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先进煤矿申报材料

先进煤矿申报材料

时间:2022-07-30 08:45: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先进煤矿申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先进煤矿申报材料

第1篇

今年来,我矿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及矿党政的领导下,紧密结合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矿安全生产实际,以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员工职业技能提升为核心,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全面实施全员培训工程。通过创新培训理念和机制,使我矿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为推动我矿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培训保障体系完善、落实到位是顺利开展培训的前提。

1、领导高度重视,搭建培训保障体系。为加强培训工作的领导,矿成立了由矿党委书记、矿长、矿党委副书记为正、副组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等为成员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矿属11个生产及辅助单位也成立了由区(科)党政领导、主管技术员等组成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管领导挂帅,业务部门配合,培训单位实施”的培训管理体制,把培训工作的责任目标纳入到各级领导班子责任管理目标之中,与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为了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xxx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使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2、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我们坚持“井区缺什么,我们培训什么”的原则,实行矿与二级单位两级管理,互有分工和协作。矿职教科作为培训工作的主责部门,负责培训计划的组织安排、负责特殊工种和安全技术工种每两年一次的轮训、负责区队长、班组长以及转岗职工和新工人等的集中培训以及各类人员取证等日常性工作;各区(科)职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职工岗位培训及安全强化教育培训。从而保证了企业作业层各类岗位人员的工作技能,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要。

3、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保培训经费的足额投入。我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建筑面积480多平方米,拥有培训教室两间,安全教育展室一间,电教室一间,实验室一间,档案室一间。近两年来,我矿不断加大对培训中心各方面的投入,使安全技术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年培训人数可达4000人次。今年,集团公司投入了十多万元,为我矿培训中心配备了投影仪、速印机、计算机及课桌椅等,我矿也投入了十多万元资金,按照四级培训机构标准对培训中心进行了装修与完善。这些经费的足额投入,大大改善了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为实现培训效果的有效性奠定了物资基础。

4、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培训质量。我们始终坚持把培训与考核、竞争上岗、工资收入待遇相结合;坚持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相结合;坚持培训效果与主管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作为长效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常抓不懈。一是在员工上岗上,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二是在岗效工资设定上,呈现阶梯层次,实行易岗易薪;三是在培训班设立10%的优秀学员奖,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培养职工岗位安全技能终身学习的理念上,激发职工自觉学习安全技能的积极性,逐步实现职工安全技能学习由强制性向自发性、由脱产学习向业余学习的转变,推动职工安全技能学习理念的变革。

二、抓好培训过程控制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

1、注重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在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采取的是三种模式:公司安全培训中心及矿培训中心的教师是企业培训的专职师资队伍;矿领导、采掘一线技术骨干是企业培训的内部兼职师资队伍;外聘高等学校教师是企业培训的外部师资队伍。我们建立了专、兼职教师师资台帐,根据培训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师资开展教学,对师资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聘任。

2、强化班前策划。为保证培训质量,实现培训的有效性,我们在开班前,对培训对象、培训目标、课程内容设置、时间安排、师资、方法进行全面的策划。培训内容的设置是以培训需求分析为依据,按照培训目的和要求、培训的类别,本着“服务一线,服务职工”的原则,根据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因时而宜,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的问题。同时建立了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各类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题库,严格考核标准,严格教考分离,严格考核把关,确保培训质量。

3、创新培训形式。我们不断创新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抓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等手段,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双向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安全知识。强化实践教学,更多的采用实物、现场参观、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教育方法,增强培训效果。特别是针对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我们利用图文并茂的直观方法进行培训,坚持文化补习与安全培训相结合、针对性教育与系统知识讲解相结合、形象化培训与老工人“传、帮、带”相结合,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在全矿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

4、严格培训纪律,完善培训评估。我们在《xxx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及其配套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参培制度,对参培学员当期培训过程中的学习、出勤、纪律、考核及办证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并以书面形式反馈回送培单位,作为员工考核的依据;同时,为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除在内部培训资料《xx职教》中公示培训情况外,还坚持每月不定期地在职工中开展一次“职工培训情况问卷调查”,广泛征求意见,接受职工监督。

三、抓重点环节,分层次组织开展培训,打造企业核心队伍

1、加大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力度。中层干部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对他们的培训,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和新理念、新思维、新知识、新方法的培训,重在拓展视野,增强领导能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会管理、善经营的中层管理队伍。在培训方式中,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精细化管理和“6s”行为规范的教育。今年5月份,我们对全矿正副科职、工程技术人员及班组长共500余人分期进行了培训,由矿领导授课,系统地学习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精细化管理知识及“6s”行为规范,并观看了《蒋庄煤矿三三三管理文化纪实》,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狠抓职工安全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一是结合安全生产实际,以现场作业的难点、弱点为培训的重点。除加强理论培训外,还到作业现场,以讲座、观摩、案例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安全知识、岗位技能应知应会为培训重点,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开展。二是业余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今年以来,我们共举办各类培训51期,培训总人数2285人次:

⑴自培40期2108人次。其中,举办了安检员培训班3期,共计79人次;放炮员培训班3期,195人次;新工人培训班6期,192人次;移溜工培训班1期,27人次;瓦斯监测工培训班1期,6人次;瓦斯泵司机培训班1期,29人次;瓦检员培训班2期,27人次;采煤机司机培训班1期,18人次;电焊工培训班2期,5人次;风钻司机培训班1期,45人次;井下电钳工培训班1期,14人次;机电安装工培训班1期,13人次;主扇司机培训班1期,2人次;耙斗机司机培训班1期,14人次;测尘工培训班1期,2人次;变电工培训班1期,8人次;测风员培训班1期,3人次;小绞车司机培训班1期,135人次;班组长培训班4期,340人次;采煤工培训班2期,343人次;机修工培训班1期,84人次;掘进工培训班2期,338人次;正、副科职及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1期,160人次;人车管理工培训班1期,29人次。

⑵送外培训11期,177人次。其中,安全资格证2期53人次;采煤机司机1期2人次;皮带司机1期6人次;井下电钳工3期28人次;瓦检员1期5人次;信号把钩工3期83人次。

四、建立健全职工培训档案,切实抓好办证换证工作

职工培训档案既是记录和反映职工业务技术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为职工办理上岗合格证的凭证。目前,我们已建立健全职工培训档案1857份,基本上做到了一人一档。而职工持证上岗情况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我矿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切身利益。为此,我们始终把办证换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使我矿职工办证率始终保持在100%。为确保职工持证上岗,我们除加强对职工进行持证上岗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外,坚持组织有关人员不定期到井口开展查证活动,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持证上岗意识,对我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2篇

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落实安全责任、突出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落实安全责任、突出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记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羊场湾二矿采煤一队

我队现有员工229人,其中:党员7名,管理人员5名,长期合同制员工15名,短期合同制职工214名。短期合同工占现有员工93.50%,且85%以上都是青工,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宁南山区和邻近吴忠、灵武的农民,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整合难度较大,面对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我队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 “先巩固、再起步、后提速”的现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思路,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突出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强化责任落实意识、超前管理意识和质量达标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安全生产。

回顾一年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2003年安全生产奋斗目标,我队制定了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经营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始终坚持领导干部二十四小时值班制,落实技术员、跟班队长、工长、班组长现场跟班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重心下移,紧盯现场、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严禁以经验代规程,不按规程作业的现象发生,严格班组长跟炮机制度,放炮警戒必须由班组长亲自设亲自撤。对工作中不负责任、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的现象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迁就,并与位子、票子、帽子挂起钩。对“三违”人员配合矿安全处在过“六关”的基础上给予停工反思、培训并重的原则,使他们远离“三违”,不再违章。

二、抓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

用“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质量标准化”的理念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经常性不间断地组织职工对质量标准化标准再学习,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给每个班组长配发了尺子,每个大工配发了尺杆,使工作面每挑一架梁子、每铺一片网子、每打一棵柱子做到上尺上线,克服“手是尺、眼是线”的旧有观念。严格落实质检员、工长、班组长三人“连锁工程质量验收制”和班评估制。每个工长到工作面首先按照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挑一架梁子、铺一片网子、打一棵柱子,然后手把手的教给现场作业人员。使我队全体员工干有方向、学有目标,在干中学、学中练、练中精,达到了以质量保安全。

三、抓重点工序环节管理,保安全生产目标实现

具体做法是:加强回柱放顶时大工、二工、小工三人相互配合,清理好退路,坚持先支后回、从下向上的操作顺序;加强下机头四对八梁的管理,安全出口的高度、宽度、长度严格按照规程规定进行操作;加强工作面搬家收尾和初采初放的安全管理,队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分头把关,各负其责;加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时的安全管理,对长假开工前的职工培训加大力度,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实现了以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消灭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非伤亡事故,实现了我队连续安全生产“六周年”的好成绩。

四、抓教育培训,强化现场管理。

我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员工的经常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日清日安、日学日高”、每班一题等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坚持在每天班前会上,对《三大规程》、采煤各工种的操作知识,应知应会知识,现场培训、现场问答,强化职工业务知识学习,将“日清日安、日学日高”工作落实到实处,有力地推动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再上台阶,也使现场管理工作得到强化,实现了采煤一队连续安全生产“六周年”的好成绩,为我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十周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抓生产组织协调,努力提高正规循环率。

2003年我队将实现正规循环作为生产管理的重点,定期召开区队生产专题会,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环节出现的各类问题,突出工序环节的管理,实行专人包机负责制,强化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保证了全年产量目标的完成。2003年我队共生产原煤31.56万吨,创造了炮采工作面生产原煤的最好成绩,正规循环率达96%,设备三率达90·5·1。

细化量化经济指标,将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为了实现生产经营承包的经济指标,在全队推行“小班核算”,将工资分配与产量、材料消耗、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捆绑在一起,将材料管理作为安全生产投入所具备的基础和保证,本着“基础要靠舍得投入,效益要靠精打细算”的用料原则。根据月初计划产量数,以产量定材料,将塑料网指标(0.52m2/T)、铅丝指标(0.08kg/T)、火药(0.35kg/T)、雷管(1.05发/吨)、工资(7.46元/吨)细化分解,分解到班组及个人,采取一日一考核,十日一小结,一月一评比的办法;实行材料领用跟班队长签字制,并做到日清月明,严格考核。克服了以往发料有人管,使用材料无人关心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用料方面的透明度,塑造了“精细化小班核算,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确保了安全生产必要投入。

第3篇

安红斌,男,汉族,陕西省子州人,1985年1月出生,大专学历,钳工二级技师。2009年6月参加工作,现为陕西华电榆横公司小纪汗煤矿洗煤厂机电车间钳工班班长。

一、强化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技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才能胜任不断变化的环境。安红斌2014年调入陕西华电榆横煤电小纪汗煤矿洗煤厂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任务倍感压力。为了尽快改变工作被动的局面,充分用足用好八小时之内的工作时间和八小时之外的休息时间,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既向实践学、又向同事学,不仅向书本学、还向群众学,力争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多样学习内容、多元学习手段,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素养、开拓眼界视野。他在工作之余系统的学习了洗选工艺以及洗选设备检修维护,一方面通过阅读煤矿机械设备方面的书籍来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技能,另一方面虚心的向领导、同事学习配件加工、设备性能、设备维护保养等多方面的实践知识,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在设备管理、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和现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其他洗煤厂参观学习,把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带回来,用到实际中;同时他大量阅读了有关洗煤机械检修管理方面的书籍材料,并且参加了公司和洗煤厂举办的各类业务技能培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6年被榆林市工会技术比武评为钳工技术能手,2017年被陕西省工会授予钳工技术能手,荣获公司2017年度“岗位能手”称号和2018年度“优秀班组长”称号,同时被授予公司2017-2018年度“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荣获公司第六届职工技能大赛钳工专业一等奖。面对取得的荣誉,安红斌私毫没有松懈,时刻以工匠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岗位的责任和意义,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的自我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业务技能。

二、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在设备管理方面,安红斌不但喜欢钻研,而且勇于创新。他能够主动探索新的设备检修方法与维护模式,多次提出了符合车间实际情况的检修方案,敢于创新,大胆革新,为维修班的发展尽心尽力。面对洗煤厂数十台渣浆泵故障频发的情况,他积极探索解决方法,经常在检修后留在现场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认真记录设备运转数据,在数据的差异中寻找故障的根本原因,在反复检修维护的过程中,他总结出了一套“泵方法”,极大地延长了渣浆泵运转周期,降低了故障率,有效地保障了洗煤厂的稳定运转。他梳理总结了洗煤厂各台设备的故障点及运行周期,结合多年的设备维修经验,大胆摒弃了过去落后的设备检修管理方法,摸索出了“四个一”的设备管理方法,对分管的每一台设备的检修都做到了有据可查,每一个零部件的使用情况进行可控管理,每一个溜槽的磨损情况都清楚了解,对每一个点的程度都定时检查,并且定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在日常巡检过程中认真仔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积极地提出解决方案,把设备的隐患消除在初期状态,很大程度地降低了设备突然故障停车的情况。

三、身先士卒,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作为钳工班班长,安红斌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严把现场检修安全关。在多年来的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模范遵守公司及洗煤厂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三大规程。他熟悉钳工班每个工人的工作能力以及特长,并能够结合每个人的特长合理地安排工作,保证每天的检修任务安全顺利完成,并且他每天上班前主动到现场巡查设备,摸清楚上一班设备运转情况,在班前会根据现场情况安排工作。他认真督促落实现场检修的安全措施,积极参与到检修工作当中,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努力提高检修质量。在与工友的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他及时地调整人员以及材料,每班要在洗煤厂主洗车间和筛分车间的工作现场往返奔波十余趟,坚决杜绝带着隐患生产。

四、尽职尽责,主动践行传帮结带

“一枝独秀不是春”。安红斌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在提高自身业务技能的同时,时刻不忘提高班组的整体素质,在他担任班组长后,紧紧抓住创建学习型班组这一契机,牵头成立了学习小组,组织员工深入开展“师带徒”活动,认真落实公司用工带徒规定,并经常性开展小规模的焊接和维修比赛,带动大家一起交流切磋技艺,使得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业务技能;同时在班组内开展现场结对练兵,邀请洗煤厂副厂长等技术专家对大家进行点评,并进行现场授课。在他的传、帮、结、带下,洗煤厂钳工班职工在公司举办的各类技能比赛中,先后有多人获奖,并有班组员工成为洗煤厂的技术骨干能手。

五、科学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第4篇

[关键词]电气安装;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85;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78-01

电气自动化技术进入人类生产和生活已有数载年,随着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更新使我们体会到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同样,电气行业的发展对电气安装也提出了更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电气安装工程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小则影响使用效果,大则带来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风险,所以质量控制在电气安装工程中一直是被重视的问题。工程质量的管理包含较多方面,从施工前、中、后各环节都需要进行管理。所以,要将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做到安装工程自始至终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高质量地完成安装要求。

一、电气安装工程的顺利实施必然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基于图纸和规范要求管理是最基本标准。在行业管理内,已经成为必须建立必须遵守的制度包括:设计图纸会审制度,质量自检及互检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工序、工种间交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现场检查签证制度,分阶段施工质量评定制度,工程完毕质量评测制度,施工记录随填制度,电气装置定期采购及验收制度等。

二、在电气安装的质量管理上,某些因素具有不可抗拒避免的性质,除此外的影响因素主要如下

1.施工方的管理水平。在施工管理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是工程的直接管理者,包括整体到局部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材料供应、人员协调等各类监督管理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像材料供应不足,或安全事故造成的停工整改等都会导致进度的拖延,可能造成为追赶进度而降低施工质量的结果。

2.施工方的硬件实力。硬件实力不单是施工方的企业规模,像施工机械、必要工具设备的配备,在施工中会给施工质量带来保证。所以硬件实力成为不得不考虑在内的影响因素。

3.施工环境。电气设备在特定条件下不易安装的情况时有出现,或各类电气设备对环境需求不同的情况都会影响质量的完成。

4.电气设备设施的自身质量。施工使用的设备设施必然经过采购、检查、运输一系列把关,我们不能保证最终的设备设施的完全可靠,不合格电气材料在施工现场出现也有发生,施工质量与此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5.施工方技术人员素质。施工时,最终安装工作都会落到技术人员、安装人员身上,这些技术的提供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施工质量控制的直接操作者,此因素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直观体现的。

三、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在项目开工前,应细致分析出会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有影响的因素。根据分析,图纸是施工的指导性材料,图纸要求既是目标所在,在施工前要进行系统的图纸会审,尽最大努力吃透设计图纸,透彻地消化,这样才能做到对施工各类要求、约束等各方面的把握到位。项目管理人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技术及质量的交底。如果要进行重大安装工程或者缺少类似安装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项目调研十分必要,然后进行此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对施工人员培训交底,最后保证施工人员具备上岗资格后方可继续进行,保证电气安装项目高质量地完成。施工的具体方案要听取技术人员的多方面建议,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细节讨论,并经专业的技术、质量负责人评定。施工方的硬件准备也要到位,避免出现施工技术无工具配备不足无法应用情况的出现。针对施工方技术人员素质的影响,施工前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按项目施工技术的难度分配施工人员,做到施工效率最大化。同样要培养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只有强化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明确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措施、制度等才能落实,前期的质量控制可以实现。

2.施工进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的操作阶段,施工技术要素、工艺流程、各类控制措施、检测手段都应用或体现于施工中。施工时,首先需要执行已会审的电气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施工验收规范、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技术方案。发现图纸意图不明要快速沟通处理,拒绝擅自对设计改动。质量管理者要带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工程严格检查,深入现场,勤沟通,做好质量管理。在材料管理上,使用的材料要通过申报材料报审表,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才能用于安装施工,严把材料的质量关。安全工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重要性都不能忽略,在施工阶段,安全问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在前部分内容已经提到,确保安全地进行施工是工程质量的一大影响因素。所以编制施工的安全措施,进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等专职安全员的工作应得到重视,做好这一点是完成高质量施工的一条保障。同理,进度管理者也应对工作足够重视,掌握好时间节点,避免进度上出现问题,对质量造成影响。施工环境对质量控制的影响常体现在施工环境不理想,难达到或达不到安装要求,遇到这类情况就需要逐级汇报,施工方、业主方、监理方和设计方等相关人员共同讨论,拿出最终方案,切忌施工人员勉强安装,或擅自改动设计。

3.施工的收尾阶段质量控制。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各系统测试调试、各类材料建立档案和部分安装问题的返修。测试项目有各绝缘电阻及接地电阻、漏电防护、等电位等测试,各个测试完成后要有相关记录做好存档,另外所有其它电气材料的合格证、质保书及测试报告也需要保存完善,上交给业主方完成资料保存。全部电气系统安装结束后,就需要进行整体系统调试,目的是保证各种电气设备安装质量达标,可以正常使用,达到安全性和稳定性等。系统调试前首先进行外部条件及环境的全面检查,看其是否满足调试条件,如具备条件,则根据系统功能和负荷大小分批次实施调试。然后,按设备操作规范操作,用检测仪器检测电气装置。再后,在确保设备和操作者安全的条件下,根据质量检验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及评定规程》等)按程序执行系统调试验收。最后,工程达到验收标准交付业主方使用,根据国家规定履行好工程质保义务,电气系统运行后定期与业主沟通,了解使用情况的反馈,如有质量上不正常情况发生,施工方配合查找相关原因并修复不正常状况,完成质量保证工作。

四、结语

电气装置及系统的使用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生活的体验,也带来了安全,它的使用质量也关系着企业的效益,基于电气装置及系统的优点和对企业效益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在安装质量上给这些优点打折扣。本文是本人根据工作经验及汲取他人想法总结出的主要质量控制的看法,一个电气系统安装的质量控制需要全体施工人员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好,因此,在施工时,需要全体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这样才能确保电气系统平稳高效地使用。

参考文献

[1] 范志广.浅析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

[2] 周艺思.论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科技致富向导,2011(3) .

[3] 李菊.控制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