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语文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21 17:5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语文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语文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现状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45-03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利用此平台来改进教学。然而调查显示,教师对其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探究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现状及改进,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一、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及作用

1.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初中语文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狭义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为初中语文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在初中语文教学系统上,从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支持,到教学的组织管理,再到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集成初中语文网络教学需要的子系统,最终构建成完整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环境。

2.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①对学生的作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使语文教学超越了教师、教材和课堂的三合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个性亮点得到了张扬。首先,提高兴趣,增强记忆。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多感官领略情境美。例如,《明天不封阳台》中有关鸽子的描写:“它是因为太普通而被主人遗弃的家鸽呢,还是因为负伤又有了‘身孕’才不得不中途耽搁下来的野鸽?”这是作者的猜测。为了便于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就可利用清华同方知好乐网。该网站汇集了优秀的新课程教学资源,如教学动画定制、资源推送、课题申报等,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利用教学动画定制呈现一个放大的鸽子动画镜头,让学生从鸽子的外形细致观察,激发兴趣,感受文中鸽子的处境,增强记忆,理解保护动物的主题。其次,激发主体意识,提高自主能动性。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打破了被动学习的形式。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提升自主学习能力。“K12教育网”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K12网站”目前有中小学各学科试题数十万道,并且还在不断更新。在此基础上,“K12网站”开发了网上试题库、网上组卷系统、网上考试中心,学生在这里可进行随堂练习、单元测试、中期及年终测评。教师可将作业布置在“K12网站”上,学生可在网上做作业。系统本身提供电子阅卷功能,不用下载到本地,在网上便可实现在线阅卷及提供解题思路。同时,系统自动将学生平时在“K12网站”练习及考试的资料记录到该学生在“K12网站”的数据库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学习体会,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最后,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例如,在对课文《春望》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利用中学语文教育论坛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爱国行为呢?学生可以利用中学语文教育论坛中学生园地版块设立爱国专题区,进行讨论、交流。网络论坛形式使同学们乐于参与,帮助同学们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②对教师的作用。首先,提升创新语文教育观念。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使教师转变为创造力的激发者。例如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好研网,包括学科教研、课程改革、教育科研、职教科研、教师培训、专题专栏、友情链接等,内容丰富,对教师提升创新语文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它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网络支撑环境,还延伸至广袤的网络空间,为教师研修、利用、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教师全面提高了信息素养。再次,提升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可以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活动,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打造高效率的课堂。例如“永飞语文博客网”是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精品博客,它包括广告栏、我的分类(教案、试卷、课件、音频、视频、论文、图书、素材等)、精彩文章欣赏浏览导航、最新文章、最新评论、最新留言、友情链接各大语文教育网站、格言栏等,主页富有浓厚的江南文化底蕴,让人陶醉其中,尽情吮吸语文知识的雨露。教师可以在这里搜寻到备课资源,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元素。最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提高。例如,“特级教师家园网”诚邀全国特级教师建设网络家园,打造语文专业共同体,链接特级语文教师的博客:新课程杂志社――我你他、铜川互动空间――无边界、一个大写的人――于漪、情境教育诗篇――李吉林等,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现状及其原因

1.利用现状。语文教师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水平虽不断增强,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①利用不足性。首先,教师对很多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不甚了解,例如,他们不知道利用“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三槐居教育网、好研网,以及一些很好的论坛博客等。其次,很多教师上课一般不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即使使用,也只是位于“呈现文字”的层面。最后,一些教师认为,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是“搞形式、走过场、作秀”,费时又费力。②利用依赖性。有些教师片面追求“现代感”,将课件做得时髦花哨,似姑娘脸上抹了一层又一层的胭脂,教师似一名放映员,机械地翻阅一张张幻灯片。如果一节课讲不完,最后就会草草了事。③利用随意性。很多教师简单地将网络资源随意照搬到语文课程中,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低智能化的课件在实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忽视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韵味。

2.原因。①利用不足性原因。首先,意识不足。一些教师具有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热情,但是缺乏训练,不知道怎样利用网络资源,因此,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遗憾地被搁置一边。其次,专业知识有限。教师没有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教育技术知识学习,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真正享受,缺乏语文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最后,专业技能薄弱。相当比例的教师不会上网操作,更不用提灵活运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②利用依赖性原因。首先,意识依赖。有些教师遵循守旧,网络课件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便很难改变,完全不考虑今后学情的变化。其次,专业技能薄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薄弱。③利用随意性原因。首先,意识随意。教师认为语文成绩不是教出来的,认真教不认真教和学生的语文成绩关联不大,缺乏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准确定位。其次,无暇顾及。大多数教师工作繁重,每日用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组织学生活动等工作时间过长。最后,耗费精力,较难组织教学,阻碍了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三、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改进措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若想长久“清如许”,那就必须要有“活水来”。语文教师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科学利用,将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鲜的活水,使语文教学更加生机盎然。基于以上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问题的分析,就此提出利用的改进措施,给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希冀。

1.树立正确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意识。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教师要有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语文教学的意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避免利用的不足性、依赖性、随意性,真正做到为己所用,最后整合提高自己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春》时,一位教师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搜寻有关名家对《背影》、《春》评价的背景性知识,如叶圣陶《文章例话》:“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必须用才用”。这些通过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查阅的资料,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扩大了师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师生的眼界。

2.增强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特级教师陈颖曾说:“仅仅拥有知识的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师用知识奠定课堂教学的“底气”,用智慧凝聚课堂教学的“灵气”,用底气和灵气铸就课堂教学的“大气”。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上说:“任何地方的人都能上到有优秀的教师教授的最好的课程”,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才能使教学按预定的目标计划进行,争取优质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提高综合素养。教师必须以语言为起点,提升语文素养。当语文教师的语言一旦充满文学的味道就能化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焦灼心理,让学生尽情感受唐风余韵,流水淙淙的美丽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看网络专家讲座视频、发动教师开教师论坛博客讨论教学,写教育随笔等,提升自己的素养。

3.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水平。首先,硬件先行。学校应该为每个办公室、班级配备电脑,购置电子图书馆,完善校园局域网,为教师充分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便利条件。其次,拓展培训渠道。学校可以利用双休日,请计算机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考核,教会教师常用的软件操作方法,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分享的机会。最后,多元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开辟小型在线课堂、个人博客、班级主页,利用网上题库设立网上错题集等,增强师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端午日》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将呈现《端午日》的教学实录,以说明教师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端午日》(沈从文)

1.导入。

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屈原的传说)提问:大家知道这是说的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吗?

明确:端午节。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明确:吃粽子、挂钟馗像、悬艾草、喝雄黄酒、吃咸鸭蛋……(展示图片)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去领略一下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魅力。

2.作者介绍。

3.课文学习。

提问:下面我们一起听配乐朗诵,听听沈从文先生是怎样描写端午日的。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文中写了湘西端午日的哪些风俗习惯。

明确: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舟、捉鸭子。

提问:最让人激动万分的算是赛龙舟了,从图片中大家能够看出一条龙船上有很多人吗?同学们知道他们有怎样的分工吗?这些选手各有什么特征呢?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龙船人图片)

明确:(1)桨手。动作描写:持、划(桨手图片)。(2)带头人。外貌描写: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动作描写:坐、拿、挥动、指挥(带头人图片)。(3)锣手鼓手。动作描写:敲打、调理(锣手鼓手图片)。

提问:这部分赛龙舟的场面非常精彩,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队伍有何奖励?(用书中原文回答)

明确: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

提问: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奖品?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不是。从“不拘缠挂到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看出来。

提问:从“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光靠一个人是行不通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获得胜利。(即团结就是力量)

提问:赛龙舟的选手是团结的,全茶峒人一起过端午是团结的,中华民族也是团结的,你们能举出一些中华民族团结的例子吗?

明确:(1)2008年汶川地震;(2)2008北京奥运会;(3)2010年上海世博会;(4)2012年伦敦奥运会。(幻灯片呈现一些示例)

探讨: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有国人惊呼:“韩国人抢走了我们的端午节!”“我们的端午节‘危在旦夕’!”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端午节?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4.教师总结。

5.作业布置(播放曲《爱我中华》)。

6.教学反思。

第一,导语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搜索教学资源,以《屈原传说》视频切入,一方面循序渐进地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契合文章所学内容,引出端午节以及端午节的风俗,并配以图片展示,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便于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会。

第二,第三部分课文学习,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搜索音频,配乐朗诵,标准并饱含情感的朗读配以轻音乐,很容易使学生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跟着旋律走进文本,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学会一定的朗读技巧。

第三,在讲解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的动作描写时,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给每一个场面配上一幅对应的场景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想象的空间,真正了解桨手、带头人、锣鼓手的娴熟动作,体会赛龙舟的激烈气氛。

第四,在自我探究部分,通过整合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中多位优秀教师的教案,结合学情,步步激励学生从文本中归纳“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并通过网络平台搜寻“中华民族团结”实例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课文“言外之意”的探究,真正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热爱传统文化节日,提高语文素养。

第五,俗话说“趁热打铁”,在拓展部分,学生已有深刻的体会,但难免情绪紧张高昂,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搜索播放网络音频――《爱我中华》,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还可以调节气氛,陶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科学利用,让教师得到了专业成长。教师把最富于时代感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与语言文字精选整合,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最佳优势。希望我们广大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使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赵英.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东盟博览,2011,(26):10.

[2]陈文荣.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考试周刊,2009,(5):9.

[3]叶圣陶.文章例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5.

[4]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23.

[5]黄维路.教师要有“底气”、“灵气”和“大气”[J].教育教学周刊,2011,(35):42.

第2篇

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得以体现,究其原因,是教师放不开手脚,对学生不放心。总以为不讲得细致一些、透彻一些,学生就不能理解。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师细致、透彻的讲解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养成了学生怕动脑筋的习惯,难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难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弥补这一不足,不少教师施以课后的题海战术。这种强化训练虽使学生有\"事\"可做,说不定也能获得一时的\"高分\"成绩,但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消化,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实在是遗害无穷。

一般地说,对于老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能百分之百的听的恐怕没有,能百分之百听懂的,则恐怕更是不可能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也不是都能认真、独立地完成的。这说明,学生有一部分,甚至是相当一部分,学习是被动的。

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示范性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日后离开老师能自己学习。作为教师,一定要搞清楚教与学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改变对学生的看法。不能以为无论什么事情只有我老师能行,学生不行。老师应打破一切包办代替的陈腐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应明确职责,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第三,老师应凭借教材这个\"例子\"来\"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1]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当然不是靠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来养成的,更不是靠课后的题海战术来养成的,而是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搞清楚了教与学的关系,就不难发觉,一个好的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基于对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感受和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情形的了解,我进行了发挥口的功能,以\"说\"为总枢纽,说课文为主要内容,带动听、读、写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改尝试。

二、说课,实践可行,操作简便

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书面语言虽占不少比重,但口头语仍是最为普遍的。因此,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活动,说是最基本的。\"读、写、听、说四种能力都很重要\",\"听、说能力在现代生活中的日益重要,也应加强训练\"。[2]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要途径。说话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随意说,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说。还可以说课文。说课文,就是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课文、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内容,讲述自己对课文中字词的理解,分析课文的主题及其表现方法、课文的结构安排及过渡照应,等等。概言之,学习该课文应由学生理解、掌握的,都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设计了一整套的助读系统,为学生自己研读课文,并进而说课提供了可能性。

正常情况下,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上级有关部门所安排的教学时间,如果不是教者滥讲滥练,应该还是充裕的。如果教者能精讲精练,合理使用,甚至可以说绰绰有余,这为学生说课提供了时间保证。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不是能真正当好这个主人,老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导\"得不好,学生则一发不可收拾,那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教者应从多方面给予疏导、指导、诱导、引导。首先,教师要重视思想认识上的疏导。要让学生端正思想,明白做学习主人的重要性,明白开口讲话的作用,理清听、说、读、写的关系,并帮助一些学生克服怕说话的心理障碍。其次,教师要重视方法要求上的指导。说课文,要防止主观随意性。(1)要目标定向。每次说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仔细研读或与学生共同学习\"单元教材支配表\"、\"阅读重点\"、\"预习提示\",并据此研读课文。研读过程中可与同学、老师讨论有关不懂的问题。研读后,各自进行必要的识记,牢记一些课本中要求的或自己觉得非记不可的东西。(2)要确定重点。每篇课文都根据其在整套教材和本单元中的地位,确定说课的重点。如:说明文突出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的准确性,并能具体分析。(3)根据学生实际,确定不同要求。刚开始,某些同学说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说,每一次说,要求都不应一样。第三,教师要重视组织纪律上的诱导。我所组织的说课,不是少数学生短时间的说,而是全员参与的全方位的说。全班学生按成绩分成A,B,C三组,每一个A,B,C组为一个小组,A组成员为组长,B组成员为副组长,C组成员为组员。组员到副组长处说课,副组长到组长处说课,组长之间推磨式说课。每一次说课文,全班四十多人就有二十多个小组在活动。组长、副组长的作用很重要,教师要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对他们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把握好尺寸,贴近目标,教育他们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不求全责备。在整个说课过程中,教师不是无事可做,应在纪律、速度、效率等方面全过程的作宏观调控。第四,教师要注意时间安排上的引导。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教师应有一个规定,并及时地对学生的说课进度进行调节。基础好的,速度快的,可增加一些其他方面的学习任务,或钻研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基础差的,速度慢的,可适当放低要求,免去一些说课内容,使他们迅速赶上去。这样,不仅能确保全班整体向前,还有利于部分优等生拔尖。三、说课,教学相长,效果明显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说\"为枢纽,说课文为主要内容,带动听、说、读、写,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的做法是不是真正有效呢?回答是肯定的。(一)、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在以教师分析为主的课堂上,文质兼美的课文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教师虽然意趣勃发,学生却兴味索然,极难默契配合。做教师的总是担心时间不够,觉得这也要讲,那也要说。--现在,教师少讲甚至不讲,就让学生有事可做:学生为了说课文,就必须去读课文,去认认真真地研读课文,从而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过去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很少去认真完成,大多以抄代做,或干脆不做。现在虽然没有什么书面作业,但为了说课文,学生必须把该弄懂的知识,弄懂记住,还要考虑如何把它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另外,不少学生拥有教学参考资料,让他们说课,也能使他们充分利用参考资料,使他们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扩大了知识面,也提高了检索资料、学习语文的能力。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学生都行动起来了,把握了学习主动权,成了学习的主人。(二)、促进了听、读、写的同步提高。让学生讲话不仅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使他们成为学习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主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质。以\"说\"为总枢纽,带动了听、读、写。说,一定要有人听,听者要认真,才能辨别出正误、优劣。说话不仅要考虑到听者,为听者改善说话技术,也必须把自己的说话与听话结合起来。无疑,说提高了听的能力。说对于读的促进作用前面已经论述。说对写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不过是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3]说和写都是语言表达,而表达的基础都是思维,表达的对象都是事物,表达的目的都是理解。二者之能力构成因素和思维转化过程基本相同,说的能力提高了,写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三)、实现了全班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认真的、自觉的、基础好的能学到一点知识,反之则收效甚微,甚至可能一点收获也没有。这样必定会造成学生极端分化的语文成绩,极端分化的语文素质。而说课,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好的会更好,基础差的也不会一点不懂,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这样,全班同学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高。

让学生说课,不是不要老师讲解,仍应重视老师的讲解,只是应少讲、精讲、巧讲,不仅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还要熟练掌握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应该说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少了机械、烦琐的作业批改,多了对业务、理论的钻研,可以也应该考虑自己的进修、这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学生说课,使学生学得更为灵活,更为生动,变学会为会学,变由老师捧着课本走向学生为学生捧着课本走向老师,老师授学生以\"渔\"而不是以\"鱼\",真正体现了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语文教学原则。笔者的教学事实多次证明,只要思想高度重视,学生密切配合,扎扎实实搞下去,以说话训练为突破口,以说课文为主要内容的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做法还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

参考文献:

[1]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引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3]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第3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颍上推剧 积极影响

【正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闭塞的乡村,我们的周边都有无穷无尽的能为语文所用的资源。受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固执地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完成我们的教材上的课文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的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殊不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生活的舞台有多宽广,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宽广。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绝非一学期几十篇、一个初中学段二百来篇的课文的学习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大量的成天文数字的语言文字的积累。但是,很多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在语文教学时,重视了课文的阅读教学而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尽管我们每年的中考都加大了综合性学习的考察,一般都在10--20分,2012年的中考试题中的写便条,就是考察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即使这样依然没能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虽然部分老师也想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但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难以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这种现状势必影响到学生学语文的知识面、主动性,更无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在此,我特以我开展的“调查颍上推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一些收获,来谈谈本人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并以此文和同行共同商榷。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中教材有三个单元涉及到民俗文化中的地方戏曲的内容,分别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次民俗文化综合性实践活动是符合初中生语文学习特点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我在开展“调查颍上推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得到以下的认识:

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开拓了文化视野了解了语文的课外延伸。

1、学习了书本上所没有的推剧的知识,以下是学生收集整理的推剧资料:花鼓灯歌舞的后场小戏“弦子灯”后来派生出一种新的剧种――推剧,也称四句推子。全国稀有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大辞典》,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颍上推剧是民间代代口头相传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她产生于颍上县,流行在沿淮农村。推剧艺术来源于民间小调,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反映群众追求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展现沿淮地区人民的礼仪风情和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推剧艺术风格热情奔放、诙谐幽默、洒脱大方,其旋律、唱腔、身段、手法,充分体现了淮河人民淳朴、粗犷、开朗、乐观的性格特征,具有显著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她是淮河戏曲的瑰宝。这种了解与学习恰恰体现了语文的知识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知识面加宽。在不断地走访和查阅知识的过程中也丰富了社会见闻,养成了收集筛选编辑资料的好习惯。

2、收集到部分推剧的唱词,

例如:《送香茶》中,秀英欲借送香茶之名,到宝童屋中倾诉爱慕之心。秀英的唱词是:

穿一条绿绫裤对龙对凤,穿一双绣花鞋格外的喜人;红绫子绣鞋绿叶帮,鞋帮上又绣满面子的花;鞋尖上又绣朵大牡丹,牡丹旁边我绣上哈蟆;不走路它不响,走一步一吱哇走二步二个哇;

秀英我走了二三步,亲娘来我的妈妈,那蛤蟆咯咯哇哇,咯咯哇哇,一个哎哟哇喝来哟哎哟个来哟・・・・・・

这段唱词用当地方言唱出来,真是韵味无穷;若改成普通话呢?恐怕就没法唱了吧。

以上是学生整理和收集的具有地方性和文学性的推剧唱词。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走向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平台,不是坐在教室之中只通过教科书获取知识。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也会播放了一些优秀的推剧唱段视频,比如播放推剧名段《杨八姐闯幽州》,给学生们欣赏,他们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在对唱词的品味推敲中,学生的培养了自己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在了解颍上推剧的同时,学生们对中国各地方的戏曲也有了知识性的了解,比如:他们了解了川剧的三种变脸技艺:抹脸、吹脸、扯脸。他们也学会欣赏中国古老的戏曲 ――昆曲。

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主研讨合作的学习能力。

1、自主探究意识明显增强。

相当一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大,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做事缺少恒心和毅力,对自己和他人缺乏应有的责任。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们都有一个共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学生投身于各种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在许多公众场合,比如图书馆文化馆,一些以前躲于人后、怕抛头露面、学生也开始有了开始与人交往,表达自我的渴望。课外阅读更是深入学生心,部分学生一面主动借书阅读,一面还请管理员指导上网。

活动强化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体验: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的学习,语文学习工夫在课外。作为教师就是应该给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和情境。此次活动搭建一个语文学习的平台。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产生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2、合作共享资源能力明显提高。

综合性实践活动激励了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成了主人。从活动的安排到制定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均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推剧艺术,活动前我设置了表格,把学生分成三组:材料组、走访组、赏品组,确定四项活动内容,三个小组承担了不同的职责:

材料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利用在双休日到图书馆文化馆查阅和推剧相关的资料,做摘抄笔记、拍摄一些图片。 学生听馆长有关推剧知识的报告,做好记录。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进一步调查推剧。组员定期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筛选编订,向全班同学公布调查结果。

接着走访组的成员借助材料组对推剧艺人的调查资料,认真审核讨论,决定分成甲乙两组进行走访。甲组走访居住在二中路孙井桥巷的推剧第三代传人-------曹树芝老艺;乙组走访杨湖镇展洼村的唐派第四代传人刘电云。返回整理访问记录。小组成员随意从身边调查100人,了解推剧在社会的影响,小组合作写调查报告。

赏品组从材料组那里得到他们收集的剧本,进一步深入探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观看推剧表演视频,写观后感。因为推剧是民间代代口头相传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有些原始唱词网上查询不到,于是在组长的带领下再次进入文化馆图书馆寻找第一手资料。收集整理品味唱词,体会唱词文学性和地域性。

活动第四项:小组成员做活动总结,撰写“如何保护传承推剧艺术?”的文章。

三个小组有明确的合作分工,资料共享,进行思想和见解的交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交换想法后,不只是每人有两种想法,而是每人原先的想法也得到修正、补充和提高,同时,甚至产生第三种新的想法。本此活动中学生们就是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合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技能。

3、学生自我认识评价能力得到增强。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学法的尝试和探索,并及时作出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活动现状,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学法的改进,学习状态的调整,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兴奋状态。学生置身于综合性实践活动之中,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正确的认识。评价不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要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或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而是要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评价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掌握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关注家乡的风俗文化构建起了大语文课堂。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家乡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一种紧密的联系。它不仅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又兼具人文性、社会性、知识性和伦理性。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吸取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实现这一意义必须依靠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第一,活动为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渠道。家乡文化成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既便于把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都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也便于深层次地挖掘教师、学生的主体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这是切实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剂良方。

第二,活动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运用好家乡文化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修养和人文精神,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展。

第三,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感情。走访组的学生采访颍上推剧艺人曹树芝,在这位老人的身上学生们发现了乐观自信淳朴,这也是颍淮老百姓的品质。这位老艺人家境贫寒,学生们感受到什么是草根文化,他们也切身的意识到民俗文化发展的步履维艰,激发了他们传承发扬我们的民俗文化的心愿。在调查日志中许多同学表达了这一心愿。比如:走访组的学生在感受中写道,活动感受最深的就是,多才多艺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普通老百姓一样,但同时又拥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推举要传承,推剧艺人要关注。这也是本次实践活动一次巨大的收获。

中国古代教育在学习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就也充分体现了综合性,《中庸》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编撰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是中国最早的“综合化”语文教科书。孔子创立了一套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智德双修、内外兼通、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融才智教学与道德教育为一体,集内在教化与外向达行于一身;寓教于本性内心,寓德于仪礼外形。孔子创立的这种基本教育理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实现了德智体美、知行体用、文化技艺等的完整综合。因此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就在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我开展的“调查颍上推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把传统的理论圣人的思想科学的贯穿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推剧《送香茶》剧本

3、http:///ArticleDetail.aspx?DetailID=293308黄正泛《浅谈如何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散发语文气息》苍南县灵溪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