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化行业调研报告

信息化行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3-01-07 22:0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行业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化行业调研报告

第1篇

关键词: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中国物流行业状况

中国物流企业中中小型企业甚至微型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其资金实力薄弱。国内、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仍然处于电话联络,手工操作,拍脑袋决策的状况;不少大中型企业的信息系统仅仅处于代替手工操作,提供统计报表的基础阶段,适应新业务能力差,环境应变能力差,业务智能功能运用少,很难为客户企业提供综合、全面、细致的物流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企业对物流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其能投入系统开发的资源有限,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低成本的、快速地帮助他们建立适应其自身业务特点的物流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中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特点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显示,71.3%的物流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了信息化系统,这一比例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14.8%。在应用物流信息化系统的企业中,华东地区29.6%;华南地区占28.3%;华北地区占17.6%;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稍弱,分别为14.4%和10.1%。此外,在进入物流信息化行列的所有企业中,约67%的企业依然处于基础信息化的阶段,约28.3%的企业已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优化,然而进入高端领域信息化协同阶段的企业仅占4.7%。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需求仍然以底层的基础信息化为主。

三、中国物流软件的状况

在2008年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企业应用最广、最重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物流软件市场在不远的将来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前景广阔。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中指出2007年,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投入总体规模达到42.29亿元,这个庞大的数字印证了信息化建设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为国内软件企业的成长与高端突破带来了难得的机会。从本次调研结果看来,随着物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日趋完善,在未来5年内,物流软件行业将会一直持续高增长的态势。物流信息化调研中心认为2008至2010年,中国物流供应链软件市场仍将处于爆发增长期,预计到2010年市场容量将超过21亿元。

四、物流企业的软件需求

国内物流企业中的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他们资金实力弱,而物流行业又是微利行业,但是市场对他们信息化的要求却是和大型物流企业基本一致,他们也需要一个

能同时为所有物流服务业务提供全面支持;

信息系统所支持的业务能随客户的需求变化而快速灵活应对,快速定制;

具有足够的开放度和灵活度,提供易于快速对接的数据接口和功能调用;

能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及时完整数据信息;

能跨地域部署和使用;

的物流信息系统,但是他们希望能付出较少的开发成本和较短的开发周期。

第2篇

关键词:年鉴 实用性 框架设计

行业年鉴作为反映上一年度行业发展和成就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了一年内行业的重要信息和统计数据。就年鉴作为工具书而言,实用性是衡量编纂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行业年鉴的实用性,直接影响为行业发展服务的效果和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下面结合《中国建筑业年鉴》(以下简称:建筑业年鉴)的实践,探讨如何增强行业年鉴的实用性。

一、做好框架设计,全面反映行业发展

全面地反映行业发展和成就,是行业年鉴实用性的基本要求。而框架设计直接影响年鉴内容的全面程度。年鉴的框架是指构成全书的各个基本组成单位,也就是年鉴专栏和栏目的总体。框架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和掌握行业的全面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料来源,来确定年鉴的结构层次,是采用两个层次,还是采用三个或四个层次,使年鉴的框架结构更为合理和完善,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建筑业年鉴采用三个层次的框架结构。第一个层次的栏目有六个:“总论”、“全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概况”、“行业纵横”、“企业经纬”、“信息资料”、“建筑业统计数据与分析”。第二个层次是六个栏目中的分目,如:“信息资料”中的“重点工程”和“调研报告”。第三个层次是各分目之下的条目,如:“重点工程”之下的“北京市重点工程”、“上海市重点工程”等。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行业情况,建筑业年鉴的部分栏目采用四个层次,如:“行业纵横”是第一层次,其下的“各行业建设概况”、“地方建设概况和社团组织概况”是第二层次,“地方建设概况”之下的“北京市建设概况”、“上海市建设概况”等为第三层次,“北京市建设概况”之下的“建筑市场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建设科技”等为第四层次。这样的框架结构,对年度行业重要信息资料应收尽收,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行业发展实际,增强年鉴的实用性。

年鉴内容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到常编常新,对框架设计做调整和创新,力求符合行业年度发展实际。最近几年,建筑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根据这一情况,建筑业年鉴及时调整内容框架,在第一层次“全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概况”下增加了“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条目,来完善和充实年鉴内容。同时,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一些信息从互联网上获取比在年鉴中查找更为便捷。因此,删除了第一层次“信息资料”之下的“科技实录”。因为“科技实录”中收录的省级工法名单等内容均可在互联网上查到。

做好行业年鉴的框架设计,与时俱进地优化框架内容,全面地收录年度行业信息资料,方便读者在行业年鉴中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年鉴的实用性也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建筑业年鉴目前收录的内容在记录行业年度人物和国外建筑业发展状况方面还比较欠缺,这是也以后优化完善的方向。

二、以读者为中心,打造实用栏目

年鉴的实用价值与读者数量的多少成正比,内容要多贴近读者,满足读者的需要。行业年鉴在全面反映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应以读者为中心,不断关注读者的需要,不断完善年鉴内容,尤其要打造几个实用栏目。建筑业年鉴这几年根据读者反馈,不断完善年鉴内容,突出行业特色,为读者提供实用信息。针对每一年度行业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汇集各地各部门和大型企业所做的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将“信息资料”中的“调研报告”做成重点栏目。其中的各篇文章,不仅对行业难点热点问题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同时结合各地各单位自身情况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读者纷纷反馈,通过建筑业年鉴这一栏目,了解了同一问题在不同地区和企业的情况,对解决同类问题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行业的统计数据是读者关心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年鉴作为工具书,数据更是必不可少的实用性内容。建筑业年鉴将行业统计数据作为体现实用性的重点栏目,收录年度行业统计数据分析和行业各类统计数据。同时,按年度数据和近几年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既方便读者查找上一年度数据,也能按需要查找近几年的数据,特别是与建筑业相关的重要数据。读者对统计数据栏目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表示在查找数据时非常方便,对实际工作帮助很大。

三、内容电子化,缩短出版周期

当前,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纸媒造成很大冲击。年鉴作为工具书,虽然不像报纸、杂志和一般图书那样受到很大影响,但如不紧跟形势,则必然会出现在信息时代中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年鉴的电子化比较容易实现的是随书发送电子光盘,使年鉴内容能够轻易地通过电脑进行阅读。电子光盘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年鉴内容的完整和易于查找,真正发挥电子版年鉴的便利性。如有条件,还应考虑与网络的进一步融合,提供各年度年鉴的在线查阅,方便互联网读者使用年鉴。建筑业年鉴自2005起开始随书附赠内容光盘,并将1984年至2004年的年鉴也全部制作成光盘,方便读者查阅。

年鉴的出版周期为一年,但出版时间是越早越好。因为读者越早地看到年鉴,特别是行业年鉴,就能及时地了解上一年度行业的情况,掌握需要的资料,也就能更好地发挥年鉴的实用性。因此,缩短年鉴的出版周期就要提前进行计划安排,积极认真做好组稿和编校、印刷等工作,严格按照计划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按时出版年鉴,发挥年鉴的时效性,同时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年鉴的实用性。

上面是结合建筑业年鉴这几年的编纂实践对增强行业年鉴实用性的一点看法。实用性作为行业年鉴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编纂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行业年鉴也才能不断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丹峰.关于增强年鉴实用性的思考与实践[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4):19-21

第3篇

我年轻的时候,在工厂做工人,那时候,不需要考虑‘留住’工人这个问题。因为工人被工厂‘拴住’了。不过,现在情形变了,工厂需要考虑如何留住工人,尤其是作为主力的青年工人。”2015年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综合处处长郭秀明在《留住青年心:中国电子行业青年工人调研报告》会上如是说。中国电子制造业在有效管理并留住青年工人方面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当天的报告便是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的回应,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的青年工人(26岁以下群体),创造一个考虑到青年工人的需求、为青年工人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环境,也为工厂和企业今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奠定基础。

2014年夏天进行的此次调研,是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与瑞联稚博儿童权利和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共同对来自北京、广东、江苏和山东省内的24家电子制造企业工厂的40名管理人员和800多名工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座谈和访谈。

调研发现,青年工人缺少经验和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导致他们工作不稳定及负面工作经历的核心因素。统计数据显示,接受调研工人的年龄越小,他们在面临新环境所带来的挑战的适应能力就越弱,也就是他们比较缺乏处理负面情绪、掌握关键生活技能(例如个人财务管理)或者与其他主管沟通的能力。

此外,这一代青年工人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曾经是“留守儿童”,他们在个人身心健康方面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而企业日常的人力资源工作和管理工作通常无法发现这些青年工人所面临的挑战。

调查还显示,70%参与调研的工厂管理者认为增加工资是提高工人留职率的主要方法,管理层较少(14%)关注自身的管理和沟通方式。

对于薪酬待遇,仅有39%的工人认为工资待遇公平。近一半的工人认为工厂没有采取恰当的安全措施,究其原因,部分是因为工人没有获取足够的信息。调研结果表明,如果工人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更全面,那么他们原先的看法就会大为改观,例如工人在知晓自己的薪资计算方式后,会改变工资不公平的看法。

对于上述暴露的问题,报告建议人力资源部门应考虑在青年工人的招聘和入职阶段应有更大投入;同时,管理人员应该增加对最脆弱年龄段工人(16-21岁)的支持;其次,除了公平的工资,更好的沟通渠道、基层主管的沟通技巧和工人的参与也是提高留职率的重要补充。

第4篇

一、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

1.认真组织实施粮食流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地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要把全省规划与地方规划结合起来,按照全省粮食流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布局,完善规划,搞好衔接。

2.全面贯彻落实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11]57号)文件是“十二五”时期全省粮食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粮食行政部门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落实政策措施,推进粮食产业发展。省局将继续加强督查调研,宣传推广各地好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

3.完善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长效机制。根据国家粮食局部署,继续开展小麦、稻谷、油菜籽的成本利润调查。选择一些乡镇村及农户,实行定点调查,建立和完善粮食成本调查机制,发挥成本调查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作用。

4.广泛开展粮食调研活动。各地要紧紧围绕“6332”行动计划和2000亿跨越工程,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提出政策措施建议,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省局将继续组织优秀调研报告评选,并向国家粮食局上报优秀调研报告和软科学研究报告。

二、深入开展粮食行业普法教育与依法治理

1.全面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编制学习材料,开展培训活动,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重点学习宣传与粮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粮食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深入开展“5•26”条例宣传日、“10•16”世界粮食日和“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继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

2.扎实推进粮食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加强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提高粮食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3.开展粮食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省局将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继续举行全省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考试,各级粮食行政机关领导要带头参加执法资格培训。

4.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重点是对2011年形成的粮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各地要按照省局统一要求,逐步规范行政执法案卷。

5.做好粮食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各市粮食局要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方便当事人提出申请。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三、着力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

1.重点支持打造30个多功能、现代化大型粮食产业园区。认真贯彻全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会精神,通过“三个一批”:完善一批、推进一批、开工一批,推进园区建设,力争基本建成的园区比上年增加10%,所有规划内园区全部开工兴建。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扩区扩容,完善功能;突出科技含量,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体制机制,规范园区管理;发挥园区综合效应,提升园区质量效益。省局将加强对园区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督促检查。

第5篇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信息化

物流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行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也成为了行业共识。北京敏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莲莲是物流信息化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对行业的信息化发展非常了解,并研发出了一系列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软件。近日,万莲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她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心得与经验。

记者:信息化技术已全面进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如何呢?

万莲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并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带来了行业的技术革新与效率的大幅提升,物流行业也不例外。我国大中型物流企业都非常重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速度正在加快。不过由于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多以基础应用为主,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物流行业不断上升的需求,使其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未来,随着物流国际化、物流智能化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而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则是决定物流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广大物流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快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当中的综合实力。

记者: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认为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企业应该怎么做?

万莲莲: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在进行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内部业务流程,使企业向着规模经营、网络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首先,企业要对物流供应链管理进行网络化建设,建立具有高速、安全、可靠、简便管理的网络平台,作为物流信息化数据业务及其它业务的统一承载和传输平台;

其次,对企业间、企业内部物流过程中所产生数据进行采集,并加以数字化加工及存储,使系统可以随时提供高速信息查询;

再次,完善各项物流信息服务内容,使预先发货通知、送达签收反馈、订单跟踪查询、库存状态查询、货物在途跟踪、运行绩效监测、管理报告等功能发挥作用;

最后,形成基于统一网管、简便直观、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能对所有网络互连设备及网络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建立先进、实用的网络安全体系,确保信息在传输、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

记者:据了解,您研发出多项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软件产品,并获得了相应的软件著作权,这些产品可从哪些方面来有效提高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呢?

万莲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物流行业不言而喻,我基于多年来在物流供应链领域积累的丰富实战经验,并结合客户反馈、市场调研报告结果进行多方总结,研发出了多款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包括物流资源计划一体化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ERP系统、电商一体化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物流运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同时,我将我的研发成果与不同行业特点与需求相结合,研发出多套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涉及物流行业、石油化工行业、通讯行业、汽车行业,以及重工行业等多个领域。这些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涵盖了物流业务管理、物流计划、业务跟踪与监控、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及订单管理等多个业务单元,可帮助企业在商务协同、决策支持、业务运作、管理运营等多个层面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完善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记者:在您的带领下,北京敏捷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行业中的优秀技术代表,请您介绍下您是如何做到的。

第6篇

上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推动着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敦促着道路运输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做好交通运输事业,提升道路运输行业服务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道路运输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以及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好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管理与建设。

【关键词】道路运输 信息化 发展 研究

道路运输信息包含道路旅客信息、道路货物信息,还有一些与道路运输相关的行业等信息。道路运输信息化是把与道路运输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这些信息做出处理的过程,从而实现对道路运输企业提供服务的全程进行优化和控制,使道路运输行业利益最大化,推动国内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因此,建立起一个高效的、智能化的自动实现管理的道路运输信息化体系非常重要。道路运输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发展进程

道路运输服务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国民经济体,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道路运输服务实现信息化管理是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我国的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发展阶段、综合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几个历程。

1.1 起步阶段

我国的最早的计算机源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与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设备。信息技术是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开始引进的,经过逐渐普及,信息化建设发展至道路运输行业。上世纪80年代,交通运输部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规划和信息化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与发展规划方案,成为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走向信息化运营的重要标志。

1.2 探索发展阶段

我国道路交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交通运输部进行信息系统工程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成果,信息化建设使道路运输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壮大,道路运输行业逐渐步入智能化控制管理的阶段,为交通运输事业优化管理方式起到巨大地促进作用。

1.3 综合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行业进入综合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国家实行“十五”、“十一五”计划,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道路运输业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这个时期内,国内多个省市的道路运输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把服务流程、管理流程优化整合,实现信息共享、网上办公、电子档案存储等功能,提升了办事效率和质量,加快了对道路运输信息综合开发利用。

1.4 全面发展阶段

在“十一五”计划实施期间,道路运输行业实行信息化办公取得了有效发展,进入“十二五”计划实施后,进一步的提升了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信息智能化、现代化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使道路运输管理能够更好地对道路运输资源进行利用,有效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出了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

2 制约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更好发展的情况

近几十年我国的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更好发展的情况:

一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由于一些单位没有精力和人力对信息技术知识开展系统化地培训,或虽然有短期的培训,但是无法达到广泛了解的程度,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达不到充分了解、专业化的水平。工作人员无法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就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二是信息技术使用率较低。道路运输管理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性的技能,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的优势,部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纸质媒介上面,办一件工作需要在好几个部门间奔波,影响工作效率,造成资源浪费。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的体现。

三是信息化设施投入有待提高。虽然现今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大发展,但是有些部门的设施和设备更新,跟不上工作需要的速度,导致一些信息化管理标准与规范无法实施,无法有效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设想

3.1 希望提高道路运输信息建设组织保障能力

希望主管部门主动负责,依据科学管理体系,对庞大又复杂的信息资源加强管理维护,明确对信息化的管理要求。加强人才管理,使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能够全力以赴,发挥专业人才作用,引领信息化建设。

3.2 希望发展示范、试点工程

在近几年信息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上,一些信息化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效促进了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因此,继续建设一批示范性项目和综合性的信息平台等试点工程,对促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会有典型示范功能。

3.3 希望各部门加强对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设备的投入

在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中,设备落后也是制约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因素,希望主管部门可以加强对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建设与管理。

3.4 希望制定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机制

希望管理部门对道路运输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建立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规划和项目的政策,以及相关机制,提升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软性保障。

4 结束语

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信息化管理方式相比传统管理方式,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调整道路运输行业,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弥补传统管理方式的缺点,更进一步地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使行业和谐稳定运营,为构建高效高质、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道路运输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优质的运输系统与交通体系。

参考文献

[1]姚峰,王志喜.浅谈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现状[J].中国科技博览,2010(13).

[2]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自治区交通厅.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Z].北京: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2009.

[3]刘敬青.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30年发展回顾[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

第7篇

全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奋力领先江苏沿海开发

全力开创如东沿海开发新局面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与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省社科院建立南通(如皋)沿江沿海发展研究基地

省社科院刘志彪院长来通调研等

优势明特色显定位高思路清启示多——南通市沿江沿海发展战略探析

南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机械装备产业升级的路径——通州区机械装备业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创意市集——散落于民间的创意产业源

文化情怀与人文研究

南通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思考

全力打造“创业新城”

组织部门也要成为“群众之家”

丁芒创作的自由境界

我的散文诗之旅

张謇盐垦制度探析

我国见义勇为立法问题探析——以美国法的比较和借鉴为基础

通州区社科联活动掠影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共建和谐美好南通——在市第七届社科普及宣传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论发展南通市现代农业

制度创新与城乡融合

以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推进更高起点的沿海开发

关于吕四港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论着力推进我国宏观调控的科学化与精确化

社会变迁与农村稳定

简论生态文明及其实现路径

试论腐败的成因及其遏制

南通市农村贫困现状调查及思考

2010年市哲学学会学术沙龙在南通大学举办

加大行政监察力度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一幅绚丽而精湛的通中百年史画卷——评《南通中学百年发展史》

论中小型博物馆的产业开发问题

略论如皋的长寿现象

用“中国文化”滋润心灵——秋雨时节再读《问学余秋雨》

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自然观

联亦珍贵文更出彩——写于《张謇手书对联经眼录》成稿之际

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小康新海安建设

县委书记要率先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金融危机对南通开发区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就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催化剂

扎实保增长全力促就业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全力保障科学发展

重振南通工艺美术行业雄风的对策思考

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

提升“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四个“度”

用“大调解”机制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和谐南通创建为例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的思考

论助推妇女创业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演变特点分析

社科博览

强化管理抓规范瞄准目标抓创新

镇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亟需强化四种意识

关于扩大南通文化需求的对策探讨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多维互动教学体系;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76-06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是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中明确规定的10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①一直强调以物质空间形态规划为本体的实用技术,在教学中重视规划设计类课程,忽视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理论课程,造成城市规划专业的师生普遍认为城市规划只要做好空间规划方案,把图形绘制美观就可以了。教师也都愿意承担设计类课程,对理论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课程改革动力不足。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教师多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的课堂讲授方法,只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讲授,很少安排实践及其他形式的教学。由于本身法律法规条文都是很枯燥的条条框框,加之学生对理论类课程兴趣较低,不能积极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最终为了应付考试突击记忆重点内容,课程结束后对该门课程所学内容几近空白。传统教学没有真正起到对学生管理知识、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

一、多维互动教学的内涵

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过程, 致力于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新型关系[1-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多渠道传授知识点,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运用等综合能力。在多维互动教学中信息传递、师生交往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从多角度展开,采用多种方式融合的教学模式[3]。

二、网络教学平台助力多维互动教学的实现

网络教学平台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和沟通的新需求[4]。基于无线网络和大数据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媒介外,年轻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也更容易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学习[5]。充分利用移动网络,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来建设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作学习[6]。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原来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内容转移到课下[7-8],课堂上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用于讲解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如何对知识进行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高级别学习目标内容的深入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维互动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扩展和创造深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实现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

三、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多维互动教学体系的构建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多维互动教学体系的构建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的整个过程,三个环节的内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一)以指导自学完成课前预习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指导自学法为主,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保证课堂多维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中,精心设计有课程信息、教学资源、教学互动、教学评价与反思和课程管理五个课程教学模块(图1),通过课程信息、教学资源和教学互动三个模块,引导学生完成识记和理解层面的基本知识学习,完成相关的作业练习,并扩展学习相关知识,为课堂多维互动做好基础。各模块所包含的详细内容及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

(二)以多维互动开展课堂教学

根据课程各章节的内容特点和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开展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可分为四部分:一是行政法学基础;二是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三是城乡规划管理的运作;四是城乡规划行业管理和职业道德。其中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和城乡规划管理运作是核心内容。根据各部分内容特征和学生自学问题反馈,课堂内主要采用了案例研究、研讨会和情景模拟的互动教学方法[9](表2)。

1.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对实践性较强的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而言,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将所学法律及管理理论知识融入逼真的情境之中进行具体化应用,让学生感受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而且也能省去完全依靠实地调研所需花费的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等[10]。

案例研究法在课程中的应用主要在“城乡规划管理的运作”部分,围绕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选择及管理、建设工程管理、乡村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和临时用地、临时建设管理等内容,选取较为典型的违法案例,对案例进行违法原因和处理意见的讨论,在大量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加深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在“行政法学基础”和“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等方面也有所应用。在“行政法学基础”部分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举例以说明各抽象概念的含义,在“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部分,可分别挑选总规、控规、修规及村庄规划等规划的经典案例或结合学生已完成的各类型规划的课程设计作业,对照《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所规定的编制内容来加深理解。

2.研讨会

课程用到的研讨会形式主要有小组讨论发言、法规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和专家讲座[11]。研讨会形式的教学主要运用在“城乡规划管理的运作”“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和“城乡规划的行业管理、职业道德”三部分。在“城乡规划管理的运作”部分,会针对案例分析进行多次“小组讨论发言”,对教师或学生所提出的规划管理案例,先进行小组内讨论,形成基本观点,再统一进行观点的分析评论。在“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部分,为强化学生对《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内容的记忆,会以各小组为单位,组织“城乡规划法规知识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课程的兴趣。在“城乡规划的行业管理、职业道德”部分,针对行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城乡规划职业道德重要性的演讲,演讲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时代性和说服力。在学习过程中,还会邀请2~3名在规划局工作的专家或挂职过的教师,针对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一系列研讨会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12]主要用于“城乡规划管理运作”内容中各项规划许可证书的申请、审核、核发程序,要求各小组根据抽签获得的任务要求,虚拟一项具体的申请项目,并制作完成审批过程所需的相关材料(内容可适当简化,但材料要完整),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申请者和不同的审批单位,在课堂上完整模拟该证书从申请到核发的整个过程。教师和其他小组则作为评委,对整个过程各环节的专业性及综合表现进行打分。通过情景模拟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真实的场景,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通过自身参与,牢固记忆了相应内容。

(三)以实习实践进行课后拓展

根据课堂的深入交流探讨,课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时进行知识巩固,并通过问卷调查(图2)等环节进行课堂学习反思和交流。在对课程知识进行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习实践,充分深化拓展课程内容。

通过实习实践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化的分析应用,加强对学生技术和能力的综合培养。课程的实践调研主要针对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城乡规划管理问题调研,要求学生根据课内外的学习和平时积累,对当前城乡规划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要有具体的调研提纲、调研问卷和详实的调研数据,最终提交一份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提交的调研报告择优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或参加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作业评优。另一部分为城乡规划管理实习,这部分内容放到课程结束后的假期,要求学生在假期到规划管理部门完成3周的实习,了解规划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实践体验。

可以看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多维互动教学体系需要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课前的预习是基础,课堂互动是核心,课后的巩固实践是深化,各环节根据任务要求和内容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表3)。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多维互动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最佳教学效果的实现。

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多维互动教学方法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改革,需要教师、学生和院校三方的共同努力。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会遇到障碍。

首先,教师课程改革的决心和恒心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课堂的互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全心投入,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反应能力、分析总结及表达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增加大量有形和无形的工作量,所以教师是否有强烈意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13]。

学生是多维互动教学改革的主体,学生配合改革的意愿是否强烈,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如果学生没有强烈学习的意愿,则多维模式改革的目标就无从谈起。

学院与学校的支持是多维互动教学方法实施的保障。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多维互动教学翻转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将会和学校现有的一些

条条框框产生冲突,这给学院与学校的考核制度带来挑战。所以高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项目的推进是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的保障。

五、结语

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过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原来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内容转移到课下,才能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互动教学,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多维互动教学体系构建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以指导自学完成课前预习,以多维互动开展课堂教学,以实习实践进行课后拓展。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便于知识的传授。在多次交流研讨、情景模拟的互动中,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析表达能力。通过实习实践环节的开展,扩充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培养了学生参与规划决策的信心与兴趣。网络教学平台与多维互动教学方法的结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维互动教学是信息化时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推行过程中需要教师、学生和院校三方的共同努力。教师课程改革的决心和恒心、学生强烈的学习意愿和院校的技术及政策支持,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顺利开展多维互动教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美芹.基于信息化资源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分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4,10(12):67-69.

[2]孙艳芹,等.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医学基础学科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2015,10(2):4-5.

[3]毕胭.设计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科教文汇,2013(5):63,65.

[4]李凯旭,李玉红.教学信息化背景下互动教学与TBL教学的综合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3):253-255.

[5]王小丁,王雪琴.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多维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平面设计 CAD”课程建设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3,28(2):150-153.

[6]李金华.“多维互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德育课教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127-129.

[7]杨俊宴,史宜.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微教学模式探索[J].城市规划,2014,38(12):53-58.

[8]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7-20.

[9]陈桂,陆锋,盛党红.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15(4):47-49.

[10]马文军,李旭英.案例研究方法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兼论城市规划案例学的建构[J].2008,24(8):89-92.

[11]乔桂芬,陈国良,梁海飞.师生互动法在独立学院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5(1):180-181.

第9篇

在纽约第五大道最大的Prada店,有一种“充满魔力的镜子”——当消费者拿着一件衣服走进试衣间后,试衣间里的智能屏幕就会自动播放模特穿着这件衣服走T台的视频。​

​原来,Prada的每件衣服都被植入RFID电子标签。在试衣间的智能屏幕前,RFID芯片会自动被识别。同时,衣服被拿进多少次试衣间、每次停留多长时间、最终是否被购买等信息,都会通过RFID进行收集并传回Prada总部,加以分析和利用。这意味着,无论是否成为最终的购买客户,每一位走进Prada门店的消费者,都将会参与到商业决策的过程之中。​

联想IT管理服务及企业级服务业务部总经理林林介绍说,这项应用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基础上,还帮助Prada提升了30%以上的销售量。试想一下,当你看到自己相中的衣服正在被模特穿在身上走秀时,你的心里是否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呢?​

​“在社会信息化环境的推动下,许多企业开始加速转型,消费者开始参与商业进程并施加影响。”ValueResearch(价值研究)联合国内最大的CIO知识分享人脉社区ITValue展开的调研明确指出,以往“数据处理”只是IT部门对自己技术能力的外延做延伸拓展,但是现在数据处理在业务中的应用已经可以直接帮助企业获得盈利,改善客户体验或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

​这意味着,社会信息化环境的完善推动着企业的加速转型,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出现,使得企业IT能够以一种较低的成本快速进入业务,从而更直接的释放和体现IT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的3个市场​

​IDC调研显示,全球使用移动终端办公的用户数量已达12亿,占整体办公人群的35%。金融、零售行业是移动化建设的先行者,甚至有25%的零售和金融企业参与BYOD应用建设。​

​以联想公司为例,联想服务部门的上门维修服务站人员,已经全部配备了移动化设备。未来,还会实现动态菜单——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实时接收单据,提供完服务之后,可拍照上传。数字化时代企业部署移动应用是提高生产力的必然选择。同时,市场动态的千变万化和客户对服务要求的提升,要求企业对市场需求做出更快速的响应。移动应用逐步渗入到业务层面也使业务人员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决策周期。​

​此外,联想公司内部也搭建了一整套移动办公的管理体系、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比如员工自带设备的管理:现在多数智能手机锁定后,只要用手指滑动屏幕就可以开锁。但联想则认为这样的行为安全性不够。因此,当手机加入到公司的服务网络之后,就会自动把屏幕的密码锁定,这样就此导入了安全策略。“公司既给员工一些自由度,同时又规定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保障。”林林说道。​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不仅仅是在个人市场,企业级市场对移动互联应用的需求也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新时期,移动应用会深入到企业业务的各个层面。移动互联技术将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带动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催生企业变革。​

​联想IT管理服务业务拓展总监吴越认为,目前企业级移动互联已经从概念导入的阶段迅速过渡到了实际行动阶段,并将移动互联网市场分为3个不同的细分市场:B2C、B2E、B2P。​

​B2C(面向消费者)市场相对来说已经成熟,比如银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B2E(面向企业员工)市场移动应用和平台是为企业员工使用的,比如移动展业。​B2P(面向企业合作伙伴)市场上,那些需要更广泛的上下游价值链整合的企业,可能会开发一些应用给合作伙伴,包括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

​在中国市场上,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主流企业都启动移动互联应用给消费者,但是对于面向内部员工和合作伙伴的移动应用却很少。因此,对企业来说,B2E、B2P所面临的挑战相对会更大,会遇到业务流程再造、应用开发、硬件、业务连续性保障、安全性要求、项目复杂性,等等的问题。​

​当然,企业级移动互联市场随着民用市场的成熟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外部环境上,对于一个商用市场来说,移动互联无论是从网络、设备、还是技术和生态圈都已经日趋成熟了。”吴越多次强调道。​

​从IT价值到商业价值​

​吴越简单算了一笔账:一本制作精美的菜单,其制作成本约为1000~1500元钱。一个正常营业餐厅,一年要至少换四季,意味着1500×4=6000元。如果把这些钱把用于部署PAD点餐,不仅客户体验好,菜品估清以后还可以快速下线更新——成本、用户体验、更新换代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正如IDC调研报告中指出的:社会信息化环境的完善推动着企业的加速转型,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出现,使得企业IT能够以一种较低的成本快速进入业务,从而更直接的释放和体现IT的价值。​

​交通银行通过移动化、电子化部署,改变了原来办理信用卡的流程,客户可以直接在Pad等移动设备上输入信息,经提取后信息被直接送入银行系统。如此一来,不仅减少了隐私泄露的可能性,也提升了办卡速度,更有利于银行跟进后续业务服务。而传统信用卡的申请流程中,都要先填写纸质单据,然后将信息输入系统,要有专人去做文档的OCR识别,识别以后校对以后再进行人工处理。“IT最能够为银行带来生产力变革。”吴越进一步说道,“从信息输入到纸质单据的保存,再到后续的办卡、人工等费用,每年可节省3000多万元。”​

​企业移动化建设日趋成熟,移动已经深入到企业业务的各个层面,其正在演变为在移动时代提升企业业务价值的生产力工具。​

​IDC2012年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提升生产力和加速决策恰恰是企业将应用转移到移动平台最重要的两大驱动力。​

​吴越认为,移动互联给消费者带来的变化,对企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会在未来两三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目前的大形势下,有些企业能够逆势而发,有些企业则走向沉沦了。“今天我们看到两类企业,一类是绝对行业领导者,不断往前探索,还有一类就是抓住市场的逆向发展机会。”吴越说道,“移动互联网,正在带给企业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第10篇

顺腾(企业化名)是一家高速发展的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底盘、车身类零部件,为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美通用等国内外知名汽车主机厂做配套供应。近年来,顺腾业务突飞猛进,管理却基本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信息化程度较低,生产物流系统全是手工操作。公司早在两年前就有上ERP的想法,但由于缺乏懂ERP的专业人才而一度搁浅。尽管期间信息部门也接触了几家ERP厂商,但都是浅尝辄止,基本停留在推介和培训层面,自从2008年ERP项目经理兼信息部经理老黄空降顺腾,项目才正式启动。

1启 动

老黄一来,一是深入车间了解产品及工艺情况,二是召集项目小组成员开会,通报ERP选型的工作计划。这天,老黄安排助手,也就是信息部的小王起草了《顺腾公司ERP项目招标公告》及《ERP项目招标邀请函》,在公司网站及外部信息化网站上。为了尽快让供应商获取顺腾项目招标的消息,小王查询了几家主流ERP厂商的联系方式,主动给他们的邮箱发了招标公告和邀请函。

没过几天,老黄陆续接到几家ERP厂商的咨询电话,让他莫名其妙的是对方竟然怀疑顺腾项目招标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原来,小王把招标公告和邀请函群发给了这些供应商,所以他们才觉得供应商早已内定,公开招标不过是掩人耳目、走走过场。老黄暗自叫苦,一句话没有交待到,小王就办了件错事。世界很大、圈子很小,各家的销售人员即使不认识也大都熟悉,群发邮件让他们都知道你邀请了谁,这样容易使他们串通起来围标或压标,造成不利局面。老黄只能逐一解释,鼓励他们积极应标,并且保证顺腾这次招标不像以前只喊“狼来了”,是动真格的了。

老黄告诉小王,在招标之前我们应心中有数,根据所属行业、公司规模及生产特点来邀请相匹配的ERP厂商参与应标。顺腾目前是规模在三个亿左右的民营中小型企业,未来几年,顺腾有可能发展成为集团企业,几个分厂变成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涉足汽车零部件以外的其他注塑、机加工产品,这些远景都要落实为信息化需求,提前考虑周到。

经过资料筛选和面谈,老黄和小王打听到很多业界的信息,也了解到各家的情况。当然这些道听途说的信息要经过对比和验证,因为说话者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的考虑。小王问老黄,用什么证明ERP厂家的汽配行业经验?老黄说,投标书其实就是ERP厂家的介绍信,投标书中的成功客户列表不足以证明什么,这里面是真是假、有多少水份也许只有ERP厂家自己知道。考验其行业经验要以成功客户的项目验收报告为准,并且从中还可以参考同行的应用模块和实施周期等信息。

2调 研

通过对公司实力、口碑和行业经验、人员专业程度等几个方面的比较,老黄和小王推荐了三家外资厂商V、Q、I进入下一轮的业务需求调研。这天,老黄召集老板、各部门经理、项目小组开了个选型进度通报会,并大体介绍ERP的市场格局。整体来讲,国外软件占据高端市场,本土软件占据中低端市场,国外软件行业化程度高,本土软件通用性好,且价格有优势。这个会议是通报,而不是让大家确定谁入围,所以老黄认为客观地将项目进度和各家情况介绍一下即可,不要求大家表态。

通报会结束后,老板的意见很明确,不能光在国外厂家中选,要增加几个国内厂家,顺腾不排除选用国产软件的可能。老黄也表明了不同观点,项目管理都有时间、成本和质量三个约束,入围的厂家越多,项目的周期会越长,耗用的时间和精力也越多。各家进行业务需求调研和产品演示的过程雷同,大家看多了眼花,再加上疲惫,参与的热情就会削减。其实在IT圈内这么多年,各厂商的产品是怎么一个情况,老黄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老板时间宝贵,项目经理理应把好前关,推荐五六家给老板看显得有些多了。但老黄也理解老板的想法,多看看才放心,把国内软件厂家拉进来可以拉低价格,毕竟价钱方面哪个老板都很在乎。于是,接下来老黄和小王邀请V、Q、I、U、D五家供应商,每家安排2天的现场业务需求调研。

在老黄来顺腾之前,Q就到顺腾做过几次培训,他们跟踪这个项目很久了,小王和他们人很熟,因此是偏好Q的,老黄早就看得出来,所以在各家来调研之前,老黄在项目组会议上专门强调: 1.要摆正位置和心态,我们是客户,更多的是我们挑选他们,而不是他们在挑选我们。2.虽然来的顾问都是西装领带,名片上的头衔不是“首席”就是“资深”,谈话中不时夹杂英文和专业术语,以证明他们的重视和专业。但不能被这外在的东西唬住,不能以貌取人,不要先入为主、轻易下结论。3.要有胸怀,放下成见,对各厂商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但也不能太老实,人家要什么资料就给什么资料,问什么就告诉他什么,牵涉到公司机密的,或与项目无关的,比如老板的个人情况、内部人事关系等一概不能透露。4.供应商调研的会议室不要安排在老板办公室附近,现阶段不宜让供应商与老板有过多接触,以免有损公平。

随后,老黄让小王对这五家供应商发出重点业务需求列表及祝贺信,约定时间让顾问来公司调研,同时组织各部门经理及业务骨干配合调研。一般是按照各部门调研的时间安排,先介绍本部门的基本情况和业务流程,然后顾问针对需求点进行询问,业务部门回答和阐述。最后,各部门也可以针对困惑点和问题点进行询问,并说出对系统的要求和期望。调研间隙,老黄带顾问去车间参观,让他们对公司生产情况有个初步认识。

老黄经历过数次招标选型,他知道尽管企业一再要求让实施顾问来调研,防止信息人为传递失真,给后期实施带来麻烦。但实际上,厂商都会安排售前顾问或方案顾问来调研。售前顾问打头仗,一般都是见多识广、能言善辩的高手,不但能讲产品,还能提供管理咨询,借助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帮助企业解决类似问题。有的售前顾问忽悠有余、诚信不足,吹嘘他们的产品什么都能做,或者先问客户想怎么做,然后告诉客户他们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个比较狡猾的售前技巧。而有的顾问则会依据客户的需求,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变通一下去做。特别是有经验的顾问会判断客户的需求合理不合理、必要不必要,询问客户需求的深层目的,因为很多客户根本不明白自己的需求,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个需求。这就是优秀顾问的价值,不会一味地迎合客户,而是不但考虑到客户当前需求,还考虑到客户未来的需求,以及客户目前还没意识到或考虑到的需求,进而带来管理上的改善和提升。

老黄深知,同样的软件用不同的人来实施,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如同一支钢笔,用的人不同,写的字就不同。老黄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他知道顺腾不仅仅是在找一个合格的ERP软件,更是在找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它能提供一站式的方案及服务,帮助顺腾走得更远。

3演 示

第11篇

关键词 物流 信息化 物流管理软件

中图分类号:F7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大时代的逐渐深化发展,物流业将它的触角悄悄地延伸到制造和贸易以外的广阔市场中,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凸显出其惊人的影响力。大量软件开发厂商纷纷加入物流管理软件的竞争大军中,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然而国内市场上真正发展成熟、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管理软件却是凤毛麟角,如何在物流信息化进程中制定有竞争力的物流管理软件发展策略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物流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根据相关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企业在提升自身产业价值、创造物流供应链价值方面已经逐步转变思路,由传统的通过人力劳动和生产设备创造价值转变为新型的通过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创造价值。这种转变支撑着物流管理软件在过去几年的迅猛发展,通过对外部营运供应链的管理信息化,其提升收益的边际效益指数惊人地达到了60%。

(一)专业化程度高的物流管理软件更受欢迎。

我国的物流软件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后,在产品设计理念方面已经日趋成熟,同时各物流企业在选择产品时也有了更加理性的考虑,开始针对自己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物流管理软件开发商们也针对这一趋势,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流程模型的多样化,在设计理念中采用逐步细分的方法,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物流管理软件逐步向供应链管理服务方面靠近。

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发展成熟的物流管理软件供应商已经在软件设计理念中很大程度地融合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其实顾客选择物流管理软件的初衷基本相同,都是希望能够高效地整合管理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上的资源,从而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所以各大开发商正致力于在物流管理软件中融入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管理模式,已达到整合物流各方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目的。

(三)行业的激烈竞争将加速优胜劣汰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大量软件供应商加入物流管理软件的研发行列中,其中有部分是以前的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转变而成,有部分是传统的管理软件开发商衍生而来,还有部分是国外的物流管理软件开发商进入中国市场。这三类厂商都有自身的弊病与不足,我国的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出现了品牌多竞争大的局面。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深化,具有雄厚资金支持、品牌效应深入的几家大型厂商将逐渐显现出自身优势,优胜劣汰的步伐也将逐步加快。

二、物流管理软件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物流行业的新热点,我国物流管理软件在自身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发展契机,这些契机是物流管理软件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物流业进入我国十大振兴产业规划。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上游制造企业运量萎缩和运输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下,目前已有超过4成的物流企业利润下降。国务院通过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现代物流业跻身十大产业之列。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物流管理软件作为新时期物流行业与信息产业结合的产物,势必将处于风口浪尖之处。

(二)我国物流业市场并不成熟,尚处于发展期。

据调查,目前第三方物流商提供的物流服务85% 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而信息、加工处理和财务等增值只占15%。可见,我国物流的产业结构中信息化程度还相当低,众多物流的企业还处于摸索期,他们采用物流管理软件的初衷仅仅局限于单纯的降低物流成本,现在我国物流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物流管理软件的发展策略

(一)针对客户需求,采取个性化定制策略。

日本的物流业发达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物流软件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在我国,随着物流业的逐步发展,物流管理软件的顾客在选择产品时逐渐趋于理性化,他们更愿意选择契合企业物流供应链特点的软件,所以软件供应商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采取自主定制物流管理软件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设定企业所需的功能模块,最大限度地缩短开发周期和用户方熟悉软件系统的时间,从而节省开发费用和实施费用。

(二)以售后服务作为盈利的重点。

随着软件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软件的赢利点应该转变为服务。软件制造企业可以和政府机关、电信展开合作,提供物流管理软件的购买、下载、咨询和升级服务,以此将软件的赢利点转移到售后服务。物流管理软件供应商通过与企业保持联系,时刻跟踪物流市场,向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升级服务。这种策略一方面可以产生二次利润,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客户忠诚度,巩固市场份额。

(三)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软件市场鱼龙混杂,各种类型的软件供应商在物流市场上竞争,寻求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道路也显得极为重要。对于在市场中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厂商,在经验和技术上相对中小厂商已有不可逆转的优势,所以他们的发展方向就是利用企业的雄厚资金支持,继续做大做强,巩固并扩大企业的优势。对于市场上大多数的中小型厂商,他们的发展策略就是将市场细化,找准自身立足空间。物流管理软件的市场复杂度高,中小型厂商总可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突破口,拓出属于自己的市场。

四、结语

现在我国的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相信随着物流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物流管理软件将呈现出专业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的不断成熟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促进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1]馨轩.物流软件市场3年将超21亿元.大连日报,2008.8.15(A06).

[2]杨静.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概况.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1:47-49.

第12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互联网;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自由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人们的生活、工作、交流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下子改变了世界模样。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大大地简化了、快捷了。人们通过借助各种终端产品,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取任何信息并进行交流互动。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手段,人们可以娱乐,可以交际,可以学习,可以从事商务活动。

所以说,同工业化革命一样,信息化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技术革命。如果说传统出版业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那么数字出版业就是信息化时代的新产物。

图书,作为承载和传播人们智慧,思想的载体,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时间。其间,图书的形态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甲骨、石鼓到竹简……一直到后来纸质媒介,其形态和面貌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改变。其实,今天我们的阅读载体也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已经不仅仅是通过纸媒介来阅读了。PC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手段。媒体传播的载体在改变着,传播方式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也在改变着。

2007年以前,全球纸质图书的销售额年增长率是10%。2008年以后只有5%。2012年出现负增长1.5%。传统出版物面临更新换代的时代。我们隐约可以看到未来的“图书”用“屏”取代“纸”将成为常态。“屏阅读”文体结构将大行其道。

资料显示,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2012年底已经全面停止纸质版的出版发行。《洛杉矶新闻报》已经关闭。《纽伦堡晚报》申请破产。2012年全球电子书的盈利由上一年的17%上升到25%。亚马逊电子书的发行量超过了纸质图书......

从国内同行业来看,很多传统出版单位纷纷登场数字出版舞台。时代传媒、凤凰传媒都已经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数字产品,实现了多终端跨平台阅读,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形成了产业规模。

从全球出版业界来看,数字化是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逃避。只有迎头赶上才是正道。传统出版行业如不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将会面临危机。国家在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这件事上也是积极地在应对。面对目前纷繁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时代,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坚信,未来的数字出版领域,传统出版企业应该成为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这就要彻底改变纸质出版的单一模式。我们应该立足于内容提供商和内容加工商的地位。技术上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成熟的产品作为支持。

与前两年相比,许多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化的认识和需求,已从被动转向主动,许多单位通过调研和走访,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普遍提高,且观念更新,思路明确,确定了较为实际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在具体任务上加强部署,加快推进,主动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道路。

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提出“积极出击数字出版领域,实现出版社战略转型”的指导思想,将“数字化”战略列入“十二五”战略发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按照“整合资源”的原则,大力推进传统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集报刊、网络、手机、音视频等多种现在传播手段为一体、全媒体发展和产业集群的格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制定了《集团数字出版工作战略规划》,提出建立数字出版转型的总体支撑架构。引领传统出版进入全新的数字服务内容领域。云南教育出版社确立了立足自身现有资源,突出区位优势,以项目实施带动体系构建,做强以教育为主业的数字出版转型的总体思路等。

目前,我们国家数字出版领域正在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数字化正成为提升我国传统出版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阅读比率逐渐增长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和云存储技术的发展,阅读渠道日益多元化,并体验到多终端无差别的阅读。国民数字阅读率不断提高,出版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出版细分市场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我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调查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0.1%。比2012年增长了9.8个百分点。

三、全媒体出版成为数字出版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数字出版呈现出由单一形态到全媒体,由产业概念到规模出版,由传统出版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重的的局面。

在培养用户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同步出版”的全媒体出版模式逐渐成熟。全媒体出版可以综合利用资源,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同时通过纸质书、手机、手持终端、互联网等媒体同步出版,并可以改编为影视剧、动漫、游戏作品等,来满足不同的用户的需求,实现内容资源版权价值的最大化,全媒体出版模式已成为未来出版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手机阅读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数字出版新业态

手机阅读是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之一,它受阅读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较小。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已推出手机阅读业务,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数字出版新业态,手机网民规模和手机阅读时长均不断增长。据统计,截止2013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亿,较上一年增加约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率由74.5%提升至81.0%。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地处西部边陲的文化大省,作为有知名品牌的优秀出版企业,在数字时代大潮的裹挟下。必须迎头而上,迎难而上。力争在未来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块阵地。

参考文献:

[1]《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生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