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5:37: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散文翻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本文以王佐良先生《论读书》的译文为例,分析了在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以及对语言的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的传达。
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选材范围广泛,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在文体特征上,散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却往往又以其结构上潜在的层次感和语言的生动简洁来打动读者的心扉;在语言功能上,散文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
基于散文的以上特点,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下文中,笔者将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哲学家培根的“Of Studies”的译文《论读书》为例,简要论述英语散文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
总体而言,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与原文是句句对应,有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一些句子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而相应调整了语序,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上述译文中,三个介词被译成了三个动词,三个并列的介词短语因此也成了三个动词短语。这样译文符合汉语的层层推进的叙事方法及多用动词的语言特征。又如: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ion:to make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scholar.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文前部分“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sloth”是用不定式做主语。译文照顾到汉语语言习惯,用“读书”作主语。这既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又符合散文的朴素风格和中文简练明快的特点,原文的后部分“is the humor ofa scholar”巧妙地运用“学究故态”将英语的静态特点转化成汉语的动态特点。
下面一句译文也十分精彩:
They pre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do give forth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gept they be bounded in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中的冒号被译文中的逗号代替,原文中的总分结构也被汉语的连动结构代替。这样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的特点。译文又巧妙地将原文中的“except they be hounded in byexperience”译为主动语态,突出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点。这里,我们不得不赞叹王佐良先生驾驭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散文汉译时对原文语言功能的传达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及祈使功能等语言功能。因此,在英语散文汉译时,我们不仅要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原作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且要尽力传达原作的各种语言功能。
1.译文对原文表情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表情功能体现在它能够改变接受者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散文的表情功能就在于它往往能够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翻译中,语言的表情功能的传达致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译文的成败。培根的“OfStudies”是公认的劝学名篇,因此译文也应具有同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王佐良先生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译者的任务,使《论读书》成了中国所独特的劝学名篇。
2.译文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信息功能即运用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散文翻译中,对于原文中晦涩或较难理解的句子,译文应在保持语言顺畅前提下,给予适当解释或说明,从而保证其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如下面“Of Studies”中的句子:
Abeut studia in mores.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原文比较难以理解,王佐良先生将其翻译成汉语推崇的四字结构,既保留了原文古雅的风格,同时也道明了句子潜在的意义,达到了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3.译文对原文美感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语言,给读者以美好的享受。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因此,经过再创作的译文也是为读者服务的,应该将读者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作为其生存的依据和标准。散文的特殊性决定其翻译是目标取向策略(target-oriented strategy)。也就是说,译者在忠实地传达原作意图的基础上,应侧重译文的读者效应,除了考虑其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要注重其语用功能,即语言应能提示给予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翻译散文时,除应忠实传达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应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如《论读书》中,以下句子的翻译,就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功能。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4.译文对原文祈使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祈使功能是指其对接受者行为的影响功能。这一功能可由命令或劝告来达成,但是通常更有效的途径是恰当的解释,有启发的玩笑,或者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它的使用常常暗示某种权威。在翻译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原文的这种语气,也即语言的祈使功能的保留。如在培根的“Of Studies”中,有如下句子: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nor to findaik and discourse;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原文的语气,由此可见,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功底是十分深厚的,其《论读书》也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躇”的结果。
综上所述,王佐良先生的译文《论读书》以保持原作朴素风格为要,遣词造句通俗简洁,朴素无华,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先后非常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美感动能、表情功能和祈使功能,很好地传达了原文完整的意义。译文语言流畅地道,通俗简洁,堪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范例之作。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郭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著,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关键词:机器翻译;可译;不可译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02-01
1.机译的优缺点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简称MT)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叫做机器翻译软件[1]。1 954年,IBM与Georgetown大学合作成功研制了第一个机译系统,揭开了机器翻译的研究序幕。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愈加迅猛发展, Google Translate应景而生,然后译文质量并不理想。在之前的一项西班牙语译为英语的测试中,设定满分为6分,谷歌旧的翻译系统得到3.6分,人类普遍得分为5.1分。2016年9月27日,谷歌推出的新翻译系统基于对于人类神经思考的模仿,能够与真人翻译竞相匹敌,得到了5分的好成绩。
谷歌翻译的优点显而易见。首先,谷歌翻译功能不需要翻墙,即将推出的软件和APP,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其次,谷歌采用了联合国文档做为语料库内容来源,专业性强、数量大。再者,新谷歌具有较强的语法分析功能和智能化处理,可以节省许多初级、机械的翻译人工,对翻译生产力是一种解放。
观其缺点,也不可忽视,如其可操作程度、准确性和可读性等都不理想。机器翻译只是句法结构和词汇的机械应对,对源语言的分析只是求解句法关系,尤其是遇到多义词、有歧义句子或者含有文化因素的语句时,机器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意义。
2.机器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
每一种自然语言的语法、句法和文化问题本身纷繁复杂,加上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语义差异,情况就更加复杂,必须在不同层面采用多种手段分别解决。人类对语言的认识程度以及大脑对信息的复杂过程都使得机器翻译永远无法像人脑一样进行思考和判断。
新谷歌的中译英质量令人惊艳,但不难发现,谷歌翻译只对逻辑关系西化的中文句子能应对自如,也就是主谓宾等成分清晰的句子,如干涩却逻辑清晰的科学论文和人文社科类论文,谷歌翻译能正确识别其成分、逻辑关系和各类从句。同时,谷歌对中文的成语俗语和如今的流行词汇也是得心应手。如"杯弓蛇影"译为"extremely suspicious","洪荒之力"则为"prehistoric power"。新谷歌的翻译,经人工修改把关,其质量还是有所保障。
然而,相对于一板一眼的中文,大部分散文、诗词戏曲或者日常交流中的口语表达,或灵活多变,或佶屈聱牙,或蜿蜒复杂,于有经验的译员来说都需时间,机器翻译便力不从心了。
2.1 词的问题。原句: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机器翻译:I do not know how many days they have given me; but my hand is almost empty.
人工翻译: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比较译文可发现,前半句机译与人译是一模一样,差异体现在后半句。原文中"手渐渐空虚"实指"自己拥有的时间逐渐减少",但机器的理解明显是受字面意思的局限。
原句: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机器翻译:While now the prime of life, and strive to do a specialized learning.
人工翻译:While you are in the prime of life, why not devote yourselves to a special field of study?
汉语的主语位置灵活,在有些句子中会被省略。本句的机译明显无法识别正确主语,导致译文没有主语。并且人工翻译中,将上下文联系,把后半句译成反问,原文深意得以体现。对于这类散文句子,机器还没有学会解读。
2.2 句的问题。原句: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机器翻译:This is also the same delicate look, like a hairspring in general, fluttering Yang Yang of the rope together, together.
人工翻译:The three subtle smiles, drifting in the air towards each other like gossamer, became interwoven.
这诗意的原文,谷歌几乎无法翻译。其实在人工翻译中,这类句子也是最难的,既要符合英语语法,又要精炼灵巧,并与原文风格一致,非常困难。本句机译,完全不知所云。
原句:连夜雨雪,一点星光都看不见。
机器翻译:Night snow, a little star can not see.
人工翻译:It had been snowing all night, not a single star in sight.
原文"雨雪"具有动词意义,谷歌无法识别。并且对于原文中的时态,谷歌也没有正确判断。所以说,中英文差异为谷歌带来的困难,其实并没有被克服,这里则需要人工译者来纠正。
2.3 文化内涵。
原句:据说"至人无梦"。
机器翻译:It is said that "no dream."
人工翻译:It is said that "a virtuous man seldom dreams".
"至人"在古代指思想道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谷歌对句子结构把握到位,但对于文化内涵完全没辙。
原句:读最近一期的《文学评论》,里面有几篇关于“红学”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机器翻译:Read the latest issue of "Literary Review", there are several articles on the "Redology" article, attracted my attention.
人工翻译:In the latest issue of the Literary Review, several articles on Redology have attracted my attention.
令人惊讶的是,谷歌对于"红学"翻译正确,但句子开头的"读"直接翻译成了"read",稍感遗憾。
3.结语
从上述例子可看出,自然语言具有各自的形态学,语法结构和语义学,其人工翻译并不是机器能完美替代的。但机器在处理一些简单的翻译任务时,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人工翻译的效率。机器翻译的难点和人工翻译的难点有重合,我们只有将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完美结合,不断磨砺,才能锦上添花,才能了解和征服语言,达到文化的无碍交流。
参考文献:
[1] Hutchins J. Machine translation: past, present, future [M].London: Ellis Horwood Limited,1986.
[2] 毛顺. 若干实用机器翻译软件与网站评价 [J]. 中国科技翻译,2004,(4).
本文以中式英语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中式英语的产生过程、原因及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分析了其利弊。选题切合我国英语使用现状,收集了较多素材。全文结构较完整,但存在概念不清,自相矛盾,逻辑荒谬,语言极不通顺等问题。
首先,作者似乎不区分“论文”和“散文”的文体差别,如以案例代替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以What is Chinglish为标题,结论部分信口开河,充斥情绪化的口号式语言,而所作结论和前文没有丝毫关系。说明其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
其次,作者对Chinglish的定义不清。文章没有给出研究对象的工作定义,而是拼凑他人理论,而这些理论又没有得到提炼和统一,导致后续各部分讨论范畴不一致,以及引用他人观点时标准不一,甚至所引用的部分语料并不能说明作者观点,文不对题。尤其是结论部分对Chinglish的界定与文章主体部分讨论的Chinglish内涵完全相反,十分荒谬。说明作者对所研究的问题基本概念模糊,反应了专业功底不扎实,态度不端正。
再次,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作者在4.1节讨论产生中式英语的“外国文化”原因时,通篇谈论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实在莫名其妙。且内容侧重翻译策略和技巧和中英文差异,有偏离主题之嫌。说明作者写作既缺乏逻辑,又不懂得安排材料。
最后,全文语言错误太多,文字水平太低,已严重影响阅读。
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学的桂冠。诗,是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其价值取向,无法用金钱衡量,只要是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诗的存在。诗,不管是它的风姿,还是它的灵魂神态,都是那么美丽诱人;诗,作为情感的载体,千百年来行走在人类心灵世界,叙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倾诉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文学翻译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而诗歌翻译是译界公认为最难啃的工程;在翻译批评领域里对文学作品翻译(不管是中译外还是外译中)的争论一直都在进行,尤为对诗歌翻译方面的争论更加激烈。
一 诗歌翻译的目的与争论焦点
诗歌翻译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跨民族、跨国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即使我们不懂俄语,也可以从汉译本里品赏到普希金那美丽的《罗曼斯》;即使我们不懂英语,也可以从汉译本里感受到莎士比亚《真正的爱》的那种爱情的甜蜜。外国人也一样――即使他们不懂汉语也可以从外译本中看到唐朝诗人李白笔下《望庐山瀑布》里的庐山壮观。这就是诗歌翻译的传播功能,也是诗歌翻译的目的。
在表达情感、传播信息方面,诗不同于散文、小说、论文、戏剧等。诗在传情的同时特别讲究艺术风格的表现,它在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时还要让对方感受到艺术的玄美,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让热爱诗的读者得到艺术美的熏陶。特别是古典诗歌,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都非常讲究诗体结构(音、形、意),比如我国古代的(最突出的是唐朝)诗歌有七言、五言诗,七律、五律诗,回文诗;七绝、五绝诗等。英文诗(特别是19世纪以前的)的形式就更多,比如:三音步抑扬(扬抑)格、四音步抑扬(扬抑)格、五音步抑扬(扬抑)格、七音步抑扬(扬抑)格;三音步抑抑扬扬(扬扬抑抑)格、四音步抑抑扬扬(扬扬抑抑)格等等。这些类型的古典诗歌结构严密,形式优美,音响和谐,深蕴哲理,传情隐蔽。于是在古典诗歌的翻译中人们就非常关注诗歌翻译语言运用的艺术性而不是它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在诗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和翻译批评者也就产生了不少困惑,致使长期以来争论激烈。加上中国具有悠久的翻译史,自有翻译以来,就翻译的标准问题各家长期争论不休,在诗歌翻译方面的争论尤为激烈。要对诗歌的翻译结果做出人人都感到满意的评价的确很难,因为诗文学翻译的难度是翻译界公认的,特别是古典诗歌翻译更是难上加难。诗歌翻译与其他一般文章材料的翻译不同,它涉及诸多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文化间的关系,诗体风格、语言应用间的关系等;长期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之间的关系上。
二 各家争鸣
诗歌翻译长期以来都是各家争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的人认为诗歌翻译应该“形式对等”,如:2003年第二期《中国翻译》刊载黄国文先生的“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论文。作者认为诗歌翻译应以“形式对等”为基本点,并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分析比较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三个英译版本,认为Schlepp的译文比其他两种译文更忠实于原文,更容易传递原文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有更多解读译文意义的余地。而金春笙先生在2007年第二期《中国翻译》上发表题为《汉诗英译“形式对等”重要之我见一与黄国文先生商榷》一文,引用Schlepp《天净沙・秋思》的译文和翁显良先生的译文作了分析比较,对黄国文先生的以上观点进行了批驳,充分肯定了翁显良先生的译作,而否定了Schlepp的泽作,认为Schlepp的翻译只传达义,而传达不出形、音与图像性。对翁先生的翻译给予很高评价,认为翁先生翻泽此诗时居高临下,立足于一种意境的造设和渲染,译出原文所隐含的精细微妙处。同时认为翁先生把原曲译为散文体,不拘泥于诗的对应,不照顾句的长短和次序的好处使译文能使读者直接体会到诗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让我们来欣赏他们的两个译本,并以慧心去体会: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针对近二三十年来出现的提倡翻译要颠覆以往的“忠实”和“对等”译论,把翻译活动视为凸显主体、反叛原作、争取“独立”的解放运动,强调翻译家的操纵和改写的现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赵军峰先生指出:纵观中西方翻译史,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多数的学者们都是以传统的“忠实”、“等值”、“等效”、“案本”、“求信”等为中心的求同观念,以原文本为中心的“忠实”观念居上,而从各个方面强调和解释翻译家主体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各个流派被视为“另类视野”。尽管其中许多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翻译出现“文化转向”之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翻译活动在本体上的语言属性不能被否定。2005年赵彦春指出:
“忠实”和“对等”原则不是机械的、片面的,而是辩证的、普遍的、本质的和常态的,而“改写”和“操纵”等流派不要求忠实于原文,是非本质的翻译,属于“偏态”。翻译应该以原作文本为出发点,以译者为中心,以“忠实”、“对等”的追求为本质属性,竭力使译文靠近原文。
同样,在诗歌翻译领域里也有不同的呼声,有人认为翻译诗歌不能像翻译散文、小说、论文或一般文章一样,不能光满足于“忠实”和“畅顺”或突出意境,还必须考虑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和谐艺术。许渊冲先生就是这样的翻译家。他用了许多例子阐述了诗歌翻译特别是中诗英译中的“真”与“美”之间的关系。19世纪末期英国汉学家Giles把中国的唐诗译成韵文,被英国作家Strachey誉为那个时代唐诗英译的最佳译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到了20世纪初英国汉学家Waley认为译诗用韵不能因声而损义,他把唐诗译成自由诗或散文体,从此唐诗翻译中的诗体和散体之争开始了。针对诗歌翻译到底用诗体还是散体,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诗歌翻译,散体重于真,诗体重于美,因此,散体与诗体之争实际上就是真与美的矛盾,而真与美的矛盾又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矛盾。比如,科学家杨振宁先生看了许渊冲先生“歌尽桃花扇影风”的英译文后就说那不对,他记得是“扇底风”,而不是“扇影风”,而在许渊冲先生看来,“扇底风”是实写,“扇影风”是想象,这就是真与美的矛盾,科学和艺术的不同。在《杨振宁文选》英文本序言中引用了杜甫的两句名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英文翻译是:1,A piece of litera-ture is meant fnr the millennium./But its ups anddowns are known already in the author’s heart,许渊冲先生对此译文的评价是:译文精确,具有典型的科学家 风格,但音节太多,不宜人诗。他按艺术的风格来翻译是:2,A poem may long,long remain./Who knowsthe poet’s loss and gain!3,A poem lasts a thousandyears./Who knows the poet’s smiles and tem's!许渊冲认为“文章”二字,杨振宁先生的翻译最正确,但杜甫一生没有写过多少文章,杜甫说的“文”指的是“诗”,所以他把它译为poem。“千古”、“千年”也是杨振宁先生翻译的最正确,第二种翻译为long就太泛了。“千古事”,以意美而论是杨先生泽的好;以音和形美而论,是第二第三种更为合适。“得失”,第二种译得最形似,但不明确;第一种译成ups and downs,更注意文章客观作用,第三种译成笑和泪是强调主观的感受。
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诗,科学派常用的是“对等”译法,而艺术派常用的是“三化”译法:等化、浅化、深化。科学派的翻译目的是使读者知之,艺术派的翻译目的是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
诸如此类争论的例子举不胜举,有的从语言功能学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翻译观,有的从文化传播功能视角谈论翻译,等等,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百花争艳。
三 诗歌读、译体会点滴
有人认为翻译没有标准,但我认为翻译有标准,而是没有标准的翻译。尽管后来在翻译界有不少人先后提出了翻译的“忠实”、“境化”、“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等理论,但我认为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仍应作为我们的翻译标准。所谓“忠实”、“形似”都应该属于“信”的译域,而“音美”、“形美”、“意美”属于“雅”的译域,因为“雅”含有美之意。而“神似”、“境化”属于翻译主体对被译文本内质理解的范畴,这有点超越了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大多用于诗歌翻译。
我从读诗和译诗实践中体会到诗歌翻译应坚持尽量做到翻译能达到“真”“美”结合原则,也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实际上在翻译里“真”和“美”、科学性与艺术性都并非是两个对立体,而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可谓真中见美,美中显真;科学艺术,艺术科学。难道不是27很多科幻小说开始纯粹就是小说家幻想的艺术加工品,而最终变成了现实的科学。可见,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蕴涵着科学。在诗歌翻译中,如果只求真,不讲艺术,翻译出来的东西就达不到“传神”效果,更无法让读者领略原作者的艺术风格;如果唯讲艺术,而丢了真,就会出现不顾原著真意的乱译胡译,而读者得到的只是一种不存在的或虚假的艺术之美,根本无法达到艺术文化传播之目的。
笔者认为诗歌翻译在存真的基础上,应务必重视翻译的艺术性,因为诗歌情感交流的方式大都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实现的。苏州大学专门研究中国典籍英译的博士生导师汪榕培先生认为:“从通过外在形式‘传神’的角度来看,只有以诗歌的形式来译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为诗歌跟一般的叙事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表意的交际功能,而是表情的美学功能”。笔者认为诗歌翻译“达意”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达意的基础上,要讲究“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我的“形似”观,指的是诗歌的外在结构,它包括诗节、诗行、音节、节奏、韵律、意象等。“神似”是翻译诗歌的精髓,是传递诗歌内在意蕴的纽带。“传神”必须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诗歌背景、内涵、语气等等因素。我们来欣赏一下许渊冲先生翻译李白诗《静夜思》的译文,看看他是怎样处理“形似”和“神似”之间的关系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笔者认为这首诗翻译得很好,不仅做到“神似”,而且做到“形似”,也就是音、形、义三者达到了和谐统一,使人读起来有三维立体艺术魅力美的感受。本诗中文为五言绝句,译文用四音步接近抑扬格诗体。中文四行,英译也为四行,每行八个音节,押韵格式为acbd。译文体现了“形似”和“神似”的艺术风格。从达意的角度上评判,完全达到了传递诗人写作的意图。译文第一句虽然没有把“月光”的“月”字直译出来,但第三句译文“the moon bright”就完全明示第一句译文“a pool of light”中的“light”就是月光。译文的最后一句“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译者并非简单地译为“Bowing myhead,I’m thinking of my hometown.”,而是倒装地译为“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最具传神的用词是“drowned”,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怀恋之情非同一般。
新诗的翻译当然比传统诗的翻译要容易,但也应该在达意的同时注意“传神”和“形似”艺术,如,云缝鹤先生的诗《小鸟》我是这样翻译的:
附原诗:
小鸟
蓝天上
飞来了
一只自由的小鸟
一路阳光相送
近了,近了,更近了
溶入我心中
我心中
飞出了
一只希望的小鸟
去将阳光追逐
远了,远了,更远了
进入无垠的太空……
本诗分为两节,每节六行,译文也分为两节,每节六行。这里的“一路阳光相送”句中的“阳光相送”,译为wearing the sunshine,而不译成companied with thesunshine。wearing the sunshine具有动态的意象美(当然也可译为bathed in the sunshine),而companied with thesunshine读起来会令人感到呆板。
同样,把英语诗翻译为中文诗,最好也应尽量做到或基本上做到展示原诗的“神”与“形”的特征。比如June Singer Sunshine(美国)的诗:
梦醒时分
当睡梦的轻纱被意识侵入
无形的景象悄然消失
清碧、淡紫和石绿变幻交融
宛如昏暗深处起伏的笑声
要么蜷缩在黑暗的洞穴
要么骑上飞马直入云霄
希望,不妨卖掉自己成为奴隶,
在拥抱中邂逅陌生的爱神
当一夜的冒险刺激全部消退
幸运的是,你尚能追忆那最后一刻
陈女士的译文句子非常优美,表达意思准确,已经达到传神的要求,但如果把诗的第二节第四行中的Ems翻译为厄洛斯,然后再给厄洛斯加上注解:希腊神话中的爱神,这样可能更好点,这就把原诗的文化色彩也传播出去。细读原诗,便看出那是一首五音步韵诗,共为三节,第一第二节隔行尾部单押韵,最后一节两行尾部单押韵。如果按原译文调整成这样是否更为形似精美:
梦醒时分
当意识侵入睡梦的轻纱
无形的景象便悄然消散
清碧、淡紫、石绿变幻交融
宛如昏暗深处笑声波动
要么蜷缩在黑暗的洞穴
要么骑上飞马直穿云霄
当卖掉自己成为奴隶,望
拥抱中邂逅陌生厄洛斯
当一夜的冒险全部消退
幸运你能追忆最后一刻
原诗每行为十个音节,而译文也是每行为十个音(中文是一词一音)。虽然这样的翻译在第二和第三节中还是未能达到押韵,但从整体艺术上已经做到“传神”和基本做到“传形”。
关键词 语言功能 文本类型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利用语言符号来传达复杂的信息,因此,语言作为交际、沟通的工具,它不但承载着表达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而且具备交际的功能,交际功能也是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对语言功能的划分,许多语言学家及翻译学家曾提出许多不同的见解,也对语言功能进行过不同的划分。英国翻译理论家皮特·纽马克把语言界定为六种功能,即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祈使功能(vocative function),美感功能(aesthetic function),酬应功能(phatic function),元语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语言的这六种功能,在汉英、英汉翻译的过程当中应该得以充分具体的体现,特别是在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本类型来认识语言的功能,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语言功能的认识也对整个翻译的过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反映了语言以外的现实世界,从客观的角度来传达信息,陈述事实。科技论文、技术报告、法律条款、公证、合同、学历证明、会议议程、新闻报导等文本主要具备信息功能。
例A:由于铝总是和其它元素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自然界中找不到处于游离状态的铝。
译文:Since aluminum is always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in nature,we can never find it free.
例B: 如果不适当地处理,锅炉及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就会造成城市空气污染。
译文:Exhaust from boilers and vehicles causes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unless it is properly treated.
此例文为科技文体,科技论文主要承载的是信息功能,其语言要求平实、严谨、准确、通顺,并能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本质思想内涵,这就需要了解专业技术知识,正确地表达专业术语。因此,科技论文的科学严谨性要求它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你、我、你们、我们、他们为主语,多用非人称主语“it”或用事物名称为主语,故例A应改译为:Since aluminum is always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in nature, it is never found free; 科技论文的结构严谨性要求在翻译中应将表达同一思想内容的相关成分尽量放在一起,修饰语应尽可能地靠近被修饰语,从而使表达的内容更加清楚,故例文B应改译为:Exhaust from boilers and vehicles, unless proper treated, causes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2 表情功能
主要表达信息源(作者、言者)的深刻思想及浓厚感情,同时也激发读者的情感。抒情诗、短篇小说、小说、剧本、演说、感情奔放的自传、文章、私人信件等文学作品主要具备表情功能。
例C:……The wailing of the river over its last stones was difficult to bear, yet it was this that draw me back each day……
……, I retreated into a state of isolation. I fasted and abstained as much as I felt appropriate from water.……
……, the song that came out of the river didn’t bother me much……
……I would say very single prayers in the every, only an expression of camaraderie.……
In moments of great depression, of an unfathomable compassion in myself, I would make the agonized and tentative movements of a dance, like a long-legged bird.
译文:……河水流过残石的哀鸣令人难受,然而正是它的哀鸣每天将我吸引到河边。……
……,我过着遁世静修的生活。我禁水,尽可能地少用水……
……河水流淌的歌一点也不让我心烦。……
……晚上我念着极简单的祷词,仅仅只表示朋友的情谊。……
我极度沮丧,心中充满难以言状的怜悯,我愿像一只长腿的鸟,试探着跳起苦闷不堪的舞蹈。
此例文节选自一部文学作品,作者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及敏感的情感描写了河流即将死去的悲惨遭遇以及河流的重生。引人们的深刻思考,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同时更加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之情、怜惜之情,把平时大家忽略的事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而又极富生命力。例如wail一词通常指人大声地哭诉,尤指痛哭,那么“wail(哀鸣)”在这里表明了河流的悲惨境地,也体现了作者对河流的怜惜之情。“the song that came out of river”,译者将其译为“河流流淌的歌声”,而不是“来自河流的声音”;“camaraderie”指友谊、朋友之间的信任,可以由此看出作者已经将其升华为自己的朋友、同志,再加之描写作者思想感情及动作的一系列词语retreat, abstain, depression, unfathomable, agonized, tentative就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河流的怜惜、珍视、热爱,通过作者、译者对简单自然现象栩栩如生的描写,赋予与河流之间如同朋友的深厚情感。
3 祈使功能
唤起、号召、感知读者、听众的意志,从而使他们去思索,去行动,从而响应号召,也就是努力使读者、听众做出在语言中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效果、通知、广告、产品使用手册、招贴、公告、劝说性文本主要具备祈使功能。
例D:Easier dusting by a stre-etch! 拉拉拉长,除尘力强!
此为一则除尘布的广告,广告的目的是便人认识、理解某种商品或服务,以说服消费者行动。广告语言风格独特,富于感召力,翻译出来的译文也应做到简洁、生动、形象,富于感彩和感染力。
例E:禁止吸烟。译文:NO SMOKING
这是我们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的一个醒目的告示,在传达信息的同时,用祈使句、大写给人一种严肃醒目的感觉,唤起人们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希望大家能像遵守法律一样来自觉遵守它,这便起到了引人注目的作用。如用“Don’t smoke here”便失去了祈使句的强烈号召,引起注意的语气,也就没有完全体现其祈使功能。
4 美感功能
美感功能即感官的愉悦,一般来说,此美感体现在作品及译作的内容、形式和意境上。如果是文学作品,美感也会体现在音韵、结构、修辞等更多方面的效果。从而达到一种传达美感,使文章熠熠生辉。诗歌、散文、抒情诗等文学作品主要具备美感功能。
例F: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awake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此诗的译文在视觉上、听觉上、形式上都给人一种美感,美感功能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Wind and shower对应的“风雨”,使人马上就觉得如同沐浴着春风春雨,生动描写了风吹雨落的形象,再现了原作者的视象;在音韵方面,此诗原文及译文均为压韵诗,“lying, crying”, “showers, flowers”均为重音在前面的双音节词,给人持久、响亮的音韵美,译文中的节奏为四个平仄,属四音步抑扬格诗,节奏模式为“抑扬、抑扬、抑扬、抑扬”,循环往复,轻重抑扬有规律地交换更替,在听觉上,形成了优美悦耳的节奏,此诗意在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花落的怜爱,译文客观地译出了原文含蓄、温和的风格。
5 酬应功能
顾名思义,酬应功能反映了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交际者之间保持接触,有些酬应词语的功能与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些词在汉、英中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例G:你吃了吗?译文:Did you eat the dinner?
“你吃了吗”在中国是一句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句子,旨在寒暄,而并非真正要询问你是否吃饭了,如果这样翻译,外国人会很难以理解它,此句子也不具有酬应功能,只是一句不太地道的普通话。因此,应改译为“How do you do”或“hello”, “Hi”即可表达原文意思。
例H:外宾: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owing me the way.
小王: Don’t be polite.
外宾: Why?You Chinese people are polite people.
显然小王在这里是想说“别客气”,他在句法上并没有错误,但他在翻译中就犯了逐字硬译的毛病,以致于外宾迷惑不解,所以汉语中的“不客气”也具有寒暄作用,译为“Not at all”或 “Don’t mention it.”即可。
6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即指语言本身,此功能是指语言解释或命名自身特色的功能,即用语言解释语言。
例I:Sentence is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largest grammatical unit of a language.
译文:句子常被认为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例子和译文正是用一个句子来解释、阐述“句子”这个语言单位的定义,即用语言解释语言,体现了元语言的功能。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的大体划分,可以基本确定不同的语言功能,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前四种功能,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是主要的,其它两种功能,酬应功能,元语言功能仅仅应用于局部,而主要的四种功能不能截然分开,在一个文本、甚至一段文字中,就往往可以贯穿多种语言的功能,只不过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中,有的语言功能起主导作用,表现突出,贯穿全文,而有的语言功能则起到辅助作用,只体现在局部,这是因为不同文本类型对其语言功能有侧重点,有不同要求,例如在翻译法律条款、合同等实用性文件时就要侧重于其信息功能、祈使功能,其译文即要科学、严谨、准确无误,又要具有约束力、强制性;那么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就应侧重于美感功能、表情功能。所以,通过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的学习,使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有助于指导我们在针对不同类型文本翻译时,对选词、语言结构、作者风格、语境等各个方面都要下一番功夫,也就是说,在翻译中,也有只有结合语言的多种功能,才能将源文表达、翻译得既忠实、通顺,又不失思想感情、文学色彩,使语言发挥出其最贴近源文本特点的语言功能。
参考文献
[1] 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 陈刚,俞旭燕.论中国企业外介翻译的学术与行政管理[J].浙江大学学报,2004(2):33-40.
[3] 陈婧.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分析与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5):68-70.
[4] 陈婧.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翻译标准的再讨论[J].宜宾学院学报,2005(1):103-105.
[5] 丁建江.文本类型理论与翻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118-124.
文学传统是一个可以为作家提供宏大社会背景、广阔创作空间和丰富创作素材的体系。林语堂认为,明清小品内容丰富,存在不少优秀散文,他在创作中不断汲取其营养,他极力推崇的性灵文学与明清小品的“性灵说”一脉相承。在《论文》中,他曾说:“……性灵派文学,是抓住近代文的命脉,而足以启近代散文的源流。性灵就是自我。代表此派议论最畅快的,见于袁宗道《论文》上下二。……‘性灵’二字,不仅为近代散文之命脉,抑且足矫目前文人空疏浮泛雷同木陋之弊。吾知此二字将启现代散文之绪,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日就取材与思想而言,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论语》《人间世》等刊物以及其大量小品文都与明清小品存在内在的联系。如王兆胜所言:“明清小品给林语堂一个非常有力的支点,使他能够撬动人生和文学这块巨石,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林语堂对明清小品的接受与认同同样体现在小说的人物思想上,姚思安的塑造就是一个典型。
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I}risteva)曾提出互文性的概念,即文学文本的互文性问题。她说:“任何一部文学文本事实上都是由其他文本以多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如这一文本中公开的或隐秘的引用与典故,对先前文本形式特征及本质特征的重复与改造,或仅仅是文本对共同累积的语言、文学惯例与手法不可避免的参与等方式。换言之,作家在创作虚构小说文本时借鉴已有的文本,任何文学文本实际上只有通过自身与其他文本的联系才得以存在,互文就是其他无数文本交叉之地。就文学艺术中的积极互文性而言,李玉平认为:“文学艺术文本中很少有直接引语式的互文性,更多的是经过作者消化吸收和改写变形后的互文性。”在小说中,姚思安对自己外出十年云游四方进行了阐述,他所进行的旅行既是游山玩水观赏风景,也是自我寻求解脱。他说:“自我解脱的基础在于身体的锻炼,人必须无钱无忧虑,随时死就死。这样你才能像个死而复生的人一样云游四方……我在路上向人家乞讨,村里的人对老人很慈善。我能躺在硬石头上过夜。到了庙里,人家总是给我饭食住处…... "姚思安云游中所持的居无定所、随遇而安的旅行姿态与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X1937)里英译屠隆的《冥寥子游》全文所阐明的“旅行之法”如出一辙。冥寥子携友出游,“两人乞食,无问城郭村落,朱门百屋,仙观僧庐。戒所乞,以饭不以酒,以蔬不以肉。……行不择所之,居不择所止。其行甚缓,日或十里,或二十里,或三十、四十、五十里而止。行旅者如果遭遇天灾、疾病、野兽等,“如其不免,则游止矣;幸而获免,游如初。林语堂显然认同屠隆所阐述的旅行之道:“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不成其为旅行·····一个好的旅行家绝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林语堂出于对《冥寥子游》的喜爱,他在《生活的艺术》里谈论“旅行的享受”一章中全篇翻译引用了屠隆的文章,并以汉英对照方式于1940年在《西风(上海)》第41-48期连载刊发。王瑾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会融人过去与现在的系统,对过去和现在的互文本发生作用。其实,林语堂在小说中刻画姚思安这种流浪式的旅行者的概念是林语堂较早之前提出的“大荒旅行者”的进一步阐发,“在大荒中孤游的人·····一日或二三里或百里,无人干涉,不用计较,莫须商量……在这种寂寞的孤游中,是容易认识自己及认识宇宙与人生的。林语堂推崇孤游者的快乐,因此把其第二本书籍取名为《大荒集》。
可见,林语堂对姚思安阐述云游四方的描述借鉴了《冥寥子游》中的观点。这其实也是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谈到的小说家在创作时经常使用的“戏仿”或“改编”的手法,他认为这类手法有助于塑造人物的饱满形象:“戏仿和改编却有极大的助益……已有的作品或者已经存在的文学传统或可对他们有所启发—这类小说家或可在它们的画栋之上寻得合适的图样开始勾画自家的蓝图,或可在它们的雕梁间反复观瞻,汲取力量。
2.阅读训练(二)蔡运强,张坤
3.阅读训练(三)张传权
4.阅读训练(四)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马莉
5.阅读训练(五)马宽明
6.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一)唐惠忠
7.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二)王学华
8.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三)华德阳,苟大权
9.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时鹏寿
1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钱德宝
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姜有荣
12.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桑进林
1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鲁厚之,韩香玲
14.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七)薛吉辰
1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八)王勇善,徐长玉
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九)王辉
17.高考语支模拟试题(十)李广予
1.分段实现大目标刘燕敏
2.浅析"王将军之武库"赵庸谦
3.精心布局巧成篇——《闺塾》三叠技法探幽王学华
4.反向扩张与相向吸引——简析《鸿门宴》中项羽与亚父、刘邦与张良的关系赵学勉
5.《窦娥冤》中三重天姚志忠
6.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简析《秋韵》的构思技巧杨能荣
7.平平淡淡才是真——读颜纯钩《爸爸的吩咐》何绍袖
8.妙思巧构想象奇特——《登峨眉寻李白不遇》赏读何传跃
9.红尘祸福挥手去山间风月入怀来——元好问小令《人月圆》赏读杨廷平
10."八小"锁定高考一类作文姜有荣
11.作文的模仿与创新杨丽萍
12.生命·自然·美傅军
13.飘浮的云吴舒
14.秋来书更疏,冬至否?徐菲
15.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蒋平
16.标点符号复习指要卢增虎
17.文言文翻译的七大"硬伤"薛秋影
18.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谈列锦手法张寿哲
19.古诗词典型意象扫描(二)陆精康
20."北海"在哪里?李东方
21.古汉语词类活用辨析李林
22."和"字语病例析曹洪新
23.如今学生名难读语文教师尴尬事——学生生僻名字的读音说略李弗不
24.虚词语病面面观刘素玉
25.《中学语文园地》用稿内容与要求
1.谢天陈之藩
2.『对与我国的语文教学蒋平
3.灵与肉:脱壳奔逃还是共历苦难——关于《促织》《变形记》的一些思考姚志忠
4.《归去来兮辞》情感内核新探成龙
5."长"字音义注商王怀宇
6.《阿房宫赋》的思想艺术浅析马建民
7.通假字的注释应先述本字再释义王静旭
8.匠心设计伏笔误会筑就美丽——《出租车司机》赏析丁勤中
9.『三美并存感人心魄——《多言无力》赏析傅其标,马兆霞
10.文约意丰发人警醒——品读《卒》姚绍清
11.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徐志摩《偶然》解读常文艳
12.高度的艺术概括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昌龄两首边塞诗赏析王月馥
13.分析语段巧作议论——高考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的探索与思考葛惠霞
14.条分缕析明立意精雕细刻巧表达——二元关系类话题作文写作指要时鹏寿
15.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释义谋篇唐金龙
16.等待之香张冰菡
17.老街顾蔚
18.成长痛吴炜瑛
19.咫尺·天涯郭一
2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何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李培臣,刘智玉
21.怎样踩准文言文翻译题的得分点李雪松
22.古诗阅读训练胡俊华
23.古代诗歌常用艺术手法举隅陆精康
24.隐士、居士、名士和处士席红
25.古代座次尊卑摭谈柳天慧
26.古今异义文言词语例说马祥
27.古汉语联合式双音词集释路荣
28.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语集解钱德宝
1.书院清池李元洛hHTTp://
2.《柳毅传》《促织》与志怪小说黄克龙
3.《归去来兮辞》注释商补崔皓
4.李密与《陈情表》陈春华
5.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天地苍茫一根骨》赏析程鸣
6.清芬浮动,韵致淡雅--《独坐夕阳里》赏析王晓维
7.悄悄地,让你的心宁静--散文《柔软》赏析曾庆培
8.婉转曲折,纯情秀雅--《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赏析戴继华
9.关于话题作文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丁勤中
10.审题是话题作文成功的关键暴瑞
11.高中语文第二册期末检测题韩香玲,鲁厚之
12.高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检测题张素秋,孟健
13.高中语文第六册期末检测题蒋平
14.高考现代文阅读"好处、作用"题解答策略刘相春,夏国荣
15.文言修辞句的翻译李明隆
16.春风放胆来梳柳--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指导时鹏寿
17."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王兆银
18.古代官职变动系列词举隅刘永继
19.古诗鉴赏中常见的四组概念宋峥
20.几组"一字之差"的近义成语辨析刘素玉
21.文坛掌故花絮胡俊华
22.朱元璋出联索对趣闻王国生
1.读书——美容术张秀亚
2.征稿启事
3."七"之趣崔乐义
4.趣话词语别称周晓玲,徐继锋
5.亲情与挚爱的表达——浅析《项脊轩志》的内容与思想李福香
6.结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李晓燕
7.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散文单元鉴赏曹洪新
8.因文而异巧设计寻求最佳切入口许和众
9.逆向审题法示例张风辉
1.玫瑰树根伽·米斯特拉尔
2.妙语连珠
3.用飞翔唱响的一曲生命悲歌——《鹰的飞翔》赏析余天泽
4.忧伤天鹅——海子《天鹅》赏析张中
5.少一些欲望,少一些烦恼——《魔术师的房子》赏析桑进林
6.真实的高贵海明威
7.淡泊中见真淳——王安石《菩萨蛮》赏析赵义明
8.《庄子》简介张梅华
9.点石成金话修改——作文修改六法李向阳
10.高考作文须慎:文体文墨文脉文面韩旭
11."丹青难写是精神"——写"古人情怀"作家文与考场文"骈谈"朱庆和
“右手写诗、左手为文”的余光中,潇洒遨游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度空间”,著作等身,声名远播,创作生涯超过一甲子,被誉为“文坛传奇”“文学长青树”,享有“大师”“巨擘”的崇高声誉,是全球华文文学界耀眼的巨星之一。
2008年,余光中八十大寿。10月2日下午,台湾艺文界百余位作家、文友齐聚台北为余光中祝寿。鲜花彩带缤纷,欢歌笑语荡漾。会场正中,醒目的大红字:“庆寿有余・光耀九州――艺文界诗歌雅集 庆余光中八秩嵩寿”。会场显要处,摆放着57本余光中不同时期的著作。
台湾文艺界重量级人士蔡文甫、彭镜禧、张宝琴等莅临。连平时极少露面、90高龄的孙如陵、钟鼎文、姚宜瑛也亲临现场,更增添喜庆气氛。
身形矫健、满头银发的老寿星偕夫人到场,笑容可掬,精神矍铄。
主持人、著名作家杨照致开场白:“不管社会怎么变动,余先生的诗一直入选在课本里、摆在书店里、存在年轻人的心里……”“哗!”全场响起赞同的热烈掌声!
老诗人为自己生日准备的特别礼物是三本新作:诗集《藕神》、评论集《举杯向天笑》和翻译集《不要紧的女人》。
余光中说写到80岁应有毕业报告,这三本书就是他的报告。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余光中用行动证明自己说过的话“灵感不会拜访懒惰的人”。
翻阅散发着油墨香的余光中新作,众人不禁惊叹:“真不敢相信余先生已80岁了!”
九歌出版社的贺礼除了余光中的三本新作外,还出版了陈芳明主编的《余光中跨世纪散文》、苏其康主编的《诗歌天保》。寿庆发起人、九歌出版社创办人蔡文甫先生盛赞余光中“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他特别提到两件事:在余先生70岁至80岁的10年间,九歌出版社为他出版了9本书;梁实秋过世后,余先生与“九歌”合作,举办“梁实秋文学奖”至今21年。
九歌出版社新出版的《余光中诵诗》CD别具特色。其中有余光中用中文朗诵《民歌》等7首新诗;用美国腔、英国腔朗诵英文诗;古韵吟诵坡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词。或舒缓、或激越、或低沉、或高亢……语言不同,风格迥异,佳句一出先生之口,听者不禁惊叹老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力,更见识到那颗活泼跳动的诗心!
早年私淑余光中的陈芳明教授感言:“18岁时读余光中的诗,受到感召而走上致力文学之路。……余光中的一生不只是他个人的生命历史,也是台湾文学的历史。……”
写过60余篇余光中研究论文的“余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维梁有感而发:“‘光中’就是光彩夺目的中文。余光中的诗文情彩兼备,笔下总是奇比妙喻如龙飞凤翔……在诗歌、散文成就之外,还在评论、翻译、编辑方面卓有贡献……余光中用金色笔写散文、紫色笔写诗、红色笔编辑、蓝色笔翻译、黑色笔评论,用璀璨的五彩笔耕耘数十年,造就余光中的‘文心雕龙’……”
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欢快乐曲中,余光中兴奋地一口气吹熄三层高生日大蛋糕上的蜡烛,高兴地与夫人一起切蛋糕。掌声热烈响起,诗人激动不已:“有这么多朋友陪我过生日,比得诺贝尔奖还高兴!”这是呼应余光中文学成就海内外共赏,曾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游子文化是一种向心力,怀乡是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怀念,思念是对整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回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向心力,它的文化就难以持久。”“中华文化一直是我安身立命的精神原乡,孜孜不倦地追求其至善至美……”“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不管文学的功能多么弱小,一个作家即使是在物欲的背景下都应该勇敢地捍卫人类精神健康,讴歌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这就是作家的民族使命和社会责任。”余光中的生日感言让在场的每个人深思、感悟,“要想自己的作品不朽,先得让自己的民族接受”!
余光中的诗衔接古典与现代,以音乐性著称。主办者特意安排著名歌手殷正洋献唱余光中新诗谱曲的民歌《回旋曲》《民歌手》《乡愁四韵》;学者高天恩、诗人颜艾琳、陈育虹、杨佳娴等朗诵余光中诗作。
为庆祝余光中八十嵩寿,先生特派人致赠一幅手书贺幛“高华霁月”及一瓶“玉山珍藏陈高”酒。
著名书法家杜忠诰特以余先生《秋兴》诗撰写长幅,面赠余先生。
两岸四地学术界、文艺界、出版界也共襄盛举,从年头到年尾,几乎热闹了一整年――
春寒料峭,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以余光中《乡愁》为题材的“乡愁”音乐会。
阳春三月,香港大学、武汉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余光中与二十世纪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
灿烂五月,台湾政治大学举办“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寿学术研讨会”,余光中获颁政治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同时,台湾《联合文学》发行“余光刊”、《印刻文学》出版“余光辑”、香港《明报》月刊发行“八秩诗翁余光中再泼墨彩” 特辑。
余光中《莲的联想》和《白玉苦瓜》重版。新出版了陈幸蕙主编的《悦读余光中――散文卷》、陈芳明主编的《余光中六十年诗选》和《余光中跨世纪散文选》、苏其康主编的余光中八十寿庆专集《诗歌天保》。南京大学出版余光中诗歌集《乡愁四韵》。
10月7日重阳节,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中华日报》《人间福报》与《文讯》《联合文学》同时刊登余光中作品。
台湾著名唱片公司“滚石”不仅重新发行杨弦1975年首演由余光中新诗谱写的民歌《中国现代民歌集》,而且还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举办《诗与歌的回旋曲――余光中八十大寿演唱会》。三小时的演出,让在场所有人享受了一场丰盛的音乐飨宴,更让余先生与夫人感动开心、眼眶泛泪……
余光中任教的台湾中山大学也当仁不让,举办了“荣誉教授余光展”。
中山大学全校师生铆足全力,精心准备,隆重举办了“余光中80大寿庆寿会”。文学院师生的“夜上海”歌舞表演;音乐系的女高音演唱余光中诗谱成的歌曲《叶丽萝》;中文系扬琴伴奏朗诵余光中新诗《昨夜你对我一笑》;外文系学生持蜡烛进场掀起,献唱“Seasons of love”,愿余光中的“春天”永远“从高雄出发”;驻校巴洛克独奏家乐团精选海顿、Tango、Jazz等10种不同版本的生日快乐变奏曲演奏,祝福余先生未来十全十美。余光中则以中英文朗诵倡导环保意识的新诗《冰姑,雪姨》,获得满堂喝彩。
台湾中山大学校长杨弘敦自豪地说:余光中是我们中山大学的“镇校之宝”。余先生的风范、态度及学问备受学校同仁、社会与历史所推崇……
台湾中山大学附中献给余光中的生日大礼则是由校友捐助设置的“余光中诗园”。坐落在诗园的是三座现代造型墙,以层叠方式展示余光中的手稿《让春天从高雄出发》及擅长书法的中山附中教师撰写的《母难日》和《五行无阻》两首长诗。诗园成为该校一大景观和中文户外教学的热门场所。
神游古典、孺慕母乡的余光中自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生日当天,他受邀偕妻回到阔别多年的出生地南京,重访了曾就读过的小学、中学、大学三所母校。
远在数千里外的重庆出版社社长李书敏,久慕余光中盛名,专门托人带来亲笔书法条幅“松柏老而健,芝兰清且香”赠余先生,表达对先生的深深祝福。
重庆工商大学著名教授熊笃寄来新诗《贺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寿》。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孙子兵法》;英译本;辞格;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3?0135?05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兵学著作,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而且在语言文学方面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具有词约意丰、朗朗上口的文学特点,其句式结构独特,内容言简意赅,带给读者阅读美感。该书几乎运用了先秦时期中国文学所有的辞格(最典型的有比喻、对偶和排比等),并且读起来酣畅得宜,自然妥帖。但在《孙子兵法》英译历程中,许多译者仅仅视之为标准的军事议论文,为了迎合英语读者的理解需要,选择的也多以归化的翻译策略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流传最广的翟林奈(Lionel Giles)译本(1910年出版)。直至2002年,丹马翻译小组(Denma Translation Group,后文简称丹马)才在辞格的翻译策略方面作出显著性变化,他们选择以断句分行的散文体来译介源文,甚至部分段落采用的是散文韵体形式,以期再现该书的文学艺术价值。
在李运兴教授看来,翻译时有五种处理文化成分的模式,即文化直入(Go-ahead Model),即源语文化表达形式直接进入译文;文化融合(Integration Model),源语文化表达形式与目的语表达形式相融合,以一种新语言形式进入目的语;文化诠释(Annotation Model),源语文化表达形式提供文化语境信息;文化归化(Adaptation Model),略去源语表达形式,代之以目的语表达形式,使得源语文化意义丧失;文化阻断(Block Model),源语文化表达形式消失,文化意义未进入目的语语篇[1](123?124)。借鉴这五种模式,我们可以勾勒
出《孙子兵法》各英译本针对源文辞格所作出的翻译策略选择。
比利时语用学家杰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他以综观视角和适应论观点来理解语用学现象,深刻地阐释了文学翻译的策略选择。维索尔伦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原因就在于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协商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2](59?61)。语言可供选择的一系列可能性即为变异性,而协商性指出高度灵活的选择策略是人类对语言选择的基础。顺应性则是语言使用的核心,它使得语言使用者能够根据相关语境,从许多可能选项中作出协商性的语言选择,发挥出主体性,以满际对象的需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是语言和语境互动的过程,不同的语境左右着语言的选择,并改变了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语言选择的目的则是为了保证交际的顺畅性。
语言顺应论常用于指导对文学翻译的探讨,笔者拟尝试在该理论框架下,结合李运兴教授的文化成分处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以翟林奈和丹马两部译本为研究对象,针对比喻、对偶和排比这三种典型辞格,考察译者在翻译策略方面所作出的顺应性选择,最终揭示典籍英译活动中处理源文辞格的译介规律和原则。
收稿日期:2012?03?18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地委托项目(2010JD03);中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人文社科杰出青年人才专项资助项目“翻译本体研究”
作者简介:屠国元(1964?),男,浙江宁波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吴莎(1976?),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两译本在比喻上的顺应性选择
比喻是增加文章形象性最常用、最有效的修辞方法。它可以将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增加读者对文章的形象感。《孙子兵法》中妙喻迭出,句句精密,曾被认为“庄子妙于用虚,左传妙于用实,兼之者孙子之论兵也”。丹马在《导言?应用孙子兵法》中写道:“《孙子兵法》松散地组建起一套观察结论和模式,却极少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孙子没有通过逻辑实证来形成其学说,而是采用类比(analogy)和隐喻(metaphor)。”[3](xix)显然,丹马已经意识到比喻辞格可以使得议论透辟晓畅,也让概念呈现得爽利俊洁。随后,让我们比较一下翟林奈译本与丹马译本是如何就“势”这一核心概念来译介复杂微妙的比喻辞格的。
《势篇》中“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上,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木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一段中,孙子所指的“任势”即为“造势”——造成有利的主动态势。他以木石“可方可圆、方静圆动”来比喻“造势”的诀窍——掌握规律,因势利导,其关键在于掌握和运用好军队,因敌变化地运用战略战术。作战指挥如果能够做到机动灵活,就像将沉重的圆石从高山上滚下,用力小,却战果丰。此后,他又谈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矿弩,节如发机”。其今意是:“激流的快速奔泻,以至于冲走石块,这就是‘势’啊;凶猛的鹰鹞搏击小鸟,以至于猎物毁骨折羽,这就是‘节’呀。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他所造成的‘势’是险峻的,突击行动时节奏短促而猛烈。‘势’,就像拉满的弓弩;‘节’犹如扣动弩机。”这段文字生动地表现出“势”和“节”的文化意蕴,而巨石、激流、雄鹰、强弩这样一些力与美的形象突出了战争要素“势”与“节”的重要意义。
因此,在阐述“势”这一抽象的军事学概念时,孙子摒弃了直接采用文字定义的方法,而是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平易——通过间接的比喻(“转木石”“激水”“矿弩”),如同绘画般描摹景象。丹马在分析“势”时就指出,“该书通过隐喻和意象(image)来说理:‘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势如矿弩’,‘如转木石于千仞之山者’。这些意象留在我们脑海中,无意识地形成思想;采用直白的散文体(in linear prose)却无法复述出这些思想的力量”[3](75)。而翟林奈译本则先后采用“onset of troops”和“energy”两个译名来指称“势”[4](24)。若是不看源文,英语读者根本无法认识到它们源自同一个概念——“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概念的统一性,制造了理解上的湍流。
丹马则深刻地认识到孙子阐释“势”的表达形式是“隐喻和意象”,于是他们选择了“以隐译隐”的翻译策略,通篇采用原音(拼音)译名“shih”来译介“势”,随后又通过详加评论来进一步注释。这颇具“无为而治”的风范,也属于“文化直入”的翻译选择策略。事实上,这种明显的异化翻译策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丹马以“文化留白”的方式保留了“文化分歧”,强调了文化差异,唤起了西方读者极大的兴趣。而此前,所有的译者都采取的是“化隐为显”的译法,正如翟林奈,他们不得不选择一个或多个近义词在译文各处中解释“势”。
按照阐释学观点,无论是《孙子兵法》源文本,还是英译本,它们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自洽的整体,其内部存在很多“未定点”和“空白处”,而这些“文化空白”正是带给西方读者阅读乐趣的源泉。因此,译者在典籍英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选用多个近义词来阐释某一个反复出现的关键性概念,这样容易让读者感到思绪不清,扑朔迷离;而且隐含意图被显义译出后,也造成“信息浅薄化”,让读者无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体悟比喻,自然也无法深入体验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效果。有时候,像丹马这样刻意经营好某些“文化留白”,反而能让西方读者参与其中,激发出兴趣来慢慢品味、细细解读。西方读者的阅读可视为一个不断向译本提问的过程,译文则在不断提供答案;适当的问题会不断激发读者去追根穷源,这就顺应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愿望,让比喻造成的审美意象交叉、重叠、缠绕,逐步推进阅读进程。所以说,阅读“文化直入”法处理的译文可以让读者的文学审美体验融入新的文化语境,经过再次整合,将呈现出潜在意蕴。所以西方读者经过细心阅读和回味隐喻,往往可以逐渐发现“未定点”和“空白”中所隐藏的微言大义。
因此,丹马译介“势”时避免选择近义词,也就规避了产生文化歧义的可能性。他们适当“留白”,不去追求在译文中进行“最终”的阐释。这样就让西方读者保持了心灵的开放,使之自行寻觅豁然开朗的阅读喜悦。此外,丹马还结合了文化诠释法,而不是一味“留白”,他们在第三部分的评注地交代了“shih”的来龙去脉,给出了详细注释:“势是形态(军事布局)的内在力量。势并不单单依赖于力量要素。正如老子所言,水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此水之力源于其特殊形态,沿沟壑而成瀑 布。”[3](154)该翻译小组还评论道:“随着条件的变化,任何特定形势下的‘势(shih)’会持续改变;正如我们沿着秤杆挂上砝码,其平衡点总在移动。通过‘计’获得认识后,更容易找到支点。”[3](132)于是,西方读者在阅读译文正文时虽然心存“悬疑”,却能够一气呵成地完成阅读;在激发出联想和审美愉悦之后,读者被诱导着深入思考,然后通过“评注”中与译者的理解“协商”,最终探寻到“shih”的真意。
二、两译本在对偶上的顺应性选择
《辞海》将“对偶”定义为“采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类的意思”。因此,“对偶”这种修辞格是将相反、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通过相互比较,来描述和说明它们的性质。对偶的灵活应用可以极大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在英文修辞中,“对偶(antithesis)”通常是指“不可调和的对立面或对比强烈的意思骈置一道并处于持久的张力中”[5](151)。从英汉语中对“对偶”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汉语严格要求“字数相等”,在古汉语文学形式中的骈文和律诗中尤其如此;而英语只要求“对偶”做到短语、从句或句子在长度上大致相当,并不强求字数相等。其原因就在于,英语属于多音节语言,并且在语法上也富于词尾变化。从拼写形式来看,即便是单音节词,其拼写字母的数量也有可能不同。而汉字在语音上具有单音节性,一字一音,声调也可资区别;在语法上,汉字也具有孤立性,既无词尾变化,又书体方正。因此,将两个英语单词骈置一道,不太可能产生像两个汉字那样“结体方正、两两相对”的对偶效果。不过,英汉民族在文学领域中都具有共同的追求——要求文章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形式整饬的美感。
(1)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虚实篇》)
孙子将“先敌到达立即部署”与“后敌到达仓促部署”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军事行动置于一处,形成鲜明、强烈的比较,让读者易于鉴别,明辨利害得失。
翟林奈译为:“Whoever is first in the field and awaits the coming of the enemy,will be fresh for the fight;whoever is second in the field and has to hasten to battle,will arrive exhausted. ”[4](27)
在这一句中,“awaits the coming of the enemy”与“has to hasten to battle”,不论是句式结构、还是从句长短,其属性均有所不同;而从译文“be fresh for the fight”与“arrive exhausted”,我们无法看出源文“对偶”的辞格特质。所以说,翟林奈的译法属于典型的文化归化法,他以“文化聚合”的处理思路,采用英语读者常规的表达形式,从而顺应读者的理解 需要。
而丹马译为:“One who takes position first at the battleground and awaits the enemy is at ease. One who takes position later at the battleground and hastens to do battle is at labor. ”[3](20)
细看丹马的译文,我们隐约可以看到翟林奈译文的影子。但该译文采用分行断句的技巧,凸显前后两句在结构上的工整对称,三对核心词“first/later” “awaits/hastens”和“at ease/at labor”之间的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文化融合特点,体现出源文“对偶”的文学特质。不过遗憾的是,以“awaits the enemy”对“hastens to do battle”,这在结构和单词数目上并不完全匹配。
(2)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篇》)
源文中存在“正正”与“堂堂”这样的叠字形容词,要译成英文,追求在外形与音调上与源文对等几近不可能,而要实现这十二字的“对偶”也极为困难。
翟林奈译文是:“To refrain from intercepting an enemy whose banners are in perfect order,to refrain from attacking an army drawn up in calm and confident array:——this is the art of studying circumstances. ”[4](36)显然这句话完全无法再现出源文的“对偶”特征。
丹马的译文则为:“Do not engage well-ordered pennants. Do not strike imposing formations. This is ordering transformation. ”[3](28)
在此,丹马以“engage well-ordered pennants”对“strike imposing formations”,他们尽力让句子的长度保持大致相当,并让句子结构呈现均衡平行。不过,即便是这样,“对偶”仍然不太彻底,从译文中很难看出源文的文学特征。事实上,英语在修辞中的“对偶”远不如中文那样严格,并不追求绝对工整。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文的“对偶”在译介为英文时,往往沦为排比。
三、 两译本在排比上的顺应性选择
“排比”是《孙子兵法》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之一,源文中不下二十余例,篇篇皆具,通贯全文。大量巧妙地应用排比,再加上文采斐然,使得《孙子兵法》的语言节奏鲜明,和谐流畅,条理清晰,气势贯通。《辞海》定义“排比”为:“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用结构相似的平行句法构成。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陈望道先生指出:“排比与对偶颇有类似处,但区别有三:一是对偶必须字数相等,排比不拘;二是对偶必须两两相对,排比不拘;三是对偶力避字同意同,排比却以字同、意同为经常状况。”[6](437)在《文学百科全书》中,“排比(parallelism)”被定义为“英语诗体及散文体修辞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在短语、句子或段落中安排相互并列、协调的意思,以使重要性相等、措辞相似的各成分间平衡、匀称”[5](153)。详细的译文分析如下:
(1)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计 篇》)
翟林奈译文为:“Hold out baits to entice the enemy. Feign disorder, and crush him. If he is secure at all points,be prepared for him. If he is in superior strength, evade him. If your opponent is of choleric temper, seek to irritate him. Pretend to be weak, that he may grow arrogant. If he is taking his ease, give him no rest. ”[4](9) 从这段译文中可以看出,翟林奈并未重视源文的排比辞格形式,也并未努力促进译文的齐同性。这些译文的句式各不相同,根本无法再现排比辞格的气势。
而丹马的译文则是:“Thus when he seeks advantage, lure him. When he is in chaos, take him. When he is substantial, prepare against him. When he is strong, avoid him. When is wrathful, harass him. When he is humble, make him proud. When he is at ease, make him labor. When he is in kinship, separate him. ”[3](132)
丹马曾对此评论道:“前四句以四言(in four- word)、韵联(rhymed couplets)体行文,措辞为中国最古老的诗体,也具有战国时期文体的常见特征。”[3](132)此处的韵联指的是“两行一韵”,但丹马译文并未完整体现出源文用韵的特质;不过,他们让译文的句式保持了一致——“When he is(adj.),verb him(ad.). ”,以期再现出排比的文学特征。
(2)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势篇》)
源文呈现出“三句一组”的结构,其中有两种排比句式:(1)“A生于B”;(2)“CD,E也”。翟林奈译本写道:
“Simulated disorder postulates perfect discipline; simulated fear postulates courage;simulated weakness postulates strength. Hiding order beneath the cloak of disorder is simply a question of subdivision;concealing courage under a show of timidity presupposes a fund of latent energy;masking strength with weakness is to be effected by tactical dispositions.”[4](25)
丹马的译文则是:“Chaos is born from order. Cowardice is born from bravery. Weakness is born from strength. Order and chaos are a matter of counting. Bravery and cowardice are a matter of shih. Strength and weakness are a matter of form.”[3](18)
针对源文,翟林奈选择了两种排比句式来作出合适的应和:“①Simulated A postulates B;②doing A +介词+ B is a C。丹马则分别采用两种排比句式来译介源文:①A is born from B;②A and B are a matter of C。其译文完整、充分地反映出源文意旨,将“文化融合法”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3)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形篇》)
这三句话属于典型的并列式暗喻,孙子连续采用三个排比,形象地说明:不可能轻而易举、真正高明地预测出战争的结果,而实施完美的全胜战略也并非一般世俗之辈就可以达到的,并且强调了预知胜负以及争取全胜的重要性。丹马针对第一个比喻“举秋毫”作了以下注释:“根据中国古代传说,秋天来临后鸟兽的柔软羽(皮)毛十分纤巧。”[3](148)
他采用“Verb+ing A does not mean adj. B”的句式来译介源文:
“Thus lifting an autumn hair does not mean great strength. Seeing the sun and the moon does not mean a clear eye. Hearing thunder does not mean a keen ear. ”[3](14)
而翟林奈译本则写道:“To lift an autumn hair is no sign of great strength; to see sun and moon is no sign of sharp sight; to hear the noise of thunder is no sign of a quick ear. ”[3](20)
以上观之,译介排比辞格时,翟林奈没有特意去保持译文句式的齐同,他所采用的是典型的“文化归化法”,以顺应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丹马则应用“文化融合法”来突出源文排比句式的并列感,以期达成形式上的对称之美,其结构工整、使得译文增色不少,并且平添了一定的权威感。不过,终因英语语言文字特质的制约,译文在“形对”和“义对”的工整程度上仍然逊于源文。
四、结论
在《孙子兵法》英译历程中,译者们逐渐认识到应当尽量让译文展呈出源文的文学神韵,既适应同时代英语读者的阅读需要,又顺应文化语境的动态变化。于是,译者会根据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采取个性化的翻译选择策略,以顺应读者阅读目的以及文本的外部制约因素;这本身也是一个对译文语言的动态选择过程。译者在辞格方面所作出的取舍,集中体现出译者如何与孙武以及英语读者进行“协商对话”,并彰显出翻译活动的主体创造性。在英译《孙子兵法》这一动态选择过程中,译者选择的方式是协商,选择的目的是顺应。其具体的顺应选择模式可以表述为:译者解读源文本《孙子兵法》,选择源文本意义(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归化或异化),选择英语表述的意义(明确翻译目的,在词汇短语、句子辞格、篇章文体方面选择相应翻译技巧),实现顺应性选择。
就《孙子兵法》英译本辞格的嬗变来看,由于翟林奈是一位具有扎实汉学功底、治学态度严谨的汉学家,因此其译文严谨通顺,行文流畅,还富有一定的韵律,至今仍为经典之作,并且在译文的文学性上颇受世人推崇。不过,他的译文并未着意去再现源文辞格的文学美感。而丹马不同,他们经过历时十年的《孙子兵法》研究,选择典型的异化翻译策略,力争让译文在形式上更为接近源文。其文笔简洁,甚至有些晦涩,文体上也介乎诗歌体与散文体之间,目的就是为了尽量保留源文本的文学风貌。正如上文例句所示,为了较好地再现源文的辞格特色,译者理应力争采用文化直入法来保留源文的语言形式,选择异化性的翻译策略;或是运用文化融合法来实现源语与目的语的文化表达形式之间的交融。而文化融合中新形成的表
达形式必需具有独特性,句法辞格这一文学语言特征则可以为英语读者提供理解上的“交际线索”。格特(Ernest-August Gutt)在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指出:“译文之所以要保留源文风格,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们的内在价值,还因为它们提供了交际线索,这些交际线索能够引导读者获知作者的交际意 图。”[7](98)若实在无法再现源文中“交际线索”,也可以像翟林奈那样,多采用文化诠释法来补充足够多的文化信息,例如撰写大量的评论、注释和附录,以消除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障碍。当以上三种处理模式仍然无法取得理想的顺应性译介效果时,还可以考虑文化归化法和文化阻断法这两种模式。在《孙子兵法》的英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具有历时性特征,而不同译本的辞格处理模式也顺应了当时代读者的阅读需要。在典籍英译活动中,译者应当去探索如何让译文尽量保留源文的风貌,并予以相当程度的文化补偿,来凸显出源文的文学特性。
参考文献:
[1]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123?124.
[2] 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9?61.
[3] Denma translation group. The Art of War[M].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2: xix.
[4] Lionel Giles. The Art of War[M]. New York: Barnes & Noble Classics, 2003:24.
[5] 汪洪章.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4: 151.
[6] 陈望道. 陈望道文集(第二卷)[A].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437.
[7] Ernest-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nd edition), 2000: 98.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Figures of Speech in the Art of War from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Based on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TU Guoyuan, WU Sh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施蛰存七十年文选》陈子善 徐如麒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 施蛰存的器量 施蛰存的养生之道 论施蛰存的焦虑叙事 善动感情的施蛰存 疏朗雅逸的施蛰存书法 论施蛰存建国初期的文学翻译 施蛰存和戴望舒:友谊的范本 浅析施蛰存的新感觉偏离 论施蛰存小说的都市经验表达 施蛰存小说《石秀》的精神分析 现代性关照下施蛰存历史心理分析小说的悲剧色彩 施蛰存对外国独幕剧的翻译与出版及其现代意义 解析施蛰存的个性因子对其创作的影响 施蛰存《石秀之恋》的“生死二元本能”透析 施蛰存与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比较 施蛰存《梅雨之夕》中西文化的融汇 浅析施蛰存小说中女性意识的阶段性特征 施蛰存,一个百年孤独的灵魂 施蛰存小说对都市女性主体意识的开掘与张扬 施蛰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媒介中的现代主义者—施蛰存 媒介中的现代主义者—施蛰存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子善")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施蛰存七十年文选》陈子善 徐如麒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施蛰存先生与世长辞已经九年了,这样一位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学者,理应受到持续的关注和更多的研究。但是,如果不计算单篇论文,九年来我只见过两种研究专著,即《永远的现代—施蛰存论》(杨迎平著,2007年5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初版)和《现代之后:施蛰存1935—1949年创作与思想初探》(王宇平著,2008年5月台北秀威资讯科技公司初版),后一种还是海峡彼岸出版的,可见施蛰存研究现状不如人意。因此,当读到张芙鸣女史这部《施蛰存:媒介中的现代主义者》书稿时,我的欣喜也就可想而知了。
话又得说回来,研究施蛰存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这大概也是目前施蛰存研究相对滞后的原因之一。施蛰存具有多种文化身份,他不是一位单一的作家,只会写写小说和散文,而是正如他自己一再所说也已经广泛流传的,他一生开了四扇窗,东窗:新文学创作;南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西窗: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北窗:古代碑帖研究。他这四扇窗,每扇都开得很大,开得有声有色,成就斐然。因而,研究者面对这样一座矿藏丰富的文化大山,自身的学养、识见和可供利用的学术资源很可能远远不够,能够登堂已经不错了,如何再窥堂奥,再深入研讨?对这一点,施蛰存自己已有充分的估计。他生前就不止一次亲口对我说过:某某研究我,他是好意,但他实在不懂,一些常识都弄不清楚,怎么研究呢?(大意)所以,选择研究施蛰存,在学术上是个不小的挑战。
本书作者长期研究施蛰存和“新感觉派”,已经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她这部新著又独辟蹊径,把施蛰存一九四九年以前多姿多彩的文学传播活动与他的现代主义文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分析探讨,对施蛰存的文学成就作出了新的评估,也使本书成为一部别开生面的施蛰存文学前传。
即使不算早期发表旧体诗文的《兰友》,施蛰存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文学传播活动几乎与他的文学创作伴随始终。从《璎珞》到夭折的《文学工场》,从《无轨列车》到《新文艺》,从《现代》到《文艺风景》,从《文饭小品》到《现代诗风》,从《活时代》到《大晚报》副刊《每周文学》和《剪影》等等,施蛰存或主编、或合编、或当发行人,他的文学传播活动实在是丰富多彩。特别是他主编的《现代》,成为一九三年代中国新文学最重要的刊物之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进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影响深远。施蛰存参与文学传播活动的时间之长,主编刊物之多,简直直追新文学巨子鲁迅。直到晚年,施蛰存还主编了享誉海内外的《词学》丛刊,风华不减当年。或许可以这样说,施蛰存一生实际上不止开了四扇窗,还有第五扇,那就是文学编辑之窗。 《北山散文集》施蛰存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老古董俱乐部》施蛰存译 陈子善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本书正是对施蛰存这第五扇窗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书中的描述不仅是全景式的,而且可圈可点。不妨举个例。施蛰存早期主编或参与编辑的文学杂志,大都带有同人刊物性质。从主编《现代》起,施蛰存改弦更张,力图使之“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大集合”,“一切文艺嗜好者所共有的伴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倡导现代派文学,又提供一个让各种倾向的新文学家传播其作品和评论的尽可能宽广的平台。本书从商业运作下的《现代》、“新型知识传播的《现代》”、“作为物质与技术形式的《现代》”、“现代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的《现代》等多个角度切入,深入论述了施蛰存如何主编这份“一二八”之后“崛起于城市废墟”中的大型新文学刊物。书中把《现代》置于“新型知识传播”的背景之下,详细分析施蛰存通过《现代》的“编辑座谈”(后改称“社中座谈”),传递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指出施蛰存在实践现代派文学的同时,也主动承担起文学教育者的职责,“力求使文学的现代性体验不仅发生在创作者、研究者层面,更能在处于知识转化中的大众读者层面展开”,而这正是以前的施蛰存研究者很少论及的。
当然,本书的亮点还有很多。作者视野开阔,论证有条不紊,阐释施蛰存的文学传播活动,无论编辑、出版还是翻译,都着力揭示其与他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的关联,与他的文学追求的关联,与一九三年代新文学态势的关联,乃至与整个中国新文学进程的关联,从而使全书增加了厚度和说服力。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我才疏学浅,连施蛰存先生的私淑弟子都算不上,但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与他老人家有不少交往。我有自知之明,没有专门研究过他的文学创作,更遑论其他几扇窗,只为他编过《施蛰存七十年文选》、《北山散文集》(上下)初稿、《老古董俱乐部》等几种著译集而已。承张芙鸣女史不弃,要我为她的新著写几句话,只能就阅读所得略陈鄙见,但愿这部新著的问世有助于施蛰存研究和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深入。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日于海上梅川书舍
在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作品中,《静夜思》是一首清新隽永、意味深长的五言绝句,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情愫。因其高超的写作手法和真挚感人的艺术魅力,在深受国人推崇的同时也颇受译家青睐,仅英语的译文就达20余种。
众所周知,读诗不仅仅要读它的语言本身,而且要透过语言的表象读出它背后所蕴涵的深意,所以说“诗在言外”。在翻译诗歌作品的时候,要设法理解作品,即细读原作,抓住隐藏在浅白语言中的美和情感,体会其中的韵味。译者要做到传情传神,尽量迁移或再现原诗的形式美、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风格美。在比较各个翻译版本之前,先来分析和欣赏李白的原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美华丽的辞藻,只用叙述的语气描写诗人独自望月而思乡的情景,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显然当时是深夜,诗人或许刚从睡中醒来,或许根本未睡,他发现床前的月光像霜一样清冷而明亮。于是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不禁怀念起自己的故乡,于是低下头陷入了回忆之中。他的乡情一定有这样那样的具体内容,但却没有具体反映在诗中。全诗的中心意象为“明月”,是明月撒下的光辉引出“明月”的具象,而后又是“明月”引出“故乡”,同时诗人的乡思只是点出而已,内容和程度都很模糊,与“明月”可谓虚实相生。
从文体方面看,此诗以寻常口语表现平凡的生活场景和普通的感情活动,人人都能理解。此外,它不是一首格律诗,不讲平仄,不讲粘对,但句子短小整齐,声韵悠扬,读起来琅琅上口。言简意赅,风格清新,简洁明快。全诗四句二十个词,融时与空、远与近、高与低、情与景、现实与幻想于一炉,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一、二、四行押“ang”韵,格律工整对仗,“明月光”与“地上霜”“举头”与“低头”“望”与“思”前后相互照应,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洗练、自然的特点。就诗的句法而言,该诗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主语:谁的床前? 谁看到了月光? 谁在望月? 谁在思故乡? 而英语的句子中主语是很难省略的,这就构成了翻译的困难。
此外,由于英汉文化之别,汉语推崇“朦胧中透出神奇”之美,英语则崇尚“明澈中显露逻辑”之美,英汉语言表达方式与时代背景的差异更让诗歌的翻译难上加难。因此译者不仅要必须具备驾驭翻译理论和运用翻译技巧的能力,而且要有深厚的汉诗和英诗功底、扎实的东西方文化知识以及诗人的才情。这里我们选取了四种不同版本的译文进行比较赏析。
二分析欣赏四种译文
Night Thoughts
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1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I lift up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moon,the dazzling moon.
I drop my head,and think of the home of old day.
(Tr.Amy Lowell译)
很多译者都认为,诗意忠实于原诗是第一位的,这种忠实可以通过再现原诗的意象获得,因此把唐诗翻译成自由体诗也无不可。这篇译文作品就采用了自由诗体,没有用韵,与原诗的形式相差较大。
原诗的第二句用一个“疑”字,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理感觉。这首译诗用疑问句“1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来表现这个“疑”字,显得有些生硬。第三句添加了the full moon(满月)和the dazzling moon(耀眼的月亮),作为增饰。第四句在“故乡”上加上old days(往昔),把原文的意思延伸了。而dazzling(耀眼的、眩目的)一词在程度方面过于强烈。总体来说,此译文虽然存在一定不足,但也基本表现出了原诗的意境。且句式用词都很口语化,便于国外读者的理解。
Night Thoughts
1wake,and moonbeams p1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1ay me down 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Tr.Herbert A.Glies译)
这首译诗是以英文四行体翻译的,各行音节基本一致,其中第一行、第四行是标准的抑扬格五音步,韵式为abab。第一句中的“wake”添加了原诗没有的意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能是诗人“醒来”后的所见,这属于从原诗引出的合理联想。另外,译者为了工整音步,将“疑是”译作like,“地上”也去掉了。但“低头”改译为lay me down 的变动较大,由汉语的具体动作变成了英诗中较常见的隐喻表达。
A Tranquil Night
A bed,I see a silver light,
1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I fou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译)
许渊冲教授是我国翻译界的前辈,他译的《静夜思》基本保持了唐诗的对仗与韵律风格,并体现了原作思想和语言上的艺术风貌。从篇章结构看,许译在句型排列上整齐,错落有致。也用了abab的韵脚。该诗第一行的light和第三行的bright,第二行的aground和第四行的drowned都是尾韵,同时又为consonance(和音)。这样译诗就拥有了韵律美。强调原作中动作的顺序转承,即由见到疑,由疑到望,由望而思。只用了七至八个单词,使每行的音节数目基本相同。每首每句的节奏和长短都整整齐齐,力求传达中国古诗特有的形式美。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翁显良译)
翁显良的译诗用简单明了的言词描述了诗人月夜思乡的情怀,基本符合原诗的风格,但在形式上用散文的解释性语言来描写,完全没有按照韵诗的韵律格式来表达。“疑是地上霜”被转换成“Hoarfrost”(结霜了)的反问句式来表达疑问心理,乃为汉式英语。这首译文照原文直接翻译,带有汉语语篇结构模式的痕迹,句与句直接组合,中间缺少衔接手段,语义显露,诗意不多。此外,在对题目的翻译中,前三个译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静夜”的意象,着重渲染环境氛围。只有翁显良用了“Nostalgia”(乡愁),强调这首诗的中心情感。
三综合分析
四个译本从不同角度忠实于原著,或多或少地秉承了原作的风格。但无论中西译者,由于英汉语言差别较大,都必须对译文进行调整和改造。
1在主语以及动词的时态、语态等方面。原诗通篇无主语,英译时必须补出主语。如前一句“床前明月光”,四首译诗大致有两种补法,一是以“我”做主语,二是用“A splash of white”直译观感。从时态上看,汉语本身无时态,直接表达感受或描述。英语动词则须有时态,本论文选取的四位译者都用现在时,其他译者中也有用过去时的例子。
2在英汉诗歌形式方面。汉语古诗排列整齐、简练,虚词很少,信息载量较大,连续几个词造成的意象可构成一幅幅画面;英诗则介词、连词、冠词一般不可缺少,这就使得在行数体例方面完全对应十分困难。外国译者的翻译会根据英诗的体例做一些散文化意译(Prose Paraphrase)的调整;而中国译者如许译比较注意维护原诗的形式,倾向于采用诗化翻译法(Versified Translation),尽量译得简练。但有时过分追求这一点,又会影响意境的传递。
3英汉诗歌的韵律。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基本上是单音节,并无明显的重音,由四声构成发音的抑扬顿挫,主要以平仄音调组成诗句的韵律。英语是多音节语言,依靠单词中的元辅音、长短音和重音来形成韵律。双方各自不同的韵律美很难在英汉互译中表现出来。四篇译文中,第二和第三译文对此做了尝试,但仍然难以完美地体现。可见诗歌的形式、技巧、语言应用、格律及所反映的意境等元素要想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难度是极大的。
传达“意思”不易,传达“意境”尤难。本文对《静夜思》的四个英文译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探讨如何才能在翻译中更好地重现原诗的美。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把诗歌所涉及的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在翻译文本中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对等传递,在译文中力求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达到形神兼顾。翻译者必须坚持这种长期不懈的追求。
参 考 文 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