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书沙龙活动总结

读书沙龙活动总结

时间:2022-05-18 10:24:19

读书沙龙活动总结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为创建书香校园,倡导终生学习理念,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积极奋进的教师队伍,结合本校实际,决定在全校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使广泛教师汲取教育名著精华,提升阅读品质,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2、通过活动,搭建思想交流、教育研究、教学研讨、成果展示的交流平台,教育与理论相结合,解决实践中的困惑。

3、通过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创新,形成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以教师的读书行为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共创书香校园文化。

三、组织机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组员:xx xxxxx老师

记录员:xx老师

四、参与对象

全体教师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每月第三周星期三(18:30—20:30)

地点:二(2)班教室

六、活动过程

(一)策划阶段(2020年5月)

学校策划读书沙龙方案,明确教师读书内容。教师依据方案要求制定个人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读书笔记填好计划清单)。

(二)实施阶段(2020年6月—2021年6月)

1、学校组织实施读书沙龙活动。活动主要分两大块:一是自主阅读。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两部教育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每月至少四篇;二是集体交流活动。学校定期举办读书分享、读书笔记展示和读书交流等活动。

2、读书沙龙活动中落实“三个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读书沙龙要与课堂探究结合。积极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读书沙龙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多探讨教学中出现的疑难困惑,从而实现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三是读书沙龙要与案例相结合。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研讨。

(三)总结阶段(2021年6月)

学校对每月、每学期和一年的读书活动开展情况分段进行及时总结,收集好活动中的资料并存档。

七、活动形式

1、自主阅读:必读书目与自主选择结合。

必读书目:《致教师》、《给教师的建议》、《爱心与教育》、《赏识你的学生》等。

自主选择:另鼓励教师在必读书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2、定期活动

教师沙龙活动每月一次,每次围绕对应主题展开活动(详见附件)。每次由三位教师主讲,需根据书本内容,结合实际教学现象或问题进行阐述观点,每人5-8分钟。

八、活动要求

1、参会教师必须准时参加,有事需提前请假,不得无故缺席。

2、每次参加活动的教师提前准备发言材料,带好业务笔记本,作好记录,主讲人材料统一A4纸打印,并在活动开展前上交一份电子稿给负责人。有配PPT展示的教师需提前铐至电脑桌面。

3、在每次活动前,教师应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以及业务笔记,待活动结束后,教师将读书笔记上交查阅(具体另行通知)。

4、活动若有变动,另行通知。

九、奖励制度

1、学校建立健全读书经费投入管理、评价激励等保障制度,此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2、全校老师积极参与,定期进行评比,设立各主题活动的一等奖一名(奖项可适当根据人数调整),并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3、片区相关活动比赛,此活动结果将纳入推选依据。

第2篇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搭建平台,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一直是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学校以教师沙龙为载体,让教师教教师,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也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源头活水。本期我们刊发了一组介绍三门峡市阳光小学开展教师沙龙活动的文章,愿更多的教师带着思考,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

教师沙龙的“蝴蝶效应”

杨仲勋

团队是滋润教师成长的肥沃土壤,而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是这片土壤催开的迷人花朵、孕育的甜美果实。老教师手把手地相帮、学科教研组面对面地研讨,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拨正了航向、注入了营养。优秀的团队成就了教师个体,教师个体又组成了优秀的团队。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教师沙龙!

——摘自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教师曹娜娜的教育随笔

点燃思维的“导火索”

通过发展教师来成就学生、服务社会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追求。成立仅3年的三门峡市阳光小学,60余位专任教师中,除少数系从兄弟学校选调外,多数是面向社会公开考录的优秀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教师普遍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满腔的工作热情,但对教材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学生活动的把握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实际运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此,学校决定采取教师沙龙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讨,通过同伴互助推动团队共同进步。

一个好话题就是一根“导火索”,能迅速引燃教师的交流热情,而恰当的话题则决定着沙龙活动的成效。学期初,教科室面向全校教师有奖征集沙龙主题,教师结合教学困惑及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推荐。教科室汇总、遴选后,经学校业务领导小组审核确定,从而在程序上保证了主题的贴近性和针对性。

教师沙龙间周举行,如遇重大活动安排或突发事件,可以临时调整。活动时间多为周六上午9:00~11:00。每次教师沙龙提前两周即张贴活动海报,教师可根据工作安排及个人意愿确定是否报名参加。因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发言自是有备而来,有感而发。教师张小清对第23期沙龙活动“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印象颇深:当时气氛非常活跃,班主任畅谈了各自班级管理的典型案例、调整策略、取得成效及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则热情地出点子、支妙招……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团队的互助与合作,在这里彰显无遗。

沙龙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如何提高备课效率”“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构建高效课堂之我见”“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亮出你的小妙招”“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等话题,讨论激烈,碰撞颇多。

“煽风点火”的主持人

沙龙活动中,主持人不但要“穿针引线”,还要善于“煽风点火”。刚开始时,主持人主要从骨干教师中选聘,校级领导及中层业务负责人等也曾轮流担纲,示范引领。到后来则通过两种途径进行选拔:一是沙龙主题确定后,由教师个人以书面形式申报阐述竞选理由,包括对本主题的理解、主持优势、具体思路及独特做法等,教科室优中选优予以确定。二是通过无记名投票形式,评选出当期“沙龙之星”,除校长颁发荣誉证书、奖励教育教学书籍外,还可优先成为下期沙龙活动的主持人。

沙龙活动伊始,多是“场景式圆桌沙龙”。可惜因时间有限,部分教师来不及发言,活动已接近尾声。尤其是“关于问题学生教育策略”这一主题,真正切中了要害,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连着办了两期,教师们还是意犹未尽。学校就乘势开辟了“网络式笔谈沙龙”,使得教师沙龙不再受时空限制。而一些话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讨论,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家长参与,极大地丰富了沙龙活动的内容。

“担当主持人,教师的思维更为敏捷,语言愈加凝练,很多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历练中迅速成长起来。”副校长张丽丽介绍。现在,张小清、李芳芳、赵琳琳、郝囡囡、崔兰兰等年轻教师开始担任主持人。大家都将这当成一项殊荣,精心准备,甚至多次预演。为使活动能够别具一格,有的还将发言者的性格特点和教学风格总结、归纳,像“感动中国”颁奖词一样,在大家的议论和猜度中揭晓,使活动更有趣味性。

教师沙龙造就了“四大名嘴”——苏邦屯、柳宝珠、王菁、史海萍,他们以诙谐生动、妙趣横生的语言,牢牢抓住了与会者的注意力。教师沙龙也成就了“阳光三大才女”——张慧、曹娜娜、何玉清,不喜张扬的她们,把教学、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一起分享……

没有“麦霸”的对话

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零距离的平等对话是教师沙龙的最大特点。参加者自由围坐在一起,没有权威,没有“麦霸”,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

“能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聆听他人发言并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能够始终坚持不懈,具有极大的耐心和热情……”这是阳光小学《沙龙公约》中的一项内容。“在这里,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直抒胸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校长张随学说,“互动在沙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时而是针锋相对的辩论,时而是面红耳赤的争吵,时而是幽默诙谐的调侃,时而是心有灵犀的会心一笑,时而是茅塞顿开的欣喜若狂……”

像张校长所说的这样的“短兵相接、对面交锋”快乐畅意的氛围,记者在多次跟踪采访中感受颇深,同时也觉得在基层学校的业务活动中非常少见。在无拘无束的互动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得以迸发与生成,困难与疑惑也迎刃而解。“一期期教师沙龙犹如一场场及时雨,解决了青年教师教学当中的种种疑惑。”入职不到四年、一直坚持参加教师沙龙的李慧英说,“同伴互助是最方便、最适用、最经济、最常用的专业成长方式,也印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活教育十七条’中的‘教师教教师’原则。”

截至目前,教师沙龙已举办37期。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到课下如何辅导,从教师基本功到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到影响教师的100个好习惯,从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到“一个都不能放弃”……活动中表现突出者,校方都要郑重地赠送教育类书籍作为奖品。那些厚实的书籍,多是校长出差时在外地精心选购的。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一种惯性,不习惯于挑战自己、改变自己。还有部分教师已步入成长的“高原期”,如何在业务上进行突破和提升也是一个难题。这种状态下的课堂自然是“怠速”运转,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阳光小学教师沙龙提出,沙龙成员可提出所遇到的教学问题与困惑,然后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不要因惧怕问题低浅或担心他人嘲笑而甘心做“沉默的大多数”。

刚开始时,教师沙龙的参与者大约有二十人,且多数教师不知道如何发言。在张随学、张丽丽、苏邦屯等人的热情引导下,活动逐渐步入正轨。更让人欣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人数越来越多,其中经常参与的有四十余人。这背后,是教师对这一活动成效的普遍认同。冯芳芳、梁游游、刘姣、骆秋瑞、周艳等多位老师都在市级教学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柳宝珠、梁欣欣等人还在省级观摩课中获得了一等奖的荣誉。班级管理方面,也日渐呈现出亮点与特色。

每次沙龙活动,学校不仅全程录像,还精心做好过程记录。主持人负责内容整理,包括研讨的主要问题、解决策略、最后达成的共识、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科室则将教师发言、活动记录、活动情况总结等进一步整理后妥善保管。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每年都有新教师加入,这些翔实的资料就成为新教师最实用、最生动的教科书,让他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其实,阳光小学的教师沙龙更欢迎成员在任何时段自由进行学术交流,包括书籍交流(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问题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提出,交流解决对策、互谈教学感受)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沙龙倡导成员每月共读一本书,并结合自己的班级工作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期末要提交一份读后感或学习心得。现如今,学校也正在积极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

“自信地做人,投入地工作,体面地生活,把学习和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三门峡市阳光小学在坚持将培训作为最大福利,重视和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的同时,教师沙龙这种校本教研方式,业已彰显出了“蝴蝶效应”:既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潜能,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一大批优秀教师正成长起来,有的已成为区域教育有影响的教学骨干。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到该校视察后称赞:“阳光小学很阳光。”

以教师沙龙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张随学

校3年,5名青年教师在省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连续3年在市区15所小学小升初考试中成绩遥遥领先,而建校之初你们学校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难道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你们真有什么秘诀吗?”曾有不少校长这样问过我。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得益于我校3年来一直坚持举办的教师沙龙活动。

主题是教师沙龙的灵魂。我们的沙龙主题是在教师中征集产生的,比如:“如何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等。沙龙主题紧密结合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求新务实,既来自于教学实践又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

沙龙活动间周进行,周六上午9:00~11:00为固定的沙龙活动时间。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沙龙在形式上更为自由开放:参加沙龙的教师,自由围坐在一起,没有领导与教师的界限,少了平日的拘束,多了一份自由与随意。除了固定的沙龙活动室,有时我们也根据需要把教师带到校外,大家闲适地围坐在草坪上,一边享受美丽的大自然,一边就教学问题尽情畅谈。最初,我们仅仅是“场景式沙龙”,但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总让大家觉得意犹未尽,为满足大家的需要,我们在校园网上又开设了“网络式沙龙”,这样老师们就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继续通过网络开展研讨交流。沙龙活动吸引了很多外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他们自愿友情加盟。可以这样说,“网络式沙龙”实际上就是“场景式沙龙”的延续和补充,使研讨活动继续跟进、螺旋上升。

平等对话是沙龙活动最大的特点。这里没有权威,没有“麦霸”,这里不设樊篱、不置屏障,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自由与平等、开放与互动,沙龙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成为思想激荡的大磁场,成为教师快乐教研的诗意栖居地。在一次次无拘无束的互动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得以迸发、碰撞、生成,困难与疑惑迎刃而解。这种零距离的快速互动,让教师充分感受到思想短兵相接、对面交锋的快乐畅意,充分汲取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一种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

每次开展沙龙活动,我们不仅安排电教人员进行全程录像,而且安排有专门的记录员,详细记录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结束,主持人要把本次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包括沙龙中研讨的主要问题、教师们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最后达成的共识、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科室负责档案管理的老师要把教师的发言稿、记录员的活动记录、主持人的活动情况总结、沙龙活动的录像进行整理并妥善保管。一方面,这些档案资料真实记录了沙龙活动的情况,可以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这些翔实的资料成为以后新进门的年轻教师最实用、最生动的学习资料,他们在教学中将会遇到的很多困惑都能从中找到解决办法,可为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难免有问题、有困惑,个人钻研是个途径,举办教师沙龙,同行共同探讨切磋则是一条捷径。3年历练,形成了我校教师沙龙活动独有的特色: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沙龙活动互相交流、集体攻关,然后带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聚集体智慧,扬个人风采。”定期开展的沙龙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成为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沙龙活动的滋养下迅速成长起来。教师沙龙以“蝴蝶效应”的巨大连锁影响力充分彰显了教师团队的智慧与力量,日益成为我们阳光小学教研活动中的“一道大餐”。

(作者系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校长)

教师沙龙伴我诗意成长

柳宝珠

2009年建校初期,作为一名抽调的骨干教师走进阳光小学这座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校园后,我首先接触到的是“教师沙龙”这个新鲜而又陌生的名字。

随后的3年时间,每间隔一周,大家就在教师沙龙里围绕着教育教学中一个个充满挑战性的话题相互探讨、交流、辩论、支招。在这里思想与智慧碰撞,感悟与启迪交融,心灵与心灵沟通,自由与民主共存。主持人穿针引线,参与者慷慨陈词;骨干教师传经送宝,青年教师悉心聆听;校长、书记、老教师、新教师,轮流“坐庄”,围绕话题引导大家倾诉烦恼、分享经验。一个个严肃的话题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让每一位参与者内心都洋溢着收获所带来的喜悦感和充实感。教师沙龙所具有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参加。以至于每期沙龙,都会有一大批兄弟学校的教师慕名而来加入其中。

迄今为止,37期的教师沙龙缩短了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推动了老教师参加科研课改的积极性;除解决年轻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外,还涉及师德、素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推手,而我从中也受益匪浅。例如在“亮出你的小妙招”这期沙龙活动中,我就跟曹娜娜老师学会了她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摸索出来的做“预习卡”这个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我的课堂上,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和喜爱。从王菁老师那里学来了让声音听起来更圆润的发音技巧,正确的发音方法既保护了嗓子又让我语文课堂的朗读越来越精彩。从何玉清老师那里学来了书写一手漂亮汉字的秘诀……此外,推陈出新的活动方法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地把大家吸引住。击鼓传花、点兵点将、有奖竞猜、名嘴评比,这些令人喜闻乐见的游戏环节穿插在教科研讨论中进行,常常是笑声震天、欢声雷动。年轻教师借助教师沙龙快速的成长,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除了要做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还要做一个专业发展的领路人。因此,只能通过不断读书提升丰富自我,追赶年轻人成长的步伐。今年5月,我借助在沙龙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力量,荣获河南省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是教师沙龙帮助、激励我超越自己,展示风采,实现了职业梦想,我要真诚地对它说声:“谢谢你!”

教师沙龙,我成长的彩虹桥

李慧英

清楚地记得2009年那个暑假,我们通过公开招聘的50名青年教师满怀激情地来到新建的三门峡市阳光小学,而今已经3年。3年来,我不仅见证了三门峡市阳光小学的成长,更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从当初对教学工作的懵懂畏惧,到后来获得全市“画知识结构图”说课一等奖,再到上课游刃有余,这都得益于学校举办的教师沙龙活动。

登讲台之前,学校为了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但我总感觉专家离自己较远,难以达到那种高度。后来学校又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但限于师徒之间的交流,内容和思想都比较有限。而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要求使我们青年教师倍感责任与压力。如何开辟一些既能享受生活又能享受教育的途径,让教师成为最幸福的人?学校独辟蹊径举办了教师沙龙活动,每期确定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主题,学校领导亲自参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次次教师沙龙活动犹如一场场及时雨,解决了我们青年教师教学当中的种种困惑。在教师沙龙中,我们交流读书心得,谈育人的小窍门,谈课堂上的得与失,谈如何与家长沟通……3年30余期,教师沙龙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同伴是我专业成长中最基本的支持力量,同伴互助是最方便、最适用、最经济、最常用的专业成长方式。

教师沙龙,也仿佛让我回到了久违的学生时代,像个小学生一样充满活力地去学习。准备材料让我的发言更加胸有成竹,认真听讲让我的思维更活跃,记笔记查漏补缺让我的知识体系更完善,把沙龙上学到的东西用到教学中让我的课堂更精彩。教师沙龙,为我的成长架起了一座彩虹桥,让我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久久回味的一份情怀

张小清

2009年9月,我刚从大学毕业加入到阳光小学这个大家庭中,那时的我活力有余而经验不足、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面对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困难,我常常束手无策。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教师沙龙。

一、在倾听中成长

倾听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懂得倾听,有时比会说更重要。在教师沙龙中,老教师们都心甘情愿地为青年教师传经送宝,因此许多时候倾听也就成了我们快速成长的秘诀。如通过第5期 “如何提高备课效率”,我明白了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应该是备学生、备作业;通过第23期“问题学生教育策略”,我明白了所谓的问题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有许多闪光点,因此转化一个问题学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通过第31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明白了对学生的爱不是一味地溺爱和纵容,而应该是严厉与宽容的结合……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倾听中不断成长。

二、在探讨中成熟

教师沙龙不同于会议或讲座,是一种座谈,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探讨,共同进步。我印象中讨论最激烈的一次要数第23期“问题学生教育策略”。活动一开始,班主任们各自畅谈了自己班里的典型案例、调整策略、取得的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活动进行中,不断有热心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年轻教师出点子、支妙招。活动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们的情绪十分高涨,在激辩中学习到不少妙招。

第3篇

【关键词】培养 年轻 教师

最初几年是年轻教师成长的关键期,只要学校措施得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成长平台,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就能快速提高。我们学校为年轻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进行了两点尝试:

一、组建青年教师读书沙龙

年轻教师刚刚走出校门,读书多,见识广,观点新,很有个性。同时,他们对工作中的一切感到新鲜,凡是有趣的东西都愿意去接触、去学习、去尝试,也更容易用新的视野去看待和思考问题。青年教书读书沙龙的组建,既延续了他们的学习,又为年轻人面对面交流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同时为学校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打开了一个窗口。我们每周固定一小时的读书沙龙时间,主要开展读经典、评案例、谈心得、解疑惑等交流学习活动。

读经典。精心选择推荐适合年轻教师阅读的教育专著,列出必读和选读书目,学校集体采购相关图书,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赏识你的孩子》《用心做教育》等,通过持之以恒的用心解读,细心摘录,撰写学习体会,对年轻教师在人生理想、师德信念等方面进行精神引导,并使他们积累大量教育理论知识,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评案例。选用有代表性的教学录像、案例、公开课等供教师学习。例如观摩省市级优秀教师的范课、讨论一段教学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教学视频、探讨一份详案的构成思路与结构。青年教师环绕而坐,各抒己见,或倾听,或发言,允许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这是对年轻教师教育理念及理论知识运用的一种锻炼。

谈心得。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带给自己人生理想、信念、观点的冲击,谈自身所获得的启示、启发。年轻教师只有学会及时的总结和归纳,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走向最后的成功。

在人才及教育资源的使用上,我校尝试五种方式:一是选派管理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骨干教师担任沙龙的管理者,准确贯彻学校对青年教师成长提高制定的主线方针,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近、中、远期发展规划,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做成长指标;二是邀请学校中层干部不定期客串主持沙龙,为年轻教师及沙龙组织提供各方面的培训和参与实践的条件和机会;三是邀请校内有经验的老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加盟沙龙,为年轻教师提供长期或短期经验传授及教学答疑;四是聘请外校知名人士做客沙龙,使年轻教师从不同层面和视角接触教育和社会;五是发挥沙龙中优秀年轻教师的带头作用,由他们自行策划组织,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意,让沙龙充满个性。

二、构建青年教师网络读书论坛

或许用网络沙龙来形容更贴切,唯一不同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如果说沙龙的组件注重的是面对面的八小时之内的交流,那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教育交流平台,青年教师读书论坛的构建更多地关注了年轻教师八小时之外不定时的学习,是读书沙龙的延续。青年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在时间上更自如,观念表达上更开放,内容和形式也更丰富。

读书论坛尝试 “无领导者论坛”的方式,每期都设有一个版主(主持人)和一个中心论题,采用“群论坛”的方法进行交流和总结。论坛的版主,由年轻教师轮流接任,由管理员授予版限,任期内,从励志篇、经验贴、心得谈等诸多方面精心选择中心论题,向青年教师推荐交流。一片好的推荐文章,能带给年轻教师的是一份好的教育启迪和人生反思。例如首期的推荐文章《空杯心态》,借用心理学小故事,启示年轻教师保持一种空杯心态,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永远学习的心态。文章在内容上和观念上适合年轻教师,受到年轻教师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回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后期陆续推荐的《教育的四大原则》《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几种能力》等数十篇版主推荐文章,对年轻教师的励志和能力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版主的评价权限则赋予他点评成员回复的权利,短短的几句话点评,对青年版主的纵观全局、重点把握、概括提炼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好的锻炼效果。

年轻教师作为注册会员,对版主推荐文章进行认真学习及回复。可以是学习后的体会感悟,可以持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可以是解惑后的想法打算,用心写点属于自己想法的文字,民主客观的表达自己的见解。除此之外,在论坛中,大家还可以发帖求助,可以上传资源,可以交流反馈,还可以在线联系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进行解疑答惑,学校联系一些相关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教师的咨询进行在线解答,一些热心教育的心理咨询师也加入其中,耐心在论坛中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学习给予关注和指导。

第4篇

一、公共文化服务类

由官办文化机构提供的文化艺术类讲座,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范畴。这一类文艺讲座或沙龙通常具有规模大、质量高、主流化等特征。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上海图书馆讲座、上海博物馆讲座、(原)上海美术馆讲座等。

上海图书馆讲座

上图讲座努力为广大市民和求知者提供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搭建领导、专家、学者与普通大众广泛交流的平台,形成人人共享的“城市教室”和“市民课堂”,以知识增强人们的力量,以智慧展现城市的魅力。

上图讲座自1978年开办“大型宏观信息”系列讲座以来,逐步成为“学习型城市”中一道亮丽的“知识风景”。近年来,伴随着全社会“讲座热”的兴起,上图讲座更诞生了“都市文化”、“名家解读名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发展讲坛”、“世界与上海”、“信息化知识”、“知识与健康”等系列化的讲座和“法律知识”、“市民与法”、“院士讲坛”、“国际科学家讲坛”、“青年讲坛”、“学生讲坛”、“新世纪论坛”等一大批的新兴品牌讲座。

二、民营美术馆

艺术教育一直都是美术馆的重要功能之一。上海的各家民营美术馆根据自身的艺术定位和风格,以公益性沙龙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和推广,上海外滩美术馆的“艺术夜生活”、民生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艺术沙龙等,都因其鲜明的特点和多元化的主题而拥有一批忠实的爱好者。

上海外滩美术馆

“艺术夜生活”是上海外滩美术馆(RAM)长期开展的一个文化艺术活动的阵地,每周末提供免费的艺术沙龙或讲座。“艺术夜生活”因其活动持续性、先锋性和多元性而在同类型的文艺沙龙中更为突出。创始时间:2011年4月

三、各国领事馆文化处沙龙

上海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通融的重镇,在多样化的文化沙龙阵容中,各国驻沪领事馆的文化沙龙是特别而又活跃的一种类型。这些文化沙龙搭建了文化艺术交流的常态化平台,也为异国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深度学习的通道。

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British Council 是英国负责海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组织,成立于1934年。在上海以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为依托开展活动。

在艺术领域,British Council把最具创意和活力的英国艺术介绍到中国。在科技领域,则不断努力增进对英国科学创新的认知,加强中英两国年轻科学家的联系与交流,促进科学技术领域的教育与合作。在教育领域开展的项目包括推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英校际往来、英国教育推广、英国职业和学术资格认证和英语学习等。

荷兰文化馆(世博期间园外展馆)

荷兰文化馆(DCC)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区的“800秀”文化创意园内。来自荷兰的艺术家们在这里通力合作,呈现精彩纷呈的演出、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

荷兰文化馆是在荷中艺术基金会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由经验丰富的基金会负责人Martijn Sanders先生和Monique Knapen女士负责统筹协调,并由全球领先的活动管理公司Auditoire提供支持。通过与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世博园区荷兰国家馆和上海静安区政府密切合作,荷兰文化馆成为唯一一个在世博园区以外开展项目的世博官方展馆。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多年来致力于促进中法两国艺术家和文化人之间的交流,让两国的艺术家们能够有一个沟通的平台。

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文化处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

文化处始终致力于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及图书馆的运用来推广西班牙语言教学及宣传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向所有公众提供馆藏,包括4500多本书籍、音像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室。

文化处从属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和塞万提斯学院,塞万提斯学院创建于 1991 年,旨在推动西班牙语教学、传播西班牙及其他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推广的内容包括对西班牙或者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学家或艺术家在音乐、历史、哲学思想、科技、舞台艺术、造型艺术、电影、视觉艺术以及在西班牙语国家文化范畴中标志性元素等各个领域的展示,推广的实体工作就是倡议或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机构。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负责履行歌德学院在上海的职责,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德中两国在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内容覆盖建筑、城市规划与建设、电影、文学、音乐、舞蹈等诸多领域。

四、民间活动主办方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的文艺沙龙之外,还有更多民间自发的文艺沙龙活动。它们之中有来自文化企业的衍生产品,也有公益性的文化艺术平台。自发性使这一类的文艺沙龙主题更为多元,形态更为多样――虽然有时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是层出不穷的沙龙活动和文艺爱好者们的自主选择也最终促成了这一领域内较为良性的竞争机制。

青公馆

青公馆,“青年志”的开放办公室。最早是一个北京胡同小院,2012年在上海建立了分部。它既是一群相信工作和兴趣可以完美结合的年轻人日常办公的场所,又是一个为更多年轻人准备的公共空间。青公馆每月定期举办“黄油青年会议”,是在年轻人中具有相当号召力的文化类沙龙。

“青年志 | OPENYouthology”,由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团队创立的非盈利平台,旨在以真实、开放和独立之态度,专注呈现和传播中国年轻人的“梦想,行动与反思”,并推动中国青年文化的发展。开放青年志包括“中国青年观察”、”黄油青年会议“、”青年志基金“和”青年志学院“四个独立子项目。“黄油青年会议”(Butter Youth Conference)是青年志定期举办的年轻人分享活动,一月一期。每期邀请不同的年轻人来分享他们的故事,谈论他们的梦想、热爱、正在进行的项目、生活中的思考……旨在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发声和交流的平台,以启发和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追求梦想。

2666图书馆

2666图书馆是五个上海文艺青年合伙开办的会员制私人图书馆。五个老板有时尚杂志编辑、书评人、文化记者、影评人等。图书馆的想法缘于一个念头:家中的藏书或许一辈子也读不完,为什么不拿出来分享呢?于是大家拿出各自家中藏书,又采购了新书,加上出版社和友人的捐助,开出了这家图书馆。图书馆设有150大型投影,蓝光放映。目前藏书三千余册,以文学小说主打,约1/3为原版书。任何人都可以来馆免费阅读,外借则须办理会员卡。创始时间:2011年5月

东篱文艺沙龙

东篱文艺沙龙是由上海东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的绘画、创意DIY沙龙。主要活动内容包含文艺沙龙、亲子艺术活动、企业艺术课程三个部分。在同类文艺沙龙中具有一定知名度。

朋歌

咖啡馆文化沙龙,经常举办读书、诗歌、电影、话剧、音乐等主题的文艺沙龙。这一类型的文化沙龙在上海还有很多。创始时间:2009年

第5篇

用“心灵手巧”“时尚窈窕”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一个女人,你相信她已年过七十么?

杨姐,就是我认为非常适用这类形容词的一个退休阿姨。

初识杨姐,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五年前,我每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图书馆固定地为读者公益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而杨姐也是志愿者之一,她开设的沙龙主题是“串珠技法”。那次,活动要组织一些读者去德清市图书馆进行交流,我和杨姐作为志愿者代表也应邀参与。上台做项目展示时,我们才彼此初识。令我惊讶的是,杨姐居然是一位年近七十岁的老人,而我一直以为她该是个兰心蕙质的年轻女子,最多也就跟我年龄相仿。交流中,我感受到她的阳光和热情,与她相谈甚欢。杨姐送了我一枚亲手用串珠做成的紫红色玫瑰胸针,别在黑色的衣襟上,闪耀出一种低调的华丽。

认识杨姐后,我开始关注她的沙龙。因为是类似女红的纯手工技能,无男士出现,而女学员也寥寥无几,每次都不固定。对于毫无基础的新人,杨姐却从不嫌烦,一次次变着花样从头教起。那些花花绿绿的串珠材料,都是杨姐自掏腰包提供给学员的。每次看着那些素昧平生的年轻女孩们拿着在她指导下亲手制作完成的鸡、兔、金鱼等小工艺品欢欣地离去,杨姐在收拾工具时,脸上总会流露出一份平静的喜悦。曾经有人问她:“付出时间还倒贴钱,学员也可能是一面之缘,不再重见,你怎么还会这么开心?”杨姐说:“年纪大了,不在乎这些,主要是跟年轻人在一起便心中欢喜。”

杨姐是杭州市图书馆沙龙里最资深的志愿者之一,曾经在三楼开过个人手工艺的展览,玻璃柜里放满了她近几年制作的一部分串珠精品:惟妙惟肖的可爱动物、形态逼真的各式蔬果、高贵典雅的蓬裙女郎、雍容华贵的精致手包、熠熠生辉的戒指项链、缤纷艳丽的五彩花卉、红衣白帽的圣诞老人、头顶冠盖的清宫贵妃,真令人眼花缭乱,禁不住赞叹其手工精巧。自此,杨姐的名气在市图书馆的读者中传播开来。

后来,杭州市图书馆举行图书馆读者新年团拜会。杨姐上台为大家表演了葫芦丝演奏。通过主持人的介绍,我才知道她不仅擅长自创新款手工串珠作品,而且还能歌善舞,会演奏手风琴和长笛等多种乐器,可谓多才多艺。红衣黑裤的杨姐走下台时,观众席上爆出一阵阵掌声,有读者惊叹:“原来这位就是‘串珠达人’杨姐,好阳光、好时尚!”

毕竟年岁不饶人,两年前,杨姐因膝关节功能退化带来的不适感渐渐明显,加上她还要照顾老伴,因此不得不结束了杭州市老年大学串珠班的带教,也同时退出了杭州市图书馆沙龙的志愿者队伍。但是,我们这帮在公益活动中结识相交的读者,并没有忘记热情洋溢、心怀公益的“串珠达人”杨姐,有时还会打电话去咨询她串珠技能上的问题。我们都相信,杨姐的晚年生活会一直如她爽朗的性格那般阳光灿烂。

第6篇

随着青岛市、崂山区实施“十二五”教师读书实践工程深入实施以来,学校借助这股东风,以读书实践“四个结合”为抓手,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一、研读教育名著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开展了“读名著、立师德、树师风,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主题教育,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阅读,要求每学年至少阅读四本教育名著,建立师德学习笔记,开展了“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主题教育和教师“微笑行动”,深化“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增强了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学校利用“师德活动月”,开展了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读教育名著,寻找我心中的立德人”活动、师德征文评选活动、师德演讲活动,期末评选出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学校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师德演讲比赛,强化团队意识,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群体。

二、研读教育名著与强化教师专业素质相结合,促教师发展

读书工程实施以来,学校按照“品读推荐书目、撰写读书感悟、撰写读书笔记、精选上交内容、交流阅读经验、评选优秀案例、课例、开展读书沙龙”的顺序,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教师的读书步骤都能在学校的组织下有机开展。学校开展了“相约星期三”读书日活动。规定下午两节课后,以年级组为单位,一起读书,并且互相推荐好书章节,无障碍发表争鸣,通过同伴间轻松、活泼的交流,提升读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并且作用于教学实践,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在自主读书的基础上,倡导教师写读书笔记和读书感悟。读书笔记,由分管领导月月定时审批检查,并且读书笔记坚决杜绝从网站下载。这项活动已经和绩效考核挂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学校创设了“每月一文”投稿活动,要求全体老师每月底通过网上邻居投稿一次,分管领导会及时将教师的文章进行汇总,选出其中有时效性和前瞻性的文章汇编成《海水正蓝》集,供大家学习交流。学校还创建了沙子口小学教师读书实践报,每半年出版一期,在教师范围内发行,本报分为五大板块,分别为介绍上级文件精神的“时政要闻”、校长推荐书目的“校长推介”、教师读书动态的“读书短波”、教师的读书感悟“心帆一叶”、介绍教师读书实践活动的“案例传真”等专栏,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另外,学校还号召老师们用好已经创办的教育博客和微博,将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一些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供大家点评分享。这种贴近生活而又具有幽默气息的撰写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费时笔耕”模式,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学校还在每年的六月份开展了读书沙龙展示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分教研组进行。读书沙龙观摩活动的开展,为每位老师畅谈读书心得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为老师们彼此的沟通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读书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反思能力,还提升了我们的科研意识和思想境界。

三、研读教育名著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构建新课堂模式

学校领导从上至下都在认真研读教育名著,从名著中汲取着养分,得到了许多灵感和启发,特别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在反复研读《陶行知论生活教育》、《夏山学校》、《育人三部曲》等书籍,结合学校“渔文化”教育理念,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注重了方法的传授。教师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潜能得到了释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才能得到了展示。

四、研读教育名著与研究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相结合,促规范办学

第7篇

关键词 众筹 阅读推广 图书馆

近年来,国家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书香中国”、“书香社会”已然成为国人共同奋斗的一个目标,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间团体都在为推广阅读而努力,各种阅读推广的方式层出不穷,不断丰富阅读的内涵与意义。伴随“众筹”这种商业模式的崛起,其衍生品“众筹阅读”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一份新的助力。

1.众筹的产生及运行模式。

1.1众筹的产生

众筹是一种大众通过互联网相互沟通联系,并汇集资金支持由其他组织和个人发起的活动的集体行动。众筹起源于美国,2005年成立的Kiva平台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众筹网站。而众筹的兴起源于2012年美国政府通过的《促进创业企业融资法案》(JOBS),JOBS使得众筹彻底脱离“非法集资”的阴影,众多众筹网络平台纷纷出现。2011年,众筹首次引入国内,“点名时间”、“天使汇”等为最早成立的中国众筹网站。

众筹模式需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众筹项目、项目发起者或融资方、众筹网络平台、投资人。其工作原理为:由项目发起者通过平台展示其项目,投资人根据自己对项目的判断和实际需求决定是否投资。众筹模式的核心是众筹平台,它连接着项目发起者和投资人,并担负着信息沟通、资会募集临督、项目汇报执行等任务。

1.2众筹的运行模式

目前,众筹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借贷与股权投资模式、预售模式、捐助模式。借贷与股权投资模式主要应用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募集,其回报是以股权或现金的形式来实现的,美国Earlyshare就属于这种模式。预售模式是融资方在产品或服务创造出来之前将其放到平台上进行资金募集,回报方式即为该产品或服务。捐助模式通常用于公益项目的募集,并没有物质或资金上的回报。

2.众筹阅读的内涵

2.1众筹阅读的概念

众筹阅读是众筹在图书馆阅读推广领域的一种应用与延伸。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由项目发起人或机构就某一与阅读相关的项目在平台上进行募集,社会公众或机构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选择参与的众筹行为。众筹阅读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有效方式与手段。

2.2众筹阅读的分类

众筹阅读是利用众筹推动阅读的运作模式,借助众筹商业运作模式的分类,根据参与者的目的,我们可以将众筹阅读分为三类:

2.2.1捐助式众筹阅读

是图书馆最常采用的众筹阅读方式,更侧重于众筹的公益性。捐助者即投资人,其捐助行为是公益性的,不求回报的。捐助式众筹阅读是由传统的图书馆捐赠发展而来,有很多相同点,例如公益性、自愿性等,但其又与传统捐赠有很多不同,一是规范性,众筹阅读有严格的捐助流程,必须由募捐的机构或个人,提出募捐申请计划书,详细说明募捐的原因、数额以及募集财物的使用方案;二是公开透明,众筹阅读筹集完成后,其资金财物的使用,投资人有权进行监督,了解详细的使用情况,项目发起者也需就项目完成情况向投资方及时通报,接受监督;三是捐助式众筹阅读多为短期行为,项目会预先设定时间,到期后无论是否达到项目预期目标,都不再接受捐助。2014年由北大91级校友发起的“元坊村蒲公英乡村图书馆”项目便是捐助式阅读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152位筹资者的捐助,元坊村及周围村落的小学生们圆了他们的阅读梦想。2016年4月13日,太仓市农民工子弟小学通过众筹网发起“书香伴我行”公益阅读募捐项目,至4月30日,共有161位筹资者捐助,顺利解决了1980名左右农民工子弟的课外阅读问题。

2.2.2联盟式众筹阅读

是由项目发起人就某一阅读相关项目借助众筹平台寻求合作和同盟者的众筹模式,与借贷、股权投资模式类似,筹资人与投资者各取所需,筹资人通过众筹完成阅读项目的实施,投资者通过完成阅读项目获得预期利益回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图书馆与诚品书店、中国基金博物馆、苏汇读书会、品阅书吧、四叶草咖啡、赛富互联网金融孵化器等单位达成共识,打造园区阅读联盟,在这些地方为公众提供诸如免费购书、免费读书、免费沙龙等各类公益阅读活动。通过这种联盟式众筹阅读模式,独墅湖图书馆拓宽了阅读分享的社会网络,完成了图书馆在阅读空间和阅读推广理念上的延伸与扩展;同盟单位与企业也藉此提升了社会形象与文化品位,同时图书馆将读者群与同盟单位共享,为其带来人气的迅速增长,从而实现资金上的回报,可谓是名利双收。

2.2.3共读式众筹阅读

是直接作用于阅读本身的一种众筹方式,项目发起的目的即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投资者共同推动阅读,筹资者与投资者是伙伴关系,其项目回报方式类似于股权众筹,大家均参与阅读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共同完成阅读活动。采用这种众筹方式的以书店居多,如2015年河北石家f市的尚学书社,采用“10本图书入会”的众筹方式,迅速筹集到2万余册图书,凡参与者均可免费阅读店内图书;浙江苍南县的“半书房”同样采取众筹的方式,每位合伙人捐献100册以上的图书,便可以共享书香,免费参与书店组织的读书沙龙、名家讲坛等活动。

2.3众筹阅读的特征

2.3.1开放性

众筹阅读区别于传统阅读方式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具有非常好的开放性。阅读自古以来一直是个性化行为,止庵曾说过“读书是私人的事情”,然而当今社会的浮躁和过快的节奏,让这件本来“私人的事情”变得愈加艰难,个人读书很难长期坚持下来。众筹阅读将读书变成了一种群体行为,提倡很多人共同推动和完成阅读,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交流,让阅读变得更简单,也更容易坚持。

2.3.2便捷性

众筹阅读的便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操作环节的简便快捷,众筹阅读项目的发起人与投资人在一个平台上直接交流,省去了中间环节;二是资金管理的便捷,投资人对于阅读项目的投资可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支付,省略了筹资人以往通过金融中介筹集资金的繁琐手续和高昂中介费用。

2.3.3易入性

众筹阅读的易人性指的是准入门槛较低,对于项目的筹资人和投资人在参与资格上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是真正面向大众、依托大众的阅读推广模式。例如西南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众筹网发起的“绘墨成书,筑爱为梦”和平村小学图书室捐建计划,筹资目标3000元,一共78人参与,捐资额从1元到500元不等,其中捐资1元的有44人,占到了参与人数的56%。

2.3.4透明性

众筹阅读从申请到募集完毕都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的,项目实施进程也是公开的,投资人可全程监督,杜绝了募集钱物的滥用,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公开性,从而能够吸引投资人积极参与。

2.3.5交互性

众筹阅读项目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的发起人与投资人可通过众筹平台进行实时沟通;二是项目的投资人可参与到项目进程中,亲身体验;三是阅读众筹不同于其他商业众筹,它本身就是集众人之力,完成一项阅读目标的行为,尤其是共读式众筹,更加注重阅读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分享。

2.3.6公益性

众筹阅读的公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众筹阅读项目自身的公益性。笔者统计了众筹网与阅读相关的项目,在371个众筹阅读项目中,纯公益项目为318个,占85.7%。在这些项目中,投资者所得到的收益都是象征性的,例如众筹网“蒲公英飞扬计划之乡村校园公益小书屋”一共提供了6种回馈投资人的方式:电子感谢信、公益视频短片、电子明信片、活动照片、台历、文化衫,其实际价值远远小于投资人的投入。二是众筹阅读对于图书馆公益化进程的推动。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主体,本应以“公益为本”的图书馆近年来却不断传出“卖座”、“卖书”的负面新闻,主要原因还是经费不足。而众筹对于图书馆来说提供了经费筹措的更好渠道,图书馆也应该利用好这一渠道,梳理资源和服务,对于可以众筹的项目做好规划和设计,主动积极立项,从而摆脱经费尴尬的局面,回归公益化本质。

2.3.7高效性

众筹阅读与商业众筹相同,对项目的投资时间具有严格控制,预设时间过长,会严重降低投资人的期待值;预设的时间过短,又会引发投资人对其实施质量和完成效果的担忧,造成众筹失败。北京师范大学黄国彬老师曾对国外的图书馆众筹项目做过统计,在116项众筹成功的图书馆项目中,一个月左右的筹资时长占到了总项目的63%,因此一个月的投资时长已经成为众筹时长的一个惯例。

3.图书馆众筹阅读的开展

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目前已经被国内外图书馆借鉴并应用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对于图书馆的业务创新与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已经完成的图书馆众筹项目多集中于公益性活动上,例如小型图书馆的捐建、急缺图书的募集等,还有就是一些图书馆特色项目的打造,如种子图书馆、工具图书馆等。真正将众筹理念应用到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却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我们可以从众筹的三个环节入手,探索图书馆众筹阅读的开展方式。

3.1众筹阅读项目的发起

选取合适的阅读项目对于图书馆开展众筹阅读至关重要,只有选取合适的项目,才能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保证众筹的成功。在项目的选取和准备上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3.1.1立意上要有创新性

众筹阅读是众筹的一种衍生品,是众筹理念在阅读推广上的具体应用,它保留有众筹的大部分特征,因此,一个众筹阅读项目的成功必须在创新上有所突破,能够吸引足够的社会公众或机构的关注,才能得到相应的支持。众筹阅读可以在形式上创新,如新媒体阅读、走读、协同阅读等;可以在阅读对象上创新,如以人为书(真人图书馆)、以历史为书(参观博物馆)、以城为书(走读城市);也可以在阅读成果上创新,不再拘泥于阅读心得、读后感,而是举办关于阅读内容的知识竞赛、名章名句诵读等。

3.1.2目的操作要符合规范

众筹之所以能够摆脱非法集资的阴影,能够得到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和推广,规范性是至关重要的,众筹阅读同样如此。从内在需求上来说,一个众筹阅读项目想获得足够的支持,必须以规范性来获得支持者的信任,有了信任,投资人才能够放心投资;从外在环境来说,如今的众筹模式具有非常严格的操作规范,从项目申请到项目审核通过,再到项目资金的监管、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投资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3.2众筹阅读平台的选择

众筹平台是为众筹项目发起者和投资人等提供服务的专业网站,也是众筹的基础与依托。众筹平台信誉的好坏、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众筹项目的成功率。众筹阅读对于平台的选择同样遵循这条规律,只不过,众筹阅读基于自身的公益性,在平台选择上多了一些可能性。

3.2.1商业众筹平台

商业众筹平台是众筹阅读的最主要渠道,国内支持众筹阅读项目的比较知名的商业众筹平台主要有众筹网、追梦网、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腾讯乐捐等。据统计,目前与图书馆众筹阅读相关的项目,多集中于众筹网和追梦网两个平台。图书馆在选择商业众筹平台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正规性,即众筹平台的手续要齐备,拥有实施众筹的合法资质,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合乎规范。②信誉度,即众筹平台拥有良好的信誉,没有违规操作的行为和记录。③知名度,即众筹阅读所选择的平台必须要有较大的知名度,因为众筹阅读项目对于投资人并没有实质利益的回报,所以其吸引到的投资者多为愿意为阅读推广贡献力量的社会公众,每笔投入相对商业众筹都是很微小的,要想完成众筹目标就必须聚拢足够的人气,也就需要平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才能实现这一点。此外,无论何种形式的众筹阅读,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众筹阅读的意义。

3.2.2自建众筹平台

众筹阅读虽然衍生于商业众筹,具有商业众筹的基本要素,但因其自身的特性,在众筹平台的选择上并没有商业众筹那么严格,自建众筹平台相对于商业众筹平台,操作上更加方便灵活,项目完成时间更短,更容易得到投资人的关注。对于满足以下条件的众筹阅读项目可以通过自建众筹平台或是依托图书馆自身的网站来实现:①筹集对象不能是钱、财、物,以免陷入非法集资的误区。众筹阅读是一种阅读推广的方式,可以募集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意、阅读活动人员的参与,也可以是阅读体会和评论等等;②众筹阅读所面向的群体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范围,例如高校图书馆发起的招募阅读推广人活动,限定在本校师生中进行招募,其项目就可以在图书馆的网站上或自建众筹平台上完成;③众筹阅读项目的发起人必须是图书馆团体,不能以个人名义发起。④项目流程必须严格按照商业众筹的流程执行,不能流于形式。

3.3众筹阅读的回馈方式

众筹阅读是一种众筹行为,就必然对投资者有所回馈,按照众筹阅读项目的性质,我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感谢类,主要适用于捐助式众筹阅读,对于投资者的回馈有感谢信、带有活动标识的小礼物、众筹阅读项目的照片或录像等;二是荣誉类,主要适用于联盟式众筹阅读,图书馆可授予投资者各种荣誉称号,调动公众参与阅读的热情,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图书馆阅读达人”、“最佳合作伙伴”、“荣誉馆员”等;三是资格类,主要适用于共读式众筹阅读,对于投资者可奖励参与资格,如真人图书馆、读书沙龙等。

3.4众筹阅读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众筹阅读对于图书馆乃至整个众筹领域来说都是个新的概念,目前与图书馆相关的众筹案例多集中于捐建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图书馆或图书室。结合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众筹阅读还有很多的应用形式可以尝试。

3.4.1读书沙龙

读书沙龙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无论规模大小都会遇到两个问题,资金和听众。资金包括主讲人的费用、前期宣传的费用、空间和设备使用费等;而听众有时候是被安排来参加,对沙龙内容不感兴趣,现场气氛会比较尴尬。运用众筹阅读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发挥众筹的高效、便捷和易入的特点,在每一场举办之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发起众筹,筹集举办读书沙龙所需费用,金额不限,而回馈方式则是参加沙龙的资格。如果众筹成功,则沙龙按计划进行。如果众筹失败,可以有几种应对方式:一是考虑取消此次沙龙,因为众筹的失败从侧面证明了观众对于主讲人或沙龙主题的不认可;二是与主讲人协商,缩小沙龙的规模,或是增加回馈的力度,如主讲人的签名赠书等;三是更换主讲人或沙龙主题,再进行众筹。目前国内图书馆尚无采用众筹阅读的方式来举办读书沙龙的先例,但苍南县的“半书房”采用众筹的方式举办名家沙龙,短短几天内得到了437名来自10多个省份的热心书友支持,筹得资金11.4万元,他们举办的名家沙龙甚至邀请到了余世存、郭初阳、郑也夫等知名学者,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3.4.2经典阅读空间

经典阅读是阅读推广的精髓与根本,阅读推广活动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引导读者走近经典,爱上阅读。但是,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图书馆建立了经典阅读室等经典阅读空间,其遇到的阻碍无外乎经费和人员两种:经典阅读空间的建立需要改造空间和基础设施、购买经典藏书,重新布局内部装饰,空间建立以后,更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导读,Я於琳吡炻跃典的魅力,使其克服对于经典内容艰深的畏惧。凡此种种,都需要大量经费与人力的支持,而大部分图书馆每年获得的经费显然无法支持这一工程,所以需要通过众筹的方式集众人之力,让经典阅读有所依托、顺利开展,同时也为图书馆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做了免费宣传,聚拢了人气。

3.4.3图书共读

图书共读是近两年图书馆开展比较多的一项活动,利用众筹阅读极高的交互性,以一本书为主体聚集读者,相互交流和分享,互相促进和激励,养成坚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共读活动的众筹方式有两种,一种筹集的是大家共同参与的意愿,并无经济利益在内,依靠互相监督和鼓励完成众筹阅读,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开展的共读均是这种形式;另一种是有实际利益反馈的共读,即参与共读的读者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如果不能完成阅读任务,没有坚持到底,则押金不予返还,由其余坚持到最后的其他人均分。这种共读方式制约性更强,效果也更好,但因涉及经济利益,与阅读本身的公益性不符,目前已经少有应用了。

第8篇

一、工作内容

(一)师德培训:打造积极向上的职业氛围

本学期紧紧围绕着师德建设这一核心,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这样一个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开展集体活动,如拓展活动,在活动中让教师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和作用,学会合作;同时利用教师会的时间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并为教师购买让教师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通过学习、交流、纠正不良教育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重塑二十一世纪教师的新形象,加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学为中心"示范班级评比:提高"学为中心"课堂执教能力

延续上学期的校"学为中心"示范教师评比活动,本学期开展"学为中心"示范班级的申报、过程引导和最后评审及课堂教学展示的评比活动。这样活动通过以点带面,以评带研促进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如自学、合作、交流、质疑等等习惯。

同时配合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推出典型的"学为中心"的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有所得。

(三)多种科研载体: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1、依托教研组活动、做成一件事,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进行行动研究的能力

本学期无论是教研组活动,还是教师申报的做成一件事都需要围绕一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开展行动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依托"三类文体"促进教师反思能力

在学期末,每位教师依据本学期工作,选择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一件事写成经验总结、专题调查和教学改进案例,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对本学期工作进行反思,吸取经验和教训。

3、依托市各项评比,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执行能力

本学期,我们在依托市精品课程评比活动,在校内开展校内精品课程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执行能力;依托市论文及学习指导案例评比,提高教师写作能力。

(四)开展读书沙龙:形成学校读书氛围

本学期,结合我校"学为中心"课堂建设,我们为教师买了许多相关书籍,同时本学期重点推荐教师阅读《第56号教室》一书,读书之后,教师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并举行读书沙龙。通过读书----撰写读书心得-----读书经验交流,促使学校教师之间读书氛围形成。

(五)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理论修养

围绕学校"小脚丫课程"建设主题,学校聘请多个专家,如华东师大周文叶博士来校讲座,市教研院陈素萍主任来校讲足,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以及课程理论方面的知识。

二、工作特色

(一)围绕学校主题开展多种形式校本培训

学校本学期主要工作是"小脚丫"课程建设和"学为中心",围绕这两个主题学校开展读书、做成一件事、教研活动、讲座、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校验活动,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执行能力,以及执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能力。

(二)以评比促发展

学校统筹各个层次的评比活动,本学期评比活动有课程评比、学习指导案例评比、新常规新设计评比、三类文体评比等等,我们没有就评比而评比,而是把评比做成一个过程,首先是传达通知,发动教师-------过程跟踪------上交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一对一指导-----教师修正------上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收获的不仅仅奖状,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

(三)依具体的"载体"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总是学校管理者最美好的愿望,但如何真正的实现都是管理者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而我们学校寻找了具体的载体,把抽象的科研能力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载体身上,通过一系列的载体有序的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同于理论工作者,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主动培养的教师的问题意识、行动研究和反思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把每项具体的科研能力依托具体的载体来实现。如在做成一件事中让老师自己去选择一件自己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且有意义、有价值,这有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在教师课题立项中,我们紧紧把关教师选择的问题是否是真问题,是否有意义和价值。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不是听评课,而是在学期初,每个教研组围绕着"学为中心"大课题,结合学科特点和年段特点,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在整个教研活动中,使得教师都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无论教师是在做成一件事过程中还是教研组教学研讨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依据问题----行动----反思-------发现新问题-------再行动------再反思------,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而我们每个学期的三类文体,促使着教师进行反思,我们每个学期的各类论文、案例评比,促使着教师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成效

1、依托"新常规"促"学为中心"课堂落地。

我们学校的课堂变革不是落在口头上,在课堂变革的探索中,我们推出了教、学、研新常规,对教师的备课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了新的规定,从而使"学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每一节日常课堂中。

我校开出的的许多公开课,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肯定。通过"学为中心"新课堂建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逐步养成。

2、构建了学校"小脚丫"课程体系

在经过多次培训和研讨,学校构建了"小脚丫"课程体系,把学校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在基础性课程中,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开发,如数学课程开发了数学活动课,英语开发了沉浸式英语,语文开发了大阅读,科学开发了家庭实验室,美术、育和音乐实施1+1课程模式;同时教师开发了60多门拓展选修课程。

3、学校教师读书学习的氛围在逐步形成

由于我们有主题、有序的组织读书沙龙活动,带动了教师买书、读书的意愿,教师的读书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校园里教师的读书学习的氛围在逐步形成。

四、问题反思

第9篇

策划统筹|李军奇

执行|李军奇 李旭明 王与菡

场地|华远地产

图|赵卫民

文化夜场

在任志强的设计中,读书沙龙是要拉近精英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最终让读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任氏公益,与其话语方式一样,从来是坚硬的―敢碰硬,不迎合。

文|李军奇 李旭明 图|老赵

“在商界经历了30年残酷的磨练,我们彼此间需要交流,也需要让年轻人来了解我们。”身材干练、精力旺盛的王巍是万盟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同时还是全国工商联并购协会会长,他与华远地产的掌门人任志强,每年能接到无数论坛、沙龙邀请,但“上心的不多”。任志强在论坛上埋头狂发微博已成大众熟悉的标志性图景。如今还真没有一件事能像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读书会那样能激发他们难得的热情。

张维迎悄悄落座于观众席

2011年12月20日17点半,位于北京展览馆后街的华远地产总部的一间室内多功能厅,工作人员忙着做最后的设备调试。“总管”任志强正在楼上以工作餐招呼当晚活动的主角―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知名媒体人许知远等。这是一个普通的周二傍晚,楼堂里的前台小姐已经习惯了这种加班,“每次在这里举办读书会的活动,都会忙到23点多。”

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的沙龙活动,是任志强2011年最重要的文化“例牌”。至12月20日,他已邀约各行业的精英举办7场活动,加上当晚的活动,已是本年度第8场了。这是任志强甚为看重的“文化夜场”。华远地产作为读书会的北京主场,专门将自家的多功能厅改造成一个演播厅。篮球架被拉入角落,灯光高照,幕布堂皇。距离沙龙开始尚有1个小时,观众席上已经散坐了三三两两的观众。

19点30分,沙龙准时开启。讲座嘉宾陈志武和许知远在任志强的带领下步入会场。300座观众席早已挤满,没有座位的观众抢占了一切有利的位置。出人意料的是,北大校长助理张维迎亦悄悄地落座于台下的观众席中。

“我们刚才在楼上讨论过今天来说点什么,虽然任总给我的题目叫‘金融与人生’,我准备了一个下午,再看了一遍陈教授的书(《金融的逻辑》),后来陈老师让步说,我还是可以问我原来准备的问题,但是他们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主持人、知名媒体人袁莉的开场白引来满场轰笑。

主讲嘉宾陈志武已在两月前邀约,临近举办日期,才确定谈话主题。采访过京城众多巨贾名商的媒体人袁莉意想不到的是,与陈志武对话的嘉宾会是许知远。在她眼里,许知远经常批判金钱的傲慢,对自由的绑架。而陈志武,则是金融价值的鼓吹者。不过在她眼里,两人都符合她关于“才子”的定义―有真知,善表达。

在对话中,外表谦和的陈志武在表示欣赏许知远的才华之外,总不忘提醒许知远的表达不要“走得太远”,“当然我非常喜欢知远,当然我也不是同性恋。”幽默之余,他提出自己的“补充”。

而许知远面对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直接反击:“陈老师你误解了我的意思,这也是我对你一点点轻微的批评。在说话的时候本能性的,包括您这一代人普遍的特性,我觉得是一个线性的结构,和一个二元的关系。”许知远的坦率,赢得观众猛烈掌声。

每期读书会伴随着微博传播赢得不少网友的追捧,在不限身份实名申请即可免费参加的沙龙活动上,除了学生群体,还能看到中老年长者。据任志强介绍,政府官员、中小企业主、专业领域精英不在少数。他们要传递的正是学者、企业家在各自领域所收获的精神食粮,这亦是吸引众多听众的主要原因。

精神食粮的分享,似乎需要某种介质的催化。有人在现场直播的微博投影中惊喜发现:许知远带着酒气。有人进一步在微博八卦:为了让嘉宾畅所欲言,在共进工作餐时,东道主任志强劝嘉宾喝下不少私藏的红酒。微醺的许知远果然谈兴大发,就金融的价值与陈志武缠斗了好几个回合,高潮迭起。

小圈子变成大圈子

谈及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成立,任志强轻描淡写。任志强喜欢读书,在圈内早有名气。2010年5月11日,华远地产公司图书馆正式对内开放,藏书共计1500多册(套),全部藏书及DVD均由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个人捐助。除了公司内部重视读书,他也在企业家朋友圈推荐读书。

“这是个自己送上门的院长。”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曾这样告诉媒体。而中国金融博物馆则是作为并购专家的王巍的得意之作。普及金融知识、传播金融的价值,则是开馆的基本目的。2011年7月,为更大范围实现中国金融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王巍欲发起一个以金融人、企业家、文化人为主讲人的读书沙龙活动。消息公布出去,百人观众的场地,居然有四五百人报名参加。正在发愁,“老任一个电话打过来说:‘干脆搬到我那儿去吧!’”

是的,做房地产生意的任志强有的是地方。于是读书会转移到华远中心那座漂亮的行政楼。每天定量读书过6万字的任志强,当仁不让地担纲了第一期读书会的主讲嘉宾。那天,神情严肃的他,第一次在台上深情地回忆年少时被逼着读《牡丹亭》的经历。

第一场完后,任志强就以主人的身份电话邀请柳传志、马云做后几期读书会的主讲人,马云又找了郭广昌和史玉柱。靠着圈内深厚的声望,任志强的读书会开始几期基本不愁主讲嘉宾,被邀请的朋友都能主动邀请“下线”。这些向来善谈经营哲学、中国式商道的名流,不惹尘埃地“谈谈人生”,观众的反响出人意料地好。这让王巍料想不到:做读书会原本只想聚集小圈子,没想到变成了大圈子。

一个由知名企业家发起的名为“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组织,就这样开始不定期地插足文化人遍地的北京“夜生活”。

“或者中断了,就是没做好”

尽管“打造金融人、经济学家和社会精英人群的读书夜场”是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定位,但院长任志强告诉记者,书院不需要定义,也不会给自己强订一个标准。但聊到开心处,他说他希望更多观众能与知名金融人、企业家、政治家共同分享金融、艺术、历史、文化好书。“通过读书沙龙这个平台,拉近精英人士与大众读者之间的距离,交流读书感悟,分享人生故事”,最终让读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至于作为院长的责任,他说,“就是我能把每一期都办下去。当某一期办不下去了,或者中断了,就是没做好。”

对于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来说,要持续性地发展,存在着三大问题:第一,嘉宾的邀请。目前基本上是靠任志强和王巍的个人名义在邀约,熟人好说,没打过交道的,就很难凑时间。请人,“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我们在干什么。如果他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来?他也可能以为我们把书院搞成一种商业行为的东西。”

第二,场地的寻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自然需要更多人参与,需要能将活动推广到更多城市。但合适的场地,一直困扰着任志强。书院的读书沙龙活动,目前已在北京、天津、杭州、温州等地开办。北京的活动地点就只有任志强的华远地产总部。

第三,活动的费用。据任志强讲,“办一次至少得七八万块钱,这些场地、人员费用高了去了,你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搞起来呢!”为了节约费用,同时为了体现公众的参与性,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通过官方微博招募志愿者,每次读书沙龙活动,都有志愿者活跃的身影。

以好友身份被邀请来的著名学者金纲,在沙龙讨论期间,一直冷眼旁观。会后他以历史学者的冷静告诉记者,这场沙龙活动,不是自己理想中的读书交流会,只是“企业家小范围的一种自我形象塑造”。从功能上说,企业家一定要在社会上发出一种声音,要有自己说话的方式和模式,“这是财富阶层更高的需要”。

读书沙龙活动结束,忙完微博的任志强抓起话筒,尽责地维护秩序。面对蜂拥而上争抢嘉宾签名的队伍,让他经常紧锁的“川”字眉难得舒展开来。

任志强 不能解决 就先解决无知

『我们能做到的是鼓励你去读书,自己去选书读。希望你自己去独立思考,慢慢会学会,所以我还是强调,

我们只是,点燃一个火种,把你领进门,打开大门以后怎么走是你的事儿。

文|李旭明 图|赵卫民

自诩讲真话且每天定量阅读6万字的“任大炮”,自2011年7月担任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院长以来,半年时间,居然连办8场面向公众的读书沙龙活动。总因被断章取义而习惯被误解的任志强也习惯对抗性思维,面对采访,“不”,成为最频繁的回答。他不习惯别人为他的总结,他不领情,他不认为有不该说真话的时候,因为那是公民权利,更是义务。曾在部队当过参谋的任志强说他不会说假话,领导要靠真实的情报来做决策、下命令,关乎众人的命运甚至生命。在投入的精力上,他不习惯人们把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类比,“‘阿拉善’要看职务,我当什么官我就干什么事,这届我没当选的话我就什么也不是,别人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甚至别人让干的事儿我还不一定去。”而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则是任志强的固定“工作”,他认为只要做下去就是最好的读书会。

“请任何一个人都要付出一番心血”

记者:怎么就想当书院的院长了?

任志强:不是想当,做公益事业,让你当就得当。

记者:只是个头衔么?

任志强:对,我们没有任何分工。总要有一个头衔,不然怎么对外啊……从第一次王巍说要发起这个事情,从没有场地开始,我们就提供场地,因为他看到我们有场地,我们具备这个资格,也有这个号召能力。

记者:你把书院活动看成是公益事业?

任志强:本来就是公益事业。不是公益的谁会给钱啊,办一次至少得七八万块钱,你以为公益就能办得成?你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搞起来呢!

记者:有没有长远的规划?

任志强:我们规划就是希望把这个书院办成全国最好的一个读书俱乐部。我们希望它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要让它超过中央电视台的经济节目―《对话》。我们不认为他们做得很好,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提高他们的深度,提高深度的其中一部分在于,像我们这样广泛地去扩大我们的线下的受众。

记者:号召力还没那么强大?

任志强:大家还没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你比说周文重,他也有很多的理由不来,他有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他来了。最重要是我们要告诉他我们在干什么。如果他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来?他也可能以为我们在搞一种商业行为的东西。

“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一定是最好的”

记者:作者希望通过书院来推广自己和作品?

任志强: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提出任何商业化的要求,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这个,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公益和教育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的限制,任何人可以从网上申请,来参加这场活动。我们没有做任何安排,谁愿意来谁就来,这种公益让所有人都是平等地和台上的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记者:你如何定义金融博物馆书院的功能?

任志强:需要定义么?我们只是希望扩大社会影响,希望只是办得越来越好。能不能做到就是要看所有人支持公益的力度。

记者:越来越好,好到什么程度?

任志强:没有!只要能做下去,我们就是最好,没有一个人坚持做下去,能坚持做下去就是最好!你们(总认为要)把一个目标设定成伟大的,不,冯仑先生说,伟大是渺小的,有时候渺小就是伟大。能不能坚持下来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一定是最好的。你们还要有什么精益求精?没有,要有的话就不叫最好。

记者:你当院长所肩负的责任是什么呢?

任志强:就是我能把每一期都办下去。当某一期办不下去了,或者中断了,就是没做好。只要这个书院还能继续办下去,就说明它做好了。

记者:这个要求很低啊。

任志强:那是你的想法,你们可能以为要多辉煌才叫好,我们说的办下去,就是在保证它的运营质量的情况下把它办下去!我们不是无标准地办下去,我们也不会自己降低标准。

“通过独立思考,你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世界”

记者:那你现在心态是怎样的?玩票呢,还是别的什么?

任志强:之前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读书会,企业家论坛、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等等好几个组织里,都有读书的圈子。王巍也是我们中间的一个,我们都叫做票友。大家互相选书,互相荐书。

记者:年轻人获取信息太依赖于网络了?

任志强:不,我们也依赖于网络。但是,年

轻人最主要的问题是不系统,他们只看几句话,看几篇文章就下结论。我们说一个什么事,他们可能根本就没听过,但是他们已经开始骂人了。是因为他们无知,或者是因为。我们可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我们可以解决无知的问题。而年轻人现在很多连无知的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记者: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平台除了启迪年轻人外,还有什么价值?

任志强:不光是年轻人。我们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参与者中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哪怕他坐在那儿,我们也让年轻人看到,老人还这样去学习,你们更应该去学习。从现在看中年人占多数。中年人应该清楚,他们可能会选择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能做到的是鼓励你去读书,自己去选书读,希望你自己去独立思考,慢慢会学会,所以我还是强调,我们只是点燃一个火种,把你领进门,打开大门以后怎么走是你的事儿。

中国式“表达”

或许是中国的传统“士人”情怀使然,这些时代的财富明星,总有一种“表达”的冲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赚钱更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

文|李军奇 李旭明 图|老赵

一种由企业家本人主导的,注重文化思想传播的社交平台,开始在中国企业家圈里兴起。尽管读书会在城市中很普遍,但更多的是主办方本身为文化机构,他们操控的沙龙活动,有着扩大营销的功利目的。反而作为商人,他们容易放下谋利目的,有志于智思的公益分享。有别于读书会,另一种而更为积极主动的影响文化的方式―基金会,则是大佬们正在试水的弘道平台,它更加强调文化传播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

资本大佬的“书生活”

经过三十多年时代风浪的拍打,如今功成名就的商人,基本上口才与文才都不错,他们受惠于知识、热爱读书,有的甚至直接著书立说。地产圈内最著名的“作家”莫过于万通的冯仑,他被冠以地产“思想家”之名,造房子不错,发段子出书,成绩亦斐然。潘石屹、王石的文字修养让人有点小惊艳,他们企业各自主办的企业内刊《SOHO小报》(后因故停刊)和《万科周刊》以思想性和人文性风靡南北文化圈。曾经是潘石屹、冯仑领导的风险投资家王功权,喜欢吟风弄月,除了微博里间歇露几手填词功夫,私下里亦赞助一家古诗词网站。在微博里,他自称“一个商人加半个文人”。熬吧读书会的创始人柳中谦本身藏书丰富,平日亦资助一本在长沙文艺青年中颇有影响力的电子杂志―《艺文志》……公允地讲,这些企业家,在创富之前就受过高等教育,对思维能力与表达方式有着偏爱;创富期间,知识为其助力,思想让其出众;事业有成后,特别看重书本的价值、思想的分享。

2010年到2011年,是中国企业界权力者退隐的两年。冯仑卸任董事长,王石游学,柳传志交棒……尽管任志强调侃“老冯不是退休,只是换了张床,换了个睡觉的姿势”,但不能否认,这些资本大佬愿意开始人生的另一行程。王石的游学心得不时出现在个人微博、企业内刊或财经媒体上,冯仑出版了新书《理想丰满》,柳传志的文章散见媒体。是到了人生要总结、经验要分享的年纪了。

2011年圣诞节前后,连一向严肃刻板的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也按捺不住,在公司内部发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首次披露了华为成立二十多年来自己的心路历程,文中谈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及对将来公司治理的安排。

“今天中国的制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改革的地方,但我们肯定也不希望中国出任何问题,我们希望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最近在知名时政类媒体上发表《大时代成就企业家》一文,谈及民营企业家在当前的作为,就是“让社会空气和谐湿润”,这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最尽力的”。类似柳传志这样在大众媒体发表对时务的见解,更多的是一种表态与象征,它是精英阶层愈发重视的“武器”。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种自我圆通、解释世界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传播,无疑是自我实现的最优方案。退隐者最集中体现着这一观念。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碰到了深藏于中国读书人内心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敏感地带,传统与现代,在此处相逢,电光火石,绝妙共鸣。他们当然需要倾听,需要重新在这个世界划定不是由金钱与物质就能确定的口碑与地位、声音与美誉。

“92派”的崛起与独立意识

1988年春天,27岁的王功权从吉林省委机关宣传部辞职,结束了一个体制内的小公务员按部就班的人生故事,他要去海南去寻找人生大梦。他居然一不小心,成为吉林省改革开放以来正式辞去职务的第一人。1991年,王功权与冯仑、刘军创立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万通前身),王功权是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冯仑与刘军是副董事长,王启富是办公室主任,易小迪任总经理助理,后来加入的潘石屹主管财务。此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万通六君子”。

几经周折,尽管“六君子”各奔东西,但各自成为“豪杰”。媒体上一度沉寂的王功权因名动江湖的“私奔”,再度闯入舆论中心。但这个已身为投资大佬的企业家,对自己的认识却是“理性的商人、感性的公民”。他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称,自己经商多年,时常会感到知识分子的人文和商业理性的冲突,这种冲突让他很痛苦。他常常会从一个知识分子文人的角度而非商业的角度去想很多,内心深处的那种对生命的悲悯,常常会和无情的商业决定产生尖锐的冲突。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是“92派”这个名词的发明者。“92派”专指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企业家。1992年,一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工作的知识分子受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田源、毛振华、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家。

他们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经历过太多的选择与挣扎,他们对精神生活的看重甚于财富生活。王功权曾发微博建议当代青年公民“在一片浮躁的‘快餐文化’氛围里,能与众不同地静下心来,读一些有思想和文学深度的大部头经典著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和人格气质;在一片缺少坚守的环境里,宁可个人利益和机会上有所失,也独善其身,绝不与专制权力和特权腐败合谋,不同流合污”。

清华研究生,毕业后在海南闯荡过、后来成为知名商业观察家的伍继延记得很清楚,那时他任职的海南省体改办,硕士生易小迪曾经在那里实习,潘石屹则是当时挂靠在体改办下的一家公司的常务副总。伍继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群当年戴着“红帽子”(任职于政府机构)和“黑帽子”(工作于学术机构)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黄帽子”(市场经济)的诱惑下,学而优则仕,进而学而优则商,“也许他们相信在商业中能收获到独立与尊严。”海南于是成为“92派”的圣地,“我形容为抗战中的延安。”,

伍继延称,这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衣食无忧后,对现状既满意又不满意,“因为现在的选择,和年轻的梦想有着很大的距离。”于是面临“集体中年危机”,每个人根据自己掌握的条件,进行各自的突破。他们更重视文化的价值。他们要么主动出击,写书著书,干预公共时务;要么赞助文化机构或撰文,做文化思想的沉默推动者;要么推动商会建设,以此催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大佬的天下情怀与现代精神

2007年,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拿出上百万与何迪在香港成立了博源基金会。秦晓任理事长,何迪任总干事。何迪是前瑞银投资银行副主席,前农业部长何康之子,也是秦晓一起长大的好友。

出身高干家庭,曾为政治局委员宋任穷的秘书秦晓计划是利用博源的平台做中长期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研究。金融风暴之后,市场上各种噪音很多。他们想把代表市场的经济学家集中起来,让决策部门听到真正代表市场的观点。博源基金会开展活动的形式有:组织、支援研究课题,召集年度论坛,组织年度专题讲座及出版专著及论文集等。基金会以自己组织参与研究课题为主,同时也向外部研究机构及个人提供经费,资助符合基金会研究方向的课题。

除了经济、金融话题外,秦晓发起了一场中国现代性话题的讨论,他出人意料地呼吁一场新的启蒙,呼唤社会认同普世价值,并重新审视中国模式论。

秦晓从一个商人突然变为耀眼的公众人物,始于他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演讲。那时他在演讲中并没有恭维地说些套话,而是大谈大学的功能与大学生的使命,并强调:“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建设’、‘国强民富’、‘大国崛起’,而是现代性社会的构建。现代性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它的主要标志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民族国家。”

一位接近秦晓的人士说:“博源并不是秦晓心力最集中所在,但这是他的平台。”相比于其他企业家,秦晓,这个自诩为体制内的改革者,在影响公共事务的路上,走得更有章法、更为明确。

据媒体报道,秦晓的一位朋友如此解释秦晓的转型:家庭出身与时代际遇注定了他关注的话题绝不局限在一家企业上;个人秉性让他十几岁时就已思考国家前途并介入其中,加上曾经的中南海经历,都会让他把目光投向更宏大的视野。这是一种接班人情怀的延续。

秦晓以博源基金会的形式,部分地释放了个人关注社会的情怀。

而基金会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资本大佬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基金会的好处在于,专业的事情交予专业的团队或人去办,而企业家,则不介入公益平台的维系与发展的具体事务中去。企业家只是单纯的出资人,一个赞助项目的关注者。但注册基金会运作这类项目,似乎不太符合国内这些喜欢亲力亲为、在具体操办中感受另一种成就感的霸气作风。

一个读书沙龙策划人的年度检讨

再熬熬吧

在以娱乐文化发达著称的长沙,商人柳中谦力推一个以“推广优质阅读”为己任的熬吧文化读书会。熬吧读书会自2010年4月成立,已主办各类读书沙龙五十余次,前后邀请了雷颐、傅国涌、余世存、熊培云、何帆等知名学者,一时成为长沙的文化盛景。

文|柳中谦

熬吧读书会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或者说费事―很多人都要问熬吧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叫熬吧。熬吧其实是长沙的一个会所―可以读书下棋聊天也可以吃饭喝茶,但是绝对不允许打牌的场所。因为熬吧是读书的地方,所以后来有了读书会,从全国各地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做讲座,频率基本保持在每周一次。

一切就像一壶刚开始加热的水,安静而平和。

不管怎样,真正的牛人都是读书人

离熬吧直线距离千来米的地方,就是长沙著名的酒吧街,那里每天晚上热闹沸腾,清一色的牛人为来路不明的洋酒一掷千金,甚至为来历不明的女郎冲冠一怒。约莫凌晨三点的时候,热闹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和酒吧街相连的湘江边上,一望无际的觥筹交错,场面蔚为壮观。

这里历来就是长沙的市中心,热闹是一种常态,附近有些老建筑,学校或者民居可以佐证,不过这些标准的呈堂证供一到晚上就到处黑漆漆的,尽管曾经这里出去的人,很多是轻松挥写中国历史的牛人。

如果湖南卫视灵机一动穿针引线用轻车熟路的穿越手法让历史和现实叠印,牛人见牛人的场面可能煞是娱乐,也可能一言不和气冲斗牛大打出手。

牛人大多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或者被代表,整的是整个中国的事情,思想、斗争或者是感官,而且整的都很极致彻底,要命的是,所有牛人都认为自己的那一套是最先进的。

单从这点出发,就可以体谅一般人很难弄懂湖湘文化这两百年是如何天衣无缝覆盖全国的,这种覆盖面,联通公司的信号都无法与之相比。

这样的覆盖面并没有什么攀比性,重要的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牛人,我们需要的牛人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或者他会不会出现。

不管怎样,真正的牛人或者牛人候选人都是读书人,哪怕他们糊弄的是不读书的人。再说,读了书之后才有可能知道湖南那些挥写历史的牛人,原来都是传统观念里认为造反经历十年都不成的秀才。

不知道再来时候我是否还在

但是熬吧读书会出一个牛人的概率无异于电视直播下的福彩大奖中彩,事实上这也不是我的初衷,我只希望尽量影响到身边的人―毕竟熬吧只是一个小地方―我只是希望他们能正常地、安静地思考世界和未来,也许他们能影响到一个能影响牛人的人。

湖湘文化的特点或许就是如此,一些四平八稳的文章上介绍这个文化的特点,就有“薪火相传”四字,每每看到这个词,我就冒冷汗:这个模式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方面如果搭都没搭好是不是就传不下去了,另一方面要是搭错了搭到了火药库又如何是好?所以我只想做好一个有质量的搭头,我不关心数量的问题,因为还有很多人在做,中国的人本来就多。

湖南原本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地方,出周敦颐也就千把年的光景,尽管后来还有张、王夫之等一干人传来传去,若没有中原正脉文化体制改革和胡六安、朱熹、王明阳的文化交流等因素,只怕也没有后来的高潮迭起,所以熬吧读书会请了很多朋友来讲学。

话说回来,正因为如此,熬吧除费解、费力外,还确实有点费钱。这一年熬吧读书会里里外外做了很多事情―据交上来的年度报告,熬吧在2011年共举办了32场讲座沙龙―叫好的说坏的都有,说的比较中肯的是你干了件费力费钱的事情。

如果有专家告诉酒吧街的人们,他们那样的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或者读书比酗酒把妹更有意义,整条街一定会认为专家有病,那么专家会反过来更加认定这些人有病,甚至于大家互相认为有病,这样说有些拗口,不过很现实。

有人帮我总结了熬吧读书会的商业模式是不成功的商业模式,我说这不是商业模式,他说你这怎么不是商业模式,你这就是商业模式,只是不成功的商业模式,要不你怎么会亏那么多钱,我说是吧,可能有病。

我曾经也把外祖父的中医宝典拿出来自己对照把把脉,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些阳虚或者心虚。记得中秋时候,请了老师讲座,熬吧蓬荜生辉,高朋满座,讲完了大伙潮水般散去,而后我一个人呆在熬吧宽广的空中花园,像躺在沙滩上的鱼,望着月亮五味杂陈。荒凉和孤独。我不知道他们听清了什么,散去之后去了哪里,什么时候会再来,不知道再来的时候我是否还在。

牛人都是熬出来的。那就,再熬熬吧。

花钱的本事

介入文化的西方模式

有的赞助项目,深度介入区域经济、文化、政治时务,影响区域国家的发展,令基金会、智库的价值呈现出斑驳复杂的特色。

尽管基金会、智库强调发展的独立性,但仍难以摆脱其背后资本大佬的掌控。

文|徐志频

富人、慈善、捐赠、公益,这八个字给社会带来激情、动力、梦想,同时也困扰许多人。相对于慈善事业十分发达的美国,中国的富人慈善一直在犹疑观望中纠结。此前,陈光标个人英雄,高调慈善,已在富人群体中产生骚动。有被媒体盯上、几要被逼捐的富豪,振振有辞地反问:发展才是最大的慈善,士兵可以交出枪支吗,农民可以捐掉种子吗?

质疑不能说全无道理,毕竟捐赠式的慈善,是最原始与古朴的慈善方式之一种,而它对企业家而言,也不能说全无弊端。当一种技术含量过低、发展可能性几乎没有的捐赠遭遇接连的否定,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能给人以憧憬与梦想空间的慈善方式,他们找到了,那就是“思想慈善”。或者说,“思想公益”。

对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的赞助体系,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发展健全。企业家们怀有各种目的,以能介入文化与思想领域为荣。他们中表现杰出者,也赢得“思想家”的社会头衔。2010年12月14日,美国杂志《外交政策》公布本年度“全球百大思想家”排名,微软创办人盖茨与股神巴菲特同列全球思想家榜首,美国总统奥巴马排名第三。这让人耳目一新。

多年来,企业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一直是困扰社会的话题。卡内基对此有句名言:“赚钱需要多大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他一直不主张把财富零零碎碎地分给老百姓,而是采取办企业的方式管理,目的却是为了公众利益。卡内基最后想到的办法,是尝试用办基金会的方式,向贫困人群、教育和文化事业提供资助。

成立基金会也只是“思想公益”的一种,此外,常见的有捐助大学、创办智库等形式,以金钱影响文化,以赞助的项目体现企业家的价值取向。

出于生存和发展的考虑,基金会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例如,国际研究与交流项目就将转型国家特别是前国家作为自己关注的主要目标;亚洲基金会则主要关注亚洲的各项活动。从业务上看,各基金会也在逐渐调整,增强核心领域的竞争力。例如美国的兰德公司专注于外交和军事领域;福特基金会在教育领域享有盛誉。而组织形式则日趋多元化。日本的川和平财团主要通过课题研究影响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的相关因素;英国威尔顿庄园会议则通过“论坛会议”的形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高级别国际会议品牌。

不可否认,有的赞助项目,深度介入区域经济、文化、政治时务,影响区域国家的发展,令基金会、智库的价值呈现出斑驳复杂的特色。尽管基金会、智库强调发展的独立性,但仍难以摆脱其背后资本大佬的掌控。这种掌控,并非是直接的,也不一定是出于邪恶的目的。但它始终体现一种价值观,结果的认定,不同人,自然不一而足。

但不论如何,这种赞助文化与思想研究性质的行为,让企业家、富人从常见的捐赠形式中跳脱出来,从而实现他们对社会责任的另外一种兑现,丰富了企业家影响社会、关注社会的形式。

饱暖安生 文明在野

召唤新的诸子时代

是贵族豪门、富商良贾的『饱暖思淫、『别有用心,是『礼失求诸野『思想在民间,齐人冯谖这才可以

在孟尝君门前唱『弹铗无鱼的咏叹调,孔子这才可以在中原大地『周游列国、『抚琴容与。

文| 孟 泽

“饱暖生淫欲”,在汉语世界中似乎从来就是一个真理性的表述,无可置疑。其实,这个词的构成在宋明以后,见于话本小说。此之前,国人并不反感饱暖安逸,对于“淫欲”甚至也别有诠释。

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亚圣强调的是“教”―教育、教养、教化,他的意思是说,吃好穿好住好了还得有教养,否则就容易回到动物世界去。至于“淫欲”,连固执的道学家也认为,“天理”、“人欲”是互相包含着的,离开人欲,天理何在,离开天理,人欲何为,而“淫”的本意,是“多”,是“雨水奔流”“覆水难收”,并不是后世不肖者直指脐下三寸的所谓“万恶淫为首”的“淫”。当我们一度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某些基本欲望,界定为不可宽容的罪错时,人的世界自然也颠倒了,这正是华夏子孙很长时间以来不得安生的重要原因。

“仓廪实而知礼节”,管子当年作为国家管理者的心得,如今已成为我们投奔小康的共识,丰盛的物质财富,并不一定是破坏性和腐蚀性的,只有当它与垄断性的威权合而为一时,才会辅成人性的卑污与堕落,以至智力全无,羞耻尽丧,文明只剩躯壳。

两千多年前,是华夏文明鼎盛的诸子时代,史称“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时代,造就了我们梦寐以求的“百花齐放”盛况的,是诸侯、大夫、士人的“良性互动”,是贵族豪门、富商良贾的“饱暖思淫”、“别有用心”,是“礼失求诸野”、“思想在民间”,齐人冯谖这才可以在孟尝君门前唱“弹铗无鱼”的咏叹调,孔子这才可以在中原大地“周游列国”、“抚琴容与”。自然,纯粹以政权为轴心的思想,最终不免演绎为工具性的技术和手艺,体现在帝国晚期幕府翰院中的“人文”,尤其不堪。

没有古希腊的商业文明,苏格拉底们的思想和人格是不可想象的,没有美蒂奇家族,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不可想象的,没有非政府的社会组织,没有由工商业供养的财团基金,眼花缭乱的现代思想与现代艺术,更加不可想象。一个只有宫廷文明的国度,其精神世界难免是空虚与荒寒的。还好,我们已经走出饥馑和恐慌,因为对于完全市场经济的信仰,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崭新意义的诸子时代,也许正在到来。

以前大家聚会就是聊天打牌玩高尔夫,但现在我们这代人都到了岁数,谈生意太累,打高尔夫又没意思,想做一些更有影响力和社会效应的事情。

王巍 著名并购专家,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创始人之一。

乔布斯没有官位,却比最近几届总统更深远地影响了美国和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一百年后人们可能会忘记布什、奥巴马,但可能还知道乔布斯。

陈志武 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著有畅销书《金融的逻辑》等,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第八期读书会主讲嘉宾。

任志强 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素以“敢言”著称的企业领袖。

大人物讲的越短越好,剩下时间和大家互动。类似古希腊雅典或中国古代孔孟时期的那种古典的师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一种你知道我、我知道你的境界。

金纲 原名李作乾,曾参加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第八期读书会活动,著有《论语鼓吹》等,曾为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思想史研究和学术规划工作。

由企业家筹划面向公众的读书会,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从嘉宾的人选到话题的确立,显示了组织者的诚意与实力。这亦是各方合力支持的结果。

袁莉 知名媒体人,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第八期读书会主持人。

柳中谦 《黎明前的暗战》、《遗物的故事》等影视剧、纪录片制片人;湖南缘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熬吧・文化主题会所总经理。

第10篇

今年来,大阅读工作在县局长室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四个文件”精神,强化阅读常规管理,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扎实有序推进大阅读工作,让学生爱上读书、善于读书,提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19年上半年大阅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抓实大阅读常规工作。阅读常规工作是推进大阅读的根基,夯实根基才能使大阅读工作行稳致远。今年,我们重抓“三项阅读常规”,即每周“双语”一节阅读课,每节课前5分钟阅读交流,每天课外阅读1小时。严抓“三项常规管理”的12条规定落实,在课前5分钟阅读交流上,重抓课外阅读内容、情节、人物等的讲述与描绘,实现阅读积累、内化;抓实“晨诵、午读、暮省”等环节管理,确保学生有宽裕的阅读时间;在“双语”阅读课上,重点推进整本书有效阅读与指导。我们定期不定期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进学生,检查了解“三项阅读常规”落实情况,加大对学校管理层与执行层随机检查、通报、处理的频度和力度,确保“三项常规”能够落实到位,让学生有时间阅读,有交流的阅读,有指导的阅读。通过深入学校检查情况来看,“三项阅读常规”执行情况较前有了很大进步。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学习年、阅读节为载体,开展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开展中小学生英语诵读比赛、“经典诵读·高雅艺术”展评活动;各中小学开展教师“导读之星”、学生“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

(1)承办县第七届读书节启动仪式。4月22日,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承办的“庙湾颂”阜宁县第七届读书节启动仪式暨“书香阜宁·歌颂祖国”朗诵会在实小长春路隆重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罗时荣出席活动,800多师生、各界人士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参演的14个节目无论是配乐朗诵、情景剧还是诗词联诵,都激情演绎,精彩绽放,赢得现场观众、在线观看的微友广泛好评,进一步推进“书香阜宁”建设,激发全社会读书热情。

(2)开展教师读书系列活动。今年上半年,根据《关于开展教师读书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围绕推荐教师阅读书目《给教师的建议》,先后组织开展四项读书活动。一是管理干部读书笔记评比。开学初,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三处”(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处)负责人《给教师的建议》寒假读书笔记进行评比,63所中小学幼儿园302名管理干部参评,其中109人获得优秀等次,他们的读书笔记书写认真,规范,内容翔实,感悟颇多,字数大多在1.5万以上。各学校也相应开展读书笔记互阅展示、心得交流等活动。二是读书征文评比活动。2月中旬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干部、教师中开展《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征文评比活动,要求围绕书中感受最深的“某一条或相关的几条建议”,联系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感想、谈应用。各校(园)认真组织,在初评的基础上,推荐优秀征文参加县里评选。此次活动,共收到参评征文150多篇,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49篇。阜宁教育公众号将陆续推介获得一等奖的征文,与微友们分享。三是举办读书沙龙活动。今年,我们先后在实小苏州路、阜宁中学、实小长春路举办3次规模较大的读书沙龙活动,共有500多中小学管理干部、教师、家长及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参与活动。沙龙活动紧紧围绕交流读书心得、质量提升与《给教师的建议》、学习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等展开,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读书体会,结合工作实际,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方法,学以致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我县教育品位和办学质量。“朗诵周末”进校园活动。“朗诵周末”是阜宁县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和全民阅读促进会打造的阜宁文化新名片。我们积极响应,参与支持“朗诵周末”活动。春学期,我们负责筹办“朗诵周末”6期,分别于3月11日走进益林中心小学,3月18日走进附小集团,3月24日走进古河中心小学,4月15日走进羊寨中心小学,4月19日走进实小集团长春路校区,4月28日走进阜宁县幼儿园。很多师生及家长通过这一平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激发了读书热情。实验初中上海路校区、附小集团、实小长春路校区、实小新林路校区、羊寨中心小学等被评为““朗诵周末””先进单位。我们还参与组织了两期8场的“经典诵读·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了罗兰、长明等省内朗诵名家进校园诵读经典作品,并与师生互动交流。

(3)中小学教师课本朗读比赛活动。我们严格安排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课本朗读教学指导和训练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朗读水平,我们在全面发动,校级初赛,片区复赛的基础上,于5月12日下午举行了县级决赛,有44名同志参加。其中实小集团4人、附小、公兴小学、东沟小学、芦蒲小学各1人获一等奖。实小集团、阜宁中学、阜宁中专、东陈片初中组和沿渠片、西南片、东新片小学组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

(4)中小学生诗词大会书面竞赛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诗、诵诗和用诗的热情,提高学生文化底蕴,我办精心策划了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实施方案, 6月5日下午组织了义务教育阶段5、6、7、8年级全员参与的书面竞赛活动,并对各校5年级、7年级20%学生的进行集中批阅、评比。

4.扎实推进阅读教学研究。以整本书阅读为重点,强力推进县片校三级注重整本书阅读方法的研究与指导,通过“县级骨干教师示范课引领、校内全员大练兵、校片县分层大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阅读指导力,从而实现学生阅读“扩量、提质、增效”的目标要求。

一是走出去学习取经。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大阅读工作先进经验,3月20、21日,我们组团赴南京科利华中学、北京东路小学考察学习大阅读工作,侧重学习整本书阅读指导。通过听特级教师讲座、听特级教师吴静阅读指导课《邂逅谢尔大叔》,参学人员感触很深,明晰差距,坚定信心,从整本书阅读做起,抓好阅读课有效教学。益林初中刘从光老师在学习回来后精心制作视频,记录学习过程和学习心得,并与学校老师分享,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组织公开教学研讨。3月29日至4月11日,我们分段组织阅读课整本书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共计开设阅读公开课15节。分别是:3月29日,在县一高组织了高中阶段的课外阅读公开教学研讨活动,一高邵亚利、东中张月月、阜中王海玲上了三节研讨课;4月3日下午在实小集团长春路校区、明达初中举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公开教学研讨,邀请了县内名师和教研室相关教研员到场进行专业引领;4月4日下午在附小香港路校区举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公开教学研讨;4月11日下午在实验初中苏州路校区举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公开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我们初步摸索了做好课外阅读指导的路子,今后工作中,仍将继续深入推进。

三是举办主题沙龙、论坛。为使高三最后阶段复习工作更有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提高学生高考语文阅读题解题能力,我办根据学期工作安排,提前半个月发布了活动通知,要求各校充分准备,并形成书面材料带会交流,4月23日晚在阜宁中学二楼读吧组织了有高三骨干老师、学科组长参加的沙龙活动,一高的崔巍嵩老师、陈集中学蔡清荣主任、阜中的丁玉华主任等交流发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有系统,有深度、且操作性很强。本次活动很好的发挥了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作用,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为了提升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水平,我们组织了“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研讨与实践”为主题的“周末教学论坛”活动。附小祁静老师的《穿越时空之美》、实小刘卫华老师的《基于文本细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和追求》的专题报告,讲述诗词背后的人文故事,阐述有效古诗词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互动交流,参学人员受益匪浅。

大阅读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

1.部分学校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把抓大阅读工作与抓教学质量割裂开来,行动上有回潮、消极应付现象。部分教师热情不高,阅读指导能力不足,有怕苦畏难情绪。校相关处室担当不够,组织不力,大阅读过程管理和日常检查未有落实,或检查管理流于形式,基本无效。

2.阅读课备课存在较大问题,有的学校部分教师没有整本书阅读备课笔记,阅读课就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老师随意讲讲,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谈不上思维导图、突出重点,阅读质量难以保证。

3.大阅读缺乏过程管理。基本没有见到大阅读过程管理资料,大多是阅读工作布置的多,跟踪督查、落实的较少,阅读成效难以保证。

4.学校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开展大阅读工作的积极性。

下半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任务

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国家、市县有关阅读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导,以 “三项阅读常规”(每节课课前5分钟阅读交流、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1节双语阅读指导课)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阅读节”活动为载体,以“整本书阅读研究”为重点,将大阅读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科学有序、扎实有效扎实推进大阅读工作。

目标任务:

1.组织高中教师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使他们切实理解、把握有关阅读要求,增强教书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2.根据时令、节日、重大政治活动、学生身心特点,精心编排2018年秋学期阅读节活动方案;

3.搞好幼儿讲故事大赛、中小学生汉字大赛、学生语文课本朗读比赛、英语课本剧表演大赛等全县规模的竞赛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夯实阅读基础,提高阅读能力,推进课堂革命;

第11篇

一、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孤岛作为黄河尾闾的一颗明珠,历史文化不足百年,想要推动孤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一批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和基础,我们应该抓住国家文化复兴的时机,用宏伟的事业去凝聚人才,用良好的环境去感召人才,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人才。

二、课题背景

1、中国传统文化断层严重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出现低谷,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基本断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西方文化和日韩流行文化的迅速蔓延严重挤压着中华文化的生存空间。

2、孤岛历史文化时间较短

孤岛虽然有着“全国楹联名镇”“中国摄影家创作基地”等文化标签,也培养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书画家、摄影家、作家和文艺人才。但是目前孤岛文化人才数量和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事业的需求,尤其是对青年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还比较薄弱。

3、注汽大队开展文化人才培养的优势

2008年,注汽大队提出了“学习型大队”的创建目标,并进行了有益探索。大队依托孤岛文化体系建设,搭建了不少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并花大力气培养文化人才,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平台丰富。

三、主要做法

文化引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落地。注汽大队党委以建设“百年”文化人才队伍为目标,依托“与你同行”职工沙龙、“孤岛地区职工子女经典诵读”公益课堂等“学习”文化品牌,坚持实施“双一十百”文化工程,大队员工文化素质不断提升,队伍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实施“一十百”经典学习工程

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这句话道出了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一十百”经典学习工程,即员工自主选择一部经典,用十年时间诵读一百遍,并阅读与此经典相关的一百本书籍,做一百篇读书笔记或摘抄,员工通过熟读、研读经典,不断汲取文化精髓,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思想修养。

1、成立“爱智慧 传文明”文化社团

为增强团队学习意识和互动学习意识,搭建思想交流平台,营造学习研讨氛围,2015年大队依托“一十百”文化工程,成立了“爱智慧 传文明”群众性学习团体,旨在为有志于提高自我修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干部职工,搭建一个“读书、交流、思考、创造”的学习平台。我们每周开展一次文化讲堂,设置了说文解字、古诗吟诵、国学常识和分享读书感悟等多个环节,并邀请当地文化学者进行授课。为了便于大家交流,文化讲堂还开设了微信群和QQ群,做到活动天天有研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帮助干部职工科学掌握古文经典学习方法和吟诵技巧,深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制定“一十百”经典学习工程章程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选择,包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绝非读一遍两遍就能参透。然而“一十百”经典学习工程跨度时间长,完成难度大,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爱智慧、传文明”学习章程。章程对“一十百”文化工程进行了详细的诠释,提出了读书会名称、宗旨、命名寓意和读书会性质,活动内容和形式和时间也做了严格要求。章程还要求会员需参加与读书会有关的讨论和活动,对读书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提出建议,并享有读书会在读书方面提供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料。同时会员也要遵守读书会章程,维护读书会的声誉,按要求参加活动,按计划完成自己所参加的读书活动任务。 “一十百”读书计划于每年世界读书日固定举办读书活动,同时不定期开展其它相关的读书交流等活动,截止目前共有80余人参加读书计划,参加读书计划的干部职工通过两年慢慢积累的过程中,都感到自己在做人做事的观念、方式上有许多变化。

(二)丰富载体培养“百年”文化人才   

 1、职工沙龙营造群众文化基础

为了给职工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职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自觉意识和良好习惯,2011年在注汽大队党委的指引下,一个干部职工自由交流、互促成长、寻求归属的开放式论坛应运而生,经过7年发展最终定名为“与你同行”职工沙龙。沙龙每月一期,分为沙龙开场、来宾介绍、主题讲授、畅所欲言四个阶段,大家围绕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生活阅历和感触,以轻松愉悦的心态交流讨。沙龙“以想孤岛好为孤岛好”价值观为引导,相继推出“文化与文明”、“读书与人生”、“社会和谐、人生幸福”、“亲子教育”“建设文化孤岛”等系列话题,利用中国文化艺术的正向激励理念解读职工目前关心的热点问题。截止目前共开展了63期,吸引了热采及兄弟单位的职工2000余人次参加。

2、“经典诵读”打造文化人才队伍

2006年,注汽大队面向3-12岁孤岛地区职工子女开展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经过11年的摸索、提炼,目前该活动除每周六周日正常开课外,还不断延伸文化服务领域,创新开展古诗文吟诵会,国学夏令营,并组织优秀营员和家长参加槐花节汇演、消夏晚会、孤岛春晚等,成为孤岛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一是培养具有文化素养的下一代,诵读班通过古诗文吟诵、成语故事讲解、汉学礼仪普及、知行合一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孩子在最佳的年龄阶段接受中国源头文化的熏陶,提高孩子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使阅读经典成为孩子自然的生活状态,同时“小手拉大手”经典文化通过孩子也传入千家万户,促进家庭、社会和谐。二是不断提高经典诵读导师文化素养。为了给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在厂团委帮助下我们从全厂青年中公开选拔导读教师,精细挑选教材,并进行集中培训。每周四晚文化志愿者们都会聚在一起参加导读教师交流会,并定期组织教学心得笔记展评会。不少诵读导师还自费进行网络、外出进修。通过陪伴孩子学习,经典诵读导师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一支管理机制成熟、文化涵养高的人才队伍逐渐形成。

(三)发展延伸,构建“一十百”文化技能工程

“一十百”文化技能工程是在“一十百”经典学习工程基础上转型发展的,即员工自主选择一项文化技能,用十年时间,每年学习100个小时。

1、开展吟诵研习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2015年我们开展了第一期古诗文吟诵会,随后结合孤岛槐花节、经典诵读结业仪式共开展了七期。为了更好地掌握吟诵技能,我们改变经典诵读活动教学方法,由“小朋友跟我读”变为“小朋友跟我唱”,不断提高诵读导师吟诵水平,每周四依托“爱智慧传文明”文化讲堂,进行古诗文吟诵交流。孤岛槐花节期间,经典诵读班的吟诵展演为槐香阵阵的暮春时节带来了文化的气息,诵读导师和学院们优雅的身姿,婉转的唱腔感染了在场的每一名观众。

2、开展“翰墨飘香”书法研习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书法能够使人怡情气爽,修身养性。“翰墨飘香”书法研习活动每周一晚举行,日常练习以欧楷为主,活动中会不定时邀请中国书法家客座指导,每年“七一”组织一次书法习党章活动,春节组织一次写春联活动。通过两年半的运行,越来越多的干部职工加入到活动中,在提升书写水平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滋养,人文素养不断提高。2016年,我们邀请孤岛书法家为活动注汽一队书写基层家文化格言,并装裱上墙,基层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3、开展注汽文化艺术展

文化艺术展每年面向大队干部职工征集书画、诗歌、篆刻、摄影、征文等文化艺术作品,并装裱上墙,通过宣传栏、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展览。活动开展9年来共征集了1000余幅作品。通过这一平台,干部职工相互切磋、交流探讨,文化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三)成效

1.文化人才队伍不断扩大:该项目天天有研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吸引越来越多的员工参加进来。大队职工在管理局跳绳比赛,采油厂廉政艺术展、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庆七一合唱比赛、“聚焦创效益,点赞好青年”原创微电影展评等文体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表现出了新职工朝气蓬勃的工作活力,也展示出了大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员工思想觉悟不断提高:通过文化学习,引导干部职工培养成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开拓进取的优秀人才,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先后涌现了管理局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苗会清、管理局技能竞赛热注行业第一名崔晓娇、管理局十佳优秀志愿者刘珊珊、采油厂“练绝活创品牌”比赛第一名岳仁帅、于培杰等一批品质优秀、工作突出的干部职工。

第12篇

知识分享型沙龙

乐趣是沙龙的目标

大学时,甘蓝读的是英语专业,和大多数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一样,她始终将英语作为爱好。工作地点与住处都在天府新区的甘蓝平常对住得离市区太远倒没什么意见,可是她渐渐发现,交通不便阻止了她参加各种沙龙的脚步。

她也参加过几场与英语相关的沙龙:“感觉不好,气氛不热烈,话题也没重点,收费还挺贵的。”喜欢英语的甘蓝觉得英语这东西光学不练总有一天会荒废,既然没有合适的沙龙,那她打算自己做一个沙龙。第一次举办沙龙,是在甘蓝自己的家里,她在社交网站上了沙龙的相关讯息,几位陌生的网友报名表示要参加,加之几位甘蓝的朋友,就这样“凑”起了第一场英语沙龙。

第一场沙龙结束后,甘蓝有了想把沙龙弄得更正式一点的想法。四处打听,她终于找到了“我在英语角认识的朋友kevin的IBM的朋友lily的做建筑的朋友丁柳的做红酒的朋友席勇”,席勇表示很乐意把自己做生意的场地借给甘蓝做沙龙。“现在来参加沙龙的人一半是我邀请的,一半比较随机,比如网友。但我希望当沙龙有一定的固定参加人群的时候,我能了解到大家不同的偏好,比如有些喜欢哲学,有些喜欢漫画,然后能够跟一些机构合作,邀请到各领域里的专家,然后参加的人也是各行各业的,就会有不同的思想碰撞,中外的观点都都。这样我就不会每次都主持,更多是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第二场沙龙很成功,来的人明显比第一次参加沙龙时放松很多。来的人当中有几位外国朋友,其中一个还带来了印度笛子,他现场演奏了一段,大家都很惊讶。

既然沙龙以英语交流为主题,那么甘蓝给沙龙参加者定下的基本要求是能听懂英文以及喜欢说英文,这样即使英语说得不好,旁人也会慢慢等他把话说完。为了让每个来的人都有融入感,本性羞涩的甘蓝硬着头皮充当主持人,“总不能让参加的人觉得自己被冷落吧?”甘蓝说,“我理想中的沙龙中不应该有打酱油的人。”

沙龙举办之初,甘蓝会收每个人10块钱,这和许多打着沙龙的旗号收茶水费的咖啡厅比起来,10块钱算是很少了。这些块钱,甘蓝收来作为每次活动上咖啡、柠檬水等饮料的费用,每次没用完的,存起来留给下一次沙龙,或者用以组织户外活动。

目前,甘蓝最多能同时接待20个人,“我觉得把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最好,最合适的人数在7个到15个之间,这样,大家说话的时间比倾听的时间就会多很多,这才是有趣的沙龙应有的做法。”

主题沙龙

细节控是沙龙之王

受访者:潘黎冰(职业策展人、专栏作家)

早在1998年成都著名女诗人翟永明就在玉林西路开了一间叫白夜的酒吧。既然是文化界人士开的酒吧自然少不了文化味,在这间小小的酒吧里成功举办过一系列的诗歌和艺术活动,在翟永明十年的苦心经营下,白夜已经成为文化人、文学爱好者和艺术家的聚会首选地,而它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更使这间酒吧成为成都著名的文化沙龙聚集地。十年来,苏童、毕飞宇、贾樟柯等众多文化名人都是白夜的座上客,白夜也因此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诗歌沙龙、艺术沙龙,成为成都的文化地标之一。2008年白夜搬迁到了宽窄巷子,翟永明如今在北京长期定居了,但文化沙龙却依旧延续了下来,这里照常是诗歌与艺术的活动场地,这就是白夜的特色。现今在白夜举办的一系列沙龙活动都是由潘黎冰一手操办的。

潘黎冰作为职业策展人在2005年首次筹划了玛格南图片成都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新闻摄影师的独立组织。2005年他们来到中国原本只打算在北京、上海办展,但潘黎冰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她通过朋友介绍把这个世界级的顶尖摄影展带到了成都。当时总共有60多名玛格南世界顶级摄影师和他们的一百多幅作品展出,上百名摄影爱好者到现场观摩,那是她第一次做大型的沙龙展办得非常成功。

如今的她选择在白夜举办各种沙龙活动,如每月固定的读书会和观影会都是非营利性质的,并免费为观众提供柠檬水。读书会邀请过岱峻、洁尘、翟永明、严歌苓等参加。观影会则是介绍新新独立导演和他们的作品,她说:“因为现在中国有很多独立导演和独立电影是进不了院线的,2007年我集中采访过中国的独立电影导演,和他们比较熟,再加上有白夜这个场地,翟永明早年也做过这样的活动,就想把这样的形式延续下来。”对潘黎冰来说做沙龙活动是在了解别人,而诗歌是心灵语言的自我表达,所以白夜的诗歌沙龙也是办得最出彩的。

潘黎冰说:“从做一个沙龙活动开始就需要把各个环节都考虑到。比如做中外诗人沙龙,要先想到如何跟他们联系,定什么样的主题,确定诗人发诗歌过来再把诗歌做成PPT刻成碟子找好翻译,甚至要需要预定机票。到了这里诗人的吃、住、行包括活动的各个环节,从主持到邀请嘉宾到观众互动,甚至到名牌制作等都需要一一考虑好。”还好潘黎冰是个细节控。

诗歌沙龙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大型的沙龙活动了。2010年《南方都市报》的华语传媒文学奖,潘黎冰把这个奖拿到成都来做,那一年包括年度作家在内有一百多人参加,整个前期潘黎冰去实地考察就有两三趟。因为要带这些人参观都江堰、安仁古镇、平乐古镇再到成都三岔湖颁奖最后回到成都。潘黎冰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最重要。先是实地考察路上的行程、用车、吃、住,然后参观活动项目、媒体联系等等。后期包括每个人的分工,为嘉宾做的名牌、证件、奖杯、入场的音乐配乐(每个作家颁奖时配不同的音乐),还有颁奖人的颁奖词要预先打印出来,中间穿插诗歌朗诵,过程真的是非常庞大。”

做沙龙虽然很繁琐但另一方面收获也很多,一个沙龙的举办带来的不仅有成就感也有压力。成就感是可以把好的东西给大家分享而压力则来自于一个好沙龙作为主办人并不能有太多我的东西,主持人只是一个载体,把自己摆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引导大家自由交流,这才真正表达了沙龙的自由表达拒绝灌输的原则。潘黎冰说,她心目中好的沙龙是先有一个好的环境,然后自己邀请来的嘉宾和听众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嘉宾能够把他擅长的研究比较深入的东西讲得很好,和大家分享。

社交沙龙

追求心灵之安的雅集

受访人:周晓铭成部锦上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