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07:53: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微课程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复合教学法 研究 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01-02
复合教学是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法,它既符合学科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又顺应大学毕业生职业市场的变化。复合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中已广泛流行二十余年,如STS课程即“科学――技术――社会”相统一的课程,就加强了自然科学的人文趋向。国内许多综合性大学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改革时对此也已涉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不断加大,尤其是专业课,其内容涵盖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多个学科,其教学过程包括多个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复合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更显突出。针对专业课的这一特点,我们尝试对专业课及与之相关的多学科、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教育,对“复合教学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化学反应工程》的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复合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十个结合”。
一 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相结合
结合地方高校学生特点开展教材建设。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学团队与国内其他地方高校合作,编写了《化学反应工程》教材,教材侧重于工程应用,并将最新科研成果编入化学反应工程新进展,强化教材的实用性。该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作为新世纪化工类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系列教材之一,被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推荐教材,目前已被兰州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广西大学等国内近十余所高校采用。教材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保证和推动作用。
二 课程教学与专业外语相结合
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重基础英语,轻专业英语;专业词汇相对贫乏;阅读专业文献少;对专业英语在文体、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规律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与专业外语相结合,具体做法:第一,关键词汇英文化。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把课程涉及的专业术语、关键词汇等用英文给学生写出,这样便于后续的双语教学。第二,板书内容英文化。在关键词汇英文化的基础上,选取部分教材内容,全部采用英文板书,保证了专业词汇的重现性以及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为学生下一步阅读原版教材奠定基础。第三,指导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教学双语化。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原版教材,指导学生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即选择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部分章节阅读,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与质量,而且也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并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经验、体会等。课堂教学中板书及口语表达以英语为主。
三 课程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化学反应工程》学科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在该学科中反应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经验法比较粗略,不能高倍放大;数学模型法是从过程的内在规律出发,更好地反映了过程的本质,放大周期短,放大费用低,可以高倍放大。但数学模型一般都比较复杂,必须借助计算机才能求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数学模型法得到迅速发展。为了使课堂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指导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建立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2)绘制数学模型法计算框图;(3)编写数学模型计算程序;(4)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
四 课程教学与文献检索相结合
文献检索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能力,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熟练程度不够,对本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种类及常用检索工具了解不够全面。鉴于此,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与文献检索相结合,具体的做法是:在介绍参考文献时,将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学者、著作、刊物、常用检索工具等全部介绍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检索训练,我们拟定几个本课程的专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文献检索,再把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加工提炼,撰写专题综述。实践证明,通过此项训练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五 课程教学与科技写作相结合
科技写作是从写作学科体系中派生出来的新学科,承担着科学技术信息和成果的总结、交流、传播和贮存任务。科技写作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水平,我们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与科技写作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将课程的重点内容分成几个专题,让学生首先进行文献检索,在此基础上按照科技论文规范撰写专题报告。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帮助、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分类、加工提炼;如何把握论文的整体架构;如何展开正文部分;如何撰写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如何选择论文的关键词等。为使各个专题组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举办专题报告会。这样,同学们不仅巩固了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而且文献检索、科技写作、课件制作、上台演讲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很好。
六 课程教学与技术经济学相结合
作为《化学反应工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对反应器进行正确选型、有效放大、最佳控制。所制定的技术方案必须满足“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安全可靠”,由此可见,本学科与技术经济学联系紧密。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与技术经济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工程观点,工程问题涉及诸多因素,因此工程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反应技术开发、反应器的放大设计、反应过程的控制时都要利用技术经济学的知识,使效益最大化。同一化工生产过程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同时,通过多方案比较习题,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利用技术经济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反应器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七 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纵观近年的毕业环节,学生基本上是以做毕业论文为主。而对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是化工企业,从事工作以后,无论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还是老工艺的技术改造,都离不开化工设计。虽然化工原理有课程设计,但其主要是针对单元操作的物理过程,不是一个完整的化工设计。化工专业的学生缺少了化工设计这一基本训练,对今后从事化工设计工作显然是不利的。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扭转这个局面,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安排了课程设计。具体做法是选取“某一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设计”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制订方案、工艺计算、设备设计、绘图和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化工设计全过程。经过课程设计,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1)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的能力;(2)工程计算能力;(3)技术方案比较和选择的能力;(4)工程制图能力;(5)科技写作能力。
八 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搞好实践教学,构建了以实践教学工程观摩中心为主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以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满足贯穿于学生整个培养过程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工程观摩中心有化工设备展及配件区、工业催化剂展区、塔填料展区、典型工艺流程动态模型展区、化工管道安装实训展区。学生通过在实践教学工程观摩中心的参观学习,对化工工艺过程及设备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其工程概念的建立,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主要是选择一些具有典型反应设备的化工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如石家庄金石化肥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石家庄化纤化工有限公司、山西三维集团公司、山东金岭集团公司、河北冀荣氨基酸公司等,他们所具有的典型反应设备有:固定床反应器、气液反应器、均相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反应精馏装置等。在校外实习基地,根据不同情况,学生可以采取参观、短期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
九 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实验设置的指导思想是:重视实验教学环节,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而是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和提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案为:课程组利用学校和学院设立的实验教学研究项目基金,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筛选出了“基本技能―现代技术、综合应用―创新能力”综合培养的有特色的实验;建立了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室。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创新性实验。演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达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设计性实验、开放创新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协作精神。学生可自主选择课题或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课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十 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本着“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融贯、教研相长”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技成果与技术转化为教学优势资源,分别从理念、成果、方法和手段等多途径与教学结合,渗透于教材编写、理论与实验教学、实习与毕业环节,实现了科研向教学的多方位转化。同时,言之有物的教学内容又促进了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科研成果进教材。团队鼓励教师撰写教材、讲义,并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之中。在编写《化学反应工程》教材过程中将微反应器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引入第四章《非理想反应器设计》中,将在超重力反应技术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写入第十章《反应工程新进展》中,将在催化反应新工艺开发过程中的科研成果引入第六章《气固相反应器设计》中。
第二,科研成果进课堂。团队将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科技和教师本人最新研究成果如离子液体中的化学反应、微反应器的开发、流化床反应器的实际应用等引入课堂,在第三章《理想反应器设计》的授课中,以“返混”和“平推流”为主线,讲授了团队开展的工业反应器改造的实例,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兴趣。
第三,科研成果进实验室。教学团队着力于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装置的开发研究,将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与技术融入其中,开发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针对反应工程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开发了多釜串联特性实验、反应精馏实验、气固相催化反应综合实验以及超重力反应器性能测定实验等多个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装置,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科研成果进毕业环节。团队坚持将学生的毕业环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紧密相连,毕业环节论文题目80%以上来自纵横向科研课题,真实的科研课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使得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203-02
Abstract:Microlecture 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Microlecture and emerging background,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applied in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in the form of case Microlecture make concrete steps is give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inally, practice shows that Microle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Microlectur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resources;application research
1 微课概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移动式学习日益成为学习者新的需求,微课在此背景下产生,同时“互联网+”时代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所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使得“微”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蓬勃发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在10~20分钟的时间内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微课教学过程不仅仅包含知识导入、讲授,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更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PPT、音频为一体,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再现知识点。微课学习内容的短小精悍和富有针对性也能很好的解决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问题,微课视频及辅助学习资源总容量有限也有利于网络传播,特别是通过移动设备观看。
2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由于授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原有知识积累各不相同,教师比较难兼顾个体的差异。而以短小视频为特征的微课在兼顾个体差异上有技术方面的优势,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无论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都可以提供满足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也都有充分的学习时间。这对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环境都是极具意义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操作性强,课时有限但技能点多,可以先将复杂的技能点进行科学的拆分,拆分出来小的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的组织与建设,制作成微课,众多讲解小知识技能的微课进而形成微课程。短小的微课视频有利于学习者保持注意力,也有利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选择有重点地碎片化学习。
通过微课在课程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体现了“掌握学习”的教学理念,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微课是可行的。
3 微课在计算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的学习资源,在设计时要遵循认知负荷理论,以联通主义为指导设计有效的框架,以使用者设计理论为依据设置学习路径,引导学习者有效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学习。微课教学资源是半结构化的,在设计时应该依据拆分重构的策略,以构建主义为指导,伴随着教学需求的变化、资源应用的开展、学生学习的反馈而不断的修改完善。
3.1 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关键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有深度的学习才是教学的核心。在这里我们选择“使用word进行小论文的编辑”作为此次应用的选题,一方面论文的编辑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这个选题能够很好地巩固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等技能点及掌握对论文格式规范的熟悉。在教学设计上,根据此次教W任务,设计论文编辑的微课程情境。接下来带领学生熟悉小论文的结构构成及格式要求,针对具体的格式要求分析使用Word的那些功能才能达成效果,然后操作演示整个小论文的排版过程,最后进行简短总结。
3.2 微课视频资源的制作
本文中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微视频,微视频要按照教学设计和学习者的思维类型进行组织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以问题引领学习路径,以问题来推动内容讲解,有助于学生引发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在视频画面上要美观大方,符合学生的审美,结构设计上有创意最好,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此次选题的讲解涉及微情景引入、PPT播放及技能点讲解、软件操作演示,故采用“微电影+录屏”的方式比较合适。微视频的开头采用微电影的引入方式时间控制在3分钟,小张同学面临毕业苦于论文格式的编排遂到办公室向老师求助,老师拿出规范的已出版论文带着小张一起分析格式要求。接下来展示PPT授课课件介绍此次微课涉及的技能点并打开论文原稿进行排版演示,在PPT播放和操作演示环节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其中技能点介绍控制在2至3分钟,操作演示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整个微课视频不超过20分钟。在整个录制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微电影环节采用手机录像的方式,主要拍摄时画面的稳定性及镜头的组接。录屏环节要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及音量,打开PPT讲课界面准备开讲后再点击“录制”按钮,录完后在使用软件对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剪辑和美化。
3.3 反馈与辅助资源的完善
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采用“反转课堂”的模式,课前通过课程的微信教学平台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馈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与学习者的交流,了解学习者的疑问和需求。教师应该明确微课视频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必须配套学习指导方案、练习题目、学习测试,并伴随着学习者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学习者通过指导方案更加有效地学习,通过练习题目进一步巩固知识点,通过学习测试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复习已学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从而营造一个正循环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4 结束语
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和学生技能水平测试的反馈并综合调查问卷情况的分析,都表明微课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深化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多数学习者经过反复学习能完全掌握技能点,进而验证了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微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改进教学方式,在后期继续对微课及辅助资源的设计开发并进行及时的跟进和修改,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满足教学的需求。将微课的引入教学符合“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需求,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微课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 钟琦,武志勇.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术,2014(2):26-33.
[3] 余毅. 基于微课程模式的资源共享课建设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4-35.
[4] 董黎明,焦宝聪.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 电化教育究,2014(7):108-113+120.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对软件工程师的项目实践能力、团队工作与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项目开发应用的工程教育,促使学生进行更多更深的理论知识和更高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作出重大变革以应对这样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因此,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相关专业日常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缺少综合能力训练内容、作业抄袭、新知识与新进展反映不理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设定合理题目,将课程设计与项目开发紧密结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竞争性和成就感等,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将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组织起来,承担一些项目和课题。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避免了作业抄袭现象的发生,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心。另外,也对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建议。
一、工程教育理念与方法
工程教育包含构想(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操作(operate),教育深入到工业产品从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到结束生产周期整个过程,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和几所瑞典大学在瓦伦堡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4年的跨国研究和探索后于2004年提出的一个工程教育理念。工程教育首先定位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方面出发探索工程教育问题。工程教育的是为让学生尽快进入企业工程环境而将学生置身于在企业真实产品生产周期中,在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过程的工业环境中接受工程教育,将学生在工程环境下,快速掌握工程应用的实际的技术、深入研发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理解技术的研究发展周期。工程教育工程是教育改革一种较好的思路,能够掌握现代工业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的现代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工程实际开发设计为背景环境,建立的课程体系相互联系、相互支撑,让学生在实际工程应用的实践环境中取得丰富的设计、制作和主动学习的经验,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成长。CDIO工程教育模式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建立互动的、启发式的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既要遵循该课程的传统理论知识,又要符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项目支撑课程的要求。
二、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
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是一种建立在架构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架构理论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工程教育模式是让学习者在一定的工程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自主学习快速成长的经历。在企业提供工程环境下,获得的充分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安排的项目,驱动着学生,在遇到不懂的知识需要通过查询资料文档和上级领导进行沟通,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时还可以提出了导师负责制的项目开发驱动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以教师承担的项目为教学课题,以分组团队协作的模式,由带队导师负责学生的项目任务的安排,技术培训和监督管理。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外软件实习基地为教学研发场所,委托师资力量强的教学机构以专题培训、技术讲座、实战项目辅导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组合的方式为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项目的驱动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开发。以上的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是在项目开发为主线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让学生学会与项目主管沟通,使得学生在工程环境下快速成长。CDIO工程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全面的改革。它具有明确的培养定位、详细的培养目标和全面、系统的培养方法指南。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逐步提高。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的改革为改革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工程化思想,从专业知识的结构和所需能力培养入手,建立科学的工程化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课程体系大纲包括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团队合作和工程综合能力四个层面,对现代企业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课程体系的方式逐级细化设置,形成具体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明确意义的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比如可以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以下的编程语言的教学计划。对于大一、大二的低年级新生,设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C++应用程序设计》(包括WIN32SDK和MFC框架应用的高级应用设计),在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可以就多个工程应用级的C++学习方向进行学习,可以是游戏DirectX方向、GDI图形图像设计、dot net框架的管理信息系统、驱动程序的开发等企业级应用开发,和企业进一步沟通,确定订单式培养计划,将企业应用需求引入到培养计划中来。因此,为每一门课程(包括每一个项目)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规划如何使学生学到这些知识和能力,如何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并明确教学、实验、作业/项目的安排。大纲中除了列出本门课程的知识点之外,还根据本课程所承担的能力目标。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具体细化专业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根据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分配到每门课程,各门课程根据自身特点承担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改革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一体化的学习经验、构建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2.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教学方法上,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提高自我思考能力,突出通过实践动手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巩固知识概念。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将课程设计和实验课并入相关的课程内,使得代课老师承担一定比重的实验课,任课老师也成为了实验课的教师之一,对于实验课的内容要认真规划和企业工程实践尽量结合,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处在工程教育氛围中,教师尽可能统筹安排课程内的实验,做到大纲详尽,实验细节细致入微。从大一开始就注重对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的培养,针对课程安排丰富的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完成并全身心投入。适当的压缩教师授课学时,改革教学方法,设立场景教学,鼓励学生采用一边听一边实验一边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设置丰富的设计-实现项目,利用课堂和现代学习场所或实验室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团队合作精神。#p#分页标题#e#
3.课程设计与项目开发紧密结合
针对一些专业课程,增加课程设计环节,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CDIO培养模式是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的工程项目相结合,对于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的的课程设计中引入工程教育的理念,通过贴近工程应用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应用开发的方法,尽量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搞好课程设计的关键,应设计好题目并做好课程设计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累储备知识,跟踪主流技术。教师出课程设计题目的时候,选择贴近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同时结合所学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总结以往学生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循序渐进式的课程设计指导教学方法,将往届学生中课程设计中的优秀作品和设计思路去启发应届学生,本届学生在往届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设计开发。
4.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每年举办各种大学生应用技能竞赛包括“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竞赛,提供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舞台。比赛的题目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赛团队协作精神。竞赛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我发挥平台,对于学生个人综合实力的全方位考核,同时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质。针对比赛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认真准备,分别进行赛前培训、集中训练和赛前选拔工作。同时,根据大赛的项目和内容,对于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对于课程内容也要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内容贴近工程应用,对于日常考核方法进行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建设特色实验室,通过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参加比赛,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兴趣,锻炼了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时,积极做好赛前准备,进行赛前训练和选拔工作,在指导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营造宽松的研讨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共同提高,互相促进,团结协作,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5.毕业实习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培养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选择的代表着应用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场所,毕业实习实践环节的选择和建设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选择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和师资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广泛的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关系,以便让学生学习和体验软件产品的从需求、规划、设计和测试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校外实习基地是工程实践场所,它提供了一系列广泛的设施,包括企业的职场工作环境、团队协助开发项目的工作环境和工程化的任务实施管理方式。基于工程教育的的工程实践场所的包括以下基本特征:学生动手学习和自主学习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通过学习掌握系统的开发过程和熟悉企业工程产品的设计流程,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会与小组的交流,也引导学生逐步适应社会交往和学习社会知识。此外,学校将毕业实践环节变成直接走出校门走入订单企业中去,提前到企业的环境去锻炼,使他们从择业观念、就业技能进一步的改变,完成其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换,以及从学校到社会的人生环境的自然过渡。根据学生在企业工作的岗位设定毕业论文题目,让他们在锻炼的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这样间接的促进学校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育模式的转变积累经验。他们的课程设计的方向和题目也在进一步的影响教学方式的转变。学院制定详尽的管理方法和实施细则,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就业找工作和毕业论文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农业安全安全工程课程建设
随着农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农业安全生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农业安全导向下,农业院校也应当设置并完善安全工程专业,优化其课程设置,为新农村的建设,为新农业的发展培养一批既懂得农业知识,又了解安全管理的基层管理人员。
一、新时期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安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
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从实际来看,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实践的指导,只有拥有丰富的、稳固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从事实践活动。安全工程专业在理论课程方面主要学习内容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系统工程》等。而在农业院校,为了突出其办学特色,在理论课程中还开设了《农业安全生产》、《农业防火减灾》、《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等。
(二)安全工程专业实验与实践课程的设置
同比理论课程向比较而言,实践课程更加的具有直观性、综合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在农业院校中,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开设了较多课程,例如化工安全工程实验、环境工程实验、农民产品安全检测实验以及与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环境安全、化工安全等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直接的理解理论知识,进而更加的熟练的掌握所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也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安全工程专业主要设置了《化工安全》、《环境与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等课程。另外,为了保证学生可以顺利的开展实践活动,学校还建立了与农业安全特色相符合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设立,不仅仅为学生找到了实践的平台,更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熟能生巧。
二、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结构
(一)模块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包括农产品安全检测实验、化工安全检测实验、健康实验、安全工程基础实验等。开放实验教学主要指的是实验空间相对较大的实验,主要内容包括:防排烟实验、火灾报警实验以及建筑灭火实验等等。另外,还包括针对农产品安全监测而进行的大型仪器操作实验。这些大型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通过这些开放性实验以及对大型实验仪器操作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还将安全理念延伸至了农业实践领域。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农业安全导向下安全工程课程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不宜实际操作,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建立仿真实验室,通过虚拟来完成实验项目。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在感官上对于危险实验有着清楚的认知,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例如地震模拟实验、重大危险源监控仿真实验等。
(二)讲学结合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改革选题模式。任务书的设计应当多样化,不仅仅包括采用安全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形成的任务书题库,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形成新的任务书,这样可以是传统的模仿型任务书变为思考型。第二,改变传统的设计组织形式。传统的设计是由学生单个人来完成的,可以将其改为2-3个人为一个小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组,要尽可能的平衡不同基础的学生。第三,改革互动方式。充分的利用互联网以及新兴社交软件,例如微信、微博、QQ等,同时还建立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设计的交流网站。在网站中可以将理念优秀设计、资料、相关参数等集中存放,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资料的查询。还应当设置答疑专栏,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其他人可以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在此进行指导,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其次,建立农业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换言之就是建立在农业安全导向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基地。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学生实习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申请或者是国家各类相关的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相比独立的环境,并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保证其实践可以顺利的进行。
三、农业安全导向下安全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探究
(一)努力加强校内实践资源建设,塑造学生的专业精神
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学校应当加强校内的实践资源建设,例如加大具有农业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立安全工程专业的实习档案。学校方面应当树立大实验室的观念,充分的利用校内的实践资源。
(二)加快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安全农业导向下,高校应当建立与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以及农机使用安全相符合的校外实习基地。要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指导,同社会上各个企业与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通过实习,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的弥补。这样才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积极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当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一个平台,该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从项目的确立,资料的搜集以及申请、研究、论文的撰写等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这样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与创新能力。其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积极的鼓励学生以及教学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农业生产与农业环境安全的科研项目较多,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子课题,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立项、数据的收集以及报告的撰写。这样可以有力的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中的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系指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材教法、数学教学技能、数学思维方法、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教学实践等为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获得数学教育基本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1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师范院校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体,如何面对这一实际的基本策略就是“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7]。这一策略的实施,则需要具体的工作去体现。那么具体到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来说,应该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适用性”数学师资呢?传统的高师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行的是各自为政,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各门课程及其教学方面很少具有有机联系,其后果势必是或遗漏,或重复。由于各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担任教学,因此内容重复不仅无法避免,而且相当多;同时,由于内容仍具有继续扩张的趋势,形成教学内容的变量性,这与教学时间的常量性产生了较尖锐的矛盾。如教育学与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学与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与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心理学与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教材教法和数学教学技能,数学思维方法与初等数学研究,还有教育科研与毕业论文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都有不同程度地重复,且显然有些课程是后增的。内容的重复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教学时间,新增的内容显然是必要的,原有的内容又觉得必不可少,造成教学内容的不断膨胀,其结果只能是减少学生的自学时间。
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课程、教材“几十年因循守旧,采取补补缀缀的办法”,于是,“招致课程内容的膨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材陈旧老化的问题”,因此,“从根本上革新课程,已经刻不容缓了。”[2]基础教育实施数学新教材以来,教学的各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改革。虽然高校师范类专业也在进行一些相应的改革,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处在一个被动应付、治标不治本的状态之下。这就是说,职前教师教育适应不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比如,数学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就是明显的例子。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数学教学上,中小学迫切需要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能力强,具有开展数学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而这些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师范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总体质量有下滑的趋势,再加上中小学实施新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数学教材,而高师教师对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了解不够,因此,致使培养的新教师不能很快适应基础教育实施新数学课程的需要。综上所述,对职前数学教师教育中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及其教学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刻不容缓。在实践和理论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改革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2改革的实施
根据“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的基本思想,在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整合及其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1改革的基础
为了使改革不流于形式,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要扎实改革的基础。首先,此项改革以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基础教育实施数学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化的高师数学教育改革研究”为依托,另外有相关的省教育科研课题,有浙江省精品课程———数学教育学,还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数学教育新视野》,由研究出版社出版了《数学问题论》等相关专著,在《数学教育学报上》发表了《数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研究》,在《教学月刊》上发表了《开设数学问题课,提升数学思维力》等相关论文为基础。其次,国内外已经有类似的改革先例。据顾建民等[3]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中介绍,位于欧洲丹麦德兰半岛北部奥尔堡大学从1974年建校起,就创立了“以问题为中心”、“由课题来组织”的“做学问”的新模式。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课程开发发生了显著的质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科学的综合化动向[4]。关于课程教学,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最具代表性的当推数学。此外,还有德国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范例教学法”与美国和前苏联的“问题教学法”都具有相似意义。国内有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对学科教育类课程正在进行相应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思想是:考虑教师教育专业的边际或双专业性质,把普通文化知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设计按照课程结构化和微型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以便形成课程体系和尽量压缩每门课程的学时。至于中小学,与此改革相似的改革就更多了,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细说。再次,改革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从课程论来看,“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的思想和做法,属于“一体化教学方法”。这种组织课程的方法,G•豪森等人认为,要求“组织学习的过程要考虑到学生水平发展的需要”,“学习内容的选择也必须适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就是说,凡是跟个人生活和职业有关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无论是目前的还是将来的,都应予以考虑。从现实中提取的问题将决定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和问题组,一般不可能局限于个别的学校科目,也不能依靠某一学科的教材、概念和有关知识来加以解决。几个学科的处理方法与观念的相互作用,将会在解决问题的阶段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这个缘故,一体化教学方法取消了教学科目的划分,而是把这些科目按现成问题的需要进行一体化的处理。[5]
2.2改革的方案和措施
改革的总体方案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用“为基础教育培养适用性数学教师”这一课题来组织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整合;用“问题教学法”来组织理论课的教学。课程整合的具体措施是“大合小分”。“大合”即将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整合为2门课程,一门为数学思维的理论与实践,一门为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数学思维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是由数学思维论、数学教育心理学和初等数学研究这样传统的3门课程整合而成。整合后的数学思维理论与实践这一课程下设2门子课程,一门是以理论为主的数学思维论,一门是以实践为主的数学解题训练。而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则主要是由数学教育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和系列化实习整合而成。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下设2门子课程,一门是以理论为主的省精品课程数学教育学,一门是以实践为主的系列化实践。“小分”即在以上的大课程下设列小课程。“数学思维的理论与实践”这门大课程下设的“数学解题训练”课程,由初、高中升学试题解答、怎样解题和数学竞赛等3门小课程组成。“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下设的“数学教育学”,则由数学新课标解读、新数学教材分析、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育技能训练等4门小课程组成。而“系列化实践”课程又由2个子课程组成,一门是“校内实训”课程,一门是“校外实习”课程。校内实训课前述的“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外,还有“实习前试教”;而“校外实习”则由“参观附属学校”、“一节课见习”、“全程见习”、“规范性实习”和“适应性实习”这样一个系列所构成。在实施以上课程构架时,具体的做法是:“数学思维论”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而开设,数学解题训练中的“初、高中升学试题解答”课程作为一、二年级学生的寒暑假作业,属课外活动课程;“怎样解题”课程由教师用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中的相应理论为主,对学生的寒暑假作业作集中点评;“数学竞赛”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数学教育学”中的“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小学数学新教材分析”这2门课程作为小课程,由具有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教师担任;“数学教育理论”课程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理论部分相对集中讲授,“数学教学技能”的基本功部分分散在课外进行,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数学技能则利用微格教学以分组为主进行训练。关于“系列化实践”则不是本文的主题,此处不赘。以上阐述了如何“以课题组织课程”的方法措施,接下来以一个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以问题组织课堂”。[6]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的一个基本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为以后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打下扎实基础,教师组织了以下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一次关于勾股定理的教学。[7]#p#分页标题#e#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多维平台
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力来源于学生自身,但授课教师、学习环境等因素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国内诸多学者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了一定的成果[1-5],但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具体课程或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对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对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近9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并实践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构建
2015年笔者对西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学院近900名本科生进行了创新能力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创新能力、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竞赛参与、职业规划等。以调研结果为依据,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课堂、实践和课外三层教学体系,并在课程、学生、教师各自的维度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每个维度的关键目标,并寻求跨维度三层教学体系各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来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的基本框架,并据此设计各个维度的具体任务,达到贯穿维度与教学体系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其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的基本框架见图1。在课堂教学层上,教师教授给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课堂上对于教材、辅导资料的了解,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这个也是创新能力培养金字塔的基础。而在实践教学层上,主要是对于学生实验课程和设计内容的安排,在实践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步具备运用知识与工具的技能,教师在这一层的主要任务是对实践操作的指导。最顶层的课外教学层,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给出合理的意见,而学生更多是通过学科竞赛和实习活动将前两层中掌握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工具加以运用,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寻找创新点。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
1.更新教学内容。本论文主要依托于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及西安科技大学教改项目,而项目组主要成员承担的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方法学,因此本项目主要围绕上述课程进行教改活动。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引入Java认证考试真题讲解,因学生对此类题目比较感兴趣,因此引进相关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中添加设计模式的内容,学生普遍反映此知识模块与就业应聘的笔试内容关联度较高。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加大了算法设计教学内容的比重,将往届的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的填空题和编程题作为例题补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相关竞赛的难度有了提前的了解和准备。2.重编教材。重新编写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和《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与以往教材相比,《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引入案例化教学思路,侧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材分为基础篇和实践篇,其中实践篇内容安排了俄罗斯方块、贪食蛇、英文单词小助手、计算器、万年历和保龄球计分系统,学生通过对这一教材的学习,获得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算法设计思想和实践编程技能,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发多媒体课件。在调研了优秀获奖多媒体课件后,根据C语言课程的特点,开发制作了C语言程序设计各章节的多媒体课件,该课件通过1个年级9个班的学生的使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对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引入了设计模式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图片与动画进行设计展示,使得互动效果更明显。4.开发课程网站。本课题通过Java程序设计课程网站直观的课程内容,简单直接地提供给学生关键学习热点,让学生可以在线留言,方便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同时网站后台可以随时教师当前的授课计划或者备课的教案,方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微信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推送相关知识内容,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还可以对个别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微课的设计。5.整理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还需对所讲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提供给学生可拓展视野和思路的网络新闻、学习网址、参考书籍或者网络视频等电子资料,也可布置相关的关键词,由学生自发查找并在课堂进行专题报告,这样既可以挖掘出学生真正的兴趣,又可以深化知识内容。重视作业的点评与讲解,将往年学生的电子版作业进行整理,在布置给学生作业前进行往届优秀作业展示,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此方法进行作业的布置,学生普遍反映在展示优秀作业后,对自己的作业有了新的启发,完成效率明显高于无参考作业的课程。6.改革教学手段。引入并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实施“观察—实践—启发—创新”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
1.实验指导书的编写。针对Java程序设计中面向对象的新特点,在实验指导书编写中设计丰富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放式的实验内容能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的实验指导书编写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划分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鼓励学生尝试高级别的实验项目。2.课程设计。一般第3至第7学期每学期将会安排至少2门的课程设计,但教师发现这一安排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软件工程专业,试点进行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和软件工程课程的联合课程设计,合并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教师在原有大纲知识覆盖的标准下,重新设计能结合两门课程知识要点的综合性题目,有益于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与实践。3.实训环节。不仅重视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还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的相关师资力量。计算机学院与高新软件园的几家企业均签订了校企联合基地的相关协议,因此在实训环节由这些企业选派优秀企业导师对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大有裨益。在2015和2016年的生产实习环节,笔者带领部分专业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地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课外教学
1.建立本科导师制。鉴于各学校近年来引进人才的规模加大,学院现有师资力量及水平逐年增强,建立“导师制”,由一名教师对每个年级的若干名学生进行指导,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还可结合自身科研方向,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三年我校相关导师指导学生申报并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国家级3项,省级6项。这些题目的来源都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关,对学生更早接触和了解新技术和新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成立学生团队。成立正式的软件协会,面向全校招募有意在计算机领域发展的学生,并通过考核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成员,随后协调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定期培训。同时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各类竞赛项目,选择团队学生作为主要参与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由学生自主管理,小组进行学习和交流,并进行项目申报,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验和学科竞赛项目进行知识储备和项目实训。3.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针对全校程序设计大赛甄选出的优秀选手,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进行算法专题讲座和培训,为创新中的核心技术储备人才。在近几年的数学建模比赛、蓝桥杯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上我校取得了喜人成绩:其中2014年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2015年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7人,团队赛总决赛二等奖;2016年二等奖3人,三等奖7人。2016年中软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一项,ACM省赛三等奖两项,互联网+省赛银奖1项,铜奖1项,近3年学生获得软件著作权20余项。由此可见进行学科竞赛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构建信息平台。集合课堂、实践和课外三个维度,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引进项目管理的新思路,在平台上建立以项目为引导的学习小组,将学生参与竞赛的项目整合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平台功能的重构,可引入竞赛信息板块,创业项目板块,并将课程内容增加到网络信息化平台中,使学生可在此平台上能够进行有效学习。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平台的构建,解决了现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体系的问题,从多维度进行实践,摸索并总结出了基于此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系列经验,下一步将聚焦于如何在该平台下建立学生和教师的激励及成效评估机制,以便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可持续运作。
参考文献:
[1]陈新.以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2):42-43.
[2]罗晓霞.融合式的实践教学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5(12):101-102.
[3]史晓楠.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226-227.
[4]史晓楠,贾澎涛,罗晓霞.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1):30-32.
[关键词]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38一03
[作者简介]严丽萍,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江苏常熟 215500)
师专升本院校,顾名思义,是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或合并组建)而来的本科院校。由是,教师教育在此有着特殊的地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对其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既需要基于现实分析,也离不开历史追寻。如此,我们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对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和现实作一系统梳理和分析。
一、历史考察
与大多数师专升本院校相似,常熟理工学院也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初创、60年代停滞、70年代恢复、80一90年代扩张、新世纪初升格或合并成本科院校这样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应,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也经历了三年制专科、两年制专科、挂靠高层次大学(苏州大学)的四年制本科、独立招生的四年制本科这样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在这个复杂的变化过程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出近几十年来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变化的一些特点。
1.课程数量持续增长,课程结构日趋复杂
课程数量以教学计划所列课程计算,课程结构以教学计划中教学安排表结构为参考。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1985年的三年制专科教学计划中,共开设课程29门(其中选修课12门,学生选学5门左右),以“一体化”的形式呈现;1992年的两年制专科教学计划中,共开设课程26门(其中选修课ll门,学生选学5门),以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大板块”呈现;1998年挂靠苏州大学的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共开设课程43门(选修课只有选学课程数和学分规定,没有供选课程名录),以普通教育课程、学科课程、教育理论与技能、特设课程“四大模块”呈现;而2005年独立招生的四年制太科教学计划中,共开设课程59门(其中选修课24门,学生选学12门左右),以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普通选修课程、方向选修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六大模块”呈现。
2.课时稳中有降,实践课程“位升量恒”
课时以教学计划中所载总课时为准,实践课程主要指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因1993年前的教学计划中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均无体现)。仍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1985年的三年制专科教学计划中,总课时为2241,年均课时为747;1992年的两年制专科教学计划中,总课时为1607,年均课时为803.5;1998年挂靠苏州大学的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总课时为2856,年均课时为714;2005年独立招生的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总课时为2813,年均课时为703.25。从年均课时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课时总量在基本稳定中有下降趋势。就实践课程来看,1985年、1992年的教学计划中,它还没有作为正式课程列入课程安排表中,但作为“课外实践活动”,其所占时间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12.3%和13.4%。在1998年、2005年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已作为一个专门模块正式列入课程安排表中,所占时间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11.8%和13.1%。
3.普通教育课程不断增加,学科专业课程日渐下降,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时增时减
普通教育课程指所有专业都要开设的“两课”、英语、体育等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指教师教育中体现“学科性”的、通常被学生称为“专业课”的那些课程,如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等,数学教育专业的“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等;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指教师教育中体现“师范性”的一些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等。从各个时期的培养方案来看,普通教育课程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学科专业课程有日渐下降的迹象,而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则时增时减,但总体起伏不大。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1985年的教学计划中,普通教育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为21%,学科专业课程占63.7%,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占15.3%。1992年的教学计划中,三者占总课时的比例分别是15.7%、72.4%、11.9%。1998年的教学计划中,三者的比例分别是3.15%、52.2%、15.7%。2005年的教学计划中,三者的比例分别是41.3%、46.3%、12.4%。
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变化的特点,一方面与学制变化、学习年限的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与知识的发展、学科的分化以及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有关。除此,还与政治形势的变化、课程设计者认识的波动等有关。
二、现状分析
现状,即现时状态,为体现现状这个词的时间性,研究者把研究对象定格在最新的2010级本科培养方案上,从中探寻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为保持与历史追溯的一致性,在此仍以常熟理工学院数学教育专业(现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计划为例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当前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如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重视基础
从学校“关于制订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可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和辅修专业计划三部分构成,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块。理论教学由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组成,实践教学由实验教学和集中设置实践环节组成。在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占67.4%,实践教学占32.6%。而在理论教学部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占41.09%,学科基础课程占42.63%,专业课程占16.28%。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成长的基础,而两者所占理论教学比例高达83.72%。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是重基础。
2,.调实践
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高校培养方案中处于重要地位。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实践课程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首先,从量上看,实践课程的量占到了总课程量的32.6%,接近1/3,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从8周延长到16周,翻了一番。其次,从内容来看,实践课程不仅有课程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而且还有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除了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教育见习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传统项目外,还增加了课程训练、文献检索、数学教学软件应用、中高考试题研究、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微格教学等项目。再次,从范围来看,实践课程的覆盖面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拓展,尤其是一些传统上一直以纯理论面目示人的课程,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现在也增加了实践环节。
3.学科为本
在中学教师的培养上,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分科进行的,因此,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学科为本非常突出,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以数学教育为例,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17门64学分,其中,数学及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有12门51学分,“纯数学”课程11门48学分。而选修的专业课程中,供选课程共22门44学分,其中,数学及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有21门42学分,“纯数学”课程14门28学分。
4.必修为主
为解决“基本学历”与“个性发展”的矛盾,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中使必修课与选修课并存。同样地,为了解决教师培养中“基本合格”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也应使必修课和选修课兼容。可以说,必修课代表的是“基本”,选修课意味着“个性”,所以,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可以折射出课程设计者的倾向。从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必修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在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中,2088课内教学总学时中,必修1800学时,占总学时的86.2%,而选修288学时,仅占总学时的13.8%。由此可见,当前我校教师教育主要追求的还是“合格”。
当前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这些特点,既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也显示出一定的创新欲望,既包含了对未来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当下教师教育的现实诉求,是融合了当今教师培养诸多矛盾的一幅生动画卷。
三、思考和建议
在历史考察中,我们看到了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在“实践课程”上的坚持和在“选修课程”上的逐步加码,同时也看到了“学科专业课程”的日渐萎缩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起伏不定。在现实分析中,我们注意到了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对“基础”、“实践”大幅度的强化、对“学科专业课程”倾心竭力的坚守和对“必修课程”难以掩饰的留恋。在历史和现实的连结中,我们发现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调——“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实践能力”,也感受到了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开放、自由、个性化”上的左右为难。当然,这仅仅是宏观层面的梳理,如果对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和现状作进一步推究,我们还会发现许多问题,如,普通教育课程涵盖面非常有限仅“两课”、英语、体育、信息技术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分科细化、狭窄化,教育专业课程中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脱节等——这些或许就是师专升本院校未来教师教育设置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当前学科高度分化义高度综合的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知识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向,使这些问题的解决显得更为迫切。有鉴于此,笔者对师专升本院校未来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出如下建议:
1.以更为宽泛的口径构筑通识教育课程
“良师必学者”,而学者一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须改变目前“政治、外语加体育”的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拓宽口径,构筑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借鉴复旦大学的做法,可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为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每一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呈开放性态势。如,“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模块中,有“诺贝尔与自然科学”、“纳米科技与生活”、“微电子技术”等课程。“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模块中,有“营养与健康”、“人类进化”、“中国古代环境史导论”等课程。在具体操作时,可适当考虑文理渗透,同时将工具类课程纳入或整合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以“分科+综合”的方式打造学科专业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综合各科知识才能解决,由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的目标,同时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这一指向,无疑对以培养初中教师为主的师专升本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改变传统的精细分科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在保留必要的分科课程的前提下,对相近学科、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如,历史教育专业,可在保留必要的分科课程的前提下,整合历史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关内容,设置综合课程。
3.以“教室问题”为纽带完善教育专业课程
良师必学者,但学者未必能成为良师,因为良师除了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外,还需要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有效的践行。故教师教育若以“良师”、“教育家”为目标追求,那么其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而且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其中,教育理论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教育学科”为中心的状态,引进“教室问题”课程,并与教育实践课程相间而设。因为,“教育学科”抽离于真实的、生动的教育活动,它们无法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理解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提供足够生动的解释0,而“教室问题”课程源于课堂,能较为形象地指导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如何维持课堂纪律、驾驭课堂教学,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管理有着不同个性的学生,为其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较为具体的策略。
4.通过加大选修课比例提高课程的“开放、自由、个性化”程度
在当今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分工越来越复杂精细、价值越来越多元丰富的社会中,个性、创造性越来越具有魅力。相应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也越来越为教育所重视。而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展离不开富有个性、创造性的教师,进一步地,离不开“开放、自由、个性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因为,只有“开放、自由、个性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才能保证其学生一一未来教师学习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探索的自由,从而实现个性、创造性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显然,目前86.2%必修课、13.8%的选修课比例与“开放、自由、个性化”不甚相合。由此,在未来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应适当提高选修课比例。参照美英等一些国家高等学校中选修课一般在30%—50%的比例,师专升本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选修课比例至少要达到30%,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中均应有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注释:
①计琳,复旦4年教改引发育人模式之变[N].中国教育报,2009—7—15.
(一)基层电大层面
1.专业设置缺少规划,课程设计不够合理
基层电大办学规模的稳定乃至扩张,固然有成人教育整体态势发展良好的原因,但也不排除基层电大的盲目扩张。为了扩大招生、留住学生,基层电大有专业即招,致使很多专业一季招生的人数在十人乃至五人以下。以笔者所在学校两季招生专业及人数为例,十人以下班级数占比44.05%,其中,五人以下班级数占比20.5%。这些人数少的班级很多集中在工程造价和数控技术等专业性强、操作要求高的几个专业上,而这恰恰是独立存在的基层电大的弱项。学校缺少该类专业的教师,缺乏专业的实践操作场所,基本以外聘或外借为主,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加上本身就较少的班级人数导致相关几个专业的学生到课率极其低下,进而直接影响了这几个专业的教学质量,考试课程通过率普遍低于其他专业。通过研究学校2013年两学期的课程及格率情况,发现学校25%左右的课程及格率低于全省水平,而这些课程又集中在英语、数学、计算机、工程及个别经济类课程上。此外,基层电大的课程设计也不尽合理。如我校有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教学规范和制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推行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形成了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制度。同时,学校加强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和督导评价,极大地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规范也有其自身硬伤,单一化的教学规范很难适合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以一门纯理论课和实践操作类课程的教学类型和教学具体形式比较为例,理论课的教学类型主要有面授辅导、网上导学、自主学习,教学具体形式则有教师主讲、学生自学、网上导学、课堂讨论、答疑。操作性课程的教学类型和教学具体形式基本类似,分别是面授辅导、上机实验、网上导学、自主学习和教师主讲、学生自学、网上导学、课堂讨论、答疑、实践。文科类专业和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理工类课程使用同一教学规范,其不合理性不言而喻。
2.教学资源传统单一,教学服务被动滞后
基层电大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上级电大:纸质资源主要是教材、教学指导书等;网络资源则主要体现在中央、省级电大在线的相关资源上。但基层电大对资源建设又有很大的能动性,会对上级电大的资源进行整理过滤重新整合供学生使用。以本校为例,电大在线要求教师统一上传规定资源,资料的基本内容、结构形式、上传时间有统一的规定。如开学前一周上传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方案等内容;教学辅导按周逐个上传,作业和参考资料与教学同步上传。同时对具体内容有详细规定,如教学辅导必须包含五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与学的方法、教学具体内容、课后思考与练习。可以看出,学校的资源建设还是非常规范有序的,但就资源本身而言又是非常传统单一的,大部分的资源均是WORD形式的文字资料,在信息泛滥的数字化时代,这样的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学生使用是值得思考的。从具体的数据看,教师的资源建设较好但学生的使用率较低。笔者随机抽取两门课程,发现针对教学大纲、课程说明的这些资源,学生的点击率极低,平均点击率不到十个点(点击数/学生人数)。相比较而言,作业答案、复习资料的点击率则较高,作业答案的点击率高达242.9%,复习资料的点击率也达到175.7%。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另一主体,又是我们必须服务好的对象。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基层电大对学生的服务都非常到位,手段也很多样化。但是,也不乏个别基层电大在对学生服务方面存在态度的被动和手段的滞后。
3.教学管理有待规范,教师队伍需要规划
教学管理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每年的教学检查使基层电大的教学管理越来越趋于规范。以本校为例,从第一堂课如何传授、如何上好仅有的面授课到如何建设网上资源、如何监控教师教学质量等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操作流程,但是,鉴于校情、学情,教学管理只具有普适性,特殊专业、特殊课程则难以适应。如面授课安排,只能大致地规定几个大类,如文科类安排9—12课时,财经类安排15—24课时,理工英语类安排24—30课时。可以看出,理工、英语类的面授课时相对较多,虽然这几个专业学生的到课率极低,但因为学校传统及考虑到教师考核,这中间的矛盾始终未找到很好的方法加以解决,也成为学校面授课管理的软肋。近几年,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基层电大的教师多为“双肩挑”的身份,忙于事务性的行政工作,对自身发展少有规划,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甚重视,因此,整体实力无论是师生比、专业配置还是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上级电大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师生比,基层电大基本在1/20,越到县级电大比例越高;专业配置,基层电大的教师专业配置极其不平衡,经常存在“专业课无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却无课上”的情况;业务能力,从全省电大的教学竞赛、科研立项、论文课题评奖等均可直接反映出基层电大与上级电大的差距。
(二)学生层面
1.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态度欠端正
市场经济下的学习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学校曾经组织学生座谈、班主任调研,60%的学生明确表示,来电大读书就是为了拿文凭;15%的学生表示,既想拿文凭也想学点知识;15%的学生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来干啥,家长叫来读就来了;只有10%的学生表示确实想学点知识,因为知识更新换代太快了,一个专业有时感觉工作上会力不从心,希望拓宽自己的知识范畴。学习目的的不正确直接导致了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很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面授课的到课率也是新生的时候较好,老生基本也就维持在33%左右;完成网上作业、纸质作业均是比较被动,有些甚至由教师、家长全权代劳。
2.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技术不熟练
近几年,电大的生源越来越倾向年轻化,很多学生来自职业中专院校。这些学生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看,属于学习能力较差的一类,到了电大,以自主学习为主,其学习能力的弱势就更加明显地显现了出来。他们无法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融入成人学生学习的氛围,只能被动地跟着班主任、学校的要求逐个打折扣地完成任务。电大远程教育的很多教学环节需要在网上完成,但是,学生的网上学习能力较差,使用各教学网站的技能不熟练。学校曾经进行过学生网上学习能力比赛,参赛的四十位学生均是班主任从各个班级中优选出来的,但是面对一些常规的教学平台,很多学生还是不知该如何使用。
3.自我管理不到位,归属意识不强烈,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极其缺乏
年龄层次、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对于如何安排生活、学习、工作,如何实现成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淡薄且能力欠缺。由于面授课的减少,师生之间的直接见面机会不多,学生来校的时间也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不仅体现在对学校活动参与的不积极、对学校教学要求的不理解,也体现在毕业后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不够。从最近上级电大的几次毕业生调查来看,很少有同学会主动承认自己是电大毕业的,对于学校的一些调查要求也是持消极态度。
二、“微创新”理念
“微创新”一词来源于互联网。周鸿祎在一次互联网行业论坛上如此定义网络发展的新趋势:“你的产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动用户心里最甜的那个点,把一个问题解决好,有时候就是四两拨千斤,这种单点突破就叫微创新。”从此,“微创新”一词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可以由政府部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以保证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可以由专家引领,以发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及应用。但这些都不能直接解决学校、教师每天遇到的具体问题。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对于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也同样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创新。当然,这不够宏观,也不能一时成为体系,所以,较之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我们称之为“教育微创新”。相对于中央电大的顶层设计,基层电大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每天所面对的问题更细微更实际,这些都是“教育微创新”的切入点。如上所说,基层电大教学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不乏上级电大的原因,如平台的多样化和不成熟、系统的统一性禁锢了地方的独特性、体系内政策的多变性和问题解决的不及时等等。这些对于基层电大而言,只能反映却无力解决。因此,从基层电大的实际出发,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推进“教育微创新”,才是提升基层电大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三、提升基层电大教学质量的“微创新”举措
(一)集中专业设置,优化教师队伍
基层电大位于电大金字塔系统的底部,力薄人稀,其专业设置不宜过多,应该集合学校优势,选择历年招生情况较好同时有本地特色的校企合作项目。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师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与已有专业相一致的教师重点培养,其余教师则努力引导一专多能,利用业余时间辅修专业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相关资格证考试,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至于生源稀少的小专业,则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奥鹏”网络教育学习,成功实现电大招生零流失。
(二)规范常态教学,尝试特色教学
1.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1)预约教学
人数少的专业适合此种教学模式。开学初,根据教学计划和要求,学校给出一个建设性的上课次数提案,在取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双方协商上课时间,可以由学生自定,也可以学校安排出时间供学生选择。这样做,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平衡学生的工学矛盾,进而提高到课率。从实施的三个学期来看,效果很好,小班预约的平均到课率高于学校整体的平均到课率,个别课程的到课率甚至达到75%以上。
(2)答疑教学
在面授课到课率低下的情况下,文科相关专业可以采用少安排面授课乃至不安排面授课,再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时答疑的教学模式。开学初,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下达课程学习任务通知,分阶段通过答疑的形式验收学习成果。如果前期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下一阶段则可继续沿用此教学模式,如若情况不理想,则可中间临时安排面授课,解决答疑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3)讲座教学
学生多且涉及专业多的公共思政或时政类课程、教育前沿课程、经济前沿课程等适合采用讲座教学,以讲座代替常规教学,突出课程重点、难点和特色。学期初,根据课程性质,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圈定专题讲座的主题,使其既不偏离课程基础知识点,又不局限于文字知识,以3—4次讲座理清知识脉络、串联前沿信息,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4)案例教学
法学、教育、工商等专业适合此种教学模式。如法学专业的案例教学可以以到法庭听审而后讨论的形式进行,也可直接以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就一具体案例进行辩论,找出案子疑点深思进而扎实知识。工商专业的案例教学则可以通过学生案例大赛的形式进行,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比赛规则,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本地实际案例收集与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知识不再是教材上枯燥的文字,而变得更加鲜活。
2.引导性的教学方法
毕业论文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疼的大事,尤其是论文答辩,很多学生在面对答辩时会有一定的焦虑情绪,经常会咨询教师各种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可以尝试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在正式答辩前几天,各专业先找一位学生进行模拟答辩,同时进行拍摄录像,所有的流程要求跟正式答辩完全一致,然后把录像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学生观摩学习,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答辩。笔者学校进行过这样的尝试,效果良好,录像的使用率极高,人均点击达到3.6次,学生论文答辩的质量也明显有所提升。
(三)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服务
年轻的学生更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手机开一开,微信扫一扫,一段微课教学就实现了,这既是未来成人教育资源推广的一种必然趋势,也逐渐在有些基层电大成为现实。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新型的教学平台,还要能吸引学生选择使用,因此,提升教学服务成为必然。电大的教学平台较多,而且很多平台之间不兼容,新的平台又很不完善,给学生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学服务可以尝试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新生入学的教学平台培训,应把每个平台的要点、学习方式现场给学生演示,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二是校方应对各教学平台进行图片制作,把每个平台使用过程一步一步截图留存,制作成实际操作的PPT或微课,上传在学校相关页面供学生下载观看,方便学生的使用和随时学习。提升教学服务可采用如下方式:一是课程QQ群。针对个别学生参与面大、网络技能要求高的课程,学校可专门开设课程QQ群。操作上,该群设管理员1人,主要负责群设立、管理等工作;专业教师1人,主要负责专业指导、答疑、教学材料上传及实时、非实时的讨论等工作。通过此举,增加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体现网络教学与面授辅导、自主学习与信息交互的结合。二是特殊课程AB班设置。以《经济数学基础12》为例,该课程涉及学生较多,但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属于学校重点关注课程。从历年成绩分析来看,会计专业学生明显基础较好,但工商、电商专业的学生却相对较差。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该课程可以尝试AB班授课制。入学时,学校对新生进行该课程的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打乱专业实施AB班分班制教育,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学生学习任务通知书的发放。学校和学生是一种实际半分离的状态,学校的很多教学要求没法及时传达给学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可以设计一份学生学习任务通知书,把一学期的学习信息在开学报到时传达给学生,方便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选择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学习任务通知书可包含以下内容:本学期开设课程、每门课的面授时间安排、网上导学安排、作业形式、作业次数、考试形式及其他教学要求。
(四)以技能促能力,转态度明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也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技能。整体而言,电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偏弱,自主学习能力更弱,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校方的原因。仅有的几次面授课,教师都是急于将教学重难点加以传授,而对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引导就略显单薄。为此,基层电大可以另辟蹊径,以各项学习技能比赛吸引学生参与,通过比赛提升其学习技能,进而提升其常规学习能力。
1.自主研读教材的能力
临到期末,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教材还是新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没时间看书;二是面对厚厚的教材不知道从何下手。可见,学生自主研读教材的能力非常薄弱。为此,基层电大可以尝试开展“我来读教材,用心记笔记”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赛。学期初,每班确定1—2门课程为比赛科目,全体学生参与,期末前上交教材原本及学习笔记,由专业教师组成专家组选评,教材原本主要看学生对教材的使用度及教材上的学习点滴反映(如划线是否为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内容边上有否一定的学习体会、感受或疑问等);学习笔记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集中体现,能完整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一般的学习笔记应包括学习时间、地点、学习具体内容、学习体会或思考等。通过每学期多门次这样的比赛,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2.熟练进行网上学习的能力
与自主研读教材能力相匹配的还有学生的网上学习能力。较强的网上学习能力是电大学生必备的学习技能之一,网上学习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熟练使用网上教学资源的能力。电大的教学资源大部分展示在各教学平台上,学生在自主研究教材的时候必定以各平台的资源为依据;二是熟练完成各教学平台教学任务的能力。目前,上级电大的教学平台很多,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较多,没有熟练的学习技能则无法适应电大这种远程学习模式。为此,基层电大可以开展以“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的竞赛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多样化,有网上查阅资源的、有开展网上导学课的、有平台学习过程展示的,等等。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一系列教学平台的演示和操作,培养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推动各教学平台的有效运用,达到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通过多层次、多途径的各种技能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提升学习能力,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五)加强人性关怀,搭建校生平台
基于电大的教学特点,校生之间的疏离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这也成为基层电大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一个障碍。因此,在既有现实面前,如何改善这种现状,拉近校生距离,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是每个电大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此环境下,各地基层电大纷纷出奇招想妙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进人文关怀,其中,搭建校生平台成为各种选择中的最佳。
1.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最佳方案应该是各种特色学生墙的设置和展示。学生是学校绝对的主角,在一个布满各种特色学生墙的校园内,不仅能展示学生的各种成果,更能体现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墙可以分主题布置:如“学生活动墙”,可以是临时性的,随季节随活动而变;而“毕业生墙”、“优秀学生墙”则可以是永久性的,既有纪念价值,更有激励意义。
2.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设定三个主题,分别为“新生季”“毕业季”“青春季”:以“新生季”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可以包括新生开学典礼、迎新第一课、迎新联欢等,使教学活动和文娱活动有机结合;“毕业季”可以包括毕业典礼、证书发放、毕业照留念、毕业感言、毕业狂欢活动等;“青春季”的主题则有感于电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可以以娱乐为主,文艺汇演、体育竞赛、校园鹊桥会等形式均可。主题可以固定,内容则时常可以更新,既符合学生的青春动感,又不失学校的文化主题精神。
3.走近学生,走进学生
关键词: 大学德语 通识选修课 教学研究
一、高校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分析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既承担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才的任务,更担负起培养综合素质高、掌握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对其他领域的相关科学动向和前沿知识有一定的渴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这类课程是对学生除专业学习外所感兴趣领域的补充。通识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强化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因此,通识选修课成为高校课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识选修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设的课程是否符合时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2)课程设计能否完成教学任务;(3)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是否高;(4)课程考核机制是否完善等。现以笔者长期开设的“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为例,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寻找解决方案。
二、湖州师范学院通识选修课“大学德语”的现状分析及意义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0年以来每学期都开设通识选修课“大学德语”,主要针对全校学生,课程主要安排在晚上,一般一周2个课时,每学期开设16周~18周,以中小型课程为主。该课程一直以来受到学生的好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时量的问题。一个学期一般开设32个~36个课时,课时相对来说较少,要在一个学期内将“大学德语”课程的主要内容讲透,是一项较难的任务,因为一门语言除了发音之外,还有日常交际问题和语言国家文化背景问题等。(2)选课人数的问题。因为这门课是语言课程,所以会限定选课人数,但考虑到是全校性的选修课,所以在人数问题上作了相应的调整,一般课程人数定在30个~60人之间。(3)课程设计安排的问题。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因此课程的内容设计应顾及各学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给教学计划制订增加了不少难度。“大学德语”课程教学首先反映在语言和语音教学上,因为选课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学习能力差异,使得初期语音入门阶段尤为困难。为照顾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程中相应加入文化教学内容,如何将语音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是这门课程教学中值得探索的地方。(4)学生参与度的问题。学生在专业学习压力之余,晚上参加通识选修课程的学习,对其来说,已是超负荷工作。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参与度是本文研究的重点。(5)考核机制的问题。此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在教授德语的同时,介绍德语国家的文化,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思辨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德两国在政治合作、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德国是所有欧盟国家中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国家,德语也成为除英语和日语等外语外最多被学习的外语之一。德国在科技、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因此在高校课程中开设与德国德语相关的课程有其实际意义。高校教育应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相结合,因此本课程主要分为德语语言教学和德语国家国情知识介绍两大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和会话能力后,在兼顾本国与德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情况下达到交际目的。目前在中国设立的德资企业及与德语国家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越来越多,具备一定的德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成为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之一。
三、“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目的研究
该课程作为一门高校通识选修课,应符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即他们对语言知识的渴求及利用语言知识达到一定交际目的或为科学研究服务等。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学会一门语言不再是唯一目的,而是学会如何很好地运用一门语言。学生在熟练运用英语的同时掌握第二门外语,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方日耳曼语支,这种亲缘关系决定了二者在字母、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外语是英语,因此通过英语基础学习德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交际过程中,除了语言运用外,还有一方面是需要关注的,那就是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单纯掌握一种语言是不够的,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在实际交往中才能得当得体。例如,德国人夸赞“您真好!”(Sie sind so net!),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应作答“哪里!哪里!”之类,这在德语国家的人看来就很难接受了,一般德语中只要回答“谢谢!”(Danke!)即可。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运用德语,与德语国家的人进行得当的交流,使学生们具备跨文化的敏感度。
四、“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一)教学内容的研究。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面对的是来自全校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需要花大功夫。首先,教学内容应是贴近生活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有实际意义,学习内容尽可能地在实际生活中展现,所以在这块应选择与日常生活较贴近的教学内容,例如,日常对话涉及问候、购物、问路、打电话、点餐等方面。其次,教学内容应是与时俱进的。在每次课程的开始,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适时调整上课内容。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需要在备课时充分准备课程内容。例如,足球世界杯期间,准备相关德国球星资料及足球赛用语;圣诞节期间,介绍德国人如何度过圣诞节及圣诞祝福语和圣诞歌曲等。再次,教学内容应是富有趣味性的。在多媒体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代,音乐和影视在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是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德文原版歌曲和电影是值得借鉴的,谢晓东在《把原版德语电影引入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中提到“这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也能有效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可将电影或歌词作为阅读及对话的主要素材,例如,在讲述《格林童话》时,将一些经典的德文童话电影片段展现给学生,既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唤起他们想要看懂原版童话故事的学习欲望。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识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与专业教学相同,但对其教学任务是非常高的,在短短一个学期内,既要使学生初步了解这门学科的大概内容,又要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就“大学德语”这门课来说,在德语发展现状、德语国家历史、德语国家国情知识和德语运用等方面都要涉及,这就要依赖高效的教学方法完成。高校教育应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笔者在通识选修课“大学德语”的课堂教学中对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1.德语项目教学法。实用主义哲学派代表人物杜威(John Dewey)强调在学习和生活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学生进行自主创造的活动,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他认为,在教学中“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环境”,“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进而“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克伯屈(Wiliam H.Kilpatrick)于1918年正式提出“项目教学”的概念,他认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具有“现代、行动意义、在一个能够发现社会或自身问题的情境中、跨学科”等特征的教学法。在“大学德语”课程中尝试在学期初制定5个~10个研究主题,如,德国啤酒文化、德语的演变、二战中德国人的生活等,在学期过程中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学期最后几次课中,小组分别展示研究成果,大家参与课堂讨论。
2.情境交际德语教学法。这是情境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有机统一,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德语,把看到的情境和听到的内容自然地联系起来,在一定德语知识的基础上本能地做出反应”。交际教学法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概念发展而来的,在这种教学法中强调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即运用所学语言达到交际目的。情境交际德语教学法主要运用在对话教学,特别是在日常交际用语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会在开始教学时设定具体场景,给出交际意向,学习固定用语,完成交际任务。例如,以一首德文版生日快乐歌曲开始,列出可能使用到的日常交际用语,通过带读、跟读、反复练习、游戏的方式掌握具体句型和词汇,以小组情境表演的形式展示对话,达到掌握词汇句型和完成交际意向的目的。
3.网络互动式教学法。目前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运用广泛,手机更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创办qq群、微信群、微博群和微信公众号等,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在交流群和公众号里推送课堂上无法详细讲述的知识和内容,而聊天群又成为课后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阵地。一些课堂上无法完整展示的对话及情景表演,可在多媒体交流平台上传供大家学习和改进。
五、考核机制的改革
“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是一门侧重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课程,靠单纯的考试是达不到考核的预期目的的,所以应摒弃以往只看考试成绩的做法,将这门课的考核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和项目研究作业或期末小论文。
(一)出勤率的考核。虽然大学学习是相对宽松和自由的,但这种宽松和自由是体现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所以到课率也是评价这门课程的好坏及学习者热情是否高的标准之一。以往统计出勤率只是点名或签到,但这种方式比较浪费上课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高校利用电子设备点名的新闻层出不穷。笔者认为,一堂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课,应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个问题有探索欲望的。因此,尝试设计了一套出勤率考核的办法:每堂课结束前5分钟都会给出一个与这堂课相关问题,布置学生在课后半小时内在聊天群中发表相关看法并进行讨论,既可以对到课率进行统计,又可以发现学生对该问题的侧重点和本课程可以深化的地方。
(二)课堂参与度。对本门课程的课堂参与度考核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期过程中学生表演对话、小型情景剧、项目研究展示和参与课堂讨论等方面。前两者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是否掌握一定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同时可观察学生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后两者主要考查学生在科研能力和讨论及论证能力方面的能力及积极性。
(三)项目研究作业或期末小论文。一般由教师提前设计与课程相关的主题,以小组研究的形式进行和完成。这个环节主要考查学生相互合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这门课上学到的不仅是课堂知识,还有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方案可行性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结语
通识选修课“大学德语”是一门侧重语言知识学习和德语国家文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课程。通过以上改革研究,尝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避免只讲德语发音和词汇,设定语言场景进行交际,使所学语言知识成为能用的知识。德语国家文化学习方面,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述,而翻转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始终带有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侯宇晶.“情景交际德语教学法”在德语教学中的引入[A].华章,2013,25:195.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06:2-8.
[4]卢立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5]辛红,姜超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与管理,2013(1).
[6]于洋.外语教学中选修课现状分析与探究[J].经济管理者,2011(23):407.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多维融合
一、概述
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从教育育人视角分析,个体的才智、理性、能力、品格的发展要素与高等教育的实施模式密切关联[1]。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课程建设为目标,分析现行“互联网+”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影响因素,从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认识、专业课程知识点重新梳理、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的缺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等方面入手,结合大学专业基础课的特点,研究对策办法,制定措施,反复实践论证,最终摸索构建适合大学专业课教学且能提高学生核心价值观、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融合专业知识、互联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合的评价体系。
二、研究对象与背景
本文选取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物理学”课程为实践范例展开研究。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势必受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深刻影响,需及时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又因“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大学生对信息获取广而多,但大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自我控制力弱,缺乏去伪存真的能力,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基于此,重塑“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让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深度融合,开展各种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为手段的新型授课形式,构建“互联网+”的创新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当下“互联网+”线上线下教育体系融合方面主要存在“四化”问题严重,思维培养偏移时代特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教育、品德教育、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多维路径有待开辟等。
三、研究内容
(一)为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高质量,因势利导,构建“互联网+”教学新模式
把传统课堂的转移至线上,诸如雨课堂平台、腾讯QQ群课堂平台、优慕课平台、中国MOOC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软件,利用网络课堂中的课件模块、微课模块、在线作业模块、测试模块、形成性评价模块等同步开展预习、学习、答疑、测评。课前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上传专业知识课前预习资料、思考题、核心知识点微课、复结、复习自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互联网+”相融合,不仅拓宽了学习空间,亦解除时间束缚,可随时随地交流、互动、探讨。建立“互联网+”教学模式不仅互动性强,而且形式灵活,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摆脱“空间+时间”的双重束缚,对于本就学业繁重的医学类学生可谓一举数得。能够较好地实现“互联网+”传统教学优势的融合,及时追踪、反馈、调整,可增强教学实效,为物理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奠定成功基础。
(二)适应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高质量,跨界融合,构建“互联网+”新体系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构建基础上,实施物理教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的策略,课前:按照教学大纲,梳理知识点,精心设计;课中:从复习、导入、讲授、讨论、小结、实验、作业各环节找准切入点;课后: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求知欲与获得感。根据“医学物理学”课程包括的认识论基础、方法论,如验证、基本概念、逻辑规则、还原论等科学思想,数学、建模、调制、对应等原理,提炼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契合点。比如,在动力学内容教授过程中,可将动量定理与质量互变规律结合,制作精品课程制作脚本或微课程脚本,利用多种平台教学优势,发挥线上平台的最大功效。
(三)适应高等教育教学路径的高质量,推陈出新,构建“互联网+”视域下课程建设的新路径
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医学物理学”授课专业主要为临床、影像、康复、智能医学、检验、医管专业,专业知识需求的不同要求我们根据专业知识矩阵,制定多层次、多级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结合“互联网+”教学特色,做好知识引入,创设物理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切入点,可以是小故事、小视频、美图,也可以是教学重难点、知识点微课程,也可以是物理学最新创新成果或者科学家轶事,或者是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优秀竞赛设计作品,或者合作企业最近产品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让学生通过质疑—辩论—释疑的手段增强学习自信。在此过程中可以用形象、逻辑、正反向、迁移、批判等思维方法,生疑发问、追根究底。课堂教学可采用PBL、OBE、CDIO、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体验参与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图1所示,着重体现教和学两方面的探索性。同时结合物理实验,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日益发展的高科技相适应。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原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通过项目式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处理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深化实验改革,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自己动手,将验证性实验变为综合设计实验,增大设计性实验的占比,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适应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高质量,建立与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相符合的评价体系
增加与物理思维与创新能力相关的测评。引入开放性题型,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理论课堂上主要根据线上预习的反馈情况做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根据重难点内容设置线上作业、线上讨论、线上项目、线上论文等。并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做教学反思,并把上述部分的成绩做加权求和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权重比例设置视专业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值,比如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同学由于没有实验课程,便可适当增加权重值,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由于已有部分实验成绩,且实验也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则设置形成性评价权重值时可酌情减少,以示公平。挖掘学生潜能,尊重差异,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结课后,不定时设置访谈、问卷调查等,收集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时形成性评价主要依据物理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力求反映学生真实状态,动态监测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过程,并将中学物理教学从以教授物理知识为主转化至以物理观念形成为主。
四、多维融合教学模式效果CIPP评价体系构建
(一)C评价
分析“医学物理学”“互联网+”为主体的课程定位与教学平台,判断新型教学模式能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更优越的学习途径。同时,要检验此种教学是否能运行良好、是否是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创新模式,学校是否具备一系列线上平台资源的软硬件条件,“互联网+”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建设是否具有顺利开展的条件。
(二)I评价
综合评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资源,“互联网+”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内容是否是多样化的,是否广泛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可以让不同发展规划的学生有更多模块课程资源的选择;课程结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否尊重学生接受能力差异化特征,是否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章节与内容;是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空闲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时段;课程资源投入方面是否考虑学生学习设备与学习环境受限等问题,是否与资源投入平台,如:机房、实验室等具备大量电脑的主管职能部门沟通到位。
(三)P评价
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对课程实施过程全方位跟踪记录,将学生的参与率、学习过程数据以及教师线上线下辅导工作全程记录下来,有效利用智能医学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实训中心的平台与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信息化、数字化,对分析结果归纳、分析,从而获取教学实施的全方位立体性记录,从过程评价实施过程中发现课程设计是否存在问题,为新型教学模式的评估与修正提供数据支撑。
(四)P评价
在上述环节评价结束后,将“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与预期比较。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调查问卷、成绩分析、线上评估、线下测试等多种形式对结果进行评价。拓展评价内容、拓宽评价范围、加深评价深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实施效果,并根据分析反馈评价数据对背景与投入做出有效修正。
结语
关键词:培养体系;本科生;国际化教学;机械类;创新
未来的工程师应能适应日趋国际化的业务需求并能够解决全球化问题,这就需要工科学生以全球化的眼光和能力去应对[1,2]。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具备国际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化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而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多种形式的本科生国际化教育项目纷纷开展[3],诸如跨校交流联合培养本科生、国际访问小学者团和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等。从国内兄弟院校开展国际化教学的经验来看,无不提到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影响这一进程的重要因素,教材选用、授课语言和培养方案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国际化教育的发展[4-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趋势。作为“985工程”高校,我们的战略目标是要把重庆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大学。国际化教育办学模式应是多层面、多方位和多角度的,只有结合高校具体实情,寻求一条符合自己发展道路的国际化教学方式才是解决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国际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合现状分析,目前高校推进本科阶段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因为有工作量系数的增加或其他激励措施,教师争相开设双语教学课,但往往名不符实,课件中出现几个英文单词,用中文讲解。
2.为了评职称,教师争相写双语教材,但使用的却是中文式的英语,甚至还有很多错误。
3.学生听不懂,干脆找本中文教材自学。
4.培养体系不完整,只有零星几门用英语开设的专业课,普遍没有接收留学生的能力。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化交流合作中作为媒介,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国际化教学应尽可能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听说能力及用英文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原版教材方便教师学习借鉴国外完善的课程体系,原版教材中还包含大量实例数据材料,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知识原理,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展国际视野并掌握分析方法[7]。
为解决以上问题,推进重庆大学本科阶段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教学计划,并采用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创新措施
我们可以从国外直接把最先进的教学体系、教材、多媒体课件、作业、实验、考试全盘复制,再把我们的教师送出去培训,这样肯定可以快速实现国际接轨。但为什么不能直接照搬英美的本科教学呢?因为中国学生经过多年的传统应试教育,理解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都不适合英美教学模式;并且与英美国家文化上有差别,语言上也有障碍。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华人文化,制图也大都与中国一样是第一角画法(英美大都使用第三角画法),本科教育源于英国并根据华人的特点进行改良,更适合华人学生并已证明是成功的:他们用了不到50年时间就办成了国际一流大学(英国TIMES排名36)。更为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同行可以无私提供帮助(教师培养、教材等全部无私支持)。作为回报,我们可以提供优秀毕业生,教师可以在科学研究上相互合作。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主要完成如下计划:
1.10%毕业生推荐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国际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50%推免重庆大学的研究生,30%推免国内其他高水平学校研究生,10%进入国际公司或高水平研究机构;
2.有条件的学生去新加坡实习;
3.改革毕业设计(采用导师制、模块化);
4.实现全员奖学金(企业提供的奖学金面向实验班全体60名学生,并实行淘汰制);
5.完成传统培养体系与国际化培养体系的融合和匹配。
三、与现有的培养方案融合及匹配
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必须与现有传统培养方案匹配和衔接。培养方案既满足教育部对政治理论课、文化素质选修课、军事训练课等的要求,又结合学分收费改革试点总学分不超过170及总学时不超过2100、实践性环节40学分左右(40周左右)的现状,还兼顾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课程,并参照国外著名大学机械类人才培养方案,最大限度地成建制、成体系引入国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实验、多媒体课件、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
因为实验班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从事研究性工作,如10%左右的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研究生,80%左右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其余10%左右的学生到国际公司或研究所、设计院从事研发工作,因此必须掌握扎实、深厚的机械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如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基础、机械基础及机械学科的前沿技术,并具有创新能力。与现有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数学课程,如“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加强了力学知识的学习,增加了“固体力学”、“应用力学”、“振动理论及应用”等课程;计算机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增加了“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强化了材料知识基础,如增加了“材料工程基础”和“工程材料”两门课程;扩充热力学知识,开设了“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引入了机械学科的前沿技术,如增加了“微系统设计与应用”。
同时,在培养计划中,有22门课程体系引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机械系的课程设置,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协商,每年派4名教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进行了相关课程进修学习。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派这些课程中的部分教师来我校讲授示范课程。作为补充,对22门之外引入的其余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结合学校的教师出国培训计划,到欧美著名大学机械系进修培养。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将原来的“毕业设计”改为“综合论文训练”,从而注重了创新思维、研究能力的培养。另外,实验班采用配备导师制,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
下图中字体为加粗斜体的课程是与现行传统培养方案相比所增加的课程。其中,26门课程引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原版教材,采用英文教学。
总之,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的突出特色是:具有扎实的机械学科基础,按专业大类培养(口径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研究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学生选拔
根据机械类本科生公共课、基础课的开课时间要求,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主要为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物理、英语、军事训练等。因此,实验班培养计划中第一年所修的课程与其他平行班的课程设置完全一致。
实验班学生的选拔工作将在第二学期考试结束后进行。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主(该专业每年招生370多名),并欢迎学院其他专业(如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的同学参加。主要参考一年级所学的主要课程成绩,并加试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最后通过专家综合考评选择6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实验班(需要学校教务处给予支持和配合,因为可能涉及少部分学生转专业、学生行政班调整、组建新的实验班等问题)。
五、采用导师制,加强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
对60名实验班的学生,学院将派出副教授以上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甚至博士生导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学生可以进入指导教师的实验室、研究室工作,从本科阶段就感受科学研究氛围,并力所能及地参加指导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之中,从而得到锻炼。
如果该生最后能够成为推免研究生,将直接作为该指导教师的硕士研究生。这样,如果学生最终能拿到硕士学位,将会在同一个指导教师下进行6年的研究工作;如果获得博士学位,将能在大学期间从事9~10年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而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并取得成绩。
该教学改革实验探索了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的学生可与国际接轨迹。引进了国外大学教学模式和课程,实现传统优势系列课程和国外高水平大学课程的融合,实现了大批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培养了能够胜任英语教学并具有国外进修经历的师资队伍,为本科教学逐步实现国际化办学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Acad emy of Engineering. The engineer of 2020: 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 emies Press: 2004.
[2] Derek K.Baker, Ertan Agar. International Summer Engineering Program on fuel cells for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stud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1(36): 3712-3725.
[3] Loftus M. Cream of the Crop[J]. Prism Summer, 2007, 16(9).
[4] 郑毅,袁俊榆. 本科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 当代教育论坛,2010(19):87-88.
[5] 饶凌平,丁坚勇,查晓明等. 跨校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经验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8):25-26.
一、教学工作
1.加强教学日常管理,保证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本年度因学校发展需要,年中学院、系两级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调整,这对于软件学院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种新的严峻形势
下,学院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按时落实率达100%,课程考试成绩按时提交率100%,全年无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发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双师队伍
软件学院积极打造专业化的双师队伍,十分重视对教师实践经验的培
养,学院与国内外多家高水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支持并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培训,同时也引进企业工程师参与学院的教学工
作。
3. 深化教学改革进程,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软件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2014年,软件学院共获得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5项;获得校教学综合改革项目13项;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全省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发表教学类论文15篇,编写教材8部。
本年度,学院继续推进学生考核方式方法改革进程,全年有7门课程采用项目实践、论文、答辩等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另有2门课程通过了学校考核方式改革立项,于本学期期末实施。同时,学院全力推进CDIO教学方法改革和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 加强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各种竞赛
本年度,软件学院本着“以赛促学”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意大赛和创新实践项目。学院显著加大资金和师资投入,成功举办“东悟杯”第四届程序设计大赛。全校200多名学生参赛,还首次吸引了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学院等兄弟院校50余名学生参赛。院领导班子对本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亲临一线进行宣讲、指导和研讨,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斐然,有23人次在ACM-ICPC省级以上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奖,有21人次在 “蓝桥杯”全国软件人才设计大赛中省级以上获奖,有5人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奖,有3人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省级奖项,15人在黑龙江省首届高校移动应用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尤其本年度两次获得ACM亚洲区铜奖,创造了学院在学科竞赛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5. 加强教学内涵建设,积极参与教学工程建设
本年度,学院将教学内涵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提出人才培养要抓住本质,我们培养的是软件工程师,而不是编程工匠。学院提出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因此在修订的新版培养计划中增加了人文通识课的比重。
6.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国际合作办学一直是软件学院的特色所在,本年度学院继续加深了与台湾中华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在继续办好学生国际交流学习,学分互认等工作的同时,加强两所学校课程体系的接轨。尤其针对教师赴台访学、进修以及培训等新的合作领域达成了初步的意向与共识。学院与一些知名国际企业也就专业方向课、实习实训等教学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学院大力支持并鼓励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掌握国际交流的基本技 能,完善英语四、六级与奖学金评定挂钩,提供移动英语听力环境平台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加大双语课的英语授课比重等具体措施。
7. 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信息化教学平台
8. 提出建立企业导向式实训中心,打造新型实训教学理念
本年度,软件学院对学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实际调研,发现课程设计设置在期末考试前几周集中进行,使得重要的课程设计环节实际成为学生期末考试的复习周,名存实亡,效果很不理想;学生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采用传统到哈市一些企业中进行,但哈尔滨的IT企业形式单一,产业链不全,一些企业甚至只是专门提供这种实习服务而已,水平不高、不接地气,且劳民伤财。
针对以上问题,软件学院领导班子与学院骨干教师、知名企业管理层以及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次研讨与论证。在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导向式实习实训培养理念”,与多家高水平企业合作计划将学院的实训中心打造成全新的“模拟企业”实训模式,承接全院学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期,改善目前传统实习实训流于表面、脱离实际的弊端。本年度已经完成了一些前期部署与准备工作,相应的建设经费已经列入2015年学院经费预算,实训中心的人员也进行了补充,华为和VMWare公司已经承诺提供相应的企业教学案例支持。
二、科研工作
9.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实现学院类型转变
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重视科研参与科研。组织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出台学院科研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参加科研工作,加强科研成果的凝练和提升。本年度学院教师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40篇,其中SCI检索2
随着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学院还将继续在学科建设上加大力度,努力实现学院由单纯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
10.启动科研团队培育计划, 形成有特色的科研方向
初步凝炼企业智能计算、机器翻译、物联网及移动云计算、网络信息处理与数据挖掘和网络安全五个科研方向,并针对这五个方向,启动科研团队培养,在外部环境和人员配比上给予支持。完成了学院科研项目及成果的网上信息。组织完成本年度科研工作量的统计工作。
三、学生工作
11.学理论树典型,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素养。各基层团支部完善学习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团活和班会,及时上交思想汇报。
贴近学生实际,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五四青年节、党的生日、国庆、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国六十五周年
”复兴中国梦,我与祖国共成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题,各团支部共召开团活140余次。
加强学生干部培训。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干部培训教育活动,注重通过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
挖掘典型,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建立优秀学生榜样库,11月初,学院召开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请省道德模范人物获奖者姜妍、北京校友会儒苑奖学金获得者闫庚哲、签约阿里巴巴的张洪亮同学作先进事迹报告,组织各团支部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力
量。
12.”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 ,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和执行学校和学院的要求,辅导员每周至少深入学生寝室两
次,每次不少于1个小时。并且经常深入学生课堂,积极与任课教师沟
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完善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保每一个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帮助的同时,能够使他们诚信、自立自强和努力学习。做好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的评定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助学贷款的服务工作,保证想贷款的困难学生都能贷上款,解决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
加强同寝室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寝室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生会开展了爱劳动、寝室文化节等争创卫生寝室、文明寝室活动,并对文明寝室进行表彰。
关注特殊群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坚持每个月都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工作,排查结果及时上报学生处心理咨询室,并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同学及时进行疏导。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安全稳定意识。在全院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利用防火、防震实际演习、”讲座“和”座谈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顺利完成了2014级415名新生报到、入学教育等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
育、诚信教育、感恩、校风校纪教育、爱校教育等,尽快帮助新生实现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将来的大学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
础。
1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开展学风考风建设工作
加强思想教育,对大一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
的,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同时充分发挥纪律约束机制,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通过优秀学长的榜样作用,使低年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继续贯彻落实学校”新生班主任“和”新生助理班主任“制度,很好地发挥了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业导航和成才指导作用,辅导员和班主任紧密配合,各司其职,进一步加大新生晚自习的检查力度,保证晚自习的出勤率。
全面规范课堂秩序,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形成良好的学习秩序。继续贯彻学院学生考勤制度,辅导员坚持深入班级查课了解学生学习、出勤情况,定期与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按照学校要求,对一学期超过5学分和累计超过10学分的学生给家里邮寄发放”学生警示通知单“以示警告。全年邮寄”学生警示通知单“601份。
加强对学生外语学习的引导和帮助,提高学院四六级考试过级率。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加强四六级考试信息和经验的交流,着重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兴趣和专业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树立目标。
14.开展科技文体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为丰富全院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院团总支、学生会陆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本年度我院团总支获得校五四红旗团总支,软件 11-5班团支部获得校五四红旗十佳团支部,我院在学校新生运动会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学校运动会取得团体第五名。
积极发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功能,实行志愿服务品牌化和基地化,本年度建立道里区敬老服务中心、哈尔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平小学等三个志愿服务基地。
培养我院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等,在全院创造一种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ACM程序设计大赛、蓝桥杯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等各类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英语大赛。
15.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学生实践、实训基地。一年来,共与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东悟科技有限公司等达成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实践、实训基地。
16.加强学生党建工作 ,保持党员先进性
完善党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软件学院积极分子管理制度、软件学院学生党员管理制度、软件学院学生党员评优制度、考勤制度等,使今后各支部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抓好学院党员发展工作和分党校工作,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和发展的力度,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推荐和党员发展的测评工作,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党员发展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本年度按照学院党员的发展计划,按时地完成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共发展党员48人,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49人。
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建立学生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软件学院学生培养的特色,结合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定制班党员的管理模式,并在组织部党建创新计划中立项。摸索出了定制班党员的管理的新模式。
充分发挥党员在学风、考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组织学生支部过好组织生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学生党支部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并召开座谈会,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鼓励党员大学生进行理论研究。
四、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
17.重视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和谐的团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因此我们希望学生不仅在学校要学习知识,更要有文化,正如所期望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营造和谐、正气和快乐的气氛,学院成立了教工足球队,并在学校的7人制足球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成立了教工合唱团,坚持每周一练,并在迎新晚会上献上歌曲,达到了师生同乐的效果。学院的新网站已经成为宣传软件学院的有效窗口。
18. 加强党建,做好肃纪工作
通过整顿劳动纪律、干部作风、教风和学风、财经纪律、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问题,清理整顿违规办学、公用房屋、场地、仪器设备使用、印鉴的管理和对外合作协议、不合理制度,排查安全隐患等工作,严肃了劳动纪律,干部的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担当意识有了明显改观,重新整理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9.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师资结构有待优化
软件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虽然一直以来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来抓,但面对学院的快速发展,面对近1800人的学生数量,目前的师资力量还显得过于薄弱。教师职称结构虽然明显改善,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建议学校在引进人才和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能考虑软件学院目前急需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和进一步支持。
20.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软件学院历来重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学院奖励政策提高教师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学院教师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但由于学院教师年龄普遍偏低,青年教师过多,教学经验还不是特别丰富,使得学院每年教学项目申报数量虽多,但获批比例不高。
学院将成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的教学研究指导小组,对青年教师申报教学项目予以指导。同时,也建议学校适当考虑软件学院青年教师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类项目的评定中予以一定的扶持。
21.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