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学习观论文

大学生学习观论文

时间:2022-09-21 14:02:57

大学生学习观论文

第1篇

(一)高校母语教学大纲形同虚设

第二语言———英语作为我国应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目标,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有着明确要求,尤其是近些年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考核对于英语四、六级要求不断提高,使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不断精益求精。然而,与第二语言应用发展形势迥然不同的“中国文化课”,则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中华文化课作为我国母语文化在高校建立的一门必修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母语教学思想、文化结构设置都与实际传播发展严重脱节。作为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母语文化,其教学大纲形同虚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我国语言文化特色。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对于大学生发展是尤为重要,但部分大学生却忽视了第二语言学习是基于母语进行词汇、语法、结构的理解,单纯学习第二语言,忽视母语“文化共享”的特性,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

(二)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对语言的不同文化、历史背景、政治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就目前而言,人们总是产生语言学习的定式思维,认为语言学习单纯通过阅读、写作、口语等已足够,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功能,使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当人们学习目的语的时候,脑海中的思维模式会受母语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母语与目的语出现共同点时,则会通过母语加深对目的语语法、结构的认知;当二者出现差异性时,则会提高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对于一些要点进行重点研究。忽视母语正迁移作用,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是“高分低能”,忽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对外来文化认知不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语言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认知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文化、知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文化体系、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的掌握则取决于自身学习观、主观能动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观构建知识。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原本知识经验的改革重组,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强调知识信息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通过自身不断探索、延伸、筛选,对于自身学习才有真实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体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知识不具备绝对真实性,随着外部环境、结构变革升华,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侧面翻译母语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周围人的认知程度,其教学、传播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语言自身是一种知识形态,在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将语言建构起来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构建、重组,有新的语言词汇、语法构建融入,所以某一阶段知识体系固然被推崇,但却不是最终答案。(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的基本目的,在于学生和老师之间“合作式教学”。教学本身不能忽视学生已经构建的知识体系,简单强硬地采取“填鸭式”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和重新构建原有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自主观察知识的异同点,进而合理引导,提供一定资料信息予以支持。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观对于母语文化体系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使整个结构清晰化,对于母语衍生、教学、发展有一完整体系,同时在母语文化发展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知。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母语文化教学和发展的启示

针对当前母语文化严重缺失、崇洋之风积习难改、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的现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开始,构建母语知识体系,激励学生提高对母语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全面促使母语文化不断发展。

(一)自主语言知识建构,提高母语学习能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中心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的中心对象是老师,学生被动获取知识,减少了亲自思考、体验的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将学生列为中心对象,学生主动对外在文化、知识进行探索,并对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语言结构进行构建。这个过程是主动构建的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体验、提问、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经验,使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则会大大提高对母语认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母语学习效率。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展开区对学生母

语文化构建的帮助语言学习重在于交流、互动,因此对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严格要求。母语文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储备、知识体系建立有一个极限,即自己最大实力水平,凭借“合作式学习”模式使自己突破现阶段水平,达到新的知识体系,二者之间的过渡区间被称为“最近发展区”。不同学生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不同,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加强同学与同学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后者快速过渡到下一高层次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对母语文化掌握、语言建构起到积极作用。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教师在整个母语文化教学活动中起到的是促进、提示、帮助建构的作用,而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师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环节等详细安排,根据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实时提出不同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并根据老师提供的不同教学资料展开深入分析,对母语文化进行构建,成为知识体系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

(四)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性教学促进学习者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母语文化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体现为“情境主义”。母语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外在因素的影响,故在合理运用语言时,应充分遵循语言文化的情境性,进而科学、合理、客观地对事物进行展现。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动画等虚拟场景,使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过程中更接近于真实情景,充分调动已构建的知识体系,并合理运用视觉、听觉两大功能,从最直观的角度出发,充分激发学生母语文化学习兴趣,提高对母语文化的实践应用热情。

(五)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协同发展

第2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理论之高远,眼光之宽阔,正是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锻炼成熟的体现,其理论体系关系到民族振兴,人民安康。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切得感受到了科学发展观带给我们个人的思想指导和成长领悟: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下面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青年责任和使命

科学发展观是伟大的理论,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但绝不是空乏的口号,是实实在在的,是跟我们每个人切身相关的。科学发展观教会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我们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百年前,国人梁启超写下激情飞扬的《少年中国说》,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慷慨激昂,振奋人心,言辞中表达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而今天的我们这一代青年,如何使自己“智”,如何使自己“富”, 如何使自己“强”,如何使自己“独立”, 如何使自己“自由”,如何使自己“进步”,进而使祖国“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我认为,在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意义重大。只有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要义,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全面成长成才。学习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执政者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我们大学生党员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个青年的必修课。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认真负责,积极向上,团结合作,敢于超越自我,才能继承和发展党的事业。

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要把我们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到我们个人发展上,就要求我们每个青年大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

从知识结构上来讲,我们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但知识的广博更不可忽视,特别是人文知识不可忽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所学专业,而忽略其他相关知识的接触。我是一名历史系的学生,对此深有感触。在史学学习上,我偏爱中国古代史,可要学好古代史,就要接触中国传统的典籍,而其中很多都是文学作品,比如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要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状况,没有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学习,是无法更深入地做历史研究的。而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必要的大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我们自身修养的提升至关重要。而要真正做到知识结构合理,博专相兼,就要求我们个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

在学习途径上,我们更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死学死背,也不应以应试为目的去安排学习,更不应该把课堂学习当作大学个人发展的全部。我很喜爱我们的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这是曾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院长的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黎锦熙先生1947年为《国立西北师院毕业同学录》的题词:“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知术欲圆,是指在求知识、做学问这类智能活动方面,思想要解放,思路要灵活,方法要多样,活泼生动、触类旁通,如长河落日一般,玲珑剔透、丰满圆润。行旨须直,是指行为举止和生活旨趣要端庄、正直、正派,在为人处事上,要直道而行,如大漠孤烟一般,直立于天地之间,别无旁骛,特立独行,透现出令人起敬的浩然正气。知术欲圆,行旨须直,体现着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追求,也被发展为我们学校的校训,是我们每个师大学子都应该坚持的学习方法和做人原则。我认为,坚持“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学术和做人原则,是对我们先辈的尊敬和崇仰,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专业知识的学习很要扩展到平时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素质拓展项目的平台,锻炼自己,把专业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奉献奋斗精神、明辨是非的水平。

从人格培养上来讲,社会的进步对我们青年的要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精专的专业知识,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健康矫捷的身体素质,更要有健全完美的人格。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完善的。特别是我们大四同学面临的就业压力,更要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就业。准确定位自己,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就业,响应国家号召,而不是怨天尤人,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相关专题:科学发展观总结学习科学发展观总结学习科学发展观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要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伟大的理论,但我们不能空谈它,而是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作为大学生党员,在同学中间更应该身体力行,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根据我们学院的实际和党委的安排,我觉得我首先就是应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同时,认真落实学院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即党员联系班级、党员联系宿舍、党员联系群众,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理念宣传到,实践到。

第3篇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对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及创建提升素质教育氛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讨论校园文化应当关注其功能及其作用的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等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中,在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应当让校园文化发挥促进学习的功能,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属性应是学习功能。因此,设计、营造校园文化必须将重心放置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

学术界、各级各类学校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进行过比较深刻的学理分析。如结合建设和谐社会议题,人们对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发表了诸多有意义的见解。讨论比较集中的领域是,如何通过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优化环境等等。讨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认为,只要大学在发展,校园文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且大学文化具有“传授人文知识的性质”[1],故此决定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必须凸显“教与学”的核心内涵。如何使这种内涵外化为现实,校园文化的功能属性是应当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当说,关于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实施方略以及相关功能等方面的探讨是比较充分的,但仔细浏览各项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关于校园文化学习功能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无论人们对大学及其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认识,大学最终必须是也一定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终极目的之一是促进大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校园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学习型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

讨论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可以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人们常说,21世纪人类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是21世纪的青年人最应掌握的本领。关于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及其意义,已经有过较多的探讨,不需要多费笔墨。而关涉实际问题,则有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比如,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特点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许多人认为不断地追加各种投入、增加活动场所、活动设备,搞各种文体活动就可以,而这些活动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往往缺乏教育内涵,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娱乐化的倾向,不能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2]还有人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素质教育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类似说法从表面上看并无不周全之处,但如果深入追问,则不难发现,无论多么丰富的课余活动,也仅仅是课余活动,终究代替不了课堂学习和专业学习,更不可以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此外,由于某些校园文化活动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精神文化内涵,丧失对大学生学习上的帮助与启迪作用。一旦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弱化,校园文化的存在价值便大受贬损。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的需求,也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但必须正视的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专业学习和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保障专业学习,而有成效的专业学习、专业训练,也一定受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注重精神文化作用的大学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1]。文化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丰富文化生活向来为各级各类学校一贯重视。但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终极目的是为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创造条件;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能表明学习的丰富多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注入强化学习、专业等方面的内容,而各种名目的“节日”往往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节日”中,应突出学习型内容,至少应让参与者认识到,学习远比各种“节日”重要。比如,在各种“节日”加大学习和专业内容的比重,增加类似论文竞赛、科技发明竞赛等内容,为校园文化人为地注入学习内容等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生课堂内外浓厚的学习氛围。然而,这些举措、建议无论怎样设计、实施,均属于外在条件,实践中制约大学生学习动力、学习自觉的因素主要还存在于大学生自身。或者说,解决实践中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必须正视大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观问题。

大学生厌学已是整个社会不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可以认为,大学生厌学是当今社会一大难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关于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众说纷纭,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大学生厌学原因非常复杂,很难找到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缘由。比如,有人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人认为就业压力增大使然,有人认为学校风气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个体差异等等,不一而足。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学生厌学,在追根溯源的同时,还应寻找医治此顽症的“良方”。当然,如同剖析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样,“医治”此顽症,各家开出的“药方”也不尽相同。结合我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我们主张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学习属性,至少不应淡化学习这一高等院校学生永恒的主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减少厌学倾向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途径。当然,百分之百寄希望校园文化解决厌学问题是不客观的,但校园文化毕竟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广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的,比之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多大学生的认同感,相对容易激励学习积极性。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3]讨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时,有学者指出要“更新观念”[3]。“更新观念”也属于常议常新的话题,而且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各种观念的更新。我们认为,为使校园体现学习属性,发挥促进大学生学习之功能,也需要更新观念,即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者、策划者、设计者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更新单纯的“活动”观念,并更新校园文化内容,从各方面表现出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支持,营造一种端正学习态度的外在环境。

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实践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育人功能。但对育人功能的解说,却主要集中在德育层面。既然涉及育人功能,就不能仅仅强调德育,而只能是通过德育育人促进智育进步。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学习属性通过育人功能得以充分显示,除了我们前面叙述的针对厌学,有意识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外,学校的学风建设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学风往往是一所高校学习风气、治学精神的缩影,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特殊因素,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优良的学风与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密不可分;反之,学风不良意味学习风气欠佳,自然不可能形成浓厚的奋发向上的学习空气。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涵于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改变学风,对扭转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是有帮助的。

二、对校园文化功能的探讨

研究者关于校园文化功能的探讨比较多,有学者专门探讨“陶冶”和“导向”功能[4]。此外,也有人专门探讨校园文化的凝聚、规范、激励、教育等方面的功能。针对目前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校园文化的“陶冶”、“导向”功能至关重要。结合本文所研讨的主题,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情操的陶冶目的之一是使大学生能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准确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勤奋学习。所谓“导向”指的是校园文化必须具有“引导性”功能[5]。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校园文化在引导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大力倡导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向上的学风,从各方面体现校园文化对学习风气的营造。因此,强调学习、突出学习应成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无论是“导向”,抑或是“引导性”,一定包括学习方面的正确导向和引导。校园文化的引导或导向,既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具体的,这也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管理者必须顾及的,即在宏观上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微观上则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实际,使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各种活动与大学生具体的专业学习结合在一起。

校园文化的设计、建构,在突出和谐校园、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应把学习属性放在显要位置。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强调为大学生学习营造一种自觉学习的氛围。关于校园文化的营造,许多学者热衷于讨论“硬件建设”,认为校园的景致、景点、楼宇、标语等各种人文景观,都应处处表现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美等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确存在着“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就功能而言,我们还应把重心放置在“软件”建设层面。因为改变、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条件、环境相对比较容易,而从根本强化“软件”建设,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有时甚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课堂教学的“有形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及其营造的教育氛围更像人们所说的“无形课堂”。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专业培养,“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同等重要。就功能而言,有学者关于校园文化具有启迪智慧之功能的认识,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观点。在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无形课堂”上,校园文化主体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理念,智慧自然得到启迪,自然会促进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我们赞同发挥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论点,因为“校园文化始终是作为教育的客体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6]这里所说的“显性和隐性教育”是内涵丰富的教育,涵盖着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教育。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在于,使教育回归教育。”[7]所以,校园文化的设计者、组织者关注智慧启迪的同时,突出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真正凸显校园文化的学习型属性,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服务于大学生学习的文化活动。

学习型校园文化及其构建前提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主持者、领导者,在设计校园文化各种活动时,不要忘记学习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绝对重要性,尤其应强调“本领”、专业水平、专业素质永远是安身立命之本。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具有教育价值——体现在德育方面。其实,确切地说,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并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教育得以体现。

三、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群众参与性,也具有层次性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群众参与性,也具有层次性。学生本位是校园文化的本真含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以大学生为中心,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心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许多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强调校园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如果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以人为本具体化,则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学生本位的观念和意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层次性特征,而且一定是“具有精英意义的社会文化”[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确是一种特殊的、体现精英文化的文化。高等院校本身即是人才和科技精英、文化精英的聚积地,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代表着科技进步、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最新水平,因而对广大学生既有某种激励作用,也有塑造和引导作用。所以,在这种先进水平比较高的文化活动中,倡导学习、营造学习风气等,必然是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实践已经证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学习,而且还能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努力学习,鼓舞他们养成不断进取的良好学风。”[8]

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是注重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表现,即我们的今天的校园文化既体现出时代特征,也应反映高等院校的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品位。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接受、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重的,但大学生所接触的各类知识,未必蕴含着人们所期待的精神内涵。正如有学者尖锐指出的那样:“当代的大学,几乎在校园每一个角落都能嗅到因受流行文化所传染的、低级且腐烂的审美观的介入。这种流变与原本传统的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形成了对立的场面。”[1]由此可知,强化我们所说的校园文化的学习型属性,还应建立在削弱其他各种消极文化因素的影响基础之上。众所周知,高品位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对各种消极文化的积极抵制,尤其应突出“强化主流文化意识”[2],让主流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旨。

伴随着高等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的变化,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必须正视新型的“学习文化”发展与走向。人们探讨新型的“学习文化”时,大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但我们认为,“学习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学习者的价值取向,因而“学习文化”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校园文化的学习型属性。21世纪,重新研究“学习文化”不仅对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会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在学术界集中讨论校园文化体系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时,“学习文化”因其与大学生的密切关系,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培养人的重要功能,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怎样培养人?通过什么渠道体现对人的培养?大概很难统一认识。校园文化永远不能取代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可能构成学习的全部内容,但通过上述讨论可知,校园文化对学习的制约、影响、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应侧重学习型属性研究,使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勤奋学习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吴丽娟.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沧桑,2008,(4):186-187.

[2]陈洪林,辛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149-151.

[3]王云霞,刘雨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3-15.

[4]朱俊伟.浅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J].商业文化,2008,(8):172-173.

[5]厉爱民.营造人文取向的校园文化[J].教学与管理,(8):8-10.

[6]王小拉.繁荣高校校园文化与建设和谐校园[J].中国青年研究,2008,(2):91-93.

第4篇

党的理论需要我们学习,需要我们实践。理论的学习需要有心者,理论的实践需要有志者,理论的创新更需要有智者。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在此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理,我深深地感到了收获之深远,责任之重大。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理论之高远,眼光之宽阔,正是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锻炼成熟的体现,其理论体系关系到民族振兴,人民安康。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切得感受到了科学发展观带给我们个人的思想指导和成长领悟: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下面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青年责任和使命

科学发展观是伟大的理论,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但绝不是空乏的口号,是实实在在的,是跟我们每个人切身相关的。科学发展观教会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我们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百年前,国人梁启超写下激情飞扬的《少年中国说》,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慷慨激昂,振奋人心,言辞中表达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而今天的我们这一代青年,如何使自己“智”,如何使自己“富”,如何使自己“强”,如何使自己“独立”,如何使自己“自由”,如何使自己“进步”,进而使祖国“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我认为,在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意义重大。只有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要义,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全面成长成才。学习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执政者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我们大学生党员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个青年的必修课。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认真负责,积极向上,团结合作,敢于超越自我,才能继承和发展党的事业。

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把我们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到我们个人发展上,就要求我们每个青年大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

从知识结构上来讲,我们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但知识的广博更不可忽视,特别是人文知识不可忽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所学专业,而忽略其他相关知识的接触。我是一名历史系的学生,对此深有感触。在史学学习上,我偏爱中国古代史,可要学好古代史,就要接触中国传统的典籍,而其中很多都是文学作品,比如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要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状况,没有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学习,是无法更深入地做历史研究的。而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必要的大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我们自身修养的提升至关重要。而要真正做到知识结构合理,博专相兼,就要求我们个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

在学习途径上,我们更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死学死背,也不应以应试为目的去安排学习,更不应该把课堂学习当作大学个人发展的全部。我很喜爱我们的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这是曾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院长的中国当代着名语言学家、文学家黎锦熙先生1947年为《国立西北师院毕业同学录》的题词:“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知术欲圆,是指在求知识、做学问这类智能活动方面,思想要解放,思路要灵活,方法要多样,活泼生动、触类旁通,如长河落日一般,玲珑剔透、丰满圆润。行旨须直,是指行为举止和生活旨趣要端庄、正直、正派,在为人处事上,要直道而行,如大漠孤烟一般,直立于天地之间,别无旁骛,特立独行,透现出令人起敬的浩然正气。知术欲圆,行旨须直,体现着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追求,也被发展为我们学校的校训,是我们每个师大学子都应该坚持的学习方法和做人原则。我认为,坚持“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学术和做人原则,是对我们先辈的尊敬和崇仰,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专业知识的学习很要扩展到平时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素质拓展项目的平台,锻炼自己,把专业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奉献奋斗精神、明辨是非的水平。

从人格培养上来讲,社会的进步对我们青年的要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精专的专业知识,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健康矫捷的身体素质,更要有健全完美的人格。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完善的。特别是我们大四同学面临的就业压力,更要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就业。准确定位自己,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就业,响应国家号召,而不是怨天尤人,甚至做出过激行为。

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要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5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39-02

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建立在三个因素基础上:一是来自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二是来自对他民族文化的学习,三是对文化的创新。高等学校肩负了传播以上三种文化责任: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教育学生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高校思政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责任的执行者,对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起重要作用。

思政课肩负着培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树立良好道德观、法律观、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程、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任务,同时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也贯穿其中,这一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也需要构建起思政课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体系。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在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于大学生在‘下学而上达’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规律、地位和作用有自知之明,并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理性选择和自觉践行的文化信念”[1]。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信仰。因此,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体现在对大学生文化研习能力的培养、文化内化过程的训练、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一、基于思政课的文化研习能力培养

文化研习能力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鉴别、继承的能力。它的基础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鉴别,这种能力的培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价值观的确立,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

对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上文化没有断裂的中华文化,它的传承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没有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就谈不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2004年,“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中国新闻周刊》曾以“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为题,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认为势力仍然很强大的仅占20%,而认为正在消逝的占24%;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觉得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仅占23%,觉得很难说、不乐观和很悲观的分别占44%、4.29%和4%[2]。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把文化传承纳入教学过程,在思政课所包括的四门主干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可以在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等章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学习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世界其他民族的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思想,使学生学会鉴别。

(二)价值观的确立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3]大学生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与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都建立在已经具有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都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也是思政课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不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还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都不可或缺批判精神。传统文化中也有不符合时展的内容,世界的文化也有不适应中国需要的内容,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与鉴别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必需的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这种批判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不会人云亦云,对待各种文化都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具有批判性思维就不会迷失方向。

二、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内化过程训练

心理学认为,所谓内化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维果茨基认为,内化过程有两种知识相互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知识,也是个体经验向高级水平发展,形成语言概括,明确意义理解,更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形成个体的行为。列昂节夫认为,在内化过程中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人的生活是由彼此交织着的活动构成的,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系统。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感性实践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形成关于世界的知识;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活动和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在活动时获得知识理解,这些理解又影响人的活动,活动进而又改变人的理解,如此循环[4]。

由上述心理学理论可知,文化的内化是文化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大学生在文化内化过程中首先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了自上而下的知识,通过活动使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理解,并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

高校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内化训练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相应的活动,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活动的积极参与,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原有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基本是以说教为主,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思政课应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模式,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为社会活动的载体,能够使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能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5],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高校的文化氛围营造,更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与风气,使大学生的文化内化的训练不至因为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受到负面影响。在思政课的四门主干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形成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

三、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

所谓 “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创新,就是对某个或某些局部有着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加以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和说明,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缜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6]。

一个民族的复兴说到底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创新能力。中国具有世界历史上悠久的灿烂文化,但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的文化也终将是一个故纸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多元态势下的必然选择,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社会实践。因此,思政课对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二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文化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必须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文化主体意识,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才能发挥大学生的文化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活动。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首先要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灌输者。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问题答案。最后要提升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化的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于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大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书本,因此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非常必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了解社会,而且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四门主干思政课都有社会实践的教学学时,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大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通过构建,使思政课不仅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陈水勇.论大学生如何实现文化自觉[J].湖北设计科

学,2012,(2).

[2]崔雨,刘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育途径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

[3]孙秀玲,杨海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圣才学习网.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2011-11-15.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403.

[6]http:///link?url=X3DCgxep9BmJXb-

第6篇

在建构主义的表述上,有的加上“理论”两字,冠以尊称,有的直接表述为“建构主义”,看上去更是一种思想的潮流,这不仅仅是一个表述的问题,而且是认识上的混乱。从侧面我们也能够得知建构主义本体的含混或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缺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拉文(R.slavin,1994.同:斯拉维因)在其著作中的表述:“当前教育心理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人们对它的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1]。

建构主义并非一时兴起,建构主义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种历史渊源首先源于心理学上的理论。建构主义是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行为主义的深刻反思,是对认知主义的超越。首先,行为主义强调的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合,这种观点体现出的是一种机械论,显现出客观主义的认识论。认知主义正是在完善了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惜的是认知主义在某种程度走向了另外的极端,体现出了主观主义。其次,建构主义最早的历史原型可以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强调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同化”和“顺应”的两种形式,并不断的求得平衡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最后,建构主义受到了众多理论的影响。其中,即有心理学上的继承又有哲学上的影响。如:心理学上,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哲学上,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另外,还受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的影响。总之,“建构”作为理论的基本概念或者称其为理论的思维原核,已经无处不在。建构主义的广泛存在,促使了建构主义不同的主张和类别的分化,但主要包括:“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2]。

借助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菲利普教授的“二阶分类”[3],上述几类建构主义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心理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教育学建构主义,笔者重在讨论教育学视野下的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二建构主义的观点

众所周知,在狭义的教育观下无非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间的交往,本文正是基于狭义的教育来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以下简称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纯客观存在的,知识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必然受到环境和主观的影响。其次,知识的永恒性被打破,知识的获得是受人们主观意识制约,知识是价值负载的,知识是在与环境的交融中建构起来的,人们对于知识具有发言权。最后,建构主义对于知识的观点延伸到教育中来就构成了对于教学的本质认识,也深刻的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化了人们对于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认识。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立在建构主义知识观点的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重点强调主动建构、互动建构、情景建构,从而进行意义的建构。首先,建构主义理论重视“人”的存在,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主体自主的能动的建构意义。个人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去编码信息、积极表征的过程。显然,建构主义是继承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写什么,学生记什么;”正是对以往学习观念的讽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学习的,而是主观的、能动的建构意义。其次,除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外,还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习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学习,而是在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沟通中学习的,旨趣是一种“对话”的学习。最后,建构主义反对把知识在抽象中让学生去学习知识。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是可以被感知。

3建构主义教学观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的方法要依据学生学习的方法,可见在我国教育史上其实早就存在着建构主义的色彩,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并不是凭空想像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先前知识背景来理解文本的意义的。其次,积极的开展多重的对话。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与自己、学生与知识之间存在着多重的对话,知识也正是在多重的对话中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开展对话的权利和环境。最后,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生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习环境的营造。教师应该积极的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生成。

三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契合

2001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4],其中对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2003年,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5]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两个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能够看到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彰显。“美国宾夕法尼亚洲《阅读评价手册》中将阅读描述为是一种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活动”[6]。

显然易见,国内外都把阅读理解为是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与多方面开展的“对话”,建构主义成为了阅读的一种理念、一种方式。建构主义和语文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高度的契合。首先,建构主义改变了传统单线的阅读教学。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直接替代学生的阅读,即使有学生的阅读,也是种阅读形式的存在。学生是对文本进行了阅读,但是怎么展开阅读往往是含混不清。其次,建构主义注重了阅读中学生的意识。建构主义重视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或者发展到鉴赏性阅读。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成为既定答案下的阅读,阅读教学存在着一种预设的解读标准,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不是意义的阅读,阅读文本变成了对权威意识的寻求,或演变成对于考试的模拟,功利化倾向蔚然成风。最后,建构主义重视学生展开多方面的对话。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和文本的单线对话,建构主义变单线对话成为多重对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展开了心灵的沟通,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基本上可归纳如下:第一,文本解读的权威化和单一化;第二,语文阅读教育中,阅读内容的虚空化和阅读方式的功利化;第三,语文阅读情景的非真实化。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极其有利于转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弊端,建构主义恰为改变这种弊端起到了理论上的指导,尽管这是在观点上的契合,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这一点来说具有突破性的引领,甚至对于整个教育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和建构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谋求了契合。应该用建构主义革新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教学观念,更准确的说是我们的教育观念。从观念的引领下走上实践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慢、差的局面。我国正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借此背景下开创语文阅读教育的新局面,已经成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共同期待。

四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背离

西方的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育的“契合”,是不是完全的适宜?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审视建构主义,而非一味的崇拜。传统的语文阅读教育中主要是重视浏览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对鉴赏性阅读、借鉴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往往是忽视甚至是漠视。理解性阅读中往往也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往往是在教师的理解上的理解,缺少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文本的解读,其中的弊端可想而知。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在这样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扎根与我们心中的,它不是“无源之本,无水之木”。阅读在本质上主动的认知活动,语文阅读更是建立在语文本质观指导下的阅读。

语文本质观的分歧更是严重的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的展开,语文阅读教学在本质上是对于语言或言语的阅读,更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片面的遵从学生的个性阅读对于语言或言语的学习是不利的,语文阅读的实施应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该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阅读,并非是基于生活经验或常识性的阅读。其次,语文阅读情景的营造是有利于学生阅读的营造,并非是对于文本所描绘环境的营造。抹杀学生和文本的直接接触,在其中增添情景这一中介,并不见得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反而增添了障碍。最后,从理论上来说,建构主义本体的发展并不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质”变。建构主义只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因,真正的原因是在理论上对语文阅读教学本体的缺失。在理论的横向来说,语文的本质是什么?阅读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逻辑起点在阐述上混乱是根源所在。从理论的纵向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怎么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怎么样?等基本技术理论或称之为应用理论得不到深化是实践的盲目。近些年来在教师理解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中,出现了机械的、照搬的倾向,让人们看上去怎么也像是“二张皮”。建构主义理论弱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否定了讲课和考试的教育过程。同时,无限了夸大了学生的知识经验,而且出现不分年龄阶段的误用倾向。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分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识往往是以感性的认识为主,本应在教师的理性认识之下引导学生阅读,建构主义却无限的放大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单单的“建立”却不见了“构造”,实乃糟蹋主义,这是非常危险的!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实现的前提下,基础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其教育部门的高层主管还承认有较大程度的削弱”[7]。在西方建构主义理论也才刚刚发展起来,所以说如何促进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在视域上的最佳融合,掌握好“度”的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在在内心掂量一番的。殷切期待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早日铸成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1][2][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高校;理论学习性社团;概念;功能定位

、教育部提出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的要求,其中首要关注的是“理论学习型社团”。强调对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扶持”,一方面是理论学习型社团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此类社团是以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组织,成员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项技能或特长,而是先进的理论思想和文化意识。因而,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也成为高校社团中独具特色的类型之一。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

目前学者对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认定及类型界定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理论型社团是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由学生会直接组织,以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目的,团结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也学者认为“理论型学生社团主要指以学生自发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生社团”。上述关于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认定均认为该类社团是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社团,是以学习、研究、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目的,团结广大青年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理论水平的一个组织。

笔者认为,社团最初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务实”,学习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更关注自身的提高;生活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是更关注对生活的体会。简言之,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与成才。这恰恰体现了社团组织的互益性――“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参与不断推进组织的生机,进而获得自身成长的正能量。因此,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可以定义为:由党团组织主导和引领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通过学习、传播和践行先进思想和文化,帮助社团成员不断实现“我的中国梦”的社团组织。

二、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功能定位

目前学者对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意义与作用大都做了富有拓展性的理解和诠释。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理论型社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党团组织团结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是高校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因此,其意义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高校德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功能。以上对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功能阐述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诚如笔者在上文中对概念的阐述,这样的功能定位是不够明确的。我们一般认为,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笔者认为理论学习型社团的优势至少有以下三点:

其一,学校全方位扶持。扶持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仅仅是主导社团组织的成立,更主要是在宣传、指导教师配备、活动空间与经费都方面给予帮助与投入,这是一般社团不可多得的发展基础。

其二,学生党建的重要力量。获得党组织的肯定与吸纳,是当代大学生衡量自身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党组织在吸纳大学生入党过程中,对其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的考察,一般情况下,获得党组织的认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都有积极的作用。

其三,形成社会核心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取向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递,就其教育目标来说,在大学生个体层面是为了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在社会层面上是为了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党的十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凝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升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存在的核心理念就是在大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积极作用,便是通过组织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充分尊重学生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变传统灌输式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进行价值观思考,在真实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内化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观

[作者简介]田长生(1979- ),男,四川渠县人,川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南充 637000)田江(1978- ),男,四川万源人,四川文理学院人事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四川 达州 63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重点资助课题“四川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JS13-06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69-02

政治观主要指人们对于国家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看法及态度,以社会政治中的政治行为为主体,是在政治生活、阶级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逐步形成,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时,应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社会主义的优秀理论成果,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政治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本文客观分析了四川大学生目前的政治观现状,针对四川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影响原因,着重分析和探索了四川大学生未来的政治教育途径。

一、四川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观发生着深刻变化。总体来看,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始终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各类时事热点和重大事件较为关注,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面貌。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政治观也具备一些突出的特点:

1.政治认知过于直观。大学生容易以直观感受对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问题进行理解与评判,具有随意性。例如,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事件,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支持,少部分学生表示反对,其他同学表示无所谓,可见学生都是以直观感受进行评判。在看待政治问题、社会焦点方面,大学生往往以个人视角来评判,过于重视直观感,其自我意识较为凸显,容易出现偏差或倾斜,影响了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形成。

2.政治态度较为冷漠。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学生都比较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政治离自己比较远。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因为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所以才必须去上;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或在课堂上被教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所吸引。这样的学习氛围容易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大学生难以认真、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大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会使其政治理论较为缺乏,以冷漠或冷淡的态度对待政治问题,导致其政治倾向出现偏差。

3.政治情感过于偏激。目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对于社会的期望值也比较高,其政治评价呈现出超前性,忽视了社会发展的现有水平,带有较多理想成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敏感和脆弱,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情感过于偏激,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政治心理。在评价政治问题时,若政治现实的成效不大,就会采取片面或否定的态度。看待政治问题时,过于理想化,会导致大学生以偏激的方式向社会表示自己政治方面的意愿。

4.政治倾向较为多元化。根据四川大学生对于入党看法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入党能够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促进个人的发展,为社会或他人做贡献;少部分学生认为入党没有实际作用,并未考虑过入党的问题。可见,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是具有功利性的,如为了促进个人的发展,且由于被学校要求参加,其政治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另外,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比较明确的政治信仰,一部分学生则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有少部分学生有或其他信仰,说明受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二、四川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原因分析

1.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同时,新思想、新思潮不断涌入,对校园思想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观念和思想比较敏感,会进行全方位的吸收,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及个人主义等腐朽的思想与思潮,给大学生的观念带来强大冲击。

2.政治理论较为缺乏。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需要充分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但部分学生并不重视学习理论知识。政治理论的匮乏致使大学生只能看到政治问题的表面和现象,难以把握其实质,难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另外,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时,对其精神实质理解不够,且缺乏一定的思维方法,导致看待问题的立场、方法以及观点出现偏差,政治立场难以坚定,其政治鉴别力也会受到影响。

3.政治素质较低。大学生的政治观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政治观教育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形成。目前,高校政治观教育还普遍采取灌输、说教等形式,这种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开放的教育模式相比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另外,由于部分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不高,也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偏见,影响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

4.心理不够稳定。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熟期,其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心理变化较大,理论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导致其情绪较为冲动。大学生对于丑恶的社会现象以及落后事物比较深恶痛绝,希望以政治实践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提升自己的政治观。一旦政治行为出现偏差,政治主张难以被接受,就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政治偏差,对其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大学生的政治表现中,会追随社会中的观念行为,模仿群体行为。而在大学生同辈群体中,成员间都是平等相处,关系比较融洽,容易互相模仿。一旦产生不良的社会思潮或政治思想,会影响大学生政治观的选择和判断。

三、培养四川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策略

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通过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创新政治教育途径、拓宽政治实践领域以及营造和谐政治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观,促使大学生正确看待政治问题。

1.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大学生在提升自己的政治观时,应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开展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育理念与时代要求,构建科学的政治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潜移默化地导入大学生的思想中,引导大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大学生通过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逐步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使大学生在政治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以教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观。

2.创新政治教育途径。在高校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其思想政治课教育也应不断进步。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必须对政治教育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引导高校辅导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以其作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引导者,逐步探索政治教育新途径,改善政治教育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观。高校辅导员学历都在硕士及以上,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应克服和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等不利因素,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如当代大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民主意识较强,其政治可塑性也较高等,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将大学生作为主体,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改变传统的政治教育模式,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以群体教育或自我教育的形式,让大学生深切体验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主动强化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提升自己政治观的教育能力。

3.拓宽政治实践领域。大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时不重视社会实践,就会出现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由于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对于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必须引导大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参与力和政治觉悟。在应用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反对表面化的形式主义,而注重实践实效。学校是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参与社会政治的最直接领域,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组建政治理论社团组织,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能够让其充分感受到政治的力量和氛围。通过行使民利以及参加社会讨论等,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政治实践的平台,逐步锻炼其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参加各种社团的过程中,能够拓展自身政治实践的领域,促使社会政治实践自觉化,为以后参与社会政治各方面奠定有效基础。大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直接和社会进行沟通,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充分体验到社会政治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政治问题,并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4.营造和谐政治氛围。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政治氛围,营造和谐的政治氛围,让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政治问题,积极参与政治实践,进而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通过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境育人的功能,取缔和揭露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政治观形成的思想、思潮及行为。与此同时,还应以网络作为制高点,重视和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手段,引导大学生汲取网络中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风气,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到科学发展观等理念之中,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的发展,客观评价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充分发挥环境导向、强化、感染功能,能够增强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观。

[参考文献]

[1]冯蕾,李敏.“90后”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3(1).

[2]廖信伟,赖施成.“90后”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5(24).

[3]宋树,勇罗亮.探析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J].现代交际,2012,4(9).

[4]石学峰.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有效对策探讨[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6(2).

第9篇

由于客观与主观的诸多原因,许多高等院校的“植物学”室外实习教学现状堪忧,在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集中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落后和教学缺乏规范性等几个方面。特别是室外实习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是沿袭了传统的做法,即学生跟着指导老师到选定地点,然后沿着一定的路线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认识植物,并对符合要求的植物对象进行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在结束时进行考试。这种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多表现为老师“满山灌”和学生反复问、老师重复答。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培养,而且教学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笔者特别注重对室外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有益探索与实践,从灌输式实习转向互动式实习,由教本文由收集整理师全程指导式实习向教师辅导与学生独力能力培养相结合式实习过渡,将讲述法、比较法、自学法、直观法、综合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专题式、多媒体课件、自制录像片放映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此仅例举4种教学效果比较显著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法

此方法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小组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法倡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研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教师会把很多有关植物实习的内容纳入到单独开设的植物学实验中,这样做不仅丰富了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内容,更是为室外实习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同样在理论课教学计划安排上,凡涉及室外实习的理论,都在实习前讲授完。教师可在植物分类实验课中讲解有关实习的基础知识,如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压制、检索表等工具书的使用、相关科技文献的检索和论文的撰写方式与格式要求等,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检索表能力和科技论文的撰写方法。其次,针对室外实习,教师尽可能提前一个月布置预实习内容,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积累与室外实习相关的论文图片等资料。学生8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本组人员所认植物档案。要求学生每人要积累200~250种植物的原始材料,实习基地一般在哈尔滨帽儿山或大庆校园附近。由组长负责组织充分讨论,之后由小组整理出一份植物目录,并制作一份电子文档或图文并茂的ppt提交给老师。再次,预实习过程中,老师会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图书馆植物图谱、图鉴、植物名录、植物志等工具书及植物图片信息数据库等网址文献资源,通过学生实习前的预习、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学生对实习地点植物的知识与资料储备,为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了保证。

二、启发式教学法

根据“植物学”室外实习教学方式开放性、教学内容复杂性及植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笔者采用了以指导老师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为特征的启发式教学法并将其贯穿于植物实习始终。此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先对所观察的植物做一些必要的提示,指导学生亲身体验这些特征的认识过程,通过观其叶花果的形态、表皮附属物、用手揉嗅气味、撕裂是否有乳汁、甚至口尝微量等方法进行自主观

察,启发学生将自身体验到的结果与所学过的理论联系起来,把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科的识别要点联系起来,由学生自己确定被观察植物的科、属,再通过查阅《黑龙江植物检索表》,正确鉴定出植物的种名。如:观察白花碎米荠、垂果南芥时,提示学生先观察其外部特征,从而发现它们叶片互生、花白色、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长角果,有了这些特征,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确定他们属于十字花科;再如:观察白屈菜、荷青花时,先提示学生观察撕裂的茎叶是否有有色乳汁,再观察其叶是否互生、羽状全裂、聚伞花序、花瓣四枚、鲜黄色、蒴果,有了这些特征,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了罂粟科,再通过检索表的查询,全株含血红色汁液的是荷青花,全株含黄色汁液的是白屈菜。通过这种教学,教授学生观察、用术语描述植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鉴定植物的基本技能。

三、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专题,用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主要工作首先是设计“问题”,然后是激发学生去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工作由学生自主自觉完成。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教师提供的源于实际的问题入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和调整工作计划,组织讨论会,最后以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我们在植物实习中减少验证性实习内容的做法,充分体现研究性实习的特点。研究性实习是充分重视科学问题的答案的不明确性、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在不提倡具体的科学的答案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植物学的思维过程来探索寻求出科学问题的答案而进行的实习,从而使学生在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在每小组都有研究题目的前提下由小组同学根据研究计划和预实习期所查阅的文献资料,采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为实习后期实习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积累素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既锻炼了室外调查的能力,又取得了可信的科研成果。

四、多媒体网络教学法

第10篇

一、开展形式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更加透彻的了解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与内涵,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认识的作用,提高同学们对相关文件学习的积极性。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办公室、院大学生辩论协会在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的基础上,将面向全院学生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

二、学习要求

参赛人员将统一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进行组织,通过定期的集体学习,进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学习了解,以及对相关文件精神的理解与讨论,使参赛大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认识与思考。结合自身情况与周边环境,制定出适合自身的系统的学习方式。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以便在比赛过程中辩之有理,驳之有据。始终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贯穿其中,加强记忆,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思想觉悟。

第二部分:组织策划

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并且更快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由我院党委办公室主办,大学生辩论协会承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 比赛人员报名

1、报名人员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2、由学生自愿报名。

3、报名人员思想政治过硬,热爱学院文化活动。

4、各系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学生进行报名,填写报名表,并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予以配合。

二、 赛题抽取

1、由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统一组织参赛队抽取辩题。

2、比赛参赛队为偶数则分成相应的半数组,先抽取组号再进行辩题抽取;比赛参赛队为奇数则有一组在比赛第一场轮空,直接进入第二轮比赛。

3、两支代表队在抽取辩题时,由一支代表队抽取辩题,另一支代表队抽取正反方。

三、 会场纪律

各系必须组织好本系同学文明观看比赛。

如果出现以下行为,立即逐出赛场,并对此人所在系代表队扣除相应分数。

1、 大声喧哗,经过劝阻不改者。

2、 煽动场内同学起哄,闹事者与参与者。

3、 对辩手进行人身攻击,或利用观众提问有意刁难、诽谤、辱骂者。

4、 在场内吸烟、酗酒者。

5、 威胁利用计时人员舞弊者。

6、 其它行为,经由组委会讨论认定不易再留在现场者。

四、大赛组织机构

1、大赛组委会会领导小组:

组长:丁世俊(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严飞(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干事)

成员:张宇晨(博文学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理事长)

许轶(博文学院大学生辩论协会理事长)

2、赛场问题处理小组:

组长:白宁

组员:杨青桦

3、活动宣传小组:

组长:张春雨

4、技术中心:

组长:尹相鹏

组员:胡文海

5、比赛协调小组

组长:韩彤晖

组员:蔡子萱

第三部分:宣传策划

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切实增强大学生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学院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希望大学生青年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把自己成长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栋梁之才。

从活动举办的根本目的出发要求我们,要将活动宣传做好,并且丰富、有意义。宣传方式分为宣传条幅宣传、宣传海报宣传、x型展架宣传、宣传栏宣传。具体宣传方式方法如下:

一、宣传条幅:条幅排版印刷主题活动主题,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

二、宣传海报:制作各场比赛宣传海报、比赛公告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活动广告海报。

三、x型展架:可通过x型展架进行有图片文字的立体化活动宣传,主要可制作以下展架:

1、科学发展观内容简介

2、发展(第一要义)

3、以人文本(核心)

4、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

5、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6、展示党学院委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材料

四、宣传栏:党办宣传栏

科学发展观内容介绍;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介绍;每场比赛,以辩题为主,发表对“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比赛环节中,融入关于科学发展观内容的简单介绍。要求,以当场比赛辩论题目为主。可采取提问现场观众的方式,同时给予回答正确的观众小礼品的方式促进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学习。

x型展架突出对主旋律的图文宣传,要求生动、有内涵,并要契合大学生青年的感受。联系大学生青年实际情况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宣传基调要积极上进,将“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融入大学生青年的学习生活中。

宣传栏宣传内容要严肃、规整。要求大学生青年对“科学发展观”内容有深入、深刻的认识。文字多与图片,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以及校园网、led大屏幕、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院党委对本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重视。各系一定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学习和实践的关系,认真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和学习精神,坚决避免走形式,务必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以实实在在的成绩促进我院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学生思想有进步的目标。

第四部分:赛程设置

一、 本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二、 在初赛中分为a、b、c、d四组,由各队抽签决定。

三、 各队比赛立场由各组抽签决定。

四、 院大学生辩论协会将从公正、有效、简便的原则出 发确定抽签办法。

五、 抽签仪式将于4月10日下午5点30分在教学楼1009教室举行。各参赛队出一名代表参加抽签。辩论赛自2010年4月15日开始,至2010年5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组织学习:

4月10日至4月14日由大学生辩论协会组织参赛人员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为“科学发展观”内容以及辩论赛程序规则。

初 赛:

a组:2010年4月15日(星期三)晚7点30分。

b组:2010年4月16日(星期四)晚7点30分。

c组:2010年4月20日(星期一)晚7点30分。

d组:2010年4月21日(星期二)晚7点30分。

复 赛:

e组:2010年4月22日(星期三)晚7点30分。

f组:2010年4月27日(星期一)晚7点30分。

决 赛:2010年5月初举行 比赛场地(待定)

第五部分:比赛规则及程序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辩论赛比赛规则及程序

一、赛制

本届比赛共有参赛队伍8支。暨土木系代表队、电信系代表队、机电系代表队、经管系代表队、外语系代表队、信管系代表队、艺术系代表队、成教部代表队。现拟定赛制如下:

1.本次比赛8支代表队分别抽签分为a、b、c、d四组,每组两队。每小组两两对决,获胜的4支队伍进入第二轮。

2、进入第二轮的4支参赛队再次经过抽签两两对决,获胜的2支队伍进入最后一轮决赛。

二、辩论赛程序(由主席执行)

1、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

5、介绍评委及点评嘉宾

6、辩论比赛

7、评委及点评嘉宾评议

8、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9、点评嘉宾评析发言

10、宣布比赛结果

11.辩论赛结束

三、辩论程序(见附表1)

四、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铃声提示;用时满时,以铃声终止发言。攻辩小结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10秒时,记时员以铃声提醒,用时满时,再次响铃终止发言。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剩30秒时,记时员以铃声提醒,用时满时,再次响铃终止发言。再次响铃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开篇立论

开篇立论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无须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3、攻辩

(1)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辩双方必须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正反方选手站立完成每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

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学科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一直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能够有效转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有的时候还能够转变人的思维,使人的精神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上。文艺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政治的学科,实现其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政治学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到文艺及文艺、政治及文艺对政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政治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到目前为止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故必须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适应这一趋势。

1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探索

1.1特点

1.1.1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现象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按一定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同时又把它看成是一种受各种物质条件制约的,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状况的相对独立的现象。

1.1.2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对政治现象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密切结合起来,完全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利益服务的。

1.1.3革命性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这种改造世界的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公开宣布废除私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

1.1.4实践性

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原则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科学考察历史和社会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它的实践性还体现在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与学说。

1.1.5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不是从静态层面上研究各种政治现象,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透视和把握政治现象,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判断一切政治现象。

1.2内容

1.2.1唯物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三,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1.2.2辩证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

1.2.3人与社会发展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2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策略

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因为思想政治课是我们政治专业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提高其学习效率的必然措施。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人文理论知识的融合性学习,以同时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及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综合素质,为我们以后的政治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要合理使用隐性学习法、艺术学习法与动力学习法,其中隐性学习法也被称之为扩散性思维学习法,即通过一个重点知识学习联系到其他理论知识,以此来实现更多知识的学习,如“唯物论”学习,就可以直接联系到其他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历史唯物论、发展唯物论和辩证统一唯物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唯物论”知识学习联想到,最终实现这些相关知识的学习;艺术学习法,是指通过具有艺术性方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可以通过结构图、示意图等来将比较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专业知识展现出来,使我们更加形象、更加具体和更加直接的了解所学的知识,并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原理及方法;动力学习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动力来实现学习,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习中不断制定自己学习的目标,如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及综合能力等,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最终推动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3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必定会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相关政治学知识,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就是政治学专业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教学的内容之一。所以作为政治学专业学生的我们,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对马克思主x文艺政治学的学习,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来提高该们学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12篇

受这门课课程性质、教学课时、教师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门课程教学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教学方式单调。一些教师只是单一地展示、讲解幻灯片,没有精心寻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切入点,只是抽象、概括式地对各朝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文学家的文学观念、思想进行总结,面面俱到,“单向”式教学成了这门课程的常态。第二,课堂教学的贯通性不够。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由于受课时或知识能力所限,不能把前后、中西、学科之间联系起来,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第三,重理论而轻文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的难度很大,讲起来费时费力,因此,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笼统地让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论著作,而教师课堂教学时基本忽略文献,只是进行单一的理论总结,没有让学生从中国古代文论中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上述三大问题足以严重影响《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效果,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三大主要问题,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谈谈认识,抛砖引玉,以期广大教师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一、《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宏观意识和教学改革

笔者初从事这门课教学时,常常为找不到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的切入点而发愁。后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宏观视角为切入点解剖某一时期或某一文论家的文学观念、思想、范畴、概念、术语,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所讲:“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发展及演变以儒、道、释文化为思想背景和精神资源,在思维方式、范畴术语、理论形态等方面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笔者在讲授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理论时,都紧紧扣住古代文论与儒、道、释的关系,在中国文化思想背景和精神源流中,把握并阐释古代文论的演进脉络和理论精粹。”[1]《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宏观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找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切入点。

2.紧紧扣住儒、道、佛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深刻影响,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形式,使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利器。

4.前后贯通中国古代文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国古代文论知识体系非常庞杂,阅读理解的难度很大,而《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课时非常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些老师只挑选两、三位重要文学理论家进行重点教学,其余只花两三个课时进行简要介绍,有些老师则相反,以史代论,全部拉通,面面俱到,让学生浅尝辄止。这两种课程安排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前者是零碎的,后者是粗糙的。因此,教师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用宏观意识帮助、引导学生搭建知识体系,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用微观填补、夯实宏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微观意识,从细处着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所谓微观意识,就是教师高度重视古代文论文献,从字、词、句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献的细读,领悟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比较意识与教学改革

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比较意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从多侧面、多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中国和西方文论比较

中国和西方文论关于文学本质、文学功能、文学创作规律、文学表现手法及范畴、概念、术语等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适时、适度、合理的比较。第一,关于文学本质,中国和西方都有“反映论”和“情感说”,二者的异同;第二,关于文学功能,中、西都认识到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二者的异同;第三,关于文学创作规律,如“灵感”、“直觉”,中、西文论家都有很细致、很深刻的描述、论述,二者的异同;第四,关于文学表现手法,如中、西小说理论,都有人物形象论、情节论、结构论,二者的异同;第五,关于范畴、概念、术语,如中、西都有审美意象相关理论,二者的异同。在比较中西文论时,一定要结合中、西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如关于对文学功能的认识,古希腊思想家主要从讨论悲剧功能开始的,而中国则主要从论述《诗经》的作用开始,主要因为观看戏剧演出是古希腊人生活的一部分,《诗经》对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有很大影响,诸侯国家都很重视“诗”,外交使节往往通过“观诗”了解出使国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风俗。

教师如果善于把中、西文论联系起来教学,那么不仅会增强课堂的学术氛围,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国同时期文论家关于某一文学观念、范畴的比较

唐代王昌龄、皎然、刘禹锡等文论家都讨论过“境”这一重要范畴,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出这几人关于“境”的相关论述,重点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中的相似和不同。通过比较学习,学生了解了意境范畴的演进史,进一步理解了现代意境范畴的本质内涵。

3.对中国不同时期相似文论的比较

上文已经提及,中国古代文论有很强的承继性。何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承继性?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比较分析。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说后,有不少古代文论家继承发展了这一重要的文学创作动机理论,比较而言,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影响更大。因此,讲到韩愈文学思想时,笔者从历史文化背景、内涵、影响等方面对此进行了重点比较分析。

韩愈提出“文以明道”说,宋代理学家提出“文以载道”说,如果不进行比较,学生就很容易把这两种文学观念完全混淆。笔者首先重点分析了“明”与“载”的不同含义:“明”并没有把文学当成“道”的工具,而“载”则完全否定文学的独立性,宋代理学家只是把文学看成“道”的工具,其次分析了韩愈所说“道”和宋代理学家所说“道”的内涵并不完全一样,韩愈的道就是儒家之“道”,而宋代理学家的“道”虽然以儒家之道为根本,但吸收了道家和佛教思想。通过比较,学生对中国古代这一重要文学观念有了更明晰的理解。

教师教学中运用比较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不可随意,选择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第二,课堂时机要选好,有时需要用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需要通过比较画龙点睛,有时需要用比较进行总结,有时需要通过比较引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第三,找准同和异的焦点问题,不可面面俱到;第四,点到为止,更多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三、《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现代意识和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现代性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树立用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方法阐释古代文论的思想意识;二是教师有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意识。关于第一个方面,各种《中国古代文论》教材编写者都注意到了,教师只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对现代文学理论的学习就能做到。关于第二方面,教师必须能熟练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图书资源查找资料。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学古代文论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实践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等哲学观念都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和研究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实践观”,中国古代文论都是对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联系观”,上文也有论述,中国古代文论与政治、经济、哲学、宗教都有很紧密的关系;“发展观”,中国古代文论的承继性很强;“矛盾观”,中国古代文论的很多观念具有矛盾、辩证统一的特点,如“文”与“质”、“实”与“虚”、“阴”与“阳”、“和”与“同”、“近”与“远”等,正是这些充满辩证性的观念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论思想、范畴。

2.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文学理论、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20世纪产生了不少新的文学理论,如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接受学文论、符号论美学等,这些新理论都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如皎然《诗式》中有“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2],可以用形式主义文论的“陌生化”理论分析“至难至险”、“奇句”,揭示这句话的深层次内涵。再如“意境”的审美特征,完全可以用“格式塔”、“移情”、“符号论”等现代美学理论进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