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美育论文

高校美育论文

时间:2022-07-31 01:31:33

高校美育论文

第1篇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异同点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共同点

1.产生的经济背景相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在1947年出现以后发展缓慢,原因是高校创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市场,这是因为美国当时处于大工业时代,大公司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有限。直到1970年以后,美国经济结构转型,大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高校创业教育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创业教育开始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处于转型期,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国的60.5%、69.6%、53.1%。随着经济转型的升级,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对经济的贡献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美国的机会型创业活动占创业活动主体,我国的生存型创业活动比重更大,中小企业的寿命相对美国也更短,这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欠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2.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效果相同美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企业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广泛裁员,适龄青年不能就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创业教育通过指导青年创业不仅能促进青年本身就业,而且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关数据表明,美国从1969年到1976年,创业企业创造了81.5%的新增就业机会。我国高校于1999年开始扩招,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就达到42%,随后每年递增25%左右,这种扩招速度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考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自主探索创业教育,直到2004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高校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展开。

(二)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不同点

1.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不同美国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的渴望很迫切。据统计,18岁至29岁的青年中有超过65%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这一方面因为他们渴望获得财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获得独立。美国的文化崇尚自由、独立,奉行个人主义,崇尚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财富与认可,这种文化氛围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中庸,这和创新文化某种程度上背道而驰。在中庸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不被鼓励,创业并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而往往是无奈的选择。数据显示,我国80%的创业活动是生存型创业而非机会型创业,也就是说在我国大部分创业活动是因为生活所迫。在这种封闭的、静态的、循规蹈矩的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必将被掩埋。

2.对创业教育的研究程度不同美国是最早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国家,哈佛大学在18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创业研究,随后,各个大学都创办了创业研究中心。1987年,创业领域正式纳入管理学科,标志着制度化的创业研究开始。到90年代末,创业领域和其他领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创业,丰富了创业理论。美国研究创业的期刊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1963年创刊的《小企业管理期刊》、1975年创刊的《创业理论与实践》和1985年创刊的《企业创业杂志》三个期刊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重要刊物。我国的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业实践,创业理论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触及创业教育的本质,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表面。一些高校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但不论是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都难以和美国相比,更谈不上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同时创业教育研究平台缺乏,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创业期刊,没有为创业教育研究搭建合理的平台。

3.师资队伍不同美国高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高校创业教师大多具备创业经验,一方面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本身就有过创业经历,或者正在进行创业活动,这使得他们对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契合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是高校会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里担任兼职创业教师,现身说法讲解创业过程或者跟踪辅导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我国的创业师资队伍尚不完备,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是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教师兼职从事创业教育,同时这些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创业经验,导致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另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的情况也很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辅导。

二、启示

当前我国对创业活动、创业人才的需求异常强烈,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通过对比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异同点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从政府和高校两个角度进行改进:政府要从文化氛围、政策、财力等方面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引导,为高校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自身要切实转变创业教育理念,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念、创新意识,此外应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过硬的教师队伍,通过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创业人才。

作者:刘琼方锦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人事处

第2篇

1.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目标虽然明确但效果尚不显著课程目标对高校编制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然而,我国高校在公共美术课程目标方面没有根据国家政策文件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目标。例如某高校的课程目标为“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课程目标只是普遍意义的课程目标,没有将目标具体化,没有可操作性,已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教育不是针对专业人员的教育,而是实现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员提高其文化艺术素养。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要辅助专业技能人才,加强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然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逐渐呈现了专业化,这种趋势逐渐导致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内容范围不适应时展的需求,须加强人文精神,注重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如不加以改善,将会影响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梳理首先,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综合性稍差。表1中列出了我国部分高校美术课程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美术公共课程的设置是按照美术的专业性进行分类,这些科目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内容,像素描、色彩等,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另外我国公共美术教育课程过多的注重专业水平,没有体现艺术与社会、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对三者关系进行梳理。国外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不仅仅有专业性的内容,还有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斯坦福大学设置的美术课程中有非洲撒哈拉地区的艺术与占卜,主要讲述了美洲文明发展的过程,阐释了在美洲文明进程的中,美洲的艺术家是怎样运用方法和技术进行创作的,对考古学家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怎样促进了艺术史的发展进行了论证。其次,我国高校公共美术课教育课程内容普遍适应性弱,水平要求较高,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而言学习非常吃力。高校公共教育课程中的“立体构成”等内容,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缺乏像国外高校开设的如“蒙古征服时期的艺术,成吉思汗和他的胜利者”等具有探索性适合公共教育学生的学习。

3.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的问题透视(1)课程内容尚待完善,层次感有待加强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整体上按照美术理论、美术鉴赏、美术实践等类别进行了分类,然而每个学期只是从这几个大类别里面选2-3门课程左右开课,例如某大学的美术公共课程见表2;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也是依据教师资源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节奏性差。最终导致了整体的美术课程结构松,内容缺乏层次感。国外大学的美术公共课程分类比较简单,分为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理论课程主要是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等;其实践课程主要是创作和表演。整个美术或者艺术课程内容就成为一体。(2)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设置的课程内容只注重了课程内容的横向联系虽然近时期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开设的课程注重了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但课程内容之间的纵向联系还是稍弱。而国外大学的艺术课程设置考虑相对全面,既有横向联系,又重视纵向深度。例如,华盛顿大学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既有16世纪的宗教艺术,又有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到来现代欧洲艺术,还有当今的艺术发展等,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深度联系。

二、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对策

1.增加美术课程的数量我国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数量偏少,这使得美术教育课程很难形成系统性的,跨学科的教育。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仅有53%高校开设公共美术教育课程超过5门;有33%的高校开设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为3门,其余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更低,甚至某些高校没有设立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我国应该增加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数量,各个高校应该严格按照我国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置。

2.确立合适的课程目标首先,确立的课程目标要与高校教育的目标一致。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其教育目标不一样。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既要有专业水平,还要求创新精神以及实践。因此,高校教育课程目标不仅要培养专业水平高,还要有知识广的结合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要求。其次,我国的高校公共教育目标要体现课程的多维性,要体现社会关系,体现社会感情,体现学生的价值观等。教育课程目标要包涵文化多元化,剖析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内,特定的事件与美术的关系。文化多元化,特定时间与美术的关系要借助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以及评论;通过个人参与美术活动,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而实现。

3.加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综合性(1)实现学科之间的综合我国高校的美术课程专业性较强,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传授专业的美术知识。、在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上还待完善,更须注意改善美术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不能从更加宽广的视野范围去观察,去体会美术的价值,不能形成宏观的观念去发现美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要想建立这种学科间的交叉关系,就必须找到交叉点,在交叉点的不同方向上可以延伸到不同的学科。可以将某一历史阶段作为交叉点,将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与美术有关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内容综合在一起。例如“欧洲中世纪的美术与宗教”,由于该时期是由宗教统治时期,美术的发展与宗教之间就有了密切的关系,这个课程也是探讨美术和宗教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实现这种结合,可以通过论题的方式和主线的方法展开。论题的方式可以借鉴一些优秀大学论题的方式,例如“抗战时期延安的版画艺术与政治”从艺术到政治、版画与社会的发展分为几个主体进行,站在不同的学科讨论与社会的关系等。(2)建立案例使得美术教育和社会相联系通过案例将学生与学科和社会联系在一起,这种案例教学是在思想层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所有人都要面对“家”的主体,通过这一主体可以探讨多方面的内容,从家的环境开始,可以延伸到各种情感问题,老年人养老问题等。通过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建立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现公共美术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公共美术教育的模块化可以明确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把握。建立一个知识模块,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联系因素,通过联系因素的节点,形成知识模块。模块化知识教学适应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能够使得教学课程的内容、教学课程的时间等分配合理化。美术教育课程的模块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历史模块,现代美学艺术模块;也可以按照美术教学的内容进行划分,分为历史模块,鉴赏模块、创作实践模块。划分好模块之后,可以在每个模块选择几门课程进行同时教学,通过局部模块实现整个美术课程的完整性。在设置四个模块内容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美术课程的深度教学。要加强模块之间深度组织,例如,在历史模块,不能仅仅设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还应该有当代的艺术以及现代艺术,这些课程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学期开设。在设置模块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学科的对美术发展的影响,例如在我国隋朝时期,佛教开始盛行,统治者信奉佛教,佛教文化对当时的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公共课程的模块化离不开多样化的课程类型。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三、总结

第3篇

(一)导致教学活动的发展取向凸显局限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取向上呈现出开放性、自主性以及人文性等特征,其培养目标已从传统单一的技能传授转变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然而,在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中,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沿用,致使本应彰显开放、自主与和谐等特征的教学活动凸显出封闭与强制的弊端,造成了教学的发展取向仍停留在对学生进行健美操基本动作与套路的传授,使得学生通过公共健美操教学的培养,其学习效果仅仅是掌握几套健美操的动作编排,而对于健美操运动内涵的理解、运用的能力、自主编排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对于健美操运动的推广与普及能力,却未能得到有效培养与发展。

(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严重的遏制作用

由于受“唯成绩论”教学观念的束缚,使得追求高达标率成为公共健美操教学发展的核心目标。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凸显强制性弊端的“灌输式”与“填鸭式”教学方法得以广泛使用,达标测试成为衡量学生健美操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致使学生为了能够确保达标,只能够开展被动接受式学习,对教师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进行枯燥乏味的机械式模仿练习,其自主意识的发展受到限制,自我发展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因此,其学习兴趣伴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而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由此造成了公共健美操教学的“退热”现象较为严重。

二、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创新意义

(一)修正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提高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教学方法是实现师生间知识传输与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公共健美操教学中,由于受狭隘的“唯成绩论”观念的误导,致使教学方法存有明显的单一、陈旧以及强制性特征等弊端,由此严重影响到知识传输与信息交流的畅达程度,致使学生因自主意识的缺失而导致其学习效果低下。因此,针对公共健美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开展具有指向性的创新活动,进而构建起彰显人文思想,凸显开放性、自主性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以便于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素质、兴趣取向以及自我发展需求的学生来切实有效的运用,这对于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公共健美操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机生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以便于为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由于公共健美操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明显弊端,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扼杀”式影响,因而,学生对于健美操的学习兴趣会伴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而呈现逐渐下降、最后直至消失,致使学生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失趣”的学习状态较为严重,进而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与培养会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用以维系与促进学生对于健美操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保持,这对于有机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加以有效培养,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三)彰显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实现师生关系的融洽与亲和

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一个“教”与“学”两大行为主体间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会通过“教”与“学”活动的交融而构成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属性对于教学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健康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而恶劣的师生关系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失效,严重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目前,凸显强制性弊端的教学方法是造成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这种强制性教学方法的择用,是人文缺失现象的具体体现,不仅会造成师生间地位的落差,同时,还会诱发学生对于健美操学习抵触情绪的生成,进而对师生关系形成严重的损害。因此,针对公共健美操传统教学的强制性弊端,研创彰显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新型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实现师生关系的融洽与亲和,同时,还能够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进而有效地推动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导向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知水平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所持有的态度与观念的集中体现,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构建教学体系的规范标准与原则依据。因此,相对于教学方法而言,作为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自身创新的先决条件在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得以有机的确立与推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这就要求在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必须实现教学理念的人文化转变,打破狭隘的“唯成绩论”观念的束缚,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用以引导与规范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确保创新的实际效果。

(二)拓展创新视角,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对于学校体育的社会职能提出了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以便于为推动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相对于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而言,作为最具“亲民性”的教学科目,既担负着培养学生健美操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健美操运动的推广与普及的社会责任。因此,从不同的层面与视角来充分调动与发挥公共健美操教学的社会职能,就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基础。教学方法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对于社会职能具有重要的“保值增效”的作用。因而,对高校公共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要坚持多元化的发展原则,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以及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态势,来开展行之有效的创新行为,进而为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提供保障。

(三)提高师资素质,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保障

第4篇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通识教育体系日趋成熟,美国大学逐渐取代了德国和英国,代表了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总结了19世纪以来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是通识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认为通识教育不仅关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共同的价值观”。其执笔人之一约翰・芬利在书中提出,通识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它肩负了特殊的使命,需要将学生塑造成有责任感的成人和公民,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认识自我及世界的方法。

为了适应这个理念,哈佛大学新一轮的本科课程改革于2002年启动,坚持“本科教育不提供职业培训和本科教育不是特定领域深入的专业教育”这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新的课程让学生们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包括那些与他们未来的专业或职业不着边际的领域。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打破学生们的臆断,揭示深藏在表象下面的真相”,在怀疑、质问和争论中探索真理,“帮助他们成为21世纪的富有思想的公民。”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校逐渐重视通识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完善,在实践教育方面,通识教育理念在专业院校中的践行、通识课程在具体教学课程中的实施、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在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引下,高校陆续开设通识教育课,在教学思路上更好地融合了通识教育理念。其中艺术类的课程做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普及课,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找到欣赏艺术的正确入门途径。在课程设置中涵盖艺术门类中的各个领域,从美术作品欣赏到服装设计浅析再到设计软件的入门指导,吸引了大量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其中艺术作品欣赏课程是众多艺术类通识课程中起步最早,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这门课程依据的基础是艺术类专业课程中的中外美术史。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以时间为轴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发展过程中的流派及画家,作品。由于这门课程针对的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和讲授方法上都降低了难度,貌似是解决之道,却造成了学生新的理解误区,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现就这门课程在设置上和讲授方法上的弊端提出我的一点意见和解决方法。

一、加强文化背景的阐释,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

课程在设置时由于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设,如果按照艺术专业学生的课程难度来讲授这门课,必然会增加学习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整课程大纲,把系统的美术史改为美术作品欣赏,以具体欣赏作品为主,没有系统的时代背景陈述、画派演变发展的朔源考究,虽然每一次讲授都非常认真和仔细,但学生只能知道某一时期有什么流派、画家及其作品,而对于各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各流派之间的起承关系,画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却无从知道。比如在讲到19世纪的法国艺术,古典主义艺术之后兴起了浪漫主义艺术,继而是现实主义艺术,而后的印象主义艺术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这种起承关系并不是说一种艺术灭亡后兴起另一种艺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某种新兴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艺术诉求,当然在同一个时期多种艺术流派也是共存的,19世纪60年代印象主义兴起的时候,在这个世纪早些时候兴起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同时存在。如果简单的欣赏19世纪的作品,那么对于古典主义时期的达维特,安格尔,浪漫主义时期的籍里柯、戈雅、德拉克罗瓦,现实主义时期的米勒、库尔贝、杜米埃必然是要了解的,那么这三个流派为什么在19世纪相继出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关系吗?如何去理解这三个流派的作品特点?这些都应是贯穿在课堂讲授让学生有系统了解的知识。

系统的美术史是从文化背景讲述一件艺术作品的发生、发展和保存,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体系的文化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感,文化价值观。而且从文化角度去讲解一幅作品,还会穿插非常多的故事,从而能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环境氛围中将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传授给学生。例如米勒的《晚祷》、《拾穗者》这样的作品,虽然作者自己说就是一种简单地描写农村景致,但放在资本主义浪潮汹涌的时代,评论家就将其付诸了很多牵强附会的解释,甚至说可以从图画背景中感觉到喧嚣的资本主义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文化解读对于艺术作品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学生们一定会对艺术评论的客观性进行思考。

二、拓展课程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相互交流中传递文化价值观

这门课程由于针对的主要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思路方法就极为重要。需要大胆的尝试,找出适合非艺术专业学生接受的方式,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是兴趣学习。经过几年的尝试,发现实行实践与讲授相结合是可行的方法。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有亲自实践才能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融入其中。例如在具体授课时,每部分课题的讲授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从所授课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课题,以做调研写研究报告或亲自动手创作艺术作品的模式进行实践,从而激发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浪漫主义大师籍里柯的海难作品《梅杜萨之筏》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在这里的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灾难电影,纪实照片,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怎么的艺术表达方更能表现灾难场景的可怕和带来的伤痛。

再者,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在课堂上进行图片讲解,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探讨,不假定一种学说或者审美观的权威性,而鼓励学生提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品,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欣赏元代赵孟的《鹊华秋色图》,我们不仅仅可以展示这幅图的高像素相片,更可以将济南地区的实景找出来,同时为大家提供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简历,从各个角度来审读这幅作品,挖掘它为何成为历代经典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我们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是有非常大的补益的。

三、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理论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演讲,提高整体的艺术素养

一个课程的设置完全依赖本校资源是不能足够完善的,必然要请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促进我校的学术思想活泼向上,令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学术前沿。一个学校应该是一个平台,不要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产生抵触感,更不要惧怕任何有冲击力的学术认识,学生年轻,他从血液里就会喜欢这样的思想碰撞,而只有在碰撞之后他们才能理解什么是最需要的。

国内外名家的来访,也必然会对我们的课程设计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考,国内外名家的讲座对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第5篇

1.健美操教师的分布情况高校充足的健美操教师数量是保证完成健美操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健美操教师作为健美操教学的执行者,是健美操教学的关键,对于建立一支数量充足、学历职称高、教龄长、性别比例合理的健美操教师队伍是健美操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对10所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健美操教师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结果显示,在这10所高校中,3所学校表示能满足,3所学校表示基本满足,4所学校表示不能满足.从整体情况看,部分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任务.教师数量不足,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过重的教学任务会使教师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保持,也没有时间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提高和创新,会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2.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学历水平的高低代表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和知识的标准之一,一般来讲,学历越高,起点就越高,发展潜力也就越大.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建设一支学历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通过对10所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学历调查得出,健美操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较少,主要职称是讲师和助教,就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健美操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才二十多年的时间,一名教师职称达到教授至少需要十多年;第二,健美操教师多为年轻教师,教学时间短,职称相对低,所以多为讲师和助教.我国教师职称比例达到1:2:4:3(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为宜,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师的比例为1:21:22:32,可以看出,健美操教师职称比例不够合理,教授和副教授人数较少.

3.教师的年龄、教龄、性别情况健美操教师的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健美操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持续发展情况,是调查师资情况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健美操教师队伍是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35岁以下的教师精力充沛,身体素质好,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较强,36-45岁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是教学、科研的主力军,46岁以上的教师,具备深厚的教学经验,理论知识广博,是搞科研和做学术的“领头羊”.“教龄”是指一个教师从事教育时间的长短,它表明高校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一定专业年龄.总体说来,教师的年龄越大,教龄就越长.在对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教龄情况的调查中,健美操教师的教龄均不是很长,5年以内的有26人,占34.2%;6-10年的有27人,占35.5%;11年以上有23人,占30.3%.由于健美操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相比发展相对较晚,所以教师的教龄相对较短,教龄最长的也在20年左右,大部分教龄都在10年以下,年轻教师偏多.男教师5名,女教师71名,由此可见,高校中健美操教师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二、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课程设置的

1.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内容技术教学的内容健美操类型可以分为表演型健美操、建设型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是以健身健美操为主.技术教学是健美操教学的主体,是实现健美操健身目标的根本途径,可以分为主要技术教学和辅助技术教学主要技术教学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把大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和健美基本步伐作为技术教学内容;自编健美操也占到较大的比例,达到70%;然而竞技健美操选用的学校却很少,只有20%.在学习的时间上,健美基本步伐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二学期使用较多;大学二年级通常开始学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而且一般是学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1-3级套路,或者是自编健美操;在设有竞技健美操课程的大学,通常是在大学三、四年级的健美操选修课程中学习竞技健美操课程.

2.辅助技术教学目前各高校的健美操练习都是以徒手为主,选择辅助技术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掌握,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徒手练习健美操所造成的不足,还能对形体的塑造发挥作用.在所调查的普通高校中有20%的学校没有健美操辅助教学内容;在拥有辅助教学内容的学校基本上是持轻器械练习和垫上肌力练习.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各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内容还不够丰富,辅助技术教学的内容还未能完全普及,还未成为健美操教学的一部分.

3.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健美操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在采用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外,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健美操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同步教学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等.在调查的76名健美操教师中有100%的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法,超过90%的教师采用同步教学法、分解与完整法、纠错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只有不到50%的教师采用其他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各高校健美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电化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根深蒂固,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传统方法对完成教学目标比较实用,对于教师来说比较容易上手,避免因创新方法不当造成教学任务的无法完成,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有所欠缺;二是教学条件不足,部分高校对于健美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健美操教学上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或缺乏,影响了教学方法的改善.健美操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具有传授知识、技能、经验等作用,如果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传统,会影响健美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对学生健美操学习的全面培养.

4.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考核内容和评价形式普通高校在对学生健美操课程成绩评价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又包括技术成绩和理论成绩.在评价中,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50%的学校有30%;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的学校有20%;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的学校有50%;考核成绩中技术成绩所占比例均超过60%.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各高校健美操课程还是以是否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还不够全面,过于强调对技术、技能的评价.同时还只是注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形式存在片面性,因为老师对每一名学生不一定熟悉,在评价过程中存在干扰因素.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场地设施情况通过对部分高校健美操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的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场地设施还不够齐全,器材设备还不够完善,这些影响着健美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学校应该加强对健美操教学的重视和投入.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目前,健美操运动在高校普及广泛,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男生在健美操运动中所占比例较小.高校健美操主要以“大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和“健美操基本步伐”作为主要技术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相对较少.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方面,存在绝对化的现象,采用单一的标准,没有根据个体的差异对评价方法进行变动和改进.高校健美操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职称中讲师、助教比例高,教龄结构总体合理,但是性别比例差距较大,教师原始专业是健美操的人数也较少.高校在健美操建设上普遍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不足,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建议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不断强化现代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核评价方面,应该增加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因为学生之间相对熟悉和了解,有利于评价,同时这种评价还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6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中国和美国在文化方面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国在传统文化、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理性地借鉴美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1、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比较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近代资产阶级学说基础之上的,其理论基础主要有政治社会化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实用主义哲学等。比较重视实验探索和实证分析,注重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2、中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目标的比较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本质的不同。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49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立意高,目标远大,肩负培养社会主义祖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对人的政治要求高。

3、中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内容的比较

(1)两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从相同点来看:

首先,道德教育都是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道的重要内容。公民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有直接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道德修养。

其次,中美高校都高度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使国民对自己的国家具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意识和国家价值观的灌输。

(2)两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也有许多不同

首先,宗教教育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更加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其次,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抽象、纯理论的概念比较少,重视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的需要的紧密联系。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建构。

4、中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的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和途径上的不同点。

(1)从美国高校来看。首先,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联系实际,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模糊认识和他们所关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时事方面的敏感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其次,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自主化和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和交友等各个方面的过程中,突显了美国高校渗透式教育的特色。

(2)从中国的高校来看。首先,我国高校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这两个方面,而且指导理论和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高校比较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理论内容的系统性。其次,教育主管部门给高校设置了统一规范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美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

从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贯穿实用主义哲学思想非常彻底, 而且其教育理论研究也卓有成效。我国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效益不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缺少实验依据、理论过于抽象以及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运用。

2、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的价值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过度地强调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忽视了人的价值。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从关注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人、理解人,正确地对待教育客体,尊重其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实把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

3、注重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也应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教育目标的高远性和全局性,又要从扎实的基本实践入手,切实把责任感教育纳入日程,使公民勇于承担宪法确定的权力和义务,勇于担起责任。

4、以法制教育内容为重点,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法律教育内容相对薄弱。因此,应当注重公民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的自觉性,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

参考文献:

[1]刘耀京,高书文. 试比较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J]. 社科纵横,2010( 2) .

第7篇

论文摘要:随世界新军事变革进行,军队院校对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深刻变革。我院作为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重点是培养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初级指挥军官。因此全面增强学员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一环的艺术教育一度被军事院校忽视。为此,文章首先阐述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又针对军事院校的教育功能和课程设置条件,具体提出在军事院校需要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以及对具体要开设的美术理论课程实施主要做法进行了思考。

一、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育部1996年07月29日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日趋多元化,无论任何形式,但都是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与观念。都应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艺术的文化价值在创作、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作品得以实现。如果我们握住艺术教育的关口,使我们的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命脉。虽然学生不会艺术创作,但他们可以学会欣赏、审美。如果我们忽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很快,单一的知识结构会使很多学生失去感叹、欢乐、神思的灵魂世界。站在艺术品前不能判定他的价值,失去人生中美好瞬间。审美能力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情感、意志、想象发挥中介作用的活动。如果说教育是创造一代新人的主要手段,而艺术教育则应该贯串于一切教育科目之中。

二、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第15次全军院校会议做出了“建立完善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岗位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 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按照部队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岗位任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与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学历教育阶段培养目标是完成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同时进行军政基础理论教育和军事基础训练,为学员的任职培训特别是未来长远发展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科学文化基础、军事素质基础和身体心理基础。

综上可见,无论哪种军事院校,不管哪种层次军事教育,尽管在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规格和标准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有差别。但作为军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子,与其它各级各类的教育一样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军事人才素质的培养。作为理工类院校同时应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一大趋势。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艺术教育的作用亦也不容忽视。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院校也不例外。

三、高等军事院校美术理论课程的实施

原则上说,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的总体要求。在横向布局上,应能覆盖艺术范畴内的主要门类,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在纵向结构上,应能兼顾理论传授、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等多个层次,以满足广学生日益高涨的选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还应向高水平、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主要应强调两部分:一是知识性的,介绍艺术是怎样的,艺术的规律有那些:二是文化性的,介绍为什么是这样,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以及由此可以推导出什么。将艺术教育从时间和观念上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部分。

但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具体院校的职能,军事院校毕竟是培养军事人才为主,艺术综合素质只是一个方面,也不是专门培养艺术创作与科研人才的专业艺术高校。因此,可以结合本院校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开设艺术类课程。至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表演类艺术门类艺术实践教育,军事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进行课程教育,但为了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进行这些艺术门类的理论教育。至于美术门类,由于美术属于造型艺术,其创作造型基础也与本院的工程类课程息息相关,已经开设了艺术造型基础教学,例如色彩、素描等。但是,美术理论同样也需要开设,以便引导学员们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美术史上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美术作品和美术风格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眼光、增强艺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的目的。

综上分析,看见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一方面为开阔学员艺术视野,达到学科门类综合,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可以设置一门构建跨越各具体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名曰《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另外针对美术这门造型艺术,可以专门开设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其内容包括体现美术造型规律与基础的《美术概论》;还有再现美术历史发展的美术史课程,例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另外还可以针对艺术作品欣赏开设中外艺术赏析课程,如《艺术鉴赏》;另外可以专门开设中外美术理论的课程,如《西方美术理论》、《中国绘画理论》;当然也可以根据各个绘画门类开设门类课程,如《中国油画史》、《中国山水画史》、《中国花鸟画史》;如果再从时间上看,针对现代艺术,可以开设《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现代艺术门类课程。当然这只是一个完美的设想,由于限于军事院校的特点与教育功能,不可能全部开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设所有这些课程,但其中的《艺术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艺术鉴赏》是必须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因为这些课程是艺术门类,更具体的说是美术造型艺术门类的基础课程。

四、结语

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在高校(包括高等军事院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艺术的最大作用就是开发人的右脑,激发创造性。学习的方法、手段应该多样化,切忌教条,应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由于军事院校的功能与教育条件所限,不可能开设所有艺术门类的教育。因此作为各艺术门类一般规律的《艺术概论》,以及作为美术门类一般规律的《美术概论》,还有作为了解古今中外美术发展历史与规律的《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以及涉及对具体作品鉴赏的《艺术鉴赏》等美术理论课程就显得极为必要,也有条件可设这些课程。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应多管齐下,综合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通过这一探索,可以使未来指挥军官素质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可以实现未来指挥军官向素质型军事人才的全面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员艺术素质具体而言是美术能力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授受美学》,陈宏在,安徽教育出版社。

[2]《艺术家的美学》,翟墨,人民文学出版社。

[3]《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

第8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端正学生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审美热情和兴趣,是新课程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课程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场所,然而现阶段,受传统美术教学思路的影响,现行大部分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只是单方面的传授学生知识理论、绘画技巧等,并未涉及到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审美文化教育特征出发,浅析了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高校的审美文化教育特征

高校是培养和打造高素质人才的场所,高素质不仅要求掌握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具有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和熏陶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因此,站在文化意义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高校的审美教育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审美文化教育是构建价值取向的重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程序化和自动化导致出现各种技术异化现象,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在高校开展审美教育,运用哲学和艺术教育方式,将人从物质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促使人们能够自觉抵御功名利禄的诱惑,排除浮躁、投机的心理和情绪,使青少年意识到幸福不仅仅是充足的物质,精神文化的富裕也是幸福的表现。第二,审美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人格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新的文化知识时代要求必须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性格。高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教会学生谋生的本领,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对策

2.1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美术课程设置不科学,存在美术绘画技巧教学课程、美术欣赏课程比例失衡等问题,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培养和提高美术基本技巧或者基本绘画技能,很少在知识或者意识层面欣赏美术作品,进而造成现在高校美术生由于知识层面的局限,对于美术的鉴赏开展形成极大的困难。因此高校美术教育者,应该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艺术修养课只能多不能少,学生质量不均衡,开设艺术修养课,能提高审美文化修养,更有利于专业技能的进步。专业课程和艺术文化修养课的课时安排比例要平衡,这样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才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用感性触摸审美知识的时候,需要理性思维去坚守维护超出的感性情感,最终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专业技能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2对相关审美教育的理论课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日前高校美术类专业现状是重技法、轻理论,由于现状如此,有些理论老师就放弃了对学生的督促。实际上,学生接受审美教育最大的来源就是这些看似枯燥的美术理论教育,如果放弃了这些课程,等于放弃了审美教育的大半壁江山。因此,老师如何在理论课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上好课程成为关键之关键。可以说,学生学与不学这门理论课程,跟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充分的各好课,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把课程最大限度的上到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其实,通过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还是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老师的职业道德在此显现无疑。

2.3在美术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美术欣赏的比重,同时布置课外美术读物给学生看,并纳入考核范围。

美术欣赏是提高审美最直接的途径,通过作品的欣赏与讲解,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相关理论课程中的知识要点在实践中一一对号入座,把所学消化和理解,把感性转化为理性。日前,高校的美术欣赏课较少甚至没有专门的美术欣赏课,这对于学美术的学生来说是比较严重的缺失,就学生初、高中的美术欣赏的知识来说,太过肤浅和不够,且初高中也有些学校为升学把美术课程改上其它课。因此,步入高校的美术生在这些力面是极其匮乏的,这需要我们高校教育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安排专门的美术欣赏课,并把这门课程纳入考核范围,这样才能使学生认真对待并真正起到该课程的作用。同时,应该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可推荐书目并让学生读后谈自己的感受,或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2.4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师素质。

加强对中青年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美术院校学习或考察,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的美术教师留校任教,聘请优秀的知名教师到学校不定期举办专题型讲座,让有成就的专家担任客座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把社会和学校最前沿的科研水平汇集在一起,种在学生们的心田里,滋养繁殖。良好的教学环境会影响人的心态,在走廊、展厅、活动室、学习室等,增添美的色彩和文化。环境用之于人,也受之于人,建立一个整洁、浓郁的审美文化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

3结语

总之,高校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彻底摆脱以往“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把“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改为“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状态,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大胆想象以及审美观点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恰当的指导,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作积极性,使学生大胆进行美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桦.浅析我国高校美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2]汤进峰.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2013(27)

第9篇

关键词 美育 策略 重要意义

美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广大学生养成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误以为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就是综合素质高低的体现,缺乏审美理念和审美素养,对高雅艺术如音乐、舞蹈等缺乏一定的鉴赏能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美学学科在医学学科领域的运用,美学与医学在治疗人的精神疾病、美容、养生等方面是互溶的,而许多临床、包括从事医学理论研究的学生美学知识很匮乏。

一、目前,高校的美育现状似乎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国家领导人、各级各领域的教育家,家庭父母都非常重视学校美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2003年,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会组编的《美的启迪――全国著名专家谈美育》第一版出版。此书汇集众多驰名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在全国重点高校的精彩演讲共计25篇,其内容涉及历史、文学、文艺理论、美学、音乐史、音乐美学等领域。书序前,有一封《李岚清同志致全国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的一封信》,足见国家领导的重视。

(二)美育远没有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完善

无论是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及课程的建设等方面来看,都是非常欠缺的。就美育类教材来说,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为高校所用的教材可谓寥寥可数,比较权威的虽然有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大学美育》(仇春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但是采用的高校不多。对多数学校来说,美育课程和美育活动仍然徘徊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可有可无,处于“打游击”的尴尬境地。

二、美育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实施

(一)实施目的

在中医药高等院校普及、深化美育理念,使其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通过美育加深大学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有意识的将美学知识应用到医学领域,做到课堂教学的审美化;通过美育造就和谐校园,美化校园环境等,彰显中医药院校美与文化特色等是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美育的目的。

(二)实施策略

1.美学与医学的结合。结合中医药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一些中医药文化名人知识讲座、医药文化纪录片拍摄、我国古代名医医德思想介绍等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美育活动,通过一定的学术研究与美育实践,使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美育教育更上新台阶,达到“以审美育人,审美促和谐”的学校美育的目的。

2.将审美教育的传统方式(课堂教育)与实践感受相结合。依据实际情况,有效利用中西方传统节日,医学名人诞辰或者祭日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知识讲座、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

3.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也叫美的欣赏,主要利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研究。借助艺术作品鉴赏、社会实践活动(如去孤儿院实践)等方式,建构学生知、意、情,真、善、美等综合素质。

4.变审美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体悟。也叫美的创造,主要运用情境化、实地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5.重视美育的规律,采用情感的陶养、感性思维激活等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借助形象感人的美的对象育人,达到育人以美,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三、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意义

美育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构成,美育必将成为德育的有效方法。如今,美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趋势必将进一步加快。如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就学校美育而言,还将美学与各门学科紧密结合,如医学美学等。美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形式自由灵活,必将成为德育的催化剂。在高等院校实施美育,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解决学生美育意识淡漠,综合素养欠缺的问题。2.解决学生的审美理念与基本的审美能力等问题。3.探索将美学教育与医学美学恰当结合起来并在医学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问题。

(二)实践意义

1.美育能够满足大学生审美需求。2.美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3.美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美育对学校教学也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10篇

1合作教学法内涵

从理论上来说,合作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来开展相关教学计划和目标的一种方式。合作教学法开展的关键是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只有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美术的兴趣,才会真正提高高校美术课堂的效率和氛围。

2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合作教学法是高校教育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方式,合作教学法在日常的高校美术教育中有多种不同的应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合作教学法常见的应用方式作出如下介绍:

2.1问题式合作教学法

问题式合作教学法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问题式合作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式合作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我国高校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教育,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使用这种方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讲授对我国宋朝时期的美术作品鉴赏时,在上课开始,笔者并没有直接就对宋朝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罗列,而是从历史入手,讲述关于宋朝的相关事件。在这个基础上,提到宋朝的美术,笔者就会问:“宋朝的美术有什么值得后人记住的作品?有什么发展?大家知道吗?”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去思考,学生会认真阅读课本,找出相关的答案。可以这样理解,同样的问题答案,学生自己找到的和教师告诉的效果截然不同。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而自己找到的印象以及记忆更为深刻。

2.2讨论式合作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说,讨论式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高校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来说,讨论式教学方式更注重的是沟通,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沟通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讨论式教学方式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讲述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作品时,先让同学大致浏览一下课本,然后让学生针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讨论。讨论的范围学生自己设定。就是这样的一堂美术课,学生通过讨论正确地总结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产生的背景、原因、主要作品、影响以及发展等。这样通过学生讨论而自己总结的东西对于学生的掌握来说更有意义,这样的高校美术教育是学生们所乐意接受的。

2.3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实践合作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开展实践教育而进行的一种方式。实践教学法因为以其自身实践的特点而受到学生的喜欢。实践教学法因为是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笔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实践教学方式的应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到篆刻方面知识时,笔者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理念和内容灌输的同时,更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篆刻操作。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解决问题。这样,在学生学会或者是尝试篆刻之后,相关的篆刻知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这样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对于美术教育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课堂效率都有重要的作用。

2.4学科式合作教学法

学科式合作学习是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相对新颖的一种学习方式。从理论上来说,学科式合作学习主要是将将美术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就笔者的工作经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关于雕像的相关内容时,尤其是对五四青年雕像的相关知识进行讲授。笔者先从政治以及历史学科介绍,和大家讨论这一爱国运动。在这个基础上,对五四雕像的相关内容和知识进行阐述。学科式合作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

3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推动了高校美术教学方式的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做出介绍:

3.1提高高校大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提高高校大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合作教学法最为直接的作用。合作教学法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可以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合作教学法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方式,就上述的问题式合作教学、讨论式合作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多学科合作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都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2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合作教学法的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课堂的教育。因此,合作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更能适应当前高校制度的发展,能够提高高校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3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合作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关键作用。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来说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能力。合作教学法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团队能力培养,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会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4推动高校美术教学方式的整体发展

第11篇

论文摘要:中美两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各自社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都设置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这两个典型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有益处。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高等院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组织机构,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及品德的形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把高校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中国、美国尤具代表性。美国作为现代西方国家的代表,是政治、经济都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中美两个典型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有好处。

一、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1.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中国非常重视高校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点及其品德方面的作用,把高校看做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能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教育学生,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高校通过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国内一系列重大问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各级高校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及集体风气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从培养造就人才出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各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没有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等学科意义上的名称外,具备包括队伍、理论、职能、系统等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美国高校普遍要求学生必修的人文、社会、管理、经济等课程中都大量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其高校普遍开设的公民教育、大学新生人学教育等课程与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类似。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政治课程起着主要作用。从课程内容上看,基本上都是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为资本主义辩护,将“西方生活方式”理想化,向青年学生宣传资本主义的神奇。同时,竭尽全力歪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美国高校通过具有适应兴趣、自愿主动、丰富生动、寓教于乐等特点的课外校外活动,向学生灌输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美国社会牢牢扎根,造就了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但是,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维护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因此,无论是美国人的公民意识、还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毫无疑问地都反映了美国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培养出的个人主义者必然反映出理想淡漠、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一面,其爱国主义也必然渗透了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因素。

二、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差甚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理论基础和培养目标上尤其明显。

(一)理论基础的根本不同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先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的。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社会化”为理论基础的。

1.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三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有机地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遵循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三个部分完整、系统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更为丰富、坚实的理论基础。

2.政治社会化理论对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政治社会化理论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内容,事实上充当了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统治阶级通过传播政治文化,进行公民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事实上,资产阶级学者对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就是为了给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各种依据,从而使资产阶级有效地实行社会控制,最终达到确保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

美国十分重视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发展,重视国策、政策等政治输出的条件和稳定性。并且把人的政治社会化工作从儿童教育做起,从父母的示范作用和家庭的良好教育做起,尤其强调高校的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教育,传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是极为有效的。

(二)培养目标的根本不同

因社会政治制度和国情的不同,中美两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两国都要培养符合本国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要求的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富有创造精神的因素。青少年作为各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国家的独立与完整、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

1.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四有新人”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培养具有和谐意义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培养目标

2.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呼,只有打着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之名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时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也表述各异,但其实质都一样,即培养道德上成熟且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公民。这也是和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基本价值观紧密相连的。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不仅包括诚实、守信、勇敢、勤奋等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特别强调美国社会的价值观。美国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自认为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为了维护这种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美国不仅把对它的了解当作基本的道德素质来培养,而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培养民主公民。可以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把道德目标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道德目标作为政治目标的基础。

美国把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成效与问题共存。一方面,它使个人主义价值观牢牢扎根、造就了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政治冷漠、信仰危机、阶级对立等社会问题。究其根本,这是由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决定的。不合理现象只有在不合理的制度消灭后才能消失。

(三)实施方式的根本不同

1.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

在长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上,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施方式。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便明确方向,使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更要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反对任何脱离实际的行为和倾向。

第二,教育与利益相结合的实施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把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结合起来,把思想问题、思想教育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第三,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还要准确地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不做事后诸葛亮。

第四,身教重于言传。教育者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任何事情从自身做起。只要这样,才能引导受教育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解决好现实的思想问题。

2.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向采用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主张传授和灌输,即认为思想、道德、政治等价值观的形成,需靠外部的力量,这又被称之为直接方法。直接方法包括口号、规则、信条等。它还鼓励受教育者学习和了解价值观念,即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激发内在的主动性,这又被称之为间接方法。间接方法包括利用各方面的活动进行引导。

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这两种方法交互使用,发挥出很大的作用。这些实施方式有很大的隐蔽性,造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搞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与宣传的错觉。

三、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西方发达国家曾因片面追求高科技而忽视青年人的人格教育,造成公民道德败坏、家庭崩溃等社会问题,现在美国已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汲取其教训,加强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注重教育效益的研究。

(二)坚持“意识形态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

美国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宣传资本主义如何优越,宣传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建国理念。所以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绝不能忽视。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并且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含义,坚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理论基础和先进性的培养目标。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

(三)将高校德育重点转移到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能力上来

第12篇

    1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模式没有转变

    目前仍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缺失,影响了今后从事美术教育技能的培养。现在美术专业高考重视专业基本功,文化录取线低,这样不利于全面综合艺术素质的考查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也不利于美术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也误导了学校的美术教育。

    现在许多学生在高考文化无望的情况下,转来报考美术,作为取得大学文凭的捷径。他们入学后既不喜欢美术专业,也没有基本美术基本功的素养,学习积极性较差,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培养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从学生自身情况来说,只重视实践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美术学习作用。长久以来,美术专业高考录取分值的较低,导致招录进来部分学生文化涵养欠缺,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致不高,再加上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美术课被随意占用,从而使学生的美术常识与大学美术课程的衔接上出现断层。有些学生考入高职院校后,美术理论知识从最基础开始学起,其学习难度与美术教师的授课难度无疑又增加。美术属于专业理论基础课,在高职院校中,校方为方便管理把美术课程进行划分,实践课由学院自主排课,理论知识课统一由学校教务部门来排课、管理。在这期间,不适合美术课程特殊性的管理方式导致美术教学无法开展实地参观和实践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这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是有害的。

    虽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和图片来辅助教学,但这与面对实物是有差异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教学对美术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带学生去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将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对学生作讲解,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又使其对美术教育做了实践活动,反映甚好。我国各级美术馆、博物馆和纪念馆都免费开放,这给美术课程创造了很好的直观教学条件。但目前来看,仍有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美术的教学模式还需得到进一步的转变。

    2高职院校对美术教育管理存在不足地方应加强科学管理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考察多采取闭卷考试的模式。闭卷考试只考察学生的简短文字材料或识记性问题,考试内容比较简单,大多能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这种考试形式虽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识记、简单理解和应用能力,但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追求及格为最终目的,根本考察不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对美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另外,在整个美术教学管理中,美术教材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怎样在美术教材中选取符合教育部规定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材,学校也应做审慎的思考。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工作就是管理力度不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因此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要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走依法治教的道路。

    就必须要求各高职院校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要求,同时各级地方教育部门也应该完善并制订相应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规章制度,将美术教育纳入综合教育改革、督导评估等各项工作中去,使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与整个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对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科学管理。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美术教育的学习不单单是掌握在过去的历史中,而是在看清过去的同时更好地展望未来。美术教育与人以及社会形成了彼此联系、双向构建的关系。对于以培养人才为基础的高职院校而言,将现代的美术教育理念与培养高模式人才意识相结合,同时吸取国际上各种美术教育形式的优点加以发展、创新,使美术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及其重要地位。

    总之,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教学状况也在逐步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教学,就会达到相应高度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