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08:0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德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很想把大家几个月来付出的辛苦、奉献的爱心、拼出的成绩,通过这个机会进行认真总结,但时间有限,水平有限,能力更有限,总结过程中肯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自开学以来,依据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围绕"向雷锋同志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主题,我们先后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1. 开学伊始,学生从家里的舒适生活突然转换成集体生活,而且忙碌又紧张。所以,我们必须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让学生们尽快步入学习的"轨道"。
2. 在3月到4月初以"向雷锋同志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公开主题班会,并以收集文史资料;集体探讨;列举我班优秀事例、评选等形式在夕会时间和班会时间进行宣读、探讨、列举、总结和评选,
德育工作总结《期中德育工作总结》同学们积极参加主题班会。4月初,各班制作了"弘扬雷锋精神"板报,并将优秀标兵进行了公示。
3. 因为语文老师多次向我反映学生字迹较差。所以,我规定学生人人买字帖。利用每天夕会时间进行练习,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学生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从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
4. 在4月初,我校召开了田径运动会,在运动会过程中,运动员积极参赛,非运动员踊跃投稿,学生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虽然,最后,我班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无论是开始,还是最后的接力赛。我都培着我的学生们全力以赴,不管结果如何,但要尽的努力。
5.我校的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我班总体成绩还不错。在期中总结会中总结经验教训,谈失败与成功之处,并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半学期中奋勇前行!
开学至今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班主任、年级组长们的工作是繁杂的、是忙碌的、是充实的、更是有收获的。通过这些工作、这些活动的开展,我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友谊、增强了集体观念、锤炼了意志品质!
关键词:高校 德育教育 问题 对策
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我国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远比其他人要多一些。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对新鲜事物有着求知和好奇的心理,再加上此时他们的心智也并不完全成熟,对外来诱惑的抵抗能力还有待加强。
一、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精神支柱的构筑,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1.教学观念守旧。教学观念守旧的问题在我国各大学校中这是较为普遍的教育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观念守旧主要表现在德育的观点、内容、方法和人们的道德规范仍然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忽视德育的倾向,特别是对新形势下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政治观念淡漠、理想信念迷失、金钱至上和唯利是图成了当今大学生人生信条中的一部分,这就势必导致社会公德失范、大学生品德素质低下,从而无法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
2.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学校是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但在教学过程中,其方式方法过于单一。通常以传统的“填鸭式”的说教和书面考试为主,教师在课堂上道理讲得多,管教得多,而对学生启发却很少,教学形式呆板,缺少灵活性与创新,德育工作虽然按教学要求和计划去做了,但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道德有失规范,价值观念不正确,人格缺陷也就日趋明显。
3.德育评价缺乏科学性。德育工作是为了解决的是人们“知行统一”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是检测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而目前许多教师将德育简单地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考试手段仍是高校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考试分数成了绝对的依据和量化指标,这种做法严重缺乏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将使德育的结果与德育的目标产生偏差而脱节,最终将无法发挥出高校德育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其中包括物质与思想。而对于教育来讲,观念和教学的创新才是最为重要的,是紧迫的,也是势在必行。其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有:
1.与时俱进,改变德育教育观念。德育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的改变是高校德育的前提和先导。观念的转变必然会促使高校德育目标、课程、方法等的改革。作为塑造人的德育应该从传统的道德教育中走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也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时代气息和学生的思想脉搏,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深认识,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坚持以“三全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使高校德育工作满足新知识时代的需要,促进民族兴旺、国家富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2.创新德育方式,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代,使得我国的经济与文化呈多元化发展,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改变人们的价值观,降低道德素养,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必须得到有效的改变,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误区,才能够满足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先进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的、开放式的德育模式,让学生从封闭式的课堂中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亲身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从而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领悟,最终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
3.积极开展校园文明创建活动,优化育人环境。高校应注重文化建设,重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文化娱乐场所,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发挥这些场所在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让高校文化指引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高校在为师生创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术交流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4.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德育教师应随时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积累更多的教学素材,学习、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博取众长,并按照知识型、学者型的模式去改造或塑造,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德育教师在言行举止中给学生做个好榜样,才能用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操带动学生、用崇高的敬业精神来感染学生,进而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首先素养,使高校的德育目标得以实现。
5.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高校的德育评价中,要针对重理论水平、轻德育实践的错误倾向,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新体系,而是将理论考试的成绩与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的自我测评、同学和老师测评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保证了客观性原则,也使德育评价体现出全面性;既肯定学生的优点,也指出了错误,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出德育评价的诊断反馈作用和激励、监督作用,总结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个人修养及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有利于带动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及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社
会主义的和谐与发展,也更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的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建梅.对我国高校德育现状之思考[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11.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德育评估;效果;必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116-02
一
德育评估是指依据德育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德育活动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德育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一般认为评估具有导向、激励、鉴定、诊断、调节、咨询和选拔等作用。
而实际上,这些功能是否充分发挥了呢?根据当前大学生德育状况和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都表明,高校德育评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育评估是一种形式,为应付检查,表明我们确实对学生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为选拔人才,临到关头胡乱弄一个德育评价指标,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打分,最后选拔的人才其实仍是其内定的人才。这样的德育评估,既没有科学化的评估指标,也没有做评估前的动员、答疑,更没有专门的专家评估组。可以说,当前高校德育评估是一个异化了的评估。
我们认为,高校德育评估仅仅发挥了其导向功能,而其他的功能却或多或少缺失。由于中国教育的泛政治化特点,德育评估的根本原则就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方向。当然,这是社会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但是,道德与党性毕竟不是一回事,学生是不断成长的综合个体,有各种道德方面的要求,他们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因此,评估过程需要因人而异,因群体而异。评估的其他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德育评估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它忽视了评估对象的个性特征,使评估流于形式。
二
要增强德育评估的实效性,要把德育评估作为大学生发展的一个必要手段,笔者认为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个性是其必要途径。
(一)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要了解学生个性。指标是目标的一个方面的规定,是具体的、可以测量的、可操作化和行为化的目标。指标设计有三大依据:社会价值观、教育理论、对象的需求。在以往评估的指标设计中,社会的、教育的理论往往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于学生的需求了解的相对少,而且对不同学生的品德的需求各不相同考虑的更少,因此导致指标的设计脱离学生群体,学生在评估中不是参与者,而是旁观者,评估只是一种形式,评估过后,原是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因此,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应作为重点参照。社会要求不管有多高,如果学生达不到,就只是空想。相反,如果根据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再结合社会的要求,制定一个阶梯式的德育目标,根据这些目标,形成阶梯式的德育指标体系,那么,德育评估就成了一个全员参与而不再是孤家寡人的活动。德育评估要让学生感觉到是为自己而评,是为了促进自身的进步、发展而评。只要学生参与进来,只要学生重视评估,以评估作为促进自己发展的手段,那么评估的效果必然彰显。
(二)德育评估过程要尊重学生个性。学生是生物个体,每天都处于不同的状态中,今天与昨天相比,期末与期中相比,这学期和上学期相比,学生精神状态不同,思维层次各异,因而德育评估的结果不尽相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应是一个渐进的、是逐步跟进的过程。过去的德育评估,更多得侧重总结性评价,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评,给学生一个评语。这种评价方式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明确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形成何种道德。然而,总结性评价面对学生无法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而无能为力。原因在于它只能对学生已经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做一个综括性的说明,而无法对学生如何形成这些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习惯做一个说明。
因此,在进行总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德育评估应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价,跟踪学生的个体道德发展状况,收集学生道德状况的相关信息,及时诊断其中问题并提出调节措施。德育评估不能只在事后“指手画脚”,而应积极参与事中,融入学生道德形成过程。
(三)德育评估的方式要尊重学生个性。德育评估方式中,师评、互评、自评各有优缺点。教师是教育目标的制定者,因此师评最能了解学生道德应该达到怎么样的水平。问题在于教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真正的贴近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了解并不透彻,单纯教师评价,给学生下定论,难免存在“冤、假、错”案。互评是师评的补充。同学们朝夕相处,互相观察、互相了解,能看到教师所不能看到的细微之处。但是由于同学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利益的冲突,而且他们都还不够成熟,难免在评估过程中存在情绪化的东西,以及不同的人对同一考评对象的认识不相同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评估的真实性。其实,考评对象的真实道德水平,考评对象自己最清楚。因此,有学者认为,“重视考评对象的自我评价已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发展趋势”。自评能够让考评对象清晰得认识到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对自己的道德发展提出要求。但是,自评中也会存在着问题,即考评对象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目前,绝大部分都带有单一目的性,比如评优、评奖,入团、入党等,在这些功利的取向面前,学生往往会隐藏不利于评价的一面,而只展现其优的一面。因此,自评的真实性也存在问题。这样的评估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而且极易使学生形成双面人格。为什么许多平时被视为优等生的学生最后竟成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者,从这个可以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释。
因此,要因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与自我的关系而确定采用何种评估方式。与老师走得比较近、沟通比较多的学生,如班干部等,师评很重要。当然老师必须具有不偏爱、公正的态度。而平时与同学相处融洽、但是不太善于与师长进行沟通的学生,应该侧重于互评。而最为困难的在于对自我比较封闭的学生的德育评估。这些学生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少,很难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种学生,不能想当然的以为其道德水平比较低,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与其沟通,了解其思想道德状况,给其合理的评价。总之,德育评估应该以学生道德发展为终极目的,重视学生个性,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进步。
(四)德育评估结果分析要考虑学生个性特点。德育评估是经过德育目标确定、德育指标设计、运用德育评估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考评,最后收集考评信息,形成考评结果的过程。德育评估最终落脚点在评估结果上。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让直接根据评估的信息给学生下结论呢?笔者认为不然,大学生的道德起点各不相同,认识水平各异,人生经历、个性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对评估信息下结论应该慎重。德育评估的结果要考虑到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要考虑到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考虑到学生当前道德水平,也要考虑到前一评估时该学生的道德水平;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发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德育评估结果的分析,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当前的道德现状,要激发学生道德进步的欲求,最终实现为学生进步而评估。
当然,德育评估过程是一个整体和综合的过程,在以学生个性特点为评估的重心的同时,我们应该合理把握个性与共性、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认真的做好评估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德育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尊重学生个性是为了使这个复杂的工程运转更协调,使评估真正的实现其效用,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秋圃.高校德育评估科学化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8).
[2] 刘亚军、高江宁.高校德育评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南通工学院学报[J],2002(12).
(一)德育工作目标模糊
首先,德育没能因人而异。学校一直用统一的德育标准来要求学生,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因人而异”,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不能区别对待,致使很多大学生对德育不接受、不认同,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其次,德育和智育脱节。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强调智育,对德育工作严重忽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已形成,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着眼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违背学生实际需求,不能很好地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最后,知行严重分离。德育工作过于抽象和理想化,德育脱离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在实际过程中,德育和政治教育混为一谈。重说教,轻实践,使得德育流于形式。德育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很多学生难以接受和认同德育目标,出现逆反心理,导致大学生出现知行分离的现象,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德育理念脱离实际
德育理念是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在德育中,一部分德育工作者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坚持“教条主义”,这严重了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很多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还把德育仅限于对课本内容的简单解释,不能满足大学生更深层次的内心需求;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只重视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把属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等教育一律归于政治教育,限制大学生的人生视野,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此外,在实际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太重视自己的权威地位,忽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只强调社会价值,忽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缺乏人文关怀。学习是一个互动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德育中过分强调德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师生互动过程,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德育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三)德育内容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在大学的德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刻意强调内容的正确性,对德育的目的丝毫不掩饰,在德育过程中过分重视政治内容的教育,强调灌输“正确的”思想,回避那些“错误的”观念和社会现象,一旦大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现实状况,就会对课本知识产生怀疑,这会降低德育的信度。在信息普及的当代,德育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内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借鉴国外有利的文化内容。当代社会,独立、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许多大学德育内容仍旧停留在一成不变的课本上,德育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不能解答大学生疑点、难点问题,不能开阔大学生认知视野,德育内容滞后于大学生实际需求。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场所,家长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家长不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不能发挥很好的示范作用,部分家长把学习当作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抓智育忽视德育,造成大学生智育水平和德育水平严重不平衡。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开展德育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能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素质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图书馆、宿舍、社团等有利文化活动不能开展,校园精神建设滞后,不能有效开展引导作用。
(三)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建设,受市场经济金钱观和道德观影响,很多大学生开始倾向于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不屑一顾,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不敢和歪风邪气、违法行为作斗争。信息网络的发达,使得一些错误的言论思想广泛传播,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成熟,他们很容易受到这些过激言论的影响,从而迷失自我。
三、增强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探究
(一)以人为本,尊重个体
大学生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几乎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大学生的权利和权益、尊重大学生的思想感情是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到的。在新的德育中,应更充分注入民主、自由元素,让每个大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的主体,能对等地和德育工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激发大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德育工作者也尽量“弱化”权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更加平等、积极的姿态融入德育中来,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自我道德建设。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开展积极的德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选择接受一些有益的价值观。“知行不一”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德育中,除了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外,还要通过日常生活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引发学生对德育的实践,促进学生道德他律转化为自律,完善自己的德育体系。
(三)开展整体教育
目前,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公德意识、价值观扭曲、缺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因此,大学生德育必须坚持集体价值和人文教育,但是在集体主义价值之下也要保障个人利益。德育内容不仅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还要吸收西方优秀文明,中西结合,确保德育内容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四)优化内外环境
关键词:孟子 四端 高校德育 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15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德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仁”与“义”相结合的德育理念,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1]。孟子指出“仁”即满怀爱人之心,而“义”即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要恪守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通过对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出不同历史时期德育间的契合点,通过在高校德育中运用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促进大学生群体道德修养的形成。为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可见,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与高校德育之间存在着契合性,因此,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孟子秉持的理论基点是“性善论”思想
在我国的德育史上,孟子首创性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孟子以“性善论”思想为理论基点构建其德育思想体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习相近”思想,提出了“性本善”思想,他认为“善”是受教育者与生俱来的基本道德品质,孟子称之为“善端”。他认为人生而既有“仁、义、礼、智”四端,具体来说,便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通过德育使“四端”逐渐演变为“四德”。孟子认为,人尽管生而便有“善端”,但仍需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德育萌芽逐渐演变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1.2 孟子认为道德教育与物质基础密不可分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3]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实现生存发展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那么德育便会成为“无根之水”。受教育者想要接受道德教育必须拥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对学习没有后顾之忧,一言以蔽之,即“仓廪实而知礼节”。
1.3 孟子高度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
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他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得民心”,首先是满足受教育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持续性地道德教育。孟子高度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4]理解为教育者要通过德育,使受教育者促进道德修养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贯彻忠孝仁义的原则,最终实现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2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德育方法体系
孟子非常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他不仅把德育看作是受教育者修身的首要对策,而且把德育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方略。孟子总结出了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引而不发、反省内求、学思结合等一系列的德育方法,构建出自己宏大的德育方法体系。
2.1 “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
言传身教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发挥其榜样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孟子特别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5]此句意为,“大丈夫”为人行事应当如同射箭一般,弓箭手只有摆正身形,才能将弓箭射好。孟子认为教育者要坚持以身作则,这即所谓的“教者必以正。”[6]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7]可见,孟子认为教育者将自身的良好德行传递给受教育者远比对其空谈德行要好得多。
2.2 “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
因材施教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地德育对策。孟子特别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张教育者要结合受教育者的个人实际去制定相应的德育对策。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此句意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复杂多样。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他认为,受教育者尽管有着相同的“善端”,但是由于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与后天所处环境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受教育者间的个性差异。通过调动受教育者德行、帮助受教育者获益的方法,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将因材施教方法论述得更加详细。
2.3 “引而不发”的德育方法
引而不发主要是指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受教育者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思考,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8]。孟子的“引而不发”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思想,他将教育者隐喻为弓箭手,指出教育者要像弓箭手一般,将弓拉满,使箭呼之欲出,却不放箭,通过这种方法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自主学习。
2.4 “反省内求”的德育方法
反省内求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要主动反省自身的言语和行为,找出自身的优缺点,进而通过扬长避短,最终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孟子认为受教育者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使受教育者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是孟子“反省内求”德育方法的逻辑前提。孟子提倡“反省内求”思想,其思想核心便是自身反省。他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2]此句意为,我爱戴他人,他人却拒绝我,就要反省自身是否拥有充足的爱心;我监管他人,却没有管理好,就要反省自身是否拥有足够的才能;我礼貌的对待他人,却没有得到他人的回应,就要反省自身会否拥有良好的态度。
2.5 “学思结合”的德育方法
学思结合主要是指学习与思考要实现辩证统一。孟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同时,他对思考也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句意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反思其道德素质,孟子对“思”最好的诠释便是他推崇“反省内求”的德育方法。
3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路径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与高校德育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各异的道德教育目的,但是孟子主张的道德教育方法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依然具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借鉴,我们可以为解决高校德育的现实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3.1 提升高校德育地位,坚持高校德育优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由于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造成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着多样化现象,这就亟需高校切实提升道德教育的地位。从孟子的德育思想中可以发现“道德高于智力”的现象。要切实提升高校德育地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优先。
首先,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将培养大学生做人置于高校教育的首要地位。高校通过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促进高校德育发展能够有效地巩固高校德育地位。其次,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建立健全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道德教育的原则,为贯彻“道德高于智力”思想提供制度支持。具体来说,高校管理部门要为高校德育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保障高校德育队伍的各项权益,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应当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认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使高校德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坚持德育优先,就是要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充分发挥高校的教书育人作用,积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其次,坚持德育优先并不是机械地将大学课程划分位次和等级,而是要在高校教育中突出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的作用,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便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孟子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高校而言,需要借鉴孟子德育优先的教育思想,突出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2 完善高校德育方法,优化高校德育效果
我国高校德育方法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地展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未能充分地考虑大学生的不同特质而进行“因材施教”,教师未能充分地对大学生进行“引而不发”式的教学等等,上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高校德育的效果。
第一,孟子的“言传身教”思想启示我们,高校道德教育要以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为目标。教师的榜样作用在高校德育中意义重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与教师类似的思想行为,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教师优秀的思想品质,执着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学术作风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以争做大学生榜样为荣,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高校教师队伍需要接受持续性地德育培训,保证其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向大学生传播道德教育的内容,向大学生传授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使大学生实现“智”与“德”的协调发展。高校需要明确地规制、构建出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来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准,使教师能够充分地向大学生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二,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启示我们,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高校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因为德育工作远比其他学科教育工作困难,所以更加需要德育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德育活动中,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教育培训的对象要涉及到不同学科的教师,以便使教师能够在其课程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知识。鼓励教师学习德育理论知识,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会深入剖析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会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第三,孟子的“引而不发”思想启示我们,孟子主张教育者要激发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把握时机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诱导式的道德教育。在高校德育的现实情境下,借鉴孟子“引而不发”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完善高校德育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式的道德教育。孟子非常赞同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这句话体现出要培养受教育者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将孟子“引而不发”的德育方法引入到高校德育中,那么就需要处理好尊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当前高校的德育方法主要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上,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德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师生间缺乏知识互动。高校通过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可以有效地发挥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引而不发”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良性互动。
3.3 拓宽高校德育路径,开展高校德育实践
当前,教师向大学生灌输道德教育理念已然成为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既阻碍了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又不利于开展高校德育实践活动。高校借鉴孟子的德育方法,有利于拓宽高校德育路径,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开展高校德育实践活动。
由于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迅速传播,我国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入新媒体时代。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信息技术的革命、媒介传播的多元化共同发展下出现了这种高度开放的媒介传播环境,不仅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交流方式,更是颠覆了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
(一)开放性平台。新媒体是借助了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终端等技术形成了一个打破空间、时间限制的开放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打造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空间,任何人只要借助电脑、手机等传播的终端设备,尤其是智能化手机的高度普及,都可以实时与人沟通交流、获取信息。
(二)促进人际交流的双向互动。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与信息传播方式,从过去人们被动地单向接受,开始走向了全面双向交流与互动。
(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性。信息传播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会在信息时刻,得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的同时预览。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及时地上传或信息。比如最近的微博平台,基本上信息的传播与事件的发生同步进行。
(四)思想建构的独立与自由性。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个人可以依据自身的思想意识发表观点,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道德约束下,维持好新媒体时代下思想的独立性与自由性。
二、新媒体对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一)教师地位发生了转换。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德育知识体系,经过个人的归纳、总结、提升,再讲解给学生。但因为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有时学生可能对道德事件已经了解了,而教师还并不知晓。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是德育知识的传播者,在新知识面前又是一名学习者。
(二)固有的德育知识主导地位弱化。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让我们面临着更丰富的多元文化,使得传统的德育教育中的一些观点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传播的平台上,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在媒体上,同时教师的道德方面的话语也受到了学生们的监督。传统的固有的书本知识主导,转变成多元化的学习渠道。
(三)德育教育的传授途径受到挑战。当前,我们每天都将面临着海量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同时,大学生们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去制造信息、传播信息,他们也是信息传播的制造者和传递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多限制学生的思想,只会让大学生出现思想、信仰危机,即使能控制住,但也会造成思想道德暗潮涌动。因此,课堂不再是德育教学唯一的阵地,加之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与广泛性,思想道德教育也应全方位的开展。
(四)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查阅信息资料,没有年龄阶层的限制。在这些资讯的传播,无形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影响,这些影响着大都是负面性的因素。如仇富心理、炫富心理等。媒体传播中的开放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应教会大学生注意区别正确的价值观。
(五)新媒体道德文明的问题。由于信息的虚拟化,常会出现新媒体诈骗、新媒体暴力等恶性行为,甚至散布不良信息去引起关注等。由于虚拟性的交流,受不到强制性的管控,因此大学生在新媒体虚拟世界里常常虚拟人格,造成一些不文明行为,长久以此,可能会对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三、创新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探求德育教学新模式。当前,各大高校都遇到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与其围追堵截的控制学生玩手机,不如让学生主动进行互动。如,某高校课堂中,教师需要采集各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看法,建立了一个信息沟通平台,要求学生编辑个人总结发送到平台中,既完成了作业,又实现了高效率交流。
(二)建立新媒体德育平台,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当前,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的广泛性,使在教室中学习的学生也能够被外界是新媒体媒介所影响。其实,学生们需要一个空间去发表个人看法,当然,他们可能会存在一些思想意识上的错误,但是不能把他们的话语权扼杀在摇篮里,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建立新媒体沟通平台如QQ群、微信、微博等途径,引导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加注意的是要有的放矢地让大学生想法与观点,不要过分的干预。
(三)创新德育工作渠道,多途径引导学生。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拓宽交流渠道,将课堂从教室搬出去。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多开展一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思想,创建多渠道的德育教育教学的阵地。同时可以借助QQ群、微信、微博等平台一些针对性、时事性的话题讨论等。
分析并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了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在所难免,压力巨大,诱惑也是非常多的。对于高校而言,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们急于能够找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在面对未来就业的压力时,是否能够更好的把持自己,让自己在商业化的潮流中,积极应对。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因分析
很多院校认为,学生们就业就是最好的归宿。在大学期间,多进行社会活动的参与,并能够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让大学生在就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价值。但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大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虽然在公开课上,都有相应课时的安排。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而言,大学生们对德育教育课程并不重视。再加上高校教学,公共课程都被学生们认为是及格以及积累学分的过程,对其真正的教学意义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从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欠佳。那么,为什么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视域角度下,要进行加强呢?从目前以及以往的案例分析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经验教训,证明我国的高校德育教育必须要予以加强了。
第一,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越来越显得脆弱。
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面试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大学生在面对主考官的考验时,往往表现出怯场或者是逃避的心理。对于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承受能力,能够经得起挫折和挑战。市场经济是一个遵循自然法则的经济体制,对于人才也是如此。优胜劣汰,落后就会被淘汰。而大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积极应对。
第二,在运用自身技能的时候,过于追逐利益,而泯灭了良心。这样的现象在大学生当中已经有了萌芽,并已经危害到了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膨胀现象比较明显。在自身拥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如何选择自己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地沟油事件已经证明了,只是拥有高智商是没有用的,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危害社会的败类。
二、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
对于道德教育而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高校应该能够给予大学生足够的准备教育。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该首先能够让学生们明确市场经济的真实含义。压力并不代表一切成功都成为奢望,利益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成功。让学生们了解未来将会面对的种种可能,让大学生们通过正面的实例去体味未来的道路。其真正的路径能够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并积极开展相关组织活动,从而锻炼其品质。
三、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造成了大学生们所面对着更多的压力与诱惑,而在这些诱惑面前,如何把持自己的度,如何能够泰然应对,并真正适应这样的一个经济需求。德育教育,是保证大学生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的时候,更好的道德水准才显得更加重要。总之,加强高校的德育教育,铺垫其良好的教育路径,才是真正能够泰然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良策。
作者:祁程左茜单位:石家庄外国语职业学院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
关键词: 文道关系 大学语文 德育
一、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文道关系
中国传统文学非常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教化功能。《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反映出文学在起源上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萌芽于《诗经》的“诗言志”这一文学观念,提出了文学内容的问题。先秦两汉的散文创作成就辉煌,质实古朴的文风为后世提供了典范。荀子在《解蔽》、《正名》等篇中,把“道”总结为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从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入手,要求文以明“道”,首次把“道”确定为文学的内容,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文”“道”关系的先声。魏晋时期文学自觉,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也迎来了文学理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专门论述“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非常强调“道”的重要性,认为“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乃道之文也”。过分讲究骈辞骊句、“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的文学纯形式主义倾向导致初唐文坛充斥着形式浮艳纤巧,内容空虚贫乏的文学作品,中唐时期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以“文以贯道”的文学主张与实践,一扫六朝骈文藻句靡丽不实之风,使文学创作与欣赏从与现实生活的需要紧密联系中重获生机。欧阳修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文学创作理论,他提出文道统一的文学观念:“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并且非常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这一文道统一、文为道用的文学理论,自唐宋确立以来,对后世文学的创作、理论及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元明清的传承发展,①形成中国古代文学中脉络清晰、影响深远的一派理论。
中国传统文学致力于思考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文以载道”的文学理论通过否定对文学纯形式主义的追求,坚持了“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确立了文学反映和改造社会现实的创作路向,培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社会责任感。虽然“道”的内涵不断变迁,②然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载“道”而行,一方面展示了文学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性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德育教化功能。对“道”的种种理解都带有浓重的封建文化色彩,已不再适合我们今天的实际,然而积极的思想文化内容作为文学创作、欣赏与批评的标准,兼负德育教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语文学科作为德育与智育密切联系的基础工具学科等基本事实,都已在中国传统文学这一大背景中形成。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学阐释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卓有成效地熏陶国人的道德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滋养了国人和合圆妙、温润如玉的文化性格,成为培养“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以文载道: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教育不再是专业知识学习、专业人才训练那么简单,它更侧重于从另一个角度来评述:“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在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③教育在本质上更注重价值引导的功能,它的目标比“专业能力”与“成才”深远得多,与健康、社会利益以及个人与人类的终极价值等紧密交织在一起。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危机也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他们心浮气躁,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迷恋电脑游戏,宣称“网络可亲,生活可憎”,愿意每天24小时沉迷于虚拟世界中;他们把庸俗当有趣,把肤浅当时尚,把偏激当深刻,个性扭曲,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体现出与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称的道德素质水平。马加爵、魏永康、安然等大学校园内惨痛而深刻的教训,控诉着高等教育中思想道德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脱节。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对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是众多文明所分享的共同经验。爱因斯坦认为:“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毫不犹豫地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中国人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早,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就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把它当做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④中国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的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也是从德育的角度提要求。
为化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现代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是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培养他们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因为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教育家亨利・罗索夫斯基⑤对美国高校教育进行分析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过伦理与道德问题。……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很可能是当他们在进行着道德选择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⑥
德育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自觉运用理论指导思想行为两方面的内容,它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量化衡量,同时它是一种全息教育,与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有关。这就是高校开设了政治课、思品课与法律课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却仍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原因所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全息教育的结果,它无法由某个单独的学科独立完成。因此,作为一个体系,德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学科每个教师的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大语(大学语文)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加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史载孔子的弟子子路“勇猛无礼”,孔子曾责备他“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经过孔子的教育后“卒能政事”,得到孔子的赏识。《荀子・大略》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的熏陶能把人调教成知书达理、符合礼仪规范的谦谦君子,就像我们通过琢磨把璞玉制成玉器一样,荀子的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文学的教化作用以及它的作用方式。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学承担着道德教化之重任,孕育出辉煌的民族道德文化,大语课程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追求内容与形式、道德与文章完美结合的精神,蕴含着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引导方面责无旁贷。
三、文善载道:大学语文实施德育的优势
如果不能激发兴趣,任何强制性的学习都只会扼杀掉求知的欲望。在德育中,如果不联系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并激发学生的感悟,简单空洞的道德教条、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他们的麻木,久而久之,这种“半异己的经验”的外部强加甚至使他们产生抵触。所以,德育理论课虽然在学分制的保证下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置入学生的头脑中,却无法把它们的内在本质变成学生思想行为的自觉指导。
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它不能仅停留在认知性教育层面上,它不仅需要作用于学生的脑(理性),更需要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情感),通过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来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原则的自觉生成与建构。⑦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材料的感性和文学性特点增加了作品德育的力量。
自主阅读是学生道德内化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作品中,作家对人类精神与永恒人性深度理解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道德理解的理性启蒙;作家对生命体验的直接书写,以浓郁的情感扣开学生的道德心门。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力量。”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或感人肺腑,或引人入胜,或扣人心弦,或催人泪下,这种感动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他阅读这些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与作家进行生命探讨;或者进入文本,调动所有的感观体验他人的思想情感,获得多种情绪和角色的体验,设身处地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或者从文本所蕴含或表现的价值冲突中自觉选择,克服自己的内在冲突,发现精神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他自觉地建立起价值判断标准、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原则,而且这种自觉确立的标准和原则也自觉转化为指导思想行为的道德力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心灵通过无声的交流得到满足,文学作品中高尚理性的情感以及优美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形成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关于价值与审美的观念,构筑起他的精神家园。
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道德文化修养的正确方向。大语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经典篇目,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同时,随着应试色彩的淡化,大语教学充分发挥道德文化教育功能的条件也比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更成熟。教师介绍背景,引导欣赏,总结主旨的过程,可以与解构文学作品形式,直接落实道德文化教育的过程直接同一。学生在课堂通过教师的分析或自己的阅读亲身体验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爱家之情、关心民生之怀、刚正不阿之志、潇洒旷达之度,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的结合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大语课堂中,学生能学到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生活态度,划清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坚定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决心,提高发现并感受美、爱与幸福的能力,更加完整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道德文化教育没有明确、特定的知识体系,它包含指导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大学语文中的德育不力图传授某种特定的道德内容,不强调学生遵从某一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可以依此做出自己道德判断和审美选择的理性方法和赖以做出判断与选择的价值认识基础,这正是高校德育的基础所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文化教育不是强加给大学语文的政治任务,它是与语文能力培养相等同的一项教学内容。强调大语的道德教化功能,不是要把大学语文课变成思想课与观念课,而是要充分发挥大语课德育的优势。从文质兼美的文本中挖掘出深刻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心灵的熏陶,这种德育方式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易于被学生接受,效果也就越明显,因为每一颗在空洞的道德说教面前紧闭的心,在文学艺术的真善美面前却会释放出全部的热情。这是由这些年轻的心所赐予我们文学课的荣耀,也是大学语文课程贯彻道德文化教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使得大语课程在德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让学生在享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满足的同时,可以通过更具体、形象的方式获得道德文化教育。透过艺术性的文学表述,文学作品在情节描述、形象刻画和情感抒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可以使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渗透道德文化教育的内容,也不同于单调空洞的纯粹道德说教,它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熔炼,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更好地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传统文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源远流长,今天的大语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避免两种倾向――单纯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倾向和生硬的思想道德教育倾向,继承发扬“文”“道”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把语文知识学习与道德文化修养统一起来,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塑造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完成大语课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注释:
①元初名儒郝经提出:“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明清黄宗羲曰:“文之美恶,视道合离;文以载道,犹为二之。”以文道关系作为评判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
②中国古代文学对“道”的涵义先后有自然之道、伦理之道及经世致用之道等理解,同时就“文”“道”关系也有“宏道”、“宗道”、“明道”、“贯道”、“载道”等不同看法,只有将“文”看作“道”的工具和手段始终相似。
③[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
④《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⑤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生于1927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73年至1991年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主持研究并设立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⑥[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美国校园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92.
⑦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151.
参考文献: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
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
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
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德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通过网络平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烦恼、困惑与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通与引导,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隐性德育开展的丰富化
网络发展到进入,已形成了成熟的信息系统,人们只要输入想要得知的信息,按下搜索,就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内容种类丰富,并结合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于一体,便于网络使用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同时它的更新速度极快,以其新鲜度吸引人们的眼球。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可以将德育内容加以处理于渲染,改变其单一的教育功能,充分展示其魅力,转化为更贴近学生、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新鲜形式,使学生产生兴趣,自觉自主地去接触这些内容,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德育教育,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使学生对德育的一贯刻板印象发生转变,更加愿意去接受德育课程。
三、结语
关键词:高等院校;德育教育;价值复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3日
新的世纪,全球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莫过于德育问题,德育教育是否成功开展,直接牵涉到教育发展的未来。尽管近年来无论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抑或是高等学校本身,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随着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多元化发展,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和人格的反叛性则进一步得到激发,使得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德育困境的分析,提倡回归生活是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一、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现实困境
(一)道德选择趋于多元化。党的以来,中国完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也引起了道德上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下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突、碰撞与激荡,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道德从依附走向自主、从重道义走向重功利、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在生活中,有的很少谈起远大的理想抱负,更多的关注眼前的利益;有的则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的发展前途;有的单纯以享乐为主,“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其生动的写照;有的鼓吹实用主义,对自己有实际作用才会学习,虚的东西如理论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冷漠。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青年大学生难以抗拒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诱导和教唆。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在道德的精华与糟粕面前正确判断、合理取舍,如何营造一个让大学生心悦诚服、主动参与的道德氛围,是高校德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德育教育模式过于陈旧。以前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方法具有封闭性、灌输性和单向性等特点。一是教师过分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轻视或忽视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二是德育的教学手段缺乏吸引力,有些教师不会或不愿使用多媒体教学,教案仍然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东西,缺乏时代感。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少,课堂讨论成为空设。四是教师强调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厌倦,这使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所以,德育方法的创新是每个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道德评价的量化标准过于单一。“德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在高校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评价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科学分析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但后者的运用程度远远高于前者。量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考查学生道德水平的唯一选择;其次,对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的道德评价制定统一的标准,都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层次。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性以及道德意识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用相同的标准要求学生只会使德育流于形式,形成“高”、“大”、“空”的局面。
(四)道德实践脱离生活。“回到生活实际上是德育的目的。德育的目的不在德育,而在生活,在美而善的生活。”高校却将发展人的道德教育变成纯道德知识的教育,“一种把受教育者当作物的物化德育,一种强调德育的驯化作用和工具意义的驯化教育,一种把鲜活的道德实践转换在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学习的知性德育”。教师传授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层次性和生动性,片面强调德性中知的一面,忽视了行这一重要环节,认为学生只要知道什么是道德,便会产生道德行为,既而养成道德习惯。形成了道德只需要在课堂上讲解,课后考试,而不需要身体力行的一种局面。因此,这与大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大学生难以与之产生共鸣,高校德育也失去其内在的生命力。
二、高等院校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具有必然性
(一)道德源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人之逐利行为必定会带来冲突与矛盾,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便相应地产生了行为规范与原则,道德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生活中的道德,是人们从现实生活实践中慢慢总结的道理,是人类为了美而善的生活的内在条件。有了生活,才有道德;脱离了生活,道德成了僵化的条文、抽象的理论;没有生活,就无所谓道德。
教学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德育也是死德育。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高校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通过生活发出力量,并回到生活。
(二)高校德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育人活动。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依存道德规范,而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改善人的道德生活。高校德育的着重点则应“切实放到能锤炼和尊重人的主体性方面来,注重学生相应能力的提高,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青年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是为了提升其个人的社会生活价值和个体发展以及精神满足的需要,故高校德育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存在,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它要将重点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上来考察,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性。只有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才能避免方法的陈旧与单调,充分吸收生活的直观性、本真性和丰富性内容;才能启发学生的经验,促发学生的道德体验;才能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真正产生道德行为,帮助学生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关键词:德育能力;素质模型;德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C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14-02
德育是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德”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研究者对制约德育实效的教师德育能力关注得比较少,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也关注不够。
一、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状况
笔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胜任德育工作,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能力。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状况非常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1.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不够
国内外大多教师教育政策都强调教师教育应该包含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的相关课程,但是,多数国家的教师职业人职标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等均没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于是,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等问题,往往取决于教师教育机构对教师德育能力的个性化理解和他们自身的教育条件。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另外,“教师德育能力(素质)”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就内涵而言,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德育“技术”运用并达到德育目标的能力。就外延而言,研究者分歧也不小。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应该包括教师本身的基本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道德和科学素质及对学生和德育工作的热爱;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素质应该包括道德与文化素养、科学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有的研究者认为,德育能力应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德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德育科研能力。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当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亟待加强和深入。
2.研究的科学性不强
为了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德育能力发展参照标准,帮助,中小学教师迅速提升德育能力,部分中小学教师根据个人的德育经验,提出某些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和办法。因此,当前有大量的关于教师德育工作经验方面的书籍不断出版,这些书籍包括本土著作和译著。例如《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给年青班主任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青教师的五项修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等等。这些书籍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创作的,多针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德育)工作总结的大量经验,这些书籍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由于缺乏客观性和普适性,无法真正改变教师德育能力发展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而且,由于这些经验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受具体情景的局限,很难在更大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指导作用受到较大限制。
3.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
当前国内外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更多地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来论述的,导致其研究缺乏系统性,或者因脱离德育特质来论述而缺乏完整性,这都是缺乏基础理论支持的表现。
苏联教育家涅德巴耶娃在谈及“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时认为,教师应该具备12种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尽管她没有直接指出哪些能力是教师的德育能力,但是,绝大部分能力都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所必须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之间区分的标准不明确,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也相当松散,没有构成相对系统的德育能力结构。之后,英国教育家赫斯特(P.H.Hirst)、哈里斯(Alan Harris)对德育教学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道德知识方面的要求,道尼(M.Downey)和凯利(A.V.Kelly)提出教师要熟悉学生道德发展心理的德育能力,但这些研究是比较零散的和不成系统的。相对较为系统的研究,是美国的教育研究者莱茵(Kevin Ryan)对德育教师提出的7种能力要求,但这些要求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和学生心理过程对教师德育素质的要求。
在国内,汪刘生从班主任认知过程、意向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讨论了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这是我国早期对班主任德育能力进行探讨的文献之一。但是,这篇论文显然是仅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述的,缺乏多学科的视角,对德育特质掌握得不够全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观点的偏颇,而且论文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班主任,不符合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戴锐认为,德育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他是基于德育过程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但是他忽视了教师德育能力的心理结构,使得这些能力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更缺乏能力发展的合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解释。段洪和张兴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素养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点具体内容,这是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研究者忽视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特征把握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同时,两位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事实也缺乏考虑。戚万学和唐汉卫认为,德育教师应该是道德哲学家、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艺术家。但是,书中此部分的内容缺乏详细推理,有对德育教师要求过高之嫌。2007年第4期的《教育研究》刊登了《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数位研究者参与了笔谈,有个别研究者试图参照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有些没有反映教学能力与德育能力的差异,有些没有突破德育教学的限制,成了仅仅探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而且,这些探讨可能局限于“笔谈”这种形式,也没有系统的对教师德育能力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教师德育能力的意义
1.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德育实效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德育目的、德育
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角度对当前学校德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但是,作为制约德育实效的另一个因素――教师德育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缺乏,源于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欠缺。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缺乏客观标准和方向,制约了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师资无法满足德育的发展,最终导致德育低效。我们只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从而为提高教师德育实效打下师资方面的基础。
2.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从学科归属的角度讲,属于教师教育理论范畴。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比较零散和不成系统等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对影响教师德育能力的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拓宽和加深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科学化。
3.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缺陷,也无法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加深和拓宽教师德育能力理论,将有力于推动教师(德育方面的)专业发展的科学化。
三、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对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笔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确定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社会文化是德育的背景和前提,它既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德育任务,又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条件。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的德育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差别。只有对当前我国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明确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2.分析确定当前学校德育任务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人的活动步骤、过程、方式以及对活动主体的要求都是活动目的的反映。因此,对学校德育任务进行分析,能对教师德育能力要求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3.分析德育特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引起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产生较大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德育本质认识的分歧。而德育本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它涉及“德”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者应该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四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对德育的特质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符合德育特质的教师德育能力的基本内容。
4.调查当前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
为了提高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的普适性,扩大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的指导范围,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研究者应该对那些德育工作实效较高的教师、学生和德育管理者进行调查,总结他们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共同认识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院校 联合办学 德育教育 影响及对策
一、研究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它的特殊性是由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培养模式特殊性所决定的。中职院校德育工作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贯穿中职教育全部教育过程中,可以全面提升中职院校学生德育素养的效果。
二、校企联合办学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一)德育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我国处于探索的初期,校企联合办学的制度建立、质量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尚存在一些不足。在联合办学的背景下,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文化氛围、使得德育工作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教学模式和实践要求不断的变更,常规的德育教育和管理模式也要随之变化。
(二)改变现有的德育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按照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大纲,中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都常规性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纪律教育、毕业教育等,在联合办学模式下,需要利用企业中大量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逐渐更新和创新教育模式,逐步创建适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才能做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传统的德育教育无法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去。
(三)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改变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及学生存在适应磨合阶段,学校教育与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尚未做到合理衔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基础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中职学生体现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企业要求有一定差距,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跟不上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变化。
三、对策探析
(一)加强校企合作日常管理,紧密监督,保证德育教育的连续性、紧密型。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特别是中职学生独有的个性、特征、特点,要求企业和学校保证经常性的、紧密性的、协作式联系。要达到双赢的效果,就必须建立日常管理合作机制,经常就学生的日常表现,思想动态等一些问题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出现的各种包括专业和思想在内的各种问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防止对学生的管理出现漏洞,造成不良后果,企业和学校都做好实习学生的日常表现记录,以便把学生实习情况全面细致的反映给校方,使校方能针对性的解决。
(二)努力构建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
努力构建学校、企业、家庭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模式,学校是以专职德育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广大教职工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家庭监管功能,德育教育工作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特别是中职学生未完全独立的年龄特点需要家庭文化、背景、氛围及亲情等方面在孩子的教育,家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企联合办学培养模式下,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学习与实践,均需要家庭的支持、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因此,企业运用自身的文化与学校家庭一起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对德育共作的经费投入,建立德育保障和德育激励机制。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加强德育教育方面硬件建设,投入更多的人力、经费和物质保证,将德育经费列入学校、企业经费预算,保证经常性德育教学工作、大型宣传教育活动、理论教学研究、德育教师队伍培训、表彰奖励等所需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校园文化活动的设施和资源,美化优化环境,运用尽可能的一切因素激发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中职生的参与热情。
(四)针对校企合作模式,充分整合校企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教育内容。
一是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应模拟企业环境进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将企业文化融入在日常教学中,使德育教育包涵企业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学生逐步接受、适应职场化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同时模拟企业环境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全面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二是加大心理健康教育,m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培养责任心、自信心,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增强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是中职院校的德育应努力探求企业用人的重点,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的教育。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是企业立业之本,自然会成为职教德育之重。学校应以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校园志愿者实践活动形式,如校企合作、校外实训、社会实践等体验活动,实现在体验中理解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意义和内涵,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感,荣誉感。同时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栏、校园网、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大力宣扬职业模范事迹和精神,不断使学生端正职业态度、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要大力引导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鼓励他们在做一个好的建设者、服务者、奉献者。
四、总结
在校企合作环境下大力利用企业文化及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并不是忽视中职院校自身的德育资源的开发,反而更应该加强,尤其是在自身师资投入和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更应该加大力度。这样才能够使校企合作相互呼应,达到从形式到内容的真正融合,起到共同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鹏.校企合作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湖南师范大学,2013,11(01)
2. 李忠英.整体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研究[G].山东大学,2006,9(15)
3.张赛男.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G].湖南大学,2013,4(15)
4. .戴志.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直新探[G].西南交通大学,2016,6(06)
5.何红.“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G].广州大学,2013,5(01)
6.刘炜英.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G]2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