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考试成绩总结

数学考试成绩总结

时间:2022-04-02 05:1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考试成绩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考试成绩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考试

在各高职院校的考试中,高等数学是一向重要的测试,其结果可以测试应试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情况和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并且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考试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也一定要适应"知识型考核"过渡到"能力型考核",最终达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从这一方面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方式要多样化的高等数学考核,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全面考察。结合笔者多年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对数学考试方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笔者总结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成绩考核以平时成绩、总结论文和建模论文、期末考试这三个方面为主。

一、平时成绩

在我国绝大部分学校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只有期末考试,虽说也基于平时成绩,但平时成绩的好坏只是一个形式而以,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期末考试成绩才是唯一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以期末考试终结式考核模式其实起不到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有不少学生在快要期末考试前就套题目,用以前的考试试卷凑起来,进行猜题押题。最后考试成绩公布,对大多数学生考试不及格的情况,老师也是相当无奈,只能通过各种方法加分从而提高及格率。这就造成学生,走捷径,急功近利,平时不用心学习的现状。这种一锤定音的终结式考核模式中平时成绩没有起到作用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高等数学的考核中一定少不了平时成绩,并且一定要保证平时成绩能过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作用。以下几个方面是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

1、对平时的作业评价的重视

高校的高等数学的分类为基础课程,比较多的班级上课,每一个教师带比较多班级,如果因为这样就不重视对平时作业的考核评价,将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于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风气来说,平时作业对学习效果的好坏的密切相关性较高。要怎么来平衡老师没有时间和要批改作业的矛盾呢?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要求课代表收集作业,在作业本编号码,督促所有学生交作业。老师随机挑选一部分作业批改,对作业情况及时反馈,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较差的等级评价,并且在作业后面用上激励性的评语。直接在平时成绩记分册上记录学生作业完成和交作业的等级情况。

2、运用面试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与老师有单独面谈的机会,对学生采取面对面的考试,能够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真实情况,能激励学生学习。老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点名叫学生面试。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计算量较小的题目,或者找某章的某一节的其中几个概念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情况等等。

3、重视期中考试

有一点对于高职学生特别重要,就是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弱化结果,因为他们自学能力不高,一个学期下来,即使考前压力好大,他们可能考试的时候还是考不出好成绩。通过期中考试老师能够及时从中发现学习差的和学习好的同学,鼓励学习差的同学向学习好的同学看齐。因为好的学习评价,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而不好的学习评价也会促进学生尽早改变学习态度,努力赶上。但是此时方法实施起来存在一些障碍:因为高等数学期中考试涉及到比较多的班级,不可能统一组织,只能随堂考试。又因高等数学大多数是大班课,学生人数相对较多,这就导致考试过程中,有些同学无所谓的态度,甚至等着抄袭他人的成果,这也就使考试纪律难维持,考试的作用打了不少折扣。这就要求期中考试做适当改革,可以采用抽查、抽考的形式等等。总之期中考试肯定要考,但是考试次数尽可能的少。

二归纳论文和建模论文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高素质型人才,学生通过学校三年的专业学习一定要掌握高强的应用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我们通过每章写总结性论文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每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了。其次教学的重点不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在于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的思维方式,是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过应用于实际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应该结合各章节内容都要选取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且编写部分和所学内容密切相关,需要查阅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才能完成的实际应用性的题目,让学生随机组合六个人一组,在七到十五天内,按照要求规范书写论文。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三、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要做到公平公正,因为期末考试是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试卷的命题不但要起到评价甄别的作用,而且要起到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和激励作用,所有在期末考试内容上要下一番苦功。

1、适当增加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方面的试题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试要尽可能考到《高等数学》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考试试卷一定要有基本概念,因为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和核心,这类题目有小量的运算题,主要以填空和选择体的形式出现,学生只要对概念的理解透彻就容易回答。

2、重计算技巧和方法

计算题总是在数学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计算机代替认得计算内容越来越多,因此考试中的计算题不应以不常用的解答技巧来提高试题的难度,应该以基本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为主。

3、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用,

高职高等数学的考试内容既要重理论又要重实际,考试内容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等数学考试的题目中应用题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受考试时间的限制,试题只能是一些简单的应用,计算量也较小。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成绩考核必须通过考试才能体现出来,但高职高等数学的考试形式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所以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老师,要多方面的结合社会实际,根据发展需要及时调整高等数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使其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只有这样,高等数学的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 考试模式 改革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教界的共识。新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建立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考试的意义,对考试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本文就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现状与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数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与人类文明、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一直在文化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数学训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是其他训练难以替代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着眼点、处理问题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这些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较高的数学修养,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对科技工作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无论对各行业的工作人员还是政府公务员,都是十分有益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更是无处不在。各个领域中许多研究对象的数量化趋势愈发加强,数学结构的联系愈发重要,再加上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我们一个现实的启示:每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现代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因此,数学教育对所有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都必不可少。

(二)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高职数学课程的设置沿袭普通高教数学课程的模式,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如《经济数学》课程的数学理论较深,在旅游、经贸、商务等专业中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渗透力度浅,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况且高职学生的生源较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差,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数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有些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干脆不设置数学课,或数学课作为选修课,这对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提高极为不利。陈旧的数学考试模式能制约教学模式的改革,影响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改革数学考试模式,转变数学学习评价标准,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考试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较,现阶段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考试功能异化

目前数学考试与其他学科一样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其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只重分数的多少,这样只能使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师生教学仅为考试服务,考试就意味着课程的终结。这种考试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质,甚至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使学生的这一方面能力片面膨胀,其他素质缺失。

(二)考试内容不合理

数学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高职教学特点来讲,数学的应用性内容欠缺,数学理论性要求偏高,过多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用数学,教学的结果仍是以知识传播作为人才培养的途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

(三)考试方式单一

数学考试模式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完成。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很多学生采取搞题海战术的方法应付,忽视了掌握数学学科的思维素质。

(四)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高职数学的考试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层次的复杂,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效果不理想,造成数学成绩不合格率在文化基础课中占领先地位。2004学年,我对所在学院招收的高职新生第一学期《高等数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了统计,结果90~100分占3.8%,80~89分占10.1%,70~79分占20.5%,60~69分占28.9%,60分以下占36.7%。学生在消极和被动中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数学教学要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数学考试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考试模式作了摸索,取得一定效果。

转贴于 (一)引用“一页开卷”模式

近年来,一些高校试行了“一页开卷”考试模式。该考试模式在北美一些国家较为流行,所谓“一页开卷”是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在这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典型例题解法,要求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时,这张纸连同考卷一起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也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学生认为,这种考试办法,至少减轻了许多心理压力,不用再死记硬背那些数学公式(如积分、微分、导数公式等),学生在总结这张纸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同时也承认,单靠一张纸上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考试的,尤其对数学学科来说,思维素质是最重要的。

(二)学生出试卷模式

学生惧怕考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对考试的畏难情绪缘于试卷的“神秘”度,正是这种对试卷的神秘度引发了心理压力。学生自己出试卷的模式完全减轻了学生的这种心理负担,激发了考试的兴趣与复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做法是:

(1)教师宣布学生出题的考试模式,学生的兴奋度即刻替代了考试的紧张感。

(2)每个学生必须出一份试卷,并做好标准答案交于老师。这一过程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功效,为了能出好卷,并提供正确答案,不得不把知识吃透。

(3)考试试卷的题目将在全班学生试卷中抽取,向学生承诺试卷的全部内容是班内学生试卷的原题,但被抽到学生的题目最多一题。

(4)考试评分30%以学生本人试卷的质量计,70%以统一试卷考试成绩计。

这种考试模式提倡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并增加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考试结果与没采用这一模式的前一单元比,平均分提高了8.46分,合格率提高了6.7%。

(三)课程形成性考核与论文相结合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培养学生学会认知( 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 ),学会合作(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生存( learning to be )”。我们在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应该且必须贯彻实施。数学教学如何应用于社会经济建设,是评价数学教学的标准,所以高职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即考试模式,应该与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相挂钩,以下是“30%课堂教学+70%知识应用能力”的考试模式。

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考核。把学生的听课出勤率,上课提问、回答,作业完成情况形成考核内容之一,占数学成绩的30%。

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或小于3人合作,走向企事业单位完成所学知识应用的调查报告、论文或企业生产方案论证报告,在寒假完成,上交后作独立论文答辩,以查验合作组成员参与投入度与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经济数学》课程,在课堂学会基本数学方法后,教师要求学生就如何利用极限、导数、微积分知识进行对利率问题、投资问题、经济优化问题、产品成本与利润边际问题、市场销售策划等方面的调查报告或论文,并要求必须有数据与事例分析,防止纯理论抄袭。论文的质量与答辩情况占数学成绩的70%。

这种考试模式,开始阶段学生非常赞同,因为在表面上取消了坐下来考试这一关,随着过程实施的体验,学生中会出现畏难情绪,有些学生不知如何迈开第一步,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与同学的相互交流合作下,他们逐步学会了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1%的学生能较优秀完成,且对金融类业务已较为熟悉;56%的学生能基本通过论文答辩,已对经济数学知识基本掌握;33%的学生的论文质量与答辩情况不是很理想,其原因有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够深透,知识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的缺乏,也有12年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惯性。

然而,这一模式不同程度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调查、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由单纯考核课程的知识转变为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四、考试模式改革引发的思考

考试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就考试模式本身进行改革,相关的系统原封不动,改革必然失败,所以,确立新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推进考试方法的改革,完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的关键和保证。因此,考试模式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考核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50-0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是评价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数学考试方式的改变势必推动教学改革。

一、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分析

虽然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时间短,还有许多制度沿用的是传统的大专教育模式,考试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

1.考核方式单调。在考核方式上仍沿用了原来的大专教育时候的模式,基本上是以笔试为主,形式上就是在统一的时间内,以闭卷的形式进行。题目一般在22~25个之间,类型主要是填空、选择和综合计算题。考试内容基本上是老师讲什么,就考什么,题目也只是课本上例题或课后作业的原题或是翻版。这样就导致学生被动的学,老师被动的教。

2.考试成绩评定上也基本上是以期末一次考试为准。期末考试成绩在计量上是以平时成绩(30%)加期末考试成绩(70%)不评定的,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作业成绩,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一般都是大班上课,出勤率的统计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同时作业作为考核成绩的方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学生最后的考核成绩基本上还是以期末卷面成绩来“一锤定音”。

3.在现有的考试方式下,学生的成绩不理想。高等数学课程是大一新生最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然而,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不会自己学习,考试不出成绩,对今后的大学学习势必造成不好的影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愿意学,老师被动的教。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下个学期开学后补考,补考及格率更是不尽人意,给学生造成很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今后的学习。

4.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仅仅把考试作为学生能否拿到学分、奖学金、毕业证和学位的依据。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是把考试当作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考完试,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就结束了。在考试结束后,学生也是如释重负,对数学的思想、基本方法和数学精神也就都忘的差不多了。造成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重视考试内容的记忆,而缺乏深刻的理解。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造成能力低下,在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中感觉底气不足。

二、高等数学考核方式的创新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确定为: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型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不仅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高等数学的教学,笔者试图从高等数学的考试角度来重新审视高等数学的教学。

1.从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习过程。首先,我国的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老师领着学,家长督促着学,学生自学能力差,这就造成了大学新生首先是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其次,高职高专学生一般基础比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第三,高等数学课程理论性强,学生感觉不好接触,所以只简单地采用期末一次考试的方法不再适用他们。为了改变现状,尤其应该加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改变学习习惯。(1)对一个班级进行分组,组成学习小组,主要是按照高考数学成绩和入学后的数学摸底成绩分组,小组成员优劣搭配,并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相互帮助。老师在讲授一课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然后由各小组推举成员进行讲解。比如,在讲授完一元微积分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微分与积分的联系和区别,由学生自己总结极限的求法,然后计入小组成绩。(2)小组共同完成作业,由小组成员互相批改对方作业,由组长总结作业中的问题,上课时推举一名同学总结点评,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同时给该组成员的平时成绩适当加分。(3)在每章讲授完成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相关的小论文或者是相关的数学故事,也就是加入了数学史的东西,把数学文化的内容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入其中,引起学生的兴趣。(4)在每章结束后,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对该章给出考试题目,也就是换位思考。通过看学生给出的题目,一是可以了解学生对该章的重点、难点的把握程度,二是可以看出学生对该章的题目分布掌握情况,三是老师可以取长补短,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2.期末实行教考分离,开卷考试。在考试前,老师精心准备试题库,同时允许学生把所有的公式汇总起来,打印在A4纸上,代入考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的背诵公式,增加理解,先从心理上减轻负担。同时在考试内容上,要突出“实用”、“应用”等特点,重实际、轻理论,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专业联系。

3.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入数学建模内容。要求学生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课,自己举例,能够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并以数学小论文的形式上交,记录在平时成绩之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不是数学知识的本身,而是在于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够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去。

4.在考试成绩的记录上,提高平时成绩的分量。根据学生的表现,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在50%左右,期末笔试成绩也在50%左右。

尽管提出了创新的模式,但是在实行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课程一般是大班上课的模式,这必然给分组造成一定的困难,即使分组成功也可能会给一些学生造成“寻租现象”,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考试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厂,所以高等数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王志瑛.高职考试方法要服从高职目标[J].考试周刊,2007,(19).

第4篇

也许成功太宠爱我了,每次数学考试成绩总在90分以上,这使得我变得十分骄傲自满,一次次在自我满足中陶醉。然而,上帝却不会每次都给我成功,一次数学小测验彻底打破了我自以为简单但实际却复杂得多的考题的自信。

在过去,我视考试如拈花般轻松,但如今,还在作黄粱美梦的我不得不被残酷的现实拉回到起跑线上。一个让我想都不敢想的分数活生生地写在数学试卷上,我不相信,揉一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但却真是六十七分。一瞬间,泪水如钱塘江的潮水一涌而出,势不可挡,揩了又流,流了又揩。六十七分,我从未考过这么低的分数,唉!可怎么对得起父母和老师那期待的目光哟,我的天!

拿了试卷,回到家里,父母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我无言以对,因为我*砸了,输了。输就输在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考试很轻松;输就输在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自己很聪明;输就输在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自己肯定能考上九十分的侥幸心理!

总结教训,四个字:骄傲自满!这四个字如毒蛇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成绩一落千丈。我决心赶走它们,脚踏实地才是我新的格言,谦虚谨慎才应当是我的座右铭!

“别灰心,儿子!失败乃成功之母,大丈夫何惧一次小小的失败!”老爸一本正经地拍着我的肩膀,鼓励我说。

对,我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丧失了信心,迷失了自我。我要站起来,奋起直追,追求我的梦。因为凡事不可能次次都成功,我要学会在失败中体会,在成功中明白。只有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地一次次站起,才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5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职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面对目前职校学生数学普遍不好的情况,数学教师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探索教改方案。笔者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教学经验,参考大量的成功案例,对职校数学课改提出几点想法:在传统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以激发学生兴趣;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方式,适应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素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提供学习专业技能所必须的基础知识,比如获取和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同时可以增强基本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提升个人品质等。但从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些学生由于长期不受重视,对学习缺乏热情,甚至讨厌数学,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数学无用”,没有必要多学。面对这样的困境,有些教师删减内容,期望以此来摆脱窘境。但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演算规则和变换技巧,也不单纯是“思维的体操”,它的实质内容是让人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被删减了又如何来体现?甚至还有些学校开始缩减课时,而这同发达国家的做法刚好相反。

数学教育有三大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大目标都强调数学必须以人为本,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我想无论我们如何改革,这三大目标都不会改变。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盲目追求合格率,而置学生的后继发展于不顾。那么如何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又怎样让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我想,这是我们职业学校的数学老师真正需要思考的。经过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我对课程改革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数学课程过分强调公式、定理的运用,盲目追求演算的技巧。我认为如果在传统的数学课程中适当加入数学史的讲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讲数列时把高斯小时候计算1 到100 的自然数的加法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的情绪很高,且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掌握也较好。在讲解二项式公式时,说到“杨辉三角”,可简单介绍我国数学的发展以及国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历史,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它的发展,引导学生探索这个问题。在讲复数时可先对实数进行总结,告诉学生数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发现了诸如三只羊, 三条鱼, 三棵树等在量上的共同特征后得出的。例如把一个苹果分成几瓣等抽象正分数的概念, 到为了表示没有而出现零,为表示相反意义而引入负数,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以及到由求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而发现无理数,到最后实数的建立。通过数学史的讲解,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能力和对数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当然,渗透数学史教育并不是单纯以历史为目的,而是为了促进数学教学,不可“喧宾夺主”,更不可以“张冠李戴”,要与联系最密切的部分结合。

二、加强数学应用意识,适应就业需求

目前学校的数学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脱离实际,如何把数学与他们所学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到真正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以,我认为在平时教学中要多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采用应用型的教学方法,列举数学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例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把专业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归纳出数学方法,用数学方法解决专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数学建模的某些功能是单纯的课堂授课无法替代的。从数学建模的过程来看,数学建模就是一个应用数学知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并用之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撇开非本质的属性,更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对实际问题进行猜想、简化假设,从而抽象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且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设计和构建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对模型求解、检验、作答,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系列过程是通过学生的分析、操作、实验或试验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状态,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建构过程,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和用的统一。数学建模具有联系实际领域宽广、实际案例丰富的特点。实际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而要将这些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对于原本基础就差的学生而言,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合适的度,先选择简单的,容易上手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往往会忘记数学本身的枯燥,从而避免学生主观上的厌学现象的产生,再指导下一步完成建模的各个步骤,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到最后的模型评价应用,能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可以说,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能力的途径之一,如果能在职业教育中合理运用,一定能推动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适应实际教学情况

长期以来,数学考试都是采用限时闭卷笔试的形式,且几乎是一次考试决定学期成绩,这使得原本基础欠佳的职业学校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易产生大面积“红灯”现象,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消极,更缺乏信心。既然职业学校数学的教学目的不是选拔数学人才,而是让学生掌握数学中包含的思想方法及在各专业中的应用,那么完全可以采取多方位全面评价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了适应加强学生数学素质、能力考核的要求,配合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考虑到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参照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方式,对数学的考核方法进行探索。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20%),包括作业、提出问题、上课发言、数学平时测验成绩等;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30%),这部分考核可以以数学建模的形式进行,分组合作完成,每组三到四人,教师事先设计好若干题目并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学生从中选择其一,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给出可行性建议,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三是闭卷考试成绩(50%),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按传统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或是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时间为120分钟,分上下两场,上半场为闭卷考,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计算能力。下半场为开卷考试,要求学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考查实际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又可以改变考试成绩表上一片“红灯”和不及格率逐年增加的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恐惧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作用 构建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从生活化场景着手,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生动化教学场景,为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创造良好氛围。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转变,形成了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结构,从本质上改善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益,为新时期小学数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生活情境能够真实、直观地反映抽象的小学数学知识,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小学数学知识,了解小学数学文化内容,从小学数学根源着手,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将生活与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数学氛围。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启迪。生活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生动的知识内容,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简单化、系统化,这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生活情境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简单化,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锻炼自身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水平。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能力进行注重,要把握好生活化教学,从生活化教学着手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生活场景可以从生活化内容出发,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在一起,从生活中理解数学内容,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难度。与此同时,该场景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更真实、更直接地感受数学知识,对其进行运用,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基于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可以明显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益,改善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生活情境,要对各方面生活情境进行合理选取,形成系统化数学知识内容,从而实现教学体系的全面深化。

2.1 注重生活情境的生活性

生活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对生活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要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能够紧贴生活,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关键。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够让学生数学能力得以提升。教师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合理筛选,创设能够与生活问题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数学知识、了解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的运用。笔者在平均数教学的过程中就从学生生活费出发,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笔者询问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并对学生数学考试成绩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72分。笔者告诉学生我们班的平均分为72分,让学生将平均分与自己的分数进行对比,提升了学生对平均分的认知。在学生理解平均分概念后让学生对平均数在日常的使用意义进行探讨,学生认为平均数可以利用在班级成绩对比、全国身高标准、全国体重标准等结果中,学生对平均数的掌握大幅提升。

2.2 注重生活情境的启发性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把握生活情境的启发性,要确保情境与知识、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深刻的启发。教师要选取丰富的教学场景,对数学知识内容、知识体系等进行拓展,确保生活情境能够简单、易于接受且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这样生活情境的作用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小学数学教学效益才能够全面改善。笔者在一位数加减法教学的过程中就从超市买东西的生活场景出发,将加减法教学与生活情境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笔者在课堂中询问学生:“你们都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学生大部分回答买过。笔者在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那假设现在老师要去超市买3元的苹果,老师给了收银员10元,那么收银员应该找给老师多少元呢?”,下面立刻有学生回答7元。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对的,就是7元,这其实是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10-3=?小朋友们理解了吗?”在这种生活情境教学下,学生很容易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起到了非常好的启迪作用。

2.3 注重生活情境的拔高

小学数学教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是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高度提炼和升华。在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进行选取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生活情境进行拔高,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全方位筛选,形成层次化、阶段化情境体系,从而加深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教师要在原有的数学知识内容上挖掘新的生活情境,确保上述生活情境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将其他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板块,让学生在该情境中达到其他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从而全面改善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笔者在多位数加法教学过程中(如160-99)就在原有买东西情境上对付整找零现象进行运用,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付整找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该生活情境分析160-99=160-100+1的意义。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对一位数数学加减法知识进行复习,又对多位数数学加减法知识进行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全面拔高。

3 总结

生活情境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益,对学生知识的改善和能力的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合理运用,对生活情境体系进行合理完善和细化,从而形成层次化教学内容,将生活情境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面深化。

参考文献:

[1] 当周措.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 赤子(中旬),2014,12:183.

[2] 孙红英. 小学数学实效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考试周刊,2011,92:73-74.

第7篇

【摘 要】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等等问题。如何在高考中取胜,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数学作为科学之母,高考的成败显得尤为重要。数学的发挥好坏会影响考生的心情,对后面的考试的学科也有影响,从而影响整个高考成绩。本文就如何在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中增分谈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二轮复习 增分

高考复习到了最后的三四个月的阶段,就进入了二轮复习,要解决的是如何巩固已有的复习成果,并趋于完善,使自己在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上更适合新高考的要求。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后阶段的复习策略以及应试策略。高考所剩的时间不多了,面对茫茫题海,许多学生难免心慌意乱,甚至焦虑。那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本人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经验,谈后期复习中的一点增分策略。

一、二轮复习中对于数学学科知识层面的复习要有效

相对高考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命题考查异常全面,必修部分所学的章节几乎都会在试题中得到体现,高考数学试题对重点章节的考查又异常偏重,从不回避。所以对重点章节的复习,一定要突出主干知识。重要知识点要一一落实解决。比如立体几何中,对理科数学的二面角的考察是必然的。学生常见错误是只算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而不去观察,到底与二面的夹角是相等还是互补。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通过多次练习,强化学生记忆才能真正落实到位。高考越来越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就是平时训练时所说的通法。以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命制的试题,其考查分值就可撑起整个数学考试满分的半壁江山。在二轮复习中,主要对知识做到查漏补缺。我的措施是,一周做两至三套综合题,主要统计学生的易错点,针对学生共性存在的知识点,下来备课去找相关题型,组织小的专项讲解课。比如对于导数大题,含参数的单调性的讨论的题目,出现频率极高,学生出错也较多,主要有:考虑不全面,讨论的范围不准等等一系列问题。于是我专门备了一节针对性的小专题的课,并指导学生建立起答此类题的模式:第一步,求定义域,第二步,求导函数,第三步,求导函数的零点,第四步,讨论零点与定义域的位置关系,达到分类准确的目的。第五步,在参数每个范围下,写出单调区间。这样学生对一类题型就有了较好的把握,这样对知识的复习就更加有效果。除了小专题外,还要针对六道大题,进行专题的复习,并结合综合试卷交叉进行,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在二轮复习中,对综合试卷的讲评,要注意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会反思总结一些基本题型。

二、高考备考:数学题求准不求难

许多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有一个误区,以为基础比较好,就不用再做基础题,于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做难题上面,效果也不见得好。六道大题中,前四道大题分数经常并不见得都把分数拿全了,而前四大题做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总分数的高低,所以考生在二轮后期以及最后阶段最好不要再去大量做题,也不要再去寻找一些难题或新的题型去做。高考已经进入二轮的复习阶段,很多学生并不能把自己应有的水平在考试中完全发挥得出来。学生总会有考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已经掌握,但还是作错的情况。因此要求学生应时常自我总结、回顾已经复习过的知识点,并不断强化,把这种会做但做不对的遗憾减少到最低,把有把握的题做对,保证做一道对一道,这样考试成绩就有可能提高。经常会有一些学生认为,一些很难的题目自己都能答对,那么高考时一定没问题。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在数学竞赛中成绩很好的同学在高考中往往并不是成绩最好的。高考是面向所有考生的考试,考试会考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如果考生一味去追求难题,并在这方面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在一些小题上出问题。能在高考中完全答完数学试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因此考生应该学会放弃,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会的题都答完、答对,那么考试就是成功的。

三、规范学生学习习惯,适当总结答题模式

几乎在每次数学考试中,都有因马虎,丢三落四等原因而导致数学成绩丢掉本不该丢掉的分值。这样的问题确实让学生犯难。我认为,这是一种是否严谨的习惯的问题,只能靠平时的训练中加强注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及早的加以注意:一是要学生养成认真练习的习惯,每周的定时练习,一定叮嘱学生要重视,主要重视练速度、练准确、练规范,练答题规范.二是要培养学生认真归纳总结、反思。具体就是学生出错的典型题目要有一个纠错的过程,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记录下来。三是培养学生高效听课、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高效听课就是课堂上使自己的思维处于非常积极的状态,主动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才能收获该收获的东西,才能在各种解题方法中选取其中简洁的思维路径,取得问题的最佳解法。四是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一遍算对"的良好运算习惯。除此以外,还要学生总结六道大题的答题模式和得分点的书写,力争多得一分是一分,达到增分的目的。

四、数学的考试时间要科学规划,二轮复习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指导

数学做题要"先易后难",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什么样的题目是容易的,什么样的是难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是很难把握的。所以一般小题2-3分钟一题,大题一般8-10分钟一题,把握住这个做题原则,将试题从头到尾一遍做到最后。结束之后,如果之前答题较为顺利,剩余时间较多的话,再仔细分析那些没有做出来的题目的题意,准备充分后再开始解答。因为这些试题一般是最具选拔性的试题,所以一般避免不了有若干复杂计算,考生对此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如若思路清晰切忌半途而废。如果之前题目完成后已无充足时间,考生也不要对这些试题轻言放弃,因为这种试题的第一问以及分类讨论情形中的特殊情形一般都较容易获得分值。也就是能多得一分,就多得一分,要有这个意识!三四月恰是二轮复习关键时候,学生每天除了做题还是做题,学生在这个阶段难免会出现烦躁的情绪,面对综合试题的到来,各种大小考试的压力,紧张情绪会弥漫着整个班级。因此,老师这个时候要激励学生要有斗志,每天寻找一些兴奋点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高考充满希望。对于情绪低落的学生,一定要单独谈话,觉得老师很关注他。那么学生都心情舒畅的投入学习,不增分也难。

第8篇

关键词:私立中学;高一;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公办高中因招生名额有限,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需求,不少私立中学应运而生。笔者执教的一所私立高中,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所招生源多来自农村学校,中考成绩在全县中游水平,生源质量与公办高中差距进一步拉大。低分学生的大幅增长,也使数学总体成绩不容乐观,很多高一学生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根据我校2012级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统计显示,高一4个班220名学生,在此次考试中不及格的人数竟占■。数学成绩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成绩,制约着学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学生素质差异

(一)学习被动

经问卷调查,本县城区有75.3%的公办高中高一学生在双休及节假日经常安排时间复习功课,而85.5%的私立高中高一学生,除了教师指定的作业外,极少主动地学习,对作业也是疲于应付。

(二)对数学缺乏兴趣

多数私立高一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太抽象,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发呆走神或小动作不断,对数学有抵触情绪,放任自己开小差。

(三)对数学焦虑程度很高

不少私立高一学生在数学课堂听不懂、作业做不出、计算出现错误、证明遇到阻力或考试成绩不良时,就马上表现出焦躁不安,冲动忧郁的情绪。

(四)学习方法衔接不当

许多私立高一学生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学习上不定计划,课前不预习,坐等上课,盲目跟随教师机械运转,没有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五)忽视基础训练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只是知道大概怎么做,而没去认真演算书写,到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三、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1.数学基础较差。数学知识有它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初中数学基础不扎实,升入高中后必然会直接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形成新旧知识的断链。

2.自卑心理。不少学生在初中因学习方法不当或主观努力不够,数学考试屡考屡败,经常被笑话和轻视。日积月累,学生就丧失了学习自信,形成严重的颓废自卑心理。

3.学习方法失当。很多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养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他们上课认真,但缺乏积极思维,科学安排时间、自学能力明显不足。而高中数学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每节课的容量都较大,学生如果不能深入体会思想方法,抓住重点难点,有效地进行课后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普遍。

4.缺乏恒心。有的学生尽管知道学习数学应当勤奋,但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面对众多困难,无法持之以恒。

(二)外部原因

1.教材原因。(1)教材大纲要求高。我国现有基础教育的一大弊病就是教学要求偏难、偏深、偏高。数学教学内容常超阶段,超大纲,难点难题多,大多数私立高一学生能力不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初中教材偏重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而高一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3)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差别大。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表达。而高一数学立刻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难以理解,觉得似乎很“玄”。(4)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急剧增加了。高一数学每节课涵盖的知识量大幅增加,而辅助练习的课时却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难以适应。

2.环境原因。(1)外面世界的诱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总是试图探个究竟,他们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受众多不利因素干扰。由于年龄、心理的不成熟,网吧、游戏等的吸引力常常超过他们的自我控制力,不少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2)家庭教育因素。不少学生家长长期在外经商打工,或因自身教育水平不够,与子女缺少沟通,对子女的学习放任自流。更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是子女和教师的事,自己当起甩手掌柜。家长自身思想的偏差,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子女的学习。

3.教师因素。教师创新意识不够,教案老化不够新颖,课堂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讲解―接受”模式,大容量,满堂灌,课堂教学效果差。教学方法上,不少教师刚带完高三,对新生群体消化知识能力了解不够,往往习惯性地用高三复习时的难度来指导高一教学。教学方法上提升太过突兀,缺乏平稳过渡,很多学生适应不了新的教学方法。此外,不少新聘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容易忽视学生群体差异,将他们与质优生同等对待,缺乏分层次的教学方式。

四、改进对策

如何从私立高一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生施策,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潜力,努力达到公立学生水准,甚至成为数学优质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在开学初提问题,要注意循序渐进,把握好梯度。章节考试可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能取得好成绩,转变数学难学的思想定势,对差生不抛弃、不放弃,要让学生感受到“我能行”,心中有成就感。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要先耐心地帮他们找准症结,分析原因,再布置类似的习题,以熟练解题技能,增强学生自信。

(二)多样的授课计划

高中教师应结合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教师还应不断探索教授的新方法,因为同样上一节课,今年的方法对路,但未必适合下年新生,适合甲班,不一定适合乙班。教师还要因生施策,对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要有差异化的教法,分层次区别对待。

(三)科学安排教学进度

高一刚开始,教师要放慢教学进度,教学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减少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障碍,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四)改进课堂教学

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以学定教。突破传统静态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互动,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越是学困生越要让他们做,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课堂中,教师应更多地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强大的的综合处理功能制作教学课件,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耳目一新,焕发课堂的生机活力。

(五)改进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在初中学数学就是用题海战术。升入高中还想“故伎重演”,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往往花费了很多时间,做了大量的题目,成绩就是上不去。不可否认,做题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如果掉到题海里,单纯地做题,既浪费了时间,又难有理想的成绩。因此,教师要改进学习方法,让每一分钟都产生学习效益,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先预习,后听讲。教师应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熟悉课上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明确课堂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听课效率。

2.先复习,后做作业。知识在学习最初的几天内遗忘是最快、最多的,及时地复习是战胜遗忘的法宝。只有经过反复的遗忘、记忆之后,知识才能入脑入心。因此,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反馈与小结,教师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认真对待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仔细思考并认真改正,不要应付了事。

3.做好课堂笔记。学习高中数学一定不要轻视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讲课时间有限,内容转瞬即逝,学生对知识的瞬时记忆容易消退模糊,没有笔记课后就无法有效复习。但课堂笔记要学会记出“门道”,应该做到有摘要、有重点地记,而不是全抄全录。

4.及时总结。教师应建议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认真梳理自己对这道题的理解与做法,经常把易错的地方作适当的强化练习。有量的积累,就会有质的飞跃,还为今后复习准备了高效的素材。

第9篇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部分“潜能生”, 这部分学生从某种角度说会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如何转化这部分“潜能生”呢?可运用如下三种方法:第一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和接纳“潜能生”。 第二法: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动力。第三法,降低学习任务要求,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

【关键词】“潜能生”;转化;三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部分“潜能生”,也就是传统说法的“差生”。这部分学生从某种角度说会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给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转化这部分“潜能生”呢?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究和总结,觉得转化数学“潜能生”可运用如下三种方法:

第一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和接纳“潜能生”。

一般来说,潜能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很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他们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里。因此,教师只有对其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潜能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课堂提问时,老师要平等的将信任、鼓励的目光投向每一位潜能生。老师心目中有了潜能生,潜能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才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这时候学生的接受能力才最强,教学效果才会最佳。我在数学教学中,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在课堂提问中我有意的设计一些浅显的题目让“潜能生”回答,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思考的乐趣,获得一份成就感。振作起学习的勇气。从而使得班级中人人乐意参与学习。尽最大可能的降低了“潜能生”的人数,使得班级数学考试平均成绩都能名列年级之首。

第二法: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动力。

潜能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有的还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他们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介绍著名数学家、科学家逆境拼搏成才的故事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的实例等,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为父母争光、为祖国强大而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学中,我常抓住在每次考试成绩分析的关键时刻,逐个逐个的找班级中“潜能生”谈话,有针对性的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就考试中的某一闪光点进行评说表现。通过细致的思想说服工作,使他们学习不灰心、成绩不掉队。

第三法,降低学习任务要求,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

对于“潜能生”更要因材施教,降低对他们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要求。对于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以基础题为主,不搞难度大的知识迁移题,题量要适中。对于潜能生题量可要求少些,待成绩提高后再适当增加。作业不搞一刀切。教学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数学题目虽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用规律指导练习是提高质量,减轻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如几何题目繁多,就其类型来讲不过证直线的垂直和平行、证角的相等和不等、证线段的相等和不等、证比例式和等积式、证三点共线和四点共园等等。而每类证明题都是有其内部规律的。教师让学生一旦找到了解题规律,使他们成绩提高了,学习上有了信心,那他们就会很快从“潜能生”行列走出来。

当然,转化数学“潜能生”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教师讲课时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难点分散、重点突破的教学方法的改善等。这些都无疑对转化“潜能生”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10篇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我在此向你说一声对不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殷切希望。在这次期末数学考试中我惨败而归,不仅伤透了你的心,也让我无地自容。这次失败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试卷,有绝大部分是由于我的马虎粗心造成的,但也有少数部分我不懂。您平常也就经常告诫我们,可我就是改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不过,我不应该给我自己找理由,放心,老师,我会改正的。另外,在平时,我总是沉迷与电脑游戏,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这一个假期里,我一定会痛改前非的。在这个假期里,我一定要腾出一部分时间来复习我的数学,我想好了,每天早上9:00——11:00来学习2个小时的数学。还有,我建立了1个错题本。以后,一旦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错误的问题我都会记录下来的。并且,如果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我会在百度知道里提出来的。同时,我要经常在好好学习这个贴吧里去了解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且我不能偏科,一定要全面发展。

老师,我知道,仅仅是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放心,我绝对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我的诺言的。我决定了,我开学考试的数学成绩一定不能下110分。同时,我要在年级的名词保持在前10内。

老师,请不要生气了。看我的实际行动把!

这次考试没考好,我自知这是不能原谅的,由于自己年纪小,心里自控能力比较差,有的时候上课不能控制自己,没办法好好听讲,我自己已经好好反省过了。

这次的考试我退步了,使我感到十分的痛苦与遗憾,学习本身是为了自己,而老师您却又如此的认真负责,对我严格的要求,而我却还考出这成绩让我感到十分的愧疚,我真心的反思与改过,我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我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全力以赴,认真专心,尽我全力考出我自己真实的水平,我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奋斗,不辜负您对我的希望,对得起我自己的真实水平!真心的反思,望老师能原谅!

我觉得我不能跳楼,我有责任,有义务为自己为家长老师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我也很感谢老师,老师一直都很关心我,可是我却没有能够把握自己的方向,没能正确的对待学习,我想老师一定也会不高兴,因为老师是关心我们的,我们是老师的学生。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享受的老师的教导,深知老师的辛苦,今天,我下定决心,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家长对我的希望。老师是如此的辛苦。为了学生的前途,付出了自己的辛劳,我们看着这样辛苦的老师心里也是很不忍的,所以,我了解了,也明白了,对于现在的我们,学习才是正确的。也许以后的我们早会忘记了现在的游戏,也忘了老师曾经讲过的东西。但我不过忘记我曾经在学校努力过,奋斗过,也不会忘了有一位老师,曾经辛勤的教导过我。所以,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努力的学习。

对不起,老师!我犯的是一个严重的原则性的问题。我知道,老师对于我的考试成绩也非常的生气。我也知道,对于学生,保证每天好好听课,不走神,认真复习是一项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义务。但是我却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事后,我冷静的想了很久,我渐渐的认识到自己将要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了。老师反复教导言犹在耳,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我深为震撼,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事已至此的重要性。如今,大错既成,我深深懊悔不已。深刻检讨,认为在本人的思想中已深藏了致命的错误:思想觉悟不高,本人对他人的尊重不够,以后我将对老师有更多的尊重.对重要事项重视严重不足。平时生活作风懒散,如果不是因为过于懒散也不至于如此。为了更好的认识错误,也是为了让老师你能够相信学生我能够真正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保证不再重犯,我将自己所犯的错误归结如下:

第11篇

【关键词】职高 数学 对口单招 二轮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73-01

自2008年起,中职对口单招将专业技能列入总分,学生花在数学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因而对数学有效性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对口单招数学复习一般分为一轮基础、二轮专题和三轮模拟,二轮专题主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链与知识网,实施对各模块知识的重新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学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二轮复习是成绩提升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二轮复习。

一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中职数学考试大纲主要依据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并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际研究制订,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数学第一至五册内容为考试范围。试卷内容包括代数、平面解析几何和统计概率。

考试大纲规定了知识的范围和要求,对需要“了解”的、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复习时必须按考试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考试大纲既是单招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依据。

二 仔细研究近几年的对口单招试题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方向,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教学。数学第二轮复习要把落脚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上,统一整理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能有效地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确定复习专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数学第二轮复习的时间从1月初到3月底,内容可分为十个专题,是高三总复习中最见成效的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第二轮复习呢?第二轮复了要对第一轮复习的知识要求进行查缺补漏,提高能力外,关键要突出对重点知识的复习,要树立“构建知识网络、突出重点、专攻薄弱”的复习思路。

数学试题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在第二轮复习时,尽量结合题型来进行强化练习,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针对单招试题的特点,在第二轮复习中可加强以下专题的复习:(1)不等式与函数;(2)函数与方程;(3)数列的综合运用;(4)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5)圆锥曲线的性质与应用;(6)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7)概率统计的计算与应用;(8)函数应用题的解法;(9)选择题的解法;(10)填空题的解法。

四 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复习时,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专题复习课方式。(1)课前检查,主要检查一轮复习时的重点,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明确复习目标和近几年的高考题;(3)回顾一轮复习的典型例题及解法,复习中要进一步创设环境,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师生和同学之间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4)例题讲解,贯穿数形结合的思想,讲练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时,必须做好对习题的精选和分类工作,使学生的练习达到适量、适度;(5)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并练习巩固。

第二,试卷讲评方式。有些老师讲评试卷时,往往按试卷上的先后顺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重点不突出,一节课下来,收益甚微。一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很多,如知识性错误、方法性错误、计算性错误和审题性错误等。对此,教者应:(1)分析考试情况,在阅卷统计的基础上,表扬优秀的且有进步的学生,尤其关注希望之星,说明存在的问题;(2)明确评讲目标和重点,列出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的序号和知识点,根据学生情况确定课堂评讲重点,保证评讲的针对性;(3)评讲题目,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和审题,以题目为契机复习相关知识,讲解题思路和方法,展示参考答案,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是什么;(4)巩固练习,用变式题进行巩固训练;(5)总结反思,未讲的题目让学生自己纠正,引导学生总结解题得失。

第三,重视课本夯实基础。二轮复习时要始终以课本为本,因为课本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课本是单招试题的主要来源,纵观近几年的单招试题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试题来源于教材,解答题也是课本知识的灵活变式应用,充分体现了课本的基础作用。二轮复习时仍必须紧紧围绕课本来进行,只有严守课本,才能摆脱题海之苦。

五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二轮复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提高思维品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后明确学习目标;其次要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现状及原因,随着数学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学生有时听不懂或考试成绩不理想,部分同学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个别同学甚至失去了信心,这时要和学生多交流、多鼓励,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再次,教师要和学生交朋友,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总之,职高数学二轮复习时,教师要在研究考试大纲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争取事半功倍,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第12篇

【关键词】数学试卷;讲评课;实效性

一、选择好讲评的最佳时机 

讲评及时准确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基础。数学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思维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对老师来说,刚阅完试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此时讲评试卷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考试后如能做到及时阅卷、及时反馈、及时讲评,效果才显著。要想使试卷讲评达到最佳效果,我认为一般试卷应在考试的当天或最迟第二天批改完,讲评课应放在测试之后而又未上新课之前,趁热打铁及时讲评,才能达到讲评课效果的最优化。

二、试卷讲评应具有激励性

成绩更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成绩单的宣读,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进步学生进行表扬,对总体及需要鼓励的学生的成绩可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以挖掘成绩、找出不足。当学生接到试卷后,尤其是大型的模拟考试后,心情复杂,很多学生都会有后悔,懊恼的表现,有的学生怕别人问自己的分数。如果此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责怪学生:“这些内容 ,老师平时再三强调过,为什么还错?”有的老师在全班公布前几名和后几名的考试成绩,甚至挖苦学生,这些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讲评课感到厌倦,进而对数学课望而生畏,甚至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我在讲评课前是先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次测试的基本情况,即最高分是多少,优秀率为多少,及格率为多少,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是哪些,以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不公布每个学生的具体分数和在班上的排名。

三、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给学生留有自行讲评,展示思维过程的时间

课堂中尽量提供给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展示个人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然后由其他学生指出错误原因及解决办法;让拥有新颖解法的同学介绍他们的解法及解题思路产生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2.对学生自己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师生共同面对

对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的或虽能完成但方法不太恰当的题目,我与学生共同分析探究方法,而尽量不要为了省事而直接把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将整理好的知识直接塞给学生,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3.试卷讲评课后,要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试卷讲评后要给学生留有余地,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正如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的“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懂得并且传授学生下述看法,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总剩下一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的探讨和钻研,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试卷讲评后,我经常让学生自己编相应的作业或练习题再自己练习;也可以让学生编练习题,同学之间互相解答、互相批改,既达到巩固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指导学生订正,组织好评后练习

1.有针对性的出好评后练习题

讲评课上主要解决卷面上发现的问题。因此,试卷讲评课后有针对性的再组织练习,针对本班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是十分重要的。在编拟新的综合练习时,还要有意识的将本次练习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到新的试卷中。这种练习题的设计不能只是模仿,最好有原题的逆思路题,或是变式题。总之,讲评课后教师要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课后的练习,使学生真正领悟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掌握典型问题的解题规律与技巧。

2.讲评课后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讲评课主要是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因此,课后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性问题还要进行个别辅导。另外,课堂上讲评的内容,对于有些能力弱的学生可能不能完全接受,但是这些内容和方法对于日后学习数学又非常的重要,同时学生对于考试的题目比平时的练习要重视得多,所以借此机会给予这部分学生额外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题目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结论

总之,“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去实践、探索,不断改进方法,积累经验。以上是我总结的一点自己的体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会继续坚持下去,以求在讲评课中得到更大的实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