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03-27 19:00: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方式;创新教育

一、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配置不足。现代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改革,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逐渐成为住到地位。他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能动因素,教师的质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站的比重越来越突出,就目前初中教学中化学老师的素质来看,教室数量不足,特别在偏远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往往很多老师身兼多职,没有办法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到某一课上去,这样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出现下滑,同学在接受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有所吃力,很难消化所学习到的知识。总体上就是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一般。

2.化学实验设备缺乏。化学是一门与实验紧密关联的学科,在每一次课程安排当中,实验课是必不可少的,每学期至少安排5此以上的实验课,这样通过时间与理论的结合才能使得同学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变化和了解化学性质。然而,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初中实验课的相关设施配置不到位,不齐全,比如酒精灯、电源线数量不足,化学药品缺乏,直接导致了相关实验无法正常进行。还有调查表明,初中化学实验室设备陈旧,相关仪器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像药品失效、仪器老化等现象层出不穷,给整个实验教学的进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总之初中化学实验室物品缺乏、安全措施不够、保护措施不到位。

3.缺少课后教育。在正常教学之外,如课间、假期期间,同学们交流的对象中很少会出现老师的身影。常常面对的是同学和家长,然而家长又多半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像化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更是很少有家长来关注。教师在课后也只是简单的安排了一些教学作业,不能够及时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4.教学管理情况不完善。教学管理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的考核。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学管理层面下发安排的,所以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指定教学目标,确实考核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初中化学教学管理状况一般,教学计划的制定没有有效的规划,教学质量的考核没有齐全的标准。所以初中化学教学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 关于初中化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师资力量解决方案。现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是自力量缺乏,教师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而且存在地域教师分工问题,偏远地区师资缺乏,孩子受课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教师数量另一是教师质量。教师数量方面需要的到政府部门的唱到,积极做好师范类高校的培养计划,合理安排各类老师的数量,现在大多师范类毕业的学生都选择了高中或是更高一级的教学老师,很少有愿意来到初中教学的,所以政府部门要统筹兼顾,做好相关福利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力求教学力量平衡。教师质量方面需要加强在职教育,针对已经在职的教师需要定期实施教师教育,开展教师交流会,增强教师教学质量。其次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加大教师教学考核计划,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

2.实验设备解决方案。初中化学实验室教学设备不齐全,仪器数量不足、药品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仪器保护出现漏洞,安全措施需要改善。首先学校反面要加大对实验器材的采购计划,然后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也要跟进,将实验室的通风和光照设施进行合理的安排,对物品的存放,保护做到责任到人,检查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做好学生工作,积极唱到爱护公务,保护好实验器材。

3.课后教育解决方案。课后教育不到位,教学值停留在课堂教育,课后跟进没有。同学在课后不能有效的解答问题,造成学习链条的断裂。课后学习方面,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除了不知相应的课后作业只外,也要积极利用现代交流媒介,积极跟进同学的学习情况,例如建立交流群,建立学习网络,时时解决同学们的困惑,做到课上课下一体化教学。

4.教学管理解决方案。教学管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领导地位,教学部门应当合理规划教学计划,对教学的安排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让管理人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考核需要加强。另外,可以在管理方式上加强,校方领导层积极合理的聘请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组织建立教学调查小组,专门负责教学质量调查、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效果考核等工作,促进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正真做到教学的目的。

三、 小结

在这里通过对师资力量、实验设备、课后教育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初中化学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别做到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实验设备的管理和完善、课上课下教学一体化、教学管理跟进这四点要求,积极为广大初中学生营造完善合理的化学教学环境,增强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乐趣,真实做到将教学任务变成同学们的生活娱乐,积极参与到教学的真真个过程当中。积极寻找合理的教学方案,适合现今青少年学习的模式,积极运用新媒体,将新技术运用到促进教学任务当中,为广大初中生建立起高效、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薇.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0(25):19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生活化;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在农村地区,理科教学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化学学科更是处于艰难境地,因此,在农村地区任教的化学教师,必须依据农村地区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的化学教学效果,实现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上述论题进行说明和阐述。

一、联系现实实际,实现化学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之所以对化学学科产生不了学习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化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特征,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另一方面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没有将这一学科与现实实际进行有效结合有关。这样学生就体会不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意义,体会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自然也不会对其感兴趣。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现实实际相联系,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为了顺利引出“着火点”这一知识点,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都生活在农村,在冬天你们家里应该都是靠烧煤炉过冬的吧,那么,你们都是如何生炉子的?”“烧煤球、煤块。”“嗯,那为什么要把煤球、煤块放到炉子里再点燃,而不是直接点燃呢?”“因为煤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直接用火柴点燃,达不到这个温度。”“很好,从大家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们都知道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在化学上,这个温度就叫做着火点。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有关燃烧的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这样,我通过联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从而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化学学习中。

二、依据教学实际,完善实验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实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深化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农村地区教学条件差,没有配备功能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导致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差、缺乏实验学习的主动性,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必须依据学校教学实际,对实验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比如,农村地区学生由于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机会较少,但是他们又对实验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一旦让他们做实验,他们可能就会乱摸、乱碰仪器,而且不认真听讲,导致实验课堂秩序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实验教学计划,让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教学步骤来,使他们既能学到实实在在的实验知识,以此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还能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三、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封闭环境进行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难以使学生对化学焕发真正的学习热情。《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化学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转变以往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我们就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外进行一些走访调查活动,如到农户家询问他们的用水情况,到村委会咨询本村河流受污染情况,如果他们没有具体的节水措施和整治措施,学生则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向他们宣传节水、保护水的重要意义,以此增强农村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我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进行开放性的化学教学,让学生对生活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污染情况进行自主调查,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在少数民族学生居多的农村地区任教,我们一定要结合农村学校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化学、爱上化学,从而为实现农村地区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初中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起始时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教学就是定位于打基础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定位除了对学生实行基础知识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思维培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学方式的选取显得至关重要。而纵观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最多、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依旧是传统的“点教学”,也就是过多地注重知识点的教学,主要衡量标杆就是考试,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的现状就是教学过多地依附于教材而与实际脱离,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就是只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而不探究教材知识点真正的实际意义。打个比方说,学生学了铁元素的性质,而问:苹果切开之后为什么会很快变黑?学生不得而知,就是典型的不会运用表现。再就是很多学校的化学教学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对学生不能提供足够的条件进行实践操作,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不能有效掌握实验技能。总的来说,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不论从老师、学生还是基础建设来说都存在很多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容乐观。

2.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指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学生学习生活接触到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性及综合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教学进行主要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而新课改的提出更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化学观点认识事物的基本观念,更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方式的有效培养。总结下来,就是让初中化学在学生学习实践性及探究性、主体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而能够有效实现这一项的就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引入。综合实践活动在出发点上是以学生为落脚点,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在教学方式的制定上更有效、更贴近学生情况,这样首先能够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实现充分利用。其次,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选择上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问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同时学习方式的选择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能有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总的来说,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达到积极的改善效果,而从长远初中化学教学角度出发,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化学的整合更是必要。

3.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策略探索

针对现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且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长远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过程中大都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没有系统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观点,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策略探索。

3.1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注重的是基础,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材中不能发现很多活动与探究内容,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初中化学对实践活动的要求,同时要求老师注重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譬如,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验教学中关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做好有效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要求老师对实验条件提前准备,对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估计,让学生在实际过程中进行知识探究获得,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与掌握,最主要的还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有利的。

3.2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教材内容”

初中化学教学注重的是基础教学,但这些教材内容的起源都是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如何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呢?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提出相应的活动主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譬如,教材内容中很多都是现代先进的化学知识,有车用的乙醇汽油、可燃冰。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譬如相关实践活动教育主题,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相关知识搜集,开展相关交流活动,对开阔学生视野及丰富学生知识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且能够有效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挖掘,对学生长远学习是有益的。

3.3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联系生活”

第4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课堂,推动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化学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本文主要探讨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原则;应用策略

多媒体是一种融汇多种现代信息科技的教学手段,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正是这种优势,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中普及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多媒体教学对初中化学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既具有丰富的图文,也有各种音视频,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些化学公式或化学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都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分析实验过程。

(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习的重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地演示出一些难度较大、危险性较强实验,这可以解决缺乏化学实验工具无法试验的难点,还可以避免危险的、有难度的实验不能演示的难点。

(三)有助于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它以生动、直观、有趣的图文和音视频,将抽象、晦涩的化学知识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坚持适度的原则

多媒体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万能的工具,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合适的环节进行应用,不能过度追求和沉溺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二)多媒体课件要突出教学重难点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选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重难点,将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课件,这样能增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避免大而全的泛泛应用。只有突出重难点,学生才能在课堂中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轻松、深入地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趣促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由于其比较枯燥、晦涩、难懂,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师应当本着以趣促学的目的,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增加一些动画、音效等,以增强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模拟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中有很多实验内容,化学教师一般都会亲自示范和演示,并带领学生进行操作。但是,由于教师不能一一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因而导致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也无法通过实验获得有效的思考和经验总结。另外,受到教育经费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初中学校的化学实验设施不完善,每个实验都进行操作的话,不仅时间不够,实验设备与资源也不足。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能很好地改观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前将实验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所有的学生都将能清楚、细致地地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可以随时就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问题,并进行教学导引,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既能解决因设施和资源不足,不能逐一做实验的难题,也能避免一些具有污染性、放射性或者危险性的实验给学生带来伤害,还提升了教学效果。不过,在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应强化对学生操作规程的培训,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化学实验室规范和标准的意识,保证实验操作安全。

(三)演示物质结构与化学反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丰富和强大的表现力,能够将复杂的物质结构以三维动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而且也能将化学反应的原理与过程生动地模拟出来,这样,学生能轻易地观察到物质内部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表现原子和分子的形式与关系,应用三维动画来对氧化汞分子形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示,然后再将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一个新的氧分子,而多个汞原子则直接组成汞单质。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和领悟到分子分裂的过程,以及新物质形成的经过。

(四)辅助利用相关软件,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一些相关的学科教学软件也不断被开发出来,这些软件操作简便,应用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生成性。在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相关软件,以便更好地展示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综上所述,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科技的发展下也在逐渐完善,中学教师应把握好多媒体技术的各项功能,结合课件,实现科学化和合理化运用,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确实的提升化学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韩莲.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0).

[2]王振勤.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1).

[3]郭立明.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

第5篇

关键词: 两试合一 初中化学教学 教学策略

“两试合一”要求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安排,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得以有效减轻。其中学业考试重点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1]。考试过程中禁止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控制试题难度,使其处于中级水平,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考出自己的水平,进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1.“两试合一”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

1.1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属于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在初中化学教材中,不管是“走进化学世界”还是“我们身边的物质”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实验,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例如常见的蜡烛燃烧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学习化学知识时,就要求学生对蜡烛燃烧的颜色、状态及气味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要对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分层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燃烧反应后,产生的物质等。化学实验将学生带入一个神奇世界,进而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其积极对化学现象进行详细思考,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化学知识的探究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所提高。

1.2夯实学生基础

新课程初中学化具备一定的理论性特点,包括抽象的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初中生多动手,多思考。学生要想学好化学,不仅在课堂上需要认真听讲,而且需要在课下多做实验。“两试合一”恰巧要求学生多做实验,因此使化学知识不断得到巩固,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牢固掌握。

1.3调整学生考试心态

学生在参加考试时会产生不同心态,有些学生情绪上出现不稳定情况,当学生心理紧张时,需要学生保持和平的心态,避免产生不良竞争的情绪。学生进入初三后,学校结合“两试合一”特点,为学生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这种背景下,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学习方法也较科学合理,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扎实复习,并形成了敏锐的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

2.“两试合一”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2.1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化学和现代人的生活具有紧密联系,例如现代社会中的新型无机金属材料、超导材料及智能材料等使人们的梦想变为现实。当今社会还存在很多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及问题等。酸雨、光化学烟雾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体育运动中,部分运动员食用兴奋剂;蔬菜、瓜果等的农药超标。这些均与初中化学有紧密联系,教师对有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以上内容科学的渗透其中,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站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高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讲解。

例如对不同金属元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在讲解酸碱化学反应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酸雨对树木和建筑等的危害;开展溶解度实验过程中,可以由沉淀物延伸到物质提纯,再引申到的制作等内容,向学生介绍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加强备考研究

因为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高中的教学资源并不是十分充裕,但是升学的竞争仍旧十分激烈。激烈竞争的驱使下,导致部分学校的备考策不够科学。因此教师需要对如何备考加强研究。某初中化学教师指定的备考策略主要思想是:多对客观题进行练习,将新信息、新题型等的研究作为辅助,并对往年考试题目加强训练。

因为新课程化学中“两试合一”兼顾了结业考试和选拔考试两方面内容,因此化学学习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性理论及基本的实验技能等,依旧是重点内容。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及信息解读等内容。教师积极培养学生从陌生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类比、逻辑思维及迁移的方式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处理。

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三聚氰胺”等社会话题引入其中[2],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并重视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方式开展化学实验,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奥秘。站在“两试合一”命题特点上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学习素材进行挖掘,因为化学反应、观察角度等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化学实验中经常出现意外现象,这些现象均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初中化学教学中,主要目的不是探究什么问题,而是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牢固掌握,进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结语

“两试合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对备考策略进行科学研究和制定,进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

课堂教学,不外乎教与学两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关键一方在知识汲取中的重要性。高效课堂即教师针对原有教学的弊端,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各种方式及手段,用最少的精力及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的教学。高效课堂是一种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强调学生成绩又强调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如何摆脱死板的教条式理论填鸭而以灵活多样的实验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开发智力,提升能力,是每一位新时期化学老师的严峻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体会及高效课堂的宗旨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一个初步的理论与经验的总结。

一、转换师生角色

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在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讲台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舞台,而是一个让学生思维得以丰富的发展平台,老师也绝不是唱独角戏的“表演者”,而应让每个学生都做课堂的“主角”。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教学得以高效的最根本前提,在此之下才有教学方式等的转变。化学课作为一门有大量实验的课程,应当提供学生更多更大的舞台去用美妙的制剂迸发出他们多彩的思维。如实验教学就应当是在学生已学理论包括其生活经验等基础上,引导其进行大胆的实验假设,在悉心指导下完成书本理论与假设的升华,最终产生有创造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指导、提点,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及人格的完善。

二、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因此,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特点,教师应首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课时安排等,按章节制定全面、翔实的教学计划,以期使教学目标、任务等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化学课自身以实验为主等特点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及讲课步骤,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及时注意学生对教学特别是重点知识的反馈。教学结束后,要详尽记录不同课程中相似或相异的教学方法的结果。

三、有效控制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而言,高效课堂教学首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化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最终赢得高效。激发学生兴趣有众多途径,基于化学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1)可以先设置几个生活中常见现象带来的问题,如为什么泡腾片一放进水里变会剧烈溶解?为什么液态水会变成气态?(2)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如在课堂中引进据点或设置一些兴奋点使得学生有探究未知的可能。(3)上课前给学生演示几个“神奇的”实验,如“魔棒点灯”、白纸显字,让学生对未知产生不解,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许多诸如激励、表扬和鼓励学生的方法等等。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控制还要把握好两条原则:(1)循序渐进的原则。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解性的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它的教学应当首先由简到难进行,即梯度教学,让学生在前部分知识完全领悟之后再进行教学,并在每进行下一部分内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次要把握好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配比性,尽量使教学规律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相一致。(2)量力性原则。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应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个难度需要认真的学习思考方能获得。比如化学现象及公式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操作方能得到认知,这一方面使学生形成相关概念;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其思考及实操能力。综上,教师要避免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作为化学教学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期更好地领悟知识。

四、精选教学方法

如果说教学的前期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那么教学方法则是高效课堂教学的“致命武器”。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及策略,是高效课堂的推动力量。教学方法有多种,但具体采用哪种则取决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状态等等因素,同时这种多变性也要求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町能会多种交叉使用。初中化学有很鲜明的特点,即作为基础性的内容很多,系统性稍显不强,而处在14~16岁阶段的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较强,但逻辑思维较为欠缺,所以他们很难透过问题现象看到本质,也很难做到知识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往往不重视对原理、概念的理解性记忆。因而,针对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应精心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化学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课程属性上划分,主要有基本概念部分元素化合物部分、计算部分及实验操作部分。这些部分课程都有着各自的教学特征。(1)基本理论课。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及理论往往与微观粒子运动及物质的宏观变化相关。微观粒子运动是很难观测到的,对于这种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放视频、做模型、电脑模拟等辅助手段进行,同时还应用浅显有趣的比喻来给学生理解概念。(2)元素化合物课。在基本理论理解清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讨论等方式,在理论上理解化合物的特性,并可出示实物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讲:NaCI时,可以分发给学生一些盐,使其有直观的认识。学习后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加深化合物共性及个性等的理解与记忆。(3)计算课。初中化学的计算较为简单,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以及题目的理解,以锻炼其逻辑性。对于部分学生,还应鼓励一题多解,提高其发散思维。(4)实验课。化学课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有趣的实验,教师应利用这一点,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严谨、规范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让学生在做中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悟。

五、结语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而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学则既具有挑战性也具有着趣味性。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有趣的化学领域中“明智”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成绩与能力。

第7篇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一化学中考分数为70分,比起其他学科来说,比例偏低了,所以现在的学生非常不重视化学,觉得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表现出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有轻视的倾向。在加上化学是文理综合较强的学科,有性质、反应规律、化学用语、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内容需要记忆,且化学用语、分子、原子等内容的学习又是难点,不易较快的掌握。面对此情,我感觉到压力好大。为提高中考成绩,必须想办法,经过认真反思,决定在复习中从以下以几点入手:

一、晓知以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二、复习中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三、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二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会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我们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我们要复习什么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常利用中午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为提高会考的合格率,我们不断耕耘。同时,对于学生作业我们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测评工作。从反馈回来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进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三一、备课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一)制订教学计划通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特别是要领会课程标准中对本册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好教材分析及学期化学教学目标分析;

2.情况分析。

包括尖子生、学困生及中等生的人数、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3.目标要求。

理解并把握《化学课程标准》关于9年级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阶段目标;

4.教学进度。

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课题学习、复习、检测等时间安排(要写明具体日期和周)。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教学设计化学课教学要精心设计,注重知识的落实,必须提前备课1~2课时,并做到:

1.钻研教材。

研究并熟悉教材相关内容的编写思想、特点、体例、呈现方式,例、习题的编排意图,难易度、层次;

2.了解学情。

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学习态度与方法;明确学生在本节课的化学学习中,难在哪里?为什么难?怎样破难?

3.熟悉课型。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三类课程的备课,即基础性课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等课型的备课;

4.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①教案要求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明确;

②化学活动过程设计(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明晰;③学习活动方式设计得当,评价调控处理适度;④教学内容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5.媒体与教具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必须的学习用品。

媒体的使用要适度,知识的过程展示要详尽。

6.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图文呈现式的设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7.编写教案在思考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智能水平,把课堂教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

以便于教学的应用和调整。一般化学教案规范格式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教案序号,授课日期、节次。①课题:指教学课题②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或拓展性目标。③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④教学过程: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对化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突出形成性练习,注重学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识反馈与纠错。⑤作业布置:精选习题(在课本与作业本范围内选),难度适当,份量适中,关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⑥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有利于巩固和反馈。⑦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教学反思字数不限。

二、上课

1.做好课前准备。

熟悉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准备好教材、演示实验器材等,准时进入课堂,不空堂、不拖课,不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进课堂。

2.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普通话讲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生动、准确;

板书工整、规范、有序;合理适当使用媒体辅助教学。

3.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活动的组织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遵循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重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5.有效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提问要有思考价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6.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结构科学。

留有学生独立思考和基本练习的时间。认真组织好课堂的练习与反馈,及时调节,练习要有梯度、层次,适应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困生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设置。

要求:①从课本作业题、作业本中精选习题;②作业难度适当,份量适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作业要求。除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课型外,每节课后留3-4道作业题(解答题),选择题、填空题每3道折算成一道解答题作业。初三总复习教学阶段,每周至少批改2次单元或综合检测题。

2.作业辅导。

辅导是针对班级授课制下,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要求:①针对学生水平,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要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关注尖子生的发展和提高,提倡多作个别辅导,多作学习方法上的辅导;②辅导要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③辅导学生应耐心,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3.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了解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渠道。①作业全批全改,批改须及时,重视反馈;②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作业评定;③登记学生平时作业成绩;④批改既要严格,更要正面鼓励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态度和习惯。

4.作业讲评①讲评及时,时间安排适当;

②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对错误原因要适时作出综合分析,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办法;③讲评形式多样,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采取面批辅导、学生互助等多种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错误,可组织全班学生展开讨论、以讲解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纠正;④有计划地进行优秀作业或数学实践成果的展评(每学期1-2次)。

四、质量测评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评,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化学教学质量测评应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测评体系。

应积极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成长记录和综合表现等多种方式,质量测评的内容应全面。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评价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出发,注意适度性和科学性。

2.对化学学习的测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化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化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质量测评的试题编制应以教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并参考所选用的教材。

注重对化学“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并突出重点。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适度加强对化学应用意识和用化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考查,适当体现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应有层次性,但容易题(难度系数0.8以上)应占70%,试题表述力求科学、规范、简洁、无歧义。

4.科学选择测评方式和方法,恰当安排单元检测和期末考试。

认真做好单元检测,期末考试的组织、批改、成绩记载,以及试卷分析等各项工作。每学期单元形成性检测不少于5次,要全批全改,并有讲评与订正。及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反思与反馈,使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5.建立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质量测评体系,让学生、教师能多渠道获取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8篇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经逐渐开展,从课改实行的情况来看,学习困难是高中化学学习表现较为明显。化学学科领域的学习困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成为当前化学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产生化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认知困难,为了提升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对引发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优化高中化学学习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二、高中化学学习困难认知因素

学习困难是由于学习障碍、学、学习失能而引发的学习失常,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新知识学习困难,以及知识应用困难,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前的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化学学习困难具有学科倾向性,,而且主要是在一定阶段下状态下的学习情况,而且不同的学生学习困难程度不同,表现在概念错误、知识遗忘、知识组织程度低、知识表征不完善等情况,认识结构缺陷较为明显。引发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方面。[1]

1.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该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学习过程中,高中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以及抽象理论扩大自身的知识领域,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高中学习阶段而言,化学新课程具有较强的概念性与抽象性,而且知识的结构性很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因为知识的结构体系不完整,从而引发学习困难。以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物质的量、化学键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例,新旧知识结构具有贯穿性,而且新的理论性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为了让学习者产生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需要对化学知识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力与识记能力,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习惯的问题,会导致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不能适应新层次的要求,从而引发阶段性学习障碍。[2]

2.学习思维困难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而言,初中化学是入门学习,教材的学习要求较低,因此采用类比的方式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已经形成统一的洗胃模式,形成了思维套路,从而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无法满足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高中学习要求以及知识结构的改变,而且教师的上课节奏快,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引发认知困难。

3. 化学学科知识特征

高中化学知识的内容骤增、难度加大,相关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深,而且化学语言的抽象程度增加,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高中化学知识组块与产生式系统繁多,知识点繁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其中涉及的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32条,知识点85个,选修模块的内容标准71条,知识点229个;化学知识的区分困哪,而且其中相近、相似、相关联的知识较多,比如电离与电解、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概念具有字形、词义上的相近点,从而容易造成前后知识的相互干扰,知识点较为分散、零碎,从而引发学习困难;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许多化学规律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在教学中存在一些特例,但是因为经验型的认知,会引发阶段性的认识困难,造成心理错觉,引发思维障碍。

三、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思路

1.关注表现性目标

现代教学理念中,以表现性目标为教学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北京,有效的调节生成性目标,指导教学开展。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中预先规定好的,并且以该目标为教学价值的指导,在教学中指明学生将遭遇到的情景、将要从事的活动与将要处理的问题,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与个体性。在生成性教学中,应该强调学习目标与情境互动,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但是并不预设统一的结果和行为,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2. 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

传统的化学教学关注的教学结果,生成性教学则更加关注教学过程,初中化学的生成性教学核心并不是达到教学目标,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当做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通过丰富性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3. 关注教学事件

生成性教学中,教学事件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为教学偶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与不可预测性。传统的化学教学受到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不允许课堂出现超出课堂设计规定的行为出现,因为不可预测的行为而造成的教学事件称为教学事故。生成性教学中,应该正视教学事件,将事件作为教学资源,对于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认知,从而充分发挥教学事件的价值。

四、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对策

初中化学生成性教学中,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融入现代化的人才观与教学观,将生成性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1.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在生成性教学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将课堂教学作为立体化、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将课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教学课堂为基础,从而构建学生资助学习平台,积极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实际生活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59

初中阶段的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课程,会有两种状态。一是觉得很迷惑,二是觉得很新奇。两种心理的出现都是正常的。教师的工作就需要将学生们领进化学的世界。其实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化学的痕迹。我们用的香皂、 肥皂、洗衣粉、洗洁精还有食品中的食用添加剂都是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生活用品,农业产品,食品,化工产业等等方面都是要用到化学的,只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产品都是人工合成的。

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生化、化工产业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只有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才会有利于我国的长久发展。世界的竞争是残酷的,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学生们必须学习好各方面的知识,包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才能在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初中生对于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定位,学生的职责就是做好学生该做的事情。

学习化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提高竞争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怎么做去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呢?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实验教学法

初中的化学课由于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科学课程,所以学生对于化学课一开始就会充满兴趣。为了延伸学生对化学课的认识,觉得化学就是一门有趣的科学课程,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利用起化学课的独特性重视实验教学法。

学生们由于初次了解化学,对于化学反应不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学生在学习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学生们对于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并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见过的。那么教师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就可以逐渐将学生带进情境中,然后使用正确的教师用语,设置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先预先设想一下过程和结果会是怎么样的。然后教师再逐渐在试验中给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中的反应究竟是怎么样的。实验结束后再跟学生们一起讨论实验的结果是否符合大家的提前预设。在实验中,学生们可以进行分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大脑的思考能力,还有团队的分工。

同时,在实验中学习到的知识学生总是会记得更加牢固,学生也能在实验中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产生的过程。教学中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劳逸结合的充分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注意这点。我们知道很多实验是有危险性的,必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做这些实验。对于危险性等级的判断这个要靠教师去判断。有些危险性高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

二、化学与生活

就像在前文中提到的,化学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留心就能发现化学。女性的化妆品就是化学产品的应用,食品添加剂,农药等等。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妙招都是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以将这一点加入进课堂的教学计划中,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化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具备这些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很多,为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趣味性。教师要注意在备课时多多联系实际。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发展的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只会读书,还要有实际的动手能力。我国与西方的国家相比,因为中国教学传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化学联系实际会将化学与生活相连接,学生在自己的家里就可以动手操作,做一些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体来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化学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前面提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是非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作为教育者,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成长。

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与化学的关系在教学时加入情感教育的部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比如在学习某些知识点的时候会牵涉到自然环境和水质之类的问题,那么在自然引入后,教师要教育学生们对自然环境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那些都是不好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环境好,对人类好。还例如,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帮助人们收获更加优质的粮食,但是过度的使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个教学过程中既是对学生常识性问题的提醒,同时也提醒了学生们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教师在情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的是过度自然,不用刻意地去带进情感教育的部分。教学计划设计的不好反倒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毕竟初中的学生在心理上正在经历叛逆期,所以教师在处理问题上面要多多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初中的化学教学因为初中的学生的叛逆性,所以教学上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每个阶段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化学教学为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在教学上教师要多费心思准备,为了使教学更加有趣,并且可以锻炼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可以加进实验教学的方式,同时小组的化学实验和讨论都是不错的环节设计。因为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在最初的阶段,还是主要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为主。

第10篇

1、开学至3月28日,授完新课,做完实验八至十和部分选作实验。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

2、3月28日至5月20日,专题复习和训练:

(1)化学基本常识(运动形式、仪器性能、药品使用、基本操作);

(2)空气的组成与污染防治;

(3)氧气的制备、性质、用途、燃烧与缓慢氧化;

(4)分子和原子;

(5)元素和元素符号;

(6)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7)水及水的污染防治;

(8)氢气的制法、性质、用途;

(9)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化合价;

(10)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2)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碳酸盐);

(13)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14)铁和铁的化合物;

(15)生铁、钢和常见金属;

(16)溶液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饱和性、溶解度、组成表示法);

(17)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8)化合物的电离与溶液的导电性;

(19)常见的酸、碱及其通性;

(20)常见的盐、盐的性质、化学肥料;

(21)初中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复习。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综合复习,强化训练,模拟考试。

二、教学要求

1、各班要参照以上教学进度,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化学教学有序进行。

2、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素质。

3、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讲究艺术。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效率要提高。

4、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化学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5、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度等;多媒体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

7、化学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和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等。

8、要认真研究市“中考说明”。研究专题的知识结构和重点,研究样卷的内容和标高,做到不超纲,不拓宽,不加大难度 。

9、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有关活动

1、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市化学教研会。

2、评选:

(1)优秀论文评选。

①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境创设艺术;

②对“××××”实验评价和优化的设想。

(2)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和学案评选。

第11篇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 “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 “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初中化学

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感到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的探究都必须围绕有效教学而展开,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有效教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由无到有情境的转变

新课程从唯一的知识技能目标转变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线索转变为三条内容线索,而且这三条内容线索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需要相互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向学生呈现无情境的表面知识,要给无情境的知识建立背景。就是要善于从真实中提出实际问题,到实验中运用化学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这样做一是促进迁移的需要,二是激发动机的需要,三是增进理解的需要,四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当然这种转变也有水平高低之分,最高水平是将化学知识溶解于实际问题之中,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又能结晶出化学知识。

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首先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满堂灌教学方法,采用一些适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技巧性高,灵活性强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过考试关,考高分,而是通过学习会用脑、学会思维、掌握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经得起社会的选拔。

三、要抓住课程标准、教材、备好课

人常说:课堂一分钟,课下十日功。要科学把握45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备好每一节课。备好课首先是要充分了解、研究并吃透教学对象的情况,做到对学生的情况知根知底;其次是一定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全面把握基本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备好每节课。在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挤时间研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备课时力争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便于理解,易于接受。把握好以上三个环节,教师备课才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四、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要使学生乐学和愿学,必须使学生会学,即主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我告诉学生学习化学抓住读、做、练三个环节。读就是认真阅读教材。养成课前的读和课后读的良好习惯。课堂上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讲明预习的益处。使学生知道通过预习,听课能抓住重点,带着自己疑惑的问题听课,有针对性地分配注意力,这样听课轻松又愉快。通过课后细读,把教材读薄,将知识归纳,便于记忆,加深理解,更好运用。

五、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课堂教学的深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味”。教师应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首先,摸清班情。教师要了解全班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其次,要胸中有课标、腹中有教材。教师对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切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将整体知识化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并将其分散到各课时中逐个加以击破,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每节课有的放矢。与此同时分析众多知识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知识链、再构成知识网,易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使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思、思有所为。

六、精心安排、把握好时间不拖堂

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除了备好课,讲好课外,合理支配45分钟也不可惑视。若每节课都拖堂,不仅完不成教学计划,久而久之,更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备好课是前提,讲好课是基础,而精心安排并合理使用时间,始终坚持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教师对每节课的教与学都要精心计划,切实做到讲、学、练时间支配合理。既要防止课堂教学拖泥带水,顾此失彼现象,又要充分利用45分钟有限时间科学组织教学,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象磁铁一样,把每个学生注意力都吸引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师教的主动,学生学的主动,进而做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当教师不再剥夺学生“学”的权利,让学生自信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到“学”的转变,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当实现的教育,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