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野外教学论文

野外教学论文

时间:2022-02-25 18:31:50

野外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99-03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各高校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所面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与其配套的野外认识实习课程,不仅是一门必修课程,而且因其很强的实践性和授课对象的普遍性而受到高校和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课程更是面向地学类所有专业,包括地质学、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以及地理学等,每年有近300名学生参加,学校投入30多人次的师资,在南京湖山地区、六合方山、苏州、宜兴和连云港等地,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为期1~3周的野外实习。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第一次用专业的角度去观察野外岩石露头,他们对体验地质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充满了好奇。因此,野外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在野外复习和巩固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更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否获得更高的兴趣进一步学习地质学专业知识,以及他们将来的就业取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京大学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三制”培养方案。为了让学生打下宽广的基础,得到全面发展和拓宽就业渠道,该方案将大学一年级作为“通识教育”阶段,要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丰富的专业信息和更自由的选择空间。这一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正在引发一些列相关的教学改革,包括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培养目标的转变等。《普通地质学》及野外认识实习课程作为一年级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改革中首当其冲。如何结合地质学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是适应和配合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及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将根据作者近年来在《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中的体会,分析在教改新形势下该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如何提高野外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以供与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

一、新教改带来的主要变化

1.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大学和教师的职责和目标是给学生传授好专业基础知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型和创新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从高校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很强的学习和融会贯通能力。这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朝哪个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突出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是给他们带来烦恼和压力,而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力。

2.调整课程设置以增加通识教育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南京大学此次“三三制”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将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和发展路径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为此,一些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安排在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以往在大学一年级只有《普通地质学》一门专业课,在新教改方案执行以后,《构造地质学》也放到了一年级进行。这一变化,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一年级结束后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再次选择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培养一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也是《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中必须的专业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在野外认识实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关地质概念,增加野外教学的效果。

二、适应教改形势,提高野外教学质量

新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大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与专业设置等各方面的改变,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的公修、必修课程的《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有效地提高野外教学的质量,既要让学生复习、巩固《普通地质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基本概念,领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更要在野外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他们在娱乐中了解地球,理解地球,并探索地球,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地质人才。

1.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感到好奇,就必须改变灌输式、传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从新获得主动权。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学生在野外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获取讯息。这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往往一开始对野外现象没有专业的认知能力,需要教师带到地质露头,在听教师的讲解中获得信息。随着对野外工作方法的熟悉和掌握,学生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思考接下来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先介绍当前露头所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地层新老过度关系、构造接触关系等,推测路线前方可能出现的地质现象,然后鼓励学生到下一个观察点去验证。当观察与推测一致时,如何将不同观察点看到的地质现象联系起来,讲述实习地的地质概况以及地质构造演化。如果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推测的不同,则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强调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到地质解释之间的推理过程,解释可能有多解性,教会学生如何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各种不同的解释,以及每种可能的解释所需要的支持证据。这样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单一的说教式讲解,或者将观察与解释混杂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能体会科学的严谨性,以及教师实事求是的作风,也有助于学生对地质过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回答,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相比以前的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及其之前的学习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课外的一些知识,其中包括有关地球地质方面的知识。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的可能是比较初级的“外行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问题,都应该从鼓励学生提问的精神出发,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与其进行平等的讨论,或者留下来作进一步的资料调查,以待后续解答。在讲解和回答问题时,尽量避免命题式的方法,而是用客观推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地调动,也能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好实习基地,是野外地质实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不断提高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主要基地位于宁镇山脉西段湖山地区和苏州、连云港地区,也是国内众多兄弟院校的实习地点,具有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的悠久历史。尽管如此,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仍然不能放松,原因有两个:(1)虽然该基地发育的地层、岩石、构造和古生物等地质现象比较典型、简单,但仍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断更新并提高以往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清楚、完整、合理地理解实习区的构造、古地理演化简史;(2)由于开山采石等人类经济活动,使得以往典型的地质剖面遭到破坏,同时又开辟出新的剖面。这需要实习队不断去寻找、选择合适的教学剖面,并首先对剖面进行研究,制定教学方案。

3.稳定野外教学队伍与吸收新鲜血液相结合。野外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野外地质现象,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不仅需要说教式的教学,更需要教师身先士卒,做好示范作用。这就需要有一些喜欢、愿意和善于进行野外工作和教学的教师,投身于《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工作中来,用他们在野外的工作热情,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教会学生如何在野外进行观察,并如何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提升到认识和理解地质过程中。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野外地质工作才不会被片面地认为艰辛和枯燥无味,而是在娱乐中探索自然的奥秘,实现人生工作与兴趣的统一。保持野外教学队伍的稳定性,让熟悉教学基地地质情况的有经验的教师承担《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有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加入或者轮替,这样有助于野外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也有助于适应学生和后继教学工作的需要。

4.坚持小论文写作,起航从学习到学术的转型。实习小论文的写作,是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近年来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学术小论文的写作,让学生对实习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并有一次从选题、文献搜集、实验和论文写作的全程学术性过程,能够帮助他们体会基础知识学习与学术研究的差别,并开始对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有了一定了解。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三三制”方案力求引导大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以后实现从学习型到学术型或职业型的转变。对那些有志于在专业方面进一步深造并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小论文的写作,一般是在实习结束以后,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的一年内完成,这完全符合“三三制”教改方案的目标。在近几年的实习中,大学生参加小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形式从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不断革新,小论文质量也不断提高,收效甚好。参加过小论文写作的同学,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论文研究的热情更高,也明显更加专业。这说明,小论文的写作实习是成功的,在今后的野外教学中仍应该坚持。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小论文选题、组织形式、辅导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在经费支持和实验资源等方面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是检验课堂知识学习效果的考场,更是提高和深化理论基础知识,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一环。在新的教学改革环境下,该课程的教学遇到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得到了难得的机遇。野外教学中应本着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和稳定教学队伍,坚持教学创新,努力提高野外教学质量,为国家选拔未来的地质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俗学概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10-0170-01

一、田野调查与民俗学的关系

田野调查又被称之为田野工作、田野作业以及野外考察等。田野调查在人类学研究中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方法。不仅如此,田野调查也逐步成为民俗学研究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作为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学科,民俗学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它的所有资料都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换句话说,民俗活动就是民俗学得以发展的基础,民俗学就是以传承民事项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田野调查为手段,通过深入地进行田野调查来获得重要的理论。对于我们所说的“田野”,现阶段存在着多维阐释。[1]一直以来,我们对田野的认识,是以自然主义理想为基础的,认为田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甚至觉得只有在异地他乡才能够进入田野,才能够深入地了解田野调查,才能够体会到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由此得来的田野调查通常是指通过到农村、基层、草原接近自然去的方法来实现的。随着田野调查研究的深入以及民族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田野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田野调查也不仅成为一个空间意义上的地点,甚至部分研究者简单而深刻地认为,人文世界无处不是田野。由此可见,田野对于民俗学概论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田野调查,那么民俗学概论这一课程也难以有效地开展。[2]

二、田野调查对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民俗学概论课程与田野调查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田野调查在民俗学概论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田野调查应用到民俗学概论课程当中可以使民俗学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带学生去课外实施田野调查之外,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在课内也同样可以实施田野调查。田野调查在民俗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首先,将那些传承人邀请进课堂实施田野调查。众所周知,传承人对民俗事项具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是某些民俗事项文化的传承人,随着田野调查内涵的不断丰富,我们可以将传承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传承人对民俗事项的介绍,使广大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田野调查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顺利完成田野作业。传承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回答这种田野调查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田野调查水平。[3]例如,教师可以邀请湘西剪纸等传承人走进民俗教学的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表演以及问题的回答,进一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制作多媒体的方式来实现田野调查。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广大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田野情景,使学生深入地感受田野调查的一种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科学技术也不断地深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而充分运用这些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图形、文字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模拟出课堂田野空间,制造相应的田野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田野调查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这种方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嗅觉,使学生充分感受田野调查,深入了解田野调查中能够获取的知识。在今后的民俗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田野调查。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田野调查并扮演调查中的角色,来实现学生在田野调查中感受的深入。不仅如此,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田野调查中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并依据田野作业基本要领的不同,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与观察相关的民俗概念知识。[4]将室外的田野调查情景至于课堂之上。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广大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

综上所述,通过田野调查这种实训方式,民俗学课堂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学生学习民俗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极大地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当然,也应当意识到,田野调查对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关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作者:赵燕妮

参考文献: 

[1]沈昕,齐丽媛,钟华君.走向生活:《民俗学概论》教学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7-32. 

[2]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 

第3篇

自田野调查被广泛的运用于人类学以来,这种研究范式似乎就成了人类学的标准研究方法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很多人类学家涉足于教育领域,研究学校教育,到70年代,人类学家参与教育研究出现了新的高峰,随着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思潮和理论的兴起,以及现象学、阐释学影响的扩大,人们在研究中越来越关注现实中的事实和日常现象,自我反省意识日益凸显。作为文本形式和方法论的民族志成为人们不断探讨的话题。在我国,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是一个从人类学那边借鉴过来的舶来品,所以人们在使用田野调查的时候还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且对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范式用在教育中,是否会有所变化和适应性如何,或者说应该怎样去因时置地的去在教育的领域中来使得田野调查更适合教育学研究。

二、田野调查的特征

(一)田野调查是尊重本地文化也是提炼于本地文化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学术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带着一定的期望和假设进入了田野调查的文化场域,研究者常常带着各种自尊的、自恃的理论和心态进入田野调查现场,这不利于对于田野调查的研究,文化无优劣之分,身处过大城市的研究者可能会带着一种研究者本身的研究态势进入研究现场,我们的研究结论可能同我们的研究对象的看法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被研究对象和研究者自身的文化场域的不同,透视角度不同所造成的,当地人可能并不能看懂我们写的研究报告,尽管我们是在他们所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尽管我们描写的是当地人的文化现象。在抱有尊重平等的态度的基础上从事人类学研究,从真实的材料中获得文化研究结论,这是为田野调查的初衷。

(二)价值中立与整体文化场域

价值中立秉持客观的态度,这是田野调查的又一重要特征,为什么在传统人类学的研究中需要研究者从事他文化的研究,而不从事自己相对更加熟稔的文化入手,就是为了避免价值中立的问题,在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只有保持价值的中立,把自己放在一种客观冷静的角度去观察和收集资料,才能让我们更本真的了解当地文化以及避免陷入当地社会关系中。其原则更强调的是在调查中应竭力抛弃己有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性地收集符合自己结构框架的资料。但在搜集资料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片面的取材,避免只从某种单一视角出发。价值中立并不代表你是没有属性没有身份的进入,如果在没有身份引荐的条件下进入,这样更接近田野调查的初衷,但无论是有身份还是无身份在进入这样的文化场域的时候,价值中立、整体场域是最基本的一个研究基础,不然就破坏了田野调查的科学性。

三、田野调查对教育研究的意义

“田野调查”,对于教育学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科研方式,是教育科研方式的进步。国外人类学与社会学非常重视和流行的田野作业,比如“田野考察”、“田野调查”、“田野描述”等。这里的田野己经不仅仅是野外的意思,实际上己经成了“现场”的代名词。田野成了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点,不仅仅是在书本、书房里,而在田野即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变革教育研究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一直被自然科学研究者所诟病,诟病于其不够科学缺乏实地研究,而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转化为运作的课程,将教师领悟的课程,最终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生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场所就是课程改革的场所,教育的实践倾向在这里萌发出来,教育理论不仅仅是做经验和理论贡献,更多是运用到实践中,走进田野,真正的走进课程,做实地研究是为教育研究的新形势之一。正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经验和科学取向,使得我们缺少实地和现场研究,我们脱离了实际,模仿和借鉴过多,从教育实践和教育现场出发而产生的理论较少,田野调查对于教育科学研究中某些特定领域非常有意义,由于各个民族的情况不同,我们现行的教育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多数民族的研究范式来进行的,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这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而田野调查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田野调查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民族教育的发展树立新的研究范式,使得民族教育研究更贴近现在民族的现状,而推而广之在教育研究的其他领域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然这种借鉴是值得斟酌和商榷的。

另外,田野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宗旨就是注重现场,而我们的教育的教学实际工作者,其实是有更多的时间在教育教学的现场,但是却没能将田野调查这样的方法用好,这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和科研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和执行人,也是教育的研究者,让教师去分析教学现状,以田野的姿态来做研究可能会对教育研究带来更大的启示,就教师发展和教育实践来说也是有很大的意义。田野研究对于社会人类学的贡献已经是不言而喻,将它运用在教育科研中对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政涛.论“教育田野”研究的特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06).

[2]伍红林.论基于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田野研究――兼与人类学的比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3]郑茸、贾红杰.田野研究及其对教育科研的启示[J].文教论坛,2007(02).

[4]邱关军.教育研究中“田野调查”的逻辑[J].教育科学论坛,2010(05).

第4篇

关键词:定向越野;体育课教学;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124

定向越野最早出现在1886年的瑞典,指利用地图和与指北针穿越无人所知的地带到达目的地的运动。1977年定向越野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奥林匹克运动,2001年世界体育运动大会将定向越野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9年6月在我国做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后,定向越野开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定向越野没有固定的场地规格,这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锻炼的目的。定向越野在教学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基本的场地条件、拥有熟悉本门学科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各级领导、学校的重视和加强教练员培训交流。本文就这几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加强师资队伍

1. 掌握动态、多交流

在信息时代,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进行交流。查阅定向越野资料是了解、交流的一种方法,这样能及时了解和追踪其发展动态,有利于知识更新和创新。再者,与授课学生也可进行交流。我们要挖掘学生互动能力强的优势,如布置某项技术内容,让学生进行查阅,用下一次课前的时间进行讨论,这样获得的信息大家可以共享,让更多的人受益,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积极钻研专业能力

定向越野的书籍、网络资料,是引导我们入门和学习最好的材料。学习要从理论到实践,先把理论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再进行实践。由于定向越野的内容很大部分牵涉到地形学知识及原理;还有地图比例尺概念、特点;地图符号的分类与颜色等,这是我们非常陌生的,有些可能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使用地图和实地等练习方法,多去实践、反复熟悉,才能掌握和巩固这些基本方法。如果教师掌握和理解了与定向越野相关的地形学知识及原理,就能为定向越野课教学奠定强劲的基础,上课就会得心应手。

3. 加强专业培训

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所有的体育教师进行定向越野知识培训,定向越野是一项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运动,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才能够提高师资队伍的各种能力。通过官方或民间组织机构进行讲座,把定向越野的一些先进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严谨的竞赛组织、公平公正的裁判工作、精确的制图方法、安全保障工作、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等方面内容进行科学传授,同时也可以让一些优秀的教练和有经验的专家走出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的东西,还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外的一些资料,编写符合定向越野初学者的教材,降低定向越野的门槛,缩短掌握定向越野技能的时间,从而使更多的人喜爱并参与到其中。

加大教练员培训、交流及科研力度。我国高中定向越野运动的开展较晚,全国各地域的发展和普及情况差距较大,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的训练经验尚且不足,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较低。所以,要加强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学习和科研力度,增加高中学校之间的理论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科研成果提高训练实践的效率,并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定向越野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为高中定向越野整体竞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保障。增加高中定向越野裁判员的培训。裁判员工作是组织定向越野赛事的重要保障,只有专业的、严格的、公平的、公正的裁判工作,才能保证定向越野比赛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定向越野的开展。

4. 广泛开展教学实践

例如,在学校开展教职工定向越野比赛,通过教职工的自身积极参与来影响学生;举办学校定向越野赛,营造全校参与的氛围;利用学校的春游、秋游搞一些小型定向越野比赛,使全体同学均能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定向越野队每次外出比赛或比赛归来,学校均举行欢送或颁奖仪式,使每个学生均感到能参加定向越野队是光荣的。

5. 充实优化定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要给予教师和学生灵活多样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空间,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学生兴趣高的、并且是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达到目的的教材,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材选择应从两方面内容来构建:理论课教学主要向学生讲授定向越野的起源和发展,运用指北针辨向能力,准确看图识图技能,初级赛事的制图能力, 组织游戏竞赛,野外活动遇险自救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实践课则包括奔跑中读图,路线选择,在压力下集中注意力、快速决策能力, 以最短时间、最佳路线穿越未知地带等技能。

6. 创新教学方法

把现代的教育科学理论、可行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方法及手段引入定向越野教学之中,强调以定向越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统一,发展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创新能力。教师要体现民主、平等、合作的教风,使学生真正成为定向越野课堂教学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引导式和自学式教学,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不断研究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独立思考,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育局、学校的重视

省、市、区(县)教育局以及学校应成立定向越野领导小组,出台有关开展定向越野的措施和管理办法。学校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定向越野活动,责任到人,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同时组织核查人员进行监督,重点监督各项办法是否落实,教材是否编写,器材是否配备,课程是否安排,比赛是否参与。学校应对开展定向越野所须的人力和物力特事特办。例如,安全问题方面,对参与定向越野的教师和学生,除了学校应该的交的保险以外再加上相应的意外保险,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会更加愿意参加这个项目,家长也就会放心支持学生参加。

提高资金投入。高中定向运动队的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国家、教育系统以及学校对资金、场地、器材、技术以及政策的支持。因此,需要增加对高中定向越野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使运动训练更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为高中定向越野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

第5篇

Abstra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Normal University was a systems engineering consisting of the field practice and the lab experiments, but also w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skills for students. Based on th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field practice teaching, Brothers and institutions learn from their experience in teaching reform, the researches were made that consisting of to regulate the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links,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model and the building mechanism of the field practice base for physical geography field practice, to compiled a series of the experimental outlines and experimental guide books, to set up physical geography laboratories. The main innovation points are extracted, and they are pointed out that the values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for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关键词: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Key words: physical geography;the practical teaching;reform;innovate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32-03

0引言

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师范类)等本科专业开设的自然地理课程,涵盖地球概论、地质学、气象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部门地理和区域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等分支学科,内容要素多、实践性强是本课程体系的突出特点。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不仅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且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尽管大多数高等院校在自然地理野外教学实习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及其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1-4)。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就近(单科)实习与长途(综合)实习的矛盾;传授知识与游山玩水的矛盾,内容繁多与时间紧迫的矛盾;学生需求旺盛与教师能力欠缺的矛盾,等等。况且仍有不少院校既缺乏野外实习教学规范的管理办法,也没有符合教学要求的野外教学大纲、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书,忽视野外实习考核评估,效果不佳。这些已不能适应21世纪地理学发展和高等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必要对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的科学实施和规范管理进行系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使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真正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机能。

1规范自然地野外实习教学管理与实施环节

1.1 制定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管理文件立足于解决高师地理科学本科自然地理学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实验和野外实习)环节的弊端,以及实践教学管理及考评薄弱等问题,结合我院长期以来野外实习教学的实践,研究制定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管理系列文件:①野外实习教学工作实施细则;②野外实习与指导教师职责;③野外实结考评暂行办法;④野外实习纪律及补充规定。其中《野外实习教学工作实施细则》本着优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使野外实习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理念,从建立野外实习准备、实习过程、实结、实习经费筹措与使用、实习基地建设等环节,系统地规范野外实习教学工作的具体操作细则;野外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对参与指导野外实习工作的教师在各个环节的具体职责作出明确规定,野外实习考评办法将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态度、表现与技术成果成绩等有机结合,体现全面综合评估野外实习效果的理念。野外实习纪律及补充规定,主要是对学生参与和完成野外实习的行为的规范约束。

1.2 规范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环节大学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往往依赖指导教师讲解而不求自己思考解答,表现出手不勤、脑不活、思维方式简单,实践动手能力差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野外实习环节与过程进行规范,包括:①实习过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即指导教师对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及活动程序作出明确计划,编写实习指导书,让学生心中有底。要求学生在实地勤动脑动手,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被动教学方式。②实习评价中验证性思维与探究性思维并重。即野外实习中把对课堂理论知识按相同思路验证,使地理知识直观化和对同一地理现象用多种思维方法得出不同解答,甚至触类旁通有机结合。③实习考核定性与定量结合。对实习中学生的实习技术成果、采集标本多少、出勤情况等作量化考核,对学生的态度、表现、主动性和创新性宜作定性评价。

2探索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

第6篇

关键词: 田野工作;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平衡点

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需要研究者身体力行的深入实地考察,形成的教育理论必须符合某一族群或者某一民族地区的实际教育现状,并且考虑到当地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才有顺利推行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书斋式空谈教育,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失衡,从而无法准确指引民族教育的发展也无法应对复杂的民族教育体系。少数民族教育研究迫切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纵观所有,“田野工作”号召人们走进田野,观察体会当地生活,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民族教育研究中极大的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为研究领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一、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教育理论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每一种教育理论只是研究者的一己之见,往往融入进了研究者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是在特定的范围和历史时期所形成,具有局限性。而且,教育理论的研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很多情况下,一种理论可能只是针对某个特定教育领域的探讨分析。所以,这种局限性使得它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达到实践主体的期望值,造成了教育实践者与理论的疏远。

其次,任何教育理论都无法凭空造出,正确的理论只能来源于实践。再丰富的教育理论建构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研究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其自身经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观察问题的角度都各不相同,所以反映在对教育事实的认识上也就有了差异。这种对教育现实的认识正确与否,唯一的判断方法就是放到实践中加以检验。

(二)教育实践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教育实践的具体性和方便操作性,使得教育实践主体往往在认识上产生误区,导致教育实践脱离教育理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教育研究者往往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而且这些教育经验还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再次回到实际中去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奏效。这一点导致很多实践主体认为教育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教学经验远比教育理论有价值,因此一些研究者开始排斥,否定教育理论的必要性,导致教育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其次,即使有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在很多情况下仍旧失败。这里并不是说理论出了问题,理论自身的合理性只是保证教育实践成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践的成败与众多因素有关,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一所学校的教育设施、受教育者的基础、实践者的基本素质等等,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制约着教育实践的成败,所以说理论的指导也不能够保证实践的成功,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可控制的因素。

(三)田野工作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衡点

教育理论与实践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决定了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田野工作主要是指教育研究者亲自进入某一地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它强调克服研究者个人价值观或者社会主流价值观,力求以当地人民的心理视角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这就有效避免了研究者将自身偏见加入教育问题的分析之中;此外,田野工作强调文化诸多方面的有机联系,即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带着这样的视角去研究民族教育,研究者往往考虑的更加周全,可以将教育问题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地域环境、宗教影响等诸多因素联系起来,从而避免了视角的单一性所造成的研究偏差。可以说,“田野工作”方法是从既宏观又具体的研究中达到对复杂教育现象的全面深入理解,是带着理论深入实践再检验理论、发现问题的过程。所以说,它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点。

二、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田野工作的特点

(一)用主位和客位两种角度去看待教育现象

研究者身体力行的深入实地,用研究者的视角(客体)去观察、分析教育现象;同时,研究者可以获得研究对象(主体)对于自身教育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主客体两种角度相互补充,它们之间的对比分析是揭示教育本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新的教育问题、教育课题的发现

不去实践,就不会发现新问题。田野工作经常让研究者有大收获,往往在调查中,发现前人的失误或者出现前所未有的问题,从而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三)可以检验某些理论以及改变社会刻板印象

田野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验证前人的一些经典理论,进行某些国外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在以往田野调查中,不乏出现西方理论只能片面解释甚至无法解释国内教育现象的情况。此外,田野工作还可以改变人们对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族群所产生的刻板印象。比如,不少人对于我国稀少民族的印象是弱小而教育落后,但经过田野调查却发现,有些人口稀少的民族反而已经突破了双语教学的难题,使得本民族语言得以传承下去。

(四)有利于研究者自身的理论建构

田野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本土化建构的途径,在多次的田野工作和丰厚的经验积累之后,研究者往往会突破原有的理论,获得新颖的视角,最终将自己的见解形成新理论。

(五)研究者不在是“闭门造车”的工匠,而是善于与人沟通的交流者

很多长期从事田野工作的人都认为,田野调查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与人沟通,与调查点的居民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这不仅保障了田野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为今后对该调查点的再次寻访做好铺垫。此外,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体会到各种世态冷暖,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他所做的学问才会是真正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学问,这种学问才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宋秋前.行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中介[J] .教育研究.2000,(7)

[2]苏兰花,孙爱民.论教育实践要与教育理论相结合 [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第7篇

作者:梁铭忠 劳燕玲 单位: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野外实习的改革既要强调自然地理基础学习,又要体现不同培养方向对自然地理的应用的需求,针对一专业下具有多个培养方向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具有两个层次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第一层次为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基础实习,第二层次为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第一层次为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第二层次为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与部门自然地理课程紧密结合,是课内实践的延伸;综合的野外实习以研究性实习为目标,与各培养方向紧密结合;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注重基础,以验证性、探究性为主,研究性野外实习以应用性课题为导向,注重研究过程;部门自然地理实习侧重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分布规律,实习过程要求具备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而研究性学习侧重当地当前的社会经济需求,围绕着跟自然地理条件相关的问题展开,通常涉及人地关系系统的多个自然地理要素,因此需要综合调查;部门自然地理实习范围比较大,以实习路线和实习区域为主;但研究性自然地理实习注重研究和问题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通常在点上深入研究,钦州是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前沿临海的城市,临海工业的大发展提出许多问题都跟自然地理相关,如结合当前海岸带开发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加强海岸带自然地理研究性实习。

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在部门野外实习基础上的提升,是在学生具备自然地理基础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应用为目标的综合实习,一般在部门自然野外实习完成后实施。整个实习过程包括选题、野外自然地理调查、数据分析与研究、论文与报告写作等环节。研究性野外实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整个过程发挥指导作用;研究性自然地理野外以学习小组为实习组织单位。从实习题目的选题、方法和技术路线制订、数据的收集和调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论文写作和成果总结等各个环节都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指导。首先由教师引导或鼓励学生自主提出跟本专业在自然地理科学应用相关的课题,比如地理科学专业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可提出区域土地利用、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岸侵蚀与海岸线变化;红树林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生态旅游规划等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需要通过野外自然地理综合调查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题目的数据需要野外实习过程获取。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制订的技术方法进行自然地理调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野外调查的方法有实地调查法、遥感调查法和资料收集法,不同培养方向的学生可根据各自特长有所侧重,鼓励不同培养方向学生进行合作。这个过程的完成关键在于学生的部门自然地理基础是否牢固,可见第一层次的野外实习对于第二层次的研究性野外实习具有决定作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要进行监控和指导,及时答疑。野外调查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和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是野外实习的重要环节,可在校内或野外完成。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最后形成野外调查的结论。传统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方式一般是在实习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实习的感性认识对实习区域的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完成野外调查报告或综合实习报告,而研究性实习在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结束后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和完成小型研究性课题和总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充分考虑个人在整个实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在小组中的组织、合作、交流能力,综合评价每个学生在资料查询、野外调查能力,数据整理和以及论文写作和报告总结的能力。成绩由小组评定和指导老师评定两部分综合。

研究性的野外实习模式是适应地方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需求提出的。通过对研究性实习模式及目标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在传统部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提升,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和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培养应用性的人才有重要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教学的实施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8篇

关键词:探究性;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问题;改革途径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实践教学开展研究和探索,对于逐步完善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主要通过2个途径开展[3]。第1个途径是课堂实验,通过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2个途径是野外实习,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掌握野外工作流程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国内学者围绕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邹君[4]对地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肖海燕和陈志彪[5]认为,应该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和实习时间,以确保学生掌握基础实验技能和野外观察动手的实践。艾尼瓦尔窑斯地克和瓦哈甫窑哈力克[6]将地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课程实验,气象与气候、水文实习,地质与地貌、植物与土壤实习,综合实习,实践实习和毕业实习等6种类型。也有学者对自然地理的课程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申洪源[7]提出,将《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普通水文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中零散的野外实习内容集中,开设《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

1当前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是一种认知验证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听课并记录。在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观察,而对于导致某些自然地理现象的内在原因,则没有做进一步的探究。因此,传统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主导的教学,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1.2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

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个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可能无法包括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等全部实习内容,有时可能需要2~3个实习基地才能完成全部自然地理实习任务,这会使得指导教师在一个实习基地只能讲授有限的几个实习内容,不仅会导致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单一,还造成学生对自然地理的整体性认识不足。

1.3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验和野外实习。课堂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教师依据实验报告给出成绩,但对于实验过程却往往缺少评价。野外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习任务,提交实习报告,教师依据实习报告给出实习成绩。与课堂实验相比,野外实习的周期较长,实习环节相对复杂,通常包括实习准备、思想作风、专业素养、实习讨论和实习效果等环节,因此只依据实习报告的撰写情况就给出实习成绩,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野外实习情况。

2开展探究性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性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在探究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探索研究为主线,通过开展探究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按照模式分析的方法建构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策略体系[8]。

2.1探究性教学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许多高师:校的地理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无疑将会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产生深刻影响。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同样也要面临地理新课程改革,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师范生面对地理新课程改革,一时显得手足无措,使他们难以成为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2.2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是创新的首要必备能力,是发现新知识,提出或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独立的学习能力。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倡导个人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探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因为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实施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

2.3探究性教学是加快高师:校地理教师队伍成长的需要

中学地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野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冶,这既是对基础教育的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师:校的教师提出的要求。高师:校的地理教师,课堂上讲授理论课程,课下开展科学研究,但二者有时并无密切联系。开展探究性教学,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师生共同探究科学问题的积极性,在完成教师科研项目的同时,促进了教师成长,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

3探究性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3.1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特点,将其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实验型、野外实习型和创新实践型3种类型。其中,基础实验型以验证课堂理论教学、认知自然地理科学原理为主要目标,如土壤学实验、植物学实验等。野外实习型以巩固课堂理论教学、探究自然地理科学规律为主要目标,如地质地貌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学实习、植物学实习等;同时,在自然地理实习基地的安排上应通盘考虑,尽可能地开展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将自然地理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等实习集中安排在一个实习基地。创新实践型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如挑战杯、假期社会实践、教师研究课题、毕业论文/设计、不同级别的课外竞赛等。

3.2教学方式改革

3.2.1教师指导型。

首先,教师根据问题或者任务,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其次,通过教师引导探究,学生进行材料举证、推理证明,而后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生认知获取知识。该模式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以问题为核心,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质疑、判断、推理,最后达到认知,最终获取新知识的探究过程。

3.2.2学生自主型。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通过查找资料进行论证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先开展自主调查,收集资料,然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开展论证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该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试验、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探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获取新知识,进而使其技能、情感获得发展的探究过程。

3.2.3师生互动型。

该模式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地发现问题,教师对学生发现问题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学生对有科学价值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解决,最终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发展的探究过程。

3.3成绩考核方式改革

鉴于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对于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与理论课程重在考察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教材理论知识的考试目的不同,自然地理实践课程的考试重点在于考察学生对野外调查方法、动手实践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综合能力的掌握程度。对于基础实验型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教师宜将考察重心放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上,从取样是否科学、预处理是否合理、实验过程是否规范、实验报告是否完整等角度进行综合评定。对于野外实习型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将野外实习划分为准备阶段、思想作风、专业素养、实习讨论和实习效果5个部分,每个部分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评价每个学生的野外实习成绩。对于创新实践型实践教学,则依据创新实践活动的档次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量化不同的积分进行综合考核。

3.4加强教材建设

结合专业特点、学科特点和实习基地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野外实习指导用书,对于指导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应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学校实际,开设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高自然地理实践教材编写质量,保证实用性、完整性、适用性强的自然地理实践教材进入课堂,进而提高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质量。

4参考文献

[1]衣华鹏,张鹏宴.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建设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35-138.

[2]胡晓东,,天凤.高师地理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与优化对策研究[J].内江师范学:学报,2011,26(10):92-95.

[3]刘长庚.浅谈新时期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J].新课程,2012(11):51.

[4]邹君.高师地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学报,2007,28(3):171-173.

[5]肖海燕,陈志彪.基于地理专业特色的实验与实习课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27(3):72-75.

[6]艾尼瓦尔窑斯地克,瓦哈甫窑哈力克.地理科学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15-219.

[7]申洪源.高师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临沂师专学报,1997,19(6):83-84.

第9篇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课堂教学;野外实践;师范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09-03

对于地理学基础课程来说,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俞鸣同认为地质学基础教材存在某些章节分量不妥、某些内容编排不当、某些内容提法不适三大问题[1]。张跃西用系统论和系统方法研究地质学基础教学及教材体系建设问题[2]。李娜、李春生、谢玉玲、文英、常华进等人研究了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加强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合理结合[3-7]。陈萍、隋丽华等人提出了多媒体教学在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课件开发中的应用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8,9]。王新源等研究了高师地理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开放式教学、突出新时代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野外实践的作用[10]。因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已成为当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7]。王卓理等人认为通过感知规律可以指导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使认识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11]。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而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却普遍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12]。于亚军等人对高校自然地理学野外合理实习内容设计和综合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野外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地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的学术思想,这是野外实习的关键内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3]。本文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及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环节的优缺点及实习效果做一个讨论评价,以期提高和改善地理专业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和野外实习技能,从而真正在实践中掌握认识地质地貌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养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一、地质地貌教学及野外实习内容设计

教学和实习对象为大一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为专业基础课,教学教材为宋青春主编的地质学基础(第四版),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内部构造、矿物学、岩石学、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地壳演化史、地质矿产资源及地质学在地质环境中的应用。教材中最大的问题是未反映出新的地质学科研成果及地质学发展趋势和对地质环境环节的弱化。实践实习内容分为野外实习和室内参观实习,实习周期为5~7天。实习地点主要为阜康北沙窝子、三工河流域、盐湖、乌鲁木齐河河流阶地、南山东白杨沟山体滑坡点、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自治区地震局等地,实习的内容主要为矿物、岩石、地层产状、褶皱和断层构造、矿产、天山地壳演化史、古生物、风沙地貌、滑坡地貌等。实习方式主要为野外现场讲解和现场操作学习和室内参观学习为主,最后提交实结报告。

二、教学及野外实习所存在的问题

偏光显微镜使用是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训练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则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教学,在地质学课程中也没有相关知识内容;二则教学时间有限,许多师范类院校对地质学基础课程进行了压缩;三则可能缺乏开设这些实验的相关条件,导致许多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没能进行偏光显微镜使用训练[14]。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让他们掌握使用偏光显微镜的技能非常有意义。学校可考虑适度购买显微镜仪器,借助显微镜可仔细观察不同矿物和岩石的形态及光学特征,加强学生实习课中对矿物和岩石的理解能力。

实习所存在的问题有:实习任务重,时间安排较紧张,由于实习学生较多,集中讲解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同学,有些站得远的学生就会听不清楚老师的讲解内容,大部分学生从实习过程中都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但部分学生野外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将课本所学专业知识与野外实践结合起来。由于只有放大镜,在野外对三大岩石的识别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以后应加强学生野外对岩石的鉴别能力,同时课堂上的地质学基础实践课就应该要求学生多看多记,对主要矿物及三大岩石的识别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多看,到了野外才能掌握识别三大岩石的基本特征,尽量避免学生学后就忘了的情况发生。

传统的野外实习一般采取教师现场讲解,学生记录和整理笔记,编写实习报告的模式,由于实习内容过于简单,使有的院校野外实习演变成为参观、旅游活动,学生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实践,更谈不上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指导教师将大量精力集中在通过观测识记并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方面,很难真正有效的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更无法满足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在教学中除了主要讲解传统的地球圈层构造、主要矿物和岩石识别、褶皱和断层构造、构造学、矿产资源成因及地质学基础在地质环境中的应用外,还应加强新疆宝玉石和新疆主要矿产资源及地质环境方面知识的讲授,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而不完全拘泥于课本教学。因为新疆是矿产资源资源大省和金玉之乡,阿勒泰和和田的宝玉石矿产资源的讲授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实物讲解宝玉石矿产资源的鉴别基础实用知识。标本实验室可适量新增加一些金、银矿石和和田玉石标本,增加他们对宝玉石的基本认知能力,同时增强本门课程的实用性。另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怎样处理矿山环境和评价矿产环境也应该纳入到本门课程常规教学内容之一,因为授课教材内对此方面的介绍比较少。在地质学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动态方面首先要求老师要参考阅读大量的地质学方面的中英文文献资料,增加地质学学科最新研究方法、研究进展方面的授课,特别是第四纪地质是影响地理现状的重要地史时期,但在地质学基础中却轻描淡写,应加强第四纪地质章节的讲述。使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并拓宽学习视野。

三、建议及结论

1.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各有利弊。传统板书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记笔记和加强理解,不利之处在于不能形象直观地演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构造等知识点;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授课轻松,不用大量的板书,画面和视频比较直观形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的内部基本特征和构造运动的过程和其形成地貌基础,但多媒体教学方法PPT内容众多,重点不突出,学习像走马观花一样在感官上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多集中在精美的画面或视频当中,不能及时地做笔记和思路容易不清晰,课后容易遗忘教学重点内容。所以该板书的时候就用板书教学,比如,绪论和三大岩石部分最好用板书教学,课堂上同时多用实物模型做演示。比如像讲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和褶皱和断层构造及板块构造学说等章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较理想些;在讲解地震章节的时候,通过PPT和视频的播放讲述地震构造带的分布及地震产生的后果等;在讲解三大岩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的时候,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可以直观地看到矿物的形态特征和岩石内部矿物组成结构和岩石构造。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更直观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2.形象比喻和模型展示相结合。地质学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多用形象比喻法和模型展示的方法讲授更能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知识要点。比如在讲到地球圈层结构的时候,地壳、地幔、地核可以用鸡蛋壳、鸡蛋清、鸡蛋黄3层结构形象地比喻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划分。在讲解正断层、逆断层和岩层的产状时,可以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和现场使用罗盘测量模型岩层的产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区分正断层、逆断层和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的概念。在讲述新疆宝玉石矿产的时候,可以拿不同的实物标本向同学展示宝玉石基本的鉴别方法,比如阿勒泰的碧玺和红宝石还有和田玉,让学生明白用最简单的硬度和矿物晶形等方法来认识宝玉石。因此各大师范院校开设有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的院系可适当补充金、银矿石和宝玉石的标本,通过实物展示和简单辨别方法讲解,让学生通俗易懂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宝玉石鉴定知识,同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宝玉石等矿产资源的评价,虽然是课本内很少涉及的知识,但其很实用且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毕业后从事地质、能源等相关行业的竞争能力。

3.增加地质作用和环境地质内容。地质学关注的是地球内部内三圈,而地理学主要关注的是地球的外三圈及人地关系。而授课的地质学基础教材更加注重内三圈的讲授,各种自然地理现象是和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密不可分的,教材弱化了地质作用内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地根据地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多增加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部分内容,比如河流地质作用、风成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海洋和湖泊、沼泽地质作用等,一定的地质作用结果可导致不同的自然地理现象,二者密不可分,使学生更多地掌握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地质背景和条件。地质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特别是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对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讲述地质环境的内容,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评估方法、基本原则,使学生更加了解应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和保护好地质环境的重要性,否则就会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和人类的健康。如何合理评价和治理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使学生更加认识人地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4.野外老师讲解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在野外地质地貌实习过程中,只靠实习指导老师讲解、学生记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每人都要亲自动手实践,通过测量或画信手素描图的方式,加强对地质地貌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建立科学思维精神。在野外观测风沙地貌时,通过讲解然后分组让每个学生测量沙垄的走向、高度、迎风坡和背风波的倾角及坡长等,使学生深刻认识沙丘的形态特征及沙丘形成的原因。在观测断层时,让每个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断层的素描图。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是每位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所以在野外过程中必须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岩层的产状,学会使用罗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天池下的化石山捡拾古生物化石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习环节,在娱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收获,同时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海陆变迁的含义。

5.野外实习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和科研思维。现在的大学生很少有机会去野外锻炼,实习的过程很辛苦,要经常徒步观测各种地质现象。首先让学生明白做科学研究是一个吃苦耐劳、严谨的过程,要有以后献身科研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时实习指导老师要旁敲侧击地多引导学生发现野外的科学问题,启发学生做科学研究的思维,多让他们想想为什么的问题。不能光看光记还要多思考,从地质地貌现象中多发现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为以后本科论文的选题、撰写和研究生学习阶段打下基础。

总之,师范类院校地质学基础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增强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的教学内容,在矿物讲解的过程中适当增加宝玉石实物标本讲解,结合新疆优势矿产资源特点,授课内容适当增加宝玉石矿产资源和矿山环境的评价方法和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形象比喻法和模型展示,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在野外实习环节选择合适的地质地貌实习地点,老师讲解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锻炼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科学研究思维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地质学基础课程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俞鸣同.编写地理专业基础地质学教材的商榷――评宋青春主编《地质学基础》[J].福建地理,2002,17(2):10-11.

[2]张跃西,江兴亮,李恕宏.地理教学系统思维方法――兼论教材体系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19(3):390-394.

[3]李娜.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以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2,27(5):71-74.

[4]李春生.地质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09,(12):331.

[5]谢玉玲,徐九华,李建平.关于地质学基础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1,(5):52-53.

[6]文英.浅谈地质学基础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176.

[7]常华进.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2,(1):60-63.

[8]陈萍.《地质学基础》课多媒体课件开发与教学实践的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1,(1):55-57.

[9]隋丽华,武羡慧.地质学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阴山学刊,2003,12(2):36-37.

[10]王心源,常月明,高超,等.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质学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1):98-103.

[11]王卓理,耿鹏旭.感知规律在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10,(2):28-29.

[12]杜国云,王鹏贤.关于高校地质学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如何适应考试科学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8,(1):89-92.

[13]于亚军.高校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内容设计与效果评价[J].地理教育,2011,(1-2):123-124.

[14]地质矿产部教育司.浅谈地质学的教育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1994,(2):21-24.

第10篇

关键词:小野清一郎;报应刑;道义;罪刑法定;保守

中图分类号:DF61

文献标识码:A

小野清一郎是日本著名的刑法学家,日本旧派阵营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小野清一郎的名字,在日本刑法学史上,拥有最灿烂的光芒。对刑法的关心者而言,他一度是空前的绝对的权威。”关于小野清一郎的刑法思想,国内已有学者作了阐述。但是,这些论述多集中在构成要件理论方面,而对其整体刑法思想的介绍还不充分。事实上,小野清一郎的刑法思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仅仅根据其是旧派学者来推断某些具体问题的结论,往往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有鉴于此,笔者拟对小野清一郎构成要件理论之外的其他重要刑法思想作一简单介绍,以求正于方家。

一、道义报应的刑罚论

小野清一郎是报应刑论的强有力的主张者。但他区分刑罚的本质与刑罚的目的,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通过报应维持国民的道义秩序,促进公共的福祉,即实现道义的惩肃。因此,“小野清一郎的报应刑论是一种以道义的报应为核心的刑罚理论。”与许多后期古典学派学者的刑罚绝对主义明显不同,小野清一郎不忽视刑罚所具有的改善与教育的意义。

(一)刑罚的本质是报应

小野清一郎指出,刑罚是“对作为不法且有道义责任的行为的犯罪的法律上的制裁,由国家对行为者科处的法益的剥夺”。在这个意义上其本质无外乎就是“报应”。“如果我们立足于刑法普遍的历史现实,考察历史中刑法的逻辑结构,就可以发现其核心仍然是报应观念。”“我认为刑罚毕竟是一种害恶。这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社会的现实。无论将刑罚如何理想化,现实中它都毫无疑问地带有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的性质……我认为必须认识到现实的刑罚的本质是报应性的法益剥夺即害恶。只要考虑到社会的现实,那么无论是理论上的目的刑还是教育刑,只要是‘刑’就是害恶……”小野的报应刑论,既不同于康德的“等价报应刑”论,也有别于黑格尔的“理性报应刑”论和宾丁的“法律报应刑”论,而是一种以道义观念为核心的“道义报应刑”论。他认为,“报应观念并不是复仇心,而是人类深刻的道义要求。”所谓道义报应,是使社会成员的个人人格与其行为价值相适应的精神要求,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对等关系。报应以一般正义为基础,即以超个人主义的、国家主义的正义观为基础,以有益于国家公共秩序为原则。

(二)报应不是刑罚的目的

小野清一郎指出,刑罚在“剥夺法益”、“害恶”、“苦痛”等意义上是报应,但必须在理论上区分刑罚的“概念”论与刑罚的“理念”论或“目的”论。“刑罚在概念上是报应。但报应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正义。报应也不是刑罚的唯一的与最高的目的。”“报应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而只不过是……正义的一个要求而已。其中,刑罚的具体的形成也是由……正义所支配、统制的。它不仅是对外部实害的报应,而且也是对个人的道义责任的报应,即正义报应。刑罚的报应并不是以自我为目的,而是具有维持社会生活及文化的任务。”“刑罚合理的根据在于维持促进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文化。”由此可见,小野并不将报应绝对化,而是认为报应服务于文化的理想,具有正义的意义,必须意识到它的文化价值及目的。此外,刑罚的报应最主要是为了维持国家的法律秩序。这种国家的法律秩序就是维持本来国民的生活及文化。刑罚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并不局限于保护社会有形的物质利益和保护社会秩序,而且具有维持并实现社会生活内在的文化精神的观念意义。刑罚的目的并不是维护每个具体的利益,而是以维护公序良俗、淳风美俗、国家道义秩序等为最高目的。他甚至说,刑罚永远陶冶着民族的道德意识,维护客观道义秩序的刑罚目的本身,与刑罚的本质紧密相关。

(三)应重视刑罚的保安意义

小野清一郎基于“文化主义的正义观”认为要适当地重视刑罚的保安意义,同时又必须划定其边界。刑罚在形式上有必要由法律进行客观的拘束,在实质上需要由国民的人格自由及道义责任的理念进行限制。即必须维持“法律刑”以及“基于正义的报应”的观念。这显示出小野的“文化主义的正义观”与“道义的责任论”的自由主义性质。

但小野认为刑罚在上述“形式的制约”之下,“应尽可能是保安的并且是教育的。这就是目的刑或教育刑。”“刑罚的机能本来是统一的,但如果从经验上观察,它有对一般国民精神的影响(所谓一般预防)以及对受刑者个人的影响(所谓特别预防),那么它们都是受到道义的、社会伦理的观念的支配。” 所谓一般预防,不能流于物质的威吓,而绝对有必要意识到超越个人的主观与客观的文化的存在,国家的干涉不能不适当地侵犯国民的人格自由。小野主张“它必须依法守住客观的界限,而且它的报应必须具有道义的意味,即以人格的道义的责任为条件科处刑罚且其执行的目的必须是通过道义意识的觉醒来维持、完成国民的共同社会的存在。”这可以说是根据人格的道义的责任来设定处罚的界限。据此,小野指出“认为自由意思只是纯粹的幻想,主张抛弃道义的责任的观念的菲利的实证主义的、机械论的理论有不当扩大处罚范围之虞”,从而批判近代学派的理论。

小野认为所谓特殊预防也不仅是改善基于实证主义思想认为有危险性或恶性的个人或排除其加害。新派学者的功绩在于意识到某种目的的必要性,“但在此之上更应该帮助受刑者形成自觉的道义观念,养成符合道德的性格。他发展了李斯特的所谓“改造市民不需要的道德”的观点,提出应以完善国家共同体的伦理主体――人格作为最终目标。对于近代学派的刑法理论,他指出,它们虽然号称目的刑或社会防卫,但“它的目的观念,一方面过于默然,另一方面又专注于对单纯的物质的利益的保护与防卫,有漠视精神的、理想的意义之虞。”

(四)应扬弃(绝对的)报应刑与目的刑

小野主张“基于文化至上的法律理念来扬弃、综合报应刑与目的刑”。“根据日本的法理,报应和预防并不是二律背反,而应该在日本共同体道义的基础上扬弃并综合这两方面。”

小野指出:“传统的报应刑论者大多立足于国家绝对主义、即依靠国家威力维护秩序的绝对化。这种观点以刑罚威慑的一般预防机能为基础。我不采用这种观点。与此相反,目的刑论企图实现市民社会的保安目的,根基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世界观,主张为了合目的性、计划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那些属于危险阶级的个人的自由。我根本不信服这种正义观念。”

小野批判当时的绝对报应刑主义的思想。他指出,刑罚虽然是一种害恶,但正因其是害恶所以应尽可能地加以避免。在率直地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基础

上,应对之进行文化的批判、改造与扬弃。因此,我们在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应尽量努力将刑罚的害恶限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而且尽可能地体现伦理性。基于这种观点,小野批判当时的行刑“还是过于刑罚”,主张根据文化的要求将其更加人道化。他指出监狱在物质设备、精神氛围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提倡废除服刑人服装中的特殊色彩,提议通过教诲尤其是宗教的教诲使其与国家的思想相妥协而获得解放。此外,他还积极评价受刑者的分类、累进制、自治制、刑务委员会等制度。

同时,小野又对近代学派的刑罚理论,尤其是牧野英一的教育刑思想提出批评。首先,针对近代学派学者将累犯的显著增加归责于19世纪的刑法理论的指责,小野指出累犯增加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道义的责任论或行刑的人道化,而在于产业革命中中产阶级的没落以及无产者生活的不安等经济状况。

其次,小野认为牧野英一的教育刑论作为一种“技术理论”对于改善当时的行刑制度有一定的价值,但“作为技术理论的教育刑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危险性,必须加以警戒。第一,不能将教育刑的理想与其现实的状态相混淆。如果不能认识实然与应然的差异的话,教育刑就会陷于自我欺骗,结果有成为阶级的欺骗的危险。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刑论与“官僚的专断”相吻合,而在实践中可能远离正义。第二,姑且不论教育的理想,在实践中教育也是有局限性的。小野认为,与教育的缺乏相比,作为“社会要素”的“经济要素”与作为“个人要素”的“生物学要素”是犯罪产生的更重要的原因。因此,小野认为对于由于监狱外的教育失败而陷于犯罪的人,在监狱内进行教育能达到什么程度,不应仅是基于理论与理想,而应进行更加实证的观察。他以“确信犯的教育”为例说明教育刑论的局限性,“虽然不是说完全不可能,但对于持有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且具有相当高的精神力者,刑务官吏如何进行劝说?这至少是超除了一般的刑务官吏教育可能的范围。”

二、不彻底的罪刑法定主义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支持者

1、罪刑法定主义的独特理解视角。小野清一郎对于构成要件理论有很深的造诣。一般而言,学者们之所以关注构成要件理论,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罪刑法定主义,但小野却与众不同。小野在日本刑法理论中引入构成要件理论,并非是认为“它是罪刑法定主义原则根据中唯一得到支持的理论”,而是认为它是“独立于罪刑法定主义的、在理论上先于罪刑法定主义的一个法理的要求”。小野认为,即使全面否定罪刑法定主义,犯罪的成立除了需要违法、有责、因果关系之外,也还需要“该当一定的特殊的构成法律的概念的行为”,这是法理的要求。这种要求即使在习惯法、判例法乃至承认依据条理的刑罚法规的情况下也是妥当的。而且,小野认为“构成要件该当性”的概念,“并不是必须在成文法上有严密的规定”,构成要件的理论是基于独立于罪刑法定主义的法理的、原则的要求。

此外,小野清一郎还将罪刑法定主义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他一方面根据中国唐律中无正条不入罪以及犯时法的规定,例如“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诸犯罪未发,及已发未断决,逢格改者,若格重,听依犯时格,若格轻,听从新法”等,认为它们具有法无明文不处罚、法不溯及既往及从旧兼从轻的精神,从而指出“唐律也明确承认罪刑法定主义”。另一方面他又将其与近代刑法中的罪刑法定主义相区别。“从中(唐律)无法看出任何自由主义的思想,而且它也不象近代的罪刑法定主义那样来源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而是超个人主义的法家的霸道意识与普遍主义的儒家的王道精神相融合而产生的法律文化的结晶。”显然,小野所说的唐律中的罪刑法定主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

2、应当坚持罪刑法定主义。在小野清一郎之前,他的老师牧野英一受到德国主观主义刑法思想的影响,已经主张修正罪刑法定主义。牧野英一虽然并没有完全否定并放弃罪刑法定主义,但他对罪刑法定主义的修正意见“是将支配罪刑法定主义的历史的思想和实质的内容置之高阁……将人权包容于国家刑罚权的一般增长机能中而予以解消。”小野清一郎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刑罚不能由支配者恣意行使,而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只要还存在政治的支配关系,这种法律刑的观念以及罪刑法定主义的原则就不失其意义。这不仅是文化的收获,而且在社会阶级对立十分显著的今天特别具有其意义。”

小野清一郎之所以提倡罪刑法定主义,是基于他对社会现实与未来理想的清醒划分。他指出,虽然可以认为“现代社会是由以自由平等为理念的利益社会向以人道及文化为理念的共同社会迈进”,但这仍然只是一种目标,现实的状态是并没有形成“人道的、文化的共同社会”,现实社会不仅具有利益社会的经济构造,而且还具有威力的支配社会的原理。“我们一方面以人道及文化为理念的共同社会为理想,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适应现实的国民的社会状态的正义。”其中心思想是要区分作为理想的共同社会与作为现实的利益社会、支配社会。

小野指出,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必须对刑法予以限制。“必须给个人留有政治的及道德的自由的余地。在利益与思想迥异的阶级对立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这是刑罚受法律限制的正义性,也是罪刑法定主义在现代社会不失其政策的重要性的原因。”

(二)缓和的罪刑法定论者

小野支持罪刑法定主义,但他却并不认同此前西方学者们的论述。小野认为,西方的罪刑法定主义偏重于保障个人自由,缺乏对社会的保护。小野认为,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罪刑法定主义的地位已经下降。罪刑法定主义在观念中是以市民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正义观为根基。在市民阶级已经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之后,在其立场中个人自由的保障的意义就不如以前那么大了,所以会觉得对刑罚法规的严格解释损害社会防卫目的。而新生的无产阶级的精神状态与市民阶级不同,不是利益社会的、个人主义的,而是更加共同社会的、社会主义的,所以罪刑法定主义在任何方面都失去了前世纪的重要性。他强调罪刑法定要有新的意义,对历来主张的以罪刑法定主义为基础的严格解释、排斥类推、否定刑法的溯及力、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等原则的妥当性表示怀疑。

小野一方面认为,刑法直接关系到剥夺个人自由,与其他法律解释相比,刑法解释是最严格的解释。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罪刑法定主义本身的字面意思未必意味着严格限制解释法律的自由。小野认为,刑法解释并不是单纯说明辞句或者文理,也要考虑社会法学和自由法论,发现合理的立法意义。小野强调法的道义的、伦理的意义,强调超出形式逻辑、目的逻辑的人伦世界生命逻辑、实践逻辑。认为这种逻辑是历史的、民族的事理,也就是日本的道义。他指出,只有日本道义观念的道义价值合理性,才是最终的解释标准。作为罪刑法定主义的要求,并不限制解释刑法的自由,而是与实证规定的解释学概念构为一体,如实

认识现行法律中适应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实体逻辑。

三、御用法学的刑法理论

小野清一郎的刑法理论具有浓厚的御用法学的色彩,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小野的理论与(日本)历代政府具有‘相依相成・相即相入’的关系。”

小野清一郎早年重视对正义与文化的研究,主张采用文化主义的正义观,明确提出客观主义理论的课题是从国家绝对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拥护个人的自由、被支配阶级的自由。“否定个人自由,不能抹煞被统治阶级的自由”。他早期的刑法学理论具有强烈的伦理主义倾向,但对于权威主义、国家中心主义的刑法思想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然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小野清一郎受到日本军国主义宣传的影响,思想开始发生蜕变。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其“正义观念”转化成了“道义观念”。三十年代初期以前,小野认为犯罪是反文化、反正义的行为。此后,他明确地提出犯罪是反道义的行为,认为“法是作为人伦事理的伦理,是国家政治实践中的伦理的自觉形态。”、“法的本质是道义”。他还认为,日本刑法应建立在日本法理的根基之上。日本刑法思想自古以来一直利用道义性观念,这已深深烙上民族精神。另外,佛教的罪孽意识、因果报应观念,都与刑法思想有关。因此,应该用日本道义的观点来阐述刑法理论。随着小野早期的体现正义观念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退居次要地位,他的道义观念逐步发展成为其刑法理论的基础。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道义观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公开出版了《日本刑法学序说》、《日本法理的自觉展开》等著作,主张基于所谓日本精神的国家主义的刑法思想。小野认为,“日本法理”是日本国家的道义,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日本国家是“道义中的道义”。此外,在1945年出版的《全订刑法讲义》中,他认为“日本刑法以日本国家的道义为根本”,刑法最重要的在于宣扬国家的道义。

第11篇

关键词: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地勘企业

1地勘企业生产一线党员教育面临的问题

党员教育是党建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如何搞好地勘企业一线党员教育,探索适合地勘企业野外作业特点的党员教育模式,是地勘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目前,一线党员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党员队伍思想呈现多元化;二是由于拓展国外市场力度的加大,地勘项目逐步由国内拓展到海内外,党员也随之流动分散;三是野外勘探项目施工范围大,战线长,施工人员参加学习教育的机会减少,正常的组织生活难以参加;四是项目分散,党员与党组织联系机会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上述原因导致党员意识变得淡薄,对组织的向心力减弱,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难度加大。我们应正视存在的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发挥好生产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2地勘企业一线党员管理需采取的工作方法

以我院为例,近年来,野外地质工作任务繁重,项目部遍地开花,使得一线党员驻地流动性大,分布零散,过组织生活和学习均有一定的困难。同时,近年来院充实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到技术岗位,党员构成以年轻化、高学历为主,野外党员的学习基本忽视了党建知识,即使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知识,也普遍存在计划性和针对性不强、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上述两点是地勘企业绝大多数野外项目乃至地质行业的共同特性,如果长期存在必然影响到基层党建工作。针对地勘企业野外地质工作点多、面广、比较分散的特殊情况,如何做好野外项目组的党员教育,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一线党员教育作为党建工作中重要一环,因其野外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党员教育与现实脱节,往往只有任务要求,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目标考核,造成了“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二是广大党员对知识的需求呈现更高更精和多元化的态势,而党员教育在实际操作中缺少生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新形势下,面对地质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党员教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笔者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

2.1项目组成立临时党支部

地堪项目野外施工期长,项目成员来自不同的支部,成立野外临时党支部,为广大党员提供一个沟通的园地、一个业务交流的平台。临时党支部结合科研任务和项目进度,做到党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双促进。一是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临时党支部制定党支部工作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学习、民主讨论等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支部注重开展特色活动,加强人文关怀,提气鼓劲,确保全体人员精神状态积极向上,保证项目稳步推进;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工作中创先争优,有力推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三是以丰富的活动凝聚人。党支部在工余时间组织开展学文件,看电视,读好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组织适宜工作环境的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野外工余生活,营造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野外临时党支部有效地将党建工作延伸到野外地质科研一线,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艰苦、恶劣环境中工作的困难。

2.2把“流动课堂”送到野外一线结合生产实际、行业特点以及地勘企业

“传帮带”活动精神,在生产经营的同时,为一线党员建立了一个深受欢迎的野外学习平台———“流动课堂”。“流动课堂”注重突出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选派党务工作人员深入野外一线宣讲,从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如何做合格党员等方面进行交流。为野外一线的党员佩戴党徽,号召亮明党员身份,在本职岗位上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流动课堂”注重带动各项工作同步开展,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将党员的学习教育与地勘项目实施、安全生产监督、工程质量管理等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极大地推进了野外一线生产的顺利开展。

2.3利用新媒体资源自主学习理论知识

在用好原有党员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对野外一线党员充分利用人民网、新华网、文明网等诸多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QQ群、LED屏和信息简报等新媒体资源,引导党员自主浏览学习内容,扩大教育覆盖面,提升广大党员学习效果。建立“短信党课”教育平台,实现党课教育的及时化,经常化,有效弥补了传统党员教育方式的不足,使“短信党课”成为知识培训,政策宣传,解疑释惑的窗口。党员们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应用程序的交流群与其他党员进行学习上的互动和交流。

2.4在野外一线发展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第12篇

关键词:

     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而且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教学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地理实习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实习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及改进地理教学评价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效果;提高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地理科学是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高校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应用所学的.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培养学生获得最基本的野外地理调查与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1]然而,很多学校在野外的实践教学方面的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一方面野外学习实践的目的不同,在前期准备方面不足,在教学指导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成绩考核等方面还存在这不足,这[2]。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以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野外实习为例,总结近年以来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经验,从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几方面入手,来讨论如何提高地理野外实习效果。

二.目前地理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的目的不明确,实习内容偏重于自然,没有及时创新。

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自然地理科学,首先应注意学生在调查分析后对表达能力的培养。我国的高师地理教育主要来自于自然地理专业,很多师范类学校任然以自然地理为分支,如地质学、气象与气候学等为主干课程所以在野外实践方面也慢慢偏重于自然地理这个方面。如今当代地理学主要关注人口资源。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学科重点已由单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到探索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传统的实习内容已无法满足这一需要。[3]

(二)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学校教师实习前的准备不充分也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因为时间的时间主要安排在周末之后,教师们要进行试卷批阅、监考及诸项学期总结工作等,工作存在很大压力,在这时进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等如实习工具的配备、实践内容的讲评等,会浪费很多的精神和动力,因此所以高校有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去带队实习,根本没有主动性这样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让实习的质量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实践报告很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三)实习计划不规范.实习方式单一。

实习计划应该在了解实习地点的一些具体的考察详情的基础上. 了解实习地点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现状,掌握实习地点的整个环境和空间结构,学习解决社会经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样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不如在第三年的考察地理环境中,我们计划自西向东从祖国西北到东南,对整个地理自然和人文关系做出一个全面的比较分析,能够让学生在认识地理环境基础上发现人文地理和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但真正操作起来,只在部分地区看了几个典型自然景观区。野外实习变成了参观游玩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实习的根本目的。

(四)成绩评定不够合理全面。

野外实习成绩科学地评定对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成绩评定考核采取的指标过多会加大老师的工作量。因此学生野外实习的考核大多依靠学生的实践报告来完成评定,这种评定考核标准并不合适,不能全部的评定学生的实习的成绩,不能更好的考察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使得实习考核评定只流行于这个形式而已,难以提高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三. 地理野外实习效果提高的措施

(一)完善野外实习内容,注重实习设计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地理学内部的综合到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实验与技术手段现代化;实践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等。针对这种趋势,我们对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内容进行了分析归纳,分为两大块:一是区域综合自然地理要素考察;二是区域综合人文地理要素考察。改变传统的以自然地理为主到自然、经济、人文综合研究和分析为主,涉及区域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课堂教学内容。依据部门地理学知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分成若干个实习小组来分析研究实习区域内的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以吐鲁番实习为例,实习前指导老师提供不同方向的研究专题供学生选择,见表1。

表1 吐鲁番地区野外实习设计内容

综合自然地理因素考察

综合人文地理因素考察

吐鲁番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吐鲁番的维吾尔风情

吐鲁番坎儿井自然景观及现状利用

吐鲁番的文化考察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吐鲁番气候变化

吐鲁番旅游产业的发展

吐鲁番火焰山考察

吐鲁番的葡萄产业

吐鲁番的荒漠植物考察

吐鲁番的气候旅游业的发展

(二)改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探究式教学

地理实习中加强探究过程: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实习能顺利完成,整个包括实习的目的、实习的方法和内容、实习地点、实习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方面。假设在山区进行实习地点的选择,可以把整个班级分成10组,每组2个到3个人左右,根据本人兴趣和实习内容(见表1)选择一个专题研究作为实习的方案,参照本校图书馆所拥有的图书资料和一切网络资源(比如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万方知网)、老师编写的实习指导书、实习线路,提前预习实习内容,并对实习内容进行提前查询,以便了解实习目的,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2007级地理本科学生实习路线是西安成都桂林,我们预先让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组负责不同的实习内容的查询,并根据实习目的,由学生编写了部分实习指导书,学生在编写过程中也锻炼和培养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实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实践和探索。在一般的实践中老师会把学生集合起来开个会讲解下整个过程,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学生没有了主动去探索学习的能力。为了减少上述类似情形的出现,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予一定的知道即可。每到一个实习的地方老师现讲解指导下步骤,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考察,之后展开讨论和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样能够很好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自主去思考,开动脑筋,亲自动手,综合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并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需要每个小组在实习讲解时提出很多自己面临的问题。在编写实习报告时,报告所附地图由学生利用以前学过 的GIS软件完成。进综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3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野外实习成绩

在野外实习方面考评主要是以自己的实验报告和评审老师综合评定打分,不能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一些创新能力。急需建立新的评分标准来适应野外实习评分考核,这些指标必须遵循综合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当前,野外实习对教师来说是在尽责任和义务,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分机制,对学生来说只限于用实习报告和实习表现来简单衡量。基于整个机制的简单化,这样是教师并没有原有的积极性,也无法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科学的实习成绩应根据实习的具体要求,运用定性定量的原则、现场考试完成,接着再进行笔试的原则,建立一整套好的评分机制和考核的标准,只有这样进行全方面的考核才能提高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最终引导学生的走向成功。[5]

评估指标

权重

评价等级

优1.0

良0.8

中0.6

差0.4

实习情况评价

实习态度

10

10

8

6

4

专业思想

5

5

4

3

2

团队合作

10

10

8

6

4

实践操作能力

20

20

16

12

8

创新能力

10

10

8

6

4

预习情况

5

5

4

3

2

实习结果评价

专业实习报告

20

20

16

12

8

实习心得体会

10

10

8

6

4

出勤情况

10

10

8

6

4

四. 结论

(一)高师地理专业的野外实习是一种广义的实践教学,多种实习方式要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印证所学的科学知识,培养地理科学态度,熟练掌握地理科学工作方法,又利于其领会地理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信念与养成科学习惯。

(二)作为专业实践课能够全面训练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不仅可以提高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其集体协作、团结互助的工作作风,学会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方式,这在人文地理分组调查实践中已得到充分验证。

(三)在野外实习中掌握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在实验室中无法模拟的,这种第一环境的调查、勘测、考察为今后参与教育实习与工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无论从事中学地理素质教育,还是参与地方各项经济建设,均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良好整合,可以说为学生就业准备了一块坚实的“敲门砖”。

参考文献:

[1] 尤瑞玲,李琳,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6)

[2] 邓运员,张幸,田亚平,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模式探索,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

[3]李世泰等.区域地理野外实践能力培养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

[4] 程久苗,朱永恒,高师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探讨,2009,32(4)

[5] 王楠,许振文,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及对策探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教改项目2010Z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