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克思心得体会

马克思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16 01:07:14

马克思心得体会

第1篇

现在想想自己还是非常幸运的,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我校理工学院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这一期培训即将结束了,通过这期的青马培训班,我收获了许多,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我懂得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户外的素质拓展活动,给我带来的感触也很多很多,懂了要团结,要互相帮助。对于如何去做好一名优秀的大学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可以说青马班的学习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样可以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思考会变得更加的成熟。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工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人,引导我们青年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通过教育培训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我们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等,教育培训努力让我们大学生骨干成长为能够自觉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让我们在结合自己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学到了大学里面除了专业课知识外的更多东西。

我曾记得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以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我们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和中国伟大复兴梦的责任。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发奋学习,注重锻炼自己的素质和品德,不断的去开拓我们的视野,争取去做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的我们,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以及我们要对党和政府充满坚定不移的信任感,我们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素养;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永远跟党走,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辈道路昂首阔步前进,奋勇向前;要围绕全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微不足道的青春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学校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日趁稳固和提高,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光明的,是行的通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如今的中国,马列主义不再是本本上的主义,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不断进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共青团团员和入党的积极分子,我们就应当对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思想熟读于心,我们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学习和吸收和强化。

强化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我们才会有成熟的思想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真正的共产党员,听从党的号召,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一份力量,尽自己所能。我们自觉的加强自己课外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素质修养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参加了我校理工学院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让我再一次接受到了爱国主义下你你性的教育和励志教育,我在这次马克思主义培训中收获颇丰,感谢我校理工学院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的开设,为我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也希望自己更多身边的同学也可以参加到青马培训班中来,在培训班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

青马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得机会,这次的青马班的学习,让我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了自己在党的思想上比较成熟的点,还有也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之处。

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应用,从思想上深刻的理解我国国情以及当今社会要求我们这一代青年去完成的事业。我们要以更加卓越和激情的斗志去完成,从各方面塑造自己,做好榜样的作用,努力成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做好时代的接班人。

第2篇

在机关工作,我们已经学马列主义、讲马列主义好多年,但是今天,通过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却使我对它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当然,我依然不敢说自己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了,但是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处在众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这也是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在实践中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工作,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马克思在自然唯物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以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根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都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及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核(根本原则),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而对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状况,去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切不能搬用其僵死的教条。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这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是一样的道理。人的愿望(动机)、意图和观念尽管各异,但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所以群体的人在选择行为(包括言论)方面的规律是一致的,动机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有其规律性,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构成了人类行为乃至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追求的价值标准----经济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至今仍然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坚持,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毫不吝惜地抛弃。但问题是:这里所指的实际,究竟该由谁来描述和提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实际,会导致对实际的判断的不同结果。因此,最后还得归结到人的思维和认识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形,这个实际,是很难被普通人确定和掌握的。普通人要想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实际或真相往往是困难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甚至会牺牲生命。因此,在现实社会里,从实际出发就容易成为某些拥有确定并掌握实际这种特权的人的专利。针对当今中国存在的许多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应当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虔诚地研究如何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有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否则,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成了无的放矢。如不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如不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复杂、激化,不断加深、加剧、恶化,直至导致巨大的社会震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的提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在时代和形势发生了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我们党和国家事关发展全局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保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思考这一重大问题。之所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精神,最根本的在于,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体现了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精神。应当指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宗旨,一直体现在党的光荣传统中。但是,适应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使这些光荣传统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完整纲领而系统提出来,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进一步认识、加强、提高自己,更好地肩负起领导重任的问题,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接受新世纪的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就要重视体制创新,变革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或者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些都是现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必然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上,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本质所决定的。而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大力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特别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和推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体现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品质,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党没有任何私利的本质决定的。而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奉献,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提高。

第3篇

一、 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个人见解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显得尤为重要。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这一原则出发,方能做成功想做、要做的事情。回眸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历代帝王建立基业,还是近代革命先烈为美好社会的不懈奋斗,抑或是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无不考虑现实状况和社会环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正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造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当然了,人非圣贤,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人意志的薄弱也会影响人们处理问题应坚持的原则。如学业的不顺利、就业屡次受挫、恋爱的不成功、人际关系的破裂等等。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和主观意识的影响,懂得变通,学会适应,从而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同时对立统一规律还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竞争的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和立脚点,不能正确处理彼此竞争间的关系就会影响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社会就业。矛盾分析法,是处理我们现实生活矛盾的好方法。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竞争对手强势、残酷的一面,同时也应当了解到自己与众不同及彼此竞争相互促进的一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的人。有的人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当做真理,有的人把时尚达人的言语认作社会的价值所在,有的人执迷于个人浅薄认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不能成为真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实际行动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刻苦专研,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

(二)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生旅途的指向标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理想和奋斗目标。

第二,运用马克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繁杂的问题和事物,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切实成为一名唯物主义者。

第三,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社会实践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4篇

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心得体会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从“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的古训,到今天一些国家和地区深陷战火和苦难,再到恐怖主义带来的巨大危害,都在告诉我们,没有安全的基础、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从这样的意义来理解,习总书记“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的论断振聋发聩、意义深远。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抓实抓好“头等大事”关系发展全局、国家命运、人民幸福。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树立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把制度安全和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坚持国家安全观,忧患意识记心头。増强忧患意识,首先要增强“忧国意识”,有国才有家,这是大多数人都懂的道理,我们要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牢记国家历史,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地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其次要增强“忧民意识”,我们要时刻将人民安全放在心头,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为人民创造安居乐业、平安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实践才有方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安而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才能在和平年代绷紧安全之弦、凝聚安全共识;加大对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强化公民法治观念,以法律划定行为底线,向一切损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坚决说不,才能让法治力量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通过各种生动活泼、对接现实的宣传教育方式,让人们深切感知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密切相关,明确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构筑捍卫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民族复兴的国家安全总战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符合当代安全需求的国家安全总体系,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第5篇

[摘 要] 马克思主义观的树立之所以十分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成败。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人所树立的正确马克思主义观得益于科学的方法――“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指南、坚持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为基础、坚持以与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斗争为力量源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观;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38-2

实践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观正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而得出的观点和看法。回顾中国革命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紧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才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坚持以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指南

(一)经典作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观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于世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是创立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还在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诸多重要的见解和观点,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见地。中国革命的辉煌成就与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密不可分,而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树立正是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人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他们对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二)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实践证明而得出的科学真理,既然是真理其正确性一般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既然是个人的理解其正误就难以确保。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观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这两个方面:首先是研究对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理论为研究核心的学说,而马克思主义观则是企求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研究中悟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其次是两者性质上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性无容置疑的科学真理而马克思主义观则有对有错,但凡正确的认识都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本质和规律而错误的认识则不然。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自我认识这两个方面:首先是运用方面,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石、以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为规范,通过不断的研究总结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而形成的观点认识。其次是自我认识方面,马克思主义观是读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观点和看法,当然这也包括作者本人的自我认识和看法。鉴于作者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邃理解和反复论证,一般而言其观点的可信度是相对较强的,其理论价值也是经得起考验的。综合这两方面因素来看,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升华,所以中国共产党正确马克思主义观的树立除了得益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外还得益于对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入研究。

二、坚持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为基础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召唤着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对中国革命形势的认识和发展需要的探索等实践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形成的,它的正确树立是中国革命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非但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而且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像“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的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回答。比如,抗日战争阶段我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驱逐外敌实现民族的统一,要依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就必须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核心问题。当时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当时的形势和以往的经验后给出了这样的的回答:以农村包围城市、坚持走群众路线。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说明了当时树立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正确的是科学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认识到改革开放和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原则也就提出了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基本动力这一基本原理为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论证着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促进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在有力地检验着这一观点的对错。在革命的河流中我们既能看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航行着的革命船只所起到的推进作用也能看到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掀起的惊涛骇浪所带来的危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都有力的说明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发展所起到的引导和推进作用。王明的左倾主义错误和以“左”的路线为指导的所造成的危害则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阻碍发展甚至带来灭顶之灾的血的教训。中国革命历程和发展建设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及相应的后果提醒我们应当从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吸取精髓,从片面马克思主义观中吸取教训,以科学的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观,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发展中去。

(三)当前必须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具体的国情为基础。当前我们必须对我国基本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至少要历经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走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程,且这上百年的时间中将呈现出特征各异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时至今日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的同时也都到了至关重要的阶段――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既能看到经济的不断繁荣也能看到社会矛盾的频发;既能看到由于追求进步而逐渐丰盛起来的物质文明也能看到由于利益熏心而逐渐枯萎的精神文明;既能看到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大批优质人才的涌现而愈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能看到由于资源短缺、环境严重的污染而带来的发展障碍。由此可知,我国现阶段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要妥善的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就必须在充分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这一基础之上重新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力争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引使我国的各项发展都在健康的道路上驰骋。

第6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意义;举措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是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全社会提出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号召,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价值巨大。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化实际上是民族化,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在中国探索实践将近一个世纪了,虽然经历了风雨,却积累了成功经验。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既是对历史经验的弘扬,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的确,实行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明智之举,今天必须一以贯之;再则过去实行民族化,不等于今天民族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是个动态过程,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新情况,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解决中华民族的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地区的特点、地情、民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完整性。况且没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大众化。民族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大众化是民族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是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从目前来看,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和大众化都不够,因此,必须加紧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和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的真理种子,有其内在繁殖的需要,也有各国接受真理种子的外在需要,如何达到满足双方需要,实现两全其美的目的?这需要平台、通道、载体、媒介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一身兼有这些职能。只有马克思主义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紧密结合,适合各国的具体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各国化,才能在各国生根:对于中国来讲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化,实现民族区域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及其民族地区生存发展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各国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成果和智慧结晶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为行动指南。才会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体现公平正义;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才能取得实践的成功,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推动历史前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既是解决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真理种子成功输入民族地区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并传播久远的大事,也是民族地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需要输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获得正确理念、方向、道路、方针、政策、措施,把本地区的事业做好做大做强,既造福于本地区,也为振兴中华,建设伟大祖国做出积极贡献,进而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要事。所以,必须积极探索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应妥善处理的关系

(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实际上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共性,民族化是特殊性、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统一、不可分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共性。共性与个性相互区别:共性是个性的概括总结与抽象,个性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民族地区的特点割裂开来;不能用只大致包括个性的马克思主义共性去取代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也不能用抽象的相对稳定的马克思主义共性去框囿具体的千变万化的个性:当然个性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共性指引下,加以合符理性的改造,使之呈现良好个性状态: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得到弘扬,具有特色的各项事业得到发展。努力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民众安居乐业等:个性体现马克思主义共性: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绝大多数人谋福祉,维护国家统一,为振兴中华、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等。

(二)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民族化是实际。实际的最主要内涵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实际、实践的了解分析概括,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来源于实际实践;如果离开了各国及其各民族地区的实际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各民族地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针、为望远镜、显微镜去睿智地对待实际实践,保持心明眼亮,以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具体实际实践问题。否则,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能取得实践成功。因此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地区实际、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合新环境,适应新水土、新气候,融入它所指导的实际、实践之中;也是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者不是等着理论自动走进实际生活中,而是主动学习领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行动指南: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生搬硬套实际,而是以它的精神实质、基本原理、开放体系运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具体观察、分析研究实际,找到既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又确实符合实际,的确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运用于实践,取得胜利,然后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结合是二者亲密联姻,达到了双方生生不息、前景光明的双赢目的。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自由的关系

民族地区大部分民众信仰宗教,要取得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的成功,应该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与的关系。

第一,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地区的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实行自由的政策都载入了宪法,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自由政策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相互尊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民族、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它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灵魂,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做

好宗教工作,关系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全党同志必须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充分认识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宗教工作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宗教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

第二,必须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下,处理民族地区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主要有本质观、历史观、安全观、适应观、和谐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本质观、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基本观点的继承和超越:宗教安全观、适应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和创新;宗教和谐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基本理念,充分认识到: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坚持平等对待信教与不信教的问题。在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互相合作;积极引导宗教发挥和谐积极作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相契合,同时警惕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从事损害国家、干涉内政的活动,防止宗教极端分子从事破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活动。

第三,向民族干部民众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国务院颁发的《宗教事务条例》。“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过程中。要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方法,逐一向民众解释说明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法。我们党实行自由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我国实行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依法治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宗教活动和利益,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吸取我国曾经有的宗教被帝国主义控制和利用的历史事实的教训,由我国信教群众作出明智的自主选择。“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我国宗教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同时,向民众讲明《宗教事务条例》是国家以行政法规保障公民自由的权利、公民和组织的救济权利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使之法制化、规范化。是我国法制建设上的一大成果。

(四)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在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样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也必须遵循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规律。如果不传承,如同生物,割断了根基,会死去;或只有传承没有创新,如同没有分蘖新枝、开新花、结新果,同样失去生命。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要使马克思主义融入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使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又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与创新意识,以理论创新的勇气,执着的创新精神。积极施展创新才华,不断研究新情况,实现创新,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使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具有广阔的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的举措

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不仅要妥善处理以上关系,还要采取相应的举措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一)认真学习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弄清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区域化,必须下的第一功夫。倘若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明不透。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可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弄清楚谈何容易,怎么办?先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民族理论、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然后围绕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精读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即掌握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如同志所说的,“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而不是剪裁实践去适应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邓小平同志也讲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所谓“精”,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决不能把“精”曲解为只言片语和个别词句。少,不等于精;只顾整本背诵,也未必做到了精。“精”要结合实际认真思考,切磋琢磨,心领神会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管用”,就是要正确解决当时当地的新旧课题。

(二)用心感受全面掌握民族地区的实际

要真正解决“管用”的问题。就必须全面了解、用心感受和真正掌握实际,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需下的第二大功夫。不明了实际情况,就无法着手开展实践活动。实际浩如烟海。摸清实际绝非易事,怎样做?围绕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主题,按照同志反复强调的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实事求是。要深入到民族地区具体的机关、学校、厂矿、商店、农牧场、城镇民宅、农村民舍去周密调研。以真情去切实感受,以智慧去全面理解,掌握自然环境、民生、民情,经济政治、文化信仰、风俗民情等等真实可靠的第一线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整理,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着手问题的解决。现在,由于党和政府继续采取向民族地区倾斜的政策,使其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民族干部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民心稳定,社会有序。但也存在负面影响问题:社会失范和民族冲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生态环境恶化、极端民族主义抬头等。应对以上问题应该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建设生态文明、民族法制建设,做好协调发展民族文化、化解民族矛盾纠纷、抵制敌对势力的分化、西化等工作。

(三)突出化解风险和事业发展的本质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中,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必须统筹兼顾,又重点突出化解风险的

问题。一是因为风险事关安全的大事。关联着广大民族民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民族地区的领土安全,自然环境的安全,政治安全,科技文化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等等。安全重于泰山,民众期待帮助化解风险。二是民族地区存在的风险更大。地理与其他国家接壤,有边界争端风险:地质复杂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风险;“”在边境从事恐怖活动;国外以边境为突破口进行渗透、策反、入侵的风险;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普及都存在着薄弱点,抗拒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三是帮助民族地区化解风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首要宗旨。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的第一要旨,就是要帮助民族地区解决民众的生命财产等等安全问题,没有安全保障其他就无从说起。四是帮助民众提高抗拒风险的能力,发展抗拒风险的事业,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的本质内涵。要化解风险,就必须着力谋求化解风险能力的提高,抗拒风险的事业的发展。为此要认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安全观,执行国家的安全法规,贯彻落实党的安全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的本质要求。五是马克思主义帮助民族地区化解了风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成功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只有帮助民族地区化解风险,才能解决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被民众真学、真信、真用的问题;也只有各种风险化解了或降低了,才有民众的安全、祥和与幸福可言,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取得了胜利。要化解风险,取得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的全面成功,还必须以民族特色包装马克思主义。

(四)精心用民族地区的形式表现马克思主义

以民族地区的艺术、语言等形式表现马克思主义既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也能帮助民族地区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用民族形式表现马克思主义包括:按照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用民族语言编写马克思主义简要读物、纪录片、宣传片;用民族语言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党的政策故事等;用民族图画绘制马克思主义;用民族建筑、雕塑体现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策精神;用民族服饰、舞蹈展示马克思主义:用民族歌剧歌咏马克思主义;以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体育节日为载体传输马克思主义等等。这样使马克思主义融入民族地区各个环节与各个领域,深入民心,变成民众的精神支柱和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化。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何虎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7,(3).

[3]田忠福.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诉求;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把马克思主义真正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使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结合群众的实践,再好的理论如果群众不能理解和掌握,理论就会变成无果之花,就会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价值诉求,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指导实践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价值。要在中国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要在实际生活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和价值诉求。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等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中国人民的事业,今天我们党取得辉煌的成就与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分不开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我党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引领多样、多元、多变趋势,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认清形势、激发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伟大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因此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必须紧密联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长期任务,必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坚定不移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要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由于代表着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对现实问题持有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期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加之五花八门西方政治思潮的涌入,在我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粉末登场,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这些多样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激烈交锋,竞相争夺话语权、主导权和合法性,并试图影响社会实践。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加以正确、有效的引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我们党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为此,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一时代课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第一要务。强调:“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2)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和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志曾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因此,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价值观联系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和紧迫任务。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扎根于当代社会实践,服务于实践,用于指导实践,并伴随着社会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的理论,天然具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需要,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引导人民群众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上,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紧密联系起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群众,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导向和实践的指南。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理论素质,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使人民群众析事明理、解答疑惑,澄清理论是非、明辨前进方向。要做到这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大众化工作是必然的现实选择。

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恩格斯多次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待自己理论的科学态度,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和党的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一个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前进的过程,事实证明,被当时的社会实践检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也需要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这个过程的实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更正以往对马克思主义误读,在理论上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换言之,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真正指导和推动理论的大众化进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体现了实践性、时代性和群众性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服务,还要善于对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将其升华为创新的理论以指导新的社会群众实践,更要接受人民群众实践检验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和时代价值需要通过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的步伐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善于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发展特色和历史趋势,从社会实践和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智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与大众化的有机统一。因此,只有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持续不断迸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更为广泛而深入地根植于人民群众中,征服人心,赢得大众,成为共同的思想基础。

四、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一种非常深刻、高度抽象的革命学说,要完全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认同和信仰,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宣传普及的过程。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旗帜鲜明的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建设一支必须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理论创新能力,掌握必备宣传知识和技能素质过硬的马克思主义专业队伍,从事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同时,还要鼓励和号召这支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队伍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从群众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不断实现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层次宣传普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样化宣传普及的重要条件。第二,认真筹划,尊重差异,周密安排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根据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征等方面不同群体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有针对性对理论加以普及宣传,做到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结合,着力提升广大群众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努力使理论教育贯穿落实到各个社会群体。广大党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在推进大众化中主动学、带头讲、具体做,真正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明、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好干部,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原则出发自觉熟练地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广大普通群众积极参与、自觉学习、主动做,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脑海之中,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思想纽带和实践指南。对于青年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课堂双向互动方式、演讲比赛、名师示范、理论专家讲座、红歌比赛等活泼新颖的活动多种方式,推进大众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程覆盖。第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注重理论语言通俗,文风朴实,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大众话语”,把深刻的思想道理寓于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之中,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民关心的生活问题、贴近人们的思路和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教育,实现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切实成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工具。第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内容探索多种形式,形成多种渠道,通过丰富生动的宣传形式,积极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活动,以此来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五,当今社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合,扩大宣传教育的阵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媒介、手机等现代传媒工具,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在人民群众的眼前,传播到大众的心田。第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建立信息反馈、情况研判和评价机制,衡量它的效果,确保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9.

[2]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84-685.

[3]列宁全集 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第8篇

一、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不熟悉。老一辈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对一些青年人来说更多意味着“代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仍像当年所批评的那样“言必称希腊”。不少青年虽然掌握的知识多了,对西方的了解增加了,但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却不熟悉、不了解,在谈论马克思主义时讲的多是“外行话”。更令人担忧的是相当一部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存有排斥与逆反心理,与其话语体系渐行渐远。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扎实。在部分青年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现象。他们既没有认真研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看待与分析问题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在一些大学的课堂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被边缘化程度甚至超乎了我们的想象。相当一部分青年虽然关心国家发展,却不熟悉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虽然关心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却不了解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的责任和地位。部分青年在学历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却在相对下降。

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牢固。当代青年大多是吃着洋快餐、听着外国流行音乐、看着美国大片长大的。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充满苦难和辉煌的年代,无法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难以亲身体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指导一个身处深重灾难的民族一步步走向解放和富强的;更不了解他们今天沐浴着的光明,是多少革命前辈在黑暗中历经重重磨难,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加之西方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青年仰慕虚荣、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信仰缺失。因此,当代青年迫切需要了解我们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多读些马克思主义的书,以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二、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主要影响

首先,不利于为社会主义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中国能否坚持社会主义而不像苏联和东欧一样发生和平演变,关键在青年。未来青年能不能扛起社会主义大旗,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到底,根本在于我们党要教育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使青年了解这样一个道理: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不学习、不信仰、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科学思维,就不可能理解社会主义、把握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就会在西方推行的思想文化渗透这场没有硝烟的和平演变斗争中迷失方向,成为俘虏;社会主义在中国也将后继无人,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将面临崩塌,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建设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将付诸东流,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马克思主义话语在当代青年中能否确立,将会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败,这决非夸大其辞。

其次,不利于传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证明的科学真理,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指导思想,是立国、治国、强国之根本。如果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就无法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会在中国“失传”、“断代”,后继无人。马克思主义能否为当代青年所接受和传承,不只关乎青年本身的理想信念,而且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加强对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建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第三,不利于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用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让全世界都接受西方“普世价值”,是西方的既定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们时刻企图遏制和瓦解社会主义国家,从军事包围、武力打击、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到文化、价值观渗透,无所不用其极。冷战结束后,西方的战略已从“消灭”社会主义转向“演变”社会主义,从武力打击转向文化渗透,从着眼对当代人的打击、恐吓、威胁,转向着眼未来,吸引、收买、离间、腐蚀青年,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上个世纪,西方在对苏联冷战的同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导致其最终解体。如今,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已转向社会主义中国,并且瞄准了中国的青年一代。值得高度警醒的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不少人早已习惯了商品丰富的现代生活,欣然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种“糖”与“蜜”的诱惑和影响下,部分青年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不再清醒,也难以从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保持警惕。因此,当代青年如果缺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信仰,就没有能力去识别和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就会在反和平演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败下阵来。

三、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到位、不得法,这是导致青年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直接原因。马克思主义话语,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掌握,巩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敬与信仰。当代青年虽然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但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首先是教育不到位、不得法,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青少年的需求和兴趣脱节,难以被青少年理解和接受,甚者还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往往是背条文,记概念,应付考试,考试一过则将其抛到九霄云外,根本没有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更谈不上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仰和价值观。其次是西方价值观和社会负能量的影响。对青少年来说,往往是学校讲理想信仰,社会却充满物质诱惑;老师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自媒体充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教材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西方说资本主义是“普世价值”。学校正能量教育被社会负能量稀释甚至颠覆,致使相当多的青少年不仅不能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识别、抵御和战胜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和社会腐朽颓废思想,反而被这些思想一触即溃,反过来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生命力,陷入信仰缺失、思想迷茫的困境。

二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这是导致青年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外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是青年一代。西方凭借其经济、科技和媒体传播优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加紧向中国强力传播其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西方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文化的渗透、影响、误导和熏陶是全方位的,从消费、饮食、娱乐、时尚,到话语体系、行为举止、价值追求、理想信仰,无所不包,无孔不入。受此影响,部分青年在仰慕西方生活方式的同时不加辨析地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甚至盲目崇拜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对我国思想文化渗透和对社会主义的抹黑、妖魔化,在很大程度上排挤了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一些青年思想中的存在空间。

三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这是导致青年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深层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确立和巩固要求把公有制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它需要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上。在上个世纪,通过“一化三改”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契机。但毋庸讳言,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其相伴而生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开始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表现得异常活跃,使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部分青年中的影响力变弱,在一定范围内被边缘化了。

四、在当代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1.改进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当代青年中建立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一方面,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学分,改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努力改进教育方法、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和实效性,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难忘、毕生受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要善于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更要善于帮助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学生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2.增强当代青年对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的抵抗力。一个时期以来,蜂拥而入的西方思想文化带给国人尤其是青年的不是更多的选择,而是更多的迷茫。当代青年若要在汹涌澎湃的西方思潮冲击中站稳脚跟且不断前行,最重要的是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对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识别力、抵抗力、免疫力、战斗力,从思想上筑牢抵制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渗透的铜墙铁壁。只有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强大起来,并为国人所接受和拥戴,才能从根本上抵御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帮助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不被西方思想文化演变和腐蚀。需要强调的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为了有效防止和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必须对通过网络等渠道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产品严格把关,对于明显恶意抹黑社会主义和离间民心的言论和影像要坚决阻断在国门之外,为在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净化环境、保驾护航。

第9篇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主导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核心任务。 我国从2005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始,马克思主义就开启了系统的学科化建设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它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也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主要功能是政治统治,即一个阶级对另一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由“统治”到“治理”绝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是对国家本质的深刻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对国家本质的新概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国家的意志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更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国家的本质不仅是阶级统治,而更应是社会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不仅表现为由少数人对多数人的阶级统治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民主专政,而且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凝聚起来的共同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繁荣的人民国家的社会共识,不断加强社会治理的力量,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法治化,不断完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后,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问题。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要极大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阶段,这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理论和实践,但它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环节、核心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这三个要素的一般认识上,应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人民当家做主的合理性,依法治国的正确性上去认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党对国家的领导必须面对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人民当家做主必须面对各种西方民主政治的挑战,依法治国方略也必须面对各种宪政民主的挑战等,这些重大课题都急需得到解决。理论学科的产生多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的现时代提出的这些重大历史课题,也正是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理论建设加以解决。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面临争夺资源、货币战争、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领土争端、反腐败斗争、网络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等。

面临四大考验、四大风险和八项斗争的复杂环境,这就需要党和国家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国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抵御各种危险的政治能力、适应新环境的变通能力、联系群众的工作能力,抗击腐败的廉洁从政能力;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能力、金融控制能力、市场活动能力、意识形态斗争能力、解决领土争端能力、反腐败斗争能力、网络管控能力、反民族分裂斗争的能力等等[1]。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不仅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而且还要研究政治科学、法律科学、历史科学、管理科学、心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升党和国家社会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二、 由革命、改革到社会治理思想变革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从社会革命、改革开放到国家治理的思想变革中看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历史,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发展方向。

(一)社会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19世纪40年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并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大发现”理论,经过多次革命风暴检验并在工人中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工人运动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上密切合作,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特别是对“两大发现”系统化的阐述,体现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奠基作用。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是20世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变成了俄国的革命现实。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先后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孟什维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想,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M一步发展。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社会革命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革命,成功地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毛泽东等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在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其中产生的许多社会革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行的初步探索。

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需要以人类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不是一两个科学家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几代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完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历史时代可以完成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这一实践没有终结,永远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作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发展也就永远是一个过程。

(二)社会改革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产生

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改革的思想,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由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根本性转变。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革思想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没有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列宁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产生归结为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概括;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则是根据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的理解,又经过十年“文革”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许多弯路,遇到了巨大困难,急需进行社会改革,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急需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东剧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顶住巨大压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1984年,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专业。1996年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第一批获得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的最初尝试。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江泽民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21世纪,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胡锦涛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教训,总结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社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大问题,从而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做出了路径选择。

2004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作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决定,强调了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最先贯彻了党和国家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战略决策,并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应当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和改革开放实践相伴而生逐步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这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过程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现代化标准提出的新要求。

过去我们也提出过现代化思想,如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却是第一次提出来。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今天我们也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这个目标就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一条新路,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善的制度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理论,以前以苏联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进行过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但没有成功,这些已有理论和实践还谈不到制度建设上的现代化。而以民主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标榜自己制度的现代化,实质上却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的制度缺陷,因为这种制度维护着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当然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的自我批判加以解决,通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加以解决。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从未进行过的伟大事业,我国也仅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依据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因此我们在继续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通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过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

三、 ??现社会治理新境界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

习近平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宗旨,其主要任务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客观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和基本理论内容。

(一)“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而实现这一共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共识、目标导向的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而来。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应停留在这24个字的研究上,因为24个字层次清楚、容易记忆,可以通过弘扬、培育、践行,以期求得不断形成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共识。而作为学科建设还是应把主要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的研究上。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2007年,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都急需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以解决。

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重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在国家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的研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的本质特征有怎样的不同,国家层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而广大人民群众作用又是怎样的。在社会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不同,这种社会价值观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在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社会主义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什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价值追求有什么不同。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国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发表讲话指出: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这就是说,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需要的理论支撑,如哲学智慧,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都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主要特征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强调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就是“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3]。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科化,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研究,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立场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即辩证法、唯物论等观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即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比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要具体得多,它是一个现世的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愿景,我们过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过多注重远大理想的研究,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努力,或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实现,当然这些研究是有价值的是必要的,但我们更需要研究当代人的理想目标和实现路径。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也应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目标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而全面深化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实现的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因此,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社会批判、理论批判、自我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法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的重要内容。

?之,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除了上面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研究之外,其主要研究路径还应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等。

(三)“五位一体”的国家治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内容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要研究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还要研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历史尽管不长,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认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10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抽象马克思主义 具体马克思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在中国大地上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和实践共产主义,于20世纪30年代逐步提出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命题。这一提法的提出过程,学界已经做了充分甚至可以说非常繁复的论述,笔者对此不再赘述。笔者要指出的是,这一提法隐含着三个方面的争议。

一、“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了被认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可是,如果马克思主义可以中国化,即可以存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存在“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之分。这会引起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如何协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抽象地看,二者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前者是抽象马克思主义,后者是具体马克思主义。然而根据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原理,抽象寓于具体之中,并无脱离具体的抽象。这意味着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然而历史事实是,在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存在。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会导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时产生的不实结论。

唯一可以化解上述结论的办法是:认定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具体马克思主义,即“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家族的众多成员之一;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是其他具体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其他具体马克思主义是从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世界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这意味着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做出区分,即: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区分为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抽象马克思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马克思主义指既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独特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明确地承认,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具体马克思主义――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

如此一来,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别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去马克思主义的德国化/欧洲化。正如《“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纪要》指出:“要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其二,如何确立“具体马克思主义”是否为马克思

主义的标准。如果马克思主义存在“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之分,那么“俄国化马克思主义”、“朝鲜化马克思主义”、“古巴化马克思主义”,乃至“存在马克思主义”、“人道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结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至少在提法上都是成立的。面对如此之多的“具体马克思主义”,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判定一种“具体马克思主义”是否为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衡量所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往往是不一样的。从物质动因出发,会得出生产力标准;从阶级关系出发,会得出阶级斗争标准;从经济危机出发,会得出计划经济标准;从剥削、压迫的根源出发,会得出公有制标准;从人的发展出发,会得出自由与解放标准……这些不同标准在同一历史时期并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

在众多衡量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当中,卢卡奇的方法标准可谓影响最大。卢卡奇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2]简言之,卢卡奇衡量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方法而非结论。

然而,方法标准也面临着很大问题。其一,马克思主义文本提供的方法是多元的,从不同方法出发会得出不同标准。其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是抽象的。面对一种抽象的方法,人们在操作层面往往可以采取彼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具体方法。其三,方法本身是中性的,人们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都是反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此对价值观和社会观取向性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方法很难成为衡量“具体马克思主义”是否为马克思主义的标准。

当马克思主义存在“抽象马克思主义”与“具体马克思主义”之分,而人们又不能就衡量马克思主义的标准达成共识时,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对各种“具体马克思主义”的裁判权。究竟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马克思主义被工具化就难以避免。其后果是,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二、“马克思主义形式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内容中国化”之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对象。但进一步追问的话,这个提法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要化马克思主义的什么?要化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还是要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式中国化,理论界几乎没有什么争议。其一,马克思主义形式的中国化是必需的,比如至少在语言表达形式上要中国化,否则不通外文的大多数中国人如何掌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其二,马克思主义的形式中国化意味着不一定要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从而不会引起许多人对非马克思主义化的疑虑和担忧。其三,就共产党人的目的而言,重要的是掌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应当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争论主要发生在马克思主义是否可以“内容中国化”这一问题上。内容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要将作为A的马克思主义化为作为B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要发生一定范围和程度的质变,否则何以言“化”?正如所言:“‘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3]。可是内容发生了质变的“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吗?正是基于这一理论,一些马克思主义反对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意味着非马克思主义化。譬如,1939年人叶青就声称:“它必须变更其形式,有如一个新的东西,中国的东西,与原来的不同。这才叫作中国化。”[4]叶青此句中的“形式”,从其精神实质看,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性变更。而一些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之所以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则是担心它会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化。

上述质疑和担心,无论动机如何,但并非是杞人忧天。如果抽象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几个字眼,他们的质疑和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以“中”化“马”,变“马”为“中”。

消除上述问题的唯一办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针对“抽象马克思主义”――普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仅仅针对“具体马克思主义”――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特殊性受普遍性制约,只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变,不管马克思主义所采取的民族形式和个别论点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性质。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会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化,只是将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改变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用一种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代替另一种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正如前文提及的《纪要》一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求形式上的转变,更要求内容上的转变,即要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困难在于,在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哪些理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可以决定一种具体马克思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理论是仅仅适用于德国/欧洲特殊情况而不能适用于别的国家的民族形式和个别论点?换言之,在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哪些理论是不能改变的,哪些理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人们很难有统一的界定。当人们对此界定不清时,马克思主义国别化有可能不单是改变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和个别论点,而且有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困难还在于,在马克思主义国别化过程中,其共性与个性是否可以被轻易地加以分离?个性是否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变化而又不影响或者仍然可以与共性保持一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来自于个性的抽象。换言之,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共性也要受到个性的制约。既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自马克思创立的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那么德国/欧洲化马克思主义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就不能因其处于个性地位而随意被置换。然而,将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否只是一种民族形式抑或个别论点而非实质内容的变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化”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显然会引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对二者关系思考的结果,恐怕是这一提法面临的最大麻烦,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或者说:中国共产党人到底要用中国改造马克思主义,还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

“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不管各自所走的道路如何不同,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都为着共同的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实现而斗争的”[5]。诚哉斯言,马克思主义无论包含多少理论,但它的核心是实现共产主义――全人类的解放,其他理论主要是为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认同共产主义理想,相信共产主义道路,决心按照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最终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就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而言,根本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化,而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如所言:“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6]

人们也许会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必须环节和手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化。问题在于:其一,二者刚好是两个方向相反的运动,至少从字面上看,就是如此。因此,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有南辕北辙之嫌。其二,即便二者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但一味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却鲜言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既然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是目标,那么在二者的关系当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才是主要方面,何以不大力提倡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其三,相较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化这一提法不但能更明确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而且在内涵上更丰富、更完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指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指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能包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否则会导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错误。反之,中国马克思主义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包括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其他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任何一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此情况下,人们更有理由认为,与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毋宁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化。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纪要[J]. 邓小平理论研究, 1999(01).

[2]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7- 48.

[3] 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41.

[4] 叶青.论学术中国化[J].时代精神, 1939(08).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体系 与时俱进 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主义的角度,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而创立的一个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首的先哲们通过努力和集体实践的成果,他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个集体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这三者是不看可彼此分割的,紧密相连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被各国共产党或工人党当作自己的行动指南或者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从诞生以来,传播到世界各地,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形成了新的体系,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特点,依旧是各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然而有些非马克思主义者怀疑他的现代性以及是否符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做一个从新的描述和解释,端正态度,坚定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我国以来,已经在我国深深的扎根,生长,发芽,如今以根深叶茂,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又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已经是我国人民的基本信仰,早以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基础,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它的基本原理及其思想精髓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实现的中国化,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信念不得动摇,否则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就会因为缺乏灵魂和行动指南、指导思想而迷失方向,就会被各种资本主义思潮,各种腐败的、极不健康的错误思想所侵蚀,有可能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被引向歧途。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复杂的当今社会,我们只有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才能知道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独有的特点,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他的继承者的理论也同样具有,特别是在我国新时展的“新常态理论”,更具有他的与时俱进的特征。具体来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在检验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这就注定它比其它的理论更有活力。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这标志着他的先进性,并代表着更为广泛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他能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所处阶段和发展形势,能够抓主要矛盾,为社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的东西,并在应用中发挥它的最大功能。

第五,马克思理论体系,有着完整的、系统的体系,逻辑性强,主题明确,这是马克思具有活力的根本。

第六,有科学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基础,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这是理论的创新性,是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

三、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量的外国的思潮的融入,各界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情况,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并对此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时会出现或者产生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去研究。特别是针对一些同志思想上出现困惑或者动摇,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这时候,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把它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真正的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方向,不能被一些假象和短时的倒退所迷惑,进而迷失自己。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提高自己身的抵御能力,才能端正思想,才能保证自己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在解决实际当中的问题上提高自身的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发展,我国社会正发生着非常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拥护和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其他的思潮以及我国遗留下来的健康或者不良思想也在蔓延传播。使得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具有的多边性,独立性,选择性,诧异性。也使得其它形式主义为主流的后现代注意思潮乘虚而入。很多不想思想借助于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浪潮渗透到我国的很多角落。企图颠覆马克思主义理论,至少动摇他的地位。

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西方一些政客的阴谋,他们是想要颠覆我国的政权,要让我国走他们的资本主义道路,毒害我们的思想空气,摧毁我们的思想堡垒和防御体系,我们必须坚定信念,与这样的思想作坚决的斗争。

同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只有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科学内涵,坚持真理,坚持马克思理论体系,只有真正的理解、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有效地整合多种多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不断推进起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系统建构和理论创新,只有坚持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才能以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思潮向前,向上发展,并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所指导的正确方向前进。

四、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马克思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当代中国依旧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法宝,在当展的中国仍然有很强的指导价值,仍然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仍然需要坚持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的精神纲领和行动指南,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2).

第12篇

一、理念创新:从马克思主义人本视角透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就是说,人创造了历史,但人创造历史活动的目的又是为了人自身,这是人类历史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神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可见,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就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本质内涵,并且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151标,看作人的自身权利的全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就必须确立主体性理念、人文关怀理念、科学发展理念。确立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主体是实践着的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不仅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活动的主体,也是积极的、实践的历史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同时要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升华了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化”大众与“大众”化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始终强调和重视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主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和造就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坚定立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因此,对于在校同特殊环境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化、实践化的过程。

与此同时,大学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动创造的主体,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今天亿万大学生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会成为一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掌握大学生,指导大学生实践,进而通过创造性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实现了“化”大众与“大众”化的有效结合,它强大的吸引力和时代价值也才能得以体现。如此,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冲决传统T具主义的樊篱,实现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就必然成为其自觉选择和时代趋势。确立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向度渗透于其整个哲学尤其是社会历史理论中,马、恩以远见卓识给人们展示了人类解放的美好前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南发展的条件”,131可见,对人自身的关注,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

在马克思那里,人文关怀不仅具有现实关怀的根基,而且具有终极关怀的特质,因为人文关怀强调的是对现实的人现实生活的关怀,对人的本质的追求、创造和实现,也就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重要基因和价值追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就是以现实“人”——大学生作为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它不仅承担着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追问与价值决断的责任,还帮助他们解读人生的终极意义,实现了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高校在培养人的历史过程中,面向学生、关怀学生、带动学生,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来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根本所在。因此,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理念植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维度,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时代的变化和特征,并且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尤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问题上,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J~.48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正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的特质和精神,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深入分析和把握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将马克思经典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前提。因此,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要冲破成规,实现内容、方法和形式的全面创新和大众化,并敢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面对、接触和回答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着力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化”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自身,即促进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思想中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在成长过程中更关注自身未来的发展诉求,渴望个性尊重、自我理解、价值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始终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本质要求。

二、内容创新: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实践的真理。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是改造世界。”1215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是因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长期坚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才能变成中国人民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理想信念,也必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追求和价值标准。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抽象、片面、脱离实际的解读,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武器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与武装,在多元思潮的影响下,势必造成大学生的信仰危机,这既违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本质,也不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现实要求。

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4]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大众化过程中不断回答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充分体会和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内容,把从实践中产生并不断指导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一体系来源于实践,用之于实践,是关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一以贯之的理论主题。另一方面,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了从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内容,造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割裂和断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我国改革开放3O多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和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性,排除了社会上众说纷纭的思想态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了教育内容的混杂和重复,保证了内容体系的科学性、连贯性、完整性和开放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廓清了道路,打开了通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大学生,并使这一理论体系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进教材、进课堂,还要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使之在青年学生中获得广泛认同、形成普遍共识。要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实现自身的阶级统治过程中,都要提出并宣传符合本阶级特色和实际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当代中国主导性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不移地宣传、普及并在全体民众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重要任务和目标,对于大众中的文化知识精英,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赋予了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必然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都应该为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实践。另一方面,由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个组成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内在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价值体系的懵懂和迷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中国特色,将这几个方面统摄为一个融会贯通的有机整体,把外来先进文化与中国的特色文化相结合,把远大政治目标与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经验、世界眼光与民族传统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既有全球视野又有历史眼光,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既恪守原则又海纳百川的开放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创新性的内容,为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内容要求,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内容,以培养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为重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基础。

三、方法创新: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民族性也就是大众性,就是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方式。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广泛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知基础,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民族特色”与“高校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的说理性教育方法。政治教育是成才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有力保证;成才教育又是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大学生必须首先确立崇高的理想志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确立成才须先成人的思想。因此,通过课堂内外的说理疏导,尤其是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的分析教育,把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坚定政治立场为目的的政治教育建立在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基础之上,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同时,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的结合,能够促使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与勇于探索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在注重自身修养、道德理想与人格素质不断提升并IEI趋完美的同时,激发自己为迎接未来挑战而发奋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三贴近”的实践性教育方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产物,也是实践发展的坐标。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发挥对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塑造和思想教育功能,这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贴近实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经验教训,让大学生在不断发展前进的现实社会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贴近生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现实和生活理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把对生活目标的追求与成长成才的需要融人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时代大潮中,从而使他们确立起科学理性的生活价值观。贴近学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要,认真分析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破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从而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渗透性教育方法。显性教育是以课堂为主要依托,直接显露出来的、具有集中组织、目的明确、有一定强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在以往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这种变化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反映得尤为明显,他们在价值选择、理论认同上更加主动和自觉,如果一味地使用显性教育方法生硬灌输,就会使他们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逆反和排斥心理,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隐性教育恰恰化解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这一矛盾,它具有教育者传递方式上的隐蔽性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无意识性。通过这种方式,受教育者用一种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从各科教学活动、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之中“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与显性教育的互补。另一方面,隐性教育对人的影响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因为隐性教育是以一种在思想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或使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在思想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得到传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内化的内容本身就是价值性的东西,这样隐性教育必然就会成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只有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才能共同发挥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功能。

四、形式创新: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色。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时代潮流和时代任务,也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时展规律,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色,这种时代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处处得到彰显。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化任务,除了要有理念、内容、方法的创新,还要借助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校园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富于时代特征的形式实现创新。校园网络传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