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地理论文

城市地理论文

时间:2022-12-02 17:31: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地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地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城市化;学科进展

一.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开展较晚,地理学科基础薄弱,直到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中国的奴隶社会时代的早期作品,如《诗经》、《管子》、《尚书》、《周礼》等,就是记录地理知识的典籍。

封建时代的历史记录除了《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和许多编年史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城市的描述,诸如《洛阳伽蓝记》、《汴京遗迹志》、《东京梦华录》等,也都主要记载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建筑、风水,内容浩繁如烟海,也很难被称为城市地理书。解放前,在我国地理研究中,城市地理领域是空白的。解放后,我们在苏联的地理工作者帮助下进行了少量的研究,主要对农业产业进行服务。城市地理仍是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80年代后,特别是党的以来,在城市规划动作受到重视和城市的普遍快速开展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进入历史上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在80年代,出版了大量论著。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领域的研究日益拓宽,研究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宏观和中观领域,如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系统。3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化宏观和中观的同时,微观的研究开始增加,城市交通、环境领域的研究也开始走入城市地理学的视野。数学方法逐渐被引进城市地理研究,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研究水平也大幅提升。

(二)关注重点研究课题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由于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非常接近;另一方面,规划领导部门认识到,地理工作者参加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在研究中国城市的地理环境方面,也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中的渗透日益突出

城市地理学和相邻学科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符合各级城市的法律结构的前提下,探寻和激发城市功能潜力,建立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实体,并实现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然而,为了进行这些研究,仅仅依靠城市地理学是不够的,所以与地理学接近的其他分支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开始。6这个交叉是多层次的,包括理论体系,方法和结论,移植和交叉引用。各学科通过跨学科交流,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并扩大了各自的研究领域。

(四)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团队日益成长,主要研究机构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项研究主要局限在综合性大学和地理研究所,开设城市地理课程和城市规划课程。80年代中期以来,国立师范大学地理系纷纷开设了城市地理课程,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城市地理学在系内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城市地理系地理课程的设立和研究该学科的大学的增加表明,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上升的趋势。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标题也包含了新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城市数字化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在生态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城市建模,GIS / RS及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总之,中国城市地理学从西方国家引进以来,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道路。与过去??相比,是向前的一步,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认真研究,高度概括,与引进的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特色的,定性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真正创建一个生动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研究局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有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城市系统,城市化的发展方兴未艾,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地理将更快的发展。

二.国外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西方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920年以前城市地理地理科学体系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超过半世纪。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9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人口激增。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很多世界级的特大城市。与此同时,一些繁华的港口城市,也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在此期间,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环境决定论备受推崇,特别强调区位条件决定城市的命运。当涉及城市内部时,则经常提到建筑形式,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建筑物和街道的形式,屋顶风格,材料的类型等。10(2)1920—1950年工业革命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城市,农村逐渐成了配角。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城市被罩上了绚丽的光环。世界开始进入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了人们观察城市、研究城市的兴趣。随之,关于城市的各种理论和学说也陆续问世。在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大学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芝加哥学派倡导从人类生态学角度考察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社会学家帕克、沃斯和伯吉斯,建立城市同心圆模型。城市地理研究受芝加哥学派的影响,更加偏重于实地考察和城市内土地的利用,克里斯塔勒就此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用以描述城市的规模等级,空间分布特征等城市发展规律。

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物质环境决定论;第二,注重城市的生态和空间形态的研究。这一时期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的研究方向。(3)1950-197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们对城市的重建,刺激了对城市结构和布局的认知欲望,城市地理学发展开始加速。二战结束后,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1958-1962年达到了顶峰。20世纪60年代,中心地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量革命可以被认为是城市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期间,数量地理学家布莱恩使用了一些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中心地理论,并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专著的数学理论,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统筹分析了城市规模和城市服务中心的关系。自此,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从城市景观特征转移到城市物质空间构上来。(4)1970年以来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美国和西欧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为背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偏重于社会学。

英国在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研究中走到了前面,他们将城市空间资源与城市 发展统筹考虑,强调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特别是在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应该只考虑经济因素,应考虑公平的空间。在这些研究中,城市地理学出现了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人文学派和行为学派认为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行为学派强调,要分析空间形式,首先必须分析个人的决策过程。11因此,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社会的不断恶化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减少,融入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的城市地理学开始受到多元化挑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我国城市地理学的成就及评价——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2]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 》硕博学位论文 2001年.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讨论城市地理在房产发展中的种种》.

[5]严重敏.《城市地理学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周一星.《城市地理学.现代地理科学理论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阎小培《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地理学报》1994年第06期.

[8]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第23卷第4期,2003年7月.

[9]《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10]《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中国城市发展网 2007年07月02日.

第2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研究

Abstract: the city is a kind of human activity effect is strong landscape, its internal material flow, energy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population flow, very a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erious disorder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urban landscape inflation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contradictions of shrinking broken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urban morpholog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urb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research hot spo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ecology view of urban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ecology connotation, the urban landscape overall planning and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method and wa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landscap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下,城市景观结构研究成为了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着眼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规划学的脉络而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一、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分析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Landscape)概念的引入将地理学家采用的表示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态学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弗曼(1995)对景观的解释是由相互作用的重复出现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镶嵌组成的异质区域。它具有空间异质性,是实在的地理实体,即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统整体。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的,对其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它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由此应运而生的“生态景观”强调重视景观的生态效益、利用绿色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等。

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特征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的景观,城市主体的研究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探讨人类活动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城市景观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城市景观格局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景观组分类型中以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原则;其次,城市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人类有目的的规划、建设、活动的决定性影响;第三,城市景观组分的内涵性重组和外延性扩张行为非常频繁;第四,城市景观组分的镶嵌性分布特征十分突出,相互之间的功能联系一般通过发达交通系统中的能流、物流和人流来实现;最后,城市景观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城市景观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变化极快且对人类调控存在高度依赖性,城市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生态衰退。另外,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城市景观要素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市外部之间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能量和物质流同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就成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环境功能的基础。

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与设计原则

李团胜(1998)认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由此总结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景观的要素、结构、功能,这是做好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拟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最后,提出合理城市规划的原则,对城市空间及景观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此外,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遵循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相对集中开敞空间,组织和谐的土地利用,保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以绿色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为中心的保护环境敏感区等规划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与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伟大理想不同,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

在整合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①生态稳定性。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景观的结构功能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②通达性。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的方便,各斑块间有廊道共同,交通易于到达。③舒适性。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融合技术与自然于一体的理想环境。④美观性。通过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适量有序又富于变化,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并富含文化特征。

五、总结

现代城市景观是文化和自然的载体,它在百年间的历史演进中,承载着民族艺术追求、实用性理念与时尚精神。在突飞猛进的城市设计浪潮,冲击着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的迅速发展,它将对未来全球化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形成和趋势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构建现代城市景观结构生态优化模式,对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改造和重建过程,以及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秀珍 肖笃宁著:《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年 第2期 维普资讯网。

[2] 苏伟忠 杨英宝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第3篇

朱翔。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级督导,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府经济规划专家组成员,湖南省政府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组成员,湖南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教育部课程改革核心组成员,国家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度全国模范教师。

简历。1978―1982年,湖南师范大学学习;1985―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1993―2000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院长,2000年至今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底起担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著作。《区域综合开发理论与实践》,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城市地理学》,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推进湖南城市化进程研究》,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国家初中地理教材》(第1―4册),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003年;《国家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册,选修7册),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004年;《中学地理地图册》(初中4册,高中8册),主编,星球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004年;《三峡工程与洞庭湖关系研究》,合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研究》,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地理大谋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土地资源学》,主编,气象出版社,1995年;《城市与开发区规划》,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洞庭湖治理与开发》,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构筑中部发展轴心》,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省会城市地图集》,合著,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年;《国土与房地产辞典》,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湖南――名人的星空》,合著,外文出版社,2006年;《长江开发开放与湖南经济发展研究》,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沙漠之谜》,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另外,在《自然灾害学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研究》、《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主持课题。先后主持课题50多项,主要有:《洞庭湖水灾减灾的经济学研究》(国家基金课题,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平垸行洪与退田还湖研究》(国家软科学课题,2004―2005年);《推进城市建设生态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007―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湖南省政府课题,2009年);《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建设研究》(湖南省发改委重点课题,2006年);《长株潭3+5城市群城镇发展研究》(湖南省建设厅重大课题,2005年);《长沙市芙蓉区CBD建设规划》(长沙市规划局重大课题,2007年);《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长沙市课题,2003年);《湖南省城市化推进研究》(湖南省建设厅重点课题,2005年);《湖南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2002年);《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2004年);《湖南省十五期间和到2015年城市建设研究》(湖南省发改委重点课题,2002年);《株洲市协调区“两型社会”建设规划》(株洲市重点课题,2008年);《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整体规划》(沅江市课题,2004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研究》(湖南省社科重点课题,2002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控制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01年);《湖南省“十二五”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09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09年);《岳阳市产业发展规划》(岳阳市课题,2008年);《沅江市产业发展规划》(沅江市课题,2007年);《株洲市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株洲市课题,2007年);《湖南省山河库湖综合开发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2003年);《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长沙市规划局重点课题,2004―2005年);《国家初中地理教材开发研究》(教育部、湖南出版集团重点课题,2003年);《国家高中地理教材开发研究》(教育部、湖南出版集团重点课题,2006年)。

第4篇

关键词:地域性;城市景观;文化传承;自然环境;延续性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一句话:“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从理论上讲,每个城市因其地域会有差异的存在,都应有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肌理结构和的景观形态以来区别于其他城市。然而城市的建设迅猛发展,加上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冲击,许多城市已经逐渐失去历史中的城市个性,使得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亦逐渐减少。因此如何创造有城市景观差异与特色就成为现代城市建设者们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一、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cityscape),城市中由街道、广场、建筑物、园林绿化等形成的外观及气氛。城市景观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它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树木、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艺术小品、建构筑物、广场等。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并且结合风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有序的空间形态。

二、地域和地域性

“地域”通常被认为是一定的地域空间中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的综合体。它包含着界线范围与乡土个性。地域同时具备多样性和时空性的特点,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为不同城市的差异,也表现在城市中不同区域之间,如同一个城市中心老城区与周边经济开发区之间的差别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地域性是一切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事物和学科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地域性的形成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本土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二是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当地用材;三是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

三、城市景观的地域性

现代城市景观的地域性是景观在设计上要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它的设计是基于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固定的现实需求,设计对象的主题为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空间环境,利用综合性的景观设计来满足人对城市环境所需的宜居性、归属性的需求,在设计中也要运用自然生态的特点与规律,利用整体发展与生态优先的原则,致力于创造出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且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城市景观。

城市的地域性景观有利于场所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即城市的场所精神的营造。人对环境的认同是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人与环境能产生共鸣,更有利于交流。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有利于人的交往,从而产生群体意识,强化归属感,进而使城市更具场所精神。

在中国的不同城市也会产生不同地域特征的城市景观。例如小桥流水的苏州古镇;高低层次错落的重庆山城;椰风海韵的南国风情;少数风情的云南丽江古城等,都因极具地域特色而闻名天下,正是因为地域性的城市景观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其设计方式已受到景观设计界的普遍关注。笔者将会对一些案例来解读城市地域性景观。

四、现代景观对地域性的解读

4.1地域文化的传承----云南丽江古城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景观,“地方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等俗语都是地域性的体现。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坐落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古城是由具有鲜明特色的纳西族传统民居和富有特色水系构成。它体现了丽江古城的内涵肌理和脉络,浓郁的纳西族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彰显了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质。

古城建筑:古城民居主要以合院式住宅为主,有天井、中间厅堂、两侧两房和独立门楼。民居建筑是纳西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它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木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发展融合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古城街巷:古城内有多条历史悠久的传统街巷,街道依山势而建,质感细腻,。巷道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就地取材,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整个景观的氛围都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沉淀,体现出少数名族的地域性。

丽江古城建筑

古城景观:古桥三眼井和古树构成了古城独特的文化特质。丽江古城以水组织空间,水穿堂过巷。丽江古城的水是源于黑龙潭的,玉河水流量大而稳定,且甘冽洁净,成为理想的引用水源。两岸地势错落不平,打破了闷的感觉,营造了宽阔的空间氛围。水使古城充满活力,又平添了秀色,大量的水体的流动体现了南方古城的韵味。

丽江古城水景

4.2、地域特征――巴西热带景观芒太罗花园

巴西位于南美洲,属热带气候,它具有外向、感性、具有浪漫品质的多元文化特点,在传统艺术创作中,一直以充满幻想的装饰和视觉鲜明的色彩作为表现手法。巴西的亚马逊河充足的水量和水分蒸发,植物是在有充足的光和水的环境下生长,由于天然的优良环境,所以世界上20%的植物在这里都可以生长。但是这些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没有运用到巴西传统的花园中;当地的植物在景观上个很少被利用进来,反而是欧洲引进来的植物更受景观设计师们的欢迎。因此,这种现象引起了一批批的巴西本土设计师对城市景观的“地域性”问题上的关注,布雷•马克斯就是其代表人物,希提欧住宅花园就是他设计的,在花园中,他将与植物天然的色彩与生动的曲线相配置,充分地

表现出了南美洲的热带地域特征。

希提欧住宅花园

正是布雷•马克斯把这些被当地人视为杂草的植物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使这些乡土植被通过新的植栽方式,例如将一些旱生的植物以装饰画的形式在墙面上种植,或在中心柱上让攀援的植物包裹在外,形成生态的图腾柱,用一些这样的手法设计出具有巴西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他精通如何让这些植物适宜当地地域气候和自然条件,才创造出热带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的范例,这样既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又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维护成本。他对地域性特色景观设计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掘了巴西热带植物园林,对于类似气候的国家和地区的地域性景观“特色”产生了重要影响。

芒太罗花园

布雷・马克斯后期的设计风格多为乡土人文的表现,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注重形式、材料和乡土植物的应用,在从他设计作品中能看到本土的花、叶、鸟的羽毛或者蝴蝶等形象色彩的鲜明对比,比如奥德特・芒太罗花园,花园地处一个山谷之中,自然景观构成了园林的一部分。曲折的途径将人的视线引向远方,大团块的各色花卉勾画出途径的轮廓。花园内有一个小湖,湖边栽着水生植物,花园中还做了以不同植物拼成流动图案的花床。芒太罗花园可以说是他设计的最充斥活气的私家花园之一。

小结:景观地域性必须要依托于地方自然环境以及文化传统,它要求的景观能为当地人提供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使人体验地域的文化特色与传统。因此要探讨城市景观的地域性问题,就需要懂得如何创造出让当地人民认同的景观,这就要求在其自然环境条件下,植根与当地人民已创造的和正在创造的优良文化传统,建立在对当地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之上。

参考文献:

1、《关于城市景观规划的探讨》[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罗华

2、《从城市营销看地域性景观设计》[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8,石永婷

3、《地域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应用――以洛阳为例》[学位论文],河南农业大学,2012,李超

4、《博物馆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挖掘与表现》[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吴宁

第5篇

所谓都市区是指由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市及与其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业活动发达的地区共同组成的具有城乡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据此,在划定都市区行政组织管理的合理范围时,需严格分析考察其区域一体化的表现程度。范围过大.不仅不利于区域一体化发展,而且影响都市区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范围过小,又会抑制甚至阻碍都布区的发展。英国曼彻斯特大都市政府之所以解体,除了重要的政治因素外,与其行政范围被缩小有直接关系图。这对于我国都市区行政范围的合理确定,是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

2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建立

都市区内若干城市在地域上的连续性,某些服务的共享性,使得在都市区建立统一的政府和管理机构成为必然,在国外大都市区政府管理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典型的、体制不同的组织方式,即“大都市政府”和一系列松散的职能单一的政府联合委员会,以提供和协调大都市范围的公共服务,如计划、交通、供水、金融等,前者被称为单中心体制,后者被称为多中心体制[’1.象伦敦、墨尔本、多伦多等都市区属单中心体制,曼彻斯特、旧金山等都市区则属多中心体制.两种体制在国外都市区的发展实践中,各表现出自身的优缺点。单中心体制,亦称一元化体制,是指在大都市地区具有唯一的决策中心,有“一个统一的大城市机构”。在这种体制下,可以剔除或减少有害于大城市发展的竟争和冲突,可以使资源流动更为畅通,可以在解决主要问题时适应大都市地区的战略;但这种体制又易陷入等级化的官徐结构危机,突出地表现在对居民日常需求反映的迟钝,不能代表当地的公共利益。呈尔本大都市政府行政结构的演化也体现了这一点。多中心体制又称多元化体侧,是指在大部市地区存在相互独立的多个决策中心,包括正式的综合的政府单位(州、城市、镇等)和大t重登的特殊区域(学区和非学区),各种管理区域的划分和变动以及协调组织的建立,都是谋求特定的公共服务的经济利益的结果.多中心体制试图以此来满足居民的种种孺求和偏好。由于政府较小.公众容易参与鉴督,因而政府对当地居民的需求及其变化更具有弹性,反应更加灵敏。美国堪萨斯市的协调机构—美国中部区域委员会就是这样做的。多中心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大都市区内超越各种功能小区的更大地区范圈内的公共利益问题。实现这种公共利益只有通过各地方单位的合作、竞争和协商来提供大规棋的公共服务。事实上,这种合作是相当困难的。

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科技水平乃至管理水平、思想观念等都有很大差异,而且在近期之内,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还会拉大.因此,在分析借鉴国外两种都市区行政组织管理模式的同时.还应因地创宜,走多棋式发展的道路[.]。例:在我国的京津唐、苏锡常、厦潭泉等地区,可借鉴多中心体制的实践经验,在我国特有的国体、政体下,探索中国式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的协调方式,建立市与市、市与县(市)之间的有权威的高效能协调机制,在上海、重庆、武汉、广州等都市区,借鉴单中心体制的实践经验,在适当时候、适当地区,尤其是跨界城市区,建立联合政府,是适应我国城市发展进免或解决“城市病”的一条可行途径。

3明确都市区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

在都市区设立跨城市的区域性的联合政府、机构,对单一城市政府的职能必然产生影响,使单一城市政府的职能相对减少.例如:学区的设立,环保、公共交通、消防、供水等委员会的设立.都减少了单一城市政府的此项功能。因此,如何处理好都市政府与各地方政府职能的关系,成为都市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多伦多都市政府作为解决都市问题、处理地方政府关系的成功范例,对世界城市的发展与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71。我国与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国体、政体不同,在都市化发展中其组织与管理模式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但多伦多大都市组织与管理成功的经验,对于解决我国都市化地区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问题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多伦多大都市政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各级政府有较为明确的职责分工,使各级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责、有所不责,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目前我国政府职能分配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有些事务,从低级地方政府、高级地方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插手管理,这样常常不是各级政府管理效果的盛加,而是相互挤兑、相互推诱,造成管理混乱、行政效串低下.因此,在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各级政府与都市区政府的职责,实行合理分工是极为重要的。

4都市区内地方政府利益的协调

从国外众多都市区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大伦敦、多伦多、墨尔本,还是曼彻斯特、旧金山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充满着区域内各城市政府利益间的矛盾,因此,怎样在区域范围内解决各城市共同面对的间题,成为都市区研究的热点。

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中央集权性质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8]现象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冲突更为加剐,因此处理好都市区各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显得异常重要.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城市地区MUC和RCM体系的建立.便是试图在一事定区域范围内联合解决区域性问题的实例之一.在理论上,西方一些学者建立和发展了“公共经济学”力图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公共经济学”认为,城市间的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边界与市政公共设施的服务空间的不一致。从“公共经济学”的砚点看,城市政府具有生产和提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理想的城市政府行政边界.

应当大体上与公共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的自然边界相符。事实上,由于不同的公共设施有不同的服务空间范围,因而在西方城乡分治、“切块设市”的体制下,一个城市政府管箱的行政边界不可能与所有的公共设施的自然边界相适应,相邻的区域之间,地域相连的城市之间,公共服务相互渗透,而公共服务的费用支付,却被限定在行政边界范围内。如何建立大城市地区合理的行政管理结构和组织,从而使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达到最佳经济规棋,便成为西方管理及经济学者十分关注和争论的热门课题。一些学者认为应通过联合所有的政府服务(总费用)来考察规模经济.在都市化区域实行一元化管理体制,有利于组织公共服务,使其达到规模经济;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地方政府的合并或联合造成了公共服务费用的增加,而不是减少.也就是说,在都市化区域实行多中心政府管理体制更为有利.它比一元化的体制更富有弹性。

尽管我国和西方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设置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西方学者用“公共经济学”的观点解释和研究都市化地区城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路,对我国,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大城市地区城市间的利益冲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都市区行政组织管理的法制建设

市场经济是个法治的经济,健全法制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之一。国家要依法治理,行政区划也要依法管理。美国的行政区划管理既有资产阶级政治的糟粕,也有人类行政管理的普遍经验。我们完全可以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加以扬弃吸纳。在美国、法律的实施是市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我国也有必要通过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各项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将各市施政纳入法制轨道,让市政府自主地依照法律实行行政管理,并接受人大和上级政府的法律监督和公众舆论鉴督.逐步改革凡事均需逐级请示审批的人治传统习惯,以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l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经济地理.1996(3):32一36

2吴健平,曼彻斯特大都市政府的形成发展评述.中国方域.l996(1沙:19一21

3刘君德.张玉枝.国外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汇刊,1995(3)

4许晓辉.墨尔本大都市行政管理模式研究.中国方域.199别5):27一29

5王文.美国都市化行政管理考察.中国方域,1995(6):21一23

6刘君德.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型行政区划改革新思路.中国方域.1995(妇:2一6

7刘君德,王德忠.多伦多大都市政府形成发展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方域,1995(2):14一17

8舒庆.中国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区划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一18

9张玉枝,蒙特利尔大城市地区的政府组织及其思考.中国方域,1995〔1):24一26

第6篇

〔关键词〕CNKI;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综述

城市作为世界经济的微观基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它已成为世界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关键。城市经济空间研究的深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产业区的出现[1],90年代以后,伴随科技园区的兴起,其研究由经验观察向规范化发展,城市经济空间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机制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为此,我们以科技园区兴起的1990为起点,以CNKI为数据源,收集20多年的文献,旨在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探寻出破解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

目前,国际上对城市经济空间研究的起步阶段是社会学视角的,主要是对于城市经济空间现象和新经济社会现象、总结与归纳。随着,地理学与经济学介入研究,对城市经济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探讨与解释。社会学主要是从对社会的研究切入对相关经济空间现象的分析。对于城市经济空间的研究,虽然在地理学的不同领域内研究的起点不同,但在本质上均具有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论特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城市地理学对经济空间的关注,城市地理学是从对产业的郊区化和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切入的,从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地域空间的互动角度来分析[3]。经济学对城市经济空间的研究主要是以城市经济学为主。

1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影响要素

关于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经济学与社会学3个视角,并且是从社会学向地理学、经济学延伸的。社会学观点认为,由于社会网络的信息流动引起了经济空间的结构变动,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城市地理学的观点认为,产业空间与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3];经济学观点认为,城市地租的变化引起了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4];作为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的空间经济学观点认为,产业的集聚与产业集群的扩张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根源[5]。

在城市空间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必须经历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空间结构变动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进步[6]。城市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空间载体,其演化方式决定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7]。无论是生态城市的建设,还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心,其水平与方式都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经济空间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经济系统和其载体构成[8]。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统一在同一平台,探讨在生态环境约束下城市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特性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内在性质,并在理论层面上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规模、方向和水平,在环境约束条件下,这些也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9]。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程度、工业化与程度化的协同程度、及其环境的约束性就构成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子系统。只从城市化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生态问题,既忽略了工业化对城市生态的影响,也忽略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2013年5月第33卷第5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y,2013Vol33No52013年5月第33卷第5期基于CNKI文献分析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综述May,2013Vol33No52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21产业带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在空间产业经济和经济系统研究中,对场和空间理论及应用有了重要的发展。Lefebvre在《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一书中提出了有启发性的观点。首先他认为空间内含事物具有广泛性、重迭性甚至相互包容性:如经济、地理、人口、社会、生态、政治、商业、国家、洲际、全球乃至整个大自然空间等。其次空间既是可见的,如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但也可能是想象的。这就是说,空间既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体的[10]。1990年,Sonis和Hewings提出了影响场理论以研究投入产出系统的变化[11]。1991年,Xu和Goule则提出投入产出系数梯度场[12]。一些学者还结合混沌理论去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湍流场[13]。这些都说明国外空间场理论的研究正处在一个继续扩展深化和寻求应用的新时期。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城市经济空间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14]。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要素集聚与分离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5]。

22环境约束

18世纪之后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经济领域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西方国家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传统城市以庭院经济、作坊经济为中心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尺度被迅速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工业区、码头区和工人住宅区等相互交织的城市格局,城市走向大规模集中发展阶段。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引起了一批社会改良学者的关注[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具有巨大科技潜能的现代人在今天几乎不可能中止的科技发展中,也在有意识地调整着科学研究的速度和方向。1990年JGottmann在其新著作《SinceMegalopolis》一书中对他早年研究中所忽视的社会、文化和生态观点进行了修正[17]。1992 年WRess首次提出“生态脚印”的概念来反证人类必须有节制地使用“空间”资源。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城市空间关系转向城市空间机制研究,从一国一地的研究转向跨国跨区域的研究,从实体研究转向组织结构研究,部分学者还提出了世界城市体系假说和对世界城市功能体系的描述[18],其中Smith和Timberlake关于世界城市城市经济空间的扩张虽形成了大空间范围的现代化城市,在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使城市内的土地、水、环境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也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构成了限制[19]。因此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必然受到其生态环境的约束[20]。任何城市的空间变化都是在该城市的生态环境空间满足了生态自身功能正常发挥后,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综合进步条件下,所能持续承载的满足城市经济活动的规模、速度和强度的阈值[21]。这个阈值就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承载力的边界,它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3结构有序

我国学者在对我国一些城市的经济空间扩张中认为,以中心城市结构优化与功能为战略重点,以新型工业化进程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成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城市结构有序演进模式[22-24]。

另外,我国学者还提出了城市经济空间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从分散到集中、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适应过程,具有结构适应性有序变化的整体性特征[25-26]。城市内产业结构与空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同时,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变化,其结构的合理化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27]。并且,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合理程度由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适应过程的整体水平决定,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一种动态的整体演化过程。

3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机制

31集中与分散机制

缪尔达尔(gmyrdal)对梯度发展的效应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累积因果论”,他认为梯度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有3种效应,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情况[28]。a·o赫希曼(aohirschman)在深入研究哥伦比亚等国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实践后,在所建立的不平衡工业化发展战略中,提出非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战略,并将产业活动区分为社会间接资本(基础产业)和直接生产活动(直接加工业),建立了应从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出发,实施前向和后向联系,极化和扩散效应等重要概念,对制造业在工业化进程中作为领头产业的关联作用进了深入探讨[29]。还有f·佩鲁(fperroux)[30]等人都分别提出了增长极核或增长核、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涓滴效应、回波效应等,它们都与场和空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特别是50年代f·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有着重要的空间观点,他认为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起支配和推进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在经济空间中通过极化效应等形成对周围空间资源的吸纳,以保证其快速增长;通过扩散效应等向周围进行技术、投资的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当然由于吸纳和辐射的方向是相反的,二者的通量、强度、范围存在着差异,因此会出现经济在空间结构变化中的不平衡增长。约翰·弗里德曼[31](john friedman)用核心——边缘的关系描述了要素市场不平衡发展的过程。在一个区域内经济增长的中心只有一个,但是,在边缘地区中有希望成为下一轮增长中心的后选地点却有很多,他以动态的方式描述了经济增长中心的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32城市化引导机制

一个地区空间单元上的某种经济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地区空间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是相关的[32]。在涉及地理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忽略空间相关性必然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就区域城市化发展而言,此类空间效应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源于本地经济对非农业部门就业和产出需求的增加以及本地要素供给状况,而且还取决于区外经济对本地区的需求[33];地区间的互补或竞争关系导致区间商品流通、要素流动以及技术扩散产生的“扩散——回波”效应对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相近的社会、经济、地理条件,某一地区制定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往往会参照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政策也常常在地理上相邻的地区之间相互借鉴运用[34]。

33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扩张机制

我国学者认为,城市空间扩张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张,我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动力源泉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产物,而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来自空间的支撑。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是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基本动力因素之一[35]尹来盛等认为,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增长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动力。人口的增加将强化城市居民对住房、交通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进而使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张[36]。庞瑞秋等认为,交通是联系城市和地区的主要媒介,交通方式的变化、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城市空间易于形成沿交通干道扩张的方式,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张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作用[37]。

4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

目前,城市经济学与空间经济相关联的理论发展反映在多个方面,包括城市分区与土地利用研究、考虑土地空间特性的城市发展模型、土地经济中的区位无效性问题[4];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型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等问题等[5]。Charles·Tilly主要是从社会学的层面来探讨城市空间社会边界问题。他认为,城市空间社会边界是内部联系的人口、活动从集之间对比密度、转变或分隔的邻近区域。城市空间社会边界的改变由形成、转变、激活和压制的合成构成[38]。Cathorpe和Fulton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研究中认为,城市经济空间边界是指城市实现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界线,是地理空间上的概念[39]。还有学者从城市生态经济学视角研究认为[40],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指城市经济空间与其演化环境之间的一定界限,是承载城市经济空间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环节,其适用边界的变化过程为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生态空间实现协同共生的过程。笔者认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指城市经济空间作为主体在能够运用自身资源及其特质性能力谋求城市经济发展的势力空间界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里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一个经济社会系统概念。因而,就其本质而言,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边界应具能力与规模变动的双重属性。

一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由经济基本要素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变动边界。二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由社会网络、知识、区域意识、文化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变动边界。这两者间具有相互依赖性,通常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后者决定了前者的边界。城市经济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经济活动的复杂经济社会系统装置,要实现发展的目的,既需要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还应该具备使这些要素有效实现投入——产出过程的能力。因此,对城市经济空间而言,能力边界最为重要。从本质上来说,城市经济空间是要素、资源与能力的载体[41]。城市的要素与资源一般是指资本、技术、土地等同质的可以实现一般递增与递减的经济规律;而后者是异质性的并难以模仿的,不完全满足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的经济规律。因此,城市经济空间所具有的规模变化边界和整体能力变化边界就构成了现代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边界。

可以看出,相关学术界对城市经济空间特性及其形成,其发展过程也是城市经济空间边界的动态演化过程这一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阶段性、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过程与影响程度等方面还存有争议,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的运动机理等方面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在我国,有关城市经济空间及其演化边界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已有部分研究涉及了该方面的研究内容[42-43]。刘兴正从范围经济的角度研究认为,一个城市经济空间由只有一种经济产业演变为多种经济产业时,其经济空间边界就得到了扩大;当城市经济空间收缩自己产业范围时,也就是缩小了它的经济空间边界[44]。我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态环境支撑,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产生制约和反馈作用。还有部分学者揭示城市经济空间在其经济结构低水平下的快速扩张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环境损害成本上升[45]。

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已经开展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中,已注意到演化边界对城市经济空间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46]。但目前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方式与速度的角度,内容主要侧重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的人文驱动机制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47],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过程中的边界变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显得相对薄弱[48]。以时间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扩张模型更多的反映的是现象和结果[49,7],而对深层次问题的理论探讨,特别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变动规律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在理论建构的独创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然而“低碳”时代的到来,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0],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51],也为城市经济空间研究提出了新的必须考虑的约束条件。但是,现行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理论以及发展实际,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发展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城市空间演化理论中的线性思维仍是主流,现实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其经济空间的非生态化演化现象严重,如“城市病”的出现和蔓延等,加之城市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造成环境物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低价甚至无价的状况,现有市场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境成本[52],也使得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定量研究更为困难,从而系统完整地考虑外界的变化,从整体的角度解析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机理。

参考文献

[1]李胜会.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

[2]XHYuan,Xi Ji,HChen,BChen,GQChen.Urban dynamics and multiple-objective programming:A case study of Beijing[J].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08,13:1998-2017.

[3]Sarah Prout,Richard Howit.Frontier imaginings and subversive Indigenous spatialitie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9,25:396-403.

[4]LXZhang,BChen,ZFYang,GQChen,MMJiang,parison of typical mega cities in China using emergy synthesis[J].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09,14:2827-2836.

[5]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Antony J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7.

[6]郭俊华,蔡雯,杨畅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对策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9,(6):59-62.

[7]ZFCai,LXZhang,BZhang,ZMChen.Emergy based analysis of Beijing–Tianjin–Tangshan region in China[J].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09,14:4319-4331.

[8]王琦,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2008,2(4):145-149.

[9]冯邦彦,尹来盛.城市群区域治理结构的动态演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问题,2011,(7):11-15.

[10]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rasil blackwell,inc,1991.

[11]Msonis & Ghewings.fields of influence and extended input-output analysis:a theordtical account.aldersbort.ave avebury,1991.

[12]Xu songling and Peter Gould.the grad field of input-output models and the nature of coeffcient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1:367-371.

[13]kbgreene.the turbulent-field environment of sociotechin-ical system:beyond metaphor.behayioral science,1990,35:49-58.

[14]郭晶.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J].城市发展研究,2010,(7):25-28.

[15]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0;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度分析.地理科学,2008,2(4):145-149.

[16]靳美娟,张志斌.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热带地理,2006,2(5):133-138;冯邦彦,尹来盛.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4):144-149.

[17]张京祥.西方城镇群体空间研究之评述[J].国外城市规划,1999,(1):31-42.

[18]Christopher Kennedy,John Cuddihy,Joshua Engel-Yan.The Changing Metabolism of Citie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7,(2):43-59.

[19]Smith.DA.and MTimberlake.Cities in global matrices:toward maping the world systems city-system[M].in PLknox and PJTaylor(eds)World cities in a world-syst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0]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10:39-40.

[21]张燕,徐建华.中国区域发展潜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J].资源科学,2009,(8):1328-1334.

[22]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等.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5,5(9):841-850.

[23]刘艳军,李诚固.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及调控路径[J].城市规划与设计,2008,(6):52-60.

[24]延善玉坦,张平宇,马延吉,等.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7,(3):107-111.

[25]王琦.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生态成本研究综述.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2008.10.

[26]WANG Qi,GUO Xiao-li.Study on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sts based on the Urban Economic Space Evolu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ICEIM 2011),2011.9.

[27]孙雁,刘志强,王秋兵,等.1910-2010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9):1204-1211.

[28]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duck-worth,1957.

[29]Ao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30]fperroux.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J].applied economics,1955,(8):307-320.

[31]John Friedma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The MIT.Press,1966.

[32]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

[33]高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撤县设区”:主动适应与被动调整[J].经济地理,2011,(4):573-577.

[34]蒋伟.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9,(4):613-617.

[35]王新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系统分析[J].北方经济,2009,(6):33-35.

[36]尹来盛,冯邦彦.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2,(1):63-70.

[37]庞瑞秋,白鸿蓉,刘艳军.长春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轨迹、机制与调控[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143-148.

[38]Charles·Tilly.Identities,Boundaries & Social Ties(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38-141.

[39]CATHORPE,FULTON.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J].Time—Saver Standard for Urban Design,2001,(3):10-11.

[40]Seong-Hoon Cho,Olufemi A Omitaomu,Neelam C Poudyal,David B Eastwood.The Impact of an Urban Growth Boundary on Land Development in Knox Count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Dec,2007,39(3):701.

[41]Penrose E T.The Theory of the Fir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15-18.

[42]张换兆,郝寿义.城市空间扩张与土地集约利用[J].经济地理,2008,(3):419-424.

[43]杨振山,蔡建明,高晓路.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9,(8):945-955.

[44]刘兴政.城市边界——关于城市发展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框架[J].现代城市研究,2007,(6):60-65.

[45]张伊娜.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

[46]张学勇,沈体艳,周小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形成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2,(3):28-34.

[47]常学礼,陈雅琳,崔步礼.半干旱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区域沙漠化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2007,30(3):321-327.

[48]杨光梅,闵庆文.内蒙古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7,30(1):141-148.

[49]乔标,方创琳,黄金川.干早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J].生态学报,2006,26(7):2183-2190.

[50]Stephen Blanchette Jr..A hydrogen economy and its impact on the world as we know it[J].Energy Policy,2008,36:522-530.

第7篇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按学科分类,可分为热带综合类、热带地理类、热带生态类、热带生物类、热带农业类、热带林业类、热带气象类、热带海洋类等8大类27种(表1)。

热带综合类期刊

国际上热带综合类期刊主要有来自荷兰、美国的ActaTropica(《热带学报》)和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热带保护科学》)2种期刊。ActaTropica④由荷兰主办,Elsevier出版,1944年创刊,是世界上创刊最早的热带研究期刊。月刊,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2.218,是一本有关传染病研究的国际杂志,内容涵盖公共卫生科学与生物医学等研究,特别强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关的主题;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的人畜健康、疾病生态、数学建模、社会科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论文。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⑤由美国MongabayCorporation主办和出版,2008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38,为开放存取电子杂志;主要出版有关欧洲、北美地区热带森林和其他热带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的原始性论文和最新评论,接收研究论文、评论文章、通信、观点文章和短讯。

热带地理类期刊

热带地理类期刊主要有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热带地理》、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新加坡热带地理》)、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马来西亚热带地理杂志》)、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加拿大热带地理杂志》)4种期刊。《热带地理》⑥由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双月刊。主要报道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报道内容涵盖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相邻或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前沿动态、研究进展、社会热点等。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主办,Wiley出版,1953年创刊,季刊,为S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77;影响分区为地理类Q3;主要刊登热带地区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评论,以及与地理相交叉学科的发展问题。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⑧由马来亚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Malaya)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半年刊,为EI收录期刊,主要刊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与环境等方面的论文。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⑨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University)主办和出版,2013年创刊,半年刊,英-法双语出版;暂无影响因子;专注于热带环境,重视开放讨论;其报道内容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地理、制图、遥感、环境、文化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地缘政治等。

热带生态类期刊

热带生态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英国、德国、印度的Journalof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学杂志》)、Ecotropica(《生态热带》)、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JournalofTropicalEcology⑩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85年创刊,为SCI收录期刊,双月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0.904,影响分区为生态学Q4;主要报道热带生态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或评论,重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陆地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种群进化和生理生态方面的思考,对热带地区生态科学在定量和统计方面的提升是其重要目标之一。Ecotropica⑪由德国热带生态学会(German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主办和出版,1995年创刊,半年刊。TropicalEcology⑫由国际热带生态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ISTE)、印度BenerasHindu大学植物系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生态学各专业论文,包括植物生态、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生态压力、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演化、国际上生态变化、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热带生物类期刊

热带生物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哥斯达黎加、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种期刊:Biotropica(《生物热带》)、TropicalPlantBiology(《热带植物生物学》)、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热带生物学杂志》葡萄牙文版)、《热带生物学报》和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热带草地》)。Biotropica⑬由美国热带生物与保护学会(AssociationforTropicalBiologyandConservation,ATBC)主办⑭,Wiley出版,1997年创刊,双月刊,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730,影响分区为生态科学Q3;主要报道关于热带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热带生物的进化、行为和种群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TropicalPlantBiology⑮由美国于2008年创办,Springer出版,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1.400,影响分区为植物学Q4,季刊,该刊报道内容涵盖快速发展的热带植物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学、进化、发育、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组生态学和分子育种,多发表原创性研究和评论文章,偶以专题的形式聚焦单一热带物种或某种大的突破。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⑯由哥斯达黎加大学(UniversidaddeCostaRica)主办,SciELO出版,1969年创刊,季刊,葡萄牙文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95,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主要报道内容:热带生物学和保护热带生物领域的文章。选择标准是具有新的信息,论文具有相应实验设计、长时段实地工作和完整体系的分类学系统研究。《热带生物学报》⑰由海南大学主办和出版,2009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报道热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⑱由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协会(TropicalGrasslandSocietyofAustralia)主办,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entroInternacionaldeAgriculturaTropical(CIAT)出版,1967年创刊,英-西双语刊,在线期刊,3期/年,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林业、牧业的研究成果,包括奶业和牲畜研究。

热带农业类期刊

热带农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源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牙买加等国的8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杂志》)、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波坦尼卡热带农业科学杂志》)、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热带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⑲由印度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局(Department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原名AgriculturalResearchJournalofKerala(1961―1992年),半年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关于作物科学、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的文章,特别是将生物、工程、生态和社会知识应用于热带地区农作物、种植园和园艺作物的管理。TropicalAgriculture⑳,由牙买加西印度大学(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Jamaica)主办,1921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综合性热带农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21由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PutraMalaysia)主办,Putra大学出版社(UPMPress)出版,1978年创刊,季刊,OA期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渔业、林业、食品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管理学、生理学、植物和动物科学、植物生产、兽医学。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22由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科学学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andAnimalScience,UniversityofYucatan,México)主办和出版,2001年创刊,在线期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该刊致力于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发展,鼓励与该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成果来稿。《热带农业工程》23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1976年创刊,中文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内容为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内容。《热带农业科技》24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主办,1977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以天然橡胶、咖啡、热带水果、南药、热带花卉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论文和快讯,内容涉及热带农业资源与开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热作气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述述评等。《热带农业科学》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报道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热带作物学报》26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热带作物特别是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剑麻、香草兰、椰子、木薯、甘蔗、热带果树、南药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创新性学术论文为主,兼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试验总结、专题评述和学术问题讨论等稿件。

热带林业类期刊

热带林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2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热带林业科学杂志》)27由马来西亚林业研究所(ForestResearchInstMalaysia)主办和出版,1988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66,影响分区为林业科学Q4,主要报道关于热带森林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管理学、造林学、保护、利用和产品开发和发展方面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热带林业》28由海南省林学会主办,1973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林业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综述与述评、科技信息等。

热带气象类期刊

热带气象类期刊主要有《热带气象学报》29的中、英文版,由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创刊于1984年,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国际上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30于1995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600,影响分区为气象与大气科学Q4,集中刊登热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道新的预报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综述本领域科研进展及动态。

热带海洋类期刊

热带海洋类期刊有《热带海洋学报》31(JournalofTropicalOceanography),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创刊,中文刊,现为双月刊,这是国际上唯一的一份专门研究热带海洋的期刊。该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仪器与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2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分布特征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区域分布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主办国分布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的热带研究期刊种类最多。包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4个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有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3国;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两国;欧洲有德国和荷兰两国;大洋洲仅有澳大利亚。在热带研究期刊的主办国中,中国主办的热带研究期刊数量最多、学科最全。包括《热带地理》《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热带海洋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技》《热带林业》等,涉及热带地理、气象、农业、海洋等多学科领域。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语言文字分布

国际热带研究期刊从语种上看,包括英文、中文、葡文、西文、法文等5种语言期刊。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中,英文刊的数量最多,共15种,占总刊数的一半以上。包括:ActaTropica、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TropicalEcology、JournalofTropicalEcology、Ecotropica、Biotropica、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TropicalPlantBiology、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2.2.2热带研究期刊的中文刊热带研究的中文期刊数量仅次于英文刊,为9种。占热带研究期刊数量的1/3,即《热带地理》《热带生物学报》《热带林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葡萄牙文刊1种,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英-西双语刊1种,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英-法双语刊1种,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检索机构分布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牛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2001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路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可以在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作。

首先,在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生态原则了解城市发展的自然过程,用它来指导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区域规划,则要与城市整体环境所设立的系统相衔接,研究探讨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等。其次,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由于微观环境方面极具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其具体途径和式、法非常丰富,蕴含着广阔的创造性生机。

另外,要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法律和规范。法律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直接影响我国生态建筑研究的战略方向。在生态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仲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Z}、佚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规,对我国节约建筑能耗,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立法对建材选择、每平米能耗标准,对生态技术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规范,不仅使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生态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鼓励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从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区域 空间管治 模式 研究进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中国的城市区域迅速生成,并且成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载体。但是,由于中国的政治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并没有跟上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步伐,导致城市区域内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矛盾也更加尖锐。因此,在中国实行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从区域的角度协调和解决经济发展与城市进程中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体制改革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区域空间管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管治模式的探索,针对个别城市区域提出了管治模式的构想,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国外城市区域空间管治模式的研究进展

国外城市区域空间管治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O世纪6O年代,先后从区域发展规划和行政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多种城市区域空间管治模式。并且,将一些经典模式应用于城市区域的空间管治实践。张京祥对西方国家城镇群体地区普遍实行的管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将城镇群体区域/城市管治概括为如下几种模式:

1.松散、单一组织的管治模式。如在纽约大都市区展现的是一种松散而无统一行政主体,以专门问题性的协调组织运行为主的管理模式。

2.统一组织的管治模式:华盛顿大都市区的区域合作比美国多数大都市区更进一步,形成了统一正规的组织——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MWCOG),虽然它也是一个没有执法权力,由县、市政府组成的自愿组织,但由于其较好地解决了区域问题并为成员带来了实际的利益,因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联合形式。

3.完全单层制管治模式:如杰克逊维尔市与其所在的杜维尔县合并形成了单层的大都市政府,合并不只是地域上的统一,也产生了长期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政府运行的成本。

4.双层制管治模式:如迈阿密1957年与戴德县形成了双层制的大都市政府,县(区域)内非城市地区的所有服务均由大都市政府(上层)提供;城市公民接受他们所在市(下层)和大都市(上层)的双重服务,即上层政府承担了少量的区域范围服务,资金来自于整个大都市区范围的相关税收及那些非自治市地区的特别税,而下层政府承担了更具体的公共服务工作。

由于这种管治模式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及经济运行体制较为吻合,因而成为西方城镇群体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协调组织模式。国外城市区域空间管治模式的研究大多是从单个案例分析中得出结论,即通过对城市区域的行政管理和区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空间管治模式。由于各个城市区域的行政管理和区域发展规划之间存在着差别,所以这样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广泛应用。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描述为主,对城市区域空间管治模式的形成机制缺乏深入研究。

二、国内城市区域空间管治模式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空间管治”理念引入中国,国内学者主要从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探索中国城市区域空间管治的模式。根据洪世键、张京祥的归纳,国内都市区域管治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三个视角:一是以南京大学的顾朝林和张京祥为代表,主要从城市规划和西方“管治”理论的角度研究城市和区域管治问题:二是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刘君德和宁越敏为代表,重点从“行政经济学”和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视角研究都市区域的行政体制改革和空间组织形式问题;三是以中国人民大学的毛寿龙和孙柏瑛为代表,从行政管理,特别是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多中心管治结构和政府间关系问题。基于这些视角来分析中国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空间管治的必要性,提出相应的管治模式。现有文献对城市区域空间管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都市圈空间管治和城市群空间管治这两个方面。

1.都市圈空间管治模式的研究

中国学者针对近年来都市圈建设的实际,以案例为基础开展都市圈空间管治模式的研究。第一,以双层结构为主导的管治模式。张京祥等认为,在我国都市地区可以构建由两级双层管理模式组合而成的管理系统:都市圈双层管理体制和大都市圈双层制管理体制。吴未在对南京都市圈的管治研究中,提出构建双层政府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上下级政府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划分区域性和地方社会服务职能,形成区域城市化的地域发展格局新体系。谢丁、张旺等以长株潭城市区域为案例,提出一个区域政府与地方政府并存的双层结构模式,即构建一个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区域联合政府,并在水平管治体系上进行拓展,使长株潭城市群的管治体系呈网络化发展。第二,以网络型为主导的管治模式。陈闵齐认为苏锡常都市圈应形成区域和城镇管治协调的网络型管治模式;吴玉琴提出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多中心协调的网络型管治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探索建立城市群政府、都市联盟等模式。

此外,洪世键、张京祥从管治的调控机制出发,将大都市区管治分为三种不同的模式:集权的大都市政府模式、分权的市场竞争模式和网络化的合作模式。而这三种模式又与三种不同的大都市区管治理论流派相对应:传统区域主义以建立正式集权的大都市政府为政策目标;“公共选择”学派主张以市场机制来解决大都市问题;新区域主义主张以网络化区域合作结构来对大都市区进行管治。

2.城市群空间管治模式的研究

综合近几年学者对城市群管治的研究,认为我国城市群管治的模式及政策表现为如下:一是建立城市群政府,在我国的城市群区域,为了保证区域联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拟建立城市群政府,其目标是使城市群区域的机构系统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城市群政府能够利用城市群区域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大的功能地域和巨大的人口以及发达的产业群提供的规模经济,更好地配置利用资源,促进区域的发展;二是建立城市群规划局,我国的城市群区域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极为密切,但受行政区划的分隔也极为严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区域必然出现多中心的都市区,借鉴双城的经验,拟考虑建立城市群规划局,其直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有关重大的决策要呈报给中央政府,批准后方能执行;三是设立城市群市长联系会议制度,对于跨省的城市群,其管理组织形式与联系比较紧密的都市圈不同,表现为主要以松散型的组织为主,即应成立由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市长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城市群城市间的沟通、互访与协作;四是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应积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建立以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为主导的包括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多层次参与的区域发展协商与协调机制;五是实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联合行动,对于跨省区的城市群而言,由于自然生态区和行政区之间的内在非耦合性,使得城市群区域内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因而城市群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城市群管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城市群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除了制定统一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制定统一的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标准,实施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外,必要时还必须采取跨区域的联合行动,共同监督和检查各城市污染治理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的问题,从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市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第10篇

关键词 城市环境空间 信息系统 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城市环境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就必须有效地解决城市环境的管理问题,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治理,建立完整的城市空间环境信息系统,可以对城市环境问题的管理力度进行提高①。

1 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

随着数字城市的出现,城市环境信息工程也随之而来,并成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把城市环境的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应用以及、服务等作为一项具有明确任务的工程项目来做的,也就是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建立城市环境信息工程的框架以及基础应用,还有助于利用相关的理论、技术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实现系统的最优化管理,来对城市环境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更多的需求进行满足,另外还可以利用系统思想把城市环境信息工程的复杂性和整体性进行分析,实现全市环境保护的有序化以及最优化。

2 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

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以及其对象组件建立的,在现有的条件上,结合办公自动化系统、WEB网站信息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来构成。客户端的用户进行信息操作通过普通的浏览器即可进行,信息中心的服务器可以进行相关数据的管理,另外系统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远程维护②。图1为把数据分析以及功能分解进行结合的空间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

其中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有:(1)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所有功能,即数据采集、数据变换、信息输出、图像图形显示、信息查询以及数据库管理等,主要就是进行就是进行数据输入、输出、浏览的基本操作;(2)实现了图文表的一体化。这一功能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对计算机的统计、可坏死化以及多媒体功能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不但可以进行双向查询、统计数据、分析数据,还可以对多媒体功能进行实现,并可以对网上地图进行;(3)实现了空间分析功能。主要是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来实现环境规划、环境预测以及环境模型分析的;(4)实现了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决策模拟运用,例如环境预警、环境预测、环境评价以及环境动态监测等。

3 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

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是利用遥感技术对环境动态以及所采集的环境信息进行更新的,然后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其分析结果对污染源进行管理,对环境进行检测,以此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③。城市环境空间信息数据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城市自然环境信息数据库,包含有城市地质、气候气象、土壤、水文、动植物以及生态等;②城市环境质量数据库,包含有水、空气、土壤、噪声、生态以及绿地等;③社会经济信息数据库,包含有行政区划、卫生、工业、教育、能源、交通运输、土地利用等;④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数据库,包含有城市大气、绿地、水等多源环境目标标准以及国家相关环境法规;⑤城市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包含有农业、工业、交通以及日常生活等之中的污染源数量、空间信息以及其污染的地域范围。下面本文就对宝鸡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具体利用进行分析。

(1)宝鸡市地理环境信息的空间属性。系统设置的运行环境为: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NT4.0(2000server);Web服务器为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4.0以上;GIS服务器为ArcInfo IMS3.0;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95;浏览器软件为Internet Explorer5.0以上;电子底图采用的是1:50000的城市电子地图。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属性为在地图上把大气质量监测点的分布以及相关的环境信息进行标注,然后运用其和数据库数据之间的关联,把大气不同质量的专题图制作出来;另外还要把地面水的监测断面分布进行标注,制作出不同质量地面水的环境专题图。

(2)宝鸡市监测环境空间信息图的制作。①把地图复制到硬盘上,并将其改为只读属性;②把ESRI中的Arc View打开,增加电子底图的blocka-d图层,也就是市区轮廓图,利用NEW THEME把创建主题对话框激活,把指定主题的特征类型作为点层;③对文件的输出路径和文件名进行指定,为C:\宝鸡地图\BJ\DQD.SHP,C盘会产生三个文件,分别是dqd.dbf、dqd.shx以及dpd.shp。④对视图中的dqd.shp进行编辑。把SHAPE主题激活,并把非编辑状态转换成编辑状态;给主题添加字段,并且给每条记录赋值;在编辑完成之后,选择THEME里的stop editing把编辑保存。⑤把大气的监测点位视图制作出来。点击VIEW;点击LAYOUT,对输出类型进行点击,产生宝鸡市的大气监测点位图。采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把宝鸡市的地面水监测断面图制作出来④。

(3)宝鸡市环境监测空间信息图层的应用。①在DQD.shp视图窗口,设置图层操作以及有关参数:点击工具栏VIEW里的add theme增加其他图层;点击THEME里的table,可以把大气点位图中的所有记录显示出来;点击EDIT,对各图层进行编辑;点击THEME里的edit legend可以对图层颜色、形状、符号以及分级显示进行设置。②对视图分析查询功能进行启动,其查询功能主要有两大类,就以大气监测点视图为例,分别是:可以对地图对象中的查询地点监测点进行选择,以此对和其有关的环境信息进行查询,例如“三陆医院”,只要打开属兔工具中的查询键,把大气视图中的“三陆医院”点电机,屏幕就会显示出“三陆医院”的所有信息;可以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地点进行查询,并将此显示在地图上。例如想要查询二氧化硫≥0.044mg/m3的监测点位置的话,只要在大气视图中点击THEME、点击properties、点击查询,输入≥0.044mg/m3二氧化硫,确认,屏幕即可以显示结果。

4 结语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水平,因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参差不齐,想要实现各城市环境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就要尽快赶上国际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由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模式。

注释

① 万军明.城市环境信息工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09.12.

② 王颖.城市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2):4-6.

第11篇

关键字:地下管网;综合设置;系统集成

Abstract: The urban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urb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is a very complex net-line system,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covers a variety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along with the problems of urba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cute.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current urban planning,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analysis, and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set of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system integration mode..

Keywords: underground pipe network; integrated settings; system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的命脉,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网所担负的作用越来越强,成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地下管网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线网式系统,涵盖了多种专业的地下管网工程,形象的说地下管网系统就像是人体重要的神经网络,彼此交错而又整体融合,它通过神经系统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信息传输,能源输送的目的,是维持人体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地下管网所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地下管线需要不断的建设、更新和维护,且分管行业部门教多,行业之间的专业规划也存在交叉、矛盾的现象,没有統一的地下管网规划,地下管网建设缺乏全局性和前瞻性,时常出现因管网建设导致道路反复无序开挖的现象。笔者认为,地下管网综合规划应站在整个城市总体发展的角度去处理问题,不光要加强对地下管网资源开发的管理,还要合理的集成各专业地下管网并优化布局,最大程度的发挥地下管网的综合优势。

城市地下管网的系统综合集成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建设于地下的用于给水、排水、燃气“油”、电力、热力、消防、通信、照明、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类管线(含附属设施)、管线共同沟及其相关的地下空间设施。地下管网系统集成的模式,是指将整个城市地下管网集合成一个整体来布局,它结合地下管线的规划要求和布置特点,利用各相关专业地下管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托的方式最终构建成为一个地下管网集成化的系统,从而提高整个地下管网系统的功能和效力。

从集成的方式,可以分为共享型集成、互补型集成两种模式。

(一)共享型集成模式

共享型集成模式是指利用条件共享把区域地下管网系统的各个专业管线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既使其实现各自的功能又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少破坏环境。同时地下工程管线的敷设提倡专项管沟共用原则,这就避免管网在建设和运营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共同沟具有集约、综合的特性,避免了由于地下管线埋设或维修而导致道路多次开挖的麻烦。在遵循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城市建设地下管网现状,进行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分期建设,最终形成有效的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的机制。

(二)互补性集成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着集成不同区域管线之间以功能或优劣势互补为基础的集成关系,其中以某区域的专业管线优势弥补另一区域相同专业的劣势,这种互补关系就成为各区域地块之间地下管线优劣势互补。而且,经过聚合重组不同区域地下管网还可以互相借鉴,形成一种相互交融而且浑然一体的管网集成关系,既而形成互补性集成关系协调各专业地下管线之间的相互交叉影响,将城市所有的地下管网集成一体。

二、同专业和不同专业地下管网规划的系统集成

(一)同专业的地下管网规划系统集成

这里所说的同专业地下管网规划的系统集成是指该地下管线的专项规划系统集成,也就是说,将同专业的地下管网规划进行系统集成,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遵照城市的整体规划来考虑,将相同的专业地下管线有机的集合起来综合规划,让其形成线网式的地下管网,站在城市总体规划角度,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规模、方向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状况,从而在规划布置地下管线时,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整个的同专业的专项地下管网规划,

(二)不同专业的地下管网规划的系统集成

利用同专业的地下管网形成的专项地下管线规划,把所有不同专业地下管网放到整体考虑,综合不同专业的地下管线规划和布置的特点,从而构建成为一个集成化的综合地下管网系统。不同专业的地下管网系统在集成过程中,不仅仅是各专业的地下管网在物理层面上的交叉组合,还要满足各专业的地下管网的施工要求,同时协调不同专业地下管线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优化整体地下管网配套及处理好各不同专业管线之间接口处的衔接,为以后整个管网的建设和维护打好基础,从而形成合理的、完善的综合城市管网系统。

三、地下管网综合的布局关系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中明确规定,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应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问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与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同样,城市地下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在城市地下管网系统规划布局中,除了要考虑现状地质、现状地形条件等因素外,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重视不同专业地下管线的技术参数和设置要求,考虑地下综合管网的可维护性。强调同专业的地下管线的系统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贯彻不同专业的地下管线综合性布局和资源共享理念,从而优化和完善整个城市地下管网的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地下管网在整体城市设计中的优势,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城市管网系统集成。

五、结束语

地下管网虽然是生活中看不见的一面,却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基础。与国外很多城市相比,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地下管网缺乏系统性、脆弱等问题。地下管网综合设置的系统集成仍旧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地下管线是未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在城市发展中高度重视地下管网建设,完善地下管网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对地下管线进行规划和布局,及时对地下管网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科学技术,才能使地下管网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荣,刘博文.浅谈城市地下管网综合图的质量控制[C].//2011交通工程测量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2011:226-231.

第12篇

摘要: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 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 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 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 4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 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 罗・索勒尔把生态学 Ecology 和建筑学 Architecture 两词合并成为 Arcology, 即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 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研究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 点,1994 年 5 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 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 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 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 勃展开。1996 年 3 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 海河、 辽河等的污染。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 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 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 重点资助项目。2000 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 年,建设部通过 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 念、内涵;2001 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 年我 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 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 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 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 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 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 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 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 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 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 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 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 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 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 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 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 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 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 效果的测试分析。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 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路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 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 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 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 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 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 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 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 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 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 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 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 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 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 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 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 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 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 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 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 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 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 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 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 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可以在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 作。 首先,在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生态原则了解城市发展的自然 过程,用它来指导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 的关系, 在空间利用方式、 强度、 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 区域规划,则要与城市整体环境所设立的系统相衔接,研究探讨城市改造、更新 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等。其次,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 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由于微观环境方面极具 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其具体途径和式、法非常丰富,蕴含着广阔的创造性生 机。

结束语 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 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另一面它为城市设 计和建筑设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 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