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5 20:0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控车工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控车工实训已成为了各类中职院校数控技术应用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为了在数控车工实训课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加强数控车工实训课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创新和探索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本文则分析探讨数控车工实训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数控车工实训;职业技能;教学策略
开展数控车工实训课,其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数控车工实训课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把握,将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探索能力,使培养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毕业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 精心设计课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数控车工实训中,首先应要求学生应充分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生产特点及数控加工技术等,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软件将数控机床的背景,发展历程、生产特点及数控加工技术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充分了解现代化机械制造的先进性,具有质量稳定、生产率高,加工适应性强的数控加工技术,让学生充分了解数控加工技术与普通机床加工的区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数控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时,该教材具有知识面广、实用性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特点,其大部分课题的内容都是根据课题内容要求来安排相关理论知识、数值计算、零件加工程序简图清单、形成零件加工程序等结构进行编排的,为了使内容讲解条理化,首先,教师应根据课题内容来明确实习教学目标;其次,加强理论知识讲解,根据零件图样的基础要求进行图样分析,并明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再者,进行工艺分析和数值计算,包括选用的机床型号、刀具类型及材料的性质等,准确进行数值的计算;最后,编制详细的零件加工程序,并进行程序校验与首件加工。另外,在数控加工实训课中,应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坚持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文明生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于高速运转机床的安全生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充分掌握数控机床的性能,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并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做好数控车床维护技术保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2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为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环境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面板、按键功能是与数控机床操作系统是一样的,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没有任何安全隐患,采用现代化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学生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和练习,并且其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第一,可以实现模拟演示功能,学生可以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模拟演示;第二,程序自诊断功能,其不仅可以自动检测出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详细分析出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也可以实现三维测量功能,这些功能在真实设备上是不能实现的,因此,采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数控操作的基本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控加工实训中,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 注重实训课的合理安排
由于数控机床的种类较多,其结构、性能及操作系统也有所不一样,特别是不同的车床,其控制面板和辅助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实训课中,必须让学生对车床的结构、控制面板和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当学生充分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圆弧等模型零件的加工程序,通过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让学生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输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车床的性能,也可以充分掌握操作的规程;再者,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所要操作的内容及技术要求,教师应要求学生对简单零件的图纸进行查看,明确加工的程序,例如切削用量、选择刀具等,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单,编制刀路线图等技术;最后,在数控实训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所编写的工艺路线独自加工完成零件,根据考级要求让学生充分掌握各类辅助功能,加工先从轴类零件、内外螺纹零件开始训练,待学生熟练掌握车制机床轴、车制内外球面等复杂零件后,再进行高难度复杂零件加工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坚持学生个性化差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是数控机床实训课中的主要学习者,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科技能力为目标,因此,在数控机床实训课中,第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第二,应坚持学生个性化差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对于操作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认真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操作基础的基本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进行有关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加工时候,对于理解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其可能无法理解在编程过程中对刀补的内含,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加工的模拟图纸,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都是依据这些轮廓的零件来进行编程的,由于刀具具有特定的半径,并且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并不等于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其是偏移轮廓一个刀具半径值加上刀具磨损以及加工余量,所以,在加工外轮廓时,应将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偏移加工零件的外轮廓表面的一个刀具半径值,同理,进行内轮廓加工时,应将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偏移内轮廓表面一个半径值。然而,对于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在实训课中,教师应适当加大操作难度,科学、合理的改变一些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5 总结
数控机床实训课是各类中职院校的一门专业课程,加强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为企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校;阶段目标训练法;运用
一、阶段目标训练法的内涵
这里所说的阶段目标训法是指在技校车工实习训练中,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车工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总目标与大纲要求,结合学校车工实习实训条件,学生实际,采取分解总目标,科学系统地分阶段安排车工技能训练项目与内容,讲究训练过程的计划性、目的性、步骤性与整体性;建立阶段目标训的考核评价机制、反馈总结机制、奖励激励机制,以确保教学与实训总目标的达成的一种训练法。
二、技校车工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笔者对当地几所技校车工实习教学的调查发现,技校车工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有的技校车工实习实训设备简陋,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达不到车工实习的要求。其实车工实习包括普通车工实习与数控车工实习及数控铣床、数控刨床、数控磨床等的实习。有的技校车床(主要指普通车床)已很陈旧,迫切需要更换;有的技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刨床、数控磨床等的数量有限,很难实现一人一岗的实习要求;有的技校一个小组合用一台数控车床实习,一天下来轮到自己不到一个小时。如此一来就很难保证实习实训质量。
(二)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模式传统,直接影响着实习教学的质量。技校很大一部分实习教师是从企业里应聘过来,有一部分是技校优秀毕业生留校的。这些实习教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缺乏理论支撑,做做有一手,讲讲缺乏理论高度。有的是根据师傅带徒弟的那一套来进行教学,观念落后,教法陈旧,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有的是根据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那一套来进行教学,自己觉得可以,但没有借鉴他人的经验和优点,参加技能竞赛无法跟别人比,难以取得好成绩。实习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
(三)缺乏创新,用同一的“标准”培养学生,难以发挥学生个体差异的优势和创造思维。这是当今车工实习教学最令人痛心的问题。有的学校实习教师往往是用统一的实习标准和要求去指导学生实习,不允许学生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及改进意见,学生稍有异议和想法,就大声训斥,唯恐出事。有的实习教师严格按照自己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操作,这在学生初学时比较好,但当学生操作熟练时仍然坚持这些操作法则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了学生个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一台“活机器”,而没有自己的个性与创新处。
(四)实习教学时间不足。机械专业的学生实习不单单只有普通车床,还有钳工、数控车床、焊工等。因此,学生在校实习就受到各种因素等的限制,致使车工专业实习实训时间无法得到保证,难以达到车工考证的时间要求。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调查发现,有的学校《车工工艺学》理论知识学习后到实际车工实习有较长一段时间。有的是半学期,有的是一学期。这使得部分学生到实习时已差不多忘了理论知识。对于较自觉地学生来说,它会主动去复习学过的知识,而对于不自觉或者说本来基础就较差的技校生来说那肯去复习呢。实习效果的不理想可想而知。
三、阶段目标训练法在技校车工实习教学中的运用
(一)车工技能训练阶段目标定位
技校车工技能教学阶段目标的定位:应以中技培养目标为方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据,以技能人才岗位应达到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即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车工标准为依据),基本定位是培养企业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经过学校科学规范的训练使学生达到中级车工技能等级,少数达到高级,缩短学生从毕业到上岗期间的时间准备,能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二)车工技能训练阶段目标的确立
技校车工技能训练阶段目标的确立应以培养总目标为依据,根据机械专业车工实习应达到的技能等级确立各阶段训练目标。笔者在车工技能训练教改项目中承担主要负责人,对绍兴市、宁波市等六所技工学校的机加工实训模式及当地一些企业做了调查,提出了强化技能训练,突出主干技能的观点。对于将来走上工作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来说,关键是有一手过硬的操作本领。为达此目的,笔者将车工技能实习训练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习认知阶段,二是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三是强化技能训练阶段。
(三)车工技能训练阶段目标的组织与实施
1.实习认知阶段是指学生在尚未具备必要的车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入车工实习实训室,指导学生了解车床的结构、功能、操作方法及安全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安装刀具、装夹工件,能车削简单的加工表面。此阶段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要求不可过高,重在认识并能初步正确加工。该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如《车工工艺学》、《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学习都要用到有关加工的知识。因此,要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学习兴趣为重点,使学生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印象,为以后学习与训练奠定基础。
2.基本技能训练阶段是指在实习认知阶段基础上的提高与进一步。由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与初步实践,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个的项目训练,如车外圆、车端面、车槽和切断、车螺纹、车圆锥面等。这些技能训练十分重要和必要,必须一个个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还须指导学生进行车削工艺分析,出现的故障排除,对做出的工件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制订改进的措施。在此阶段实施过程中,学校应保证一人一岗;保证足够的实习时间;保证实习材料的供应等。
3.强化技能训练阶段。为确保技能等级的考核成功,车工实习阶段目标训练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还须实施技能强化训练。综合运用各项技能,增加实习实训难度,集中时间进行等级考核前的强化训练。这阶段训练的要求是:一是制订好强化训练项目。这项目的确定应根据考核的具体要求,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最终达到目标。二是准备好强化实习实训的各项预备工作,如实习的图纸、原材料、工量具,检查与维修好车床;安排好各班强化实习训练的时间等等,以确保实习的顺利进行。
4.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包括实习实训教学计划的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实习工量具的配备,实习工场的卫生打扫,实习车床的维护与保养,实习原材料的准备,实习考核评价制度的制定,实习考评领导小组的成立等。
四、阶段目标训练法在技校车工实习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贯彻落实车工技能教学改革的精神。包括阶段目标训练法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与学习,统一思想与认识,领会实训精神与要领,尤其是要懂得如何实施,即具体操作措施。
(二)对各阶段目标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的原则,注意个体差异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走过场。应讲究实效,讲究对学生的实习有进步与提高。
(三)注意各阶段目标训练的总结反思,尤其是对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要及时处理与解决;要有激励机制,奖励那些进步明显和成绩突出的学生,鼓励那些后进生。要上下配合,相互协调,部门协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梁秀萍.试论重职《车工工艺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教世界,2013.05.
[关键词]市场需求;普车、数控车实训教学;教改;“推进剂”
中图分类号:TG5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1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转向操作技能优秀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而实训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职业学校数控加工专业的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新型的加工技术冲击着传统的实习内容,这就促使我们对普通车床实训的教学进行改革,从传统的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逐步向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发展,让普通车床实训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发展的“推进剂”。
如何保证职业学校学生的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在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利用普通机床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目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把学习普通车床的操作技能比作学走路,把数控机床的学习比作学跑步,只有走好了才能跑的起来。事实也是这样,在我国目前飞速发展培养数控专业人才的形势下,职业学校应继续重视传统机械加工实习基地的建设,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实践技能仍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由此可见,传统的普车工艺可以为新型的数控工艺服务,它们是一种相关联的技术服务,是一种一体化的教学,以普车为基础的实训教学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真正让普车实训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发展的“推进剂”呢?构建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是基础;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障。
一、构建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是基础
数控专业的学生安排普车实训的目的或者说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一部分车工的中级技能,可实际情况是数控专业的学生普车实训阶段(实训时间并不短)的成效与上述目标相距较大,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没能建立起车削加工的完整概念与常识,个别学生甚至连车刀都不能独立完成正确安装,这就导致在数控实训教学阶段又要去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车工操作技能,重复讲解一些在普车实训阶段应该掌握的概念与常识。因此,由于普车实训教学的实效性不足,对数控实训教学不仅起不到基础与辅助作用,还影响了数控实训教学的实效性。
1.普车、数控车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定,是实训教学的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应重新确定普车实训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制定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紧紧围绕为数车实训教学服务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我们应从以下六方面确定普车实训教学内容:熟悉安全、文明生产规章制度;车床的使用与维护;工件定位与装夹;车刀基本角度的刃磨及其初步选择;掌握相关车削加工工艺知识,对于切削三要素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车削。以上六点是与开展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数控实操教学密不可分的。其次科学安排普车与数控车的实训时间。普车实训为第一阶段,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以数控专业为例)要求,紧密围绕上述六点内容开展实习,可分为认识实习、技能提高、独立操作三个时期进行,实训课时比例应适当加大。数控车实习为第二阶段,同样分认识实习、数控仿真、数控实操三个时期进行。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实训工位的数量及质量应保证。初期入门,打下必备的基础知识;中期根据学生整体接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期以自练为主,教师进行检查、督促辅导。两个阶段的实训安排可以穿行,但必须保证普车实训在前。普车实训中“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车削”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是数控车实训教学的基础。因此,可采取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能力。总之,普车技能的熟练操作是数控车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普车的实训教学环节很重要并不意味着只加强而不改进,应该切实改进数控专业在普车实训阶段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应与数控教学进行互动,使之更好的与数控实训教学相衔接。
2.要实现教材、教室一体化
随着普车、数控车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定,教材、教室一体化也要随之建立。现在职业学校专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理论老师只管按照教科书内容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而不考虑学校实训教学的现状;实习老师只管按照原有的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而不去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去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用工的新要求,十几年按部就班的重复着变化不大的实训教学内容。因此,学校应整合教学资源,把普车实训教学与数车实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各自为政,应统筹安排,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将课堂搬进实训室。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车与数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3.对学生做好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正确处理好普车实习和数车实习的关系
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机械加工会逐渐淘汰,数控专业的学生只要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学好就行了,不需要学习太多的普通机床操作技能。从机械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讲普通机械加工是会逐渐被淘汰,或者说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但是,从数控实训教学的角度而言,普通加工的学习很重要也很必要,没有普车的学习,学生就不能建立“加工”、“切削”的概念,到了数控车学习时,就不能很好的把数控程序与数控加工结合起来,不懂加工,所编制的程序就变成了纸上谈兵,就成了空中楼阁;缺少了普车的实训教学环节,就会增加数控实训教学的难度和时间。还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普车是脏、累、差的工作,是没有发展的。以至于学生对实习不重视,敷衍了事,具体表现为课前不预习,示范动作不看,实习步骤不听,摸一摸,动一动,站一站,得过且过,学习主动性意识淡薄,不但给后续学习数车留下隐患,更加严重的是职业道德规范的丧失为今后就业埋下了“炸弹”。
二、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
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常我们所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而本文所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懂得普车的实训教学,又掌握数控车的一定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技术等级的一种“双技师”型教师。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严格、正轨的普车学习,在数车教学中难免出现诸如刀具刃磨、工艺安排等棘手的问题。因此,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实训教师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控技术 实训 实训教学
数控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培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技能的关键课程。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数控技术成为中职学校的必开课程,该课程在中职学校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短而集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是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与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到学校实训车间操作实践,最后到企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训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为了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大致把中职学生的实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车床实习,熟练操作车床,熟悉数控实习环境。
在中职学校,普通车床的实训高达80%以上,因为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先进行普通机床的实训,有利于学生较快地学习数控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在数控车床编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之前进行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具体实训内容包括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加工端面等。在教学中一般是把数控工艺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和普通机床对比结合讲解,学生没有进行普车学习和实训,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训,才能节约教师时间,为以后的数控实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计算机数控仿真软件练习,编制加工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能力。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结合机械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职教学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一种机床控制模拟仿真系统软件,可以满足大批学生教学需求。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经费不足,数控加工设备价格高,实训设备不足,在第一阶段实训后可以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练习。在实习中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懂得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就可以做到给学生充分的实习机会,同时节省了操作的时间,缩短了实习的周期,对于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大大提高,而且为下一步的实际操作也做好了准备,在实训中可实现同步教学。比如对刀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而利用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通过车刀和工件的运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亲手操作来加深认识。教学内容中涉及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内容,如工件坐标和机床坐标、G指令、M指令等都可以实现同步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训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差,而数控专业课又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加上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数控仿真软件以其和实际机床相同的用户界面和它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仿真软件的使用可以作为缩短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辅助手段。
第三阶段:编制程序,数控加工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通过仿真软件熟练操纵机床后,就可以编制程序加工工件。 首先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中职学校数控实训过程中加工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木材、石蜡、尼龙棒、铝材和钢材,在实训中的使用比例各不相同。有时为学生安全考虑或在培训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了少用或不用钢材。企业工厂加工的实际产品多为钢件,在实训中我提倡最好还是以钢件为主。
第四阶段: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提高。
(包头高级技术学校,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要】作为技工学校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分阶段、分步骤连续循序渐进分“课题”式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进教学方法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提高技术;职业技能鉴定;“课题”教学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也是使用数量最多的数控机床,约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它主要用于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好、轮廓形状复杂的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的加工,能够通过程序控制自动完成切削加工。因而他在机械制造业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能否充分发挥上述的设备优势,器、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要求学生积极动手做好实验,不放过任何细节,达到规定的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正确,要总结原理和方法;结果有差错,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1现阶段技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存在问题
技工学校数控车工技能鉴定的考核,一直以来快到考试时,集中一个月时间突击训练,技校生存在理论水平低、专业技能差、怕吃苦等弊病,必然导致技能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使技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很难适应劳动力市对技工的要求,多数毕业生只能到企业做技能要求较低的粗壮工,并随时面临失业的危险。
针对上述弊端,包钢高级技术学校将数控车工技能鉴定考核改为分阶段、分步骤连续循序渐进“课题”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阶段、分步骤连续技能考核要坚持以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为标准,在整个技能教学过程中,数控车工采用若干“课题”教学,选择若干关键的质量控制点,将其确定为阶段性教学考核点,实行教学过程中的多次技能考核,并在毕业前设立综合技能考核课题,最后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然后将每个学生各阶段性考核成绩和综合考核课题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决定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等级工水平,能否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2采用“课题”教学是技能鉴定与技能教学相结合成为可能
(1)研究分析“课题”教学过程中,数控车工等级技能教学质量控制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考核要点的关系,选择确定数控车工阶段性是技能鉴定应设置的考核点。
下面简要介绍“课题”教学,数控车工专业学生在校三年,理论教学一年半,实践教学一年半,三年后获中级技能等级鉴定证书。在数控车工技能鉴定考核教学中,一年半实践十个“课题”教学,十个“课题”教学分别是:①车削加工类零件,包括普通车床轴类零件的车削、套类零件的车削、圆锥零件的车削、成型面的车削、车螺纹;②车削阶梯类零件,包括车端面和外圆、车台阶外圆、切断和车外沟槽;③车套类零件,包括钻孔、车孔、车内沟槽、车简单套类零件;④车圆锥类零件,包括车外圆锥、车内圆锥;⑤车成形面和表面修饰加工类零件,包括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和抛光、用成形刀车成形面、表面滚花;⑥车螺纹类零件,包括车三角形螺蚊和梯形螺纹;⑦复杂曲面类零件;⑧各种螺距甚至变螺距的螺纹;⑨精度较高批量生产的零件;⑩各种形状复杂的轴类和盘套类零件。
数控车工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与普通车床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潜质,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经常不断的学习最新数控知识,才能使自己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只有经常不断的到生产场去熟悉最新的数控设备,向操纵者学习操作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数控教学的需要。
数控车床加工工件是通过编制程序自动完成,而编程程序是依靠各种指令,这就需要熟悉各种指令的方法。如加工螺纹的指令有G32,G92,G76,那么怎么用?这就需要特别指出。G32——大、小螺距螺纹,进刀法为直进;G76——大螺距螺纹,进刀法为斜进。如此等等,学生记忆深刻,兴趣浓厚。在自动编程内容上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本校已购进KASA数控车床);在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功能实验教学方面开发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仿身软件(本校已购进上海宇龙的数控仿真软件)。目前均已投入使用。
下面以最简单第一“课题”车削加工类为例介绍应用:
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认真备课,以一个月为一个单元设计好“课题”化教学单元,准备好教学所用的挂图、模型、实物、多媒体可见等材料,然后进入课堂教学实施阶段。①教师演示阶段,遵守先入为主原则,教师亲自动手车轴类零件,边车削边讲解,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对轴类零件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此阶段的目的也就达到了。②理论教学阶段,讲授轴类零件根据不同材料采用不同的切学用量、刀具的几何角度和装夹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③学生动手操练阶段,教师先进行车削演示,这次演示的目的和重点与第一步阶段时的演示有较大的不同,这次演示重点要传授学生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教师演示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单独操练,安排学生操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轮训形式,也可以是比赛形式等等,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④巩固总结和评估阶段,在安排学生动手操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对各个组进行巡视和指导,收集学生操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易犯的错误进行重点总结。最后可以采用课堂提问或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操练抽考等形式进行考核,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进行课堂后评估提供帮助。
近三年来,包钢高级技术学校对参加“课题”教学的数控车工专业3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通过数控车工等级工考核合格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技师、高级工的通过率的提高更加明显,而从包钢公司反馈的学生表现情况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技能操作、岗位适应性能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等方面评价较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就一定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包钢高级技术学校具有配套实习设备,培养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技能实训基地。
(2)研究确定所设置考核点的考核目标、内容、方式、要求。例如车削轴类零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据编程、刀具装夹、刀具角度正确刃磨、工件测量和切削用量选取。
(3)研究制订各项考核的试题库。例如数控车工专业实习教师、机械制造专业工程师制订数控车工试题库。
(4)将参加技能鉴定学生信息输入数据库,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5)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有关工种的技能鉴定的计划纳入实施性教学计划,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供行政管理部门指导、检查、监督。
(6)在技能考核鉴定时,严格实行考核分离、任课与出卷相分离,现场监考与改卷评分相分离,并同时接受行政管理部门人员随时地抽查和现场监督。
(7)结束后,及时将考核成绩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作为等级工评定、发证的依据。
3结束语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相比,其优势性是显而易见的。最值得一提的是数控车床可完成普通车床难以完成或不能加工的复杂曲面的零件加工,因而数控车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社会对数控操作者的需求量较大。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数控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改进数控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好的数控操作技能人才以社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下转第308页)(上接第279页)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书号:3G . 0279.
[2]张小建.中国培训就业与技能鉴定[Z].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3]数控车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045-6456-6.
[4]数控加工及程序编制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书号:ISBN 978-7-111-04885-5.
[5]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M].机械工业出版社,书号:15033.4814.
【关键词】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然而我国的数控技术人才非常稀缺。作为培养机械本科专业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作为指导工人实践生产,数控技术对于我校学生技能培养,但是目前我们学校对专业技能实训课研究比较落后,在学校里教授的内容往往同实际生产应用不对口。数控专业是一门具有工种多、操作性强等特点的工科专业。应该怎样来评价数控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以社会生产提供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需要对数控车加工实训课的有效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国外特别是德国、美国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课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有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和相应的评价方法,都获得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国家整体教学环境制度不同、观念差异,我们认为对国外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评价方法等要消化性吸收,需要有所扬弃,不能照抄照搬。
国内关于高校数控专业课教学的研究近几年还刚刚起步,但是发展较快,特别是上海、江苏、广东等职业教育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中职学校开展过一些研究。我们知道,对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评价和审核是劳动部门的一种技能鉴定。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只能体现一种学习的结果,并体现不了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更说不上对其进行控制。至于高校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项目量化达标的规定,目前在我国还处在最阶段。
二、数控车加工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危险性大。由于数控机床的设备比较精密,且价格贵,使学生操作起来有顾虑,只能在教师的亲手指导下才敢动手操作,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都很陌生,在以后的操作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办法独立完成操作,这使机床误操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多,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二)学生无法检验加工程序,加大教师检查编制程序的难度。每一个学生在加工程序时的进刀方式、进刀点和走刀路线完全不一样,显然编制完成的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就加大了教师检查程序的难度,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同时降低了授课效率。
(三)学生对学习失去积极性,实训效率低。首先是对程序的编制,学生编制好程序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没有问题以后才可以把程序输入到机床;如果学生编制的程序有问题,必须重新编制,直到程序可使用为止。其次是程序的输入,要求认真仔细,输入的程序确保无误才可进行加工,程序输入在实训中是非常重要一步。因为一个零件的加工程序很长,难免在输入过程中会有一些失误,因此在程序输完以后要进行逐字检查,这其中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这种繁琐重复的工作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降低了实训课的有效性。
(四)班级学生数多,学校设备少,无一人一机的实训条件。从现有的班级现状来看,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已达到40人左右,而我院现有数控车床数量总共才10台(除去比赛训练用机床4台),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在同一时段进行1人1机(1台)的实操需要,使得学生等候时间较长,学生平均操作次数也减少输了熟练程度也大打折扣,要想提高操作技能也较难。
针对以上所产生的原因,为改变现有的不良现状,努力提高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笔者也根据这么多年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能对此进行了积极和有效的探索性实践研究。找出一条符合我校校情,切实可行的教学之路。这对于加快我校数控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无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据研究表明,学生对有数控车加工实训与数控理论学习交叉进行的教学方式不赞同。然而每一个学校都力求培养既能懂理论又能懂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学校拥有技能高超但教学能力却不强的人才,于是我建议数控车加工实训教师应该加强数控加工实训指导方法学习,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二)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让学生对数控加工实训感兴趣,首先要抛开传统教学模式,试着让学生自行加工和设计零件,需要强调的是,进行加工设计之前一定要先在模拟软件上进行仿真,通过老师审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实体加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独自进行零件设计、绘制图表、制定工艺、选择加工方式、编写程序的,老师只是对零件加工进行验证检查。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相信假以时日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获得一个质的飞跃。
(三)分组实训,组内成员各安排任务。针对我校近年来数控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设备的缺乏,数控教师应根据本校特色选取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将班级实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实训,如(第一位操作机床,第二位编程、写工艺,第三位检测等)实训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进行小组交流,总结教训,通过分工合作,让学生对单件的加工技能得到加强巩固。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去引导,让学生在加工每个零件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提高技能。当然,也希望通过实践教学与其他兄弟学校取经的方式研究出一条符合本校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的教学形式,以满足每个学生共同参与数控车的实训。
参考文献:
[1]邹玉杰,韩鸿鸾 .《数控车工全技师培训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2] 顾京.《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论文关键词:数控技术 应用专业 实训 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制造业对既掌握数控技术又熟练数控编程、加工操作的中等职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数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水平总是存在着滞后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实验、实训设备及数控应用软件的投入与更新。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我校毕业生的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校实训中心接受实验、实训,在理论学习期间,特开设了《车工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公差测量与技术》、《机械制图》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为实训作了很好的铺垫,夯实了基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更好地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数控人才,把实训分四个阶段,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
第一阶段:普车实。
这一阶段是学习数控车床不能逾越的过程。学生在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外圆、内孔、切槽开始,逐渐接触到螺纹各部分的尺寸计算和加工,特形面的加工.在这一过程巾深刻理解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切削三要素Vc、ap、F在加工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掌握车床的调整方法.掌握切削的有关计算、了解常用_T具、龟具的结构,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安排加工工艺过程。同时还须让学生知道只有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训任务,将来才有可能在数控车床上所编制的加工程序更为合理和实用。
第二阶段:仿真实训。
第一阶段的实训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考试。操作达到要求的学生到计算机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的练习.同时也能促进未选中的学生努力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如何选择刀具几何角度设置刀偏及刀补,详细地讲解每个过程。
在编程车削倒角时.可用两种方式:(1)把车刀刀位点指定在倒角起点处,再C01车削;(2)把车刀定位在倒角的右边延长线上,然后G01车削而成。同时让学生比较哪种方式更为简单和实用。
在普通螺纹加工中.让学生分别使用G92、G76螺纹循环指令来编程加工螺纹.在实训中让学生了解根据导程的大小和螺纹的精度高低选择不同的加工指令更为合适。G92直进式切削和G76斜进式切削。由于切削刀具进刀方式的不同,这两种加工方法有所区别。各自的编程方法也不同,造成加工误差也不同,工件加工后螺纹段的加工精度也有所不同。G92螺纹切削循环采用直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螺纹中径误差较大,但牙形精度较高,一般多用于小螺距高精度螺纹的加工;加工程序较长,在加工中要经常测量。G76螺纹切削循环采用斜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牙形精度较差,但T艺性比较合理编程效率较高,一般适用于大螺距低精度螺纹的加工。在螺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此加工方法更为简捷方便。所以,学生要掌握各自的加丁特点及适用范同,并根据工件的加工特点与工件要求的精度正确灵活地选用这些切削循环指令,然后编制加工程序,并自动加工。
第三阶段:数控加工。
在数控仿真软件加工出合格工件的同学先到数控车床上进行编程加工。由于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可熟练操纵机床,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的几何角度来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普车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
(2)学生编制的程序要先经过图形模拟加工,程序正确后再进行对刀加工。
(3)在首件加工中合理使用程序暂定MOO指令.在精加工前对工件进行测量.看是否需调整刀具补偿.最后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4)重点突出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装卡方法的选择、程序编制,调整加工和检验,如果有缺陷,应找出原因并修正。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加工的工件,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工件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如此,学生能全面了解数控加工的全过程,深刻理解加工原理、机床工作过程、编程方法及制订工艺的原则.能够对数控机床加工中出现的常见故障予以解决,对将来从来数控工作上手快,操作规范。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中职;数控专业;校内实训;困境分析;对策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是在实训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构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中职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和高技术的劳动者。所以数控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中职数控专业技能实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现有学生不愿意参加技能实训的原因,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差
中职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学习动机,不用心学习、不遵守劳动纪律、怕苦、怕累、怕脏、怕动手,缺乏自主和反思意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感到很吃力,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感到难学易忘,怕学厌学心理严重,从而专业系统知识得不到形成。在专业实训教学阶段,由于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只能盲目性、模仿性的机械操作,因而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难以形成系统技能。
在专业课教学中,考虑到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要在课堂上进行纯理论教学,应该在实训车间设置多媒体教室,在现场进行教学,之后进行实训,实训过程中可以临时集中讲解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训结束之前在进行集中总结。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学生便于理解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便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进一步健全校内实训教学管理制度
加强实训教学工作的管理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强校内实训教学管理要着重突出强化“实训教学计划管理”、“实训教学常规管理”、“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等几方面。
中职数控专业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须进一步健全,应建立校内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训制度应科学规范,实训中心应当独立,做大做强,提升校内数控实训教学质量。
三、数控专业实训设备数量少
中职都有自己的数控实训基地,也在加大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力争建立完善的数控实训基地。但是,由于每台数控设备都比较昂贵,学校购置的设备数量有限。机床数量少,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机会就少,教学培训的实践操作受到局限,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实训效果也较差。
中职数控专业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普车中心、普铣床中心、数车中心和数铣中心等实训中心。数控专业实训教学时2位同学一台机床较合适,实训时3~4位同学一台机床,机床数量略少,须设备投入。在数控实训过程中机床少,每个学生真正动手的机会就很少,而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每次实训教学中,同组第一个同学操作完成之后,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同组其他同学就没操作机会了。实训过程中还发现,每次第一次操作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学生,一段时间下来,就有一部分学生实训想跟也跟不上了,使实训效果变差。中职学校普车中心、普铣中心应该拥有教学设备24台以上,保证实训时2位同学一台机床;数车中心、数铣中心应该拥有教学设备16台以上,保证实训时3位同学一台机床,其中1位同学操作,1位同学编程,1位同学观看。实训时每位同学都有事可做,实训效果较好。
四、中职数控专业教材实践性较差
中职数控专业实训教材主要有《车工工艺与技能》、《铣工工艺与技能》、《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技术》等,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理论知识偏多,技能知识偏少,往往是每门课程教材刚开始时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就用不上了。
中职学校一般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由数控专业教师集体编制校本实训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提高教材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学校应当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实训的项目化教材。
五、班级人数多,教师配备不够
中职数控专业教师的组成:一般来说,数控专业各工种配备专业教师2~3位,实训指导教师2位。中职数控专业一般一个班级40人左右,上实训课时,一般一个班级配备1位专业教师和2位实训指导教师,基本上是每位教师13名学生左右,教师配备略显不足。上实训课时,班级人数多,数控实训设备不可能达到每人一台,实训场地又开阔,机床又比较密集,几个人共用一台机床,学生自觉性又不强,教师既要教学生技能又要维持实训课堂正常秩序,负责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等事情,有时感到力不从心、管不过来,实训达不到良好效果。
实训课堂小班化,对提高职高生实训技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上实训课,把一个班级分成两个小班,将一个小班的学生进行数车实训,另一小班学生进行数控仿真模拟实训,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校数控机床不足的问题,实训一半时间再反过来。班级一小,每位学生都有一台机床,都有动手机会,整个课堂氛围非常好,学生会跟着老师认真学习操作技能,实训效果较好。
六、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非“双师型”教师
由于现存教学体系的客观原因,许多专业教师是直接从高等学校出来的,一般没有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任职经验,这样本身的专业技能就可想而知了。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往往也会因教学任务重,教师数量少,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很多教师也缺乏到企业锻炼的动力。一是教师进入企业往往不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生产中提高知识和技能,实习实训容易流于形式;二是让教师参与实习实训,对教师的职务评聘等缺乏实际效用;三是由于中职普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是否为“双师型”教师对教师影响不大,因而教师普遍缺乏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压力和动力。另外数控专业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机会少,这些原因都影响了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实训质量。
鼓励高学位、高职称教师到实践教学工作一线,建立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职校要积极聘请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既有实践经验又懂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担任数控实训指导教师。
七、数控专业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考核激励制度
对专业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没有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没有加强操作、分析、实验及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能力的培训,专业技能水平没有得到提高。数控专业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考核激励制度,导致教师责任心变差,从而影响校内实训质量。职校要定期考核教师工作业绩,将考核工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职务晋升等挂钩,提高教师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校内实训质量。
八、项目化实训教学中教学项目选取随意性较大
中职数控专业都已开展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数控专业课程基本都采用了项目化教学,在项目法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项目化实训教学中具体采用什么项目应由数控专业教师集体研究决定,再报实训中心审批后方可执行,不能由一位专业课教师自己决定,否则教学项目的选取随意性较大,有时项目的采用不具有代表性,比较简单,会影响实训效果。
九、实训课堂评价制度应加强完善
中职数控专业实训课堂评价不仅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努力达到更高峰。同时,课程教学评价还能使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努力发掘找出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实训过程中每个项目教师均应提供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个记录,主要参照技能等级标准执行。
上实训课时,每堂课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实训过程中要及时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有问题。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实训技能就会得到质的飞跃。
十、技能等级考证制度不完善
中职大都有自己的技能等级考证考核机构,考评员也都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兼任,考证理论试题和实操试题也都是本校老师出的题,这样技能等级考证就大打折扣了,有时不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操作水平。技能等级考证应由当地劳动社会保障局来完成或现场监督,这样学生实训就会更加认真努力,从而提高实训质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各地正在加快建设步伐,职高生能否立足于社会,能否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看学生是否学到了过硬的本领。不凭文凭凭能力,动手能力强成为职高生就业的最大优势。数控专业校内实训对职高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剖析中职数控校内实训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规范校内数控实训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校内数控实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车晓红.中职数控实训改革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关键词: 中职数控专业 数控车技能教学 数控仿真软件
一、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
在新的形势下,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加工技术方面人才的竞争。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众多企业普遍引进数控技术,造成了劳动力市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短缺。目前各种层次、不同级别的职业学校都相应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数控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数控技术人才的工作岗位分类
1.“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2.“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0%,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
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金领层”是指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这类人才主要由高等教育来培养。
三、数控车技能教学的现状
数控车实训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学生在省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省第一名的好成绩,然而这毕竟是个案。在正常的数车实训中,一个班中也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达到中级工水平,还有相当多的学生达不到中级工考核要求。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时有很大的兴趣,然而一个星期后兴趣会随之消退。经过几轮的实训、反思,我觉得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过分强化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向、多种形式的互动作用和效能。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肯定就不愿动手动脑,也就谈不上技能的提高了。
四、数控车技能教学方法的探讨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保证实现技能训练目标的基础。
中专机械专业学生的素质不高,他们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成绩一般处于中差之列,在应试教育的特定条件下使他们形成自卑感,对学习知识有畏难情绪。一部分基础好一些的学生,由于高中落选,感到目标失落,远大理想落空,又处于一种颓唐、低落的心理氛围中,学习动力不足。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一般不够明确,加上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占有一定的比例,家庭的迁就使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凭自己的兴趣。他们进入中专后,对于参加劳动强大、工作环境差的技能训练,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提高学生积极性在技能训练中尤为重要。
(1)安排实习课题时注意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安排课题时,尽量使课题接近生产实际,使学生产生加工产品的意识。如阶梯轴、螺纹的加工,可以把加工过程分成一些小阶段,并定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在工件质量上和加工时间上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2)利用对比或现场检测评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以保持兴趣。在技能的开始阶段,每次训练结束时可以利用一点时间,把学生的工件有意分小组进行现场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工件怎么样,又在全班抽几件较好的集中进行比较。这样做,一方面克服一些学生的自我满足的心态,另一方面又说明了每一个人通过努力都能把产品做得更好,从而使后进生和优生都有良好心态。
2.使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解决设备少难题。
数控车床实习不比钳工或车工的实习,它的设备投入是很大的,如果要使每一个学生有充足的实习时间的话,可能投入要上百万,这对于很多职校而言显然是难以承受的。把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引入教学之中,用于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既可以避免因误操作造成价格贵重的数控车床的损坏,又可以使操作人员在对仿真数控车床操作过程中产生临场感和真实感;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数控加工的工作过程,掌握每一种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而且在达到了同样效果的情况下将加工出错及事故发生率降到了最低。简而言之,教学中引入数控仿真软件,安全可靠、费用低,能有效解决学校数控专业学生多工位紧张的问题。目前比较常见的数控仿真软件有南京宇航、天傲TNS-Ver 2.0、联高VNUC、浙大辰光等,我校选用的是南京宇航。
3.模拟公司生产环境,提高职业素质。
在数控车技能教学中,发现学生有以下几点难以改正的不良习惯:不愿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没有时间观念,经常迟到早退;没有现场“5S”管理意识,没有清理、清扫的习惯;没有质量、效率的概念。以上几个问题学生一直难以改正。如果在集中实训前,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在实训时模拟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严格的考核制度,这样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近将来岗位的需要,也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五、结语
数控车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必须探索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单嵩麟,张成铭等.对两年制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5,(23):4-5.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 in Yantai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llege was expounded from seven aspects so as to highlight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bility emphasized by Yantai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lle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running.
关键词: 能力培养;办学特色
Key words: ability cultivation;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runn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13-02
0 引言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06第16号文件精神,我校从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抓手,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教学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加工质量意识、锻炼学生分析加工工艺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
我院是一所以机加工为主工科类院校,执行院系两级管理,下设教务处、实训处,分为6个系19个高职专业、33个技校专业。主干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液压技术、机床电器与数控技术、数控编程、电工学、焊接加工、计算机绘图、刀具、夹具、机床操作等30余门课程。所开设的课程完全围绕专业设置,以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全力打造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现在已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院级特色专业。
2 培养目标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从事一线工作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上有其独特的要求。首先要通过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动手能力。其次生产一线面临的技术问题大都比较复杂,有的是设备问题,有的是工艺问题,有的是几个方面综合问题的交错,在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还要有丰厚的知识底蕴。知识面窄,实践经验少,往往会束手无策、力不从心,耽误时间,影响生产。我院多年来秉承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特色专业,注重品牌专业建设,先后为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综合性技术人才,毕业学生遍布了胶东半岛各大知名、品牌企业,他们肩负重任,一次又一次的为学校赢得声誉。
3 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技术过硬、作风硬朗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证办学质量、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学院现有实训教师95名,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43人;高级技师47人、技师48人;副教授18人、讲师21人。
3.1 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 在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方面,一是要有良好的实践工作环境,这就要求教学计划要有意识的作好安排,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做到和产品加工紧密联系。二是把教师送到对口生产单位进行中、短期锻炼,学校一般都和对应生产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定期送到对应的生产部门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以胜任岗位工作。三是教师在校内要多实践。教师除上好本门课程之外,应多寻找校内实践机会,如多收集专业技术信息、参加本门课程实验室建设、积极参加用于生产的设计及试验等。
为了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在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给教师下达与教学有关的生产任务,使教师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大力推行科技服务开发,科技服务与开发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对一所学校可产生多方位辐射效应,促使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开展科技服务与开发活动,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联系合作,也为教师创造了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
积极引进或聘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到校任教,把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在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传给教师,促进教育和社会的有机结合。
3.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要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加速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改革以往师资培训经费主要靠学校,采取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或鼓励自费学习等办法,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合理调配教师资源,鼓励骨干专业教师读在职研究生,专业课教师要掌握专业技能,公共课教师要了解专业知识;学校还应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制订政策允许各专业教师申报技术职称,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和教师到生产单位实践的有关制度,在试点取得成果后迅速推广,以点带面,扩大成果。三是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以教师的实际工作业绩为依据,在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出国进行培训、职称聘任、职务晋升、提薪奖励时给予优先考虑,并逐步淘汰不合格教师。
4 基地建设
4.1 校内基地建设 目前,学院用于实训教学的实验室已有52个;建筑面积16000m2,固定资产总值为1230余万,现有先进的数控设备37台、普通机床650余台。以上设备设施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由实训处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部署、统筹调配,以满足19个高职专业、33个技校专业的实践课的需要。教学管理中为了解决工位不足的问题,学生实习时学院坚决实行两班工作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换人不换马满负荷运行,确保教学进度正常进行,确保教学质量及学生到动手能力稳步提升。在历次的省、市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成绩均名列前茅,为学院赢得荣誉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声誉。
4.2 校外基地建设 学院现有40多个专业,截止2010年4月,学院先后与上海通用汽车、斗山工程机械、冰轮集团、大宇船厂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关系,校外实习基地总数达80多家,覆盖学院所有专业。实训处制定了学生校外定岗实习管理规定,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习。校外实训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各类专业学生的认识、生产和毕业实习的需要,使学生能在真实环境中顶岗实习,为产学结合的实践创造了条件。
同时为了让顶岗实习顺利进行,我们专门安排教师跟随学生到企业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以及日常管理,并专门设立相关的制度。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企业一起制定相关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在实习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我们还要求学生每天写实习日志,指导教师每天批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地解决。
4.3 校企合作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06第16号文件精神,我校实训处为了培养学生加工质量意识、锻炼学生加分析工工艺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先后与烟台三重技术快发有限公司、烟台未来自动科技公司联系,通过协议,成功引进32类共计一万余件机加工产品。协议规定: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设施和管理、提供技术加工人员,按时、保量完成加工任务;由公司提品材料及图纸。
基地生产原则是在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其目的是以基地生产为切入点,培养全院师生的质量意识与效率意识及工作责任心;利用教研活动,开展教师之间分析图纸、讲解加工工艺及产品加工等技能切磋,做到广大师生参与生产实践,通过生产实践与企业接轨,接受企业文化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师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新模式。
5 具体实践操作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制定授课计划,实践课与理论课时间按1:1进行分配。实践课中按照讲授、示范、练习、指导、分析、总结等步骤,本着顺序渐渐、由易到难课题训练原则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教学中结合相应产品加工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与效率意识,真正突出我院学生的动手能力。
6 教学质量监控
为确保教学秩序与进度正常运行,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校实训处先后制定了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实习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学院师生参加各类竞技赛事的奖励办法等相关教学制度。积极与教务处联手,每年举办一次师生技能大赛。以技能竞赛为平台,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调动广大同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性为目的,全面检查教学质量及进度,反馈教学信息。在教学管理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捕捉到的教学信息,利用教研活动论证的方式予以解决,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年轻教师。05年以来,先后在12个专业,组织召开大型教研活动80余次,有效提高了年轻教师综合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毕业鉴定,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关系重大,客观、公正的鉴定结果对规范教学、指导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充分利用鉴定考试的杠杆作用来引导和推动教学。为配合学院党委提出的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工作目标,我校实训处确定了“遵循教学规律、抓质量,严肃考风、考纪,促教学的管理原则”。并将鉴定考试中获取的教学信息,直接反馈给教学,这些信息既是教研活动的论据,也是教学改革的依据。利用鉴定考试的杠杆作用来引导和推动教学已初见成效,以数控系数控车工为例,05年12月学生毕业鉴定合格率只有53%,而今年数控车工鉴定合格率达到了91.33%。
关键词:加工常识;教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1
我院是省级职业院校,在学院中开设《加工常识》专业课程的专业有以下四个:钳工,车工,焊工,铆工。由于《加工常识》课程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所以它是机械加工学科的综述型课程。通过学生了解其他加工方法从而深入理解本专业课程内容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加工常识》的内容一般包括毛坯制造,工件加工,装配等工艺。牵扯到的专业工种包括铸工、锻工、焊工;钳工、车工、铣工等。一般安排本书的课时约40-50课时左右。课时量与其实际内容相比较而言明显不够,根据我的授课经验,在教授本课时应该本着“三多一少”的思想去讲解。“三多”是指“多种加工方法,多个实例,多种教学手段”;“一少”是指:“教学内容少”。
一、多种加工方法
工艺方法的类型很多,在讲解时应让学生了解多种类型,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不同类型的方法对工件的影响。以铸造为例,铸造可以广泛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讲解应以砂型铸造为主,约用1-2个课时,详细讲解有关砂型铸造的特点,工艺流程及实际应用。对于特种铸造,它又可以分为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等等,此时讲解主要偏重他们的类型特点,并引导学生去考虑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范围。
二、多个实例
在讲解加工方法的时候应多让学生接触或者看到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印象比空洞的概念教学效果要好。比如,焊接类型的具体分类,包括: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种类型。讲解这个概念时可以将三种类型对应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熔焊指家用的防盗窗,我们将型材(钢筋)弯型成特殊形状,然后将焊条中的焊芯部分融化填充至焊接部位,冷却凝固后就将型材连接起来;压焊在我们常用的塑料(金属)容器制造中会使用到,课堂上可以随便找到一个饮料瓶或者水杯,让学生进行观察压焊焊缝,加深学生对压焊的印象;钎焊在我们进行电路板连接时使用最广泛,大部分学生都见过或者接触过使用电烙铁用锡进行焊接的方法,将这种例子和钎焊的概念联系起来,学生理解概念比单纯进行讲解就简单的多。
三、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对教学方法有了多种的探讨,在我院能够进行实际使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1.合理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的综合处理,编制的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因为条件所限,在《加工常识》所讲到的加工方法我们不可能让学生都实际进行参观或者实践,所以,将一些实际加工的视频进行编辑,并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有现实意义。
2、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经过的探索和实践,我院应走出自己的一条实习实训教学的新路子。设置了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系列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营造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整个实习实训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有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在实训中,学生要做动态的记录,要进行总结和自评。实训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要作出相应的评价。当然,此类实训主要针对的各个专业的专业工艺,实训种类的完善,让《加工常识》这门课程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内容少
教学内容少并不是指给学生讲的东西少,实际上恰恰相反,由于要讲解多种加工方法,教学的内容往往要比书本上列举的内容多很多。这里所说的教学内容少实际上是指对具体的专业内容要少讲。举例:数控车床加工中的车削,如果要让非车工专业学生掌握数控车削的方法及特点,则需要将普通车床相关基础,数控编程相关基础,以及车工工艺的相关内容都需要讲解,并且还包含大量的计算。在现阶段,我们技校学生的情况整体上来说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所以在有大量计算的内容时,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好,在讲解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我们课时的关系,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讲解这么多具体的内容,所以这种既耗费时间,对学生将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的内容,就根据授课的课时适当的减少。
以上所说的“三多一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教学时应该将这四点结合来实现对本书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观主张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者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由重理论轻实践向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
以上只是我在教授《加工常识》时一点不成熟的教法。通过本文希望能和同僚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志江.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08.51.
多年来我主要从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长期担任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实训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这门课程的技能训练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主要与这门课程的特点有关,该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内容繁杂
该课程要求学生初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几何等基础知识扎实,又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金属材料、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加工工艺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每一章节均涉及到大量的新内容、新概念和新名词,这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课程实践性强
这门课与生产关系极为密切,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综合性。这对于缺少实践锻炼和系统理论知识不完备的中职生来讲,学习起来难度确实很大。
3.操作危险性大
普车技能训练对于从未接触过机器操作,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初学者来说,从心理到肢体的适应及过渡,都存在很大差距。另外,由于车床结构的复杂性、外露零部件多、高速旋转零件多等因素,其危险性在所有切削加工工种中是最大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
4.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
要学好这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要领,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经过刻苦勤奋、大胆细致、艰苦长期的动手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熟练操作技能的能力。教学中,教学部门及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不断研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合理应用,才能上好这门实操训练课。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课程进度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比较多,所以编制教学课程时,在上普车实训课之前应优先安排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课程。在实训课讲切削基本要素、刀具知识、工件的切削性能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明确被加工对象的性质,才能正确地选用刀具,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否则,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能正确理解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会在上机操作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
《车工工艺学》与《车工技能训练》课互为依托与促进,前者是理论与基础,对操作有指导作用;后者是实践与运用,对理论有验证与补充作用。 所以,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两门课同步进行。我们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教学中,工艺课与实操课最好由同一实训指导教师担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协调好两者的进度,并使工艺课稍超前于实训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训指导教师在讲授工艺课时,能将实训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做法及时在课堂中反馈出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反过来,在上实训课时,将工艺课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操训练中,既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又有利于学生对工艺课的理解与运用。
三、加强安全教育,树立文明操作意识
安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始终。麻痹大意及轻视安全是企业的大敌,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所有生产实习训练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车工技能训练课中更加重要。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紧车工,慢钳工,轻轻松松做电工!一个“紧”字不仅是说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更重要的是说明车工生产的危险性。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切削加工中,车削加工是最不安全的工种之一。车工的手、脑、身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工件在高速旋转,刀具在不停运动,车床外露旋转运动的零件也多,车削加工中的伤亡事故概率也最高,这被企业生产实践和实训教学中大量血的教训所证实。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文明操作意识。
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采用现场课堂教学形式
认真做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纳,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2.严格规范化教学
学生在车间实训相当于工厂的学徒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任何工种都有操作要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训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示范,避免误导学生。规范化教学,不是要扼杀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因为任何操作规程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无数次被实践所验证的制度,不是随意能违背或改变的。对于学生在实训中的一些新奇想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与引导。
3.直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