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3 02:5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美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欣赏不是简单地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进行认真的观察体会,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不断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其自身素质是影响幼儿欣赏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是我们倡导的宗旨。
一、美术欣赏在幼教活动中的意义
美术欣赏作为一项基本的美术教学活动,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教学中存在着,是学习美术不可缺少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美术欣赏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了解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绘画种类、绘画特征及每个时期的美术创作背景,了解作品的风格。美术欣赏对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拓宽创作视野,弘扬人类正义精神,确立开放、宽容的审美心理,重构知识结构有着积极意义。
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同样,美术欣赏也是对幼儿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它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能使幼儿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欣赏内容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教育。
幼儿美术欣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中,欣赏与绘画、手工、玩具等内容有机结合,构成美术教育的完整体系。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的欣赏接受能力和范畴,才能为幼儿欣赏教学做好前提准备。首先,幼儿认知美和欣赏美是需要时间和方法的。美的欣赏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生活中美的形象、美的形式随处可见,但幼儿对这些美不一定能直接感受到,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其提高审美能力,达到审美目的。其次,幼儿美术欣赏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人们既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也可以用艺术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前者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后者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活动。三至六七岁幼儿的思维特点就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是需要用艺术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因此,在美术教学欣赏中,幼儿通过欣赏教学可以了解许多个人经历无法得到的丰富知识。
二、幼儿美术欣赏的范畴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快的、思想上无拘无束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儿童的审美敏感性,使其在生活中更加有信心,能主动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儿童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可以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有选择性的,什么样的物象他们可以感知、接纳,接纳到什么程度都受其感知能力和内在情感结构的制约,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尽相同。因而,我们进行美术欣赏活动前需要了解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同年龄幼儿对生活中美的物象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以便能使欣赏活动真正达到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效果。
实际上幼儿在出生2-3个月时就对生活中的光和声有了明显的感知,并能够逐渐熟悉某种形象和声音,过了4个月,它就会主动寻找光源和声源,5个月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去伸手抓摸自己感兴趣的物件,并能通过手足舞蹈和咯咯的笑声来体验人生最初级的审美乐趣。
2-3岁是幼儿能够欣赏具体形象和感知具体情节的阶段,幼儿情感是单纯的,他们为之陶醉的事物都带有某种幼稚的特征。简单的形状、单纯的颜色以及单纯的情节都能引起这个阶段孩子的共鸣,而一些深沉、含蓄的表现很少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经历有限,他们的内在情感比较单纯、自然,审美体验也是单纯的,已有经验的参与比较少,也没有成人那么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他们的审美体验更多的是对物象感知的认识及伴随着的感性愉快。
幼儿过了6岁以后,大脑机能日趋完善,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标志,就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了明显增强。精力的充沛给幼儿的审美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他们的审美能力已相当成熟,艺术才华也逐渐显露。历史上许多驰名世界的伟大艺术家都在幼儿阶段表现出了惊人的才能。
一般来说,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大致包括3类:
1.经典性的美术作品:包括古今中外各种题材的美术作品、雕塑及工艺美术品,这些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对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最有帮助。
2.儿童画家创造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创作的,深受幼儿喜爱。
3.幼儿的绘画:包括国内外的优秀幼儿作品,同园同班孩子较好的、富有创意的作品,这些作品距离幼儿情感最近,最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绘画作品的欣赏,在幼儿的欣赏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作品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使幼儿欣赏到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物象的美,使幼儿的审美层次不断提高、不断延伸。而对好的欣赏作品,要使幼儿产生美的感受,产生更丰富的联想,并能够用艺术的语言和词汇表达出来,还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正确科学的方法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能够使幼儿、教师和欣赏作品融为一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似与不似的审美评价
幼儿对美的感受是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对形象和色彩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在造型方面,幼儿一般喜欢看一些具体的、简练的形象,在色彩方面,他们也总喜欢鲜艳和绚丽的色彩。就单一色彩的物象与五彩斑斓的物象来说,幼儿一般喜欢后者,因为后者的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较强,并且能够激发幼儿多方面的联想,也最能使他们感到兴奋和愉快。这种凭借好听好看韵标准来判断对象的美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幼儿在审美力发展提高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是审美毕竟是一种宽泛的精神活动,它的内涵并不局限于这种初级的标准当中,粗犷的造型、滞重的色彩在绘画当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也从不同角度传达着美的信息。如果要使幼儿能够真正切实地欣赏这样的美就要跳出初级标准的束缚,向更高层次升华才行。
似与不似的审美标准是幼儿美术欣赏中一个很重要的层次。在艺术观念上,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是以道德为价值判断准则的。中国传统历来讲究作道德文章,把绘画的功能也定位于“明劝戒”、“著生沉”这一辅翼道德的层面上。中国传统绘画虽然在技法上是注重笔墨的,但在作品的内涵上也是借物咏怀,抒写胸中逸气。因此,历代的绘画作品中大多都能看出作者表达兴趣和情绪的痕迹。幼儿在欣赏绘画作品时可以从似与不似的角度,由教师悉心引导去观察,去扩展自己的思维,抛开具象的束缚,主观地去理解作品。因为幼儿的思维还处在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一时还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时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总之,让幼儿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必须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作品须接近生活才行。因此,欣赏美术的似与不似不能以对错的观点来评价,不能随便否定,而是应该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逐步提高。
四、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
在幼儿欣赏活动中,涉及美的内容是宽泛的、多彩的,而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幼儿美术欣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调查显示,幼儿园课程中美术欣赏活动开展得并不理想,有的幼儿园甚至没有把这种活动列入课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让幼儿亲近民间文化,学会欣赏民间文化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中,民间美术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国悠久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保持了人类创造文化的最初形态,其主流多带有实用性,而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就是从实用性开始的,在实用的基础上发展了审美,使之既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要。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如,年画、窗花、剪纸、刺绣等,这些作品的内容有很多纹样,可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学会运用这些纹样。剪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种类,它具有源渊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因此,我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让幼儿欣赏一些我国著名剪纸艺人的剪纸作品,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与氛围,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例如,在幼儿园走廊上布置的“民间剪纸”是一幅幅典型的剪纸作品,窗户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窗花。平时孩子们了解最多的是窗花和在嫁娶时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喜”字,窗花有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而“喜”字有圆形的,方形的,心形的,他们对这些剪纸作品特别感兴趣。因此我发动幼儿收集了这些“喜”字和窗花,幼儿带来相互交流分享。幼儿看后,都要求我能够教他们剪这些“喜”字,我便让他们跟我学习了一种最简单的双喜剪法。活动后,每个幼儿都拿着他们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从这开始,他们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区域角剪各种各样的窗花。民间文化艺术的种类繁多、庞杂,应根据幼儿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孩子们常见的较为简单易懂的文化艺术作品,如,年画、剪纸、刺绣、脸谱、制作小工艺品等等让幼儿从中去了解它们、认识它们、欣赏它们。比如,年画和剪纸。中国的年画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区年画各有不同的特色,但都具有线条简练,色彩鲜艳,造型夸张的特点,构图饱满充实、富有装饰风格。让幼儿欣赏年画,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我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和习俗,另一方面还可以欣赏年画的画法和着色技巧,给孩子以美的享受。再比如中国的剪纸,有彩色和单色两种,彩色的绚丽多彩,单色的朴素大方。由于地理环境和人们习惯不同,各地的剪纸风格也不同。通过欣赏剪纸,可使孩子们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还可以从剪纸中了解许多知识,从而给孩子启迪和美感。
二、创造富有文化特色的教育环境,萌发幼儿对文化艺术的初步感受和表现情趣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把文化渗透于环境布置中,创设与美术教育相适应的富有文化艺术气息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感受文化艺术和表现文化艺术的机会与条件。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我把教室里一块大面积墙面布置为一群穿着民族服装的儿童,他们手执彩绸敲着鼓,欢庆节日的大型着色画纸,在儿童的周围衬着一幅幅浙江蜡染图形与造型的手帕和风筝的蓝印花布,以及独具奇妙色彩与图案的染纸,这些无不透出浓厚的民间文化艺术气息。当这样的布置展现在幼儿而前时,他们不由得连连赞叹道:“啊!这些东西太好看了,太好看了!”这是幼儿对美的感受与自然流露,也是对祖国文化艺术的感悟与赞美。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打破过去美化教室环境由老师包揽的习惯,充分发挥幼儿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参与教室美化。一幅幅形象生动、色彩纷呈的绘画,一幅幅美妙的刮画,一幅幅奇妙的染纸、剪纸,一幅幅有趣的沙画,像一朵朵奇葩盛开在我班的作品墙上。当这些展现在幼儿们的面前,使他们又一次感受到文化艺术的多姿多彩,进一步激发起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兴趣,从而增强幼儿的民族情感。
三、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促进幼儿个性化艺术教育的发展
同志曾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的走向未来”。同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各民族的社会文化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征,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有自己的一个历史位置。可见,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是现代社会文化艺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者应尽的责任。我在班级设置了一个刺绣角,在这个区角里我提供了许多花绷。花绷的布上,有老师和小朋友共同绘制的各种花样,如动物、人物、花、草、树木、蔬菜、水果等。在晨间、游戏时间或其他自由活动时,喜爱刺绣的小朋友,就围坐在刺绣角里进行刺绣,一针一线的非常认真。这项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而且也培养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耐心、自控能力,以及幼儿间的合作精神。孩子们在完成一幅刺绣作品时,兴奋之情不言而喻。在幼儿看看、说说、画画、做做、玩玩的活动中,积极启发、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创作,这不是向幼儿传授民间艺术的技能,也不是向幼儿灌输传统的工艺,而是利用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看得见、遇得着的富有民间文化艺术的事物,让幼儿在老师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出对民间文化艺术美的感受力,萌发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激发幼儿对伟大民族的情感,从而能帮助幼儿建立起最初的民族文化艺术经验,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创造奠定基础。以上的述说无不显示出民间文化艺术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和无形的知识,我们中国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国家,从小就要让幼儿懂得民间文化艺术的伟大,增加他们对祖国的热爱。怎样才能让民间艺术这块瑰宝,在孩子们当中大放光彩呢?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去引,才能使幼儿美术教育绚丽多彩。
作者:张璐工作单位:张家港市泗港幼儿园
本学期,美术班的幼儿集体创作、个人创作作品共36幅。作品形式有蜡笔画、线条画、吹画、水彩画、装饰画,教学过程也是按以上程序循序渐进进行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觉孩子们都有很大的进步,有四个小朋友参加全县艺术节书法美术大赛,两名幼儿获得一等奖,两名幼儿获得二等奖。下面谈谈我在本学期大班美术兴趣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寓绘画于游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每幅画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线条绘画是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我设计的线条》《蘑菇》《花瓶》《小姑娘》等,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动物、花瓶,以致整个画面,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了画面效果,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中也非常注意主题的选择。《我家后院的花奶牛》《我想去天上玩》《沙漠变绿洲》《苹果船》等绘画素材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二、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根据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
要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作为教师不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抹杀了幼儿所特有的灵气,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先了解一下幼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成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三、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大班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活动中,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超级秘书网
这学期大班幼儿兴趣班活动,提高构图能力,学会了对自己的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而且构图时能有自己的创意,增强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感触能力,还能获取知识。在线条的运用方面,线条流畅很多,能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线描画、黑白配。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幼儿会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涂色,能尝试不同的涂色方法及背景色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绘画是幼儿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是积极的指导者,引领孩子用手中的小小画笔,描绘出一个个五彩的世界。
(一)提高幼儿观察力,有助于开发智力
幼儿教师在向幼儿讲解美术的时候,不自觉的对幼儿进行视觉与听觉上的锻炼,培养其独特的观察能力,同时,听觉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
(二)丰富幼儿生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色彩斑斓的世界对于心智尚未健全的幼儿来说,处处充满了好奇与魅力,幼儿的脑力与语言限制其准确的表达出内心的想法,而绘画能够有效缓解幼儿迫切的想与世界交流的欲望,丰富其日常生活。
二、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的方法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幼儿美术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通常是幼儿自己拿起画笔完成一副简单的作品,缺乏新意,长此以往,幼儿的兴趣必会大大降低。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丰富教学环境。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多去室外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引导其联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之创作于绘画当中。其次,幼儿教师可以创新课堂教学,例如将画具与材料放置于讲桌,让幼儿自行选择自己满意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待完成后将作品贴于教室的墙上进行展览交流。幼儿在此过程中都是自己亲身完成,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做事习惯,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又能有效培养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幼儿进行创新,变废为宝,例如绘画用过的废纸,可以用来折纸,废弃的易拉罐可以做成精美的小花瓶等,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改善教育模式,注重因材施教
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学多数均采用小班化教学,幼儿教师在注重对幼儿的悉心教导的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干涉,确保儿童拥有自己的“小空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儿童眼里,所呈现的东西也不一样的。教师应鼓励儿童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此外,幼儿教师还应结合不同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其进行要有针对性的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增进师生交流,提高学习热情
幼儿园的平均儿童年龄在3岁到7岁之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特殊的心理发展状况使得幼儿教师必须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美术活动是需要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交流的一门教育活动,幼儿时期的儿童,内心比较脆弱,幼儿教师应对其多加鼓励,不断引导儿童完成当下的任务,对任务完成较好的儿童,适当进行物质奖励,增强儿童的上进心,提高其对美术的学习热情。
(四)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幼儿心理体验
论文当中引用的学术文献资料,是体现了科学的继承性和论文作者对前人研究结果的尊重,也为读者提供了检验论文是否有价值水平的重要意义。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萍.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郑芳芳.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骈岑.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林颖.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黄菁.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
[6]王雅欣.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4
[7]王艳梅.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2
[8]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9]陈艺红.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0
[10]刘德宾.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1]张玲.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4
[12]毛蓉蓉.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3]黄霖清.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4]柳健.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
[15]秦芳.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新疆师范大学2014
[16]王蓉蓉.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7]郑艳.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8]倪婷婷.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9]张永海.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0]洪文峰.花枝春满天心月圆[D].福建师范大学2010
[21]吴晨阳.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1
[22]曾春丽.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1
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孟艳双.北宋山水画审美思想在现代城市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4
[2]陈跃.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J].职业.2010(23)
[3]伍健.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的创新与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1(02)
[4]葛晋,张文敏.多媒体数学教学探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5]金昊.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田毅.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3)
[7]李芹.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5(04)
[8]吴华,宋西红,盛晓明.网络多媒体课件系统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数学教育学报.2004(01)
[9]周建明,薛有奎.多媒体数学教学尝试[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03)
[10]孙济生,刘向群.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4(10)
[11]彭慧.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1(03)
[12]周杨静,刘志峰.设计类课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6)
[13]马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4]蔡静.多媒体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15]乔韦.当代中国山水画形式美表现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6]姚佳.浅谈写意人物画之“意”与漫画之“漫”的联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7]刘莉.色彩运用在冯远写意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8]孔瑞娜.藏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初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9]高燕.中学语文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效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0]沈霞.多媒体技术在新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1]孙文蕴.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概率教学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2]籍明文,武女则.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实践--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上升为主要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1)
[23]黄国松.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才智.2008(17)
[24]赵玲丽,赵海涛.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3(01)
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裴书鸿.窥识国画的意境[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郑小艳.时代的映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陈大楚.儿童画教学创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陈梵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宜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米学军.“童心说”美学新解[J].安顺学院学报.2007(01)
[6]吴丽芳.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基本问题的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7]闫慧.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06)
[8](美)罗恩菲德(Lowenfeld,Viktor)着,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9]单媛媛.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0]孙玲.对话式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1]曹英.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内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朱晓霞.浅议威海艺术挂毯与绘画语言的交融[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3]陈敏敏.剪刀下的艺术-高密剪纸[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4]葛辉.五彩斑斓的空中画卷[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5]刘娟.民间艺术的明珠-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6]吴跃华.明清(更迭)背景下德化青花瓷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一、发现“真问题”――确定好微型课题研究方向
“真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研究具有研究价值的客观存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三级子课题研究内容、班级特色、幼儿个案调查、抽样测试情况等对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细化,选择切入点更小的微型课题主题。如:小四班谢X对幼儿进行了抽样测试,发现大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涂色技巧,这将影响到幼儿以后的作画水平。这一“真”问题的提出很符合年龄特点,研究很有价值。于是她就结合总课题《艺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二级子课题《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三级子课题《借助图案进行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对班级微型课题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确定,于是《借助图案进行小班创意涂色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就此产生,它的研究方向性更明确、层次性更深入。
二、实践“真研究”――把关好微型课题研究方法
“真研究”――研究即行动。在 “真”研究中,我们提倡行动研究法。做实做细每一项研究,落实好以下三项行动,真正把关好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
1 有调查才有研究权
针对班级里的微型课题,教师在学期初都对本班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以及个案观察,如:小一班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了前测;中二班对幼儿的歌唱音调的把握度进行了前测,大三班对幼儿的写生技能进行了前测,发现了幼儿在艺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主题,进行下一步工作计划。
2 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每个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都严格按照具体研究方法的要求,如艺术总课题中主要运用到了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针对行动研究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照这个标准,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基本模式,使研究进入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真正体现行动研究的动态性、参与性、反思性。依据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步骤,重点研究幼儿学习策略的观察、教师导学策略的观察、课堂文化特质的观察。如:中三班研究的是《奥尔夫音乐声势律动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在特色活动中,我们就组织课题组成员就幼儿的合作学习进行了观察记录。从观察者和幼儿的座位关系记录――关键学习点不同幼儿的不同反应进行“白描”记录,从中发现幼儿在合作表演中的学习性互动、社会性互动、教师的设计和实施是否符合孩子的发展,再进行有目的修改与调整,从而让幼儿能更好地学,教师更好地教,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
3 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
我们为每个月建立了课题研究资料包,内容分为基础资料(立项证书、过程性管理手册、开题论证、研究进度表、双月汇报表、结题鉴定)、过程资料(课题研究活动、特色活动资料)、成果资料(成果汇总表、课题论文、课题心得、评优课、课题资源库)三大块,每个月,我们要求教师及时把内容放到资料包里,特别是注重资源库的建立。美术组要求收集幼儿的美术作品,并拍成照片统一打包归类,音乐组要求随时注意抓拍幼儿表演的照片,编辑幼儿自创的节奏、念谣等录像。采集记录相关数据资料,为后期的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收获“真成果”――积累好微型课题研究成果
“真成果”――成果即成长。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很关注课题研究实践性成果的生成。
1 正确定位研究的预期成果
例如:艺术总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将会出版专著《艺术与和谐》,那么这项工作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的微型课题入手,去梳理目录内容。本学期,通过课题核心组成员的多次研讨,初步确定了著书的目录,这样就可以引领教师在研究的路程中有针对性地积累成果,撰写论文。
2 发现成果应用中的新问题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遇到的问题以及反思的策略都会在每月的“教科心得”中得以呈现,我们教科室不断鼓励教师在实践―反思―实践的循环上升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确立新的课题,开展新的研究。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独特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幼儿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概括起来主要有语言、艺术和教学三大类。学生要想习得这三大类技能,学校必须通过课程,日常管理.教育活动等培养对策来实现。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教师队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提到议事日程,并有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专业化也在悄然进行中。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幼师生也无一例外地要高质量地习得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有其专业特殊性且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因此,寻找科学、合理的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对策是每位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加以深入研究。
1 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阐释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概括起来不外乎一般能力和专业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另外,教师还须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必须的特殊能力,即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因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的特殊性而要求具备的特有的从教能力。这里强调: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与其它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显著的不同,幼儿教师既要有教师的一股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其它教师无需具备而其必备的特殊技能。例如,儿童化的语言表达技能、儿歌弹唱与鉴赏能力、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等等。
2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内容
1996年6月1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蕴含着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主要从三方面来指出了幼儿教师应具备语言、艺术、幼儿教学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2.1语言类技能
语言类技能是指幼儿教帅能够规范化、儿童化地运用语言、文字与幼儿进行交流及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书写、普通话、讲故事、英语口语等能力。
书写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诸如工作日记、工作计划、总结、教育研究论文等基本的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以及规范地用钢笔和粉笔书写汉字的能力。
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的水平。讲故事技能要求幼儿教师能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充分突出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特点为幼儿演讲故事的能力。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准确、生动、流利的英语会话与交流能力。这是双语幼儿园中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
2.2艺术类技能
艺术类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具备的艺术表现及审美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主要内容有弹唱及儿歌欣赏,舞蹈表演与创编、绘画与美术鉴赏等。
弹唱及儿歌欣赏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借助钢(风)琴,运用声乐技巧自弹自唱儿童歌曲及对儿童歌曲艺术性、思想性的理解能力。
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要掌握多种形式的民族舞蹈基本表演技巧和根据不同的儿童乐曲编制儿童舞蹈的能力。
绘画与美术鉴赏能力指幼儿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绘画手法和儿童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能力。
2.3教学类技能
教学类技能指幼儿教师为顺利实现幼儿教育目标所具备的适合幼儿特点的基本的设计、组织、制作、创编等能力。主要包括游戏组织与创编、幼儿活动设计、玩教具制作等技能。
游戏组织与创编能力是幼儿教师根据达成教育目标需要自行编制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的能力。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各方而教育目标都要寓教于游戏之中。
幼儿活动设计能力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内容的实际,预先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的能力。幼儿活动设计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
玩教具的制作能力是幼儿教师根据活动、游戏的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和教具的能力。
3 幼师生专业技能职前培养策略
(1)课程策略:幼儿师范院校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等手段,对幼师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与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中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钢琴弹奏、美术与手工等7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做到有足够的教学和训练课时、有考核、有验收;将写字、普通话等开设为必选课;通过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提高技能训练水平,保证对技能训练的指导与拓展。
(2)管理策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通过有效的指导、训练、检查、验收考核等方式对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制定《幼师生专业技能训练、验收实施方案》,使学生明确技能训练的内容、要求与验收标准,安排不同内容的训练时间、指导教师及督促检查办法,实施分年级考核验收,验收不合格不予毕业。
(3)竞争策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等活动,激励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并把优者优先推荐就业的机制引入技能培养之中,进而形成竞争机制的培养策略。幼师院校围绕专业技能内容开展诸如讲故事比赛、舞蹈大赛、卡拉OK大奖赛、书画展、摇篮杯幼教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竞赛评比活动,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热情。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优先推荐技能优胜者就业。
1、新学期伊始,雨实幼教育管理部门就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深化改革、讲求质量、创优争先、和谐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效益型名园为发展目标,注重抓实班级教育质量,结合幼儿园“九五”“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息制度、课时安排、个案观察、区域教育、幼儿习惯要求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指导,为形成园本化的教学常规体系奠定了基础。
2、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虽然开学头绪繁多,但我们将教科研放在重中之中,园长统一领导、业务园长靠前指挥,亲自组织召开了课题中心组会议,确定本学期研究重点。9月19日,我们还邀请上海美术教育专家薛老师、南师大吕敏教授来我园进行美术教研、教科研的过程指导,教师们就前期教育中的问题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明确了下阶段研究思路与方向。由于教育科研成绩突出,在9月份召开的全市教科研基地大会上,我园林虹园长做为唯一一家幼儿园代表做了大会发言。
3、党员、园长带头亲自为教师上示范课,进行课程实施讲座,使幼儿园在开学初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4、引导教师养成反思、研究的习惯,及时记录、总结教育实践中的成败,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九月份,每位园长、教师都撰写了研究论文参加了市论文评比。教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也得到了区教研室的好评。
5、开展了幼儿园活动区域的研究与探讨,组织教师围绕区域材料、区域创设、区域指导开展了研讨,明确了研究的思路与班级区域活动的要求。
二、本学期新制定的一园两址幼儿园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尝试,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对策,使新的管理模式不断趋于完善。
三、组织管理中心组对层级考核制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简便的操作体系。
四、以“爱与责任“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师节庆祝活动
组织了一次教师宣誓;园长赠送了教师两本好书;园长与每位教师进行了一次谈心;每位教师介绍了一条自己的教育信条;对退休及住宿教师送上一份节日的慰问;组织了一次社区领导座谈会;布置了幼儿园发展成果展,并获得区教育局组织的教育成果展评比优秀奖。
五、以南京市名城会的召开为契机,组织幼儿开展了爱家乡、爱雨花的园本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地了解了雨花的风土人情,历史名胜以及现代化建设,小朋友们还背起小画板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了实地写生,用稚嫩的笔画描绘了家乡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构建地方特色美术园本课程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
以《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为依托,立足于本园的教育实践,依靠全园教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低耗高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我园自身发展的、农村幼儿园课程模式。
其意义在于:
1、从我园的角度来说,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我园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从而为我园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2、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吸收教师参与园内的课程建设,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帮助教师成长,促使其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3、从幼儿的角度来说,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让幼儿成为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人,从而促进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4、从推广的价值来说,我园探索出的选择、吸收、利用地方资源、民间资源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具体方式、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各种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中如何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为其他农村园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的经验。
三、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界定
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美术园本课程:是指在充实、完善园本课程的基础上,以美术领域课程为载体,以地方文化为背景,在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的同时,对幼儿美术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等进行修改与调整,让幼儿在伟人事迹的熏陶下,在古人留下的器物的感染下,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丰富审美经验,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塑造良好的心理美德。
(二)理论价值
本研究强调地方教材的开发和民间文化的弘扬,注重环境、内容、材料和形式上的尝试,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让幼儿在地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交互作用下探索、创造,激发幼儿对美的向往,培养幼儿创作的乐趣,张扬幼儿的个性,启迪幼儿的智慧。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优化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初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美术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2、结合显性的、幼儿可以接受的地方资源,通过欣赏、绘画、手工等美术教育方式,加深幼儿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培养其爱家乡、爱家乡历史文化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和谐发展。
3、通过幼儿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现和创作,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
4、帮助教师积淀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筛选资源、选择教材、设计方案和指导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五、研究的内容与措施
1、在幼儿美术园本课程建构中本地可用地方资源的现状研究。
要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来开展幼儿美术教育,首先要理清本地该方面资源的现状,因此我们将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可用资源尤其是地方文化资源,承其精华,去其糟粕,整理、转化成幼儿感兴趣的资源手册,以此作为研究的第一步。
2、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美术课程体系研究。
(1)在遵循《纲要》中美术教育目标的原则下,整理、提炼、修改本园课程中的美术教育的目标、评价体系,初步构建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美术教育的目标和评价体系。
(2)内容体系的研究。内容体系是落实教育的具体环节,也是研究的重点所在。我们将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要求和资源状况,从绘画、手工、欣赏三个领域设计出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活动内容,使之形成循序渐进的内容体系。
3、运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研究。
如何将地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以最有效、最适合的方式引入幼儿美术教育,是本课题难点所在,幼儿美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本课题在实践引入上的多途径和多通道,因此,我们将尝试结合教师特长,以子课题的形式分层进行以下研究:
(1)运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写生活动的研究(负责人:顾爱华老师):尝试以写生作为幼儿美术教育中技能与创造两难的突破口,使“美”与“术”得到相对的统一。
(2)运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手工创意活动的研究(负责人:李艳老师)
(3)运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绘画活动的研究(负责人:赵婷婷老师)
(4)运用地方资源开展亲子美术活动的研究(负责人:吴长梅老师)
4、生成性研究。
研究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本研究中,我们将尝试突破以往研究从目标到结果单线研究预设性较强的框框,尝试生成性研究,鼓励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收集、生成出更有价值的研究点和研究内容。
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可通过查阅本地历史资料、历史文物等形式进行了解。
3、在实施课程方案过程中,主要采用准实验的研究方法,用统一评价工具对幼儿实验前后的美术能力进行测试,获取实验成果。
4、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确保研究方向正确,措施有效。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4----XX、9) 主要任务:
(1)组织准备,成立课题组。
(2)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情报,撰写文献综述。
(3)申报、立项。
(4)形成“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美术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方案”。
(5)修改、提炼地方特色美术课程的目标、评价体系。(6)在主课题的引领下选择、制定子课题方案,开展将地方资源引入美术课程各领域的策略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9----XX、7) 主要任务:全面实施本课题研究方案:
(1)依据目标进行前期测试;
(2)从原生资源、延生资源、再生资源、创生资源四大块收集、整理并形成美术课程资源手册;
(3)以小中大各年级为单位,在实践中建构相应的内容体系;
(4)中期鉴定,聘请专家来园指导。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7----XX、12)主要任务:
(1)后期测试,检测幼儿美术能力的提升情况;
(2)形成论文集、教学案例集、幼儿作品集等,并进行自我评估;
(3)整理、统计、分析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邀请专家、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进行鉴定、结题。
七、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
一、我园自2019年12月被列为盐城市美术特色幼儿园以来,对幼儿美术【绘画、手工制作】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长期以来我们搜集了大量“民间材料”“民间自作”“民间游戏”等方面的资料,作为美术特色园本教学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在此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了些经验:一是:教师建立了“玩具、材料就在身边”的观念,充分利用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可参与和可操作的内容丰富的教育环境。二是: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的空间,我们带孩子走进田野、打谷场、果园、等他们生活的大环境,这其中蕴涵的丰富教育内容,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教育大课堂,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体验、思考、去探索和学习,实现了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促进了能力的发展。三是:充分调动了家长主动参与到搜集、整理、教育的过程中来,促进了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家园形成教育合力。四是:由于用农村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代替了城市购买的昂贵的材料,为幼儿园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近几年我园幼儿参加全国美术大赛“成长足迹”荣获第六届金奖、第七、第八届特金奖,参加“童画之星”第四届、第五届幼儿园集体获金奖、特金奖,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二、我园于2019年承担了《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该课题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重点课题,于2019年4月成功结题。该课题旨在指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全面健康的成长。
八、保障措施
1、我园是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我们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我园承担着国家、省、市级多项研究课题,充分调动了园内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通过科研实践的探索和锻炼,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现有部分课题已经结题。
2、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人员均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对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经验,大部分人员均为省、市级教育研究课题的核心成员,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保障。
论文关键词:幼师美术审美教育;市场需求与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幼师美术教学为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审美教育,使幼师学生掌握美的规律,正确的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分清是非美丑,并在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指导下进美的创造、实施美的教育是幼师美术审美教育的目标。幼儿师范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都会走向幼儿教师的岗位,他们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提高民族审美水平任务的承担者和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幼师的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作为中职教育一部分的幼儿师范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学生毕业以后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很快投入到教学一线。但是在美术教学改革中过分强调实用、速成,很容易步入重技能、技巧,忽视审美教育的误区。笔者就不止一次的听到一些观点与建议:“幼师只要学会画简笔画、做做手工就好了”;“幼师培养的不是艺术家,一些美术鉴赏课可以改为技能训练课,没必要介绍太多的美术基础知识”。甚至有的幼儿园园长直接说“我们不需要懂多少美术知识的人才,我只要一个能适应教学、懂得装饰教室的老师就行了”。这些观点和建议无疑是舍本逐末、目光短浅的。在市场急需实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中职幼师学校生源美术基础薄弱在校学习时间短的情况下,审美教育更应加强。如果学生不具备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何谈创造美、传播美?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审美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深远,作为美术教师须不断学习探索,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在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学生不但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更具有领略文化内涵的心灵,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
二、注意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
审美教育在每个学科都有所体现,各个学科——不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体验都是相通相融的。在教学中,一方面,美术的审美教育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例如:我校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类植物的叶子时,让学生将叶子做成书签、拼贴画;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认识、理解形体,用不同的几何体来做纸雕建筑;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受韵律、节奏、画面感……这些都是与美术的审美教学相联系的。美术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引导、建议、评价,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
另一方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也可进行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例如:讲到画面的节奏与韵律时可以与钢琴、舞蹈、声乐相联系。讲到中西方绘画鉴赏时可以与中西方文学相联系,讲到儿童故事画创编时可与语文学科儿童文学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联系、迁移其他学科的审美,旁征博引,会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思考。
三、把握审美教育的随机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充满变化。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应是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的,在美术理论课、实践课中都应随机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方式在目前技能教育占“主要地位”,美术欣赏课的课时量被压缩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把握审美教育的适时性
人类对美的认知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幼师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更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审美教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特色,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审美教育的适时性要求教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审美取向要有敏锐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一些时下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进行分析与解读,例如:奥运会的开幕式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的结合;90后学生流行的“非主流”装扮;新近优秀电影的视觉处理;服饰的流行趋势;世博会馆所体现的建筑美学等等。这些时下流行的元素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相比较枯燥的美术史而言,教师不失时机的解析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意文化的多元性
当今世界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日益交融;另一方面社会形态和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各种艺术流派和表现风格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人们的审美标准形成巨大的冲击,也为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提供了新的任务与挑战。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大量的美术作品、图片、影像资料为依托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是古今的对比;中外对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对比;不同风格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对比;同一艺术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等等。例如:在介绍毕加索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将他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写实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将他与中国同时期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类来比较。加深学生对美术审美的印象、增长见闻、提高鉴赏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成长、不断接受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幼儿师范学校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目标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这不仅指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进修,而是包括了幼儿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提升其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学生只有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要求。
七、培养学生将审美知识和技能表达之间的转化的能力
审美能力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实践上。学生在学会审美、产生创造美的动机的同时更要学会表达。美术审美教学不能只是在欣赏、分析,更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后,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所表达情感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或再创作,可以是以文学的方式创作例如:写一首诗歌或者散文诗,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达内心或是悲愤或是哀伤。或者进行绘画的在创作,将画面进行解构、重构,或者以手工等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审美过程思想得以升华,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审美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逐步渗透的过程,不是只靠几节美术欣赏课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教师、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幼师的美术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途径为社会为国家的幼教事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对立与统一,中国美术教育2009.(3).
一、端正思想,找准定位,协助园长工作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热爱幼教事业,严于律己,恪守岗位职责。幼儿园工作烦琐而细小,在班子成员中,我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到分工来分家,互通有无,在管理好自己分管的保教工作之余,我对园长要求协助处理的其他各类事情也从不推诿,总是舍身处地,站在全局的角度,尽自己的所能发挥副手的作用,尽量减轻园长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同时与后勤园长、年段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协助幼儿园的全方位管理工作。
二、不断充实,努力进取,提升自身内涵
人的一生要扮演多种角色,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去做。我觉得自己既是管理者,又是教师,也是个学生。行驶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深深感到自己是如此的贫乏,内存不足,为了扮演好多重角色,我对自己提出:知识要向更宽领域拓展,业务要向更深处延伸。于是,常在工作之余,学习《幼教博览》、《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管理创新》等书籍,每当阅读到精彩之处,我就会对照自己的工作,寻找差距,不断地充实,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在一线理论联系实践,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新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并在指导过程中得以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课改的今天,我们都有烦恼、茫然的时候,把握不住课程,把握不住孩子,把握不住预计和生成……每当茫然的时候,我就看书,查资料、询问、探讨、反思,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老师共同解决一些实践中的困惑与难题。我还抓住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专家的讲座,感受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起来。曾经多次承担各级各类的公开观摩活动的指导,对指导工作一丝不苟、竭尽所能,获得了观摩者的一致好评。在参加县“我与新课改”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撰写的论文《让快乐驻孩子心中》在德化教育发表,《晕头的小鸡》在市级“教育科研文萃”汇编,《摸着石子过河》在教育局“论文荟萃”汇编,《呵护爱心,让爱萌发》在中心小学驾云报发表。
三、互学互帮,加强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我园部分教师是小学转岗的新教师,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我把对新教师的培养列入园本教研的重点工作,采取以下形式进行培养:一是加大指导力度。深入班级听课80多节,尤其是对新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跟踪指导,每次听课后,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更注意语重心长的帮助和耐心指导,力求使每位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基本功。二是加大园本培训力度。以园为本,开展自培活动,充分利用老教师的人才资源,采取“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形式,通过园本培训、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途径,形成老带新,强带弱的良好氛围,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形式,开展培训,产生了内培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园的“园本教研”曾受到姐妹园的充分肯定。三是重视群体素质的提高。为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给教师“压担子”,开展不同的业务大练兵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如:优质课评比、课题展示活动、自制教玩具评比、环境布置评比、常规评价月等活动,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我园教师林英兰、孙远腾老师参加县幼儿教师优质课评比双双获得二等奖,是历来在县级优质课评比取得最好的名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老教师的热情帮助下,新教师态度诚恳、虚心学习、努力进取,如今小学转岗的教师对幼儿教育已不在陌生,我们的教师队伍也不断地成长起来。
四、注重研讨,促进教学,提高保教质量
在竞争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我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幼儿园的存亡与发展。作为一个业务园长,分明感到了这沉甸甸的责任!为使幼儿园立于不败之地,我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以研兴园,以园促教”为宗旨,以教研为切入口,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大胆开展研讨活动,我园的教研课题《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经专家对该园研讨能力的核实,于2007年12月审批为省级教研课题。我们以此为契机,各年段、各班级根据大课题分别确立子课题展开研究,并以年段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展示活动,如:大班童珊珊组织的《家》,中班陈梅桂组织的《有趣的石头画》,小班郑美环组织的《小刺猬》等。她们各自根据各班的子课题选择和利用本土资源,努力探询本土资源与常教学的整合,努力探询学园特色的教育,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一系列的园本教研、课题研究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业务能力,有力地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我园幼儿每当参加各级各类的绘画比赛都捷报频传,多次参加中心小学举办的演讲、讲故事、表演唱、童谣传唱等比赛均获得好名次,其中颜肖航等小朋友参加县“童谣说唱”比赛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县参加市级比赛获二等奖;我园教师高培华、陈春萍、陈素云、陈美洪等教师撰写的论文,分别参加省、市、县论文评比也缕缕获奖;在20*年1月我县公办园常规管理互检活动中,检查组成员通过实地观察、下班听课、检查资料等形式,对我园保教工作的扎实开展,以及保教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我欣慰地感受到“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五、分工合作,加强管理,激活日常教学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伴着岁月的匆匆脚步,又走过了一个轮回。回首顾望,感慨万千,忙碌、充实、烦恼、欢乐一同拥有,让我悟出:忙碌与充实,烦恼与欢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我的忙碌,我的充实,我的烦恼与欢乐都化作了春霖秋霜,深深地融进了我的职责,使我乐此不疲,执着进取,辛勤耕耘。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仍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诠释。
一、端正思想,找准定位,协助园长工作
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热爱幼教事业,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严于律己,恪守岗位职责。幼儿园工作烦琐而细小,班子成员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到分工来分家,互通有无,管理好自己分管的保教工作之余,对园长要求协助处理的其他各类事情也从不推诿,总是舍身处地,站在全局的角度,尽自己的所能发挥副手的作用,尽量减轻园长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同时与后勤园长、年段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协助幼儿园的全方位管理工作。
二、不断充实,努力进取,提升自身内涵
人的一生要扮演多种角色,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去做。我觉得自己既是管理者,又是教师,也是个学生。行驶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深深感到自己是如此的贫乏,内存不足,为了扮演好多重角色,我对自己提出:知识要向更宽领域拓展,业务要向更深处延伸。于是,常在工作之余,学习《幼教博览》、《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管理创新》等书籍,每当本文来自小草网阅读到精彩之处,我就会对照自己的工作,寻找差距,不断地充实,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在一线理论联系实践,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新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并在指导过程中得以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课改的今天,我们都有烦恼、茫然的时候,把握不住课程,把握不住孩子,把握不住预计和生成……每当茫然的时候,我就看书,查资料、询问、探讨、反思,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老师共同解决一些实践中的困惑与难题。我还抓住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专家的讲座,感受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起来。曾经多次承担各级各类的公开观摩活动的指导,对指导工作一丝不苟、竭尽所能,获得了观摩者的一致好评。在参加县“我与新课改”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撰写的论文《让快乐驻孩子心中》在德化教育发表,《晕头的小鸡》在市级“教育科研文萃”汇编,《摸着石子过河》在教育局“论文荟萃”汇编,《呵护爱心,让爱萌发》在中心小学驾云报发表。
三、互学互帮,加强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园部分教师是小学转岗的新教师。为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把对新教师的培养列入园本教研的重点工作,采取以下形式进行培养:一是加大指导力度。深入班级听课80多节,尤其是对新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跟踪指导,每次听课后,肯定优点的同时,更注意语重心长的帮助和耐心指导,力求使每位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基本功。二是加大园本培训力度。以园为本,开展自培活动,充分利用老教师的人才资源,采取“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形式,通过园本培训、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途径,形成老带新,强带弱的良好氛围,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形式,开展培训,产生了内培效应,取得本文来自小草网了良好的效果,园的园本教研”曾受到姐妹园的充分肯定。三是重视群体素质的提高。为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给教师“压担子”开展不同的业务大练兵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如:优质课评比、课题展示活动、自制教玩具评比、环境布置评比、常规评价月等活动,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园教师林英兰、孙远腾老师参加县幼儿教师优质课评比双双获得二等奖,历来在县级优质课评比取得最好的名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老教师的热情帮助下,新教师态度诚恳、虚心学习、努力进取,如今小学转岗的教师对幼儿教育已不在陌生,教师队伍也不断地成长起来。
四、注重研讨,促进教学,提高保教质量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竞争激烈。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幼儿园的存亡与发展。作为一个业务园长,分明感到这沉甸甸的责任!为使幼儿园立于不败之地,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以研兴园,以园促教”为宗旨,以教研为切入口,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大胆开展研讨活动,园的教研课题《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经专家对该园研讨能力的核实,于年年12月审批为省级教研课题。以此为契机,各年段、各班级根据大课题分别确立子课题展开研究,并以年段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展示活动,如:大班童珊珊组织的家》中班陈梅桂组织的有趣的石头画》小班郑美环组织的小刺猬》等。各自根据各班的子课题选择和利用本土资源,努力探询本土资源与常教学的整合,努力探询学园特色的教育,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一系列的园本教研、课题研究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业务能力,有力地促进保教质本文来自小草网量的提高。园幼儿每当参加各级各类的绘画比赛都捷报频传,多次参加中心小学举办的演讲、讲故事、表演唱、童谣传唱等比赛均获得好名次,其中颜肖航等小朋友参加县“童谣说唱”比赛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县参加市级比赛获二等奖;园教师高培华、陈春萍、陈素云、陈美洪等教师撰写的论文,分别参加省、市、县论文评比也缕缕获奖;年1月我县公办园常规管理互检活动中,检查组成员通过实地观察、下班听课、检查资料等形式,对我园保教工作的扎实开展,以及保教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我欣慰地感受到只有耕耘,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