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20:35: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跆拳道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跆拳道,学习,兴趣
1 引言
跆拳道学习兴趣是指对跆拳道知识、技术以及练习跆拳道时所具有的喜好情绪。跆拳道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节制、补偿和催化的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跆拳道活动的内在动力, 也是直接影响跆拳道教学和课外活动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教学不规范, 教学内容、方法单调,忽视健康教育、跆拳道品德和能力、锻炼习惯的培养, 许多学生对跆拳道课一开始很热情,后来产生厌倦情绪。笔者研究大学生跆拳道学习的兴趣, 旨在为高校的跆拳道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徐州教育学院、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六所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的书籍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概括分析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有关高校学生跆拳道学习态度、跆拳道学习动机、学习跆拳道的感受、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对教师的满意程度、导致学生跆拳道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等方面的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发放问卷 600 份, 回收 563 份, 其中有效问卷550份, 有效回收率为 92%。
2.2.3抽样法
对六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抽取 600 名男女大学生, 男生 300 名, 女生300名, 其中每所学校随机抽取男女生各 50 名。
2.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SPSS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的跆拳道学习态度
大学生对跆拳道锻炼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积极参与跆拳道学习, 对跆拳道积极的态度, 就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如表1 所示, 大部分大学生对跆拳道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男生占 76.5%, 女生占 68%,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持无所谓和不积极的态度, 而且女生对跆拳道学习的积极态度要明显低于男生,这些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对跆拳道学习缺乏兴趣。论文参考网。
表 1 大学生对跆拳道学习的态度情况
【摘 要】通过对大学跆拳道选项课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教师工作态度、教学方法以及对大学生跆拳道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调查剖析,探讨目前高校跆拳道选项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改革的意见。
【关键词】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改革
通过跆拳道选项课的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扩大学生对跆拳道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与道德修炼的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跆拳道的知识、技术、技能和进行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和锻炼身体的观念。本文从实施、观察、调查学生学习跆拳道选项课的情况入手,通过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揭示目前跆拳道选项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的措施,供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改革参考。
1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理念的落伍
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办学的指导方针。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能够领先社会的发展速度,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为推动社会发展创新思路的娇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当代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体育教学领域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创新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辅助锻炼手段。跆拳道作为一种外来的体育项目,它吸引人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表层,而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价值。然而,在跆拳道选项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起到传授技术的作用,只教会了学生腿脚功夫,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悟道”,背离了跆拳道的发展思路。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鲜明的教育理念,只是在一种常规式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没有研究跆拳道的文化价值,没有正确地定位跆拳道育人的性质,导致教学在没有理念的状况下开展,制约了跆拳道选项课的发展。
1.2体育场馆的严重匮乏
众所周知,跆拳道是光脚在跆拳道训练垫上进行健身锻炼的一种项目。光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感觉到脚用力的正确部位,最大限度的增强踝关节以及脚背力量,还可以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人体骨骼与肌肉在和谐用力中美的享受,使学生对动作的潇洒与舒展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在我国普通高校中满足跆拳道教学的场馆设施的严重匮乏影响了跆拳道教学的全面开展,这也是影响普通高校跆拳道课程建设发展的根本所在。在笔者的走访中发现,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院校没有跆拳道训练馆或训练设备,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跆拳道课程,但教学设施的简单以及教学场馆的不足使跆拳道教学和其他体育课程没什么区别。在场馆不足的情况下,有部分学生宁愿去校外跆拳道馆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只注重“形”,而不注重“道”的教学严重背离了跆拳道发展方向。在这样的现状下,跆拳道教学会渐渐失去其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优势,最终会导致学生放弃对跆拳道的学习。
2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的对策
2.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和能力都均衡发展的一代新人。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的需要,采用把跆拳道教学、课外活动和群体竞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育形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效的促进学生跆拳道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2.2要培养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与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学生一旦对跆拳道学习发生了兴趣,也就获得了搞好跆拳道学习的动力,对待困难就会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因此,要在授课中讲跆拳道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对人体的作用等奥妙,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心和好胜心,并注重跆拳道的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跆拳道的乐趣,领会形体美。同时组织各种跆拳道游戏与竞赛,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跆拳道的兴趣与竞争意识等等。
2.3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B
习惯是人生长期形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老师指导学生锻炼的时间较短。同时,人的一生锻炼的手段和方法,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的。要学会学习,即在较少依赖别人帮助,能独立而有效的自我学习。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学跆拳道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使学生在理解动作作用的同时,会不断增强自我锻练习惯的养成。
3结语
教学改革旨在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公共体育课建设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选项课将会成为未来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针对当前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跆拳道项目的特点,及时寻找一些解决的途径,对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改革的全面推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养利.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模式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
关键词 跆拳道;国际传播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088-02
跆拳道是由韩国人推向世界的一项东方武技,作为东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跆拳道, 不仅迅速地进入了奥运会,而且已经形成完全独立的国际体育组织和正规的国际比赛。跆拳道在世界的传播,归根到底还是韩国文化的传播。
依据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为我们描述的传播过程和结构的经典W5模式,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显示了早期传播模式的典型特性,把传播主要看成是一种劝服性过程。尽管如此,时至今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仍然是引导我们研究传播过程的一种便捷的综合方法。以此我们可以把跆拳道国际传播看成是由跆拳道传播者、跆拳道传播内容、跆拳道传播渠道、跆拳道传播对象、跆拳道传播效果的反馈五个要素组成的系统。
1 跆拳道传播者
1.1表演者与教练员
表演者和教练员采用出国表演和教学的方式,政府有计划地派遣表演者和教练员到世界各国去表演,宣传,去授教,把跆拳道运动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被派出的表演者和教练员,为加快跆拳道国际化传播取得良好的效果。
1.2国家和政府
韩国政府为跆拳道的国际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政府大力支持,国家统一规划,为加速国际传播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政府每年向跆拳道国际传播投入了大量的专用经费,而且还专门成立了国技院,研发跆拳道新的竞技体系。
2 跆拳道传播内容
2.1把“国技”形象,武道精神作为传播内容
新的跆拳道竞技体系作为韩国“国技”进行传播。大众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作为跆拳道中的两大分支,都传承了跆拳道修身养性,以礼为中的秉性,都提倡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 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练习中要以”礼义廉耻,百折不屈”为宗旨,练习者可内修精神、性情,外修技术、身体,培养出常人难以达到的意志品质和忍让谦恭的美德。通过国技院的研发,跆拳道作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一项集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时尚体育运动,并且以其浓厚的东方哲学意蕴感染着众多的练习者,这种把现代跆拳道运动作为传播内容,推动着国际传播的发展。
2.2利用国际段位制作为传播内容
国际段位制是跆拳道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跆拳道是利用段位表示跆拳道习练者学识造诣、技术水平和功力高下的,国际段位制是目前世界跆拳道界公认的跆拳道资质认证体系。段位技术称号从低至高,依次为一段(品)至九段,获得一段(品)以上段位的跆拳道练习者系黑色腰带。腰带的颜色体现着练习者的技术水平,从低到高共分为白带、黄带、绿带、蓝带、红带、红黑带、黑带七种颜色。考试内容包括:技术水平和理论考试。技术水平考试内容分为:基本技术、品势(套路)、实战、击破(特技);理论考试一般适用于4段以上,可分为笔试、论文、面试。符合升段的年限和年龄期限有着严格的规定。
技术等级有十级、三品 、九段等划分。国际段位制考核内容比较科学、系统、严格,合理,便于国际交流,在传播内容上,深受练习者的喜爱和认同,为国际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3结合韩国文化的技术成为传播内容
跆拳道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韩国文化的传承。韩国政府为了促进跆拳道的国际传播,把韩国文化注入了技术内容,使韩国文化与技术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推动着跆拳道文化向前发展,这也为跆拳道的国际传播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3 跆拳道传播渠道
3.1借助道馆、俱乐部成为传播渠道
道馆和俱乐部是跆拳道的重要传播渠道。布遍世界各地的跆拳道道馆、俱乐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播网络, 成为习练者进行健身、防身、修身的主要场所,吸引了广大习练者的积极参与,成了跆拳道国际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3.2利用专业机构作为传播渠道
国技院、世界跆拳道联盟(WTF)、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是跆拳道的专业机构。国技院是世界跆拳道总部,是各国跆拳道段证颁发机构、世界跆拳道师范(教练)培训机构。世界跆拳道联盟(WTF)是各种世界比赛的主办及管理机构,截止到2012年共有202个会员国。在全世界积极推广发展会员国,把大众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进行推广、宣传、和教学,时常派遣表演者和教练员到世界各地去表演,去授教,等等,通过这些专业机构渠道的传播,提升了跆拳道传播渠道的效果。
3.3重视媒体、媒介的传播渠道
报纸、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各种宣传刊物都是把跆拳道推向世界的重要载体。新闻业发达的韩国,非常重视媒体、媒介的宣传渠道,通过跆拳道宣传片、宣传册、海报等,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吸引了更多的习练者参与,为推动跆拳道的传播渠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跆拳道传播对象
4.1选择中东、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
对象
选择具有影响力,经济上比较发达,练习人群比较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作为跆拳道重点传播对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跆拳道国际传播过程中,韩国政府首先选择中东、欧美等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国家作为传播对象,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4.2选择学校作为重点传播对象
跆拳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 选择学校作为重点传播对象。把学校作为向青少年传播跆拳道的主要对象, 具有特别的意义。学校是一个专门用来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地方,跆拳道是正人之道、育人之道,学习跆拳道能够健身、防身、修身,深得青年学生的喜爱,在学校里,时常能见到习练跆拳道人的身影,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成立了俱乐部、社团,举行形式多样的竞技跆拳道比赛。举办世界大学生跆拳道比赛, 努力使大学生成为传播对象,对于跆拳道的国际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举办竞赛成为传播对象
竞赛可以促进传播,跆拳道的国际传播选择竞赛作为传播对象,与种类繁多的跆拳道比赛有很大关系。在国内包括:全运会、中国跆拳道锦标赛、中国大学生运动会,还有各种杯的比赛等;在国际上有:奥运会、世界跆拳道锦标赛、跆拳道世界杯亚洲跆拳道锦标赛、欧洲跆拳道锦标赛、非洲跆拳道锦标赛,以及各国的锦标赛、邀请赛等等一系列国际体育竞赛项目,举办名目繁多的跆拳道竞赛,不断推动着跆拳道国际传播向前发展。
5 跆拳道传播效果和反馈
5.1加强包装提高传播效果
娱乐包装是加强竞赛的传播效果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跆拳道比赛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穿插和安排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表演等,能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在欣赏的同时,潜意识地产生“想尝试”的行为,给人以视觉美感和振动,但关键还是竞技比赛的公正、公平,就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去参与,去互动, 这会增强观众对跆拳道运动的更深认识, 无形中提高了跆拳道的传播效果。
5.2借助奥运提升传播效果
跆拳道扬眉吐气跨入奥运大门的那一天起,也是快速向全世界传播跆拳道的过程,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应。按照奥林匹克的要求和标准,韩国人对跆拳道的技术和规则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更新,改革和创新后的跆拳道,于1986年在第十届亚运会上被列入比赛项目,1988年被列入奥运会表演项目,2000年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此,借助奥运会的巨大传播魅力,大大提升了跆拳道的传播效果。
5.3通过其作用的检验,对跆拳道的传播效果进行反馈
练习跆拳道,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人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人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思想。练习跆拳道,可使人强身健体,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提高人的速度、反应、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人内脏器官的机能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人体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同时也能享受到击打艺术的美感,还能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使人在欣赏跆拳道竞技比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这些跆拳道的修身养性、强体防身、竞技和娱乐观赏的作用,都是对跆拳道传播效果的反馈,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其作用是被专家和同行认可的。因此,跆拳道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习练者参与。
6结论
21世纪以来,跆拳道运动已经在世界上202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可谓风靡全球。综上所述,跆拳道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和反馈构成了跆拳道国际传播模式,在当今世界的国际传播中,五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这样的一个传播过程。跆拳道作为韩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技项目,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体国际传播是圆满和成功的,跆拳道国际传播模式的构建,既体现了其国际传播的自身规律,也为跆拳道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参考文选
[1]孟庆波,赵峰.从跆拳道的发展看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王林.跆拳道的推广传播对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启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51-52.
[3]武勇成,从微观角度解析现代跆拳道运动的推广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7):47-50.
[4]王勇,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障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38-42
[5]武勇成.散打与跆拳道国际化传播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42-45.
关键词:跆拳道 河南省高校 开展现状
1.前言
跆拳道作为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具有的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跆拳道运动包含着屈伸、旋转、平衡、跳跃、翻腾等动作,对人体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均有提高。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跆拳道锻炼,对外能利于关节肌肉,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使练习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另外,跆拳道练习不受时间、季节和年龄的限制,给自我健身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因此,跆拳道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可以起到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研究内容
2.1研究对象
随机从河南省80多所普通高校中抽取30所高校进行调查,并以这30所高校在籍大学生900名以及55名跆拳道教师为本论文的调查对象。以跆拳道运动在河南省普通高校的开展为研究对象进行本文的研究。
2.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3.综合分析
3.1已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河南省普通高校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兴趣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目标,对体育课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有的学校把原来的两年普修课改为一年普修一年选项,两年选项 (一年选一个项目);有的学校还在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部分高校还开设了体育俱乐部。跆拳道运动作为独具民族特色和具有广泛社会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已进入各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开展状况如何反映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从跆拳道运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各级各类学校都比较重视跆拳道运动的开展,但开展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选项课的形式开展。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学习跆拳道创造了条件,但不够全面。
我省普通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还较为单一。据本文调查有些非常热爱跆拳道运动的学生愿意选择在多种形式下学习跆拳道,以满足他们学习跆拳道的需求。如果开设跆拳道的形式比较单一,就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
3.1.1高校开展跆拳道选项课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有41所学校开设了跆拳道选项课,针对的年级以大学二年级的居多,只有两所高校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选项学习跆拳道。选项课周课时的分配均为每周2课时。总课时差别较大,分别有56、64、72课时,这是因为部分高校体育课在教学计划上有区别,高校在一学期体育课上多少周有区别,分别有14周、16周、18周之别。上跆拳道课所需要的脚靶、护具等都由学校提供,服装由学生自己准备,个别高校要求必须穿着道服上课;绝大部分上课不要求必须穿道服,穿运动服也可。
由此看来,跆拳道选项课存在课时少,器材多少不一、种类不一,对学生运动着装要求不同且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3.1.2高校开展跆拳道俱乐部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有15所学校开设了跆拳道俱乐部,学校俱乐部开设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学校教师自己开设并担任教练,另一种是由体育教学部组织开设,由教学部的教师负责训练教学。两种方式都同校外道馆一样属于营利性质。俱乐部的目的是为那些想要学习跆拳道的学员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他们不仅收校内学生,而且收校外的学员。俱乐部的练习次数每周2-3次不等,训练器材如脚靶、护具等由学校或教师自己准备。学校跆拳道俱乐部的开设弥补了选项课课时的不足,学生练习次数增多,最多的一周可达到4次,同时学生可以考段升级,可以学习高难度动作,可以打比赛,不断的提高自己达到理想的技术水平:如防身、黑带等。
但是俱乐部也有它的弊端:一是由于学员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又想学习跆拳道的学生就被排除到俱乐部之外了。二是由教师自己开设的俱乐部在管理、运营、发展上存在不正规的问题。三是校外学员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对教学秩序和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3.1.3高校开展跆拳道选修课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有三所学校开设了跆拳道选修课,选修课学习的内容有跆拳道欣赏,理论和裁判方面的知识。跆拳道欣赏包括特技或高难度技术视频;比赛录像;跆拳道品式和跆拳道腿法教学片等。理论包括跆拳道历史和发展等知识,裁判方面包括介绍裁判知识,培训跆拳道裁判等内容。选修课开课形式多为每周2课时,在一学期内上18-22课时完成选修课的学习。
选修课的形式是对跆拳道运动开展的一个补充,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多的认识跆拳道,了解更多跆拳道的知识。但从现状来看,选修课的开设存在课时太少的问题。高校在选修课的课时安排上仅仅有9-11周,课时数量远远不足。尤其是跆拳道裁判的课程达不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
3.1.4高校开展跆拳道代表队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仅有两所高校有或曾经有过跆拳道校代表队。河南大学跆拳道代表队在2007年临时组建并由刘丰老师带队,短短集训一个月时间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有两名学生分别取得了两个比赛级别的第五名;开封大学跆拳道代表队是以社团的形式组建,目的是为了代表开封大学参加各种比赛和对外交流。
高校跆拳道代表队可以带动学校整体跆拳道水平的提高,并促进高校跆拳道运动的发展。但河南省高校的跆拳道代表队还很不成熟,代表队训练不正规,没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场地,没有系统的训练计划,只是临时组建参加比赛。另外,河南省内没有高校或大学生的跆拳道比赛,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跆拳道代表队的开设。因此,河南省高校的跆拳道代表队仅仅处于萌芽阶段。
3.2未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河南省普通高校现状
3.2.1高校没有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原因
在对各高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及体育教师的走访中了解到,大部分老师都认为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重要并且多数高校都想开设此项目,但是由于缺少跆拳道专业教师,没有场地设施等问题。暂时还不能开展此项目。并且他们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一定开设跆拳道课。
3.2.2学生希望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
在对没有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得出有86.31%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在对学生希望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调查中,学生大多数认为学校开展跆拳道的形式应多样化,他们多数认为选项课,学校俱乐部,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分班上课等形式应同时开设。并且大部分学生表明如果学校开设跆拳道课,他们一定会学习。还有个别学生学校开设也不学,主要原因是认为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2.3高校跆拳道协会的情况
在调查的学校中有2所本科和5所专科院校共7所高校没有开展跆拳道运动,但是由于学生需求比较强烈,因此学生自发的组织了跆拳道协会,对那些热爱此运动但是又没有学习场所的学生提供便利,跆拳道协会是各高校学生自己组织的群体,他们自己聘教练,自己找场地训练,自主管理运作。一般每周训练1次。此协会与学校或体育部毫无关系。
协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自己组织的协会经费不足,缺少教练,缺乏场地,训练不系统,学员不固定,往往刚开始组织者和学员热情都很高,但是时间一长,由于各种原因,坚持训练的人就所剩无几了。还有些协会组织学生报名学习跆拳道,但是学生交了费以后没练几次,这个协会就不办了,学生交了钱又没有学到东西,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因此也就对此项运动失去了信心。这样非常不利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3.2.4部分学生在校外道馆学习的情况
据调查已开展或未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学校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在校外道馆学习跆拳道,他们都非常喜欢跆拳道运动,想提高自己跆拳道水平。
从表1了解到学生在校外道馆学习的情况,学生每周练习2-3次,每次1.5-2小时,每年的消费金额500-2000元不等。训练器材如护具、脚靶都由道馆准备,道服自己准备。同时从图4-1了解到学生在校外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时间自由和运动设施条件好,分别95%和93%,其次是因为学校没有开展跆拳道运动。从上面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外面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无法具备的。
3.2.5教师和学生对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评价
高校教师和学生对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态度。教师认为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很重要的占61.82%,重要的占32.73%,一般的占5.45%,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为零,学生认为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很重要的占29.08%,重要的占48.50%,一般的占12.22%,不太重要的占6.06%,不重要的占4.14%。通过表4-2分析分别有94.55%的教师和77.58%的学生认为在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重要。同时,对已开展的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69.10%的老师不满意,38.60%的学生不满意,说明现有的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多数老师和部分学生都不满意。
4.小结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然而,据调查可知,发现河南省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师都很年轻并且教龄短,职称方面没有副高级和高级职称,学历方面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还很低,远达不到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要求。整体分布极为不合理。现有的河南省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69.10%的老师不满意,38.60%的学生不满意,说明现有的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多数老师和部分学生都不满意。大部分想学习跆拳道的学生却无法继续提高自己的跆拳道水平。学生得不到系统的学习,想继续提高但是学校没有提供给他们继续学习的机会。跆拳道场地器材以及配套设施是跆拳道运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在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的部分大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师生对于跆拳道场地器材、与跆拳道有关的运动设施的满意度很低,大多数师生持不满意的态度。
建议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资的培养:在高校现有教师队伍中应经常组织教师进行跆拳道业务培训,提高跆拳道教师的技术水平;学校应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并给教师提供学历进修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本校老师学习跆拳道的运动技能,理论知识和裁判知识。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及业务素养,同时也要多多总结教学的经验不断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制定完善的科研制度,实行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评价,鼓励和促进现有跆拳道教师重视和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应加强对跆拳道教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培训,转变跆拳道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手段,大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诗强,杨礼坚.广西跆拳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3:89-92.
[2]谢玉辉,谢晓艳.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综述[J].陕西教育,2006,(12).
[3]李世森,吴新宇.河北省高校发展跆拳道运动的调查与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4]刘和臣,陈佳琪,刁振东.学校开设跆拳道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 7(11):63-67.
[5]曾庆国.广东高校跆拳道选项课的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2,9(4):82.
[6]吴锵.高校开设女子跆拳道选项课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6(02):80-82.
[7]马莙.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实践探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100-101.
[8] 马晓利.北京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10.
[9]李丹.湖南省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3.
[10]储娜.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3,5.
关键词:高校;跆拳道;教学;现状;发展;对策;研究
引言
如今在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在很多方面已无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更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因此,改革高校传统的教学形式势在必行。跆拳道运动是一项极具魅力而高雅的体育项目,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极强的影响力,也是一项备受广大学生青睐的健身运动项目。跆拳道课程的运动量不是特别大,所以跆拳道课程是众多高校学生的首选课程。近年来,随着跆拳道的普及,跆拳道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成为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研究当前高职院校跆拳道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开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促进高校跆拳道运动的建设,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1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1.1.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体育学术期刊和各体育学院学报、学术著作等文献,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信息,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
1.1.2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分析,对当前高校跆拳道教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2研究对象:以武汉市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
2.结果与分析
2.1高职院校跆拳道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体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目前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配合全民健,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是摆在每一位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由于社会的发展,国际的交往,高职院校教育必须面向社会。改革旧的学年制教学,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2.1.1师资力量较为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仍存在跆拳道项目的教学由其他专项教师兼上,有的高职院校则没有固定的跆拳道教师。这些从事跆拳道教学的教师真正是跆拳道专业毕业,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运动水平的占少数。这样就存在这些教师对跆拳道运动的知识或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也有所欠缺,这对学生跆拳道运动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1.2跆拳道教学内容单调
在普通高职院校的跆拳道教学中,跆拳道的教学内容较为单调,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安排过多,教学课程变成了跆拳道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给跆拳道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2.1.3场地器材严重短缺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跆拳道非常受同学们欢迎。在场地要求上,跆拳道场地与其他室内体育项目经常出现共用现象。据相关调查显示,只有44。16%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上课的需要,有37。66%的学生认为勉强应付。调查表明导致学生有如此想法是因为跆拳道教学时间多集中在每天的下午和晚上,同时有很多班一起上课,场地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2.2高职院校跆拳道教学的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跆拳道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跆拳道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这一改革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使跆拳道教学服务于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以适合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2.2.1改革与完善跆拳道教学内容
跆拳道运动的技能非常多,学生要想在校期间全部学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合学生学习的跆拳道技战术;又因为学生之间技战术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不同和领悟能力有异。为避免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而水平低的学生消化不了的情况发生,我们把她分为基础技术,实战技术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
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技术,格斗式(站姿),步伐,拳法,腿法,格挡等基本技术。
这些教学内容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掌握。跆拳道运动的实战技术,进攻,反击攻守,防守等实战技术这些教学内容是为高水学生竞赛。
2.2.2更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专项能力培养
教学手段上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及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有适宜的难度,适宜的运动方式及合理的运动负荷,使学生在这种教学练习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跆拳道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竞争性,而竞争性对于年轻人来讲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在竞争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在竞争中享受自己的乐趣。如采用比赛、游戏等方法,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真正学到自己想要学的内容,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2.3变教学观念,端正学习动机,改革考核制度
重新设定体育教学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就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的迅速而牢固。研究证明:根据学生学习态度、技术提高,参加课外活动等情况来综合评定体育成绩,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从评价中产生新的目标与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2.2.4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因学习跆拳道的学生一般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不同,领悟能力有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全班统一模式一刀切,势必造成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而水平低的学生消化不了的情况发生。因材施教,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才能适应现在的体育教学。
在教学组织上,把学生分为两个层次:1为水平高的学生;2为一般水平的学生;将这两种水平的学生,重新组合成条件基本相同的学习小组,产生纵横两个维度。在教学上,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教会每一层学生如何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发挥的空间才会更大,对1层的学生,培养创造能力;对2层的学生,培养兴趣能力,基础能力。
2.2.5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观察过程中,知觉系统会引起学生对动作深入的研究,注意到动作的变化及其规律。利用电视录象教学可以再现和重复动作,同时对一些复杂的动作,可以调节控制速度。学生在课上的活动兴趣和技术动作水平明显提高。
2.2.6加快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利用
抓住高等教育进一步普及,学校基础建设正在不断的建设完善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的规划运动场馆。除了正常的教学外,加强管理,利用早中晚和双休日时间开放,形式上灵活多样,实行有偿教学、有偿健身,以馆养馆,形成良性环。
3.结论与建议
跆拳道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不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娴熟的技术。跆拳道教学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练习,使学生学会各种动作技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运用教法与练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中成功的乐趣,使身心和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另外,学校也需要加强课外活动组织,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培养竞争意识,激发斗志,取得更大的进步,形成坚持跆拳道锻炼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国跆拳道协会.跆拳道规则[m].北京世纪大业印刷公司 ,2003,16-32.
[2]陈立人.等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46-48 .
[3]刘卫军.跆拳道[m].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5-30.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关键词】跆拳道;兴起;武术;国际化推广
前言
随着中国在世界体坛地位的日益提高,武术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之一,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化程度向纵深发展。然而,由于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原因,武术在推向国际化的道路上一直举步维艰。而自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同样作为武技的一种的跆拳道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体育运动中举足轻重的一员,其在世界各地的影响不断深化和扩大。跆拳道的成功推广对中国武术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必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1.跆拳道迅速兴起的主要因素
1.1 跆拳道运动的飞速发展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亚洲各国走向经济建设新时期,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予以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把重塑民族精神,倡导顽强向上的作风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跆拳道特有的性质和功能,为弘扬和发展这种精神提供了载体。跆拳道的搏击性很强,要求人们具备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以韩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把跆拳道的推广和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突出了跆拳道项目的社会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这个项目的内在价值。据了解,韩国人从小就练习跆拳道,小学生都能做出极其高难的动作,把练习跆拳道作为一门必修课,为培养和发展后备人才提供基础。
1.2 跆拳道重礼及精神价值趋向的引导
跆拳道视“礼仪”为练习者基本精神的体现,强调“以礼始、以礼终”,习练者每次练习级比赛前后,都必须彼此向对方施礼。在千百次这种貌似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习练者不知不觉会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再者,跆拳道还特别强调习练者意志品质的磨练,构架起“准确、迅速、有力”的精神导向。跆拳道正是在其推广发展中,把内在的精神功能属性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很好的结合起来,才有力的展现出它的内在价值,突出了这一项目存在于发展的社会意义。
1.3 技术体系相对简单实用,道服规整而统一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及生存的压力较大。相对来说,普通的人群已没有以前那么多的精力和余暇去从事复杂的体育运动。高难度、高技巧的运动人们有欣赏的兴趣,却不一定有亲身参与的需要。相反的,倒是那些相对简单、学习时间短、见效快却又比较实用的运动,更易被普通人群所接受,而跆拳道无疑很好的迎合了人们这种心理需求。
1.4 教学正规,形成科学的、独立的理论和教学体系
韩国人在一开始推广跆拳道时,就重视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建立科学的教学理论体制。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训练除了国家队、省队以外,大多数是道馆、俱乐部在进行训练和教学。跆拳道实行段位制,开段考试非常严格,除了技术以外,还有道德修养和文化方面的考试,高段位还要经过论文答辩。有的国家还设立黑带学院,这种等级分明的体制,保证了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使得跆拳道运动不仅有技击性、艺术性和技巧性,同时还具有学术性。
1.5 科学而系统的推广
近些年全球化的跆拳道热已证明,跆拳道竞技为中心的推广模式卓然有效。从上一个世纪50年代末到如今,40年来,正是每一次有组织的精心策划而又不失时机的向世人展示与自我推销,跆拳道逐步赢取了世界众多武迷的青睐。总结跆拳道向国外推广普及的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是派遣表演团到各国表演,使所到之处的人们对跆拳道有较为直观的印象;再就是有计划的向国外大量派遣教练团、教官团,负责所在地的跆拳道普及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仅韩国派到国外的跆拳道教练就有两万多名,这些被派遣出去的教练员,对跆拳道在全世界的推广普及,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2.全球化背景下武术面临的新问题
我国的武术运动与跆拳道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然而,武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仍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中国武术在推向国际化的道路上需要走的更远。让武术蹬上奥林匹克的舞台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未能实现的梦想。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作为武术发展的前提,那么武术与其他体育文化形态的碰撞交流不可避免,与全球化紧紧连接在一起了。全球化使武术产生和存在的传统社会背景已经失去,在这种新形势下武术的发展面临这三个问题:首先,走向世界,得到世界人们的认同。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武术传统的生存环境不复存在,武术如何打破封闭、保守的状态,以积极的姿态寻求与西方体育的对话,在世界体育之林争取立足之地,是武术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其次,如何保存民族文化的特征。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对武术一点一滴的渗透,武术如何保持与西方竞技体育的距离,保持其独特性、民族性,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最后,发展创新和向现代化转型。从古至今,武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历程,武术创新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么武术如何扬长避短,主动融合,全面创新,实现现代化转型呢。
3.跆拳道的迅速发展对中国武术推广的启示
中国武术想要在国际化道路上走的更远,必须广泛借鉴世界其他武技,如跆拳道的成功发展经验。
3.1 武术之礼和武术的精神导向作用有必要强化
武德一直是历届武术界人士最看重的一点,自古就有所谓“武以观德”之说,即使时至今日,武德内涵仍具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尊师重道、见义勇为、重义轻利等道德规范,仍是当今人们为人处世必须遵守的准则。
3.2 中国武术技术体系有待调整
纵观跆拳道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它推广的技术体系,经历过现代与传统的争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武术与世界其他民族武技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中国武术历来以门类众多著称,每一流派的拳种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受众群众,在推广过程中,如果有先有后,就势必产生矛盾,但如此众多的拳术,却又不可能一齐推向世界,因此就涉及到如何在各拳种中建立一种竞争机制的问题。这一机制应该既能给与各拳种以公平竞争的机会,又能充分调动各门各派的积极性,为宣传推广中国武术做出贡献。
3.3 武术要推向世界不能没有理论支撑
跆拳道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功不可没。而中国武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尤其是发展战略理论的支撑,我国的竞技武术和国际竞技武术的竞赛内容、规则、评分方法等是很不一致的,显然是缺乏长远规划所致,乃至目前设计的奥运武术规则与国际竞技武术规则相距太远,且国内才初步实践。
3.4 中国武术应建立科学而系统的推广网络
中国武术的对外推广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及途径,建立国内外武术推广网络。武术界团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各种途径,树立武术的老幼皆宜、各阶层皆宜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与吸引力的获得,主要还应得益于中国武术内部成功的、有创意的改革。有研究表明,国外人士习练中国武术的动机排序中,较重要的一项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武术的对外推广过程中,其文化属不能丢,可以通过巡回表演的时机,办一些有关武术文化的讲演,通过讲演及表演,世界各地的人民既接触了武术,又了解了中国文化。相信其影响及效果一定不错。
参考文献
[1]刘玉江.跆拳道的发展对中国武术的启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报,2007,4.
[2]蒋明明,薛宇.跆拳道对中国武术国际的发展的启示[J],搏击、武术科学,2008,10.
[3]王林.跆拳道的推广传播对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启示[J].山西师大体育学报,2006,4.
摘 要 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中国深圳举行,跆拳道的比赛是从2011年8月18日到8月23日,虽然在各大核心期刊中对跆拳道比赛的击头技术统计分析的论文较多,但是没有发现有文献资料对2011年大运会的跆拳道比赛击头技术做专门研究。所以本文对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决赛击头技术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和研究,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运动会 跆拳道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比赛女子决赛:-46kg;46kg—49kg;+49kg—53kg;+53kg—57kg;+57kg—62kg;+62kg—67kg;+67kg—73kg;+73kg的八场比赛。
(二)研究方法
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逻辑推理法。
二、结果与分析
本次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比赛执行的是世界跆拳道联盟2009年制定的《跆拳道竞赛规则》分值上躯干得1分,旋转技术得2分,击头技术得3分,主裁判读秒不追加分, 2011年的世界大运会跆拳道比赛中,各国运动员使用击头技术等高难技术的次数明显增多,可见,新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和观赏性。
(一)击头技术在女子跆拳道8场决赛中的使用次数情况统计与分析
1.各种击头技术在女子跆拳道8场决赛中使用次数的统计与分析
从击头技术使用次数的统计可以看出,比赛中横踢击头技术使用次数最多,206次,占使用总次数的41.62%;其次是使用下劈踢击头的技术,共129次,占使用总次数的26.06%;再次是后旋踢击头技术,共85次,占使用总次数的17.17%;而使用旋风踢击头、双飞踢击头和后踢击头技术较少,各43次、20次、12次,各占使用总次数的8.69%、4.04%、2.42%。
比赛中还出现了前踹和拳的动作技术,但是因为击打力度不够,裁判员基本都不判得分。
2.在女子跆拳道8场决赛中各种击头技术使用成功率的统计与分析
从各种击头技术使用成功率的统计中可以看出,高横踢击头成功次数最多,为19次,成功率最高,为9.22%;其次是下劈踢击头技术,成功次数为9次,成功率为6.98%;最后是双飞踢、旋风踢、后旋踢三种击头技术,成功次数各为1次、2次、4次,它们的击头成功率分别为5.00%、4.65%和4.71%;而后踢击头成功的次数最低,基本没有。
下劈技术虽然使用次数和成功率不是最高的,但是是击头的最佳技术动作,有很多优点,比如在进攻路线中可随对手的身体移动发生变化,所以进攻的距离很长也很灵活。甚至在贴身时也可以采用里合下劈和外摆下劈。这点甚至比横踢技术还要有优势。下劈技术的特性在于即使对方运动员速度很快,躲避了下劈技术的进攻还可以用脚推开对方运动员,使对手暂时失去重心,方便运动员下一步攻击对方运动员。
而后旋踢技术难度较大,击打路线远,完成时间长,在战术上使用这些技术前一般先用其他技术佯攻试探对手,待对手躲闪时在实战高难技术顺势追击对手,如果直接运用于进攻,由于动作幅度过大,会给处于防守中的对手可趁之机。但是在观看比赛中发现,本届大运会后旋踢的使用增多了,而且得分效果也有所提高。
综合上述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数量高横踢技术最多,在以后的训练和实战中应加强其他击头技术的得分能力训练,使女子击头技术更加全面。
(二)对击头技术使用得分情况统计与分析
由击头技术使用时机情况统计来看,主动进攻时的击头技术使用次数最多为167次,成功率也较高,为7.78%;防守反击时击头技术的使用次数为127次,成功率为6.30%;在比赛迎击时使用击头技术使用次数为111次,成功率为5.41%;在第四局突然死亡法中击头技术使用次数为90次,成功率为4.44%。
而且防守反击的技术打法比较沉稳,对运动员的心理上也会造成一些压力,导致错过出腿时机,这问题要求运动员在防守的情况下抓准对方的进攻时间上的漏洞及破绽缺点,寻找最佳时机来进行反击;防守反击的打法又比较被动,需要根据对手的进攻来采取一系列的对应战术,所以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在哪局比赛中使用击头技术,如果时机掌握的不够成熟,运动员自己可能失去重心造成反击失误,更有运动员在比赛中抓住时机而忽略了规范性,从而影响到了得分效果。
(三)不同级别比赛中击头技术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将八场决赛的前四场比赛-46公斤—-57公斤作为小公斤级别,进行调查。则表四中可以看出,高横踢击头技术使用次数最多,成功率也最高,为7.44%;下劈踢击头技术成功率为6.85%;旋风踢击头技术成功率为4.35%;后旋踢击头技术成功率为3.85%。
在观看比赛视频中发现,与小级别相比,大级别运动员旋转技术、高难技术使用较少,这样可以避免时机掌握不成熟,运动员自己失去重心造成失误。但是大级别运动员击头技术的使用成功率却明显大于小级别运动员,这说明了大级别运动员体重虽然较大,但是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腿部力量较好,击打效果就要比小级别运动员好很多。
女子比赛中高横踢和下劈踢击头技术使用较多,主要原因是进攻方法简单,便于单一技术的进攻与迎击,速度快,出击路线小,身体幅度小,隐蔽性强,而且得分效果明显,无论采取何种战术都可以使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杀伤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击头技术效果不佳,应多加强击打效果的训练,以及技术动作的隐蔽性,准确性,对击头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特级教师李俊年先生曾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是校长的作品。”当下,推进教育公平、破解教育均衡化发展障碍的最大难点是,全国8600万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如何也和城市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我校是长沙市雨花区一所公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其中78.6%的学生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如何将学校打造成优质教育基地呢?
引入学校周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我校地处高校“洼地”,周边有中南林科大、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省民政职业学院、省女子学院、省交通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由此,我们主动出击,依托高校的学术背景和智力支撑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一是将学校打造成为高校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的实践基地和教学德育的实践基地。我校先后与中南林科大、省交通职业学院及省民政职业学院实现有效对接,成为这几所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实践基地。每逢周一或周五,这几所高校都会定期派出30多名大学生来我校结对帮扶贫困生和学困生。短期内,这些学困生的思想和学习普遍有了明显的转变。二是与高校合作开展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如中南林科大外国语学院与我校合作的科研课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外语学习的困难与对策研究》获省高校科研论文一等奖。三是聘请高校专家教授来我校对教师、家长进行公益讲学。四是共享周边高校的优质教育场地设施,这几所大学的体育、科技场及图书馆等设施,定期免费向我校农民工子女开放,这不仅缓解了我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更让我校众多农民工子女在享受了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萌发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愿望。
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我校教育的同时,我们与高校的外籍老师有了频繁的接触,这为我们及时了解国际化教育的新理念、新动态打开了一扇窗口。
引入国际教育的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学校引入美国密苏里洲圣路易斯城市学院“希望工程”的爱心捐款,添置了5000册连环画,助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直达省合格校图书室建设的标准。
引来国外名校的名师,滋润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聘请4位来自英、美、德、澳的外籍教师做荣誉教师。他们每年都在与高校作学术交流的时段,欣然到我校进行义教。这些充满爱心的外教一来到孩子们中间,孩子们个个便成了开心果。这些“洋雷锋”的身影成了我校校园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引入国际教育的高端资源,助推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学校于2011年4月特邀了著名的中美文化交流专家、美国圣路易斯城市学院终身教授刘国宪博士到学校作了精彩的公益讲座——《中美基础教育及文化的比较研究》,不仅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更震撼了全体教师的心灵。
引入特色体育项目作载体,挖掘国际教育的文化内涵。学校将国际象棋、跆拳道列入校本课程,并组建竞技队,开展科研课题。不到两年的时间,着力打造的国际象棋项目,荣获长沙市首届和第二届小学生团体亚军和季军,并且在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常青藤校际联赛中获得甲组亚军。跆拳道项目在2011年6月全国中小学生跆拳道比赛(华中赛区)中获最佳表演奖,竞技队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另外学生个人获6块金牌、3块银牌。10月,在第五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启动仪式上,我校800名学生跆拳道操展演队一亮相,气势磅礴的场面即震撼了全场数万名群众,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通过积极整合优质社会资源,我校的内涵发展得到有力的促进和提升。学校不仅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软件建设也硕果累累,从一所典型的薄弱学校迅速成长为一所优质小学,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系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学校校长)
>> 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普通高中的作文现状及对策 普通高中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 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对策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普通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的研究及对策 辽宁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现状及建议 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的几点思考 普通高中职业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探讨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及对策 普通高中英语薄弱生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初探 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创新教育方法分析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及整合策略 高中武术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奎屯市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奎屯市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通过对奎屯市部分高中武术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奎屯市在武术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了促进武术教学在奎屯市的健康发展,结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并结合武术项目的特点,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中武术教学现状
前言: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承文化之一,其内涵博大精深,与我国传统的医学、哲学、伦理学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强身健体、防身等作用,是我国传统项目中最有文化特色的项目之一。武术的学习不受场地、时间、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开展起来比较方便、容易。由于我国武术种类和套路极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所以一直无缘奥运会。但我们要相信不懈的努力,我国的传统文化定能想韩国的跆拳道一样进入奥运会。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传播健身防身的技能,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石,而学校体育再传播传统文化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奎屯市高中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即抽取奎屯市5所高级中学,其中体育教师43名,学生500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知网络文摘、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检索系统,查找与其相关的期刊及硕博论文,并针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论文有更好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表1 问卷调查发收份数统计
问卷
问卷发放数量
问卷收回数量
有效问卷数量
数量
500
481
453
百分比
96.2%
94.2%
本问卷采用了专家效度,访问了8中学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得平均分9.1分(满分10分),两周后利用复测法进行了信度检验,信度值为0.92,故本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进行数理分析,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师情况调查
教师是教学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教师学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调查得知5所学校共有在岗体育教师43人,平均每校体育教师8.6人。
表2 学校教师学历情况
学历
研究生
本科生
专科生
其它
人数
1
18
22
2
百分比
2.3%
41.9%
51.2%
4.6%
表对43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得知,专科学历的人数为22人,占总体的51.2%,本科学历的有18人,占总体成绩的41.9%,而研究生学历的只有一人,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表3 学校武术教师人数及专项
专项
传统武术
散打
跆拳道
其它
人数
2
2
1
百分比
40%
40%
20%
在对43名体育教师咨询后发现,从事武术教学的老师只有5人。在调查中发现武术教师的分布也不是很均匀,奎屯六中武术教师3名,而别的中学只有一名或者就没有开设武术课程,武术教师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奎屯市武术教学的发展。
2.2学生情况调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就学生对于武术项目的态度、认识、要求等方而进行了调研,学生对于武术的态度整体是比较积极的,有将近77%的学生喜欢武术,可见学校发展武术项目时符合学生需求的。而通过对选择不喜欢武术的同学进行访谈时,他们表示传统的武术教学过于枯燥无味,不能激发个人的兴趣,没有很强的应用性。这也是影响武术在中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生在选择武术的作用性方面来看,过多的是注重防守和健身的两个功能,没有认识到武术在陶冶文化情操及娱乐方面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强对武术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
学生对武术的认识途径主要是集中在电视、电影、小说方面,从侧面反映了武术比赛和学校对学生武术人文思想的教育教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传统武术文化修养的培养。
2.3武术器材情况分析
武术器材是武术教学中的重要工具,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通过对各学校器材老师的调查得知,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武术教学和训练场地,65.8%的老师认为学校的武术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武术教学过程,对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的传承也极为不利。
2.4武术教学内容情况分析
通过对6所学校调查得知,目前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套路教学上,五步拳、少年拳、太极拳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与跆拳道、散打等相对过于单调,不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论与建议
3.1提高奎屯市高级中学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3.2将武术课列为高中必上体育科目,统一对高中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教学培训,增强武术专业技能,以便在教学中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
3.3引进武术专业教师。
关键词:太极拳,产业化,对策
1、前言
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使人产生暴躁、恐惧、紧张等心情压力而导致文明病的出现。因此,医学家、心理学家及养生学家便试图研究出一套松弛身心的理论,教人如何松弛身心,“常常让轻松愉快的情绪刺激着你的身体,便能使内分泌物质保持适度的均衡,松弛我们的精神和肉体”。而太极拳就成为最合适的让人心情放松的运动。太极拳刚柔相济,以静为主,静中求动的运动方式,可以让人们放松紧张的心情,缓解工作带给人们的巨大精神压力。。轻缓柔和的太极拳适合当今社会的大众需求,满足着人们的需要。
目前太极拳已传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太极拳者已达1.5亿人,太极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武术运动。深厚的太极文化所包含的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无限的商机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韩国跆拳道在中国的推广、印度瑜珈功在美国的风行,都做得很成功,形成了极大的产业市场,而太极拳和前二者相比其产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太极拳产业化的进程,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太极拳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加强市场宣传,树立太极拳新的形象和包装
首先在传统太极拳宣传中存在误区,首先普遍认为“太极拳博大精深,不需包装”,造成社会对太极拳产生神秘化和和误解,不利于太极拳产业化的发展。其次在大众传媒中提起太极拳总是离不开老年人群这一思维定势, 老年人成为太极拳的形象代言人,社会上练太极者十有八九是中老年人,有关太极拳的宣传、科研论文在研究对象上偏重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们造成了错觉,使人们误解太极拳是一项属于老年人的运动。因此,太极拳在市场推广,特别在宣传的理念、构思、策略、形象推广、包装上不能忽略对青少年的关注,要改变过去太极拳老年化的形象。尤其是借助“康龙”武林大赛陈氏太极拳比赛营造的良好氛围,充分挖掘太极拳在年轻专业队员身上所展示出的特有的朝气和魅力,消除“太极拳是老人练的即老”的消极影响,为太极拳运动和产业化提供良好的生存大环境。。
2.2太极拳的养身理论研究不足
太极拳是武术和养生完美结合,这一特色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传统和现代性并不冲突,是可以兼容并蓄的,关键在于找到传统的现代定位。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紧紧抓住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作用,找出其确切的科学依据,找到传统文化新的立足点;整合其传统文化特质和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以及生理、心理需求,构建完整的太极拳健康文化体系。
目前我国太极拳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以现代学科为基础,对健身、养生方面的实质性揭示研究,大部分武术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技术、规则、竞赛等技术方面的实用研究,忽视了对太极拳内在理论价值的研究,忽视了对这个蕴藏量极大的文化资源进行强有力的拓展性开发,导致缺乏理论基础积累的深层次创新。
现在印度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瑜伽进行系统的研究,并评价这一技巧在预防疫病、激发潜能和医治疾病等方面的可能性。印度一些有声望的机构,如新德里的生理及相关科学防护学会(DLPAS)、新德里全印度医学科学会(AILMS)、班加罗尔的全国神经康健与神经科学会(NIMHANS)、班加罗尔的辩喜瑜伽学会(VYK)和罗纳瓦拉的罗纳瓦拉瑜伽学校都从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和医学方面对瑜伽进行广泛的研究。现代医学系统中的各科专家也已经意识到瑜伽技术在预防疫病和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太极拳在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心理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可以单独或与保健康复机构合作,成立太极拳保健康复机构,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这样,既可弘扬太极文化,又能推动太极产业的发展。
2.3加强太极拳技击领域的研究
在推广太极拳时,要加强太极拳技击领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流派,“,武”是太极拳最重要的特征。太极拳据考于明末清初由武术家陈王廷创编而成。其来源有三个方面: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由此看出,太极拳尤其重视对人体的保健、养生作用。但它首先吸收了各家拳法,养生的“外延”功能基本上是对其武的功能的拓展,都脱离不了其武的根本特性。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具体的攻防技击涵义,同时因为技击动作暗合多种科学健身的原理而又具有健身、养生的作用,这正是中国武术的伟大之处。太极拳作为武术运动是古老中华民族的象征,武术这个名词也早已和中国紧紧联系了起来。
在武汉体育学院举办的2003年全国武术科研论文报告会上,有专家提出看法:太极拳“兴盛中潜藏着危机”。中国科学院教授朱晓光等8位科学家在论文中提出,太极拳如果失去了技击特色,将会走向没落。他们的观点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和思考,太极拳名家、骨干队伍高龄化,可能再经历10~20年的兴盛期后,太极拳将踏上没落之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武术九段邱丕相也认为:太极拳存在危机,应引起武术工作者的注意。
因此亟需对太极拳的拳理、技法、实际运用、训练的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挖掘太极拳技击功能也有利于太极拳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迎合不同的市场需要。如开拓养生太极拳和竞技太极拳不同市场,吸引广大青少年的太极拳爱好者学习太极拳。
2.4规范太极拳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得以快速、蓬勃的发展,名扬海内外,给太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展市场。政府建立和兴办了一些太极拳辅导站点、太极拳武术学校。目前社会上有不少从事太极拳辅导的人员,没有科学系统的教法与训练方法,就从事辅导活动或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他们这种违背太极拳原理的教学,训练方法不但不利于健康,而且会引起一定的反作用。同时教法单一,陈旧,教授内容以技术动作为主,太极文化及健身原理涉及较少,大部分健身点,锻炼气氛较沉闷。虽然所有的太极拳练习者都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有着亲身的体会,但是这种体会只是感性的,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们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理解的偏颇。
针对太极拳学一套拳要花上半年时间,学习太极拳需要较长的时间也成了限制太极拳推广的因素之一。政府要组织、引导有关部门挑选太极拳里的经典动作,创编太极拳简单入门套路,使练习者在入门阶段不至于因为套路繁琐难记而望而却步,留住练习人群,再一步一步地使其迈入太极拳殿堂。由普及、提高入手,使学习太极拳的人们在练习过程中由易到难,逐步学习、体会、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3.结论
3.1太极拳的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树立新形象,在宣传的理念、构思、策略、形象推广、包装上改变过去太极拳老年化的形象,加强对青少年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展和巩固太极拳的社会影响。
3.2通过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太极拳的养身功能,进一步明确太极拳的养身和健身价值和依据,为太极拳产业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
3.3加强对太极拳技击领域的研究,既能保护和维持太极拳的生命力,又有利于树立太极拳新形象,消除“老”的误解,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3.4加强整理、普及先进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和创编太极拳入门套路,有利于太极拳普及和产业化。
4.参考文献:
[1] 王文中.太极拳十大保健作用[J].武林, 1994(12)
[2]邢树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2)
[3]余功保.太极拳是一种时尚―――与世界小姐关琦对话[J].中华养生保健, 2005(6)
[4]付荣.太极拳运动在青少年中推广的可行性及方法探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
[5]张玉丰.跆拳道的发展历程对太极拳推广与传播的启示[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6)
距离“小升初”招生还有一段时间,而围绕“小升初”招生的话题已经开始升温,其中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方式尤为引人关注。对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做出禁止考试和变相考试的规定,转而采取面谈方式,是目前很多地方制定的一个招生新规。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具体招生过程中是否要有一定之规?今年广州市拟将面谈规则的制定权交由学校,此举受到当地民办学校的欢迎。在民办学校招生方面确实不宜管得过细,具体的面谈方式和内容可由学校自行决定。但笔者同时也认为,放权不等于放任,在遵守统一招生规则问题上,除了要强化学校自觉,也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是维护义务教育招生秩序的现实要求。
眼下,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招生时占得先机,拼命在孩子简历上下功夫。《长沙晚报》日前报道,有一位家长在整理孩子报考材料时,把孩子在幼儿园学跆拳道的考级证书,参加各类活动的照片,甚至参加社区征文大赛的奖状都整理出来,并坦言:准备的材料厚过自己的博士论文。还有些家长在给孩子整理简历时,显得非常纠结。自己一贯遵循的“兴趣为主,考级为辅”的教育观动摇了,甚至后悔“会不会耽误孩子”,钢琴虽然已经弹得非常好,但是没考级;羽毛球也训练了5年多,但是没比赛;篮球也打得很好,但是没名次……
面对此情此景,难免让人心生忧虑。营造良好的义务教育发展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不仅需要全社会的观念转变,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变革。如果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依然与各类获奖证书挂钩,长久以来形成的“课外班热”“考级考证热”“竞赛热”可能难以真正消退。
从个别学校公布的招录初步方案看,应届小学毕业生可以登录学校校园网上信息录入系统,按要求录入个人信息,然后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领取报名证。事实上,如果对民办学校招生不作统一的时间要求并严格加以执行,一方面可能加剧民办学校之间的生源争夺,导致生源竞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孩子同时参加多所学校的招生面谈,从表面看确实增加了选择机会,但也往往会使家长无所适从、孩子疲于奔命。应当要求各民办学校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网上报名时间,统一面谈时间,统一录取时间。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民办学校招生秩序,被很多地方采用。
从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看,要想真正避免家长压力过大和孩子负担过重的情况出现,淡化“小升初”招生选拔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与公办学校一样,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民办学校同样肩负着自身的责任,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同样要讲规则。
(来源:《中国教育报》 汪 明/文)
一、理念先行
学校领导首先要认识素质教育的本质,告别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劣根,确立让学生享受幸福童年,为人生奠定坚实起步的理念,并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上、学校工作方法和管理策略上贯彻理念。江西省石城县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坚定践行“让学生享受幸福童年,为人生奠定坚实起步”的理念,德育为主,智育为辅,突出才艺,真正推行素质教育。
二、加大投入
推行素质教育、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小学阶段选择并学好最少一门过硬的才艺,这是我校对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郑重承诺,履行这项承诺,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准的才艺教师和更优质、更完整的硬件配套设施。为此,我校在建校时一次性投资三千多万,把钢琴、古筝、琵琶、二胡、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跆拳道、美术等30多个高标准专用功能室或室内外活动场馆建造完毕,乐器、体育器材等配套齐全。并向社会高薪聘请了一批专业才艺专任教师,每周二、周三、周四下午一个小时全校师生学习自己喜欢的才艺。
三、加强管理
全员学习才艺,这是一项庞大的管理工作,必须有可行的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课程设置要尽量考虑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以便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才艺课程可以按文艺类、体育类、美术类、文学类等类别进行开设,如我校文艺类才艺包括舞蹈班、声乐班、器乐班、鼓号班等共9个班级;体育类包括球类班、体操班、武术班、跆拳道班等7个班级;美术类包括书法班、简笔画班、水墨画班、色彩与素描等共8个班级;文学类包括播音主持班、演讲与口才、经典朗诵、阅读与写作等8个班。我校现有32个才艺班,都是开学前经学生、家长、班主任、才艺教师共同权衡,由学生选择并经考核确实适合学生而录取到相应班级的。
过程管理更不容忽视。就拿学生选报才艺来说,小学生一开始选学才艺,只是把这当做一种乐趣,他们只愿选择好玩、轻松的才艺班,或者选择好才艺班后,发现不好玩、有压力、要求严、学习苦而想要退缩,申请改学另一种才艺。众所周知,学习一项才艺,不吃苦、不坚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要明确规定,学生选择才艺要填写《报选才艺申请书》,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在申请书上填写好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由家长和班主任签字同意后,再根据志愿填写情况到相应才艺教师处进行入选测试,根据测试情况进行录取,未被录取则到下一志愿,录取后由才艺教师在申请书上签名,并登记学生入班级名册。一经入册,5年内不可随意改选才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学生学有所成,还要加强教师和教学过程的管理。各功能室要有师生共同遵守的管理制度,保证财产安全和使用规范。另外,对教师,专门制定《才艺教师考核评估细则》,明确才艺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对学生,制定《学生才艺学习情况报告单》,填写每节才艺课的课堂表现、学习成果并师生签名,每周向家长汇报。每学年末根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才艺教师及才艺之星进行表彰。
四、成果验收
经过这样的管理,才艺学习的成果如何呢?这就要安排才艺学习成果展示验收活动,检测每学期每个才艺班的学习情况。展示、验收的方式要因才艺性质而定,比如器乐类安排即兴演奏和自选歌曲演奏,绘画、书法类安排现场书画作品表演,播音主持班安排即兴主持和书面主持词拟写等,统一安排好展示项目及要求后,由评委组带着评审表到各才艺班进行集体展示和个人随机抽测,两者相结合的成绩为该才艺班的综合成绩。我校每年下学期安排到班验收,上学期的“六一”儿童节以才艺班为单位出节目,通过节目评选参加“六一”文艺晚会进行全县公演,由专业评委和观众评委对节目进行打分评比,评选出优秀节目进行颁奖,以此展示学生才艺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才艺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把评选结果作为评价才艺教师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