂。教师可根据诗词内容,指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角色扮演,把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动作、语言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不同于“局外人”的特殊体验,而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情境中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赠汪伦》等送别诗中,离别时的依恋不舍之情跃然纸上。这时,只要教师稍加指导,学生便能将诗中内容较具体的部分情节表演出来。这样既满足喜爱表演的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富有感染力。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们可这样编排课本剧。

幕启。暮春的一日,李白在黄鹤楼前为将要去往扬州的孟浩然设酒送行。

李白(叹气道):孟兄啊,今日一别,便是天各一方,也不知道你我是否还能够相逢。

二人执手相看,不忍话别,船夫却在这个时候催促孟浩然该即刻启程了。

孟浩然(端起酒杯):贤弟,我该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日分别,往后还望你多多保重!你我一定后会有期!

李白(深情挥手):孟兄珍重!后会有期!

(旁白)李白伫立良久,他凝望着那绵延不绝的长江水,心中挂念着那已然远去的孟夫子,心潮澎湃不已。于是,动情挥笔写下了这一曲流传千古的骊歌。

第6篇

一、修辞手法

诗歌与流行歌词作为特殊的文学样式和语言,他们在修辞上有特殊的要求,主要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准确分析修辞的作用,就有利于分析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一)比喻

比喻即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如歌词《台》中的“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到了凋谢的时候,自然地落下,任人践踏,而那久未见面的妻子,在将军脑海中的模样也已然模糊。“”在古代不但表示离别之意,更有思念哀伤之感,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的黄”联想到“笑容的黄”,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在逐渐淡掉、远去。哀伤而又动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又如:“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地蔓延”(《爱在西元前》),把思念比作蜿蜒的河流突出其延绵不断的特点并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我们可通过歌词中这些简单的例子深入到诗歌鉴赏中去,达到准确鉴赏诗歌的目的。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绵长又深沉的愁情比作一江无穷无尽、长流不断的春水,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再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把江边的草地上晶莹的滴滴清露比作一粒粒的珍珠,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又把一弯初升新月比作一张悬挂在碧蓝的天幕上的精巧的弓,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甚至生命,使作品的语言优美,内容生动,意境深远,情感深刻。如:歌词“嗜血森林醒来的早晨”(《半兽人》),使用了拟人修辞,把森林的阴森恐怖刻画得淋漓尽致;“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东风破》)中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烛火的温柔和善解人意。教师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对简单的歌词分析的兴趣牵引到古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容易接近古诗词,从而学会鉴赏古诗词。例如: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春楼》:“东城渐觉风光好,皱壳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有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此词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景物赋予生命,写得形象生动,上片描绘春天的绚丽景色极有韵致,开头一个“迎”字将微波荡漾的湖面、来往如织的客船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仿佛看到湖中泛起纱绉般的水波,将游春的船儿迎来送往,分外热情。而后面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更是使得全诗的景物描写达到,生机勃勃的一幅春景形象跃然纸上。其中“闹”字就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本就红艳诱人的红杏变得具活力。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一支支怒放的红杏上头,蜂飞蝶舞、春鸟和鸣,好不热闹,将繁丽的春色点染得十分生动,形象鲜明,意境突出。下片词人把夕阳比人,把斜阳比作朋友,要邀请夕阳同干一杯酒,表达作者及时行乐的思想。又如: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诗人用拟人手法丰富了词的意境,并且更加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再如:秦观《春日》诗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两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一夜雷雨过后芍药和蔷薇仿佛多情的少女泪光晶莹、娇弱慵懒的神情、形态,别具情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表现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如“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等等。我们试着通过分析简单的流行歌词中的象征手法,来赏析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例如:周杰伦的《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歌词中的蜗牛象征着作者无怨无悔、执着追求,奋斗不屈的崇高品质。在古典诗歌中,象征是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如: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造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象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我们阅读诗歌时要抓住这把钥匙,它能带我们登堂入室,去体味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反衬

歌词中经常出现一种超常的表现手法,即以乐景衬哀情。这一手法在视觉上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审美上达到一种凄美的效果。例如:《青花瓷》中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暗示“我”能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缘悋一面呢?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诗歌中的乐景衬哀情,有助于分析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例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再如:李华的《春日即兴》中的“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人用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凄凉的心境,抒发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家命运的叹惋之情。

第7篇

一、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

发挥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是一种艺术境界。古诗意境深邃,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理解诗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古诗词语言相当精炼,细细读来,耐人寻味。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把诗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于眼前,让学生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二、让校园成为舞台,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我们可以在班上或学校里举办定期的诵读活动,给每个孩子表演的机会——这是对孩子学习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激发和保护了孩子们对古诗词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可以是小型的,也可以是大型的;可以“演诗”,可以“赛诗”,可以“唱诗”,也可以“诵诗”。孩子们排练、表演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学习,是一种兴致浓烈的学习,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习。每一学期,我们都评选出背诵古诗词数量最多的同学,并给予表彰奖励,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鼓励,使其背诵的积极性日趋提高。等下一次比赛,我们还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仅背过了教师安排的诗篇,自己还主动背过了其他一些古诗,丰富了古诗的内容。

三、以诗歌的音乐性作为引导学生热爱诗歌的突破口

作为教师,要把眼光放远一些,要真正具有提高整个民族文化、文学修养的宏阔眼光,认识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也许其效用不能立刻体现出来,但是学生在这个阶段比较集中地接触这种精粹的文学样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一点半点理解、欣赏诗歌的方法,也许就靠这点方法,能给他们打开一个新世界,而诗中蕴涵的深意他们暂时不理解又何妨呢?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积累的深厚,阅历的丰富,他们会逐渐破译诗中的“密码”;或者在将来的某些时候、某种情景中,他们心里也许能自然而然地响起曾经熟悉的诗句。就在这些时刻,他们好像忽然参悟了诗里的秘密,经历着愉快的精神之旅——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上的熏陶与感染正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

四、通过朗读带范读使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真情诵读时,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范读范背的形式来运用声音,使其感染学生,并训练学生读。从心理学角度讲,听觉的感受能力要远远大于视觉,有感情地范读范背是表现诗歌音乐性和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听范读节奏有力的声音,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诗歌的精彩片断和神韵会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变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当然,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形成意境,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使学生感受到读诗带来的美感,就能激起学生读诗的兴趣。

五、借助插图,借助画笔,在形象中理解诗意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语文教材中,一部分古诗词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都展现了诗的意思和意境。教师不能忽略这一教学资源,要合理运用它。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去了解诗词的意思,这不正是“事半而功倍”吗?说起图画,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是天生的画家,他们从小学起(甚至更早)就善于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给足时间,让孩子们把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既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意境的体会。

六、走进古诗,让学生入情入境

第8篇

【关键词】古诗词 思想内容 把握时代风貌 创作风格

古诗词的学习,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写什么,即思想内容;第二,怎么写,即写作手法。怎样准确把握和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呢,我认为不仅仅要关注诗词本身,也就是诗词每句的意思,更要关注与诗词有关的一些内容。比如,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注释部分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要了解诗歌产生时所处时代风貌,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特点,在这个特点之下又会造就出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学,因而每个时代的文学身上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也不例外。每个时代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都会反映时代的风貌。诗人们都会关注自己生活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果我们能对当时时代风貌,也就是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些了解,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的内容会有帮助。例如:汉末魏初社会动荡,建安诗人诗歌的内容反映的就是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的就是作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如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盛唐时期,社会氛围蒸蒸日上,国力强盛,一片繁荣景象,因此诗人们充满了创作的激情。这个时期的边塞诗派,不仅尽情书写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发着自己的豪情壮志。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唐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出现了政治改革的思潮,因此中唐诗坛也就充满了革新精神。晚唐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到处充满了衰败伤感的气象,于是出现了很多咏史怀古的诗,也有一批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的现实诗篇。比如杜牧《泊秦淮》。北宋后期,山河破碎,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以张孝祥、岳飞为代表的一批词人都在作品中抒发了悲愤的民族感情以及要恢复故国的壮志。如岳飞的《满江红》.清代正逢易代之变,民族矛盾尖锐。这时期的诗人一类是爱国遗民诗人,一类是失节仕清诗人。由以上的例子来看,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诗人的创作范畴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方面做一些适当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社会才能了解诗人,才能了解诗人的思想及创作。

二、要知晓的生平思想与创作风格

一般说来,一部作品往往会反映作者的思想,如果我们能够对一些常见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风格作一些了解,这将对我们评价诗歌有很大帮助。这一点其实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有体会的,比如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诗人,生平思想创作风格了解了不少,所以他们的诗的思想把握起来就容易些。如果其他一些有名气的诗人,学生也能作到有所了解,那理解起来也会容易些。例如: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深沉博大,沉郁雄健,经常表现出一种乐观奔放的风格。唐代诗人孟浩然,一生大半时间蛰居家乡,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作品也主要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题,所以他的诗清旷雅淡,闲适旷达。而诗中感情也较为从容自然。唐代诗人韩愈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段是以诗为文,诗风独特,所以风格上恣肆,波澜壮阔,古拙雄奇。南宋词人辛弃疾是一位有气节有才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渴望早日收复失地,实现统一,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因此他的词的主要内容与爱国和战斗有关,风格上也较为豪放。南宋词人李清照善于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和白描手法塑造形象,表现出淡俗清新的艺术特色。清代诗人袁枚创立“性灵说”,作品反映真情,强调个性,重视灵感,给当时诗坛带来清新空气。

三、要留心相关的“注释”

理解诗词内容,要留心相关的注释文字,有的在诗词后面有注释,有的在诗词前面有小序,它们的作用交代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创作经过或者创作背景,为整首诗奠定情感基调。准确把握“注释”中的内容,仔细思考其中语句,对于理解诗歌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前面的序,就给我们交代了诗人贬官的背景,也让读者在序中感受到些许感慨之意,这个序就奠定诗歌的情感基调。又如清代诗人厉鄂的《开平王孙种菜歌》的序,“常延龄,字乔若,号苍古,开平王遇春十二世孙,袭封怀远侯,官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有贤行,曾疏劾马阮,鼎革后与夫人徐氏——中山上公之爱女——种菜于金陵湖墅,裔孙执桓乞诗。”(注:开平王:明开国大将。常延龄:开平王世孙。)这首诗的序交代了创作缘由,一个清代诗人通过明朝开平王孙常延龄的后裔执桓的陈述,追述了开平王孙的潦倒境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个序了解诗人那种感慨世迁的情绪。

四、要注意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诗人进行创作时也包含了复杂的感情,所以读者进行欣赏和评价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尽可能地去揣摩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尽量从广义上去理解作品,多角度感受作者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五、要清楚一个诗人的创作风格是固定的,但也有例外出现

第9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渗透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美诗佳词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诗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如我在教学《琵琶行(节选)》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教师示范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本诗换韵频繁,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第一层,感受诗的韵脚。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初步感知,体会画面美

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勾画出一幅渔翁汉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的美感。《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宏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出的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独特美感。

三、深入理解,挖掘思想美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就该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剪梅》(李清照)等,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四、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

发挥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头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旅途的艰苦;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偶得投宿处的喜悦。诗中末句的“归”,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从风雪迷漫的困境中忽然找到投宿处的狂喜心情,又表现了山民热情、好客、纯朴的良好品性。为了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情景,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一是诗人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人烟稀少的山中,天色已晚,面对风雪,远望苍山,路途遥远,这时,他会想些什么?二是夜更黑了,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天气冷得叫人难受,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忽然发现山间有一间穷人住的茅屋,诗人的心情怎样呢?三是听到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怎么做?这时主人与诗人会有一段什么样的对话?四是诗人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对诗人来到柴门边,并受到主人热情接待这一情景进行表演。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归”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第10篇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重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苏轼的《水调歌头》后,请学生朗读“我欲乘风归去,有空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的写了出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出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如分析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可由一位学生领读总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全班学生读出具体写其“狂”的诗句,以此再次加强对本诗总分结构及诗人感情的理解。

二、关于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散文描述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

1、散文描述法

如《次北固山下》:王湾我家住河南洛阳城,本月我乘船来到这风景如画、景色秀丽的江南。于是,将船停靠在北固山下的江边,欣赏起这里的风光。远方旅客过往的山路曲曲折折,好像已经跨出了青山之外,明天也许我就走在这逶迤的山路上,为前途而奔波。再看长江,江水浩淼,那遥远的行船好像飘到了碧绿的江水前边,就要驶入天际。……我来到江南,正是冬未腊月,就在江边度过了一个冬夜。独在异乡为异客,往往不能入睡,黑夜还没有散尽就看到一轮桔红色的太阳冲破黑暗,从东边海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这里不光太阳来得早,好象春天也来得早,寒冷的旧年还没过去春意就来到了长江边上。唉!江南虽好,却不是我的家乡。想念家乡,想念亲人,该写一封家信了。家信写好了,该怎么寄呢?古人传说鸿雁能够传递书信,那就托归雁捎信到洛阳去吧!

2、诗歌描述法

如《次北固山下》: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

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延伸。

江上碧波荡漾,

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

一叶白帆好像挂在天边。

红日好像在东方诞生了,

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

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想念亲爱的故乡,

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的鸿雁啊,

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2、音乐烘托法

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样,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因为音乐和诗词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

3、抓住诗眼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以上抓诗眼的过程是教师有意为之。

三、古诗词的教学中表演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轻缓的步伐漫步河边,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轻捷的脚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漫步。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古诗词教学中的表演,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创造了美。由此可见古诗词的教学中表演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培养创造力

培养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的关键首先是非智力因素,其次是思维方式,最后才是双基。初中语文教材增加的大量古诗词中难懂字句,对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传统的教学法极可能造成气氛的沉闷,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运用表演教学法,把书面语言演化为肢体语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演绎文章,探索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积累的保证,有了创造的动力。

2.培养学习能力

①培养自学能力

表演的前提是对文章有一定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做好预习。诗词表演的预习不同于现代文的预习,需要使用《古汉语字典》扫除文字障碍,理顺情节。需要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需要查找有关的材料,如参考录像带、录音带等,可以翻阅图书,也可以上网查搜寻,这就培养了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和自学的能力。

②培养说话能力

古诗词的表演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模仿古人的斯文,用文言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背诵,有助于文言语感的形成;一种是转化为现代汉语进行对话,有助于文意的体会。文言文表演时语言的转化不等同于翻译,如“日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句可以转化为“太阳刚刚出来时,大极了,就像一个圆圆的车盖;到了中午就变小了,像一个盛水的盘子。”这种转化就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③培养想像力

文言最大的特色就是简洁,省略的内容比较多,表演时就需要发挥想象力,把省略的情节增添进去。如《石壕吏》中“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情节,就可以发挥想像:老翁和老妇会说什么,他们断断续续的在哭述些什么,学生自己的发挥来表演,这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有助于对人物性格的挖掘。

第11篇

一、品读诗歌语言的凝练美

诗歌要求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最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凝练、集中。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短短二十个字。包含这么多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这画面又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宫女曾经花容月貌,却被禁锢在这凄凉冷清的古行宫中,看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红颜已去,白发徒增,唯一的话题是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情此景,令人唏嘘不已。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都从这短短的篇幅中表现出来了,语少意足,余味无穷。这首诗语言凝练,是写景、言情、叙事时以少胜多的典型作品。

当然,并不是凝练就意味着体裁短小。杜甫的“三吏”“三别”就都采用长篇叙事诗的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对安吏之乱期间不同的社会侧面进行描写,表达出了深刻的社会内涵。

诗歌语言的这一特点,促使诗人对语言进行反复锤练,力求言简意赅、笔笔传神,在有限的诗行词句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生活场景。

二、品读诗歌语言的抒情美

抒情是诗表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歌语言也就适应诗歌这种体裁的特点,或直接或储蓄地抒发主观情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内容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指“国风”,其中很多作品是当时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如《七月》、《伐檀》、《硕鼠》等诗篇以强烈的抒情性语言表达了百姓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和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鸨羽》《兔爱》表现的是百姓在沉重徭役下的痛苦,《蒹葭》、《关雎》、《桃夭》、《氓》反映爱情与婚姻的内容。《诗经》中有对男女青年恋爱过程中的心理的描绘,有对婚姻幸福的描绘,有对妇女在家庭与婚姻中不幸命运的叹惋,而这些诗篇无不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屈原的《涉江》以炽热的笔墨,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光辉峻洁的人格,抒发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深挚感情。千百年后,我们仍为之感动。诗人就像春蚕吐丝,抒发的情感悠久绵长。

在诗歌创作中,感情的抒发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爱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能直抒胸臆,感情浓烈,但有时不免显得突兀、生硬和粗糙。而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较之直接抒情更加的储蓄、自然。

三、品读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在各种文学语言中,诗歌语言最富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节奏、音调、叠词和声情四个方面。

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的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反复。安排停顿间歇是形成诗歌节奏的重要手段。如果各诗句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我国古代诗歌停顿规律性很强,一般是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四顿。如四言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五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次,韵律也是形成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韵律也称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次序地重复出现。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同类的字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构成声音的回环美,这样有助于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审美效果。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业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以几重。”韵脚分别是逢、容、重,都属于平声韵。全诗语言平仄错综,起伏变化,但又在音韵上取得统一和谐。

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音调上。音调是指诗歌中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中国古典诗词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它的主要作用是借助字音有规律的抑扬变化,使音调和谐。

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多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达到音调和谐的效果。如《诗经》中的《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灼灼”为叠词,又《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参差”、“寤寐”又是双声词,“关关”为象声词。又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体现诗歌音乐性的另一要素是声情。诗歌音乐美的效果并不单纯由声音组合来达到,还必须有声和情的统一。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完善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用早快淋漓的语言和轻快跌宕的旋律,表达其大喜过望、开怀畅饮的情绪,被称为杜甫的第一快诗。而诵他的《登高》,须放慢节奏,拖长声调。因为,这首诗的基调是感慨苍凉,抒发的是诗人低沉的感情,因此节奏要迟缓而沉重,只有这样,才能走进诗境,聆听诗人的心声。

四、品读诗歌语言的绘画美

中国古代诗词讲究“立象尽意”,“象”即形象画面,“意”及主观情感,意思是诗人的情意要融注在形象画面中,而不要特别的说出来。宋代诗人兼画家苏轼称王维的诗与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在再现客观世界、状物与抒情上是有共同之处的,即如古人所谓“诗画共源”,“诗画一律”。

但是,诗是语言艺术,以把抒情见长,而画的特点是以视觉塑造形象,因此,“诗中画”还是不同于“画中画”。“诗中画”比可视的画要抽象一些,间接一些,但它在读者心中引起的联想远远超过了直观的“画中画”。它可以超越时空,描绘流动复杂而变化的思绪与场景内容,更为丰富。

因此,许多古诗词描绘的画面虽然简单,意境却很深刻。如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丽的田园风光,抒发了闲适愉快的情怀;捕捉“明月松间照,清泉古上流”的清秀的山水风光,赞美了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描绘“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画面,抒发了满腹愁思。

五、品读诗歌语言的跳跃美

第12篇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灿若群星,穿越历史的时空仍然熠熠生辉,光芒万丈,在时光流逝中定格成永恒。古典诗歌是一种精粹的文化产物,是一种纯美的意象构成。它闪耀着人类的文化与精神智慧,跳动着民族艺术的神韵。那些灵动的画面、幽深的意境、绵长的意味,陶冶读者的性情、净化读者的灵魂、升华读者的人格。那么,要达到真正的阅读、鉴赏诗歌,体会其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我认为可以从遵循以下方法。

一、审标题,审作者。先要仔细阅读作品。从标题、作者、都要反复咀嚼,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审标题就是要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审作者就是分清各种风格流派。“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二、悟意象,悟意境。诗歌形象指诗中所描写的意象、意境,也包括人物形象。感受形象的方法是抓住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景的交融,从而理解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古诗中的意象,往往有相对固定的寓意,例如“月亮”常用于烘托情思乡愁,“梅”是寂寞、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感身世的同义语等。 诗人用它们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1)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如: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既兴》)诗人通过宜阳城今日的破败与往日的繁华相对比,不着一字情感,却满篇在表达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感慨。情景交融 。情与景相互渗透。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写西湖美景,表真情实感。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助所描写的景、物,表达个人的志向、抱负或品格、思想。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虽然菊的地位低下,但九月九来临时,人们会十分喜爱,所以菊从不羡慕瓦松高大。诗人借助对的描写,表达出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借古讽今等。

总之,古典诗歌的鉴赏是一种体验性的阅读鉴赏,我们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情感;它诱发着我们心灵的体验,召唤着我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