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时间:2022-03-26 22:59:22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第1篇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内容非常丰富,开的非常扎实。前天,按照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外学浙江、内学荆门”的要求,我们组织组织委员到荆门参观学习,参观的同志们感觉收获很大,对荆门经验有了更深入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归纳总结荆门经验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荆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通过连续几年整县整乡抓提升,初步实现由点到面、全面提升的转变。不是简单地搞几个亮点、抓几个典型,而是整线整镇整片地推进,创造的经验可复制、可推广。二是严格按“五务合一”要求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坚持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与农资超市、卫生室、活动广场全部整合到一个平台,所有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活动广场不低于1000平方米,做到“30年不落后,50年还管用”。三是因地制宜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方法和载体,紧紧围绕“中国农谷建设”、“柴湖振兴发展”两大省级战略,结合实际打造了“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村支书敲农门”、建立“1310”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四是大投入强化基层党建保障,把经费保障作为全市衡量基层党建工作的硬指标,持续加大财力投入,他们4年来用于农村党建的财政投入由1个多亿元增长到4个多亿元。五是层层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通过建立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承诺考评机制,全市上下党建氛围好,层层都有压力和责任。

昨天,我们又分3个组对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拉练,拉练的效果也比较好。从拉练情况来看,全市“420”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各地高度重视“420”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党委都能把“420”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前年我们在通海口镇初步试点,今年在胡场镇河口村、干河街道王老村召开现场会,现在彭场镇挖沟村又后来居上,后浪赶前浪,一批建设标准高、特色鲜明的示范点已经形成。二是因地制宜探索了符合具体实际的“420”便民服务体系。各地结合各村实际,认真梳理服务类别、设置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流程,并在人社、体育、文化、金融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各项服务措施落地见效。“420”便民服务体系是开放式的,是可以延伸的。各地根据实际积极充实调整具体服务项目,有的突出产业服务,有的突出就业服务,有的突出家政服务等,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比较全面的服务体系,基本上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基本上达到群众办事不出村。三是改造提升了一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参与试点创建的62个村中,有一半的试点村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了改扩建,其中,新建22个,改扩建9个。一批基础较差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得到重新修缮,一些长期闲置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重新得到使用,一些荒草丛生的活动场地得到修缮和拓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是“420”便民服务体系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各地注重“420”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在使用上狠下工夫,采取组织群众参加服务体验活动,坚持坐班值班、全程代办和上门走访等制度,使服务得到有效落实,受到群众欢迎,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正逐渐成为党在农村执政的象征、服务群众的平台、党员群众的精神家园。五是村干部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好提升。各试点村将“420”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安排专人负责,村干部结合各自工作,积极学习相关政策、熟悉服务流程、了解网络操作,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对业务知识对答如流,对电脑操作熟练掌握,进一步锻炼提高了能力素质。总体来讲,“420”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出现四个可喜变化:第一,观念转变了,各地按照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大幅度压缩办公面积,大幅度增加服务场地面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不仅仅是村里的办公楼,而且成为了服务群众的场所;第二,硬件改善了;第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功能拓展了;第四,村干部的精气神得到提振,河口村、王老村、挖沟村“420”体系建设运行起来后,村干部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感觉很有成就感。当然,这次拉练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一是有些服务项目没有完全落地生根。有的是文体服务设施不到位,有的是电脑网络不通畅,还有少数村干部对政策业务不熟悉,有些服务项目浮在表面。二是硬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有的是缺少广场、医务室等配套设施,有的是功能室布局设置不合理或模糊交叉,有的是空间利用不充分,使阵地服务作用还不能得到完全有效地发挥。三是总体上还存在不平衡。少数地方把精力集中在个别点、个别村甚至个别服务项目上,不能全方位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有的感觉反差比较大;有少数地方整体基础比较差,只是简单地挂几个牌子、添几台电脑、照搬几个服务项目,工作流于形式。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下段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

刚才,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的重大意义,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农村基层党建的总要求、总方向、总思路,提出了下段农村基层党建的“三个五”安排,即把握“五个重点”、突出“五大任务”、健全“五项制度”。这“三个五”是对中央、省委会议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准确贯彻。“五个重点”是“五个基本”的__化,是练内功;“五大任务”是“五个功能”的具体化,这是在练好内功后,提出的打出去、用起来、发挥作用的要求;“五项制度”是落实好“双五”的重要保障。贯彻落实好李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其切入点和具体抓手就是要实施“五大工程”。

1、要实施“三级联动”工程,层层传导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压力。从__年初开始,我们就率先探索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传导机制,形成了以“定责、履责、查责、问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三级联动责任机制,得到了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各地要继续坚持从严落实基层党建三级联动责任机制,通过常态化推进、经常性督导、个性化考核、示范带创建等四大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根据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下段我市在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上,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完善“一单两点”。“一单”就是党建责任清单,建立农村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和年度重点项目清单,明确市镇村三级抓农村基层党建具体责任和工作任务;“两点”就是党建联系点和示范点,市委书记将重点抓1个乡镇,乡镇党委书记要重点抓1个村,市镇

两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分别建立1个农村基层党建联系点,并努力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二是建立“一书两册”。“一书”就是党建任务指导书,各地党(工)委要根据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年度重点项目清单,结合实际列出具体项目,年终严格考评结账,使任务指导书成为工作责任书;“两册”就是村党组织工作手册和党员手册,省委组织部将统一下发“两册”模板,市委组织部将根据省里下发的模板,结合我市实际,把年度工作要求和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记录在册、动态管理,使工作手册成为工作准则。三是坚持“一查两走”。“一查”就是每双月一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督查,从__年开始,市镇两级通过每两月同步开展一次工作督查,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今后要继续坚持这一做法,做到督查频率不变、督查力度不减。“两走”就是根据省委提出的“三个走遍”要求(市州委书记任期内要走遍辖区所有乡镇街道,县委书记要走遍所有行政村,乡镇党委书记要走遍所有自然村和困难户),结合我市实际,我们提出乡镇党委书记要走遍所有村民小组和困难户,包村领导和驻村干部要走遍包挂村的所有农户,全面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2、要实施“头羊培育”工程,着力建设一支全职化村干部队伍。在这里我强调两点:一是注重能力提升。近些年,各地都比较重视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这项工作,从多个渠道下深水选好书记、找好书记,效果很明显。刚才剅河镇在交流发言中谈到,从能人中选书记、从在外人员中选书记、从大户中选书记,这些新选任的“能人”书记,思想素质不错,有回报家乡的感情,有建设家乡的热情,想干成几件事,也有能力做成一些事。但是,支部书记要开展工作,还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如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抓支部建设的方法等。各地不仅要把“能人”请回来,还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干好。组织集中培训是帮助新任支部书记提升能力很重要的途径,但是让支部书记在“干中学、学中干”效果会更好,支部书记会更有收获和体会。长埫口镇党委主要领导定期把村支部书记组织起来座谈,既听工作汇报,又有谈心交流,给支部书记教方法、提要求、鼓士气。这个经验就不错。二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今年,根据省委“比照副乡镇级工资水平确定村主职干部报酬”的要求,市委决定全面推行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的结构报酬制,基本报酬为主职干部每人每月1800元,副职干部每人每月800元,按月上卡发放;绩效报酬由各地根据村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结果确定不同档次,年终一次性发放。请各地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市委要求,把村干部报酬待遇不折不扣地迅速落实到位。市委组织部将对各地村干部报酬待遇落实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

3、要实施“便民服务”工程,确保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要坚决按照“三步走”要求,今年底前完成50%的村,明年6月底前实行全覆盖。一是建好服务平台。开展“420”便民服务,建好阵地是基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既要保证面积达标,又要健全广场、卫生室两大配套设施。二是拓展服务项目。要按照要求因村制宜、细化指导,逐村制定实施方案,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既统一推进,又体现特色。三是落实服务机制。要认真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全程代办制度、上门走访制度、督查考核制度,以规范的制度确保便民服务落地。四是扩大服务队伍。服务群众不仅是村干部的责任,普通党员也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我们将在全市推行“农村党员每月固定活动日”制度,既营造从严规范组织生活新常态、进一步落实“”等党内组织生活,又可以把广大农村党员组织发动起来。要坚持一月一主题,每月都开展,每次活动时间不能少于半天。组织部门和各地党(工)委要加强检查督办力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评议、一年一考核”,确保“党员每月固定活动日”落到实处。五是提升服务质量。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要参照市、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不能仅满足于配齐设施,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设施配齐了不会用,群众来办事还是办不了,会被群众骂。村干部要实行AB角,人人都要学会使用,一个人不在时另一个人可迅速上手。要注重服务细节。服务要以人为本,要人性化。很多村的服务制度和流程虽然已经上墙,但是老百姓看不懂,这就要求各地将服务精细化,如__镇将办事要填的表格模板放在台上,方便群众照着填,就是人性化的做法。我们只要有“以人为本”这个理念、这个想法,就能将心比心,为群众提供一个好的服务环境。

4、要实施“后进整顿”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党建整体水平。市委坚持把集中整顿后进村作为加强农村党建的重要抓手,每年一批、滚动整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2012年以来,全市确定了171个软弱涣散村,其中2012年80个、__年63个、2015年28个;171个软弱涣散村中有34个直接跃升为一类,137个升为二类,转化合格率100%;共投入整顿资金1730万元,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38个、改扩建25个。今年,在全市确定28个软弱涣散村,由市委组织部直接调度,乡镇党委具体负责抓整改。年初各地严格按照“七个一”措施进行整顿,5月份又安排28个市直科局对口帮扶,由局长任“第一书记”,并派1名市直单位年轻后备干部驻村联络,共同整顿、合力施治,取得了较好成效。下段,要坚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持续用力抓好软弱涣散村集中整顿工作,确保整顿工作不反弹、不回潮。一是整顿目标不能变。这次集中整顿的后进村都是三类支部,要坚持把晋位升级作为集中整顿的重要目标,通过集中整顿来推动后进村向二类支部晋级、向一类支部跃升。目前,已经转化为二类支部的,要向一类支部努力,已经转化为一类支部的,要向市级示范点努力。二是整顿专班不能撤。28个市直科局“一把手”继续包挂现有后进村,要坚持每月到包挂村调研指导整顿转化工作。对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整顿任务的,整顿专班不准撤离所驻软弱涣散村;对完成整顿任务的,整顿专班继续在所驻软弱涣散村工作一段时间,巩固提升整顿转化成果。三是扶持力度不能减。这次后进村集中整顿,各部门共帮助调整充实村主职干部7人,副职干部25人,争取项目和帮扶资金390多万元。下段,重点是抓好帮扶项目的落地生根,确保帮扶资金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四是督导检查不能松。要采取专项检查、明察暗访、情

况通报等措施,把督导检查贯穿整顿工作始终。市委组织部将开展后进村集中整顿检查验收工作,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全市通报。5、要实施“集体增收”工程,切实增强村“两委”强村富民的实力底气。发展集体经济是推动村级发展的最大引擎。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1590”工程,全市现有21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有136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50万元。但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有的不稳定,有的有反弹,有的甚至还是“空壳村”、薄弱村,压力很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出硬招、用实招,走出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省委组织部明确要求: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到“十三五”期末,9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对照省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要坚持因村施策,特别是要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推动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向10万元以上目标迈进。力争到“十三五”期末,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对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空壳村”,要实行“一村一策”、集中攻坚、实现清零。要因村制宜,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培育农村主导产业、与发展现代农业、与盘活资源资产、与土地流转、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项目实施、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全方位支持,增强村级造血功能,确保顺利实现集体经济“脱贫”。

同志们,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今天启斌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第2篇

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基点,筑牢反腐防线

(一)开展干部政治思想教育。一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严格执行政策,坚持依法办事。二是注重目标任务引领,以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鼓舞全体党员干部的精神和士气,从而增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深化主题党建活动,着力解决少数干部“办事拖拉、服务欠佳、从政不廉”的问题。

(二)开展农民“四讲”主题教育。一是讲政策,就是把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讲透。二是讲法制,就是让农民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三是讲道德。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教育群众注意环境卫生,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组织渗透。四是讲恩情。广泛宣传“两免一补”、农村和城镇低保、“8+3”民生工程等,使其知党恩、报党情。

(三)纵深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一是将廉政教育不断向村组延伸,把教育的范围和对象扩大至农村普通党员。二是充分利用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主流意识深刻地融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三是把“廉政文艺下乡”与“讲文明、树新风、求发展、促和谐”百场文化下乡活动有机融合,精心创作大批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的廉政文艺作品,总结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并展望美好未来以鼓舞人心。

以突出监督检查为重点,严肃党风党纪

(一)全方位多角度广泛监督。一是党内监督促清廉。不仅对乡镇干部坚持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引咎辞职等制度,还将廉政谈话制度向基层站所和村级延伸,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进行警示谈话,对群众意见较大的进行诫勉谈话,对受到纪律处分的进行跟踪谈话。二是民主监督促勤政。聘请56名政协委员担任重点执纪执法单位的行风监督员,对行风测评后3位的县级部门主要领导向县委、政府、县纪委作书面检查,扣减当年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分值。三是社会监督促和谐。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定期、如实公开涉农政策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土地征用补偿情况及其他涉农利益等重要事项。积极推行“选题公开”和“点题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围绕改革突出监督重点。一是加强对贯彻中央关于涉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和纠正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二是加强对执行各项农村改革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确保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三是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行项目工程党风廉政责任制,确保项目廉正廉洁。

(三)着力治本狠抓案件查办。一是高度重视案件查办工作。县级领导班子始终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落实“四个亲自”的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积极拓宽案件线索来源。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力量,做好日常接待处理,开通纪检监察网站,受理群众网上举报。三是认真查处贪污腐化案件。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着力查办违的政治纪律的案件、发生在重点领域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尤其从严从快查处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以坚决惩治腐败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焦点,务求机制长效

反腐倡廉,制度是保证。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规范人权财权事权制度建设,成效明显。

(一)创新农村干部选拔考评激励机制。一是确立“看德才选人,凭实绩用人”选人用人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民意与考核实绩相结合,考核干部的个体素质与考核班子整体功能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考核不合格的,视其情节向县委、县政府作说明或请其主动辞职。三是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定期评选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公开选拔优秀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副乡镇长。在经济上推行 “固定报酬+绩效报酬”制度,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二)创新基层财力保障机制。一是保障乡镇财政足额预算。出台《充分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十条意见》,明确规定乡镇公用经费预算高于县级部门,提高返税比例,县财政统一化解乡镇“普九”、“合金会”等历史债务等。二是帮助乡镇解决遗留问题。三是实施特困村脱贫致富三年计划,三年内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350万元,用于全县10个特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和改善农户居住条件。2009年底,10个特困村人均纯收入由XX年年不到XX元上升到了2665元,实现脱贫2713人。

第3篇

村位于汉冢乡东部,是传统农业强村和劳务输出大村, 全村共有 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1285 户, 4548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04名,其中支部委员 3 名, 设书记、副书记、委员各 1 名,村两委由7人组成。 在村党支部的团结带领下,全村党员群众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实现了我村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已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

一、抓班子,强队伍,拓展党建工作新思路

一方面,村党支部紧抓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不放松。 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充分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建服务民生活动、 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两学一做” “四联两聚”“以案促改”等系列教育活动,强化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升班子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了一支团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支部班子。 另一方面,村党支部紧抓制度管理规范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员队伍的发展管理,做到工作有计划、有督促、有检查、有总结,建设了一支执行力强的党员队伍。坚持“三会一课” 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务公开制,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民主选举和党员议事制、党员评议干部制度等,制订和完善了本村党员干部学习管理制度,并在三务公开、三资管理等方面都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及程序办理,建设一支政策性强的党员队伍; 强化党员发展工作, 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标准, 注重对返乡大中专学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培养吸收,建设了一支具有活力的创新性党员队伍,实现了全村党员始终保持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作风不散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惠民生,调结构,打通村民增收快车道

一方面,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工作,统筹党建工作与民生工作,建立党员干部值班制度,利用党建服务民生基本平台,开展惠民 助民服务工作,先后办理惠民实事10件,解决矛盾纠纷18件,答复各类政策咨询100件, 并及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增强了透明公信力,受到了群众 的广泛好评。同时,村党支部对于妇幼老弱及贫困群体重点关注,开展党员帮扶困难对接工作,对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全面进行帮扶照顾,对于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五保户和贫困户,更是实施党员一对一帮扶。截止目前我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95人,其中实现稳定脱贫17户49人,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安排政府公益岗和企业购岗16人,使每户贫困户都有稳定增收渠道,让党组织的温暖不遗漏每一村民,不放弃每一村民。 另一方面,村党支部深刻考虑到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一切困难。一是引导村民外出经商务工的良好势头, 进一步增强服务工作,架起外出与在家人员连心桥,让外出人员能及时了解家里情况,安心在外创业,全村外出经商务工从业人员超过 860 人,近300户,年带回资金逾 2000万元,户均纯收入达到了7万以上。再者,村党组织在外出人员快速致富的同时,不忘切实考虑在家务农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在增加农民收入最基础的农业生产方面,以保证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种植增加科技投入连年丰产高产为基础,通过不断地走访调研考察,拓 展视野,拓宽思路,积极探索产业调整的新方向,确定了以小麦、玉米、花生、大豆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思路,成立了兴洋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和托管土地1800余亩,实行区域化种植,统一耕种管理,使传统低效益农业向现代高收益农业的转型显现了巨大的经济效果,有力地助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以投资8000余万元的卢园扶贫基地为依托,建成了以乡村旅游、采摘、休闲观光为主的现代农业,吸收我村贫困人口去卢园和兴洋农机合作社就近务工,增加收入,达到了稳定增收脱贫。

三、治环境,美精神,构建宜居新农村

作为市级文明村,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的迫切需要的应有义务。 一方面,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万元,硬化通村路和全村巷道7300米;投 60万元,建设两个占地 2000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及廉政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0余套;投资 10万元改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委会办公楼;投资 41万元,绿化进村路巷道 2100 米;村小学投资140万元,建高标准教学楼两座,投资30000余元建垃圾池46座,安排公益岗16人定期清理,全村新装太阳能路灯40余盏,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新农村建设成果明显。 另一方面,村党支部高度重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村党支部通过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村民中形成了较强的集体观念,倡导积极乐观的娱乐观念,创建图书阅览室、农民学校和村级党校等组织,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万庄村支部一定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村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以实干的精神,开创万庄村工作新局面!

第4篇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全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化”现象日益明显。一是支部党员队伍规模扩大化。我区2001年调整行政村区划后,村级规模成倍扩大,村党支部下属的党员人数急剧增长,70%的村党支部的党员人数超过50名,50%的村党组织的党员人数超过100名,其中有52个村党支部的党员人数超过150人;二是农村党员从业多样化。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区农村各类新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户的大量兴起,农村党员的职业呈现多样化,既有民营企业业主、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也有专业经纪人、科技专业户和纯农户。三是党员队伍结构老龄化。大多数农村党组织中50岁以上的党员超过50%,有些农村党组织中50岁以上党员超过60%。

农村基层党支部的“三化”现象对传统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带来了新挑战,主要表现“三难”问题:一是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教育管理难。村和社区办公场地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集中党员开展教育活动的需求,党支部感到要把这么多的党员集中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十分为难,不但难以保证党员的到会率,而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不高。二是党员思想统一难,党组织决策落实难。由于党员分别来自不同的行业,关注的重点存在不同,党员之间缺乏共同语言,思想认识难以统一,在党员大会上讨论村党组织工作时,难免出现各唱各的调、各提各的事、各推各的人的现象,导致支部决策意见难以统一。三是支部发展党员难,队伍结构优化难。由于广大党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和隔阂,相互之间也不十分熟悉了解,给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比如在发展民营企业业主入党的问题上,一些老党员就会有不同的想法。由于党员发展难度增大,党员队伍的结构难以得到优化。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影响到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迫切需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合理调整。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的主要做法

今年,区委组织部根据《》等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的实际,提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工作的原则性意见。50名党员以上的村、社区和非公企业设立党总支,100名以上党员的村、社区和非公企业设立党委,上述党组织设置调整由镇党委审批。各镇党委按照上述意见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形式。

1、合理调整村和社区党组织设置。各镇党委按照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现状,把村党组织和村居合一型社区党组织设置调整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并把非公企业党组织设置调整列入村和社区党组织设置调整工作中一并考虑。

一是根据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升格村级党组织。对村党员人数超过50名,经镇党委批准,原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对村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经镇党委批准,原村党总支升格为村党委。新成立的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党支部的设置一般采取两种模式:一是按行业分类设置。经济比较发达、党员从业结构比较复杂的村,一般设置工业、农业、综合(包括商业、个体、三产)、老年等若干党支部,党员按从业情况分别划到相应的党支部。考虑到村内企业多数是原村办企业转制的,目前税务部门每年要返回村里一定的规费,为保证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对村内非公企业或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有3名党员以上且没有家族化倾向、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都单独建立党支部,一般隶属于村党总支(党委);二是按地理区域分类设置。对那些党员从业结构比较单一的村,可按居住区域划分党支部,但必须尽可能打破行政村撤并前“小村”的布局。党员外出时间较长、分布集中、地点固定的,村党组织在外出党员中单独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并主动与所在地党组织协商确定其隶属管理关系。

二是依托村党组织,组建村居合一型社区党组织。我区农村社区是顺应农村城市化进程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社区内村居合一现象较普遍,社区居民来源于村民和城镇居民,多数社区党支部和村党支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在村居合一型社区党组织设置调整过程中,我们按照“一居一支”的原则,对党员超过50名的社区,依托社区内的村党支部,成立社区党总支,隶属镇党委管理。考虑到村居合一型社区存在村级集体经济与资产管理问题,社区党总支一般下设一个村支部、若干个居委支部。社区在职在岗党员划入村党支部,其他离退休党员和无职党员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按区域划入居委党支部。

三是积极探索建立联合党组织的新形式。我区镇工业集中区和各类专业大市场发展迅猛,从业人员中党员数量较多。为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我们积极提倡和鼓励依托镇工业集中区和各类专业市场管理机构,探索组建跨村跨行业联合党总支,联合党总支隶属于镇党委领导,下设若干个党支部,把原来分散在村和社区的党员集中起来进行管理。

2、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为做好村和社区党组织设置调整工作,各镇党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向有关村和社区派出工作指导组,指导新成立的党组织做好领导班子的选配工作。

一是实行自然过渡。为了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工作顺利推进,各镇党委对调整后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大多采取了自然过渡办法:原村党(总)支部书记、委员过渡为调整后的村(党委)总支书记、委员。下设的各党支部暂配备一名支部书记,暂不设支委会,支部书记人选原则上在调整后的村“两委”党员干部中产生。原社区党支部书记、委员过渡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委员,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任村书记,其他居委支部的书记由党总支委员兼任,支部委员原则上由社区专兼职工作者兼任。

二是严格依法选举。调整后的村和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实行一年过渡期,过渡期满后均应按规定进行换届选举,村和社区总支(党委)委员采取“两推一选”办法产生,村党总支(党委)下设的党支部委员,在民主推荐和测评基础上,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三是明确干部待遇。调整后的村和社区总支(党委)书记和下属党支部书记原干部职级不变、报酬不变。不是由现任镇管干部兼职的下属党支部书记不列入镇管干部范围,按照其年度党建工作考核情况给予适当补贴。下设的支部活动经费如报刊订阅、会议茶水等费用由村党总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贴,单独设立企业党支部活动经费由企业列支。

3、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各镇党委以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为契机,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水平。

一是明确各级党组织职责。调整后的村和社区党组织由过去的统一职责转变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职责。村和社区党总支(党委)在村和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下属党支部在村和社区党总支(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共性职责主要是负责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参加上级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党员示范和组织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村和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等工作。同时,按照下属党支部党员构成和工作重点的不同,明确了各自的个性职责。

二是健全村和社区工作运行机制。结合党组织设置调整,进一步健全了村和社区民主决策程序、两委议事规则、财务管理、村(社)务公开、党务公开、公共事务管理、联系服务群众、干部考核等制度,建立各级党组织统分结合、上下协调的工作机制,健全了村和社区党总支(党委)领导下的村民和居民自治运行机制,提高村和社区组织自我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村和社区党员活动、党费收缴、党员评议、党员考核等制度,明确发展党员责任、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推动党员分类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四是夯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组织基础。引导和推进各种群众性自我服务组织的建立,积极支持村和社区筹建成立老年协会、书法协会及各类专业性种养殖业协会,从人、财、物等各方面支持协会开展工作,在提高村民和居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党支部发挥作用的组织基础。

三、农村党组织设置调整的初步成效

1、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增强。调整后的党组织,在党员类别、行业特点和年龄结构等方面都得到了统一,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加强了思想沟通,党员与党员之间加深了情感交流。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明显增强,党员队伍的思想认识更趋于统一。党组织作出的决策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得到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根据对部分调整后的党组织和党员的调查,85%以上的党员对调整后的党组织工作表示满意或较满意。

2、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得到加强。调整后的党组织都建立健全了“党员年度绩效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员考核评议”以及“”等制度,实行了一级抓一级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力度明显加大。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出席率由原来的不到80%提高到92%以上。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推进。党组织设置调整后,同类型同行业的党支部之间有着较多的相同点,工作上也有了较强的可比性,同类型同行业党支部之间开展了各种工作竞赛,推动了村和社区建设。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各种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的热情得到了激发,主动开展结对帮扶,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积极参加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带头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体现。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的几点思考

1、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要依章有序地进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没有现成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因此,上级党委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积极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同时,农村党员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认识上有差距,思想上没有完全统一,因此,在党组织设置调整前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民利,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耐心细致做好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党员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切实执行党组织设置的有关审批制度。

2、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涉及党员队伍管理、集体经济管理、两委工作运行机制等各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要坚持从本镇、本村、本社区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村和社区党员队伍状况、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党建工作基础等客观条件出发,该新建的新建,该升格的升格,该调整的调整,允许多种结构、多种模式的党组织并存和发展,不搞一刀切。

第5篇

一、时代呼唤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越来越频繁,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农民(包括农民党员)越来越多。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其一,农村各地合乡并村,乡和村规模扩大,村民人数增多。随之党员也相对集中,原来的党支部建制已明显不适应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其二,农村由过去单一种植业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演变,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而一些村级党组织仍然沿袭原来的设置,没有及时向产业链上延伸,基层党组织和这些经济组织脱节,党建工作无法贴近生产经营实际。

其三,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进城,加入城市产业工人队伍中,但是,他们的工作带有季节性,多数仍是半城半乡的性质。对外出党员进行管理教育,让这些党员发挥作用,现有的组织设置和管理体制很难承担起这种责任。

其四,城市职工一旦达到退休年龄,便纳入社会化管理,其党员相应也纳入社区管理,建立起退休职工党组织。而农村则不然,青壮年党员和老年党员都编在一个组织,不加区别地统一管理,一个号召、一个要求管到底,不仅不能体现出不同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也体现不出对农村党员的人文关怀,更谈不上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面对新形势,如何在农村现有经济、政治环境下,打破传统的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科学设置党组织,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是各级党组织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大连市委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选择庄河市的部分乡镇和村进行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

科学设置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我们在庄河市选取了6个不同类型乡镇的63个村,按照“村党总支——特色党支部——专业党小组”的模式,进行了试点工作。构建以村党总支为主体,特色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一是适度升格村级党组织。适应农村合乡并镇、合村并组后行政村规模扩大和党员数量增加的实际,调整村党组织设置,将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以利于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二是村党总支下设不同类型的党支部。一般设4个党支部,即种植业党支部、新型经济组织党支部、外出农民工党支部、老年党支部。前3个党支部主要由青壮年党员组成。这些党支部的负责人由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成员以及妇女、民兵组织负责人兼任。老年党支部则由65周岁以上党员组成。三是每个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打破原有的以自然屯设立党小组的设置模式,结合党员分布的实际和党员的从业特点,将不同类型的党员分别编入不同的党小组。

党员分类设岗定责,充分体现不同类型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庄河试点村对种植业党支部、新型经济组织党支部、外出农民工党支部、老年党支部中不同类型的党员确定了不同的岗位职责,体现出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种植业党支部党员先进性主要是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帮助群众增产增收;新型经济组织党支部的党员,则要在发展产业项目、拓展市场营销,带头致富、帮助群众致富上发挥示范作用;对于外出农民工党员,要求他们多学手艺、多收集致富信息,为乡亲提供致富门路;老年党员主要在乡风文明、民主监督、民事调解等方面发挥余热。

完善党建工作体制,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提供制度保证。党组织设置改变以后,基层党建工作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单向功能单一制”变成“多向功能复合制”。传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是依据“乡—村—屯”的行政管理模式形成的“单向功能单一制”的体制。所谓单向,指乡—村—屯党组织设置是单向直线型的模式,所谓功能单一,是指乡、村两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都是领导核心。这种“单向功能单一制”的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是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社合一”的集体统一经营管理体制相匹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后,形成了适应农民职业分工的“多向功能复合制”的党建工作体制。所谓多向,是指村以下党组织设置是多向直线型的模式;所谓功能复合,是指乡党委和村党总支的政治功能是领导核心,村党总支下属党支部的功能则灵活定位。这种“多向功能复合制”的党建工作体制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党建工作体制建立后,围绕有效开展工作还将逐步形成新的工作机制,比如帮扶机制、服务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等。

三、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和意义

有利于强化县乡党委管党责任,有效分类指导。调整组织设置,村党总支下设若干特色党支部,县、乡党委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党支部的特点,制定符合各支部实际的党建工作规划。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提出不同的先进性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规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便于在同一类型党支部或党小组中组织开展党内评比活动。

有利于调动村级党组织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设置调整后,党组织设置在产业链上,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结合更加紧密。从村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来看,在一个党总支体系内,各个支部在党建工作侧重点上有区别,抓党建工作的目的明确了,热情提高了,增强了党建工作活力。村与村党总支之间,村与村同类党支部之间便于竞争对比,有效激发了村级党组织的工作热情。同时,分类设岗定责以后,不同年龄党员和不同领域的党员明确了各自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能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6篇

Abstract: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cell,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party work in the rural areas, is the party to unite and lead the masses of peasants in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fortress. In recent years, Eergu'Na cit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 three LIAN ", advanced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hundred " party building demonstration project,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eaching activ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have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关键词:农村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一、近年来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市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坚强动力和保证,着力夯实农村基层基础,较好地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坚持把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关键,着力提高基层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作用。

近年,我市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实施以“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强双带”能力建设工程,培养了一批具有“双强双带”能力的村干部。同时,为了提高村干部的素质,组织开展了村“两委”干部大培训,通过上级选训、本级集中训、挂职锻炼等途径,每年都有侧重地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全部进行轮训一次以上,村“两委”班子引领科学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比如黑山头梁东村,梁东村党支部白宝金书记通过学习实践总结提高,大力引领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引入新的工作理念。在梁东村畜牧业是主导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头奶牛。白宝金书记针对全村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的实际,多次进行调研,积极引导牧民改变传统的粗放式饲养向集约化、规模化、科学经营方式转变,发展生态型畜牧业。雀巢公司入驻额尔古纳之后,白书记和党支部的成员一起,积极引进优良奶牛胚胎,推广秸秆微贮、氨化技术,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利用,拓宽粗饲料来源。目前,全村共有140户建起了暖舍,面积达1.5万平方米。牲畜存栏4820头(只),商品奶产量达5000吨以上。

在落实村干部工作有合理待遇方面,我市认真贯彻《关于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和解决村(社区)办公经费的通知》文件精神,目前,村干部每月补贴标准位于内蒙前列。村“两委”正职年报酬不低于6984元,其他成员年报酬不低于5587元,充分发挥了村级一把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

(二)坚持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载体,着力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

额尔古纳市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基层组织中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

1、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深入开展“双百”工程,从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入手,通过采取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科技入村等各项措施,有效落实了“示范村”培育工作和“攻坚村”转化工作。同时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上库力前进村党支部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了《前进村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努力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保证党组织充分发挥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

2、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抓好社区党组织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积极探索区域联建、楼宇共建等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新建了平安社区爱心楼宇党支部和蔬菜基地党支部,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党建精品工程,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型、助残型、就业型等特色型社区创建活动。(三)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引擎,着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市整合各级各部门资源,充分利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案以及中央的专项惠农、强农政策,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的积极协调、村党支部的主动融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利用社会各方力量筹集资金,发挥了市本级财政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聚集效应。

(四)坚持把“农事村办”作为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平台,着力转变基层干部服务方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要求不适应和不符合的主要环节,那么在新形势下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到底还存在哪些普遍的问题呢?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薄弱,党建工作经费难以保证。

(二)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强,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部分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关系处理不当,工作职责不明确,一部分村党总支事无巨细统包统揽,不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用;而一部分村委会干部又片面认为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以村民自治说了算,事事包揽,未体现村党总支的领导地位。

(四)有关政策的配套和落实与农村发展的新情况不相适应,工作难推动。

1、是从职能定位来看,“两委”职责定位不明确。从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村级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尚未从制度层面理顺,矛盾和内耗比较大,组织的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不强。

2、是从制度层面来看,有的政策与基层实际不符,不执行难,执行亦难。如“两新”组织的党的建设,中央有政策,但尚无可操作的细则,难以有效落实到位。

3、从资金配套来看,配套资金难以全部到位,产生新的矛盾。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经济建设,确保经费促进基层组织发展。

一方面,着力打破制约额尔古纳市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服务等瓶颈,深化地方农业产业优势,吸引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重点向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全力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投入。创新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机制,探索财政对基层组织工作经费的支出制度,确保经费足额按时到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的使用管理,建立严格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村级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财政、审计监督。

(二)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发挥作用。

1、进一步探索基层组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和基层民主工作机制,健全乡村各种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制度,让新农村建设规划、村集体土地使用、公益事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财务支出、惠农政策落实等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化和民主化。完善村务公开,全面推行村务规范化管理,保障基层组织建设顺利推进,有效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农村基层组织运行规范化。

2、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指导力度。加强对农村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和组工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培训,注重在组织工作系统内选拔村干部,提升农村组织工作业务能力,明确农村指导基层组织建设的职责,加强工作考核,促使农村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步伐。试行农村干部挂任村两委干部制度,将农村干部工作战线前移,强化考核,促使农村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干实事,出实绩,密切党群关系,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三)夯实工作载体,创新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总结提炼额尔古纳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继续深化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夯实基层组织工作载体。

1、是深化实施“党员亮丽工程”,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干部宗旨教育,亮明党员干部身份,找回基层党员干部荣誉感和责任感,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和能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自觉履行干部职责。

2、是深化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将“一事一议”项目与农村基层组织、基层民主、支柱产业、基础设施等四项建设紧密结合,以实施“一事一议”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是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拓展基层组织覆盖面,继续深化跨省区域联合党总支创建形式,充分利用相邻村组、乡镇、县市群众的习俗相近、语言相通等优势,积极创建村企、村(居)共建和相邻省市共建等基层组织设置形式,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促进跨省相邻村组、镇(乡)经济社会发展。

(四)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1、是抓规划。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积极帮助还没有制定发展规划的村理清思路,明确重点,落实措施,努力推动驻村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已经制定有发展规划的村,指导群众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是抓产业。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引导和帮助驻村群众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和劳务经济等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要大力扶持对当地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或种养业大户,探索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3、是抓共建。要以正在开展的“结对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为“城乡结对”、“村企结对”牵线搭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第7篇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某县基层组织调研报告文章,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按照州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做法

(一)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

xx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严格坚持《党章》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年末,中共xx县委共设15个基层党委(工委),147个党总支,833个党支部,党员13148名,平均每个党支部有党员15名。其中,乡镇基层党委9个,党总支128个,党支部669个;机关单位党委6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109个;企业单位党总支3个,党支部64个;事业单位党总支4个,党支部74个。

(二)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xx县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党建工作点。为加强对非公企业等新社会阶层党建工作领导,xx县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

一是向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和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联络员,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帮助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

二是在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按照党组织设置原则,在党员的生产和生活所在地,采取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形式,设置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党员的教育管理。目前,全县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3个,全部为党支部,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1个;

三是按照“五好五带头”目标要求,对后进党组织进行整顿。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重点,先后对43个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基层党支部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县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加合理,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逐步适应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双带”作用,我县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

一是按照各地的经济产业优势,走“支部+协会”、“支部+协会+公司”、“党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党总支(支部)的领导下建立各种农产品民间协会。目前,全县共组建烤烟协会、青枣协会、甘蔗协会、竹编协会等10多类产业协会,并在会员之间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保障农户的权益,实现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化运作;

二是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明确职责、量才定位的原则,在全县50岁以下的农村无职务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分别设置了经济发展、政策宣传、村务监督、技术服务、科技示范、环境卫生、治安管理、扶贫帮困、民事调解等多种岗位。目前,全县共有3024名党员参与设岗定责,占无职务党员的60.5%,使农村党员丢掉“无事牌”,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同时,在党员工作岗位上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岗位,共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1122个,以此来增强农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实行“云岭先锋”星级挂牌管理,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党员的有效机制。以“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为“五星”标准,明确考核评议内容、标准和方法,每年开展一次评星活动,对星级党员户实行动态管理。并把星级考核评定结果作为各类评先评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县共有6148户党员户参加评星,占农村党员户总数的85.37%,其中,“五星”级党员户855户,占13.91%。

(四)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

我县以“云岭先锋”工程和“三级联创”为载体,按照“五好五带头”和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一是在*年,在全县9个乡镇开展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试点工作,由选民直选选举产生乡镇长。在此基础上,xx年按照州委的统一安排,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对9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进行直选,改变了“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把推荐权和选择权交给党员和群众,让选民和全体党员直接参与乡镇党政领导选举,把“四权”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党内民主;

二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采取10人联名推荐和“海选”的方式,坚持“两推一选”,精心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扩大基层民主,提高群众参与面,选准和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三是建立村帐镇管的长效机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堵塞开支漏洞,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坚持村务、政务定期公开制度,增加村级债务管理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对所有的村集体大事均召开群众会或群众代表会共同协商决定,不搞“一言谈”和个人说了算,进一步扩大村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

(五)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一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在坚持“两推一选”基础上,在部分村委会实行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委员交叉任职,充分体现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解决班子人员分工重叠问题。在*年村级换届中,全县115个村(社区)党总支有43个村委会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占村党总支总数的37.39%;

二是按照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提出的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以大中专毕业、退伍返乡人员为党员发展重点,着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为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保障;

三是坚持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采取党课教育、素质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使每一位农村党员、干部都能熟练掌握2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种植技能,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县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在56个县级机关党总支(支部)与45个农村党支部间深入开展以“四村”建设为主体的“支部共建、党员互帮、永葆先进、建设小康”活动,以支部为龙头、党员为骨干,带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推进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建设。建立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机关党员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党员长期保持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实施县级部门挂钩“云岭先锋”工程党建联系点和先进性教育党建联系点制度,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云岭先锋”工程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定期深入到挂钩联系点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挂钩联系点开展党建工作,把挂钩联系点建成“云岭先锋”工程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三是实行困难党员互助金制度。*年,哨冲镇实施党员互助金取得成功后,在全县各基层党委(工委)中进行推广,各基层党委结合实际,在农村党员、在职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中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困难党员互助金,用于对困难党员帮扶救济、看望生病老党员、慰问病故老党员家属和重大节庆日对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以互助的形式帮助困难老党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目前,全县9个基层党委(工委)设立了党员互助金,共筹集互助资金6.2万元。

四是制定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定额补助制度。*年10月牛街镇党委出台措施,对农村无固定收入、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党员实行生活定额补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扩大对农村困难党员的补助面,同年第四季度,在全县9个乡镇党委全面推广实施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定补制度,对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每人每月给予20元补助,年补助困难老党员1600多人,占农村老党员总数的50%以上,补助资金近40万元,使农村老党员能够安度晚年,充分体现党组织对老党员的关怀。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薄弱,党建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年,全县共有136家非公有制企业,其中,建立党组织的13家,占9.6%,大部分非公企业属于季节性生产企业,企业职工大部分为当地农民,党员流动性大,党员组织关系不顺,给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带来不便。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年末,全县35岁以下的党员2890名,占党员总数的21.98%,而60岁以上老党员3644名,占党员总数的27.7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847名,占党员总数的14.05%,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8773名,占党员总数的66.73%。

        从总体上看,全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稍显偏大,总体素质不高,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党加大对农村老党员的关心和支持,建立健全各项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救济制度,像对农村老党员实行按月定额补助制度落实执行等,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入党的愿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新发展的党员中农村党员占多数,*年新发展的443名党员中,仅农村党员就有379名,占新发展党员的85.55%。

三是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强。据统计,仅异龙镇25个行政村,负债的村就有 12 个,占行政村总数的 48 %,负债总额为269万元,负债面大,负债数额大。

四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强,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部分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关系处理不当,工作职责不明确,一部分村党总支事无巨细统包统揽,不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用;而一部分村委会干部又片面认为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以村民自治说了算,事事包揽,未体现村党总支的领导地位。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着力点

(一)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方法,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按照“扩大履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研究,从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出发,研究、制定和完善各类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体现成效的工作评价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把基层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继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巩固党对传统领域的领导同时大力开拓新领域党组织建设。

        比如,在城市社区,要围绕服务群众这一重点,在完善党组织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切实形成有利于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明确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合理设置党组织,探索开展党的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规律;在流动人员中党员比较集中、发展比较稳定的“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在社会团体中介组织,要确定科学有效的党建管理体制,加大组建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形成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发展要求的基层党组织构架。

(二)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制定村“两委”工作规范,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明确村“两委”职能,强化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继续加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整顿,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按照“三培养”的要求,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村党支部中的主心骨作用。

(三)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关键是集体经济要有实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强化对“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的认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级土地、矿产、河流等资源优势,不断开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

        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等具体措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好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真正为民排忧解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积累制度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加强村级集体生产增值,逐步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善党员结构。

第8篇

中共县委员会  ***县人民政府

***县位于广西北部,东面与永福、临桂等县接壤,南面与柳城、鹿寨等县毗邻,西面与融水县相邻,北面与三江、龙胜县交界。全县总面积2905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6乡,137个行政村和10个社区。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33.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6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51%。耕地面积39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全县设17个党(工)委,65个党总支部,593个党支部,31个党小组,12476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7741名,占全县党员的62.05%;女党员2910名,占党员总数的23.32%;少数民族党员5321名,占党员总数的42.65%;35岁及以下的党员2366名,占党员总数的18.96%;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862名,占党员总数的22.94%。

***县以“抓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抓发展经济促进党的建设”的“双抓双促”工程为载体,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现将***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我县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今年以来我们制定了下发了***县“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1+3文件”(即:《***县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县关于村级基层组织建设2012—2014年工作规划》、《***县关于村级党组织“创星升级”活动的实施方案(试行)》、《***县关于建设“强优和谐”企业创建“企业党建示范带”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部署了***县2012-2014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开展“千名干部入乡驻村”活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扶贫解困明显推进、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的目标,***县开展了“千名干部入乡驻村”活动,全县共1551名干部深入村屯、深入群众开展工作。

一是开展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村活动。***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每人挂点联系一个乡镇、一个贫困村,实施“十个一”工程帮扶贫困村,狠抓贫困村扶贫攻坚工作,着力加强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交通道路和农业生产状况,重点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力争形成一村一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二是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选派干部挂点包村。每个贫困村都安排一名以上处级干部、每个行政村都安排一名科级干部挂点包村,每个单位驻村干部都安排联系帮扶一个以上贫困户,负责联系、指导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助农增收。全县共安排3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47名科级领导干部、1367名驻村干部指导农民按照“八大增收工程”(即甘蔗扩种提单产促增收工程、金桔优果增效工程、蔬菜产业促增收工程、特色养殖促增收工程、林产业促增收工程、中药材种植促增收工程、新兴产业促增收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促增收工程)实施增收计划,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继续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县今年继续从县乡机关选派279名干部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自4月到岗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为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努力发挥“六大员”作用。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为农民办好事实事1307件,资助贫困学生51人,落实项目资金1400多万元,举办各种培训班463期。

四是选派干部挂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役。今年我县选派20名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进一步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扶贫攻坚、争先创优,在实干中接地气、增底气、出力气、长才气,更好的联系服务群众、转变工作作风,加快创建柳州市副中心城市步伐,推动***科学发展。据统计,驻村工作开展以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共为驻点村屯办好事实事328件,资助贫困学生59人,落实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举办各种培训班151期。

五是开展“多岗锻炼强素质,创先争优促发展”活动。实施***县干部挂职锻炼计划,从县直机关、乡镇选派干部到乡镇、县直机关、市直机关交流挂职。活动开展以来,共推荐了1名科级干部到自治区信访局挂职锻炼,3名科级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锻炼,安排4名乡镇科级干部到县信访局挂职,安排20名年轻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挂职锻炼,选派20名年轻优秀干部到乡镇挂职,抽调19名年轻干部到县基层办、党建办、竹木流通治理组参与全县重点中心工作等,进一步提升了年轻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六是开展“十企联十村、服务新农村” 帮扶活动。深入实施“十企联十村、服务新农村”主题活动,华海木业公司、万德七星水泥公司等10个企业与板榄镇东岭村、大将镇板茂村等10个行政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开展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育文明乡风、共助农民转移的“五共”活动,积极引导全县非公企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投入15000多元扶持了沙子乡桐木村群众种植中草药,金亿果业公司投资100万元在大将镇东潭村建立起了200多亩无公害金桔科技园。

(二)组织分类定级,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基础工作。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有助于摸清基层党组织底数,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分类定级过程中,我县严格按照“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工)委评定”的定级程序,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情况摸准、问题找准、等级定准。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和“五个一”的总体要求,以党组织设置、领导班子、组织制度、经费场所保障、作用发挥、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七类指标为重点,对全县593个党支部按照好、较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次进行分类定级,其中90分以上的有71个,评为“好”党组织,占总数的12%;80-89分的有219个,评为“较好”党组织,占总数的37%;60-79分的有273个,评为“一般”党组织,占总数的46%;60分以下的有30个,评为“较差”党组织,占总数的5%。

(三)开展村级党组织“创星升级”活动

根据***县“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1+3文件”(即:《***县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县关于村级基层组织建设2012—2014年工作规划》、《***县关于村级党组织“创星升级”活动的实施方案(试行)》、《***县关于建设“强优和谐”企业创建“企业党建示范带”的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在村级党组织中积极开展“创星升级”活动。通过开展自评活动,全县147个村级党组织中有2个党组织自评为四星级党组织,占行政村总数的1.36%;23个党组织自评为三星级党组织,占行政村总数的15.65%;81个党组织自评为二星级党组织,占行政村总数的55.10%;38个党组织自评为一星级党组织,占行政村总数的25.85%;3个党组织自评为无星级党组织,占行政村总数的2.04%。

(四)大力开展党建载体活动,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积极打造南北两条党建示范带,充分发挥示范点带动作用。根据全县纵向地理地形的特点,以及党建示范影响辐射范围的效力,将党建示范带的建设分为南北两条线。南部示范带由大良镇和南村、石门村,浮石镇谏村、隘口村、鹭鹚洲村5个村级党建示范点组成;北部示范带由大将镇东潭村、龙妙村,雅瑶乡章口村、黄金村4个村级党建示范点组成。力争将党建示范点牵引成带,形成纵向贯穿全县的两大示范带,充分发挥示范带在全县南北地域的辐射示范效应,进一步由带成片,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争当典型示范的良好氛围。二是继续大力推进“农事村办”工作,推动农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今年,我县重点打造雅瑶乡黄金村 “农事村办”服务站,将其建成柳州市级“农事村办”服务站示范点,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事村办”工作,将生产指导、文化娱乐、卫生医疗、法律援助、政务办理、党员服务等功能前移到村屯,推动农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大讨论活动开展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今年,共有35个市直单位党组织和112个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与147个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定方案、选人员、强落实”为抓手,制定工作方案,选派实干人员,强化贯彻落实,创新共建载体,大力推进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有序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机关党组织为结对共建联系点做好事实事1020余件。四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增强机关党员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全县有51多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参加了“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如县地税局党支部提出了“为党旗添彩,为税徽增光”,公路局党支部提出了“建养平安道路,当好保畅先锋”等口号,树立党组织品牌意识。

(五)开展 “科技兴农” 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围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的要求,以增强农村党员科学发展意识和“双带”能力,积极开展“科技兴农”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快“五大产业”的发展,在加强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专题专项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全县7741名农村党员进行包括党性教育、实用技能等内容在内不少于20个学时的教育培训,为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六)选派非领导职务干部到企业指导党建工作。今年8月份从县发改局和农业局选派了2名经验丰富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到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万德七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华海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建公司4个企业担任党组织副书记或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按照全县农业发展规划,突出农业产业发展主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支撑,全面推进农民增产增收,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造血”功能。

(一)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抓好“五大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点发展甘蔗、桑蚕、速丰桉、金桔、中草药等五大支柱产业。截止2011年底,全县共完成甘蔗种植面积12.26万亩,原料蔗进厂33万吨,农民种蔗现金收入增长97%;桑树种植面积5.1万亩,全年养蚕7.5万张,鲜茧总产量3100吨,总产值4960万元;速丰桉种植面积5.16万亩;金桔种植面积5.5万亩,产值8475万元;中草药种植1万亩。在主抓“五大产业”的基础上,全县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如食用菌、小洲头菜、番茄、淮山、沙田柚、葡萄、柑桔、板栗、脐橙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培育优势主导产品,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根据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甘蔗村、金桔村、葡萄村、头菜村、罗汉果村、桑蚕村、淮山村、桉树村、毛竹村、油茶村等特色示范村,不断加快“一村一品”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

第9篇

关键词:仪陇县;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第四代领导核心同志曾经指出:“要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当前,在仪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今天,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影响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当前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它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我们深入到了全县的部分乡镇进行了调研,这里就以柳垭镇为例,来具体剖析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柳垭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柳垭镇共有党的基层组织27个。其中党委1个,农村基层党组织15个,社区党组织1个,中小学党组织各1个,机关党组织9个。截止2012年底,共有党员674名,其中预备党员20名,占党员总数的2.97%,女党员74名,占党员总数的10.98%,35岁及以下的党员119名,占党员总数的17.66%,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00名,占党员总数的14.84%,外出流动党员198名。

二、柳垭镇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柳垭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革命老区经济强县这个目标,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村级班子功能明显增强。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做到各成员间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决策体系科学、权力运行规范。村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强化,逐渐形成一支能够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精诚团结的领导集体。

2、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认真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利用远程教育定期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培训组织书记90人次,新党员培训20人次,大学生村官培训2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000余份,较好地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

3、无职党员作用有效发挥。通过设置政策宣传、带头致富、信息传递、科技帮扶、环境治理、纠纷调节、村务监督等10多种岗位,为无职党员自身充分发挥作用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使无职党员有职有责,有位有为。

4、基层党组织威信明显提升。近些年来,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三级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基层党组织成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也逐步得到了提升。

三、柳垭镇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有待改善之处

1、农村基层党员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农村“两委”班子素质不高,农民致富缺少好的“带头人”。农村老党员偏多、外出务工经商党员较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两委”班子老龄化倾向严重,文化程度不高,发展党员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据调查统计,目前柳垭镇农村党员队伍中,35岁以下的仅占17.5%,60岁以上的占38.3%;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4.2%,初中及以下的占61.7%。还有的村党员干部发展思路不清晰,缺乏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认识和判断,“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部分村干部甚至认为,“你给钱让咋干就咋干,没有钱该咋活就咋活”。

近年来,尽管农村党组织在培养和发展党员时,比较注重各阶层党员结构上的年轻化、知识化,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村级组织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仍不容乐观,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相当一部分发展对象仍然集中在乡镇机关、学校及村干部当中,即便发展了一部分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入党,但基本上是流动到外面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能留在农村务农和工作的很少,因此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一切向“钱”看,在金钱至上观念的支配下,无意向组织靠拢;农村基层干部对年轻农民的吸引力减弱,后备党员来源趋于减少。

2、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培训机制缺乏。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培训长效机制能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是基层工作新的尝试与探索,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基层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当前缺乏对村级基层组织队伍干部的执政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3、基层组织干部后备队伍机制难以稳定。柳垭镇外出人口流动量大,村级干部队伍中有大部分外出经商、务工,村级工作的效率难以保障。大部分年轻农民常年在民营企业打工,流动性较大,无暇顾及政治进步,在发展党员上还不够主动、积极;部分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加上组织本身对农民尤其是年青人的吸引力不强,导致了农民入党人数减少。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比例失调,后备党员来源趋于减少,很难做到“选优配强”的后备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4、基层组织建设的凝聚力不够。组织凝聚力直接影响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凝聚力不够会导致党的政策在向农村推进过程中缺乏吸纳力和渗透力,使政策效应大打折扣。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部分干部缺乏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意识。村“两委”关系理得不顺、工作相互拆台、相互指责,闹不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5、基层党员民主意识需进一步加强。据了解,有不少党员“了解一些或不太了解”自身的权利,一些党员当权利被侵犯了“不知道该向谁反映或无所谓”;有的党员对有缺点的同志“不敢批评、不愿批评或看情况再说”;有的党员认为党内选举“没有意义,上级都定了,走走形式罢了”,不少党员对待党内选举的态度是“叫参加才参加”;有的党员“没提过或根本不想对党组织的工作提建议”,有的党员感到“党内决定应该走程序,但现实中走形式的多,最后还是领导说了算”,有的党员认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是“个人服从组织”;对任何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有的党员“不愿意检举揭发或不关心”,有的党员不愿意参与党内监督是因为“怕打击报复”等等。这些思想认识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反映了在部分党员中民主意识匮乏、对发展民主的信心不足、发展民主动力不强的问题。

四、透析柳垭镇基层党组织建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但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亟需加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农民党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的多,年轻党员少。在全镇438名农民党员中,60岁以上党员285人,占党员总数的42%。35岁以下党员有58人,只占党员总数的8.6%。(2)党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农村党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486人,占党员总数的72%。特别是在农村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多四少”的问题:懂粮食生产的多,懂多种经营的少;懂农业的多,懂第二、三产业的少;懂传统生产技术的多,懂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少;懂生产领域的多,懂流通环节的少。

2、村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带头致富能力较弱。全镇15个村,1个居委会,共有村干部64名,其中60岁以上的有6名,占村干部总数的12%;60至40岁的有41名,占村干部总数的68%;40岁至30岁的有11名,占村干部总数的18%;30岁以下的有3名,占村干部总数的5%。高中以下学历的占80%左右,整体素质不高。在这些村干部中,有致富项目,并能带头创业的干部不足四分之一。而且一些基层干部缺乏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不强。

3、村级党组织缺少活动场所,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全镇15个行政村,除3个村有组织活动场所外,其他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都不达标,特别是大溪河村和钟田坝村目前还处于无办公场所状态,暂时租用村小为办公场所。各村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多数村的远教设备陈旧老化、缺少活动场所,无法满足正常活动需要,严重影响了村级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发挥。

4、活动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取消农业税后,村级组织靠财政转移支付运转,每年每村日常办公费仅为3000元。有50%的村每年的费用支出存在欠账现象。基本上没有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经费,严重影响党员教育活动的开展。

5、个别村干部更换频繁,财务交接不清。调查发现大多落后村,一是干部难选、更换频繁,二是财务制度混乱、交接不清。导致遗留问题年复一年,群众积怨深,新上任干部工作难开展,并且每任干部互不服气,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短期行为严重,根本无干事业的长远打算。财务交接和财务公开都没搞好,财务监管失控,“代管工作”执行不好,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民理财小组人员只是报个名,从没理过财,开过会,财务公开避实就虚,只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导致财务收支失去监管,难免负债越来越重,问题越来越多,造成村级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对策建议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共仪陇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将影响党的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1、把培养、选拔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放在农村党建工作的第一位。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村级党组织书记不仅是组织内党员干部的带头人,还是全体村民的带头人和引路人。因此,培养、选拔好组织的带头人是解决当前党组织建设难题的关键。抓住村级换届这一契机,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普遍采用公推直选等方式,多中选好,好中选优。按照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作为“三向培养”目标,培养后备“村官”。

2、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扩大组织工作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党员从业多样化、流动性强,原有的村党组织受到地域的局限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有被边缘化的危机,因此,可以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打破按区域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的传统模式,在面广量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里建立党的组织,特别是对致富愿望强烈、致富技能较高的青壮年农民的吸引力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年龄结构老化等方面的难题。

3、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教育体制,实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接受培训教育常态化。农村党组织建设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与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分不开的。农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村党组织书记往往处于“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教育制度,以党建“三级联创”为依托,以党校教育为平台,对村党组织书记等村级干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培训,不断强化党支部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制订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方案,建立一套及时、科学的农村基层难点、热点问题反馈机制,将反馈信息进行梳理、归纳,作为村干部培训内容,不断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党建工作督导,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在日常。党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和心血来潮,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把工作做在平常,经常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以党建工作来统领农村工作的全局,使“两委”班子始终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团结战斗、为民创业办事的战斗堡垒。

5、建立和完善村级组织运行经费的保障机制。适当加大投入,保障村级组织运行的经费。建议上级党组织增加村集体办公经费,每年每个村至少10000元左右,增加额度由省、市、区三级按比例承担,保证村党组织开展工作有经费保障。对于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一是专项拨款。建议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二是建议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和组织部门加大建设和维修投入,并继续组织有能力的县属重点规模企业和协作单位进行结对帮扶,并形成帮扶制度,常抓不懈。三是政策倾斜。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争取民政、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对村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提供各种支持。

6、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奖励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报酬待遇的保障和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在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出台村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加强对村党组织干部的工作业绩考核,对村干部岗位职责、完成目标任务、考核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村干部业绩档案,考核结果与年终干部个人奖金挂钩,并作为下届党委考核推荐的重要依据。三是对有严重违纪行为的村干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调整或依法罢免,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四是进一步搞好村委会干部届中民主测评工作,鞭策和促进广大村干部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7、认真抓好村财务整治工作,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抓村级财务整治工作。财务不清是农村矛盾的焦点,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堵住漏洞,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要通过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切实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不要流于形式。村务、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一定要让群众信得过。对因干部更换财务交接不清的村将成立专门班子,办理交接,理清头绪,建立往来帐,通过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管理好,特别是对村级与群众发生的债务,要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消化。要严格控制支出,严格管理,有效遏制财务制度混乱的现象,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8、合理整合配置基层党组织资源。根据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化的需要,以村企联合、村村联合、企企联合等方式设立党组织。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按产业“链条”建立党组织。在同行业、同区域内联合建立党组织;符合条件的各类合作社组织,可以以单独或联合的方式成立党组织。

9、坚持以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城为平台,努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在线平台,重点抓好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党性教育和作风教育,全面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严格在线学习考核制度,坚持把考核结果运用到评先评优和干部提拔使用中去。

综上所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核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着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胡文龙等.四川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丛书(南充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2]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M].学习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地委扩大会议和县委九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以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党建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创建原则

(一)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农村工作大局开展创建活动,以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检验创建活动的实效。

(二)分级争创,上下联动。县委、乡(镇)、场党委、村队党支部和各部门、乡镇站所分别落实创建目标和措施,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创建标准,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措施,改进方法,不断提升创建活动的水平。

(四)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既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又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五)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围绕乡村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先进乡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管理监督;对处于中间状态的乡村,落实激励和帮促措施;对后进的乡村,集中力量进行思想和组织整顿,促其转化提高。

三、目标要求

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建设“五个好”目标要求:一是领导班子好。要按照地委提出的建设“五型班子”要求,配齐配强乡场领导班子,对软弱涣散的村队班子及时进行调整,切实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扎实开展“双重培养”活动,做好村队党支部书记和村队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按照“思、研、决、破、实”的要求,以提高班子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为目的,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廉洁勤政、奋发有为的好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有一个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并具有带头致富、带领农牧民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好党支部书记;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把握大局的能力的乡镇党委书记。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继续开展“双向培养”活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制定规划、广泛动员、结对帮扶、强化培训、树立典型,示范引导等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基层党员的科技水平和致富能力,培养锻炼一支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好队伍。三是工作机制好。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一致。管理措施到位,认真落实“抓学习、促业务,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促发展”的“四抓”领导工作机制,继续加大“三三三”循环工作机制实施力度,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加大对《村级组织工作规范》的落实力度,使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协调,工作规范,服务优质高效,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紧紧围绕县委“二四六”工程,从“调、减、转、扶”入手,通过为农牧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广泛开展“四化、五比、五转变、五提高”活动和农牧民“五个一”增收工程,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社会稳定。确定出能够取得实效的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选准一条能取得实效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农民群众反映好。基层党员干部尊重农民,爱护农民,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

学校党组织建设“五个好”目标要求:一是领导班子好。能够自觉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党组织书记、校长政治强、懂教育,治学严谨。二是党员教师队伍好。共产党员发挥骨干作用,为人师表;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三是德育工作好。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无神论和“*”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对学校的渗透,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维护民族团结。四是素质教育好。办学观念、教学手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双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是育人环境好。教学、教改、建设、服务各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教师工作、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环境优良。

基层满意部门创建目标要求:一是领导班子自觉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对基层高度负责。二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依法行政。三是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实反映基层情况,自觉做到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四是及时有效地对基层工作进行指导、示范引导和人财物支持,包村驻村效果明显,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大多数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满意。

群众满意站所创建目标要求:一是领导班子自觉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政策。二是干部职工与群众贴心,自觉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三是自觉接受乡镇党委领导,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主动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排忧解难。四是政务公开,公正廉洁,依法办事,服务效率高、质量优,大多数农民群众满意。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创建目标要求:一是县委认真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发挥领导核心和总缆全局作用,县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二是农村党的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和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明确具体,各项措施得力,并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化经营健康推进,农民收入增加,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各部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意识强、措施实、质量高,严格依法办事,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基层部门和群众满意。五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较大进步,农民群众的民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宗教活动正常,社会风气良好,民族、军地、兵地团结,社会稳定。

四、创建工作安排及考核评比表彰办法

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创”是关键,“联”是保证。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以考核评比表彰为动力,切实加强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县“三级联创”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4月10日至4月15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县“三级联创”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规划和方案,同时“*”学教督导及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要协助各乡(场)党委履行创建职责。

第二阶段:(4月16日至5月1日)学习动员、提高认识。

召开全县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动员大会。举办县派工作队员培训班,重点学习中央、自治区两个1号文件、地委扩大会议及县委九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级组织工作规范》、新党办[20*]3号文件、塔地党办[20*]2号和裕党办[20*]9号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提高对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5月2日至10月19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各乡场党委要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创建“五好”党委规划和实施方案,召开创建活动动员大会,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工作组进行培训,县派工作队在乡场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队)成立创建“五好”党支部领导小组,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有关文件,制定村支部创“五好”计划和实施方案。二是乡、村两级党组织对照《“五好”乡场党委、村党组织考核表》认真调查研究,找准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落实。三是各乡场依据《“五好”乡场党委、村党组织评分标准》对本乡(场)党委、村(队)党支部创“五好”进行自查自验,总结创建工作,条件成熟的向县委基层办提交申验报告和创建总结。

第四阶段:(10月20日至11月9日)考核评比验收。

一是“五个好”村党组织由所在乡(镇)、场党委推荐,县委考核审批。“五个好”乡(镇)、场党委由县委推荐,地委考核审批。“五个好”学校党组织由乡(镇)、场党委征求县教育局党委意见后推荐,县委考核审批。基层满意的部门(含条管部门),由乡(镇)、场评议,征求所在社区党组织和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县委考核审批。群众满意的站所由乡(镇)、场党委组织群众评议,征求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后推荐,县委审批。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由地委推荐,自治区考核审批。评选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乡(镇)、场党委、基层满意部门要达到一定规模。评选“五个好”乡(镇)、场党委、基层满意部门,“五个好”村、学校党组织和群众满意的站所也应达到一定的比例;二是考核评比时,要充分考虑各单位原有的工作基础,经济增长幅度和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名均靠后,以及发生民族分裂事件、重大非法宗教活动事件、大规模、恶性涉农案件和弄虚作假的单位,以及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乡、村,不能评为先进。对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工作的考核,要把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作为重要标准。对于考核结果予以通报,肯定成绩,指出问题,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三是县委“三级联创”活动考核小组,依据《“五好”乡场党委、村党组织评分标准》,采取听(听创建工作汇报)、看(看党委、党支部工作业绩)、查(查记录、档案材料、抽查村党支部开展“五好”创建工作情况)、访(走访党员、干部群众,听取他们对党委、党支部工作的反映)、评(根据考核标准评议打分)等方法,对全县各乡(场)创建活动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工作要坚持看实效、重发展的原则,突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目的,重点了解创建单位是否能够把创建工作融合渗透到各项工作中,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分好、中、差三个等次,85分以上为好,84-65分为中,65分以下为差。四是确定为“好”的村队党支部,对包点单位和县、乡工作队给予通报表彰,并作为乡(场)党委书记和工作队长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于中间状态和确定为“差”的村(队)党支部,包点单位和工作队要帮助村(队)党支部查找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制定相应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因主观原因造成重大问题或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要追查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在整顿合格之前,工作队不得撤离。

第五阶段:(11月10日至11月30日)总结表彰命名。

考核验收工作结束后,县委基层办综合全县“三级联创”活动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对照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标准,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写出书面材料报县“三级联创”活动领导小组。县委召开总结表彰、命名大会,对在“三级联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符合条件的“五好”村党支部、学校党支部、乡镇满意站所、群众满意部门进行表彰命名,对于符合条件的“五好”乡(镇)、场党委上报地委进行验收。

县评选表彰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间隔期为两年,各级党组织要对评定出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表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评定出的基层党组织不搞“终身制”,要重新参加新一轮评选。要把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情况,作为考核乡镇、村队和各部门、站所主要领导,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以及对其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的各类后备干部队伍,要着重从“三级联创”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班子成员中选拔。

五、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地委扩大会议和县委九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制定措施,量化目标,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乡场党委书记履行直接责任人、村队(部门、学校、社区、站所)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带头人职责的责任体系和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的工作责任制,把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责任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和使用主要依据。

2、把创建工作与弘扬“裕民精神”有机结合。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争创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提供精神动力。

3、扎实开展好新一轮创建活动,确保取得实效。各党委要创造性地将以往“六好”党委创建与“五好”党委创建有机结合,对于在上一轮创建中成效明显的做法,要不断总结经验,巩固和推广。重点解决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经济工作能力和基层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11篇

一、基本情况

1、队伍建设

14个行政村的党(总)支部成员尤其是党(总)支部书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长期农村工作的实践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不少本身就是“能人”,众望所归成了富民强村的带头人。14名党(总)支部书记,平均年龄近47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1名,占78%。党支部成员中女性16人,占20%。根据实际情况,党(总)支部书记兼任经济合作社社长,村委会主任是党(总)支部副书记,会计和妇代会主任也是党支部成员。

总体来说,这是一支有着较强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队伍,有着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本领和责任心、事业心。尤其是党(总)支书记,是经过两推两选民主选出来的,受到广大党员和村民拥戴的。青龙村党总支书记邹春荣同志就是这样一名具有经济头脑又热心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领头羊,带领支部一班人勤奋工作,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村民和党员的信任、支持。

2、活动及制度建设

14个行政村党(总)支部一方面能按照镇党委的布置开展“”活动,同时结合村实际,开展带“农”字的活动:村办企业提高效率座谈会、招商引资会、看望慰问农村有困难的老党员;建设社区中心,让村民有个休闲的好去处;建设医疗服务站,小病不离村。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

健全了党内民主制度,用党内民主推动和保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镇农村党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党内民主制度比较健全,党员议事会、党支部大会在党内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14个行政村党(总)支部都实行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事关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做到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从而大大增强了党支部自身的凝聚力。

3、对农村党建的认识程度

我们的调查显示,党(总)支部成员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建设是提高农村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是带领广大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有力的保证。广大党员和村民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的纯洁和健康发展,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对党(总)支部成员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广大党员广大村民以及农村的发展进步的负责。

二、经验和做法

在调查中,被调查和访谈对象对我们的农村党建工作总体上特满意的态度。这是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镇党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取得的大家对农村党建的良好“口碑”。

我镇14个行政村党(总)支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绝大部分都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创造着多方面的新鲜经验。这些经验说明了我镇农村党组织发展的基本走向,也表明了绝大多数的农村党组织能够与时俱进,自觉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一)我们始终把选什么人放在农村党建的首位

农村党(总)支部领导成员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廉洁和公正是农村党组织健康发展,始终保持较强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条件。经验告诉我们,党(总)支部领导成员不仅是要选“能力”,更要选“有德之人”。有德才能有为,有能未必有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我们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尤其是本村党员、村民的意见,把好“口碑”关,决不带病选拔。在2006年的换届选举中,我们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书记人选和党(总)支部领导成员。我们坚持“一长两宽三高”标准,实现“四个转变”。一长两宽三高即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特长,发展经济思路宽,为人办事心胸宽,文化程度高。工作着眼点高,群众威信高;实现“四个转变”即在选人标准上由“老实听话、工作稳当”转变到“能力高、本领强、能带领村民致富。”

(二)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是农村党建的根本保障

农村基层组织根植于农民群众之中,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切实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我镇党委研究决定,结合我镇实际,提出了村级干部定岗定员及有关待遇的实施意见。

1、村干部职数规定

人口1000人左右的村干部一般不超过5名,人口2000人左右的村干部6名,人口3000人左右的村干部7名,在这基础上人口每增500人,根据工作需要可增设村干部1名,但最多不得超过规定的比例。

2、退休年龄

从2007年3月1日起,各村必须严格执行到龄即退的规定,即条线干部退休年龄为男55周岁,女50周岁;村统筹干部男58周岁,女53周岁;因并村原因不再担任村统筹干部的、年龄男满55周岁(女53周岁)时在职的未纳入统筹的副书记退休年龄参照村统筹干部执行;如因工作需要,村党(总)支记任职可延长至60周岁。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统筹干部的退位补贴

(1)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任职时间累计10年以上(含10年),且年龄男满58岁(女53岁)时在职的村党(总)支书记退位后,年报酬可享受村党(总)支部书记平均报酬男至60周岁(女55周岁)。

(2)担任村主任(副书记列为统筹干部的,以党委的批文为准)任职时间累计15年以上(含15年),且年龄男满58岁(女53岁)时在职的村主任退位后,年报酬可享受村主任平均报酬男至60周岁(女55周岁)。

(3)担任村会计任职期间累计20年,且年龄男58岁(女53岁)时在职的会计退位后,年报酬可享受村会计平均报酬男至60周岁(女55周岁)。因并村或换届原因不再担任统筹干部的,且退位时任职年限满25年的,同时年龄男满58岁(女53岁)时仍担任村两委成员的,年报酬可享受退位时同类职务干部的平均报酬男至60周岁(女55周岁)

(4)担任过多种统筹干部职务的干部,如果退位时的职务,均不符合上述四种对象时,可以按下一职务的待遇享受,但任职时间累计必须符合下一职务的规定。

同时还对医保补贴,社保补交等做了规定。对于在换届选举中落选的两委成员,根据落选原因,村书记,村主任由镇里作相应安排,其他人员由村里作相应安排,待遇按照,新职新岗确定。

(三)加强学习、教育和管理是保持农村党建活力的保证

通过文件和通知的形式,规定农村党组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通过查阅台帐和调查座谈等方法,检查学习的具体情况,听取学习的心得体会。

利用二级干部会议和其他相关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解读上级文件精神,辅导上级讲话精神,始终把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放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位置。

镇党委主要领导亲自上党课,在今年“七一”前夕的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党委胡书记的党课深入浅出,摆事实,讲道理,朴实、生动,赢得了广大党员的欢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镇党委组织部门利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评选表彰优秀党员等契机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学习。充分发挥党校作用,同时把党校建成党员服务中心,名称在变,其实是理念在转变。

三、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农村党组织所承担的繁杂棘手的工作任务与其所拥有的调控能力和手段不相匹配,使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疲于应付,凝聚力、号召力相应减弱。同时,少数干部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服务村民的意识不强,处理问题方式方法简单甚至粗暴,有时还激化矛盾,干群关系受到影响。

(二)党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女性党员和35周岁以下的高学历年轻党员比例偏低,使得整个党组织队伍缺乏生机活力,开拓进取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培养干部方面还存在着任人唯亲、任人唯“钱”的倾向,影响了党的队伍的健康发展。

(三)少数农村党组织的干部疏于学习、进一步提高修养,思想、观念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缺乏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村民中的威信不高。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的思考是:

(一)积极探索和改进农村党员干部的选拔和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良性运行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础,而基层干部的选拔和管理则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

首先,应进一步更新用人观念,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让农村党员和群众广泛参与村干部的选拔,进一步试行公开竞选、外聘等办法,;同时,应大力推广完善“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村干部。在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要进一步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把好“口碑”关,这样就把党的基层干部置于群众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同时,还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其次,应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有极少数基层支部由于管理不规范和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战斗堡垒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建议制订下发《农村党支部工作条例》,就农村党支部的地位、职责、任务、选拨和淘汰、表彰和奖励、监督和约束、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等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使党支部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避免随意性,从而形成一个进出有序、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

其三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开放”的理念,从机制上确保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所谓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就是农村党员必须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群众利益的代表,不符合这个要求,也就失去了作为党员的条件;所谓“开放”的理念,就是把农村党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始终保持系统内上的良性循环和新陈代谢,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要“循环”进来,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要“代谢”出去,从而始终保持党组织的代表性和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组织和党员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

(二)正确处理农村党建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省、市及县十六次党代会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为主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整合各类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帮扶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及贫困村建设的工作新格局。

二、活动目标

开展县级部门党组织与新农村及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活动,是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形势要求,发挥城市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不断拓宽党建工作领域,形成城市党建工作和农村党建工作协调并进、共同发展的大党建工作格局,促进城乡党建、社会、经济和谐协调发展。结对帮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目标,切实增强帮扶村的脱贫致富能力,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新农村建设上台阶。

三、结对帮扶任务

结对帮扶活动,主要采取组织牵线、结对帮扶的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动员和组织100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和驻米单位党支部结对帮扶100个农村党支部(50个新农村示范村,50个贫困村)、100个先进农村党支部帮扶100个相对弱的农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原则上按照涉农部门帮扶项目村、专业村和新农村示范村,包乡镇部门帮扶所包乡镇示范村、贫困村,本乡镇按照就近的原则强村扶弱村。“双百”帮扶活动时间为三年。

结对帮扶的主要任务:

对贫困村的帮扶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注重从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准配强村两委班子负责人,为推动村上发展注入活力。二是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即抓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工作。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做好发展农村知识青年、科技能人和致富能手入党工作。四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加大对后进村的整建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班子不齐、战斗力不强及其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进而达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经济发展思路清晰、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得到解决。扎实开展“三个一”竞赛活动,即每一个帮扶单位每年要为帮扶村组织实施一个重点项目建设、帮扶村党支部至少培养发展1名党员、为村民办一批实事好事,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对新农村示范村和贫困村还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帮助结对村选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给予适当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扶持,积极帮助所包村发展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和帮助结对村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实现“一村一品”。

(2)帮助结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提供物质基础。

(3)开展与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困难农户脱贫致富的目标。

(4)为结对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通过对农民的培训,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

结对帮扶的主要措施:

(1)拟定帮扶计划。县级部门党组织与结对村结对后,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村的自然状况、经济状况和发展现状,在双方充分讨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结对帮扶计划,明确具体的帮扶内容,力争通过结对帮扶活动,使结对村实现脱贫目标,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要求参与结对帮扶的县级部门党组织要在2008年4月底前将帮扶计划报乡镇党委和县委基层办备案。

(2)扶持发展项目。参与结对帮扶的县级部门党组织要积极为结对村的发展提供信息、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帮助结对村选准发展路子,确定扶持项目。对已确定的扶持项目,要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或技术支持,确保扶持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3)结对帮扶贫困户。参与结对帮扶的县级部门党组织要动员和组织所属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与贫困农户的结对扶持活动,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同时,通过向贫困户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项目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尽快脱贫致富。

(4)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县级部门党组织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要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重点帮助和协调解决交通、用水、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具体问题。支持所包村搞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使用。

(5)开展一系列培训。结对的党组织要协助结对村定期开展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协助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