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衣食住行调查报告

衣食住行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26 15:2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衣食住行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衣食住行调查报告

第1篇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生活能力。和许多地方相比,宜州这座城市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一些日常消费状况,我们小组特意在我院范围内做了此项调查。

这次调查不分年级,在各系随机抽取宿舍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在数据统计和数据对比分析中得出以下调查结果报告:

一,在经济来源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

调查结果中有66.33%的同学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剩下的一般是靠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等方式获得生活费。在被调查的180名同学中,71.12%的同学来自农村,22.88%的同学来自城市,这些家庭中55.68%是可以维持一般家庭开支需要的,比较困难的占19.89%,其余的是可以满足一定享受层次的消费或是更高生活水平。

二,在消费支出方面:

34.27%的同学平均月生活费在200400元之间, 39.89%的同学平均月生活费在400600元之间,19.10%的同学平均月生活费在600800元之间,6.74%的同学平均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上。而平均月生活费在600元以上的几乎全是男生,且大部分是艺、体类的学生。在调查中,只有少数的几个没有手机,除了拥有手机外,26.15%的同学还拥有电脑,近10%的同学拥有数码相机,12.62%的同学拥有MP3、MP4、MP5中之一,因此,每月同学们用在电话费、网费上的支出大多数是在30100元之间,也有28.42%的同学低于30元。分析中发现,在伙食费上(包括各种零食、饮料)的支出,有43.46%的同学处在200350元之间,36.65%的同学处在350500元之间,低于200元和超过500元的都在10%左右。在每月的生活费中,除了通讯、伙食费的支出较大外,同学们每月用在学习、旅游、购物、应酬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相对来说是较小的。

三,在消费标准及消费状况方面:

55.08%的同学认为在衣食住行方面应以经济实惠为主,27.81%的同学认为在衣食住行方面既要兼顾实惠又要追求高标准,只有少部分的同学主张尽量追求高标准或是不清楚自己的标准。对待名牌、高档商品,过半的同学认为,其质量比较好,可以在打折的时候购买,也有的同学说是赶时髦,可以秀出自己的个性,也有同学认为其太贵了,浪费金钱。当问及每月生活费是否够用时,57.22%的同学偶尔会透支,17.11%的同学经常透支,主要原因是很少合理规划自己的开支。

四,在对待当地生活和物质水平及周围同学消费状况方面:

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宜州当地的生活和物质水平是一般的,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偏高或是偏低。在看待周围同学的消费状况方面,近60%的同学认为是比较符合实际的,20.43%的同学认为比较高,也有百分之十几的同学认为比较节俭。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在消费状况方面大多数是合理的,符合当地的消费水平 ,但也存在着消费不合理的缺陷。大学相对中学来说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是比较自由的。一些同学太过放任,对于每月的生活费几乎从来不进行适当规划,常使自己的收入不均衡。大学是一个大场合,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聚集在这里,在经济生活方面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不一样,一些同学为了虚荣心、爱面子而去攀比,结果财政经常是赤字状态,甚至是负债累累。

我们作为大学生,不久也将进入社会,自食其力。大学阶段能否使自己的生活消费处在合理的状况也是一种生存能力,而且一个人的消费状况及消费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身的思想品质。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除了要学习好各类知识外,还要学会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样才能从综合上达到合格大学生的标准。此外家庭、学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纠正大学生的一些消费误区,帮助大学生建立现代科学健康的消费观,让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 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 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 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手机、电脑和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调查报告范文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特别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己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致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进大学,已开始渐渐地融进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第2篇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教学内容如果按传统的讲授的方法去组织教学,那么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昏昏欲睡等课堂不良现象所以教师在课前必须科学地处理教材,对于教材内容的安排意图、教学目标要清晰明了,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教师做到胸有成竹,也要对学生做好布置、提出要求,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在师生共同努力的前提下,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第二单元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第一部分内容“地球的奉献”这部分内容时给学生布置了预习内容及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汇总出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相结合。布置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完成,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学生能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积极性,充实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将课内学习延伸至校内外的其他活动中,整节课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

二、合宜的教学流程是保障

品社课的教学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如阅读、讨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等加以选择,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有效地组织并实施,我是用以下几种教学活动方式来教学的。

1.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体验学习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而使这种内心体验成为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在学习第一课《男生和女生》第一课时“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时,为了让学生发现班级中朝夕相处的同学的闪光点,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节目,象幽默故事、歌曲、舞蹈、小制作、掰手腕等,举行了一次男女生擂台赛,通过比赛男生发现了在小制作方面不如女生,而女生也很佩服男生力气大,歌曲、舞蹈各有所长,人人展示了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男女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优点,所以才有了我们优秀的班集体,生活才如此丰富多采。

2.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通过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对奇怪的事物都有好奇心,都希望搞清楚其中的原由,而自己去探索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和方法。”所以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更有价值。探究学习包括发现问题,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等。在教学“我们家乡的环境”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探究学习这种方式,让学生以自然屯为活动小组调查家乡的环境问题。学生通过看、听、问、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展开调查,有的小组按照教材的例文,写出了简单的调查报告,在报告中,对家乡环境的破坏,水资源的减少,森林草场面积的缩减,农村垃圾处理等问题表现出了关注和担忧。这样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小组合作学习

第3篇

这条据说被广为转载的网贴提到:在中国,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在美国,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曾几何时,人们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是“在美国赚钱,在中国消费”,但如果上述网贴的物价对比当真,那我们岂不与幸福背道而驰,成了“在中国赚钱,在美国消费”?

当然,小小的网贴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它背后,却是一份关于北京和纽约物价比较的调查报告。一个月前,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了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从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娱乐教育等各方面,对全球214个城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北京生活成本排名已高过纽约,位于全球第20位。

北京、纽约的物价高低之争,颇为热闹,就连《人民日报》也在前几天发表了《北京物价真比纽约高吗?》一文,对两国物价进行分析。文章的作者认为,和纽约相比,北京的国外品牌特别是高档消费品确实贵得离谱,但公共交通和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商品和服务,纽约却贵很多。同时,文章指出,不能把两地之间的物价做简单对比,而要看到两国税制不同造成的差距。

谈到税制,两国之间的差异的确很大,而且这种差异对物价也产生了实质的影响。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的40%来自所得税。以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收入为例,当年其财政收入共2.57万亿美元,其中个人所得税1.16万亿美元(占比45%),社会保障税8700亿美元(占比34%),公司所得税3700亿(占比14%),而其他税种共计1650亿美元(占比7%,其中包括对汽油、香烟和酒精饮料征收的消费税,也包括不动产税和关税之类的小税种)。

有人常说,美国商品价格是不含税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需要额外支付商品标价3%~9%的消费税。消费税主要是由美国州(地方)政府收取,全年地方政府的消费税总额约为4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2万亿美元)的20%。

可以看出,美国联邦和地方财政收入中,消费税合计不到5000亿美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10%;地方政府每年收取的所得税约2800亿美元,加上联邦政府收取的1.53万亿美元,合计约1.8万亿美元,约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0%。

中国政府则主要对消费环节征税。同样是2007年,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总额为4.56万亿元,其中增值税、消费税总额为1.82万亿元,约占税收总额的40%,而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占比仅为26%。在过去两年中,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也保持这种水平。

同样是40%的税源,美国政府取自公司和个人所得,中国取自商品流通环节。如果把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各比喻成一个人的话,美国人是把钱赚进口袋,再分出一部分给政府,消费时就不用交税或只交很少的税;中国人却相反,每进行一次消费就要交钱给政府,而最终所得形成的财富却不交多少税。

这便是很多中国商品不比美国便宜的原因(加关税的进口商品就更是了)。除了税率,还有垄断成本、流通成本、人工成本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所以,中美商品价格的比较,有高有低,无法一概而论。但是,垄断程度越高、税务部门盯得越紧的商品,其价格就越容易比美国高。

那些低价的商品和服务也有规律,比如北京便宜的交通费和人工服务费。前者是由于北京市政府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其本质上是一个赔钱的买卖,无法真实反映价格因素,反而带来糟糕的服务;后者是由于人工成本便宜,劳动者赚钱太少,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消费税和增值税附着在商品之上,成为打入价格中的楔子。这种方式给税务局带来方便,但消费者却要为此承担额外的高价,经济学研究表明,对一种物品征税会使该物品的市场规模缩小,现行的税制是对所有商品征税,结果是导致内需总量缩小,这是经济结构向“拉动内需”转型的障碍。

第4篇

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为随机抽取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中三个年级同学,参加问卷共有126人。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中学生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高中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状况、态度状况和行为状况。

分析方法:编码问卷全部回收后,进行数据录入,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调查结果及分析

XX.17%的同学选择很有必要建立“低碳生活一族”社团,XX.92%的同学选择可有可无。可见同学对学校倡导低碳生活理念有较高的认同度与参与愿意。

低碳生活内涵、内容的熟悉程度: XX.83%的学生认为提倡低碳生活是有(很有)必要的,可见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可度很高。XX.41%的学生听说过低碳生活,其中72.22%的学生了解低碳生活,可见学生已经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关于哪些方面:78.6%的同学选择发展新能源,77.8%的同学选择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73.02%的同学选择节能。使用新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及节能都可以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见大部分同学对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明确的认识。仅有60.32%的同学认为不会降低生活水平,17.46% 的同学选择不清楚,可见对于低碳生活的内涵部分学生还是不清楚甚至误解。

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有93.65%的学生是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知道低碳生活的,比例远大于其他途径,只有6.35%的学生是从教师、同学处知道低碳生活,可见学校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理念和实践教育开展得不理想,在倡导公众参与方面还大有可为。

影响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

水电:仅有15.87%的同学选择手洗衣物这种家庭节能减排方法。84.13%的同学经常随手关闭水龙头,42.06%的同学不认同盆浴,XX.08%的同学选择经常随手关闭电器,可见仍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测试表明1次盆浴与5次淋浴用水量相当,可知盆浴使用热水所耗能源比淋浴大得多。随手关灯,每户每年可节电约4.9度。XX.43%的同学家里的照明工具选择节能灯可见莆田地区推行节能灯已有成效,但还有提升的空间。仅有XX.13%的同学选择夏季空调温度设定27度及以上。夏季空调设定的温度越低,耗能越多,经试验测得空调设置在27℃左右,人体的感觉为舒适,而空调的温度调控到27℃可比20℃时节省电能约30%。

食物: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使得中国人的饮食和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30%~50% 。调查显示:18.25%的同学选择学校订饭,XX.32%的同学选择外卖,XX.43%的同学自带或者回家;XX.05%的同学选择自带餐具,73.02%的同学选择使用餐厅提供的消毒餐具,XX.94%的同学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XX.38%的同学选择偶尔会有剩饭剩菜,14.29%的同学选择经常有剩饭剩菜。XX.35%的同学点菜时会注意分量,XX.44%的同学有意识减少肉食多吃蔬菜。可见学生对于食品碳足迹观念比较单薄,食品的二氧化碳总释放量取决于其产地、原材料、翻耕、播种、化肥和农药制造、收获、运输到加工厂、再到用电力清洗、加工和包装、运到商店的每一个步骤;再加上当森林因放牧和耕作而消失所引起的碳汇损失。购买本地食品、将红肉和乳品改为鸡、鱼、蛋或蔬菜都能减少碳排放。美国经济学家肖尔茨创建了一个碳计算器。按照这个计算器,一个煮熟的鸡蛋会排放XXX克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而喝上一碗牛奶谷物的二氧化碳当量是1224克——相当于驾驶一辆SUV车6公里的碳排放。

穿戴:XX.41%的同学有较少不怎么穿的衣服,XX.71%的同学有较多不怎么穿的衣服。学生对穿戴产生的碳排放意识薄弱。

出行:26.2%的学生使用公交车,64.29%的学生步行或自行车,9.52%的学生私家车或者打车。55.56%的同学经常选择绿色交通工具,42.06%的同学有时选择绿色交通工具。

调查结论

目前高中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认知度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仅仅限于表面,并没有深入了解,残缺性低碳生活认知必然造成部分青少年在践行低碳生活过程中做得不尽人意,多数学生不会探索科学方法计算家庭或个人践行低碳生活的外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做到一些与低碳生活要求相符的行动,但是同时很多高中学生,买东西追求时尚,吃穿、出行等方面浪费现象较严重,主要存在不能在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都践行低碳生活、不能自觉地、持之以恒地践行低碳生活、不善于使用科学方法践行低碳生活等状况。所以有必要加强平常的宣传教育力度,指导学生对低碳生活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学习。

对实践活动的建议

为了树立高中学生低碳生活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 “低碳生活”习惯;鼓励高中学生能身体力行,为自己、为社会、为他人做好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榜样作用,实现高中学生自身社会价值;高中化学教学可以做以下几种实践:

一、高中化学教育将低碳生活教育纳入当前教育体系之中,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程或者兴趣小组活动的方式,改进学生残缺性低碳生活认知构成。

第5篇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微信 支付宝

第三方支付,即和产品所在国以及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成本”、“竞争”、“创新”三方面具有优势。自问世以来,它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互联网金融改革浪潮。

然而,第三方支付也面临着空前的考验。2015年7月31日,央行拟立的“行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从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开立到交易限额的分类管理,从交易资金的“原路返回”到多种要素的组合验证,几乎覆盖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的方方面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学院教授黄震认为,《征求意见稿》是想让非银行支付机构回归当初发牌照时的初衷,服务于电商,做小额、快捷的支付业务,不希望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业务边界无限扩张。

面对央行的新一轮管控,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能否与银行机构和谐相处?未来如何健康稳定发展?第三方支付未来会如何趋利避害,扩大线上线下市场份额?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一、微信支付现状分析

(一)宏观层面分析

1.第三方支付平台现状分析

(1)发展迅速,发展空间大,市场面不断扩大。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 我国在网上支付的金额在逐年增加。中国个人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根据艾瑞咨询对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监测,2011交易规模达到了3650亿元,同比涨幅达到了102.6%。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份额分别达到50%和21%,成为第三方支付领域的领头羊。目前,第三方支付已占据电子支付领域的主导地位(64.9%),第三方支付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支付的日臻成熟。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支付与支付宝为了争取市场份额进行了一场“红包大战”,微信红包比支付宝红包口令更加快捷,易于理解,支付宝在这场红包大战中略处于下风。近三年来,除了上述两家企业,其他企业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且变化不大,说明目前的整个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问题突出。目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都称自己在网络交易中是中介方,在用户协议中也尽量避免称自己为银行或金融机构,试图确立仅仅为用户提供网络代收代付的中介地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从事。

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对银行的基础支付功能、传统中间业务领域、潜在客户和存贷款、系统安全运行和未来创新发展构成威胁和挑战。因此,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始出招应对第三方支付,二者呈现竞争关系。

2.中央银行的政策变化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影响

从宏观上看,央行的政策对第三方支付的兴衰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策的影响一直以来对互联网金融以及三方支付都是相当大的。去年八月初,央行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新的政策意见。可以明显看出央行的这一政策如果发行将会给第三方支付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央行的政策如果采用严格的实名制管理,将可能缩小用户群体。

3.银行业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分析

第三方支付在发展前期借助银行获得强大信用保障能力,也将自己的大部分收益来源寄托于银行体系之中。随着央行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持续了很长时间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备付金账户沉淀资本金孳息归属权的争论告一段落。《办法》规定:“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此举规定第三方必须缴纳的货币资本金下限将随备付金账户的膨胀而上涨。如此一来,第三方支付进行资本扩充时需要付出的代价便成倍增加。对于银行的依赖性大大影响了其发展。

(二)微观层面分析

1.消费者市场分析

(1)第三方支付安全性。中国银联的《2015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有10%的被访者曾遭遇过网上交易诈骗,比2014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根据调研发现,安全性、便利性和到账速度是用户选择该平台时主要关注的部分,其中,安全性能保障需求迫切。

通过两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支付安全有隐患的高达54.3%,系统安全漏洞以23.6%居于第二,可见,虽然新的密保方式层出不穷,消费者的安全感仍旧欠缺,这可能表明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打造一个用户友好型、资产交易可视化的界面,利用动态密码和密保安全、多个密码(区分登录密码、解锁密码、支付密码)来进行基础保障,再通过较准确的个人信息识别实现便捷支付。

网络安全在互联网时代至关重要,无论是技术上的安全还是法律规范上的保障,都缺一不可。消费者的信任,将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2)第三方支付便利性。在人群分布上,微店统计数据显示,80后、90后的微商数量占比达88%。人群的年轻化和行业的多样化,使得第三方支付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差异性。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时代,拥有用户就是拥有财富;2015年初,微信红包的大规模普及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探索到了新的思路。年轻用户是微信支付的主力军,而微信红包基于它社交平台的广泛性和普及度备受青睐。

(3)支付宝使用习惯性。根据调研,18~35岁的消费者更多的使用支付宝,淘宝将支付宝根植在他们的支付方式中。35~50岁的消费者可能是银联支付的青睐者,他们习惯于传统的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方式。而微信支付的使用者很可能是更小的在读学生,也可能是混迹商场的企业白领,这取决于校园文化和公司文化的影响。不同时代的社交软件会改变一个人的支付习惯和选择。

2.线下商户市场分析

(1)第三方支付打入线下商户市场。2014年9月15日晚间,微信低调上线了“刷卡”功能,有了这项功能今后购物付款时,微信用户只要向商户出示微信“钱包”中的条码或二维码,商户扫微该条码或者二维码后就能收款,以代替刷银行卡的过程。时至今日,微信支付的布局涵盖越来越广,从昔日的“微信支付日”推广到未来全面实现线上线下的微信“智慧生活”。

(2)支持还是反对。根据调研,基本上所有大中型超市和小规模的餐饮店都表示已经接入了支付宝钱包或者微信支付。我们同时发现绝大多数被调研商户都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并且存在同时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同时合作的商户在36%左右,但超过一半的商户对第三方支付持看好态度。

据接受采访的一位超市收银领班透露,她非常看好和欢迎第三方支付,其使顾客的钱款立即到账,不会出现任何的损失,同时它的手续费也远远低于银联。她的意见让我看到了第三方支付未来在大中型综合性商铺发展的可能性。

(3)第三方支付未来在线下商户的发展未来,一片大好还是壁垒重重。就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线下商户市场拓展处于方兴未艾之际,央行自2015年8月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通过调研采访,我们进一步得知,仅有17%的商家认为会受到较为巨大的影响,分别分布在单笔交易额较为巨大的行业,影响较小和基本没有影响的商户共占54%的比例。这一方面与这些店面的经营业务为中小额的项目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第三方支付还未在消费者市场线下大量使用的现象。

二、微信支付未来前景分析

(一)微信支付发展的潜力/优势

1.庞大的用户量

微信是走先社交后金融的App,无论是国内外,微信都占据社交网络的极大份额,已经发展成为亚洲的最大的社交软件。

2.高频用户多

微信拥有庞大的高频用户,可以做到在聊天的就可以向对方转账支付。

3.独有的线上场景

微信除了具有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具备的第三方商城的功能,还包括在阅读订阅号购买心仪商品、参与投票、爱心捐助、理财投资等功能。

4.庞大的线下场景

微信推出“智慧生活”:衣食住行、生活服务、扫码支付。

(二)微信支付未来的发展方向

1.线上消费者

(1)支付安全。①借鉴Moneybookers,对大额金额收付进行限管,要求用户实名激活认证自己的注册账号后才能开始使用其服务,遏制网络支付诈骗;②除了区分登录密码以及支付密码,利用短信提示防止用户信息泄露以外,可开启指纹解锁作为第四道防线;③开启自己的设备锁,自带账户杀毒界面,投入更多的资金,独立运行;④学习Applepay设置专门的设备账户码,通过与手机开发商合作,制造出专有芯片。购物时通过指纹或者声波发送“令牌”,完成支付命令;⑤携人保财险推出全额赔付,可在微信支付开放理赔界面,并对赔付条款明示,完善盗刷处理及赔付标准,打消公众的疑虑;⑥学习PayPal 使用最先进的商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数据。

(2)使用惯性。①由小及大,打开缺口。将微信支付场景布置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让消费者习惯使用微信支付,之后再推进高端场景;②紧跟市场趋势,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动态,市场的发展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跟进,直夺竞争对手地盘;③适时对新老用户推出不同的优惠政策,稳固老的用户,抓住新的用户;④重视反馈,虚心听取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处理投诉抱怨等情况。

2.线下商户

(1)手续费。①降低门槛,为订阅号开放高级接口、支付接口;②明确各种服务所收手续费率,降低手续费率、推出优惠包量套餐;③提高起征点,采用阶梯式收费,可对交易额不足10万的小商户,采取免手续费;④对于公共事业等社会福利类的可以采取免手续费的优惠政策。

(2)奖励政策。①对于交易额大的商户,采取将低手续费或者送一定流量包的奖励机制;②针对不同类商户开设电商培训网络课程;③加快pos机的审批流程和下机速度。

三、结论

依据分析,微信支付的创立与发展是顺应改革步伐的,其发展空间也较大,加上其自身的差异化经营,微信支付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对乐观的。

第三方支付,尤其是微信支付的出现和发展会在社会各个消费环节引起连环效应,促进各行各业的销售创新,推进金融改革的步伐。仅从已有的信息来看,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将会越来越大,规范程度也将越来越强。这将使得未来资金周转效率更高,交易安全性能大大增强,便利性和全面性得到很大提升,支付市场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将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微信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必然产物,其未来的发展态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的引入,无疑会使整个支付行业的未来趋于一个良性发展,整个国家经济也会趋于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参考文献

[1] 央行就非银行网络支付管理征求意见[DB/OL].中国证券网,2015.

第6篇

关键词:政治教学 有效课堂

一、情景教学与理性思考能力并重

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相应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通过改变不良情境来抑制和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借助虚拟的情景进行理性思考。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置具体可感的情境,及时引发学生对自己在该情景下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思考,并指导学生用理性认识去安排生活、观察社会,实现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例如,在学习《两代人的对话》时,我给学生讲了“苏格拉底教人辩论”的故事,还引用了大文豪莫泊桑的名言“没有两个人的鼻子是相同的”,来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自己处理与长辈之间的关系时的理性思考。接着让学生表演了课本剧“小新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小品表演来重现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生活情景,促使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深刻理解,并适当引导学生懂得体验和感悟生活,使学生在表演情景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另外,由于本课的学习中穿插了故事、名言、表演等,学生兴趣盎然,从而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同进,新课程也提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体验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将“教室”转变成“学堂”,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化,让学生达到由吃“鱼”到用“渔”,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有限的时间贯穿到具体的目标学习中去,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体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节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热情和求知欲,体现出乐于讨论和争论的学习热情,这种积极主动参与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课堂,使学生很快掌握了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合理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资源

政治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教学过程中,举例是为了说明理论知识,教师应该将所举的例子与所要说明的理论知识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务求做到就地取材,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近一些,离他们的心理近一些,最好是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例,这样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另外,所举的例子一定要新鲜,且含有一定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贴近时代的材料,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第7篇

【关键词】压力 幸福感 人力资源管理 期望值 快乐

随着物质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社会价值观变迁等外界因素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水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作为社会载体之一的企业来讲,把关注员工“幸福感”的理念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之一,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基础,更是组织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根据《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结果显示,28.8%的被调查者工作幸福感偏低;64%的被调查者工作幸福感不是很高,中国职场人士的总体工作幸福感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提高员工“幸福感”、减轻员工的压力、激发员工工作兴趣和活力、培养员工对组织归属感,就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压力

研究表明,当个人免于身体疾病和其他事物的烦恼,而且保持健全的心理,就会拥有较佳的幸福感。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心理和身体感受,也直接体现在了影响员工心理幸福感和身体幸福感所代表的幸福水平上。

没有压力,人则会懈怠,适当的压力,才会使人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较高的工作绩效,但是长期的过高压力,负面影响则比较多。近年高薪白领早逝、富士康跳楼事件、华为员工自杀事件等报道频出,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员工幸福感的思考。

因为压力得不到排解和疏导,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体,而且会破坏组织的健康,比如工作效率低下、离职率增加、焦虑症等。只有幸福感强的员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好的工作业绩,从而更好地保持企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二、幸福感理论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幸福感”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莱恩提出,他的研究是从揭示收入水平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入手的。通过分析各国的数据,莱恩得出结论:收入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会增加幸福感;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高度时,未必会增加幸福感。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前,收入每提高一点,都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感的效应开始呈递减态势。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甚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幸福程度未必和财富成正比,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者同样可以增加员工的幸福感受。那么,“幸福感”理论对于我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何启发呢?我们该如何提高员工幸福感呢?

(一)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两者并重。

企业管理者提高员工的“幸福感”,既要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非物质因素的影响。物质条件的改善(包括收入、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直观而外在,容易引起重视;而非物质因素(主要是精神方面)效用的显现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间接而缓慢,常为人们所忽视。物质条件的改善见效快,但效用有限;非物质因素的影响虽然见效慢,但效用持久。两者并重,才能切实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二)做好员工的期望值管理。

高期望值对幸福感是一个主要的威胁。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企业中使员工满意和不满意有两种因素,分别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那些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相联系,称为激励因子,如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当它充分时能激励员工产生满足;那些使员工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环境相联系,称为保健因子,如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公司政策、管理措施、工资、福利等,它不充分时将使员工不满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更要关注那些能够让员工感到满意的保健因子,从而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三)帮助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快乐指数。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有选择的控制一些心理机制如嫉妒、计较、竞争性选择等,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如友谊、合作性联盟等,可以增加员工的快乐感受。因此,要引导员工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要有“过程第一、结果第二”的积极心态,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不要对结果过于执著。

为员工创造幸福的生活是企业管理者的神圣职责,因为它既是我们办好企业的目的之一,也是我们办好企业的前提之一。企业给员工以幸福的满足,员工回报企业以敬业和奉献,这是人企关系理想的良性互动。因此,让员工生活在“幸福的家园”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把企业建成“幸福的家园”则是员工的追求。

第8篇

【关键词】少捕;慎捕;不捕率

“少捕、慎捕”原则是指,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实、主观恶性、有无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等,综合衡量其社会危险性,确定是否有逮捕必要,慎用逮捕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

2012年1月截至2013年9月,笔者所在基层检察院共受理未成年人审查逮捕案件264件556人,不批准逮捕48件99人,不捕率(以人计)为17.8%,低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未成年人审查逮捕案件特点及办案原则

我院受理的未成年人审查逮捕案件较多的依次是抢劫案、盗窃案,抢夺案及故意伤害案,均系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环境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案件,为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对所受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十分谨慎,严格按照法律和相关刑事政策审查案件;同时我们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在审查案件伊始,就从能否不批准逮捕的角度去审查,结合案件具体证据及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心理发育状况、家庭状况、教育经历及水平、道德品格特征、个人经历、人际交往环境以及案发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在学校、单位、家庭的态度和措施,严格把握“无逮捕必要”原则,审慎地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真正做到“宽严相济”。

二、“少捕、慎捕”不力的原因分析

我院系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基层人民检察院,所面临的治安形势比全省其他地区更为复杂、更为严峻,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占有相当比例,且基本上是流窜作案,结伙作案,案件审查后采取逮捕之外的其他强制措施有一定的难度,大量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将会影响辖区的社会治安稳定。

(一)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

我院受理的审查逮捕案件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5%以上系户籍不在本市的外来人员,有的跟随来筑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有的系其他地区留守儿童独自一人来筑,这些未成年人的生活条件并不理想,同时他们也缺乏有效的监护与教育,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若我们对这些具有一定社会危险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一旦他们回流到社会上,有极大的可能性会重新犯罪,势必会危害社会治安环境。据统计,我院自2012年以来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有8人因再次犯罪被公安机关重新提请我院审查逮捕。

(二)因案件情况复杂,需进一步侦查

我院受理的审查逮捕的案件,大多数为多人结伙作案,多次作案,加大了公安机关侦查的难度,往往提请我院审查逮捕的是共同作案的其中一人或几人,仍有多人在逃,或者在有多次犯罪事实的案件中,公安机关仅查找到个别受害人,正在加大力度查找其他受害人,如果我们对此类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会产生窜供的可能,也将会加大公安机关追逃的难度,不利于司法效率的提高。

(三)可能有碍诉讼程序的进行

司法实践证明,公安机关目前对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执行情况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对户籍不在贵阳的外来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基本上不能随时掌控其行踪,包括审查时,通知其到院接受讯问,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后拒不到庭或无法通知过庭的情况时有发生,2012年以来此类情况共发生了4次,极大地防碍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也浪费了司法资源。

(四)监护人及学校无能力或不愿意进行监管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我们遇到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不重,是在校学生,符合不批准逮捕的一般条件,但向其父母、学校询问是否愿意今后对其监管和教育时,三方均不愿意对其进行监管教育的情况,其父母向检察机关明确表示,他们系外地来筑打工人员,家里有几个子女,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听管教,他们对其毫无办法,希望司法机关帮忙监管教育,其学校也出具了其在上学期间表现不好,行为不端的说明。此类情形多发生在跟随来筑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身上。

(五)其他的监管措施实施不力

我院未侦科也曾考虑对一些无有效监管、教育条件,但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建议公安机关送南明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未保中心)监管或者送贵阳市未成年人管护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管护基地)管理,但由于南明区未保中心的硬件条件不够好,无法接纳此类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而现在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普遍存有一些社会抵触情绪,送往管护基地不便于管理,甚至可能对管理方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为此,只能对此类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逮捕决定。

(六)曾有违法犯罪劣迹的

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轻微,但此前曾因违法犯罪行为被送工读学校学习或者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鉴于他们屡教不改,且具有一定社会危险性,为尽可能地降低刑事发案,维护社会和谐,一般均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三、遵循“少捕、慎捕”原则的工作思路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办案人员自身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办案件的质量,因此,我院未侦科办案人员都必须提高自身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自觉从多方面充实、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的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未成年人侦查监督工作的需要。

(二)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办案质量

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关键是要强化证据意识。我院未侦科要按照《全国检察机关第四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在当前的审查逮捕案件时,要加大对物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证据的审查力度,认真进行非法证据排除,并结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调查报告内容,进行全面综合的认定,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慎地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确保审查逮捕案件质量。

(三)加强其他监管措施的实施

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辖区未保中心和贵阳市管护基地的沟通和协调,尽可能地把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送往未保中心学习或送往管护基地管理,确保在不影响刑事诉讼进程的情况下,保障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宋英辉,张建伟,吴宏耀,等.取保候审制度的基本问题[A].法大评论(第5卷)[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光中.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从教材内容看,本节内容围绕身边的现象来展开,由天气及其影响、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部分组成。从教材特点看,教材以生活中的天气为切入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和气候的复杂多样。学好本节对以后认识气温、降水等天气要素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材内容实践性很强,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体现新课改下新的教育理念。

二、学情分析

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的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术语,并感受天气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并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读图、析图等方法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来分析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图片、视频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在德育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

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天气符号的识别。

五、教学过程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关于天气的日记,观看的同时思考,从中你获取到关于天气的什么信息?

学生交流发言。

带着我们对天气的初印象,进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多变的天气。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一)问天气

1.天气与气候

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我们这里今天的天气呢?(从身边的事情谈起,让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学生交流发言。

刚才同学们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了正确的描述,你能描述下列天气吗?生交流。我们同学在描述天气的时候用到:阴晴、风雨、冷热,这就是大气情况。它有何特点?以我们烟台地区为例,十一前那周,突然来了一股冷空气,天气阴沉沉的并伴有大风,最近几天天气晴朗,说明天气的变化非常快;短短几天这么大的变化,说明天气是短时间的。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感知天气变化的特点,锻炼学生的思考与总结能力。

承接:天气是短时间内的,会经常变化的,那气候该怎么说呢?以我们家乡为例,10月份属于秋季,秋高气爽,降水比较少。出示招远气候示意图。(学生描述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

师总结:气候与天气恰恰是相反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都是这样。

知识探究:你能总结一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吗?

生:小组讨论后交流发言。

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检验学习成果。

活动:话说谚语。

2.天气的影响

承转:有人说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但是我们还经常谈论天气,那是因为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举例说明天气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吗?

视频《寒潮的影响》

事例“我来说”

归纳:天气的变化不仅影响到我们的衣食住行,还影响到军事等。如果能够预知明天的天气,就可以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那么我们能从哪里预知明天的天气情况?

(二)寻天气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通常的方法是什么?(电视、网络、电话、广播、农谚、报纸、看云识天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收看天气预报)。

播放视频: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借助报纸展示天气预报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符号,风符。

PK对决赛:巩固对天气符号和风向标的理解和记忆。

闪电思维:为什么要进行天气预报,假如没有天气预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承接:在天庠けㄖ校还常常可以看到卫星云图,你能看明

白吗?

认识卫星云图,感知卫星云图(视频)。

活动:争做优秀主持人。

设计意图:将课堂练习通过游戏的形式方式,实现讲练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常见天气符号的记忆,让学生看懂天气预报,

让学生在快乐中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护空气

拥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类,在利用天气的同时也改造了天

气。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我们的空气不再洁净,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有发生。生活中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

读《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思考并回答。(生阅读,分享交流)

视频:小心“霾”伏――雾霾。

面对雾霾、沙尘暴频发的天气,我们该怎么做?

生各抒己见。

调查报告:“洁净空气,防治大气污染”。

大气环境污染是破坏高空臭氧层导致酸雨、地球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的主要元凶。

面对空气,如果我们不能够找到新的文明方式,我们还能在地球上走多远?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爱护空气,与空气和谐相处,共创我们未来与洁净空气的幸福生活。

第10篇

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和技能”更难以测量和评价,加上现行的地理考试很难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和一些新课程中的地理课,仍然是围绕“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如同虚设,很难落实。

初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没定性,可塑性较大,因此,关注初中地理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达成度,应成为目前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达成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有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根据这一观点,在地理教学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努力使学习内容兴趣化。

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密切。把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入地理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密切联系生活,感受地理的魅力,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在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时要注意:① 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绚丽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地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 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借助直观手段展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或创设问题情境;或者通过知因求果、知果求因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

按照“有效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越有价值、越有意义,学习的效果就越好。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认为采取如下的教学方式比较有效:

1.体验性学习―― 主要包括① 地理游戏活动,如地理拼图,地理谜语等;② 地理报告会、地理辩论赛的组织;③ 角色表演;④ 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

2.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3.课题研究 ――针对某一专题,设计教学活动。 如:查找资料;收集、整理、信息;撰写地理小论文、调查报告、制作手抄报、黑板报、开展讨论等等。

4.实践活动 ――包括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动手制作模型、测量与绘图等活动。

5.家乡教育―― 结合课堂所学地理知识,结合家乡地理进行综合实践,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体现出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它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它更多的是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探讨的氛围,如何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给地理教师提出的重大课题。

三、 采用的教法是否灵活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教法选择得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促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的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 评价学生的方法是否多样化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主观的认识和理念,属于内在特征,因此,评价时通过观察、问卷、访谈、测试等手段,搜集评价对象的有关资料,然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价值判断。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与习惯。有时通过对学生某些典型行为、习惯的考察,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水平。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案例一:展示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多少与深度,在表述这些环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环境问题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漫画,并说出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对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案例二:给出世界水日的资料及1996-200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让学生讨论,或者写小短文,也可作口头表述,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此评价方式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对水资源危机到底持怎样的态度。

第11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必要性;影响因素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从2008年三鹿奶粉被查出含有三氯氰胺,加上之前苏丹红染料用于食品添加剂中、原本是黄色的银耳被硫化漂白等等,这些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案件不仅直接给被害人的身体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害,还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有许多婴儿由于食用了添加三氯氰胺的三鹿奶粉还有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和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严重的后果。特别是最近令广大消费者感到非常震惊的废旧皮鞋冒充食用明胶制作老酸奶和果冻的事件,更是让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失去了最后的信任。

面对如此之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统计部门所报告的关于食品中毒的各项数据,无一不引起相关部门和学者的密切关注。这些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需要有关部门立即出台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便及时改变这种局面,使人们重新恢复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一、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必要性

自从2008年3月发生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以来,截至2008年10月,共导致49427例婴幼儿住院治疗,并造成4名婴儿救治无效死亡。这是近年来在我国乳制品行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的一次恶性食品中毒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的常见表现形式就是食物中毒。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报告显示,每年有上万人遭遇食品中毒,在04-08年期间,平均每年有225人死于食物中毒,每年食物中毒的报告平均有537起,这些数字无疑是令人非常震惊的,所以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尽快遏止这种现象继续蔓延。

1.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必要的责任保险来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衣食住行,饮食排在第二位,可见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得到足够多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是与每个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需要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健康安全;它不止是针对每个消费者的个人问题,更是与整个社会紧密相连的公共问题。

既然是关系到全民健康和经济利益的社会问题,就需要整个社会都参与到对食品行业的监督中来。在我国现有的食品加工企业中,80%以上都是10人以下规模的小作坊经营企业,单纯依赖政府对这些家庭式企业进行监督、惩戒管理,不仅管理力度有限,管理结果也不够彻底。一旦发生问题,象征性的惩罚根本不足以使违法商贩认识到根本性的错误。

保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济关系,是一种责任与义务的购买,具有经济补偿、资金通融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责任保险,是以经济赔偿的形式来代替投保人对意外受到伤害的受害人进行赔偿,是一种双重保障机制。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辅助职能显得尤为突出。如果相关业务能得以开展,不仅经营食品的商业者自身有了一定保障,受益最大的还是广大的老百姓。

2.责任保险是最可行的风险转移方式

通常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受害人可以从政府和食品经营者两个方面获得救助和赔偿。但是,通常政府救济金额较少,大部分需要食品经营者自身支付。但是面对众多的受害者,食品经营者的流动资金不足以支付众多受害者的索赔金,所以受害者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拿到赔偿款。面对这种情况,食品经营者就可以选择购买责任保险。因为责任保险虽然经营原则与其他形式的保险是相同的,但是实际运作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经营特点。尽管发生风险时,保险费用是赔付给被保险人,但是最终却是用于赔偿被保险人对其他受害者造成的伤害。这样,就可以有效将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转移,从而减轻了政府和食品经营者的负担。因此,这一保险形式应该得到大力推广,加快实现其应有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的现状

继汽车强制险制度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后,在2009年的人大政协两会上,已经由多位委员提出加强实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意见。近三十年来,保险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自1978年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GDP从1978年的3624.1亿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亿人民币,平均年增长速度高达9.3%。而保险费收入年平均增长35%,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但衡量一国保险发展水平的不是保费总量指标,而是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和保险密度(人均保费),2010年我国的保险深度为3.7%,不足世界水平的1/2,保险密度约为165美元,仅为世界水平的1/5,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其中,因食品安全法而出台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愿意主动投保的企业少之又少,甚至不超过一成。

下表是有关部门对某市市民随机进行的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评价保险推销人员对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熟悉程度和对这类保险的推销积极性,以此来对这一保险形式的目前现状的评价提出客观依据。以下数据来源于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表 某市保险推销人员对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熟悉程度和推销积极性

以上数据来自2011年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关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调查报告》。

三、发展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影响因素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要想在我国食品行业全面推行,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和困难。我们首先要分析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再集中精力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是快速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我国食品业大规模实行的基本前提。

1.法律制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责任的法律条文还不够完善,对于食品安全责任的认定和规定还有很多需要补充的地方。食品安全责任险的具体实施应该有相关法律条文具体规定,使食品经营者认真对待这项风险转移方案,促使其能够真正接受和理解这一险种。另外,为了促进食品经营者购买这项保险,就应该从食品安全的赔偿金额着手,使其达到需要使用责任保险规避这一风险的数额。就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来讲,现行的处罚标准过低。例如我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处相关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罚款。这一标准对于违法者来说没有起到根本性的震慑。

2.保险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概念提出的相对较晚,并且具体的实施中,经营力度不够,取得的经验和业绩都非常有限,没有借鉴的价值。从表1中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业务重心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上,都严重偏离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这一项目。严重匮乏的数据无法使保险公司按照保险精算原理进行准确的定价,对于风险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3.公众保险意识的影响

由于以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少见,加上我国的新闻媒介对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宣传有限,致使民众对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认识程度和关注度严重不足。尽管保险业在我国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购买保险仍然是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严重的资金不足,加上民众保险意识淡薄,又因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不被广大群众所熟知,种种原因导致这种保险形式没有受到百姓的重视。

四、大力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主要措施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要想全面推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参考国外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经营方法,以此来全面提高我国保险业在这一板块的水平。在美国和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发达的保险业大多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充足的补贴和税费优惠使得保险业能够更加完善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的保险行业,由于其起步较早,保险业务多种多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蓬勃状态,所以在各个行业的保险形式都得到了充分发展。保险制度透明化、精细化、标准化,是发达国家保险业的主要特征。

所以我国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要想得到更快的发展,就要做到:首先,应该健全我国关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相关制度,加强相关法律条文的设定和颁发,促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能够强制执行,并且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加强对违法食品经营者的惩罚力度;同时,政府也应当给予承保食品安全风险的保险公司一些税收或政策上的优惠,提高保险公司经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积极性;其次,应该在食品卫生部专门成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室,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全面展开推广、落实、执行工作。然后,作为承保主体的保险公司,应该集中人力、财力加大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研究、开发和宣传,搜集数据,制定出更多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险种,切实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的职能。最后,应该加强传媒企业对这一险种的宣传,提高国民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基本认识,扩大对食品安全保险的需求。

五、结论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大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关注,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大力推行,能够有效降低有害食品对群众人身财产的伤害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食品经营者所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 玲: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环境因素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5,11:25-35.

[2]徐 涛 吴 焰: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强制保险制度[N].证券时报,2009.3.4.

[3]俞亚萍 杨玉英:浅论国际产品责任法严格责任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7.11:333—334.

[4]闫石.公众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J].经济研究导刊,2008,08:79-80.

[5]谢茂慧 马戈 杨晓敏等:湖北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2):31-33.

[6]WS/T9-199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

第12篇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employee mental health;ment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76-02

0 引言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入,人才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幸福感越来越少。电建单位作为特殊的国有企业,对安全有着特殊的行业要求,这就决定了员工在工作中会有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感觉,也正因为电力企业对安全的高要求,一旦员工心理出现问题,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隐患。因此,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对电力企业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

电网规模日益扩大、高新科技广泛应用、电气操作日益复杂对员工技能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员工心理产生强大的责任压力。在电力企业所担当的社会责任的重压之下,企业上上下下都在为安全生产、可靠供电长期超负荷工作,衣食住行的生物钟被打乱,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从管理者到执行者都感到工作压力巨大,身心疲惫。据《中国电力行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衡量职业心理健康的身心幸福感、职业枯竭和抑郁倾向三类核心指标上,电力行业员工的表现都明显比员工总体差。(1)身心幸福感水平低。调查显示,电力行业14.6%的员工心理幸福感低,22.4%的员工身体幸福感低,显著高于易普斯咨询“中国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数据库”(简称易普斯咨询数据库)当中的对应指标,分别是10.6%和16.3%。身心幸福感水平低,反映员工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心理幸福感低表明员工在组织中工作生活的不够快乐和舒适,而身体幸福感低则表明员工可能出现了疲劳或体力透支,身体出现了问题。(2)职业枯竭程度严重。电力行业25%以上的员工职业枯竭状况严重,而易普斯咨询数据库当中,只有不到20%的员工职业枯竭状况严重。电力行业员工的职业枯竭主要表现为工作没有活力,感受到身心疲惫,对工作也失去了热心,并且开始怀疑所做工作的价值。(3)高抑郁倾向员工比例高。相较于易普斯咨询数据库中3.7%的高抑郁倾向员工比例,电力行业5.6%的高抑郁员工比例亟待关注。高抑郁倾向通常表现为工作积极性下降,兴趣减弱,睡眠质量不佳,食欲下降,有强烈的抑郁情绪,感觉生活无希望。总而言之,当前电力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心理疲劳和心理压力大是导致种种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因素。电力行业员工压力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主要的压力源:(1)责任重大。电力行业员工肩负着重大责任,尤其是一线员工,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重大事故。电力企业一旦发生事故,电能的损害巨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电业是个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业,电力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使电力系统本身造成破坏,还会给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造成灾难,每年因触电死亡的人数约占全国各类事故造成的总死亡人数的10%,仅此于交通事故。加上电力体制改革和目前的缺电局面,使电力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电力工业的重要性决定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电力员工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员工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很容易造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2)工作环境艰苦。电力行业工作繁重,流动性大,加班频繁,电力运行人员的工作性质是属于全天24小时连续倒班作业,工作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晚上,临时性工作多,员工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中,得不到很好的休息。(3)工作生活无法协调。由于电力员工长期处于工作状态,这就直接导致了员工与家庭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减少,很多已婚员工甚至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家庭成员聚少离多,很容易引起夫妻关系疏离冷淡,亲子关系淡漠,从而导致家庭矛盾,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而对于未婚员工,由于工作地方偏远,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与人群疏远,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我价值的迷失,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绝望。综上所述,当前电力企业员工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

2 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的意义

当前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和谐稳定,员工紧张压抑、忧郁疲劳等不良心理状态会引起工作效率的下降,安全事故的增加以及企业成本的上升,因此,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会带来良好的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体现在企业本身上,在整个社会层面更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首先,在企业方面,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管理,有助于疏导和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心理,使员工的心理压力处于最佳状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更好地进行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摸清员工的心理状况,并及时处理员工心理死角,消除可能妨碍员工绩效的因素,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企业内部凝聚力,推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引导员工的心理方向,可以帮助员工激发潜质,实现自我,强化员工的敬业精神,激发其工作热情,并使员工感到企业及管理者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使员工心灵有归属感,进而可以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员工尊严、员工追求、员工发展、员工情感为出发点的现代企业管理是人性化回归的人本管理,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员工心理管理,能够减少员工对企业对组织的抱怨,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在以人为本的政治大环境下,实施员工心理辅导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最后,在社会方面,通过实施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实现心理和谐,可以使员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身份,担当起社会、家庭的责任,并能及时阻止员工心理方向迷失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伤害的发生。对于像电力企业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国有企业,健康的员工心理状态意味着安全的生产工作,进一步意味着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不但可以带来良好的企业效益,更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3 如何进行员工心理管理

面对屡见不鲜的员工心理困扰、压力增大以及由其带来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现象,如何有效地开展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改善和提升员工心理健康和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的企业环境的形成,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电力行业各级领导的重视。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在“职业心理健康管理”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南方电网公司、东北电网公司、河南安阳供电公司、南京供电公司等企业为代表,他们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已经涉及到“员工心理评估、员工心理帮扶(EAP)、搭建网站或电话等咨询平台、自助手册、离退休员工临终关怀”等各个方面,东北电网公司甚至成立专门的部门“员工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建设了包括音乐放松与身心反馈、箱庭体验等功能在内的专业实训基地。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开展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应该以提高员工幸福感、归属感,促进企业和谐、提高企业效益为最终目的,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帮助员工快速解决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具体措施如下:

3.1 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 人是企业得以存在的根本,对人的亲情关怀,是企业以人为本的最现实的体现。在人文关怀方面,要突出真情关爱,带着对员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工作中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人文关怀与科学管理并重,管理制度既要体现刚性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又要充满“柔情”,给职工以“机会”,达到人与制度的和谐。实施亲情管理,尊重员工,善于沟通,对员工宽容、仁慈,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增强员工归属感、稳定感,以人文关怀构建安全心理防线。

3.2 优化工作环境,建立和谐企业 好的工作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企业可以从人体舒适度的需要出发,如关注空气、噪声、光线、温度、整洁、绿化、装饰、拥挤度等方面,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优美的工作空间,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工作当中,插播轻松舒适的背景音乐,或是给员工留出工间操的时间,都有助于员工减少工作压力。另外,企业可以设立一些员工休闲设施,例如阅览室、吸烟室、咖啡室、上网室等,让员工在休息时间能够获得放松心理的免费服务。在企业文化方面,通过引导员工用和谐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方式处理矛盾,倡导感恩、善念、包容、快乐、和谐的理念,培育员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来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促成企业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优化人际工作环境。